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新农村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民新农村(精选8篇)

新农民新农村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关于是社会经济发展。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的宗旨和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以家庭为主体,村级为平台,服务为中介,以建设“少生优生、文明富裕、健康和谐”的新家庭,以人的健康、文明、幸福为出发点,不断充实、丰富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生育服务内容,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建设“少生优育、文明富裕、健康和谐”的新家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的大众性创建活动。主要是拓展丰富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内容,培育“富裕文明、身心健康、优生优育、权益保障、民主和谐”的新家庭。以村为主,深化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实行村民自治、科学管理,帮助群众少生快富,为育龄群众排忧解难,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社会共建”的格局。广泛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示范村评估和新家庭评选活动,树立“人文计生、和谐计生、幸福计生”的良好形象,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十七大精神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统一思想认识,整合公共资源,采取扎实举措,全面推进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建设

首先,要充分认识实施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重要意义。

实施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中央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并明确提出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把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及家庭保健等服务

实施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是提升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基础。人口和

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而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生育单位,选择“家庭”作为当下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着力突破点,这是由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更趋人性化的工作理念决定的,其次,要全面明确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建设标准。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创建计划生育新家庭为目标,以“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家庭、建设新农村”为主题,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作目标: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以农村为阵地,以家庭为主体,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农村计生家庭受益面全覆盖;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提质提速;群众满意率90%以上。

建设总体标准:达到全市新农村建设“民富、村美、风气好”要求,乡镇计划生育率达到98%,村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大力开展“五有”、“五星”争创活动。

人口计生新农村“五有”示范乡镇内容及标准为:

一站(室):乡镇有计划生育服务站并通过世代服务验收且运作优良;所有村有计划生育服务室;

一牌:乡镇有一块高质量的人口文化大型宣传牌;

一路:乡镇建设一条有质量的人口文化路(街);

一角:所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设有人口文化图书角;

一户:所有村有一个以上人口文化中心户。

人口计生新家庭“五星”户内容及标准为:

1.守法星。爱国守法,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晚婚晚育,按政策生育,并做到优生优育,生男生女顺其自然。

2.富裕星。走科技兴家之路,掌握一门以上农业生产新技术,带头致富,发展家庭经济,辐射带动周围群众,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人均水平。

3.健康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生殖健康,自愿接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保健服务,自觉落实安全可靠的避孕节育措施。

4.文明星。作风民主,没有家庭暴力,男女平等,没有性别歧视,注重子女成才。

5.和谐星。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夫妻恩爱。第三,全面明确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工作步骤。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实施

人口计生部门充分发挥在农村工作中的网络优势,以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为抓手,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民富、村美、风气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提升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作用重大,根据省和南通人口计生委的要求,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要达到“五有”、“五星”建设标准,其紧密契合了农村人口计生工作实际,紧密契合了农民家庭实际,基本涵盖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全部内容。只要各项工作做到位,就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口计生服务环境,夯实农村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提高农民家庭生育质量、生命质量、生活质量,最终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切实提升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第四,全面明确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工作要求。

⒈加强领导。园区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将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有机纳入工作规划、计划。明确人口计生系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并纳入新农村建设目标考核体系。要将实施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领导。要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研究,统筹安排。

⒉加大投入。园区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将实施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作为重点工作予以财力保障。同时,要积极协调动财政的投入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吸纳社会计生志愿者参与投入、奉献社会,确保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⒊注重渗透。园区人口计生部门要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制定方案,找准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中各部门工作的接口,在主动融合上做文章,在结合参透上花力气,探索建立“协调有序、内容求实、因地制宜、载体创新、资源共享、群众参与、投入到位”工作机制。分阶段、分步骤地扎实推进工作,确保取得成效。

⒋强化宣传。要调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人口计生部门发挥包括计生协会组织在内的基层工作网络优势,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要把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宣传渗透到人口文化建设、知识普及等工作中去。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知晓率,更要通过精神、物质奖励和优惠政策让群众得实惠,通过动员、培训、引导等途径扩大参与面,努力实现家庭参与率达90%以上的要求。

⒌典型引路。要注重抓好试点、培植典型、分类指导。镇、村各级要培植各自的典型,既要对已有的典型不断完善、巩固提高,又要加强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带动更多的示范村和标兵户。同时加强对外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提高。

⒍检查考核。整合好资源,并将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列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农村新家庭“五有”、“五星” 评选活动。通过评比选出为争创活动示范标兵。

二、明确培训要求,端正学习态度,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完成首期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员入职培训任务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干部队伍,是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新时期人口计生队伍建设的深化和发展,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推动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积极对村计生干部培训工作。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口计生队伍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之源,根基所在。随着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拓展和转型,加快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我们要着眼于人口计生事业的现实要求和长远发展,充分认识加快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转型提升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全国人口计生工作按照“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的工作理念,破除“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思维定势,正在实现“三个转变”,即在工作职能上由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迁移“五位一体”的综合职能转变;在工作方式上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宣传倡导、利益导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村民自治“五管齐下”的综合施治转变;在工作格局上由以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为主向城乡统筹的“大人口”工作机制转变。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提升”,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队伍建设提出了“强基提质”的客观要求。适应人口计生工作转变观念、拓展职能、转型转轨、创新创优的要求,按照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方向,建设一支综合能力强、懂业务、会宣传、精通社会管理、善做群众工作的干部队伍,是新时期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党和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2.加快队伍职业化建设是进一步提高我市人口计生干部履职能力的迫切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人口计生队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队伍学历结构偏低,队伍职业化水平不高。基层服务人员普遍存在职称不高、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水平不高的现象。加之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群众生育意愿、现行生育政策、管理手段、法定授权、普惠政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造成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缺

乏创新精神。四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村级队伍职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事关人民生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人口计生的队伍、人才既是事业兴衰的前提,又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需自觉地把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摆上战略位置,突出重点难点,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扎实推进。

3,加强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殖健康咨询师作为一种新职业,是指在生殖健康领域为个人、家庭或群体提供计划生育、母婴保健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监测生殖健康水平,帮助制订生殖保健促进计划并协助落实的人员。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有关规定,生殖健康咨询师共分五个等级,即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生殖健康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生殖健康助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生殖健康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生殖健康高级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设立生殖健康咨询师新职业,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对于加强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提高人口素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是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重大突破,对于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体系的形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职业培训,大力推进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人口计生队伍,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负党和政府赋予我们人口计生队伍的历史使命。将作为下一步农村计生专干队伍职业化建设的“门槛”,计生班干部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各种困难,要紧紧围绕基础知识、咨询技能、联系自身工作实践进行理解学习。

新农民新农村 篇2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培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 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 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只有新型农民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

1 当前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的主要差距

进入21世纪, 我国农民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 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特别是与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差距更大一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 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 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二是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较弱。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宗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 封建迷信大行其道, 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四是不良的社会风气盛行。有的地方农村, 讲排场、比阔气、赌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 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的关系

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

2.1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和基础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 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农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我国农村现有两亿四千万农户, 八亿农民, 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从一定程度上说,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 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 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 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新型农民, 这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

2.2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建设新农村要充分依靠农民的智慧和创造。离开农民, 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只有培育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把农村巨大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才能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 才能使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 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才能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 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反之, 如果无所作为, 放任那些不健康、落后甚至违法的行为蔓延, 就会造成农村的畸形繁荣, 不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

