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魅力——儿童线条画教学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线的魅力——儿童线条画教学(精选4篇)

线的魅力——儿童线条画教学 篇1

一、线条语言:

线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语言,是构成绘画语言的最基本的元素之一。线条画——儿童绘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儿童线条写生画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写实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更重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本人从事小学美术教育二十多年,平常总会有意无意听到一些家长、朋友说种种关于孩子怎样学画画和如何才能画好画的问题。他们大都以孩子画得像与不像作为衡量孩子画的好坏为标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孩子爱画画,接受艺术教育是培养其艺术素养,提高其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有人曾说过:缺乏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信心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占重要位置。任何一个孩子,当他们毫不困难地、潇洒自如地拿起画笔来表现自己时,就是他们最开心和最有信心的时候。爱涂爱画是孩子的天性,可以这么说:从孩子拿起笔的第一天起,孩子就会画“画画”了,就会画“线条画”了。涂鸦是儿童画初级阶段的特征,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说的儿童的涂鸦期,这是孩子漫无目的、对自已不自觉中“画出”的点、线、面充满好奇,充满着无限的想象;这也许就是每个孩子爱涂爱画的原因吧。孩子起初对自己的“大作”充满了好奇,这是其兴趣得以保持的原因,久而久之,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引导,这种好奇之心就会漫漫归于平淡,画画的兴趣就会退减,直至从原来的“爱涂爱画”到对绘画毫无兴趣,到讨厌的地步。所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师的启发引导,以身作则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基础,让孩掌握一些绘画元素,教师的示范:徒手画一条直线、一个圆圈,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让学生佩服的五体投地。学生打心里觉得画画是一件很好玩很快乐的事。用线条画物体不受光线色彩的限制,更易于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使儿童自由地认识世界,线条的不同形态变化如:直弧、刚柔、疏密、粗细对比效果,给人以形式韵律美的享受。儿童练习线条画,既能感受线条带来的美的陶冶,又能从中学会精细、概括、夸张、疏密等艺术表现手法。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和本学年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写生提高学生观察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就线条画教学谈谈自已的感受。

二、教学研究:

线条画是培养儿童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高素质现代人的重要途径。我从最简单最容易准备的工具入手——纸和笔,线条画的写生,本学年的小课题的研究:通过线条写生提高学生观察美、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在教学中激起学生对线条的兴趣,引势利导,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最简单的绘画工具来激发着学生的无限想象力。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线条画表现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具体做法:

首先:让孩子们掌握画线条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在进行写生画教学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几个课时的线条画基本元素点、线、面的练习,让学生明白一幅优秀的线条画,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点、线、面组成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绘画中的各种各样的点、线、面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明白了原来老师常说的点、线、面原来有那么多的千变万化。组合在画面上是那么的美妙绝伦。经过几节课的练习,孩子们爱上画线条写生画了。其次:通过想象线条画的练习,训练孩子线条的组织能力,培养孩子的耐心,知道点、线、面里要有粗细、疏密、大小、长短的变化、这些就够成了画面黑、白、灰的最佳画面效果。本学年主要在中低年级开展线条画写生教学的研究,七至十岁的孩子,已漫漫具备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物体和描绘物体的能力,我的做法是:

1、写生画想象画相结合;

2、室内静物写生和室外风景写生相结合;

3、写生与添画相结合;

本着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入手,例如:课室内:读书角;卫生角的扫把、拖把、拉圾桶;窗台窗帘、水杯、文具、玩具等。课室外:学校值班室、学校围墙、生物园、艺术长廊;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是:画面过于简单,没有亮点,构图松散,主体不突出的问题;这时我就得强调让学生回忆我们前面学过的线条画的基本元素的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丰富画面,写生画面里也可以加点自已的“想象”在里面。写生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起初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能把自已看到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经过几周的练习,再要求学生在取景构图上有所取舍,把最能感动自已的部分画出来,写生画时因构图、画面效果的需要,有几种构图法则:

1、“视而不见”法则:也就是在写生时,把看到的加以分析,自已认为好看的、美的才画,不美的就可以当没看见,不画在画面上;例如:前面风景很美,但有一堆牛粪在自已写生的范围之内,那我们就只画美的风景,不雅的牛粪就“视而不见”,不画在画面上。

2、“无中生有”法则: 为了构图的美感需要,也就是我们写生角度范围内没有的,也可以加画上去,例如:面前的风景很美,自已写生的范围内添画上一间小草房很漂亮,会更美,就可以画上小草房,这一部分也可以叫“想象”;也就是:“无中生有”。

