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精选10篇)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篇1

缘石坡道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

景观设计的特点:1边缘性2综合性3体系性

景观的构成元素主要包括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有维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等作用,是能随着时间变化的景观重要元素。

建筑功能工程功能美学功能调节气候功能

景观种植 1规则式(1主题种植2对称3线形4环状)2自然式

场地的构成元素:土地、建、构建物、道路、绿地、管线、小品、景观设施

征地界限:城市规划部门划定的供土地使用者征用的边界线

用地边界线:征地范围内可以使用的场地边界线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的宽度之和。

建筑红线:是建筑物基地位置的控制线,是场地中允许建造建、构建物的边界线。

日照间距系数:日照间距与前排建筑挡光高度的比值。

道路的兼具不应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

柔性路面—沥青路刚性路面—水泥路

道路分类:1主干道2次干道3支路4引导5人行道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篇2

1 现状分析

学政衙署遗址及学政衙署后花园——中山公园位于城市黄金地带,这里也是商业门店和行政事业中心办公楼的集中地,人流量很大,无论是交通还是秩序都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中山公园原有的古建筑破旧不堪,园林格局也变得破落无序。中山公园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被埋没在嘈杂无序的商业环境中,保护扩建工程迫在眉睫(见图1)。

2 扩建工程的提出

中山公园扩建工程引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江阴市政府搬迁到新址,原址里还挤居着几十家行政事业单位。2001年3月行政事业中心搬迁后,不少房地产开发商盯上了这块黄金宝地,都想在这里兴建高价商品房。江阴市委书记王伟成明确指示:黄金宝地要产生黄金效益。同时提出在充分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原有的人文景观,深入挖掘文化内涵。2001年8月,投资1个亿的中山公园改扩建工程启动。

3 扩建工程的内容

中山公园规划设计遵循传统和现代相融、东西方造园艺术结合的环境共生理念,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文脉,力求创造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再现学政衙署及其后花园的完整格局,满足市民娱乐、休闲等需求。公园从原来的3.05万m2扩大到7.25万m2。公园分学政历史文化区、生态休憩区、游乐活动区三个功能区。

3.1 学政历史文化区

学政历史文化区是整个学署的重心,面积共有2.65 hm2。其中又分为学政衙署遗址区、学政文化广场、古民居三个区。学政历史文化区的设计以开天文运牌坊为中轴,向后延伸至学署后花园中山公园的生态休憩区,中轴的东边是游乐活动区,整个公园的空间整齐、有序、合理。

在学政衙署遗址区规划中,有一片沿街的商业建筑,位于道路交叉地段,使道路拥挤,并抑制了内部空间,同时也隔离了基地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拆除后可以有很好的视觉空间,也可以增加公园的出口,方便联系外界环境。旧的学政遗址空间因为杂乱的建筑挤压而失去本身的特征性,对周边的场地进行改造,重新塑造新的学政文化空间。所以学政衙署遗址区把在学政衙署古建筑十三进格局拆除,仅存的古建筑是雕梁画栋的仪门。在新立的开天文运牌坊东西两侧,各设4根粗石柱,八大石柱上书“文章司命,风教总持”,这八个大字原来在衙署广场的东西辕门上。历史遗产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复古,而应把它看作是历史作为一种精神遗产以一种新的形态被延续下来。改扩建后的学政衙门大堂采取钢结构玻璃影壁的建筑形态,钢和玻璃这种现代科技的融入,是学政衙署遗址区的一大创新,体现了“释古而不复古”的造园理念,它为学政衙署遗址区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拆除废弃的办公建筑后,留有大面积独立性较强的空间,在此空间上建立了学政文化区。学政文化区以体现江阴历史上124位学政的贡献为主。在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用玻璃构架的形式将展品以陈列的方式展示于前(见图2)。中轴线上的四块碑,概括了清代以来学政衙署的沿革和盛衰沧桑。中轴线的地面上也镶嵌着十块地碑,这些地碑包括两个内容:1)该学政的生平、学术成就和诗文风格的简要述评;2)描写科举制度的场景。下沉斜放的地碑,平铺的玻璃,使古代与现代的要素融合起来,显得分外醒目。沿着轴线下面就是学政组群雕塑,江阴历史上的124位学政都是三品以上的官衔,对江阴地方教育和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并给江阴留下了许多佳话。沿着广场上的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的是李因培、刘墉等最有影响的明清时期八大学政的情景雕塑,雕塑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八位青铜铸成的学政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古民居群仅保留了清同治年间开设的“宝文堂书坊”,其余均废弃,同时旧的民房区保留。“宝文堂书坊”是江阴印刷史上最早的一家,也是江阴历史上人文荟萃、文化事业发达的见证。桐梓堂是中山先生1912年亲临视察江阴的演说处。其旧址在大庙巷西厅城隍庙内。此番重建公园,为与中山纪念塔呼应起来而重建桐梓堂,恢复这一纪念地。同时新建了放榜墙,是学政发放录取名榜的地方。每到这个时候应试童生都要来看榜,等闲百姓也要来看热闹,放榜墙前15尊雕塑群像就是表现看榜这一历史场景的。

