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通用8篇)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 篇1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Ⅱ标六分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安全质量环保2011年工作总结报告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Ⅱ标项目经理部六分部各级领导狠抓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扎实、稳步地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上取得了重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新建合福铁路(安徽段)HFZQ-2标段铜陵长江大桥北引桥起讫里程为DK087+644.72~DK122+089.769,桥梁长度为34.445km。全线划分为三个桥梁架子队,其中桥梁一队和桥梁二队责任区内下辖1#和2#拌和站,桥梁三队责任区内下辖钢结构加工厂。

二、工程完成基本情况

截止到目前我分部完成的工程量为:桩基7454根,承台749座,墩身698座,垫石441幅,连续梁1.29联。

三、安全工作总结

1、自项目机构组建后,及时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魏丙岩 副组长:潘忠志、翟锐

成 员:刘万良、张国君、张爱和、岳坚强、王齐财、周连财、宁旭阳、郭险峰、姜延峰、周运峰、高福、薛阳

2、建立了安全应急救援小组配备了专业安全员,制定了安全应 1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健全了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3、项开工后,安质部定期对在岗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讲解《安全生产管理实施细则》《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检查考核办法》,并做了详细记录。

4、抓好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质,无证人员坚决不能上岗作业。专职安全人员不培训坚决不能上岗。

5、抓好安全目标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作业队伍的安全职责和要求,使之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局面。

6、参与业主组织对全线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岗前的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培训和学习,并考试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

7、安质部完成了拌和站、临时便道施工、钢结构加工厂等专项 安全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批报备,以利于更好的指导工程安全实施。

8、根据召开的监理工作会议和专项安全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点进行工作安排和部署。

9、严格监理程序,相关设备设施均要求“先检后用”,目前全线如特种设备均履行安检报备手续。

10、督促和监管各工区上报的安全专项资金使用制度,做到专款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专用,为安全各项保障措施提供制度保证。

11、执行项目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所辖工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建立安全管理有关制度,加大安全基础工作力度

(1)制定并落实安全奖罚制度。根据制定的安全奖惩办法,对每月的安全检查结果进行累计并在季度考核评比出先进和落后工区,按奖惩管理办法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处罚,可起到鼓励和惩戒作用。

(2)建立安全例会制度。项目部会同各工区适时根据工程管理的需要及安全生产形势不定期组织全线召开安全工作会议,通报近期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协调落实安全管理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也在各种管理例会中均作为一项重要议程。

(3)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及时对分项工程开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交底对象、是否层层交底至作业班组及作业人员等方面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各工序交底工作做实、做细。

(4)建立和规范安全内业管理制度。安全内业资料是工程实施的真实再现,是分析处理安全问题的基本素材,也是安全事故处理的依据,项目部定期根据各工区具体情况对安全内业资料进行搜集整改。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1、关键工序作业专职安全员的配备:针对开工后各工区施工现场点多面广及危险源多的不利因素,项目部要求拌和站、便道施工、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钢结构加工厂等施工作业时现场必须指派工区专职安全员现场进行检查和指挥,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进行巡查。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管理:对也现场进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未达到资质的人员禁止上岗作业。

3、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项目部重点对各工区中的龙门吊轨道两端的限位器设置、特种设备上的吊钩的保险装置、运材料时的稳定措施、高处作业的规范性、危险区域的安全警示标志牌设置、现场临时储油罐的设置、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停放、临时工棚的设置位置、现场临时用电等方面进行重点的安全巡查和监控,以确保现场作业的规范性。

4、特殊重要工序的监管:鉴于跨内河连续梁桥施工,跨西河连续梁施工,跨省到S319连续连施工,提篮拱桥施工的危险性高,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案,并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5、安全保障体系的监管:安质部在每月的安全大检查中,除施工现场外业检查外,同时对各工区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设备设施保障、资质保障、应急救援保障等,确保各项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转。

三、质量控制工作总结

我分部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树立“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的思想。建立强有力的质量保障体系,狠抓过程控制,强化检查验收,提高质量意识,创建精品工程。我分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部根据国家、铁道部和上级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组织施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积极推行现场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确保施工各环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坚持管理创新,质量创优,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积极推广质量管理新方法,深入开展创优活动,建精品工程,树企业形象。

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局《管理手册》对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了更新补充。

(1)工程质量责任制的制定与落实情况。①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任到工序。

建立以分部经理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个部室、工区的质量工作职责与责任人,同时,在关键工序和新工艺施工时进行重点控制,设置专人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②进行质量控制考核。

一年来我分部严格按照施工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在工程质量管理上,实施责任包保制度,对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对相应的责任人进行严厉的考核。确保现场施工质量。一年以来,我分部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未出现任何大的施工质量隐患。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2)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落实情况。①全面技术交底,提高员工操作技能。

由分部总工牵头,工程部在施工现场进行各施工工序的技术交底,直接交底给施工人员,使施工人员了解其施工项目的工程概况、内容和特点、施工目的,施工重点和难点、明确施工过程(包括特殊过程)、施工特点、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环保措施、节约措施和工期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通过技术交底,使工人的施工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熟练程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强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施工质量。

②完善质量管理制度,规范现场施工秩序。

我们进一步完善补充了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了现场施工作业。现场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要求组织施工,安质部、工程部定期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现场限期整改落实,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或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降危险降低到最小。

(3)强化现场作业管理,确保重点关键部位安全。我分部对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一年以来,分部领导不断加大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力度,给我分部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连续梁的施工质量控制要严抓不懈。

2.召开质量专题会议,加强员工质量意识。

根据各阶段的工序质量情况,每月在分部会议室召开工程质量专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题会议,会议由主管质量的总工主持,由各个部门负责人、现场技术人员及工班长参加,认真分析每阶段分部施工质量形势,通报上一阶段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对上一阶段的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并指明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下一阶段的质量管理计划,加大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力度,由分部总工牵头,针对现场质检员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施工质量。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对施工造成影响的,立即组织召开质量安全事故分析会议,分析问题产生原因,事故责任,并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对相应责任人进行严厉的考核。坚决杜绝类似事故二次发生。

