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语文各单元(精选6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感悟雾凇的奇特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课件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3、雾凇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回忆“冫”与 “氵”区别,“冫”结冰,冷;“氵”只是说明和水有关,不冷。
②指导学生图片,初步感知雾凇景观的壮美。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听读讨论。
⑴课件播放课文录音,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可以体会录音里的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出示词语,认读词语,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了雾凇景象之奇特的。(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2、讨论交流:读了这段话,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雾凇景象之奇特的? 出示句子: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根据回答,标出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3、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最后一段还用一个词写了它的姿态呢。快速读一读,找出是哪个词?
出示:千姿百态(指导朗读)
过渡:我们学过庐山的云雾,知道它千姿百态,这里 “千姿百态”形容什么?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形态各异)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众多的姿态,边看边想像。看完后说一说。(课件出示几组雾凇的画面)
交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
课件出示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真是千姿百态!
4、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奇观
5、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作业设计:
书写生字,练习背诵第一节 查阅资料,了解雾凇。板书设计: 雾凇
奇观
吉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第二—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知道吉林有闻名的雾凇奇观,可这千姿百态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那?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
2、我们先看看这几个词还会读吗?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出示)
凝结、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俗称、最初 摄氏度
3、过渡 :通过初读,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出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①齐读句子。
②理解“奇观”:
“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出示)观:看;景象或样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那么,“奇观”是什么意思呢?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①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板书:(严寒季节)雾气——雾凇
(饱和)遇冷
2、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映示:
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
雾凇形成是有先后顺序的,文章能不能按上面这样的顺序来写?请你想一想,再重新排列。
雾凇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雾气遇冷后会有什么变化?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4、带着上述问题,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5、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严寒的词语?(冰天雪地、寒冬腊月)
②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句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指名朗读。
指导长句子的读法“从当年——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这雾气有什么变化?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
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弥漫)
再齐读这句话。
④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齐读。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假如把这三层意思用三句话来写: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轻轻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指名读。你感觉怎么样?
作者只用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齐读。
6、至此,雾凇已形成了,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可是,作者又连着写道……谁来读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话?
出示: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美)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进一步说明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慢慢地)
指名朗读。
7、这段话具体地叙述了雾凇的形成过程。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来我们亲眼看看这奇观的形成吧。播放课件——你能想象刚才看到的,结合板书把它记在脑海中吗?
8、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也是那样的奇特。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雾凇的全景——特写。
2、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说感受)
3、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②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欣赏了雾凇奇特的景象,而且了解了雾凇形成的过程。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用“慢慢地””轻轻地”造句。板书设计:
23雾凇
奇观
洁白晶莹 银光闪烁
水汽——遇冷——凝结
24、春联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幅春联。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4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结合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五幅春联的意思,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春联的形式美及声律美。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大体了解对联内容。学会书写本课生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我来给你们讲一个:
从前,有位读书人。他家门前有一片财主的竹林。春节时,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上联是“门对千竿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财主看了心中不服,夜里就把自家屋后这一片竹子拦腰截断,心想,这下看你怎么写。第二天,这位读书人见此情景就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财主看了非常生气,到了夜里,干脆把屋后的竹子连根刨掉了。便暗自得意,这次看你还有什么能耐。这位读书人第二天看见后又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命,家藏万卷书长”。
请你们想想,这位读书人在下联的结尾处加上了什么字呢?
2、过年时,家家户户在自家的大门上贴对联,这样的对联叫……春联(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联》一课(齐读课题)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这课的学习,有了春联的知识,会想出这副春联下联结尾的字。
二、指导初读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依据拼音读准、记住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1)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辅导。
2、课文中生字词读准记住了吗?(投影出示)
和睦 揣摩 抑扬顿挫 和谐
张贴 气氛 欣欣向荣 浏览
歌颂 辞旧 开卷有益 奥妙 卷,在这里读juàn,多音字组词。
(1)先自由地读一读,不会读的字词可以看看课文后面的拼音。
(2)指名读,读错纠正,教读“气氛”(轻声)
(3)齐读。
3、没有生字这个拦路虎,那么课文就能读正确了,抓紧时间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评价初读
1检查朗读情况,指名分节读课文。
(1)课文的第一段谁来读?(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句子读通顺了没有。)
(2)谁愿意站起来朗读第二段课文?
(3)我请还没有站起来朗读课文的同学一起读第三、四两段课文。
2、通过读书,你们了解了关于春联的哪些知识?(板书)
四、学习生字
同学们知道了春联的一些知识,为我们学习和书写春联打下了基础。下面时间我们就来看看生字是怎样书写的。
1、出示生字:
张贴 气氛 欣欣向荣 浏览
歌颂 辞旧 开卷有益 奥妙
2、自由,分析记忆字形。
3、重点指导: “奥”:“奥”上窄下宽、上长下短,上半部不封口,中间的“米”最后一笔是点。尤其要注意,上面的“向”字框没有钩。
学生书空,描红。
“览”上扁宽,下窄长,下面是个“见”不要写成“贝”。
4、学生描红,记忆字形。作业设计:
书写本课生字。
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对联。板书设计: 24春联
对仗 卷juàn juǎn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会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文字,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祖**语的思想感情。交流课后搜集的春联,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拜新年》的乐曲)
一、导入
1、随着一曲热闹的《拜新年》,我们感觉农历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每逢新春佳节,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大红(板书春联)
2、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
23、春联(学生朗读课题)
3、过渡:来我们来看看人们都贴了哪些春联,为什么贴这样的?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
1、那么,春联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小朋友自己轻声地读读课文第一小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3、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把描写春联内容的语句用“----”画下来,把相关的春联用波浪线画下来。
4、交流:请学生说一说
5、你对哪副春联最感兴趣?
