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 周记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换一个角度 周记(推荐11篇)

换一个角度 周记 篇1

“叮叮叮……”上课了,老师很神秘的把一个盒子和两张大小一致的硬卡纸“嘭”的一声放在桌子上,笑眯眯的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干什么的吗?”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变魔术”!“打牌!”“搭积木!”“认汉字!”老师满面春风的把硬卡纸翻过来,同学们惊讶的说:“老师,您怎么把我们当幼儿园的小朋友了?”“不就是认数字嘛,小菜一碟……”

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游戏开始了。老师把我们分成两大组,分别是A和B,用固体胶把两张硬卡纸牢牢的粘在了盒子的上面。来回的走动。“请A组告诉我你们看到的是几?”老师笑吟吟的问。“是6!”A组同学非常自信的.回答。“再请B组同学告诉我你们看到的是几?”“是9!”B组同学斩钉截铁的说。老师说:“两张纸上是同一个数字。”A组领先一步,说:“你们的眼睛不要用吗?明明是6!”

“你眼睛才不好使呢!是9!”

“是6!”

“是9!”

老师看到情况不妙,连忙阻止道,别争了。“A组同学到B组去,B组同学到A组去。”老师又拿着盒子走了一圈。“请B组同学告诉我你们看到的是几?”老师笑眯眯的问,“是6。”B组的声音有点小了。“再请A组看到的是几?”“是9.”A组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通过这次有趣的发现证明了:有时候哟啊换一个角度看事物,多思考,多观察,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换一个角度 周记】相关文章:

1.换一个角度周记450字

2.换一个角度作文800字

3.换一个角度600字作文

4.换一个角度思考作文

5.英语作文:换一个角度

6.换一个角度高二作文

7.换一个角度去感悟人生随笔

8.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作文

换一个角度 周记 篇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事情不要看它的表面, 有些事情, 表面上看起来不怎么好, 其实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有些事情, 看起来特别的好, 让人羡慕, 其实事实不是那么回事……

糖尿病亦是如此。有的人在发现糖尿病后变得少言寡语, 觉得自己的人生从此报废;有的人在发现糖尿病后变得消极颓废, 整天抱怨上天的不公平;也有的人在发现糖尿病后变得乐观向上, 快乐的走在人生的路上。

有很多糖友, 看到的只是糖尿病的缺点, 而没有注意到糖尿病的好;其实不要把糖尿病看做是多么复杂的事情, 就像成功一样, 并不像我们看上去的那么复杂, 有时越简单越容易成功——尽管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有时我们应该让心态简单一些, 把复杂的事用简单的方法去做,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一定会成功的走在抗糖的路上。

糖友们, 看问题不要只看到表面的现象, 也许事实不是您想的那样。得了糖尿病后, 我们的生活比以前规律了;我们家里储存的垃圾食品减少了;我们的饭菜变得健康了, 我们的心态比以前乐观了……

换一个角度看事物 篇3

再看看这个“盗”字。我们通常称那些偷别人财物的行为为“盗”,而普罗米修斯这位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神,我们也用“盗”来形容他。普罗米修斯是为他人而“盗”,为他人的幸福而“盗”,这样的“盗”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你看,同一个“盗”字,用在不同人的身上,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写到这里,我想起《花与刺》这个故事。在一个玫瑰花园里,玫瑰花竞相开放,白的似雪,红的似火,粉的似霞……所有的过路人都情不自禁地赞叹着。可是,一个小女孩从这儿路过,她说这一切并不美,因为她只看到了刺。

世界上的事物就是这样的,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不正是大文豪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吗?

(指导老师林俐)古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既勇敢又善良的神,他为人类盗取天火,受到了惩罚,因为宙斯认为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但在人们眼里,他是一个勇敢、善良、有正义感的天神,受到无数人的敬仰。你看,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再看看这个“盗”字。我们通常称那些偷别人财物的行为为“盗”,而普罗米修斯这位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神,我们也用“盗”来形容他。普罗米修斯是为他人而“盗”,为他人的幸福而“盗”,这样的“盗”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你看,同一个“盗”字,用在不同人的身上,意义就完全不一样!

写到这里,我想起《花与刺》这个故事。在一个玫瑰花园里,玫瑰花竞相开放,白的似雪,红的似火,粉的似霞……所有的过路人都情不自禁地赞叹着。可是,一个小女孩从这儿路过,她说这一切并不美,因为她只看到了刺。

世界上的事物就是这样的,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不正是大文豪苏轼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吗?

换一个角度 篇4

说狼狡猾,不如说它聪明,虽然它们是动物,但已动的围攻,偷袭的策略,如两你只狼看到一只兔子,它们不会打架也不会马上行动,它们会让一只狼抄近路围堵在兔子的前面,另一只会在后面悄悄地追赶直到抓住那只兔子为止,又如它们有锋利的爪子,牙齿,它直到马最脆弱的地方时肚子,它们会在马睡觉时划破它们的肚子,再把里面的东西吃掉。怪不得连成吉思汗都向狼学习呢!

说狼狠毒,不如说它是一个尊老爱幼的大孝子,比如一群年轻的狼偷袭完一群马后,会先把马心和肠吃掉,再把一些留给后面的老弱病残,因心和肠一旦时间一久会坏的,所以它不得不吃掉心与肠。

狼还对爱情十分忠心,如一只母狼被人打死了,那公狼会怎么样?会不管母狼,继续自己的生活?不,他会与母狼一起死!

我想我们应该对狼的看法有所改观!

