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习题课(精选6篇)
一、简答题
1、与二进制系统相比,多进制调制的特点是什么?
2、一般的复用形式有哪几种?什么是时分多路复用?
3、什么是高斯窄带白噪声?
4、试画出二进制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机结构。
5、简单增量调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6、数字通信系统中编码分为哪两类?并简述各自的作用?
7、为什么简单增量调制的抗误码性能犹豫线性脉冲编码调制
8、在模拟调制中改善门限效应的方法及基本原理
二、判断题
1、出现概率越大的消息,它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2、数字调制中,在频带利用方面,2ASK、BPSK和2DPSK相同,2FSK最差。
3、数字基带信号传输中,当信道等条件一定时,传输速率越高,误码率也越低;传输速率降低,则误码率升高。
4、根据低通抽样定理,抽样速率fSfH(对带限为0—fH连续信号)时,它的抽样值能无失真地恢复原模拟信号。
5、在对眼图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从眼图中看出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中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大小。
6、由香农公式得知,增大信号功率S可以增大信道容量,若信号功率趋于无穷大,则信道容量也趋于无穷大
7、在简单增量(△m)调制中,它用一位编码表示相邻样值的大小,从而反映波形变化趋势,与样值本身无关
8、对于对数量化,在大信号电平时信噪比相对于均匀量化高一点,而在小信号电平时,信噪比明显提高
三、填空题
1、八进制数字信号在2分钟内共传送72000个码元,则每个码元所含信息量为__________,信息速率为__________。
2、幅度—频率失真的改善方法通常有 和。
3、在AM、DSB、SSB、FM 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_____,有效性最好的是______。
4、为了解决在BPSK相干解调恢复载波相位模糊问题,可采取。5、7KHz音频,常规调幅带宽为,调频指数为6时,带宽为。
6、设输入信号能量为E,高斯白噪声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0/2,采用匹配滤波器所能获得的最大输出信噪比为。
7、我国采用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基群中帧长为 μS,二次群的速率为_____kb/s
8、若二进制信号的码元速率为1200B,则对应信息速率为_____,若以相同的信息传输速率传输八进制信号,码元速率为_____
9、在单边带调制(SSB)中,单边带信号产生的方法通常有_____和_____
10、某调频波m(t)=20cos[ 2*10^8∏t+8cos4000∏ ],则已调信号功率为_____,最大频偏为_____HZ,那么信号带宽为_____HZ
11、计算机以太网中一般采用数字基带信号中的_____作为编码方式
12、衡量均衡器均衡效果的两个准则是_____准则和_____准则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习能力,教学策略,机械制图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弱是普遍现象, 已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 中职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实现在“会学”中“学会”的目的。如何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对全国优秀德育教师, 大连机车技师学院杨彩琴老师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科学地实施教学策略,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跟踪调研。其结论正如杨彩琴老师所说:“不能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以及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杨彩琴老师所教的机械制图课程, 是职业学校机械、数控、机电一体化等工科专业的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是后续各门专业技能课程学习的基础, 更在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普遍不足与机械制图课程本身所含知识较难的矛盾, 杨彩琴老师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逐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从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配对助学”、“分进度教学”入手, 使学生具备学图能力
学习心理学认为, 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是以前期的关联性知识为基础的, 如果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前后知识的严重断层, 就会使后续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 产生厌学情绪, 失去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对此, 师生双方必须共同努力, 接续已经断了的知识链, 及时补上学习后续课程所必备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 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具备与之关联的知识基础, 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能力。机械制图课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使学生形成物图转换的空间想象能力, 而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对学习机械制图课程感到非常吃力。所以, 不解决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知识准备不足问题, 不想方设法把学生已中断的知识链衔接上, 不仅学生感到难学, 教师也感到难教。为此, 杨彩琴老师采取了两种破解机械制图课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办法, 以使学生逐步具备学图的能力。
1. 从教师对学生“重点辅导”到学生之间的“配对助学”。
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几何学知识, 而且知识缺乏的程度参差不齐, 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对此, 杨彩琴老师先给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并同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摸底教学, 然后在学生中实行一一对应的自愿配对助学, 让学习相对较好的学生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小老师。这种配对助学取得了明显效果, 不仅对学生互帮互学有利, 实现了学习上的共同提高, 而且密切了同学之间的关系。
