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精选8篇)
白山市靖宇县那尔轰镇中学
刘霞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围绕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们那尔轰镇农业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发展那尔轰镇的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人才培养时,应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毕业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在农业现代化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等农村法制建设方面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作为农业职业学校的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转变学生的思想,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准备
农业职业学校作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培养外,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1、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就
业观和择业观,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求、人民的需要紧
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使学生充分认识
到基层是生产劳动最直接的领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是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
进同劳动人民感情的生动课堂;是经受锻炼、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
2、学校要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五、五”普法以来,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总体上得到
提高,农村的法制环境也不断改善。但是,在现实中,农民
对国家依法治国方略了解甚少,由于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
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
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农业职业学校应努
力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良
好的法制环境。学生通过学法增强了法制观念,养成自觉遵
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同时,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
3、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牢固
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事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寻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的有利平台
4、培养对农民的感情,与农民融为一体。农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树立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和
信念,要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家事,当成自己事,与村民们
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思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替他们思考
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增进与村民的感情。要经常下村调研,给农民带去信息,带去知识,送去法律,更带去理念企业家;
并且不懂的有欠缺的要加强学习,做到能与村民们打成一
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真正与村民们融为一体。
5、克服农村工作环境较差的困难,培养创业意识与创
业精神。针对农村工作环境较差的困难,要做好准备去应对,要学会适应学会自我调节。在逆境中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在逆境中磨砺人才。生活工作环境硬环境很重要,但是软环境
更重要,而软环境的改善完全靠自己。在校学习其间,在努
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牢固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
业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培养学生掌握农村劳动技能能力,使其毕业后参加
农村经济建设,搞活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1、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诸方得
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即学会做事,学会从业。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对学生
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此,为强化
学生实际的工作能力,必须综合职业的知识和技能,并以从
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既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娴熟,又注重
新时期对职业人心智、技能的训练。所以,在学生独立完成某项任务时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将使学生在今后职业实践中具备在职业岗位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从业能力。
2.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创新
专业技能的培养,着眼点应在于结合实际的生产环境和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从业能力的基础上,训练其综合运用技能、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可以这样认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造就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的必然要求。
3.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生存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岗位的相互替代性、新型劳动组织和管理机制的出现,都会使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因此,要求从业者以稳定的心理适应职业的变迁。专业技能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训练,既强调智力因素的开发,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育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增强承担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正确认识社会和集体合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树立现代农业观念和劳动技术意识,为造就新世纪农村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1、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不仅需
要大批实用型的技术应用人才,还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尤其是需要一批高素质又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专门性基层干部队伍,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因此,我们农村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时,应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毕业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在农业现代化管理、农村文化建设等农村法制建设方面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所长,真心为农民群众服务。
2、针对农村工作的特点与大学所学知识的差别还有衔接性因素等等,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指导生产的理论,主要是靠我们去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把检验出正确的理论用于实践,更好的指导实践。
3、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端正自己的态度,不懂的地方要加强学习,端正自己的态度,把农村和农民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加以重视,在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克服困难,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帮助高职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求、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使高职生充分认识到基层是生产劳动最直接的领域,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应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
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在理论教学上要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学习的能力为核心,尽可能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逐步养成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应从四个环节抓起:一是围绕职业活动开发课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及技能规范要求,以避免教学的随意性;二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寻求、去发现新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去发现知识、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地获得结果,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范例教学、模拟教学等,使之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知识的正迁移和问题解决技能的养成;三是加强检查指导,以达到技能规范要求;四是严格考核评定,并使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引起学生足够的重
刘霞
关键词:农村信访,专业视角,工作方法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使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在农村社会,由于制度和传统的原因,某些利益冲突靠法律和行政法规是无法得到化解的;信访作为一种“安全阀”机制,就成为了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1 号)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农村信访从主体上看,以农村弱势群体为主,包括贫困户、残疾人、无业人员、农民工,也有少数离职的村干部、退伍军人等,年龄多集中在40~75 岁。农村信访中体现的问题多为民生问题,内容涉及征地拆迁、惠民补贴、社会保障、与村干部的矛盾、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使农村信访中出现的情况比较复杂且难以解决。由于信访条例并没有对信访工作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农村信访工作往往是凭经验处理问题,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模式。农民反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怨气得不到发泄,就有可能出现越级上访、暴力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威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社会工作者介入政府信访工作,是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工作组织之间开展的一项新型的合作模式。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对政府购买项目、由社工介入信访的工作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社工介入农村信访,仍是一个有待尝试的新领域。处理好农村信访工作,需要社工具有针对农村问题的专业视角和工作方法。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的专业视角
社会工作与传统信访工作的不同之处,体现在社工看待问题的独特的专业视角。对于农村信访工作,作者认为社工应具有三方面的专业视角,要从案主个人、案主与政府的关系、社会安全与稳定三个方面为切入点,由微观到宏观,分别加以关注,才能从根本上处理好农村信访工作。
1.案主个人的视角———疏导案主情绪,促成案主增权增能。与传统信访工作只注重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的思路不同,社会工作关注的是人,“以人为本”、“助人自助”是专业社工所秉承的理念。从案主个人出发看待问题,是社会工作介入信访的基本视角。