3.2 生态休憩区

生态休憩区主要由中山广场区和万寿山景区组成。在中山广场区中轴线上是中山纪念塔,在公园改扩建时,由于中山纪念塔、忠邦亭、六角船亭这三个景点从忠邦亭的角度看纪念塔和六角船亭在一条直线上,影响了学署的整个布局。为整体布局需要,特将该塔位置移至公园南北中轴线上。塔体改换成中国一流的房山汉白玉材料制作,采用了世界先进现代建筑技术——点驳接软性钢索全玻璃结构。顶部淡淡的灯光色彩在夜间仿佛罩上一层光环,周围水池中的塔身倒影,把中山纪念塔烘托得分外高大。广场区还有引人注目的活文物——七棵紫藤,粗大的枝干苍劲有力,势如盘龙虬曲,缠绕在钢架之间,这些紫藤中的两棵相传是宋代所植,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故亦可称“寿藤”。它比苏州拙政园内明代文微明手植紫藤早了将近500年,因此更显得珍贵。每逢春末夏初,紫藤花满架,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见图3)。

万寿山景区保留原来的亭台水榭,新建了荷花桥和水溪项目等。新建的荷叶桥跨度30 m,形状宛如即将张开的荷叶,夜间在灯光的照耀下,成为景区的亮点。玉带河与万寿山相呼应,构成了中国建筑背山面水的传统格局。华灯初放时,玻璃金属构架的长廊宛如一条晶莹剔透的巨龙,守护着学署。

3.3 游乐活动区

游乐活动区位于中山公园中轴的东侧,依地势建造的儿童游乐场,设施齐全。儿童游乐场东面是二侯祠书场,是人们休闲娱乐、听书说唱的好地方。这里运用“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造园理论,利用书场屏俗后面的民房。二侯祠书场是双层硬山顶仿古建筑,体量宏伟,全木结构。书场四周廊环绕,有侧门、角楼和水榭相互掩映,倒影水中,似长画卷,似抒情诗。江阴人素爱听说书,有“华东第一书码头”之誉。如此豪华高档的新建书场设施,是全国绝无仅有的。

4 结语

中山公园经过扩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既迎来了游客,得到社会各界肯定,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赞扬。扩建后的中山公园成为江阴市人气最旺的城市“大客厅”。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环境保护,2005(3):18-22.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篇3

关键词:城市品牌;人性设计;以人为本;城市政府

城市品牌的异质性、差异性、超越性、前瞻性等,与工业文明或资本的逻辑所要求的普遍性、通用性、齐一性等发生对抗和冲突,迫切需要有创新理论的融通。本文拟围绕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含义、要求与路径分析一二,权当抛砖引玉。

1.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含义

城市品牌是城市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特有的品质和内涵。[1]城市品牌是人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有关城市品牌的设计,我们应从城市品牌与人性中间获得独特“滋味”的感受和体会。城市品牌能够把原来仅仅局限于直接知觉的城市资源和那些在时空上天地广阔的创意联系进来。我们把城市品牌安放在人性透视点上,给出了一条“人性设计”思路,企图避免因综合产生混乱的危险。

作为城市品牌,首先要有知名度,这对内要通过法律、法规建设,对外要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可实现;其次要有美喻度,这对内要通过道德建设,对外要广泛建立“关系”可实现;最后要有亲和力,这对内要通过人性建设,对外要通过情感投入可实现。

城市品牌“人性设计”指城市品牌按人性要求对城市品牌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升城市整体的品牌效率,以达到把城市人融入城市品牌的发展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目的。我们将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内涵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前提。有关城市品牌的设计,“人性介入”这个前提条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发现,在某种人性观点所决定的城市品牌配景中把各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各种不同的城市资源联系起来时,就有了城市品牌的品味。

(2)核心。城市品牌“人性设计”能发挥城市品牌固有的经济性与公益性的耦合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品牌的整体效率。靠市场机制,提升城市品牌的经济性;靠行政机制提升城市品牌的公益性;靠人性机制,整合城市品牌的经济性与公益性。

(3)目的。城市品牌“人性设计”以促进市民、城市、城市品牌、环境等“多赢”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2.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要求

依据我们对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内涵分析,城市品牌“人性设计”有以下基本要求:

(1)用人性观点统一城市品牌思想。当城市品牌用人性观点去把握时,城市品牌的生命、欲望、意志、情感也都涌现出来了。为人着想、对人的负责精神应该渗透到城市品牌设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2)按照人性路径设计。城市品牌路径必须与人性路径一致。以人性范畴运动的序列和必然性向城市品牌延伸,使城市品牌精神化、形象化,可赋予城市自然、经济、文化等全体的统一性,从而获得各自的生命和意义。

(3)满足“人性需求”。以人性为导向设计城市品牌,主要地应注重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可分为物质与精神需求。毫无疑问,城市是国家生产的独特产品,“注重人的自然属性,使产品在物质技术上符合使用要求,同时按照人的精神需求,使产品获得艺术设计,在其外观的审美质量上满足人的求美享受”。[2]

(4)以诚信为本。城市品牌的“本”无疑是诚信,且以诚信为本打造城市品牌已成共识。“一国的福利和竞争能力其实受到单一而广泛的文化特征所制约,那就是这一社会中与生俱来的信任程度。”[3]我们决不能忽视信任的力量,信任是一种现代的深层次的富含人性的城市品牌“力”。

(5)以城市政府为主体涵养人性。城市品牌是公共品,设计、打造、运作城市品牌的主体非政府莫属,顺理可知,涵养人性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人性涵养作用主要是对市民的人性教育、感化、熏陶作用。

(6)跟踪城市品牌的人性功能。

总之,城市品牌“人性设计”要求是一条以人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且强调“多赢”发展的要求,构成要素很多,涉及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

3.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路径

关于我国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路径,我们有以下建议:

(1)关注人性与品牌的结合点。

①吃准独特点。每座城市都有若干个独特点,但什么是城市品牌意义上的独特点,要吃准,还要精心提炼出具有精确性的代表性口号、标志色、标志性建筑和标志性歌曲等,给观众(听众或读者)以强烈的刺激。

②找准基本点。我们既要把握城市品牌中的城市与品牌内在的两个基本点,又要把握城市品牌与人性这两个基本点,并寻找这些基本点的共同点。

③盯住对接点。人性与品牌的对接点是城市。我们应盯住城市优势,聚精会神地研究、提升这种对城市人、城市品牌生存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城市优势。

④确保落脚点。城市人的生存、发展无疑是搞城市品牌“人性设计”的落脚点。城市主人是政府与市民,政府为了市民,市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益。只要我们时刻想住市民的利益,就会找到智慧的钥匙,打开富涵人性的城市品牌金锁。

(2)强化渗透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品牌设计者不能不考虑城市品牌所依托的城市及其后续发展问题。搞城市品牌设计必须强化渗透城市人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理念,主要指:

科学规划:对城市品牌进行可行性的长期规划;

良性循环:比照自然界“食物链”,建立良性循环型城市系统;

绿化城市:给城市品牌增添一丝绿色,拿出部分财富用于城市环境建设、保护和修复,为城市品牌充实绿色底蕴;

关注文化:以文化生产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强化城市品牌的文化特色;

制度约束:关注城市生产、科学技术等对城市品牌的副作用等等。

(3)为城市品牌倾注“人性介入”运作机制。

谈及当前城市品牌的经营状况,我们的忧虑有三点:一是部分城市政府还没有从根子上把“以人为本”放置在城市建设的首位。二是城市品牌的异质性、复杂性、局限性等问题亟待深入研究。三是城市品牌经营的原始野蛮性、幼稚性扩张。因此,在城市品牌设计过程,我们要倾注“人性介入”运作机制。发挥城市品牌在经营城市过程中的引领、统率作用,相关的“人性介入”运作机制是:

①对人负责的城市品牌运作机制。从对人负责出发,如经营城市品牌资源,一要盘活,要通过给土地等资源以名称、形象,并对其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进行运作,以便提高知名度、附加值。二要限制使用土地等资源,这既为保护农民利益,也为我们能吃饱饭,更为城市未来发展留点宝贵空间等稀缺资源。

②为人着想的城市品牌运作机制。如经营产业,我们要取向良性循环的绿色产业发展策略。

③让人满意的城市品牌运作机制。如经营人才,我们要采取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重人才策略;又如经营技术,我们要开发符合科技伦理的绿色技术等等。

(4)挖掘城市品牌的人性内涵。

当前,城市经营者挖掘和充实城市品牌的人性内涵,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①显露人性。城市品牌特征包括人性溢出的丰饶性、可持续性、生活性、安全性、文化性、艺术性、关爱性等,这些特性暗藏在城市的深处,需要从城市品牌上获得应有的解释。

②突出清晰的价值观。城市政府设计人性城市品牌的各个环节需要有一种明确的规范,因此要考虑创建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系。常见的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归纳如下:

围绕城市优势提出的价值观;

强调城市社会效益的价值观;

立足于投资者、人才满意的价值观;

体现一种生存主张,引导市民形成意识共鸣的价值观。

城市品牌价值观是发展变化的,它不宜固定为一种精练的语言,而是由以体现价值观的精练的语言为中心向外放射、延伸的一种价值体系。

③加入情、感要素。把文化习俗、保健、心理活动、情感反映等要素加入到城市中去,使他们不仅赢得工作上的理性幸福,而且能赢得生活上的感性幸福。

④赋予艺术审美内涵。富有艺术审美内涵的城市品牌能给人们创造一种美好的感受,开启人们对生命的觉知和感悟,启动人们对高尚精神目标的追求与期待。

⑤注重城市品牌文化。城市品牌文化是凝聚在城市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历史观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搞城市品牌要拓宽文化的包容性,让更多的有品味的文化在城市品牌发展中合情合理地碰撞,以激发城市品牌发展的活力。

⑥关注品牌联想。城市品牌联想是人们对城市的记忆联想。正面、丰富的联想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不断赋予城市品牌具体化的人性内涵,通过传播、体验,与人们产生共鸣、振荡而形成的。

⑦承载社会功能。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不同之一,是要考虑到城市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城市在满足投资者、人才需求而取得利润的同时,也需要顾及利润之外的社会效益,如文化、社会福利等。

(5)给城市政府的几点建议。

应当说,针对城市品牌“人性设计”路径问题,我们为城市政府提出许多建议,为了突出重点,提以下三点建议:

①以“平常心”谋划城市品牌。城市政府心态平衡很重要,最起码能减少犯错误的可能。为此,城市政府要理性一点,急功近利的做法是害民不是利民、富民的做法。

②使城市品牌有“魂”。城市品牌是活的,会表达、能传递城市政府的思想,更能体现城市政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搞城市品牌不是想当然,不是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城市品牌的灵魂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设计城市品牌的重要依托。

③让市民参与。在城市品牌的设计过程中,城市政府要时刻关注城市居民的意愿,以市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为城市品牌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

[1]马泽.对经营城市与招商引资的思考[J].济南:发展论坛,2002.

[2]胡正祥等编著.中国产品人性设计[M].广州出版社,1994.