2.3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如果说,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那么, 我们以为无论从当前, 还是从长远考虑, 都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也就是说, 新农村建设既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改革不合理的城乡格局和体制, 实现农民“有其利”, 使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又要实现农民“有其教”, 促进农民知识化, 使农民真正成为具有主人公意识和现代文明素质的公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急需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3 怎样培育新形农民

3.1 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 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 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和书本费方面走得更快一些, 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 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 绝不能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为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 从2005年开始, 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400万贫困家庭学生都享受到国家财政提供的“两免一补”资助政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对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一项“民心工程”来抓, 加强组织领导, 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培训效果。首先, 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 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 以现代适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 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 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要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 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 使农民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学了能用, 用能致富。其次, 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 围绕农民转岗就业, 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 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增强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农民就业能力强起来, 就业途径就会多起来, 收入水平就会高起来, 农民的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 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3.3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要教育农民正确使用民主权力, 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遇到问题, 依法办事, 改变找关系、托人情的习惯做法。中国人办事的传统做法是讲“情、理、法”, 把人情放在首位。西方发达国家讲“法、理、情”, 把法放在首位。没有人情, 社会也太冷酷;没有法制, 社会必然混乱。我们要从中国讲人情的实际出发, 教育农民依法办事, 同时要使情理合法化, 把法理和人情和谐地统一起来。鉴于农民小农意识浓厚, 见利忘义、缺乏公德等道德缺陷较多, 要把勤劳、善良、讲修养等中华传统美德和民主、科学、讲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统一起来教育农民, 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3.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新农民新农村 篇3

眼前的办公楼尽管不太显眼甚至装修有些过时,却见证了华宏跨越式发展的历程。1992年起的十几年时间里,华宏村级经济从借钱起步到销售产值实现了由5000万至5亿元再到50亿元三大跨越,2009年突破了85亿元,形成机械、纺织原料、合金铜制品、PVC/PU制品、汽车零部件五大支柱产业;村里的老百姓过上了住公寓楼、到工厂上班的城市人生活。目前,华宏集团进入了江阴实体经济的第一方阵,位列江苏百强企业集团和百强民营企业第46位,旗下主打产业液压打包机械、涤纶短纤维引领国内同行业。

谋发展

探索“江阴板块”新模式

胡士勇说,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发源地之一的江阴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第一的规模性企业集团,被誉为独特的“江阴板块”。华宏的成长壮大其实就是“江阴板块”的一个缩影。

“华宏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三次大的跨越。”胡士勇总结道。

1992年至1995年为华宏的起步阶段,担上华宏村党支部书记担子的胡士勇理清了华宏“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发展思路,借钱开始了跋涉的征程。1992年利用自身技术、资源优势办的焊接厂当年就产生了效益,上缴村委18万元,为此村委特意赠送给了胡士勇“爱集体,胸怀大志;作贡献,风格高尚”的嘉奖大匾。接下来胡士勇把目光转移到了打包机械制造领域,自主创新开发的液压打包机逐步打开了区域、国内的大部分市场。4年发展让华宏的产值由500万元跃到了5000万元,市场由国内拓展到了国外,村里“经济落后、干群关系紧张、村民悲观失望”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扭转。目前,华宏已发展成亚洲最大的液压打包机械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

在1996年到2000年华宏的成长阶段中,胡士勇果断成立了省级华宏实业集团,敏锐地抓住了“路网通”的商机,通过发展“道口经济”把华宏的产业拓展到了第三产业,办起了宾馆餐饮休闲、装饰材料市场、家具市场、农产品集散中心等三产规模群体,几年走下来华宏村发展成了江阴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三产成为华宏成长阶段的重要支撑。2000年华宏的产值攀升到了6个亿,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始资本积累。

2000年至2005年是华宏的壮大阶段,胡士勇把它归结为二次创业阶段,适时提出了“拼搏、求实、创新、敬业”八个字作为华宏精神。其实完成资本积累后的华宏下一步该怎么走,胡士勇心中早已开始谋划了,他果断抓住了2002~2003年行政村优化组合产生的两次并村使得华宏村的人口和地域大扩展带来的新机遇,利用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契机于2002年启动了投资8亿的大化纤项目的工业园建设,2005年项目形成了年产聚酯切片30万吨、熔体直接纺涤纶短纤维30万吨的生产能力,规模型产业化生产、装备工业最先进、单吨生产成本最低等优势使得产品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华宏化纤开始名扬国内外。2005年末华宏的产值超过了50亿元。

求创新

实现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机会时代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只能用创新去创造机遇,紧扣市场脉搏来赢得发展。”胡士勇谈起华宏的创新感触很深。

说到创新,胡士勇谈得最多的几个词就是“科技”、“人才”、“品牌”。

华宏靠的是机械起家,技术含量的高低显而易见地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产品创新、科技创新让产业越做越大,进而凝聚成企业的文化基因,推动了华宏“科技兴企”战略的实施。华宏通过和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动合作,把“知”、“智”转化成企业现实的生产力,引领企业由仿造到制造再向创造变轨。先期跟同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农机研究院、德国Oerlikon建立协作关系形成的技术支撑,使华宏的打包机械发展成涵盖废旧物资再生利用、生活垃圾收集打包、生物质能源收集打包等多个领域,自行开发研制的金属打包液压机、剪切机、大型废钢破碎生产线等产品均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新产品和科技成果鉴定。华宏还从软硬两方面推进平台和载体建设,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目前企业创建了科研所、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基地及企业科技协会,首批300多名会员构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科技队伍;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在2009年正式启用。

“科学技术的掌握最终需要人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人。”这是胡士勇常说的一句话。华宏的“人才战略”采用培养和引进并举,企业为技术骨干提供“走出去”深造学习的机会,使其学成回企效力,还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选拔可塑性强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企业的人才队伍;对急用的高级技工,华宏以高薪聘请和引进,让他们在一些重要岗位上担任领军型人物,并通过这类领军型人才在企业开展自培,带动企业技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华宏加大资金投入,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勇敢试,大胆闯,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宽松环境吸引了众多科技创新人员。2006年开始,华宏加大了人力资源工作的力度,与下属企业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网络,把员工培训、人才开发与人才储备纳入规程。创办星火培训课堂,建立卫星远程培训学院,选派企业骨干到国内名校深造和赴国外进修,成为华宏创新育人机制的一大特色。华宏还引进国际化的管理咨询团队,进行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规范化向正规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跨越。

胡士勇认为,品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制胜因素,品牌的内涵不仅仅包括要抓好产品的品质、售后的服务,还应该把诚信意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其实,随着华宏产业的做大,品牌意识和品牌战略渐渐进入了胡士勇的视线。集团成立初期,公司下属分厂普遍建立了新产品研发中心和科技攻关组织,推动自主创新,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普遍实施国际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监控管理网络,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集团专门成立了科技办,从上到下建立了品牌申报网络,下属各企业已全部通过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企业中全面推进ERP管理。2009年“华宏”商标被批准为国家驰名商标。“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将‘华宏’和‘伍仕’两个品牌打造成國内驰名品牌,将‘华宏’牌液压机械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胡士勇为华宏的品牌战略设了时间表。