名师点评: 文章说理充分,条理清楚,富有哲理。作为一篇驳论文,先抑后扬,举例说明十分精彩。文章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文章的立意推翻了一般的看法,推陈出新,令人眼前一亮。这样的文章特别容易因为论据不足而以失败告终,幸好小作者避免了这一点。

文中有一些错别字,如第二段中,“它直到马最脆弱的地方时肚子”应该是“它知道马最脆弱的地方是肚子”。“已动的围攻”一词中的形容词让人不解,不明白小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两你只狼”中间多了一个“你”。这些问题都需要小作者用细心来克服。

换一个角度思考作文 篇5

在生涯中我也有很深的领会:每次折唱,大家皆唱得很辛劳,一唱就是一二个小时,嗓子都唱疼了,大野都纷纭埋怨,终日独唱实烦!一开端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我就想到这首诗,换一个位置往想,就感到老师道得很有情理咱们这么辛甜的唱歌是为了学校的声誉,替教校抹黑乏点也很值得。这样想我就认为唱歌一点也不懊恼了。

还有一次我无意中发明了我文具盒里有一只摩揩笔,我翻开了同桌的文具盒,以前他有两支,而当初只有一支了,应当就是他的,我答他:“这是你的摩抹笔吗?”他很惊奇的说是的,我把笔还给了他看见他启心的笑容,我也很愉快,实在我不想把摩拭笔还给他,但是一想他找不到笔必定很焦急,而且也是用钱购去的啊,假如是我,早就急坏了,所以我把笔还给了他。

换一个角度看风景作文 篇6

记得有天下午,妈妈带着两条小金鱼回到家,我十分好奇。我兴奋地把金鱼端到面前,仔细的打量着它们:那两个鱼眼,大大的,嘴巴一张一合,吐出了许多小泡泡,金黄色的鱼鳍在水中飘着,长长的尾巴不停摇摆着,十分可爱。我忍不住伸出手去摸了摸它们。两只金鱼蹭着我的手,好像在向我问好。就这样我和金鱼成了生活中的好伙伴,我每天照顾它们,它们似乎也很喜欢我。

快乐的时光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一天清晨,我兴高采烈地准备喂鱼,可是,当我看到两条原本生龙活虎的金鱼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时,我当场愣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金鱼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它们怎么不动了呢?我把妈妈叫过来:“妈妈,金鱼怎么不游了,我喂的东西也不吃?”妈妈叹了口气对我说:“它们已经死了,去另外一个世界了。”当妈妈说到这,我的鼻子酸酸的,我又望了望金鱼的尸体,心里感到无比的悲伤,我想起往日它们在水中自由游泳的样子,眼眶红红的。

我把金鱼埋在了花园里,把鱼缸中它们经常玩耍的漂亮石子放在了一个小盒子里。看着这些石子,我似乎又看到了它们互相嬉戏的画面。这时,我的心里轻松了些,虽然金鱼已经死去,但它们的形象还活在我脑海里。它们无时无刻地陪伴着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与我形影不离。它们换了一种方式和我在一起。

换一个角度看风水(中) 篇7

巢居虽然有很多优点, 通风良好, 凉爽, 安全, 地面不易浸潮, 但也有先天不足, 如巢空隙过大, 不易阻挡风寒;夏天雨季来临时, “外面大雨, 巢内小雨”容易渗水等, 这种自然环境, 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了生存, 我们的祖先总结岩洞时代洞居的生存经验, 开始了穴居时代。穴居时代迄今约30万年至2万年前, 历时28万年之久。

穴居时代不同于本文前述之洞居时代。虽然“洞”、“穴”在意思上有相同之处, 但洞即岩洞乃自然形成之岩洞, 包括野兽之洞, 而“穴”则是人工之穴。我们的祖先利用进化的石器, 采取人工方式, 在自然环境之中, 合适的土质里挖掘出洞穴作住屋, 这无疑是我们人类为求生存顺应环境, 适应环境的又一大进步。

穴居的形式有多种, 主要有横穴、复穴、袋穴。横穴即在丘陵山峦的直立岩面上, 进行和岩面垂直却和地面平行的挖掘的洞穴, 有点像现在的隧道工程, 不过隧道是两端相通的, 而横穴只是挖至能住人即止;袋穴是在平坦的地形中, 以垂直地面的角度, 直接向下挖土而成, 其形如同一只布袋, 故曰袋穴;而复穴则是一种与进俱进的、与现在建筑有渊源之穴, 其制作是完全以人工的方式, 先在自然界中采集粘土, 捏成砖形, 待其干燥后, 再寻找一合适的地面在其上逐层堆砌, 形成圆锥形土堆, 内空外锥, 留有一门, 供人居住出入, 酷似现时专供游客的“焢窑”。三种穴居形式, 我们的祖先为了避免穴居之穴进水, 渗水影响居住安全, 都“逐高寻地”, “定居高地。”只有逐高寻地, 定居高地, 才能避开大雨暴雨造成的倒灌, 才能避开大雨暴雨造成的洪水对“穴”的冲毁, 淹没, 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生的安全。

“择高寻地”、“定居高地”与我们古人的“逐高而居”有着本质的不同, 虽然两个法则都是古人之生存法则, 虽然在“择地而居”这一风水源头法则上, 都有一个“高”字, 但“高”有“高”的不同, 这个不同, 就在“逐”和“定”这两字上, “逐”有“追逐”之意, “追逐”, 当然不固定, 且追逐一地, 抛弃一地, 当然不稳定;而“定”, 则有固定、稳定之意, 固定、稳定就是不动, 固定、稳定, 就有利于发展、壮大, 更好地生存, 而“追逐”、“抛弃”, 不固定, 不稳定, 就不利于发展, 壮大, 相对生存的效果就要差些。由逐高而居到定居高地, 这既是我们祖先在求生存的过程中, 用千百万人的生命换来的生存法则, 也是我们的祖先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没有石器的时代, 我们的祖先只有逐高了, 有了石器的文明, 我们的祖先才有可能定高了。对我们祖先的这一生存经验, 后世之人给其加入了“气”的因素, 赞誉有加。《管氏地理指蒙》说:“土愈高, 其气愈厚。”《葬经》称:“地有吉气, 土随之而起。”认为, 高亢的地势, 其内必定蕴藏丰富的生气, 否则, 该地是不会隆起的, 而这种丰富的生气之地, 久住之, 则人畜兴旺。“乘生气”之风水理论随之而出:“有气则生, 无气则死。” (《管子·枢言》) “土愈高, 其气愈厚。” (《管氏地理指蒙》) “不问坐山与来水, 但无死气皆无取。” (《地理辨正疏》) 。所以, “高亢”之处的宅地, 亘古以来, 一直被中国风水视为极佳的“风水宝地”, 其来源即在此。