首先,社工对待问题和上访的个人,强调的是“人在环境中”,将上访的个人和反映的问题作为某些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这样,就要充分地了解个人系统、社会系统和个人所处环境,尽可能地去搜集案主的生活史、案主的优势与劣势、案主的经济状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认知状况等信息,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在介入的过程中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其次,由于社工不是政府工作人员,可以从价值中立和非官方化的立场出发,聆听案主的诉求,使案主的情绪得到疏导。在农村信访中,村民首先会向所在乡镇政府反映情况;而由于中国信访制度主张属地处理,乡镇信访工作人员往往都是找所在村的两委进行协调处理,或者出具调解意见书让村委签章了事。这样,如果问题得不到合理的答复和解决,村民就会选择向上一级政府部门“讨说法”。上访村民的利益诉求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内心积聚起愤懑和不满,就可能造成不理智的行为。社会工作者以第三方的身份,本着平等、尊重和接纳的态度聆听案主的诉说,这本身就可以起到疏导案主情绪的作用。
再者,疏导了情绪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社工面对案主,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案主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即“增权”和“增能”。多数上访村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针对他们的问题,社工要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一切可以为案主所用的积极因素改变他的处境。同时,对于合理的诉求,要帮助案主分析其面对的问题、提高表达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反映问题。
2.案主与政府关系的视角——促进平等交流,使案主与政府合理沟通。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不同,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自治和税费改革等政策,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相比,形成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农村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村民与政府的沟通比较困难。
按照哈贝马斯的沟能行动理论,社会成员相互协调的真正内在基础是相互间的理解。而当代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成员之间未能建立合理的沟通途径。哈贝马斯提出,在理想的沟通情境中,只有坚持理性讨论,才能形成所谓“共识的真理”。也就是说,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坦诚相见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协调各自的行动,才能实现社会的合理化。
由于农村的上访者多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又一独特视角要强调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双方在理性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社工应采取多种方式促进上访村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成为双方沟通的中介和桥梁;协调双方的关系,使双方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3.社会问题视角———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如果某些上访村民反映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就要求介入农村信访问题的社会工作者具备更为宏观的视野,发现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
有研究表明,目前农村信访中,集体上访和组织化上访的趋势日益明显。对于这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除了本着“案主个人视角”和“案主与政府关系视角”开展工作以外,要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技术和方法,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去分析社会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对于上访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征地拆迁、惠民补贴、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要去了解究竟是由于制度安排本身的漏洞,还是由于具体操作和执行而产生了问题和矛盾。这样就可以为社会政策的制订和完善提供来自实践的经验。这一视角要求社会工作者将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视为处理具体信访工作的前提。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信访依靠三种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团体(小组)工作及社会区工作。社工运用这三种方法对农村信访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工作。
1.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对农村信访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长期、多次上访的村民开展工作。通常这类案主情绪波动比较大、家庭生活较为困难、问题难以解决。以个案工作方法介入,社工要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上访问题的本质和案主独特的困难所在。具体来说,首先要开展前期工作,约谈案主本人,或者找到案主的家人、邻居、村干部等人收集与案主有关的资料,分析问题的起因;第二步要与案主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与案主进行讨论,制订介入计划;其后就是正式的介入,要疏导案主情绪、促进其增权增能、整合相关资源并向案主提供咨询,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以使案主的利益诉求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如果案主的要求不符合有关政策,也可以使其理解和接受。
2.团体工作方法。团体工作是以两个及两个以上案主组成的小团体为工作对象的工作方法;团体工作的对象所反映的问题应该是相同或类似的。所以,在农村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常见的信访问题中,应用团体工作,是一种有效的介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团体的人数可视具体问题而定,但一般不超过15 人,否则可能会因为人数过多而难以控制。在团体工作过程中,需要制订工作计划,与团体成员进行协商,对活动时间、内容、要求等都作出具体安排。要由有经验的社工担任带领者,通过有效的互动,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团体成员就面对的问题进行沟通、讨论、形成对问题的正确的认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社工还要起到辅导者和咨询者的作用,使团体成员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学习如何合理地表达诉求和正确地面对问题。
3.社区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是以上访村民所在社区(即自然村或行政村)为载体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者进行社区工作,除了解决信访问题外,还要培养村民的自决与自治能力。社会工作者针对信访问题集中的农村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对社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人员结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的原因。在介入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让村民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可以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各类符合社区特点的文化活动,以活动的形式就相关政策法规进行集中讲解和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邀请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入社区对有上访要求的村民进行接待和咨询;召开民意大会,集中反映民情民意;在此过程中,社工要对民众的意见进行梳理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向村民进行反馈。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社会保障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303.1 文献标识码:A
On Constructing Rural Insurance System With Effective Public Products Supply
in Building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CHENG Lan-jie HOU Peng-juan2
(1.School of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2.School of Humanities,Hebei University,Baoding,China)
Abstract:Social insurane system is the fundation for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product supply.Many factors constitute this system such as law gurantee mechenism,policy protection and orientation,social management,social organicational form and administretive intervening,financial support and adjustment,social evaluation,etc.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发展除了意识观念上加以重视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基础保障。笔者认为社会保障机制应包括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
一、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
法律与政策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两大基本手段。这两大基本手段主要为全局性宏观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依据。因此各项社会事业的生存与发展便由此也获得了在现代社会管理环境下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由于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运行机制仍存在“党政经”高度一体化、以行政支配为主导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一些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乡镇政府部门及其公务员未能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同时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缺乏有效的执法检查机制也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1]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来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为此,必须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立法的研究与建设。如德国的国家宪法即《基本法》对政府事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原则是为了普遍的利益必须统一进行处理的事务由联邦负责,其他事务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根据任务的性质和特点,确立一些事务由两级以上的政府共同承担。而我国则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基础上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转移支付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财政转移支付的各项基本制度,尤其是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制度。二是还要加快部门预算的法律制度建设,现行《预算法》部分内容己不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应加以修订。[2]三是对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中的义务、责任和权力作出明确规定。只有明确法律,执行起来才有权威性与强制性,其权威是国家的权威,其强制是法律的强制。这彻底克服了“人治”带来的危害,只有违反者受到应有的制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社会主以新农村建设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二、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
国家政策作为现代国家进行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宏观组织管理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对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及与之相关的社会事业提供必要的社会管理手段和社会保障手段。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国家政策的基本职能,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政策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保障,同时也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依据。由于政策所固有的保障功能和导向功能,因此,特定国家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政策体系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如果没有连续、科学和稳定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政策,有关部门及业务工作就会自行其是、造成混乱。因此,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的建设与发展联系密切,不可分割。