2. 从实施“分进度教学”过渡到“同进度教学”。
分进度教学的根据是全班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上的人数分布情况, 每一层次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状况, 教学进度以最低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为起点, 逐步提速, 并且把“配对助学”的学生搭配好。为此, 杨彩琴老师把教学全过程分成三个进度, 即在制图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 教学过程的前1/3学习期间采取慢进度, 让学生多看实物, 多讨论, 学懂基础知识, 结对助学的重点也是基础知识, “照顾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期的1/3期间采取中等进度, 边看物像边学图理, 结对助学的重点是基础知识与制图知识的链接, “面向一般”;在教学过程后期的1/3期间教学进度略有提速, 重点通过物图比较, 让学生生成基本的物图转换的空间想象力, 配对助学的重点是制图学习上的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基于首先解决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所需要的必备基础知识不足问题, 使学生基本具备必要的知识基础, 逐步打消学习的畏难情绪, 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形成必要的学习能力。
二、从教师与学生共同摸索机械制图学习的窍门入手, 培养学生巧学制图能力
机械制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图纸”这个工程界的通用语言, 使同学们清楚在未来的职业工作中, 要通过准确地读图来理解和把握生产任务的技术要求。准确读图是完成生产任务的首要前提, 所以机械制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用图和空间形象思维的能力。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机械制图的窍门, 杨彩琴老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物与图纸相结合”、“边比边学”,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图”比较是技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一种主要方法, 也是技校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特点。杨彩琴老师大量采取以“相物”引领“相图”的教学形式, 让学生先观察实物、模型或多媒体“物图”, 先“相物”形成“物像”, 再“相图”, 建立“图像”概念, 并且一直在机械制图中使用这种方法, 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 她带领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图纸和机械部件, 将这些图纸和部件混杂放置, 让学生一边看图纸, 一边从各式各样的机械部件中找出形似图纸表述的部件, 按照图纸标号, 将各种部件进行有序排列。反复几轮“物图双向比较”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这种“边比较边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学生初期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相物与相图相结合”、“边看边想”,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观察力是一种善于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 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图能力的基础。杨彩琴老师认为, 学生观察力的形成, 必须通过反复的“边看边想”的教学训练, 逐步形成“边看边想”的思考习惯, 使学生一接触机械图纸或一看到机械部件, 就能够自觉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看”到多方面的“想”, 从而形成一定的想象力。例如, 逐步使学生形成将一个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几何体, 再将几何体分解成面、线、点的能力, 等等。不具备这种能力, 就谈不上读图能力的真正提高。
3.“教法与学法相结合”、“依学施教”,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而定, 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 而中职学生学习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注重形象化学习, 这既符合中职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 即由思维的“形象”性来化解“图像”之原理的“抽象”性, 也符合机械制图本身的特点, 即通过“图之像”来反映“物之像”、“物之理”。因此, 教师通过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化解机械制图教学中知识难点的抽象性, 使“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象”的易于学习和掌握的有趣知识, 是非常重要的。杨彩琴老师认为, 在实际教学的课堂语言表述形象化方面, 要做到说“图之形象”在先, 说“图之原理”在后;在板书时教师要“徒手画图”在先, “板书概念”在后;在“物图关系”的教学上, “实物举例”在先, “图理分析”在后, 等等。由于在教学中抓住了中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学习的形象性的特点, 教师采取形象性的教学方法,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怎样讲解“主视图”这一概念, 才能使学生对其理解得更深刻呢?如果从抽象到抽象地讲解, 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为了避免这种呆板说教, 杨彩琴老师以有趣的例子为导体, 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 如在讲解“主视图”概念时, 她对学生说:在照相时, 如何反映一个人面部的主要特征呢?照这个人的后脑门或侧面脸都是不行的, 只有照这个人脸的正面, 才能明显反映这个人面部的主要特征, 由此引入对“主视图”概念的讲解。这种从中职学生思维与学习的特点出发, 通过形象的比喻, 由启而发的教学过程, 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和具体了, 使学生在笑声中消化了抽象概念。
三、从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识记、读准机械图纸的步骤入手, 培养学生准确读图能力