景观设计-论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 篇4

景观设计-论景观设计与人的关系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是人类的栖居地,是人造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作 者:刘帮权 作者单位: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年,卷(期):“”(23)分类号:关键词:

我国景观设计项目的选择与探索 篇5

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缺少一个重要的阶段,就是功能主义的探索时期。没有经历功能主义探索的中国景观设计师,在改革开放之后首先接受的是后现代的思想,历史、文化、象征和符号似乎成为每项设计不可或缺的主题,但唯独忽略了使用性。中国景观设计的问题还不止这些,景观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实践推动着学科向前发展,但缺少思考,缺少理论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就难有质的提高。

说起景观设计,近年来大为流行,似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上高水平的一个重要标签。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了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然而,就目前而言,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中国景观的机会到底在哪儿?在这里,机会变成了展示价值观的场所,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的景观设计的确良莠不齐,那么,从业者们,在这些年的思考与实践中会有怎样的所得和所失?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在保持地域性的基础上又将有着怎样的探索?

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篇6

居住小区配套环境景观愈加的被重视。

如何提高绿化造景的水平,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要求,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实现环境的良性发展。

因此,在以后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更加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环境。

一、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

1、能够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

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率的逐步加快,为城市带来了严峻的污染,对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等都造成危害。

而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不但能够将城市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吸收,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城市内的噪音减弱,推动经济的良好发展,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园林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吸滞大气污染物、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减轻雾霾污染上具有显著效果,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与绿地景观类型及其空间布局有密切的关系,国内外通过对城市绿地环境效应的分析发现,当绿化覆盖率小于40%时,绿地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状况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所以,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应受到人们的关注。

2、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对于城市来讲,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力量保证,反过来看,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也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的精神文明,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最近几年,很多大中型城市在发展期间对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极为关注,并且很多区域已经获取了不小的成效,不但良好地美化城市,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城市变得更加繁荣。

3、能够提高城市的形象,增加城市的内涵

在进行景观园林规划与设计期间,涉及到的元素很多,不但容纳了施工区域当地的民众生活习惯与风俗,同时也结合了城市中建筑与文化的特点,使其共同呈现出来,进而提高了城市整体的形象,增加了城市的内涵。

二、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1、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应该尽量的考虑小区居民的感受

在小区内修建园林景观的目的是为住户提供舒适优雅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住户的感受,要让人感到舒服,适当的设置锻炼设施,能让小区居民能更好的锻炼身体,要让小区居民尽量的与绿色接触,多看到园林景观,尽可能的让人们能随时随地的享受到清新、惬意的环境,呼吸新鲜空气,让人身心愉悦,促进小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设计过程中要对景观进行统筹安排,在保证人们环境的情况下,也要有效的节约小区的公共面积,使得更多的景观能恰到好处的融入小区的环境中,尽可能的做到一步一景,广阔的场景不太适合中小型小区的建设。

2、重视人性化的设计,提高小区的整体形象

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要注意设计细节,对小区园林景观的文化主题进行优化设计。

尽可能的避免不同文化的融洽,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在小区的水景之中,可以饲养金鱼,添加鸭,鹅等动物,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接触,也为儿童的成长带来良好的学习和促进作用。

3、小区的园林风格的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适合当地的风情,响应周边环境的信息,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不同的居住环境要搭配不同的设计主题,达到优化配置的作用。

东方的园林景观以中国的园林为基础,以自然山水的表现形式,适合环境幽静的设计风格。

在小区的设计过程中,要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方法,地方风格的住宅要和当地的民俗文化相契合,设计符合地方特色和历史痕迹的园林景观。

三、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措施

1、全面认知景观园林规划的内部结构

对于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其融合了教育、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并且创建了独立的产业系统,在进行设计与规划期间,需要同我国当地的特色相结合,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由整体出发,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把景观园林与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使其成为城市建设期间不可或缺的内容,尽可能把我国建设成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化城市。

2、保留原有植被

大型居住区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保留该地区的原有植被,这也是小绿地建设过程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项重点问题。

原有植物的保留不是将之前的植物一股脑的全部保留,而是需要依照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有选择性的保留。

一般在城市之中,因为常年的开发,所以难以留下一些原生的植物群落,比较多的都是人造的,因为这些植物在和其生存的环境有长期的共存,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关系,所以这些植物一般情况下都选择保留。

3、调节植物关系

有些植物之间生存在一起,能够互相依存,互相获利,而有些植物的存在会影响其他一种植物的生长。

因此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关系做协调处理。

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生长就有裨益,而胡桃和苹果则不宜种在一起。

4、园路植物配置

平坦的通途一般使用规则式的配置,最好选择观花乔木,并且用花灌木作为下木,能够丰富整个园区的色彩。

主路的前方若有建筑物作为对景,那么可以密植两旁的植物,突出建筑主景。

蜿蜒曲折的道路,植物的配置不要过分“规矩”,而是用需要彰显自然式的特点。

5、水体植物配置

在一些小型的园林中,水体的表现形式都是水池。

为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植物的配置常常需要将个体的形态表现出来,或者借助植物将水面空间做分割,强化层次感和空间感。

水池边上可以配置一些洋金凤或者文定果,起到疏密有序的效果,不但不影响视线效果,而且增加了植物的层次等级。

6、结合居住场地特征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土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

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项目执行这个标准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而且显得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总而言之,小区景观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是建设城市重要的构成内容,对美化、改善城市环境,确保民众生活安全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迟晓辉.谈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J] 城市建设: 下旬,2010( 4 )

[2]黄绪民,潘曙光,王华涛.浅谈袖珍公园的现状与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10(5)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篇7