“诚信在华宏被喻为企业经营的灵魂,华宏通过大力倡导阳光财富、严格践行合同条款、做好教育推进工作、营造强烈的诚信氛围、创新诚信机制建设来构建诚信体系。从2005年开始,华宏就被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确认的评估机构评为AAA级企业。华宏集团一贯把依法纳税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大力倡导创造阳光财富,从不用打擦边球之类的行为来损害国家利益,2006年上了国家民营企业阳光财富榜。”胡士勇自信地告诉记者。

促和谐

践行华宏特色新农村建设

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的华宏村村民和市民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他们不以农业生产作为生存的主要手段,都已过上了在工厂里上班、住现代化公寓的和城里人无异的生活。

“让华宏村民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是我这个党委书记应尽的责任。”胡士勇带领着华宏村人,实现着华宏人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2003年投资1.5亿元兴建了一个占地225亩、建有59幢多层住宅的华宏世纪苑小区一期工程,一次性动迁600户村民,腾出老宅基土地638亩,节约使用土地413亩。小区拥有周界防范、楼宇对讲、远程抄表等智能系统;宽带网络、数字电视入户;小区内休闲、健身等设施齐全,绿化达50%;户均居住面积达250平方米。小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办公室“苏南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和人居环境改善”示范项目。胡士勇还为村民们改善福利待遇,村民们都享有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免费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

胡士勇表示,让“新农民”走进“新农村”,需要解决的绝不仅仅只是“硬件”问题,有理想、有文化、讲文明、守纪律、懂经营、会管理才是新农民。行政村两次优化调整以后,华宏村的农村人口已超过8000人,约有2500多名青壮劳力已脱离祖祖辈辈耕种的农田转移到企业工作,其中有10%的人在企业担任管理工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走上管理岗位和在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都面临着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的提升问题。为此,胡士勇以前瞻的目光和果断的决策,及时把培育新农民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开辟自己的教育培训阵地。华宏时代光华卫星远程培训学院创设以来,已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和企业管理干部开课百余次,受教育人数逾3000人次。课程内容涉及到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策略、劳动法规、安全行为管理等许多方面,对企业管理层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培训学院开设《安全实务》和《如何当好班组长》这两门课程后,企业的许多基层干部都感到耳目一新。通过学习运用接受的新理念、新知识,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促使工作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不少学员通过学习,逐步成长并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担负起发展村级经济的重任。

记者了解到,为了加快新农民培养的步伐,华宏除了发挥主阵地的培训功能外,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育平台,与江阴电信签约启动信息化示范村工程,开通宽带网络建设华宏世纪苑网站。此外,还通过委托培训渠道加强对新农民的培育工作,每年派遣培训的中层以上干部达数百人次。

新农民的培训工作,产生了强大的人才效应,不但为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增添了胜出的筹码。目前,华宏集团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市级以上创新成果百项,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20位。华宏村被评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典型、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胡士勇本人也被选为2008奥运火炬手、江苏省人大代表,并获得了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优秀厂长经理等荣誉。

农民心中的新农村 篇4

农民心中的新农村

生产要发展 种植业为先 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是首要目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研究事主任聂凤英介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生产发展最重要的前提,因为通过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可以使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

作 者:常丽君  作者单位: 刊 名:农家参谋 英文刊名:ADVISER OF PEASANT FAMILIES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生活条件 篇5

一、调查的情况

本次调研重点调查了范家坪村和绿葱坡居委会。上述2村共有非农业户 1500 户(含镇直单位工作人员),总人口 3700人,其中农业人口2200人。土地总面积1824.94公顷,其中耕地225.68公顷,居民点到2010年规划总面积41.74公顷,居民点目前实际占地总面积46.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占耕地总面积的20.5%。村内空闲土地总面积287.37公倾,占土地总面积的15.74%。宅基地总宗数950户,宅基地总面积14.25公倾,占居民点总面积的30.68%。超标准占地户380户,占到总户数的28.2%,超占面积 1.009 公倾,占到宅基地总面积的10.06 %。闲置宅基地32宗,面积0.38 公倾,分别占总宅基地宗数的3.37%和宅基地总面积的2.66%。空置宅基地11宗,面积0.15公倾,分别占总宅基地宗数的 1.15 %和宅基地总面积1.05%。据范家坪村村支部书记文建华和绿葱坡居委会主任汪洪介绍,超标准占地和非法占地案件大多发生在2001年以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家不组织像1986年土地管理部门刚成立之时的大清查活动,要想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谁心里也没有底。

二、基本做法

1、依据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对非农建设占用土地,通过规划审查和农用地转用审批,按规划的要求控制用地面积;

2、按照耕地占补平衡的要求,依据规划大力组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实施,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合理安排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地,重点安排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必需用地,支持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对农村建设用地实行分类规划控制,乡(镇)级规划应在辖区内明确划定农村新增建设用地区。

4、促进农村居民点相对集中。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引导农村居民住宅有规划、有计划地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对于搬迁后的宅基地按土地适应性整理成相应的农用地。对城区规划区外的农村居民住宅建设,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鼓励以集中联建的形式建设农村新村。

三、基本经验

1、领导重视是关键。巴东县建立健全了县、镇、村、组四级土地监察员,建立三级动态巡查网络,并由主要领导挂帅重点管,分管领导直接管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工作,村土地监察员与村综合治理管理员捆绑使用,由县政府每年核发工资2000元∕每人。各级领导自觉落实“四个严禁” 和“两个必须”,规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各片区巡查责任人一是落实“四个严禁”,即严禁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非法出售集体土地,严禁单位和个人非法购置农村集体土地建房,严禁借用农民名义申请使用集体土地建房,严禁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参与非法交易土地和违法违规建房活动。二是做到“两个必须”,即申请建房者必须具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的条件,必须符合城镇规划要求,严禁以罚代管,以罚代批。

2、部门配合是保障。村镇建设用地管理涉及环保、水保、村镇建设等多个部门,国土部门要常与各部门加强沟通,避免孤军混战,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工作,近几年,我县国土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和行文达10余个,开联合工作会达30场次,村镇建设用地齐抓共管的格局正在逐步规范和加强。如巴东县人民政府出台的《巴东县土地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巴政规(2009)4号文中规定,对正在实施的违反村镇建设用地管理的行为,由国土部门给水利、电力等部门可送达协处函,采取停水、停电等措施制止违法用地行为。

3、主动服务是基础。一是从事村镇建设用地管理的人员业务素质过硬,不断加强自学和培训,我县的村镇建设用地都到便民服务中心由国土员统一到县行政服务中心代办,密切了干群关系,解决了群众跑腿,办事难,难办事的问题;二是指国土部门本身的工作有力度,巴东县国土局从去年起已连续两年从乡镇和局机关抽调人员组织交叉执法,并印发《项目用地工作指南》、《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资料组织宣传车深入全县集镇、村庄广泛宣传,效果很好。

四、问题与原因

1、规划的用地位置与实际项目选址要求不符的现象比较常见,线状工程用地和一些工业用地尤其突出。

2、规划滞后,没有先行,选址随心所欲,没有按照按照功能划分的区域来确定。

3、分布零散 山区特殊的地势和小农经济意识决定了农民都靠种田过日子,由于山势陡峭,交通困难,衡量宅基地位置好坏的主要标准就成了“田方水便”,从而就形成了比较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家庭院落,更有甚者半边山上一户人家,显现出单且散的特点。

