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精选4篇)
工
业
静
电
知
识
一、工业静电概念
大自然中的各类物质都是有分子组成,分子又有原子构成,原子有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如果某种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原来的电性平衡被打破,该原子对外就显示电性,得到电子的呈负性,失去电子的呈正性。如果该物体对外没有导电性,或本身电阻大,得到(或失去)电子的区域无流失(或得到)电子的机会,此区域长期的保持电性,则就是该物体带上了“静电”。即“静电”就是附着在物体上很难移动的集团电荷。
工业静电是生产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它对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有极大的影响。
静电也广泛应用于生产,如除尘、喷涂、复印、筛选等。
工业用电和静电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业用电是生产所需能量的传送者,是以运动的形式(即电流)来表现的,易于控制,只要把电路断开,电流就中断。而静电是生产过程中以电荷存在的形式表现的,其电荷可以在物体上“保存起来”,不易控制,不易被抓住,它仅能以放电、泄漏等方式来消除。当然,“静电”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电,它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的电。它是相对于我们使用的“流电”而言的。它会通过多种途径产生、积累、泄漏和消失。
二、工业静电产生的原因
静电起电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人们对某些静电起因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实验证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是不相同的,当两种物质紧密接触时,电子总是从束缚力小的一方移向束缚力大的一方,这时,在两种物质接触的界面两侧会出现数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叫双电层,它们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当这两种物质迅速分离时(即摩擦),由于存在电位差,电子就不会完全复原,从而产生了电子的滞留,就形成了静电。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面上形成的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直接相关的。此外,还有吸附起电、感应起电、电解起电等。
1、物体上产生了静电荷,能否积聚起来,则要看该物质的电阻率。实践中得知,物质电阻率在106——108欧姆-厘米以下的,即使上面载存了电荷,也可瞬间消散,不会引起危害;物质电阻率在108——1010欧姆-厘米之间者,通常带电量不大;物质电阻率在1010——1015欧姆-厘米之间者,容易带静电;当物质电阻率大于1015
欧姆-厘米,就不易产生静电,但一旦带有了静电,就难以消除。
我公司使用的苯、甲苯、二甲苯、200#汽油等溶剂以及酚醛、醇酸、聚酯等树脂电阻率一般在1011——1015欧姆之间,容易积聚静电。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特别注意,无论是用管道输送或者是分装上述液体,都必须确保防静电线完好,防止因静电聚积放电而发生火灾事故。
2、需要指出的是,水是静电良导体,但当少量水混入油品中时,因为水滴和油品相对流动时会产生静电,反而会使油品静电量增多。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注意,不要让水混入溶剂、树脂之中。金属虽是良导体,但它被悬空后(即与大地绝缘),就和绝缘体一样,也会带静电。所以,我们输送易燃物品的金属管道,也必须保证良好接地。
3、物体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对于物体静电的聚散有很大影响。吸湿性越大的物体,受湿度的影响越大。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在50-70%以上时物体表面会形成一层很薄的水膜,使物体表面电阻率大大降低,从而加速静电的泄漏。如果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50%,则静电不易逸散,而可能形成高电位。所以,防止静电危害,我们应特别注意空气相对比较干燥的秋末、冬季、早春等季节。
4、各类物体静电聚积的快慢、大小、多少(即达到静电饱和状态)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快,时间缩短。因此,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控制物料的运动速度。