关键词:景观设计,设计困境与问题,可持续发展,景观价值,理想

0 引言

作为一名从业景观设计四年的浅资景观设计师, 隶属本土景观设计师, 在专业方面有些自己的见解与大家分享。

在中国, 景观设计是较为新兴的行业, 在古老的园林专业和西方景观专业的历史下多元共生, 在短短的十五年时间里发展起来, 在重重矛盾中快速生长而又善变。作为古老而又新兴的景观设计学在中国压缩成为短短的15年, 而且其中面临着很多矛盾和问题。现在我在这四年光阴间的一小缕缝隙中稍事停留, 盘点往昔、警醒现实, 寻找自我价值, 做自身设计道路上的自赎, 努力探索创新发展之路。

1 现实篇 (困境与问题)

1.1 中西合璧随着城市进程的快速发展, 信息高速的运转, 各种类型的景观项目纷至沓来。

在中国景观业的这个市场上, 本土景观设计师与境外景观设计师同台竞技, 有合作亦有拼杀。中国本土的景观设计在古老的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 境外的景观设计起步比较早, 在西方古典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近些年来, 境外景观设计思潮和作品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介绍到中国。

市场的巨大诱惑力使得各种类型的景观公司来染指中国的景观项目, 其中鱼龙混杂, 有好有坏。本土景观设计师在面对中西合璧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还是很被动的, 业界有一些怪现象:首先呢, 中国人比较崇洋媚外, 很多重大项目都是境外设计师主持的, 不得不说境外的设计师有些确实是很厉害, 但也不全是, 请不要盲从, 其中有一部分以市场为目的, 打着异域旗号的劣质设计师, 同时还有中国的设计公司挂在境外设计公司名下、请境外的设计师来充场面, 这种现象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作为本土设计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 面对国外的各种思潮, 不能以读图为先, 在具体设计随心所欲抄袭模仿西方景观, 再冠以境外之名做做中国的景观项目。中国本土的景观设计师正视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国的景观项目已经不缺形式怪异, 与地方文脉、基本环境毫无关系的景观, 中国本土的景观设计师要警醒自身, 寻求中国自己的本土景观设计之路。

1.2 信息泛滥和创造力下降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个小故事:

刚开始做设计师的时候, 一次抱了一摞书遇到一位院里的领导, 领导问道怎么拿了这么多的书啊?我回答说回去做设计。领导微微皱了一下头, 淡淡的说了句, 看那多书对做设计没有好处。当时没有理解, 随着在工作上阅历的增多, 再想这句话的时候感想颇多。

随着网络的发达和各种景观类书籍的大增,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在各个设计公司门口总会周期性的出现贩卖各种地下出版物的书商, 时不时的会向你推销各种景观书和盗版光碟, 也许几天几周后, 书中、光碟中的某个方案就会变相地出现在你的设计中, 最终成为某甲方的项目。此类图书以图片精美、价格优惠, 与国际接轨, 各种国外最新设计方案, 国内最新楼盘, 铺天而来, 而本土的景观设计师沉迷于这视觉盛宴里, 热衷浮光掠影的阅读, 参考各种意向图片, 习惯了拿来主义, 一味抄袭模仿。盗版光碟, 使本土设计师习惯了“Ctrl+C”“Ctrl+V”, 将自己或别人已有设计成果拼贴、重组、微调, 成为新的设计方案, 简单快捷, 方案质量没有提高, 其面上的成果却大大扩大。这个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我们一般设计师中, 一些著名设计师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上学的时候我的设计老师就讲过, 设计是以创新为养分而生长的, 没有创新, 设计终究有一天会走向死亡。

1.3 视听盛宴本土景观设计师常说一句话:

没事, 还有效果图呢!其出现的原因是现在专业的效果图公司的表现高手风起云涌, 于是设计师与表现高手用震撼的视听盛宴来合谋打动甲方, 各种炫酷平面, 万里晴空、晚霞夕阳、冷月无声、细雨绵绵的鸟瞰图、透视图, 再加上等比例的模型, CG动画, 让甲方触景生情, 接受了原本平庸的方案。作为本土景观设计师为什么与境外设计师出现一定的差别, 主要是没有把精力放在方案本身的推敲上, 而是注重表现方面。

1.4 梦想状态

所谓的梦想状态, 就我本人而言, 希望自己的设计的作品没有修改, 在建成后的一定时间内, 达到理想状态, 追求景观的稳定性。但是现实和理想是有一定的差距:甲方在造价上的考虑、物业在后期的维护、场与图纸有出入等等, 真实的景观设计是建立在持续变化的前提下的, 所以我们设计师的目标不应该是照搬图纸, 而在于更自觉地建立一个动态的过程, 协调各种关系, 使设计更好地与现实结合, 孕育出真实的风景而不是停留在纸上空间。

2 理想篇 (探索与创新)

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虽然存在很多问题, 只有重新认识景观, 研究本质, 才能冲破现阶段的束缚, 挣脱虚假继承和创造力枯竭的恶名, 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优秀景观设计作品。

2.1 生态可持续景观设计

生态学法则是现代中国景观设计发生转向的一个重要特征,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的设计观念里融入里生态可持续的理念。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 中国近些年提出了低碳的理念, 景观的低碳可是说是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是设计师寻求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平衡点。

下面想从细节工作上来讲一些自己对生态可持续景观的运用:瑞安C14地块该项目的设计概念就是低碳、可持续的景观设计, 对于概念的落实在4个方面:绿色屋顶、光导管、太阳能板、雨水收集。

