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资源管理
第三十七条:精神文化资源是指依据企业现状,挖掘、激发企业员工及企业家自身客观存在的精神,通过引导、培训形成的企业统一的、系统的、有特定价值导向的精神力量,以指导员工的行为以及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并获得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
第三十八条:精神文化资源的分类:
1.企业家精神:如个人魅力、伦理道德、价值观、经营方略、管理理念等。
2.员工精神:如:团结合作、敬业进取、奉献精神等。
3.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企业氛围等。
第三十九条:精神文化资源的主要内容:
1.专利和秘诀。要注重学习、变革和创新。
2.信仰。企业要长久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由信仰产生的信念,以及这种信念对企业的全体成员的感召力。
3.榜样。榜样的力量会激励员工,企业要用独特的方法利用榜样的力量。
4.文化氛围。企业文化要创造一个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小气候”,员工们能真实的感受到公司那种家的温暖。
5.团队建设。通过团队形成的精神文化,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第四十条:精神文化资源管理的方法:
1.挖掘:挖掘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的精神理念,学习、理解、并发扬广大。
2.培养:发现适合企业的信仰、培养并形成企业的个性特征。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如:经
验分享、文化活动、主题讨论会、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培训咨询、塑造氛围、社会实践活动等。
3.激发:培养榜样,用来激发员工挑战自我,激励自我。激发员工的热情,将热情转化为
信念和行动。同时,用激励机制引导、保证之。
4.体验:如拓展训练、安全演练等。
1 加大宣传力度
语言的魅力是强大的, 在众多的活动中都需要依靠强大的人力资源来进行。在进行社区精神卫生管理时, 不论是对家属还是患者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精神病在现代生活中屡见不鲜,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已经出现了精神病的症状而不自知, 最后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所以在进行社区精神卫生建设时要积极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精神病, 及时有效地作出处理。向其宣传有关精神病的知识, 批判旧的认识观念, 减轻精神压力, 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及家庭护理[2]。指导家属如何观察患者服药之后的副反应, 并为其保管好药品, 预防患者一次吞服大量的精神药物, 导致中毒。指导家属收藏好家中的危险物品, 防止患者自杀、伤人。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以防患者损害。
2 自我减压预防精神病发生
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 人们的精神每天都处于紧张状态, 为了预防精神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工作中要学会自我排遣, 多看一些愉快性的电视节目, 放松心情, 工作之余去参加一些涉外活动, 及时呼吸新鲜空气, 这些都是预防精神病积极有效方法[3]。
3 组织管理
随着精神病患者的与日增多, 我国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了积极的防护措施, 有的省市和地区在领导的支持下, 由所属卫生行政、公安和民政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多部门的协作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 统筹安排本地区的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 院内与院外相结合, 并大力开展精神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以我国大中城市为例, 当前社区精神患者的组织管理方法为三级管理制, 即市级、区县级和基层。这是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建立起来的精神卫生保健、群防、群治的组织网络[4]。它有利于开展精神卫生保健工作, 方便患者就近就医, 家庭病床随访, 促进康复, 为患者咨询及时解决问题等。这是我国精神医学发展的方向, 前景广阔。3.1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职责全面掌握本地人口学基本资料, 其中包括户籍人口数、流动人口数、户在人不在数、户在人在数、人在户不在数等;参加区县或市里组织的各种学习, 及时提高自身医术;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实行社区精神患者信息化管理;新发现的患者要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 及时为患者登记并纳入统一管理行列, 开设精神科门诊, 为精神患者就近就医提供方便条件, 为患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监护到位、康复措施落实。3.2与精神患者交往的技巧与精神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有安全的逃离通道;避免直接与患者的目光对视, 避免给患者过度的刺激, 尽量保持开放的身体姿势;不要随便打断患者的谈话, 尊重、认可患者的感受, 予以足够的个人空间;多做言语的安抚, 以减少患者的恐惧, 向其表示随时愿意提供帮助;劝阻患者停止暴力无效时, 可予以身体约束, 及时与公安或上级卫生部门联系。
4 加强社区精神卫生管理在现实中的重要性
4.1 进一步抑制了精神病患者的病发率
由于国家更多部门对精神文明的高度关注, 人们对精神文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而减少了精神病患者的数量, 使人们健康快乐的生活。
4.2 使更多的人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下生活
更多的认识了精神病, 对精神卫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人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预防精神病, 还学会了如何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使更多的人健康快乐的生活。
4.3 加强人们的防护意识
社区精神卫生的大力提倡并实施, 使更多的人明白了精神卫生的重要性, 增加了人们对精神病的预防与治疗意识, 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上了一道保险。
5 结束语
精神卫生不容小觑, 特别是社区精神卫生这个与大家更贴近的群体, 所以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大力提倡精神文明, 并且积极参与, 为了将来幸福生活也为了家庭的和睦。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精神疾病, 消除症状, 更重要的是应用精神病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技术在一定区域生活的人群中进行, 为国家的安定团结做出了极大贡献[5]。
摘要: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是对社区所有居民经行预防宣传、家庭医疗、危机干预、康复指导和社会适应的统筹安排和管理。目的是提高该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压力也在与日俱增, 更多的年轻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 所以在精神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所以精神卫生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精神卫生,精神卫生管理,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1]俞婕.浅谈精神病社区管理的体会[J].当代医学, 2009 (36) .