“择高寻地, 定居高地”之生存法则, 刚开始, 主要实施于丘陵山地, 随着人口的繁衍, 深山峡谷、盆地掌心、林木中心之地已经不够用, 为了生存, 人类开始向平原地区转移。长江、黄河中下游区域, 地势平坦, 一望无际, 物产丰富, 气候宜人, 是可居之地。但是无山无岭, 这不仅对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形成的逐高而居的生存法则是一个挑战, 而且也是对近百万年“择高寻地, 定居高地”之生存法则的一个挑战。这个挑战,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的祖先是聪明的, 他们顺应这种山水自然环境, 从上千万年的生存法则中, 结合平原地区的环境现实中, 于低处选高, 摸索出了平阳之地寻高地的生存法则。正是由于这一生存法则, 延伸出了后世所谓“平阳龙穴”的风水理论, 于是便有《葬书》中“地贵平夷, 土贵有支……观支之法, 隐隐隆隆, 微妙玄通, 吉在其中”、“支之所起, 气随而始;支所终, 气随以钟”之说, 有了《管氏地理指蒙》“平原得一突, 为奇”, 有了《淮南子》“高者为生, 下者为死”之说。既然定居高地, 高地为有气 (前文已述) , 那么地处低处, 特别平洋最低之处, 河渠沟溪之中, 则为无气, “气界水而止”之风水名言出矣, 相应“高一处为山, 低一寸为水”之风水名言亦出矣。由上, 我们可以得出, 这些“出矣”“生矣”等风水之说, 无疑也是古人生存法则的延伸, 即从高地峻岭到平阳之地的延伸, 也是数十万年百万年乃至数百万年以至千万年我们的祖先“顺”、“适”、“逆”山水自然环境之生存法则的延伸。虽为后世所“加”, 所“出”, 但将“气”与“高处”、“凸地”联系起来, 而“高处”“凸地”在当时有利人类之生存、定居、繁衍、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处“高处发”也不能说是后世风水之牵强附会。“气”也是我们祖先“生存法则”之“总结”。

五、“八卦风水”的提出

岩洞、巢居、穴居, 在人类历史上, 有数百万年上千万年的历史, 在这一历史的长河中, 猿人的生存主要是靠采集水果、渔猎动物来谋生的。这时, 我们的祖先到森林里采水果, 到草原上捕猎野鹿、野兔、山猪;到水溪边抓鱼虾、蚌蛤来进食。到了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更是利用精致琢磨的石器, 如石斧、石铲、石刀等, 克服人类体力的极限, 获取更多的水果与野兽来维持生存。但是, 历经漫长的岁月, 掌握生存法则的人类, 人口日益增加, 而自然界的动物, 却随着人类的大肆狩猎而日益减少。人类的食物日益不足, 饥荒开始出现, 食物危机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 为了生存, 有的人另谋出路, 远走他乡, 有的人则苦守家园, 静静等待, 这时又一项“伟大文明”出现了, 这项文明就是“畜牧经济”。

大约在距今2万年~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初期, 中国境内出现了一个具有极高智慧的部落领袖伏羲氏, 伏羲氏在总结前人生存法则的基础上, 发明了绳子并用绳子编织成网, 教导民众用网网飞禽、捕动物、捞鱼虾, 自此, 水底的游鱼、空中的飞鸟、陆上的动物, 皆能用网轻易捕取。这样, 两种情况出现了:一是网猎使人类不必花太多太大的精力甚至用宝贵的生命来和野兽激烈博斗来获取食物, 有效地保护了人类;二是网猎的成果是活生生的, 不像以往用尖锐的石器捕猎的动物大多奄奄一息, 不马上吃掉, 就会很快腐烂变质, 再吃很容易引起疾病, 只好丢掉。当时, 食物紧缺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猎物腐烂不能食用而引起的。怎么办呢, 只好喂起来, 待需要时再吃。如何喂呢?就是将捕猎一时吃不完的动物, 用栅栏围起来, 定点, 采集附近的野草、果实, 喂起来, 加以饲养, 于是畜牧时代开始了。但这样, 日子一久, 又一个矛盾出现了。喂养的家畜繁殖增多, 但被吃野草的生长速度却供应不及, 怎么办, 只有找有水草的地方去喂养, 于是,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开始了。逐水草而居, 这种生活形态, 以是否有水草即水草地为主要条件, 主要是用于饲养“过剩”的动物, 与本文前述的逐水而居, 是两个不同的生存法则。

为了“逐水草而居”, 我们祖先中, 大部分离开了洞居老巢, 开始了四处游荡的搭篷而居的居住生活, 篷居时代也随之开启了, 于是, 蒙古包式的, 帐篷式的, 斗篷式的篷在水草地大量出现了。

水草地的篷居生活, 虽然带来了捕猎动物的饲养之便, 使人类生存状况大为改观。但水草地之水草, 也非取之不尽, 用之不揭。且水草地水草, 也有春荣冬枯之时, 又必须到新地去寻找。寻找水草地, 路途遥远, 加之中途野兽袭击, 生命时刻存在危险, 且无有目的地寻, 一下子又难寻到, 即使寻得到, 四周又说不定无畜可牧等一系列问题, 都困扰着人类。

这时, 聪明的伏羲氏, 在现甘肃省天水县谓南乡内成纪之北约三十里, 曰三阳川的西北方, 选择了一个高台, 高山峥嵘, 渭水环绕, 山水奇特, 视野开阔。一代圣王伏羲氏就站在这个高台上, 日观万物, 夜视星辰, 仰观天象、俯察地理, 在长期的观察中, 悟出了万物生存的空间、环境及寻找农物与生活必需物的途径。于是近取诸物, 远取诸物, 始作八卦。八卦生焉。

伏羲通过观、视、察, 发现在当时游牧的环境中, 要捕捉天空之鸟, 吃到鸟肉, 一定要在天空结网, 要吃到树上的水果, 必须爬上树头往高处才能摘取, 于是乾卦出现了, 因为上为天, 故后世《易经·说卦传》曰“‘乾’为天, 为木果”, 就是这个用意。

