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主题单元教案的主题(精选9篇)
根据主题单元选题时要强调“生活性、开放性、挑战性、尊重课本、符合课标、立足学科、综合学习”几个原则,选择“录音机的使用”这一主题。
1.生活性
该主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接触过很多的声音处理效果,能根据要求随意制作出多彩的声音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投入精力进行深入地学习。
2.开放性
学习方式的开放性:可以通过学习主题网站、网络、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辅导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
作品主题的开放性:制作配乐朗诵,可以朗诵语文课本中包含的古诗、散文等等,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其他作品。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制作最后的作品,可以自己录制声音作为素材,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素材并加工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这其中不仅需要掌握本节课知识和技能,还涉及到网络搜索、媒体转换等多种知识技能。
3.挑战性
本节课的挑战性适中,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达成。4.源于课本、有所超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四篇课文, 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国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是篇俄罗斯的作品, 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 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是写我国西双版纳打洛江畔的一头战象, 再现了它生命最后的辉煌与庄严, 表现出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通过写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 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 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1.目标性教学, 体现学科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将较好地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工具性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继续指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通过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表达的丰富情感,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人文性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 入情入境地朗读, 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 体悟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2.启发式教学, 体现以学定教。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到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须教”, 都在倡导启发式教学, 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 是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其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 本主题单元的教学, 着力体现重点指导、学法引导、品悟促读的教学思路, 启发、引领学生在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学有所得,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的良好习惯。
3.整合式教学, 体现语文综合。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 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要有大视野, 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本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打破以往传统的逐课讲授的教学定势, 整体设计教学过程, 克服了常规教学中出现的主题单元课文之间无联系的弊端, 构建了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适时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口语交际活动、选读课文学习以及拓展阅读活动等, 体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主题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单元生词, 单元“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能读会写, “读读记记”的词语能够正确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 体悟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 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 体会句子的意思, 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挚、具体的。
4.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思考问题, 联系生活, 汇报交流,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升华对动物的认识与感情。
5.明确要求, 鼓励多元思考, 指导学生围绕教材提供的图片展开合理想象, 学习本组课文在表达上的方法, 努力使学生习作达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目标。
6.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内容包括“同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班级读书会、“我随蒂皮游非洲”读后感演讲会、“我的动物朋友”主题画报展示和“我眼中的动物英雄”诗歌故事会等, 通过学生积极的学习参与,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耀14课时, 本教学设计12课时。教学《老人与海鸥》2课时, 举行“同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班级读书会1课时, 对比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和选读课文《军犬黑子》1课时, 举行“我随蒂皮游非洲”读后感演讲会1课时,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1课时, 习作2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召开“我眼中的动物英雄”诗歌故事会1课时, “我的动物朋友”主题画报展示1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课外读物《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以及书中的精彩故事《阿布, 我的大象哥哥》《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我只吃不认得的鸡》《豹子很危险, 但我照样跟它玩》《温柔的小狮子———穆法萨》等。
2.指导学生学习《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 学生自主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军犬黑子》。
3.小黑板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8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句子的含义,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爱海鸥的情感写得生动、具体的。
教学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 初步理清课文脉络;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根据学案自学课文《老人与海鸥》第一部分, 完成练习, 再和同桌交流。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导入:动物是我们人类亲密的朋友, 它们和人类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七单元的课文, 都讲述的是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走进这神奇的动物世界, 你们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今天, 我们将一同走进昆明翠湖, 走进发生在十几年前一个真实、平凡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
2.揭题。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读通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 这些词语不容易读好, 我们来试试:
撮起嘴旋涡应声而来抑扬顿挫扇动翅膀炸了营
(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段 (1耀13自然段) :通过描写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故事, 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第二段 (14耀19自然段) :老人死后, 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的画面, 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三、细读课文, 完成学案
学生自主完成学案, 之后同桌共同讨论不懂的问题。
附:学案
1.结合上下文和查阅工具书,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褪色抑扬顿挫亲昵企盼炸了营
2.请你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中两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______。
第二部分:______。
3.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 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意。思考下列问题, 认真回答。
(1) 第2自然段是对老人的______描写。有一个词文中出现了三次, 它是______, 从这些描写中你能感受到这是一个______的老人。从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赶到翠湖为海鸥送餐, 你体会到______。
(2) 第3自然段是写______的画面。请在文中勾画出写老人动作的词语, 读读句子, 想象画面, 你从其中体会到______。
(3) 和同桌合作读读第4耀13自然段。你发现这段话写出了______, 勾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或句子, 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到老人把海鸥当做______、______。
4.将不懂的问题标注在书上, 与同桌讨论。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学习体会, 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 体会句子的意思, 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内容
1.交流自学第一部分的体会, 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深入体会老人爱海鸥的情感。