● 学习“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A、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你从哪里知道的? B、学生交流
C、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学生在头脑中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D、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学习“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A、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你从哪里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 荣?
B、用这句春联来形容我们徐州这几年的变化再合适不过了!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我们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吗?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说
C、我们的家乡变化这么大,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自豪,高兴,那就一起读出你的自豪和高兴吧!
6、请学生回忆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这两条春联的?
7、还有的两幅春联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同桌间也可以开展合作学习。
8、交流
●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可以联系自己的家庭说)●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9、课文一共向我们介绍了春联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是用哪些词语把它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是----)
10、对,为了表示并列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是----”。
11、那么,这四部分内容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呢?对春联的内容用一个词语来说(板书:各种各样)
12、再次朗读有关语句。
13、那么,诵读、张贴这些春联都有什么作用呢?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小节头和尾,想想你有了解了什么?
14、请学生朗读,再来说说
1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1、请小朋友自己再仔细读读这几句春联,你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请学生朗读二、三小节。把写出它特点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交流:
● 对仗
A、什么叫对仗?在课文的第三小节中,把它的解释画下来!
B、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请学生说说它对仗的特点。C、出示春联,练习D、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3、老师这儿有一些春联写好后,被一阵风给吹乱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运用春联要求对仗的特点,帮我对一对吗?
4、出示、学生对春联,请他们说说理由
5、春联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要讲究声律美,读起来抑扬顿挫,你愿意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这个特点吗?
6、请学生朗读两条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教师带过第四小节
四、课外拓展
1、让学生课前搜集的春联在小组中介绍,说明白,这条春联是描写什么的?给其他小伙伴讲讲春联的意思
2、指名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春联,想送给谁,祝愿他什么?
3、这节课上我们了解了春联的内容和它的特点,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中国的语言文字真是趣味无穷啊!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着语文知识,老师真心地希望小朋友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文!作业设计:
背诵文中的春联
收集自己喜欢的对联或编写春联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 万紫千红 24 春联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抑扬顿挫 和谐动听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元日》,理解故事内容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释题目
1、同学们,快要放寒假了,你还记得寒假中我们要过哪个传统节日吗?(春节)上节课我们知道春节要贴春联,除了这个你还知道春节要做哪些事情? 2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节的古诗。
教师板书课文,解释课文。(元旦就是春节的意思,与现在的元旦不是同一天)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结合生字的认读,自读古诗。
3、同学间互相检查读。
4、指名读一读,其他评价。
5、集体读一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适当点评。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三、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指名读,然后再交流读。
3、教师指导,强调要点。
4、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四、借助字典,理解诗意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结合图说说古诗的意思。
4、集体反馈。(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的意思就可以了)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情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热闹、欢快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1.情境导入,今天真冷呀,同学们你能说出几个描写冬天的词语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揭题,并说说诗题《江雪》的意思。作者会写些什么呢?学生猜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1.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2.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思考第一首古诗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一)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许许多多的路。“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又进行了词语的积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你感受到了什么?
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找出表示数量的4个词。师板书:千万孤独。
(三)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
2.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进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案”。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春秋。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好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写成了千古绝唱《江雪》。
3.了解了这些,你认为老渔翁真的在钓鱼吗?不屈的精神和孤独的情怀
五、课外延伸。
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诗人常常借助景物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立体侧面。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唐诗。(一)《渔歌子》
1.这首诗是作者厌恶了官场污浊的生活,而宁愿过那种“不须归”的隐居生活。
2.结合插图,读懂这首诗。
3.背诵古诗。
(二)《枫桥夜泊》
1.根据注释自己读读这首诗。
2.猜猜看,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3.背诵古诗。
六、总结。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习作7 教学目标:
学习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 教具准备:
照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观察图片,展开想象,起草作文。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看一段音乐画面
2、看后问:听着动人的音乐,看着感人的画面,你有什么想法呢?(鸟儿的生活多么幸福。大自然生机勃勃,多美啊!鸟儿为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生活是多么美好,可是,一个星期六的傍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雨,几只家燕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嬉戏着,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我的心一紧,不禁闭上了眼睛,我知道不幸的事发生了……当我睁开眼睛,我看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出示照片1)
二、指导写照片1
1、刚才还是鲜活的家燕现在怎么样了?知道事情的真相之前,提三个要求:(1)仔细观察家燕的神态动作(2)合理想象家燕的内心世界(3)大胆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说看(家燕倒在马路上,可能已经死了……)
(1)你观察得比较仔细,想象也很合理,几个词用得很好。
(2)你说得更精彩了,准确得描述了照片所展示的场景。
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下面,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把你想说的写在稿纸上,我们来比一比,谁写得最感人!请注意:如果你能写满两行字的就在这段旁边给自己打一颗星,写三行的打上两颗星,多写一行多加一颗星,课结束后我们比比谁得的星最多)
3、评价:
谁先来朗读你写的文章?
