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共10篇)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1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减轻患者经常穿刺痛苦,保护脆弱的血管,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便于随时抢救,避免抢救不及时而引起各种纠纷,同时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1]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更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本科自2008年10月-2009年3月对90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取得很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科自2008年-2009年3月对90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其中男57例,女性33例,年龄30-90岁,平均50.5岁,留置时间最长14天,最短2天。

1.2穿刺方法穿刺前护士清洗双手,正确的洗手预防外源性污染,并减少感染的机会,备齐用物,评估病人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按输液方法排尽输液管的空气,检查留置针包装、型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有无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取出留置针与输液器针头连接,铺垫巾及扎止血带,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针头与皮肤形成15-30度角度进针,见回血后,穿刺针送进少许,一手固定针心,一手拇指与食指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松开止血带,取出针芯,注明穿刺的日期,便于观察。2护理

2.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晚期癌症患者有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病人甚至想放弃 治疗,所以要主动与其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问题,告知病人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对血管刺激性很小,保护好血管,取得患者的配合并进行穿刺。[2] 2.2加强健康 教育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所输药物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注意保护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回血堵塞血管。不得自行撕开留置针的敷贴,在输液前应向病人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通畅,教会病人及时关闭输液器开关,呼叫护士,尽量减少药物渗出。[3] 2.3做好药物安全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要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来进行治疗,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输液前后均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10ml进行正压封管,并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出。对于肝癌肝昏前期患者输液前后注入0.9%氯化钠10ml,不用肝素封管,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肿胀、疼痛不适,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予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敷,24小时内予冰敷,24小时予热敷。

2.4加强巡视病人,询问病人是否不适,及时更换输液瓶,以免引起空气栓塞,对于油性皮肤或出汗较多的病人,随时观察敷贴有无脱落,或者在病人及家属允许情况下用约束带约束输液的肢体,输液结束后解开约束带。

2.5拔针后的护理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精神差,注意力不集中,按压方法不对,经常出现穿刺点有淤斑淤血。拔针后用棉签按住穿刺点,再用一小块敷贴压住,嘱患者在床上按压致不出血为止。按压期间不得随意走动。3小结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2008年6月—12月对96例肺炎患

儿采用静脉留置针, 其中1岁以内42例, 2岁以内26例, 3岁以上28例, 男54例, 女42例。留置时间最长13 d, 最短2 d.

1.2 穿刺方法穿刺前护士洗净双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备齐用物, 评估患者并向患儿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 常规消毒皮肤, 检查留置针的型号及有效期, 包装有无破损, 然后将留置针与输液管相连接。小儿头皮静脉条件好可在头皮静脉穿刺, 大孩子可在肢体静脉穿刺, 在穿刺点上10 cm~15 cm扎上止血带, 均常规消毒皮肤, 范围应大于8 cm.取下针头保护帽, 旋转针芯, 然后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留置针针翼, 针尖斜面向上, 以15°~30°角进针,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将针套管送入静脉, 然后取出针芯, 最后用3M敷贴固定, 调节输液速度。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做好家属宣教与治疗性沟通工作, 消除家属及患儿紧张恐惧心理。首先应了解患儿家属情况, 并做好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如告知家属不要让患儿用手乱抓乱挠, 并且睡觉时不要压迫, 防止敷贴卷边等。较大患儿在下肢留置避免在地上行走, 以免针口污染, 如走动过多易致留置针脱落发生肿胀等, 并且指导避免碰撞置管局部。

2.2 选择合适的静脉和穿刺部位。

对患儿的全身情况及局部静脉进行了解, 选择合适的静脉, 避免使用血液偱环差的部位穿刺, 以降低血管损伤, 保护血管, 防止渗漏。另外应该避开关节和有静脉瓣的血管, 选择血液流速较快, 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应选择头部两侧的颞浅静脉、腋下静脉、上肢的手背静脉、贵要静脉等较为合适, 尽量不选择下肢静脉穿刺, 其次不要选择头皮正中静脉。

2.3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

在不影响输液滴速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细、短留置针, 以减少机械性摩擦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利于血管的自我修复。

2.4 置管处皮肤的护理。

用茂康碘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 范围应大于敷料面积, 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 同时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发红、渗液, 周围皮肤有无潮红、过敏, 针头有无滑脱、移位, 同时注意晾干已消毒的皮肤, 可贴上敷贴, 以免影响胶贴黏度。

2.5 留置针的维护

2.5.1 小儿头皮留置针的优点很多, 但也有一个最大的缺

点就是随着小儿头部的摇动及睡觉时的摩擦, 留置针的透明胶贴容易卷边, 甚至被揭起, 从而导致留置针脱出, 使留置失败。我科使用弹力网帽固定留置针, 使留置针及胶贴被固定于网帽之内, 然后将帽舌挂于患儿下颌上。如果大患儿留置在肢体上, 可对输液肢体进行按摩, 伸屈活动, 可以有效地预防输液肢体的肿胀[1]。指导患者输液肢体活动时动作要轻柔, 不可大力按揉留置套管针周围皮肤。留置针输液肢体尽量不要受压[2,3], 可视体位适度抬高。

2.5.2 每次输液结束时用125 U/m L生理盐水肝素液进行

正压封管, 保持密闭腔内压力大于静脉压, 防止针头阻塞, 并记录时间。如果输液不畅时, 在排除针头贴于血管壁或输液管道受压、扭曲等因素外, 可用125 U/m L的生理盐水肝素液边推边吸 (切忌将含微小血栓的肝素液注入血管中) , 防止引起远端小血管的栓塞, 切忌强行推注以防栓塞发生。