伏羲通过“观”、“视”“察”, 发现在当时游牧的环境中, 要猎食鱼、虾、青蛙等水生动物, 必须在“沼泽”中捕捉, 要捕捉山羊, 可在沼泽边守候, 等他们到沼泽边喝水时, 一举擒获。于是, 兑卦出现了, 因为, 鱼、青蛙, 山羊的捕捉, 都与“水”有密切联系, 故后世《易经·说卦传》曰:“‘兑’为泽 (沼泽) , 为羊”, 就是这个用意。

伏羲通过观、视、察, 发现在当时环境下, 捕获的动物要进食, 须先置于火焰上烧烤, 肉鲜味美, 且能避开病毒与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于是, “离”卦出现了, 故《易经·说卦传》曰:“‘离’, 为火也”。同时, 伏羲还发现, 当游牧到某一陌生环境, 当夜幕降临时, 为防止野兽、毒蛇侵袭, 可在“篷”旁点燃柴火, 作为警戒、防卫之用, 故《易经·说卦传》又曰:“‘离’, 为甲胃, 为戈兵”, 就是这个用意。

伏羲氏通过观、视、察, 发现在当时游牧的环境下, 有些地方虽然历经多次的放牧, 土地日渐贫瘠, 水草生长速度越来越慢, 但只要该地区经历一场“雷电交加”的大雨后, 受雷雨滋润的水草, 就好像瞬时精力充沛, 生长茂盛, 又能作为游牧之场, 于是“震卦”出现了, 故后世《易经·说卦传》曰“‘震’, 为雷, 为苍度竹, 为健, 为蕃鲜。”《易经》也认为“万物出乎震,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 就是这个用意。

伏羲氏通过观、视、察, 特别是总结先辈的生存法则, 对风也有深刻的体验, 认为择居在轻风徐来, 日丽温湿, 林木茂密的地方放牧, 牛羊生长健康, 形壮体硕, 在初期的以物换物的经济中, 能给主人带来一笔财富, 于是“巽卦”出现了。《易经·说卦传》曰“‘巽’为木, 为风, 为近利市三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 伏羲氏还发现, 长期居住在“清风徐来”的树木边, 在中午烈日高照之时, 在绿树荫下休息, 很奇妙地能使人变得聪明, 智商也得到提高, 于是就有了《易经·说卦传》之记录:“‘巽’为木, 为风, 其于人也, 为广颡。”这实际上是现代科学之氧化作用能释放“活氧”之原故, 不过当时没发现罢了。同时, 伏羲还发现:风也有负面作用, 旷野之风, 风头之风能使人畜受损, 故《易经·说卦传》又曰:“‘巽’为木, 为风, 为不果 (长不出果实来) , 为寒发 (头发稀少) ”, 这实质上是本文前述之忌风法则。伏羲在观、视、察中还发现, 山鸡, 野鸡生活在林木茂盛处, 要想获得, 必须到林木间去猎取, 故“巽”又为“鸡”。

伏羲氏通过观、视、察, 还发现并总结出, 要吃鱼, 捕鱼, 就要到有水的地方, 要暂居, 一定要找靠近水源地方, 同时, 篷居时代, 选篷址, 要选在群山环抱的地势高亢的地方, 使敌人, 野兽, 洪水难以侵犯, 于是“坎卦”出现了。故《易经·说卦传》曰:“‘坎’为水, 为盗, 其于人也, 其加忧, 为心病。”《易进·传》也曰:“‘坎’重险也!”, 就是这个意思。

伏羲通过视、观、察, 发现并告诫民众, 要生存, 当要摘水果;吃狗肉, 或可将野狗驯养为家犬饲养;抓老鼠时, 必须山区猎取。因为, 山区是它们的大本营, 可以较轻易地抓到。如“逐水草”而居, 尽可能找有山陵做屏障的地区安营扎寨, 而山陵在居篷的北侧最好, 不仅可以遮挡北方严寒, 而且, 石器时代的石料来源, 大多为山区“土石”, 故石料的寻找, 一定要从山陵里寻找才可得, 这些求生存的告诫, 引出了“艮卦”的法则, 故《易经·说卦传》曰:“‘艮’为山, 为果瓜, 为狗, 为鼠”, “艮为山, 为门阙, 艮为山, 为小石”。《易经·传》也曰:“‘艮’, 止其所也!”“‘艮’, 艮其背”, 就是这个意思。

伏羲通过视、观、察, 还发现并告诫民众, 要生存, 就要捕猎或饲养更大的牲畜野牛。要捕获野牛, 就要到广阔的平原去捕猎。而要食用野牛, 先前的火烤已远远不够, 还要用锅煮, 当时的锅不叫锅, 叫“釜”, 釜是金属, 金属哪里去找, 要到土壤里去找。而篷居的朝向, 尽可能朝西南, 不朝东北, 背东北朝西南, 可以减少寒风侵袭。人类生活得愉快、舒适, 于是“坤卦”出现了。故有后世有:“‘坤’为土, 为牛, 坤为地, 为釜”之说。《易经·说卦传》、《易经·辞》有;“‘坤’元亨, 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之说。

在此基础上, 伏羲还在成纪之北三十里, 曰三阳川西北的高台上, 登高望远, 日观夜视, 观察, 根据天空中鸟的飞向, 地面上牛羊出没的方位, 金出土的地方等山水环境, 分别给八卦赋予了方向, 教导人们循什么方位, 到什么区域, 可以找到何种赖以食用的物质, 于是八卦定焉, 八卦的八方及其物象也定焉。

由上, 我们不难看出, 八卦, 是伏羲对千百万年来人类生存经验生存法则的总结及完善。是当时人类生产实践、生存实践、生活实践的根本法则, 是当时和在这之前人类求生存实践的结晶。

无疑, 八卦生存法则, 是伏羲对中国风水的最大贡献。但伏羲时代, 还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时代, 水源在这个时代, 无疑是生存的第一要素, 因此, 择地而居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法则, 在伏羲氏时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择水草而居完善为“得水为上”, 相应的湖畔、河岸、海、江左右, 凡可以开辟为篷居之地, 都为当时之风水宝地, 故有了本文前引述的《葬书》云:“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更有了唐代风水大师杨筠松:“未有山先看水, 有山无水休寻地”之言。

