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共11篇)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篇1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脑瘫儿童康复》是三年制高等职业学院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按专业教学计划列入学生考试课程。

据粗略估计,我国儿童脑瘫发病率达1.5/1000-5/1000,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发智力低下、视力障碍、癫痫和发育迟缓等,是小儿最常见的、非常复杂严重的脑损伤综合征,治疗和护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儿童脑瘫护理及康复工作非常必要。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理论学习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儿童脑瘫康复服务技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儿童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功能障碍特点,理解儿童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为儿童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康复的基本理念,了解儿童脑瘫的发病原因与预防; 2.掌握儿童脑瘫功能障碍评定内容和方法; 3.了解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方法基本原理; 4.掌握儿童脑瘫常用康复训练操作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儿童脑瘫康复训练基本知识;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4.脑瘫辅助器具和矫形器具选用。难点:

1.脑瘫功能障碍特点; 2.运动康复训练、作业疗法;

3.语言能力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共2课时

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康复概述 第二节 医学康复 第三节 教育康复 第四节 职业康复 第五节 社会康复 教学要求:

1.了解康复的含义、康复的领域、康复的层次 2.了解脑瘫儿童康复的意义

3.了解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社会福利管理工作 4.了解脑瘫儿童全面康复的基本概念 5.了解脑瘫儿童康复体系与模式 教学重点: 1.康复概念 2.全面康复概念 第二章

小儿脑瘫概述

共2课时

讲授: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第二节 小儿脑瘫的预防 第三节 脑瘫康复指南 第四节 脑瘫功能障碍的评定 教学要求:

1.了解小儿脑瘫临床表现和分类 2.了解小儿脑瘫一般诊断方法 3.了解小儿脑瘫的预防 4.掌握康复基本原则 5.了解康复评定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脑瘫康复基本原则 2.脑瘫康复评定方法 教学难点:

1.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和分类 2.脑瘫康复评定方法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点

实训教学共24学时,安排在理论课教学结束之后集中实训。实训项目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引导式教育、按摩疗法、手法矫形,其中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引导式教育为重点实训项目。

六、编写说明

1.本课程与其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主要讲述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归属理论结合实践课程,是专业方向课,与儿童福利、残疾人社会工作、儿童护理、特殊儿童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等课程相互补充。2.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

课外练习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我国脑瘫儿童基本情况,掌握脑 瘫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技能。一方面,根据目前儿童服务与管理专业岗位设置和脑瘫儿童服务工作的特殊要求,结合就业形势,明确学习的侧重点;另一方面,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通过复习和查找资料,进一步掌握脑瘫儿童相关康复训练知识和技能。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基本教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自编讲义)参 考 书:

1.李树春著:《儿童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沈志祥著:《运动与康复》,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3.周雪娟著:《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陈旭红著:《图解脑瘫康复技术与管理》,华夏出版社,2007 5.杨红主译:《脑瘫儿童家庭康复管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6.刘振寰,戴淑凤编:《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北京大 学医学出版社,2007

执笔人:

审核人:(系部主任)批准人:(主管教学院长)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瘫儿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脑性瘫痪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年龄(2.2±0.9)岁;19例痉挛型脑瘫,9例弛缓型脑瘫,7例混合性脑瘫。治疗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年龄(2.4±1.5)岁;17例痉挛型脑瘫,10例弛缓型脑瘫,8例混合性脑瘫。对照组和治疗组儿童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单一的形态躯体功能康复以及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2 ml的脑苷肌肽、125 ml的胞二磷胆碱、5 ml的丽珠赛乐、125 ml的胞二磷胆碱进行静脉滴注,1次/d[2]。

1.2.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主要包括:首先对患儿进行包括体重、头围、神经精神发育、神经反射、肌张力、异常姿势等在内的康复检查,然后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对患儿进行血液注射治疗,1次/d;年龄小的患儿,应该指导家长喂养、护理知识,年龄较大的患儿应该引导其掌握翻身、爬行及站立等正常的运动方法;如果患儿存在语言障碍则可以设置相关的语言测试题来锻炼患儿的语言能力,以此来提高患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指导所有患儿家长学会如何给患儿作视、听、触等各种感觉刺激、婴儿抚触、婴儿肢体活动等训练[3]。本次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儿经进行为期6个疗程(6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适应能力DQ、语言DQ、大运动DQ、精细运动DQ、社会行为DQ进行评分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为期6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患儿的适应能力DQ平均(85.5±11.1)分,语言DQ平均(84.5±10.4)分,大运动DQ平均(81.1±10.4)分,精细运动DQ平均(77.7±9.7)分,社会行为DQ平均(81.4±9.3)分;治疗组患儿的适应能力DQ平均(99.2±20.2)分,语言DQ平均(95.7±18.8)分,大运动DQ平均(94.5±19.5)分,精细运动DQ平均(89.8±14.4)分,社会行为DQ平均(95.5±17.3)分。治疗组患儿的适应能力DQ、语言DQ、大运动DQ、精细运动DQ、社会行为D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治疗组患儿的适应能力DQ、语言DQ、大运动DQ、精细运动DQ、社会行为DQ评分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明,对脑瘫儿童采用康复治疗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患儿神经的各个方面比较均衡地发展,对提高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梓红,刘丽伟,徐和秀,等.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96-1497.

[2]陈正平,张绍岚,陆建霞,等.小儿脑瘫康复治疗86例临床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4):774-775.

关于儿童脑瘫护理与康复治疗 篇3

【摘要】随着围产科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脑瘫的发病率却呈现上升趋势,在这种形势下脑瘫的治疗已成为世界各国科研机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内外治疗脑瘫的方法有药物?手术?康复及其他治疗;脑瘫总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是治疗脑瘫的最主要方法,手术?药物及其他治疗不能替代康复训练?

