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14篇)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平移和旋转,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则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课程标准》只要求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在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教学中的活动分类,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本节课重点难点内容,就是让学生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从而发现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变化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物体的运动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让学生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在解决判断物体的平移和旋转时,我从生活入手,呈现出常见的生活现象,如:教室门的开与关、电风扇的转动、拉抽屉、闹钟指针的运动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的兴趣便更加浓厚。

三、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虽随处可见,但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我用动作的准确性(用手势比划、肢体演示)

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让学生在比划演示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对平移和旋转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本节课的重点是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又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首先,我对学生进行点平移的教学,让学生观察一个点的平移动态过程,并让学生说出这个点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使学生学会找一个点平移以后的对应点。接着,对学生进行线段平移的教学。在这一环节,首先出示一列小房子的平移过程,让学生找出小房子的平移后对应的部分。用课件显示小房子移动的对应点。这样,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能自己说出小房子的移动方向及移动几格。在整个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都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是以参与探索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一起研究,这样,师生间建立的是平等、和谐、伙伴的关系。

五、注重应用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该服务于生活。在本课中,我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几道练习题。加深学生对平移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2

孙琪斌,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上海市初中数学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在教学定位上,他呼吁“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立意,努力挖掘数学独有的学科育人价值”;在教学方式上,他提倡“学教一体,教学同步”。呈现其教学主张的专著《在学中教异步达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被评定为上海市“十二五”教师培训市级共享课程。

[前端分析]

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值得担忧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教育境界相对偏低的数学概念教学。具体体现:①不善于挖掘数学概念本身固有的育人价值,忽视概念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②课程意识较弱,不能较好地识别概念的学段特征,立足概念整体设计教学的能力偏弱;③通过对话促进数学理解的数学语言交流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本文拟借助《圆的概念》的教学设计谈几点关于提高数学概念的教学境界的思考。

1.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的圆,以直观认识、定性感知为主;初中阶段的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定义方式;高中阶段的圆,以圆的轨迹定义描述为主,侧重于应用圆的轨迹定义描述建立圆的方程。因此,初中阶段的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理解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圆的本质特征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学情分析

按照正常的理解,初中学生理解“圆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的点所成的图形,这个定点是圆心,联结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圆的半径,这个定长是圆的半径长”应该没有什么困难,事实并非如此。

当带着“圆心O在不在圆O上”“半径是r的半圆有没有周长”“弦、半径、直径的区别与联系”“弧、半圆、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圆与多边形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与学生交流时,意料之外的发言时常会不约而至。

(1)“圆心O在不在圆O上”的课前调研情况统计,见下表。

(2)“先画一个圆,然后再画出这个圆的二分之一”的教学情况。

2012年在郑州上课,九年级某班学生曾分别用图1、图2、图3解释他们在课前所理解的圆的二分之一。2014年在苏州上课,一位学生用图4中的阴影部分表达他所理解的圆的二分之一。

(3)预料之外的课堂生成。

2010年在昆明上课,一位学生关于圆的二分之一的认识是正确的,但在教学小结的环节仍然认为“半径是弦”。2014年在台州上课,出现了“圆心到圆边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发言。观看小学名师执教的“圆的认识”教学视频,发现学生用“圆边”“圆周”解释圆的情况很普遍。

[数据挖掘与问题提出]

“圆心O在不在圆O上”的课前调研情况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认识的圆是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而并非“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的点的集合”。

将圆的二分之一表示成图1、图3、图4的形状,说明学生对于圆的认识还是停留在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的范畴。

在教学小结的时候,学生仍然坚持认为半径是弦,这说明他依然认为圆心在圆上。

用“圆边”解释圆,说明学生不知道圆与多边形的本质区别。

为了解决学生在理解概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认知偏差,我们进行了提高概念教学立意的尝试。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①理解圆的概念(当堂达标率不低于80%,单元达标率不低于95%),理解“圆、弧、半圆”“弦、半径、直径”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当堂达标率不低于90%);②在讨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探究“已知点A不在⊙O上,试在⊙O上找到一个点P,使AP最短”的问题;③了解我国古代与圆有关的研究成果,体会蕴涵其中的民族自豪感,感受与圆的概念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生活文化。

教学重点:圆与多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已知点A不在⊙O上,试在⊙O上找到一个点P,使AP最短”的说理探究。