伏羲氏不仅重视水, 还注重何地之水更好。他告诫民众:择水源区篷居, 除宁静的湖畔外, 若为一般流动的溪水, 一定要选择水体清澈, 流速缓慢河边方可, “屈曲环绕, 聚注深缓”为佳。“水势湍激, 悲泣有声”的水源区, 为“重险”不宜居;同时发现并告诫民众, 溪河右边的水草, 通常比较青秀茂盛, 在该地区放牛牧羊, 牛羊一般膘肥体硕, 不易生病, 江右居住为吉, “江右为吉”这一游牧时代建立的风水法则, 经后风水专家进一步肯定, 成为日后“建都择地”的标准。关于这一点, 古风水书有如下记载:“江水边潮人爱惜”, “江右”英雄由此出;“江右”秀气在潮水, 潮来之时多富贵。朝水一勺能救贫, 逆水一寸可致富。这里有一点要补充的是, 即何谓江右。江右者, 以水流方向确定, 人站在江河、溪涧边, 面向水流方向, 右手的位置为右岸, 左手的位置为左岸, 左岸为江左, 右岸为江右, 同时, 伏羲氏通过俯察地理, 仰观天象, 还发现了河流转弯时, 位于“内弯环抱”的凸出区域草木茂盛, 生气丰富, 极适合人类生存, 而“外弯反弓”的凹进地方, 则水流湍急, 地质严重浸损, 不适合人类居住生存, 于是有了居江河凸岸、不居凹岸之生存法则。这一生存法则, 成就了现在上海、南京、西安、天津、台北、台

六、依河阶台地而居风水法则的发展

本文前述之风水法则, 虽然也谈及单个的住宅, 但从总体上来说, 还是以群居为主。到了迄今8000年~6000年的神农时代, 由于农业经济的出现, 人类文明进入了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并存的社会, 相应的居住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半穴居、平栏屋成为居住的主要形式, 人类之“居”也由“群居”向以“一家人居住的屋”转变, 农业经济也随着个体经济的出现而发展, 加之人口的增长, 导致耕地资源不足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难题。这时, 人类祖先为了生存, 既要寻觅兴旺农作物之地, 又相应要寻觅建屋久居之地, 同时满足这两个需要的, 只有河阶台地如现已发现如半坡城文化。“河阶台地”与前述“冲积扇”原理一样, 也有泥沙累积;沃土不断“推陈置新”的自然现象, 极适合农作物生长。为了生存, 神农时代人类居住, 耕作就尽是选择在河阶台地, 而且结合人类千万年来之生存法则, 选址一般选择在北方有高山峻岭的河阶的二阶和三阶地上。这样的河阶二阶地、三阶地, 既符合临水而居, 逐高而居, 是居高地、忌风的生存法则, 又融通了左右岸、凹凸岸风水原理, 于是“龙”“穴”的概念出现了, 北方高山为入首龙, “龙”前河阶地为“穴”。这样就有了后世“大干龙结穴之地, 必居江湖河海之傍;若小干小枝, 龙多结于溪涧之间, 是溪涧之水, 不可不察, 其水, 必以屈曲环绕, 聚注深缓为佳……故滨河二边多结美穴”之说。 (《地理大全》)

既然寻地要寻肥沃能生作物之地, 那么, “草木不生”之地就不宜居住了。所以居住建房择址就必须择在草木茂盛的地方。草木尚且茂盛, 人居自然兴旺, 人兴物茂, 自然富贵。《青乌子葬经》说“草木郁茂, 吉气相随”, 《葬书》郭璞则更直言:“郁郁青青, 贵贵若千乘, 富如万金。”《黄帝内经》更总结为:“地沃, 苗茂盛;宅吉, 人兴隆!”

至此, 风水由群落, 群聚进入了“宅”, 这也是生存法则之必然!

“宅”风水出现, 择地问题解决了, 即河阶的二阶地。“宅”的朝向如何呢?神农氏在长期观察中发现, 种在山坡, 向阳的作物 (注意, 当时之向阳, 是向阳光, 日照多的一方) , 通常长得硕大茂盛, 少病虫害产量又高, 且容易管理, 反之, 种在向阴山坡的农作物, 不仅矮小, 瘦弱, 产量低, 且容易得病虫害, 管理起来倍感辛苦, 于是模仿向阳花木成了当时的生存的经验及法则。以物类宅, 将农作物比作居家之宅, 就有了只有居住在“阳气兴旺”的地方, 才容易使人类兴旺富贵的生存法则, 这一千古向阳经验的流传, 就有后世《雪心赋》说的“要明分合之势, 须审向背之宜”, “向”、“背”者, 既然向为阳, 背则为阴, 风水阴阳便由此而出。

哪一方“日照”最多, 时间最长, 我们的古人通过观察发现, 只有东方、东南方日照最长, 尤其是东方, 可为向。于是, 宅之坐向风水理论随之而生。风水名著《宅经》对宅之大门立向于阳方推崇备至。该书对向东 (阳方) 三个坐度甲、卯、乙之风水应用, 诠释得十分清楚。

《宅经》说:

甲 (67.5~82.5) , 宅德, 安门 (适合造门) , 开拓、连接、壮观, 吉;清净, 灾殃自消。

卯 (82.5~97.5) 大德, 客舍 (适合筑舍) , 《经》曰:治大德, 富贵资财成万亿。

乙 (97.5~112.5) 金贵, 天井 (适合设天井) , 宜置高楼大合, 常令清洁, 勤修泥, 犹增喜庆。

《管氏地理指蒙》更曰:“择向之法, 取日月临照之象”。

宅之坐向之说, 是当今风水之重要理论, 其源于神农时代, 不居向阴背阳之生存法则。

七、左青龙右白虎风水观的出现

神农时期有了居屋、居宅的概念, 但当时之宅屋, 还只是半穴居和干栏屋, 是穴或巢的进化, 还不完全是地面上的房屋, 到了中华民族的共祖黄帝时代, 我们祖先居住开始发生变化, 即将土壤中的“半穴居”, 树木上的“干栏屋”, 开始落地成了以地面为载体的地面上的建筑物——宫室, 从此, 人类开始有了真正房屋, 虽然当时宫室还仅限帝王家。对此《白虎通》记曰:“黄帝, 作宫室以避寒暑, 此‘宫宅’之始也。“《轩辕黄帝传》记曰:“帝始作屋, 筑‘宫室’, 以避寒暑燥湿!”《新语》更曰, “天下人民野居穴处, 未有室屋, 常与鸟兽同城;于是, 黄帝乃伐木构材, 筑作宫室。”由此可见, 黄帝为建筑房屋的第一人。

黄帝发明并建筑房屋, 开始只是限于宫室, 对一般百姓的住屋, 则继承在这之前之生存法则, 即背山面水, 坐北朝南, 接近水源, 依高而居。但作为宫室都城的选址, 却出现了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 黄帝治国初期, 定都于涿鹿一带, 其适逢统治不久, 各地臣服的诸候与聚落, 有些人仍虎视眈眈, 图谋造反, 加之黄帝治国期间, 中国境内发生了大地震, 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于是黄帝在当时的生存需求下, 逐渐发展出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生存观。一是环湖而居的环境观, 将城邑建在湖潭中的小岛上, “水环宫垣, 上有楼, 从西南入”, “四方有水, 自灉成池”以御敌, 防地震。二是依水井择地观, 非水源区穿井。农耕技术的进步, 人口大增, 光靠河源两边的耕地, 渐感不足, 已“生齿日繁, 地不加盖”, 向非水源区发展, 已是大势所趋, 生存所系, 解决水源缺乏已是重中之重。聪明的黄帝在这种强烈的生存需求下, 以高明的智慧发明了穿井法, 平地打井, 人类围井而居。从此, 人类居住环境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类再不四处逐水草而居了。可依自己的意愿, 在内陆活动、定居, 内地的林产、矿产, 也随之开始大量开发, 这是择地法则的又一重大进步, 从此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了更大空间。三是青龙、白虎风水。黄帝在充分总结前人生存法则基础上, 结合各法则之精髓, 在北方有峻山的基础上, 提出了左青虎、右白虎这一生存风水法则, 即是说住家要平安兴旺, 瑞气云集, 房子两边一定要左有山峦, 右有小丘, 加上北边有山峦, 形成北有峦挡北风, 拒兽拒盗, 左右两边有龙, 虎警戒, 守卫, 既藏风聚气, 又安全, 最适合居住, 以利生存, 这一风水法则, 不仅体现在生人的居住上, 也体现在死人的墓葬中, 河南濮阳西北坡古墓遗址就是黄帝时期之墓葬选址。

[高铭]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篇8

不得不说,以一般的眼光看来,高铭的这一番关乎“世界”的言论太过疯狂。但或许真的就像这段疯狂的话所说,这个世界的虚与实,就像天才和疯子一样,区别只在一线之间。

看到更多的世界

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高铭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从少年时代沉溺于唐诗宋词元曲开始,到想要了解诗词作者,再到进一步对作者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感兴趣,由此引发的阅读一发不可收拾,从人文到经济、社会结构、政治、宗教,到哲学,高铭扫荡般地读过去,正如他自己所说,“学科什么的不重要,能看懂,好看就成,我对书不分类”。而真正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应该是近四五年的事,“之前看过一些相关的书,不过只是觉得它们好看,并没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心理学书籍。后来在为武汉大学出版社编译《梦的解析》的过程中,我看了大量心理学书籍,等交稿后,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这类书。”

2004~2008年,在一些医生朋友的帮助下,高铭有机会接触到了一百多名精神病人。仅仅是出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好奇心,高铭并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便开始了与精神病人的接触和对话,这才发现,其实精神病人没那么可怕,“相对来说很多患者都很安静,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我们无关。也正因如此,我才会更加好奇,我想知道他们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高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有位病患问我,你是谁?我告诉他我的名字。他立刻否定了我的回答,并且强调:我不是问你的名字,我是问,你,是谁?我当时陷入了短暂的迷茫状态,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深,于是我试着回答了自己的身份、工作职位,都被他一一否定。最后我反问他:你觉得我是谁?他笑得很狡猾:你,是人类。就是这么简单的答案,没有多深奥,可我就是被问蒙了。出于报复心理,我反问他:那你是谁?他很干净利落地说:我是埃菲尔铁塔。”

很无厘头的问答,却给了高铭很深的触动。精神病患的答案,颠覆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自我认知,又颠覆了我们对于客体的认知,“他们能够轻易地否定我们认知的一切,没有限制,没有规则,也无视常识。也就是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们的思维被自己禁锢了。”

在此之前,高铭曾经读过非常多领域的书籍,甚至包括量子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等,企图解答心中对于世界的质疑,效果却适得其反。而这次的触动,给他带来了观念上的极大改变,“也许有时候我们考虑某些问题的时候,应该像个精神病人那样思考才会有突破,那就是——放弃自我。”这无异于为高铭开启了一扇窗,让他开始有意识地去努力看到更多的世界,也就有了更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在脑子里沉淀了好几年,我就想表达点儿什么。”2009年,高铭正好忙完周期性的紧张工作,得以有一段闲暇时间,于是决定在网络上连载那些与精神病患接触的经历,“没想到一开始写就没停下来,40多天一口气写了二十多万字,后来自己回头看也吓了一跳。”这篇署名为“精神病人的世界”的连载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疯狂关注,4天内点击率突破300万,半年后即成书出版,国内第一部关注精神病人的作品《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由此诞生。

探究内心的最深处

7月份,高铭刚刚推出了他的新书《催眠师手记》,虽然同样是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但关注重点从精神病患转移到了催眠师。两本书的出版时间相隔三年之久,但事实上,书中的内容原型来自于同一时期。