2.5.3 输液过程中要加强观察巡视, 观察导管是否通畅, 局部有无渗出及硬化, 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在巡视时应注意观察穿刺静脉走向, 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及时拔出针头, 对局部进行处理, 可予50%硫酸镁湿敷。

2.5.4 拔针的护理。

如果拔针不当可引起血管周围瘀血, 导致局部疼痛, 因此拔管时按压应取无菌棉签放于穿刺点前方, 迅速拔出套管针, 按压穿刺点到无出血, 一般应大于5 min若按压不当, 不但会造成穿刺部位瘀血、疼痛, 而且可造成血管壁损伤, 妨碍血管修复, 影响再次穿刺。因此切记按压血管壁进针点和皮肤进针点, 同时也可嘱患者边按压边举高输液肢体, 以减轻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瘀血现象[4]。

3 小结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适用于小儿患者, 但是留置后引起静脉炎和出现针头阻塞现象也不容忽视。本组有5例患儿出现局部血管发红, 10例针头阻塞给予正确处理后效果良好。因此在临床输液工作中, 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 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而有效的封管方法则可以预防针头阻塞。

参考文献

[1]陈叶玲.留置针输液时活动关节对输液肢体血液循环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1) :35.

[2]成红.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3 (6) :1000.

[3]叶凤仙.BD静脉留置针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 (3) :348-349.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患者;输液;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02-02

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小儿患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有效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感,减少经脉损伤。本研究选择4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并对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因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并发症症状,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2月4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1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6岁,平均年龄21.3岁。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留置针的平均时间为4d。

1.2 输液方法 静脉留置针输液主要采用18至20g的留置针,采取穿刺血管的方式,对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松动针芯及外套管,用右手握住针管,同时用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进针的角度应进行合理选择[1]。见回血后松开左手,并将留置针往血管方向推2cm左右,然后抽出针芯,距离约为0.5cm,将静脉留置针以缓慢的速度置入血管中,留置针方向应与血管方向保持一致,然后抽出针芯,最后用医用胶布进行固定处理。本研究中46例患者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置管,并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血管变化以及过敏现象等,对失败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应避免激烈活动,穿刺部位应保持清洁。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满意率,满意率共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包括满意、较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满意率及较满意率总数为总满意率。共发放46份调查问卷,收回46份。

1.3 统计方法 选择SPSSl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调查结果表示,在4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中,首次穿刺失败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穿刺失败患者有8例,占总数17.4%。穿刺部位渗液或渗血患者有5例,占10.9%。有3例患者的套管折叠,占总数6.5%。有2例患者发生套管针堵塞,占总数4.3%。有2例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现象,占总数4.3%,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占总数2.2%。

2.2 静脉留置针失败原因分析 护士情绪紧张、慌乱,或外界压力都有可能导致静脉留置针输液失败,或是技术不过关,对于血管的选择不合适,没有严格按照穿刺法进行穿刺,操作不当。患者的自身原因也会对静脉留置针输液造成影响,如患者因为过度肥胖造成静脉留置针输液失败,或是患者的血管质量差,或存在血管流通不畅等情况。

2.3 患者满意率调查 在所收回的46份调查问卷中,满意者为36例,占总数78.3%,较满意者为5例,占总数10.9%,一般者为3例,占总数6.5%,不满意者为2例,占总数4.3%。总满意者为41例,总满意率高达89.1%。

3 护理方法

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输液方案进行分析,并向患者一一说明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优势及目的,以此获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在进行留置针的选择时,应在满足输液的条件下选择小型号留置针[2]。在进行血管选择时,应选择血流畅通、较粗较直、富有弹性的静脉血管,并对血管的深浅及走向进行判断,尽量避开关节部位或硬化皮肤,对于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部位静脉穿刺。护士在进行血管穿刺时,要放慢速度,保持动作平稳,以免针芯接触到血管内壁,或针芯外的软套管刺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穿刺结束后应用专业的无菌胶带进行穿刺针的固定处理[3]。在输液过程中,患者活动幅度过大有可能造成套管针脱落,发生液体渗漏现象。护士应在输液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局部红肿、液体渗漏、渗血等现象,如发生以上情况,应重新进行穿刺,保证输液管道畅通。

4 讨 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留置针属于新型输液设备,可多次利用,导管的柔韧性较高,可根据血管形状作弯曲调整,防止针头滑落,便于患者的日常活动。在临床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输液,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对于小儿患者、或是需进行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表明,在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首次穿刺失败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护士的心理因素及个人技术也会对穿刺造成影响,本研究根据以上情况进行了护理措施。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密切观察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变化,如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液或渗血现象,局部是否发生肿胀等炎症,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免发生感染、渗液渗血、或是针管堵塞等并发症,如患者出现异常,用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减少患者疼痛感,防止静脉炎。在本研究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中,通过实施护理措施,患者总体满意率高达89.1%。研究表明,只要正确操作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综上所述,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保持静脉血管畅通,减少传统的钢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通过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防止炎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唐娟.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体会[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12(06):536-537.

[2] 王兆霞,贾丽华,王会萍.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8(19):242-243.