(二)教学活动预设

1.学情调研

(1)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圆?(古代车轮、呼啦圈、足球、鸡蛋、红绿灯、月饼、月全食、奥运五环、时钟等,图片略)请将不是圆的图形剪切至几何画板课件中的“非圆区”,到小结时,我们再来判断此刻的直觉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图片中的古代车轮、外圆内方的古代钱币侧面呈现了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成就,红绿灯暗示交通安全,月饼、月全食等图片为多边形与圆、弧与圆的后续交流埋下伏笔,时钟为引出圆的描述性定义以及弧的概念做铺垫。

(2)请用手在空中画一个圆,然后画出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利用圆的二分之一引出小学学过的半径、直径,为学习弦、弧等概念做铺垫;为教学目标样题“半径是r的半圆有没有周长”做铺垫。

2.互动交流,在学中教

互动话题1:在画圆时,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圆有什么特点?与同伴交流。

学生分别使用圆规、细绳、几何画板等工具画圆,教师借用学生绘制的作品组织学生讨论圆的特点。

互动话题2:圆心O在不在⊙O上?圆心O若不在⊙O上,那么圆心O在哪里?由此引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活动:画一个半径长为4cm的圆,利用所画的圆探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如图5,若圆0的半径长为R,点P到圆心0的距离为d,请讨论“点P与圆0的位置关系”与“d与R”之间的关系,体会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达标样题:已知⊙O的半径长为4cm,点P在⊙O所在的平面上,且与点O的距离为4cm。请与学习同伴一起,在小组内叙述点P与⊙O的关系。

设计意图:课堂作业是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分析学生画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利用学生画出的不成功的圆解读画圆的关键:定点、定长。利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体会分类讨论与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利用达标样题,检测学生运用圆的概念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

弹性预设:若出现与“圆边”(点在圆边上、圆边上的点等)有关的发言,则可运用下面的预设以及互动话题3进行回应。

已知,点O到直线1的距离为4cm,试在直线1上找出与点O距离为4cm的所有点。

如图6,过点O作1的垂线,垂足为点H,让动点P无限逼近H,只要动点P不与点0重合,那么Rt△OPH总会存在,因此OP>OH。若存在△OPH,自然就存在三角形的边。

圆则不然,依照“平面内到点O的距离等于4cm”的作图原则,则圆上的任何三点都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此乃圆与多边形的区别之一。

互动话题3:在与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n边形的比较中感悟圆的本质特征,引出半径、直径、弦等概念。

达标样题:弦(正多边形的边)、直径、半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合几何画板演示)。

设计意图:利用几何画板的迭代功能,设计圆与正多边形的课件,逐步增大正多边形n的值,进而体会圆与正多边形的区别与联系,感受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自然孕育其中。

互动话题4:弧、半圆、优弧、劣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圆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容易理解;“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均在这个圆上”,则相对较难理解。为此,我们运用类比的方式,将圆与弧、圆与正多边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弧上的点到某个定点的距离都相等”,但“到某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不一定都在这条弧上”。

例题:一个点与圆上各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11cm,最小距离为5cm,求这个圆的半径长,请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你所确定的两点的距离为何最大?为何最小?

已知:点A不在⊙0上,试在⊙0上找到一个点P,且使AP最短。

解:

(1)若点A在⊙O外,联结OA交⊙O于点P (图7),则AP最短。

理由如下:设点Q是⊙O上异于点P的任意一点,连接OQ、QA。在△OQA中,OQ+AQ>OA;又OA=OP+AP。

∴OQ+AQ>OP+AP。

∵点P、点Q在⊙O上,OP=OQ。

∴AQ>AP,即AP<AQ,AP最短。

(2)若点A在⊙O内,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具体证明过程请学生们课外完成。

综上所述,可得若点A不在⊙O上,那么作射线OA,则射线OA与⊙O的交点P就是满足AP最短的所求点。

3.呼应课前调研问题,异步达标小结提升

(1)利用教学达标样题进行达标检测,回应学情调研环节生成的问题。

(2)组织各个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检测关于圆的概念理解情况。抽测各个小组的4号学生(各个小组第4个学会的学生,简称为4号),运用各组4号的成绩评价各个学习小组的成绩。

(3)利用几何画板现场绘制大小不同的圆,度量圆的半径长与圆的周长,引导学生体会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个不变量,由此引出圆周率π,引出我们国家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贡献,带领学生体会“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

