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精选6篇)

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篇1

2.中国目前共有九个政党。

3.“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协商、管理国家事务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②中国共产党召集的协商座谈会。

5.党的性质: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答:①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②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③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而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阶级组织

8.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答: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工厂当的性质和最终木的决定了它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服务于人民解放事业的。

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与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就有了真正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基础和前提。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工人阶级的利益与其他人民群众的利益、与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全体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10.论述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①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11.“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2.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之一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13.为什么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答: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性质的直接反映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得到群众拥护的真正原因

③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制定和执行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

④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服务群众。

14.论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③邓小平理论是在研究、吸取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1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和原则:

答:①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可续啊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答:①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②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④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7.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8.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答: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等精神境界都得到极大的提高;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从而消除了社会中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不仅消除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而且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也消失了,可以试想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9.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1.怎样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答:①它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②规定了党的基本纲领的核心内容

③规定了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④规定了实现党的基本纲领的基本力量

22.怎样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答: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最高纲领是灵魂,起导向作用,决定最低纲领的性质和方向;最低纲领是基础,起阶梯作用,反映最高纲领的阶级性要求,是实现最高纲领的基本手段和根本途径。

①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要把科学的理想和实际的行动有机统一在一起②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要把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有机统一在一起③党的最高纲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向前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3.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

24.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是民主,民主是基础和前提。

25.民主集中制的“三个有利于”:①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把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②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巩固党的团结和统一③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推进党内民主,更好实现党的正确领导。

26.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答:㈠“四个服从”原则①个人必须服从组织②少数必须服从多数③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④全党必须服从中央

㈡选举原则㈢党的领导机关㈣上下级组织互相沟通情况㈤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㈥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27.论述无产阶级政党是铁的纪律的部队?

答:①纪律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

②纪律严明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

③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

④纪律严明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基本条件

⑤纪律严明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的重要保证。

28.党的纪律包括:政治纪律,主治纪律,宣传纪律,人事纪律,群众纪律,经济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等。

29.党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对于违犯党纪的党员,要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严肃认真的查清事实,实事求是地按照错误的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30.党的纪律的特征:①纪律的自觉性②纪律的统一性③纪律的强制性和严肃性

31.党的纪律的形式:①党章②准则③条例④规定⑤其它形式

32.党内纪律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

32.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33.党的义务和权力的主要特点:

答:①党员履行义务和享有具有鲜明的党性

②在党员义务和权力面前,每个党员都是平等的③党员义务和权力具有党内最高法规的严肃性

34.党员义务和权力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承,二者统一于党性之中。

35.党员的八项义务:①参加党的会议和阅读党的文件,接受党的培训②参加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③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④有根据和负责地批评、艰巨任何组织和党员⑤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⑥参加申辩、作证和辩护⑦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可向上级提出⑧有权向上级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

36.申请入党的人“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38.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39.“邓小平理论”形成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40.“三个代表”形成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41.“科学发展观”形成时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2.“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44.“四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45.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46.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47.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48.新闻联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49.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四项基本要求: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坚持民主集中制

50.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51.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52.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53.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

54.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55.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或者有三分之一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

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56.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篇2

1. 政党认同的概念

政党认同是政治认同的一种, 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政党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它是在政党政治生态下, 必然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的产生、发展与衰亡, 反映了政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自身与环境的互动与沟通, 折射出政党的兴盛与衰亡。而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概念则可以表述为:政治主体在政治及社会生活中对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所形成的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及行动上的支持。

2. 政党认同的特点

作为认同的一种, 政党认同具有认同的一些基本特征:社会性、多元性、层次性和相对稳定性。

政党认同的社会性显示出政党与社会 (选民、党员) 的关系。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 它深刻地影响着政党的生存发展, 决定着政党活动的成败。执政党能不能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关系, 不仅取决于执政党能不能始终坚持她的根本宗旨, 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 如果执政方式与领导方式不科学就可能影响执政党的执政效能, 进而损害党与社会的关系。在民主的政治结构中, 政党居于国家与社会之间。一方面,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政党去控制国家权力, 实现民主政治;另一方面, 国家通过政党与社会连接, 与社会实现互动。从而使得政党对国家和社会都发生影响, 是民主政治中不可缺少的政治机制。