及时评价
过渡:看到那只家燕倒在马路上,其他的家燕有什么表现呢?你们看:依次出示照片
三、指导写文章的重点段
1、请同学们围成小小组,分别说说你们看到的情景。说的时候请注意三点(指着板书说)
2、交流
师述:说得不错。谁再来?
师述:说得更感人了。
3、给出每幅图的主要内容。
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把你的感受写下来。这次你能写满五行就给自己加一颗星,多写一行多加一颗星。
再次交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要针对文章抓住学生描写的方面,潜移默化的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四、结尾、加合适的题目
过渡: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想到了什么?说说看?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给文章定个题目呢?任老师把同学们说的题目罗列了一下,看看能不能从中选择合适你的题目,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定。
五、总结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打动我们心灵的画面与场景。看,你还记得这件事吗?
出示老师照的照片——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当时你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们想到了什么?指名交流。(学生埋鸟图——二年级时学生把一只死在教室后面的小鸟埋了,学生对这只鸟的死亡展开了讨论,并发出了号召)
那件事我们还历历在目,同学们假如我们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养成记生活笔记的好习惯,那么不仅能打动你自己,还能打动更多的人,希望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作业设计:
完成作文 板书设计:习作7 事情:起因 经过 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且认真地誊写下来。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自己的草稿本。
2. 认真地读上三遍。读到嘴巴听的地方,检查一下标点符号。
3. 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根据要求,做到句子通顺,有顺序,有重点。
二、听听学生写的作文。
1. 让学生自告奋勇上来把自己写好作文读给大家听。
2.要求学生认真听发现问题,我们一同来帮助他。2. 还有谁想上来,把自己写好作文读给大家听。
三、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自读修改。同学们,真正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怎么修改呢?先轻轻地、慢慢地读给自己的耳朵听。你的耳朵最厉害了,能灵敏地感觉到
哪个词用得不恰当,哪一句话还不通顺,然后用心地改正过来。等读了两三遍后,听起来感觉顺畅了,文章就基本上改好了。你可要慢慢读,仔细听呀!。
2.师生互评。谁来大声读给大家听一听,一来,可以和别人分享你的美梦与快乐;二来,还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进一步的修改指导。
3.小组评改。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团队,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相互欣赏,相互修改。
四、修改后,学生认真誊写。板书设计习作7 修改作文
练习7 教学目标:
运用春联的特点,对对子,充分感知春联的对仗美。通过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通过讨论压岁钱的使用,学习用通顺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养成计划用钱好习惯。练习写好横在中间的钢笔字和带立刀旁、右耳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春联的对仗美,并运用对仗的特点对对子。用通顺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处处留心”和 “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一、学习“处处留心” 自由读题目,思考
1、读读这副对联,看看可以填些什么字?(打、洒、浇、灌、润、沐、浴……)
2、你认为哪个字最合适?为什么?
3、读读填好的对联。
4、如果改一个字呢?
出示:风 绿 千 条柳 雨()万 朵 花
什么字最合适?
5、齐读两副对联。
6、照样子对对子。(自由对)
7、交流:对什么最合适?为什么?复习春联的结构,进一步明确书写对子的技巧——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8、齐读对子。
二、学习“读读背背”
1、自由朗读成语,读准字音。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成语的意思。
3、说说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成语来形容。用上一个或两个成语说一句话。
4、指导背诵。
5、背诵比赛。
6、自由朗读春联,注意声律美。
7、再读春联,想想春联的意思。
8、指读。
9、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联背一背。作业设计:
朗读背诵练习中的成语和春联。板书设计: 练习7 春满人间 欣欣向荣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压岁钱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写好横在中间的字 观察字形——上下结构 柔、奥、毕
中间的长横要写长。老师范写,“柔”,上面第三笔是横钩,第四笔是竖钩,木字做底,头不能长,要写的短些。学生书空。学生描红,书写
再找几个中间有长横的字练习。(兴、景)
二、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明白。
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台下学生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
5.如果台下小朋友有自己的做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
下面讨论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楚、明白。(小组交流)