政府是公共政策供给的最重要主体之一,必须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政策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1)转变发展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必须站在实现以人为本、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的政绩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重要性,转变发展观念。(2)加大农村政策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支农投入政策,加大扶贫政策的力度,增加对农业的补贴,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把各种支农资金的使用与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结合起来。[3]
运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政策体系的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确定全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建设方针;二是调节各级政府间关系,促进农村公共产品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三是协调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内外环境,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组织管理活动提供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和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三、社会管理体制与行政干预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优化我国社会的管理环境。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建设要求对社会管理环境的优化,其实质是推进我国社会管理的现代化。
具有信息时代高度的现代社会管理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化水平。社会结构的整体化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客观前提,这一前提是通过人际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联系机制实现的。其次是社会管理的政策化、法制化水平。国家政策和国家立法是现代社会管理的两大基本手段。一方面为全社会提供一个公开的、以消除一切社会歧视为指向的公正公平的社会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在各自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建立一个旨在体现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利益平衡机制。最后是社会管理方式的公益化和服务化水平。公益化和服务化是现代社会管理实现其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管理形态,也是对国家和政府,作为社会管理,首先是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人本管理,是国家和政府这一社会公共管理的主体,通过公益性的社会服务和对国家政策和国家立法的有效运用,对社会各方面的行为和利益加以协调,从而使社会系统的整体化不断强化、不断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断充分,不断统一的过程。上述三个方面分别是对现代社会管理对管理客体、管理手段和管理主体的要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统一,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社会管理系统。
针对以上现代社会管理特征和影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在管理方面的社会因素,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管理环境的优化应考虑以下措施:
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管理体制,组建具有国家权威能够统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整体工作的领导机构,以扭转目前在管理上整体性差、条块分割的分散局面。为此,有必要适时展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使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社会协调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同的战略地位,成为国家的核心工作。以下各级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及其具体职能,也要根据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际需要而定,力求彻底清除旧体制束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各种弊端。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的行政干预机制是指对这一事业进行社会管理的行政手段。行政干预机制的运行过程就是行政组织依据行政管理权限,运用法规、制度、计划、命令、指示以及其它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分层次地部署、指挥、监督、检查所属部门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的各项工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行政干预机制的权威性,绝不是个人专断、强迫命令和官僚主义,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规律。正确地、科学地运用行政管理手段,才能起到指导、控制、协调各部门、各单位的活动,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目标的作用。
四、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
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是指对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进行管理和调控的经济手段。
经费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基础和根本保障,经费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与此相应,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便成为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地方政府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政府要么少提供公共产品,要么将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转嫁给农民承担。[4]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成功范例及其实践经验均证实了这一点。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广阔,人口众多,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需要大量稳定的经费支持。正因如此,必须集全社会之力进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果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是不可能的。所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是政府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因此,仅仅通过国家来独立完成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需要国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予以关注和支持。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存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说明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所面临的经费问题绝非仅仅是经费的多与少的量的问题,而是我国这一事业的经费保障与调控机制不健全、具有严重缺陷的问题。正是这一机制的缺陷,导致了上述问题长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必须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费保障与调控机制加以重新审视,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科学的研究,探讨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相适应的经费保障与调控机制。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不算富裕,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发展一时还不可能投人太多,解决经费来源的办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在总事业经费投人改变不大的情况下,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比例。(2)按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状况,规定不同的比例,从地方税收中扣除。这些均可在法律或地方法规中加以体现,以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经费的来源。
五、社会评价机制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评价机制,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的功能是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本身的状态予以评价,看其是否适应当前国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否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历程。就这方面的评价而言,其实质是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运行机制和运行状态的检验。另一方面功能是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及其运行状态的检验。通过科学的评价,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之所在,是运行机制本身还是保障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关于这一机制的建立,可考虑从国家评价、政府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方面进行。
国家评价是指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主体的国家立法机构所组建的职能部门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态所进行的评价。这一评价主要是以国家所制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而言,就是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为依据,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适应情况和促进作用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政府评价是指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机构所组建的职能部门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状态所进行的评价。这一评价主要是以政府所制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为依据,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而言,就是以各级政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期目标为依据,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这一建设的适应情况和促进作用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社会评价是指通过社会团体和相关的学术机构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发展状态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应以各级社会科学院、大专院校的有关研究机构和相关的学会、协会为评价主体。这一评价主要是以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及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应关系为依据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实践作出评价。
尽管上述三种评价各有其各自不同的具体特点、职能和功用,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评价为国家评价和政府评价提供了共同的科学基础。而国家评价和政府评价则从国家和谐社会建设的长期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方面构成了统一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态的评价体系。正是通过三者的内在联系,构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评价机制。这一评价机制则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分别从现代社会的宏观管理、微观组织、经费保障和社会评价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的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刘金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7).
