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精选8篇)

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 篇1

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置高校及就业方向: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等。

**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高校:

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 篇2

物联网有三个重要特征:1) 全面感知, 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品的信息;2) 可靠传递, 通过各种网络的融合, 将物品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3) 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 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1 物联网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原因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 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其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和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产业, 物联网近年来广受关注, 其涉及通信网络、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控制多个领域, 需要系统配合。正是因为如此, 它的带动性强, 会带动电子、软件、信息技术的诸多领域发展。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数十倍。物联网广阔的发展前景, 需要相关行业的大量人才, 然而, 在我国从事此行业的专业人才极为稀缺。为了更好培养出物联网方向的社会人才, 在各个高校搞好物联网专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物联网专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分析如下:

1.1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大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例如日韩基于物联网的“U社会”战略、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以及美国“智能电网”、“智慧地球”等计划纷纷出台。而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 提出了把无锡建成“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 在这一决定中,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里面的重要一项被列为其中, 成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标志着物联网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对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这些国家政策对于我国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1.2 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广泛

随着各个国家纷纷出台的针对物联网的国家战略以及应用的迅速发展, 物联网已经开始在军事、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建筑、医疗、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投入应用。而在我国也已经有很多应用的实例, 其中较为经典的几个例子有, 一是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传感器产品;二是济南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Zig Bee路灯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采用了Zig Bee无线技术实现了园博园中所有的路灯可进行无线控制;三是在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所有公交线路智能化管理的厦门这个城市里, 人们可以通过使用“掌上公交”掌握出行的主动权;四是在苏州投用的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 刷卡购票、手机购票、电话购票等多种购票、检票系统的使用, 让旅客摆脱了拥挤的车站购票, 使持有不同票据的旅客可以快速通行;五是国网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 建立传感测控网络, 使变电设备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

1.3 物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大

我国物联网广阔的发展前景, 需要相关行业的大量人才。据上海信息学会统计预测, 在智能交通 (车联网) 方面, 汽车产业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车联网人才需求未来5年约有20万的市场需求;在智能物流 (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 方面, 至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方面的技术管理人才缺口在20万人以上;在智能电网方面, 未来5-10年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力产业人才将达到百万人;在智能医疗 (公共卫生与远程医疗/医护管理与社区服务) 方面, 包括智能医疗设备支持与技术服务、智能医护管理在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将超出百万;在智能工业 (过程管理与自动化控制) 方面, 智能工业过程管理与自动化控制的岗位专业人才需求目前缺口约需50万人;在智能农业 (精细化农牧业/有机农业/食品安全/生态观光农业/外向型都市农业) 方面, 在“十二五”中的缺口将近1000万人;在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方面, 未来五年缺口是30万人;在智能家居 (楼宇自动化/现代物业管理) 方面, 未来五年人才需求近百万。

产业发展, 人才先行,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由于物联网起步伊始, 目前, 我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极其缺少, 为了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争得先机, 许多企业都在纷纷抢占物联网人才资源。福建省一位领导指出:“物联网的竞争, 归根是物联网人才的竞争”, 说明了物联网人才的重要性与培养的急迫性。

1.4 物联网发展的基础技术已经具备

在物联网概念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以后, 大家才发现, 物联网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技术, 上万亿的末端“智能物件”和各种应用子系统早已经存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例如, 在“十二五”物联网重点包括的领域:智能交通 (车联网) 、智能物流 (现代物流与智能仓储) 、智能电网、智能医疗 (公共卫生与远程医疗/医护管理与社区服务) 、智能工业 (过程管理与自动化控制) 、智能农业 (精细化农牧业/有机农业/食品安全/生态观光农业/外向型都市农业) 、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 (楼宇自动化/现代物业管理) 、智慧城市等智能应用领域中, 都会涉及到传感器、RFID、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及GPS等技术, 这些技术都不是什么新型技术, 物联网只是通过一定的解决方案把这些已有的技术整合构成新的智能物联网应用。

1.5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广泛

我院属于高职高专院校, 主要优势在于实践动手能力会较好, 所以我院毕业生就业方向更倾向于实践岗位, 而不是定位于解决方案的设计方面。计划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类物联网企业和IT企业从事物联网产品技术支持人员、物联网构建技术员、物联网应用软件研发技术员、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技术员、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等岗位的工作。可从事的单位部门如下:

1) 各类物联网企业的工程技术部、售前技术部、售后服务部等。

2) 各类IT企业的网络工程部、软件技术开发部、技术支持部等。

3) 各类电子通信企业的工程技术部、售后技术部、售后服务部等。

4) 物联网系统应用行业的物联网的技术服务中心。

5) 物联网相关行业的网络产品、传感器、RFID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的采购、售后服务等工作。

6) 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办公部门。

2 我国物联网专业设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 物联网专业的开设问题

其一, 现在我国高校的物联网专业大多是在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及通信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 它依赖于各高校原有的师资资源, 而原高校各部分通常都独立工作, 而物联网涉及多个专业的知识, 所以只具备其中某一部分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以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虽然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 能够从事网络布线、设备安装、调试、配置、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 也可从事网页设计与开发、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及网络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但尚不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FID、传感器、电子“芯片”的生产、安装、调试等工作的能力, 需要通过继续学习和再培训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因此, 各高校的师资资源要进行重新整合, 合理分配, 实现多个专业的师资联合办学。

其二, 若新专业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转型, 那么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是以互联网技术课程为基础, 没有涉及到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内容, 因此, 可以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途径, 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嵌入物联网技术相关的课程, 从而提升专业课程对接产业的吻合度。

笔者参加了2012年福建省举办的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大类 (物联网工程应用) 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班, 从中有了一定的想法, 例如专业方面, 可由计算机专业或电子专业各自独立转型, 其中抽调对应专业教师到新的物联网专业, 或者就由本校这两个专业各抽出部分师资联合开设新专业;课程的建设方面, 如表1所示。

再如, 工作能力方面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物联网工程布线、网络设备安装调试、感知节点安装配置、应用系统安装测试、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物联网应用日常维护 (软硬件、网络) 、工程实施与管理、人机界面设计、软件测试、移动终端应用开发等。

2) 物联网专业的证书获取问题

现在我国有关物联网专业的证书还很少, 只有相对权威的或者第三方认证的证书, 例如, 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认证 (物联网应用工程师、物联网开发工程师) , 但还没有比较权威的物联网相关专业的证书资格认证, 现在社会上物联网就业人员缺少相关专业认证证书的支持, 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尽快推动建设物联网相关专业的证书认证体系, 这些证书也将成为物联网时代企业对从事智能化工作的从业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3) 综合技术师资人才缺乏

虽然从技术范围而言, 物联网专业是嵌入式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和整合, 这些技术在国内教育界具有单项技术的人才很多, 但是要将这样多的技术进行聚合和融合, 特别是涉及到高频技术、高频大功率和通讯协议技术这样的具有较大难度的新技术进行整合消化, 就显得这方面的高级人才很稀缺。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靠教育先行, 而教育必须和企业结合, 而目前国内很多大型企业掌握这些技术, 但是他们对于将技术与教育界共享, 不感兴趣, 对开发设计教育界用的设备和教材也不感兴趣, 这也是现在的物联网教育和物联网技术脱节的原因。笔者认为只有国家支持企业不断推出低价格和高性能的物联网教育教学设备, 这样, 有了大量廉价和高质量的国产化教学设备, 再融合高校的教育基础, 师资培训不应该是大问题。

4) 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困难影响物联网专业的发展

其一, 我国物联网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之一是缺乏RFID等关键技术的独立自主产权。

其二, 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要发展物联网, 必须加强多个行业的合作, 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 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 物联网的普及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其三, 物联网应用的领域很广, 会涉及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 故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 需要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 促进资源共享, 才能保障物联网的顺利发展。

其四, 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从这三个层次都可以进行扩展商业市场, 目前主要体现在感知层, 带来经济效益的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方面, 而网络层和应用层方面, 庞大的数据传输给网络运营商带来的机会以及对物流、零售等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则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观察。

最后, 在物联网中, 预先被嵌入到所有物品中的RFID标签,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就使人们时刻处于被监控的状态, 没有了个人的隐私, 因此, 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如果涉及到国家机密或者大型企业的商业信息, 这就更加严重了。

要发展好物联网事业,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逐步改进完善。

3 结论

虽然我国高校在物联网专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困难,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改进, 但是我国政府对物联网行业的推动及其本身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必将滋生对该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这必然导致我国高校物联网专业前景一片光明, 所以高校必须积极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为我国物联网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珊珊, 赵健飞, 王晓菊.高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 (8) .