3.组织专项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由总工牵头,安质部、工程部参与,定期对施工现场各个工点进行质量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到各个工班,限期整改;对发现的技术难题,由工程部研究解决方案,并严格按照既定专项方案组织施工。安质部每天对现场进行巡检,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要求整改,并监督落实,确保施工质量。工程部组织各个工点的工班长、技术员进行相互检查和技术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行成互补,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4.组织专项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素质。

这一年以来分部坚持对新上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由有经验的技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术人员、质量人员进行主讲,对工人进行轮流培训,通过培训,培训共进行了7次人数达200人,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和工人的质量意识,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5.广泛动员,全员参与,积极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为了保证全员进一步了解熟悉质量体系,我们专门在工程部指定一人兼任本部门的质量体系管理员,每月组织一次质量体系管理员学习例会,组织学习体系文件,重点针对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的事宜等进行交流探讨,传达学习上级每月质量工作例会精神,由体系管理员将有关精神传达到本部门及各岗位,保证人人熟悉质量体系,为质量体系的良好运行打好基础。

四、环保工作总结

我分别一向很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专门成立了环保领导小组,组 长:魏丙岩 副组长:潘忠志、翟锐

成 员:刘万良、张国君、张爱和、岳坚强、王齐财、周连财、宁旭阳、郭险峰、姜延峰、周运峰、高福、薛阳

我分部非常重视当地的环境保护,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禁止将泥浆排放至河流农田中和其它破坏当地环境的条款,一经发现有此类现象发生,必定给予重罚。

我分部已将墩身之间的空地平整,当地的部分农户已将这一土地合理利用种上了庄稼。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五、工作中的不足

1、鉴于一整年的工作我们发现我分别对环保工作还不够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调整,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工作力度。

2、人员培训教育覆盖还不够广泛,有时教育时由于各种原因有人未出席教育,今后应加大教育力度,力争达到没人都能很好的受到教育。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安全质量工作是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站前二标建设成败之关键,各级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对此也予以高度重视。目前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站前二标项目经理部六分部正处于施工准备期,安全质量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今后一段时间安全质量工作重点:

1、着重是对施工现场管安全人的管理,项目部已对各单位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分工情况进行要求和检查,今后将强化对这些人员的在岗情况、工作质量方面的管理;

2、利用自身资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尽最大可能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巡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3、对工程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上的安全工作作持续关注和重点预防;

4、组织恶劣天气,节假日期间安全工作部署、隐患排查工作;

5、抓好冬季施工的质量控制;

6、继续加大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力度,在巩固现有安全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质量检查机制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进展需要不定期的组织专项检查。

最后,我们坚信在中铁十三局领导的关怀领导下,六分部将在余下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认识、精细安全管理思路、狠抓制度建设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六分部项目总体目标能够又好又快的实现。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中铁十三局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二标项目部六分部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 篇2

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 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 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在发达国家, 这项工作在20世纪中期就已大量开展。在我国, 伴随《安全生产法》的制订和发布, 从2002年末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市范围内开展了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月, 国务院以397号令形式, 公布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按照该条例的要求, 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以下统称企业) 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安全评价成为企业取证的必备条件, 安全评价工作也就从局部区域走向了全国, 众多的安全评价机构应运而生。

为了使安全评价这一新兴行业能够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在2004年10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公布了《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 安全评价实行资质许可制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以下简称重庆煤科院) 成为最早取得安全评价资质证的单位之一, 并在2005年成为首批国家安全评价甲级中介机构。几年来, 重庆煤科院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努力搞好安全评价机构管理, 使安全评价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1 强化过程控制管理

安全评价报告是每个评价机构的最终产品, 其质量高低直接反映评价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内部管理水平, 其评价结果是委托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也是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重要依据。重庆煤科院建立了严格的内部安全评价质量保障机制, 从评价准备阶段开始到评价现场材料证据的收集、检测数据的获取、报告的编制和内部评审等等, 严格自我检查、严格规范评价人员行为, 坚持“谁评价、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从审查程序上、制度上严把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关。

在安全评价管理工作中, 根据年度安全评价机构考核提出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重点加强了安全评价的过程控制, 完善过程控制文件。2007年, 安全评价的过程体系文件由原来的27个增加到现在的80个, 新增的有安全评价技术专家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安全评价回访制度、风险控制程序、合同评审程序、合同评审记录, 以及各种不同类别的作业控制文件等。另外, 为了搞好现场评价工作质量, 还建立了服务意见卡, 由被评单位负责人对评价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按照安全评价的要求, 对评价的每一个项目都切实做好风险分析、签订评价合同、合同评审、制订实施计划、组成项目评价组、进行安全评价、报告内部审查, 项目资料存档。

每年的年末到次年的年初, 对少数受控时效过期的过程控制文件进行更新, 使每一个控制文件都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2 搞好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安全评价机构搞好安全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煤科院从3个方面进行了加强和改善。

第一个方面, 采用专门的文件柜及档案柜, 将安全评价纸质报告、原始资料进行存档;

第二个方面, 采用专门的移动硬盘对安全评价报告的电子文档进行统一的管理, 并每隔一段时间刻成光盘保存;

第三个方面, 建立安全评价数据库, 对安全评价的过程进行计算机管理, 这是重庆煤科院的一个重要特色, 如图1所示。

安全评价数据库由30多个字段组成, 主要有年份、项目名称、所属区县、项目联系人、评价领域、项目规模, 以及评价类型、现场评价时间、现场参评人员、报告撰写人、合同金额、报告编号、报告提交时间、备注等。