绿色屋顶,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绿色屋顶都是生态可持续的, 一些是为了最大程度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有一些需要满足使用者的日常使用要求。这二者之间有着一定区别, 一种是简单的屋顶绿化, 淡化人的使用要求, 采用本地的耐旱野生植物, 屋顶灌溉主要依靠自然灌溉, 而非机械灌溉, 绿化的面积也较大, 对建筑自身的热能消耗有大大减少, 能吸引一些生物, 形成一个生态的系统, C14项目四号楼的绿色屋顶为这种。另一类是花园式的屋顶绿化, 人的参与比较多, 在植物的选择上, 耐旱的品种常常被忽略, 多用的是有景观效果品种, 一般需要机械灌溉, 对于生态系统的形成作用比较弱。

光导管, 是利用太阳光照明, 将光线导入室内, 减少对电能的消耗。C14将光导管运用在地下车库的照明上, 光导管同时也作为庭院灯使用, 将节能20%。

太阳能板, 这个我想很多设计师都很熟悉了, 一般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转化为电能利用, 一种是转化为热能使用 (常见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 。C14项目是将太阳能用在电力的使用上, 主要是提供景观和地下车库的照明。

雨水收集,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 场地的雨水有效的利用起来。C14项目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水景和灌溉, 节约了一部分水资源。

在这些具体的设计中, 找出如何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将生态可持续发展更好的结合到设计中, 我们还有很远的一段路要走, 保护自然的基础更有效的利用能源是每个景观设计师传承的。

2.2人文化的景观设计

对于人文化的景观设计是关注人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景观很大一部分是为人服务, 以人为本, 景观设计师要关注人性场所, 这要依赖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经验, 表现为在空间尺度与结构的把握, 场地色彩、微气候的营造, 以及行走、逗留空间的设计, 还有不同人群的偏好和对弱势人群, 预计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在这里日本的通用设计很值得我们学习, 通用设计不是具体某件东西或是设计, 它是以人为本, 把人的相处方式充分的考虑到设计中, 尽最大可能满足每一个人。我们中国本土设计师要好好的研究这方面, 不要让设计有种无情、冷冰冰的印象。

3结语

农林生态景观的设计与规划 篇8

关键词:农林生态;景观;设计;规划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2.066

1农林生态景观的发展现状

目前,各国的生态景观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生态景观园区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前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例如,德国的“乡村旅游”、“市民农园”,意大利的“农业旅游”,英国的“田园城市”,法国的“城郊农业”,波兰的“果菜园”,美国的“广田城市”,加拿大的“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马来西亚的“国家级农业公园”,这些都是农林生态观光园区发展的典范国家。通过最新的农业科技把农、林、牧、渔、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新型农林生态观光园区,从而改善和丰富人们生活居住休闲的环境。通过对各国农林生态景观园区发展和建设的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农林生态景观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实际经验。

2城市郊区建设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可行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生态观光和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了热点话题。使用现今的高科技手段改造原有大自然环境特征,为人们展现一种新的自然环境,做出一种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的生活环境是现今人类所追求和向往的。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农林旅游、高科技农业林业园区都在不断建立和崛起。观光农林业生态园区作为我国农林业的转型升级,把城乡园林和农林业现代化融为一体,达到尽快与国际接轨的目的。

3观光园区的种类

3.1农业主题公园

我们通过对主题公园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其大多数园区都是利用当地农业景观为基础。建立和规划起综合观光旅游景区,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以及休闲娱乐集中整合为主题公园。它的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旅游、度假、休闲、农产品、娱乐等设施。在园区内可展示名优产品,并且可以组织举行各类节日庆典活动。农业主题公园一般划分为森林区、花卉区、水果区、景观区、服务区和生活区等等。

3.2农业观光园

在接近城区或者城市近郊建立特色农业园区,例如:花卉园区、养殖场、果树园区、蔬菜种植区、自由采摘区等,为人们提供入园采摘服务使人们更加亲近大自然。

3.3农业田园化

农业田园化地区主要建立在城市的近郊,以城市为依托发展田园化农业产业。该地区主要以园艺农业为主体,配合瓜果的种植、花卉的培养、蔬菜的种植,果实和水产养殖。同时,结合城市近郊的村镇环境美化,集菜地、水面、农田、果园、房舍于一体,建设一系列与实习、实验以及旅游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

3.4休闲农场

主要建立以农业为主的休闲娱乐区。园区内可实现观光、体验农作、采果,让城市化的人们体验到农村的生活,充分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休闲农场也可以提供短期的住宿度假服务,这样可以使游客体验到更多的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生活,为非农业者提供调剂性劳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科普和实习劳动的机会和场所,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周边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3.5现代化科技园区

现代农林科技园区是通过对科技旅游和农林业旅游结合出现的新型园区类旅游项目。充分发挥农林新型科技的优势,引进和使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农林技术,建立起农林业科技研究、推广、试验、生产、示范和经营等活动场所。

3.6森林公园

主要以林木为主的大型农业复合生态群,拥有多变的地形和辽阔的林地。森林公园内主要景观由林区、河流、小溪、草地、山石等组成,为游览者提供观赏性、游览性较强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态自然环境。

3.7 植物园

在城市郊区建设综合性植物园,引进国内外优良的植物种类,结合本地实际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种植,实现林草优美景观相间的布局。成为种质资源丰富、园林景观优美、具有观赏、游览、科研、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场所。

4农林生态观光园区的规划

农林生态园区规划主要分为四步进行:第一,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农林业相关信息,划定规划范围和规划区域的用地情况,确定该区域的特点以及公园的主题等;第二,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细致分析,规划出园区的主体框架,明确相关规划内容,初步规划出整个园区用地规划情况;第三,方案制定阶段,完成草图和文字方案,形成初步文字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和论证,修订初稿后形成正式文件;第四,最终形成成果文本和图形文件,文件中包括规划园区框架、布局、绿化、水电、经济区域、分区规划等文字内容和相应规划图纸文件,园区规划全部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开发和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爽,王进,詹志勇.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4,(05).

