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精选7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篇1

近日粗粗阅读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此书系统地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卖国贼的英勇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基本结构就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三次中国近代史上革命高潮为中心来展开历史画卷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始终环绕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来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作者评论太平天国的宗教色彩时指出,拜上帝会的创立“并不是基督教俘虏了洪秀全,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农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国农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压下的中国农民革命取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尽管宗教迷信是他们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但这在当时对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是起了作用的。本书列举史实说明,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并未因为外国侵略者与自己共同信仰一个上帝,就放弃了爱国主义的立场或麻痹了斗志,他们与清朝政府的对外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坚决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坚持严禁鸦片,最后,“现实的斗争迫使革命的农民不能不拨开宗教的迷雾而同联合起来的一切内外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义和团运动,作者并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义落后性和排外主义的毒素而大张挞伐,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内外形势,满怀激情地描述了义和团抗击侵略者的壮烈斗争,充分肯定了义和团运动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先驱。义和团运动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农民不但是同封建势力斗争的强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强大力量。

本书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评价。作者认为,戊戌维新基本上是一场爱国主义的运动,尽管维新派敌视农民革命,只主张改良,但当时面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维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帜。他们对国势危急的大声疾呼,对改革主张的有力的宣传,“唤起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因而使他们所发动的政治改良运动成为一个群众性的爱国主义运动。”本书还给予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及其同志们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和他们提出的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又专门叙述了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并指出在当时条件下,“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以及中国社会在其发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正是打击了站在它背后的帝国主义。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阶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展开”。

作者在满腔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爱国斗争的同时,又鞭笞了陷中华民族于水火中的丑类。当我们读到鸦片战争的惨痛结局、太平天国的壮烈失败、八国联军的滔天罪行和外国人“代表中国”出使外国的滑稽剧等史实时,激起了对侵略者和卖国贼的强烈的义愤。作者着墨不多,笔锋上凝聚着的鲜明的爱憎,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篇2

关键词:市场竞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现代社会的人们普遍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秩序之所以混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市场法律制度不完善和国民道德素质低下所致。发达国家市场竞争秩序之所以良好,是因为发达国家市场法律制度完善和国民道德素质较高。因此,改善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秩序的根本途径是完善市场法律制度、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人们普遍相信,随着发展中国家市场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国民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最终也可以像发达国家一样,与发达国家一起共同拥有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共享市场竞争带来的文明成果。这是真的吗?市场竞争的结局真的会如此美好吗?

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信念。这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笔者的意思,倒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法律制度不可以完善,也不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国民道德素质不可以提高,更不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秩序不可以有所改善,而是说发达国家市场竞争秩序良好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什么市场法律制度完善,也不是因为什么国民道德素质较高,而是因为发达国家将其内部矛盾转嫁给了发展中国家,因而使得两者的市场竞争秩序出现明显差异。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资本主义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为发达国家通过市场竞争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财富掠夺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想象,假如没有作为发达国家可以共同掠夺的发展中国家的存在,假如让发达国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进行直接的针锋相对的市场竞争和财富掠夺,那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当时由于发达国家因市场竞争而产生的内部矛盾只能自己承受,找不到可转嫁的对象,因而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斗争异常激烈,其市场竞争秩序要远比现在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秩序恶劣得多。历史表明,正是因为后来有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共同掠夺的对象,因而使得发达国家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得以转移和缓和,其市场竞争秩序才得以彻底改善,发达国家才因此看上去成为文明富饶的国家。我们相信,如果没有发展中国家承受来自发达国家转嫁而来的矛盾的话,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秩序会比现在好得多,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早已进入阶级革命和世界战争状态了。其实,近代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在根本上都是由于发达国家相互之间因市场竞争而引发。

因此,改善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的根本出路不是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和提高国民道德素质,而是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反转嫁、反掠夺的市场竞争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缓解国内竞争压力,改善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秩序。现实表明,随着发展中国家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其国内矛盾正在逐步减弱,竞争秩序也正在随之好转。而发达国家由于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将内部矛盾转嫁出去,因而其内部竞争压力正在不断加大,其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状态正在趋于恶化。这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升级和世界战争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市场竞争是一个筛选分离器。它把适于市场竞争的人和不适于市场竞争的人筛选分离开来,并使两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市场竞争不仅在人与人之间分离出阶级并在阶级之间制造阶级斗争和阶级革命,同时也在国家之间制造贸易冲突和贸易战争。我们相信,市场竞争制度存在一天,因市场竞争而引发的阶级斗争、阶级革命、贸易冲突和贸易战争就不会停止。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范围和激烈程度的不断扩展和升级,阶级斗争、阶级革命、贸易冲突和贸易战争将更加猛烈,最终必然引发世界战争。这也正是当今时代发展中国家罢工骚乱事件频发、发达国家恐怖袭击事件迅速增加的原因。

有人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已经取得残酷的教训,所以世界大战不会再次重演。担心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纯属杞人忧天。所谓的更猛烈的世界战争根本不可能发生。在他们看来,有谁愿意进行战争呢?又有谁不会意识到现代战争的毁灭性呢?难道有人愿意自取灭亡吗?因而,人类的理性必然会阻止世界战争的发生。

坚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一点没有想到,那就是———人尽管具有理性,但人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具有理性。当人们心平气和时,具有理性。但是当承受挫折、不幸、痛苦时,当遭受剥削、压迫、蔑视、侮辱、诽谤等不公正待遇时,人们不仅会丧失理性,而且愿意与敌人同归于尽。现实表明,当今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之所以是发达国家,那是因为发达国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于发展中国家不仅实施了残酷的剥削、掠夺和压迫,而且还蔑视、侮辱甚至诽谤他们。恐怖袭击在现代社会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的全面激化和世界战争的即将到来。

