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9篇)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参加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之学习心得

兴宁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夏思光

今年4月中旬,我参加了梅州市2011年信访维稳与群众工作专题培训班学习。集中学习结束之后,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对我市农村社会维稳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同时组织了专题座谈会,由公安、综治、信访、维稳、民政、国土、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的分管领导和部分镇街负责维稳的领导参加,全面分析影响我市农村社会稳定的情况,了解掌握农村不稳定因素。现将我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简要综述如下:

一、影响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主要问题

1、土地问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征地补偿”。随着我市道路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设性项目征地范围逐渐扩大,但由于不同期项目的补偿政策不统一,就容易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征地问题牵扯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反映形式上往往表现为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如果处理不妥,将可能会激化为群体性事件。从我市信访形势来看,反映土地方面问题的占相当一部分。尤其集中表现在征地后的生产生活留用地的划拨落

实问题上。兴田、宁新、福兴3个街道办事处由于近年我市城市规划建设征地后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

2、水库移民问题。我市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水库移民问题,如福兴街道大塘村部分小型水库移民要求落实扶持政策;泥陂镇炳塘村移民上访问题等。近期的合水水库扩容加固工程的移民安臵问题也存在一些影响稳定的因素。

3、林权改制问题。去年开展的林权改制工作,由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改制后的福利保障。群众十分关注,尤其是关系到镇村集体和群众之间的山林权属问题,如果协调处臵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纠纷。

4、复退军人问题。农村复退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年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奉献,他们的诉求也会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我市的农村复退军人近期要求“解困”的人员增多,也有人要求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标准,部分未参战军队退役人员要求认定参战补助等,甚至有部分复退军人有预谋上访。这些现象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

1、经济文化的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民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农村各类关系的调节由道德杠杆为主逐步演变为利益杠杆为主,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于是在围绕征地拆迁、承包土地、计划生育等方面,产生了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等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就

可能激化,导致经济、民事纠纷上升,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2、制度责任的因素。部分镇、村对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各项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得不到提高。许多措施和制度在制定或者评比、挂牌后,就不注意加强经常性工作,指导、督查的力度更加不够,造成责任不落实、工作没人抓,引发不稳定因素。

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1、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基层建设。农村稳定事关发展大局,要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法委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领导作用,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平台作用。同时结合今年的农村换届选举,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村综治工作站,充实人员力量,充分利用基层干部的地缘、人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农村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2、要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应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电视广播、文艺演出等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

3、要加大农村扶贫救助力度。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贫困群体包括复退军人的救助力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做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合作医疗,缓解和减轻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2

1.1 财政投入加大, 数量快速增加

2006年以来,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逐步加大农村沼气事业的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也将发展农村沼气列为重要事项来抓, 拿出专项资金推动农村沼气发展。据统计, 2006年以来, 中央财政累计投资8142万元, 省级财政投资7364万元, 市级财政投资2475万元, 县级财政累计投资11819万元。随着财政投入的加大, 我市沼气事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建有户用沼气池20万户, 服务网点634处, 大型沼气工程16处, 小型或联户沼气工程744处。

1.2 各种项目并存, 效益良好

我市户用沼气池多数结合“三改”或“两改”进行, 农户建池与改厕、改厨及改圈同步设计, 池体容积以10m3为主, 多数采用钢模混凝土现场浇筑;依托养殖场或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开展小型沼气或联户沼气工程建设, 池体采用钢模混凝土现场浇筑, 单个池容以100、150m3为主。与户用沼气池相比, 联户沼气工程避免了单个家庭庭院相对较小、选址困难以及进出料麻烦的问题, 而且施工方便、后续服务管理费用低, 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推广相对容易。大型沼气工程项目投资较大, 企业自费建设数量少, 我市目前建设的大型沼气工程多数是国家财政扶持项目, 发酵罐容积以1000m3居多, 以供应农户用气为主、沼气发电为辅, 解决了养殖场粪便污染问题。全市各类农村沼气项目年可处理人畜粪便280万t, 年产沼气8800多万m3, 相当于标准煤6万t。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 解决了农村人畜粪便污染的问题, 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解决了部分农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用能问题。

1.3 培养施工服务队伍, 保障建池质量和后期服务

各县市区组建专业施工队120多个, 购置建池模具1500多套, 安排施工人员1000多人, 实现沼气池建设的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 保障了建池质量。为提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举办的各类沼气培训, 同时, 各县市区能源办组织技术骨干针对沼气用户定期举办村级培训班。

2 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村沼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沼气事业的健康发展。

2.1 认识粗浅, 管理粗放

多数农户对沼气的认识仅停留在打开炉灶烧水做饭的层面, 没有深刻认识沼气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三沼”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大型沼气工程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对沼气工程设计、使用、管理理解不透, 工程管理粗放, 很难保证工程的长期安全有效运行。市县两级农村能源管理人员大多非专业出身, 对沼气工程认识不系统, 接受培训的机会少, 知识更新慢, 与实际工作需要差距较大。

2.2 发酵原料相对短缺, 沼气工程运行不稳定

随着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发展, 农户庭院养殖大大减少, 户用沼气就地取料的优势减弱, 部分用气少、怕麻烦、缺劳力的农户就放弃使用沼气池。养殖场受市场影响, 存栏量波动较大, 难以保障发酵原料供应, 所建的沼气工程运行不稳定。

