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教案 六(精选10篇)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了解这两首乐曲的背景。了解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的积累,感受异国文化。
2通过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的情绪。
3创编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西班牙舞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天鹅湖》的剧情,熟悉两首乐曲的旋律,能够分清乐曲的段落。
2创编节奏为《西班牙舞曲》伴奏。
教材分析
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天鹅湖》第三幕城堡举行舞会,今天决定为王子挑选新娘。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把舞剧中的古典舞(包括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以及男女独舞等)和代表性民间舞(包括各民族、各地区的特性舞)的音乐和表现力大大丰富提高了,使之焕然一新。西班牙舞:典型的西班牙舞曲的节奏,节拍为三拍子,节奏强烈,气氛热烈,常用与男女对舞和独舞,还采用西班牙舞曲中常见的响板,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音乐特点。那不勒斯舞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城的风俗舞,全曲活泼流畅一气呵成,舞蹈动作复杂多变,身躯的运动亦比较激烈。有些舞蹈者还手持铃鼓,边奏边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天鹅湖》。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能说说它出自哪位作曲家吗?是哪部舞剧中的音乐?播放:音频《四小天鹅舞曲》。
生:《天鹅湖》中的四小天鹅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师:同学们对于我们欣赏过的乐曲还这么记忆深刻,说明了这首乐曲已经深入人心了。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天鹅湖》中两段同样好听的音乐。
二、欣赏《西班牙舞曲》
介绍两首作品。
补充材料:《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出现在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这一幕表现的是:母后为王子挑选新娘安排了盛大的舞会。恶魔扮成骑士,带着他的女儿奥吉莉亚和随从来到了舞会上;恶魔命令随从表演了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但都没有打动王子的心。于是,他让装扮成黑天鹅的奥吉莉亚模仿白天鹅奥杰塔。王子误以为她就是奥杰塔,恶魔的阴谋得逞了。这一幕有匈牙利舞、西班牙舞、波兰的马祖卡舞和那不勒斯舞。西班牙舞:典型的西班牙舞曲的节奏,节拍为三拍子,节奏强烈,气氛热烈,常用于男女对舞和独舞,还采用西班牙舞曲中常见的响板,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音乐特点。
2欣赏视频《西班牙舞曲》。
师:请同学说说这段舞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聆听《西班牙舞曲》。
师:这段音乐给我们热情奔放的感觉,两对男女演员的舞蹈表演更是收放自如,刚劲有力。请同学们听一听音乐中有一种打击乐器演奏的是什么节奏?(学生听辨)
师:响板是西班牙舞曲中最常见的伴奏乐器,节奏鲜明很有动感。
让我们来拍一拍。
学生跟着乐曲拍节奏。
教师指导学生用响板拍典型的节奏为乐曲伴奏。
4再次聆听《西班牙舞曲》。
师:乐曲可分为几段?每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分三段,第一段热情奔放,第二段抒情,第三段同第一段相同。
乐曲体验。
师:乐曲情绪鲜明,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一段用响板伴奏西班牙舞曲的典型节奏,第二段也用西班牙舞常用的道具扇子来表演舞蹈,第三段接着用响板伴奏。
6随乐曲旋律学生模唱。
生:用“嗒”演唱第一乐段,用“啦”演唱第二乐段,用“嗒”演唱第三乐段再次熟悉乐曲旋律。
7完整欣赏乐曲。
三、欣赏视频《那不勒斯舞曲》
介绍作品:那不勒斯舞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城的风俗舞,全曲活泼流畅一气呵成,舞蹈动作复杂多变,由一位男芭蕾舞演员和几位女芭蕾舞演员一起表演。男演员的大跳和旋转表现了舞蹈动作的精湛,也显示了演员深厚的舞蹈功底。
初听舞曲《那不勒斯舞曲》。
师: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
生:小号,声音很嘹亮。
2再次聆听《那不勒斯舞曲》。
师:你能说说乐曲的结构吗?
师:你能说说乐曲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吗?