[2]彭少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主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J].广东林业科技,2012,(03).

[3]秦春林.对旅游景区中生态景观设计的思考[J].北方园艺,2011,(24).

[4]郑晓芹.浅谈生态景观林建设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J].陕西林业科技,2014,(06).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篇9

〔关键词〕陈设设计;微景观;课程改革;实践

陈设设计,也称为室内软装设计,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室内空间在不改变建筑结构基础上所实施的空间再创造,主要体现在室内各种物品的摆放、陈列上。在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客户审美、功能造型等特点,创造出既满足使用者功能要求,又符合他们欣赏水平的宜居环境。《陈设设计》课程是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在课堂上对陈设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让学生掌握什么是陈设设计的概念,并能够优化当前空间、创造出功能布局合理、风格特征统一、审美品位高雅的环境空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陈设设计》课程现状

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通常由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两个部分组成,知识目标要求了解、掌握课程内容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等、诸如“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论知识,而技能目标则是要求学生掌握“做什么,怎么做”的技能知识。《陈设设计》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其目标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侧重于技能目标、即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动手具体操作,才能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常常止步于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形式,而课后练习仅仅停留在纸质、电脑制图的程度上,虽然这种室内设计构思方案的训练也能一定程度训练到学生们对陈设单品的审美、室内色彩氛围的把控、设计风格流派的搭配等能力,但还是缺失具体的实践过程,使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陈设设计》这门课程中,这种局限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们对陈设物件——家具的尺寸感觉常有偏差,且对物件陈列空间感知能力不强等需要具体动手操作的环节上。

二、微景观的优点

绿植陈设一直是室内陈设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分类,而绿植陈设中的微景观陈设是近年来在市场上流行度颇高的绿植小品。微景观,是将苔藓、多肉、蕨类等一些尺寸体态微小的植物,配以砂石、模型等小品内容,置入合适的器皿内形成妙趣横生场景的陈设景观,微景观由于其尺度微小、养护方便、玲珑可爱又有着一定的观赏价值,深受大众们的喜爱。新兴的俗称“多肉植物”的番杏科、景天科、马齿苋科等造型微小、姿态可爱的植物,成为微景观营造中的主角。此外,一些诸如国外引入被人们称作“空气草”的气生植物凤梨科铁栏,由于其几乎不需要水土且造型美观的特点,也被常引入到微景观的设计之中。苔藓类植物也在微景观中应用广泛,配以合理的高低起伏布局设计,可打造出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恰当地将微景观绿植陈设于室内居室之中,可以起到既美化空间,又净化空气的效果。

三、微景观与陈设设计课程结合的切入方向

陈设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具体拆分为:家具、灯具、布艺、绿植、装饰物五类。其中,绿植分类就契合了微景观所涉及的内容。而微景观因其操作性强、易展览交流的特性,也决定了将其搬入教室、融入课堂的可实现性。所以,在高校《陈设设计》课程上创造条件将微景观这一项目接入,是合情合理且可以实现的。将微景观融于陈设设计的课程结果不应局限于一个效果图纸或小型的室内模型,而是要根据教师提供的前提条件和拟定空间状态,创造出一份恰当的、真实的实体设计作品。学生在采购,选用每一项作品中的元素时,都需要用心考虑花卉草木的色彩与形态,此外,花木当中的盆器、造景小品的摆放位置也需要在创造作品中不断地观察与修改。学生在与作品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之中,设计思想与情感直接体现在手中的作品上,学生可在作品实现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现实实践经验,可以说,微景观的融入让学生的作业形式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