(4)分享几段名言,启迪学生走进数学文化的层面感受数学。

(5)讨论:为何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4.教学目标样题(略)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半径长是R的半圆有没有周长?若有,请用含R的代数式表示;若无,简述理由。

提高作业:已知点A不在⊙0上,试在⊙0上找到一个点P,使AP最长。

拓展作业:以生活中的圆文化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自己对于圆的认识。

[专家点评]

这节课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用丰富实例引入圆的图形,再通过学生自主画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圆的概念教学,用简明、生动的情景与学生感悟活动作为数学基本事实的教学实效较好。

对圆的内容的教学设计合理,其中“求不在圆上的点到圆的最短距离”的探究有新意,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种好的设计。

对圆的特点的教学设计很精到,通过与其他图形比较、观察、归纳,所获得的圆的两个特点为以后的轨迹、方程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3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获得对简单几何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而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我注重创设情景、设计疑问,让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中探索问题;与同伴交流中得出结论,尝试获取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带给超多感性材料,透过让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自身体验,化抽象的概念为看得到摸得着的现象,因而学生都能举出生活中许多有关平移、旋转的现象。如:坐电梯时做上下平移运动:国旗冉冉升起时做上下平移运动;拉抽屉时做平移运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运用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是课改中的一个新理念。平移、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虽随处可见,但平移旋转的特点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很难。于是,我用方格纸上操作和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在操作演示中感知平移运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化的情景中学习,不仅仅解决了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学生主动参与,用心探究,对平移、旋转现象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方格图中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给学生带给了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机会,并让学生想办法验证得到正确的结果,先让每个学生透过数一数、移一移,研究平移的距离;再让学生数一数、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以及确定的方法,教师适时结合多媒体课件随机移动方格图的每一个特征点,在多次数方格图任意一点的平移结果后,学生感悟出平移的本质,我们以后数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在这个图形上找到一个点,看这个点平移了几格,它所在的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二年级下册数平移的教学设计 篇4

小学中心校 查道琴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平移》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认、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的特点和本质。

3、能说出生活中的各种平移现象,感受平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平移,体验变换的思想方法。难点: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学中不仅仅要是学生认识和感知平移,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实质,并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实例,通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同谈话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感知平移。

1、观察热气球、缆车、电梯、升国旗等的运动,说一说他们都是怎样运动的。

2、像这些物体沿着一条直线方向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二、进一步理解平移

1、在生活中找一找平移现象。

2、在游乐园里找一找。

三、动手操作。

课件动画演示: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1、平移一个点

2、平移一条线。

3、平移一个三角形、蜡烛、小鱼。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平移。

4、小结,平移时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四、应用。课件出示

五、欣赏美丽平移图案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准确说出平移的概念。

七、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

平移:物体沿直线运动。平移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会发生改变。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本节课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还让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实质,并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体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的数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兴趣。

首先是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

其次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归纳出平移的两大特点,即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其三是应用。在认识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向哪个方向平移,移动了多少格,进而引导学生画出简图。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P30——31页的例

2、例3。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和传统教材相比,平移和旋转显然属于新增加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些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以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空间观念较差,形象而直观的教学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接受。多媒体的优势在于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能够模拟仿真的特点,帮组学生化抽象为形象。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充分采用多媒体这一能融形、光、色为一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扩阔学生的知识层面,科学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主题图、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4、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来玩一玩?(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玩具的玩法;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演时,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示。)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会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特别是让学生用手势等来模仿表演物体的运动,让数学课堂真正的由枯燥变得活泼起来。

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

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

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

三、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平移。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举例说说。

(2)学生举例(学生回答可能有升国旗、开抽屉、商场的电梯、工厂的电动大门等)(3)师生一起体验平移现象: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真棒!请坐。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学生边说边做。)

(4)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5)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谈话: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快来移移看!拿出课前剪下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汽车,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摆一排小汽车。

2、生活中的旋转。

(1)课件出示例3的三副图: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2)说说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学生可能会说钟面的指针、风车、电风扇、旋转木马、洗衣机脱水、厨房的换气扇、拧水龙头等等)

(3)师生一起来体验旋转现象: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4)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充分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用手势、动作、学具表示平移和旋转,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耳、口等多种感观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发展了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是怎样进行平移的?(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为什么?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课件出示图形)

谈话: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思考: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小结: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设计意图】在 “做中学”,让学生亲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实感知平移的过程。通过判断物体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和动手画一画,巩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发展学生的平面空间变换观念。

五、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1、谈谈这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2、欣赏几何图案,感受旋转和平移现象美的魅力。(课件展示中老师进行讲解)

3、“小小设计师”创作活动。

你们想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和旋转下课后,走出教室,去找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动画和图片,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激发了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这样安排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自觉意识,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开放性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去创造美、感受美。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6

新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使小学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但是, 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 必然存在一个从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 出现了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氛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小学生最为欠缺的, 所以, 上述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行新课程改革时表现尤为突出.

