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共7篇)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篇1

因材施教原则

1.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

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运用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出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1.每位教师谈谈本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差异程度。

二 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搞好因材施教。

三、面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1.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3.据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动态”的评价模式 4.进行互动有效的课堂提问。

5.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6.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内容

四、总结本次活动。

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篇2

一、体质差异的因材施教

教师在平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于幼儿的爱应该体现于细微之处, 体现在与孩子接触的每一天。近几年发现, 体弱幼儿和体胖幼儿的比例大大增加, 这是由于现在的家长大多是“80后”, 是新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 他们在教养孩子的方法上有很多值得商讨的地方。这时及时地做好家长沟通、细心科学地关心体弱与体胖幼儿, 显得格外重要。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对于那些体弱体胖的幼儿要注意区别对待。在饮食方面要求体胖儿进餐时先喝汤、进餐速度不宜过快;体弱儿则引导其不挑食、厌食。在户外活动量方面可以加大体胖儿的活动量、对体弱儿适当减小活动量。生活护理上应该时刻注意体胖儿容易出汗需及时引导他们补充水分, 体弱儿应引导他们根据需要增减衣服等。这样, 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爱, 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能力、兴趣、心理方面的因材施教

在幼儿期间对事物好奇、好动、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特有的表现, 教师要根据这些年龄特点随时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根据年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 可利用观察实物、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 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对幼儿的一些随机教育尤为重要, 可以利用谈话、散步等时间结合幼儿的兴趣开展小活动, 抓住他们求知的心理了解自然现象。根据个体差异, 关注个别幼儿的个别需要是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不要一味地按照备课环节推进, 而多关注幼儿的接受程度。青年教师尤其要注意此方面, 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忽略幼儿的能力, 活动要面向全体, 让幼儿多讲多说多动, 充分挖掘活动的价值。

三、“乖幼儿”与“调皮幼儿”的个性因材施教

每个班级中都有个别幼儿表现极“突出”, 这表现为优秀和落后两个极端, 怎样对这两种幼儿进行教育, 我认为必须因材施教, 优秀幼儿的智力、能力、接受力相对来讲都要高一些, 在活动中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就能自主思考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是良性循环, 不但能促进他们爱动脑勤思考, 而且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落后的幼儿才是难题, 他们往往接受能力较弱、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他们的思想, 如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关键, 教师尤其要注意不能冷落他们、歧视他们、排斥他们, 反之要多亲近他们。首先做好思想工作,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不要冷落、歧视、贬斥, 而要亲近、鼓励。在教学中 , 要给予这 些幼儿更 多关心 , 多下工夫 让他们多 问、多说、多练习, 也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带动他们, 多方面地引导他们。

四、教学活动中的区别因材施教

课堂就像美丽的花园, 有着许多种含苞待放的花蕾, 教师就像园丁, 要熟知每株植物的习性, 在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浇水、施肥, 这样才能让每一朵花蕾都绽放美丽。幼儿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积极互动型, 一种是调皮捣蛋, 还有一种是表现平平型。对于第一种和第二种的幼儿, 教师可能关注的会多些, 因为第一种幼儿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流畅地进行, 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而对第二种幼儿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必须关注他们。分析第二种幼儿导致他们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不排除这几点:有的幼儿由于年龄、兴趣、接受能力等因素常表现出注意力不持久, 不专心与教师互动等, 有的幼儿玩东西, 有的幼儿发呆。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并且用眼神、动作及激励的语言加以引导, 让其专心听讲。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 必须随时注意幼儿的情况, 掌握幼儿的心理, 尽量以活动激发所有幼儿的兴趣, 使其积极参与活动。而第三种幼儿就是经常被忽视的幼儿,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班内的每一位幼儿, 你的每一次关注将决定着第三种幼儿向第一和第二种幼儿的转变。教师只有及时地观察发现并给予及时的干预, 才能真正面向教育全体。

五、注重全面发展的因材施教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于幼儿的培养当然也必须考虑全面性, 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性格、能力、优缺点等进行教育。例如:有的幼儿智高而德疏, 心强而体弱。虽然学本领用功, 各方面能力较强, 但是德育不足, 爱动“小脑筋”, 体质较弱, 自我服务的能力较弱。另有幼儿德高而智差, 品质非常好, 热情大方爱劳动, 但是学习能力平平。这时就非常有必要因材施教, 根据每位幼儿的所长进行扬优补缺引导, 使每位幼儿都全面发展。