通过该数据库, 可随时了解和掌握安全评价报告的完成情况, 了解已完成的安全评价报告的基本信息。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 统计各种基本数据, 如通过评价领域, 可统计近几年来在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等开展安全评价及完成的安全评价报告情况;通过评价类型, 可统计安全预评价、现状评价及验收评价情况;通过报告撰写人, 可统计每个评价人员当年或近几年完成的安全评价报告情况等。

3 重视安全评价人才队伍建设

重庆煤科院是一个具备安全评价综合资质的甲级安全评价机构, 在安全评价开始的前期主要以煤矿及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为主, 近几年通过不断地吸收及引进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 安全评价人员专业已从以采矿、通风、安全专业为主发展到还包括地质、机电、化工、爆炸力学、电器工程、矿建工程、工程力学、水电工程, 以及工业自动化等专业, 已发展成为专业基本齐全的评价队伍, 从事安全评价的人员也由以前的1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近40名, 基本上可适应不同行业对安全评价的需要。

4 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的学习

安全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将直接影响安全评价工作的质量。在评价过程中经常性地根据不同时期评价工作的重点, 开展不同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安全评价专业知识培训, 分别请有关专业领域内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安全评价经验的老专家或资深专家进行讲课, 对不同行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2007年度重庆煤科院安排评价人员参加了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的安全评价人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 考试通过率达到100%, 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在开展2007—2008年度重庆煤矿安全评价之前, 组织全体安全评价人员, 贯彻学习重庆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做好2007—2008年煤矿安全评价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通知》, 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同志传授煤矿安全专业知识和安全检查的经验。

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2006年组织安全评价人员学习了新版的《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收集了国家最新发布的一些与安全评价相关标准及规范, 并在安全评价中应用。

5 问题及建议

近几年, 在煤矿开展的安全评价中, 不论是预评价、验收评价、还是现状评价, 主要的评价方法仍然是安全检查表法, 对其他评价方法的利用有一些, 但在对其报告的审查中感觉有些不足, 如:预先性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中, 对危险程度的分级不统一;利用事故树分析煤矿瓦斯灾害事故时, 对树的结构不统一, 初始事件 (因子) 数量及取值不统一;在用危险度法评价矿井的危险度时, 当中的取值与矿井是否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无关。总之, 这都是由于目前对这些方法用于煤矿的适用性缺乏深入研究, 没有可靠的统计分析参数,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或协会牵头, 以科研院所和有技术能力的中介机构为依托, 研究符合煤矿实情的安全评价方法, 统一评价标准, 提高安全评价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 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 篇3

一、检测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为中心,县级检测站为骨干,乡镇检测室为基础,产地、市场自律自主检测点为补充的三级四层检测网络,建立了以快速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相结合的监测制度,全面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一)机构建设情况

1.市级检测机构建设情况:焦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于2002年经编委批准成立,当时挂靠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4年11月首次通过省级计量认证,2006年通过省厅机构认可。2007年经市编委批复同意,成为独立法人单位,编制8人。检测中心成立后,省、市财政先后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用于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装修改造、市场准入检测等。目前,检测中心拥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40余台(套),具备了开展农产品、水产品和产地环境中农药、渔药以及重金属残留等69个项目的检测能力。

2.县(市)区检测机构建设情况:2011年,全市11个县(市)区统一设置事业性质、副科级管理、财政全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六县(市)编制各10名,五城区编制各5名。

3.基层检测站点建设情况:全市79个涉农乡镇中有24个(沁阳市13个,修武县8个,博爱县3个)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38个蔬菜、水果、食用菌产地和35个农产品销售市场(含焦作市区15个市场)设立检测室,开展了产地自检和市场准入检测。

(二)检测队伍情况

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共核定编制93名,目前在编72人,实际在岗49人。在编人员中研究生学历9人,大学学历41人,大专及以下22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50人,占总人数的69.4%,其中高级职称7人,占14%;中级职称6人,占12%;初级职称37人,占74%。沁阳市、修武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人员均由乡镇工作人员兼任,博爱县3个乡镇检测站的6名人员为县农业局招聘的临时人员。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点检测人员除焦作市区15个农产品销售市场的36名检测人员是市检测中心聘用的临时人员外,其余均由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行安排。

(三)检测工作开展情况

1.市、县检测机构工作情况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要承担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检和市区15个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准入检测工作。今年上半年,市、县两级检测机构共定性速测农产品样品13.13万份,其中,市级检测数量为11.9万份,占总检测量的90.6%。

各个县级检测站主要负责对辖区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以及农产品生产基地定期不定期开展抽样监测。由于目前各县(市)区检测站均未通过计量认证,抽检以速测为主。上半年,检测数量较大的县市区为解放区、孟州市、武陟县、山阳区,分别占全市总检测量的2.5%、1.3%、1.23%和1.13%。

2.乡镇检测站和基地、市场检测点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博爱县3个乡镇检测站抽检蔬菜产品2998个;沁阳市13个乡镇检测站检测样品1400余个;修武县8个乡镇检测站抽检约100个。

35个农产品销售市场检测室每天能够正常开展检测工作,检测记录较为完整规范,各项制度坚持较好。38个产地准出检测点中,绝大多数运行正常,但有10个检测点自检工作存在问题,具体情况是:孟州市的高端岗、锁水阁、清峰、康之源、红太阳合作社检测室由于没有专门负责检测的人员,检测工作不够连续,时有时无。修武县益民、兴和蔬菜合作社、富民食用菌合作社因检测设备陈旧,自检工作已经停止。武陟县群乐果品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自2013春节以后调整种植结构,改为种植切花月季(玫瑰花),蔬菜种类越来越少,检测数量也随之减少。马村区丰绿蔬菜种植合作社检测室正在进行改扩建,自检工作暂时无法进行,由区检测站定期抽检。