二、正视问题, 探求原因

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是每一个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也是持续推进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

1. 新旧思想碰撞导致的客观阵痛

我们必须认识到,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螺旋式前进的过程.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 新课程改革也不会一蹴而就, 必然存在一个逐步从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 新旧思想会存在激烈的碰撞, 上述问题是这种激烈碰撞的结果, 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阵痛.

2. 错误思想导致的教学误区

新旧思想激烈碰撞这一客观现象的主观表现就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 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透彻.

通过对我校新课程改革初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我们发现, 我们的教师简单的将新课程理念等同于丰富新颖的教学形式, 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中逐渐迷失了方向, 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学生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三、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是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思想, 与传统教学思想存在本质的区别.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 认清每名学生的优势, 因材施教, 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开发潜能.它也要求教师不要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是学生获取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教必须服务于学,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

四、提升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 也是新课程改革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科.所以,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提升教学理念.

1.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 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学习“圆的周长”时, 教师可以提供一把直尺和一辆自行车, 要求学生用最快的方法估算出操场的大致长度,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 还能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 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之间建立联系, 能主动地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正确引导,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数学课堂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 合理安排学习小组成员, 让每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该做什么, 指导学生知道该怎么做, 从而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实现教学过程本质上的“互动”.

3.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从而在体验中创造中学会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时, 通过转换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 通过整理, 使学生体验到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运用切、割、补、拼等方法, 从而掌握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如学习“百分数”、“利息”、“纳税”等知识前, 先让学生收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使学生体验到“百分数”、“利息”、“纳税”等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联系, 提高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积极性.

4. 承认个体差异, 重视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认清每名学生的优势, 因材施教, 开发其潜能, 培养其特长, 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才能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

五、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正确的理念, 并没有设定固定的模式, 更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本文从我校新课程改革初期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我们相信, 只有不断探索、实践, 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 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朱德江.数学会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中国教育报, 2009.2.13.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7

成功之处:

一、领会编者意图,体现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

对于解决问题,义务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这次修订的教材,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让学生通过体验,了解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路。

在教学“桔子能装几袋”问题时,先让学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28个橘子还需要老师给你们什么信息?其二再让学生估计大约能装满几袋?其三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解答呢?当学生经历多种方法解答后,优化这些方法,体会到箭头减法的好处;最后再次反思:这样解答对吗?希望通过一次次的精心设问,把学生一步一步引领到问题解决过程中。

二、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找准解决问题的生长点。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使得新旧知识与经验相互作用,由此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我们要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找准解决问题的生长点。

当学生完整经历解决问题过程后,对比书本第77和78页的两个例题,我们进一步梳理:回想一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你是按哪几步完成的?学生在总结概括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体现了解决问题过程的完整性。并且学生也会体会到虽然有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但解决策略其实均是相通的,都可以用画图、列式、表格等形式解决。试想如果每一节解决问题教学,我们都能这样把这几个环节扎扎实实地走“实”,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能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虽然整节课我力求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实践应用,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

1、学生阅读关注不够,想当然一年级学生不会看数学书,应当有效引导孩子,从书中找方法,尝试自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8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2、通过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感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三、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数平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请大家站起来,跟着我的口令做:立正,向前走两步,向左走一步,向右走两步,向后退两步,向左转,向右转,转个圈,立正。同学们真棒,回到位置上坐好。

刚才我们做了一些运动,事实上,不仅人会运动,世界上很多事物都会运动的,比如说下面这些物体。

(二)新授:

(一) 1. 播放动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根据它们各自运动的特点来分分类吗?(让学生自由发言)

像火车,电梯和缆车这样的运动,他们是沿直线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向上,向下运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平移。

像风扇叶片,飞机螺旋桨和钟摆这样的运动,他们是围绕一点旋转或围绕一根轴左右摆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