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篇4

一、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头皮钢针。

其优点有: 1)减轻痛苦; 2)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3)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有利于抢救患者; 4)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二、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流程

1、穿刺前的准备:

①清洗双手。

②备齐用物:

型号合适的留置针、透明敷贴、棉签、2%碘酊、75%酒精、胶布。

(注意:根据病情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仔细检查其质量,检查产品的失效日期,包装是否完好,型号,套管与针芯是否粘连,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尖斜面应锐利无钩,套管完整无断裂。)

③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④选择准备穿刺的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

(注意: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⑤安抚患者工作:

2、静脉留置针穿刺步骤

1)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应>8cm,并反复2次消毒。嘱患者握拳 松动针芯.穿刺前为什么要转动针芯?(1)软管是经过微波处理后导管壁变薄,呈圆锥形.(2)导管的材质不变, 在穿刺皮肤与组织时更为容易、顺利,不易劈叉,减少耗损,减少痛苦。

(3)处理后, 软管与针芯紧密粘合.因此穿刺前一定要转动针芯,以便送管或拔针芯顺利,确保穿刺成功。选择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丰富的血管。

2)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示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15°~30°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退针芯1~2mm至外套管内,固定针芯慢慢将套管送入静脉内,防止外套管弯曲折断和损伤血管,观察周围无渗漏后拔出针芯,3、妥善固定方法

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贴膜固定于穿刺部位,贴膜一端紧贴在进针点前上方2cm处,从左向右将贴膜与皮肤拉紧,使皮肤显现轻度皱纹为宜,将贴膜另一端紧帖在皮肤上。拉紧进针部位松弛的皮肤,使静脉留置针固定更加牢固,为了便于每日换输液器,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

4、正确封管 1)常用封管液

肝素盐水: 10~100单位/毫升

保留时间

持续12小时

用量

5ml 生理盐水: 保留时间

持续8小时

用量

5~10ml 2)封管的技术

A、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封管液推入过快,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引起外渗、肿胀。

B、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避免了血液返流,凝固阻塞针头。

C、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这样就不致使血管内血液倒流至套管针内,避免凝血堵管。

输液过程中液体输入不畅时,应用注射器抽取肝素封管液2~3ml连接输液,回抽凝血块,切勿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以防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栓塞。

三、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1、做好健康教育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说明病情、年龄、药物性质是决定输液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观察局部反应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并发症,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3、置管期间护理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每周至少2次,并盖以透明的无菌敷贴,用注明置管日期、时间的纸胶布固定。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四、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1、穿刺部位感染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皮下血肿

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4、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

5、静脉炎

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长期输液病人,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应慢,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血管。

6、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多见血流缓慢的静脉内。据报道,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血栓多3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为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

1、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掌握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而且每周需更换透明敷料2次,同时进行皮肤消毒,由内向外作圆周状消毒,保持足够的消毒时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发现穿刺针眼处如有渗血、渗液时,应该立即重新消毒,更换敷贴。勿用手触摸穿刺部位以防感染。针眼处红肿,局部有渗液,患者主诉穿刺处发痒等不适应立即拔除。

2、穿刺留置针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一般来说,能扎上肢、不扎下肢;能扎健侧、不扎患侧,因为下肢静脉瓣多,远端血液回流缓慢,以及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留置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3~5d为宜,不超过7d,太长可导致留置针机械损伤血管壁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应。

4、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

5、留置针封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套管的长度,选择适量封管液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淤血斑;鼻腔、齿龈有无出血。

6、保护好留置针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动脉置管的护理

一.穿刺径路

(1)桡动脉:病人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2)肱动脉:病人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动脉搏动处。(3)股动脉:病人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

二、步骤(以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

(1)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60°。术者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术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对准中指触及的桡动脉方向,在接近动脉时才刺入动脉。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最后,经导引钢丝插入塑料导管,并固定导管,即可测压。

(2)股动脉穿刺插管: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用左手示指、中指放在动脉搏动表面,示指与中指分开,穿刺点选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及局部麻醉,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其余同桡动脉穿刺插管术

三.注意事项

1、动脉穿刺术仅于需动脉采血检查及动脉冲击性注射疗法时使用。

2、穿刺点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3、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压迫后仍出血不止者,则需加压包扎至完全止血,以防形成血肿。

4、置管时间不宜超过4d,以防发生导管源性感染。

5、留置的导管应采用肝素液持续冲洗(速度为3ml/h,肝素浓度为2u/ml),以保证管道通畅,避免局部血栓形成和远端栓塞。

四.临床应用特点

a利于有创动脉血压的连续监测 动脉穿刺置管后,经换能器连接心电监护仪,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以便进行循环功能监测,判断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为重症患儿及大手术患儿的抢救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资料。

b有利于快速抽取动脉血标本 先心病患儿术后循环功能较弱,血管充盈度差,抽取血标本难度大。尤其是使用呼吸机期间的血气分析检测,要求快速及时。留置动脉测压管后可以直接从三通处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避免因反复抽取动脉血而损伤血管,以及穿刺不成功而耽搁检查时间。

c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动脉留置针管腔为软针,且穿刺点与血管壁紧密衔接,不易使液体外渗,对血管壁刺激性小,易于留置。从而避免经常穿刺或患儿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又能减轻监护室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护理

 保持管道通畅,连接正确 注意各管道连接正确、衔接紧密,防止漏液;封管要严密,避免回血。若有回血应及时用等渗生理盐水或5~12.5U/ml肝素盐水稀释液2~3ml注入导管,每1~2h冲管1次。每次冲管前均应先回抽,检查是否通畅、有无血块,如回抽受阻切不可用力推,应调整位置后将血块抽出,再推注盐水,否则易将小血块推入血管,形成血栓。操作过程中严防气泡进入动脉内;写明标识,做好交班,切不可经动脉输液。