现代社会的人们普遍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进而可以有效阻止竞争演变为斗争、斗争演变为战争。不可否认,《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遏制作用,对维护一个国家的市场竞争秩序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它不会因此而使得竞争者之间因竞争产生的矛盾不复存在,它只不过是将因竞争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矛盾压制、积攒和储存起来等待集中爆发罢了。随着市场竞争的长期进行,随着适于市场竞争的人们获得的竞争利益越来越多和不适于市场竞争的人们获得的竞争利益越来越少,势必造成两者在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上的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导致胜利者越来越蔑视失败者,失败者越来越仇视胜利者和这种不道德的制度。等到超过了失败者可以忍耐的程度的时候,阶级斗争和阶级革命就会爆发。这也正是现代社会为什么各种罢工骚乱和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的原因。国家与国家相互竞争,其道理也是如此,其最终结果也必然从市场竞争上升为贸易冲突和贸易战争。

凡是认为在法律的制约下市场竞争不会演变为世界战争的想法,都是幼稚而可笑的。这种想法显然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事实上,当今时代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普遍发生在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历史证明,战争都是斗争引发的。斗争都是因竞争而起。竞争起源于人性自私。人性自私根深蒂固、不可根除。所以,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我们不能幻想从此将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我们只能期望最大限度地避免战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消除竞争。消除竞争的根本方法是帮助每一个人克服和战胜人性自私。克服和战胜人性自私是人类社会走向和谐的必由之路。所以,现代社会继续推行市场竞争制度是错误的。因为鼓励竞争必然激发人的自私之心。这也正是为什么鼓励竞争可以大大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原因。但是,与此同时,鼓励竞争又必然引发自私自利风气的盛行,必然造成社会关系的持续紧张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必然激化社会矛盾进而使竞争最终演变为斗争乃至战争。历史表明,尽管人类曾经长期实行遏制市场竞争的经济政策和道德文化,但是都不能有效阻止战争发生。那么,现代社会鼓励竞争的做法,必然会使阶级斗争和世界战争来得更猛烈、更频繁。

现代社会的人们把竞争分为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这是从竞争手段角度来区分的。但是如果从根本上讲,竞争没有正当,只有不正当。一切竞争都是不正当的。因为一切竞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利益,一切竞争在本质上都是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自利行为,一切竞争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对有限公共资源进行无节制地抢夺。竞争的本质不是互谅互让而是互不相让;不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而是相互排斥、相互对抗、相互敌对,甚至见死不救、落井下石。从这个角度讲,市场竞争制度不是一种善制度,而是一种恶制度。竞争不会带来善良风俗,只能使自私自利风气蔓延,只能造成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盛行,必然使得社会关系愈加紧张,人与人之间的态度愈加冷酷和冷漠。这一切都已经为客观现实所完全证实。市场竞争制度造成人类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理性良心的泯灭,让见小暗大、从物如流、丧失理性的人们不择手段。市场竞争是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失控、走向战争的一条不归路。

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竞争不仅使得现代社会的人们在背负沉重的生活压力的同时没有片刻的休闲,而且使得现代人在精神上疯狂变态,迷失自我,失去了生活的正确方向。市场竞争的历史初衷本来是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现在的情况是,市场竞争制度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却让每一个人不仅没有感到幸福,相反因此而感到内心空虚、痛苦不堪,越来越多的人整天如同火药桶一般不能遇到一点“火星儿”,稍遇一点“火星儿”,就暴跳如雷、火气冲天、暴力相向。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人类应有的善良、仁慈、同情、忍耐的本性。在市场竞争制度下,人似乎不再是人,而是变成了一群面目狰狞的鬼怪和身着画皮的妖魔,让整个人类社会变成了一个光怪陆离、冷酷无情、野蛮残忍、弱肉强食的人间地狱。尽管如此,但是,对于许多人而言,由于他们从出生时起就一直生活在这样一种恶劣环境中,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因而,他们从不知道也没有能力想象任何可能的美好景象。在他们的心里,人类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永远如此。他们没有任何试图改善现代社会危机状况的心念。他们从未意识到他们是现代社会市场竞争制度的牺牲品。他们甚至对于自己被现代社会所塑造而成的丑陋内心浑然不知。

市场竞争制度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市场竞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且也发挥了令人瞩目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从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人类永恒发展利益的角度讲,市场竞争制度不是一个好主意。传统文化之所以倡导互谅互让、爱邻如己、礼让不争的道德原则,其目的就在于有效遏制竞争,帮助每一个人有效克制人的自私之心。市场竞争制度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它在本质上对人性自私构成鼓励和支持,它让人类走向混乱、残酷、堕落和自我毁灭。我们应当认识到,市场竞争制度不是在帮助每一个人克制人性自私,而是对人性自私构成放任和纵容。市场竞争制度是现代危机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能忘记,市场竞争仅仅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已,而经济发展仅仅是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是人类的生存目的。经济发展不是人类的前进方向,真善美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前进道路,而市场竞争的结果与此却正好相反。我们不应当在市场竞争问题上迷失心性。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我们在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已经迷失已久。历史将证明,从竞争、斗争到战争的历史必然性不会因为我们在此理性的呼吁而有所改变。但是,期望将来在世界战争到来的时候,世界可以因为它而早些醒悟。

参考文献

[1]卡勒·拉森(著),李婵(译).美国是一个商标[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著),张子源(译).不平等的代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篇3

一、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学习、联系能力

导致战争胜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为了使学生从内在联系上弄清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就当时中英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诸多方面进行联系对比,运用辩证分析法找出答案。

就英国来说,发动侵华战争时,它已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为使学生加深认识,我让学生归纳出英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过程及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必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当时英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强国,又有“炮利船坚”武器方面的优势,但这只是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不是它必能胜利的决定因素。

