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的风光的作文1200字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国的风光的作文1200字(精选5篇)

北国的风光的作文1200字 篇1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感受冰城北国风光,别具一番冬日特色,虽然气温特别低,但是抵挡不住人们热爱冰雪的热情,每个园子里都有晶莹剔透的冰雕、冰灯,无一不栩栩如生,如诗如画。尤其是天幕渐渐暗下来后,五彩斑斓的彩灯在冰雕中点亮,又给冷冷的冰雕增加了一番浪漫的色彩,让游园的人们感觉到人在诗中游,在画中走一样。行走在冰冷的室外,再吃上一串冰糖葫芦或冰棍,一直清透到心里,何止一个爽字了得。北国冰雪增美仑美奂,人间奇景。实体冰建筑、恢弘气势、微缩冰建筑、小巧玲珑、布景冰建筑、只供人正面观看、冰滑梯、冰瀑布、冰花坛、冰盆景、冰书法、冰冻花、冰罩灯,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北国的初春还带着寒意,残留着冬天的痕迹。清晨,举目眺望,眼前一片晨雾茫茫,吸一口感到冰凉,阵阵的微风吹过,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晨雾渐渐消去,路两边的松柏出现了雾凇景观。

雾凇它美丽皎洁,晶莹闪烁,象盎然怒放的花儿。因为它在冷暖强对流袭卷大地时、象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韵味浓郁,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好似“琼楼玉宇”,为人类带来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因为它象气势磅礴的落雪挂满枝头,把北国点缀得繁花似锦,壮丽迷人,因此成为北国风光之最,它使人心旷神怡,激起各界文人骚客的雅兴,吟诗绘画,抒发情怀,这种景观只有在北国大地才会出现,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晨曦薄雾曳轻纱,琼枝冰凌满树花。

北国的风光的作文1200字 篇2

一、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1年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迅速, 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2011年, 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 443.4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28.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 091.5亿元, 增长23.5%。其中, 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 236.9万人次, 增长2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 031.9亿元, 增长24.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06.5万人次, 增长19.8%;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2亿美元, 增长20.3%。黑龙江省国际、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如图1-1、1-2所示:

二、旅游开发区建设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是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es) 、机遇 (opportunities) 和威胁 (threats) 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与评估并得出结论, 同时通过调整资源配置等手段, 保障被分析对象达到所要实现目标的一种战略分析方法。充分运用SWOT分析法, 有利于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旅游“极核”的发展建设, 有利于促进“保增长、扩内需”战略的实施, 有利于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并能够充分塑造和展示地方形象, 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SWOT分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优势分析 (strengths) 。

黑龙江省旅游开发区发展的优势包括:一是地理区位优势。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 经贸和文化交流便利, 同时拥有中国的“最北极”和“最东极”, 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2981公里, 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和异国风情特色[2]。二是自然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冬季可长达5—6个月, 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冰雪人文景观, 其冰雪文化世界瞩目, 同时黑龙江省拥有广大的原始森林和湖泊湿地, 其生态资源丰富多样, 具有独特的避暑资源优势。三是文化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分布有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 其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独具北国特色, 同时, 大庆、北大荒等地区也凸显出独特的化资源优势。

2. 劣势分析 (weaknesses) 。

黑龙江省旅游开发区发展的劣势包括:一是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畅, 主要表现在旅游政策扶持可操作性不强、旅游业行政管理多极化等方面;二是旅游项目开发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旅游发展的增长极单一、各地区旅游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 缺乏旅游精品等方面;三是旅游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交通发展存在瓶颈、旅游信息化程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方面。

3. 机遇分析 (opportunities) 。

黑龙江省旅游开发区发展的机遇包括:一是东北亚地区合作进程加快。国际上表现为东北亚地区高级别、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国内表现为我国东北区域旅游的合作机制正逐步建立, 为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互补和产业联动夯实了基础。二是政府部门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 主要表现为针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和科学谋划, 以及现代交通网络建设的加快推进, 为加速客源集散、提高旅游吸引力奠定了基础。三是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形势。2009年, 国家公安部、国家监察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批准黑河牡丹江丹东崇左市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工作的通知》, 允许黑河市、绥芬河市、东宁县开展了赴俄边境旅游异地办证, 极大地促进省内及国内赴俄旅游。此外, 2008年中俄划界工作全部完成, 对两国开展边境旅游合作十分有利[3]。

4. 威胁分析 (threats) 。

黑龙江省旅游开发区发展的威胁和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地区间竞争日趋激烈。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主要侧重于冰雪旅游和边境风情旅游。在冰雪旅游方面, 吉林、辽宁等东北省份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具有较大的同质性和相似性, 其他省份的室内冰雪旅游项目也日渐发展, 导致部分旅游者的分流;边境风情旅游则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出入境标准的规范化, 对黑龙江省相关旅游项目带来的冲击日益严重。同时,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营销的专业化对黑龙江省旅游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不小的威胁。