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从三通处抽血标本时应以5%碘伏消毒接头后方可抽血标本;保持留置管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注意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情况,若出现周围皮肤潮红或有脓性渗出时,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若患儿有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时,应及时从导管内抽血进行血培养检查。为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我科采用一次性无菌贴膜,其能与皮肤紧密相贴保持置管口无菌,便于观察穿刺口情况。24h应更换贴膜1次,若贴膜不粘或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 妥善固定,避免移动 穿刺成功后,将针柄及延长管固定于皮肤上,插管侧肢体用夹板固定、制动。以桡动脉为例说明固定方法如下:用宽绷带将小夹板固定于手腕部关 节处,再用绑手带经手掌下从夹板中间穿过固定于床旁,松紧度以不影响患儿血循环为宜。经常观察导管有无脱出并做好交班。

 留置时间及拔针技巧 一般留置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率越高;患着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不需要常规检测循环功能,抽取血标本后,可拔除动脉置管。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先抽出回血1ml,观察留置管通畅后,推注肝素盐水1~2ml,彻底消毒后,先用创可贴紧贴于针眼处,然后将消毒好的小橡皮塞(或无菌硬纸球)按压于穿刺点上方,快速拔出留置针,以长20cm,宽1cm的长胶布固定,加压15~30min。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篇5

[论文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护理;并发症;预防

【摘要】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广泛,本文对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从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并发症,临床护理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在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用药途径,静脉输液治疗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近几年来,静脉留置针被广泛应用,其优点明显,它导管柔软,关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当患者躁动或变换时,套管针不易滑落和损伤血管。长时间留置既保证静脉通道畅通,又能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它的操作简便、输血及输液速度快、给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等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现将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住院需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共320例,男189例,女131例;其中,年龄50岁以上69例,15岁以下31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7 d,最短2 d,平均4.5 d。2例发生留置针自行脱落,3例发生液体渗漏、局部肿胀,1例发生静脉炎,治疗后愈合良好。

1.2 方法

1.2.1 材料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静脉使用留置针(18G、20G、22G、24G),3M一次性敷贴,25~30 U/ml肝素盐水,肝素帽。

1.2.2 静脉的选择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的血管,为了便于固定,应尽量避开关节。因下肢静脉较上肢静脉静脉瓣多,血流缓慢,易发生静脉炎,首选上肢静脉,2岁以下者常规选择头皮静脉。对头皮静脉穿刺困难者可选用手部或足部静脉。选择手、足部留置者要注意固定好患儿的肢体,防止意外拉出。

1.2.3 1)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常规碘酒、酒精消毒后以15°~30°角直接刺入血管。

3)用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导管,并在透明膜上记录留置日期、时间。

4)正确封管: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边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以确保正压封管。

5)注意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可减少穿刺的次数,有利于保护静脉;同时保持静脉的畅通,便于治疗和抢救。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及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2 护理

2.1 宣教

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家属:静脉套管针的套管比较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还可保证输液安全。(二)静脉套管针可保留3~4天,从而减少患者每天进行静脉穿刺的痛苦,并能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活动更为方便和舒适。(三)在输液过程中,如穿刺部位疼痛、肿胀,均属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护士反映,护士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或更换穿刺部位。(四)每天输液完毕后,护士会给患者做封管处理,保留到第二天继续静脉输液。(五)护士做封管处理后,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但穿刺的部位用力不要过猛,以免引起大量回血,影响第二天的输液。正常情况下,静脉套管针内可能会有回血情况,这不会影响患者健康和第二天继续输液。(六)如果套管针内回血量较多,请及时告诉护士,护士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七)护士会为患者将穿刺部位妥善固定,并定期为患者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患者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

2.2 静脉留置针的观察和处理

观察有无静脉炎的发生 如穿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触及静脉索等。判断静脉炎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1]:0级,无不良反应;Ⅰ级,沿静脉走向疼痛1~2 d,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无条索状改变,不可触及到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3~5 d,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有条索状改变,不可触及到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5 d、局部发红、肿胀或水泡,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到硬结;Ⅳ级,疼痛不能耐受。一旦发现静脉炎、堵管、渗血、肿胀或漏液等现象,立即拔出套管针,选择其它血管重新穿刺.观察输液速度 输液过程中,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大,输液速度太慢,又达不到治疗目的。同时嘱咐患者或家属置留置针肢体不要过度活动,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等,以免增加静脉内压力,影响输液滴速。一旦发生上述情况,我们还可以采用25%~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24~36 h,局部涂抗生素软膏[2]。渗液者可在4 h后给予热敷,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吸收,并抬高患肢。穿刺周围皮肤应每天用碘伏消毒1次,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每天更换输液器。

2.3 导管的护理

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并注意静脉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前拔管后要注意留置针肝素帽的松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多次封管拔针或肢体移动而导致肝素帽脱落。强调在每次结束输液、护士离开患者前检查透明敷料的固定情况,如有松脱,立即予以更换敷料或重新固定,在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过程中控制好输液速度,以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加重循环负担,引起不良反应。

2.4 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组。

2.5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越大,导管直径的大小与血栓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为预防血栓形成,应根据治疗需要,尽可能选用外径小的导管,尽可能穿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且置管时要求技术操作熟练,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促进血栓形成[5]。肝素帽使用时应与其平行刺入中心,减少反复穿刺肝素帽而造成微粒污染。严格控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建议常规留置时间不要超过7 d。肢体穿刺时患者手、足应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讨论