(四)县级检测站项目建设情况

从2010年开始,六个县(市)相继实施了农业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项目,除修武县项目建在县畜牧局院内外,其余5县(市)项目均由农业部门具体实施。每个项目县省级以上财政扶持资金25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县级检测站的装备水平。武陟县、博爱县、孟州市县级检测站项目已于去年建设完成,目前正着手准备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工作。沁阳市项目实验室改造等土建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和人员培训。温县质检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省厅批复后,温县启动了老城区改造工程,根据该县统一规划,县农业局需整体搬迁至新城区,原定的建设地点已不能进行项目建设。为此,我局和市发改委已联合行文就项目建设地点变更问题向省发改委和农业厅进行了请示,上级部门目前尚未批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建立,并且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与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检测机构还不健全

nlc202309040739

目前,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设虽已提出了两年多时间,由于受人员编制、经费等因素制约,大部分县市区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一直推进缓慢,全市还有近70%的乡镇未建立检测站,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检测能力亟待提高

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目前主要开展有机磷和氯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速测、农产品及产地环境中69个项目的定量检测,一旦超出认证批准的范围就无法检测,比如去年媒体报道的“甲醛白菜”问题和今年山东潍坊的神农丹“毒生姜”事件等,现有的仪器设备、技术能力已不能满足新形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要求。县级检测站方面,11个县(市)区检测站均没有通过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只能开展农药残留定性速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的技术支撑有限。

(三)检测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

在最近一次的省级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评审过程中,评审专家指出市检测中心实验室面积、环境设施均不符合评审准则,要求进行整改。修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只有1间办公室和1间检测室,仅有5台农药残留速测仪。五城区均不在国家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建设范围内,除解放区、高新区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了气相色谱仪和一些配套设备外,马村、中站、山阳区仅一间办公室,配备了简单的农药残留速测仪,无大型检测设备,不具备“双认证”的基础和条件。

(四)专业检测人员缺乏

市检测中心承担着农产品市场准入检测管理、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三品一标”认证等工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中心编制只有8名,实际在岗6人,现有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县级检测站编制基本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但由于部分县(市)区对检测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将检测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从事与检测无关的工作,或者检测人员考到别的单位后,不及时招录补充人员,导致在岗检测人员严重不足,目前,在岗人员仅占编制总数的50.6%。乡镇检测站人员绝大多数由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兼职,其他工作任务重时,检测工作便难以正常进行。

(五)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难度较大

由于缺乏有效手段,加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对开展自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全市566家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有检测室的只有38家,占6.7%。9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建有检测室的有35个,占36.8%。并且产地和市场检测室所需的检测仪器、药品试剂均由农业部门检测机构负责提供。焦作市区的54个市场中,除了市检测中心的15个驻市场检测点外,其余没有一家市场主动设立检测室开展入市农产品售前检测工作。

三、对策及建议

(一)分类实施,共同推进,完善检测体系

要按照“提高市级、完善县级、推进乡级”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全面提升检测能力。

一是加强市级检测中心建设。抓住国家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期规划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升市级检测中心硬件装备和技术水平。

二是做好县级检测站“双认证”工作。加强对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的技术指导,今年国庆节前,完成农业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建设任务的武陟县、孟州市、博爱县、沁阳市检测站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和机构认可。明年,温县检测站完成“双认证”工作。修武县和五城区检测站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当地财政支持,提高实验室装备水平,尽早取得检测资质,发挥应有作用。

三是扎实推进乡镇监管检测机构建设。要按照省农业厅确立的建设方式、建设目标、建设要求,结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职责,改善条件,强化管理,在全市涉农乡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机构,促进监管检测工作向基层延伸,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的一流检测站,提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

(二)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提供有力保障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为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真正做到有人干事、有钱干事。要将检测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持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检测体系建设等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检测条件,促进检测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实施国家项目的县级检测站每年工作经费按照省厅要求应不少于30万元,其他县级检测站每年工作经费应保障在15万元以上。每个乡镇检测站每年县财政要安排解决3万元以上检测经费。

各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在编不在岗的检测人员要尽快回到检测岗位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检测站缺编的,县农业部门要积极向人事部门提出申请,尽快招录补充。

(三)积极宣传,注重培训,奠定扎实基础

一是强化对群众的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举办知识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宣传活动,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提升居民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水平。

二是强化对生产、经营者的宣传。要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以及即将实施的《河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其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使其真正认识到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自己承担着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从而自觉主动地开展检测工作。

三是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采取分级负责、层层培训的方式,对检测人员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及时学习和掌握检验检测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动态,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作风优良、业务过硬的检测队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客观公正和检测结果的科学、权威。

(四)加强领导,强化考核,确保措施落实

各地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当地财政、人事、改革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采取有效组织方式,建立健全检测工作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内部考核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市农业局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督促检查指导,将检测体系建设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量化考评的重要内容,制定具体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在年终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考评成绩差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其年度评先资格。

(作者单位:焦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焦作市种子站)

公司质量安全大检查总结报告 篇4

根据公司检查制度规定要求,为了解与掌握各分公司、项目部的运行动态,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股份公司于10月22日至12月20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2012第二次质安大检查,有关检查情况及相关信息汇总如下:

一、检查范围

本次检查覆盖浙江、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河北、陕西等区域相应直属项目部、分公司及其所属项目部。共检查43个在建工程,开具整改单135份,截止2012年12月底目前在建工程总计208个,检查覆盖率为21%。

二、检查内容

1、检查内容:(1)工程质量:包括工程技术资料、工程实体质量、原材料抽样等;(2)安全文明:包括安全台帐和现场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

三、检查综述

从本次检查情况来看,在分公司层面上,除了象山分公司、第五工程公司、上海办事处等几个“老牌”优秀分公司还能正常的对工程进行有序管理,其余分公司在人员配备及管理上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较上半年第一次大检查后无明显改善,直接导致有些工地无人管理,甚至出现分公司名存实亡现象。

在检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台账资料方面出现问题频率较高的通病进行了统计,具体为:

3.1工程质量

(1)混凝土工程:主体砼结构观感质量差,有较多蜂窝、麻面、孔洞现象;外形尺寸偏差,保护层厚度不足,梁内垃圾未清理;二次结构浇筑,砼浇筑质量差,振捣不密实。混凝土收缩裂缝现象普遍。

部分工地未设置砼试块标准养护室(委托商混公司)或标养室内设施不标准,温度、湿度等主要控制要求不能达到;养护室内试块数量与资料统计不符,且试块表面标记不清。

(2)钢筋工程:梁主筋焊接接头位置不符要求,位于锚固区域之内;电渣压力焊焊工单人操作,接头质量差。梁板钢筋绑扎不到位,梁主筋与箍筋绑扎不足,梁有效截面大大缩小,箍筋间距不符设计要求及抗震构造要求,箍筋倾斜或加密区段长度不足,造成数量不足,间距偏大;钢筋保护层使用水泥砂浆垫块等。

(3)砌体工程:灰缝砂浆不饱满、留搓、接搓方法不符合要求。填充墙体顶端与梁板斜砖塞口不严实、不饱满;发泡剂使用不规范:墙体裂缝现象也普遍存在。

(4)防水工程:屋面楼板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不足,渗水痕迹较明显,防水卷材收头部位翘边;分割缝处油膏粘结不牢固。

3.2安全文明

本次检查在安全文明方面总体较以往有所提高,检查过程中也涌现出像凤台电厂冷却塔工程、蒲家经济适用房等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做的较好的项目,但仍有不少项目部对安全文明工作投入不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主要具体表现为:

(1)安全管理:绝大部分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检查制度执行不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执行不理想,安全员实际到岗履职情况较差、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较差

(2)文明施工:工地大门设置不规范,施工现场道路硬化、防尘措施工作不到位,材料未归类堆放无标识,职工宿舍卫生情况差,现场安全警示标语、标牌数量不足等。

(3)外脚手架:相当数量的工地脚手架连墙件数量不足(特别是进入装饰粉刷阶段),脚手片铺设不到位,内侧高处临边无防护或防护不到位,开口部位横向斜撑未设。型钢悬挑架固定端长度不足,尤其转角和阳台处。U形钢筋抱箍与型钢间隙未楔紧,斜拉钢丝绳及吊环设置不规范,悬挑架底部封闭不严,卸料平台与脚手架混搭等。

(4)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大部分工地承重支模架未按专项方案的要求进行搭设,现场搭设不符构造要求:扫地杆未设、水平拉杆单向设置,梁下纵向水平杆未设,立杆间距过大,垂直、水平剪刀撑缺少等问题依然普遍。

(5)三宝四口防护:安全网未使用阻燃型,高空作业人员基本都没有佩戴安全带。电梯井隔离不到位,防护门未定型化。施工层洞口防护和楼梯栏杆等未及时跟上,通道口防护不按规定搭设等。

(6)施工用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未达到“三级配电”要求,总配电箱漏保参数不符,分配箱、开关箱不标准。机具未设置单机开关箱。电缆线未架空或埋地保护。

(7)大型机械:部分工地塔吊基础积水,埋地节或螺栓锈蚀,接地不符要求;塔吊起重量限制器不灵敏吊钩无保险装置,电缆绝缘破损,回转限位器不灵敏;施工电梯卸料平台两侧防护不严,顶部无防护门或防护门不符要求,无防止从内侧开启措施;部分工地施工电梯楼层呼叫器未设。物料提升机缆风绳及地锚设置不规范,卸料平台两侧安全防护不到位,底部进料口防护门失灵。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及时或维修保养记录虚假。

(8)施工机具:施工机具未接地,现场搅拌机操作手柄无防护装置、料斗无保险钩,氧气、乙炔使用不符安全距离等。

3.3资料台账

3.3.1技术资料

1、局部原材料合格证收集不到位

2、局部资料未及时到各部门签字盖章

3、沉降观测未及时跟上

4、拉结筋未做隐蔽验收

5、施工日记与现场作业,资料台账不对应(施工员与资料员未及时沟通)。

6、局部检验批等资料未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局部技术资料无监理单位审核签字等问题

7、砼施工检验批评定未到砼强度报告出来就已评定为合格。而且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3.3.2安全资料

1、安全技术交底未落实到每一职工,签名不真实(特别是电工、焊工、塔吊指挥 驾驶、承重架、井架、食堂、门卫等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安全日记不能真实反应施工现场作业与资料台帐不对应。

3、“三宝四口”验收未每幢每层分开验收,文明施工、施工用电等验收未基础、主体各分部主体验收。

4、施工电梯、塔吊等大型机械每月维修保养记录不齐。

5、消防检查、安全检查等流于形式,内容欠具体,不能真实反映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6、配电箱、安全防护用品、小型机械等合格证不到位。

7、个别项目部与各班组无签订安全协议。

8、公司每月检查的整改回复不及时。

9、个别专项施工方案无针对性,且未经公司总工审批。

10、食堂卫生许可证和食堂人员健康过期比较多,未及时重新审批。

四、奖励与处罚

1、表扬奖励

本次大检查共34个项目符合综合评分条件,根据评分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分别对前三名和后三名进行奖励和处罚。

2、对总分后三名处以5000元罚款,分别为:湖州阳光花城、三门城东村公寓房、秦皇岛达润时代逸城四期工程。

五、建议总结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 篇5

质量安全隐患自查整改报告

根据**市交通干线建设指挥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开展在建项目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我项目部为切实加强工程各方面的安全工作,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工地各方面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排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落实通知精神

接到教育局的通知后,项目部第二天召开班子会议,项目经理对通知精神做了具体传达,对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部署,安全员对该文件进行传达,并上通知栏进行宣传工作。

二、严格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了《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特别是对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技术交底制度应落实到位,签字真实有效。

三、成立了“安全监督小组”