2.3 户用沼气发展缓慢

近年来, 我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导致已建户用沼气池因旧村拆迁废弃, 而新建社区大多是宿舍楼群, 不适宜发展户用沼气, 出现了新的不能建、旧的又要废弃的局面, 加之农村人口大批进城打工或外出创业, 留守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儿童, 他们对沼气的建设和使用力不从心, 极大地制约了户用沼气的发展。

2.4 建设维护费用高, 运行困难

目前建设一处两改的10m3的户用沼气池需要投资4000元左右, 建设一处供气30户的沼气工程需要投资10万元左右, 这对农户和养殖业主来说, 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而建设大型沼气工程, 企业自筹资金数额更大。沼气工程的后期管理维护费用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在业主经营出现问题或工程运行出现问题时, 不少业主就放弃为联户农户供气选择自用, 甚至有些建池者采取放空的方法, 造成沼气资源浪费和大气污染, 产生安全隐患。

2.5 经费紧缺, 工作被动

国家在下达沼气项目投资计划时, 没有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 虽然市级财政及财政状况较好的县级财政拿出了沼气建设专项资金, 但尚未列支工作经费, 造成技术人员下乡车辆、午餐问题很难解决, 使得项目建设选址、项目进度督导、项目建设质量、运行情况检查以及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出现被动局面。

3 对策分析

3.1 深入调研, 做好规划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养殖业集约化发展的新形势下, 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循环农业基地或园区实地查看, 遴选建设意愿强、具备沼渣沼液消纳能力、方便联户、经营状况好的企业, 做好农村沼气发展规划和项目储备, 真正满足农民、养殖场实际建池需求, 促进沼气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3.2 安排工作经费

国家下达的户用沼气、联户沼气项目建设地点分布在不同的乡、村, 项目建设地点之间距离较远, 市、县、乡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为推动项目进展, 需要走村入户, 在项目建设期间, 还经常吃住在村, 建议国家、省在下达项目投资时安排适当比例的工作经费, 解决农村能源工作人员的路费和餐费。

3.3 实行沼气使用终端补贴

现有的沼气项目补贴形式是以建池数量为单位进行补助, 造成沼气项目建设不重质量、不重使用效果, 建设投资大, 运行效果差。建议在今后的沼气项目资金中安排沼气用气终端补贴, 对户用沼气农户、大型沼气工程以及联户沼气工程供气者按照用气量进行补助, 确保沼气项目长期运行。

3.4 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工作涉及工程建设、环保、生态、项目管理等多门学科, 而且知识、技术更新快, 农村能源工作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需要差距很大, 急需参加必要的培训。建议各级财政拿出专项培训经费, 在安排项目建设时组织开展相应技术培训, 不断增强业务素质, 提高项目建设管理能力。

3.5 充分发挥服务网点作用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旧城区 消防工作 问题 对策

近两年,广西南宁市旧城区火灾不断。以南宁市青秀区为例,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7月30日共发生火灾62起,其中旧城区发生火灾13起,占火灾总起数的21%。

2007年2月11日3时38分,南宁市中山路226号居民住宅因自行拉接的电源排插接触不良打火发生火灾。火灾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5411元。

2009年1月27日0时27分,南宁市秀安路2-3-13、2-3-11号铺面发生火灾,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40216元。火灾系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所致。

通过对民宅火灾深入的防火调研和火灾扑救情况的分析,找出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就这些因素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防火灭火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旧城区(街区)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密集老旧,耐火等级低

老城区(街区)民用建筑大多是数建于五、六十年代。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建筑基本上都是采用木屋架作为屋顶承重构件,耐火等级仅为三级。甚至有些建筑建于解放前,是采用木柱承重的四级建筑。加上原来没有规划,房屋大多随意搭建,低矮,拥挤,有的几十栋、甚至几百栋连成一体,建筑密度超过75%。

再者,经过多年的繁衍生息,居民人口越来越多,使得原来并不宽敞的空间越来越捉襟见肘。居民为了拓展空间,纷纷对原有房屋进行改造,见缝插针,前铺后搭。有的甚至是用木板将房屋分隔,搭建简易阁楼、简易厨房、将阳台封成房间,随意搭建棚屋。而且,在一些旧城区内还混杂有小型工厂、仓库,与居民住宅犬牙交错。

凡此种种,留下了先天的火灾隐患。房屋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甚至没有,未留出消防车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没有施救的空间,极易造成火灾连营的惨剧。2007年6月3日22时55分,南宁市中山路87号泰达装饰经营部发生火灾。大火蔓延到贴邻的89、91、93-1、95-1、97-1号共6间铺面,过火面积500多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432946元。

2、消防基础设施差

目前南宁市的市政消火栓主要是沿街道布置。在一些旧城区,房屋层层叠叠,紧密相连。市政供水管网均为较早前铺设,大部份均未设置市政消火栓,更不用说设置室内消火栓了。在这样的集中居住区如果发生火灾,扑救工作的难度无形增加了许多。消防人员不得不采取水带接力供力的方式救火,甚至是提水灭火的方式进行扑救。

3、电气线路老化,用火用电混乱

旧城区许多房内的电线一用就是几十年,线路性能下降,绝缘老化严重,火灾危险性加大。加上早年住户少,家用电器少,电气线路容量一般都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设计。而且由于当时经济的情况,电气线路均采用铝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电气线路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要求。一些家庭为了使用便利和省钱,乱拉乱接电气线路,他们往往没有对线路进行更换,而是只在原有线路上多接一条或几条线路,多加一个或几个插座,使用不合格的电器。有的贪图方便,甚至将铜线直接连接到铝线上,或将电气线路灯具、插座等直接敷设或安装在可燃物上。这些做法,无形中大大增加了火灾危险性。