生:情绪优美、活泼、热烈进行变化。
教学要求:讲解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第二乐段的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符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情绪越来越热烈地在快速强力度中结束全曲。
3学生体验欣赏视频《那不勒斯舞曲》。
师:让我们随着乐曲的情绪和旋律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
教学要求:学生一边欣赏乐曲,一边跟着音乐的感觉画出与音乐旋律相符的线条。线条随节奏紧凑舒展、速度快慢旋律平稳起伏进行变化。用图像来表现音乐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四、堂小结
教学目标:
一、通过讲述《天鹅湖》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体会乐曲的情绪的发展。
二、通过选择彩带表现乐曲的情绪发展,让学生接触了解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同一乐曲的欣赏,让学生能记住乐曲的主要旋律。
四、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能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奏、跳舞、画画、写诗等等)来表现出对乐曲的感受。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记住主题旋律与乐曲的结构。教学难点:
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红、蓝两种颜色的丝带
白纸
油画棒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谈话法
创作学习法
模仿学习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孩子们,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老师的动作进教室。音乐《天鹅湖》 2、师生问好。
二、谈话式引入教学。
孩子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也特别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动画小片断好吗?播放动画片《四小天鹅舞曲》
1、边听边让学生仔细看看这是哪种小动物?2、让我们来模仿一下它的动作,师生共同学习。3、再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为音乐伴奏。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乐曲伴奏。
2、提问:动画片中的小动物是谁?(天鹅)哪你对天鹅了解多少?(学生谈)教师总结:天鹅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是属于卵生动物,也是我们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如果大家希望有一天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我们地球上消失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教师曾看过一个关于天鹅的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教师讲故事的同时播放相应的动画片
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公主名叫欧得珍。由于她不愿意嫁给邪恶的猫头鹰妖精罗度巴特,被罗度巴特变成了一只不会说话的白天鹅。一天晚上勇敢的王子奇夫里特王子露过天鹅湖边,发现了只有在晚上才能变回人形的公主。王子很好奇便上前询问,公主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且告诉他只有勇敢、真诚的人才能解除魔法。罗度巴特知道他们见面非常生气,为了阻止王子解除魔法,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他让自己邪恶的猫头鹰女儿变公主的模样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把真正的公主关进了高高的铁笼子里,公主多伤心呀,当王子发现真像以后,便与罗度巴特展开了生死搏斗,最终王子用勇敢消灭了邪恶的魔法师和他的女儿,解除了施加在公主身上的魔法。让她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并且快乐的生活下去。
三、今天老师就将带着大家走进这神奇的童话世界。去欣赏由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柴科夫斯基为故事中公主讲述自己不幸遭遇时创作的一段管弦乐曲。
1、请大家认真倾听,感受一下乐曲所要表现的情绪,并充分发挥你所想像力,为乐曲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多媒体播放《天鹅湖》教师轻声的配上讲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2、让我们来看看乐曲的创作者为乐曲取了一个怎样的名字。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课题《天鹅湖》
3、随着故事中公主讲述时情绪的波动,乐曲的情绪也随之上下起伏,大家的座位底下有红、蓝两种颜色的彩带,请大家随着乐曲情绪的变化选择颜色适合的彩带挥动,感受乐曲发展时的情绪变化。并记一记你使用彩带的颜色顺序。
4、学生谈谈使用的颜色顺序,教师总结:大家在开头和结尾都用了蓝色,中间则是蓝红交替使用,是不是?根据大家所使用的颜色顺序,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部分。
5、谁来说说蓝色代表的情绪(学生谈)[平稳、忧郁、柔和等等]那红色呢?(学生谈)[热烈、激动]
6、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开头的第一部分,请大家用“啦”轻哼旋律。思考:在宁静、忧伤的乐曲声中你仿佛听见公主正开始说些什么?播放片断欣赏。教师启发:这是公主变成天鹅后第一次看见人类,你想她首先会对王子说些什么?
7、再来听听第二部分,公主正在说些什么让她的情绪这样激动。大家可以继续挥动红色彩带来体会公主此时此刻的心情。
8、让我们轻声用“啦”哼唱结尾部分,并把这部分与开头部分的旋律进行比较,看看两部分旋律的关系。并思考:公主情绪趋于平衡想想她会在最后说些什么?
9、学生发现开头和结尾的旋律很相似,教师总结:像这样开头和结尾情绪、旋律相似,而中间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曲式结构称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
10、请三位同学随着音乐把刚刚大家想到的公主的语言加入到相应的旋律情绪中去,来为这首乐曲加上精彩的旁白。
11、欣赏完由管弦乐演奏的《天鹅湖》以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由儿童表演的芭蕾舞《天鹅湖》,让我们和小演员们一起跳一跳。用动作来感受一下乐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
12、刚刚我们通过挥动彩带,为音乐加旁白、轻哼旋律、舞蹈等方式来表现对乐曲的感受。那大家想想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用其它的哪些方式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感受?(编故事、画画、写诗、跳舞)那就让我们边欣赏由吉它这种乐器演奏的《天鹅湖》边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选择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感受。等会就让我们来看看你们的表现 13、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个别指导。14、分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15、教师小结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特点。
2、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欣赏乐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美丽的天鹅湖》
2、蜡笔、画纸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
(1)听赏《天鹅》乐曲录音
“这首曲子听上去有什么感受?”