五、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
六、教师小结。
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学习、帮助他人等该用的地方。
七、小组准备短剧。
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达你们的意思,一会儿我们上台展示。
八、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
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九、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好吗? 作业设计:
一、读出诗一般的画卷
透过亲切平和、新鲜活泼的语言, 我们不经意间就可以捕捉到诗一般的画面。开篇聚焦“荷兰”, 让“水之国”“花之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突出“牧场之国”, 奠定了全文田园生活的基调。“极目远眺”, 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这时“黑白两色的奶牛”尽收眼底, 那“低头吃草”的牛、“站立不动”的牛、“活泼顽皮”的牛、“仪态端庄”的牛在大背景“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和“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的映衬下令人心驰神往。空间转换, 将镜头拉近后对准“骠悍强壮”的骏马群, 那如桩的粗腿和随风飞扬的鬃毛在作者的笔下如细细描摹的工笔画。这样的描写让读者头脑中立刻就会浮现“它们自由驰骋”释放心情的场景。局部特写后将视角转向群像描写, 那“悠然自得”的绵羊、不停呼噜的猪群、安闲自在的小鸡和长毛山羊与“自由驰骋”的骏马相映成趣, 构成了自由幸福的生命画卷。
随着时间的推移, 作者“意脉”出现变化。傍晚时分, 牧民出现, 开始了繁忙的工作, 可丝毫没有咱们生活经验中那种杂乱、喧闹的感觉。“驾着小船过来, 坐上小板凳”, 挤奶“不叫喊吆喝”“默默无言”。“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满载着一罐罐牛奶的汽车火车, 不停地开往城市”, 牧民们在静默中井然有序地忙碌, 是冷漠无情还是不愿叨扰这诗一样的环境、天堂般的和谐?“严肃沉默”的奶牛连“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其实已经作出了最美的解答。
随着“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牧场进入夜幕。“漆黑的夜晚”向来伴随着孤独、寂寞与思念, 但在作者笔下却是一种让人羡慕的温馨与安详———“狗不叫了, 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 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二、辨出诗一般的言说
作者笔下的荷兰似有一种强磁魔力, 让读者魂为之所牵、梦为之所绕。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文本诗一般的言语表现魅力。层次分明的结构和寓情于景的描述自不必说, 单是那活泼、超越常规的言语表达就足以让我们破译作者心灵, 探寻作者深层潜在的情感世界。
“极目远眺, 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 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一句中的“碧绿”指鲜艳的青绿色, “丝绒般”指丝织品的质感柔软、平整、光亮。“碧绿如丝绒般”就形成一种错位搭配, 其精妙在于跨越空间发现不同事物间隐蔽的一致性, 凸显了作者对草原的惊叹与喜爱。
荷兰是著名的低地之国, 一条条运河纵横交错于中, 按事实逻辑应该是一条条运河镶嵌在碧绿色的低地上, 而作者说成“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细细品读这种逻辑变异的句子, 就可以悟出语义的微妙之处。一方面, 这样写更突出运河之多, 与前文“水之国”和下文牧民“驾着小船过来”挤奶的事实本然趋于一致;另一方面, 自由奔腾是骏马的天性, 但是有了运河的阻隔, 骏马群的奔驰范围就有所限制, 草原就始终保持相对的宁静, 与作者的情感逻辑又趋于一致。
傍晚时分, 牧民挤奶本是繁忙的景象, 作者却极力铺陈寂静。奶牛“严肃沉默”“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 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为何有这种化“忙”为“静”的诗意效果?其根本在于作者把自己的主体情感投射在观察到和感受到的客体———“奶牛”和“挤奶的人”身上, 有了形态的感觉变异。同时, 这样的感觉变异又赋予精神层面的东西———“奶牛”将挤奶看做神圣的使命而“严肃沉默”地对待;“挤奶的人”与奶牛内心默契, 无需“叫喊吆喝”, 只有“默默无言”才是对默默奉献的“奶牛”乃至宁静悠远的绿色草原最为人性化的尊重。
三、教出诗一般的滋味
基于以上解读, 笔者觉得教学此文本可以确定以下几个主要的教学内容:多维诵读, 想象一幅幅静美的场景, 感受“牧场之国”的诗画韵味;品味语言, 凭借一处处“不讲理”的表达, 探秘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蕴情思;迁移写作, 模仿第二节的结构层次和句式写法, 描写某一特定场合中的人或物。根据以上教学内容, 笔者设计了大致的教学流程。
板块一:整体把握, 找准起点
1. 读了《田园诗情》一文后, 荷兰的田园风光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觉?
2. 你有什么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荷兰的田园风光? (画画、朗读、拍专题片……)
3. 原文的作者是捷克著名的剧作家。
如果哪位小导演能把《田园诗情》拍成一部专题片, 对作者来说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板块二:品读诗意, 立体感受
1.大家都有“聪明牌摄像机”吧?各位小导演一边读课文, 一边用你那“聪明牌摄像机”拍摄一个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镜头。
2.描述拍摄到的镜头内容, 抓关键处点拨引导。
情形预设如下:
▲奶牛群镜头
○从描述中可以看出拍摄是有顺序的, 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镜头中的背景是草原和郁金香, 文中是怎么写的? (抓住“碧绿如丝绒般”感受草原之美及作者之惊喜;抓住郁金香描写感受花之多、之美, 体会“花之国”所指)
○由镜头中的主角你能联想到什么?
○这样的镜头如果能配上声情并茂的解说就更好了, 导演可以挑选一个同学为你拍摄到的镜头解说。 (毛遂自荐也可以)
▲骏马群镜头
○你是个奇怪的导演, 把镜头偏偏对准骏马的腿和鬃毛, 有什么意图呢?