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对立交、预制场等进行监督,并严格地责任到人。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联系电话:

四、安全自查

通过文件内容学习,由项目经理带队对工程全线进行自查,发现存在以下隐患:

1.工人安全意识不强,因天气炎热,工作有松懈现象,个别工人赤裸作业及未佩戴安全员。

2.安全防护措施有缺失,虽然按照规范做了防护,但有时有人随意拆除,没有及时修复,特别是安全标志、警示牌这块内容。3.施工用电未按照新规范使用四相五线。

4.深基坑开挖未及时用三角彩旗围挡和设置警示标志牌。

5.西桐立交桥立柱浇筑砼时,施工人员只采取挂蓝施工,没有系安全绳作业。

五、整改措施

1.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技术交底等制度,对新进场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部、班组),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提供工人安全意识,坚决制止违章操作。安全教育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的保证,必须认真抓好。

2.拆除标志牌时,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行人禁止入内,对拆下来的标志牌应有序堆放。如临时拆除标志牌时,应在拆除后设专人看管指挥施工,并在施工完毕后按规范要求摆

放标志牌。对损坏的标志牌,应回收进行修补。

3.要求用电负责人及早对全线用电线路进行更换维护,排除用电隐患。

4.桩基开挖接桩时,桥梁负责人应对挖好施工区做好防护措施,采用三角彩旗和警示标志围挡,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待施工完毕后,对标志牌进行拆除,要求有序堆放。

5.施工高度超过2m的作业点全部应系安全绳作业。否则禁止上岗作业。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 篇6

句容人大 田顺之 2011年9月

根据常委会2011年工作安排,9月中旬,市人大农经委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听取了市农委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情况介绍,并实地察看了我市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到乡镇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企业、农产品基层速测点,了解了相关情况,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认为,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形势也不容乐观。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情况及初步成效

(一)强化宣传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实施以来,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媒体和各种宣传途径,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积极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同时,市农委多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大户、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生产技术规程、农业投入品科学安全使用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努力增强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社 会知晓度逐步提高。

(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市政府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制定了工作规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同时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农委明确了相关职能科室、各镇(管委会)农服中心、畜牧兽医站等各自的监管职责和工作任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先后制定了“工作例报制、信息扎口发布制、考核制”等一系列制度。全市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57名和检测员27名,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归口协调、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

(三)强化标准体系和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础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7个,面积近50万亩。有49家农业企业的59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2家农业企业的60个产品通过了有机、绿色食品认证,生产基地面积达1.6万余亩。今年新申报“三品”认证产品60多个,新增农业“三品”产地10万余亩,将提前三年完成省农委下达的目标任务。有10家单位获得镇江市名牌农产品称号,2家单位获得江苏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组织实施了2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制定实施了省级地方标准18个。我市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创建单位。

(四)强化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和手段逐步提升。近年来,市政府投入近千万元,建设了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动物、水产、蔬菜等检测实验室,2010年10月,我市完成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并通过验收。还建立了白兔、后白等6个镇级监测点及华甸蔬菜专业合作社等3个基地监测点,基本上能够满足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快速检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移动检测等需要。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上,能够进行农产品产地环境中主要易于变化的常规污染指标及重金属指标的定量检测,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帮助各镇、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开展自检工作,举办各类快速检测人员培训,为基层各检测点提供了技术支撑。对畜产品、水产品、种植业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基本上实现了全程监管。

(五)强化执法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较好保障。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原则,以农产品产地环境和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为重点,对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一是强化了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农资经营档案管理制度、超标追溯制度、责任承诺制度等,促进诚信经营和责任可追溯;建立健全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单位台帐,实行动态监管;引导和指导初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种植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依法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二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检查,不断净化投入品市 3 场。强化农产品市场检验检测,近年来,各生产基地和经销企业抽检、送检农产品样品没有检测出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蔬菜、应时鲜果、水产品等检测合格率都在98%以上。到目前为止,我市未发生一起因食用农产品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来看,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法律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不够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了解不多,不知道哪些农产品可以放心消费,也不知道如何查询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常识宣传不够,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农业生产企业、农资经营者和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自觉性不高,掌握的安全生产技术不够。特别是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主体还缺乏自律诚信和规范管理,容易滋生质量安全隐患。极少数生产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按标准生产,在生产经营中滥用添加剂和非食品物质,没有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规定的现象依然存在。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监管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是监管机构不健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 4 源头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明确规定了乡镇、村级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但现实情况是乡镇一级的监管基本上没有落到实处。二是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多头管理的现象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的管理部门多,但法律赋予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比较分散,职责不够明确。导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缺乏统一协调,往往出现监管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在日常监管中往往出现都管都不管和重复监管现象。比如,投入品的源头农资经营户的监管问题,全市有几百家农资经营户,分散在城乡各个角落,有的无证无照,销售违禁农药现象时有发生,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隐患较大。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手段不强。市政府至今还没按法律要求将农产品质量监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虽然投入了一定经费用于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管体系建设,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比如说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现有设备只能保证常用的农产品常规检测,对有些农产品还不能达到速检速测、定量分析等要求,有的还需要送检,等检测结果出来,农产品可能已经到消费者肚子里去了,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四是专业检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现有的检测技术人员大多都是“半路出家”,年龄和知识老化,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人才缺乏和断档现象给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五是农业规模化、标 5 准化程度低。现阶段我市农产品生产仍以家庭为主要单元,以传统种植模式为主要方式,专业合作社和行业经济组织还不够发达,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基地覆盖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都不高,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来较大压力。