2.运用品词析句的方法, 抓住课文第二部分写海鸥动作的句子, 体会“意想不到的事情”里蕴涵着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教学步骤
一、互动交流, 朗读悟情
1.概括。用简短的话概括课文中两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老人深情喂海鸥。第二部分:海鸥真情送老人。
2.研读。找出重点语句说感受, 有感情朗读, 感受老人爱海鸥的情感。
(1) “他背已经驼了, 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三个“褪色”和对老人的外貌描写, 你能感受到什么? (勤俭的老人, 却无私地对海鸥付出, 这是老人对海鸥的爱。)
(2)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退开一步, 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 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从这些老人给海鸥喂食的动作描写以及海鸥吃食的动作描写, 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 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一个“扫”字, 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通过朗读, 想象画面,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3)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 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 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你从哪一个词感受到了老人和海鸥的感情很深? (通过同桌分角色朗读4耀13自然段, 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品析词语或句子, 帮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知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亲昵, 对海鸥的爱。)
二、归纳学法, 应用学法
1.归纳学习方法。回顾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 (默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 体会文字表达的情感, 练习有感情朗读。)
2.自主、合作学习。按照归纳的学法自主学习第14耀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3.汇报交流。
4.再读课文。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词语, 将体会和感受写在书的空白处,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最后在全班交流。
(1)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 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做亲人的情感。)
(2) “过了一会儿, 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 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3)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象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 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 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5.朗读品味。指导学生带着体会朗读, 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
三、拓展延伸, 小结升华
1.指导写感受:2006年1月, “海鸥老人”吴庆恒的雕像在昆明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揭开了面纱。看, 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水边, 面带微笑, 手捧鸥食伸向空中, 红嘴鸥在他手上、身边蹁跹环绕……一幅人鸥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永久定格。学到这里, 你有什么感受?写上一段话吧。
2.学生写话并交流。
3.总结延伸:这位普通的老人把无私的爱献给了海鸥, 这海之精灵以超乎寻常的独特方式回报他, 人与动物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现在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作者是法国的一个小女孩, 叫蒂皮·德格雷。她从小与身为摄影师的父母在非洲生活, 拥有许许多多的野生动物朋友, 大到大象, 小到蚱蜢, 她不仅敢与豹子亲密玩耍, 而且还敢和变色龙亲吻, 她甚至敢和蟒蛇盘坐在一起, 与趴在自己胸口的大蛇对视。这些镜头都被她的父母拍下来, 有趣的故事和妙趣横生的照片都发表在《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里。书中的一些精彩故事《阿布, 我的大象哥哥》《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我只吃不认得的鸡》《豹子很危险, 但我照样跟它玩》《温柔的小狮子———穆法萨》, 老师推荐你们课后阅读。
“同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班级读书会 (1课时)
活动准备有条件的学生可购买《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没有书的学生, 教师可给学生准备, 复印书中的故事十余个。
活动目标通过读书活动, 了解小蒂皮和动物之间的有趣故事, 从而引发学生热爱自然、善待野生动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 介绍精彩故事
二、自主读书, 写好读书笔记
提供写读书笔记的三种方式, 请学生自行选择。 (1) 抄写文中好词佳句; (2) 随文圈点, 写下读书批注; (3) 用阅读卡片写下读书时的体会、思考。
三、小组交流, 共享心得体会
用10分钟时间, 分4人小组交流读书感受, 分享读书笔记。
四、课外延伸, 布置学习任务
要求学生将阅读延伸到课外, 通过多种方式阅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 用两天时间写好读后感, 准备参加“我随蒂皮游非洲”读后感演讲会。
对比学习
《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军犬黑子》 (1课时)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缘故、黯淡、消瘦、知觉、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直勾勾、大摇大摆、无影无踪”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跑进家来的松鼠》中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感受《金色的脚印》中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 体悟《军犬黑子》中黑子的痛苦经历, 懂得人与动物之间只有彼此信任和爱护才能和谐共处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提出教学目标
小蒂皮在非洲结交了许多动物朋友, 你们读书后一定很有感触。生活中你们有与动物朋友玩耍一处、生活一处的故事吗?今天, 我们将学习三个有意思的故事,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写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但是给你们的感受也许会不尽相同, 相信阅读之后你们会对人与动物的交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选择学习内容, 根据学案自主学习
一只可爱、顽皮的松鼠, 一个温馨的狐狸家庭, 一只受尽委屈的军犬, 你们对谁的故事最感兴趣呢?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篇课文, 根据学案自主学习, 完成练习。
附:《跑进家来的松鼠》学案
1.默读课文,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松鼠在“我”家做过的几件事,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里来的松鼠, 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了松鼠的习性。读读“我”与爸爸的对话, 画出描写松鼠动作的句子, 读一读, 想一想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 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回忆以前学过的说明文《松鼠》, 想一想《跑进家来的松鼠》与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将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5.给画线的部分换上适当的四字词语, 并选择一个词语造句。
(1) 但是松鼠继续想尽一切办法地贮存冬粮。 ()
(2) 这是松鼠的天性, 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心能落在别人的后面。 ()
(3) 我们跑出去, 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
6.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在比喻句后面打钩, 并说说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1) 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 ()
(2) 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 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
7.喜欢这篇课文吗?说说为什么?
《金色的脚印》学案
1.读读下面词语, 并学样子说三个。
2.默读课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思考: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做好发言准备后, 与周围同学讨论交流。
4.自学完这篇课文, 如果要你用一个词形容你此时的心情, 你会选哪个词?理由是什么?
《军犬黑子》学案
1.读读下面的词语, 不会读或不理解的查字典解决。
掺杂 嘉奖 无动于衷
虎视眈眈 威风凛凛
2.快速阅读课文, 用简洁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 在感受最深的句段旁写下批注。
4.朗读课文第4耀19自然段, 思考:黑子后来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变化呢?你想对黑子的训导员说些什么呢?
三、互动交流, 分享学习的快乐
学生发言, 分别汇报自主学习的体会, 教师相机安排朗读练习。
四、提升小结, 对比讨论
这三篇课文写的都是人和动物的故事, 但结局却有所不同。比较思考一下,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引导学生体会, 动物也需要人的呵护和理解, 只有信任和爱, 人与动物才能亲密相处。)
“我随蒂皮游非洲”读后感演讲会 (1课时)
活动准备提前布置学生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里的故事, 选择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安排一至两名学生担任演讲会的主持人。
活动要求指导学生写完演讲稿后再用提纲的形式将文章大意归纳, 用于做演讲提纲。告诉学生演讲的要求:脱稿演讲, 内容要有观点, 要联系自己的想法, 语言要流畅, 表达要有激情。
活动步骤
一、主持人宣布演讲会开始。
二、学生演讲《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读后感。
三、教师小结。
《最后一头战象》 (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把握并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2.理解战象嘎羧的行为, 分析其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引导学生体会嘎羧内心丰富的情感, 分析它的形象。
教学准备
1.课前预习, 通读课文, 掌握生字词。
2.通过查找资料, 对战象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你们读小说、故事这一类文章时, 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情节、主人公、精彩的部分。) 什么样的小说, 你觉得写得很好?