4、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旧城区居民已搬迁,遗留的房子许多用于变卖或出租。多数外来打工者为减少支出,往往选择在旧城区租住或合租房子,旧城区的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普遍防火意识差,缺乏最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由于经济能力不一,他们混杂使用各种成分的燃料,如混杂使用柴火、煤、燃油、液化气、电作为燃料,增大了火灾危险性和控制火灾的难度。因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房屋面积狭小,通常铺面、仓库、居住场所都未作防火分隔,楼道堆满货物;有的出租户将原本就狭小的房间分隔成多间外来务工者,造成多家共用一间小厨房,房屋每个角落都堆满各户柴火、旧家具、旧衣服等可燃物品的现象比比皆是;房子里的电线乱拉乱接,经常处于过超负荷状态,有的务工者人出去后将门一锁,长时间没人看管。有的居民为了防盗,门窗和阳台都安装了坚固的防盗网,一旦底层发生火灾,楼上住户难以疏散。这样的房子极易引起火灾事故,而火灾一发生,又不轻易发现,极易酿成大灾。

二、预防旧城区(街区)火灾的对策

当然,预防旧城区(街区)火灾最行之有效且最彻底的对策就是进行旧城改造,拆除旧房,拓宽道路,打通消防车通首,增加防火间距,并增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消历史欠账。同时,对旧城电网进行改造,使之适应负荷增长的需要。

但在目前,在改造的步伐还没到的旧城区,如何用较少的投入取得好的火灾预防的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1、增设消防卷盘

我们都知道,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就是在火灾的初起阶段,一旦无法将火灾在初起阶段扑灭,火势蔓延后,火灾的扑救难度大大增加,人员逃生和物资疏散的难度大大增加。但由于市政(室外)消火栓需要使用专用的消防板手开启,而居民一般都不会在家里存放此类工具。在火灾的初起阶段,居民没有专用的工具开启而且也不会开启市政(室外)消火栓来扑灭初期火灾。而此阶段往往是居民报警、报警台(119)接警的时间,消防人员一般无法立即到达现场灭火。 但是,如果旧城区设置了消防卷盘,居民就可以开启它开扑救初起火灾,将火灾控制在初起阶段,阻止火势蔓延,甚至将初起火灾扑灭。

消防卷盘叫法不一,有小口径自救式消火栓、自救水枪、消防水喉、消防软管卷盘、消防软管转轮、急救消火枪等叫法。它构造简单,价格便宜,操作方便,未经专门训练的非专业消防人员也能使用,是消火栓给水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辅助灭火设备,适用于扑救碳水化合物引起的初起火灾。也就是说,只要能用水扑救的火灾均适用。因此,在缺少消防基础设施的旧城区设置消防卷盘,是百利无一害的。

2、限制旧城区建筑密集区的扩大,合理改善建筑结构

旧城区建筑密集,交通条件差,消防供水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因此,在未进行改造的旧城区,首先要限制旧城区建筑密集区的扩大,严禁搭建新的易燃建筑,防止形成新的易燃建筑密集区。其次,合理改善现有建筑的结构,防止火势蔓延。一是在房屋之间砌一堵高出屋面不小于50cm的防火墙,二是在暂时不能迁走的工厂和仓库周围建造围墙,与居住区隔开。三是每隔数十间房屋,想办法开辟一条不小于6m宽的火巷。在火巷内不得搭建房屋,堆放物品。四是改变外墙窗口的位置。距离较近的两座建筑,可以调整外墙的窗口使之不正对,或将其窗口封堵把外墙改设为防火墙。以上几种,都是可以投入较少的经费,就获得较好的防止火势蔓延的好方法。

3、建立义务消防队,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火灾在发生的初起阶段极易扑救,也比较简单。只要不慌张,火灾发现得早,消防设施使用有效就不会造成大的损失。在旧城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应该发动不怕苦、热爱我们的家园、热爱消防工作的居民,建立一支义务消防队。经过消防专门培训和灭火演练,使每一个义务消防队员都会进行简单的消防安全检查、会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扑救火灾的常识和一般技能,使他们具备防火灭火的敏感性,将他们培养成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一旦发生火灾,他们就会及时扑救和报警。公安消防队到场后,迅速向灭火指挥员提供火场情况。在火场指挥员的领导下,配合疏散物资、维持秩序、勇敢灭火。

4、加强用火用电管理,防止火灾的发生

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要严格按照有关消防法律法规落实用火用电制度。选用的电器必须是合格的产品,并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安装。不乱拉乱接电气线路,敷设的电气线路必须穿套金属软管保护彻底,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可燃物上或旁边,严禁乱拉乱接电线或使用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不得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电器。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利用电器或用火取暖、烘烤衣服时,要注意安全。

5、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提高预防火灾的自觉性

消防工作是一个群策群力的工程,仅靠消防机构一家之力是无法构筑的。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向社会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样,才能真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在实际中,我们可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向居民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营造浓郁的消防安全氛围,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印发防火知识须知,积极动员居民及各铺面采取墙报、广播宣传、张贴消防宣传画、悬挂横幅标语、组织消防培训和灭火演练等有效形式,掀起宣传攻势,使居民及各铺面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掀起全民预防火灾的热潮。

参考书目:

[1]《 防火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4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二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其实质应该是中国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无论是农民问题,还是农村问题、抑或是农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农村的现代化问题。这里指的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是农村现代化的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而当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明显不适应整体现代化的进程,解决当前农村现代化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已经越升为目前我党各项工作的重心。因此,绝不能仅仅用形式上的东西来看待新农村建设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作了很好的概括。这里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摆在了最前面,显而易见,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才可能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的范畴,其衡量标准,应该跟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相协调;“村容整洁”可以说是操作性最强,最为立竿见影的工作,而广大基层的问题就出现于此。

就调查表明,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部分村依赖思想严重。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有些地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不干事。有的试点村就像个独生子女,而上级就像他们的家长,过于溺爱,要求各相关的部门支持试点村各项工作,都要给试点村做一份贡献,相关部门有的给树苗、有的给电脑、有的负责修路、有的负责改水等等。如公路局参与修路,什么时候修完、质量怎么样,村里不用操心。上级的参与以及政策、资金的扶持,使有些村级班子有不思进取、过度依赖的思想。

二:产业发展滞后。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却忽视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经过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们走的路宽了,手里的钱却没多起来;村里修建了和城里一样的公园、广场,村民却没时间去休闲散步、锻炼身体,有的农民干脆把健身场所当成了粮食的晒场,有的农民从地里收工回来满脚是泥在公园走上一圈。试想,他们整天在地里劳动很累,收入很低,种出的菜还没卖出去,西瓜熟了还没人要,怎么有心情休闲健身?有的村新农村建设是一条腿走路,硬件建设好了,产业发展却滞后了,最终导致发展缓慢。

三:缺乏科学的规划。

有的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知识了解甚少,对新农村建设实质认识模糊。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只是改善本村的村容村貌,不考虑本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意愿,盲目地、一味地搞建设,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急于求成。有的村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前很好的绿化铲掉了重新绿化;本来应该先改水后修路,有的村修好了路再刨开;为了追求速度、抢工期、抢成绩,已经进入冬季了还修路,结果第二年路面就开裂了。这些行为劳民伤财,有的村因此欠下了很多债,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四: 农民参与少。

有的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广大农民不能参与进来,他们的意愿也就不能得到体现。有的村新农村规划,包括施工方案,完全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没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农民唱反调。另外,有些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跟自己没关系,村里建啥样是啥样,没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就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完成。否则,党的政策再好,没有好的农村带头人,农村也根本不会有新的气象。因此,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即想不想干事的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即能不能干事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对基层党组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 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力发展生产,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一方面利用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在政策上给予农民支持和引导,使农业生产向观光采摘、休闲旅游、加工配送方向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抓好村容村貌建设,更重要的是尽快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否则,新农村建设将是一句口号。

三: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村容整洁工程引人关注。最终要达到“五化”,即绿化、硬化、亮化、污水无害化、垃圾无害化,同时,实施“两改”,即改水、改厕。特别是近年来,党的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村在建设中应充分珍惜这一机遇,立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用足政策,用好资金。要转变对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环境建设的模糊认识,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应遵循因时、因地制宜,因自身条件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方面不搞盲目、重复建设,始终奉行节约的原则,原有设施完好的或可以修补的,尽量不拆,粉刷一新完全可以。项目安排要科学,不违背客观规律,应该先改水后修路。工期安排要合理,应该春季绿化,不在夏季绿化。另一方面,不搞政绩工程。有些村恨不能一年就完成新农村建设,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现象,这种以建设速度换取政绩的思想要不得。其三,搞设施建设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自身经济实力,不给农民增加负担。

四: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让农民参与到其中,关键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感觉到新农村建设本来就是农民自己的事,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广播、标语、文化墙、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宣传的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要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在广大农村积极开展“文明富裕村”、“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提高农民素质,形成团结奋斗建设新农村、文明向上迎办奥运会的良好氛围。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决策,集思广益,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总结:

要集中财力办大事,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要克服“急于求成”思想。总之,新农村建设,首先解决观念问题,认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明确目标,要搞新农村,必须先搞清什么是新农村;二是解决态度问题,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但投在哪儿,需要决策者端正态度,切实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为已任,而不是猛干一阵,寻求政绩。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所发展。

学生签名:陈静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5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现状 问题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他们的生老病死基本上由个人或家庭来承担。这种状况不利于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计划经济时期,广大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是以社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制度提供的,其特点是全方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这种微不足道的集体经济保障,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而逐渐消失。之后,农村除了“五保户”和烈、军属以外,广大农民基本上没有享受到任何直接的社会保障。从社会保障费的支出看,占人口8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费支出只占总数的11%,而占人口2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却占到了总数的89%.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着完全不同的社会保障待遇。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原因之一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因病致贫、因老返贫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试点和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不尽人意。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民政部从1986年开始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积极探索。1991年,在山东烟台等地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截止1997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保险。表面上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得不错,可实际上它实施的情况并不理想。截止1998年上半年,尽管全国已有80%以上的县参加了保险,但只占应该参保人数的12%,也就是说,经过好几年的推广、运行,仍有88%的农民游离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之外。

2.广大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非常低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制度解体以后,农村原来的合作医疗制度随之瓦解。虽然1994年以后各地作了一些努力试图恢复合作医疗,但由于缺少可靠的经济来源和有效的制度设计,重建的合作医疗往往持续的时间很短,甚至“随办随散”,坚持下来的合作医疗也主要分布在发达的沿海地区。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非常低,即使在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的高潮期(1997年~1998年前后),合作医疗制度的人口覆盖率在高收入地区仅22.2%,而在中等和欠发达地区仅1%~3%(《中国卫生年鉴》,1999)。另外,根据卫生部1998年调查数据显示,有87.44%的农民成为没有任何社会医疗保障的自费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001年的研究也表明,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民中,50%左右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为了规避农民生活风险,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与支持,但事实并非如此。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1.资金来源不尽合理,未体现全社会责任

