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学实录(共8篇)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把前几天的凄婉、低沉、郁闷抛开,来学一首情调高昂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同学知道作者是谁吗?
生:(齐答)是宋代词人苏轼。
师:(指定一个声音最宏亮的同学)你能把苏轼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吗?
生:好,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会写词,诗与散文也很有名。不过,苏轼就是官运不顺,经常被贬,他还到我们广东的惠州做过官。
师:回答得很好,你对苏轼很了解。(语调高昂,神情恳切。顿了一下,又问)师:你能说说苏轼这首词是在什么境况下写的吗? 生:贬官失意时。
师:对,那么,贬官失意的滋味如何呢?与一般人的感觉相同吗?下面听一遍录音朗读,同学们体会一下词人的情感。(用多媒体放映,学生听朗读,神情专注,约两分钟后)
师:同学们,听别人朗读得那么富有感情,我们也来体会一下这种激昂高壮的情感。下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学生朗读,约两分钟后)
师:(非常肯定的语气)读得非常流畅。要是开头一句再读出点气势会更好。(示范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大家思考一下,感觉哪句写得比较有气势?可自由发言,能展开辩论更好。(约一分钟后,学生举手)生:第一句。你看“大、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几个词用得很好,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开篇就定下了这种高昂的气势。
生:我不同意。我觉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更有气势。你看这三句分别从形、声、视等角度结合起来写,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波澜壮阔的画面。生:(略显激动)那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分写。第一句是总写,集中写。
师:两位同学都很有见解,也讲得有道理,其实这两句都体现了本词 “豪迈奔放”的风格。大家说对吗? 生:(异口同声):对!
生:老师,这里的“风流人物”与“浪花淘尽英雄”中的“英雄人物”相同吗?
生:(忽的站起,大声说)当然不相同。要是相同就可以通用了。虽然它们都有“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的意思。但在这里苏轼所指的“风流人物”是周瑜,他年轻有为,文武双全,有胆有识,哪能与一般英雄人物相提并论呢?
生:(反应很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说来说去还不是在解释“英雄人物”,没有说服力。师:(微笑着说)那么,怎样才更有说服力呢?想一想,能否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生:(沉思了一会)啊,我明白了,下文不是写到了小乔吗?难道不是用来衬托周瑜吗?美人配英雄。也就是说,苏轼心目中的风流人物除了文武双全之外,还得懂点儿女情长,刚柔相济。(鼓掌)生:(点头,若有所思)噢,我明白了。
师:你们俩的理解真透彻。没错,“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说的是周瑜文武双全,而“小乔初嫁了”则是写他的柔情了。同学们认为是这样吗?
生:(对老师的说法不同意,大胆质疑)老师,在初中,我们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里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里的“风流”也是说毛主席“柔情满怀”吗?
师:(略作沉思后微笑着说)这是一种可贵的质疑精神,请大家想想,毛泽东词里的“风流人物”能不能这样理解?
给大家一段时间,回忆一下原词,认真对比一下是否相同。然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约一分钟之后,学生举手)
生:“风流人物”,不能都解释成一般理解中的“英雄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当然不能等同于苏轼词中的“风流人物”,毛词中的“风流人物”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是指才能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毛泽东在词中也一一列举历史上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说他们够不上“风流人物”,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是“武”有余而“文”不足,只有武略而缺少文韬。所以,毛泽东才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鼓掌)师:(投以赞许的目光)老师非常同意你的见解!
生:(不解的神情)老师,三国时期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等风流人物,为什么苏轼就只选周瑜呢?(一石击起千重浪,顿时,课室里议论纷纷)
师:问得好,有创意,同学们也认真想一想,为什么呢?我只提示二人的经历与现状。
生:苏轼选周瑜,是因为他年轻有为,潇洒飘逸,与自己年老少成形成了较鲜明的对比,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其他人无论从出身,经历上都与苏轼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苏轼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周瑜。(鼓掌)
师:回答得非常好!可见,解读诗意必须做到知人论世。
生:老师,由于版本不同,“樯橹”有的版本作“强虏”,这两个词,你觉得哪个更好?
师:你的见识真广,连不同的版本也注意到了。大家看看注释,也想一想,就本义,引申义的比较上哪个更符合实际情况呢?(过了一分钟,有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强虏”好,强调了人的强大,恰好与“灰飞烟灭”形成一种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
生:我也同意用“强虏”好,直接写了人的强大,并且“樯橹”这个词太不自然,太小了。怎么能代指舰船呢?