刚才大家说得很对, 把握好故事情节, 是读懂小说的关键;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读好小说的重点。所以, 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头战象》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就是看看这篇小说写了什么, 塑造了什么样的主人公。
二、初读课文, 把握故事情节
1.快速地读课文, 用笔圈画出疑难之处。给每个自然段都标上序号, 并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事情, 试着用简练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提示学生, 在读的过程中用小本子把主要事件记录下来。)
2.师生讨论, 解决疑难。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教师归纳整理:英雄垂暮———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4.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 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 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事情连起来说清楚。
5.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 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 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感悟, 感受“感动”细节
1.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让读者难以忘怀, 往往是因为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如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嘎羧是头大象, 虽然它不会说话, 但从描写它神态、动作的词句中能读出它的心声, 也一定能感受到它的形象。请同学们完成第二项学习任务, 画出文中描写嘎羧的句子读一读, 体会嘎羧的内心, 说说让你感动的地方。
2.学生自读体会, 画记词句, 做批注。
3.讨论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体会、总结嘎羧的品质。
4.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 我们是先找到相关的句子、段落, 然后品读描写嘎羧行为的词语和句子, 联系上下文, 抓住关键词语细细体会嘎羧内心的想法, 从而受到了感动。
四、讨论交流, 品味“英雄”情怀
1.学到这里, 嘎羧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有三个选择,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 说说你心目中嘎羧的形象。可以用书上的句子说明, 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明。
(1) 大象嘎羧
(2) 战象嘎羧
(3) 英雄嘎羧
(学生思考后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嘎羧身上所具有的战士的品质、英雄的品质, 如忠诚、勇敢、团结、重感情、坚毅、感恩等。)
五、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本文的作者沈石溪是位著名的动物小说作家, 他说:“写动物的故事其实是折射人的本性。”你怎么理解他这句话呢?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情感的文章还有很多, 推荐同学们阅读《第七条猎狗》《斑羚飞渡》《狼王梦》等。
一、对“小学体育主题教学单元”的认识与理解
我们认为小学体育主题教学单元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而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具有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主题教学单元强调以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和连续课时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整的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开发主题教学单元其实质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化处理的过程。
我们不能狭义的把“主题”理解为“思想”主题的意思,主题教学单元的“主题”呈现形式可以是“生活情境”主题、“故事情节”主题、“趣味游戏”主题、“合作交往”主题、“个性发展”主题、“心理健康”主题、“运动项目”主题、“运动处方”主题、“理论学习”主题,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主题。
二、主题教学单元设计的一般步骤
以我们构建的水平一(二年级)《森林趣味运动会(障碍跑)》主题教学单元为例(表1)。
步骤一:明确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开发主题教学单元首先各校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体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各水平学段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分类。例如,我们把教材具体分为重点教材和一般教材两类。重点教材:小篮球、武术组合动作、篮球操、走(水平一)、跑(快速跑、障碍跑、耐力跑等)、跳跃(立定跳远、急行跳远、跨越式跳高等)、投掷(轻物投远、准、垒球、实心球等)、技巧(各种滚翻、前、后滚翻、支撑跳跃、攀爬等)、队列队形等;一般教材:发展学生机体的身体素质,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柔韧等素质练习和活动性游戏等。
步骤二:认真解读教材,构建单元主题。
第二步应对教学内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分析教学内容对学生身心影响,深刻理解和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教育价值,弄清其教学内容之间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例如,障碍跑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较强的综合性运动,它能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和野外生存的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顽强进取精神。小学低年级是以学习和掌握钻、跨、绕、滚等为主的简单过障碍物的动作,这些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二年级同学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们充分挖掘 “钻、跨、绕、滚”过障碍物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该学段学生生活经验和身心特点,构建了“森林趣味运动会”这一主题来贯穿整个教学单元,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
步骤三:单元目标设计,确立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例如,我们在学情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单元教学目标为:(1)知道所做简单“钻、跨、绕、滚”等动作术语,明白安全运动的重要性,乐于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比赛。(2)做出钻、跨、绕、滚等简单障碍跑动作,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增强过障碍的基本活动能力。(3)在活动中敢于自我表现,具有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及勇敢顽强,相互协作的精神。基于此,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能掌握钻、跳、绕、爬等过障碍物的基本方法,在快速奔跑中灵敏、安全地通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步骤四:确定单元课时,构建课次主题。
主题教学单元课时数不仅要考虑完成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还要考虑教材的难度、水平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主题单元知识技能容量等情况。例如,我们根据障碍跑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共设计5课时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课时主题内容依次为,第1课次:穿越树林(绕过障碍物)——第2课次:踏石过河(跨越障碍物)——第3课次:滚过草地(滚过障碍物)——第4课次:穿过山洞(钻过障碍物)——第5课次:森林擂台(滚跨绕钻组合障碍跑)。
步骤五:设计课时目标,建立评价要点。
课时教学目标不宜贪大求全,应有所侧重,即每课时突出一个主目标,在主目标的统领下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确保五维目标在每个主题教学单元中全面实施。例如,我们把“障碍跑”单元的第1课次主目标确立为“运动参与”,第2课次为“运动技能”依次类推……一般情况下第1课次不直接进行技术教学,强调运动参与、体验、感知。主题教学单元评价应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课时主目标来建立评价要点。如本单元第1课次的评价要点为“善于观察模仿同伴正确动作”……
步骤六:教学方法设计,预设运动负荷。
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等特点,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在练习中,注重鼓励学生自我表现,让学生显示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主题单元设计过程中对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要有一定的预设。不同类型(主目标)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生理负荷也不相同,如技术教学课25-30%,125-135次/分;复习课35-40%,135-140次/分;综合课30-35%,120-135次/分。一般练习密度在35-40%左右,平均心律在135-140次/分。
三、主题教学单元设计的原则
1)教学连续性原则。主题教学单元设计中,课次应当是连续排列的,尤其是主教材内容应当作为课次的连续排列,进行连续课时单元教学。
2)内容递进性原则。主题教学单元的每课时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编排,应该呈现出前一课时总是后一课时教学基础,后一课时又在前一课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
3)主体参与性原则。主题教学单元设计应把学生作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学习。
4)主题教育性原则。设计的学习主题要有教育性,充分体现真、善、美,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5)全面发展性原则。设计的主题教学单元,每学完一个主题教学单元,都能促进学生“身、心、社”三维健康水平的协调发展。
6)符合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原则。主题教学单元设计要符合不同水平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忌死搬硬套,强行结合,要顺其自然。
四、主题教学单元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强调以技能学习为载体,兼顾三维健康目标同步发展
主题教学单元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教学载体,把“身、心、社”等维度目标并行推进,融合体育、生理、心理、卫生、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身、心、社”三个维度目标的有机融合。
2.合理搭配副项学习内容,弥补主教材的不足
为了弥补单一运动项目自身功能不足,在某项运动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配以副项(或素质练习),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辅助与延伸,这样有利于启发和加深学生对此类运动项目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日后深入、广泛的学习会产生潜在的积极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将队列队形的练习、体能训练、项目知识介绍以及校本课程的内容都兼顾起来,这样将有助于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处理好主题与教学内容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用主题为线索构建教学单元,其情、其境只是一种手段,应把“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健身、文化、育人等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的主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主动地关注学习内容,能唤起并暴露学生生活的经验;能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甚至整个知识段的学习,能为学习内容“抛砖引玉”,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能为了“主题”而牺牲了教学内容。