政党认同的多元性表现在认同客体的多元性上。政党认同的客体主要有三个层次:认同政党政治, 认同某种政党制度, 认同某一政党。狭义的政党认同是指最后一个层次。认同某一政党制度就是在认同某政党政治的前提下, 对于某一政党制度的一种体认与偏好。然后, 通过认同该党的政治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治纲领、政党领袖、执政绩效等来认同某个政党, 并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以及参与投票或者自觉地遵守政党的章程、拥护党的领导等政治行为体现出来。

政党认同的层次性, 主要包括情感、动机、认知、评价和行为五个层次。一般而言, 这五个层次是递进的。有很多的西方学者认为政党认同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 而更多的是出于情感。研究表明目前我们国内的政党认同, 特别是党员这个群体的对共产党的认同在动机上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政党认同具有相对稳定性,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讲, 认同反映了行为主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所体现出的认知、动机、情感、评价和行为相对同步性。政党认同是在某种动力需求的基础上, 经过对政党的长期的感知、情感体验、反复强化而形成的。就政治行为主体个体而言, 认同一旦形成, 便可成为构成个性的一部分, 从而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并在行为反应模式上表现出规律性, 这不仅是个性使然, 而且有利于个体适应政治系统。

二、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路径

1. 加强党内民主, 以党内民主促人民民主, 是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互相依存与促进的关系。党内民主不仅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离开了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难以有实质性进展。同样, 党内民主也离不开人民民主。2010年8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党中央以文件的形式, 在党的基层组织推行党务公开, 这不仅是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生机活力、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客观需要, 而且也向社会公众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路径, 加快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进程。这对于增加民众对执政的共产党的认同, 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提高执政绩效, 满足公众的利益需求是巩固共产党执政认同的根本途径

利益的满足是认同产生的关键要素。正如邓小平所说, “不讲多劳多得, 不重视物质利益, 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 对广大群众不行;革命是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我党作为当前我国主要的政治管理主体, 要获得人们的认同, 也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 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呢?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完善执政方式、构建体现公平正义的执政规则程序、提升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等途径, 来提高我党的执政绩效, 因为执政绩效自身其一是人们评价我党执政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其二直接决定着我党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

3. 网络是团结人民、凝聚人民, 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工具

结构改革应处于优先地位 篇3

除了《建议》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下称《说明》)也对外公布。根据《说明》所示,为实现2020年中国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的底线是6.5%以上。

今年中国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为7%,未来五年的平均增速要达到6.5%以上,那应如何评价这个6.5%?又应如何看待这些文件所表达的内容呢?

不要“坏的”经济增长

目前市场对这两个文件出现了诸多不同的解读,但大体上看主要是在谈论经济增长与结构改革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比较简单,主要就是GDP的增长,结构改革的内涵并无确切的定论,但有一些内容肯定包括在内,例如提高消费占比、提高服务业占比。

文件中一方面提出了未来五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另一方面也耗费了诸多笔墨去论述结构改革的方向。《建议》明确表示,在经济增长之外,“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

在笔者看来,市场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内容,即在决策层眼中,经济增长与结构改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在文件中有明确表达,如上文所述,中央对“十三五”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中国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GDP和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前提的,就是“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这个“基础”就是结构改革希望达到的目标。

换句话说,决策层认为结构改革是优先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增长,“好的”经济增长,而非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无法普遍惠及大众的经济增长,“坏的”经济增长。进一步说,假如结构改革没有前进甚至出现后退,这样的经济增长没有意义。

如何看待6.5%

《说明》显示,“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对于6.5%的经济增长目标,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这现实吗?笔者认为,这个目标是现实的,是有能力达到的。

6.5%的目标是现实的,其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赖投资拉动,而政策对投资的影响是巨大的。图表 1是近些年来中国消费(此处的消费为最终消费,包含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下文除非言明为居民消费,否则均指最终消费)和投资的年实际同比增速,我们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消费的增速是较为稳定的,但投资的增速变化较大。

除了增速变化大以外,投资在GDP中的占比也非常高。从2003年到2014年,中国的投资率一直维持在40%以上,2009年到2014年,投资率都在45%以上,最高在2010年和2011年达到过47%。

将这两点综合来看,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投资变化的影响。根据笔者测算,假设未来五年货物与服务净出口的年均增速为6.5%,占GDP的比值为3%,那么当消费的年均增速为6%且占GDP的比值为50%的时候,投资的年均增速达到8%就能保证GDP实现6.5%的年均增速。假设其他指标不变,但消费年均增速下滑至5%,那么投资上升至8.6%就能完成目标。