[2]徐燕, 陈勇.医院-社区一体化精神卫生服务的效果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 2008 (05) .
[3]姚鲲鹏, 张庭辉.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综述[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11 (11) .
[4]张翔, 黄凌谊, 田峰.心理卫生在残疾预防中的作用与探索[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19) .
[关键词]高校 人本精神 学生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牛长海(1970- ),男,河南卫辉人,平原大学社科部讲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061-02
一、高校“教育道德化”与“人本精神”
1.“教育道德化”的弊端。我国高校多年来形成的“教育道德化”的传统学生管理教育模式,主要以道德教化学生,并以道德规范为基础构筑学生管理规则,用学生应当或不应当等限制或禁止的义务性规范来设计学生管理制度,这使得对学生的管理实际上是以学生的义务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生的权利为本位。在这种传统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学校权力会不由自主地任意扩张,从而与依法治国和“教育法制化”的理念在有关学生权益的保护方面发生冲突,以致现行高校依法治校的过程中越来越显得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坚持“人本精神”,以学生权利为本位,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就成为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基本精神。①
2.高校“人本精神”的丰富内涵。现代高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改革创新。坚持“人本精神”,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以人为本的精神要体现在制度建设、决策过程和管理模式设计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把“人本精神”落到实处,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教育水平。“人本精神”的管理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科研环境,要求制度设计充满人文色彩与生命关怀,尊重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主张用理念凝聚学生、用目标激励学生、用魅力感染学生、用文化陶冶学生,实现学生与高校校园组织文化的双向建构。
3.学生管理教育中“人本精神”的缺失及其原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权力来自于人民,法律的目的是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利。但长期以来,学生管理教育中“人本精神”缺失,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管理者权力本位和学生主体意识缺乏。从教育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我们不难看出,事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些法律规定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传统的官僚主义意识、“为学生做主”意识和“包办意识”还很严重,这就很容易轻视学生的正当利益要求和自由权利主张。学生很容易在依法治校过程中被对象化、客体化,“人本精神”很自然地流失。
二、“人本精神”是学生制度化管理教育的基本精神
高校“人本精神”是指高校要以学生的人格独立和人格平等为基础,以尊重学生的自由和权利、防止高校学生管理者滥用权力为己任,维护高校和谐与稳定发展。②
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③ 把人看做是万物的核心和衡量万物的标准,无疑是对人的尊重和地位的提升。这种“人本精神”后来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继承。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价值和尊严,反对等级特权和宗教迷信对人性的扼制、对人的主体性的剥夺。在法律上体现为对自由、平等、人权的确认和保障,并使个人应该而且能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这种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肯定和尊重,成为现代西方法治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精神,形成现代西方法治的基本观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学说中也展现了浓重的“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而其出发点是人。在法治社会中,法律的核心关怀是人,一切教育活动及其行为准则都应当从关心人、尊重人、有利于培养健全平等的人格出发,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法规和行为规则必须具有人本精神。遗失了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教育,必定不能培养出具有人本精神的人才。只有人本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其行为规则应该以学生为本,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
人本精神只有通过好的制度才能体现出来。好的制度能充分体现学生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人本管理的根本保证是,高校学生管理者自觉地把自己置于民主监督之下,确保重大学生管理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公开化,接受制度对自己滥用手中权力的可能性的制衡。学生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应当具有前瞻性、现实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制度的前瞻性保证了制度的本质符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确保制度与国际先进教育管理理念接轨的可能性;制度的现实性可以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确保制度最大限度地體现学生管理中的人文关怀;制度的系统性可以确保各项学生管理制度间的平滑衔接和制度覆盖各个不同层面;制度的稳定性则确保制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不会因人而废。
三、“人本精神”优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途径
1.转变高校教育管理观念。高校教育和教学管理中必须体现自由理念,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加学习的选择性,加强管理的弹性,不能以刚性的管理制度来“强迫”学生发展。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成员,是自主、自治的个体,不应当把他们作为被动管理的对象和客体。学生管理观念要从以管理为目的转变为以服务为宗旨,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倡导和强化服务职能,树立权利至上的理念;树立法治观念,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确立“人本精神”思想,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激发高校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开辟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新途径,激发他们关心学校发展和参与学校建设的热情。