[2]陈磊.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探讨[J].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2 (4)

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篇3

[关键词] 射频识别(RFID);互联网;无线网络;传感技术;新兴产业。

物联网的技术原理为在互联网基础上,利用RFID、数据通信技术组成一个覆盖世界万事万物的整合网络,网中万物自动识别,信息共享,彼此“交流”,无需人为干预。其核心技术为射频识别(RFID)技术。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称电子标签,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物联网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大型机、主机的联网,第二个阶段是台式机、笔记本与互联网相联,第三个阶段是手机等一些移动设备的互联,第四阶段是嵌入式互联网兴起阶段,更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设备,包括洗衣机、冰箱、电视、微波炉等都将加入互联互通的行列,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物联网”。

M2M(machine to machine)技术是物联网发展的前期探索,M2M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就是机器与机器(Machine to Machine)的对话。若再加上互联网的应用,改进M2M技术使其能够应用于物联网,这将是物联网发展的突破。中国新兴的几个物联网基地,就是旨在研究新的传感技术以适应物联网的发展。

因此,物联网必须具备规模性,流动性以及安全性。物联网的应用需大规模使用各类传感器设备及技术,只有具备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而这些设备又必须轻便携带,不影响物品运输配送,同时还要保证信息不丢失,外泄等。

2009年8月7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负责人向总理提出了发展物联网的建议,温总理听后沉思片刻说,至少三件事情可以尽快去做:一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二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三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或者是逼人的形势下,迅速地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园区),或者叫“感知中国”的中心(园区)。

在过去的10年中,物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较好起步与发展,中国有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传感网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积极进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了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据悉,标准工作组聚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移动等国内传感网主要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单位,将通过开展传感网标准制订工作,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我国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5年后可达7000亿,市场投资前景巨大。

在美国,奥巴马期望利用“智慧地球”来刺激经济,把美国经济带出低谷。

欧盟委员会为了主导未来物联网的发展,近些年来一直致力于鼓励和促进欧盟内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并将发展物联网作为欧盟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20年,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成为比互联网大30倍的全球支柱产业,而且将带来无数的就业机会。难怪美国政府把物联网确定为“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物联网固然给世界经济发展构建了一个十分美好的蓝图,但从目前全球状况来看,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仍有众多问题需解决。

第一,资金和成本问题。实现物物相联,首先必须在所有物品中嵌入电子标签,并需安装众多读取和识别设备以及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而这必然导致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电子标签的嵌入也将导致物品成本的上升,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第二,技术问题。重点牵扯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通信距离瓶颈。目前传感器所能连接的距离也就在100米—1000米范围内,也就是说,超过1000米之后,传感器发射信号将不足以支撑数据的传输;二是关于外部环境指标。目前的传感器对外部环境指标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湿度、温度的要求,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工作效率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三是关于网络安全。由于很多时候是无线传输,因此信号在传输中被窃取的危险系数就高,系统的安全和隐私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标准问题。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术标准,而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中国RFID标准已提及多年,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这正是限制我国RFID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物联网的各类技术标准有待中国、日本、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共同协商。

第四,产业化问题。物联网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上述提及的仅涉及物联网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事实上,包括云计算、无线网络的扩容和优化等均是物联网普及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尽管物联网的概念已经引起全球关注,但其普及之路可能比预想的时间要长许多。

如今物联网虽然已经起步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未来必将接受严峻的挑战,就像互联网发展时会出现互联网泡沫一样,物联网的发展之路必定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是大势所趋,未来将出现一系列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未来的物联网生活,那就是“身在外,家就在身边;回到家,世界就在眼前”。

参考文献:

1、赵海霞.《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探讨》.《中国西部科技》 2010 第14期.

中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4

物联网专业毕业就业去向:

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继续深造方向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

培养要求

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浅析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就业方向 篇5

就业方向:面向物联网设备制造、项目实施和系统集成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应用工程师、设备(安装/维护/调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工作。就业领域在各行业中优势明显,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各大运营商,信息技术领域的公司,也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环境检测管理部门、城市公共事业单位以及智能社区等从事管理工作。

推荐学校: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现代管理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如果你想要报考以上学校或专业,可以在下面留下信息,稍后会有老师联系你!