2.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例子是很多的。观察下面图片,分别说说他是平移,还是旋转。(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回答完整。

注:窗户和门要顺带说一下教室里的门窗。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吗?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回答。

(汽车,吊扇,风车,地铁,打开文具盒,翻书,台历,挂历,校门)

(二)我们已经知道许多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图形的平移。

1.大家看,小房图、金鱼图和火箭图都动起来了。(说明:虚线图表示平移前的位置,实线图表示平移后的位置)。

(1)你能看出小房图向哪个方向移动的吗?你是怎样看的?(揭示:箭头是用来表示图形平移的方向的。)

(2)那么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呢?数数看。(请学生边说边指)

那么到底谁说对了呢?我们一起来移一移,数一数。哦,原来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的。那么怎样数才不会出错呢?老师这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找对应点。同学们看,平移前它是小房图右下角的点,平移后它还是小房图右下角的点,像这样的两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房图平移前后的一组对应点。我们一起再数数看,这组对应点中间有几格。

那么,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对应点吗?并数数中间有几格。(请学生边指边说)

通过刚才的找点和数格,你有什么发现吗?

小结:要看图形平移了几格,只要先找出一组对应点,再数数对应点中间有几格,对应点之间的格数就是图形平移的格数。

(3)把书翻到24页,看看金鱼图和火箭图分别是怎样平移的,并填写好答案。

(4)我们再来看看26页上第4题。写独立填一填。

同学们,到现在你发现平移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吗?

记住: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1)看了这么多别人画的图形,下面我们自己也来画画看。

试一试:你能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吗?你打算怎样画。大家交流交流。先把三角形的每个顶点都标上数字,再把每个顶点都向右平移6格,最后连接每个顶点。(边演示边说)

(2)把书翻到25页。下面请你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3)把书翻过来,完成第5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关于平移和旋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四)扩展: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将2001年提出的“双基”改为了“四基”:即学生通过学习, 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符合学以致用和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 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最终达到贯通与创新.“四基”理念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要如何落实?笔者试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第一课时进行探索, 下面就结合教学情况谈谈一些认识和反思.

二、教学过程简录

1. 问题情境, 引入课题

(1) 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

(2)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102s, 光的速度大约是3×108m/s, 那么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2. 小组合作, 主动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下列4组问题, 要求在计算时必须有过程, 每一步都要有根据.

(1) 计算下列各式:

(2) 怎样计算10m×10n (m, n是正整数) ?

(4) 当m, n是正整数, 试计算am·an.

3. 知识建构, 形成技能

4. 拓展延伸, 应用迁移

思考:当m, n, p是正整数, 试计算am·an·ap.

例计算:

练习:

(1) 计算 (口答) :

(1) a8·a3 (2) x5·x (3) (-2) 10× (-2) 13

(4) -b6·b6

(2) 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若有错误, 应该怎样改正?

(1) a5·a5=2a5 (2) x3+x3=x6 (3) m2·m3=m6 (4) (-y) 2·y4=-y6

5. 整理反思, 升华提高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学到了什么?

(2) 思考———计算: (1) (a+b) 3· (a+b) 2 (2) (x-y) 5· (x-y) 2· (x-y) 3

三、笔者课后的若干思考

“四基”是在“双基”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 那么, 教学中如何把握“四基”呢?

(1) 基础知识重在“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不能依赖死记硬背, 而应以理解为基础, 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在本节课中, 探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笔者设置了具有层次的三组问题, 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及来龙去脉, 并且理清与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使学生理解、记忆.

(2) 基本技能在“理解和掌握”中形成.课程标准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 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本节课设置的问题都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激活他们原有的知识与技能, 一方面通过新问题引出新知识, 另一方面体会具体到一般的符号化语言的概括, 经历这一过程, 学生对法则推导的程序步骤很清楚, 也一步步地加深理解.在这些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其中每一步骤的理由是什么, 哪些数学知识作为这些理由的支撑, 其逻辑依据是怎样的;特别是对于计算的基本技能, 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计算, 还要让学生明白相应的算理.

(3) 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 感悟数学基本思想.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 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本节课的三组问题也就是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根据幂的意义计算, 并且说明每一步的依据;第二层次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并尝试归纳;第三层次实质是让学生主动从前面的活动中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 然后要求学生加以说明.这三个层次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特殊到一般, 用符号化语言抽象概括出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一般规律, 而这些思想, 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关注、渗透、实现.