2.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化管理,权力适当分散。如今,高校中校、院、系三级学生管理体制日渐盛行。而学院制的建立,从根本上是要将高校学生管理权力中心逐渐下移,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式管理,扩大学院和系的学生管理自主权,从而适当加强基层学生管理机构的适应能力,激发基层学生管理机构自主寻求发展的动力。在权力分散时,要注意使权力在更多的学生利益群体间进行分配,并且还要适当建立一些学生代表团体,让各种学生利益群体参与学校的决策,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麻醉、精神药品管理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麻醉、精神药品的监管,依法采购、储存和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根据垫江食药监[2012]18号和垫江食药监
[2012]21号文件精神,我们对照《重庆市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检查评定标准》认真开展自查工作,逐项评定打分,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管理机构和人员:领导机构健全、人员职责明确;将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工作纳入了单位目标考核;但缺一次季度检查记录,缺一次培训记录;药库24小时巡查制度不完整并未严格执行。
二、麻醉药品采购、储存和保管:麻醉、精神药品入库验收记录完整;专帐中帐、物、批号相符;双人双锁,双人发货、双人复核执行情况较好,出库复核记录规范完整;但过期、破损、失效麻醉、精神药品登记册中未填写“规格”项。
三、麻醉、精神药品的调配和使用:抽查病人病历,有书写不完整现象;有随诊制度,但未严格执行。
四、麻醉、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药品安全存放情况较好,但手术室缺空安瓶回收记录。
这次自查实际得分196分,我们将对查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确保我院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工作达标。
垫江县砚台镇卫生院
精神科陪护管理制度主管医师据病情开出留陪人医嘱,需陪护的患者可留下两名陪人;陪护人员
应主动配合医护看护好患者,谨防自杀、自伤人、走失等意外发生。2 陪护者不得擅自进入办公室、治疗室等,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查阅病历及各种资料。陪护人员不允许擅自离开医院,特殊情况,须征得医生同意并签字后方可离开。陪护人员应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协助保持病室环境安静,不要在病室内大声喧哗、打闹、吸烟、喝酒等。不随地吐痰及乱扔果皮、纸屑、保持环境卫生。不要将危险物品(刀、剪、玻璃器皿、药品等〕带入病区。未经院方同意,不要给其他住院患者打手机或代发信件、打电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 陪护期间请勿携带贵重物品,注意保管好个人物品,以免损失财物。7 禁止将未成年人带入病区,以防意外发生。
1、制定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规范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精麻药品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3、制定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4、责任人: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员及相关人员对本规定实施负责。
5、医院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5.1麻醉、精神药品采购储存管理制度 5.2麻醉、精神药品医师处方管理制度 5.3麻醉、精神药品调配使用管理制度 5.4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制度
5.5麻醉、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登记制度 5.6麻醉、精神药品残损销毁报告制度 5.7麻醉、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5.8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岗位人员职责 5.9麻醉、精神药品专项检查制度
5.10麻醉、精神药品患者随诊或复诊制度
5.11麻醉、精神药品值班巡查制度
5.1 麻醉、精神药品采购储存管理制度
5.1.1 采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当凭《麻醉药品购用印鉴卡》,按照采购计划,到具备麻醉药品经营资格的指定单位购买。5.1.2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保持合理库存。根据需要提出合理购买计划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5.1.3 购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不得自行提货且付款要采取银行转帐方式。
5.1.4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至少双人开箱验收,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入库验收应采用专簿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验收和保管人员签字。
5.1.5 在验收中如发现缺少、破损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双人清点登记,报单位领导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5.1.6 储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对进出专库柜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进出逐笔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做到帐、物、批号相符。
5.1.7 库房实行专人管理,每月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5.2 麻醉、精神药品医师处方管理制度
5.2.1 执业医师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者为自己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5.2.2 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为患者首次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为其建立相应的病历,留存患者身份证复印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由门诊部保管。5.2.3 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需要带出医院使用时,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患者或者其代办人出示下列材料后方可开具处方:
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2、患者户籍薄、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身份证明;
3、代办人员身份证明,并将代办人员身份证明留存在患者门诊病历中。
5.2.4 对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建立随诊或者复诊制度,要求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并将随诊或者复诊情况记录病历。
5.2.5 为院外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患者开具的处方不得在急诊药房配方。
5.2.6 开具麻醉药品、第一、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使用相应的专用处方。处方内容必须齐全、书写规范,医师签名必须与留样一致。严禁签署空白处方。
5.2.7 药剂人员严禁调配不符合规定的处方。由于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引发的医患纠纷由处方医师负责。
5.3 麻醉、精神药品调配使用管理制度
5.3.1 调剂室设立专人管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5.3.2 各调剂室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药品请领规定,设臵库存固定基数,报药剂科备案。5.3.3 门诊药房固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发放窗口,要有明显标识,安排固定岗位调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