“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好像看到了什么?”
2、感受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1)、交流对乐曲的感受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
(2)、想象表达乐曲的内容
“天鹅湖中美丽的天鹅在干什么?”
“你喜欢天鹅吗?为什么?”
3、幼儿自主地表现
“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天鹅画出来,和好朋友说说。”
(幼儿用画笔自由画画、交流)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雪儿是一只美丽优雅的小天鹅。你瞧!它的下颚微微抬起,如高贵的公主。又黑又亮的如黑豆一般的眼睛深情的注视着远方,这时,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歉意,它一定在思念着远在龙虎山的亲人吧?
其实,雪儿的美丽不止这些。它有一个细而长的脖子,中间部分微微弯曲,形成一个“耳朵”形。作为连接小脑袋和身体的小桥,它确实起到了作用,并且让人看起来有一种水乳相融的美。 雪儿的身子是最奇特的,前大半部分身体的羽毛是雪白雪白的,在轮廓边上还细心地包上了金丝线,让雪儿看起来更加高贵。而雪儿的后半身羽毛却是呈墨黑色的,每当看到这里,我都会想:这一定是黑白两色天鹅爱情的结晶,不然谁会有一个这样一个富有艺术的身体呢?
雪儿的身体下面当然是一双令人羡慕的大长腿啦!在它的脚边,还放着一朵大红花,那一定是爱她的大公鹅送的吧? 雪儿天生丽质,想必一定是一个舞蹈家。看着它,我的思绪就又回到了从前,“背要挺直,胯要打开,胳膊放松,不要勾肩搭背的,丑死了!心里要想:我是一只高贵的小天鹅,一只美丽的小天鹅,谁都比不上我,我最棒!这样你就可以把舞蹈跳好了。”小天鹅?是像雪儿一样的小天鹅吗?嗯,它真够美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它一样呢?
于是,每天我都会像雪儿一样,高高地抬起头,一遍一遍地练习舞蹈,而雪儿,是我唯一的观众。
“嗯,愈加愈像一只小天鹅了呢!”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我舞蹈道路上的天都亮了,“谢谢你,雪儿。”我在心里对雪儿说。
昌邑市柳疃小学
魏玉晓
教学内容:
《天鹅的故事》《“蚁国英雄”》《生命桥》 教材简析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描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取食的故事,表现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会生存、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单元教材”看,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团结”这一专题展开的,描写的是关于动物的生命意识带给人类的震颤,表现手法上突出了场面描写。从学情看,因为熟悉《丑小鸭》,学生对天鹅很有感情,易产生学习兴趣;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品词析句能力,易于感悟故事内容,但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学法、写法的提炼,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与引导。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抓住重点段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想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蚂蚁在灾难面前的沉着、冷静、团结以及舍己为它的精神,羚羊的团结拼搏、英勇献身的精神,教育学生珍爱、敬畏生命,爱鸟、护鸟,学习与自然和谐相处。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激发学生尊重、敬畏生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读悟、读写结合,品词析句,让文本、教师、学生三情共振。
2.关注场面描写的表达方法,了解故事类课文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鹅破冰场景图。教学过程
一、印象“天鹅的形象”(情境导入)1.观看天鹅视频。http://image.jike.com/detail?q=%E7%99%BD%E5%A4%A9%E9%B9%85%E7%9A%84%E5%9B%BE%E7%89%87&fm=360onebox&pos=0&did=-***1882#did=-***1882&pos=0 要求:用一个词语谈谈天鹅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美丽、高贵、优雅、可爱„„
2.天鹅高贵美丽的姿态让我们赞叹,今天咱们一起来聆听一个天鹅的故事,相信你会对它有全新的认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回顾提问题的方法,归纳“主问题”
1.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咱们总结过一些针对一篇文章提问题的方法,谁能来说一说?
生交流:(可以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提;可以针对文章的题目来提;可以从文章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来提„„)
2.《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谁能来提一提你的问题?
生交流:
1.我是针对文章的题目来提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个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这个问题既是针对题目来提的,又是一个关于文章主要内容的问题,谁能来解答?)