(三)市场准入尚未完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较大隐患。虽然我市目前已经开始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但无论是实施准入的产品种类,还是实施准入的市场覆盖面,都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要求相差甚远。我市尚未建立一家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还不能对进入我市的农产品开展集中检测,无法把住外来农产品进入我市的源头,不合格农产品流入我市难以禁止,给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扩大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面,提高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良好氛围。要突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宣传作用,通过新闻 6 媒体对投诉举报渠道的公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公开、对典型案件的报道,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要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市政府要按照《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具体要求,建立和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尽快完善农委和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明确编制,落实人员,安排经费,真正健全管理体制。二是要尽快细化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合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涉及的品种多、部门多、环节多,不是农委一家就能管好的事情,也不是集中整治几次,狠抓一段时间就可以高枕无忧。必须是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长抓不懈。市政府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解落实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要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要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发生质量安全事件,要依法追究责任。三是要切实加大投入,不断增强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能力。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防疫、监管、执法经费和检验检测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逐年予以增加。以充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四是要充分利用各单位、各部门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力量,切实解决当前我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力量分散、各 7 自为战和检测水平低、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避免低水平的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五是要抓好监管队伍建设,解决技术人员紧缺和青黄不接的问题。在继续做好对现有监管、检测人员培训提高的基础上,抓紧引进专业人才,补充基层技术人员。特别是要解决好各镇兽医站目前工作状况和人员待遇问题。六是要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不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要大力扶持和培育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帮助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工作,加大对“三品一证”工作的支持和激励,促进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我市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要逐步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把好产地准出关和市场准入关,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向市场。

(三)强化全程控制,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屏障。要严格加强产地环境监测,治理污染源头,保护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态环境安全。要大力普及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知识,加强投入品的销售、使用和生产环节的管理,把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在源头管理上,市政府要明确农资经营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行使监管职能,提高农资经营的准入门槛,完善农资市场准入制度、索证索票制度和进销台账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经营和使用甲铵磷等国家禁用的高毒高残 8 农药及兽药、鱼药行为,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不断提高可追溯能力。实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一票否决制,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稳定、安全、放心。

安全质量工作总结报告 篇7

一、全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基本现状

㈠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与运行情况

近几年,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贯彻落实, 在国家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项目实施带动下, 各地全面落实县级主体的属地化监管责任, 加快推进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步伐, 目前全省县级机构已全部建成。

1. 从单位建设情况看。

全省86个县成立了95个县级质量安全工作机构, 其中,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74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12个、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9个, 都承担着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职责。机构独立设置的日益增多, 目前已独立的占48.5%, 其他的主要挂靠在农技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 级别以科级建制居多, 其中, 正科级的机构占29%, 副科级的机构占55%, 股级机构占16%。

2. 从人员情况看。

目前, 全省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或检测) 机构共有人员800多人, 专职人员占60%以上, 平均每个县级机构至少有5人专门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但地区之间差别较大, 兰州各县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的人员编制平均达20人, 陇南各县给予编制的人数达10人, 而嘉峪关、酒泉、金昌等地区的县级机构的人员编制都在5人以下。

3. 从工作经费情况看。

目前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县级机构共40多个, 资金总数达400余万, 其中, 兰州市城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达165万, 其他独立建站的县级机构普遍有3万~5万的工作经费。

㈡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与运行情况

“十一五”以来, 通过县级农产品质检项目实施和省上的资金扶持, 全省县级农产品质检体系逐步完善。

1.从检测机构建设情况看。目前, 已有71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分别得到国家县级质检项目支持, 覆盖了所有“菜篮子”产品主产县、农产品重点生产县区。项目实施县能够满足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 具备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的手段和能力。陇西县、凉州区、秦州区等3个县区的质检中心通过省级计量认证, 具备第三方法定定性检测能力。

2.从人员情况看。配备的专职检测技术人员有600多人, 大部分人员是从农技站、园艺站等其他单位划转过来, 陇南等几个地区通过每年的事业单位招考, 招录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人员文化程度在大学以上的占35%,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8%, 具有中级职称的占25%, 其余为初级及高级工、中级工职称。

3.从基础条件情况看。已实施国家县级农产品质检项目的实验室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 办公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全省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总面积达27000平方米。通过统一采购招标, 各项目实施县配置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等门类齐全的大型定性检测仪器。还未实施国家项目的县区基本都建造了50平方米左右的速测实验室, 并通过省上和市县资金配置了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常规检测仪器和农残、兽残等快速检测仪。

4. 从工作开展情况看。县级检测机构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为主, 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养殖场 (屠宰场) 、奶站等主要监测区域进行农、畜、水产品的快速检测, 每年检测样品达30万份以上, 平均合格率在98%左右。

㈢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与运转情况

从2010年开始, 甘肃省农牧厅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三年内建立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明确要求和农业部的总体部署, 对全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进行推动, 2012年下发《甘肃省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 并连续两年召开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现场会议, 推进乡镇监管机构建设。各地按照要求,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积极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 目前, 全省1235个涉农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部完成建设。

1.从单位建设情况看。18%的乡镇单独进行建设, 12%的乡镇与动植物疫病控制机构进行合并建设, 40%的乡镇挂靠在农技站或兽医站, 30%的挂靠在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17.5%的单位为副科级, 32%的单位为股级, 50.5%单位无级别。

2.从人员情况看。全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共2000余人, 平均每个乡镇的人员达到1到2人, 有编制的人员约800余人。兰州、白银等地区都有专职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人员1到2人, 其余地区多是兼职人员。

3.从工作经费落实情况看。大部分乡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主要从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费等其他渠道中自筹。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的乡镇占3.8%左右, 其中, 酒泉的一些乡镇落实工作经费2万元, 渭源、岷县和武山等一些乡镇落实工作经费0.5万元。

4.从基础条件和工作开展情况看。所建设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大都有15平方米的办公场所, 单独建设的乡镇机构大都建有实验室, 其中, 兰州、凉州等地区乡镇都建有20平方米左右的实验室。30%的乡镇配备了农残速测仪、紫外分光仪等简单设备, 其中, 兰州市还专门安排366万资金, 为48个涉农乡镇统一配置5万左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仪器、办公设备以及制度牌。目前, 能全面或部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乡镇达10%。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㈠基层机构建设还有待加强和延伸