5.3.4 医生开具的所有麻醉药品注射剂,由开具处方医生的所在科室派医护人员到药房办理取药手续,在院内给病人注射后将空安瓿送回并做好空安瓿登记。病人不在医院内而又必须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时,由开具处方医生的所在科室联系门诊部出诊至病人家中使用并及时将使用过的空安瓿送交药房进行登记。
5.3.5 对晚期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时,每次处方量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每次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按照医院规定门诊病人由门诊部护理人员前来办理取药手续。并每次出示本院诊断证明,病人户口簿、身份证。再次取药时,必须将使用过的空安瓿交回并进行登记。药房按照空安瓿实际数量核发药品。5.3.6 晚期癌症病人院外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要每次出示本院诊断证明,病人户口簿、身份证及代办人身份证。再次取药时必须将使用过的废贴交回,药房按照废贴实际数量核发药品。
5.3.7 对盐酸二氢埃托啡与盐酸哌替啶处方均为一次用量,且必须在院内使用。
5.3.8 门诊药房夜间值班期间可发放急诊病人凭具有麻醉处方权限的医师开具的麻醉药品处方,晚期癌症病人所用麻醉药品由白班发放;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由护理人员在医院内使用。
5.3.9 开写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每张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病人情况特殊,由处方医师出具处方量增加申请,并注明原因,可适当增加。
5.3.10 住院病人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要具备手写处方与医嘱单时,才能发放。由病房护理人员办理取药手续。打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医嘱前首先要确认有无手写处方,只有医嘱而无手写处方时,要将该条医嘱退回病区(手术室医嘱除外),切记不要打印该条医嘱,否则,将造成微机帐与手工帐不符。
5.3.11 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类精神药品处方,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拒绝调配。
5.4 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制度
5.4.1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由医院按照国家规定样式统一印制。5.4.2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空白处方,由药剂科各岗位麻醉药品主管人员保管。各科室使用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空白专用处方,应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实行领用、使用、退回、销毁登记管理。5.4.3 按照规定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
5.5 麻醉、精神药品空安瓿、废贴回收登记制度
5.5.1 连续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注射剂或帖剂的,要求患者在下次取药时将使用过的空安瓿、废帖交回。
5.5.2 空安瓿或废帖交回数量不足于上次发药量的,按实际交回数量核发当次药品。
5.5.3 对交回的空安瓿或废帖,要认真查对批号,对确认不是本部门所发药品的空安瓿或废帖,应当拒绝发药。
5.5.4 对收回的空安瓿或废帖要建立登记簿。内容包括:日期、病人姓名、上次取药名称、数量、批号,退回空安瓿名称、数量、批号,退回人、收到人。
5.5.5 对收回的空安瓿或废帖,主管人员要保存好,计数管理,定期报科室监督销毁,并填写销毁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销毁安瓿、废帖名称、数量、批准人、销毁人、监督人。
5.6 麻醉、精神药品残损销毁报告制度
5.6.1 对使用过程中残损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要认真保存好,及时填写破损登记,双人签字。并通知本部门麻醉药品主管人员确认后,由主管人员保管,等待处理。
5.6.2 对由于特殊情况造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超过有效期限而不能正常使用的,可作过期待报损处理。
5.6.3 药剂科对待报损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认真填写销毁登记。内容包括:日期、品名、规格、单位、数量、有效期、生产单位、销毁原因、批准部门。
5.6.4 对已填写报损登记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剂科要集中管理,再次确认无误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到现场,监督销毁。
5.7麻醉、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5.7.1 根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要求,储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库房、调剂室必须配备保险柜,门、窗安装放盗设施。库房有报警装臵。
5.7.2 24小时值班的调剂室建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交接班记录。每班次认真清点数量,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对不能确认正常消耗的,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回报。
5.7.3 临床科室、手术室所存放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实行专人管理,建立交接班记录。临床科室要将本科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人员名单上报药剂科。
5.7.4 储存、保管过程中发现丢失、被抢、被盗的,要及时向公安局、药品、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5.7.5 储存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库房设立值班巡查制度,值班人员要按时到岗,认真厉行值班职责。各种通讯信息要与医院保卫部门、总值班保持畅通。
5.7.6 除留作夜间使用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外,其余各部门主管人员下班前必须要将所管理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全部锁入保险柜。使用密码将保险柜锁好,钥匙保管好。夜间无人值班的部门要锁好门窗。
5.8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岗位人员职责 5.8.1药品采购员职责
5.8.1.1 负责全院的特殊药品采购工作、提供购买特殊药品付款银行转帐方式。
5.8.1.2 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定期制定上报特殊药品的本年的采购计划。5.8.1.3把好药品质量关,坚持按规定渠道购进特殊药品。5.8.1.4 对购进或退库特殊药品,由药品采购人员会同药库管理人员,逐项验收核对,并由采购人员在原始单据上签字以示负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8.2保管员职责
5.8.2.1必须认真执行有关特殊药品法规,严格管理。
5.8.2.2建立特殊药品分类明细帐,对出、入库药品应详细盘点核对并填写记录。
5.8.2.3严守药库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复核查对制度,发现差错及时查对。
5.8.2.4会同财务定期清点库存特殊药品,做到帐目、帐物相符。调动工作须办理移交手续。
5.8.2.5负责药库的药品保管安全工作。严禁带非药库人员进出药库。5.8.3调配人员职责
5.8.3.1严格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调配特殊药品处方。5.8.3.2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处方,签署姓名,并进行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处方,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员应当拒绝发药。
