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精选11篇)

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 篇1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信息技术人才将是社会发展必需人才。因此,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与技能需要进行进一步提高,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计算机专业英语知识能力的提升。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学生素质不高、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能学好计算机专业英语知识对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也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这些客观情况迫切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微信作为目前快速兴起的热门应用软件,其操作简洁性、信息及时性、个性化的交互性等特点,也让教育专家和学者试图探究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1.移动学习模式与课程概述

移动学习英文名称是Mobile Learning,简称M-Learning,是指一种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学习模式。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常用词汇及术语,科技英语的基本翻译方法及规律,简单的英文论文、文摘和办公室应用文的书写方法,复习、巩固并运用大学英语中的单词、短语、语法及句型,同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进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

2.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技术支持及实现

2.1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日趋成熟,移动通讯设备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移动设备软件也满足了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这些都为人们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据统计目前最普遍的Web通讯设备正一步步由PC终端向智能手机过渡,预计到2017年,智能手机将占人们手持移动手机中的90%。同时,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数据:“人们平均间隔6.5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每天会看超过150次”。因此可以发现,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利用智能手机的频率远远高于其他设备,同时说明利用手机进行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是值得期待的。

2.2功能实现

本论文的课程案例设计是在微信的订阅号中进行研究,即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为订阅号提供了纯文字、语音、图文结合及链接等多种内容的呈现方式,向不同的使用者推送满足其需要的不同形式的资源。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并且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在学习功能方面主要依托于微信公众平台所包含的功能基础之上,因此,总结归纳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2.2.1首页

在微信公众平台的首页,会帮助平台管理者统计各个模块的消息、人数等数据,以此来帮助管理者分析订阅号在订阅者中的关注度及活跃度。同时,在平台首页会为管理者推送最新的平台管理政策,约束条款及新增的优化后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更好地让管理者和订阅者进行使用。

2.2.2功能

(1)群发消息

订阅号主动向用户推送消息,向订阅用户推送信息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及图文消息等内容,使用者可根据其所需选择信息推送的格式。

(2)自动回复

即允许订阅号针对用户的行为来设置特定的回复内容。借助此功能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其移动学习的学习内容,包括词汇、听力练习及对课堂学习内容的预习和复习。

(3)自定义菜单

在公众平台界面教师作为平台开发者,可以设计三个以内的主菜单按钮及其下拉子菜单,并将菜单按钮与其相关学习资源设置动作相应。订阅者在使用订阅号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点击订阅号会话界面底部的菜单来获取信息。

(4)投票管理

投票功能需要插入图文消息中,通过群发、自动回复和自定义菜单等方式发出,投票结果将从上述渠道汇总反馈给平台管理者,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投票功能应用到其他教学活动中。

2.3数据管理

2.3.1信息管理

本页面管理者可以查阅最近七天内用户留言的信息。当订阅者产生关于订阅的信息或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时,可以将问题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发送到公众平台上,教师可以在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后利用信息管理功能获取订阅者提出的问题后,可以第一时间对学习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达到一对一的交流。

2.3.2用户管理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管理功能,管理者可以了解订阅该平台的学习者的基本情况,比如订阅者登记的姓名、性别和地区等。让所有使用订阅号的用户,教师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

2.3.3素材管理

可以存储管理者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过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和图文消息等,同时管理者也通过这个界面建立新的学习资源,作为这个公众号的资源库,便于日后的修改和利用。

3.结束语

本研究仍属于起步与试探阶段,更多的目的在于试图利用微信,使其成为师生平等交流、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的移动学习平台。希望能够给予有兴趣研究移动学习新模式的人们提供一些启示,帮助从事教育工作的专家和学者进一步研究微信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及可行性,使其不仅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更多在更广阔的教育领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摘要:将微信运用于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使空间教学、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紧密结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突出了"交互性"和"趣味性",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微信,移动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

参考文献

[1]王飞.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CNNIC: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3]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1).