经济增长主要受投资变化影响,而政府在投资中的作用非常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在内外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增速迅速下滑,当年四季度仅为7.1%,2009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6.2%,而2007年这一数值为14.2%。为应对危机,中央政府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宣称的规模为4万亿元人民币,但市场认为实际规模远大于此,一个主要论据在于新增信贷的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新增人民币信贷4.9万亿元,2009 年这一数值几乎翻番,达到9.6万亿元。大量的信贷流入市场,强有力地刺激了经济增长,GDP增速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复苏并迅速攀升,2009年和2010年的GDP增速最后分别为9.2%和10.6%。

产能过剩与防止“踏空”

由于GDP是考核地方官员业绩的重要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倾向于扶植那些可以带来大量GDP的产业,例如钢铁业。换句话说,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考量主要是规模,而非效益。当经济发展迅速时,市场对钢铁、水泥等产品的需求高,这些产业的产能并不过剩,甚至是缺乏的。当经济增速下滑时,就会出现产能过剩。“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usiness Conditions Index,下称BCI)的数据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BCI的调查对象是长江商学院的校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相关数据主要反映了它们的生存状况。

图表 2、图表 3和图表 4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劳动力价格等生产要素的上涨使得企业总成本不断上升,但在很多行业,例如钢铁业,政府干预等因素使市场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很多企业“僵而不死”,新的产能还在层出不穷,这导致供给越来越大,超过了市场需求,企业无法将成本向消费者和生产下游转移,价格低迷,最终整个行业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而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企业仍在不停地扩张。

假如是国有企业,那么我们可以用政治任务的理由来解释,但民营企业又该如何解释呢?笔者认为这反映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这些企业认为经济越差,政府越会推出大力度的刺激政策。由于存在这种预期,因此企业必须采取逆周期的运作方式,不然就可能“踏空”即将来临的机会,并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万科公司,2007年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作为行业龙头老大的万科迅即采取了收缩战线过冬的策略,但2008年开始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房地产的发展注入强心剂,房价随后出现大幅上升,万科失掉先机,行业地位出现明显下滑。

nlc202309021303

除了对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外,资金成本低廉也是企业扩张的一大原因。过低的资金成本是中国金融体系扭曲的一个范例,要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利率市场化将是非常重要的改革。

虽然民营中小企业在借贷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存在融资难、资金成本高的问题,但每当政府实行大规模的宽松信贷政策时,这些企业也会有所受益,2009年即是如此。这种人为的低利率降低了企业投资的风险,鼓励了企业,尤其是更有机会获得廉价资金的国有企业的扩张行为。

对企业来说,过去的经验显示“扩张才是硬道理”。假如只是一部分企业这么预期,问题不大,但假如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企业都有如此预期,政府就必须在经济下行时推行扩张的政策,否则产能过剩的问题马上恶化。当企业意识到政府的政策不足以带来预期的需求时,可能会更改决策,由扩张改为收缩。由于之前企业是大面积扩张,因此当风向改变时,在“羊群效应”驱使下,企业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快速收缩,这会导致经济在短期内承受巨大的下行压力。出于避免这种局面的考虑,政府不得不在经济下行时实行刺激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这种预期绑架了政府的政策。

未来五年经济政策的目标必须包括以下三个:一是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二是减弱企业认为政府会在经济下行时刻推行刺激政策的预期,三是推动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改革

提高消费、遏制投资

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未来五年经济政策的目标必须包括以下三个:一是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二是减弱企业认为政府会在经济下行时刻推行刺激政策的预期,三是推动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改革。

先来看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消费在GDP中的占比。笔者认为,要提高消费占GDP的比例,就需要为经济下行提供更多的空间。换句话说,就是政府要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为什么提高消费会导致经济增速放慢呢?投资占GDP的比例降1个百分点,同时消费占GDP的比例升1个百分点,那么经济增速是不会受到影响的,但问题在于提高消费比提高投资要困难。投资,尤其是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和实施的成本低,但带来的GDP多。提高消费,主要是居民消费,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与低消费相对应的是高储蓄和高投资。中国不只是居民的储蓄率高,政府和企业的储蓄率也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居民的储蓄率虽然较高,但1992年以来占GDP的比例一直较为稳定地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而企业部门的储蓄率则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政府储蓄占GDP的比例自2002年以来也快速上升(图表 5)。