杨彩琴老师认为, 看图多的学生, 其头脑储存的形体就多, 他的解题思路就宽, 读图的反应就快, 运用起来就方便。但多看图必须与科学的读图结合起来, 才能产生加倍的学习效果, 而科学读图的首要因素就是按步骤读图, 即规范读图。杨彩琴老师将其总结为四步读图法:一读标题栏, 了解零件名称和材料特点;二读图形, 掌握形体结构和零件分类;三读尺寸, 认真分析零件结构和尺寸大小;四读技术要求, 根据不同图纸的信息量和要求回答具体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按步骤进行规范读图的同时, 杨彩琴老师还提出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四个“注意”:一是注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 选择难易不同的图样作为范图;二是注意适应学生接受能力的需要, 把基本的制图知识难点分散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三是注意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读图的步骤和规范以后, 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读图, 教师仅仅起到跟踪指导和适当点拨的作用;四是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互相评价, 使每一名学生在每一次学习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都有成功的感觉。
四、从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掌握机械制图要求的方法入手, 培养学生规范制图能力
学生由“看”图到“绘”图, 是学习机械制图的一个飞跃, 而由“绘”图到“看”图, 也是学习机械制图的一个飞跃。杨彩琴老师认为, 职业学校的机械制图课虽然以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但是熟练的读图必须从标准化的绘图开始, 学生只有严格地依据标准绘制图纸, 才能根据规范准确地识读图纸, 更深刻地掌握读图的要求。所以, 绘图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 学生的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模仿能力, 可以通过绘图仪器的使用, 及图线字体、几何作图等的训练来达到, 训练绘图基本功。二是创造能力, 创造力要靠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中必须采取不同教法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往往是通过不断的模仿来形成自己的模仿能力, 而模仿能力则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前提, 因此以学生模仿能力为前提, 通过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生成创造能力, 是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任务。
机械制图教学培养学生将物体绘制成图纸、再由图纸想象成物体的能力, 由这样两个相辅相成的教学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过程, 这同时也是机械制图训练的完整的思维循环过程, 更是现实的机械制图的完整工作过程。但是对于学生而言, 无论是第一阶段的绘图, 即将物体绘制成图纸, 可以直接利用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运用投影规律认识实物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正确地将实物绘制出来, 还是第二阶段的读图, 即将图纸想象成物体, 虽然这两个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都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但两个阶段相比较, 将物体绘制成图纸, 有其真实可见的物件为参照, 而将图纸想象成物体, 则没有了真实可见的物件为参照, 显然读图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要求更高, 而且更难形成读图能力, 其难度在于它要求学生将没有实物参照的图纸想象成实物。所以, 对学生读图的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还要取决于第一阶段学生对实体影像的储存量, 相比之下, 第一阶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当然, 绘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教学过程,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对象, 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杨彩琴老师曾利用铸造车间的泥沙, 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模型, 进行“物图转换”或“图物转换”的空间想象力的训练和培养, 这种方法不仅简单, 而且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思维不断与实物之间进行“物图”的空间转换, 达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教学效果, 为学生在以后的机械制图的学习和工作中准确作图、快速作图, 最终形成一定的规范制图能力, 打下较为牢固的基础。
五、从教师与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实干入手, 培养学生实际用图能力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数学老师,数学老师她姓杨,大家都叫她杨老师,她有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张樱桃般的小嘴巴,说话很动听。杨老师喜欢穿裙子,她穿裙子的时候也是最美丽的。
杨老师很认真,在给我们上课吧时候很细心的给我们讲,当遇到不听课的同学时,也会认真的教导他;所以上课做小动作的同学们都能被她看到后认真学习。
杨老师很负责,当我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在听过她的辅导之后就茅塞屯开,如获新生。所以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杨老师,她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杨老师胆子特别小。有一次课间操跑步,我边跑边和同学聊天,肚子突然痛起来。我把情况告诉杨老师以后,她一下子紧张起来,立即拉起我的手向医务室赶去。校医了解情况后,说没什么问题。可杨老师不放心,又问会不会是阑尾炎,校医笑着说:“阑尾炎是在右下腹部!这孩子估计是跑步时进风了,你不要太担心。”这时,我也告诉她自己感觉已经好多了,尽管这样,杨老师仍然很担心,反复叮嘱我多休息一会再看情况……唉,这胆子也太小了吧!
杨老师还很不讲理。学校每天的午餐是由班主任负责分配。杨老师每次都会给我们盛很多很多饭,她说学校午餐经过营养搭配,每样菜都要吃,不允许我们选菜,你不想吃的,她偏要给你盛。又不许剩饭,必须吃完,还安排了午餐管理员专门监督我们。一二年级的时候,同学们叫苦连天,好多女同学都偷偷哭过。你们是不是也觉得她不讲理呀?
但是慢慢的我发现自己不怎么挑食了,而且家里人都说我越长越结实了!
终于,有几个同学受不了,写信给bf博士。好久,才收到回信,还有个小包,信上说杨老师如果吃了这种药,就会变小,当她真正理解学生的心情时,又会变大。
第一节课,杨老师叫同学给她倒茶。同学们趁这个机会,把药放进了杯子里。杨老师拿着杯子走到办公室,刚喝了两口,就“嗖”地一下变成了三(4)班杨小丽的模样。杨老师急得团团转,对另一位老师说;“小李,小……”李老师气冲冲地说:“什么小李小李的,三年级就这么没礼貌,你上午不是请假了吗?怎么又来了?快上课去!”