三、不同物态静电产生的途径
1、固体静电
两种固体物质接触之前都是中性的,紧密接触时出现双电层,在快速分离时分别带上正电荷和负电荷,即产生静电。摩擦是两种固体不断接触和分离的过程,是一种常见的静电产生方式。我们使用的各类粉料实际上是细小颗粒的固体,与大块固体相比,粉料具有分散性和悬浮性的特点。由于分散性,其表面积就大得多,与空气摩擦的机会也多;又因处于悬浮状态,粉料的颗粒与大地之间始终是绝缘的,故产生的静电也多。因此,我们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精心操作,防止粉料弥漫,特别是锌粉、鋁粉等金属粉料。
2、液体静电
以我们使用的有机溶剂在管道力中输送为例:溶剂在管道内输送时,由于溶剂流动,与管壁摩擦、冲击,形成双电层,即管壁界面上是一层正电荷,溶剂界面上极薄的一层是负电荷,与其相邻的较厚的一层又是正电荷。正电荷随着溶剂流动形成液流电流,又叫流动电流。如果金属管道是接地的,静电就会导入大地,不会积累静电;如果管道用绝缘材料制成或者金属管道对地绝缘,则在管道上就会积累危险的静电,严重者可由静电火花引起爆炸或火灾。
液体不仅在管道内输送时会产生静电,其在搅拌、过滤、研磨、喷射、喷雾、飞溅、冲刷、灌装以及剧烈晃动等过程中,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
四、静电的特点
1、静电电压高。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电量小,但电压高,有些时候可以产生上万伏的静电位。
2、静电能量不大。静电电压高,但由于电量小,它的能量也小。静电能量越大,发生火花放电时表现的危险性也越大。
3、尖端放电。当物体带有静电后,静电荷会集中在物体的尖端,使得尖端电场强,易产生电晕放电,可能会发展成火花放电,所以物体的尖端有较大的危险性。
4、绝缘体上静电泄漏很慢。
5、会发生感应静电放电。
五、工业静电的危害
物体产生静电当其静电电场强度超过某一极限值时,会使带电物体附近空间的物质产生电离现象,叫做静电放电。它是静电泄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危害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静电放电有电晕放电、刷形放电、火花放电三种形式。其中,火花放电多发生在金属物体之间,放电时电极间的空气被击穿,形成很集中的放电通路,能量释放快、集中,危险性最大。
1、如果在爆炸、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发生静电放电,其所产生的火花,则有可能将可燃物引燃,造成爆炸、火灾事故。
2、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瞬间冲击电流,虽不会给人以致命的伤害,但由于遭受突然电击而惊慌会引起高处坠落、误操作等二次事故。
3、静电会妨碍生产的正常进行。
六、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
静电引起燃烧爆炸有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有产生静电的条件;二是静电能积累,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三是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引燃(爆)易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四是周围有可燃气体、蒸汽和空气形成的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所以,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消灭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爆炸。
防止静电危害的措施大致可分为三类:
1、工艺控制法。
(1)降低溶剂在管道中的流速,限制静电的产生量。流速与管经应满足以下的关系:
v2
d=0.64。式中:v——流速,米/秒;d——管经,厘米。
(2)在装卸溶剂或树脂时一般应从容器(储罐)的底部注入,或使用鹤管从容器(储罐)上部插入底部注入,防止溶剂(树脂)强烈的冲击和飞溅,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3)管道(储罐、容器)内混有杂质时,能产生较多的静电,要注意清除容器内的积水或其它杂质。
(4)降低作业现场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消除或减少作业现场的爆炸危险。如合理通风,及时排出爆炸性混合物;封闭作业,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的逸出等。
2、泄漏法
接地是消除导电体上静电危害最常见最简便的办法,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静电火花造成事故,应采取下列措施:
(1)凡公司用来生产、储存、运输各种溶剂、油脂、树脂、油漆和可燃粉料的设备(如反应釜、加稀锅、过滤机、备料缸、砂磨机、调漆缸、三辊机等)、储罐、输送泵、灌装设施等,都必须有效接地,绝对禁止处于绝缘状态。