1.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2.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3.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2017

4.20学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5.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

6.物联网就业前景

7.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8.应用化学专就业方向

9.应用化学就业方向女

物联网工程 认识实习 篇6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认识实习报告

(2016/2017 学年 第一学期)

实验名称:

认识实习学生姓名:

XXX 专

业:

物联网工程 学

号:XXXXXX 指导教师:XXX

物联网概述及主要技术

摘要:物联网被预言为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与经济浪潮,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对物联网进行综述分析。首先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强调物联网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然后详细的讨论了物联网的概念,特征,物联网的系统结构,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系统结构中的四个层面以及主要技术。主要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云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等。最后提到了物联网广泛地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 定义 系统结构 技术

ABSTRACT: Internet of things(IOT)is predicted the world’s information industry , a wave of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A number of countr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IOT.This text analysis the IOT.Firstly, introduce the origin of the IOT.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IOT in the modern society.Then discussed the IOT’s concept , characteristics, system structure, applications and main technologies in detail.The main technologies includ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loud Computing ,Embedded System and so on.Finally, men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OT in the feature.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definition system structure technology

1.引言

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人类经历了一系列技术革命,而每次革命都由某种主流技术所引导。18世纪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伟大的机械时代;19世纪下半页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迎来了非凡的电气时代。20世纪开启了影响更加深远的信息时代,爾网络与计算机技术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传感设备,嵌入式系统与 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物联网已经在全世界得到极大的重视,主要工业化国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物联网发展战略。韩国的智能家庭,使民众可以远程控制家电设备,并享受高质量的双向互动多媒体服务。新加坡的下一代I-Hub,旨在通过一个安全,无处不在的网路实现下一代“U”型网络。北京邮电大学的张平教授给出了MUSE(Mobile Ubiquitous Service Environment)的发展趋势[1]。在我国,物联网已被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物联网的概念

2.1物联网的定义

虽然物联网这个词汇已出现多年,但是一直没有给出权威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和研究小组对物联网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物联网没有一个精确切且公认的定义的原因:第一,物联网的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时期,对其认识还有待深化,人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来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二,由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网等都有密切关系,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物联网思考所基于的出发点不同,短期内还没有达成共识。例如,在美国,学术界提出的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和企业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在欧洲,学术界提出的泛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和企业界提出的传感网(Sensor Networks),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2]。

目前,物联网有一个被业界基本接受的定义: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红外感应器,条码与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和其他基于物物通信模式的短距离无线传感网络,按约定协议,把任

何物体通过接入网与互联网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可以进行信息交换,传递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2.2物联网的特征

在了解了物联网的定义后,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想要实现物物相联,就要通过各种类型与类别的传感器获取信息。每一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采集不同内容与形式的信息。传感器获得的数据都具有实时性,并不断更新。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的传递出去。

3.物联网的系统结构

3.1 感知层

感知层为物联网系统的第一层,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示,音频,视频数据等。主要利用各类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技术完成信息采集。感知层的设备一般计算能力有限,主要的功能和作用是完成信息采集和信号处理工作,这类设备中多采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之适应。有以下几种主要技术:(1)射频识别技术

它是物联网中让物品“开口说话”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中,RFID标签上储存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识别。RFID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并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工业界经常讲RFID系统分为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3大组件。[3]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电子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以后发射内部存储的标识信息,阅读器再通过天线接受并识别标签发回的信息,最后阅读器再将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机。

(2)传感器技术

在物联网中,传感技术主要负责接受物品“讲话”的内容。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息源获取信息并处理,变化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

(3)GPS与物联网定位技术

GPS技术又称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作为移动感知技术,是物联网延伸到移动物体,采集移动物体信息的重要技术,更是物流智能化,智能交通的重要技术。

(4)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采用某种特定 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图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别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并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

3.2传输层

传输层主要采用能够接入各种异构网的设备,如接入互联网的网关,接入移动通信网的网关等。其功能主要包括网络接入,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等。目前接入的设备多为传感网与公共通信网。传输层的主要技术有以下几种:

(1)移动通信网(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移动通信是移动物体之间,或移动物体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

(2)互联网(Internet)

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3)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

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频射技术。

(4)卫星通信(Satellite Communication)

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站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

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

3.3 支撑层

支撑层主要是在高性能网络计算环境下,将网络内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整合成一个可互连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的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和可信的网络计算超级平台。在这一层次上需要采用高性能计算技术及大规模的高速并行计算机群对获取的海量信息进行实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实现智能化信息处理信息融合,数据挖掘,海量数据存储等,同时为上层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接口。支撑技术有以下几种:

(1)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拆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索,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

(2)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

嵌入式系统把计算机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它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是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成果,物联网与嵌入式关系密切,物联网的各种智能终端大部分表现为嵌入式系统,可以说没有嵌入式技术就没有物联网应用的美好未来。