[2] 张小舟.论财政法视野下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C].硕士论文,2006.
[3] 张光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支持[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4] 陈兰杰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障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5).
调查时间:2011年2月5日
调查人员:
指导老师:
调查地点:
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以问卷和交谈的方式了解当地的状况
调查结果及观点: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于现在的农村的状况有了一个进一步的认识。我们对这次调查所反映的状况做了如下几个总结。
经济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虽说中国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基本完成了小康社会的建设,但是农村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农民本身靠种地的收入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效应使得物价年年上涨使得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变得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好,可能还不如以前。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现在的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已经不是种田带来的经济效益了,大多数主要靠外出打工来支撑整个家庭。种田基本只是一种对有土地的利用,有田不种白不种。可见现在的农村的经济状况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点是需要我们关注并重视的。这可能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很难落实。还记得那句在农村到处都可以看到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虽然这句话已经提出了许多年,村里的标语也打出了许多年,村里的领导们也做了很多年,但是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依然很落后,依然很破旧。现在的很多农村都还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每当下雨都还是黄泥遍地,道路崎岖,人车难行。就拿这次报告的村子来说吧。以前这里基本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后来村里的个别有钱人个人捐款修建了一条水泥马路。钱是几年钱捐出来的,结果又过了4年才开始动工修建公路。等到建好是以前修的那些路又出现了各种损坏。虽然公路建了,但是并没有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再来说说村里的教育设施吧。村里一共就一个小学,没有初中,没有高中。小学的设施异常的简陋。一个教室基本就几张破破烂烂的桌椅,没有电扇,没有像样的照明灯。由于村里的供电系统的故障,这里经常停电,每次停电这里的孩子都要点着蜡烛上课。课本基本是上届用完了就给下一届用。不过现在义务教育免除了书杂费使得现在的状况得到了改善。还有就是吃水问题。前几年村子里都通了自来水,基本解决了吹水问题,但是由于管理上的缺陷使的后期的自来水设施的维护工作效果很差。虽然通了自来水但是经常出现停水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了“家家有水管,天天无水吃”。由此看见虽然近些年来虽然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进行,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不到落实,使得现在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希望以后这样的现象不会再发生。
农村的学生的上学费用负担沉重。近几年中国推行了期待已久的义务教育制度,使得农村里的孩子们学习经济负担有所减轻,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城市的孩子上学的费用对于农村家庭还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前面说到过现在的种田的经济收入基本为零,一般每亩地的收入就只有一道两百块,但是这却要花到半年的时间来耕作这些作物,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不算生活费,每年的学费最少要五千左右。如果一个农村家庭每年要赚得到五千块必须最少要种十三亩的地,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啊。现在的农民一般只有2~4亩的地。所以说如果一个农村家庭想要供孩子上大学光靠种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其他的途径来寻找出路。因此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这也就导致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的产生,对于这个问题我将会在后面的文章里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让人担心。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很多的农村人口都选择去外出打工,来挣取相对客观的收入。而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是已有家庭的夫妇一起去外出打工来养活自己的儿女。这就是很多的儿童被留在农村里没有家长的看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留守儿童。根据这次调查我们对留守儿童的一个心理测试发现在抽样调查的93名留守的儿童中有近半数患有抑郁症,近三成人出现孤独感和自我贬低,有一半的人经常烦躁和哭泣,甚至有2人曾经出现过自杀的念头,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占将近六成。从以上的调查数据来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确很是糟糕。由于现在外出打工的民工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我们不能不重视他们的心理问题。儿童时期的心理状况,是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他们的负性情绪情感体验比较深刻,特别是由老人来抚养的孩子,父母与孩子难于建立亲子关系,这些儿童易出现坐立不安、活动增多、注意范围减小等不正常的心理现象,他们在生活中好面子、自尊心强、不轻易向人表露。加上老人容易过分的溺爱孩子,为孩子承担起一切,使孩子变得没有信心和责任心,形成心理和行为障碍。此外,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感到寂寞和孤独,在行为上也会缺乏社交技巧,情感淡漠,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儿童孤独症,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智力。人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那么留守儿童问题也就关系到祖国的将来的发展。因此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存在。由于现在的计划生育制度在农村的普及效果还不是那么明显,所以农村家庭都会有几个孩子。通常情况下,家庭的主要精力都会放在男孩身上,相应的女孩的待遇差一些。这应该跟中国传统的封建观念在人们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有关。根据这次调查报告,我们发现将近有九成的家庭都会选择送男孩去上学,女孩的上学问题都不太重视,基本任其发展。由于这个问题牵扯到很多敏感的问题,相关的分析也很多,我也就不再过多的累述了。
农村环境正处于逐步恶化的阶段。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农村的环境状况应该是很好的。这个观点基本正确,但是相对以前的环境状况,现在的环境已经恶化了很多。导致农村环境恶化的因素很多。首先就是农药的过多使用。过多的使用农药不仅会使农作物中残留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还会使农田周边的水源遭到污染,从各方面影响到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现在的农药大多都含有致癌物质,过多的食用含有这些致癌物质的饮用水或者食物会诱发癌症。这次调查我们统计的该村癌症的病例个数,发现癌症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了很多。以前这里基本没有癌症的病例,但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病例。而这些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农药。然后是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等的污染,同样也影响到居民的饮用水的清洁,导致了一些传染病的发生,不过现象还不明显,但是依然需要我们的重视,这肯能是将来影响农村环境的一个潜在的隐患。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的农村的社会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虽然国家出台了各种相关的法律政策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状况,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敏感问题,使得农村的发展没有像城市那样跟上时代的步伐,被远远甩在了后面,这就从某一方面牵制了中国社会的,牵制了中国的现代化的建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才不是空谈。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部署,河北省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产业逐步融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为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关键词: 十一五,新农村,建设
正文
近几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央推出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加以应对,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手段扩大内需,此时,八亿多中国农民再一次肩负起拯救中国经济的重任而受万众瞩目。然而,中国新农村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我对衡水市农村的调查做几点分析。
一、经济建设问题
(一)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中国农民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30%的人口,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尚未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至少是还不显著。中国国内的消费水平岂止是尚未完全发掘,应该说是极不发达,尤其是农村的消费水平。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最近十几年,我国GDP从1990年的363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43960亿美元,增长了12倍,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686.3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1元,仅增长7倍,低于GDP增长率。看以下的图表,这是我根据历年的数据绘制的一个图表,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并不同归。农村居民年纯收入增长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不止居民的收入增长不够快,其消费结构同样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可以看下表,比较一下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同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巨大差距。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仅相当于十年前的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2004年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之比为3.5:1,农村居民消费只相当于90年代初的城镇居民水平,农村消费倾向持续小于城镇。