4.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体育课如果缺少科学的身体活动,没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应称之为娱乐活动。尤其是目前我国学生体质每况愈下,体育课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主题教学单元设计过程中要跟据教学内容合理科学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213176)
答:主题单元教案的主要设计要素:学习目标、内容、学习活动组织形式、教学评价、学习资源。具体为:
确定主题:确定主题及核心概念;
描述目标:对主题单元的多样目标进行描述; 单元划分:将主题划分为若干个单元;
对应标准:分析清楚主题单元的内容以及对应的课程标准;
设计成果、规划任务:设计主题单元可包含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任务; 设计过程:根据学习成果及学习任务设计相应的学习过程; 创建资源:为主题单元设计和创建资源;
设计评价:设计不用的学习活动过程所适合的评价方式
2.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思考这则主题单元的教案与传统的教案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答:
相似之处:都包含三维目标,教学设计等元素。在每一个主题之下,包括专题学习目标,专题问题、专题教学过程。不同之处: 1.教材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课一课的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学习活动,在主题单元的设计中,则可以将相关的多个教材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从而在设计活动时可以打破教材内容的束缚,设计若干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这样既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用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把教材课文转变成专题后,可以采用问题情境来引领学生开展活动,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活动掌握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3.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的关系:主题单元的设计还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围绕知识拓展的内容在教材中是无法穷尽的,只有通过组织开放的主题活动,将教材内容延伸到课外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当然这样的延伸必须基于本课教学的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4.常规手段与技术整合的关系:在设计主题单元的时候还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应用。除保留传统的一些教学形式,如实验法,讲授法等等,同样还可以合理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活动,比如以让学生在上网了解相关的知识,这比仅靠阅读教材要丰富的多,还可以让学生把家庭用电情况的数据输入电脑,绘制成统计图表进行计算和分析,也可以用PPT的形式汇报调查结果,用WORD或画图软件制作宣传海报等。这些活动形式都是传统学习活动中很难替代的,也是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
5.教案制作方面:传统教案和主题单元教案的制作在信息整合下,无论从教学任务及对象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评价方面都提升了许多。传统教案的制作一般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重点设计的。但是主题单元的设计需要以素材积累为基础,精心制作为重点,以教和学为核心。设计出来一般有以下优点:整体风格统一,画面简洁,云翔流畅。两者之间重要的一点联系是主题单元的设计是以设计好的传统教案为基础的。制作一个优秀的主题单元教案必须从好的传统教案入手。
【单元主题学习内容】
1.本单元教材共有五篇课文,其中《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孙权劝学》是精读课文,分别用1课时精读;《回忆鲁迅先生》是阅读课文,共用1课时泛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共有60篇课文,计划用5课时自主阅读和汇报交流;写作训练1课时。
2.课型解读:本课型以课文为中心,向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泛读,课内大量阅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沟通课堂内外,创立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大语文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
学习本单元全部生字词;精读《孙权劝学》。2.教学目标:
(1)识记本单元词语的音、形、义,积累掌握《孙权劝学》中常用的文言词语。(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3)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4)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3.教学设计:
(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
(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投影无标点课文)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
(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
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分角色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 善劝 肯学 敬才)
(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 1.师生赛读,尝试背诵。
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鲜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板书: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对比)
3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板书 同:与学习有关;异:《伤仲永》----少年不学,泯然众人 先叙后议 《孙权劝学》----成年肯学,刮目相待 对话描写)
4.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哪一个成语能概括本文的思想主题?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开卷有益)
(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
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投影练习题)2.请学生对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
(七)拓展阅读
师生共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仰望星空》241页《任末好学》、243页《邴原泣学》、247页《司马光好学》,对照注释,理解文意,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写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 精读《邓稼先》 2.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邓稼先为祖国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3.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理解、识记重要注释,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
(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两个古诗文小段。(3)尽可能多地搜集邓稼先的轶事及图片。4.教学设计:
(一)初读感知:课前从2015感动中国人物“两弹元勋”于敏入手,导入新课。
然后让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并思考其中的联系。(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最后师生总结)
小标题1.展示背景──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小标题2.简介邓稼先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小标题3.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小标题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巨大成就感到骄傲。
小标题5.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对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小标题6.对邓稼先的总评价──赞歌、挽歌。
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此种手法,超凡脱俗,别具匠心,增强了出场人物的使命感。)
(二)精读赏析:在该环节中,教师抛出主问题:邓稼先具有怎样的品格?为什么把他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教师引导学生精读第3、5部分内容,明确: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烘托作用。奥本海默出类拔萃,是美国一
流核物理专家,在世界早有声望。此处对比,不仅说明邓稼先的贡献与奥本海默齐名,还比他多了好多优秀品质,旨在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三)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汇报“爱国”的名诗名句和名人名言,并联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读过的爱国篇目谈谈学习了《邓稼先》一文的感受。
2、自主阅读《丛书3·仰望星空》第17页《仰望星空的秘密》、第72页《天地苍茫一根骨》、第75页《流放出生命的光彩》,让学生找出文章运用对比的地方,品味令自己感动的句子,然后全班交流,并要求学生把本课的阅读感受写在日记上。
第三课时
1.教学内容:
精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本文过渡自然、严谨条理的结构。(2)品味精妙的语言,分析本文在叙述中插入形象描写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澎湃的爱国激情、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3.教学设计:
(一)导入:在世界近代史上,闻一多先生是唯一一个被数颗子弹从背后卑鄙地射杀的诗人。尽管时代已相隔久远,但一想到这残酷的事情,我们还是会进步助一阵阵心疼!正如闻一多先生是那样地心疼李公朴的死,正如那些“李公朴”们那样地心疼万千底层百姓的挣扎着的生存。面对死亡,闻一多先生没有丝毫的惧怕,他曾说过:“生
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化便是生命达到高深醇美的方法。”让我们永远称颂这位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今天我们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2、简介闻一多。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查阅的材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中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2、闻一多先生恪守着怎样的“说”和“做”的原则?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人物?