【关 键 词】脑瘫;护理;康复治疗

一?儿童脑瘫诊断出现的问题及现状

脑瘫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 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的表现是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也可能伴有智力低下?癫 ?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等?目前临床工作中经常误诊为脑瘫的疾病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称SM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染色体5q上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缺失或突变,导致脊髓前角细胞变性和减少,被支配的肌纤维群进行性萎缩?临床主要表现为虽多数智力发育正常,但进行性弛缓性麻痹和除面部肌肉以外的全身性骨骼肌萎缩?根据发病年龄?病情严重度和进展速度以及存活时间,临床上将这种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婴儿型?中间型和少年型?

(二)先天性肌病(congenital myopathy):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大约四十余种先天性肌病,其中常见的有先天肌管性肌病?线粒体肌病和中央轴空病?先天性肌病是基因突变或直接由父母遗传而发生的一组非进展性或缓慢进展性肌病,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常具有显性或隐性遗传的特征,普遍认为是在发育过程中肌纤维出现障碍所致,它容易被误诊为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简称CMD):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发病,可能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yodystrophy)的一组亚型?肌活检病理组织学变化显示有肌纤维大小不一?变性?坏死等肌营养不良改变?本组疾病共同的临床特点是出生后或生后不久表现全身严重的肌无力?肌张力低下及骨关节挛缩,因而易被误诊为肌张力低下型脑瘫?

(四)生后早期发病的先天代谢病:一部分先天代谢病(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包括苯丙酮尿症?枫糖尿症?高氨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等,可在出生后不久,甚至新生儿期发病?常有全身肌张力低下?癫发作和运动发育落后等临床表现易被误诊为脑瘫,也可能因出现肌张力增高而被误诊为痉挛性脑瘫?

(五)生后早期发病的周围神经病

1?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HereditaryMotorandSensoryNeuropathy,简称HMSN)又称腓骨肌萎缩症?通常被分为Ⅰ-Ⅵ型,以Ⅰ-Ⅲ型最常见?其中HMSNⅢ型常在婴儿期发病,又称Dejerine-Sottas病?由于先天性髓鞘发育障碍,在1岁以内出现肌无力及运动发育落后,体检可见肌张力减低,肌萎缩,尤以肢体远端的肌无力为明显?肌无力虽呈进行性加重,但因早期病情发展缓慢也可能被误诊为脑瘫?

2?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IDP):该病虽然好发于成人期,但也可在包括新生儿在内的任何年龄期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软瘫和感觉障碍,下肢瘫痪较上肢重?

二?关于儿童脑瘫的治疗和康复

当前对脑瘫分型不当影响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不同类型的脑瘫对康复治疗的疗效反应差异较大?脑瘫虽是终身性疾病,但只要给予适当干预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尤其是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疗效?治疗儿童脑瘫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和细胞移植,本文重點介绍关于康复治疗?

1?运动疗法

脑瘫的物理治疗在过去的50年间有了极大的发展,从成功锻炼局部萎缩的肌肉到患儿整个躯体的康复,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和技术?近年来,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被应用于脑瘫治疗并取得一定效果?

2?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简称CE)

对运动功能失调的脑瘫患儿来说,CE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及康复治疗方式,其理论基础是通过运动的学习?运动的控制及运动的动态系统协调达到治疗目的?CE可以促进脑瘫患儿获得独立生活能力,对运动障碍的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及对其家庭的健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3?器械辅助治疗

目前主要包括The Adeli suit?骑马辅助治疗及矫形器械辅助治疗等?许多研究表明,骑马辅助治疗可给患儿带来明显益处?同时,骑马辅助治疗也是一种有趣的治疗方式,得到了患儿家庭的普遍欢迎?坐姿矫正系统辅以神经生理学疗法可提高患儿的卧位与坐位功能?

4?高压氧治疗

其理论基础是,脑瘫患儿神经系统损害早期主要继发于脑组织缺氧,给机体吸人高出正常大气压力的氧气可以激活受损脑组织周围的神经细胞?另外,高压氧治疗前后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测显示,高压氧治疗后脑组织的代谢有所增强?临床高压氧治疗通常给予1.5~1.75个大气压的治疗量,2次/d,每次进行1 h,每周治疗6 d,40次为1个疗程?在治疗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副作用,但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脑瘫患儿的肢体功能,仍需要大量客观的临床双盲?随机试验进一步证实?

5?中医针灸疗法

中医认为,本病治疗应以调理气血?益血养血?祛瘀通络为原则?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已有20多年的历史,此前在国外有中医针灸辅以肌电刺激治疗脑瘫的病倒报道,认为此疗法可增加四肢的活动度?减轻痉挛引起的疼痛?改善睡眠?提高膀胱功能等?但在目前针灸治疗脑瘫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中,对中医治疗的研究较少?

此外,家庭训练对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训练方式,此文列举几种:

⑴?被动牵拉降低肌张力及关节活动训练;⑵?竖头训练;⑶?翻身训练;⑷?爬行训练;⑸?行走训练;⑹?患儿的家庭护理?