浅析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及学习 篇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特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191-01

一、引言

由于IT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软件不断升级、计算机设备不断升级。要跟上其发展的进度,就要求不断地学习这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取主要靠从业人员的专业英语能力。因此,专业人士都在竭尽全力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以提高工作能里。另外,各大院校也都把专业英语作为必须课,以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二、专业英语的特点

与普通英语相比,专业英语更注重客观事实和真理,并且要求逻辑性强,条理规范,表达准确、精练、正式。学习专业英语时,既要掌握扎实的普通英语知识,又要注重结合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专业英语水平。

(一)客观性

因为要求客观,所以常用被动语态和一般现在时。有人统计专业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句子要占1/3~1/2。即使用主动语态,主语也常常是非动物的(inanimate subject)。

(二)准确性

专业英语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用词上。然而在语法结构上也有其特点。例如,为了准确精细地描述事物过程,所用句子都较长有些甚至一段就是一个句子。长句反映了客观事物中复杂的关系,它与前述精练的要求并不矛盾,句子长结构仍是精练的,只是包含的信息量大,准确性较高。

(三)精炼性

因为要求精练,专业英语中常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单词来清晰地表达原意。这就导致了非限定动词、名词化单词或词组及其他简化形式的广泛使用。

三、专业英语的学习技巧

读、听、说、写、译能力的培养专业英语的学习是专业英语学习的主要内容。这几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要翻译得好,首先要读得懂。当然,对五种能力的要求与学习技巧,则各自有所侧重。

(一)阅读

阅读的主要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领会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对于阅读速度的要求,开始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仅仅在阅读考核时作为能力测试的参考,速度是在理解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的。用于阅读速度考核的文章不能太难,应当是难度中等且常见的专业文章,在词汇和专业上不能太难,否则会使读者产生畏惧心理,也不能太简单,使初学者过高地评价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强的人,既要读得快,更要理解透彻。阅读能力不佳者,阅读任何文章都很慢。因此,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都力图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专业英语更注重于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Comprehension)比阅读速度更重要,阅读的目的就是理解作者的意图。通常阅读理解的测试,多采用阅读和多项选择回答方式,包括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包括了对英语结构的理解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两者缺一不可。此外,采用从错误中学习,评析文章的理解错误等,也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专业英语阅读中必须注意词汇的含义。词汇应用于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等不同领域时,其含义会有很大的不同,词汇的确切含义取决于它的使用,读者必须明白这一点,在阅读理解中选择最适合的含义。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

(二)听、说

在英语学习中听与说是不可分割的,虽然目前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还没有严格的要求,但随着专业英语应用的进一步深化,专业英语自然会对听说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说的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经常地读,经常地讲。公共英语中训练读的能力不仅是将书中的一些对话、短文等熟练阅读,而且是放声阅读,模仿这些口语句型,最终达到举一反三,说出类似的短语和句子,编写同样的对话和短文的程度。只要这样持之以恒,就形成了一种用英语进行思考的习惯,自然也就出口成章了。听力训练也可分为精听和泛听,以精听打基础,以泛听扩大听力范围,两者相结合,逐步从整段播放听大意,进入逐段播放听段意,配合教师指导,指出听力中的难点和重点,训练学生掌握科技英语中的常用词组,常用句型,重读、弱读、连读的习惯,惯用句子搭配关系,以及根据上下文内容对某些新单词进行猜测。这样,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写作

用英语写作属于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要求作者习惯以英语方式思考问题、组织句子、而不应当先用中文思考和预写,再将其翻译成英语。模仿写作是英语写作中重要的一环,牢记各种情景下的句式和句型,仿造这些句型来构造自己的句子,替换不同的背景、情景和事物,这就如中文学习中的范文阅读和范文仿写,当读者头脑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习惯用语、句型、结构时,写作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自然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四)翻译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用另一种语言表示的内容准确无误地重新表达出来,翻译不是原文的翻版或者复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原文的再创作。其目的是使不懂原文的读者能够了解原文所表达的科技内容。科技文章并不要求像文艺作品那种形象化和感染性,但也必须文理优美。忠实于原文并不等于死抠语法、逐词死译。翻译要如实反映原文,除了研究所译句型、词序、修辞手段等,还应当了解作者思路、写作重点和中心,特别是作者在所述问题上是肯定还是否定,还是未置可否;翻译完成后要多读译文,是否通顺、能懂、上下文及逻辑关系对不对等,即要译者自己懂,也要尽量使别人阅读译文后也能懂,要为读者着想。