四、课程教学重点

微景观设计制作内涵包含有种植、养护、营造、摆放等内容,而对于《陈设设计》这门课程而言,我们有必要将这些过程内容有所截取和放大,选取与《陈设设计》所授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让学生来操作和演练。因此,根据《陈设设计》的课程内容,我们主要关注于微景观所营造出来的艺术姿态,以及其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并将微景观的造型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着重研究植物的色、型、材与盆器的搭配、以及成品作品在室内空间中的摆放所产生的艺术视觉效果。例如在西方古典风格的室内设计上,室内空间通常大气、华丽,物件造型繁复,常用金碧辉煌的色调,配合大空间、大物件、大主题、大图案来表现。在植物选择上,常选择叶形宽大、叶色美丽、大型且线条优美的观叶植物。装置植物的器皿也通常光滑、精致,如若花器为较高的冠军杯形式,还可选择具柔美悬垂线条者(如珍珠吊兰)作为向下拉曲线的植物打造整体效果。在微景观的设计营造上,选择植物时主要注重其整体的色彩和图案美,并将欣赏的重点放在微景观的整体图案和整体色彩上,植物要尽量选择形体量大、色彩浓艳、端庄大方的品种。在种植布局上,构图多为对称性的几何形构图,如饱满的圆形、月牙形、S形,伞状形、且均要有明显的轴线。在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里,空间往往干净明亮,物件多以利落的几何造型为主,则可以运用简约、流畅的陈设造型,结合各种科技的元素,呈现出时尚、个性的现代设计。对于适合于现代风格的微景观设计与制作,首先要分析空间拥有的条件与呈现需求,就视觉来看,可选择线条干净、简约的植物,布局构图也不宜过于复杂,放置在金属、玻璃、塑料等带有现代气息的材质的器皿上,较为符合空间主题氛围。而东方禅意风格的室内空间色彩较为暗沉,气质内敛深厚,当中往往蕴含有非常浓郁的文化意境,一石一木都充满耐人寻味的人生哲学,最适合陈设与摆放神韵静谧、姿态古朴的苔藓类微景观。选择的植物多以姿态优美的线性种类为主,配以一些姿态婆娑的观叶植物,如姑婆芋、佛手芋等,在低光照下仍能展现茎叶的线条美。在微景观的设计与营造上,植物品种尽量简洁,色彩最好素雅;配以奇石、朽木、苔藓与蕨类,注意突出植物的线条造型,花朵、叶片、枝条等尽量互不遮掩,重视植物的个体美,充分表现幽远、安静的意境。在微景观的整体布局上,则和西方风格中的微景观营造完全相反,尽量构图简练,以不对称的自然构图为主。在盆器与植物的搭配方面,若想呈现原始景观,可选择较浅的浅盆或广口深盆,以便于植物群组造景。若想呈现优美的线条意境,素色单盆植栽搭配曲线优美的植物即可,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朽木木桩,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古拙的姿态,也十分适合用于作东方禅意空间的微景观盆器。

具体而言,将微景观的造型设计融入高校《陈设设计》课程当中是方便可行的,是促使学生们加强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在改革后的《陈设设计》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首先,在课堂教学上,需要从理论层面完整而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微景观的信息和其在室内陈设设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对该内容的学习兴趣。其次,微景观的设计与创作实践性很强,在课程过程中需要留出精力和时间给同学们现场创作,务必强调实际操作的必要性。再次,微景观的造型设计与艺术审美品位息息相关,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广泛借鉴、参考各种相关艺术形式,并了解和熟悉市场,使学生的创作之前能够充分地开阔眼界、了解市场动态。最后,作为《陈设设计》课程的改革尝试,应重视结课后的教学评价环节,要制定一套严谨合理的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的评价评分标准,促使学生对制作微景观这种新的课堂实践、端正态度、认真完成教师所交代的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在课程结束之后,还需注意给予学生作品展览和交流学习的机会,并及时听取学生们对课堂的反馈,以此更进一步调整该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的方向。

参考文献:

景观与景观设计的含义 篇10

1.景观建设和艺术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景观建设和艺术化是相对统一的完整体,景观建设离不开艺术,同样艺术需要景观建设的有效结合。景观建设包括墓园的土地合理规划和利用,建筑的构筑,道路、景观、绿化、水脉以及雕塑的建设。而艺术化,则含盖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艺术、规划的布局方式艺术(譬如是采用西方严谨的几何布局,还是中国山水园林布局)。道路的自然和严谨艺术,景观小品的造型艺术,水脉的形式和特点艺术,雕塑的造型和体量艺术。同时还包括墓穴墓碑产品的设计、制造、安放、材料和色彩的搭配以及配饰艺术。绿化中各植物物种配置艺术。社会各阶层知名人士的个性化的引导和开发艺术等等一系列。而景观建设就是要突出这些明朗的建筑,优美清新的环境,风格各艺的墓石雕刻,突出人造环境,环境造园的人文互动的景观现象。

2.景观建设和艺术化遵循的原则。

当前我国城市公墓建设普遍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和安全条件差,污染严重,建筑构建没有特点结构不规范,园区绿化及设施落后、墓园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墓园景观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墓园设计者迫切思考和首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首先就是必须遵循现代陵园发展的原则

2.1第一个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迎合人的心里,重视人的行为规范。做好生者对逝者缅怀追思的祭日工作,充分发挥墓园的优势作用。

2.2第二个原则墓园公园化原则现代陵园要摒弃过去的阴森、恐惧、凄凉的感觉,要重新赋予她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墓园公园化的理念就是要把墓园做成一个花园式公园,通过一个“古”字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典雅风格、通过一个“幽”字体现园区道路的曲径通幽、再配合园林景观小品,让我们的前辈和故人安静地置身于这样一个花园中,每逢祭扫之日,后人可踏着和风,迎着煦日,来缅怀他们,

2.3第三个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陵园自身的地理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破坏生态环境,使用一些特殊地形来打造景观特效,即增强了园区的层次感,又突出了景观效果。

2.4第四个原则道路设计原则园区道路同城市区间道路有共同之处,园区内的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和三级道(园区小径,墓间人行小道)。主干道可行机动车,在祭日到来之际用于快速疏散人流的作用。次干道可供墓园服务使用,园区小径,墓间人行小道重点在铺装上考虑即要安全,又要美观大方。原则上采用景观设计中的 “曲则顺”、“直则冲”的原理。

2.5第五个原则产品艺术化原则墓园的产品不仅仅是一座座墓碑,同时又是一尊尊高品位的艺术品,给后人以舒心的视觉享受。当生命结束后,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将人生的喜爱用艺术的形式展现给后人,即丰富了人生又启迪了后人,艺术产品的多姿多彩同时也美化了墓园,达到了景观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求职采购工作经验总结下一篇:餐饮重大活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