4、建筑混乱 由于受风水遗俗影响,山区村民在建住房时仍然摆脱不了“山脉”、“地气”的束缚,加上一般都无统一的村庄规划加以控制,各自生活习惯不一致,导致你建一栋朝东,我建一栋朝西,整个村庄建筑混乱,杂乱无章。

5、批多占少 浪费严重 税费改革后,由于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不收费,相当大一部分农民申请用地时,本来只要很少面积就可以满足需要的,但他非得找理由,千方百计按省级控制限额批满,以备后用,批而不用,严重浪费和闲置土地。同时由于山区的特殊地理条件,以往的晒场没有纳入限额管理,致使很多农户都对晒场追求大而全,导致土地严重浪费。

6、占用地类逐渐趋向农用地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意识形态逐渐变化,居住条件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大部分农民建房选址都改变了过去那种“风水宝地”的思想,逐步过渡到向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公路两边集中,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自然村庄和中心村,然而这类地方一般都是地势平坦、水土肥沃的良田,形成一种非要占耕地建房不可的态势,造成大多数宅基地与粮食种植业争占耕地的矛盾。

7、政策的不匹配导致管理混乱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农村集体土地只能对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划拔,且农村村民每户只能拥有一处不超标准的宅基地,对原有住房出售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相当一部分不通公路或交通条件差的农户为了改善居住和生活水平,从条件差的地方搬迁到条件好的地方,但却不再是原来的集体经济组织,同是原来也有住房,再申请宅基地时就不能获得批准,显现出现行政策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不一致的局面。

五、对策与建议

1、首先要找准工作落脚点。税费改革以后,部分地方对农村宅基地监管的力度削弱了,特别是体现在行政执法这一块,表现为执法手段难,执法经费难。要抓好宅基地管理,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好服务的观念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把服务体现在工作行动上来。在宅基地选址过程中,积极协助其避开地质灾害隐患区、采矿塌陷区、暗河等地基稳定性较差的地方,选择水源充沛、交通便利的地方。在用地管理中,营造良好的用地氛围,提供方便、快捷的办事机制,让学法、知法、守法成为共识。科学的找准管理、执法与惠民的最佳结合点,引导农民选择合理的宅基地,并指导其建设。

2、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规划和用地计划管理。省(市、区)对县(市)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年度计划指标实行单独核定、单独下达,避免城镇建设挤占农村宅基地用地指标。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改变目前宅基地报批方式,一律以用地计划的方式报批,市、县加强农用地转用审批的规划和计划审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农用地转用的控制和引导。对符合规划,符合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计划指标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分年度一次性批准农用地转用,报省级人民政府备案。对存量宅基地的原址翻建、改建和占非耕地建房,只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实行备案制。

宅基地审核批准管理过程中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的具体作法就是农民个人建房用地手续只申请到村委会,由村委会预审同意后分时段、分批次与基层国土部门联系,基层国土部门到现场严格进行规划审查和权属及用地条件、用地资格的审查,对不符合报批条件的退还给当事人,对符合报批条件的集中逐级上报到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同时在“一站式”服务过程中,认真搞好宅基地管理的集中“三到场”(即受理申请后到现场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资格、用地条件审查,宅基地经批准后到现场实地丈量批放宅基地,竣工后到实地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同时进行登记发证),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开支,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宅基地管理成本。

3、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在山区自然形成的村庄一般都座落在冲、埫、坪、槽,这些地方一般也都是耕作条件较好的良田的集聚地,宅基地一般都分散在国道、省道、县道、村镇道路等的公路两侧。按照法律规定,公路的路政管理都有统一的法定控制距离,从而导致村民建房、保护耕地、路政管理的多重矛盾并存。需要科学编制村镇规划,统一布局,合理按排各业用地,综合协调,统筹兼顾的解决好各方面矛盾。规划编制过程中做到,部门规划、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步调一致,口径一致,杜绝各自为政;二是要高起点、高要求,让农民积极参与,提倡规划编制过程中实行群专联合,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编制后,严格按照规划办事,严格规划修改程序,不得随意更改,更不得随心所欲,对不符合规划的一律拆除。

4、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管理。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然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特别是山区,有的至今还不能通公路。为了摆脱贫穷,实现富裕,大部分农民会逐渐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地方梯度转移,自然形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含原用途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如何应对这自然形成的宅基地市场,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居住条件得到良性循环改善,真正能发展生产,富裕生活,是摆在基层国土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5、农村宅基地管理需要引进经济调节杠杆。当前农村宅基地还存在批多占少、晒场没有纳入限额范围内的问题,部分村民对晒场一味的求大求全,造成大量土地被闲置浪费,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晒场纳入限额管理范畴,二是在管理过程中适当引入经济调节杠杆,规定宅基地在多少平方米以下不收费,宅基地超过多少平方米以上的分级累进收费,防止国土资源浪费。同时为了引导农民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也可对占用耕地建房的收取高额的税费进行调节。在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这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和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山区农村宅基地管理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和山区实际,强化土地利用的规划和计划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引导,放开整活,因时因地制宜的建立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激励、引导和约束机制,实现山区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土地资源供应减量化,使用高效化,利用循环化,闲置资源化。

新农村建设与青年职业农民培育 篇6

蒋占峰

摘要:青年职业农民形成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科学素养水平较为低下,尤其是职业技能缺乏。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农民尤其是职业青年农民的培养。青年职业农民是青年做出的理性职业选择。将青年农民培育成青年职业农民是一种长久的战略举措,目前而言,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吸引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毕业生成为职业农民是一种现实选择。地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压力,成为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选择。但要做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技能,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实施针对性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农民做好能力储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青年职业农民;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

一、青年职业农民: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三农”理论是中国学术界的一项理论创新,国外就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是单项分别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埃弗里特·0·罗杰斯、1·孟德拉斯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两度提出。在“三农”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关于新农村的研究正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拓展和延伸。与其他专门的学术理论研究不同,参加人员的广泛性使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涉及领域广阔,成果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路径选择各有侧重。如以林毅夫、温铁军等为代表的农民增收导向下的新农村建设,以徐勇、于建嵘等为代表的民主权利导向下的新农村建设,以贺雪峰等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导向下的新农村建设等。但现有的某些研究存在着强烈的个人偏好以及路径选择的单向性、排他性、外部性等缺陷,尤其是一些研究还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不足,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方案的设计主要是一种经济学设计,忽略“人”的设计。从根本上说,从长远的角度看,新农村建设,农民,特别是青年职业农民这一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是更重要的因素。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新农村建设进程实质上是形成着的现代人创造形成着的现代社会,青年职业农民形成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科学素养水平较为低下,尤其是职业技能缺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目前我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0.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1%,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40%,文盲半文盲占7%。全国有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此造成农村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了无本之木。无论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还是农村经济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的进一步深化调整等,都取决于新农民尤其是职业青年农民的培养。可以说,当农民成为一种职业时,也就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更加进步之日。

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把传统的农民称之为“peasantry”,把现代的农民称之为“farmer”,“ peasantry”的主要追求在于维持生计,他们是身份有别于市民的群体