当然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涉及到教师、学生、与其它课程的协调等多种因素,要想方设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针对课程的特点,利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以获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指南学习计划 篇3

从现在开始,我的人生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一页。弹指一挥间参加工作已将近3年时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光阴流逝,人生何短?报名电大是我梦想的开始,开放教育的新形模式,对像我这样离开校园多年为生活打拼的打工仔們来讲,提供了一个重拾梦想的机会。

以前的学习从心态上来讲是被动的,只是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或目的。进行电大后,开放教育、自主学习、学分制形成性考核等这些名词,让我对学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电大的开放教育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并加以各种各样的技术与服务支持,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随时随地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在开放教育的学生在如何学习这个问题上,也值得我們深刻的去研讨。在电大的网站上浏览时看到一些校友成功的经历和事迹深有感触,有残障人士、农家大嫂、七旬老人等等这些人的人生经历,学习心态和自信都让我深受鼓舞。开放教育的学生与传统高校的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有工作、生活、家庭的多重负担和压力,时间和空间大不相同。拿我来说吧,每天要上班,大部分的时间在工作中度过,工作的压力又很大,下班还要照顾家务带带小孩,可以说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怎样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显的尤为重要。

由于每天的工作很忙,业余空闲时间很少,所以特别需要在学习时间上作科学的安排,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自觉克服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好工学矛盾。一方面积极依学习计划执行,遇到问题时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寻求解决,平时作业按时完成。一方面采用“5*2+2*10”的学习方法,即:周一到周五的5个工作日内每天用2个小时学习,主要用于阅读文字教材及浏览电大的网站和收发电子邮件,以随时了解最新的学习动态和信息等;周六、日2天内每天用10小时学习,主要用于课程的复习、练习和平时作业的完成(如:观看光碟,实机操作、CAI课件练习等)及网上在线平台的学习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缓减了工学矛盾,保障了学习效果。

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就必须对个人的学习作个规划,以下几点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心得:

1.先制定一份个人的专业学习计划,对专业的所学教材及时间进行一个大致上的安排,如:所学专业需要完成的课程有哪些?学习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个人的学习年限需要多长?制定一分学习进程表。

2.再制定一个专业学期学习计划,对本学期的学习时间作一个具体的安排,如:确定学期的周数及每周、每天的学习时数,对学习的时间进行细化,制定一个时程表。

3.再具体化一点,可对本学期的所学课程制定一个课程学习计划,针对自己认为较难的课程,订定制定一个时程表。

4.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学会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克服这些困难,及时寻求解决或帮助是必要的,而且学习是循续渐进的,必须是由易而难,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果,同时树立自信心也是学习的重要保障。

5.积极的参加小组活动和讨论,提高自已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发扬团队间的合作精神,与他人共同进步。養成定时学习的一个好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善食。

我特别喜欢以网上获取资源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在问题的处理上提供了参考或方法,一方面又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在平时的工作中用的比较多的是Office软件,主要是完成一些工作报告和收发电子邮件,遇到问题时就可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实学实用,积少成多,即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又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促进了我个人的成长。

在开放教育中,我們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合理的处理工学矛盾,養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时刻巩固和增强学习信习,积极的面对困难,正确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学习效果,让求学之路更轻松。

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 篇4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过度,大学文凭迅速贬值;二是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犯错,选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结果白白浪费了四年青春,毕业以后拿着微薄的工资。

大学教育平民化的趋势我们不可逆,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好专业,小编认为计算机类专业,就是农村考生最好的出路。