(4) 在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学段的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 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结合点, 设计一个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数学活动, 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 并且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能体现数学的本质,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基”是学习的一条线索, 四项内容不断深入, 层次分明,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构成数学完整的学习体系, 符合新课标要求.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课程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的, 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思想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是一种隐性的东西, 但恰恰就是这种隐性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思想方法实现这一教育理念, 即是一种挑战, 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0

xiaoxue.xuekeedu.com

《分米和毫米》是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我在教学后对照教学要求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导要“简”:

本课教学环节若不紧凑教学内容必定完成不了,因此我在如何“导”得快、简、趣上动了脑筋。我让学生联系上学期学过的厘米和米导入本课,通过学生测量文具盒引出长度单位分米,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则直接拿起数学书,问:如果要测量数学书的厚度,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然后让学生自己量一量看。在新知探索结束后又以“今天小朋友们学了不少新本领,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实践应用的练习环节。课中几次的“导”比较简明,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自然而顺畅。

二、教要“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老师的教就要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问题、精要讲解上。如:在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后,我设计了“1分米到底有多长?”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比划)、找一找(举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米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最后小结“现在你知道1分米有多长了吧!”。如此老师教给了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要“精”也体现在两次小结中,新知探索结束后“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新朋友?现在已经知道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几个长度单位还可以用字母m,dm,cm,mm来表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在书上找一找有关介绍。”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强化了重点,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三、练要“实”:

本课教学中参与面广,活动量大,重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往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后,时间成了难以把握的因素,我犹豫过、担心过,但课堂教学要扎实必须是学生“练得实”。这节课该学生动手的,我尽可能不包办代替。如:用学生尺测量学习用品、用米尺测量桌椅、测量线段等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怎样量并剪下10厘米的吸管以及怎样画1分米长的线段,我都根据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的回答在实物投影下演示,规范学生的操作。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的测量1分硬币电话卡银行卡10张纸的厚度,充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在用米尺测量桌椅高度前,我先让学生说用米尺测量需注意什么,使操作活动讲求实效。但是由于时间还是紧张,书上的练习没能在课堂上都解决.四、学要“活”:

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学习,可以说学得比较“活”。如:学生经历估一估、量一量、剪一剪,从一根吸管上找到1分米,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运用了“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沟通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在米尺上数线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把米尺的长度有几个1分米呢?填一填1米=()分米。这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激起该用什么长度单位的矛盾心理,我不急于让学生说量的结果,而是“听听辣椒哥哥和西红柿弟弟是怎么说的”然后问:现在你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数学书的厚度是6毫米;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长度是1毫米;不到1厘米时要用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等这相当于看书自学。课上有多次同学间的合作测量、探索交流等,让学生知道在动手中“学”、向书本“学”、向同学“学”等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1

文昌市新桥中心小学 二年级数学 吕书军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认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初步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与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教材首先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超市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接着教材再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通过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1千克的重量,知道1千克=1000克,【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比较抽象。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片断】 第一次试教

一、认识“克”,感受1克。

1.初步建立1克的观念

师:我们已经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那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重一克呢,大家可以猜一猜(出示课件:猜一猜什么物品的质量大约是一克)(学生汇报)师: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物品约重一克。(出示课件:一枚二分的硬币约重一克,两个曲别针约重一克,)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枚二分硬币约重一克,想不想掂一掂,感受一下一克的质量,拿出桌面上大约重1克的纽扣放在手上掂一掂。(学生掂后说感受:很轻,非常轻,轻的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小结:当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克)

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 1.算一算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1克有多重,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单位,那1千克会有多重?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拿出学具带里的食盐,再看看上面的质量标注。生:500克

师: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

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1千克)

师:(课件展示)我们再用秤来称称看。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生:1千克。(板书)3.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得出:1000克=1千克

4、掂一掂,比一比 师: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千克重的盐,站起来掂一掂,跟刚才的硬币比较怎么样? 生:重多了

生:1克很轻,1千克很重

师小结: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教学反思:

第一次试教后,对这节课我又一下几点思考:

一、活动感悟少,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感受1克”、“感受1千克”的两个活动,去让学生感受课和千克。因为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比较抽象。仅仅通过这两个“感受1克”、“感受1千克”的活动,去让低段的学生完全的感悟克与千克,是有点困难。应该要让学生更多的去感受“克”和“千克”。在克与千克关系的理解上,有点机械记忆1000克=1千克,没有很好的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在“感受1克”、“感受1千克”活动后,让学生说感受,学生基本上回答都是很“比较轻”“比较重”。低段的学生对这种感受的描述很简单,如果不及时加深这种感受的映像,学生很可能会忘记“1克”、“1千克”的感受。在学生说完感受的同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加深学生对种感受的记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克与千克。