参考文献

[1] 覃晓燕.浅谈家庭训练在脑瘫治疗中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4)

[2] 郑惠,蔡方成.当前脑瘫治疗中存在的诊断与治疗问题[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7)

[3] 刘伟,陈刚,迟广明等.脑瘫治疗的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2)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篇4

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项目半年工作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

按照长江项目计划工作安排,1―6月期间邀请香港复康会脑瘫项目顾问郑毓君女士分别对广西、东莞、浙江康复中心进行了引导式教育技术指导;携手北京市丰台区残疾人联合会等相关单位在助残日共同举办了“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大型主题宣传活动;5月24日至6月13日在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举办“长江新里程计划脑瘫儿童康复及预防”项目第二期技术人员引导式教育基础课程培训班;6月底完成对20新开展项目任务的12个脑瘫儿童康复机构配发5种12套引导式教育训练器具共660件;完成两种“残疾预防系列普及读物”的编写。一、三次引导式教育技术指导年3月2~3日香港复康会顾问、教育学硕士、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项目专家―郑毓君老师到东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看望脑瘫孩子并对该中心引导式教育工作进行技术指导。郑老师以一名脑瘫儿童为例,亲自担任第二引导员向中心教师及家长一边示范引导式教育工作的方法一边讲解训练要领。分不同的活动环节逐步进行示范。郑老师还为配合示教的脑瘫孩子进行了评估,鼓励他的家长孩子智力发展较好,基本掌握了借助助行器步行的方法,应该锻炼多行走,注意充分转移重心就更好了;利用下班后的时间,郑老师与引导式教育康复班的家长分享了引导式教育体系发展建立的理念;晚上郑老师还与PT师针对脑瘫儿童典型个案一起制定了加强康复训练的方案。3月4日郑毓君老师到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指导引导式教育工作。检查了示教所用的教具、观看了康复团队工作流程、脑瘫儿童整理训练情况,认真分析引导式教育康复团队在开展教学实践和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团队成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设计安排示教方案;为做好“长江新里程计划脑瘫儿童康复项目”第二期引导式教育基础课程培训班”的承办工作奠定了基础。4月22日郑老师来到广西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进行引导式教育技术指导。观摩了脑瘫儿童的引导式教育课堂、与教师和家长一起对课堂情况进行点评,非常详细的讲解了引导员和家长的分工与配合方法,半天的现场培训及指导解决了工作人员和家长对脑瘫孩子的`训练中的一些困惑,使家长不但在康复知识上受益颇丰,而且对小孩的康复前景也更加有信心。4月23日郑老师到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听取林墨菊院长及儿保科康复病区黄任秀主任进行项目工作的汇报;参观了康复病区工作开展情况,检查了引导式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肯定了引导式教育工作好的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1、引导式教育课活动内容设计丰富、新颖、有创意,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2、引导员能根据不同能力的孩子在操作训练中设计不同的目标要求。3、注重对孩子随机奖励,鼓励孩子坚持做好每个流程。4、引导员的诱发技巧较高,能用巧妙的引导语诱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5、建议在上课前后建立穿脱鞋子等常规练习,加强重复训练。6、建议加强节律性意向训练,编排合适的自控口令,将节律与意识有机结合,通过口令调节随意动作和行为。7、将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贯穿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根据郑老师的建议认真制定了下一步引导式教育课教学工作计划:  1、充分利用病房生活区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培训,如:进食、如厕、梳洗、穿衣、鞋、袜。2、加强家长培训工作,继续开展家长学校,让家长建立从小让孩子主动学习,不依赖成人,让家长之间成为孩子的引导员。3、以孩子为核心,各康复人员如PT师、OT师、ST师和幼教工作者加强整合,发挥团队精神,集体参与到引导式教育教学课堂,共同成为孩子的引导员。4、让生活自理部分渗透到日常课程中,让孩子每天都能主动参与生活自理训练。   二、助残日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  为提高公众对残疾预防的知晓度,预防残疾,促进健康,共建残疾儿童康复“绿色通道”,促进残疾儿童“无障碍”地融入社会生活,5月12日中国残联社会服务指导中心结合长江新里程计划脑瘫康复及残疾预防项目,携手北京市丰台区残联、卫生、妇幼保健、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相关部门,共同举办了“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大型主题公益宣传活动。中国残联副主席马廷慧、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曹跃进、中国残联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曹丽敏、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沙澄深,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吕仕杰,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北京市丰台区政府办、区教委、区卫生局、区民政局、残联、(街)乡卫生、民政、村(居)委会等以及右外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26个区属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内容以残疾儿童才艺展示、展板宣传、专家咨询服务、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和康复读物等形式积极宣传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大力提倡婚前医学检查,加强育龄夫妇健康教育,做好孕期保健;推广脑损伤高危儿监测及早期干预,帮助残疾儿童早期康复;提高劳动保护、交通安全意识,减少致残事故发生;推进康复服务、辅助器具进家庭;宣传社区温馨家园的康复服务品牌。活动分别在丰台区文化馆、丰台区佑安门街道玉林东里二区社区温馨家园、丰台区花乡草桥恋日家园文化广场三个分会场同时举行。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残疾人在康复、教育、维权、生活照顾、文体活动、社会融合等方面得到的关心、支持和殷实的服务,整个活动洋溢着关爱、融合、欢乐的气氛。健康报、社会报等媒体和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三、举办“长江新里程计划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项目”引导式教育基础课程第二期技术人员培训班按照项目工作安排5月24日至6月13日在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举办如期“长江新里程计划脑瘫儿童康复及预防”项目第二期技术人员引导式教育基础课程培训班。来自全国17个康复机构的40余名康复专业人员参加了本期培训。香港复康会、香港卫生署中九龙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香港展能艺术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的11名专家为本期培训班授课。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是第一批开展长江新里程计划脑瘫项目的单位。在引导式教育的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仅参加项目组织的培训,还自行联系到香港和内地一些单位学习引导式教育,潜心学习、研究改进康复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引导式教育模式和实际康复工作结合起来,得到家长的充分肯定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省残联的有力支持。浙江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作为引导式教育培训实习基地,为本期培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好的基础。按照项目工作要求,本期培训班的学员均来自2009年新开展脑瘫儿童康复项目的任务机构。他们中有治疗师18名,医务人员9名,特教老师5名,管理人员18名,大多有医学背景并在单位从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工作最少2年以上。本期培训班共21天,根据学员特点分三周按照理论授课,课堂观摩、实习操作三种进度进行不同内容、程度、形式的授课。通过本次培训,为学员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工作平台。通过集体生活、集中培训,使大家互相认识、互相交流,增进了友谊,加深了感情。学员们还自发创建了QQ群、MSN群,给今后工作创设一种超越时空的现代交流平台。很多学员反映,通过与同仁的交流心得,开阔了思路,借鉴到了经验,为今后回到自身岗位更好的从事脑瘫儿童康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支撑。50余名学员,21天紧张、高效、团结、活泼的学习,使学员们对脑瘫儿童康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领会,增强了理论修养,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也更加强了做好脑瘫儿童康复工作的信心。学员们表示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要学有所用,为脑瘫儿童的康复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四、组织编写残疾预防系列普及读物1.组织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一线专业人员,编写了《智力障碍的预防与早期干预》、《听力、语言障碍的预防与早期干预》两本普及读物,已完成最后的审稿定稿,将进行后期制作,争取9月份正式出版。2.我们与协和医院著名的儿童早期教育专家鲍秀兰教授合作,出版(0岁一l周岁)脑损伤高危儿童早期干预指导图书,并配套指导光碟《0-1岁婴儿科学健身法》、《0-2岁婴幼儿运动落后与姿势异常家庭科学康复法》两盘。同时由鲍教授新编一本《早产儿和高危儿预防智力低下和脑瘫宣传手册》,以指导各任务机构开展残疾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鲍教授的多的的研究结果证明,脑损伤高危儿在0-1岁给予一定的刺激干预,绝大多数可以不发生脑瘫;0-2岁有运动落后与姿势异常的幼儿经过家庭科学康复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残疾程度,甚至可以接近正常儿童。0-2岁脑损伤幼儿的早期干预可以真正减少残疾的发生,这种方法的宣传普及有重要的价值。五、配发2009年引导式教育训练器具经过对已经开展项目机构的电话回访、实地考察调研,根据各单位自身特点调整了今年引导式教育训练器具配发的种类与规格,保质保量的为2009年新开展此项目任务的黑龙江、江西、湖北、内蒙古、山西、吉林、宁夏、重庆、广东、厦门市、四川、江苏等12个脑瘫儿童康复机构配发了木条台、扶手、梯背架、木箱凳、PT凳共5种引导式教育设备,每套55件,共660件。按照合同规定厂家对所售产品提供一年内免费调换和终身维修服务,保证了项目工作顺利进行。六、问题数据库问题多:5月份的培训中,我们专题安排数据库的培训,但许多机构在之后尝试登录都未成功。此前任务机构也普遍反映不能录入数据,或录入后查不到本机构人员名单。指导中心已经从管理员中添加了的任务省机构名称,但从基本情况表中找不到这些机构,经常出现乱码,应尽快设法解决。七、下半年主要工作1.完成 “0-2岁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干预”残疾预防读物及光盘制作发放2.举办北京康复论坛(10月28-29日)脑瘫儿童康复分论坛学术交流活动3.在东莞举办第三期引导式教育基础课程培训班4.在浙江举办第二期引导式教育管理培训班 社会服务指导中心二00九年8月3日 