除此以外,就企业部门内部来看,国有企业储蓄率上升的速度是超过私人企业的。由于政府并未公布国有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因此这里笔者用国有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来代表国有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然后用企业部门总的可支配收入减去国有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来计算私人企业的可支配收入。

根据图表 6、图表 7可知,2006年国企实现了扭亏为盈,此后利润高速增长,占GDP的比例快速上升。

企业储蓄大幅上升,国有企业的储蓄上升幅度更大,财政部官网曾刊登专文探讨这一问题,该文认为有四个原因造成了目前的状况:

一是经济增长快,国有企业通过重组以及将社会责任转移给政府而大幅提高了利润率。二是国有企业长期不向国家交纳红利。2005年国企开始交纳红利,但其在净利润中的占比很低。三是产业结构扭曲。中国的产业偏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多,因此收入更多地以利润形式流向资本,而非以工资形式流向劳动力。四是中小企业为投资而增加储蓄。由于国内金融体系存在缺陷,中小企业融资不畅,企业被迫进行“为投资的储蓄”,结果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储蓄率。相关调查显示,67%的中小企业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81%的中小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中有50%以上依靠自有资金。

基于以上论述,要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改革。第一,提高国企分配给股东,包括政府财政的红利。国企纳税、付息和分红后,可投资的自有资金下降,而对于无论是股民还是政府,增加的收入都可以用于刺激消费。

第二,划拨国有资本来充实社保基金。居民储蓄率高、消费率低的一个原因在于虽然社保的企业和个人缴费率高,但社保的覆盖率和补偿水平较低,因此居民在生活中会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因此假如能在保持社保缴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社保的补偿水平,降低其顾虑,那么居民的消费倾向自然会提高。

我国目前的社保缴费已经处在很高水平。据媒体报道,按照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

笔者认为,在目前诸多的选择中,划拨国有资本来充实社保基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是一种减税的政策。对此,《建议》也提出,“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最后,降低政府的高储蓄率。笔者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公共服务,而非储蓄和投资。假如将目前规模庞大的政府储蓄用于提供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甚至直接以购物券的形式发给民众,政府可以规定购物券不能存入银行,只能用于消费,那么这可以直接刺激居民消费,在提高人民福利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

减弱企业投机心理和推行金融改革

再来看第二点。从图表 4中可以看到,现在企业对政府刺激政策的预期是非常强烈的。上文已经谈过,这种预期对单个企业来说是理性的,但当它成为大部分企业的一致看法时,就为经济运行埋下了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也绑架了政府,使其在实行紧缩政策时不得不投鼠忌器。

经济下行越剧,政策刺激越强,这不利于治理产能过剩,不利于提高行业的生产效率。经济下行会淘汰低效企业,而对优质企业来说,经济下行时期往往是好的扩张时机,因为此时能以较低的价格收购资产。在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中,产能过剩会得到平衡,行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也会提高。

nlc202309021303

另外,企业对政策的这种预期实际上鼓励了投机。对企业来说,经济下行意味着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扩张,这时候企业不但不会减杠杆,还会尽一切力量去加杠杆,这导致债务不断上升,风险日益加剧,而且这样的竞争是不利于企业提高效率的。

要减少中国企业这种“扩张才是硬道理”的想法,就必须让一些投机行为最重、杠杆率最高的企业受到惩罚。当这些企业因为高负债经营而遭遇困难甚至破产时,其他企业就会警醒,企业在加杠杆的问题上会更谨慎,中国的债务问题也会得到缓解。同时,一些前期谨慎运营的企业则迎来了春天,低价收购资产,整合提高效率,降低产能过剩就会顺理成章地展开。

最后,金融改革对中国至关重要。金融改革的范围很广,但核心就是消除目前金融体系中的一系列扭曲,建立一个高效的金融市场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利率市场化,前文已述,资金成本低廉是企业过度扩张的一大原因。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在采取种种措施压低存贷款利率,这种政策为快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但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资金饥渴症。由于利率被压低,没有反映出真实的资金成本,因此虽然中国有高达50%的储蓄率,但企业依然觉得资金不足。