5.8.3.3对使用的麻醉药品专用处方应当专册登记,不得缺项,使用《麻醉药品专用卡》时还需核对填写卡号、取药人姓名、身份证号。发药部门应在《麻醉药品专用卡》上按要求填写发药记录。5.8.3.4 门诊药房不得为患者办理麻醉、精神药品退药。患者不再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时,应将剩余麻醉、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院或办卡机构,由医院或办卡机构按规定销毁。
5.9麻醉、精神药品专项检查制度
5.9.1 日常工作由药剂科、医务科、保卫科根据各自职责承担值班巡查监督管理。
5.9.2 药剂、医务、保卫每季度应组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各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逐一登记在册,对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按照医院管理规定处罚。5.9.3 麻醉药品与一类精神药品必须做到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双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保管员每月检查一次,保证帐物相符,检查要有记录。
5.9.4 检查内容包括:采购验收入库、出入库登记、调剂使用环节中的各种登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等。并作好检查记录。5.9.5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药剂科、医务科、保卫科科主任提出整改措施,综合检查情况,汇总检查意见,在科室备案。
5.10麻醉、精神药品患者随诊或复诊制度
5.10.1 为保证患者合理的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防止滥用,医师和患者应遵守复诊或随诊制度。
5.10.2 患者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至少每3个月复诊或随诊一次。
5.10.3 医师应将患者复诊或随诊详细情况记录在该患者的除痛病历中。5.10.4 患者不主动到医院复诊或随诊,医院可自动取消其继续使用麻、精药品。
5.11麻醉、精神药品值班巡查制度
5.11.1.全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安全由药事分管院长统筹负责,药剂科由药剂科主任负责,门诊西药房由门诊药房组长负责,住院部药房由住院部药房组长负责,手术室由手术室指定人员负责。5.11.2.存放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科室严格遵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
5.11.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存放点有3处:门诊西药房、住院部药房和手术室,3个存放点都配有专用保险柜,有严格的交接班制度,门诊西药房和手术室24小时有人值班。
5.11.4.仓库验收入库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即时发放到三个存放点科室,仓库不跨作息时间段存放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关键词:传统儒商,管理伦理,精神
传统儒商是指在商业活动过程中, 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经营才能、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 体现出传统儒家伦理特色的商人, 是“儒”与“商”的完美结合。他们运用儒家伦理来规范他们的商业活动, 用经商活动来实践儒家伦理,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形成了仁爱和谐、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精神。
一仁爱和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中心范畴, 也是传统儒商商业经营秉承的重要理念。传统儒家“仁”的思想, 就是以爱人为核心, 由亲亲通过忠恕的环节向泛爱的转化, 它既是人格建立、人性提升的过程, 也是人伦实现、人性完善的过程。“仁”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就是“爱人”, 即“仁者爱人”。传统儒家的“仁者爱人”的伦理思想被传统儒商引入其经营管理领域, 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商业经营管理哲学。以“爱人”为出发点, 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形成了以“仁”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伦理理念。在内部管理过程中, 行仁道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表现为传统儒商偏重血缘亲情, 讲究忠孝礼义, 对雇员也更加关心, 在商家内部营造出了一种和谐气氛。如在《丰南志》第五册《显考嵩堂府君行述》记载了清朝歙县吴姓商人的经商之道。该商人认为, 他经商成功的奥秘在于常存仁爱之心、宽厚之德, 做到“存好心, 行好事, 说好话, 亲好人”, 因此他“平生仁心为质, 视人之急如己, 力所可为即默任其劳, 事成而人不知其德”。
具有仁爱精神的传统儒商不再像一般商人那样简单片面地追求最大利润, 比较注重让雇员也适当分享其利益或成果, 把雇员的利益和发展也作为商业经营的基本目标。比如:明清时晋商普遍存在着的“力股”, 就是指那些虽然没有钱入股, 但在商行努力工作的员工也可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股份或分红。“仁爱”的管理也表现在, 在经营活动中充分关心爱护雇员, 为雇员创造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与“仁爱”的管理理念相关联, “和谐”也是传统儒商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管理形式的特点。儒商把“和”的方法运用于经营活动中, 注重和谐管理。注重内部的人际和谐, 淡化内部消耗性竞争, 注重上下沟通, 协调与雇员以及雇员之间的关系。以亲情态度对待雇员, 注重上下左右的相互沟通和情感交流, 关心尊重他们, 用适当的方式去调节内部的矛盾, 营造一种和谐互动的人际环境。
作为内部的管理理念, “仁爱和谐”对调节内部人际关系, 减少内耗与摩擦, 增强内部凝聚力, 调动雇员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仁爱和谐”能促进内部各种要素的合作与互动, 产生和形成远远大于个人之和的系统功能, 从而大大提高雇员的工作效率, 也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二以人为本
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 所谓“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这里的“人”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 而是指人民群众的集体, 是广大人民。“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否定和超越, 本质上体现了对人的生存境况的关怀, 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对人的作用的重视。“以人为本”也是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之一, 是儒家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的充分肯定, 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 是天地万物之灵。孔子率先提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著名命题。孟子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著名论断。荀子进一步指出“人有气有生有知, 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儒家强调尊重人的价值, 提倡爱人、关心人, 反对把人当作一种工具。在管理理念上, 提倡“人治”和“德治”, 强调“为政以德”, 而忽视法律制度建设。正是儒家这种提倡人治的文化传统, 深刻地影响了传统儒商的管理思想,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人本管理模式。