从我们中国来说,清政府当时的国情归纳为几个方面:①对内政治腐败,官吏欺压百姓,强占土地,贪污成风,正如当时民间传说那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对外则实行闭关政策。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使阶级l矛盾尖锐。②经济和科技落后。清朝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小农和家庭手工业1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虽早已出现,但发展缓慢,科学技术更远远落后于西方。③在鸦片战争中,推行妥协、投降主义路线。清军屡战屡败,在侵略者的炮火威胁下,道光帝转向投降派,主张“议和”,并将坚持禁烟的林则徐等革职查办。此后时战时和,终于在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和英国订立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④清军战斗力不强。在三元里,英军被中国人民打得丢盔卸甲。丑态百出,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英勇的镇江保卫战,也同样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正如恩格斯曾提出的“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但在爱国官兵之外的清军大都一战即溃,加之清朝统治者由于害怕人民而不敢发动人民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去,从而使战争以英国侵略者的胜利而结束。以上这些是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从这次鸦片战争失败中,启发学生明白:①英国当时成为强国的主要原因是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先进。②落后就会被欺,落后就要挨打。

二、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及影响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主要启发学生把已学过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查一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进而弄清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大最深远。这里我主要是启发学生把《南京条约》及其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联系起来,如领土主权、大量赔款、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等都遭到了哪些严重的损失。再从社会经济、社会矛盾的变化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等方面,让学生在理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认识这一大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面临着新的斗争任务。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和反抗本国封建统治者斗争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的影响,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三、关于“向西方学习”的问题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新问题。鸦片战争,使我国一部分思想比较开放的人士,受到了,震动。为了反抗侵略,保卫国家。他们要求改变清朝的现状,要求向西方学习,寻找救国的道路。为了使学生加强思考,我采用了问题教学法,提出:为什么在当时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以几个代表人物为例:①林则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组织人员研究外国的情况,编成《四洲志》以及他探求新知识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进一步认识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政治人物。②魏源:《海国图志》有何重大意义?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之说对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有什么积极作用?要求学生把魏源的言行归纳起来,了解他要求“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当时是很可贵的,他也是新思想的一个倡导者。③洪仁玕:在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过程中,他在香港期间,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影响,也开阔了眼界。他在南京被封王以后,便向洪秀全提出了治国立政之策——《资政新篇》。这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要文献。它有着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最新方案。是洪仁玕向西方学习的重大思想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在当时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洪仁开,是太平天国运动中一位有远见的思想家。

以上三例,让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产生的历史背景,辩证地认识他们主张的积极意义,虽然有些主张因形势及其他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但对后人重新认识世界、改革社会现状、探索救国强国之路,起着积极的启迪作用。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篇4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三、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从1840年到1919年差不多八十年,古老的中国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变:当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弱时,因资本扩张而急于对外殖民的英国侵略者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挑起侵华战争,清政府几乎每战必败,中华民族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政治上官僚机构膨胀,吏治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绝,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军事上军制落后军备废弛;文化上奉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思想僵化。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国力又日渐衰弱的中国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的入侵目标。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寻找新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市场,开拓更为广阔的殖民地。16世纪末,英国殖民势力开始侵入印度,并于1600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垄断东方贸易。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率使团来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遭到清政府的拒绝。尔后,英国兵船多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困境,英国资产阶级更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法国、美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也将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东方,加紧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扩张。但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因此在19世纪初期的对华战争中,主要通过追随英国,获取侵略权益。从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者不断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领土。

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使逐渐走向衰落的中国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挑战和危机。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世纪中叶,英国已在西方各国的对华贸易中居首位。但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壁垒面前,西方的工业品很难找到市场。再加上清政府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西方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而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等产品却在中国的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资产阶级找到鸦片这种特殊的商品。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19世纪初,英国烟贩无视中国政府的多次禁令,大肆进行非法的鸦片走私贸易,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不断增加,在英国输华的货物中,鸦片就占了一半以上。罪恶的毒品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通过鸦片,每年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达高数百万元,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鸦片的泛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它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由出超变为入超,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大量的白银外流,一方面造成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政府财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则造成银贵钱贱,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众多官吏兵丁吸食鸦片,军队丧失战斗力;鸦片走私中的贿赂、贪污和欺诈行为,使清政府吏治更加腐败;极大地损害中华民族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鸦片贸易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1838年,道光皇帝下令各省严禁鸦片,12月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后,在广大民众的大力支持下,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吏;严禁国人贩卖、吸食鸦片;并晓谕外国烟贩,限期上缴所有鸦片,并出具甘结,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所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1840年6月,英国侵华舰队抵达中国广东海面,封锁广东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没有统一的作战思路,时战时和,由抵抗走向妥协,加上中国军事武器和装备的落后,英国侵略军一路北上,相继攻破厦门、宁波、镇海,8月上旬,在英国舰队到达南京下关海面时,清政府向英国投降求和,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接着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美国、法国也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及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和中国落后的封建主义碰撞后,必然导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出现一些与以往不相同的特点,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特点 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近代以来,虽然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还保留着形式上的独立和自己的政府,但是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关税自主权等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各方面主权几乎都掌握在列强手中,中国政府逐渐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中国失去独立地位,沦为半殖民地。

经济特点近代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近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投资设厂,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成为列强掠夺原料,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并逐渐产生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属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封建经济为主,多种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存的经济特点。

思想文化特点 最显著的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政治上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教育上主张学习先进科学文化,但是封建思想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中国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了,这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两个新的阶级力量,他们的产生必然会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引起新的变化。

中国无产阶级的组成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雇佣的中国海员;外国资本在中国设厂,兴建各种建筑工程雇佣的工人;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的工人;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现代企业中的工人。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是产生较早,人数少。比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早了30年;大多由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因为中国的近代工业大部分不是从工厂手工业发展而来的,因为这个特点比较容易和农民阶级结成联盟关系;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性很强,是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