杨老师刚跨进教室,头上莫名奇妙地挨了一下,抬头一看,只见吴老师正注视着她。“为什么迟到?”“我……
我……”“那你就站到一边吧!”杨老师就站了一节课。
第二节是语文课。上课的裘老师正用1280的放大镜拼命查找着同学们的错误,突然叫道:“杨小丽,上来!”杨老师一听,心想:倒霉,叫我哩!准没好事!杨老师走上台,裘老师说:“你这个“家”字少了一撇,再把课文抄100遍!”杨老师一听如五雷轰顶,“这不是拿我的办法来对付我嘛!
关键词:初中数学,习题课,学案式教学法
习题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一方面, 习题课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 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疏漏, 对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但是学案式教学法与教案式教学法存在很大的差异, 传统的教案式教学法是以“教”为中心的, 教案是为教师服务的, 而学案式教学法在数学习题课中的应用, 则强调习题课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学生才是数学课堂上的主人, 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角色, 加强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1]。
一、学案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由于学案式教学法在习题课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数学教学目标制订出来的, 是对传统习题课教学的补充、完善和创新, 因此需要制订更加科学的应用方案。接下来以初中“全等三角形的识别” (习题课) 一课为例对学案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 精心组织、优化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学案, 这是教师在习题课上对学生实施学案引导的前提条件。比如, 今天习题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全等三角形”的, 那么教师制订的学案就应该是如何判断、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方面的习题内容, 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条件, 以及全等三角形具备的主要性质和特征, 借助习题课的教学, 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回忆和归纳, 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 目标指引、依案自学
为了保证学案式教学法在习题课上的有效应用, 在学案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制订不同的学案和教学目标,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选取相应的数学习题进行练习。如学生依据学案的内容进行自学时, 可以分组解决学案中关于“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边都相等”“两个三角形的边角边相等”“两个三角形的边边角相等”是否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这样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集体讨论, 总结点拨
在习题课教学的最后阶段, 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开展整体评价。在学生自学结束后, 教师可以先把每个小组学生在习题课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 并陈列出来, 让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 共同探讨习题课犯错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 对学生反馈的疑难信息进行细致讲解和点拨, 使学生可以更快、更准地找到自身在习题课上的出错原因, 加快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 进而最终实现习题课教学的目标。例如, 在△ABC中, AB=AC, BE、CD是边AC、AB的中线, 求证:BE=CD;如果∠A=30°, 能求出∠ABE的角度吗?
在问题的求证阶段, 问题的解决并不复杂, 很多学生都能进行准确求证, 但是在求∠ABE的角度时, 很多学生认为不能求, 但也有学生求出∠ABE=37.5°, 此时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集体对错误一方的出错原因进行“深究”, 找出问题所在, 实现查漏补缺。
二、学案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合理确定学案内容, 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有的教师为了增加习题课的教学容量, 学案的设计存在过多、过深的问题, 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完全完成习题上的学习要求, 导致学生失去了对数学习题课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 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 一定要合理确定学案的内容, 贴近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目标, 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和学习热情的保持。
(二) 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
基于学案式教学法的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 “导”是核心与关键。表面上看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学生才是学案式教学法的实施关键, 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 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三) 重视学案式教学法的应用评价
无论是在“学案”的设计环节, 还是在“学案”的执行环节, 数学教师都应当紧紧围绕习题课教学的目标,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的关键点, 让学生不断复习旧知识、增长新知识, 实现专业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 在学案式教学法实施之后,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在习题课上学习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及时发现学生在习题课上出现的疏忽与不足, 鼓励学生在巩固前期学习成果的基础上, 进行更深层次上的探索[2]。
三、结语
总之, 学案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习题课上的应用, 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对自身的教学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 要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 不断总结自身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重视习题课的“谋划”, 这样才能让习题课的教学变为学生的“习题课”, 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会勤.学案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 (教师版) :素质教育论坛, 2014, (29) :249.
【杨老师习题课】推荐阅读:
杨老师09-16
写给亲爱的杨老师的一封信10-15
初中语文习题课教案07-03
物理习题课教学反思09-06
概论课复习题10-15
第1213课时习题课11-01
77课练习题11-04
正方形习题课教案07-02
函数的基本性质习题课07-15
哲学第5课练习题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