脑瘫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篇5

主讲人:张则广

郑昌萍

一、早发现、早干预

早起发现孩子的残疾并及早进行康复,可以减少及避免继发障碍,减轻残疾,如挛缩、畸形等。另外有些技能,例如语言和交流能力是孩子未来学习的基础,而语言发育正好是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最为重要。

二、以儿童为中心

无论进行任何种类的康复活动,康复工作人员必须谨记儿童是我们的康复对象。康复活动必须要以儿童喜爱及友好的形式来进行。

三、全面的康复

全面的康复包括:感觉、运动、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交技能;教育和康复互相结合。

四、遵循生长发育规律

五、儿童主动参与

六、家长参与

脑瘫康复训练器材与辅助器具

主讲人:韩誉功

张莉

在康复训练及治疗中,脑瘫患儿,特别是幼儿,常需要一些训练器材,如巴氏球、楔形垫、滚筒、站立架等,以增强训练效果。要求训练器材要结构牢固,实用安全、方便、灵活,易于清洁,便于移动,搬运。

一、滚筒

二、充气球

三、楔形垫

四、训练垫

五、平衡板

六、斜板

七、姿势矫正椅

八、站立架

九、平衡杠

脑瘫儿童发展特点

主讲人:杜颖

张则广

脑瘫发生时,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孩子只是具备了最基本的原始功能。脑瘫发生后,大脑只能在受损的情况下继续发育和成熟,孩子也开始在某些机能缺损的情况下逐步学习各种技能。因此,脑瘫儿童的发展有其独特之处,康复训练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运动发展缓慢和异常

2、全面发展可能受影响

3、对环境的依赖增加

4、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增加

5、融入社会有障碍

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

主讲人: 郑昌萍 张莉

一、粗大运动功能训练

粗大运动包括头的控制、翻身、坐、爬行、走、上下台阶、跑跳等活动;脑瘫孩子的粗大运动功能发育迟缓,但仍然遵循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发展规律,即从上到下、从近到远,先有头和躯干的控制,然后才有四肢的控制和协调运动,训练时我们也应该按照这个发展规律,逐步提高。

二、翻身训练

三、坐位训练

四、爬行训练

五、站立训练

六、转移训练

七、步行训练

八、上下台阶训练

脑瘫个别康复训练计划

主讲人:杜颖 韩誉功

(一)个别康复计划的含义

智力残疾儿童的致残原因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各不相同,康复训练的需要亦不同,智力残疾儿童不仅个体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个体内部发展也不平衡,这就需要康复训练必须具有针对性。从致残儿童个体差异出发,以满足其康复训练需要为目的的康复训练计划就是个别康复训练计划。

(二)个别康复训练计划的内容

内容有个案基础资料,个案综述,个案初期评估结果及长、短期训练目标。还应当有该儿童的安置形式和训练建议。制定个别康复训练计划的程序

脑瘫儿童的社区康复

主讲人:张则广 杜颖

一、社区康复的提出

社区康复作为相对于传统的机构康复,于197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倡导,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得到重视和推行。