首先,几乎每所大学都会开设计算机专业,有些理工类大学,计算机专业更是他们的强势学科。这可以增大了农村孩子出人头地的机会,缩短了与其他人的差距。

其二,不要看到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这么多,就觉得这个“市场”已经达到了饱和,其实计算机类高端人才一直都缺人,没有饱和这个说法,所以农村孩子不用为找不到工作而烦恼。

最后,从近几年的状况来看,应届大学生的毕业薪酬要远远高出其他的专业,毕业一年以后月薪过万不是问题。如果足够优秀的话,还没毕业就有可能被大型公司给录取,要是能做到管理层,年薪更是高达几十万!

本文编辑:小杰

计算机专业英语简历 篇5

名字:你的名字

性别:男性

身高:185厘米

重量:80公斤

健康:优秀

出生日期:XX年3月3日

出生地:海南

婚姻状况:单身

地址:海口华南电脑公司南海大道23号57000

手机:xxx

电子邮件:

寻求职位

北海市某外企电脑程序员。

资格

四年。广泛操作计算机的工作经验,加上教育准备。

专业经验

—海口华南电脑公司电脑程序员,20xx至今。

—使用Java或c将定义明确的系统逻辑流程图编码成计算机机器指令。

—遵循规范、文件大小参数、框图的编码子程序。

—执行维护任务并修补已建立的.简单程序。

—记录所有已完成的程序。

—经过测试、调试和组装的程序。

—擅长操作IBM—PC和Legend电脑。

教育背景

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硕士,20xx年7月

课程包括:

—计算机科学系统设计和分析

—PASCAL编程操作系统

—COBOL编程Java编程

—FORTRAN编程D — BASE编程

—系统管理

北海十四中;xx

英语水平

精通科技英语。

业余爱好

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构成分析 篇6

1 词缀法

词缀法即通过在单词中加上前缀或后缀来产生新的单词。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单词是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掌握了常用的前后缀,那么遇到通过词缀法构成的单词时就可以大致猜测出其意思。

出现频率较高的前缀有:

1)bio-:bioAPI(生物应用编程接口),biochip(生物芯片),bioPerl(Perl语言专门用于生物信息的工具与函数模块集)。

2)de-:decode(解码),decompress(解压缩),decryption(解密),demodulation(解调)。

3)e-:e-business(电子商务),e-learning(电子化学习),e-mail(电子邮件)。

4)multi-:multiaccess(多路访问),multicast(多播),multimedia(多媒体)。

5)pre-:pre-install(预设),pre-scan(预扫描),prestore(预存储),preview(预览)。

6)re-:redirect(重定向),redo(重做),rename(重命名)。

7)uni-:unibus(单总线),unicast(单播),unicode(统一的字符编码标准)。

出现频率较高的后缀有:

1)-able:executable(可执行的),scalable(可扩展的),shareable(可共享的)。

2)-er:coder(程序员),computer(电脑),printer(打印机),scanner(扫描仪),server(服务器)。

3)-let:applet(小应用程序),servlet(小型服务程序),portlet(门户下的web组件)。

4)-or:calculator(计算器),modulator(调制器)。

2 合成法

合成法是指将两个或以上的单词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构成新单词的方法。其基本元素是单词,因而与词缀法有所区别。通过合成法构成的单词其意思通常是原有单词词义的叠加,比较容易把握。

名词与名词排列合成新词的情况比较普遍:bandwidth(带宽),barcode(条形码),database(数据库),desktop(桌面),firewall(防火墙),homepage(主页),newsgroup(新闻组),laptop(膝上计算机),textbox(文本框),toolbar(工具栏)。

名词与形容词、副词、动词等排列合成新词的情况有:firmware(固件),hardware(硬件),middleware(中间件),software(软件);login(登陆),logout(注销);download(下载),upload(上传);online(在线),offline(离线)。

3 缩略法

缩略法是指将单词进行首字母缩略或截词缩略来构成新单词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构成的单词简洁明了,易于记忆。