(2)公司内所有能产生静电的管道都必须连接成连续的整体,并接地。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每当使用用绝缘材料制成的软管输送物料时,必须将软管内的螺旋状的金属丝与两端的金属管道(管件)相连,使之能通过金属管线接地。
(3)灌装溶剂的漏斗,金属取样或检测器等设备或工具均应接地。
(4)汽车槽车卸油时,必须先与中间储罐进行防静电跨接,然后才能接通放料管放料,装卸完毕后,应先拆除放料管,后拆除跨接线。
(5)防静电接地的电阻值考虑到要同时防止设备漏电、雷击、雷的感应电压等,一般应控制在10欧姆以下。
3、增湿法
静电危险场所,在工艺条件许可时,可以用水拖地、直接洒水等办法,以提高场所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消除静电危害。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上较为适宜。
七、静电引起的事故案例
1、某油漆厂使用塑料管从53加仑铁桶里抽送甲苯到高位槽,抽第一桶时很顺利,第二桶抽到约三分之二时,发生了爆炸并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被烧死。其原因是甲苯与塑料管摩擦产生静电,塑料管未采取防静电措施,静电无法消除,导致静电放电火花点燃甲苯蒸汽引起爆炸燃烧。
2、某厂槽车卸油时,用胶管从储罐上部向储罐内卸油,二分钟后发生爆炸燃烧。原因是输油管距油面3米之多,油直接冲击储罐内液面产生静电,且槽车与储罐和输油胶管等卸油设施都无防静电装置,静电荷无法泄漏,产生了静电放电火花引起油蒸汽爆燃。
3、某厂用20目铁丝网钉在木框上做过滤器,将铁红酚醛漆浆由齿轮泵抽送经过滤器流入储槽,发生着火事故。原因为木框过滤器搁在储槽上,处于绝缘状态,漆浆与过滤器摩擦产生的静电无法泄漏而逐渐积累起来,最后静电放电火花引起燃烧。
4、某厂在熬炼酚醛树脂时,用一小铁勺子作为取样器取样,当铁勺取样后离开树脂液面时发生了燃烧。其原因是取样器在迅速离开树脂液面时,与树脂摩擦产生静电放电火花,点燃了釜内的溶剂蒸汽而发生燃烧。
5、某造漆厂生产醇酸树脂过程中,当操作人员将整包苯酐(塑料袋包装)从反应釜加料口投料口投料时突然发生了燃烧。原因有二个,一是整包苯酐从塑料袋倾倒出来时产生静电;二是苯酐的投料速度过快,造成苯酐粉尘与釜壁剧烈摩擦产生静电,静电释放时发生燃烧。
6、某油漆厂用20㎏烧碱加水注入反应釜内,用来清洗釜壁上的鋁粉脱浮液,当开动搅拌加热30秒时,操作人员听到釜内有开锅似的剧烈反应响声,就立即停止搅拌,但鋁粉浆与碱液从反应釜加料口激烈喷出,直冲房顶,几秒钟后发生爆炸和燃烧。其原因是烧碱与鋁粉剧烈反应产生氢气,从釜口喷出时发生强烈摩擦,产生高电位的静电,放电后引起爆炸、燃烧。
7、某化工仓库,向放置在磅秤上的53加仑铁桶内灌注甲苯,没多久就发生着火事故。其原因是磅秤盖板下是陶瓷弹子,造成盖板和铁桶处于对地绝缘状态,铁桶和盖板上又未装防静电线,灌注甲苯时产生的静电无法泄漏而积累,导致放电而引起燃烧。
八、公司在防静电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司防静电方面的设计合理,安装规范。但通过近几年的运行,有下面几种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认真改正。
1、对防静电知识一知半解。认为静电相对于流电来讲,电压低、能量小,不会有大的危害,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2、对防静电设施爱护不够。在工作中对损坏的防静电设施不修复、不报告,听之任之。
3、对设备维修、维护、保养后不恢复安全设施(防静电线),不做彻底检查就投入运行。
4、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各部门使用橡胶、塑料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不做防静电连接,检查一次、指出一次、强调一次,才连接一次。待到更换软管时,又不做防静电连接,还需再检查一次、指出一次、强调一次,才再连接一次。
5、有一句话讲“无知者,无所畏惧”。有极少数人,不学习安全知识,自以为是,为自己一时方便、一时利益,胆大妄为,竟敢置自己的生命、员工的健康、公司安全于不顾,私自拆毁安全设施、安全附件。
希望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用安全知识武装自己,用安全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安全。不要用鲜血检验规程,要用教训避免流血。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公司的发展,请注意安全。
—
END
装有煤气表、煤气灶和煤气管的房间或厨房绝对值不对作为卧室和休息室,因为万一煤气表、煤气灶和煤气管损坏漏气,就有煤气中毒的危险。
怎样防止煤气灶开关损坏漏气?
要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同时经常注意和教育孩子不要去玩弄煤气开关 ,因为弄坏了煤气灶开关或忘记关闭就会造成危险,发生煤气中毒或爆炸、火灾事故。
使用煤气时无人照看为什么有危险?