六、利用教师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等因素进行因材施教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 教师常常处于一个众目所视的位置, 教师的面部和幼儿的视角往往成一条直线, 因此, 教师的面部表情会直接影响幼儿, 在不同的活动中教师的面部表情要轻松、快乐、无奈、悲伤等, 在适当的时期对适合幼儿使用恰当的表情, 也会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肢体语言也是一样, 再配合表情、语言的使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从而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 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 起到良好作用。

七、师幼间平等关系恰当把握的因材施教

教师与幼儿之间应是平等的。虽然幼儿年龄小但是教师要尊重幼儿。幼儿之间存在性格的差异, 比较开朗的幼儿总是喜欢跟教师接近, 表现出极强的亲近感。在互动中他们对教师的关爱直率坦诚, 教师应该主动观察了解幼儿。对幼儿的爱千万不能视而不见, 一定要珍惜, 否则会伤害幼儿纯洁无瑕的心。在情感方面必须做到平等, 使这些幼儿意识到自己同样是班级中的一员, 同样受到大家的欢迎。对于调皮的幼儿教师还要本着慈母的心, 爱护他们, 包容他们, 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拉近他们与教师的距离, 真正做到感情融洽, 这样班内所有幼儿就会感受到自己生活在集体中, 就会维护自己的地位, 同时激励幼儿在平等的环境中严格要求自己, 适应良好环境。对于胆小内向型的幼儿, 他们在集体中的话语总是不多, 基本上不和教师交流。对于这样的幼儿教师更要关注, 主动接近他们用语言和行动感化他们, 让他们对教师敞开心扉, 完善人格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种方法改变一位幼儿。教师在不断的实践、摸索、总结中得出种种因材施教的方法, 可以说是有规律可循的, 与其说是一种教育形式, 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思想, 将随着实践、摸索、总结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篇3

一、善于观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差异。

学生群体由于知识能力、道德水平、相貌性格以及家庭背景等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要适应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运用学生的差异。要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实施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有效措施。没有因材施教,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先关注“材”的各方面特点,教育教学中既要把精力放在面向全体学生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获得发展的方案。

“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其目的不是消灭差异,而是承认个体差异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发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二、总结观察,让教师在课堂分层教学,全面发展

1.分层提问。这主要指教师在提问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做到人尽其才。分层提问,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他们感受成功创造条件。

2.分层练习。练习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这里的分层练习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设计出的“阶梯”状的练习题,这些题包括必选题(基础题),任选题(难度稍大的题,不需全部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好恶任意选择一题或两题),思考题(主要为A层生设计,B层生可以尝试着练习)。

3.分层评价。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状况,即时、准确地鼓励、表扬或提醒,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C层生多说,敏锐捕捉他们细微的进步,及时表扬让困进生体会到学习的喜悦;对A层生作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要出色地完成才能予以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表扬的价值,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不足,以免滋长自满情绪。至于对B层生教师也不能忽视他们取得的成绩,也要把握好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指导

由于学生间存在差异对学生进行指导也要区别对待。困进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无信心,思想负担较重。对于他们,教师应该扫除他们的思想包袱,耐心疏导,不挖苦、不讽刺,帮助他们找到差的原因,扫除他们在学习上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对于中等生,重在知道学习方法,思考方法。对于优生,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时时教育他们戒骄戒躁、克服缺点,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培养创新能力。

四、课后分层评价,健康发展

传统的评价用单一的量化、标准化测试来评定每一个学生,这种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灵活的、具体的,力求做到:口头与书面相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要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评价上,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等。例如,对作文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互评、师生一起评价等方式。教师评语,不应只停留在对主题、结构、方法、字词句的评价上,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写不同的评语;对性格较内向的、感情较脆弱的、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要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肯定,让他们树立起信心,看到今天比昨天好,相信明天比今天一定会更好;对进取心较强的,但又较容易满足于现状的学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要多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给他们以压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浅谈小学生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 篇4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而校长的领导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各方面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关系到整个学校教育教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从法律的角度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法人代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主管。特别是中心学校的校长,领导着全乡镇不同区域的教育,他的决策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校长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喜厌好恶对全乡镇师生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这句话说明了校长对学校的决定作用。所以我认为,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乡镇中心学校的校长,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强化自己的品质修养,立足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加强农村乡镇中心学校的管理,这样才能当好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中心学校的校长。