首字母缩略构成的单词占了缩略法的绝大部分: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DIY(Do It Yourself)自己装配计算机,FAQ(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常见问题解答,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

截词缩略是对单词进行截取从而形成新单词:alt(alternate)换档键,config(configuration)配置,ctrl(control)控制键,demo(demonstration)演示,esc(escape)退出键,info(information)信息,var(variable)变量。

4 转义法

在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词汇中,有一部分词汇是普通英语中固有的,但其词义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转义法。这类词汇只能靠平时的积累来掌握其含义,否则很可能望文生义。

5 结论

论文列举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构成的四种基本方法,除此之外,还有诸如拼缀法、转换法等的构成方法。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掌握这些构成方法会使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奥利里.计算机专业英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Illingworth V.牛津英汉双解计算机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 篇7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How to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for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Chen Jingjing

(Xiamen Jimei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Xiamen 361022,China)

Abstract:To develop,and maintain interest in learning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lifelong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for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Keywords:Computer professional;Interest in learning;Classroom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技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在开始对计算机学习很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消失殆尽了,学习效率越来越低。那么,如何激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教学材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选材,一是要有针对性,即选材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或者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来选择,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自身的能力;二是要有趣味性,即要选择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素材,具备新颖性、趣味性的特点,以便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轻松地学习;三是要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有质疑的地方,给学生的思维留下充足的思考和自由发挥空间,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也互相制约。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做好,很可能影响其他环节,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想完成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巧妙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好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在哪一个环节上设计什么样的问题,预计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是教师假设的反应,怎样继续教学,如果不是,怎样与下一个环节相衔接,等等,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实训实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摒弃传统机械地讲解的教学方式,采用提问式、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改革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增加教学的有效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地摸索,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学校要给学生配备必要的硬件条件,比如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操作学习,多做少听,突出实训实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逐渐熟悉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设备和基本工具,使理论学习最大限度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而且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评结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评价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坚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与评相结合,则可以极大地促进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每一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而总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总体性评价,教师要将两者相结合,不能只顾总结性评价,用期末成绩对学生做定性评价,还要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有没有创造性思维等,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其次,评价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应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教师可以选取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发挥榜样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再次,多鼓励,少批评。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是人们眼中的“差生”,学习信心较低,碰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退缩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面对学生的一点进步,也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哪怕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肯定其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正確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课下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展开,所以教师要在课下组织多种活动,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组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动机

第一,组织各种知识技能比赛。学生的年纪不大,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知识技能比赛,如网站建设大赛、图片修改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让学生参与比赛,在比赛中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以比赛来带动学生积极学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掀起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的高潮,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第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包括程序设计员、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取得国家认可的技能资格证或职业上岗证,不仅为学生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而且让学生通过这些考试找到学习的动力,从而努力学习。

第三,调整学生心态,培养成就动机。技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走入社会,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一无准备二不重视,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根本就没有把工作的事放在心上。所以,教师在平时就要进行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就业的严峻性,调整心态,认识到“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没有真才实学将很难找到工作,也就不能再社会立足。只有在校努力学习,才能在社会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意识,进行有效地职业指导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进行有效地职业指导。技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走进企业的一线,开展基层工作。所以,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按照企业的需要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准确、有目的性,让学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以便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计算机企业以及工作现场,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或者安排优秀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真正感受、了解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从而让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第二,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开展系列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比如组织往届学生回校给学生演讲、作报告,讲述自己的工作经验或者是创业经历,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请企业中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做报告或讲座,讲述平时的工作内容、创意作品、工作方法以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等,使学生了解专业要求和发展动向,触动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要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思勤,如何提高技校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J].职业·下旬,2009年第6期

[2]郭华,乔丽婧.如何激发技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第4期

[3]潘海霞.浅析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11年第17期

计算机专业指南之学习心得体会 篇8

学习心得

班级:学号: 姓名:

曾几何时,我也梦想着进入大学校园,但现实的生活,让我多了几分现实与无奈,少了几份梦想。然而在社会打拼的这些年,让我感到知识的可贵,让我有了从回校园的动力,就在13年的秋天,我终于下定了决心,增值自己。电大开放教育的新形模式,为我提供了一个重拾梦想的机会。

当面对选专业时,我犹豫了,是选择现在熟知的会计专业呢?还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呢?