线的魅力——儿童线条画教学 篇2

美术课日常教学中, 笔者发现孩子们常常无从下笔, 不知道怎么画。实际上, 不是孩子们缺乏想象力, 而是教师缺乏刺激学生想象的方法。那么,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孩子们思维的方法呢?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益于学生想象力的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思维导图, 并能运用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展开简单的创意想象, 将所联想到的事物应用到画面当中。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思维训练和艺术实践过程中, 通过对比赏析作品, 运用线条描绘思维导图所联想的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拓展。在小组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增强, 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学习美术的兴趣得以激发。

教学重点、难点

思维导图训练方法 (发散性思维) 的使用;运用思维导图创作简单而富有新意的儿童线描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导入提出课题

原始设计:

师:嗨,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著名的节目导播“伟大的刘”, 欢迎大家走进《奇思妙想》栏目, 今天是我们栏目开播的第一期, 下面, 就请大家步入节目现场。

设计意图:以电视栏目的形式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后设计:

1.模拟节目现场, 激发学生兴趣

师: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奇思妙想》栏目, 我是著名的节目编导“伟大的刘”, 下面, 请允许我向大家隆重介绍本期的栏目顾问, 他们是…… (略)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下面, 请大家跟随主持人一起步入节目现场。

设计意图:本课整体设计是以栏目的形式贯穿始终,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节目编导的身份出现, 给学生介绍本次听课的各位教师, 这样会拉近孩子们与听课教师的距离, 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此时, 教师话锋一转, 引出主持人, 直奔主题, 引出下一步教学。

原始设计中, 教师以编导身份采用口述的形式模拟栏目现场导入教学, 但在实际教学中, 并没有吸引学生。见此情况, 笔者重新设计教学, 使用了音频、视频以及图片资源,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 (数码讲述软件) 制作了新闻短片, 增添了“主持人”的角色和新闻播放环节, 改变了原有在教室授课的场景, 以配有麦克、茶几、沙发等道具的真实场景模仿节目录制现场。实践后, 学生兴致盎然, 效果显著。

2.制作新闻短片, 引入课题

主持人:老师、同学们好!我是主持人×××, 欢迎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春芽电视台”。今天, 我们要一起聊聊有关美术的话题……现在, 就让我们的老朋友D a v i d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应用数码讲述软件将视频、音频巧妙结合, 将原本单调的文字配以轻音乐和语音朗读, 同时配有相应的图片, 图文并茂,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环节以新闻的形式出现, 教师利用学校“春芽电视台”进行节目录制, 虽说是几十秒的一段新闻插播, 但是从本课的总体设计上来看, 至关重要, 不但引出了本课的主题, 而且为下一步的课堂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对比分析获取新知

原始设计:

师: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D a v i d老师,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现场有一些优秀的纸板画作品 (实物作品) , 上节课大家也画了一些作品。看到这些作品,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 (预设) : (1) 这些作品除了色彩之外, 和我们画的有什么不同? (2) 这些漂亮、好玩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3)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我们的作品变成这样?

师:D a v i d老师特意请来了两位嘉宾回答你们的问题:一位是短片中小画家五 (1) 班的A同学, 另一位是五 (5) 班的B同学, 下面请她们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 大家掌声欢迎。

A同学回答这些漂亮、好玩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结合自己的作品解答, 同时渗透环保的理念。)

B同学回答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这些作品变成这样。用思维导图展开联想, 选择感兴趣的物体用线条重新组合画面。

生:什么是思维导图, 具体怎样运用它来创作我们的作品呢?

师:谢谢你们的回答, 请回去, 一会儿大家在创作的时候, 她们两位会协助大家一起完成你们的作品。关于思维导图的问题, D a v i d老师来解答。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所创……

优化后设计:

1.出示作品, 对比分析, 提出问题

师:针对这两组作品,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为什么左面的作品看起来空荡荡的, 右面的作品丰富饱满?

生2:这两组作品在创作上有什么区别?

生3:第一组自画像是怎样变成第二组作品的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TRACEBook软件的插入图片和超链接功能, 作品可随意点击放大, 利于学生对比、赏析。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嘉宾予以解答, 引出本课知识点——思维导图

嘉宾1 (特级教师) :“同学们画得真棒, 老师看了特吃惊。第一组作品中, 点、线、面的运用非常巧妙。第二组作品在第一组的基础上, 运用了千变万化的色彩, 使我们这张画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效果。这两组作品都是用废旧纸板完成的, 不仅造型色彩上有变化, 材料也比较特殊。看来大家非常具有环保意识, 希望这节课同学们也能完成这么出色的作品。”

师:第二个问题我们请A同学根据她的这件作品为大家解答一下, 她究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创作这件作品的。

嘉宾2 (A同学) :“同学们, 你们看我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猫) 猫喜欢吃什么呢? (鱼) 所以, 我把鱼放在了猫的眼睛里。通过鱼我联想到了小乌龟, 我把乌龟也放在了眼睛里, 通过乌龟我联想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 例如:鸽子、楼房、星星等。然后, 我把所有我认为好玩的素材组织起来, 变成了我现在的这幅作品, 这种思维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思维导图, 它对我们很有帮助。同学们, 你们说我这幅画画得漂亮吗?