二、社区康复的目的意义

1、广大残疾人迫切需要社区康复服务

2、有利于残疾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

4、符合国情,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远工作

5、顺应各项服务“社区化”发展趋势

6、是实现残疾’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残疾儿童基本状况

主讲人:韩誉功 杜颖

一、残疾儿童的鉴定

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制定标准,14周岁以下

的少年儿童: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定为视力残疾儿

童;双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41分贝或失语失音构音不清,定

位听力语言残疾儿童;智商低于70,适应行为低于同龄儿童

一般水平,定为智力残疾儿童;上、下肢或脊椎中枢神经残

缺截除畸形或功能障碍,定为肢体残疾儿童;患精神病一年

以上,社会功能紊乱,定为精神残疾儿童;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为综合残疾儿童。

二、分布特征

1、农村残疾儿童显著多于城市

2、残疾儿童中智力残疾儿童占最多数

3、轻度残疾儿童所占比例高于重度残疾儿童

4、残疾儿童高年龄多于低年龄

脑瘫的基本概念

主讲人:张则广

张莉 脑瘫的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残疾,据统计,我国0~6岁脑瘫儿童有30多万,而且每年以4.6万例的速度递增。因此,对小儿脑瘫的康复摆在了儿童康复的重要位置。患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在尚未成熟阶段受到损伤,而出现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发生原因

1、遗传因素

2、妊娠时因素

3、分娩时因素

4、出生后因素

脑瘫的分型和分级

主讲人:郑昌萍

韩誉功 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

1、痉挛型

最常见,约占60%~70%,表现肌肉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活动困难、活动范围减小、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增大,上下肢或头常处于某种特殊姿势。

2、手足徐动型

约占20%,主要问题是肌肉张力变化不定。

3、共济失调型

较少见

4、软瘫型

5、混合型

同时具备2种或以上类型的特点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

以生活自理能力为标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级

1】轻度

生活完全自理

2】中度

生活部分自理

3】重度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脑瘫儿童的评定

主讲人:张则广

郑昌萍

脑瘫康复评定就是指利用一定的评定工具,评价和了解脑瘫儿童在不同的阶段的功能状态,为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初次评定

评定的重点是向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历史和发育情况,了解孩子日常的生活和功能状态,了解孩子和家长的主要困难,全面评价,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中期评定

在康复过程中进行的评定,根据康复时间长短,中期评定不止一次。主要针对目标,看是否需要调整或制定新的目标,意义在于观察孩子的进步,为下一步提供依据。

末期评定

康复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伴有脑瘫孩子至成年;从这个意义上说是没有末期的。这里的末期评定是一个比较集中和强化的康复阶段结束时进行的评定。也需要有针对性,看是否达到预期,为将来的生活提供建议。

康复训练目标及计划制定

主讲人:杜颖

张莉

脑瘫儿童的最终目标是使孩子回归社会,享受生活,但由于脑瘫的严重程度在个体间差异很大,每个孩子能够达到的水平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能期望都能够得到一样的康复结果。

少数较轻的孩子,康复目标就是使它们完全独立地在主流社会中生活。

大部分脑瘫孩子可以具有相当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康复的目标就是利用多方面的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生活的大环境,使他们融入社会,享受教育、工作、家庭生活的权利。

少数比较严重的孩子,目标就是尽可能减少孩子对他人的依赖,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因此,康复的总体目标不是使每个孩子达到正常,而是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长短期目标,逐步提高孩子的能力。

脑瘫的中医治疗

主讲人:杜颖

韩誉功 脑瘫的常规治疗方法:

1、脑瘫的理疗:作为综合康复的手段之一,通过各种物理治疗仪,根据生物电子动态平衡理论结合中医阴阳平衡理论采取多种物理疗法,选择相应的经络配穴,通过电疗、光疗、磁疗、激光及温热疗法,促使经络通畅,达到活血化淤,康复萎缩肌肉,松驰痉挛肌群,恢复神经传导功能,对患儿的肢体障碍关节畸形等症 状予以有效的改善和缓解。

2、脑瘫的心理疗法:脑瘫患儿除表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外,合并智力低下和心理障碍者较多,患儿多有情绪障碍,行为异常,认知损害。针对脑瘫患儿的心理障碍,在综合治疗中尊重患者,认真倾听和理解、安慰、鼓励患儿,在矫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提高治疗训练效果,改善患儿 心理状态的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偏执,依赖心理,建立独立、自信、坚强、向上的信心,培养其自理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3、应用针刺与按摩相结合的方法,改善患儿的不良姿势,矫正肢体畸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肢体神经发育。还应用头针与穴位注射促进神经细胞代谢药物的方法,促进脑发育,营养脑细胞,促进智力发育。体针选择主穴百会、大椎、肾俞、足三里、关元。头针主取运动区,可配取语言二区、三区,视区,平衡区等。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篇6

这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疑难病被攻克,但仍有相当多的疑难疾病仍被列为世界医学难题。我院作为脑瘫专业医院,在脑瘫的治疗与康复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使很多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不少患者重新步入社会、走向健康生活。

但在我国,仍有很多脑瘫患儿由于环境和医疗条件、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治疗,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和医疗卫生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据统计,我国小儿脑瘫的发病率约为2‰-4‰,目前国内脑瘫患儿已超过600万,且每年以4—5万的数量递增。其中,约70%的脑瘫患儿生活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这70%的脑瘫患儿大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大量临床案例随访显示,脑瘫的治疗费用是很多患者家庭最大的支出项目,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贫困患者,更是由于经济的原因,想看病却看不起,眼睁睁错过治疗良机。