(3)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法,他研究如何组织和储存数据如何高效的获取和处理数据是通过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储存,设计管理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

3.4 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以及其他管理设备等,这也是物联网系统结构的最高层。应用技术是指用于直接支持物联网应用系统运行的技术,应用层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发各类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将物联网的优势与行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组织调度结合起来,形成各类物联网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化的行业应用。应用层技术包括:

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e)技术

系统集成是在系统工程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各种技术

和产品将各个分离的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整体。并使之彼此协调工作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性能最优。

4.物联网的应用

4.1 智能家居

将各种家庭设备通过电信宽带固话和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有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多媒体系统等[3]。

4.2 智能医疗

智能医疗系统借助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的病人和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并将生成的胜利指标数据通过电信网络或无线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根据客户需求,系统还提供相关增值服务,如紧急呼叫救助服务专家咨询服务终身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智能医疗系统有望解决现代社会健康保健瓶颈问题。

5.结论

综上,物联网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研究机构预计十年内物联网就有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周洪波,《物联网技术 应用 标准和商业模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7 [2]张学记,《智慧城市: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 [3]黄东军,《物联网技术导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认识实习报告

说起来其实很惭愧,我作为一名物联网的学生,其实对物联网并不是很了解。选专业的时候也是听说这个专业前景很好,于是就选择了它。昨天听了老师的讲解,才对物联网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物联网是一项发展前景很好的新兴技术。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物联网的英文为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就是把物体都连接到网络里,为的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

既然想要把物体连接到网络中,就需要一些技术将物体的特性或是我们想要的东西传送到网络中。这就是物联网的第一个层面—感知层。在感知层中我们可以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二维码技术等等采集信息与数据。传感器网络的感知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物体的物质属性,环境状态,行为态势等静动态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获取与状态辨识,针对具体感知任务通常采用协同处理的方式对多种类,多角度,多尺度的信息进行在线和实时计算,并与网络中的其他单元共享资源进行交互与信息传输。

我们想要使用这些信息,就需要使用互联网进行传递。这是物联网的第二个层面—传输层。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是时准确的传递出去。但是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采用更有效的技术手段以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环境。

我们通过感知层获得,传输层传递的信息量十分大,此时我们需要一个高性能的网络计算环境,这就是物联网的第三个层面—支撑层。在这个层面中,将网络内大量和海量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整合成一个互连互通的大型智能网络,为上层的服务管理和大规模行业应用建立一个高效,可靠和可信的网络计算超级平台。例如,云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等。

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一起以后,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个物联网世界中了。在物联网世界中,当你在休息间隙想念自己的孩子时,打开手机可以随时看到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当你忙碌了一天准备回家时可以用手机发出指令,让空调开始工作,让电饭煲开始煮饭。当你在网上买了一瓶红酒时,可以使用RFID识别

技术,从葡萄到酒的过程一览无余。这些都是我们对物联网世界美好的设想,想要达到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与学习。

再了解了物联网的概念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些学校做出的成品。首先参观的是一个智能水文监测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时的监测水源的水温,酸碱度,是否被污染等各项指标。如果有不合格的水,会排到另外的地方再次进行检测,根据它的各项指标把水排到可以利用的地方。接下来参观了一个智能气象站,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监测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通过处理后反映在显示屏上。然后参观了感知农业,通过传感器接收到各项指标后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然后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控制窗帘,控制家里空调的温度,控制灯泡的开关等等。只要有一部小小的手机在手,就可以控制家里的一切。在商场中我们可以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来防盗。在物流公司中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来进行计数和货仓管理,省了许多人力物力。

当然物联网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在应用层,我们需要注重隐私信息保护,计算机数据销毁,知识产权保护等。在业务支撑管理层需要有高强度数据机密性和完整性服务,入侵检测和病毒检测。在核心网络层要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泄露内容,不被非法篡改等。这些问题都等待着被我们解决。

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篇7

物联网是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 前两次分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因为它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合理的利用好了才能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物联网思想的基本成型是在上世纪末期, 现在的思想和技术已经得以应用到实践中了, 并且日趋成熟与完善。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推广,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作成本, 满足了市场的智能化、便捷高效环保的诸多需求。本文将主要物联网作用巨大得以实现的一些核心技术, 和根据这些优势, 可能的市场拓宽领域, 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做出比较合理有价值的评价。