(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把你最欣赏的句子划出来并简析。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即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2、精炼含蓄:比如一格“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饮用的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地美德:“做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使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使“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了这么多的意思!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却与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由未尽的“他惜寸阴、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就能把平常的语句便的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
⑴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等词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⑵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想,无声无息”“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四)拓展延伸
自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83页《最后一次讲演》、61页《沉船——为邓世昌而作》、64页《血祭——献给抗日战争的殉国者》,品味文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人物的伟大之处。
第四课时
1.教学内容:
自读《回忆鲁迅先生》《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2)找出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句子,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品味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回忆鲁迅先生》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画出对鲁迅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性格特征,用“我从第()段的第()句这一()描写看出鲁迅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话。
(三)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画出对贝多芬进行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贝多芬怎样的性格特征,用“我从第()段的第()句这一()描写看出贝多芬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话。
(四)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自读课文,划出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人的句子,指出描写类型,并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2、在描写人物上,你从本文中得到哪些写作启示?
(四)拓展延伸
自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仰望星空》102页《囚首垢面的鲁迅》、189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96页《金岳霖先生》。
第五——九课时
学生自主阅读《丛书3》,摘抄好句好段,做读书笔记,诵读美句美段,分享读书收获等。
第十课时
1.训练内容: 写人要抓住特点。2.写作目标:
(1)写人要抓住特点。
(2)学习对人物进行恰当地描写,突出表现其性格特点。3.教学设计:
(一)回顾本单元课文都是怎么写人的,总计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自读《丛书3》第195页、203页、210页、213页、216页、220页、226页的写作指导内容,系统掌握各类描写方法。
(三)学习课本P110-111的写作指导。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编写。选编了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和变化。《草原》和《白杨》是精读课文,《丝绸之路》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略读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丝绸之路》再现了丝绸之路辉煌的历史,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克服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本单元教材编写的意图,旨在让学生体会祖国西部的风土人情和繁荣昌盛的历史,感悟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民族情、爱国情,并领悟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二、设计理念
1.整合教学资源。整合单元教材并结合课外学习资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效率更高。
2.优化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应以读贯穿始终,在读中得意、得言、得法。
三、总体构思
本单元的教学分为六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精心设计关键问题,细读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解决预习中的疑难。
模块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策划活动。通过开展口语交际,组织“手拉手”活动,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提高表达、沟通和交际能力。
模块五:敞开心扉,快乐习作。回顾活动方案,掌握书信的写法,畅写心语。
模块六:拓展阅读,走进西部。《同步阅读》丛书里7篇课文都是写西部的,通过有节选的学习,加深对西部的了解,积累好词佳句。
四、单元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3.积累优美的语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表达特点。
五、单元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情感。
六、单元难点
1.阅读:把握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
2.表达: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学习表达的方法。
七、模块设计
【模块一】预习课文,整体感知(1-2课时)
(一)自定目标
1.师生共同商议,制定本组课文的预习目标。
2.从“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堂质疑”三方面制定目标。
(二)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填预习单。
(1)预习单一。
①容易写错的字:
②容易读错的音:
③学的生字:
④会的新词:
⑤积累的好词:
(2)预习单二。
课题:
主要内容:
写作目的:
我的疑问:
2.自查,小组汇报。
3.全班汇报,梳理疑问。
(三)朗读课文
小组长组织本组,以多种形式读本组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检查效果
1.听写生字新词。
2.小组比赛读课文,评选优胜组,帮助其他小组查找原因,寻求对策。
(五)总结学法
在这个模块,你们是怎么学习的?
(1.制定学习目标。2.读本单元的4篇课文,填写预习单。3.提出质疑。4.检查自学效果。5.再读课文。)
【模块二】理解内容,体会情感(2-3课时)
(一)回顾课文,概括大意
根据读书报告单,说一说每课的主要内容。
(二)潜心阅读,体会情感
1.在阅读本组课文时,每课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画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细读品味,试着写一写你的体会。
3.小组内交流。
(1)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3)谈谈你的体会。
(4)有感情地读读你画的句子。
4.班级交流。
(三)重点品读,领悟情感
品读《草原》:
1.自由读文,用直线画出展现草原风光美妙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品读《丝绸之路》: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内容?找出来读一读,试着写上批注。
品读《白杨》:
1.白杨有什么特点?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爸爸在表白自己怎样的心?
3.爸爸与白杨有什么联系?