基于以上两点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再次设计。第二次执教 【教学片断】

一、认识“克”,感受“克”

1、认识1克

师:在生活中,重量单位克与千克会经常使用,那一克到底有多重呢?经过测量,生活中的2分硬币大约重1克。

2、掂一掂,感受克 活动一:感受1克

(学生掂后说感受:很轻,非常轻,轻的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活动二:感受500克

师:1个2分硬币是1克,10个呢?(10克)500个呢?(500克)

师:拿出课前准备的500食盐,放在手中掂一掂,和刚才的1克相比,与你的同桌说一说感受。(学生掂后说感受:比1克重,不是很重,比较轻的)

3、说一说

师:我们感受了1克、500克,现在来说一说生活哪些物品时用克做单位?(生:洗衣粉、盐)

4、小结

师小结:刚才所说的物品都是比较轻,所以当我们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克)

二、认识“千克”,感受“千克”

1、认识1千克(1)算一算,师提出问题: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 生:1000克。(板书)(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1千克)师:(课件展示)我们再用秤来称称看。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3)克与千克的联系

师: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师:关于1千克与1000克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课件展示): 天平的一端放1个1千克,一端放1克,会保持平衡吗?(不会)那再加1克?要加多少个1克,才能保持平衡?(1000个)小结1000克=1千克

2、掂一掂,感受“千克” 活动一:感受1千克

师:请同桌两人把2个500克的物品合起来,站起来掂一掂,跟刚才1克、500克、相比较,和同桌说一说。活动二:抱一抱,感受几千克

师:把你们昨天测量的体重说来给大家听(25千克、30千克)

师:现在请你抱一抱你的同桌,感受一下,和刚才掂的1克、500克1千克相比,现在感觉如何?(很重、超级重)

3、说一说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用千克做单位 生:一箱苹果、西瓜、一袋大米

4、小结

师小结:1千克、小朋友的体重都很重,所以在生活中,较重的物品可以用千克作单位。教学反思: 第二次执教过程明显比第一次有进步,经过两次执教,我对这节课有了更多的感悟。

一、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多体验

克与千克是学生刚接触的质量单位,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比较抽象。所以我安排了四个活动:“感受1克”“感受500克”“感受1千克”“感受同桌的体重”。通过对“1克”“几克”“1千克”“几千克”的感受,有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丰富了感性认识。有课充分的感性认识,再通过1000克=1千克的小实验,让学生理解掌握克与千克的关系。使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

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多想象

在感受完“1克、500克、1千克、学生体重”活动后,要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说出感受,以加深克与千克的映像和理解。所以我在学生感受完1克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轻的像什么一样?(羽毛、空气)”、“如果握在手心,大课间活动时跑个几圈会累吗?(不累、轻的感觉不到)”。在感受完1千克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手举着1千克会怎么样?(手酸)”、“现在带着1千克去跑几圈会累吗?(很累)”等一些问题。让学生多想象着中感受体验,是抽象的感受形象化、具体化。

三、架起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多联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要把生活与体验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在学生感受完“克”与“千克”后,联系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时用“克”、“千克”做单位。在学生动手操作、思考的同时,架起一座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活跃整个数学课堂气氛。学无止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随即调整教学预案,将是我教学中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2

关键词:新课改,新课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发展思维,自主探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平移和旋转”.)

教学片段一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

师: (在课前, 大屏幕上已经有“平移和旋转”的字样出现.) 大家好, 从你们的眼神里老师已经发现了一个小秘密, 今天的学习内容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感觉有些简单, 简单的就像是一碟小菜, 对吗?

生:对! (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 说得斩钉截铁, 自信满满.)

师:噢, 谁来说说对于“平移和旋转”, 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生1:平移和旋转, 这是两种运动是不同的.

生2:小轿车在马路上在平移, 而它的车轮却在旋转.

生3:平移是在水平方向移动, 旋转是在转着圈子运动.

师:呵呵, 能说说,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吗?

生3:我每次上课前, 都要在家里预习一下第二天要学的新内容的.有时候我忘了, 爸爸妈妈也会提醒我的.