资金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民政部1992年印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明文规定,在保险基金的筹集上,“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样的规定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的。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的投入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投入过低,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来源实际是依靠传统农村的集体补助和投入。但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使集体经济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财政能力和集体经济实力有限,已无力承担当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由集体经济负担的农村军烈属优待、“五保户”供养变为农民直接负担,而国家干部、城市居民、工人不负担,这样一来既不利于增加统筹金额,也不利于标准统一。此外,农民个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集体补助也微乎其微,几乎完全由个人缴费。这样的社会保障不仅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而且也影响了农民参加养老、医疗等保障项目的积极性,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

2.保障覆盖面窄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保障形式主要是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推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保障的对象基本上是“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大多数人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更为严重的是,农村民政对象应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们却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可以说,他们没有任何保障可言。他们干的是最险、最苦、最累的活,而人身权利、经济权利、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农民工,成了城市中最脆弱的群体,这与他们为城市所做出的贡献极不相称。农民工的这种艰难处境彰显了社会公平机制的扭曲,亟需为其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3.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从管理体制来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呈现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虽然不多,但具体制定政策、掌握政策和执行政策的机构却不少。从表面上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多个部门负责,似乎易形成合力并共同解决问题,但实际上,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工作中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有的项目谁都争着管,从中受益;有的项目又谁都不愿意管,相互扯皮。此外,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低下,还集中体现在保险基金的管理上。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以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在大多数地方是征缴、管理与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督,致使基金的使用及保值增值等面临诸多风险。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农民缴来的“养命钱”,从而造成基金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基金的正常运转,并在农民心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因此,对农村社会保障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监督,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4.缺乏法制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支撑。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状况来看,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立法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我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但迄今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法律,在国务院已经制定的条例中,也极少涉及规范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虽然我国过去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些法规、条例和规章,但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缺乏力度,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而且地区不同,内容亦有所不同。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使得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境地。

三、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1.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户三方合理的筹资机制

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是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能否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各种社会保障需求的经济基础。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水平,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必须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原则。从国家的角度,必须体现政府的财政责任,因为国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鉴于国家财力有限,国家承担的这部分资金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发行国债和社会保障彩票、征收个人所得税、利息税、遗产税、证券交易税以及部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收益,包括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的部分所得中解决。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各省(市)可自行决定地方各级政府对现行个人账户提供配套资金的比例和数额。从农村集体经济的角度,集体也应承担一部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集体承担的部分主要来自乡(镇)村办各种企业的利润及集体经济的积累等。对于经济发达地区,集体补助是不成问题的;而对于集体经济力量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又少的地区,集体补助还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应克服困难,多方筹资,尽力扶持。最后,针对农户缴费难的问题,可以采取“实物换保障”的办法,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

2.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悬殊。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只能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形成各地区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建立作为社会保障最后防线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那些因为疾病、灾害或缺乏劳动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在确定最低保障标准时,应根据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及政府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制定制度化的标准。第二,建立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经济比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应该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医疗保障制度的接轨;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地区,可以建立合作医疗保险大病统筹制度。第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民政部自1992年起试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其属于完全个人账户和完全积累型的养老保险模式,缺乏社会统筹,实质上成了一种自愿参加的储蓄,起不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也失去了对贫困人口提供帮助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本来意义。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应该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的结合,并设计向贫困人口倾斜的制度。第四,构建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通道。城市化的进程意味着农业人口将大规模地转变为城市人口,目前情况下,实现这种转移的途径是进入乡镇企业或其它非农就业以及进入城市打工。但是,通过这些方式实现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虽然事实上已由农业劳动力转变为非农业劳动力,但却无法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尤其是不能得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因此,应该尝试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设计互相衔接的通道,以加速城市化进程。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建设,规范管理,强化监督

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投保的热情不高,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规范有密切关系。因此,要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上下工夫。首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权威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体系,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衡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管是指各有关方面对社会保障经办部门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进行评审、鉴定,以达到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与目标的实现,确保各有关方面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效益(李广义,1999)。第三,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提高职工素质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努力塑造和培养一支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需要的专业队伍。

4.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6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农村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党的十七大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提出农村改革发展六大基本目标任务,其中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农村建设中应遵守的保护境的原则,并提出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

一·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它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农村局势的稳定和如何搞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如何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如何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走向良性循环,实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关系到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物质,这些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一方面使农业大幅度增产,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降低产品质量。

二·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存在问题现状。

1、化肥污染:据统计,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约有70%逸失于环境中,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化肥随农业退水和地表经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富养化。据监测,农村许多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都严重超标其中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对人、动物都是威胁。二是不合理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三是化肥中重金属、无机盐等有害成分,由于长期施用对农用环境造成影响,影响了植物品质。四是化肥不合理应用,还会造成大气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氮的逸失,进入大气,造成污染。二氧化碳肥的不正确使用,也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温室效应,另外还会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如植物徒长而造成病虫大发生,引起污染。