在使用煤气时,应该不要离开,随时注意燃烧情况,调节火焰。因为汤水沸溢出来,可能会浇灭火焰,或者使用小火时,火焰被风吹熄,煤气继续冒出,造成中毒、爆炸等事故。
停用时怎样做好安全检查?
在停止使用煤气时或临睡前,应该将煤气灶的开关检查一遍,是否全部关闭,要做到只只开关都关闭。
发现漏气怎么办?
如在室内发现煤气气味,应立即打开门窗,并检查煤气灶开关是否关闭,如已关闭,可能是煤气管或是煤气表等处漏气,应立即将煤气表前总开关予以关闭,随即打电话通知煤气公司派员检查。煤气用户外出家中无人时,应关闭煤气表前总开关,以保证安全。
发现漏气应注意那些安全禁例?
如遇煤气支管漏气,用户自己无法断绝气源时,要立即通知所属办事处 。在检修人员还未到达以前,用户切勿在室内逗留,并严格禁止各种火种入内,亦不要开或关电灯,经免发生中毒、爆炸等事故。
怎样识别煤气漏气?
煤气是一种无形无色的气体,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它有一种特殊的臭味 ,这种臭味类似嗅到这类臭味。即应注意是否煤气漏气,找寻漏气时可用肥皂水涂抹煤气表、灶和管道,凡是起泡的地方,就是煤气漏损处。
煤气中毒有那些症状?
一般轻微煤气中毒的症状,如头昏、脑胀、恶心呕吐等。 一般严重煤气中毒的症状,如四肢无力、昏米不省人事、口吐白沫等。
煤气中毒应采取什么措施?
发现煤气中毒,如属轻微症状,患者应立即离开室内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不多时即能恢复健康。如属严重症状,应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治疗,并必须向医生说明是煤气中毒,另一方面应立即打电话报告管道煤气公司所属办事处派员检修。
煤气表灶附近堆放东西有什么危害?
在煤气表烩的附近不要堆放废纸、塑料品、干柴、竹篮等容易燃烧的物品和戡 他杂物,防止点燃煤气后,未熄灭的火柴梗丢入引起警事故和妨碍维修等工作。
使用煤气时先做好准备?
在使用煤气前,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如炒菜、烧饭应先把菜洗好、 节好、淘好米放好水,并把油盐酱醋等调味品都预备好,然后点火使用。
怎样燃点煤气?
燃点煤气时,应先将锅子或水壶等用具底面的水揩干放在煤气灶上, 然后划旺火柴,一面将火柴头伸入锅底空间或灶底火圈,一面再开启煤气灶开关点燃使用,这样可避免煤气空烧和空放煤气。
怎样调节火焰?
在使用锅子烧煮食物或水壶烧水时,要根据锅底面积的大小和火力大小的需要, 随时调节火焰,火焰不要超出锅底、壶底面积。电子灶应调燃烧器与灶体间的风力片,以火焰发蓝亮有力为难。避免火大而无力, 浪费气源,火小进气不够形成“放泡”回火。
煤气空烧是浪费?
使用煤气要做到用好就关,要用再点,不要让煤气空烧,亦不要为了怕麻烦而浪费煤气。 火焰遇到风吹怎么办?
火焰遇到风吹就会倒向一边或摇摆不定,热量扩散,影响燃烧。最好根据灶眼的大小用铁皮做一个挡风圈, 或者利用破旧的脸盆,将锅底去掉罩在锅脚外面,这样既可防止风吹鼓手熄灭火焰,又可以使火焰集中燃烧,充分利用,节约煤气。
怎样使用煤气灶开关?