中国资产阶级由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官僚资产阶级多由封建统治阶级转化而来,又多在列强的扶植下发展起来,到抗日战争后达到顶峰;小资产阶级是封建社会的小生产阶层、近代的知识阶层和自由职业者;民族资产阶级一部分由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的,另一部分是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场主转变而来。

官僚资产阶级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不稳定,经常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摇摆不定;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浓厚两重性的阶级,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的革命要求,具有革命性。同时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的力量又很薄弱,因而又具有软弱性。这种两重性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有两对,一对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对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有两大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和实现近代化。反帝反封建革命是为了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近代化是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地位,实现国家富强,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所以只有革命才能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新天地。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证明了这一点。

六、思考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 篇5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6月 内战开始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是一个民族能长期生存、发展、壮大,进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陶行知先生把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就是在以他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我们长期处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时常感受到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很多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获得好的分数,老师匆匆忙忙地讲,学生辛辛苦苦地记。然而在新课改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要增强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将历史知识与爱国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

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中学历史教材本身就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内容。究竟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历史教学经历,有几点切身体会。

一、以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吸引学生

人教版的中国古代史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不惜笔墨。从中华文化的勃兴——夏商周文化,到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灿烂的宋元文化、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都进行了周到细致的描述。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教材资源,充分挖掘教材潜力,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了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我上了一堂名为《中国古代世界之最》的专题课,和同学一起罗列了许多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如: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人)。

2、世界上最早记录日食和月食(夏朝)。

3、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九章算术》)。

4、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5、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西汉)。

6、世界上最长最早的运河(隋朝大运河)。

7、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李春设计赵州桥)。

8、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交子)„„可以说翻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每一时期都有杰出的科学家、医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的自豪,我们将以怎样的行为来报效祖国!这时课堂上气氛很活跃,学生的爱国之情被唤起,这节课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无数仁人志士感染学生

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书写有无数爱国志士仁人,他们同情百姓,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安定,做出了丰功伟业,他们的英雄业迹永远是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

如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明朝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愿,但原海波平”;清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为新中国解放,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邱少云、杨根思 „„

“情贵于真”,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自身的道德修养再结合这些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三、以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爱国战争场面震撼学生

战争是残酷的,也是最能震撼人心的。60多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最危险时刻。面对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囚笼政策”、“蚕食政策”、“三光政策”和铁壁合围、疯狂扫荡、细菌战、化学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侵略,无数革命先烈血战疆场视死如归,长城内外响彻了“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的震天吼声,大江南北涌现了“母送子,妻送郎,父死子继,夫亡妻替”的悲壮场面,国内国外出现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感人景象。这种牺牲奉献精神,至今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抗战中的残酷战役和悲壮故事。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桂林保卫战、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从而让学生直观的感受60多年前的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震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四、以饱受屈辱、多灾多难的近代史启发学生

中国近代是一个外侵内腐、多灾多难的屈辱时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过五次大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每次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然后强迫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的签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通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各国割取了中国大片领土,强索了巨额的战争赔款,攫取和控制了在华的种种特权。不平等条约象一条条屈辱的绳索,使得中国的政治、军事被控制,大规模的财富被掠夺,人民遭受巨大的苦难,严重地阻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催人泪下的苦难史。讲授中国人民备受侵略压迫,惨遭凌辱的历史,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了解我国近代的基本国情,认识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牢记百年国耻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激发爱国热情,振奋革命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的历史遗产。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进去。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历史老师带领下,以古鉴今,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祖国溶进自己的心中,感受顾炎武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誓言,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

《“回眸”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中要的地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残酷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祖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石。同时积极开展了各领域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尤其是近代以来,科技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神州系列成功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看着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人无不倍感自豪与骄傲。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经济繁荣了,我们不会在屈于强权,不会再忍受屈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为荣。

当然,放眼今朝,停滞不前便是落后,因此,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尤其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使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

《中国近代史》首先并不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更不是编年体史书,只是给读者一个历史的框架,透过历史向读者述说救国与强国之道,虽然全书只有5万来字,但基本记述了那段历史中重要的人物与事件,比如,虎门硝烟,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鸦片战争在作者看来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西方那时已拥有了先进了军事装备,他们在世界范围内谋求更大的利益,而中国正在闭关锁国,政治,军事统统在中古时期,军事所依托的科学技术在大清朝还没有萌芽,所以那些小国就用炮弹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我们失败了,这当然是个错,但最错的,却是我们不能在战争之后寻求救国之路,依然实行抚夷之策,依然以天朝自称,而那时候我们离世界已经慢慢地远了。甲午战争时,我们的海军世界第八,日本虽然进行了明治维新而导致国力大增,但倭寇的海军也还在11位,倘使我们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能寻求革新之路,那历史又将会改写。

在辛亥革命前有过三次救国运动。

一是李鸿章,左宗棠的自强运动。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来制服西方人,师夷以制夷。但学习不彻底,而且缺少真正了解西方的领袖。

二是甲午战争之后的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取消八股文而考政治经济,这意味着全国上下所有读书人前功尽弃从来再来;精简衙门,这剥夺了士大夫阶层的根本利益;最终这次来势猛烈的变法只维持了百日,在西太后为中心的顽固势力下谢幕。

三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清朝还能再扶起来吗?义和团运动主张废除一切先进的技术,比如铁路,电线等等,这开倒车的运动能灭洋吗?