师:谢谢你的解答。那么究竟什么是思维导图呢?

白板出示: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 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 有利于人脑发散思维的展开。创始人是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 他是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顶尖演讲家, 被称为“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新颖的栏目访谈形式出现,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尽可能地将教学贴近生活。此处邀请特级教师刘月娥及五年级学生施雨作为嘉宾上台协助教学, 刘老师作为美术教育前沿的研究者以其教师的身份向同学们解答疑惑, 同时又向孩子们传达环境保护的意识, 这使得本课不仅是一节简单的美术课, 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小画家施雨同学的一番解答直奔主题, 顺理成章地将“思维导图”抛给孩子们, 孩子们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个难以解释的新知识。

(三) 师生协作完善作品

原始设计:

师: (黑板出示学生作品) 这里有一张学生作品, 通过画面中的人物, 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学生:展开联想。 (建筑、植物、动物、昆虫、水族、交通工具……)

教师使用粉笔记录、绘制思维导图, 圈点重点词语, 即画面中可以利用的素材。

师:下面, 我们就用这些素材重新组合一幅作品。

学生构思。教师示范绘画。

设计意图: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学生范画粘贴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通过范画发散思维、展开联想;使用粉笔进行示范板画。

优化后设计:

1.学生选择已有线描作品, 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

师:通过画面中的人物, 你可以想到什么?

生:西瓜、鱼、海豚、蝴蝶、棒棒糖、乌龟、虫子、地球、楼房……

2.利用白板图库资源, 重组学生作品

师:刚才我们联想到了这么多素材, 你能用我们想到的哪些素材重新创作这幅作品呢?

生:西瓜变成人的头, 苹果充当眼睛, 蝴蝶充当人物的嘴, 楼房充当身体……

设计意图:教师使用白板进行教学, 将学生范画存入电脑中, 改变原有设计中粘贴实物的做法, 优势在于:一是不破坏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二是以图片形式存入电脑中可随意调节范画的大小, 利于学生观看;三是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 在不改变作品的情况下, 可以在范画本身圈点、涂改, 还可以当成资源随时保存, 以便日后教学使用;四是在重组作品的过程中, 可以使用白板的图库功能, 插入资源图片, 直观快捷。

(四) 合作探究巩固新知

1.实践要求: (1) 小组内部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想象, 使用线条完善已有作品; (2) 线条要流畅, 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 (3) 作品要有新意。

设计意图:学生2人完成一件作品, 8人一组, 共4组, 完成后拼贴成4整幅作品。这主要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2.用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3.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合作探究。

(五) 活跃思维展示评价

原始设计:

展示评价学生现场绘制的作品。

师:你认为这件作品的亮点 (创新性) 是什么?

学生自评。

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互相点评。

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评价能力。

优化后设计:

1.展示评价学生白板示范作品

生 (自评) :我把自画像头部变成了地球, 地球上有许多的植物和动物, 我将人物的头发变成了一条鱼和一只海豚……我认为这幅画很有创意。

生 (他评) :我认为这幅画线条的处理很到位, 很富有想象力……

师:就像刚才同学们说的, 刘老师认为这件作品线条流畅, 体现了线条的疏密、长短、粗细的对比关系, 非常有新意, 作品中还体现出了环保的理念。

2.展示评价学生现场集体作品

师:现在, 这4幅作品组合在一起是不是可以拼贴成一大幅作品啊?每一小幅作品就成了这个集体里的一部分, 这些作品无论从画面内容上, 还是从线条的运用上都比较有个性, 跟刚才相比就像“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设计意图:改变了原有的评价方式, 应用扫描仪现场扫描作品, 结合白板软件的书写功能, 在不改变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开展修改、评价。

(六) 课外拓展延伸知识

原始设计: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 回家之后尝试一下, 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实物贴图的作品转变成线描作品呢?