4.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品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动?你为什么感动?怎样才能读出条件的恶劣,读出建设者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
(四)总结阅读方法
阅读了本组课文,在自学和与同学交流讨论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2.说出每课最打动你的.句子。3.抓住1-2个主要问题去学习课文。4.找出重点语句,利用关键词,通过朗读,领悟情感。)
【模块三】品味语言,领悟表达(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被草原的无限风光吸引,更为蒙汉情深所打动;被丝绸之路的巨大贡献所折服;为西部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作者是怎样将情感表达出来的呢?这节课,大家将探讨这个问题。
(二)学习表达
1.小组合作填写报告单。
课题相关句段表达方法
草原
丝绸之路
白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集体交流,找相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领悟表达方法。
3.体会写法的好处。《草原》采用语言质朴、情境交融的写法。在描写草原风光时,质朴的语言里处处流露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丝绸之路》语言生动,史实和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白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传神。《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不仅语言直白简洁,节奏感强,而且恰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情感。
4.本节课,你在习作上有什么收获?
5.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表达方法试着写个小练笔。
6.汇报交流,相机评价。
(三)积累语言
课后,请把你认为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试着背一背,再抄写在积累本上。
【模块四】口语交际,策划活动(1课时)
(一)教师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手拉手”兴趣
1.课件展示各地风土人情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2.说说你最想去哪个地方?想与那里的小伙伴交朋友吗?与他们交流有哪些好处?
3.怎样才能与他们取得联系?
(二)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策划活动方案
1.想去同一个地方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2.各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样活动?
3.小组内部交流开展活动的实施步骤。
4.小组内部选举代表参加班级交流。
(三)集体交流
1.各小组代表交流、汇报,组员认真倾听。
2.在本小组代表发言结束,本组组员可补充。
3.其他组员有疑问,等组员补充后可提出质疑。
4.小结方案策略。
(1)写信建立联系。
(2)发出邀请共同活动。
(3)若对方有困难,热情帮助。
(4)看望对方,建立友谊。
…………
5.评价交流情况,选出优胜组。
6.在这些方案策略中,你认为哪一种最可行?为什么?
(四)谈话总结
【模块五】敞开心扉,快乐习作(1-2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发写信兴趣
师: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积极交流着自己的活动方案,踊跃阐述着自己认为最可行的方案,最终一致认为写信这种方法最可行。这节课,我们就练写书信。
(二)复习书信格式,注意写作方法
1.小组讨论:书信的格式包括哪几个方面?出示例文,介绍书信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署名和日期几部分组成。称谓应顶格写在第一行,加上冒号,表示尊敬;正文是信的主体,就相当于我们平时写的作文,一个意思写一段,可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是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的美好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署名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时间写在署名下一行再靠右的位置。)
2.写信时应注意些什么?(给谁写信?怎么称呼对方?写正文时应注意说话要有礼貌,语气要和蔼等,称谓上要用“你”或“您”,显得亲切,不要直呼其名。敬语要符合身份。)
(三)商讨书信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你想向对方介绍什么?(自我介绍:学习、生活、爱好、策划方案等。)
2.你想了解对方什么?(家庭情况、爱好、学习等。)
(四)学生快乐写信,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快乐写信,教师巡视、帮扶。
2.学生自行修改,教师个别辅导。
3.小组内相互修改,教师相机鼓励。
(五)学生认真誊写,教师指导学困生
(六)学生学写信封,感知信封格式
1.学生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写法。
2.教师出示信封图,学生自由说格式。
3.学生交流格式,教师相机点拨。
(左上角的方格里写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角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方格里写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最后在右上方的大方框内贴上邮票。)
(七)手拉手交朋友,鸿雁传书表真情
【模块六】主题阅读,体会西部风情(1-2课时)语文主题丛书:语文链接《会飞的孩子》《天山之夏》《拉萨的太阳》《风景如画的果子沟》《乌苏里河畔》《桑巴家的骆驼》等。
(一)熟读文章
1.自由读《会飞的孩子》阅读丛书1-7课,从中选读你喜欢的文章,读正确,读通顺,并画出你喜欢的词语、句段,多读一读。
2.小组内检查读书情况。
(二)了解大意
1.小组内简单说说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小组代表在班级汇报。
3.组员补充。
(三)完成习题
1.每篇文章后面都有两个问题,自己尝试着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小组长检查组员完成情况。
3.班级汇报,组员补充。
4.写几句赞美西部的话语。
(四)积累背诵
1.再读勾画的好词佳句。
2.尝试背诵这些好词佳句。
我校自推行阅读语文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以来,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教学中,我认为引领主题是很重要的步骤,它不仅关乎阅读教学的质量,而且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想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三句话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每册教材都按照一定的主题编排, 一般以八个单元为体系,每个单元开始之初的导读课我都很重视。因为它上得好可以起到两个好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启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如“自然”这个单元,导读课上,我除了将下载的自然风光图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发惊叹以外, 还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大自然是如何理解的,人与自然应该有一种怎样的关系? 创设了恰当的语境,引发了合适的情势。
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奇石、仙桃、猴子、仙人、金鸡、仙女、狮子、天狗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美丽的风景、形状各异的图片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真切地感受到孩子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黄山奇石了。看到他们都有了了解课文的需要, 我便不失时机地提出:“谁能说出黄山石头奇特的理由, 谁说的最充分老师就让大家先欣赏他推荐的那块奇石。”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和探究黄山奇石的热情。学生在动情地读、主动地思、争相地说、投入地看中尽情感受黄山的奇妙,教学任务就在其乐融融中较好地完成。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当进入一个单元后,学生的阅读视野便开阔起来。因为将近十余篇的课文学习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内涵, 不管是精读的还是略读的,不管是长篇的还是小段的,都会从不同层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善的指引和真的启迪。这时教师必须用典型的事例帮助学生深刻地领悟主题,多角度加深理解,一般有三种:
1.紧扣题眼巧质疑。如 《永生的眼睛》全文九个自然段表达的主题是奉献。教师设疑:一个人的眼睛为什么能永生? 它对应的是父亲的哪句话?谁的眼睛得到了永生? 永生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2.抓住重点多解读 , 较长篇幅的文本不必逐词逐段地分析,而应就重点段落展开多层次解读。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要重点对公开实验部分进行探究, 以此为关键辐射前因及后果。当时人们前后不同的反应揭示了什么? 他身上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伽利略走下比萨斜塔后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人们是怎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 学生对重点段的剥笋式层层解读,会让他们透过事件触及科学的本质东西,这就是主题包蕴在文本中的应有价值。
3.面对人物深探究。著名人物以其非凡的成就和卓越的人格魅力影响普通人的心灵,当阅读他们事迹的文章时,最好以深远影响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探究,诠释和领略其伟大之处。如《普罗米修斯》,要围绕他为什么不畏艰险盗取火种这个举动引导主题:神话传说中的他为什么灵魂如此高尚? 他的举动代表一种怎样的正义力量? 他身上的什么精神让大家震撼不已? 你是否有勇气面对他?