2.我是从文章看似矛盾的地方来提的:斯杰潘老人为什么要把猎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去?(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价值,我们把它作为学习这篇文章的主问题。
三、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内交流。
四、品析“破冰的场面”(学习重点段落)
预设1: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段落。http://wenku.baidu.com/view/c7d3bad1b14e852458fb5703.html(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1)引导学生品析 “腾空而起”、“石头似的”等词语及文中的省略号,指导朗读,体会老天鹅的可爱在于它的勇敢和顽强。板书:勇敢顽强
(2)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老天鹅的勇敢顽强。
(3)大家知道贝加尔湖的冰层有多厚吗?
(http://(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读了这段话,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天鹅?
(2)抓住重点的字、词、句子来反复品读、揣摩,感悟众天鹅的团结与齐心协力。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4)小结。
预设3:谁来谈一谈,斯杰潘老人此时此刻会怎样想?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1)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
(2)师进一步引导:你从“挂”字体会到什么?(3)理解“挂”的含义:挂是警示,是提醒,是劝告„„
五、总结归纳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送你一把金钥匙
主问题品读法: 先提出主问题,然后围绕“主问题”,找出重点段或句,抓住关键词,反复揣摩,感情朗读,用心感悟文字的内涵。
六、学以致用:(1)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出主问题:
1、《“蚁国英雄 ”》:
蚁国英雄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之为“蚁国英雄 ”?
2、《 “生命桥” 》:
生命桥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座桥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
(2)针对主问题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预设1: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一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会儿,一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
预设2: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3)抓住重点字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来谈。(4)感情朗读。
七、总结升华:
读了这三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谈谈。(围绕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从保护动物方面;还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可以是学习方法的,也可以是受到的启发„„)
总结:是呀,三篇文章都很感人,让我们看到了想蚂蚁、天鹅、羚羊等区区弱者,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大义凛然、团结合作,值得我们人类去好好学习与反思。
八、板书设计:
天鹅的故事 蚁国英雄 生命桥
老天鹅:勇敢可爱 肝胆俱裂
众天鹅:团结一心 团结一心 勇于献身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
2、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感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关于天鹅的资料;2、教学光盘;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学习方式 教学策略
一、播放音效,激趣导入: 1、听鸟叫,猜测鸟;
2、揭示课题。
1、 播放鸟叫的音效;
2、 板书课题。
猜测鸟的声音。
通过创设情境及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二、直奔重点,以情施教: 1、找出课文中三次天鹅的叫声;
2、学习天鹅的第一次啼叫;
3、感受老天鹅破冰;
4、感受众天鹅破冰(学习天鹅的第二次啼叫);
5、自主学习天鹅的第三次啼叫。
1、指导朗读;
2、创设语境,激情朗读;
3、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
4、播放众天鹅破冰的动画;
5、带读天鹅的啼叫。
1、画一画句子;
2、读中悟情;
3、快速默读;
4、读句子谈体会;
5、融情入境,读出体会;
6、自读感悟。
1、以天鹅三次啼叫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怡情;
2、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利用音像,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其中受感染、受熏陶。
三、回环整合,深化感知: 1、带领学生对比天鹅的三次啼叫,巩固认知;
2、总领文章感情。
1、引读;
2、总结,板书:人心齐,泰山移。
1、对比朗读;
2、回忆学过的民间俗语。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而有效的读书实践,以读增智、以读代果。
四、情景对比,加深理解: 1、欣赏天鹅的迷人身姿,与课文中天鹅的故事作对比;
2、学习课文第八自然段;
3、升化文章感情。
1、播放关于天鹅的音像资料;
2、 2、指导朗读;
3、小结。
1、将录像与故事作对比;
2、讨论;
3、有感情朗读;
4、发挥感想。
通过对比,及对老人情感变化的讨论,结合自身的感受,进行情感的迁移。
五、总结课文: 通过大家的发言,我分明看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这样的美好将永存我们心间。
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老天鹅带头破冰——一起破冰——破冰成功”的顺序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几段课文。
2、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课外作业。
1、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5-7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鹅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3、通过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鹅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课时计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识天鹅,导入课文.出示天鹅图片,谁来用一个词说说天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天鹅是美丽的、可爱的。它的美不仅表现在外表上,还表现在精神上。有这样的一群天鹅特别是一只老天鹅它的行动让我们很感动,就连打猎多年的斯杰潘老从此不再打猎,这是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将跟随斯杰潘老人的讲述,继续学习课文。板书:天鹅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品析天鹅“破冰的场面”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哪几段写了天鹅破冰的场面的段落?)