在内部管理中, 传统儒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人当作经营活动中最根本的、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和需求, 通过对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心和激励去调动雇员的积极性, 创造出优化的经营业绩。传统儒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纯粹的物和金钱关系, 从物与金钱中看到人, 并“以人为本”去进行经营。一是立足于人去经营, 认为经营虽然离不开金钱资本, 但其根本还在于人, 把人当作经营和发展的最大最有价值的资本, 尊重人的价值。二是提倡为了人去经营, 通过爱人人去获取回报, 赚取利润。“商业之祖”白圭经营的两大法宝之一就是善于“任人”, 也是白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明清之际的著名徽商黄崇德、黄仔芳、汪福光等都是靠“择人任时, 恒得上算, 用是资至巨万”。
传统儒商“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精神, 首先表现在把人当作根本, 注重人才, 善用人才。在传统儒商看来, 人才的优劣决定着商业经营活动的成败。因此, 他们在经营活动中非常注重人才。明清时期的“伙计”制度, 就是指有资本的人邀请善于经营但无资本的人来合伙做生意, 由伙计全权掌管经营。一些诚信不欺, 有经营才能的伙计, 往往成为大商贾们“争欲得之”的对象, 为获得一个好的伙计不惜重金相聘, 并以十分隆重的礼节待之。传统儒商不仅注重人才的招揽和聘用, 而且特别注重发挥人才的作用。传统儒商用人, 一是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 对人才给予充分信任, 放手让人去做, 而且非常注重以心换心, 将心比心。如明清时期的“伙计”制度, 出资人都是全权委托给“伙计”去经营, 没有什么监督约束。伙计则以信用和忠诚尽心尽力经营而不谋私利。传统儒商信奉儒家诚信道德, 强调彼此间的信用, 对人才采取的是不用则已, 用则不疑, 让他们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二是以诚相待。对于人才, 物质上给予厚报, 精神上给予尊重, 情感给予关心, 使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尽责尽力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其次, 传统儒商以人为本的管理伦理, 不仅表现在对人才的重用, 而且也表现在对全体雇员的关心。关心他们的利益和要求, 尊重他们的人格, 努力创造各种条件,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使内部团结一心, 同心协力谋求发展。传统儒商受儒家群体观念的影响, 注重人才, 但并不把一切寄托在个别人才身上, 而是强调群体的力量, 提倡内部每个人同心协力、团结合作去创造佳绩。
传统儒商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伦理原则还特别表现在注重对人的教育与培养, 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同时, 把促进雇员的发展作为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之一。
应该说, 传统儒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有较大的优越性的。它抓住了商业经营活动中最根本的因素——人, 以比较符合人的本性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而往往能够以较少的成本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 如果仅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 而忽视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 将会造成一些弊端, 通常会造成因人而异、人变事变的不稳定性, 也难以把众多的人有效统一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从而导致经营的不稳定甚至无序性。因为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塑造人, 完善的制度可以抑制人的消极性, 助长人的积极行为, 从而促进人的完善。如果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和规范, 就可能使人放任自流, 消极怠工, 从而也就不利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发展, 影响经营效率的提高。因此, 传统儒商的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应该与以制度为基础的原则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大红.儒商伦理与现代中国企业家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边一民.儒商的商业伦理精神与商业伦理文化建设[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 (10)
[3]唐凯麟、罗能生.契合与升华——传统儒商精神和现代中国市场理性的建构[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中图分类号〕 G6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1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与实施,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已势在必行。在班级管理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班级管理新举措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不同的个性理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并围绕着这一目标,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一、培养创新意识,自我完善班级规章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尤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机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贯彻机会均等的原则,因为只有给学生创造一种平等的外部环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大胆创新,敢出新招,给每位学生均等的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班主任指导班委会自我完善班级的各类具体规章制度并打印上墙,组织全班学生深入学习和领会,遵照执行。由学生自己制订的制度,更符合班级实情,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遵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约束力。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民主产生班级组织机构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能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首先对教室的布置要达到清新舒适、有新意、整体协调而又美感的程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身心感到轻松愉悦,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其次,要改善师生关系。今天的班主任须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自觉接受教育,这样才能消除他们心灵上的恐惧感,从而使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多。
班委会主要成员应在班主任的主持下,通过自我推荐、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民意测评等方式来确定。组建后的班委会要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诸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财物检查组、文明班级创建组等职能小组,力争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各小组在班委的带领下,明确分工,界定职能而又相互协作、彼此监督,实行自我管理。