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每天静脉穿刺,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既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留时间长,降低了医疗费用,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为临床输液、输血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在急诊抢救时更能发挥优势。加之留置针外套管使用的材料具有柔软性,使患者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感觉舒适。护士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在每个环节上都熟练、正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小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之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目的、输入药液的性质、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部位;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和降低留置针的并发症;掌握好封管药液种类、剂量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护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所有接受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得到安全和舒适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参考文献] 10-03-13 11:03【参考文献】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87例烧伤患儿为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病例, 其中男47例, 女40例, 年龄8个月~7岁, 均为Ⅱ度以上烧伤;另52例为2009年前收治的烧伤患儿, 其中男32例, 女20例, 年龄1~8岁, 均为Ⅱ度以上烧伤。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烧伤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穿刺方法:充分做好穿刺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洗手、配备物品、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常规消毒皮肤, 并在穿刺点上10~15cm扎上止血带 (选择头皮静脉时无此步骤) ,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留置针针翼, 针尖斜面朝上, 以15°~30°进针[2], 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 右手固定针芯, 左手将套管送入静脉, 然后取出针芯, 最后用3M敷贴固定。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加强了整体护理, 主要措施如下: (1) 置针前的护理。由于烧伤属于意外伤害, 加上疼痛, 患儿多表现为哭闹, 害怕, 不配合治疗。此种情况家属也比较容易紧张, 恐惧, 害怕患儿再受到不必要的痛苦, 容易表现为不配合, 不理解, 加上对留置针缺乏必要的了解, 容易发生纠纷。护士首先要与护理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比如进行自我介绍, 热情的回答所提出的疑问, 呼唤小儿的乳名拉近与其的距离, 并用鼓励性语言与患儿交流。同时向其讲解留置针的作用、目的、优点、配合方法等, 减少担忧, 从而劝诱患儿配合穿刺。同时还可准备玩具, 用于穿刺时分散小儿的注意力。 (2) 正确选择血管。由于烧伤后皮肤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 加上小儿脂肪少, 血管易破, 因此选择血管时因避开烧伤创面, 选择弹性好, 粗大, 血流丰富, 易于固定的血管。 (3) 穿刺时的护理。用碘消毒剂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 范围应大于敷料面积, 防止细菌经皮下隧道逆行入血[3]。指导家属配合穿刺, 比如安抚小儿减轻其哭闹以免给穿刺人员增加心理压力;用玩具分散小儿的注意力, 减轻其因疼痛而产生的烦躁;与小儿交流题外话, 例如问询小孩出院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并满足其要求等, 通过双方的努力通过完成穿刺。 (4) 穿刺后的护理。密切关注留置针部位皮肤的颜色, 观察有无发红, 渗液, 周围皮肤有无潮红, 过敏, 针头有无滑脱, 移位, 同时注意晾干已消毒的皮肤方可贴上敷贴, 以免影响胶贴黏度。输液过程中定时进行巡查, 观察输液是否通畅, 局部有无渗出及硬化。导管堵塞是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 一般多由血栓堵塞所致, 也可由导管冲洗不彻底所致[4]。如遇输液不畅时, 在排除针头贴于血管壁或输液管道受压, 扭曲等因素外, 可用25U/mL的生理盐水肝素液边推边吸 (切忌将含微小血栓的肝素液注入血管中) , 防止引起远端小血管的栓塞, 切忌强行推注以防栓塞发生。 (5) 正确封管。目前临床的封管液主要有生理盐水和肝素钠, 根据笔者的经验, 肝素钠要优于生理盐水, 因此一般我们选择肝素钠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在封管时边推封管液边退针, 缓慢推注封管液, 避免因推液过快或用力过猛引起血管内压剧增, 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导致外渗、肿胀等情况[5]。同时保持密闭腔内压力大于静脉压, 防止针头阻塞, 并记录时间.告知家属勿让输液侧肢体下垂, 防止血液回流堵塞针头。 (6) 并发症的预防。在静脉留置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比如患儿大多好动, 主动配合性差, 且易受出汗因素影响胶贴黏度, 穿脱衣和睡眠不慎易使针头打折或带出, 因此要加强观察, 告知家属一些基本的护理方法, 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护士处理。再如由于长时间输液保持不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 致使血液回流不畅而发生肢体肿胀[6]。护士要指导患者对输液肢体进行按摩, 并可在保障置针安全情况下轻微伸展肢体, 促进血液循环而预防肿胀。 (7) 拔针的护理。由于患儿对医护人员的印象是因换药和治疗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 患儿多存在恐惧害怕的心理, 不配合护理操作, 因此拔针时需固定住穿刺部位, 迅速拔出套管针, 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直至无出血, 至少5min。同时也可协助患儿抬高输液侧肢体以减少出血.如按压不当, 不但会造成穿刺部位瘀血, 疼痛, 而且可造成血管壁损伤妨碍血管修复, 影响再次穿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穿刺时间、穿刺点针局部情况、并发症等, 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调查, 评价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统计数据采用χ2和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静脉留置针时间、置针局部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特别是小儿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患儿争取了更多的有效时间。在使用过程中, 护理的作用十分关键, 在以往的治疗中, 常因护理人员护理不到位, 比如忽视对家属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护理只简单的遵医嘱, 操作技术部娴熟等容易造成护理纠纷, 从而影响医院的形象。特别是对于目前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 小孩犹如至宝, 一丁点伤痛都不想让子女承受, 更别说烧伤这样的重大创伤, 加之小孩承受能力有限, 在治疗过程中哭闹不止, 更加重了家属的担忧、紧张和烦躁, 更容易对护理挑剔。而对家长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沟通, 让其意识到盲目的责怪和担心不仅对护理人员操作无益, 而且极有可能增加其心理压力而导致操作更不熟练, 告之其积极的配合能够让小儿少受痛苦, 更有利于治疗。

通过整体护理, 在护理小儿的同时还兼顾了家长, 真正将人性化服务贯彻到底, 而且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前针对不同的并发症我们多做好预防处理措施, 并在操作中严密观察, 一般发现异常的倪端, 便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从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出, 观察组无论是留置时间还是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因此护理满意度自然而然升高。

参考文献

[1]刘慧蓉, 吴丽革.应用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J].现代护理, 2001, 7 (10) :8.