虽然全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基本建立, 但很大一部分都在农技推广和动物卫生监督等机构的基础上赋予职能或加挂牌子, 独立建站的较少, 据统计, 51%的县级农产品质监机构加挂在其他单位, 72%的乡镇机构不是独立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机构上仍难以得到确保。大部分地区的乡镇机构还没有开展工作, 也没有村镇一级机构的延伸, 大部分农产品生产基地还未建立快速检测室, 面向生产一线的基层监管力量比较薄弱, 检测和监管工作还不能达到就近、及时、准确、有效。

㈡部分地方重视程度不够, 机构责任还没完全落实到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社会关注度高、工作责任重大, 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甘肃省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都对属地化管理以及农业部门的工作职责有明确的规定。但从调研情况看, 一部分地区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化的职责落实不到位, 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在工作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的支持较少。一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职责不明确, 工作疲于应付, 忙于应对, 没有严格落实投入品监管、检验检测等重要的监管措施, 特别是一些少数和偏远县区的检测机构因人员变动、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 项目配置的检测仪器设备没有得到完全运转,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没有全面开展起来。

㈢基层机构的运转经费不足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工作一旦运转, 必然就有检测试剂、采样交通、样品购买、日常监管等经费支出, 据调查, 每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运转每年至少需经费20万元, 每个乡镇监管站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需要5万。但目前, 没有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经费列入的县区达60%, 已列入的大部分经费仅在5万左右;没有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经费列入的乡镇达96.2%, 已列入的大部分经费近在1万左右。受工作经费制约, 大部分机构无法开展正常运转, 特别是已建成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应有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人员队伍亟待加强

从各地已经成立的农产品监管和检测机构来看, 普遍存在机构建立, 但人员匮乏的现象。据统计, 全省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中仅有300多人有编制, 平均每县有编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人员仅3人左右, 乡镇机构大都没有人员编制, 普遍为兼职人员。而且, 这些现有人员大多为农牧系统内部划转, 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较少, 同时,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方面自上至下没有相关职称评定和成果评定, 队伍积极性不高, 人员流动较大,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缺乏一定的延续性。

㈤工作机制不完善, 同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不顺畅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较新的工作, 缺少可参照的工作模式, 尤其是在2013年的食品安全体制改革中, 农牧部门又被赋予了新的监管职能, 监管链条从种植养殖基地延伸到农产品收购、贮藏和运输环节, 还增加了畜禽屠宰环节的监管职责。面对这些量大面宽的监管工作, 基层机构在执法监管、检验检测、质量追溯、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等一些重点工作领域还缺乏规范、科学和长效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同时, 在与农业行政执法、植保、农业技术推广等关联部门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 特别是检打联动与联合执法方面还不完善, 使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收购、运输环节还存在一些监管盲区, 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三、对策和建议

㈠强化责任落实, 督促各地完善基层监管机构建设

建议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 修订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关于基层体系建设的内容, 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基层机构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明确基层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并以督查调研等方式落实地区监管责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目标责任考核, 将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与运作情况列入对各地农业行政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指标中, 采取专题验收、适时督查和年度考核的办法进行考评, 确保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建设的法定责任, 同时促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切实履行职能、开展工作。

㈡延伸监管链条, 健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扶持各地区乡镇机构延伸监管链条, 在村级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 鼓励各地在农产品收购基地、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快速检测室, 形成以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为基础, 乡镇级农产品检测机构为依托, 村镇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检测室为补充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㈢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人员队伍能力

把加强宣传培训作为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建设的主要措施, 制定并实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人员培训计划。每年举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 增强基层监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以省农产品质监局为培训基地,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编制培训教材和光盘等形式, 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及时报道典型经验, 促进基层质检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 相互学习先进检测技术与监管经验。

㈣多方争取, 积极解决基层工作经费问题

加强加大对基层机构建设情况的督查力度, 推动各地区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 保障基层机构运转。积极向省政府汇报, 加大与财政、发改等部门衔接配合, 争取增加省级财政对县乡等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经费支持。基层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 积极争取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通过制定激励政策, 鼓励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市场、基地、协会组织等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 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㈤总结有效经验, 积极探索基层制度建设

创新工作思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篇8

近日,就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南阳市畜牧局局长王冠立。

记者:王局长,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南阳的监管形势如何?

王冠立:目前,畜产品由千家万户生产的格局仍是最大的实际,质量安全零事故、零容忍是最高的挑战,生产低水平与民众高期待,以及监管能力滞后与食品安全严管是最突出的矛盾,并将长期存在,提高生产水平,加强责任监管始终是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最关键的措施。

记者: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南阳市畜牧局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王冠立:南阳市畜牧局畜产品质量监管的总体思路是“大安全理念谋划,法制化战略驱动,改革之方法深化,实行‘二三四五工作计划,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记者:请王局长详细阐述一下“大安全理念”“法制化战略”“改革之方法”“‘二三四五计划”。

王冠立:大安全理念,即大战略、大参与、大范围、大措施,站位全局谋划畜产品质量安全,奏响企业守法、社会参与、政府支持、部门履职大合唱。法制化战略,即把综合执法摆上重要位置,做到依法谋划,依法管理,依法整治,用法制化的思维和办法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问题。改革之方法,即用改革的方法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深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二三四五”计划:所谓“二”,即两个目标,一是守住不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底线;二是争得全省先进,加快放心畜产品工程建设步伐。所谓“三”,即三个突破,一是在执法上突破;二是在机制上突破;三是宣教上突破。所谓“四”,即四个手段,分别是宣传、管理、服务和处罚,实行疏堵结合。所谓“五”,即五化措施,分别是社会化共治、标准化建设、制度化监管、法制化推动和系列化保障。

记者:围线这一思路,南阳市畜牧局今年准备如何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上一篇:XX年乡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结下一篇:不要忘记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