第二, 开发资金和专业人才的缺位。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 对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薄弱, 加之山区和林区的交通发展滞后, 更是限制了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目前黑龙江省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旅游资金和人才的引进机制, 直接导致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的资金和智力支持力量薄弱, 给旅游的长远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第三, 旅游资源的发展和保护存在矛盾。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林区仍保留着原生态状态, 这种原生态也正是旅游者所追求的, 而景区的开发势必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同时, 游客数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是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旅游业是不可能长久的。

三、建设旅游开发区的具体措施

1. 构建畅通的旅游交通网络, 加强旅游交通体系的立体化建设。

陆路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推动跨国铁路、出境铁路、城际铁路及高速旅游客运专线等项目的建设, 二是要强化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核心城市的枢纽功能, 有效提升公路等级。水路方面, 一是要建设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河段水上观光航线, 二是要加强码头和游船建设。同时, 要进一步强化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核心枢纽功能, 加快支线机场的建设, 并有针对性的开通省外旅游航线。

2. 构建旅游综合服务平台, 提升提高旅游信息服务水平。

一方面, 要根据旅游景区的级别, 科学合理地构建旅游服务中心网络, 同时, 加强旅游系统监管, 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另一方面, 要完善宾馆饭店的产品和接待体系, 提高旅游饭店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 着力提升旅行社行业的素质, 加快现代化技术在旅行社行业的应用。

3. 加强对旅游特色纪念品的创新, 完善旅游产品营销市场。

黑龙江省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方向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和营销, 包括民族民俗特色系列、异域风情特色系列、土特产品系列等;二是对特色餐饮和文娱活动的营销, 其中, 餐饮行业应侧重对俄式和少数民族餐饮以及山珍野味系列饮食的创新和营销, 旅游文娱活动则可推出具有欧陆风情和民族风情的大型表演, 以及在风景区的实景演出。

4. 进一步完善旅游开发区发展的保障体系。

完善保障体系, 一是要理顺行政管理体制, 积极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宏观协调作用, 形成旅游区建设合力;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创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 鼓励旅游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三是拓展旅游融资渠道, 全方位吸纳外资民资, 并进一步加强旅游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沟通合作;四是制订《黑龙江省旅游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加强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 同时, 搭建旅游人才交流平台, 为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提供人才支撑。

摘要: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 是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推动黑龙江省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进行现状分析和SWOT分析, 全方位剖析了黑龙江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并从交通体系、旅游综合服务、特色产品开发以及保障体系四个角度, 对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建设提出若干具体措施。

关键词:黑龙江省,旅游开发区,SWOT分析,旅游服务,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克俊, 朱广威.学习借鉴合作——驻豫全国政协委员赴黑龙江考察纪述[J].协商论坛, 2010, (8) :13-15.

[2]杨铭铎.构建黑龙江省旅游文化圈的战略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112-115.

北国风光的意思是什么 篇3

北国风光,泛指我国北方寒冷地带的景色风光,比如雪景等。 北国风光多用来代指北方的冰雪景色,但并非只指冰雪景色。北国指代的是我国北方地区。这个词汇既能说明这些地区有着的相似气候特点,也能看出我国疆土的广大,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

北国雾凇

中国是世界上记载雾凇最早的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古代人很早就对雾凇有了许多称呼和赞美。早在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书的《春秋》上就有关于“树稼”的记载,也有的叫“树介”,就是现在所称的“雾凇”。“雾凇”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宋·吕忱(公元4——479年)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松。”这是1500多年前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松”一词。

而最玄妙的当属“梦送”这一称呼。宋末黄震(公元479年——5)在《黄氏日钞》中说,当时民间称雾松为“梦送”,意思是说它是在夜间人们做梦时天公送来的天气现象。

雾松是其学名,现代人对这一自然景观有许多更为形象的叫法。因为它美丽皎洁,晶莹闪烁,像盎然怒放的花儿,被称为“冰花”;因为它在凛冽寒流袭卷大地、万物失去生机之时,象高山上的雪莲,凌霜傲雪,在斗寒中盛开,韵味浓郁,被称为“傲霜花”;因为它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好似“琼楼玉宇”,寓意深邃,为人类带来美意延年的美好情愫,被称为“琼花”;因为它象气势磅礴的落雪挂满枝头,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景观壮丽迷人,成为北国风光之最,它使人心旷神怡,激起各界文人骚客的雅兴,吟诗绘画,抒发情怀,被称为“雪柳”。