[2]陈月英, 孙秀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改进[J].护理研究, 2008, 22 (3) :589.

[3]岳立萍, 周立, 席淑华.外周浅静脉输液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4s) :73-74.

[4]陈显春.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8, 18 (1) :42-43.

[5]王立华, 徐玉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和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报, 2008, 29 (4) :56-57.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7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80-02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减少静脉的损伤,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近几年,本院临床已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

1 临床资料

观察患者968例,留置成功(留置时间≥1d)的949例,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5+2)d,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1d由穿刺水平导致留置失败5例,占失败原因的28.5%,由血管原因导致留置失败的8例,占失败原因的42.8%,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留置失败的5例,占失败原因的28.5%,留置成功的,因导管堵塞拔针39例,占4%。因液体外渗拔针8例,占0.8%,因静脉炎拔针4例,占0.4%,根据观察,认为正确留置静脉称套管针是保证穿刺成功的关键,正确的封管和护理可延长套管针的使用时间。

2 正确的穿刺方法

2.1 操作前应向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一般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通常选择四肢浅表静脉,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1]。尽量不使用患者手背静脉,以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2.2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2%碘伏消毒2次,待干,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遇有无法确定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可先将针芯拔出少许,松止血带,让液体滴入少量。操作完毕妥善固定留置针。

3 正确的封管

3.1 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内用)。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

3.2 正确的冲管方法。输完液后输入肝素钠溶液3~5ml,抗凝作用可持续12h以上,每隔6~8h冲管1次。不宜使用肝素钠的某些患者,两次输液时间较近的患者可选用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生理盐水封管不必配液,避免了配液时引起的污染,减轻工作量,患者可减少肝素钠溶液的應用。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推注封管液剩0.5ml后,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2]。边推边退可以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正压状态,以解决导管长期留置引起的堵管现象。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天[3]。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留置时间规定为3天,但有报道[4]套管针留置5天内静脉炎发生率为0,建议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天。

3.3 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以(5+2)d为宜。对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充分稀释,同时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保护血管。保护好留置针肢体,尽量避免肢体下垂。

4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4.1 护士要有慎独精神及高度的责任心,做好三查七对。

4.2 告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做好健康宣教。

4.3 掌握穿刺方法,提高穿刺及正确封管技术,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4 加强巡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静脉硬化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早期0~48h采取50%硫酸镁湿敷。48h后可用热毛巾敷或进行理疗。

(2)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导致输液不畅。导管堵塞也可导致输液不畅,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护理人须加强观察及护理。

4.5 置管期间护理。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1次/2h,20min/次。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输液过程中,须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

参考文献

[1]缪晓梅.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2)

[2]王小莲.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10)

[3]陈路,宋爽.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18:42

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8

近1年来, 我科217例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1例, 女96例, 年龄17~74岁。静脉留置针导管柔软, 不易损伤血管, 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 适应于需要反复静脉穿刺、输液疗程>3d患者。主要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手术中或手术后大量输液、输血的患者。

1.2 操作方法

(1)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病情需要, 选择不同型号的静脉留置针。 (2) 选择粗直的静脉, 皮肤消毒的范围>8cm, 取下针头保护帽, 旋转松动针芯, 并检查针尖及套管尖端是否完好。右手持针翼与皮肤成15°~30°角直刺血管, 缓慢进针, 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继续进针0.1~0.2cm, 观察回血, 以确保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内, 然后边退针芯至个套管, 边将套管送入血管内, 拔出针芯, 连接输液管调节输液速度并固定。 (3) 封管液的配制: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12 500U, 配制成1∶50的肝素液待用。 (4) 封管方法:肝素正压封管法:每次输液完毕, 用注射器抽取肝素液5ml, 从肝素帽处缓慢脉冲式推入, 确保留置针内充满肝素液, 12~24h再通管使用[1]。

2 结 果

本组217例中出现静脉炎3例 (1.4%) , 留置期间堵管7例 (3.2%) , 穿刺失败者5例 (2.3%) 。

3 护理体会

3.1 造成穿刺失败的原因

(1) 穿刺时针头斜面没有完全刺入血管内或角度过大穿透血管壁, 与技术有关。 (2) 穿刺前未松动管套, 撤针芯时未妥善固定, 将套管带出。 (3) 选择血管过细, 针头太粗。 (4) 护士心理素质差。

3.2 留置针的固定

选用透明敷贴妥善固定, 以利于观察液体有无外渗, 并在敷贴上粘贴标签, 注明留置日期、时间。

3.3 封管液

肝素溶液具有抗凝作用, 临床采用正压封管可有效减少堵管的发生。

3.4 留置针留置时间

一般可保留3~5d, 过长可使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过短则增加患者的药费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

3.5 预防静脉炎及局部炎症反应

(1) 穿刺前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 如有破损或过期禁止使用。 (2)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皮肤消毒面积比一般静脉穿刺要大, 且要彻底, 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 (3) 合理选择静脉, 尽量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关节、受伤、感染的静脉。 (4) 应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时应缩短留置时间, 一般不超过3d。

4 结 论

临床上由于留置针的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疼痛感, 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同时, 减少护士穿刺次数, 提高工作效率, 最重要的是维持静脉通路, 利于紧急抢救。