而“farmer”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是否自愿选择农业作为职业,是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最大区别,与之相联,还有强制性与自主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素质的弱约束性与强约束性等几点不同。千百年来“peasantry”始终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让他们可以衣食无忧,但致富却仍是一种奢望。新涌现的“farmer”却希望通过市场经济改变“农民无法致富”的“定律”。新农村建设,为中国的“peasantry”向“farmer”转变,提供了一个平台。而职业农民,就中国农村的发展方向看,主体应为青年。在后喻社会,反向社会化,青年从“边缘”走向“主流”,从成人“接受”转向对社会“反哺”。

青年职业农民是青年作为一个理性人,对当职业农民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原则进行成本、收益、风险测算做出的理性职业选择。遵循成本收益原则,只有当他认为未来的收益会大于至少等于成本时才会接受这一工作,否则会继续寻找机会。发展新农村,许多农村青年选择留守创业,不是思想僵化封闭,缺乏勇气和魄力;城市青年选择“农民”职业,也决不是重复当年上山下乡,而是基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取向。他们做出选择主要是基于一个共同的思考,那就是其他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而农业作为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行业,目前存在不少发展空间。尤其是现在不少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留下些文化水平较低、未经专业培训的老年人和女人在家务农,这与“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并不对接,一些具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留在农村或到农村去正可大有作为。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批打工者返乡找创业机会,从侧面证明了当初这些青年的选择之正确。

二、青年职业农民培育与大学生到农村去

农民的职业化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的过程、农民的现代化过程,大批青年职业农民培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工程。通过涉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完善的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将青年农民培育成青年职业农民,这在幅员广大的农业大国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一种长久的战略举措,但目前面临着相当的困难。因为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有限,其层次与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是一个相当长的渐进的过程。就现阶段而言,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吸引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毕业生成为青年职业农民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路径选择。

我国地方高校数量众多,毕业生资源丰富,地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压力,成为职业农民是就业选择之一。地方高校由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及区位等因素,介于经济政治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与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农村之间的特殊地理和文化心理位置,使之处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服务目标更为明确,服务工作更为直接,服务任务更为艰巨。地方高校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5月,我国普通高校已达1909所,其中地方所属所管院校1797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4.2%。全国740所本科院校,其中地方本科院校634所,占85.7%。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学生1716.8万,占全国总数的91.1%。地方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522.8万,占高校招生总数92.4%。而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08年高校毕业生为559万,预计

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即便是25%左右应届毕业生不能就业,一年就有1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在待业的岗位上。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过于集中加深就业矛盾、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大学生就业意愿集中。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与重点大学毕业生相比,在大中城市就业整体上不占有优势,而这类学校农村籍大学生数量比例偏高,更加剧了这种竞争中的不利局面。由于人才市场不完善和用人机制不健全、城市门槛过高、各种社会资本相对缺少、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地方高校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就业困境。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成为职业农民就成为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一种理性选择。

当然,要做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是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技能的,为此,地方高校必须实施针对性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在校期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农民做好能力储备。首先,对大学生进行农情教育。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即便是地方高校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其实是支离破碎的、片面的、局部的。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升学仍是多数农村学生首选。多年来,高校的农情教育,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许多大学生虽热爱家乡,但择业时却主观上一致选择城市,对投身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创业或者从事涉农事业普遍存在着不屑、担心甚至惧怕的心理。现有的大学生择业倾向表明,大学生就业还是盲目迷恋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创业精神,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在新的改革背景下,农村正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给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高校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大学生开展农情教育。地方高校农情教育的内容应涵盖党和政府“三农”政策,“三农”问题历史沿革与现状,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问题,群众工作方法,服务“三农”政治动员与理性选择分析等。至于具体实施,高校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有所调整和侧重,适应“三农”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架起通向基层的桥梁。其次,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拓展教育领域,根据大学生的意愿、兴趣、专业特长等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准备培训。可以根据各校的生源情况、所在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产业布局,举办有针对性的短期或中长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农业专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再次,地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逐步形成包括信息采集和发布、就业咨询、职业介绍、跟踪服务等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另外,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高校可以在农村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与基层开展共建活动;组织“模拟管理”,让有志服务于农村建设,意欲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有更早、更多的机会深入基层;充分利用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让大学生肩负使命走进乡村,发现机遇。同时,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可以请农村创业明星、在服务“三农”中成功的校友等到高校造势,为大学生到农村去,成为优秀的青年职业农民创造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新农民新农村 篇7

一、当前农村农民形态的新变化

(一) 当前农村形态分析

农村由村落组成, 村落是农村的基础。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自然村落, 组成了行政村这一农民居住、生活与生产等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单元。长期以来, 传统农村居民大多选择沿河沿江沿路而栖, 选择在自己的承包地或自留地上建房定居, 就近劳作, 繁衍生息。传统意义上, 从地理位置上可分为山区村、半山区村、平原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可分为经济强村、欠发达村、贫困村;也可根据集体经济强弱和村民贫富, 划分为村穷民穷、村穷民富、村富民穷、村富民富四种类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原有的传统的城乡分割的行政区划已经被打破, 农村固有的村落形式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演变出了许多新的形态, 呈现出多元化的村居形态。从布局形态上, 存在六种类型:一是城中村。在城市化快速扩张中, 这些村已全部归并到城市或中心镇区当中, 一部分已撤村建居, 成为新型城市社区, 一部分则是村居混合, 仍然保留行政村管理架构, 但原有的行政区块已不存在。撤村建居后, 原有的村级社会管理职能大多已归属社区居委会负责, 经济职能则由新成立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组织承接下来。二是城郊村。分布在城郊结合部, 尚未划入城市规划区或控制区, 村内土地基本被征用, 人口流动量大。这类村既接受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的辐射, 又承受着“城市病”的折磨;既是城区工业、生活污染的扩散地, 又是外来流动人员的聚居地。三是中心村。中心村既是村落区域内农村人口、产业、要素和设施的集聚中心, 对周边行政村起辐射和带动作用, 又是中心镇等集镇连接广大农村的重要节点, 接受中心镇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辐射和带动。这类村交通区位好、人口分布较密集, 经济发展较快, 一般是区划调整前的小乡镇所在地或一部分, 各方面条件较优越的大村。四是园中村。村落处于工业园区的包围当中, 土地已被全部或大部征为工业用地, 但农民聚居不变, 管理架构不变。农民的生活主要依靠园区企业打工、出租房屋或开设杂货店、餐饮店, 村庄环境较差。五是“单一行政村”。一般由单一的自然村或几个自然村组成, 交通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最大特点是规模比较小, 人口集聚能力较弱, 管辖地域范围较广, 自然资源较丰富, 拥有发展传统农业的比较优势。这类村民风比较淳朴, 村民大多从事传统的种养殖业, 青壮年劳力长期外出务工经商, 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年人、妇女或小孩。六是“空心村”。村庄布局杂乱无章, 由于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 建了新宅未拆老宅, 村庄内部存在大量闲置宅基地和残败老屋, 形成外实内空、外新内旧、外齐内乱的村庄。“说村不是村, 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 草有半人深”, 就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