(一)、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老天鹅)
2、描写老天鹅破冰场面的词语有哪些?
3、从这句话中哪些词语体会到老天鹅重重地扑打?(石头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
4、这段中还有哪句话也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5、老天鹅那么的用力去撞击,冰面也只是震得颤动一下,可老天鹅有没有放弃?从哪句话中知道?
6、可老天鹅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扑打此时老天鹅的身体上、精神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它的行动中可看出这是一只什么的天鹅?(板书:勇敢)
7、带着我们的感动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过渡:是啊,这真是一位勇敢的天鹅啊!所以斯杰潘老人给它起了一个称呼‘破冰勇士’我们被这位‘破冰勇士’举动所感动了,那其它的天鹅呢?它是怎么做的呢?
(二)、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说说其它的天鹅看到这样的情景它们的整个神态是怎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老天鹅破冰时冰块变化的句子。用“——”画出来。
3、裂开的小缝这时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4、看到老天鹅破冰的情景,其它天鹅是怎样做的?(板书:众天鹅)(齐读群天鹅一起行动的课文片段)找找众天鹅破冰的句子。想一想:这群天鹅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齐心”还可换成怎样的词语?(板书:团结)
5、众天鹅这么团结的扑打冰面,这时冰面会有怎样的变化?找找用“~~~”画出来。
6、这一自然段也有天鹅的语言,破冰中的天鹅发出了怎样的欢呼声?它们的欢呼似乎在说些什么呢?这是第几次鸣叫。
7、带着你的理解,读读再现这场激动人心破冰场面尤其是天鹅叫声的句子。
过渡:在老天鹅的带领下,在众天鹅的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它们能否可以捕食到了食物?
(三)、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1、齐读(找出描写水面变化的句子)
2、读到“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它们能否捕食到食物?读读它们捕食的句子。
3、天鹅破冰后的整个场面是怎样的?此时得到食物的它们又发出了怎样的欢呼声?它们的欢呼似乎在说些什么呢?这是第几次鸣叫?
4、齐读“克噜——克哩——克哩”。要读出攻破坚冰胜利的语气。
5、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
(四)、复述天鹅一起破冰的段落
同桌互相复述5—7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词语积累 腾空而起、重重扑打、昂首挺胸
表示()惊呆
齐心
欢呼
表示()()的啼叫声
表示()()的欢呼声()的劳动号子
五、小结回顾
老师带领学生结合板书回顾课文内容。
六、课后作业
说说写写: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板书设计:
16.天鹅的故事 老天鹅:
勇敢 众天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能口头填空,合理的进行词语搭配。3.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懂得爱护它们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们对鹅的喜爱之情,懂得爱护它们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教具:课件《天鹅》 教学过程:
一、发兴趣导入:
课件出示《天鹅》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天鹅)你们觉得它们怎么样?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天鹅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不多字、不加字。
2.抽认生字卡,再读课文,注意把字句读准确,读通顺。
3.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4.再按自然段进行朗读,想一想:课文中介绍了天鹅的什么?说一说,读一读,再说给大家听。
5.了解课文内容:
(1)对课文中哪一段最感兴趣?为什么? 把句子画下来,读给大家听。(各小组活动)
指名说一说,你喜欢哪段?为什么?
(2)在学生说出的基础上,板书:叫 抖 伸
(3)天鹅吃饱后都在干什么?它们都在想一些什么?充分的引导学生的想象,它们还可能干什么?
(4)来了一群孩子他们想干什么,是怎样做的?他们是怎么想的?
6.小结: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详备)
教学目的:
1.学会7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能用“洁白”说一句话。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懂得爱护它们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学会7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教具: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汉语拼音:j zhi x y s ie en ɑo
3.你能读下这些字吗?