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阅读语文的全部目的是为了对生活有所启示。文本展现的内容其实是阅读生活的片断和范例,它启迪人们追索,引导人们高尚,带领人们审美。所以,主题的升华是有意义的,绝不是空洞乏味的。那种只进入意境而没有走出来的情形本质上是没有把书真正读好。古人“薄—厚—薄”的读书法很有道理,我们就是要先把文本短短的内容读厚,停留但不囿于其中,然后一定要从厚实中走出来,提炼成关键的语句,沉淀出有价值的东西,以启迪学生的现实人生。因此,主题要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的思考,外显成表达的片断。单元结束时一般有读后感和主题习作深化主题, 净化学生的心灵。
如我在教《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时,并没有过多地讲述“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道理,而是让他们以自己阅读,向老师提问,同学交流等方式学课文,老师只是适时地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并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见解:“你遇到过比自己弱小的人吗?说说你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 ”学生先是相互交流,然后纷纷举起了小手。有的说:他帮助弟弟、妹妹拿东西;有的说:他帮助生病的妈妈买药;有的说:他主动搀扶多病的奶奶晒太阳……学生的发言妙语连珠, 把口语交际有机地渗透到本课的学习中,让语文的学习变得充实而灵活。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和《小木偶的故事》,相对应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2本《万物皆有灵》配有10篇童话,这样就需要整合14篇文章。
整合点一:相同人文主题,相似表现手法
第1、2课时的目标是扫清本单元生字词障碍,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组文章。在此前提下,第3课时整合教材,把《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两篇讲读课文整合在一起用一节课讲完。笔者抓住它们的两个共同点,一是文章情感内容相同,都讲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快乐:《巨人的花园》通过描写巨人给花园砌围墙前后的变化告诉我们快乐要和别人分享;《幸福是什么》通过讲三个孩子寻找和认识幸福,让我们明白帮助别人才能快乐自己。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学习能加深学生对幸福快乐的理解。另一个整合点是文章在写法上都使用了对比:《巨人的花园》讲了有孩子玩耍的花园春意盎然,没有孩子玩耍的花园即使在春天也是北风呼啸、寒冷如冬,对比写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幸福是什么》也运用了对比,学生在对比中有感情朗读句子时能体会到幸福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第4课时是主题链接课,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快乐王子》《宝葫芦的秘密》两篇童话,在学完上面两篇文章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加深理解幸福快乐的含义,体会到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整合点二:同一作者,相似风格
第5课时,笔者把《去年的树》和丛书中《小狐狸的手套》这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写出了鸟儿和树的深厚感情,略去了鸟儿的神态及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丛书中《小狐狸的手套》一篇也是新美南吉的作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活泼快乐的小狐狸。先学习《去年的树》,体味新美南吉浅近的语言特色。
在教学时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抓住“天天”,想象填词。第二板块是让学生找出鸟儿对话的句子,让学生朗读,之后回归文本,要求学生加上描写鸟儿神态及心情的语句,对比朗读,再次体会新美南吉浅近的语言特色。第三板块,文章结尾“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鸟儿看到了去年的树,看到了灯火,看到过去的时光,它有多少话要说呀?作者没写,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能深深体会到作者的语言特色,明白这样写的好处。紧接着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丛书中的《小狐狸买手套》,再次感受新美南吉童话浅近的语言和美好的境界。
整合点三:不同故事中的相同角色
第6课时是主题略读课,把《小木偶的故事》和丛书中《木偶奇遇记》两篇主人翁相同的文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不同作家笔下不同的木偶形象,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小木偶的故事》讲了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在被抢时由于只有笑嘻嘻的表情而遭受了别人的三次误解,后来在女巫的帮助下才拥有了人类的全部情感,说明在生活中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木偶奇遇记》讲了长鼻子木偶皮诺乔的不听话、冒失、叛逆,丛书只是讲了个开头,学生看到高兴处却戛然而止,这时,要适时引导学生阅读整本《木偶奇遇记》,感受整本书的神奇魅力。
用这三个整合点学完了本单元教材,接下来就是群文阅读。第7、8课时阅读丛书中其他篇章,交流讨论汇报,梳理童话特点。明白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手法通常是对自然物做拟人化的描写,采用夸张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想象是其突出的特征。第9、10课时,编写童话,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并交流、展示,把对童话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如何表现亲情
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语文数学 体育
音乐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七年级
5课时(专题一2课时,专题二3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主题单元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设计。本单元为亲情单元,写出了亲情的多样和丰富,学习重点是积累语言、感知内容、借鉴写法。
本单元分两个专题:专题一:感受丰富的亲情——以《散步》《风筝》为例;专题二:如何表现亲情——我爱我家
专题一:感受丰富的亲情——以《散步》《风筝》为例。首先以《散步》为例让学生感受了家庭中三代人之间和美温馨的浓浓亲情,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以《散步》为例文,意在让学生感受温馨的亲情,借鉴文章表达亲情的写法。学生将阅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文章在写作中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大处着眼,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受益。其次,本专题以《风筝》为例从另一个视角让学生体会到另外一种亲情,在矛盾冲突中蕴含着的亲情。本文是一篇可以多角度解读的文章,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阅读能力的好材料,可以通过家人之间冲突的理解,解读其包含的社会和时代内容,并给学生带来写作上的启示。
专题二:如何表现亲情——我爱我家。研究性学习聚焦在如何表现亲情,结合学过的两篇文章,和学生搜集到的其他亲情类的诗文,梳理亲情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谈学习后的收获。再通过学生的老照片展示、解说,以及珍藏物品来历的介绍,丰富学生的亲情素材。通过写作将生活素材转换为写作题材。
专题一是感受亲情,从温馨和美的亲情走向矛盾冲突中的亲情,具有思维的梯度。专题二是表现亲情,在专题一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要求扩大阅读面,走进生活,结合经典作品带来的启示,说真话,诉真情,用恰当方式表现亲情,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
本单元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学习采用活动式设计,在学习文章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朗读、小组学习、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等形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力图实现读和写的结合,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的结合,文本学习和现实生活的结合。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识记字词,积累词汇;2.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品层次;3.通过朗读、默读等读书方法感知文章内容;4.分析亲情的不同表现形式;5.从不同作品中领会表现亲情的方法,并有所借鉴。
过程与方法:
1.在朗读过程中品味重点语句;2.通过展示和解说老照片和物品,体验亲情;3.讨论赏析重点语段,体会情感。4.通过讨论交流,区分亲情的不同表现形式;5.从作者的选材和情感表达中借鉴写作方法。6.学会运用网络搜集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2.体验领会不同情境中的亲情;3.珍惜亲情,感恩生活,做一个情感丰富健康的人。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在通读文章基础上,理清思路;
2.分析主要内容,体味重要语句在与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欣赏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4.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5.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6.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亲情有哪些表现形式?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2.怎样体验和理解不同情境中的亲情? 3.如何恰当地表现出亲情?