从产业发展上, 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传统农业村。拥有荒山、荒滩、荒地、荒水等丰富自然资源, 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比较落后, 因资金、技术、政策等原因, 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浓厚, 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二是工业强村。已基本完成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文化特征、环境风貌上看, 一般是以工业为主体、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支撑, 是典型的村企合一的工业强村。三是专业市场村。专业市场是决定其村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与稳定的根本因素。由于专业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产品原料供应集散地, 随之与专业市场相配套的交通运输、物流、餐饮住宿等各类服务业蓬勃发展, 是三产兴村。四是特色旅游村 (农家乐特色村和景观古村落) 。这类村具有优越的生态自然环境,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景观风貌独特, 民俗风情异彩纷呈, 人与自然和谐, 是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掩映、秋天金果满园、冬天松竹苍翠的旅游富村。五是现代农业村。这类村以粮食、果蔬、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为主, 以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生态化发展为特色, 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发展的是订单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特色基地农业等“产供销”三位一体的现代效益农业模式, 是农业名村。

(二) 当前农民形态分析

农民是村落的主体, 是农村的灵魂。经过30多年的发展, 现在的农民已逐渐演变为形态各异的群体, 依从事的产业特点, 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传统农民。也叫职业农民。这一群体仍然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 以从事传统种养殖业为生。他们保持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自给自足, 仍处在贫困之中, 这部份农民难以通过非农化来实现人口转移。

二是兼业农民。这是当前我省农村最主要的农民群体, 他们保留着家庭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但由于农业粗放经营, 导致比较效益低下, 选择亦工亦农的生产方式, 在从事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同时, 兼带在第二、三产业打工, 有的则是季节性打工或做临时工。他们不放弃农业, 但不依靠农业;不脱离土地, 但又不被土地束缚。这个群体没有很高的收入, 兼业所得勉强支撑其小农家的小康需求。他们是当前我省农民中的基本力量。

三是现代农民。这是农村中率先面向市场进行产业调整、从事生产和直销农产品的种养殖能手、专业户和农业经营大户。这一群体收入较为丰厚, 在纯农民群体中最先进入小康, 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 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希望所在。

四是非农产业农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基本不从事农业生产, 是从土地上率先转移出来的农民或失地农民, 包括私营企业主和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者及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承包者、个体工商户和矿山经营者、运输业者等。这部分人大多头脑灵活、观念新、善理财, 是农村比较富有的群体, 是农村社会的主导力量。

二、促进农村农民形态变迁的主要动力

(一) 工业化城镇化的促动

工业化是推动城乡互动进程的重要因素。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省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城镇经济特有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及其广泛的影响力, 促使各种生产要素持续不断地向城镇集中。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下, 工业化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自由流动, 在城乡间不断进行空间配置, 既拉动了农村经济的成长, 也促进了农村、农民形态的分化。

(二) 农村人口流动的拉动

根据“推拉理论”, 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人们可以通过迁移和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城市拥有的包容性和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 对农民流向城市存在巨大的吸引力。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我省的农村人口流动开始加快, 目前农民工群体正从以前“单枪匹马”式的流动向“拖家带口”式的家庭化移民和定居性流动转变, 甚至存在家族化移民的趋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改变了农村形态和农民形态,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社会机制。

(三) 人性更高需求的推动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 每个人都潜藏着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 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突破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 实现了从农业到非农业、从乡村到城镇、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不愿守着土地过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的第一代农民工, 到满足于在城市、农村间穿梭生活的第二代农民工, 到目前的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有“扎根城市”强烈梦想的“新生代农民工”, 对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会从事农业生产、不适应农村生活, 是“回不去农村, 融不进城市”的农民, 尽管面临着比他们的前辈更大的生存压力, 但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难以逆转。正是农民的这种代际继承与演化, 在满足自身需求的追求中, 不断改变着农村形态, 不断赋予自身更多的时代烙印, 促进了城乡的互动和融合。

三、顺应农村农民的形态变迁, 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适应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发展需要, 加强统一规划, 突出个性特色

进行高起点的科学规划, 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要以规划为龙头, 优化村落布局, 合理配置要素资源, 促进农村转型。

1. 把握农村形态变迁的新特点, 统一规划新农村建设

科学制定县城、中心镇 (特色小城镇) 和中心村、重点村、一般村等“重点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村镇布局规划和新农村社区规划,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等公共服务共享性和农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凸显村落的个性特色, 突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按照一村一社区或几村一社区的模式, 统筹推进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中心村和集镇所在村实行整村集中改建, 转为“村转社区”或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做强中心村、发展重点村、控制一般村、萎缩空心村”的新农村村庄建设空间管制要求, 坚持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合理组合的原则, 开展行政村撤并。要“以强带弱”, 积极引导经济强村 (工业强村、专业市场村) 、中心村与周边村合并,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对适宜发展特色旅游的景观古村落, 要根据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历史渊源、人文资源、风俗民情、民居建筑文化及发展现状等因素, 尊重农民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 坚持统一规划, 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2. 把握农村住房改造契机, 扎实推进中心村建设

针对农村人均用地面积超标、闲置废弃住宅较多以及新村旧村并存、村庄外延扩张等突出问题, 坚持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直接挂钩, 对中心村建设用地采取“先减后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的原则, 保障中心村的村民建房、基础设施建设和非农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农村住房改建、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引导自然村及周边行政村的农村人口到中心村集聚, 建造多层公寓小区, 提高中心村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对偏远高山、山区村、地质灾害隐患村实行搬迁和下山移民安置, 与建设下山脱贫小区、培育建设中心村有机结合, 通过山上分散农民点的搬迁, 退宅还耕还林, 壮大山上绿色产业;通过山下移民小区的建设, 促进中心村人口集聚, 改善农户的居住条件与生存发展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在山下安居乐业。

(二) 呼应农民形态的发展演变, 着力培育现代新农民

培育现代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方面, 通过有序引导农民走向城市, 认真解决他们“候鸟迁徙式”打工生活, 圆“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 逐步变成“新市民”;另一方面, 引导农民扎根农村, 转型为现代新农民。

1. 加强素质培训, 提高农民转型本领

要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 创办“学历+技能”的农民学院, 用好用活惠农资金,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农民。一要大力实施农民个性化素质培训, 着力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农民技术员、种养能手、经营能人、技术型能工巧匠等农村“两创”人才, 培育面向未来农村发展的现代新农民。二要开发一批乡土拔尖人才, 着重培养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农家乐业主、来料加工和农产品购销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者, 培养能够扎根农村的农民精英。三要创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 发挥农村人才“孵化器”功能。四要创造条件, 促进人才回流农村。通过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大学生村官、农技特派员等, 投身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示范基地, 带头创业创新, 扎根农村成为现代新农民, 成为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2. 以改革促保障, 维护转型农民利益

建设新农村最基本的背景条件只能是减少农民。要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好农民在农村拥有的权益和农民“裸身”进城后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待遇, 培育农民的幸福感, 让他们生活得更幸福, 更有尊严。一要资产变现流通, 让进城农民“财产上不裸身”。要按照“土地节约集约有增量, 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的要求, 大力推广“两分两换”模式, 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 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经营权换股、换租、换保障, 推进集约经营, 转换生产方式, 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 推进集中居住, 转换农民生活方式。要研究制定农民搬迁安置房产权流转政策, 变“居住功能”为“产权物业”, 让农民合法拥有房屋的财产价值, 让农民带财产进城, 实现城乡均等待遇。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试点,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二要降低户籍门槛, 让进城农民“身份上不裸”。要打破户藉限制, 在社保、就业、公共租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一视同仁, 以破解当前农民工的“半城镇化”状态, 成为“市民化的农民”。三要享有同等权益, 让进城农民“尊严上不裸”。要转变现代城市管理理念, 关注“新市民”的心理适应、社会认同、权益保障、计划生育管理和事业发展等问题, 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尊严, 更多地给予人文关怀, 为繁荣城市的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行业,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 充分挖掘资源优势, 探索强村富民新思路