○如果你是这镜头里的一匹骏马, 请把最幸福的事说给大家听听。
○骏马奔腾应该是热闹的情形, 从你的镜头里似乎没有这种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 (抓住“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感受草原相对宁静功在运河之多以及“水之国”所指)
○指名学生为镜头解说。
▲群畜镜头
○如果你是镜头里的绵羊、小鸡或者长毛山羊, 请把你们最想说的话告诉观众。
○指名学生解说镜头。
▲傍晚镜头
○挤奶、装奶、运奶应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你的镜头里似乎没有这种感觉, 作为导演, 你想通过这样的镜头向大家传递什么呢? (相机抓住“偶尔传来汽笛声”“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体会在镜头里的作用)
○出示采访问题, 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稍作准备接受采访。
(尊敬的奶牛女士, 您为什么这么严肃沉默, 连脖子上的铃铛也不发出响声?尊敬的牧民朋友, 您为什么总是这么默默无言?亲爱的狗先生, 您可是总喜欢叫的, 怎么晚上不叫了呢?亲爱的马先生, 您的蹄子可是最有力的, 为什么忘记踢马房的挡板呢?)
○挑选学生 (或自荐) 后解说镜头。
板块三:从读到写, 模仿迁移
最近学校也要拍摄一个专题片, 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展现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形。你觉得应该用刚才哪个镜头的拍摄方法比较合适?请再次打开你的“聪明牌摄像机”, 把以前拍摄到的同学们课间活动的情形用笔描述一下。
1.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可谓精彩纷呈。你有自己所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吗?说给大家听听!(各自说出自己喜欢的事物)
2. 你想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写出来让大家分享吗?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交流“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意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丰富学生言语表达的素材。在此过程中,自然过渡到研读例文的环节中去。
二、 研读例文,领悟自述
1. 我们在习作之前,先来欣赏两位同学的习作,看看别人是怎么介绍自己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的。
2. 学生默读例文,思考:这两篇例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① 这两篇习作分别写了什么?(小闹钟和小溪流)
② 你觉得这两篇习作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学生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反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两篇习作最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使文章生动、有趣。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什么叫自述,并初步领悟自述的好处是使文章生动、有趣。
3. 进一步领悟自述的好处。
① 同学们刚刚提到这种写法叫自述,这样写的确很生动、有趣。请大家再细读例文,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很生动、有趣?
② 检查交流。《小闹钟》一文着重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全身、背后、头顶”,以及“告诉、伸出、敲、唱”等词语体会表达的生动有趣;《小溪流的自述》一文,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孤独、难过”以及“拍拍、挠挠”等词语体会这种写法的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什么叫自述和自述有什么好处以后,再让学生回到例文中去,就是要让学生把自述的方法以及好处的领悟落到实处。通过品味“全身、背后、头顶、告诉、伸出、敲、唱”等词语,感悟“自述”的方法;通过品味“孤独、难过、拍拍、挠挠”等词语,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③ 现在你能说出自述的好处吗?
三、 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1. 细读例文,想想例文在自述的时候,都写了哪些内容?
2. 检查反馈,引导学生归纳并相机板书:
《小闹钟》:外形——构造——功能、作用
《小溪流的自述》:快乐——孤独、难过
3. 在介绍这些内容时,你觉得小作者写得怎样?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从例文中举一个例子说说看。
4.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并相机板书:
(1) 采用自述的写法;
(2) 注意表达有序;
(3) 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例文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能够“习”有所“仿”。此环节让学生再次细读例文,意在让学生感悟写法,主要目的有两点:要让学生了解,在介绍一个事物时要注意一定的顺序,表达时要做到有条理;要让学生明白在介绍一个事物时需要有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所介绍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
四、 角色练说,丰富选材
1. 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好的头饰拿出来,先想想你准备介绍这一事物的哪些内容。
2. 把你想要介绍的内容列个简要的提纲。
3. 指名学生上台,戴着头饰介绍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事物。
4. 同学相互点评介绍的情况。
【设计意图】:“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贯穿于习作指导的全过程。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为学生的动笔、表达服务。让学生戴着头饰介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所介绍的这一事物的角色之中,表达真情实感,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 书面练笔,巡回指导
学生当堂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一、生字词(听写)
biānzhīshǎnyàochuànɡzàozhìhuìjìntîubōtāozhāo编织 闪耀
创
造 智慧 浸透 波涛
朝观xiá霞 赏chïnɡɡāo崇高 zhùyuàn祝
愿 塑造
sùzàodànyuàn
但
愿
pǐnchánɡ
品
尝
ɡuānshǎnɡqūzhǐkěshǔ 屈指可数
二、同音字(重点熟悉,)
1、脑海 恼火 烦恼
2、隐藏 引路 饮酒 3、屈服 曲线 区别
三、组词(听写)
霞(云霞)浸(浸透)烦(烦恼)评(批评)涌(波涛汹涌)偏(偏心)袍(紫袍)桂(桂花)
四、词语搭配。(读5遍会填词)
崇高的事业 飞速地前进 铺设大道 明亮的阳光 金灿灿的向日葵 创造财富 一片黄叶 远大的理想 幸福地开放 塑造人才 发亮的汗珠 沉甸甸的稻穗儿 创设情境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读3遍会理解)
1.中秋节的夜晚,苏轼的心情是这样变化的:(心绪不宁)→埋怨→(宽慰)。2.苏轼由中秋圆月想起(手足情深,分别七年)的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体会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理,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六.要默出的古诗。会背会默会写会诗意 ①《水调歌头》节选 宋 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2/27
一、生字词 听写
xínɡyǐnɡbùlíyīnqínɡyuánquēshíquánshíměixīnxùbùnínɡ形影不离 阴中外
晴
圆
缺 十
全
十美 心绪不宁
南 ɡǔjīnzhōnɡwài古今成qínɡbùzìjìn情不自禁 地北
dìběitiānnán
天
zhuïzhuànɡ
茁
壮chãnɡzhǎnɡ长
二、照样子写词。听写
1.ABCC式:白发苍苍 凉风习习笑语盈盈 生机勃勃 书声琅琅 喜气洋洋 小心翼翼
三、词语搭配。(读5遍会填词)
一股香气
茁壮的新苗 衷心地祝愿 涌起波涛 柔韧的梳子
古今中外的名著创办学校一群牛羊
美好的感情 热烈地祝贺 四.要默出的古诗。会背会默会写会诗意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读3遍会理解)
3.《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打比方,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
4.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和”的意思是(和谐、协调)。“未”的意思是(没有、未经)。诗句的意思是(秋夜,月光如水,水中映月,那么的宁静、和谐;无风的湖面就像一面尚未磨平的铜镜)。可以用成语(水平如镜)来形容此时的洞庭湖。12-28
一、生字词
(听写)
qiūyuâqīnɡluï秋月 恼 青螺 湖井húɡuānɡ
光
báiyínmínɡlì