开放教育的学生与传统高校的学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开放教育的学生有工作、生活、家庭的多重负担和压力,与传统高校的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大不相同。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可以说用于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一门感兴趣专业对于个人学习来说尤为重要。再三考虑,我决定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问世刚刚半个多世纪,但它却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和方式。所以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想将来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综合素质。

由于开放教育与以往的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以自学为主,在电大学习,需要具备或逐步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既然选择了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生活,那么怎样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制定周密而有弹性的学习计划以保证学习成功、缓减了工学矛盾,保障学习效果。

通过学习《计算机专业指南》,让我对计算机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让我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自主学习专业知识。

就我个人而言,学习计划如下:

一、合理分配时间,争取一次通过每门课程考核。

(1)、争取每门课程上课之前预习。预习可以让自己对新的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很多同学追求的是课前把课程内容都搞懂,而我只要求自己看一遍新课,对新课有个印象,知道教师将要讲什么就足够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不必花费大量精力的同时又达到了预习的效果。

(2)、课后认真做完练习。这是必须的,为了巩固新知识,至少要求自己亲自做一遍。记住,是自己做,亲自做。考试是用来考核我们的学习效率,而它是以试题的形式来检验我们。因此,平时认真完成练习,熟悉考试类型,掌握答题技巧。考试时,就能争取更好的成绩。

二、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很多同学手头上有不少的专业学习资料,书倒是看了不少,可就是没学好。其实我们应该学会“适当选用”这个原则。好书一本就够,能把课本学好就不错了。在电大的教学平台、电子图书馆等和都会有教师或同学们精选的资料,通过共享网站的学习资料,与同学们在BBS上交流学习经验,这就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找一些非本专业但与本专业有关联的书,翻翻看看,该补的课程就要补一补。

比方说“电路”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的组成也是一种“电路”的组成,这些基础的东西不懂,组装维护计算机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至少要有个初步的了解,但无须深究。

四、课余尽量抽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

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可以增进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体会和经验。从而让自己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五、努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自学的方法。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生的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还需要大量各方面的知识,发须得学习。养成好的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将让以后的学习事半功备。

计算机专业英语心得体会 篇9

系统学习计算机英语,这里的系统性包括了计算机体系的系统性和英语语言的系统性,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时刻牢记。除了借助计算机英语教材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程语言、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应用系统等诸方面的英语表达和专业词汇外,还要对英语语言本身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以免出现偏废。有些程序员就是因为在听和说方面偏废,以至于影响到出国发展。如何加强听和说的训练,这是关于英语学习的话题,我自己的一个经验是多看原版电影(VCD/DVD)以提高听力(当然不能看字幕),多参加英语聊天(英语角)以提高口语。

计算机英语的学习不同于考“托”考“G”,无法靠短期的突击来完成。长期的日常学习尤为重要。所谓的日常学习并不需要你抛开工作,安排专门的时间,而是边用边学。比如,你为了解决编程上的一个问题,查阅英文的帮助或技术资料。然而,不少程序员不太喜欢看英文,他们喜欢使用中文版的软件,喜欢汉化的帮助,喜欢读翻译好的书。这实际上就错过了许多日常学习计算机英语的机会。不可否认,读中文肯定比读英文方便,节省时间,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弊大于利。这种对翻译的依赖使许多程序员失去了获取一手资料的宝贵机会。

其实,既然你已经通过对计算机英语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就完全可以借助字典去使用那些原文资料和在线帮助,加上有金山词霸这样的工具,阅读原文并不很困难,关键是一个习惯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在自己的电脑里从不装任何中文版或汉化软件,连上网聊天也坚持用英文。几年下来英语突飞猛进,效果甚佳,有志者不妨一试。