1. 围绕“一村一策”, 做强村域经济

要探索建立农村竞争性土地市场, 允许农村经营性用地、农村集体土地可以不同方式参与经营开发,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城中村、园中村、城郊村、中心村, 加快实施农民住房改建工程, 通过宅基地空间置换, 鼓励农民到中心村、中心镇甚至县城附近乡村建房落户, 通过宅基地复垦、异地置换获取建设用地指标, 通过经营土地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运用股份公司等市场手段, 科学开发村级安置留用地, 建设集贸市场、仓储设施、厂房、营业房、社区配套物业用房、外来建设者公寓楼和停车场等, 通过租赁经营, 增加村集体收入。对于现代农业、传统农业村, 重点围绕粮食、蔬菜、林果、禽畜、水产等产业, 培育职业农民, 积极引导农民投资设施农业、优势效益农业、特色观光农业、绿色生态农业, 发展现代农庄经济,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对于偏远高山、山区村或半山区村, 对原有住宅用地进行复垦流转, 推动产业进山发展, 挖掘山区特有的乡土文化、生态文化, 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 带动农民增收, 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走出一条富有山区特色的城乡统筹之路。

2. 广辟增收渠道, 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问题的根本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要依托不同村落形态的资源优势, 鼓励农民多途径、多领域创业就业, 以劳生财、以技生财、以房生财、以地生财、以财生财、以文生财, 持续“共创共富”。鼓励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中小企业、家庭工业、个体工商业、商业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 促进农民经营主体的成长;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 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 让农民离土又增收。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这一百姓经济, 致富百姓。鼓励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农民公寓和其他物业设施, 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挖掘和开发利用农村传统民居、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原生态民俗等人文资源和山水资源、产业资源, 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鼓励和引导农民安心在农村创业致富, 成为服务型农民。

(四) 顺应农村农民演变发展新趋势, 创新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

1. 创新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作用的机制

应在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更多地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职责。要加强公共财政、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应发挥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提高政府投资效率, 实现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2. 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制度

研究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和集体土地调换、农村宅基地置换等办法, 探索建立农村住房制度、农户超占宅基地有偿使用和农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3.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新农村”和“老农民”的分裂 篇8

《平凡的世界》的上映,是春节后中国百姓享用的第一顿“文化大餐”,与众多行色匆匆从都市回归家乡与家人团聚的游子一样,它也是“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短暂回归,是进入新一轮改革的中国人对改革起源的再次回顾。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无疑已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它不仅深刻地记录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而且在一代代人的精神成长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不可否认,电视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对原著的忠实有关。

大约在最终完成三卷本《平凡的世界》四年后,路遥又写了长篇创作谈《早晨从中午开始》,在这篇创作谈的结尾,他写道:“无疑,这里所记录的一切和《平凡的世界》一样,对我来说,都已经成了历史。一切都是当时的经历和认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生活以及艺术的变化发展,我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和发展。许多过去我所倚重的东西现在也许已不在我思考的主流之中;而一些我曾轻视或者未触及的问题却上升到重要的位置。”由于路遥的英年早逝,我们无从知道在他的认识和思考中,问题意识的升降变化;我们也无从知道,假如路遥活到今天,让他来评价他这部长篇作品的电视剧改编,甚至由他自己来操刀改编,会是什么样子?有一点我们可以推测,路遥是一位关心政治、与社会变化栖息与共的作家,面对 30年沧桑变化,双水村、黄原和黄土高原上的“平凡世界”肯定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所以,尽管电视剧编剧声称尽量“忠实于原著”,而且采取了“正面强攻”的“写实”手法——电视剧对 80年代前后陕北农村生活场景的描述不可谓不细致。但正如路遥所言,“一切都已经成了历史”,任何改编其实本身都是某种改头换面后的当代叙述,在电视剧的改编中,我们还是能解读出很多当代文化、社会和思想的症候,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从小说到电视剧,第一主人公如何从孙少平变成了孙少安。“平”“安”的浮沉,究竟意味着什么?

《平凡的世界》有三条线索,分别以三个 /组人物来组织。一条线由田福军贯穿,这可称为一个改革题材的小说,提供了一条从省、地、县到公社、村的线索,故事的展开主要围绕要不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的矛盾进行。改革题材小说在 80年代风行一时,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合法性叙述,改革小说也征用了中国现代文学中深厚的启蒙叙述传统。另一条线围绕孙少安,可以称作农村题材小说,将农村的社会变革与乡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主要展示乡村的日常生活及其矛盾。农村题材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当代小说主要的题材和类型,当代中国农村巨大的变化和农村生活丰富复杂的细节,几乎都能在这类小说中得到体现。第三条线以孙少平为主,是一个关于青年人“成长”和“出走”的故事,这一类型的小说源头可以追溯到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不乏著名的先例,关于青年的故事,本身就是“少年中国”现代性之路的主要主题之一。因此,从小说史上看,《平凡的世界》中每条线都有其“原型”,但也都有变异,改革题材不再有那么清晰的“改革”和“反改革”两条路线之争,也不再诉之于对旧体制的大量控诉;农村题材方面,农村社会变革和乡村日常生活叙述大量集中于乡村伦理和苦难叙述;而“成长小说”方面,则主要集中于城乡分治、爱情、劳动和个人尊严的叙述。评论家李陀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创造了自己的“红色通俗小说”传统,这一传统融中国叙事传统、现代追求和革命价值于一体,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应放在传统中理解,而路遥超越“红色通俗小说”传统之处则在于对时代和日常生活整体性和超越性思考的努力。

再回到电视剧的改编,电视剧保留了小说中的上述三条线索,但作了相应变动,其中最大改动之处是极大限度地扩大了孙少安的线,保留和适当增加了田福军的线,收缩和改变了孙少平的线。具体而言,电视剧用大量的篇幅,围绕孙少安,增加了很多故事和桥段,如集体化时期少安如何反抗过“左”的农村政策;年纪轻轻,如何为承担家庭重担含辛茹苦;旱灾中如何孤身一人,深入上游罐子村和石圪节村,以头拍砖的江湖手法,几乎只手力挽狂澜;还有诸如没用彩礼,只身到山西柳林醉娶媳妇,从运砖挖得第一桶金到办砖厂中的几起几落,以及与田润叶缠绵悱恻、深情哀怨道义具备的爱情故事,再加上演员王雷略带强势和混不吝气息的表演,完全把孙少安塑造成了一个具有先知先觉的个人英雄主义气质,同时又带有一丝乡村“无产者”的“爱谁谁”的习气,却又不失乡村伦理中孝义仁厚、勇于承担、有情有义的“当代农村英雄”,这与小说中塑造的那个既想改变现状却又有些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孙少安确乎判然有别。

nlc202309022257

令人惊奇的是,在最近 20多年关于路遥和《平凡的世界》的讨论中,几乎很少涉及孙少安的评论。换句话说,在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中,孙少安几乎是一个无法言说的角色,相比于电视剧中的浓墨重彩、极尽渲染,这确乎是意味深长的现象。在原来的叙述机制中,是什么因素抑制着孙少安,使他在感人之余,一直无法被言说呢?今天,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从一位原来无法言说的角色,上升为这个时代的“当代英雄”呢?粗略说来,原因有二:其一,农村改革经过三十余年的沉洗,似乎格局已定,联产承包、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势能一朝用尽,经过市场社会的淘炼,如今的农村已是“能人”的天下,曾经试图摆脱脸朝黄土背朝天命运束缚的孙少安在电视剧的叙述中,就快步迈进了农村“能人”的行列;其二,在所谓高扬传统文化价值,文化保守主义强势崛起的今天,孙少安身上重情义、仁厚朴实、承担牺牲的品格被轻松嫁接到了当代农村社会的变迁叙述中,孙少安因而成了一个能被言说和理解的“当代人”。