早在开始接触精神病人的时候,高铭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催眠师和心理医师。想要写一本有关催眠的书,是因为,他发现催眠和心理分析能够让一些人从某种困境中解脱出来,而这些困境往往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高铭说起过自己接受催眠的感受,它让他了解到了自己的很多问题,于是当时“哭得非常惨”。而在听过催眠师讲述的各种案例之后,高铭更惊讶于催眠所能直抵人内心的程度之深,“我很惊讶于事情的结论和动机,有时候那么小的一点(事件或经历),居然经过时间的推移,能放大到那么大,简直是匪夷所思!”一向对自己认为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与探求欲的他,当下就想到:“有机会,应该写下来,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写下来。”

《催眠师手记》中的案例是通过催眠师的帮助而搜集到的,所以在获得这些素材方面并没什么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把这些案例写出来。摆在高铭眼前的素材有许多,他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去选择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我指的是保护个人隐私。我不希望读者可以轻易搜索、查阅到案例中的原型,从保护个人隐私的角度看,这样非常不好。所以我决定,假如在表述时无法隐藏患者的真实身份,那我必须放弃这个案例。”这就是高铭最终选择在书中呈现的15个案例时,所坚持的选择导向,也正因为取舍的艰难,才让原始素材来源于同一时期的《催眠师手记》,比《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迟问世了三年。

与前一部作品单纯以文字呈现不同,《催眠师手记》别出心裁地在书页中添加了几张插画,多是以书中所记载的案例为素材,色彩阴暗,画面吊诡,反映出了人内心深处的那种灰暗和不为人知的记忆,多看几次,甚至会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而这种强烈的场景感,或许就是这些插画的目的。高铭说,加入插画是出版社的意见,由插画师挑选自己比较有感觉的章节来画,“出草稿后我和编辑都过目,然后修正,但总体上就是让他自由发挥,不过多干涉。”

除了插画的尝试,在出版模式上,这本书也算是开创了先河。诚然,即使舍弃了一些不宜写成书的案例,高铭搜集到的也绝对不仅仅是书中的15个故事而已,但是他和出版社沟通后,决定按照美剧或日剧的模式来走,先拍一两集播放,反馈好就接下去,反馈不好就直接结束,“图书出版目前还没这么做过,所以我们决定尝试一下。”把影视的要素带入图书出版,这种尝试是否跟高铭曾经从事影视制作的经历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催眠师手记》的高人气来看,至少这部作品的“第二季”是指日可待了。

nlc202309011853

把自己定位为“观察者”

正如高铭的书中所呈现的,不少精神病患或是心理疾病患者,他们的逻辑清晰,思维缜密,观点即使不一定能够经得住现有科学理论的推敲,但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染力,读罢甚至有种分不清虚实的感觉。笔者就曾经在连续读了《时间的尽头》和《迷失的旅行者》两篇文章后,不得不暂时把书放下,走到窗边一边看着室外的阳光一边做深呼吸。因为书中有关时间、空间的理论,彻底颠覆了个人一直以来的认识,但精神病患的理论又看似头头是道,读来让人心生怀疑,因而不得不暂时停止阅读,以行动来确认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只是读过一两篇文章尚有如此的感觉,而之前接触过一百多位精神病患的高铭,当初是否也有过动摇?

“动摇?真没有。”高铭不假思索地说,“一方面,从那时候起,我就基本上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在了‘观察者’上,从旁观的角度来看待,比较能保持冷静的态度。”而另一方面原因,也许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铭自己“一直就在质疑现在的世界”,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你也无法动摇一个本就摇摆着的人,“对于这个世界,当你接触得足够多、认识得足够深、知识面足够广阔、庞杂的时候,你一定会发现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劲,总是有一些疑惑,总是有那么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总是有那么多困扰和迷茫,总是会有不可思议的东西。”这些,在高铭看来,都是不需要接触精神病患就会有的感受,所以在大量接触各种颠覆性的言论时,反而能够把握住自己而不受影响。

通过旁观者的眼光,高铭得以一窥患者们的内心,并从个案中收获美好生活的技巧和经验,“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把这些案例)写下来,让更多人看到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心理问题对我们所造成的困扰。毕竟,我们每个人关注自己太少,和自己谈得太少,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和自己好好谈谈。”

连续几部作品都与心理学密切相关,但是高铭从没想过深造心理学专业,“我觉得这事儿一牵扯到考试或职称就没劲了,我做感兴趣的事情,不是为了亮出个什么证书来显摆,只是纯粹喜欢而已。”或许就像他在搜集案例时给自己定下的“观察者”的身份一样,在心理学领域,他更希望也只是当一个观察者,冷静地看待各种人心、人性,然后将其中的精彩和深刻呈现给我们。

心理学题材一直都备受大荧幕青睐,像《搏击俱乐部》、《穆赫兰道》等都可称得上是心理学电影的经典之作,而高铭的作品也没有逃过电影制片方的关注,“《谋杀记忆》正在谈,应该会拍成电影;《催眠师手记》还没上架就有制片方来约谈了,甚至包括海外的公司;而至于《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想暂时搁置,两年后再说,现在再大的制作公司也不谈。”

兴趣广泛的高铭显然也不会甘心只专注于心理类的写作,他说自己手头有一部跟心理学无关的作品,而且已经筹备了十年,“目前已经完成了十几万字,还在等时机,因为它太长了——正题部分拼命压缩也有六七十万字,所以每次想起来我都会又激动又绝望,激动是因为我很喜欢它,绝望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并且出版。”

神秘的高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无从知晓,但或许,就像他的作品中写到的多种人性一样,他也会为我们展现“高铭”的多种可能。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作文600字 篇9

有一只蝴蝶飞入窗户,它很想出去,就拼命往高飞,飞到最顶端,它猛地向前飞,结果撞上了玻璃,后果可想而知。这只蝴蝶为什么不往下飞呢?其实,离它不过几厘米的窗户还开着,它却始终往上飞。这只蝴蝶也不知道它为什么飞不出去?