参考文献

血管瘤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观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30例血管瘤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 其中单号组 (观察组) 中男9例, 女6例;年龄5~38岁, 平均年龄 (16.17±2.63) 岁。双号组 (对照组) 中男8例, 女7例;年龄4~43岁, 平均年龄 (17.26±3.02) 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试验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密切监测呼吸、脉搏、心率、肤色等生命体征, 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相应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静脉留置针的针对性护理, 具体如下: (1) 护理人员首先向患者家属讲解使用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方法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使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以配合护理操作。对于部分家属出现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必须及时与其进行交流, 以有效疏导不良情绪。 (2) 提前培训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的护理人员, 以专业熟练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 重点培训实施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注意事项, 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3) 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完成相关化验及检查, 并配合医师做好瘤腔造影检查, 配合手术进行适应性训练, 例如配血备用、术前瘤体摄影等。另外, 术前1天剃除瘤体上及周围10 cm皮肤处的毛发, 备皮时应该特别小心避免伤到血管瘤上的皮肤, 并及时清洗褶皱处的污垢[2]。 (4) 术后保持患者伤口的清洁干燥, 包扎时不宜过松, 也不宜过紧, 密切观察其肢体的血运, 由于临床经验中治疗四肢血管瘤过程中肿瘤的肿胀很可能会影响远端血循环, 甚至出现肢体坏死, 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特别注意预防血液循环障碍的出现。 (5) 发热护理:由于静脉留置针很可能会引发无菌炎症, 进而导致坏死组织吸收出现发热症状, 通常高达39℃,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患者体温的变化, 一旦发现超过39℃应该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

1.3 评定标准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所有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面, 满意度=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护理期间出现血管堵塞情况、渗血及渗液情况、红肿与疼痛症状的分别为:1例 (6.67%) 、1例 (6.67%) 、1例 (6.67%) , 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3例 (20.00%) 、2例 (13.33%) 、2例 (13.33%) , 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由此可见, 观察组明显更低,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患者家属在调查问卷中护理效果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分别为11例 (73.33%) 、3例 (20.00%) 、1例 (6.67%) , 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4例 (26.67%) , 6例 (40.00%) , 5例 (33.33%) , 总体满意度为66.67%, 由此可见, 观察组明显更高,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 静脉留置针技术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 与其他方式相比, 其优势在于: (1) 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由于多次穿刺而引发的身体疼痛感, 并缓解有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 (2) 可以有效维持静脉输液时的血管通路, 大大降低护理人员进行穿刺的频率, 这样可以有效满足紧急输血与输液的需要。对于临床实践中静脉留置针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情况, 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进行预防, 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患者出现血管堵塞、渗血及渗液、红肿与疼痛等情况的发生率[3,4]。

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我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 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观察组的20.00%远远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46.67%,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血管瘤患者来讲, 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且还能提高其家属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研究血管瘤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30例血管瘤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 对单号组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 (观察组) , 双号组进行常规护理 (对照组) , 对比观察二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 观察组的20.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4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血管瘤患者, 行静脉留置针护理不仅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而且还能提高其家属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血管瘤,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丽, 马琳.儿童皮肤血管瘤分类和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 7:542-547.

[2]杨宝霞.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 2010, 1:55-56.

[3]程友花, 王群, 龚长志.静脉留置针护理记录单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4:100-102.

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住的患儿158例, 对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58例, 男96例, 女62例;年龄2 h~3个月。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即行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输液, 统一采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4G型静脉留置针, 3M透明贴膜, 封管液为肝素盐水 (生理盐水200 m L+肝素1.25万U) 。

1.2.1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

留置针均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该针规格如下: (24×19) mm/G。

1.2.2 穿刺方法

让患者保持仰卧或者是侧卧姿势, 以选择的血管作为依据使用安尔碘对该地方进行常规消毒。术者的留置针需要与患儿的皮肤呈现角度在15°~30°, 沿着血管的正面或者侧面, 缓慢的刺入皮肤以及血管, 出现血之后角度降低沿着血管在前行, 幅度为1 mm左右, 一边需要对枕芯手柄进行固定另一边按住针翼, 以血管的方向缓慢推进, 距离根部0.5 cm的时候停止, 将针芯拔出直接与输液管相连, 使用无菌透明贴将针翼固定于皮肤上面。

2 护理

2.1 治疗前护理准备

2.1.1 护士准备

洗手, 戴口罩。向患儿或家长解释并说明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备齐用物, 并检查一次性无菌物品外包装及有效期。

2.1.2 患儿或家长准备

了解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目的及配合要点, 输液前患儿排尿或排便 (家长为患儿更换尿布) , 患儿保持情绪稳定[2]。

2.1.3 用物准备

(1) 治疗盘内备:药物和液体、0.5%碘伏和75%乙醇溶液、无菌棉签、头皮针、输液器、加药用注射器及针头、静脉留置针1套 (针头型号为22 G或24 G) 、输液贴、透明敷贴、胶布、弯盘、启瓶器、砂轮、瓶套、输液卡、止血钳、止血带、脉枕、治疗巾、弹力绷带。 (2) 治疗盘外备:选用头皮静脉时备剃刀、毛刷、肥皂、纱布块、污物杯;锐器收集器、洗手液、洗手毛巾、医疗及生活垃圾回收桶、输液巡视卡。 (3) 环境准备:室内整洁、光线充足、安静, 温湿度适宜[3]。