1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分析

1.1 传感器的技术应用

传感器, 顾名思义, 就是根据接收到的外界感受 (光、热等) 传达信息的设备。在物联网中, 传感器可以说是核心设备,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感受出物联网的内部和外部的运行环境如何, 是否安全或者满足处罚条件等[1]。它基本保证了在物联网中能够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信息的采集识别与分析以及在分析后通过系统进行及时性的反馈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对传感器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和严格。传统的传感器往往是机械式和需要人工不断配置的, 很繁琐根本无法满足现在市场的需要, 新型传感器对此加以改进, 形成了自动化和网络化。更有甚者已经达到了嵌入式网站工程式的传感器要求。这些传感器的所有节点都是细小的, 并被合理有序的安排在监管区的各个部分, 通过无线的方法传输信号, 把所有的节点有效的组织在一起, 彼此之间能很好的交流信息, 构建成了一张网络[2]。所以通常称之为无线式的传感器网络结构。传感器实现了网络化的功能, 标志着物联网的发展, 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我国技术研究所对传感器的研究和发展主要包括了传感器的底层部分的协议控制和网络组成方法的研究, 以及传感器存在的安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网络化技术加以管控等方面的探究性技术研究。

1.2 新一代网络协议IPV6的应用取代以前的IPV4

在IPV6出现之前, IPV4已经使用的相当广泛了,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IPV4有限的地址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网民的需要, 为此, IPV6开始被提出和应用到当前网络中。IPV6拥有着更多的网络地址, 可以源源不断的使用, 很好的满足了市场的需要, 供物联网的终端使用。同时IPV6在安全方面, 其自带的安全体系比IPV4复杂和有效的多, 是IPV4无法比拟的, 可以很好的阻挡一些网络黑客的攻击。主要是IPV6的协议堆中自带了IP Sec协议, 这个协议很好的保证了两头的数据在交流通信前经过了严格的安全加密措施, 给黑客的查询和捕获制造了难度, 这也是IPV4没有的。所以总的来说, IPV6比IPV4在安全方面做得更好。另外, IPV6的数据还使用了一个二十位 (数据段) 的流动标记字段和一个八位的类 (class) 字段进行识别后再传送[3], 传送的质量因此远大于IPV4。这就是当前的物联网采用的大多是IPV6而摈弃了IPV4的原因。IPV6自身还带有很多优越的特性, 比如网络地址的智能化分配和管理、非静态性的主机代理地址等等。从以上诸多优势来看, IPV6是决定了物联网能否实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1.3 自动识别和监控技术

目前, 对物联网使用的人工自动技术的主要用途和目的, 在于能够自动识别出计算机。主要是依靠人体大脑的感觉, 包括冷、热、光等, 进行收集和分析。做出与之相类似的行为。简单的来说就像是小孩学走路一样, 根据大人做出的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从而就能够对它进行控制和管理, 以及做出下一步我们对其要求的指示。和人类不同的是, 它不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 (化学能和物理能等) , 而且所需的空间往往不会很大。这就是它的一些主要优点所在了[4]。在物联网的发展步骤和变化过程中, 只有能够通过环境, 根据一定的模仿完成相类似的动作行为, 才能够去加以进行管控, 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目的, 并给以分配下一个行为的指令, 完成其连贯性, 和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这是物联网进行判断和分析的主要参照面。

1.4 云计算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

云计算技术的定义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添加和运用及交付相关的服务的一种模式, 也是借助互联网来获得变化性的可以扩展的虚拟化的资源信息。它拥有很强大的运算和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很好的满足了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而伴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终端诞生并添加精确了, 这个数量是庞大的, 普通的数据库根本无法存储和处理。只有借助云计算, 它能很好的容纳和处理这些海量的终端数据, 给物联网带来了一种高效快捷的保存和计算的技能, 同时提供了互联网供物联网使用。射频识别技术, 能够完成不接触性而达到传送信息的目的[5], 并且可以利用传送的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和判断。它的主要机制原理是, 在物联网中发射射频类型号, 这些信号会经过电磁场或者空间耦合磁场, 从而把信息不相接触的传送出去了。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 例如便利店, 快递公司等等。