作为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下面我就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小学管理工作作一些初浅的探索。以工作实绩和亲身实践讲述我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与同仁共勉。

一、学校管理力求规范,科学高效

学校的管理是秩序,是规范,是硬件,是目标,是艰苦细致的日常工作。中心学校本着“要求规范,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原则,围绕以目标管理为导向,过程管理为基础,情感管理为动力,质量管理为核心的思想,在不断补充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校长是学校第一责任人”的角色意识,明晰权责,实施校长负责制。坚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教育管理中,紧紧抓住民主管理和依法行政两个重要环节。

为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教育效益,我做了一些改革探索:一是进行了以人事制度为主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尝试改革,制订了《学校人事制度管理办法》、《学校领导责任追究办法》、《学校领导作风要求》等相关管理文件。学校严格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各学校把校务公开当做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校务公开必须具有的几个重大事项。一是学校购买各种物品、仪器要实行分层次公开制度,实行阳光作业,以防暗箱操作;二是对社会和家长关心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勤工俭学收支经费,以及“两免一补”、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发放的情况公开;三是对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办学决策、教学改革方案、职称评定等随时公开; 四是对重大开支项目,如修缮费、行政办公费、水电费等按季度公开。一学年,中心学校、各完小、中学校务公开4次,并做到规范化、制度化。这一制度的推行营造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管理学校的氛围。公开使得学校的决策与管理置于教师与家长的监督之下,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形象。

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学校强化依法治教、依法收费的思想意识,实施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不仅直接关系教育部门的形象,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中心学校把握方向,紧扣主体,服务大局,树立并巩固学校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一是成立了中心学校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认真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发放政策;三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发文认定各校报账员,严审各项开支,严格各校校产及财务管理,厉行节约,充分发挥各项教育经费的作用,做到专款专用,规范收缴分离,规范资金管理使用,使其发挥最佳效益。

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带领中心学校工作人员整理撰写《学校管理材料汇编》,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制定《人事管理实施意见》、《中心学校管理人员考核方案》、《中小学校长考核方案》、《学校教学奖惩办法》、《村小教师教学奖惩办法》、《中小学“两级毕业班”教学奖惩办法》、《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方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学校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文件,以上文件经教代会上讨论通过,付诸实施。

明确管理范围,研究管理责任。依据教育规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预测与现实相结合、已有的规划经验与科学的规划相结合的特点,为加快我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建设“农业、工业、旅游业一体化”乡镇,迈向新型农村乡镇和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制定《教育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确定了学校整体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指导学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总的说来,基本做到了:一是学校教职员工职责工作目标的规范;二是学校、教职员工行为过程的规范;三是考评过程的规范;四是工作目标、行为考评管理规章制度深入人心,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五是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管理。