在书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关于救国自强的最重要的论点,中华民族必须通过学习科学与机械实行近代化,废除家族与家乡的观念而组为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

也就是说,在外,要发展科学技术,战时具备实力来抵御与击败外敌入侵,平时可用来发展国家经济。在内,提高国民素质与民族的凝聚力,战时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平时可专心发展经济,强大国家。

因为是速读,所以只能记住一本书的大概,希望我以上的理解没有错。

鲁迅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危难之际最能体现她的民族精神,也更加需要弘扬和培育她的民族精神。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面对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国人民将历史传承下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强烈地表现出来,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

一、忧患意识—— “敌无日不可以来,国无日不可以亡”的警告

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华民族从自身发展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并对忧患意识作了理性总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忧患意识深深地镶进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 国家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中国历史在帝国主义的炮舰胁迫下步人近代,传统忧患意识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忧患意识以外患为主,更多地表现为对中国现实处境的理性思考,表现为对中华民族整体前途命运的忧虑,成为近代 中国救亡图存的思想根基。

二、自强不息—— “与天争胜” “自强保种”的忠告

中华民族向来有着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却因外患不断而屡屡受辱,平外患,解内忧,雪耻兴邦,成为一代人的追求与理想。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下,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倡言变革弊政以求自强之道,坚决与屈辱命运抗争,坚持不懈地探求变

五四新文化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伟大精神,是近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着力倡导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强调 “世界一战场,人生一恶斗。一息尚存,决无逃遁苟安之余地。”他说:“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

李大钊也强调,“天演之迹,进化之理,穷变通久之道,国于天地,莫或可逃,莫或能抗者。”他号召青年要“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惟知跃进,惟知雄飞。” 换言之,要争得民主自由,必须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乐于去迎战一切艰难险阻,洋溢着他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英勇无畏——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豪情

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反侵略斗争中所体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是近代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

首先,底层人民群众自发奋起,前仆后继反抗外国侵略。近代以来,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投身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战争。他们或者自己武装起来直接与侵略者进行斗争,或者从物质上、精神上积极支援前线的爱国将士,激励他们英勇杀敌。其次,爱国将士驰骋疆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陈化成等爱 国将士与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浴血搏斗,壮烈殉国,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的爱国军人。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和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抗前线浴血战斗,英勇无畏的精神得到充分展现。“哪管饥饿疲乏,断指裂肤,不顾暴风烈日,雷电雪雨,捐躯轻鸿毛,荡寇志不渝。” 爱国将士的这些悲壮事迹是近代英勇无畏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正是有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正义、爱国的反侵略战争,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血战到底的气概,在中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后感 篇6

经过辛亥革命之后的痛苦思索,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终于告别梁启超们的“新民说”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走上了现代启蒙主义道路:从人的立场出发,以人为目的,为中国人象人一样活着而进行思想文化上的努力。在他们那里,人,成了最高价值尺度,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由,公民的权利,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必再通过其他神圣的东西而获得合法性,而是恰恰相反,无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还是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需要通过人的自由和权利保障而获得合法性。国家的合法性不再是无须证明的,而是也需要通过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公民的权利而获得。从五四一代人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相互对立的范畴:人的生活与非人的生活、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人的道德与吃人的道德……而区分这一切的尺度正是五四启蒙运动的最高价值尺度。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主题是人的解放,何谓解放?陈独秀的回答是:“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成其自由自主之人格之谓也。”[18]而具体的解释是:“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言从隶属他人之理。”五四启蒙运动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实现这种现代人格。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以空前的态度确立了对人的自信。他们鼓吹个性自由,为孩子而呼唤,为妇女而呐喊,为平民而鸣不平,努力创建一个与过去的历史极不相同的世界,这个世界被他们称作“人国”或“人的世界”。他们坚信:“信任天不如信任人,靠上帝不如靠自己。我们现在不妄想什么天堂天国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建造‘人的乐园’。我们不妄想做不死的神仙了,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活泼健全的人。……我们也许不信灵魂的不灭了,我们却信人格是神圣的,人权是神圣的。”[19]

按照陈独秀的.说法,当时的中国人需要实现“最后的觉悟”,而“最后的觉悟”是伦理的觉悟。 因此, 五四启蒙主义者首先着力抨击的是传统的纲常伦理。他们一齐对“三纲”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对传统的伦理秩序进行了无情的颠覆。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慈幼问题》、鲁迅的《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一系列论文所论都是伦理问题。所显示的伦理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的立场。中国传统的伦理学说都是从群体本位出发的,它致力于统治和秩序,而不考虑个体生命的价值。为了君主的权威和他们的江山社稷,为了家长和祖宗,个体生命被扭曲和扼杀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胡适、鲁迅和陈独秀们的伦理学说却从个体生命出发而以个体生命为中心,因此,无论家庭秩序还是社会秩序,都应该建立在有利于个体生命的生存和发展这一标准之上。他们揭示中国女人的不幸,指出节烈观的吃人本质,同情幼者的境遇,批判长者本位和家庭对个人的扼杀,充分显示了个体生命本位的道德论立场。从个体生命本位出发,道德规范的建立只能从人的生命和自由意志出发,目的只能是保障人的幸福和自由权利。判断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只有一个: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一种道德规范给人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其功能不是保障人的自由权利而是剥夺人的自由权利,那么,这道德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面对传统的节烈观,鲁迅一再诘问:节烈难吗?答道,很难。节烈苦吗?答道,很苦。女子自己愿意节烈吗?答道,不愿。既然如此,社会有什么理由要求女人节烈?所以,鲁迅宣布传统的节烈观再没有继续留存的必要,提出要开一个追悼大会,“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20]