为了使更多的脑瘫患者走向康复,为了帮助家庭贫困的脑瘫患者,让他们早日得到救治摆脱疾病折磨,在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大力支持下,北京海华脑瘫医院联合业内数家医院、健康行业协会和社会爱心企业筹资成立“中国脑瘫扶贫救助基金”,发起“健康中国梦·中国脑瘫扶贫救助康复工程”,为全国家庭贫困的脑瘫患者开启了一扇通往希望的绿色大门,用实际行动关爱那些亟需帮助的贫困患者。

中国脑瘫扶贫救助康复工程,计划在5年内,每年筹资100万元,根据情况给予患者2000元—8000元不等的治疗费用救助和治疗技术援助。

具体申请方式为:

1、患者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只需在北京海华脑瘫医院官方网站或康复工程指定平台“中国脑瘫扶贫救助康复平台”下载救助申请表、填写相关内容。

2、患者到户籍所在地居委会或(乡)镇政府及民政部门在表格上盖章证明。

3、患者备齐申请表、贫困证明、残疾证等相关资料后,通过拨打中国脑瘫扶贫救助官方电话400-0069-120或将材料邮寄至扶贫救助工程办公室提出申请。

4、经中国脑瘫扶贫救助办公室审核通过后,通知患者即可进行分批救助治疗。

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 篇7

关键词:脑瘫,协同护理,家庭康复,依从性

小儿脑性瘫痪指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康复治疗涉及面广、周期性长,严重影响脑瘫儿生长发育、社会心理和情绪成熟,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本科2012年起应用协同护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参与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的能力,强化康复护理团队的协同作用,发挥康复护士作为临床康复教育者、支持者和协调者的角色[1],提高家庭康复管理依从性,为实施系统家庭康复做准备,提高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231例,其中男136例,女95例,年龄4~32个月,平均15.8月;痉挛型167例,手足徐动型8例,强直型5例,肌张力低下型26例,混合型25例,均符合小儿脑性瘫痪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制定家庭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计划

根据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脑瘫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评估,与治疗师共同探讨,以运动系统技能康复及自我生活能力为主设定康复护理计划。

1.2.2 脑瘫儿康复技能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小儿大脑处于发育过程,尚未获全“能力”,脑瘫儿康复有“致能”或“再致能”过程[2]。康复护士设置家庭训练内容应包括训练翻身、爬行、蹲起等运动200~300次/日,训练一步指令——拍手,拥抱,喝水,触摸头、鼻、眼、脚,训练模仿动作、发声,物体辨别,将训练内容贯穿日常生活,控制不良姿势,建立新的运动模式。

1.2.3 大脑潜能开发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小儿脑瘫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脑瘫儿常合并智力语言障碍,应尽早开展智能训练,训练声音模仿,提高视、听知觉;物品抓握和使用促进手眼协调;与患儿进行日常用语交流,提高其认知、社交技能,促进语言发展。我科进行认知、社交引导式训练,3月后评估约40%患儿性格平和、爱交流,认知、语言进步快。

1.2.4 对脑瘫儿父母身心进行协同护理干预

脑瘫儿心理问题发生率是正常儿童的3倍,40%以上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3];父母负性情绪是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4]。获得家庭支持将对脑瘫儿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让父母走出焦虑、抑郁情绪阴影,不过度保护和顺从患儿,康复护士应运用心理学知识,发动社会支持系统,结合临床实际行协同护理干预。

1.2.5 注重健康宣教

根据个性化康复目标,计划、指导、监督与鼓励家属共同参与家庭康复训练,并定期检测家长康复知识和训练技能掌握情况,提高家庭康复的依从性。

2 结果

脑瘫患儿家长得到医疗信息、专业指导、经济及精神支持,身心得到很大调整,积极学习、实践,注重大脑潜能开发等由43%升至约77%,家庭康复信心和依从性均增强;康复训练3月后实施评估,依从性高的患儿其运动功能、认知、言语、社会适应均明显优于依从性低的家庭。

3 讨论

3.1 协同护理可提高家庭康复依从性

脑瘫患儿需长期康复训练,家庭是最佳也是最终的康复场所。协同护理可提高脑瘫患儿家长的信心和依从性,积极学习康复技能,自觉融汇日常生活,家庭康复认可度有所提升。

3.2 协同护理提高家属满意度

脑瘫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困难的过程,患儿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受父母生理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等的影响。制定康复计划,协同家长积极参与,缓解心理压力,坚定父母康复信心,提高家属满意度,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3.3 提高患儿体质,减少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

患儿长期住院康复营养欠保障,脱离日常环境,不利于身心康复和回归社会。康复训练项目由少到多,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健康快乐、适宜的生活起居方式,均可降低或减轻伴随疾病发生,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CCM的运用改变了以往的康复护理行为,强化了康复协同作用,明确了脑瘫患儿实际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的帮助,为康复评价、计划设置提供了真实依据;提供全面的护理指导,提高了家庭康复护理能力和依从性;使康复护理的终极目标——脑瘫儿各项生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或代偿,降低残障程度、改善生存质量,使患儿自立、自信、自强地重返社会,解除或减少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志红,杨丽.协同护理——一种新颖的护理模式[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2):70-72.

[2]李德炎,张兰亭.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与康复工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15.

[3]Parkes J,McCullough N,Madden A,et al.The health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stress in their parents[J].Aust J Adv Nurs,2009,65(11):2311-2323.