安全工作是学校健康、有序、稳步向前发展的根本和保障。一定要把安全工作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让“安全”这个词深入到每个领导、教师及学生之中。基本做法是:①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突发事件应急小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重大安全事故处理领导小组、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以完小为单位成立相应的安全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并明确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分工明确,相互协调。②抓好安全工作的常规管理。第一是全面落实省、市、县各级下发的安全文件,从源头堵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是抓学校安全工作的检查落实情况,学校每日实行安全检查登记(含师生出勤、环境工作),学校实行月报制,每季度最末一月实行安全检查季报制;第三是抓好师生食堂的管理,对办有食堂的学校,严格实行采购、销售、流水登记及采样存放制。③抓好学校师生常见病和安全工作的自救教育。避免群体感染、突发事件能有效控制,避免师生伤亡的有效途径。学校结合季节变化,对师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对食堂、宿舍、教室、厕所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消毒,切断疾病的传染源,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④抓好中小学实验药品、强酸、强碱的使用和管理。针对实验室的强酸、强碱,第一做到双人双锁保管;第二实验药品消耗设有详细的登记制度;第三对实验中的器皿做到及时清洗、规范摆放;第四对实验后的有毒液排放做到安全可靠,不给校园和周边环境带来污染。⑤抓好常规管理与季节性管理,使其有机结合。⑥抓好安全责任书的落实和奖惩。中心学校与各完小、初级中学每年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依据对各学校安全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中心学校每年实行量化考核,对完成情况好的学校进行奖励,对完不成或因管理疏漏、不到位出现不安全事故的第一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⑦抓好学校校舍的管理。现实中一部分师生还在砖木建筑中上课和住宿,这类建筑属“普六”时期的建筑。学校为确保师生安全,每年应从紧缺的办公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对校舍进行维修,确保师生安全。同时,对裸露的照明电线(含老化的)进行彻底更换,在雨季来临前对校园内及周围防洪进行充分排查,妥善处理,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8)对住校生实行24小时的值班巡查制,对其进行必需的监控。

二、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促进均衡发展

在调动积极因素,盘活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尽力抓住可以引资、配款、捐款的一切机遇,竭力做好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积极加强校点调整,以加强119希望小学、雷锋希望小学建设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两所希望小学,推行并聚集公路沿线学校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发挥中心小学(119希望小学)、雷锋希望小学以及公路沿线优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上的辐射作用,逐步加强边远、山区学校(即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全乡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均衡发展。

三年来,积极争取各种资金改善全乡教育教学条件,雷锋希望小学投资19万元启动建盖综合楼,其中建行云南省分行领导、职工捐款5万元,昆明四十三医院捐款4.3万元,教育局拨款5万元,村民委员会拨款2万元,村民捐款1万元,启动建盖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90平方米,投资10万元。同时投资1 0万元打挡墙及校舍维修改造。云南省三环化工集团投资40余万元,建盖张所完小教学楼及相关辅助设施。新田完小新建回族食堂一个,投入1万元,校舍维修投入3.5万元。清海完小改建学生宿舍、食堂投入0.6万元,新建混凝土球场一块,投资3.5万元。竹沟完小新增加课桌椅60余套,投入0.7万元,积极争取资金30余万元,建盖学校综合楼,投入3万余元打造混凝土篮球场,校舍维修投入1.5万元。多姑村委会投资6000元,中心学校筹、引资12000元为多姑完小打造围墙350米,校舍维修投入1.5万元。启动建盖栽开完小综合楼及改建围墙400余米,总投入38万元,建筑面积446.7平方米。天生村委、中心学校共同协商划地,并筹资3万余元建造天生完小牌坊,用铁丝围圈村委会的一片古树林作为学生课外的活动场地,并作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型公园,经过多方争取,天生完小已实现昆明市标准化建设,投入资金617.35万元。金所初级中学新增加课桌椅150套,投入1.968万元;购置铁床50张,投入1.25万元;投资10万元建学生厕所,又投资10万余元进行学校绿化、美化、优化改造,争取到昆明市农村示范初中建设资金620万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海子小学投资36万元进行教学楼建设及原校舍维修。119希望小学投资43万元进行危房改造、围墙打建及学校“小公园”建设。摆宰小学投资6.5万元进行维修及排危改造,摆宰完小自筹资金0.6万元,师生动手自建沼气池一个,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和师生的生活和办学条件等等。中学、竹沟小学、119希望小学即将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学校。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始终把硬件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在上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举全民之智,聚社会之力,带领中小学校紧抓机遇,多方协调,务实进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营造了安定、安全、和谐、健康有序的育人环境。

三、加快步伐,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依据相关要求,中心学校、中学及各完小分别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并组织全乡学校做好:一是硬件环境建设;二是资源的接收和资源库的建设;三是促进资源共享和利用;四是人员的培训。乡、校领导小组组长分别由中心学校校长、各完小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由各校教导主任或技术骨干教师兼任。涉及的各个项目校点,按省、市、县要求足额、按时上缴配套经费。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每个校点配套0.7万元;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校点:卫星接收点配套0.17万元,光播站配套0.03万元。