其实只要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问题可能就解决了。如果这只蝴蝶在上方找不到出口,它飞下来就可以飞出去了,但它没有这么做。而是一直撞高处的.玻璃,结果把生命都搭上去了。就像树上有红润甜美、香气扑鼻的大苹果,你很想吃到,你会踮起脚想拿到这个苹果。如果差那么一点点,你会蹦跳,直到精疲力尽,还是没拿到。其实你只要搬把梯子来,爬上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这红得像太阳般,香味如鲜花般的大苹果。拿不到,只因为你没有换种思路。还有许多人因为钻牛角尖而以失败告终的。如果那只蝴蝶不是一直在上方撞玻璃,而是直接往下面飞,它可能现在在生机勃勃的树林间嬉戏吧!只因为它一直执着于上方的玻璃。

我再来讲一个故事吧!在一张桌子上,有一个小巧玲珑,精致可爱的小盒子,这个小盒子特别引人注目,桌子旁聚满了人,他们都在对这个小盒子称赞不已。突然,有一个人问:“这盒子里会有什么呢?”这句话让人们好奇起来,七嘴八舌地纷纷议论起来。这时,一个自称工程师的人挤了进来,说:“我来看看这个盒子,这个盒子里肯定有机关,好歹我也是一个工程师啊!”他一番摆弄,还是没有把这个盒子打开,然后垂头丧气地走了。其实那个盒子,根本没有什么机关,一打就开,只是那个工程师执意认为小盒子有什么机关之类的东西。

换一个角度看春游的八年级作文 篇10

春游,多么让人欣喜的字眼,在我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毕竟只有一二次。盼了一个学期,终于迎来了这个日子。交唱着动人的歌,食物的香味四溢,同学们互相共享着各自的幸福,我们向中国渔村出发了!

一路上的欢声笑语,歌声飘荡在车上,彼此享受着友谊的幸福。转眼间,我们到了渔村,多美的风景,真像一幅充满自然气息的名画。

举目远望,摩天轮缓缓地在旋转,一种熟悉的感觉怡然而生,我细细回味起了童年时爸爸将我举起时的滋味。今天爸爸不在身边,而且我也长大了。让我再享受一次一览众山小的滋味吧。我上了台阶与另两名同学一起做上了摩天轮,我望着四周,远离了地面,心跳就这样加速,仿佛在一点一滴地离开地球表面,同伴握着我的手有一种温暖扑面而来,虽然还磨灭不了我的恐惧但已让我心安。忽然,作为剧烈摇摆一阵后停了下来,风吹过我的耳边,这一刻我相信我永远也忘不了——我们来到了最高处。广阔的海面让我忘却了恐惧。为了这样的美景就是走得艰难一点又有什么呢?

相比之下,令我印象更深的时海盗船。

虽然不是第一次坐了,以前我也曾尝试过它的惊心动魄的滋味,但执着的我还向去尝尝中国渔村号的风味。上了船,开始了轻轻摇摆,起先,我还望着蓝天白云享受着美好春光。速度却在几秒后加剧了,为安全起见只有低下了头,剧烈的风吹着我的.头发,让我感受到了凌空飞起了的滋味,自有无束,欢乐并存。到了高潮时,我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在以一起一落中感受心脏一阵紧一阵松的滋味。耳边时一阵接一阵的尖叫声。起伏越来越激切,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美丽的世界,身边环境似乎有如天堂。摇摆幅度在慢慢变小,结束之际

我看到了同学们的欢声,听到了同学们的笑语。一个同学说:“简直是死去活来啊!”大家都松了口气下得船来。这又时一种美。

换一个角度看广东医生被砍事件 篇11

也就是说,悲剧也许是可以避免的。

根据媒体的报道,事发前凶手一度被收进芳村精神病院治疗。既然凶手已经被收进精神病院,警方是否及时通知到了其监护人?院方是否进行诊断并制定了治疗方案?病人是否合乎出院要求?其监护人或者警方是否知道病人不被收院治疗可能产生的后果?

陈医生走了,大家在悲愤的同时,开始愤怒谴责医闹,呼吁对暴力袭医零容忍。医闹必须谴责,法律也必须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但在警方对嫌疑人的身份和作案动机尚未得出结论前,将这一“武疯子”行凶事件定性为医闹、医患纠纷引发的凶杀案,进而发出“今后谁还当医生”“下辈子再不当医生”的感慨,既激化医患矛盾,也有失公允。

广东袭医案发生的头一天,四川师范大学杀人案受害者芦海清的哥哥芦海强拿到了嫌疑人滕某的精神病学鉴定结果。该鉴定意见显示,滕某患有抑郁症,“对其2016年3月27日的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而在一个月前,安徽淮北市杜集区人民医院一名67岁的老医生正在午休时,被一名患者砍伤后不治身亡。这些砍人者要么有精神病史,要么有抑郁癥史,这些患者最终都成了杀人者。

屡屡出现“武疯子”杀人事件,我们是否该反思《精神卫生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部为规范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保障精神障碍患者权益和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而指定的法律自出台后,一直争议不断。比如,该法第30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且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也就是说,按照《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即便“武疯子”已经伤害过人,监护人将其放任不管,也不是个法律问题,而是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也许是“武疯子”屡屡伤人的主要原因:他们没有或者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却有百分之百的伤人能力,一旦监护人失责,就如同狮子闯进了人群一样,人们如何来防范闯入人群的狮子?

《精神卫生法》第79条倒是有规定:“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情形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但宝贵的生命岂是民事责任能承担得了的?

“武疯子”伤医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卫计委发出《关于严密防范暴力伤医事件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严密防范暴力伤医事件发生。问题是,“武疯子”针对的并非某一特定群体,如果《精神卫生法》只是用硬性的、强制性的措施来保障隐私,保障治疗权,而缺少对这一群体在特定情况下的强制性约束,忽略了对正常人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这样的法律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素材运用】由于对精神病患者的特殊规定,很多犯罪嫌疑人在伤害别人后都能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减轻责任。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是值得反思的。或许更应该在法治源头上处理这些可能的倾向性。毕竟,当他们被诊断为不需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后,这本身就包含着极其危险的隐患。

【适用话题】观察角度;监管;责任;隐患

上一篇:小学生简历怎么写 范文下一篇:张九龄世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