脑瘫病人家用肌肉康复装置 篇8

一、基本思路

1.功能定位

新设计的装置应具有方便患者安全使用、保证其四肢肌肉功能不退化或好转的功能,其中包括减速机构、往返运动机构等分功能;既能利用家庭环境(如居室的床铺,便于缩小装置体积),又能利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机电装置来满足以上要求。

2.技术难点

严重脑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极低,要实现康复治疗,装置调速、往返运动、安全操控等技术问题应符合患者的特殊需要。

3.原理方案

严重脑瘫患者一般需躺在病床上,由此联想到“卧床平躺”;根据物理曲线运动ω=v/r的原理,由“皮带传动”联想到“减速机构”;根据《通用技术》四连杆机构知识,联想到“四肢伸屈”。在老师指导下,我设计了如图1的原理方案。

二、设计制作

1.装置设计

(1)动力设计

选用小型交流减速电机,型号为Y7112-2铝壳电机,价格为190元。

(2)减速机构设计

第一次采用两级皮带减速,第二次采用摩擦轮无级调速。

(3)往返运动机构设计

采用四连杆往返运动机构,如图2。

2.制作过程

(1)搜集相关数据资料、绘制家用肌肉康复装置的零件图与装配图。

(2)计算电机的尺寸与功率,选购原材料自行加工零部件或购买其他合适的部件。

(3)将各零部件按设计图纸组装。

(4)对装置进行技术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三、创新点

1.巧妙利用家庭卧床,显著缩小了装置体积;重量轻,实现了患者在家自行锻炼康复。

2.成本低,仅需800元左右。

3.采用简单的皮带轮运动,实现第一次减速;再利用滚动实现无级调速。

脑瘫儿童个人简介 篇9

惠若静,女,9岁,汉族,因父母离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现在育才路租住。惠若静因患先天性脑瘫所致言语障碍、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水平,还有明显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困难,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残疾儿童,对于这种情形,我们训练她的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和生活活动四个方面。

2012年2月,每天在康复员指导和家庭亲友的帮助下训练患者全脚撑着独立站立5分钟,2012年4月,进行步行训练,训练患者连续走10单步,训练人员拉着患者的手臂,诱导患者步行训练,矫正小腿的协调和平衡度,这一项训练对她来说很困难,但在我们的劝说、鼓励和在母亲的帮助下,她每天以坚强的毅力坚持训练,希望早日康复。

2012年6月,跨步训练,帮助患者练习高低不同木块训练,提高行走能力。

2012年7月,辅助上下台阶训练,上台阶时康复人员用双手分别扶住患者髋部和肩,直至患者能独立上台阶。下台阶时,训练人从前方扶住患者髋部和膝,帮助训练。2012年8月,上下台阶,在康复员的帮助下连续上下4 1

个台阶。

2012年9月,在患者亲友的帮助下训练患者独立完成洗脸、刷牙。

2012年8月,训练她的言语、文字、图示等理解和表达能力。康复员和她的母亲每天她耐心的和她交谈,训练她的语言交往能力。

2012年10月,训练患者在妈妈的帮助下自己穿衣。2012年11月,矫正她右手拿物体的姿势和视力。经过长期的康复训练,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生活基本自理。同时解除了自卑、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乐观向上,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儿童康复中心康复科工作制度 篇10

在中心分管主任领导下,在科长的组织管理与协调下,由各部室长具体负责,组织带领各部室人员共同完成中心主任办公会所定的智障 自闭症脑瘫等残疾儿童康复教学和训练、康复科研与培训等任务。为此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康复工作流程。全科人员须服从安排,刻苦学习与钻研业务,按照各自职能,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切实做好残疾儿童的入训筛查、康复评定、康复教学与训练业务,尤其保证好每节训练与教学的时间和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2、严格学习与会议制度。全科负责智障 自闭症脑瘫三大康复业务的开展与壮大,任重道远,学习与会议须制度化。全科人员须积极参加中心与科部室各类学习与会议,提高各自素质和工作水平。违者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3、严格请示与报告制度。各部门在康复与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情况(包括重点学生在入训、转介或康复中出现问题,上报教学与康复文字资料、各项业务申请、跨越本部门的工作如邀请或接收外科室人员来部门工作学习以及突发事件与疑难意外等)须按程序逐级向科长和分管领导请示与汇报。违者后果自负。

4、在各部室自查的基础上,科室不定期组织专人抽查和督导各部室业务资料与康复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将责成各相关责任人及时处理。对工作不努力、不服从安排、任意训斥儿童、闹不团结而影响中心业务、家长投诉、甚至发生差错事故,将按照中心有关制度和规定落实责任、照章处理。

5、每年不定期组织开展科内康复讲座、教学科研活动,按照中心安排输送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以更新康复理念,提高业务素质。业务人员需积极参加,并服从安排完成讲课、观摩或进修培训任务。对外出学习者回中心后须向全科进行专题汇报,进修二周以上者,须完成一课时以上的传授任务,并文字资料存档。

6、积极配合社区指导科和其他业务部门进行残疾儿童家长的康复知识普及、入户家庭康复指导和宣传培训等工作。配合省残联康复部指导全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和各级残联康复机构业务建设,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如何做好脑瘫宝宝的家庭康复训练 篇11

虽然宝宝的病情不同,年龄不同,训练的方法会有些许差异,但其共同点是都离不开运动和语言康复训练。家长只要抓住这些重点,就能以最小的投入,让宝宝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运动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包括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及手功能训练。

1.头部控制: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趴着,拿一个玩具停留于宝宝的眼睛等高处,为了让宝宝抬头看玩具,可把玩具一点一点抬高。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饭后10分钟左右最适宜。

2.翻身:让宝宝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训练翻身时,首先要让宝宝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协助一侧肢体抬离床面,从一边翻到另一边。

对不会翻身的宝宝,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

3.坐姿训练:在家长手臂的支撑下坐起;把宝宝喜欢的物品放在其眼前晃动以引起注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坐姿,渐渐减少支撑;然后无支撑坐,逐步过渡到坐下可拿身边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最后独坐。

采取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家长的腰间。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导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稳定性。