经费投入是远程教育正常运作的保障。居于目前农村学校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前提条件,我要求各学校挤出资金,因地制宜,以小投入赢得大效益。自“明天女教师远程教育项目校点”在我乡落实至今,共有12所学校投资6000余元,自购PcTOTV转换器,组成简易多媒体教室,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购买课改教学光盘以及空光盘,用于拓展资源和下载资源使用。总之,开源节流,保证远程教育正常经费的投入。在中学建立了教师备课系统,开通了局域网,对教师进行网络培训。

四、拓宽思路,大力开展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要以自主、自立、自创的工作要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旨,以服务教学和服务师生为准则,拓展教育渠道,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调动积极因素,实施“小型养猪场、小型养鸡场、小型经济林果、小型购销服务部”四小工程。加强勤工俭学工作,一是盘活学校存量资源,解决学校行政经费紧张的矛盾,改善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条件,促成育人合力;二是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到“实践出真知”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积极争取、协调,划、列勤工俭学基地。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基础是前提,各级支持是保障。经过多方协调,各村民委员会、学校积极划、列勤工俭学基地。

2.因地制宜,发挥土地资源和乡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勤工俭学。例如:(1)新田完小:充分利用学校空房,力所能及开展养殖业;在校园内的勤工俭学基地种植蔬菜0.5亩,确保学校食堂的需要,改善学生伙食,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2)哨上完小:①发展养殖业,学校建盖卫生厩,已成功养野猪20头,养野鸡1500只。②栽种的经济林果已见成效,现有经济效益的花椒树、板栗树、四季椿树共计600余株。

(3)竹沟完小:充分利用4亩勤工俭学基地建设苗圃基地。

3.以其他形式,拓宽勤工俭学渠道,增强教育感染力,提高效益。各学校在逐步解决好“三种关系”、明确“一个概念”的前提下,一是结合学校实际,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服务学生为主体,开设小卖部,并做到“三证”齐全(卫生许可证、健康证、营业执照),合法经营;杜绝出售“三无”(无厂家、无商标、无出产日期)的食品,以及过期食品、禁止出售的商品。例如:全乡校园开设小卖部6家,每年创收9000余元。二是部分学校食堂,以服务教学和服务师生为准则,实行承包,在合同既定范围内经营。例如:张所完小实行学生食堂承包制,每年租金1500元。

五、德育工作,注重质量,追求实效

为认真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落实“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制定下发《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工作方案》。要求教师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在学校这一人生起步的阶段磨炼“五功夫”: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创新。重视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的建设。新生入学就开展以规范教育为中心的入学训练,以“新、恒、细”作为思想工作主线,常抓不懈。通过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通过同类区交换监考教师,严肃考纪,从小学培养良好的考风,做实教育教学工作。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建立校长、家长、班主任三级管理,同时开展团支部、少先队、班干部三级自主管理网,两线交叉,双管齐下,效果甚佳。延伸德育工作。一是家访调查,每位班主任坚持全员家访,或请家长到校交谈,召开家长会。二是学校组织检查队,防止学生在路上有违纪行为,防止坏人对学生骚扰。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感悟能力,各学校从学生感情出发,以师训为桥梁,以亲情为归宿,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强化养成教育。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进行系列的思想教育。通过团支部的培训学习,主题班会及各种活动,用崇高的精神塑造人,培养严肃、认真、刻苦的作风。同时,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聪明才智。

加强德育科研,提高育人水平。以德育科研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规范班会活动课,提高班会课的教育效果;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究。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带领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在全乡学校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成果总结展评活动,例如:我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此项活动,共有25人获奖,中心学校已连续两年被中央教育科研所、中国教育报社评为“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六、立足科研兴校,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兴教育科研之风,走科研兴校之路。

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提高,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分别达71.43%、44.2%,校长持证上岗率达100%,为学校实施科研兴校创造了有利条件。各学校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师身边的问题入手进行教研活动,使教研与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并做到有效,有用。各学校每学期举行两次以上的课题专题研讨会,教师在一学期末写出阶段性总结或研究论文,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为避免闭门造车而故步自封,顾此失彼而走马观花、搭花架子,不求实效的教研活动弊端,教学教研活动不再划分片区开展,而是以乡、校为主,整体开展。同时,要求各校必须本着“更新观念,积极探索现代教学方法”的原则,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平台,开放课堂,求得实效。