政府和国有企业有着非常强的投资冲动,它们比其他市场主体更容易获取低成本资金,但投资效益却不高。利率市场化改革会终结政府和国有企业融资成本被人为压低的现状,投资低效益项目的意愿将减少,其融资额也会相应下降,节约出来的资金就可以导向效率更高的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的增大会降低中小企业的边际融资成本,这些企业大多不是重工业企业,它们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而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

又如汇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市场化会大幅减弱政府在外汇市场的作用,这使得政府不再能通过维持低汇率保护出口企业的利益。压低汇率的做法对经济整体是得不偿失的。

但这些改革的另一面是企业的投资规模会下降,对中国这样一个依赖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这肯定会在短期内影响经济增速。

将资源挪向消费领域,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汇率、利率等金融改革,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其过度的风险偏好,对中国经济的未来都是无法避免的结构改革。一旦成功,中国经济将向前迈出重大一步,其意义甚至不会低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但在短期内,这些政策大部分都会带来紧缩,加剧社会的痛苦。

不过,好消息是有一些政策既有利于结构改革,也带有扩张特点,比如以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如这一政策上马,政府可以不再提高社保缴费率,甚至可降低缴费率。对居民来说,这也是一种减税政策,增加了可支配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因此,笔者建议政府一方面推行那些带有紧缩特点的结构改革政策,另一方面推出一些带有扩张性质的结构改革政策。让两种政策的效果对冲,降低全社会的痛苦,并为结构改革的推行减小阻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提高居民消费、加快金融改革的角度,还是从减弱“扩张才是硬道理”这一预期的角度,结构改革对中国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在经济增长目标迫近6.5%时仍然毫不动摇地推行结构改革。因为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结构改革应该始终处于优先的地位,而非相反。

作者为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案例研究中心与中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供职机构无关。

执政党的地位解读 篇4

对“社会”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社会是指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狭义上所指的社会,是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之外的社会事务、社会生活,包含有教育、公共卫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社会安全等内容。本文是从狭义的社会管理来谈党的作用。

中国执政党的社会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一提到政党,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党的政治属性。无疑,党是政治组织,党活动的主要领域是政治领域。但是,政党的属性不仅包含有政治层面的内容,还包含有党的社会属性。当政党宣称代表某一特定阶级、阶层利益或全体利益时,就已经展示出本质的社会属性。当我们说政党在国家权力和民众之间起到连接作用、桥梁作用的时候,也已经是在谈社会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政党是社会的工具,仅仅当社会需要政党,政党能够为社会所用服务时,政党才能够生存。政党的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的走向,则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政党的支持、选择。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政党会把这种社会的需要转化为政治诉求,通过政治领域的操作,实现对社会的服务与引导。邓小平曾在1956年党的八大作修改党章报告时,把中国共产党称为人民群众的工具,是符合政党特质、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科学判断。用学术的语言描述,就是政党具有社会工具性,唯有这种社会工具性得到最大彰显时,作为政治组织的政党才会有最大的社会群众基础,构成相应的党的社会支持系统。 政党的社会工具性决定了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

表达与整合社会利益功能。生活于社会之中的民众是分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代表某一阶层或多个阶层利益的政党可以表达民众的诉求,或对多个利益群体的诉求进行整合。这种利益表达可以通过多个不同的组织进行,但在中国条件下,最有力的表达者、整合者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影响、引导功能。一般地说,政党对社会的引导作用体现在两大层面:或引导**、动荡,或引导稳定。中国共产党老一辈理论家胡绳在上个世纪80年代谈到革命与执政的区别时,曾精辟地点明:革命需要**,执政需要稳定。笔者高度认同这一观点。对于正在进行革命、力图取得政权的党来说,各种社会矛盾越是激化,形势越是动荡,越有利于进行革命进而推翻旧的社会秩序。但对于任何国家的执政党来说,一般都希望获得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越是稳定发展,越有利于获得稳固的社会基础,越有利于继续执掌政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引导社会和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执政的需要,更是维系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这种引导功能能否转化为现实,则与党的自身建设、执政能力相关。

政策制定功能。社会政策可以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制定,也可以通过政党提出,再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在中国,执政党是政治体系框架中的领导核心,社会建设、社会政策的方向和阶段性目标,往往是由党组织来把握的,党在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中起到了确定发展方向作用。