2、农药的污染:我国在1983年以前生产的农药以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为主,占总量的53%,由于农药的利用率低于30%,所以70%以上的农药散失于环境之中,使大气、土壤、水体、农畜、水产品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一些高毒农药的施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杀伤害虫的天敌和其它益鸟,影响了生态平衡。同时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大多数农药以喷雾剂的形式喷洒于农作物上,只有10%黏附于作物上,而大部分喷洒于空气中,并通过皮肤和眼睛粘膜表面接触损害人体。再是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致癌。田间施药时部分农药落入土中,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也因风吹雨打渗入土中,大气中农药又降至土壤中,严重污染土壤。田地中农药被灌溉水、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污染了水源。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3、塑料薄膜污染:农膜的使用一方面给农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给农田土壤带来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农膜,使土壤的通透性变差,另外地膜中有害物质的分解还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大部分农膜使用非降解地膜,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地方,农作物减产20-30%。这对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4、空气污染:以前,在农村每当农民收获完小麦、玉米后剩下的桔秆就要焚烧掉,一方面焚烧后的灰分可当化肥,另一方面省去了清除的力气。可是焚烧的浓烟不仅使行人烟眼流泪,而且给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增加了二氧化硫和降尘的含量。利用秸秆气化可解决这一难题,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是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八五”重点攻关项目,通过农作物秸秆缺氧燃烧,产出以含一氧化碳、甲烷为主要成份的可燃气体,在稍高于常压的状态下,通过PVC管道送往千家万户,使用起来有些类似于城市的管道煤气。

5工厂污染:.由于城市环保力度加大而使大量工业企业转移到农村,这种污染转移造成了污染加剧。目前中国城市环保力度在不断加大,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则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将企业转移到了农村,这样,其污染也就一起转移到了农村,这就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给农村生态环境问题雪上加霜。

6.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使生态功能退化。一些地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如开山炸石、乱挖乱采仍屡禁不止,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既破坏了自然环境,也使其生态功能退化,生态失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7.城镇化问题:城镇化带来一系列新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环境意识的薄弱,加之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城镇环保硬件设施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没有跟上,造成城镇生活污染不断加剧,进而对其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

三·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此外,农村是城市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三废”的消纳场所,也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因此,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像重视城市环保一样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更好地解决《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推广成本低且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

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运用科技力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节水农业技术、污染防治配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等,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技术,同时,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为生产实际服务。

四,总结。

总之,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其制约瓶颈,如要打破此发展僵局,农村的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不仅是从简单的自然环境的治理,更是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前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尽我们的最大的努力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贡献,造福子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Z].[3]鲁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N].大连日报,2008-03-11.[4]李建东.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2006,(5).[5]喻太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2).[6]卢德裕.农村生态环境严竣的现状和对策。

兴宁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7

一、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承担保障责任但力度不足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农村, 我国虽然每年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 基本达到全面覆盖, 但是从农民期待受益程度与实际受益程度仍然有很大差距, 从而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农民利益;从医疗保险方面来看, 疾病问题一直困扰着收入不高但是消费较高的农民, 相当多的农民无钱治病, 有病难医, 一直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也从另一方面折射出财政支持的力度不足, 无法满足现阶段农民的需求;从低保救助方面看, 国家现有的低保补助不能够全力应对物价上涨给农民家庭带来的影响, 并且覆盖面相对较窄, 没有实现“应保尽保”, 致使享受低保的农民也只能建立在最基本的衣食无忧, 而无法达到真正的”小康水平”。

(二) 财政支持存在城乡差异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被分割为城市与农村两个模块, 在城市实行的是国家保障模式, 在农村却实施家庭保障为主、集体保障为辅的模式。从收入水平来说, 城镇居民收入远高于农村居民, 本身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就存在巨大的差异, 政府提供社会保障也是要更大限度的实现收入公平, 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在财政投入一定的情况下, 政府为城镇居民建立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 激化了城乡之间的矛盾。近年来, 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却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三) 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困难

国家规定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以个人筹集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办法。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投入到社会保障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增加的比重仍然很小, 这就使得补助资金不足, 而很多地方又依靠这些资金投入到见效快的投资领域, 以此来吸收外来资金,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因此容易将保障资金挪用或延迟给付, 也就加剧了保障资金来源的不稳定。而对于农民来说, 本身收入水平较低, 加之对于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不清的原因, 很多人不愿参加保险, 从集体投入方面来说, 大部分县乡政府均是财政开支, 也没有多余资金来补充, 就导致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足额支付困难。

二、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建议与对策

(一) 加大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

1.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面对现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现状,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所以, 应该改革财政支出结构, 最好是将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独立出来, 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之一。

2.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政府可以通过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农民信贷资金投入、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来调控粮食市场价格, 增加农民收入。

3. 加大行政支持的力度。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险行政支持的力度, 把政策性保险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来抓, 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 分管领导要具体抓, 切实做好保险工作的政策宣传、动员引导、组织投保、理赔监督等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要互相配合, 共同解决好财政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减免政策的落实和灾害损失核定等问题。

(二) 重点发展“新农保”和“新农合”

1. 关于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建议。

在制定农村保险标准时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及时深入农村基层了解农民现行农保制度的满意度, 以服务农民为原则, 制定真正能够给农民带来利益的政策, 以此来提高农民的预期收益。