2.由中心学校主办的《金所教学教研》,属县内乡镇学校第一家,现已刊出三期。为全乡广大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我乡的教学科研品位,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好评。

3.育学习之风,走学习提高育人素质,强固教育生产力。

虽然学校办公经费紧缺,但为提升教师的育人素质,仍然选派教师到其他乡镇及市县观摩取经,听专家的讲座和论坛,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云南教育》、《课程教学研究》、《昆明课改实验通讯》,《寻甸教研》、《课改关注》;学习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以及国家、省、市、县配给各学科的课堂实录光碟。在视觉感受和心神领悟的前提下,挖掘本校教师潜能。在校内广泛深入地开展教研活动。①各校积极开展课改年级和非课改年级的学科论坛: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语文,数学、品德、自然、英语及其他学科教材的教学特点;研究各科《新课程标准》,探讨教材教法;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的认知特点;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和差生的辅导方法及家访艺术;研究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五环节”等,并对此开展充分地讨论、相互交流。②打破类区界线,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学习,校与校之间相互切磋,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观摩,尽快将教研活动中教师的所学、所悟应用于教学实践。③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和中小学生学科知识竞赛。一是在全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教师可选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魏书生文选》、《走进新课程》、《云南教育》等书籍。在读书活动中,组织教师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体会,开展校级评选活动,评出优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④鼓励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名师专家的讲座,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同时,要求外出教师在学习期间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认真听名、特教师的示范课,认真听取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学习培训结束后,参加学习的教师要认真梳理并消化吸收,返校后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保证学有所得。并在本校或全乡学校上一至二节示范课,以点激面,发挥其应有的示范效益,从整体上提高全乡教师的整体素质。并将好的管理经验、教学经验向其他学校传递和辐射。⑤每年组织1~2次课堂教学竞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⑥每年组织一次全乡性的教师教学论文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改进全乡教育管理、教学教研工作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努力保障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各类教育法规及文件,使全乡师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充分体现民主管理、民主治校,让师生有话说,敢说话。在重大事件上,采取民主、集体讨论决策的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八、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正、公平和谐发展 1.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发展。

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金所学校已经顺利完成了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九年一贯制”管理体制,实行校长公开竞争上岗制,完成中心学校校长公选。我们以教育改革为契机、以教育改革为发展动力,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积极因素,全面推进金所教育稳步、持续向前发展。学校依托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类管理规章制度,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现制度化、法制化加人性化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公正、公平的各级竞争聘用机制,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有能力、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领导班子,实现学校办学效益产出的最大化。不断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建设,创造机会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水平,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建立一支高效合格的师资队伍。加快教育资源的整合,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做强做大特色学校,窗口学校,充分发挥特色、示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创办全县一流的示范学校,树立金所教育的优质品牌和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运转,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使学校的发展与金所社会的发展同步。

2.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竞争机制。

(1)岗位聘任:全乡教职员工实行岗位聘任制,根据工作实绩,一年一聘,坚持顺向聘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2)职称工作:重工作实绩、重工作态度,按学校编制数,组织职改工作,逐步实行竞聘上岗,职称评、聘分开,可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集思广益,重新制定新的管理规章制度,实行重过程、重实绩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4)积极争取各方面意见或建议,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方案(总工资=岗位工资+课时工资+绩效工资)。

(5)人事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使条件好的中小学教师有压力,质量低劣的教师有震动,使在条件差的山区学校工作的教师有机会进入条件好的中小学,在乡内建立合理、公平的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

(6)评先选能:在各种评先选能的活动中,重工作实绩,重过程管理,不搞领导指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暗箱操作。