白银
明丽
zhēncánɡ
珍
藏
fán
烦nǎozhàoyàojǐnɡjǐnɡyǒutiáo照耀
井
有
二、同音字(重点熟悉,)
条
4、塑造 宿舍 素材5、顽皮 游玩 完成6、仪式 移动 阿姨
三、组词(会写)
假(请假)侵(侵略)项(项目)坪(草坪)通(通过)编(编织)泡(水泡)洼(洼地)
四、词语搭配。(读5遍会填词)怀念过去 成熟的庄稼 弯曲的羊肠道
观赏明月 一曲酒歌
美妙的音乐 五.要默出的古诗。会背会默会写会诗意 ②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读3遍会理解)
5.《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读了古诗,我的眼前出现了(峨眉山、月亮、平羌江)等景物。
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发”是(出发)的意思,“下”的意思是(顺流而下)。诗句的意思是(诗人连夜乘船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没有见到思念的友人,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途中见到月亮,勾起了诗人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思想感情。12/29
一、生字词(听写)
niànɡzàoshūzǐyánɡchánɡxiǎolùquēshǎoshūlǐ酿造 梳子
羊
肠
小路 缺
少 梳理
xiǎnɡ
想niàn念
二、组词(听写)
勇(勇敢)遍(遍地)抱(拥抱)娃(娃娃)
累(积累)磨(折磨)眉(眉毛)君(君子)垠(一望无垠)镜(镜子)末(期末)渝(渝州)螺(田螺)
三、词语搭配。(读5遍会填词)
美好地祝福 留作纪念 珍贵的杯子 美丽的野菊花
举着红樱 一把梳子
美丽的花朵 加倍地珍惜 珍藏礼物 忘掉烦恼 12/29
四、照样子写词。听写
3.赞美老师的成语:废寝忘食 呕心沥血 夜以继日 谆谆教诲 孜孜不倦
4.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 硕果累累 天高云淡 瓜果飘香 五.要默出的古诗。会背会默会写会诗意 ③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读3遍会理解)
7。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两句就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8。《老师,您好!》中“(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和“(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两句诗最能体现老师工作的崇高。诗歌把老师比作春蚕,我想把老师比作(园丁、蜡烛、铺路石)。
12/30
一、生字词(听写)
xīnkǔbēihuānlíhãrïurânhàoyuâdānɡkōnɡshíyǐnshíxiàn辛苦 悲欢离合 柔韧 皓月
当
空 时隐时
二、组词(听写)
现
麻(芝麻)媚(明媚)群(群众)银(银河)境(边境)未(未来)愉(愉快)
三、词语搭配。(读5遍会填词)
红通通的高粱
思念父亲 一朵菊花 浸透心血 编织丝线 酿造美酒
四、照样子写词。听写
5。带有“人”字的成语:一鸣惊人 后继有人 聪明过人 百年树人
6。形容关系好、情意深的词语:亲密无间 情深义重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五.要默出的古诗。会背会默会写会诗意 ④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读3遍会理解)
9.《老师,您好!》中,老师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读了这首诗,我想对老师说:“(老师,你真伟大!)。” 10.李峤的《风》这首诗中,(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使人感受到风很大。我能默写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31
一、词语搭配。(读5遍会填词)
珍藏记忆 悄悄地编织 欣赏舞蹈 一件红袄
架起金桥
二、照样子写词。听写
7。描写夜空晴朗的词语:皓月当空 万里无云 月明星稀 群星闪耀
三、句子。(读5遍)1.描写山水的诗句:①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描写月亮的诗句: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③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⑤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3。描写怀乡思亲、送别的佳句: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课文默写(会背,会默)《老师,你好!》全文
六、选词填空。(读5遍)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一鸣惊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1.王小芳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
完全(彻底) 红火(兴隆) 懊悔(悔恨) 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六、反义词。
熟悉(陌生) 说谎(诚实) 尖细(粗大) 伤害(保护) 危险(安全) 相信(怀疑) 缩短(延长) 机灵(笨拙) 家喻户晓(无人知晓)
七、填量词。
两对珍珠鸟 一卷干草 四只笼子 三盆吊兰 五个球儿 一声呼唤 一只蜘蛛 一张网 一台电脑 一封信 一扇门 一轮圆月 一弯新月
八、按要求写词。
1、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言行一致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形容气愤的成语:咬牙切齿 怒发冲冠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3、描写九色鹿的成语:色彩斑斓 见义勇为 奋不顾身 义正辞严
4、描写调达的成语: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见利忘义 忘恩负义
5、我知道的民间故事有:《九色鹿》 《牛郎织女》 《孟姜女》 《猎人海力布》
6、现代兵器:现代战车 现代战斗机 新型枪械 现代导弹
7、含“手”的成语:手舞足蹈(形容高兴) 妙手回春(医术高明) 情同手足(形容亲密)心灵手巧(形容聪明) 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得心应手(形容熟练)
九、一字多义。
1、印在脑海里(留下痕迹)
2、好让我把钱寄给你(便于)
3、滥杀无辜(不加节制)
4、背信弃义(违背)
5、知恩图报(计划)
6、伴随(陪伴)
7、信赖(相信)
8、粗暴(粗野)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
教学内容:第56-57页的例题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2、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 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教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解决问题中巧妙的办法和好的谋略,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理解题意。
光盘出示书上第56页例1。
学生自由读题,并和同学说说知道了什么。2.整理条件和问题。
谈话: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条件比较多,有没有好的办法整理一下题中的条件?
学生尝试整理条件。交流反馈学生整理方法。
预设:(1)分别摘录三种果树的行数和每行棵树;(2)根据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整理。(突出第二种方法。)
谈话:我们可以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并列表进行整理。(板书:条件、问题
列表整理)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桃树
梨树 3行 4行 每行7棵 每行5棵 出示:
3.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大家看整理的结果,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组织交流。
预设:(1)从条件想起——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分别算出栽的桃树和梨树的棵树;(2)从问题想起——要求桃树和梨树一个栽的棵树,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提问: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谈话: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题目中基本的数量关系。4.列式解答并检验。
谈话: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反馈:学生说说列式时是怎样想的,每一步算出的分别表示什么。谈话:答案是否正确?先进性检验,再与同学交流。
三、拓展应用,提升策略
1.出示第二个问题。提出要求:按解答第一个问题的过程完成解题。反馈:说说怎样根据问题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和检验的。2.提问:比较这两个问题,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四、总结回顾,反思策略
提问: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问: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五、练习提高