“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这是五四一代人的呼声。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最高价值尺度。在五四一代人看来,是否承认这一点,正是“人的道德”与“吃人的道德”的根本区别,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根本区别。无论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道德规范、文化传统,他们都以这一根本尺度确定取舍存废。用鲁迅的话说,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21]这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纲领和行动路线。反礼教,反专制,反迷信,反奴性,非孔,非孝,整体反传统,张扬个性自由,鼓吹妇女解放……都可以在这一纲领中得到解释。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不遗余力地批判旧文明,整体地否定传统文化,至今为世人所诟病。然而,考察他们与反对者的主要分歧,关键在于出发点与价值尺度的不同。民族文化本位主义者为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可以不顾一切,而五四启蒙主义者却决不愿意为了文化而牺牲人的生存和发展。他们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而判断优劣和决定存废的唯一尺度就是人。在世纪初的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已不罕见。有人指控其阻碍经济发展,有人指控其不利于国家富强,而在五四启蒙主义者的集体指控中,传统文化的根本罪状只有一条:“吃人。”即漠视人的价值,扼杀人的生命,剥夺人的权利。

陈独秀把中国传统社会认定为宗法社会,认为“自游牧社会,进而为宗法社会,至今无以异焉;自酋长政治,进而为封建政治,至今无以异焉。……宗法制度之恶果,盖有四焉:一曰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一曰窒碍个人意思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22]胡适提醒人们,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需要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对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他认为“可惜我们中国禁不起这三层考察。这三点之中,无论哪一点都可以宣告我们这个国家是最野蛮的国家。”[23]面对中国女性的命运,他说:“‘把女人当牛马’,这句话还不够形容我们中国人待女人的残忍与惨酷。我们把女人当牛马,套了牛轭,上了鞍辔,还不放心,还要砍去一只牛蹄,剁去两只马脚,然后赶他们去做苦工!”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全世界的人类里,寻不出第二国有这样的野蛮制度!”[24]

鲁迅的概括是集中而有力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25]“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接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26]“人肉筵宴论”是对中国社会静态的考察和概括,“两种时代论”是对中国既往全部文

明动态的考察和概括。无论对于历史还是对于现实,鲁迅的指控都在于这种文明把人不当人,在于它践踏和剥夺人的权利。在这里,人,成为鲁迅批判传统文化的唯一价值尺度。 正是在这一价值尺度的衡量之下, 中国传统文明才显示了其“吃人”的野蛮和残暴。这就是五四一代人整体反传统的理由。

由于这种立场的获得,五四启蒙主义者终于彻底超越了维新派思想家的新民思想,走上了现代启蒙主义的道路。长期以来,一些人往往错误地理解启蒙与救亡的关系,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立人之举看作手段,而把救亡和强国看作目的。这是对五四启蒙主义的严重曲解。考察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梁启超的“新民”学说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包括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些追随者,后来之所以背叛新文化方向而走上其他道路,也大都因为他们没有获得新文化运动领袖集团所获得的那种坚定的立场,甚至对其没有起码的认识。只要正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场景,对其目的和立场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五四启蒙主义者已经把人的解放和权利的保障作为根本目的,而决不是象维新派思想家一样为强国而新民,也不象孙中山们一样为建国而动员民众。当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没有因为“立人”而排斥“强国”,但是,他们决不是民族主义者,更不是国家主义者。在他那里,人是目的,是一切思考的出发点和价值核心,因而总是第一位的。按照他们的思想逻辑,国家只能以保障个人的自由和公民的权利而获得合法性。因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国家,是因为国家能够保障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障这一切,或者国家本身就成了个人权利的侵犯者,这个国家就失掉了存在的价值。

因此,在他们那里,国家不是可以凌驾于人之上的目的,更不是可以剥夺个人权利的借口。陈独秀说:“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27]他又说:“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盖保民之国家,爱之宜也;残民之国家,爱之也何居?”[28]李大钊在《“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中认为“我们应该承认爱人的运动比爱国的运动更重要。”按照胡适的说法:“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救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29]按照鲁迅的表述:“要我们保存国粹,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保存我们,的确是第一义。”[30]直到晚年,鲁迅在《半夏小集》中仍然表现着对以国家和民族的名义剥夺个人权利和侵害个人利益的行为的愤怒,并且提醒人们:“用笔和舌,将沦为异族的奴隶之苦告诉大家,自然是不错的,但要十分小心,不可使大家得着这样的结论:‘那么,到底还不如我们似的做自己人的奴隶好。’”由此可见,五四一代启蒙思想家借助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确立了一种国家与个人的新型关系原则。这一关系原则是与平等交换的市场原则相一致的,无论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个人与群体之间,都必须是自愿的平等交换,而不是野蛮的占有和掠夺。这种关系准则正是现代社会关系最本质的标志。

从维新派的“新民”到新文化运动的“立人”,是20世纪中国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五四时期开始,中国文学和思想文化中就存在着三个主题:救亡、启蒙、翻身。三个主题往往伴随着三种思想文化运动。启蒙运动区别于救亡和翻身运动的主要标志就是以人为目的,以人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和权利作为评判一切的价值尺度。

──────────────────────────────────

注释:

[1] 丁守和主编的《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即从1840年开始,萧●父与许苏民的《明清启蒙学术流变》则从16世纪30年代开始。

[2]《原强》,《严复集》第一册P27。

[3] 《康有为全集》(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P802。

[4][5][6]《新民说》,《饮冰室・专集之四》。

[7]《新大陆游记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P124。

[8]《古议院考》,《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P96。

[9]引自《猛回头--陈天华邹容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三纲革命》,署名“真”,见《新世纪》第11期,198月出版。

[11]署名绝圣,见《新世纪》52期,196月出版。

[12]《女子世界》第4期,194月出版。

[13][14][15][16]《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P717,P721,P722,P749.