(7)奖惩待遇:根据《学校竞聘上岗条件及量化办法》和《中心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和实施细则》,实行教师竞聘上岗和绩效工资再分配,每学年进行一次评定,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九、办学社会效益日益提高,当地人民群众较为满意 1.实施校本课程开发,铸造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支持下,由金所乡中心学校带领多姑完小全体师生循序渐进地实施“弘扬彝族文化和风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中,对“弘扬彝族的文化和风情”的课题进行初步研究、设计、实施、评价。在教学中应用了“集体备课,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实践中构建了彝族文化课、刺绣组、纺织组、绘画组。不仅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弘扬彝族文化和风情,铸造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对彝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补充和延伸,开发了少数民族地区所蕴涵的丰富教育资源。迄今为止,此课题实施两年多来,运转正常,取得了一定成效,师生、村民反映良好。为学校乃至全乡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给予一定的启示,对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以及校本培训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并为课程的改革、有效的校本课程教学策略的形成,以及有关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金所乡的人口、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等特点,追求与现代新昆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特色,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之一。要把“规范办学、创建特色”作为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把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作为学校长期努力的方向。

雷锋希望小学自行编排的校本《德育教材》,已编撰完成并在学校开始实施。其他各学校各有专题,并开展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

2.以课题和专题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2008年1月,由金所乡中心学校、金所乡初级中学分别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写作素材开发策略研究》,经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研究审核,正式批准立项。金所乡此次申报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写作素材开发策略研究》,计划历时三年(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学课题组主要在七年级开展课题研究,小学课题组主要在雷锋希望小学、119希望小学、竹沟完小三所学校开展课题研究。随着我县543倍增计划的实施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身处城乡结合部和云南省“八大特色工业园区”的金所,工业化进程日新月异,区位优势日益明显,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多出人才、多出高质量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全面实现“优质教育”,凸现教育与工业、农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尊重学生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篇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为首要目标,强调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应以学生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一、教材内容从贴近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它并不就指数学内容本身的价值,而应体现在教师如何组织数学教材,如何使学生实现其所学数学内容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要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创设生活情境,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滨河公园原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教师没有直接出示这一例题,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到公园去都玩过游船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一日常生活事例激起了讨论的热潮。于是老师又说:“我知道大家的感受一定很多,不过,今天我们不急着谈感受,而是游船的老板遇到麻烦事儿,想请大家出出主意。”一听说是帮忙出主意,学生的兴致更浓,个个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想听个究竟。老师告诉说:“王老板在公园承包了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国庆节就快到了,他也想趁这节日旺季多赚点钱,可一时又拿不定主意。大家有什么好的合适的办法,给他出一个,行吗?”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有的建议增加每条船的租金,有的建议增加游船的只数,有的建议缩短每船每次的使用时限,还有的建议大大增加超时的处罚金,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应增强宣传力度,并增加一些奖项来吸引游客……。教师夸奖了学生有这许多方法,但并不做任何选择,而是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情况,从数学角度进行思考、交流、讨论,然后得出比较合理的方法,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例题的学习。

教师这样的设计,使导入的情境生活化,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把握好学习的主动权,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教学过程从增强学生个体体验的实践展开。

《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应当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并能充分地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够,为了能帮助他们把握好这两个不同的质量概念,课堂上教师通过让学生拿几颗花生或黄豆等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当学生知道“1千克=1000克”这一等量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测“1千克”的鸡蛋大约有几个,再通过指导学生用天平称来验证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在积极参与这一生动、直观的感性活动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中还结合观察一堆煤的录像,拎一拎一袋大米,抬一抬杠铃,抱一抱班里某位同学,算一算客船的最多载客数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个体体验,初步地建立了对概念的认知。教师在学生初步实践感知的基础上,把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校园、家庭、社区等生活环境中去发现,去寻找并交流“你所认识的1克或1千克的物体”、“几克或几千克的物体”。

这样,从根本上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既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符合《标准》的基本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标准》提倡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评价。本着“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教师应重视发展性评价、鼓励性评价、协商性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为主的评价方式。评价应当与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以及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联系起来。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应强调过程性评价,主要从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三个方面来体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篇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 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做到“深其深, 浅其浅, 益其益, 尊其尊”。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 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 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 但在成人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模仿, 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 就是“最近发展区”, 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 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 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 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 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在一个班内, 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 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 对学生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 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传统授课模式下, 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 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 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 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时, 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 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 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 崭露头角。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评价, 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角与直角》时, 教师可把学习目标分成两个层次, 即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元素名称, 认识直角, 会借助三角尺等工具正确判断直角;能力目标:能动手制作直角。体会直角的特征, 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自制的工具去验证猜想。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我们确定其知识目标为: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力目标: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操作、观察、比较,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 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

1. 创设情境:

(1) 思考: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需要看什么? (2) 出示一个由12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的长方体积木, 问:怎样求出它的体积?