在日常工作中大量阅读英文书籍和资料是提高计算机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目前市场上大量的计算机原版影印图书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阅读英文计算机图书一开始是“啃”的感觉,比较费时费力,对于不太好读的地方,不妨拿起笔来逐行逐字翻译出来,这样对提高英语水平很有帮助。对于有经验的程序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上下文(Context)进行大胆推测,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即使是不求甚解,也不要紧,你可以通过多读同类书来弥补。原版计算机书读多了,你会发现一些很有规律的东西和一些常用的词汇,这些来自实践的经验非常宝贵,并让你终生受益。一般在完整阅读2—3本原版书以后,你就能发现读原版书的乐趣。值得一提的是读原版书的真正乐趣并非只是在于提高英语水平,而更是在于获得一种和西方人一致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学习计算机技术极为有益,因为计算机技术甚至现代科学体系都是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坚持阅读英文计算机图书可以达到“品”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指在阅读时无需将英文转换为中文,而是直接用英文和作者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思考和交流。至此,我们获得的不仅是英语水平的突破,更是计算机水平的突破。这也是许多计算机高手成功的秘密。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选择 篇10

【关键词】ESP 计算机专业英语 高职院校 软件服务外包

一、引言

依据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目的,高职院校各专业都在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目前高职校专业英语的教材并没有一套固定的评价标准,因而教材并不能反应专业英语应有的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教学往往不能成功。因而本文试图以软件外包服务专业的专业英语课,计算机专业英语为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对该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从ESP的教材编写原则角度探讨了如何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

二、ESP的概念与现状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Halliday,Macintosh,Stevens曾定义了ESP:公务员、警察、法律工作者、农业专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使用的英语被称为专门用途英语。Jordan以学习者使用语言最终目的和语言环境为主线,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类。Hutchinson & Water(1987:17)以学科门类为主线,将ESP 分三类,包括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社科英语。每个分支又分为职业和学术英语两个次分支。

ESP的研究在国外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由Halliday,Macintosh,Stevens等人首次提出了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的概念。而我国ESP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是一个新兴却发展迅猛的研究方向。1994-2004的理论探索时期,友良,刘润清,蔡基刚,秦秀白等多名学者反思中国外语教学,考虑如何培养能适应21世纪的挑战的大学生。指出了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2009至今的实践试点时期,成立了ESP in Asia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ESP研究》创刊,中国外语教学研讨会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成立,多所大学开展ESP教学实践。2009年后的ESP相关论文井喷。但在这种繁荣的形式下,讨论ESP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的论文却非常少。

三、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标准

关于ESP教材的标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认为教材的目的就是在语言本身,学科内容只是一个载体。Lewis 和 Hill(1993:52-53)认为 ESP 教材的衡量标准是:1)教材能否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和研究兴趣;2)教材是否和学生的专业以及需求有关;3)教材是否有趣;4)教材是否有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任务和活动。蔡基刚(2013)认为“真正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重点是在语言,在ESP教材中学科内容只是一个媒介,教材通过专业相关主题来呈现专业特有的语言现象和特点。”

另一种认为学科内容是目的,语言是载体。王艳(2011)提出了ESP教材编写的9个原则,其中一条是“系统性原则”:“ESP教材提供的专业知识主要属大专业方面的一般知识,虽没有双语教材的专业性强,但要有一定的系統性”。按第二种观点编写的教材将不能脱离双语教材或全英语的专业教材的影子,不能突出训练学生特定学科里的语言能力,帮组学生掌握特定领域里的语言特点和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软件外包行业对计算机英语的需求分析

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是一个新兴并发展迅速的行业,根据业务的不同层次,从业人员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初级人员主要从事编码和测试的工作,他们在中高级人员的指导下,可以独立或协作完成日常的编码与测试工作,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组成。这部分人员需求量极大,也是高职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培养的目标。企业对这部分学生所需的英语技能要求并不低,需要学生有专业相关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包括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听懂与自身工作相关部分的内容;能自如讨论与汇报与自身工作有关部分内容;能快速且精确读懂技术文档;能准确书写日报、周报等工作报告。