[17]《坟・文化偏至论》。

[18]《敬告青年》,〈青年杂志〉创刊号。

[19]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胡适文存三集〉。

[20]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21]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六)〉。

[22]〈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文章选编〉上,P98。

[23]〈慈幼问题〉,〈胡适文存三集〉。

[24]〈祝贺女青年会〉,〈胡适文存三集〉。

[25][26]鲁迅〈坟-灯下漫笔〉。

[27]陈独秀〈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每周评论〉第三产业5号。

[28]〈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文章选编〉上,P71。

[29]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30]鲁迅〈热风-三十五〉

从战争喧嚣到和谈攻势 篇7

下半年高调缓和,力倡合作

观察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上半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下半年高调缓和,力倡合作。2013年半岛局势依然如此。由于朝鲜半岛局势起伏变化,基本上由朝鲜掌握主导权,因此,探求这一规律变化的动因,主要也是从分析朝鲜的利益追求入手。

从年初开始到目前,在这半年中朝鲜做了三件事。

一、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其核计划进入“收官之战”。

掌握核武器,成为核国家,是朝鲜的既定国策,三代领导人不曾动摇。谈判、签约等,不过是他们为推进核计划谋求时间和安全的策略选择。

朝鲜的核计划实施由两部分构成,即核武器研制和投送手段即导弹技术的开发。

经多年努力,朝鲜的中、短程导弹技术较为成熟,且已部署成军。但其远程导弹多次试射皆告失败。不过,2012年12月12日,朝鲜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的发射活动终于成功。由此,从理论上说,朝鲜获得了可以攻击10000公里以外目标的能力。

朝鲜此举明显违背了安理会的有关决议,故安理会于今年1月22日通过2087号决议对朝进行谴责和制裁。

像以往一样,朝鲜对安理会决议采取坚决拒绝、坚决对抗的态度。他们顺势造势,以外务省和国防委员会名义先后发表声明,宣布废除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及其达成的“9.19”共同文件,收回弃核承诺,接着便宣布将进行新一次核试验。今年2月12日,朝鲜悍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

与前两次核试不同,朝鲜第三次核试有以下特征:

1. 朝鲜宣布这次核试使朝鲜核武器实现了小型化、轻型化和实用化。

2. 业内人士分析,朝鲜这次试爆的是一颗铀弹。若此,则表明朝鲜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大幅提高。

3. 美国权威人士透露,这次核试有伊朗参与。伊高官亲赴现场观察,技术共享,伊为此向朝支付数千万美元。因此,这次核试爆带有商业性质。

4. 核爆当天,朝外务省发表声明,促美及国际社会或者承认其发射和核试合法,承认其为核国家,或者开战,必须“二中选一”。

因此,朝鲜这次核试带有“收官之战”的含义:核计划臻于完成,并迫使国际社会承认其为核国家。

二、加剧战争气氛,演练“圣战统一”。

安理会对朝鲜第三次核试做出了明确的但较克制的反应。3月7日,安理会通过2094号决议,对朝进行谴责,决定通过金融制裁、违禁物品禁运等措施遏制朝鲜进一步发展导弹和核武技术的能力,但排除了对朝鲜进行武力制裁的可能性。这个结果为朝鲜借势谋求实现拥核后的下一个战略目标提供了机会。

朝鲜下一个战略追求就是以核武为依托推进国家统一。朝鲜自认为它已是“拥核国”,“朝鲜核问题”这一页已经翻过去。对此,《劳动新闻》在今年4月30日的一篇文章中交了底,承认朝鲜拥核目的之一就是“赢得半岛统一”。

3月5日,即安理会通过决议前两天,朝鲜国防委员会声明:彻底废除停战协定,朝鲜半岛回到战争状态,朝鲜军队准备随时实现“祖国统一大业”。3月8日,其专门对韩机构“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进一步明确宣布:全面废除其与韩国签署的关于互不侵犯的一切协议,废除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同一天其武力部副部长宣称“驻扎在祖国统一战争前出阵地的人民军官兵及导弹部队已处于待命状态”。此后朝鲜开始进行战争动员,金正恩频繁视察前线部队,号召军队做好准备,“打响祖国统一大战的第一炮和信号弹”。

韩国则与美国展开大规模联合军演。代号为“秃鹫”(3月1日至4月30日)、“关键决心”(3月11日至21日)的联合军演同时进行。3月24日韩美签署“关于联合应对局部挑衅计划”。

3月26日朝最高司令部命令全军进入“一号战备执勤状态”,在元山一带进行“国家级演合军演”。3月29日金正恩召集紧急作战会议。3月30日朝鲜政府发表特别声明,称朝鲜半岛不战不和的局面结束了,南北进入战时状态,称“没有人能阻挡为祖国统一大业而战的朝鲜军民”。4月5日和9日,朝鲜甚至通告在平壤和韩国的外国人撤离,因为朝鲜“不愿看到战时外国人伤亡”。

至此,朝鲜半岛处于停战60年来最接近战争的局面。然而,4月中旬以后紧张局势骤然降温,战争叫嚣声嘎然而止。

三、发动和谈攻势,“熊掌”之后朝鲜谋“鱼”。

朝鲜武力统一演练嘎然而止之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1. 中国调整对朝政策,坚决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

制造战争危机严重危害中国和东亚地区各国的根本利益。4月6日中国外长王毅表态:“不允许在中国家门口生事。”4月7日习近平主席批评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和世界搞乱。”4月13日李克强总理指出,在半岛和本地区挑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与此同时,中国严格遵守并落实安理会决议,注销朝鲜在中国的四家银行帐户,调整对朝援助和合作项目等。更主要的是,与以往“半岛生事↑美韩军演↑中国视之为‘醉翁之意不在酒’↑中美关系紧张”的逻辑线条不同,这次半岛发生危机,中美间立即进行沟通,双方就维护半岛无核化和维护半岛和平稳定达成广泛共识。