完成“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教学内容:第58页的例题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
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经历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过程,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灵活确定解题思路。
教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的实际问题?能举例说说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怎样整理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表整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基本数量关系。再问: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怎样的步骤?
谈话: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 1.理解题意。
出示教科书第58页例2,让学生自由读题,并和同学说说知道了什么。启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够吗?
提问: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 板书: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追问:表中哪个数量在变化?哪个数量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速度不变,放水时间越长,水位下降得越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设疑:表中只告诉我们前8小时水位下降的情况,而水位下降120厘米所需要的时间显然超过8小时,还能说水位下降的速度不变吗?
(题中“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前8 小时水位下降的速度计算。)
谈话:“照这样的速度”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之一。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再说一遍?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结构完整的问题。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板书:理解题意)接下来要做什么?(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这道题可以怎样算?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教师巡视,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反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怎样确定解题思路的? 3.列式解答并检验。
谈话:明确了解题思路,接下来我们要列式解答,还要对列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板书:列式解答并检验)请大家根据自己确定的思路,或从上面讨论的思路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思路,列式算出结果,再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并按自己的想法完成检验。
学生按要求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展示自己列式计算的方法,以及检验的过程,并具体说说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检验时是怎样想的。
组织其他同学进行讲评,并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说说其间的联系,明确:无论用什么方法解题,都要抓住题中的不变量展开思考。即,水位每小时下降6厘米。
4.触类旁通。
出示:照这样的速度,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
提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大家仿照上面解决第一题的过程,先想一想这道题和上面的第一题有什么不同,解题时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式解答,再自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己试一试,并对解题结果进行检验。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展示自己列式解答和检验的过程和结果,并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怎样列式解答,怎样检验的。
比较:请大家比较上面的两道题,说一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在解题方法上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再问:解决这两个问题,都要抓住怎样的关键? 5.回顾与反思。
谈话:请同学们回顾上面的解题过程,说说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引导学生从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反思等方面展开交流,并适时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强调:每本笔记本的单价相同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出示题中表格,要求学生把题目中条件和问题整理在表中,并组织反馈与交流。
提问:解决题中的问题,分别要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反馈: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追问:解决题中的两个问题,都要抓住哪一个数量? 2.“练一练”第2题、练习九第4、5题。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解答。反馈评价。
四、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的解决问题策略?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有什么问题或者疑惑吗? 板书设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教学反思: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1)
教学内容:练习九6-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灵活掌握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灵活掌握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教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出示口算除法(练习九第6题)2.指名口答
二、解决问题练习1.练习九第7题。
先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说说对“照这样计算”的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比较两个问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地方。在解答两个问题时,都要先求出芳芳每分钟打字的个数。
2.练习九第8题。
先出示第(1)题,让学生读题并说说“照这样的装箱速度”表示什么意思,再独立完成填表,并具体说说填表时的思考过程和依据。
出示第(2)题,让学生说说这道题和第(1)题有什么不同,题中的数量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化,填表时要抓住哪一个数量,再独立完成填表,组织反馈与交流。
比较两题,两道题在分析数量关系时都要抓住哪个不变量进行思考。3.练习九第9题。
先让学生对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并说说题目中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再完成解答。
4.练习九第10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先让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中要解决的是哪两个问题,并对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讨论:要求“能买多少个篮球”,要先算什么;要求“每个排球多少元”,要先算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进行检验。
组织交流,比较两个问题的解题过程,说一说分析数量关系时分别要抓住哪一个数量进行思考。
5.练习九第1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组织交流,分别说说两道题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三、总结并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有关习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2)