师:嗯, 预习的确是个好习惯, 你的爸爸妈妈也是很懂得怎么学习的好爸爸妈妈. (稍作停顿) 刚才几名同学的回答有着不一样的精彩.还有谁想说说你心目中的平移和旋转呢?

一下子, 有那么多的同学都举起了各自的小手.

师:啊, 都想说?干脆这样吧, 既然你们感觉自己已经知道了平移和旋转, 那么, 就让老师说几个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哪种运动好吗?

师:旅游时我们经常能看到缓缓滑过的缆车 (学生抢答:平移!) ;直升飞机上急速飞转的螺旋桨 (旋转!) ;小朋友手里迎风转动的大风车 (旋转!) ……

师:哇, 你们真聪明!给自己来点掌声. (同学们一个个都眉飞色舞, 显得学习的劲头很足的样子.)

点评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在这里,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无处不在, 数学就在身边, 学身边的数学, 这样的学习活动, 显得很亲切, 很自然, 也很轻松,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学自己感兴趣的数学, 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这样的导入设计, 一下子就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着学生去自主探究.

教学片段二回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师:如果只让老师说, 你们一定会不高兴的, 哪有让学习的主人不说话的道理呀!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 平移和旋转的现象的确还有很多, 谁来说说?

生1:在公园里滑滑梯时的运动是平移, 摩天轮的运动是旋转.

生2:宾馆里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 跑道上的飞机在平移.

生3:我家阳台上的推拉门能平移, 我家电脑桌前的转椅能旋转.

……

师:你们刚才都已经听到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 平移和旋转现象俯拾即是, 无处不在, 哦, 真奇怪, 有旋转门还有推拉门, 旋转门的运动是旋转, 而推拉门却在平移, 那么, 究竟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呢?谁能给大家说一下? (这时候学生举手想说的变得寥寥无几.)

点评“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本节课上, 如何从看似简单和平常的日常现象中去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呢?这是我在课前就反复思考过的一个问题, 当学生的回答由先前的积极踊跃一个个变得犹豫不决的时候, 正是他们此时此刻的“困惑不解”让我找到了机会.《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如何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得失成败.在这里, 老师的巧妙引导就很有利于让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究竟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

教学片段三做一做:让学生做一些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师:刚才, 我们已经认识了平移和旋转, 那么你们能用手势或动作把它们演示一下吗?当然也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

学生展示:有推拉窗户的, 有移动课桌、板擦、书和铅笔盒的, 还有表演旋转的舞蹈动作的……学生的设计可谓是五花八门, 精彩纷呈.

点评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我听见了, 我忘记了;我看见了, 我记住了;我动手做了, 我理解了.有效的数学学习不应该是教学生被动地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 而要鼓励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做一做”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不仅会“做数学”而且更加喜欢“学数学”, 这样的学习活动真正能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里的“做一做”, 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3

北师大版数学《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了“美丽的植物园”这一有趣的情境,综合复习了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点的同时,也将要复习的知识放到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去发现,去应用,进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充分地看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本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一、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乐学、爱学。本课创设了参观美丽的植物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植物园中,积极而又自然的参与每个环节的学习,真正的感受生活,体验数学。

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与竞争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既能为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与平台,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两次合作学习,一是帮笑笑找找从盆景园到树林有几条路?并算算至少要走多少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尝试,经过比较,找出了最近的路线。二是估计科技馆里最大的模型的高度,学生在这一小组合作中,通过讨论、交流,有根据地估计了模型的高度,培养了他们的估测能力。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面大,考虑问题策略多样化,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参与学习。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生活“数学化”,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本课教学的前两个环节,都渗透着生活问题数学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如用参观植物园来作为知识的切入点,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解决参观植物园中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又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性。而游戏“帮小青蛙回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趣的,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他不仅会觉得有趣,而且会有成功感。

四、充分尊重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xiaoxue.xuekeedu.com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合作。在汇报交流时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

二年级数学下《平移》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14

为了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首先让学生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用眼看,把1厘米的长度印在头脑中;用手比划,感知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当学生完成这一流程,已基本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

“用厘米量”是这一节课的难点。我设计的是“看老师测量的方法对吗?”让学生在老师错误的操作中掌握规范的测量方法,同时在测量之前,让学生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由于学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但学生对估测很感兴趣。

上一篇:文学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笔记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