社会协调功能。某些社会问题,如公共卫生、国民教育体系、社会安全等问题本身并不属于政治,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却与社会制度、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协调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社会政策中公正地协调社会不同利益关系,协调构成社会的诸要素平衡发展,就已经涉及政治问题了,也涉及执政能力。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把社会问题泛化为政治问题是有很大害处的,但也不可否认这些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运作的部分内容,相应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恰恰是政治协调的结果。在中国,这种协调功能、政策制定功能不是一般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管理中的独特作用

所谓社会管理,指管理主体对社会领域包含的诸要素按照某种特定规则进行安排,使其运转科学、有效、合理,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在多元管理主体中,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的作用。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执政党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组织客观上渗透于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是对党的组织设置的形象而真实的写照。相对于其他社会组织,党的组织系统对各种社会资源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和便利条件,可以促进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进步。无论从宏观层面来看,还是从微观层面来看,都是如此。

党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一是二者本质上具有关联性。群众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社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无论从价值理念还是从工作方式上都有相通之处。二是内容上有重合性。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有区别。但是,在党长期执政条件下,二者又有很大程度的重合,社会工作的内容,恰恰是构建良好的党群关系的基础。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社会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群众工作的成效。在特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根本性工作。三是方法和手段的互补。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做群众工作优良传统,形成了一系列方式方法,比如,以说服教育为主引导群众的方法,尊重群众,等等,对社会工作也是有益的。但在新的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某些传统方式需要发生变革才能获得新的活力,而社会工作中以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亦可为党的群众工作提供有使用价值的借鉴。

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救助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党组织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的党的宗旨和先进性的要求,也与社会管理的要求相吻合。

以党的组织力促进社会稳定。中国共产党在传统上具有极强的组织力,这是从战争年代就已历练出来的力量。执政后,党的基层组织遍布社会各个层面乃至每一角落。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党员社会身份复杂化,党员来自社会各个不同利益群体,有的直接处于各种不同的社会矛盾之中。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力,使工作于不同岗位的党员在维系稳定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改进党对社会管理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管理体制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社会管理还需要创新,党的对此事业的领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解放思想,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地位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不开。在中国,没有各级党委的推动,任何事情都难以大面积贯彻,这是现实,也由此产生“路径依赖”,影响到今后选择。因此,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转变领导方式问题。党的对社会的领导体现在把握方向、制定政策、基层带头服务等方面,但不等于事事干预、事事亲自管理。当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时,各种社会矛盾就转化为党群矛盾、干群矛盾。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以民主、法制的方式实现党的领导,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把握好社会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解决社会问题会牵涉到政治手段、机制甚至基本制度,有的社会群体性事件本身就与基层政治层面的决策、党风廉政等问题复杂地关联在一起。特别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处理社会矛盾稍有不慎就激发党群、干群矛盾;而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问题又往往易于成为引爆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因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很有必要。一方面,正确分析各种社会问题的性质,分析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根源,不回避不掩饰主要矛盾,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分析问题能力;另一方面,改进政治运作过程的某些环节,比如,给所有的群体平等的机会与渠道表达利益诉求,这是公正协调各方利益的重要环节,是民主与法制的问题。还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社会问题过度政治化,二是不顾及社会问题的政治影响而过于简单化处理。

善待社会组织,把握好党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组织指各种新兴的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各种社会组织有其独特的功能,在社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以作为评价社会自组织力的指数之一来看待。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新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存在一定问题,这往往使得党和政府不得已而去“管”很多原本可以通过社会组织来实施的事项,这导致新社会组织更难发育;另一方面,有时候党和政府也对新社会组织抱有疑虑,部分群众也对新社会组织缺少了解,不信任。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尊重新社会组织的相对独立性,为其成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新社会组织的引导,加强新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以法律规范其行为,以社会监督它们,充分发挥在其中工作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不是党和政府直接替代新社会组织的作用。

秉持社会公正的宗旨制定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存的大事。社会政策的制定需要全社会参与讨论,这里,民主决策,给各利益相关方以平等的机会介入到决策过程中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这一环节,就没有机会与过程的公正,这是保障社会公正的政治制度设计。从党的领导视角来看,改进党的决策方式更是党的职责所在。