2. 关于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建议。

一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补偿机制。补偿标准要体现公平, 在不同的医院看病得到的补偿标准应该一致, 报销比例的测算、报销办法和标准的确定, 都要有科学性。二是要强化合作医疗的监督机制。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 因此要承担起监管医疗机构行为的责任, 把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作为监管重点, 并且保持独立性。三是建立配套的医疗救助机制。将医疗救助作为“新农合”的配套制度来建设, 在立法上予以保证。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 用于农村五保户、低保对象、优抚对象中的贫困户参加合作医疗个人筹资的落实, 负责对参保人员实施医疗救助。

(三) 注重宣传与引导, 提高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就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循序渐进,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应该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制度, 而在贫困地区, 国家应将一部分其他基金适度的转为社会保障资金, 在投入资金引导农民投保的同时, 更应该加强宣传社会保障制度的优越性, 帮助农民逐步抛弃传统的养儿防老、土地养老等旧观念。只有国家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才能确保更多农民进入到投保的行列, 从而能促进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近年来,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全面重视与发展, 它的发展与改革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政府执行力度不足、财政支持存在城乡差异、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困难等问题入手, 最后从国家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力度方面、重点发展“新农保”和“新农合”等方面, 对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一些建议与对策。

农村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中学;地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053-03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推动我国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全面启动。11I新课改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新课改虽已在很多区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基础地理教育就显现出了不少的问题和困惑。而农村地理教育量大面广。它的发展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影响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因此,农村地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值得大家认真探究。本文在调查祁东县部分农村中学的基础上,分析农村中学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保证农村基础地理教育改革的对策以及地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一、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地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结构难以保证新课改的实施

地理学科在培养公民的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业务素质与专业知识,只有拥有业务素质强,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队伍,地理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笔者随机调查了祁东县几所农村中学,发现地理教师队伍存在学历低、专业不对口等现象(见表1)。地理被当作“搭头课”,由教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教师兼教,通常是语文老师厌倦了教地理,就由数学教师来代教。由于兼职教师对地理知识了解有限,专业知识较为缺乏,中学地理教学经验不足,对于新教材的处理能力较差,根本无法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这一有机整体讲清述透,也不懂地理学习的专业方法,更无法指导学生利用良好的方法学习地理科学知识。新课标明确指出,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方法是新课改的核心,因此非专业的兼职教师难以保证新课改的实施。更为严重的是个别教师连等高线的绘制与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都无法完全阐述清楚,学生学起来自然就倍感吃力,也无从深入理解课本的基础知识。有些知识即便是了解也无法牢固掌握,从而根本不可能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头脑中就不能形成系统而连贯的知识体系,这是不利于学生地理课程学习的,也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二)有限的地理教学资源阻碍地理新课改的实施

地理学科的教学具有特殊性、灵活性。特殊性在与它需要大量的图片、典籍、模型、影像、实物、设备配置等;灵活性在于每节内容的教法灵活、学法灵活、空间灵活、时间灵活,如:一次小测验、一次小考察等,都可称其为课。在地理教学中所需的地理教学资源相当丰富,包括与教材配套的地图册、地理挂图、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片、影像资料、地理试验设备、幻灯机、投影仪、电脑等。随着政府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和社会大力支持,农村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教学设施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十分贫乏。一是地图不全,大部分农村中学最多就只有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根本没有天文图:剖面图、资源分布图、交通运输图等专题性地图,部分学校甚至连与新教材配套的地图册、地理挂图、教师教学辅导资料都没有,所使用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都是多年前的旧版本,教师上课需要边讲解边更正,学生稍不注意,还会造成知识的误解。二是地理仪器缺乏,基本上没有天球仪、三球仪、二球仪、经纬仪等。三是地理电化教学资源绝大部分学校等于空白。被调查的几所农村中学都无法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条件尚不具备。个别学校拥有幻灯机但缺少地理新教材的幻灯片,大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幻灯机。由于缺乏各种教学资源,很多教师就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顺应新课改的精神去改革教学方法。

(三)落后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农村中学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地理教师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占了75%,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新教材的内容安排也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要求。然而在与教师们的交谈中得知,很多农村教师自己都不能很好的理解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尤其是“探究”部分的内容,索性不讲。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也尝试采取新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农村中学教师培训机会少,难以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学校教学资源也非常有限,加之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教师大部分是其他专业教师兼职,所以他们也不知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更有利。有些学校虽组织过地理教师出外培训,但也不过是去城镇中学听几堂课而已,这种所谓的培训根本无法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地理教育发展对策

(一)加强农村地理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是决定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新课程理念与背景下实施农村地理教学改革,必须具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专业知识深厚、勇于创新、有较强教学科研意识的教师队伍。依据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结构现状,加强农村地理教师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农村地理师资队伍建设可采取以下途径:

首先,各级政府应鼓励地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支援农村地理教育。很多人认为农村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生活条件差,所以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心高气傲,更向往到繁华的城市工作与生活。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政府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新情况(如农村有清新的空气,恬静的生活环境,交通状况、信息条件等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以解除大学毕业生对农村生活环境的顾忌。另外,给予到农村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一定的生活补助将更能吸引优秀人才对农村教育的支援。

其次,应重视对农村地理教师的培训,为其提供良好的培训、进修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再学习环境。可以通过承办各种课改培训会、交流会、展示会等,邀请课改专家作指导、作讲座,使信息闭塞的农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与城镇优秀教师一起听课、议课、听讲座,共同接受培训,获得新的信息,吸收新的理念,以及相互交流各自的心得體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还应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参加培训,对自主进修、培训的教师提供一定的资金援助。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应创造机会,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农村中学在防止优秀教师外流