二、学生自习生字:
1.指导学生按照自学步骤:画、读、说、记、写进行自学。
(1)先画出本课的生字生词;
(2)然后把每个生字带拼音读两遍;
(3)接着扩词说句;
(4)再说一说每个字你是怎样记得;
(5)最后再把每个自带拼音写两遍。
2.查学生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指名读、抢读、齐读。
(2)扩词说句:指名说。
(3)小组内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子?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观察字的结构:
(2)指导书写:洁 珍 珠并板书
(3)学生跟着写
(4)学生自己练习其它字的书写
三、出示课件:(口头填空)
()的天鹅()地滑行
()的客人()地笑着
指名口头填空,集体订正。
指导用“洁白”口头造句
“洁白”什么意思?用“洁白”可以形容那些事物。
四、检查背诵第三自然段。
1.以各小组为单位,先互相检查背诵。
2.集体检查:指名背诵。
五、课堂小结: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将第三段背给家长听
板书:
落
9天鹅 散步
高兴
滑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知识。
教学重点: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练习。教具、学具:课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组词语。
阳()西()珍()
珠()扰()色()
开火车,连续口头组词。
二、仿照例子,连一连。
洁白的 fān chuán yí dào dào
美丽的 yánɡ ɡuānɡ chánɡ chánɡ de
金色的 tiān é zūn ɡuì de
三、把本课中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
—— —— —— ——
学生先独立抄写,然后指名读一读。
四、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1.学生认真按照范字,练习写字。
2.选写字漂亮的同学到前面黑板上进行板演。
五、填上适当的词语。(指名口头填空)
()()
金色的 悄悄地
()(()()
客人波纹脖子)
洁白的 轻轻地
()()
一、说教材。
《天鹅、大虾和梭鱼》告诉了我们只有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成功的道理。诗歌共三个小节,第一小节点名了寓意: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把事情办成功。第二小节生动地描写了天鹅、大虾、梭鱼拉车的情景,第三小节写了拉车的结果:大车至今还在原处,未动分毫,令人寻味。这首诗歌短小精悍,文字通俗易懂,但诗歌中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刻,而且这一寓言诗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可以通过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会与人交往、合作是多么重要。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已掌握“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形声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字形。本课教学通过借助归类识字、语境中识字、字理识字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重点词语,同时让识字为阅读服务。低年级的学生对生动、直观的事物容易理解,而且喜爱朗读和体验式的教学。已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和一定的朗读、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方面仍有欠缺。根据其年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培养能力。
三、说目标。
1、认识“费、烦”等15个生字,会写“合、伙”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学习“合伙、谁是谁非、未动分毫”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四、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朗读理解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五、说过程。
(一) 激趣导入情境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通过谈话和播放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感到课堂的轻松,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兴趣昂然地学习知识,并且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初读感知情境
这一部分的教学分为以下几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读,帮助读对字音。3、指名分小节读,纠正字音。通过这三遍不同形式的读,孩子们都能把字音读正确。
2、在处理二类字时,我分为以下三步:带拼音读词、去拼音读词、字卡读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准二类字的字音。
3、在处理一类字时,除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还让学生说识记方法,建立音形义的结合,真正做到一类字的四会。
(三)朗读深入情境
1、这一部分的教学,我是按照起因——结果——经过的倒叙方式进行的,并且让孩子在书上找到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培养孩子提取信息的能力。
2、在处理三个小动物是怎么拉车的这个问题时,我让孩子充分的朗读相关的句子。首先是想象画面读,接着出示插图,教师引读,然后加动作读,最后指名读。充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后,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体会读出来,慢慢的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最后出示第一小节的寓意,全班齐读。
(四)写字延伸情境
1、重点指导“弓”字,并带着学生分析字形。
2、出示“伸 非 命”三个带有竖的字,指导学生把竖写正写直,字才好看。(并且跟语文天地里的第一题相结合。)
3、学生独立写字,同桌合作,互相帮助,体现合作的意义。
六、作业。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天鹅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学习用毛笔画天鹅。
2.感受水墨画中墨色浓淡变化美,体会水墨画的表现特点。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天鹅范画、国画颜料、垫布、毛笔、宣纸。
活动过程
1.出示天鹅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天鹅的外形特征。
2.教师介绍国画的作画方法,幼儿尝试用毛笔蘸墨汁画天鹅,在宣纸上自由画一画。
(1)教师示范用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画画,提醒幼儿保持卫生
(2)幼儿尝试用毛笔蘸上墨汁画天鹅。
(3)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干净。
3.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天鹅湖教案 六】推荐阅读:
小班下学期美术《小天鹅》教案11-28
天鹅湖 观后感07-26
高雅音乐天鹅湖音乐赏析07-20
描写天鹅湖的景色范文12-14
芭蕾舞天鹅湖舞蹈赏析09-26
家乡的天鹅湖作文400字12-09
芭蕾舞剧天鹅湖观后感09-14
黑天鹅赏析范文06-06
《黑天鹅》经典语录02-16
天鹅阅读附答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