(一)普遍灶具的正确使用
开关开启时,先将胶木执手向里推进脱离轧头,随即向右轻轻旋转, 执手与灶面垂直时开关全部开足。如不先推进,强行旋转,当执手与灶面平行时,开关弹簧即自动将执手弹出,此时煤气完全断绝。
(二)电子打火灶的正确使用
打开气源开关,用手推开旋转,逆时针转90°、听到“叭哒”声后, 燃烧器应有火焰燃着(如不听着应回位重复)即可将手放开,此时燃烧器火力下调90°为最小火焰,而向上可调至节断气源。
煤气表开关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煤气表开关是检修灶具时的阐门,应做到早上打开晚上关上, 经常使用以免锈死,防止意外时难起作用。使用方法为不开关柄与煤气管平行时为开启煤气,开关柄与煤气管交叉垂直时为关闭煤气。
煤气灶的维护保养
1.应经常清洗铲除煤气灶面上的污迹,防止锈烂。
2.燃烧器火眼易被饭汁灰尘塞住,可经常用铁丝或旧牙刷疏通。
3.燃烧器的进气口有时可能被各种杂物塞住,可取下来用粗铁丝桶通倒清。 煤气灶的一般修理
1.四开关双眼铁板灶
四开关双眼铁板灶与两开关双眼铁板灶开启和关闭执手方向相反, 即:执手与灶面平行时,为关闭,垂直灶面时则为全部开足。
2.怎样取“燃烧器”
先翻开锅脚,再将燃烧器稍微抬起即能取出。
3.怎样处理“开关紧”
可取下灶面板,用板面或小榔头对准开关顶端轻轻敲击,并加一点润滑即能松动。
4.怎样处理“火小”
可将燃烧器取下,然后在喷咀上点着火,用细铁丝烧红,向内疏通,等喷出的火力有咝咝声音即可。
5.电子打火灶日常保养维护和注意事项
①由于电子打火是由压电陶瓷和金属构成回路起点火作用,平时烧的食物不宜滴溢灶上,保持电极部分清洁。
②对堵塞燃烧器的情况要及时清理。
③发生点火困难时应检查电极与灶体距离是否过大,点火孔是否畅通,压电陶瓷是否失效(火弱)金属构件有无脱落等。否则应及时到所属办事处报修。
室内装璜时煤气管道的处理
1.室内装璜时遇到煤气管道时,应申请同意后方能进行移改。
2.煤气管道是易蚀、易漏的管件,现有不少用户装修时将管道埋入墙内(地面), 给正常的维修造成很大危害。等于在美丽的居室里埋下了定时炸弹,因此要求用户在装饰时一定将煤气管理暴露于室内,以便及时处理蚀漏,保障安全用好气。 煤气矮立管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矮立管是每幢楼房的重要煤气设施之一,它起着冬季的除荼、抽水、检查畅通与否, 保障正常维修的作用,因此爱护保护好矮立管是大家共同利益和义务。
要求:
1.立管周围要有1.5m2工作空间。
2.立管4m以内不得有明火,以防漏气引发火灾。
3.有立管的房间不得住人、搭建临时工棚等建筑物。
“火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为了让广大员工更深入地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使每一位员工都切实树立起消防意识,真正掌握好消防安全知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五千年文博园于4月18—20号三天分批次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培训课由公司安保部消防专员周海龙专员主讲。
在培训课上,周海龙首先带领员工观看了火灾事故案例的视频,向员工讲解了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重要性,重点讲述了火灾的严重性危害性、防火工作的要点、发现火情时如何扑救处理、消防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发生火灾后的应急措施等。在实战演练中,周海龙进行了灭火技能的标准示范,指导灭火实战演练,并让员工亲身体验灭火。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2014年6月26日下午,公司特邀请湖北省消防协会全民防火中心讲师为全体员工举办了一场消防知识安全培训。
公司各部门积极参与培训,大约30人坐满整个会议室。期间,讲师和公司同事积极互动,讲师提问,同事们积极讨论回答,同时员工们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消防安全隐患提问,进行了互动与沟通,培训气氛十分活跃。
培训老师结合近年来的火灾案例特别是高层建筑、电气火灾案例,就消防日常管理、平常检查、遵守以及疏散逃生的基本常识、消防火灾的应急和预防、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老师又列举了大量实例和现场的图片,展示缺乏消防意识和消防知识的严重危害。
最后结合实际,对火灾特点、预防火灾的基本常识,火灾发生、发展、熄灭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知识进行了讲解,传授了防范措施和如何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以及如何组织人员疏散、火场自救逃生方法等知识。
【工业煤气知识安全培训】推荐阅读:
煤气知识培训试题09-06
煤气安全作业管理制度10-29
煤气安全管理考核细则12-07
煤气发生炉安全检查表12-30
轧钢厂煤气安全管理制度11-23
煤气厂安全警示教育月活动总结11-22
工业安全培训心得体会07-08
煤气中毒预防教育06-25
转炉煤气净化方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