2.2 治疗护理

2.2.1在治疗室内按医嘱核对、检查药液, 填写并粘贴输液卡于输液瓶上, 启开或去除输液瓶塞上的塑料盖或铝盖, 套上瓶套, 用0.5%碘伏消毒瓶塞, 确认药物无配伍禁忌后按医嘱加入药物, 剪开输液器外包装, 挤出输液器顶端针头, 取下针头保护帽, 将针头全部插入瓶塞内。再次核对医嘱与药液。

2.2.2携用物至患儿床旁, 核对患儿床号、姓名。备输液架。将输液贴及透明敷贴放于治疗盘内易取处。取下输液器外包装, 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 倒置输液器滴管, 打开调节器, 当液体充满滴管1/2或2/3时, 将滴管回位, 使液体缓缓流下, 当液体流至输液管与头皮针衔接处时, 关闭调节器。

2.2.3打开留置针外包装, 取下输液器头皮针帽, 将头皮针插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并用胶布固定。

2.2.4患儿取合适体位, 护士选择穿刺静脉, 在穿刺部位下垫治疗巾[4]。 (1) 选用头皮静脉时, 助手固定患儿肢体及头部, 操作者立于患儿头侧, 根据需要用剃刀顺毛发生长方向剃掉局部毛发。 (2) 选择肢体周围静脉时, 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

2.2.5消毒穿刺局部皮肤, 范围为8 cm×10 cm, 待干。

2.2.6一手持留置针的针翼, 一手绷紧皮肤, 拔除留置针的针头帽, 使针尖向下, 松开调节器, 驱尽针内气体, 排出少量液体于弯盘内。

2.2.7松动针芯, 穿刺。 (1) 头皮静脉穿刺时, 操作者一手拇、示指固定静脉两端, 一手持留置针针翼, 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刺入, 见回血后将针头与头皮平行再进入少许。 (2) 四肢静脉穿刺时, 绷紧患儿局部皮肤, 使针尖斜面向上, 自血管上方与皮肤呈15°~30°进针, 见回血后, 将针头再平行送入少许, 松解止血带。

2.2.8打开调节器, 见液体滴入通畅、患儿无不适表现后, 用持针翼的手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 另一手将针芯抽出。

2.2.9向患儿家长说明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 (1) 患儿尽量保持安静状态, 避免因哭闹、过度活动引起出汗过多, 导致无菌透明敷贴边缘卷起、黏度下降、造成留置针移位、局部感染或液体外渗。 (2) 患儿家长应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 (3) 避免随意调节输液滴速。 (4) 若发现溶液不滴、滴入不畅、留置针部位有肿胀或疼痛及其他异常, 应立即告诉护士察看并处理。

2.3 结果

患儿入院后即行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输液, 经过护理, 158例患儿保留时间4 d者5例, 保留3 d者89例, 1~2 d者47例, 24 h者17例。因发生静脉炎拔针2例, 留置针专用贴膜过敏3例。

3 讨论

静脉选择对于穿刺成功率以及保留时间的影响。进行血管选择的时候, 主要原则应该是相对粗、直、有弹性、血管丰富、无静脉瓣, 不但需要避开关节且固定较易的静脉。人体头皮静脉呈网状结构, 因此无论是向心、离心方向, 穿刺置管都没问题, 头部浅静脉又无静脉瓣因此固定容易, 不易被患儿抓脱。但是头皮的汗腺丰富所以除了使用透明敷料粘贴进行固定之外还需要使用一次性胶布固定。手背静脉的外侧是贵要静脉以及头静脉的起端, 相对粗直而且容易暴露, 被抓脱概率很高, 手的活动度大, 增加血管内膜损伤的可能[7]。

婴儿一般好动所以我院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夹板对穿刺部位进行固定, 起到对穿刺部位重点保护的效果, 避免出现重复穿刺。在进行固定的时候要使得患儿的肢体处于功能位。除此之外对于患儿的家属在相关知识宣教方面也应该重视, 让家属可以配合医院进行治疗, 告知家属相关预防感染的知识。如避免在地上行走导致出现伤口感染, 淋湿支护需要及时消毒且对无菌敷料进行更换。置管后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该勤观察和记录, 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情况, 了解有无发红、肿胀以及置管有无阻塞情况, 及早处理并发症。注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 贴膜一般每3天更换1次, 穿刺点经常消毒[8]。

本组资料显示, 158例患儿入院后即行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输液, 经过护理, 158例患儿保留时间4 d者5例, 保留3 d者89例, 1~2 d者47例, 24 h者17例。因发生静脉炎拔针2例, 留置针专用贴膜过敏3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迅速、易于操作, 便于固定, 不仅能高效率维持患儿的静脉通道, 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而且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小儿158例, 对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护理。结果 患儿入院后即行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输液, 经过护理, 158例患儿保留时间4 d者5例, 保留3 d者89例, 1~2 d者47例, 24 h者17例。因发生静脉炎拔针2例, 留置针专用贴膜过敏3例。结论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迅速、易于操作、便于固定, 不仅能高效率维持患儿的静脉通道, 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 而且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小儿,输液,护理

参考文献

[1]李红.儿科病区护士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2) :118-119.

[2]刘坤.两种留置针封管方法比较[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1, 26 (4) :123-124.

[3]王冬梅.静脉留置针应用失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15) :97-98.

[4]李佩兰.静脉留置针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1) :45-46.

[5]张月红.弹力绷带固定神经外科躁动患者套管针的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30) :56-57.

[6]李莲花.浅谈儿科护士压力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19) :102-103.

[7]王文彩.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3) :67-68.

上一篇:05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下一篇:3.2磁感应强度教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