4.爬行:学会爬行是行走的先决条件之一。宝宝需要双上肢伸展支撑,下肢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呈90度。姿势保持稳定后,可在宝宝面前放置带有声响、颜色鲜艳的玩具,诱导其向前交替伸手抓取,同时可向前推动宝宝足底,辅助其前行。或让宝宝趴着,将一条浴巾置于胸前,将浴巾两头提起来,只让宝宝的手和膝部着地,家长一边帮助宝宝沿地板慢慢前进,一边鼓励宝宝;一人帮助宝宝移动手臂,另一人交替活动宝宝的脚,帮助宝宝用力爬向某一个目标。

5.拉物站起:站立前让宝宝先坐下,告诉宝宝身体前倾,向下轻轻按压宝宝的膝部,练习抬起、放下臀部。训练时可先实行捆绑站,用宽布带捆住宝宝的胸部和双膝,每次捆站30分钟。待肌力提高后,让宝宝练习扶椅子站,逐步过渡到靠墙站,扶墙站,最终达到独立站。独站训练时应让宝宝背离墙20公分,扶着宝宝的髋部,让宝宝保持头部正中位,上身平直,两腿分开,双脚掌平放于地面,短暂松手再扶。

家长可拉宝宝一只手,诱导宝宝从坐位到双腿跪姿,跪位有助于站立,训练时可先让宝宝坐在家长的脚跟上,在家长支持下将髋部伸直,并训练跪位平衡。然后再慢慢站起来。宝宝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腋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自己保持平衡。

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宝宝,家长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度。还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以利于矫正尖足、稳定踝关节,更好地进行站立、行走训练。

6.行走:当宝宝能独自站立时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父母可采用牵宝宝衣领或扶住其髋部协助行走的方式,有的宝宝需要用夹板固定或助行器帮助行走。独立行走时宝宝步态蹒跚,双脚分开过大,手脚不协调,必须进行步态矫正训练,注意一定要先迈小步。

脑瘫宝宝学走路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移动身体重心,开始家长拉着宝宝双手向前走,渐渐过渡拉一只手,最后让宝宝自己独走。

7.上下楼梯:开始让宝宝一手扶栏杆,一手拉大人手,以维持平衡,逐渐让宝宝脱离成人的支持,靠宝宝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大一点的宝宝需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8.跳跃:跳跃是锻炼下肢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先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做准备;经常拉宝宝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为自行跳跃的爆发力做准备。可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小玩具,让宝宝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9.平衡协调训练: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宝宝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等。

10.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训练时要选择适合宝宝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5~6岁的宝宝可学习旋拧瓶盖、给玩具上弦、搭积木、握笔写字画图等,有的宝宝双手握拳,不会抓物,家长要坚持做被动手指伸展活动,将其大拇指外展伸开,其他手指就容易伸开了。

最好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下进行,着重纠正宝宝上肢的痉挛模式。可一手抓住宝宝肘的外侧,一手握住宝宝的手,将他的手臂上举和外展。使肩外旋和肘伸直,掌心向上。鼓励宝宝将他的双手拿到胸前,玩耍手指,抓握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玩具。

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训练时声音要准确,音量要大,语调要有高低,速度要放慢,要带有表情和动作,要使宝宝感兴趣,全身放松,无恐惧、害怕等心理。

构音器官的训练

由于脑瘫宝宝不能灵活地控制构音器官如口唇、舌等,最初练习发音时常常会引起面部表情异常甚至全身抽动,导致呼吸、发音受到影响,使声音变得短促、模糊不清;低肌张力型脑瘫宝宝往往低着头,弯着背,这样他们的口腔无法充分打开,胸腔也处于受压迫的状态,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构音器官的训练和口腔动作的训练,利用吃东西的方式来训练脑瘫宝宝正确的吸吮、咀嚼和吞咽技巧,由此来增加对下颌、口唇、舌的控制能力。

l.呼吸训练:吹羽毛、吹风车、吹玩具喇叭、吹哨子、吹气球等。练习的器具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2.舌的训练:利用宝宝喜欢吃的棒棒糖、冰淇淋等,让宝宝用舌头舔着吃,这样可以训练宝宝舌头灵活伸缩,增加面部肌肉和舌肌的运动机能。

3.吸吮训练:杯子里装上宝宝平时爱喝的果汁,先用粗短的管子,然后再用细长的管子吮吸盛在瓶子里的果汁,逐渐加大训练难度。

4.咀嚼训练:咀嚼动作需要口腔内所有的构音器官参与,这是训练构音器官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让宝宝咀嚼平时爱吃又难嚼的食物,可以锻炼构音器官。

发音训练

在训练前先利用游戏或唱歌的方式,让宝宝放松,把肌张力调整到最佳状态,然后让宝宝取正确的姿势,同时要使呼吸深而缓慢。发声训练应从拟声词(有趣且容易发音,如汽车声、小狗叫声)和较常用的词语(爸爸、妈妈)入手,再逐渐练习词组、短语和句子,在练习句子时应选择歌词较为简单的儿童歌曲,使他们边唱边练,在欢乐的氛围中愉快地练习。

语言沟通训练

语言沟通训练是语言训练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家庭是宝宝生活的环境,是语言实践的最佳训练场所。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这一训练过程,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一定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1.认知训练:认知能力是发展语言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常带领宝宝多听、多观察、多操作,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扩展宝宝对各种不同情景、不同事物的认识,不断充实沟通内容。这是运用语言沟通的前提工作。

2.增加说话和活动的量:不管宝宝听懂没有,都要利用各种机会去跟宝宝说话,通过做游戏与宝宝一起进行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寓教于乐,以激发宝宝参与训练的兴趣。

3.鼓励宝宝发声:当他们发声时,要立刻与其对话和应答。即使宝宝说不成句,也应点头示意,反复教他,启发他想要表达的话语。要多表扬或夸奖,避免批评和指责,让他们树立学说话的信心。

由于宝宝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接受能力较差,短时间内往往看不到训练效果。家长一定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才能使脑瘫宝宝获得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庆祝教师节学生代表的发言稿下一篇: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