三、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因此,结合学校定期举办的艺术节、运动会、入学教育等活动,班级开展如球赛、演讲会、辩论会、书画展、三小制作、学习擂台赛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整个活动从宣传发动、方案设计、组织协调到最后实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有意义地引导并鼓励学生敢于向习俗挑战,敢于表现自我,多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张扬个性的机会,对于爱幻想、爱标新立异、富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当备加关注,充分肯定他们求异思维的价值,而不应当视学生的“异想天开”为“怪异”而否定甚至冷落。另一方面要精心呵护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在处理一道题、一个运算过程、一次考试或一次活动中都允许他们独辟蹊径,展示自我,展现自己。
四、加强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 、自我约束的能力,在班级中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个个是主人”的良好局面,促进班级管理的最优化。教师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树立民主意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到调控、引导、服务的作用,切莫包办代替。这样,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就会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五、重视心理疏导,教会自我调节
这部电视剧重在塑造李云龙英雄式的人物形象,但这个英雄和以往的近似圣人形象不同,他是英雄的同时却有着许许多多毛病。他性格直爽、脾气暴躁、胆大狡黠、打仗勇猛,酷爱喝酒。。这也拉近了和现实的距离。
一:不按常规出牌,追求速度和效益
李云龙是个不按常规出牌、不遵循战场法则而追求现实目标的作战指挥员,不出手则已,出手则异常迅速、犀利,致对手于死地。日军将领筱塚役男评价到:这是个近似萨拉热窝刺杀青年那样躲在暗处的农夫,不要给他机会,一有机会他追求的就是战场最高指挥员的性命。
二:充分授权
他是个近似嗜血成性的军人,在日军围剿期间,他把独立团以连、排为单位划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充分授权给手下。他教导自己的士兵说:“凭什么小日本吃肉,我们八路军就喝西北风啊,只要是对日本人你们怎么做都不过分,我李云龙什么都要,就是不要日本娘们.......”,在一次次的反围剿中,独立团的人员急速扩充,装备也大为改善。
三:时间和速度就是生命
和日本人拼刺刀的时候,在日本人子弹退堂的瞬间,他就指挥战士刺杀过去,不遵守战争法则的去争取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然而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却要了对手的命。
羚羊要是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被吃掉;狮子如果跑不过最慢的羚羊,就只能饿死。比赛只有一次,绝无重赛的机会!
一个企业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发展总是慢半拍,到头来每一块市场蛋糕都可能没它的份,盘中的奶酪也会被别人“动一刀”。拿破仑说:“我的军队之所以常胜不败,就因为在与敌人抢占制高点时,我们总是早到5分钟。”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就是因为多数民营企业实力薄弱,总是晚到“5分钟”。
四:密集进攻,全力打击一点
李云龙是个农民出身,有着农民式的狡黠,不单和敌人、友军是这样,就连和自己军队的同志也是这样。他和军需部长商人式的谈判中承诺用日军佐官刀多换10箱手榴弹;帮友军楚云飞清理一营反水事件得到一个营的装备,似乎有点趁火打劫的嫌疑。然而就是这些他讨价还价弄来的手榴弹却给久攻不下的日军以致命一击。他让营长张大彪挖战壕,距离近了以后他不是用战士冲锋,而是让几十箱手榴弹在三分钟之内全部投向敌人的阵营。这样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英雄人物形象。拿破仑说:在两军对垒时能集中自己优势兵力在瞬间给对手以震慑,其实他就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这次战争。李云龙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形象。
在现代商业开拓市场也是如此,在进攻的时候,聚焦于一点,集中自己的力量,采取所有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密集地、大量地、高强度地对目标进行打击,形成完全覆盖,最终一举拿下新市场。
五:只有前进,没有后退
无论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是实力悬殊的较量。李云龙经常告诫战士:无论对手多么强大,都要有古代剑客的精神,勇于拔出自己的宝剑和对手殊死一搏。倒在对手的剑下、冲锋的路上不丢人,而萎缩后退却是十分可耻、遭人唾弃的。这也是他总结的亮剑精神所在。只有前进,没有后退。为自己的战友、爱人、友军报仇,李云龙同样毫不含糊,哪怕是违反纪律。为自己新婚妻子报仇他擅自调动部队攻打山本特工队逃进的平安县城;以至于整个晋西北乱
成一锅粥。为替自己卫兵魏和尚报仇他一刀劈了本来已经接受改编的土匪头目。这些无不证明李云龙是个英雄,是个天生的战场指挥员,是个有情有意男子汉的性格。
企业的发展中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面对困难咬牙坚持,突破一个又一个发展中的瓶颈,才能不断壮大。
六:事业和情感区分明确
李、楚在抗日战争期间共同击退敌人进攻,大闹日军宴会而且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但是解放战争到来,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场,对待昔日的朋友他们谁都没有手下留情,努力拼杀、以命相博。但是 却都在彼此的弥留之际牵挂着对方的生命安全。
七: 坚强的领导力
李云龙等军官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激发了全团的旺盛斗志和必胜信心,换来了战士们的由衷钦佩和坚决服从。正如他的士兵所说,每次大站前,团长都要亲自视察前线,让大家都觉得团长就在我们身边。
不可否认,管理者可以通过奖励、处罚等手段增强领导力,但对于员工而言,这些手段往往被动性大于主动性,效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而管理者的身先士卒,体恤员工,却可以使得员工主动跟进,主动关心和参与团队建设,管理者的领导力自然增强。坚强的领导力可以使散沙聚成顽石,无坚不摧;李云龙的部队之所以“所向披靡”,与其坚强的领导力密不可分。
八:管理者的示范效应
令敌人胆战心惊的独立团,面临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仍能够在李云龙等的率领下,攻必克,战必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总能率队打胜仗的统帅,自然能够获得士兵的信任,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力来源于对结果的满意度。管理的过程固然重要,但最终的结果才是检验管理是否真正有效的标准。邓小平指出,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著名的“猫论”,它清晰明确地表达了结果的重要性。
九:领导力来源于对下属的关心
在攻打日军驻守的平安县城时,李云龙为减少士兵的伤亡,不惜牺牲新婚妻子;在贴身警卫员遭土匪杀害后,不惜身受处分也要剿匪报仇。
激励的方法之一,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的真诚关心,包括个人进步、工作指导、情感、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这种激励,既归属物质激励范畴,更归属精神激励范畴。它可以极大激发员工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有效提高管理者的威信和领导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大大促进团队的发展。
十:强大的执行力
八路军独立团为打击日军嚣张气焰,决定伏击精锐的日关东军。独立团一营严格按照既定目标,不惧日军强悍,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以阵亡90%以上的惨烈代价,依靠冷兵器全歼日关东军两个中队,引起中日军队高层的极大震惊。如此强大的执行力从何而来,从坚决消灭敌人的目标中来,从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的目标中来!