(二)村民抽样
通过我对衡水市几个村村民的抽样调查,我发现,每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收入比之十年前增长了四倍,而居民消费并没有多大改观时,大部分村民都会反问我:“东西难道没变贵吗?”我找了一下近十年的物价水平,发现若以1985年的物价水平为一百的话,则2005年的物价水平为413.5,正好为20年前的四倍,因此,可以这样说,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长并未向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好。
胡主席曾经说过:“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过敏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要想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三)我认为,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政府和城市应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人均占有耕地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而且粮价上涨幅度也比不过物价上涨幅度,要使农民快富,必须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出去,使其外出务工,从事二、三产业。正如《衡水日报》所提到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好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二、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现在很多新闻都会提到农村中最普遍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再加上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读一年大学要一万多元,比许多农户家庭一年纯收入的总和还要多。一般的阑尾炎手术在有条件的乡医院要900—1000元,在城里医院要2000元—3000元,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纯收入的总和。一旦发生这些严重的灾害,一夜之间,有的农户就由“温饱型”家庭转为“贫困型”家庭。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知识就是力量不是一句空话,可在农村,这句话却不灵验了。与城市家长拼命将孩子送进高等学府正相反的是,许多农村家长只看到了大学昂贵的学费以及电视上所报道的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从而认为大学无用,进而其孩子由于没有高的学历,找不到好的工作,丧失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长此以往,则贫者愈贫,富者愈富。新农村建设有曾么会真正意义的成功呢?
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今天,我认为应该及时扩大我们义务教育范围了,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都能透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来为社会贡献更大力量。我本人认为,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必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医疗方面。
现在正在推行衡水市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真正去看过《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暂行),其中有一条:“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补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医疗费用,重点对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进行补助。”这就是说,如果不是住院或者购买大额药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不会补助的。在我调查时,有村民就对我说:“买医疗没有用,打针吃药一点都不保。”
因此,我希望政府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一)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露天厕、泥水路、压水井、鸡鸭院”,“垃圾随处可见,污水四处流淌”,“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是现在多数农村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有近半数的农村人口没有安全饮用水,沼气新能源普及不足30%,农田水利建设还在吃大集体时的老本,还有三分之一的下湿低产田急需改造。
(二)农民缺乏发展生产的资本积累
农民的一点积蓄考虑的是子女读书的高额支出、家庭成员治病的支出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如果要搞规模化生产,要上新的农业产业项目,靠农民这点资本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不适应农民发展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农民要发展生产,只有靠私人借贷。对策与建议
(一)把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原则
1.广泛宣传、强化意识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共同积极行动。因此要加强对区(市、县)、乡、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明确思路,从而强化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意识,树立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增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2.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地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立广大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政府只能是引导,而不是主导。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和完善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外部条件。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还要靠农民自身的努力。
3.因地制宜的原则。全市农村地域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经济条件,财政收入,自然条件都不一样,加之各县农村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自然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分清各地的轻重缓急,制定出不同的规划方案,选择不同的建设重点。比如,建设村、社道路,农电网改造等,就应当及时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在规划上把农民居住房屋适当集中,减少对道路建设、农电网改造、饮用水、沼气等资金的投入。
4.注重实效的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讲求实效。而讲求实效的判定标准不是政府和官员,而是农民群众,因此这也是农民自愿的原则。中央1号文件中写到的“五要五不要”讲得十分清楚。要切实针对农民最关心的问题,针对那些最能给农民带来实惠的事情,重点投入资源和财力,下大力气做工作。讲求实效,也就是量力而行,不搞冒进;不能搞成一场运动,更不能用长官意志,搞强迫命令,违背农民的意愿,做表面文章和造形象工程。上级部门不能脱离实际,给下级部门定任务,搞攀比。上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下级政府的监督和考察,实事求是地评价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成效。
(二)确立财政倾斜机制,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新农村建设,虽然农民是主体,但如果没有政府财政的大力投入,建设显然要落空。拿全市14035公里村道硬化来说,建4.5m宽,18cm厚的水泥路面,1公里要投资18万元左右,按农民投工投石料折投入50%计算,全市村道硬化要投入资金12.6亿元。因此,财政投入必须由向城市倾斜改为向农村倾斜,其投入比例要逐年提高,进入钢性预算,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在财政支持投入方向上,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水利、能源等;二是教育、医疗卫生和养老保障等;三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使用方式上,建议整合资源,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扶贫、以工代赈、农业水利、交通、能源等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在具体方法上,采取财政支持为引子,财政专项资金安排一部分,项目资金捆绑一部分,机关单位扶持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社会各界捐助一部分。通过项目整合,各级联动,社会化筹集等方式,多渠道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推动土地流转,积极促进土地向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落实,95%以上的农户都拿到了经营权证书。由于实行土地承包经营,致使土地流转困难,目前全市流转土地只有47万亩,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11.7%,并且基本上是农户间的流转,说明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还没有转移出去,大量务工人员的非农业职业属性没有真正替代农民身份;另一方面,规模化、专业化农业经营也没有前提条件。针对农民对土地依附性强、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发展缺乏集约优势的现状,应积极探索新路子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一是加快农业人口培训,推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加快土地集约经营;二是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三是通过财政制定补贴办法,鼓励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培训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新农村,人是主体,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民去支撑。目前,随着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和稍有文化、较高素质的农民转移到务工经商,留在农村务农的主要是年龄偏大和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体。这些人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体。对这一群体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种养水平和整体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素质支撑。每个乡应该恢复和建立农村技术培训学校,每个村应该有一个培训点。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予以补助,以解决农民素质提高的“空白”问题。实际上,新农村建设过程,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即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面对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工作一定要有新认