2. 面对危机美国表现出强势介入的姿态。危机之初,朝鲜宣布将华盛顿作为“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目标,朝鲜以为如此可逼迫美国减少对半岛事务的介入。但美国却采取了更加强硬的行动,先后派遣B-52、B-2战略轰炸机到半岛进行模拟轰炸,派F-22战机赴韩,把X波段雷达调往半岛等。特别是3月24日美与韩签订“关于联合应对局部挑衅计划”,协议规定,一旦有事,美军可不经其他程序立即介入,且可对朝进行纵深打击。这极大地降低了美军介入的门槛,且一旦介入即全面战争。4月16日,美国一架直升机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失事,此事透露出一个巨大秘密:美国正把其驻日本的第31陆战远征分队调往韩国,为半岛局势恶化做“实质性准备”。这使朝鲜认识到,在未来的一场军事对抗中,朝鲜达其目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样,进入5月以后朝鲜开始转变策略,以另一种面貌展开和谈攻势。

5月14日至17日,朝鲜出人意料地邀请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的特使饭岛勋访问朝鲜,金永南会见并称之“肩负非常重要的使命”,日本特使“与朝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坦率交谈”,但对会谈内容守口如瓶。

5月22日至24日,朝鲜军方一把手、总政治局长崔龙海作为金正恩特使访问中国。中国领导人会见之,中国有关人员与之会谈。

6月6日,朝鲜主动向韩提议举行朝韩部长级会谈。双方于6月9日举行局长级预备会谈,并达成12日举行部长级谈判的协议。但后来由于代表团团长级别问题,会谈未能举行。依朝鲜提议,7月初双方开始就重开开城工业园区问题进行谈判。经过七轮会谈,8月14日终于达成协议。与此同时,双方还就离散家属见面、重开金刚山旅游谈判等事项达成协议。朝韩关系出现极为戏剧性的缓和局面。

6月16日,朝鲜向美提议举行“高级会谈”,前提是只谈签订和平协定取代停战协定及改善朝美关系问题,不谈核问题。美国的前提是在弃核问题上朝鲜必须表现出诚意并有所行动,才能谈及其他。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会谈难以举行。朝鲜以被逮美国人裴俊浩狱中苦难和病痛为筹码给美国施压,美国坚持不做交易。

7月2日,朝鲜派出副外相金桂冠访俄。

不能止于对表面现象的陶醉

朝鲜最近的外交和谈攻势,特别是对韩外交,颇有些成效,使半岛局势趋于缓和,不少人对此颇感欣喜。缓和总比对抗好,但是,我们不能止于对表面现象的陶醉,更不能陷入“打一巴掌即哭,给块糖即笑”的儿童心态。我们应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国际制裁初见成效,维护半岛无核化处于成败关键期。

从今年3月和4月的战争喧嚣到5月中旬后的和谈攻势,朝鲜先后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固然是其推行核计划之体现,同时也反映出安理会通过2094号决议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有关国家严格遵守并大力落实对朝制裁决议后,朝鲜处境愈加困难,不得不调整策略。朝鲜目前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弃核而生,还是拥核而死。朝鲜展开和谈外交,谋求妥协,实际上是在做重大抉择之前为其拥核生存的可能性做试探。目前,中、美、俄、日都坚持朝鲜必须回到“9.19”共同文件上来。韩国虽然在开城工业园区问题上与朝达成协议,但韩国对朝外交比任何时候都更明确要坚持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朝鲜弃核。

在国际制裁初见成效、朝鲜开始感到不弃核其道路将越走越窄的时候,我们必须提防错误思潮的影响,以免使维护半岛无核化进程功败垂成。这主要是:

绥靖主义:认为朝鲜拥核是它感到不安全,它拥核后就会安静下来。但朝鲜明示拥核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武力统一,已有力证明上述判断是错误的。

失败主义:认为朝鲜弃核已是不可能的事,我们只能接受现实,变要求朝鲜弃核为对其核武进行管控。这实际上是自我欺骗。

偏安思想:认为维护朝鲜稳定优先于维护半岛无核化。只要眼前不出事就好,至于十年后出现什么严重局面,让后人去处理吧。

糖块哲学: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微笑握手总比怒目相争好。对于“来之不易”的缓和(其实变脸只是瞬间的事),都应给予奖励。这是“打一巴掌就哭,给块糖就笑”的幼稚心态。

二、对当前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1. 关于六方会谈

近来朝鲜宣称可以进行“没有前提条件”的六方会谈。在朝鲜宣布“9.19”文件作废、“绝不会有半岛无核化讨论”的情况下,朝鲜的“无条件”就是最大条件。六方会谈的宗旨是通过谈判促朝弃核,维护半岛无核化。朝鲜则主张即使重启会谈,也不能讨论朝鲜弃核问题,而是朝鲜以“拥核国家”身份与其他核大国“平等地”讨论核裁军问题。这是对六方会谈的颠覆性主张。

2. 关于三方或四方会谈

早在2009年4月朝鲜声明永远退出六方会谈后,是年7月朝鲜提出用其他形式会谈取代之。朝鲜最近提出搞三方或四方会谈,乃旧话重提。朝鲜没有说明“三方会谈”是哪三方。但2007年10月卢武铉访北时朝鲜曾主张“朝、美、韩”三方会谈,议题是讨论签署三方和平协定取代停战协定,改善朝美关系,在保有核武器的前提下与美建交。关于四方会谈,朝鲜曾提出由朝、美、俄、中参加,“四个核大国”“平等地”讨论核裁军问题。其实,这里隐伏的前提仍是各有关国家首先承认其为核国家。

3. 关于用和平协定取代停战协定

理论上说,只有用和平协定取代停战协定,才能维护半岛长久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在朝鲜不顾各国普遍反对、闯关拥核的情况下,签署和平协定就异化为承认朝鲜拥核“合法”,并为其推进核计划提供安全保障。这是因为和平协定签订的前提是国家间的相互承认,其内容是互不侵犯。因此,签订和平协定必须与朝鲜弃核同步进行,同步生效。

4. 关于对朝援助和经济合作

上一篇:社区服务活动实践报告下一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