设计意图:为下一节课讲解色彩知识 (上色) 做铺垫, 日后可以形成系列教学。

优化后设计:

师:同学们, 通过今天的节目, 你们有收获吗?怎么样, 这节课对你学习美术是不是很有帮助?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留意生活, 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应用数码讲述软件将视频、音频、图片资源巧妙结合, 在短时间内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

师:观众朋友们, 时间过得真快, 本期节目马上就要步入尾声了。下面, 请大家拿着我们的作品跟随音乐和我们的特约嘉宾、听课教师一起来谈谈我们的收获与体会吧。

设计意图:学生拿着作品轻松、愉快地和嘉宾老师谈体会, 学生现场交流、互动的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与以往的教学有显著不同。整节课以电视栏目形式贯穿始终, 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 以主持人的口吻介绍观众 (学生) 、嘉宾, 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 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主题教学, 教学效果显著。

2.使用电子白板, 教学工作方便快捷。本课教学应用了电子白板T R A C E B o o k软件的插入图片、声音、视频、手写和超链接等功能, 将学生作品移动、放大、缩小和旋转。同时, 手写、文本输入功能的使用, 有助于教师在不改变学生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巧妙的修改。屏幕截图功能的使用, 可以保留课堂教学的过程, 作为资源供下次上课使用, 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学课件不能现场修改的弊端。屏幕录像完整地记录了本课教师使用课件的全过程, 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资源, 为下一步教学及说课积累了材料。

教学设计《线条的魅力》陈玉凤 篇3

陈玉凤教学目标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理解线的节奏。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用线条表达情感的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观察老师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老师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节奏和情感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条表达不同的情感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彩色笔、粘贴工具及材料。(教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小蝴蝶一起去旅行,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跟着小蝴蝶去做一次美妙的旅行!请你伸出手指跟着小蝴蝶一起飞。(课件)出示课题《线条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探究学习

1.发现自然景物中的线,使线条具体化、形象化,感知线条的美感。

师:从小蝴蝶飞过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线?

课件展示自然界景物图片:桥梁、柳枝、黄河、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中国馆、悉尼歌剧院、蜘蛛网、斑马、……

生:寻找线条

画线条

师: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线条,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有些看起来细细柔柔,而有的又特壮、强烈。(课件)

2、体会线条的情感特征(课件)

(1)连线题

师:不同的线条带给我们哪些特殊的感受呢?生:找出老师连错的地方。直

线:平稳、快速、静寂 斜

线:飞跃、危机或空间变化的感觉折

线:突然、灵活、富有个性波浪线:动感 连续 有节奏 韵律感螺旋线:升腾 超然 遐想 师:你喜欢哪一种线?为什么?

3.感受线条的节奏和韵律

师:同学们,线条还能表达不同的节奏和韵律,下面让我们来听音乐体会线条的刚柔之美。课件展示:播放解放军进行曲和梁祝两首曲子,分别画出直线和曲线。

学生体会不同节奏乐曲的感觉:或平稳强劲、或舒缓柔美。

4.了解绘画作品中线条丰富的变化和表现力。

师:那么,美术作品中如何运用线条来组织画面呢?请看老师的范画。

生:分析讨论每幅画面的线条有哪些特点?

师:线条带给我们的感受特别的多样,当它们组织在一起的时候,有的随意,有的是有规律的,更能装饰美化各种形象,这就是线条的魅力。师:如何让线条有规律呢?(课件)

生:了解组合方法:直线的重复、折线的反复排列、曲线的穿插遮挡。

5、教师演示:

(三)尝试练习,绘画指导。

1.欣赏老师的范画和同学的作品,了解多种绘画方法。提示构图方法。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讲解构思。

3、绘画要求: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条神奇的线,请你充分发挥线的魅力和表现力,完成一幅画,可以画你看到的美丽事物,可以画画你的心情和感受。

4、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课件:音乐、图片)

(四)作业展评

(五)总结

自评、互评,教师以鼓励为主

我们的祖先是世界上用线条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最早民族之一,这甚至可以追溯到七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候就已有用线条勾绘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彩陶纹饰,在殷商时期就有古朴爽直的甲骨文和圆润敦厚的象形文字,这说明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如何运用了线条的艺术。今天,人们更是把线条运用到生活的很多地方:比如广场雕塑等等。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千变万化的线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事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美,增添乐趣!

线的魅力——儿童线条画教学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线条,添画几笔形象地表现画面。

2、充分利用绘画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参与线条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彩色纸、一只黑色记号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色卡纸,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面前的画纸和平时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运用开飞机的形式,引导幼儿随意画出线条。

1、师:这么多好看的纸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把画笔当成小飞机,你们看我的小飞机起飞啦,从起点出发一会高一会低,飞机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飞的路线留下了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迹。

你们想开着飞机到天空中自由飞翔吗?好让你的小飞机起飞吧!

2、幼儿自由想象画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三、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引导幼儿想象。

(1)师:飞机在天空飞过的路线把天空变成了不同的形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有的大有的小,好像藏着什么呢?添上什么就更像什么?

(2)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师:那么我们转动画纸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根据画面图形进行自由想象,请个别幼儿添画。)

四、幼儿想象添画,老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添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3、太小的地方,想不出画什么,就涂成黑色。

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创编故事。

师:五彩的天空里藏着这么多的东西,你们能不能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六、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画面交流故事。

七、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与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反思: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上一篇:童话故事―小蜜蜂历险记下一篇:中职英语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