识、新思路、新举措。
四、综述
通过这几天的调查,我明白了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也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们也一定能够取得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胜利。
我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靠农民,但不能只靠农民自己,必须要有城市的帮助,必须统筹城乡关系。正如胡主席提到的:“我国能否有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去绝育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们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必须真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关系,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2012年 5月20日
下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一、社会实践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在我的家乡,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对此,我利用下农村社会调查此次机会,对我家乡几个村庄进行了调查,其中调查主要是就教育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社会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为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贯彻落实 “育人为本、育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大学生“下农村”实践,让大学生关注新农村的发展与变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在基层的实践与调查,强化大学生实践技能,增进大学生和普通劳动者的感情。
三、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
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使农村教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教育与经济师密不可分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不到发展,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想方设法突破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个教育瓶颈,改善农村教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的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农村学校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2.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教育质量的高低,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我国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实施的当务之急。
(1)保障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这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关键。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学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冲。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教师的工资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聘期考核,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2)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充分发挥进修学校和培训基地的短期集中培训引导功能,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校条件的限制,农村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四、社会实践收获和感悟
这次的社会实践使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提问和与人交谈,而且学会了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同时,也看到了农村教育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以及农村教育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
一、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必要性
1.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这种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 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劳动转到了工业生产中来, 转为城市的农民工和企业的职工。以邛崃市为例, 2006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2001年的87.01%下降到71.89%, 平均每年下降3.02%;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为15.84万人, 仅占总劳动力的36.50%, 而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中非城镇人口为16万人, 也就是说约占农业人口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出了农业生产, 而且这部分人口绝大部分是青壮年人群。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人口与劳动力基础发生快速的变革, 传统小农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在很多传统的农村地区, 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出, 导致传统的小农经济出现萎缩和分化, 这些地区的农村家庭、社区、社会结构和功能开始瓦解, 或者重新组合。由于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加上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的大规模流动, 使目前到未来的几十年内农村居民中的老龄化群体比重迅速增加。在城市及城市的周围, 非正规居住的农村流动人口大量积聚, 这些人口并未完全融入城市的发展, 不仅缺乏好的住房条件, 而且缺乏社会保障, 处于社会的边缘, 因而在整个社会形态上出现的新的二元形态。农村的问题延伸到城市, 只有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才能安排出路和得到根本解决。
2.传统养老方式功能弱化
(1)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农村纯老年户不断增加, 使得农村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二是农村大量的年轻人进城打工, 代际不平衡严重。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 忙于工作和事业, 这些人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同时, 这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 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 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 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三是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患病率、伤残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 也将导致年轻人消极赡养老人的增加。
(2) 集体养老保障功能弱化。
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 主要形式有五保户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完善和物质的丰富。我国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直接影响了集体养老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迅速变化, 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
(3) 储蓄养老保障功能不足。
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 在农村仍有一定的市场。有不少的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 他们认为有钱才是可靠的, 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 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但多数老年人的创收能力毕竟有限, 同时储蓄的低利率和通膨风险以及生活费用、医疗费的快速增长, 使得主要依靠储蓄养老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农村社会加速变化的形势下, 现行农村以自我服务和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在农村商品经济加快发展的形势下, 农村的老龄人缺乏养老的物质基础。二是即使在家庭养老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下, 其功能也将削弱。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存在分离的趋势。两个因素在农村正在逐渐突出:第一, 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代人的居住偏好不同。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喜欢分开过, 是时尚, 也可以说是人的现代性的一种表现。而老人方面, 也有图清静、少麻烦、想分开过的想法。第二, 家庭人口外流或外迁因素。子女不在身边, 两代人只好分居两地。三是即使具有了货币收入对于养老需求也还不够。对于一个没有生活能力或者生活能力很低的老人来说, 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自我服务和家庭成员的服务外, 还需要有社会化服务。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面临问题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
2007年1月5日, 《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以市政府135号令正式颁布施行, 成都市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后, 又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办法》规定成都按照三个圈层稳步推进。