田福军那条线与孙少安的线是相互呼应的。田是一位改革家,本来,改革意味着什么?改革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意味着什么?对改革者本身又意味着什么?在改革的过程中,普通人,其利益和位置如何安置?都是需要思考和追问的,

但在电视剧中,改革的逻辑被简化了,田福军一再强调,内心驱动他投身改革的唯一目的似乎就是让“黄原农民从吃黑面馍变成白面馍”,而全然没有顾及改革是涉及到社会关系的重组、利益关系的重新调配、新的价值观的确立等一系列问题的全面工程。所以,编剧在电视剧末尾添加了一段田的妻子无意中收受装了钱的茶叶罐,从而造成受贿的事实时,既显得突兀,又显得意味深长。可能也正是在这时候,作为地委书记的田福军才真正面对了他一直推行的“改革”的真实内容,套用一句现在经常说的话:改革进入“深水区”了。

孙少平那条线本是路遥小说中用力最著之处,通过少平的“成长”和“出走”,时代巨变过程中遗留在普通人身上的伤痛、挣扎、自尊等价值得以显现,也只有在少平这里,“平凡”才最后通向了“世界”。但在电视剧中,孙少平的故事线被简化为爱情线,他关键的“出走”,由于离开了对尊严、价值、无限的可能性的追求,在一种物质回报的逻辑里,变得无法理解。有年轻批评者曾指出孙少平身上“特殊地具有的不假外求的自我创进的力量,从未丧失‘对那个不管多么狭小但在其中我们选择做喜欢之事的领域的信念’,在不断放弃中自由选择”的作为“文学青年”的气质,扩大而言,这种“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寻求自我磨练、改造的“气质”恰恰是推动二十世纪中国巨变的“现代”品质。遗憾的是,在成长就是日益世故,成熟即是加入利益争夺的今天,这种品质已日益罕见并变得不可理解。

因此,在电视剧中,我们能感觉到孙少安是一位“今人”,是今天农村中的“当代英雄”。无论是在“农村强人和乡镇企业家”的逻辑中,还是在后寻根和文化保守主义的语境下,他的故事和人格都充满魅力和可书之处,因为在前一个逻辑中,少安是农村“新历史”的创造者,在后一个语境下,少安身上被想象出的无论是强悍、精明还是仁义、担当,都成了想象中的传统文化的投射,实际上,“孙少安的故事”也在相当的程度上笼罩了当今的农村叙述。

相反,电视剧中的孙少平却如一位“古人”,一位作为“打工仔”前身的历史中的人,他固执的“出走”,他持守的自尊,他对知识和“远方”的执着,已显得古板、莫名和可笑,他只能披上一些当代的外衣,比如他与田晓霞的“罗曼蒂克”的精神之恋,才能被辨认为一个当代的人物塑造。而事实上,更符合揽工汉孙少平身份的,似乎应该只能作为 90年代大量出现的打工者的前身。

孙少平的“被历史化”是一个当代悲剧。我们无法将孙少平当代化,因为在今天,我们已很少有可能看到孙少平身上体现出来的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个人价值的可能,我们也很难理解凝结在一个底层人身上的基于劳动和自我超越之上的自尊和动力。在农村,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为集体劳动失去了价值依托,劳动只是在换取物质报酬的意义上才能被理解,用马克思的概念,劳动被等同于它的交换价值,劳动的绝对价值,也就是劳动创造世界的本质被无限制地掩盖起来了。在这样的理解中,劳动只能是一种纯粹的“受苦”,或者是一种技术,少平在煤矿的师父就因为是一个优秀的斧子工才受人尊敬,相反,单干后,王满银、孙玉亭却因为没有农业劳动的技能和体力而变得十分凄惶。也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理解孙少平因下煤矿不缺工而用多领到的工资换取同屋工友的各种“稀罕物”——这是一种交换的原则,却不能理解他自虐式的揽工汉生活,更不能理解他将劳动变成一种精神的磨砺,一种人格上的蜕变的举动。

今天我们已处在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纯粹乡村共同体已经解体的时代,几亿农民工进城打工,大规模的城镇化正在展开。实际上,文学批评界讨论“乡村叙事的终结”也已历多年——在我的理解中,离开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离开对劳动、尊严的理解和诉求,离开对镌刻在当代历史和现实中的身份政治的控诉,而谈论“乡村叙述的终结”,如果不是文化精英们的傲慢,也应是毫无心肝的批评的呓语。按照这样的逻辑,当我们讲述今天的中国农村时,我们的想象中只会有“老农民”,而当农民“老”去,农民在形象和人格上也不再能直起腰来,我们只能以既有的历史和文化安排去图解一种类型化、抽象化的“老农民”,正像去年热播的电视剧《老农民》那样,这部按照已有主流历史观图解 60多年当代农村变化的电视作品,将已经在历史叙述中被传奇化的一些著名故事拼凑进来,如二杆子式的破产农民分地主的地、占地主的房、睡地主的女人;《创业史》中梁生宝买稻种的段落;集体化后期小岗村式的农民摁手印签生死文书私分土地的传说等等,以构成一种粗陋、生硬的历史观的图解式表达。而且,“老农民”们在形象上也肮脏、猥琐,目光短浅,一切行为似乎只能在追逐私利的逻辑上才能被理解。在这点上,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一种处理方式颇具症候性:每当镜头拉远,双水村或黄原就被笼罩在一个看似用电脑做出来的梦幻般的天穹下,虚幻的、变幻不定转瞬即逝的背景,似乎就是一个关于当代农村的隐喻。

事实上,怎样表现作为底层的农民的自尊和奋斗,表现农民中的“新人”的成长,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具挑战性的议题,离开了“新人”的塑造,当代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无法想象。在我的理解中,路遥小说中孙少平这个不断游走的,奋进而自尊的“文学青年式”的“新农民”,也可以被理解为当代农村“新人”画廊中的形象之一。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我相当程度上肯定也是去年热播的另一部农村剧《马向阳下乡记》,它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向当下农村问题及其情感和人心的开放姿态,而且,农民也并未“老”去,农村里的事似乎还可以“有的商量”,而并未事件化、喜剧化。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我愿意寄望于更多贴近农村和农民的作品的出现:真正的乡村叙述不是终结了,而是还没有开始。

何吉贤,文学博士,60年代后期生人,曾从事专职翻译,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 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

本栏责任编辑 张庆国

上一篇:企业家为什么要学习下一篇:坚韧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