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基层群众自治的关系。今天谈社会管理,离不开基层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群众自治这样的大背景。需要指出,所谓自治,其突出特点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党的领导主要通过政策制定、健全法律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体现出来,而不是把自治组织行政化、当作下级单位来对待。时常听到某些同志抱怨中国社会自组织力太差,但如果不给群众自治以一定的发展空间,中国社会的自组织力就永远无法增长,出现社会问题、群体性事件依然无法依赖社会本身力量去制衡,还是会演变为党、政府与群众的矛盾。这也属于社会与政治的复杂关联吧。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篇5

政府的执政之本,应是尽可能地化解社会中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从根本上看,政府的执政能力并不仅仅体现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上;相反,社会的和谐程度、民众的满意度、社会管理的认同度以及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的解决能力,才是政府执政能力强弱的根本体现。尤其是政府对社会矛盾的化解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必须要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予以重视。

政府的社会矛盾化解能力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与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密切相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处于急剧的变迁之中,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加剧,纠纷数量激增,群体性事件和种种恶性事件屡屡发生,法院不堪其累。

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篇6

一、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员工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要求党的各项工作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广大群众是社会财富和历史的创造者, 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党员干部, 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把员工群众当主人、当亲人, 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真正做到真真切切为员工, 时时刻刻系群众。

各级党组织要注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 使群众的需求可以及时倾诉, 矛盾可以及时化解。各级党员干部为群众服务要满怀热情, 为群众着想要充满激情, 对群众提供帮助要倾注真情。时刻把群众所思、所忧、所盼写在本上、挂在嘴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国有企业坚持以真情服务人, 以文化教育人, 以知识培养人, 以激励成就人。在对职工及其家庭负责的基础上, 把制度定严, 把道理说透, 理性地、人性化地进行管理, 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阳光操作。同时, 把对职工的爱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生活细节上, 召开各种座谈会、谈心会, 了解职工所思所想, 充分发扬民主、顺应民意。

二、坚持群众观念, 维护员工利益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 历史是群众创造的, 群众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宣传教育, 使之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 夯实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自觉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 了解群众所想、所愿、所思、所盼, 想方设法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念、权为民赋的观念、为民服务的观念, 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 坚持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从群众利益出发,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切实保障群众权益。要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 加强基层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建设, 把做强做优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 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要以完善制度为保障, 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帮扶群众制度, 构建群众工作长效机制。要以创新方式方法为途径, 更多运用民主的方法、平等沟通的方法、示范引导的方法、现代科技的方法等, 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性。

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群众共享的原则。必须联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来进行, 深入基层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认识、评价党的干部, 总是察其言观其行, 看党的干部是不是关心群众利益, 能不能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他们往往通过与他们自己最直接、最密切的事情来感受和体验党的温暖, 从他们接触到的每一个干部形象来看我们整个党的形象。这就意味着, 关心群众的疾苦, 维护群众的利益, 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也是党的干部履行职责、实践宗旨、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的必然要求。

三、坚持付诸实践, 发挥员工的主体创造力

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自觉地把掌握权力看成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把行使权力当做为人民服务的方式, 努力为群众多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对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暂时困难的员工群众, 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1. 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 调动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增强群众的责任感。

以员工代表大会制度为载体, 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扩大知情权, 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 并在参与过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 体现其当家做主的权利, 把企业和个人的荣辱紧密结合在一起, 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保有活力并趋于成功。

2. 维护群众权益。

为保证员工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价值评价和约束激励机制。在分配机制上, 按照初次分配重效率, 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原则, 增大工资中活劳动的比例, 进一步激励员工多劳多得;树立“以人为本, 以法治企”的管理理念;深化干部人事改革, 通过岗位公开竞聘、干部公开竞聘等, 给不同专业、类别的员工群众创造发展空间和提升机会。让员工有信心有盼头, 有当家做主的归属感, 有了前进的动力, 员工才会有为企业尽心尽力的奉献精神。

3. 关心群众生活, 真心实意办实事。

领导干部要把转变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生活, 努力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领导干部同贫困群众开展定向帮扶活动, 定期拨出经费或通过募捐等方式对特困群众进行困难补助, 每逢重大节日都要到离退休群众和特困群众家庭慰问, 都要坚持到科研、生产一线看望群众等, 做到“真困难真帮助, 特殊困难特殊帮助”。

上一篇:国际私法形成性考核一下一篇:报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