2 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2.1 应用到我国的医疗事业中

我国的医疗事业是庞大的, 有着纵横交错的部门和体系。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效率是当前任务之急。通过物联网, 可以有效快捷的分类出各药品的详细信息, 并通过物联网的云计算, 纳入到云数据库中, 通过互联网, 可以在线咨询和购买, 还有云计算自身带有的强大计算功能, 可以把每天的生产数量、交易数量、金额结算等都有详细的账本记录, 供国家相关部门及时的查阅和管控, 促进了我国的医疗事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记录的详细信息主要包括了药品的具体生产所在地、规格、名称、运输和使用过程等等。这些数据都使用电子数据进行存储, 方便整个流程的全部合法有效的监督,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构建完整的医院卫生的监督管理体制, 这样就可以对社会的检疫过程中检测出的病毒, 进行全程性的定位和跟踪到个人, 并进行有效的管控, 防止疫情的扩张。

2.2 应用到国家电网中

我们国家的电网已经有很广阔的覆盖范围, 从城市到乡村, 每家每户每天都离不开电,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控是个存在的重要问题。运用物理网, 可以构建起一张智能电网。通过加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还有传感器及嵌入式处理器等等, 形成的是一种自动化的网络型体系。该体系融入了所有的能源, 并加入进互联网, 且由于运用了传感器可以进行分布点式管控, 任何时刻都能够有效和及时性的监控电网中所有用户的用电情况, 并进行相关的数据记录。它的形成和搭建的根本目标不仅是能让我国居民能够安全的用电, 更能够保护生态,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更能有效的带动物联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推广。

2.3 应用到国家交通管理中

我们国家的交通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缺陷, 不仅是由于我国人口多, 出行工具多式多样, 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存在着很严重的交通堵塞情况, 尤其是在早晚的上下班高峰期。更多的还是有很多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每天的交通事故数量也很庞大, 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有严重的人员伤亡。把物理网应用到我国的交通管制中, 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可以加强对各个路段和事故的及时性网络检测与跟踪。各区域的信息采集设备也能够增加, 有些路段已经实现了全程性管控, 有效的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并很大程度保护了司机的安全, 提高了交通的管理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 近几年, 国内的物联网的发展速度相当迅速, 它拥有着自身的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所以拥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推广, 必须扬长避短, 进行更大范围的普及, 让物联网造福人类造福社会, 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发展。

摘要:物联网, 就是要把当前的所有信息感应设备和因特网相结合从而形成的一张更大的网络。通过人和物品, 物品和物品之间的关联, 主要是指信息方面的传达、交互, 完成信息构成了网络结构, 同时这种结构在物理空间也是存在和类似的。这样人们就可以根据这张网络很容易的找到物品获知人与物之间的关联, 从而更好的管理和控制。现在物联网比较成熟的应用主要有:GPS (全球定位系统) , 激光扫描设备和红外感应器等等。他们之间的关联不是随意的, 是有序的, 按照特定的约定组成的, 就是诸多的信息网络协议, 如TCP/IP (传输控制网际协议) 之类的。物品之间是通过因特网相关联的, 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从而便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例如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自动化识别作用和汽车的路况勘测导航作用。

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海客.物联网:不谈概念只谈应用[J].创新科技, 2010 (05) .

[2]阳奇.我国环保物联网发展面临问题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13 (18) .

[3]赵惠怡.试论云计算在智慧物联网中的渗透[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03) .

[4]蒲红梅.浅谈物联网技术[J].科技资讯, 2010 (02) .

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 篇8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港口;网络通信

0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意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指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品或过程信息,以此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以及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本文综述物联网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提出智能港口物联网技术架构,展望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港口中的应用前景。

1物联网发展现状

1.1国外物联网发展现状

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并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地进行信息交换。日本提出的“i-Japan”战略以及IBM推出的“智慧的地球”项目点燃了物联网概念的产业化热情。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积极回应IBM提出的“智慧的地球”概念,并很快将物联网计划升级为国家战略。[1]目前,美国拥有物联网技术及标准方面的全球优势地位,已在多个领域应用物联网,例如德克萨斯州的电网公司建立的智能电网。

欧盟为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发展的障碍,制定了一系列物联网管理规则,并建立有效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使全球管理机构可以公开、公平、尽责地履行管理职能。[2]此外,为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安全性,欧盟正在积极推广物联网标准化,由执委会对现有物联网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并推动制定新的标准,从而确保物联网标准建立在各相关方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并以开放、透明、协商一致为前提。目前,欧盟推出的物联网应用建立在对药品使用专用序列码的基础上,从而增强欧洲在对抗不安全药品和打击制假方面的措施力度。