以作为成都市第三圈层的邛崃市为例, 目前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主要有三个相关的险种:
一是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 从2004年贯彻《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 (以下简称19号文) 至今, 已有15634名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会保险, 参保率90%;
二是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 根据社保局统计数据, 截止2007年参加综合保险5000人。这与入城就业人数相比, 比例偏低;
三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90年代) , 参保7.96万人, 领取养老金人数为1557人, 年发放养老金6.72万元; (2) 从2006年在固驿镇仁寿村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养老保险工作以来, 共有335人参保, 参保率16%; (3) 2007年3月, 按照135号令的精神, 邛崃市出台了《农村户口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并在羊安、卧龙、火井乡镇开展试点。其政策规定“凡是邛崃市农村户口, 年龄满18周岁, 在农村有土地承包经营权, 又在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 都可以参加农民养老保险”。这项保险标志着邛崃市农村社保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2.农村养老保险面临问题
首先, 现行的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存在许多问题, 如建立程序不规范、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保护;养老基金保值增值问题等, 而且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也导致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甚至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难以充分保障农村人口的养老要求。
再次, 商业保险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威胁。在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上, 市场养老机制与政府养老机制分别与不同的目标相联系。农村商业养老需求由于受农村社会文化与传统观念、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机制、经济发展水平、保险市场价格以及保险人的服务质量的影响, 需求受到很大限制。由于市场的缺陷, 不能有目的地向农村老龄人口有效倾斜, 因而只好通过政府社会性养老保障的转移支付进行收入再分配。
最后, 从农村养老保障的实践看, 90年代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存在局限性, 这种模式依靠个人缴费, 且以自收自支方式推行, 缺少政策倾斜, 缺少共济性, 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社会”保险行为。目前推行的其他养老保险, 如“土地换社保”存在目标人群单一, 覆盖面狭窄的问题, 新推行的农民养老保险则因筹资压力大等原因尚未完全推开。
三、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对策
1.制定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 加快城镇化进程
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要突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瓶颈制约, 必须实行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 将制度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 先行将处于城镇化边缘的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有条件的地方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同时, 要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将城镇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完善城镇化的政策体系, 制定包括积极的工业化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的农村政策在内的科学系统的积极城镇化政策体系, 为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提供政策和制度保证, 为农民退出农业、离开农村提供政策和制度保证。
2.设立土地银行, 加快土地换保障的进程
所谓“土地银行”, 是指专门从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租和入股等经营管理活动的非盈利性机构, 是推进土地经营权资本化的政策工具。土地银行的运行机制:一是农民首先将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土地银行, 定期按约定的土地经营收入获得存地收入;二是土地银行将储蓄集中起来的土地经营权经过土地整理、公开招标竞争, 出租给种田能手或农场进行规模经营, 并按土地经营权的级差和期限收取一定的租金, 支付一定的存地收入;三是农民可以根据自己对土地的需求按约定存取土地经营权, 但需将一定比例的存地收入用于缴纳保险费, 为农民的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
设立土地银行, 要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考虑问题, 即要将“城镇化”、“农地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三者有机联系起来考虑。综合各方面的情况,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要求, 围绕建立土地银行进行突破性的改革:一是要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 进一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实现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的永久分离;二是要实行政经分离,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的改革与重构, 重点对集体经营管理农村土地的传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建立相对独立的主要从事土地经营权经营管理的土地银行。
总之, 经过上述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衔接, 土地制度特别是土地管理体制将因此而市场化, 社会保障制度也将因此而完善, 效率与公平将因此而得到制度保证。
3.设立保险合作社, 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一是将拓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功能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期间参保人原则上不允许退保的情况下, 研究制定允许参保农民在发生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绝症难以支付医疗费、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突发意外事件, 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 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经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审核批准, 可以借支部分或全部个人账户保险费积累余额的管理试行办法。
二是研究制定参保人通过银行实行保险证质押借款的管理试行办法, 解决其生产、生活面临的资金困难, 拓展个人账户的发展功能, 开辟基金保值增值的新途径。
三是逐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借支和保险证质押借款试点范围, 适当发展农民之间保险证的相互借支和保险证质押借款, 将其发展成为农民的保险合作社, 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4.探索龙头企业资助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办法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第9条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民参加农业保险, 发展“订单农业”和第2条关于“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 按照“产品换保障”的思路, 研究制定龙头企业资助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免税的鼓励政策和实施办法, 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问题, 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机结合, 加快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建立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业工人转型, 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5.探索在粮食主产区推进农保工作的办法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第4条关于“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7条关于“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继续执行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政策, 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资金”及第12条关于“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支持保护制度”的要求, 可选择粮食主产县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以两种方式建立农民参保补贴机制:一是整合优化“粮食直补资金”等各种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 将其主要用于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 逐步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二是由中央财政直接建立用于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专项资金, 重点用于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通过稳定农民来保证粮食安全。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已有实践表明, 现有的农民养老保障机制, 在减轻农民负担, 保障老年人生活权益上成效显著。但是, 由于养老保险涉及的关系十分复杂, 存在覆盖面狭窄等一系列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确保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前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 拓展渠道, 真正实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本文以四川邛崃市为实证研究对象, 对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主张。
【关键词】辽宁农村;社会最低保障;建议措施
1.综述
1.1辽宁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确立