专题划分 专题一:感受丰富的亲情——以《散步》《风筝》为例(2课时)
专题二:如何表现亲情——我爱我家(3课时)
专题一 感受丰富的亲情——以《散步》《风筝》为例
所需课时 2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大意。
2.涵泳体味,品读课文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珍爱亲情的情感。
4.品味、探究重难点语句,多角度理解作者深沉的感慨。
1.《散步》《风筝》各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两篇文章表现的亲情有何异同? 3.如何理解两篇文章结尾一段话? 4.如何看待矛盾冲突中的亲情?
5.两篇文章带给我们写作上带来哪些可以借鉴之处?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专题问题设计
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电脑 多媒体 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创设亲情氛围,展示老照片和珍藏物品 1.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2.打开旧相册,翻开老照片,展示制作的PPT,讲述背后的故事。3.拿出珍藏的物品,分享其来历。
4.小结:讲述日常生活中丰富的亲情故事,注意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活动二:回顾读过的亲情类文章,交流讨论搜集到的亲情作品。1.回顾《散步》《风筝》两篇文章,比较其写作特点。2.展示搜集到的其他亲情类文章,并分析其表现特点。
3.展示其他形式的表现亲情的作品,如诗歌、歌曲等,体会其动人之处。4.总结亲情类作品的表现特点,谈在写作上的启示。活动三:写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 1.梳理写作亲情类文章的要点:
1)要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传达真情实感; 2)突出细节描写,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3)选择恰当的题材,详略得当。2.尝试写作,让真情永驻。
3.学生将写好的作文上传到网络,互相审阅、修改,教师点评。
制作图文并茂,材料准备充分,介绍有中心,有条理,语言清晰,自然大方的8-10分,制作较规范,材料准备比较充分,介绍有中心,有条理,语言清晰5-7分。制作简单1-4,材料准备比较充分,介绍语言不够清晰和条理1-4分,搜集作品丰富,并能介绍和表演,接受师生的询问8-10分。搜集作品较多,但不很熟悉作品具体内容。5-7分。评价要点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大意。
2.涵泳体味,品读课文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珍爱亲情的情感。
4.品味、探究重难点语句,多角度理解作者深沉的感慨。
专题二 我爱我家 所需课时 3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大意。
2.涵泳体味,品读课文含义丰富的语句。
3.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珍爱亲情的情感。
4.品味、探究重难点语句,多角度理解作者深沉的感慨。
专题问题设计
1、怎样有条理、有中心讲述日常生活中的亲情? 2.亲情类文艺作品的表现特点对写作有何启发?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电脑 多媒体 教室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一:创设亲情氛围,展示老照片和珍藏物品 1.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2.打开旧相册,翻开老照片,展示制作的PPT,讲述背后的故事。3.拿出珍藏的物品,分享其来历。
4.小结:讲述日常生活中丰富的亲情故事,注意说话要有中心、有条理。活动二:回顾读过的亲情类文章,交流讨论搜集到的亲情作品。1.回顾《散步》《风筝》两篇文章,比较其写作特点。2.展示搜集到的其他亲情类文章,并分析其表现特点。
3.展示其他形式的表现亲情的作品,如诗歌、歌曲等,体会其动人之处。4.总结亲情类作品的表现特点,谈在写作上的启示。活动三:写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 1.梳理写作亲情类文章的要点:
1)要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传达真情实感; 2)突出细节描写,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3)选择恰当的题材,详略得当。2.尝试写作,让真情永驻。
3.学生将写好的作文上传到网络,互相审阅、修改,教师点评。
评价要点 制作图文并茂,材料准备充分,介绍有中心,有条理,语言清晰,自然大方的8-10分,制作较规范,材料准备比较充分,介绍有中心,有条理,语言清晰5-7分。制作简单1-4,专题三
所需课时(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专题问题设计(说明:设计一系列能引领本专题学习的问题)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说明:在此列出本专题所需要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化资源、常规资源等和各种支持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说明:为达到本专题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设计学生应参与的学习活动。如本专题由几个课时组成,则应分课时描述每个课时的学习活动设计。请以活动
1、活动
2、活动3等的形式,提纲挈领地描述每个课时包含哪些学习活动以及每个活动的主要步骤。注意,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应通过对所设计的本专题的问题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评价要点(说明: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设计主题单元教案的主题】推荐阅读:
巴金主题单元设计07-01
单元主题备课设计09-14
大班动物主题的数学教案设计10-05
主题班会课教案设计05-27
齐心协力主题的幼儿园教案设计10-11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09-30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设计10-18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语文主题学习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