1.2国内物联网发展现状

中国科学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方面的研究,并已建立一些实用的范例传感网。[3]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较前列,并且在传感网领域与德国、美国、韩国等成为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在电信领域开发的物联网项目已经超过10项,其中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开发的传感器产品已应用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进行展示。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考察时提出“感知中国”,继而于2009年11月底考察江苏南京时再次表示:当前,流通行业要大力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实现流通现代化。自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5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从而使物联网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2物联网关键技术

2.1RFID技术

RFID技术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被检测物体上贴有RFID标签。RFID技术具有读取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无磨损、非接触、抗污染、效率高、信息量大等特点,是物联网中最关键的技术。

2.2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负责物联网信息的采集,是实现对现实世界感知的基础,也是物联网服务和应用的基础。传感器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特定信息具有感受检出功能,并能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有用信号。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2.3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合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同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环境及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的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的理念。

2.4网络通信技术

传感器的网络通信技术为物联网数据提供传送通道。传感器的网络通信技术分为两类:近距离通信和广域网络通信。近距离通信以IEEE 802.15.4和为代表;在广域网络通信方面,IP网络、2G/3G/4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实现信息的远程传输,特别是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给每个传感器分配IP地址成为可能,也为物连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网络条件。

3物联网技术在智能港口中的应用前景

3.1智能港口的概念

智能港口是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港口运输的服务系统,其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港口服务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信息服务。智能港口迫切需要与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港口服务的数据共享及稳定高效。

3.2我国智能港口的发展

在借鉴、跟踪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对物联网在集装箱码头方面的应用研究逐渐有所创新。参与这方面研究的包括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等科研机构和企业,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其中,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牵头,与多家单位合作获得的针对无源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研究成果,已经在重庆港寸滩港区得到卓有成效的应用,该项目实现了物联网技术在集装箱码头中的应用,并具有智能港口的雏形。[4-5]

3.3智能港口物联网技术架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港口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港口架构

智能港口感知层包括港区内的作业设备及相应作业区域内的条码识读器、RFID读写器、摄像头和传感器等。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感知和识别物体以及采集和捕获信息。

智能港口网络层以无线网络接入物联网管理中心和物联网信息中心,并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即网络层不仅要具备网络功能,还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

智能港口应用层是将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港口的需求相结合,实现港口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通过应用层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智能港口的深度融合,对智能港口的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应用层的关键在于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港口管理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智能交流以及精确管理的目标。

3.4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港口应用前景

以集装箱出口为例,当载运集装箱的卡车以规定速度驶入检查桥时,该处的感知设备自动读取集装箱和集卡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与港口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验证,验证通过后,港口信息管理平台将调度信息发送给相关计划生产的机械,并

将路线信息以图形化方式显示在集卡的信息屏上,同时检查桥的电子限行杆自动升起,集卡司机根据信息屏上的路线信息将车辆驶往指定地点。此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实现不停车即通过检查桥的目的。当集卡到达堆场指定地点后,已经接到作业指令的场桥将集装箱吊离载运车辆。场桥感知设备自动读取集装箱信息,信息经验证通过后,计划箱位以图形化方式显示在场桥的信息屏上,场桥司机通过该界面获知集装箱的作业位置。集装箱落位后,感知设备自动读取集装箱和箱位信息,信息经验证通过后,集卡和场桥司机得到下一条作业指令。此外,载箱集卡之间可以实现物与物的信息交互,不需要人为参与,车辆之间可以互相给予安全距离的信息提示,能有效确保交叉路口的行车安全。

由此可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港口能够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动态协作,提高港口作业的效率、准确性和可视化程度,形成安全畅通、环保高效的现代化智能港口。

4结束语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集装箱码头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已取得初步进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必将进一步渗透到集装箱码头的发展和建设中,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我国应加快研究和推广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中国特色的智能港口,力争在未来世界港口的智能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赵海霞. 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与发展探讨[J].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25-26.

[2] ROBERTS C M.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J].Computers & Security,2006,25(1):18-26.

[3] 杨会平,马振洲,宁焕生. 双频RFID标签平滑升级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J]. 智能卡与电子标签,2006(5):36-38.

[4] 许世博,邓延洁,曹文胜. RFID 技术在集装箱码头的应用示范[J].水运科学研究,2009(3):10-13.

[5]陶学宗,钟雁. RFID技术在集装箱运输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6(4):40-42.

上一篇:公安民警思想汇报下一篇:2024公司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