我心中的北国作文800字 篇4

北国,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地域,有很多诗人都赞扬过它。古代有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现代有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拥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如长城、故宫等,这些都是举世闻名的圣地。这些建筑历史悠久,气势恢宏,规模庞大,象征着古代帝王所建国家的强大与富饶。这些地方,古往今来都是许多人的梦想之地。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做“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更加体现了北国建筑的无穷魅力。

北国拥有众多的国都,战国的山东临淄,秦朝的陕西咸阳,以及金元明清的紫禁城都是些势力集中之地。现在,这些都城都成了大城市,让人们不禁赞叹。

北国记载了众多帝王的发家史,各代帝王依靠手中的权力统治国家。同时,也创造了多个巅峰,如开元盛世,文景之治都是些让人们永远铭记的经济繁荣时期。同时,北国土地也记录了各代帝王的残暴之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朝时期的“文字狱”都屠杀了大量子民,损失了多少人才;成吉思汗的伟业又杀害了多少百姓。“杀人如割脉”的手法让世人膛目结舌,大呼残忍。北国记录了众多风流韵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吕布之死等。它们葬送了一代英才与一个个伟大的封建王朝。

北国是一个用武之地,养育了万千子民,却又让帝王相争,所以北国也是一个野蛮之地。

北国也是一个经济繁荣地区。古代的众多都城带动了发展,以至于有了今天的成就。

北国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地区,不像江南一样像一块玻璃,一碰就碎,富有阴柔之美。而北国却极富阳刚之美,大红大紫,让北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每年,雪在北国会如约而至。北国的雪花很粗犷,雪后的北国具有别样的风采:居高下望,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正如毛泽东所言“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北国的雪给北方大地增添了一层锦缎,让北国更加靓丽。

北国的各种工业发达,它们给北国带来了发展的不竭动力,将使北国更加富饶。

北国也极富矿产,山西就被称为“全国的锅炉房”这也给北国带来了财富。

感谢北国大地作文900字 篇5

北国的秋着实让人着迷。北风是呼啸着的锋利的刀,切断了枯黄的叶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如雪花一般。我不曾从落叶的身上嗅到过忧伤,而是觉得这是叶子的舞蹈,一场完美的谢幕演出。落叶总惠普得很厚,踩上去是一连串清脆的声响。

这种深沉是只有北国才有的,只有北国的苍劲的山、浑浊的水和沉重的暮云才能称在这种情感。

南方是水乡,温柔得像水,像江南的水。江南的水多是悠长的小河,温柔地绕着一个很小的渔村,然后快活地从小石桥的肚皮下钻过去。

这种温柔几近妩媚,是承载不了刚烈的北国景观的。江南只能有一艘乌篷船,悠悠地在碧波清山间摇曳。西湖也只能由蒙蒙的烟雨,在氤氲的雾气中走过一柄柄油纸伞。北国的罡风不能在这里呼啸,西湖的碧波会被撕碎。

对于这点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曾经去过庐山,感受过那种让人心醉的秀美。

庐山上蓊蓊郁郁的树,还有清澈见底的山溪,都是活泼的精灵,有一种灵动的美。就连太白所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也只不过是一眼朦胧的细流。江南就是闺阁中粉面含羞的女子,而北国是结实粗犷的汉子。

北国的山鲜有绿色,满山尽是黛色的石头。北国的山石峻峭逼人,有分明的棱角。正是这样的浑厚有力,才被付得起茫茫的雪,才配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壮丽。如果你不曾见过戈壁上的胡杨,你就无法理解北国的情怀。那是在满目的沙石中,忽然跃出的一道生机。胡杨总能在戈壁中成林,被风沙抽打的满目疮痍的叶子总能泛出令人欣喜的绿色。胡杨偶尔也会单个伫立在路旁,挺直了腰身,在大漠的裂缝中向天穹生长。

胡杨的根极长,大约有树高的几十倍。它就是这北国的儿子,深深扎根在大漠的风沙中。胡杨身上有大西北的精魂。

“风吹草低现牛羊”不过是表观上所能看到的,真正的动人在于大草原广阔的胸襟。草原上的牧羊汉子格外爽朗。大块的羊肉,大腕的酥油茶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

生活在北国大地上的人们,就像北国大地一样爽朗,就像北国一样坚毅顽强。在凛冽的北风中打马狂奔,在冰天雪地里凿开冰面钓鱼,在篝火旁边唱着北方粗犷的民歌。

所有置身过这里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空气弥漫着的坚强,旷野里奔跑着的豁达。

上一篇:先进性在实践中思想宣传下一篇:关于党政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