教学内容:练习九12-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灵活掌握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灵活掌握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教具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混合运算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2题。
二、解决问题练习1.练习九第13题。学生读题。学生独立完成。
反馈,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2.练习九第14题。
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每种商品的名称。通过列表把个人买商品的数量和单价对应起来。学生逐一解答题中的两个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3.练习九第15题。
先出示题中的场景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对题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整理。
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如两商之和(差),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说说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抓住怎样的数量关系进行思考。4.练习九第1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说说“原来买6架的钱可以多买3架”这一条件的意思。
学生独立解答。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反馈,说说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和列式解答的方法。5.练习九第17题。学生独立完成解题。
交流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和列式计算的结果。6.练习九第18题。高 读题,理解题意。
说说为什么可以按这一周每天卖出报纸的平均数,来推算一个月可以卖出报纸的数量。
列式解答。反馈。7.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巡视指导。可以借助列表、画图、实验等策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交流展示学生各自的解题过程和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三、课堂总结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第六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 可能性
教学内容:第64—66页及“练一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具准备:师:红、黄、绿球各2个、扑克牌、投影仪等;
生:红桃A—
4、黑桃4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揭示课题)
二、探究 1.教学例1。
谈话:先请看,这是一个不透明的空口袋,这里还有2个球,1个是红球,1个是黄球。把这2个球放入口袋里,想一想,如果从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你认为摸出的会是哪个球?
相机板书:可能
谈话: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不确定)。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搅一搅,再摸。会做这样的游戏了吗?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摸球结果:请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投影仪前展示你们组摸球的结果,并说说摸出红球和黄球各多少次。
展示后,把各小组的记录单对应着排列起来。讨论:比较各小组的摸球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明确:各小组摸出红球、黄球次数不完全相同;
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也不完全相同;但每个小组既摸出了红球,也摸出了黄球。
提问:通过摸球游戏,你有什么体会?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口袋,并在口袋里放2个红球。
提问:现在口袋里有几个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会怎样?(板书:一定)
提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追问:如果口袋里放1个黄球和一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能摸出红球吗?
比较: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例1和“试一试”的学习过程,想一想,同样在口袋里摸球,例1和“试一试”有什么不同?
3.小结:像这样,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板书:确定性
不确定性)
4.教学例2。
谈话:通过摸球游戏,我们知道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接下来,我们来玩摸牌游戏。(出示例2中的4张扑克牌)如果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把这4张牌打乱后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1这,可能摸出哪一张?摸之前能确定吗?
提问: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
把“红桃4”换成“黑桃4”,提问:现在的4张牌中,既有红桃,又有黑桃。如果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验证,各小组合作进行摸牌游戏。一共摸40次。展示摸牌结果。比较发现。
指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的结果作出判断。
5.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三、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再独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做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的条件和第(1)题,让学生先和同桌说说要使摸出的球不可能是绿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再同桌合作在口袋里放球,并组织全班交流。
出示第(2)(3)题,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反馈。
3.做第66页“练一练”。4.做练习十第3、4题。
四、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第二课时 练习十
教学内容:练习十第5—9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红、蓝铅笔、正方体、红、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完成练习十第5—9题。1.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转动每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怎样的,再逐一回答书上的问题。
2.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放铅笔的方法,再按要求完成操作。展示、交流。3.第7题。
摸出的结果可能有多少种?(共有9个样本,因而就是9种)
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单数几个?双数几个?)4.第8题
学生做这样的正方体,同桌合作,试一试,并填写统计图。5.第9题。先估计再实验。
三、思考题
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进行判断。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
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集体备课方案
四、完成《补充习题》有关题目。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苏教版四上语文各单元】推荐阅读:
苏教版四上语文单元09-14
苏教版四上语文习作二06-12
小学语文:第七单元《春联》2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06-01
苏教版语文四上教案09-09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09-12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0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复习09-13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练习2教学设计 教案09-13
苏教版语文12册 四单元分析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