辽宁省农村低保工作起步较早,1995年,大连、盘锦、葫芦岛等市开展了农村低保工作试点,2001年辽宁省被国务院确定为当时全国唯一完善社保体系试点省份,2004年颁布《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通过省级政府行政规章的形式对农民低保进行规范。2005 年上半年,辽宁省农村低保制度的框架基本形成。2007 年颁布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有关规定(试行)的通知》。2008年12月10日《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施行,这标志着辽宁农村“低保”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轨道,随后又颁布了《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2009年先后实施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的通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意见的通知》等法律规范,使得城乡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普遍实施。2010年上半年,辽宁省民政系统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1505元提高到1744元,增幅15.88%。从11月1日起,辽宁省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全省平均各提高10%,以解决因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生活造成的影响。
1.2辽宁农村最低社会保障水平
从2001到2012年十二年中,辽宁省农村低保支出由 2001年的年人均209元上升到2012年的年人均1011元,虽然关于农村低保的一些政策规定,没有明确说明低保给付的增长情况,但是从人均低保支出绝对量的变化情况来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虽然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看,人均低保支出是在不断增长的,但是从各市的人均低保支出情况分析,各市的农村低保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保障水平最高的为本溪:年人均 1154 元,保障水平最低的为阜新:年人均55元,两个城市相差將近1100 元。可见,辽宁省各市农村低保保障水平没有得到均衡发展。产生这一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第二,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受当地的物价水平、人均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各市的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出现了相差很大的结果。
2.辽宁农村低保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低保未实现“应保尽保”
低保覆盖面窄,不仅是辽宁省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低保实施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从数据分析来看,辽宁省农村低保覆盖面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是其覆盖程度还是处于相当低的水平。2012年农村低保人数为 96.9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 4.46%,农村和城市的低保覆盖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政府领导要提高认识水平,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尤其是地方财政困难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消除由于经济条件差引起的消极情绪,提高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重视程度,加大力度研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政策措施。另外,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低也是造成未实现“应保尽保”的重要原因。如鞍山、丹东两地的农村低保覆盖面低,原因就是政府资金没有对低保制度给予政策性倾斜,这两地的农村人口多、农村贫困人口比例大,要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资金缺口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多渠道、长效的低保资金来源是非常重要的。
2.2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偏低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其宗旨是为了使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能够达到贫困线以上,解决其基本的温饱问题。根据最低生活保障这一保障宗旨,我们选择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品及服务这三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据进行分析。辽宁省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保障水平始终低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三项消费支出之和,且差距较大。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给付水平不能完全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水平相对于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需求还处于偏低水平。
2.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不完善
在政策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努力下,辽宁省部分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逐步的步入正轨,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的趋势。但是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完善的过程当中,很多的问题不断的体现在了管理方面:首先,一个制度的执行需要真正理解这个制度的人员去传达和实施,并且在管理上的完整性和专业性亟待提高,这也是此项工作的基本组织保证。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地方的农村低保没有专门的负责机构,常常是由社会救灾救济室临时负责,而这个机构从属于民政部,对于社会保障的实质缺乏专业性,工作理念有失偏颇,同时资金匮乏、低保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低,骗保漏保的情况难免;其次,宣传力度和工作透明度不高,农民对于低保知识的了解太少,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导致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存在,也是其后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式;最后,缺乏动态管理、工作粗放化。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难,低保标准和补差额也缺乏动态性。同时,工作人员的低效率使得农村低保制度运行的粗放化更加明显。
3.完善辽宁农村低保运行的对策建议
3.1扩大保障范围,确实做到应保尽保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更加艰难,尽快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低保覆盖范围,当是以实际行动关注民生,帮助群众度过难关的一个有效举措。尽快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的条件有百条千条,仅就财政承受能力来看,在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高的条件下,目前的低保支出规模完全不会成为什么“沉重的财政包袱”。“低标准、广覆盖”一直是我国城乡低保制度的出发点和坚持原则之一。尽快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使更多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这是一项大得民心、功德无量的民生工程,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完全能够做到。
3.2科学制定农村最低社会保障标准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界定保障对象的前提。因此既要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又要能防止保障标准过高而形成养懒汉的倾向。科学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维持农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四是物价上涨指数。根据上述因素,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准原则上要围绕辽宁省公布的温饱线来制定,“不低于这条线,但也不能高得太多”。
3.3依法完善农村社会最低保障制度
以法律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的保障体制,确保农村低保的支出足额到位。资金保障是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关键,《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上规定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原则以市、县两级财政筹集为主,省财政对保障任务重、财力困难的地区给予适当补助。但在具体实施时因规定不明确往往会造成资金不到位的情况,因此结合辽宁具体情况应规定省财政补助的具体比例,在此基础上,省财政厅通过颁布具体办法的方式结合每年具体情况,适时逐年提高省财政的补助比例,增加农村低保专项转移支付额度,确定专项转移支付系数。另外应建立健全社会捐赠法律制度,对提供农村低保捐赠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在社会福利彩票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村低保。
【参考文献】
[1]洪大用,刘仲翔.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与反思[M].社会科学研究,2002.
[2]贺大姣.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8(6).
【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推荐阅读:
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12-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06-27
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06-14
暑期省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1-03
社会调查报告: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06-26
关于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调查报告09-15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10-1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报告10-30
大学生社会实践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11-2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心理问题的社会调查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