的同时,应支持、鼓励城市与农村校际之间校长、教师的交流。教育管理者应经常组织城区与农村师资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建立城乡学校结队帮扶制度和开展城区学校课堂开放日活动,采取“结对子”、“一帮一”的“扶贫”活动,让学校“联姻”,互派教师听课、上课、说课,逐步加強城乡校际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以强带弱、以点带面,促进课改的整体进步。

(二)加大投入进行农村地理课程资源建设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投资力度,以此推动农村地理课程资源的建设工作。农村中学要加大对地理教育资金的投入,有投入才能有回报,这是个众人皆知的硬道理。学校应给各地理教师配备地理教学的基本资料(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或教学手册,与教材配套的地图、图片、地球仪及其他地理模型等),以保证地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给地理教师订阅相关的地理或教学期刊杂志(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国家地理》、《教学交流》),积极购置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及软件(如录放设备、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开通校园网络,为初中地理教育创造一个优越的育人环境,也为地理教师提供良好的再学习环境,拓宽教师视野,使地理教师能与时俱进。此外,应加强城区学校与农村中学资源共享的工作。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采取农村向城市中学借用地理资料,农村中学也应积极加强校本地理课程建设。

(三)教师应踊跃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方法为核心,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地理教师理应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获取各种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依据地理科学的特点以及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地理教师可以积极采用“以讨论为主”和“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应通过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个体与同伴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共同讨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

当前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调研题目:当前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 研 人:中峪乡蔚村村委主任助理时 间:二

赵 飞00九年七月

当前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峪乡蔚村村委主任助理 赵 飞

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新要求,特别是中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农村干部能力建设上的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从2007年9月份到现在,我利用两年的时间和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的专题调研。总结出了现在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根据产生的问题我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一、现在农村干部存在的问题:

1、是理解政策能力差。

由于农村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理解、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差,政策理论水平低,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领会不全、一知半解,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更难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不严格执行法规、政策,带有随意性。

2、是发展经济能力弱。不少农村干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观念不强、思路不清、创新不够,在带领农民找市场、闯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上没点子、缺主意、少办法,很难找到真正适合村情发展的致富路,多数停留在维持现状的层面上。村务、财务问题不公开,经济不清。

3、是工作方法简单。

(一)是部分农村干部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以法教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沿用老办法,依靠老经验,不能有效组织、引导群众,没有凝聚力、向心力。作风不民主,以权谋私,遇事不与群众商量,搞“一言堂

(二)是部分农村干部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家长”作风严重,工作方法简单老套,还没有完全从行政命令转变到引导、教育、服务群众上来。

(三)是部分农村干部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强,对有关政策法律一知半解,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遇到问题简单处理,有的甚至冷硬横推,造成工作被动,不能有效地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农村干部由于文化低、交通不便,长期固守一地,见识少、视野窄,信息不灵,导致农村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有的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为群众服务意识差,不为群众办实事。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村民民主缺位。

由于农村宗派家族势力严重,一些人员“强行”进入村委,个别人员通过非法手段拉选票,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个别村干部凭借家庭和宗派势力,“称霸”一方,村民敢怒不敢言。这样,出现了个别村干部我行我素。

(二)村务、财务公开走过场。

虽然普遍推行了村级政务公开、财务公开,但坚持得仍不够好,一些村仍存在不公开、假公开的问题。即使有些村务公开坚持较好的村,也往往是事后公开,群众仍不满意。虽然建立了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但设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较为普遍,村民监督小组也形同虚设。因此“公示墙”、“明白纸”在农民心里就成了 “糊弄墙”、“糊涂纸”。

(三)农村税费改革。,一些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甚至出现债务问题,即因过去为完成乡镇下达的三提五统及农业税收任务,由于有些户不尽义务,村干部只好自己垫付甚至贷款完成任务,而现在想要回却讨债无门。因此,出现了村干部难当、无人愿意当、没人好好当的局面。

(四)上级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

当前各部门对村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保持“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有些乡干部反映,村民委员会是一个自治组织,乡镇与村委会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乡镇政府对村干部不好监管。

三、解决农村干部问题的主要做法。

为从源头上预防“农村问题干部”的产生,推行村级事务公议制、一事一议制等,增强透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村级事务,即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以村党支部领导下,建立起议事网络,让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政、议政,把群众反映的各种意见、要求和建议按照一定的程序收集上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商议、共同讨论、民主解决,研究制定既符合群众利益,又不违背法律、政策的处理意见,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和民主,达到共管,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群众参与自我管理,强化群众监督。公议制度就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办”,群众不但知道“怎么样”,而且明白“为什么”,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把大量的信访问题消化解决在基层。

四、解决“问题村干部”信访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一)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村干部履行着与党政官员相同的管理与服务职能。他们的行为,更直接地影响着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关乎党与农民群众关系的亲疏,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稳固。因此,要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高度,积极探索对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靠制度来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干部的整体活力和内在动力。

(二)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农村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要从农村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出发,建立基层干部教育培训 体系,实现素质与能力培训相结合。加强宗旨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农村干部理解和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提高农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教育,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学习掌握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高农村干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的能力。

(三)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优秀人员中选拔干部,把那些能够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素质高、懂经济、善管理,能带领和组织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村级领导班子。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全面推行“两推一选”,按照精干、高效、可行的原则,对条件具备的村实行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做到在依法办事方面讲严肃,在执行政策方面不折不扣。同时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对那些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化知识水平高,致富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村青年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压担子,有重点的强 化培训。

上一篇:建筑给水系统供水方式探析论文下一篇:《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