2. 提出问题:

能否不切开物体, 找出一个计算其体积的方法呢?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再问: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

然后,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 (板书:方法) 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有什么用? (板书:应用)

(三) 提问分层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要真正做好提问分层, 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活动, 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例如, 教学“数位表上的游戏”时, 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问:第一层: (1) 在数位顺序表上, 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 第三位呢? (2) 在个位上放上1个小圆片表示几?在百位上放上2个小圆片表示几? (3) 523这个数是由几个百, 几个十, 几个一组成的? (4) 你能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这个数吗?第二层: (1) 还是523, 小胖想在数位表上加上一个小圆片可以怎样放? (2) 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几?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3) 放在十位上呢?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 放在百位上呢?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层: (1) 还是523, 移动一个小圆片, 可以得到哪些数? (2) 有没有规律, 一个也不漏? (3) 观察所得到的6个数,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样分层提问, 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 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 使学生的兴趣更浓, 掌握更多新知。

(四) 练习分层次

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 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 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 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 包括三种练习。

1.模仿性练习。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为:长3分米, 宽1.5分米, 高1.2分米, 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发展性练习。一个长方体木箱, 长1.2米, 宽0.8米, 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3. 综合性练习。把第一题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 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通过分层次练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提高, 学得扎实而牢固。此外, 教师还可以以差异学生搭配合作、辅导分层、作业分层次、分层评价、开展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等方式来实施分层教学。

总之,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 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使自己的教学在水平和深度上更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均衡发展。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数学知识,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 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 搞一刀切, 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差异性教学,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宋长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

尊重差异 因材施教 篇7

学生与生俱来就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学生在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是由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能力差异等引起的,这种差异性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高低优劣,而且这种差异也可能使学生形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不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的差异,适应学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差异,合理运用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实施因材施教策略,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因材施教 促进发展

因材施教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先进的教育模式,或机械地模仿某种先进的教法和学法,而应该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在“同中求异”中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瑞伯雷斯语)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的心,要善于寻找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希望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好的信心。善于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加入学习行列中来。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希望生转化面临最可怕的敌人莫大于失去求知的欲望,以致失去上进心,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如何使学生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要倾注满腔的爱,凝神注目,寻找其身上的闪光点,加以启发诱导,使之发扬光大,像手举一支火炬,随时准备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使之不断进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树立自尊自爱,特别是自信自强的观念,以致摆脱智力昏睡和懒惰的状态。重新唤醒其求知的欲望,使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放射出灼灼光彩。在成功的喜悦中,智力得到正常发挥,使全体学生都在愉悦之中取得学习和思想进步。

三、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多元化的发展

1. 教学设计时充分预想学生差异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充分预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教学方案的设计,同时,还应该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一方面,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充分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中,应加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课件能顺应学生学的思路,而不是教师教的思路。用课件辅助学生的学,而不是用课件牵制学生的学。在课件设计时,加强了课件的交互性,当学生说到哪个小动物时,教师马上就能圈出那个小动物,说明学生说的是对的。这样,使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课件的设计能尽可能顺应学生的学,以学导教,以教促学。

2. 学习方式选择上尊重学生差异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异,尊重这种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多元化的发展。每个人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也不同,这就造成了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新课标理念中的“学法多样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认识和理解学习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允许学生用适当的方式理解学习问题,用自己的方式探究和解决学习问题。有的方法在成人看来是最好的,但不同的学生却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的机会,不要把成人的学习方式强加给学生。

3. 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差异

在设计作业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收获,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多元化的发展。考虑学生的差异,并不意味着消极被动地适应学生的差异。我们设计的作业,要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而不会带来过大的压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平时的作业布置中,我们可以安排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进行选择。学有余力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能够融会贯通,他们有能力完成选做题。而且选做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只要能完成模仿性的练习和稍有变化的题目就可以。

责任编辑 邱丽

上一篇:心理活动的策划书下一篇:外国语学院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