五、计算机英语教学现状与教材选择

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和涉外活动能力,训练学生简单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会话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运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发现教材基本是以扩展专业阅读和提升词汇量为目标,选材也是偏向理论性文章,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本专业的最新发展。

六、结论

要改变教学现状,选用真正能遵循ESP原则的教材是重要的一步。计算机英语教材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内容是学科的入门性知识,并不要求系统与全面,但是需要具有典型性。2)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学科里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1987.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Lewis,M & J.Hill.2003.Source Book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M.Hong Kong:Macn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3]蔡基刚.2013.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1-4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篇11

一、词汇的学习

1. 词汇学习时精讲高频词。

计算机专业英语一般在学生大三时开设, 此时学生已经学习完大学公共英语课程, 掌握的词汇量在4 200个左右, 但对于一般的专业科技文献还不能自由阅读。这是因为专业科技文献中含有一定量的专业术语, 但并不多, 一般来说, 在一般的专业科技文献中, 本专业最常用的专业术语大约只有700~800个, 而且它们在文献中重复出现的频率很高, 我们称之为高频词。因此, 在专业英语的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让学生掌握1 000个左右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词汇。

2. 缩略词的教学。

在英语中, 缩略词是一种广泛采用的词汇构成方法, 因为它们易于上口, 节省书写和打印时间以及文章篇幅。计算机英语缩略词一般由词组和单词序列中每个实意单词的首个字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词汇, 并作为专用词汇使用, 常用的有2种。

(1) 首字母缩略词。如, BASIC (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初学者通用指令码,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等等。

(2) 截短词。这类词的构词形式又主要有2种:一是整体性截取一个完整单词的前一部分来代替整个单词, 如Esc. (Escape) ——撤销/返回;二是发音截略法, 即用能代表这个单词整体发音的几个辅音字母来表示它, 如Ctrl (Control) ——控制键。

二、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1. 提问式教学。

即根据讲授课文的内容和特点, 设计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根据问题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学习, 找寻问题的答案,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专题式教学。

针对计算机学习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教学时, 先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用中文描述, 然后再用英文方式表达, 之后再和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比对。这样, 既能加强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 又能让学生把遇到的计算机问题用英文进行表述, 提高了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口语教学。

语言本身就是交流的工具, 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 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看懂专业文献, 还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对计算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加强与学生的口语交流, 在授课过程中全程使用英语, 提问学生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英语回答。

4. 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网络上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和专业知识资源,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内容的不足。和传统的教材相比, 通过网络可获取计算机专业发展的最新英文专业技术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学生可以扩展视野, 了解专业方向的最新发展动态, 提高学生学习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另外, 网络上的英文技术论坛可为学生提供技术交流的场所, 让学生能够用英文表述自己的问题、解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 又提升了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弥补传统教学只有板书的不足。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时, 如果有多媒体技术的辅助, 可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立体, 丰富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

5. 系统学习计算机英语。

这里的系统性包括了计算机体系的系统性和英语语言的系统性。除了借助计算机英语教材, 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软件5.编程语言、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应用系统等诸方面的英语表达和专业词汇外, 还要对英语语言本身, 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下工夫, 以免出现偏废。在日常学习中大量阅读英文书籍和资料是提高计算机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目前, 市场上大量的计算机原版影印图书为我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阅读英文计算机图书一开始比较费时费力, 对于不太好读的地方, 不妨拿起笔来逐行逐字翻译出来, 这对提高英语水平很有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读原版书的真正乐趣并非只是在于提高英语水平, 而更是在于获得一种和西方人一致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对学习计算机技术极为有益, 因为计算机技术甚至现代科学体系都是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 阅读时无需将英文转换为中文, 而是直接用英文和作者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思考和交流, 我们获得的将不仅是英语水平的突破, 更是计算机水平的突破。

上一篇:结婚庆典主持人主持词下一篇:队伍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