强大的执行力,依赖于正确而坚定的目标。通过多方考察和全面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并一以贯之地坚持目标,直至目标实现,这就是正确目标的坚定性。正确而坚定的目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员工的顾虑,追随同样坚定的管理者,积极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之中,进而形成强大的执行力。正确而坚定的目标,一旦被员工广泛接收,就会成为奋斗的导向和动力。
管理就是决策。只有对决策不折不扣的坚决实施,才能实现决策的既定目标。可以说,执行力是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强大的执行力,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管理者的意图,实现的管理者所期望的目标。
十一:强大的执行力,依赖于严格的规章制度
李云龙为攻打平安县城,下令各部队归建。张大彪所在营接到命令时,刚打了一个胜仗,缴获颇丰,且俘虏不少。但接到命令后,张大彪毫不犹豫,下令放弃物资,放掉俘虏,马上率部队赶回。由此可见李云龙治军之严明。
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一种制约,对执行力具有强制保障性。任何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没有制定出赏罚严明的激励措施,就难以保证执行力。试想,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员工自由散漫,无规可依,赏罚不明,管理者的意图如何贯彻,决策如何执行?团队管理中,必须强调制度化,必须使员工明确,只有个体服从全局,才能增强团队执行力,才能实现全局利益,最终保证个人利益。
十二:良好的文化环境
李云龙部队的文化,就是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敢于拼搏、敢于进攻、敢于牺牲的“亮剑精神”,当骑兵连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而被日骑兵团围困时,连长率领骑兵连战士向日军发动一次又一次进攻。最后只剩下连长一人,依然喊着“独立团骑兵连,进攻。日军统帅面对这支铁血部队,不得不感叹,下令厚葬每一位官兵。这就是这支部队的军魂。李云龙的士兵有一种狼性,单看他们其中一个时和别的士兵没有什么差别,但站在一起,就有一种嗷嗷叫的“狼性”。正是这种“狼性”环境,造就了令敌人不寒而栗的铁血部队。
团队文化是团队之魂。一个没有文化的团队,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行尸走肉罢了。团队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同化员工意志、凝聚员工力量的精神。同样,团队的文化环境可以塑造人才,对员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李云龙在自己情感上的突破是整个电视剧的升华部分,他不顾年龄差距,教育背景差距,勇敢的追求自己的护理田护士。在南京军校学习期间两人的感情出现裂痕,李云龙又再次突破自己的情感堡垒,勇敢的承认错误,挽救自己即将失败的婚姻。完美和丰满了自身的英雄形象。
最后,引用李云龙总结的亮剑精神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同志们,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亮剑?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空军第十六航空团P三十九飞蛇战斗机大队竟产生了二十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与此同时,苏联空军某部施乌德飞行中队产生了二十一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模范飞行员。任何一只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只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只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只部队灵魂永在!同志们,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得就是这种军魂!我们靠得就是我们军队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只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精神
一、;亮剑精神体现在敢担责任、冲锋在前的胆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线的领导者责任很大,在瞬息万变的多方博弈中,要求适时决策的压力更大。
二、亮剑精神体现在科学实践的升华上,亮剑精神是直面强敌的智慧艺术。
三、亮剑精神体现在一丝不苟
四、亮剑精神体现在集体主义的理念上
五、亮剑精神体现在英雄们的雅量上
【精神资源管理】推荐阅读:
企业团队管理合作精神07-19
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知识10-11
重性精神疾病项目管理05-29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制度09-27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09-08
社区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影响论文05-28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12-04
机关事务管理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06-03
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贯彻意见汇报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