生:我不同意,“樯橹”更巧妙,更含蓄。大家都知道,文章的用词,直接好呢,还是含蓄好呢?当然还是含蓄好。强橹这里不应该只指舰船,更应指曹操的所有八十万水军。樯橹,更能体现水军的特点。生:我不同意。(很着急,但讲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向老师投去急切的眼神,希望得到老师的提示)师:同学们,让我发表一下意见好吗? 生:(齐声)好!
师:我更倾向于用“樯橹”。理由就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体现“水战”的特点,又含蓄,而“强虏”过分直白了。(仍有部分学生不同意)
不同意的同学也好,我不主张同学们轻易改变自己深思熟虑的观点。如果你不满意,请把你的意见写成材料。一边是“樯橹”派,一边是“强虏”派,为下周的辩论赛作准备,好吗? 生:(齐说)好!
师:大家都知道最后几句,是词人感情抒发最强烈的地方,下面老师朗读一遍,同学们感受一下,并认真思考一下词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应抓住那些词句来理解。(老师有感情的朗读)生:(齐声)好!
生:老师,听了你的朗读,我觉得要理解词人的感情,对“神游者”和“多情者”的理解很重要,那么,“神游者”和“多情者”应怎样理解呢?
师:(很高兴的样子)哎,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同学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思考好了,自由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好吗?
生:(齐声)好!(约一分钟后,学生举手)
生:我觉得还是同意课本上的解释。“神游者”是苏轼,他从上片的来到大江边,描写长江的景观,然后又怀想英雄豪杰,怀想风流人物,也就是怀想周瑜,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是苏轼在“神游”的吧!
生:(忽的站起)我不同意课本上的解释。我同意“神游人”是周瑜。因为这里的“故国”只能是周瑜的故土,不是苏轼的故土。
师:(微笑着说)如果说周瑜是“神游者”者的话,那么死去了的他怎么神游呢?
生:(有点急)是周瑜的灵魂嘛!苏轼是假设周瑜的神灵还在旧战场上的话,周瑜会笑他,并且“多情”二字正好扣合着前面“风流人物”,周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师:这样说来,你认为“多情人”是周瑜,是他笑苏轼啦。你能再具体谈谈吗? 生:(比较轻松地)我是这样想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中的“多情”就是“多情人”,是名词。如果理解为“应笑我多情”,那么,就是苏轼“多情”,“多情”就是动词了。
师:(投以赞许的目光)非常有见地,很新鲜。能联系起柳永词来理解,可贵。“故国”非“古国”,此地是周瑜的“故地”而非苏轼的“古地”。
生:(不同意的口吻)老师,那么你同意了“神游人”是周瑜啦?
师:哎,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而且最好别轻易下结论。何况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尚无定论,至今还在继续争论呢!你们争论是很好的,说的都很有道理。我只是倾向于把“神游者”理解成周瑜。这只能是我的看法,希望你们能继续思考争论下去,也可以写成小论文,题目就是《“神游者”是谁?》或《谈谈“多情”与“神游”》,有信心写好吗? 生:(齐说)有!
师:对词人的情感的抒发,还有不同看法的吗,请发扬个性,大胆发言。(约十五秒后,一学生举手)生:老师,我觉得要准确的理解词人的感情,最后两句才是关键。据我查资料得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另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那一种是对的?
师:(微笑着说)又来了一个新问题,还带两种解释呢,同学们的看法如何?(约十秒后,一学生举手)生;我同意第二种。
师:(神情恳切)你能具体说说吗?
生:我是从整首词的格调来理解的。因为全词的格调比较昂扬向上,所以我认为第二种比较符合词意。生:(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我也同意。苏轼虽然融儒、佛、道三家思想于一体,思想比较复杂,但总的来看他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从他的仕途便可知道。
师:(询问的语气)都同意苏轼是比较达观的说法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齐说)没有。
师: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吗?
生:(齐说)想!请老师说说吧!
师:好,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中,大家想一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流而被荡涤了,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鼓掌)
师:(高兴、轻松的神态)与同学们讨论真长见识。好,下面我们再来听一次朗读录音,再次感受一下苏轼那激情昂扬的豪迈风格。(用多媒体放映,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师:下面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词。(响起了背诵的声音)师:(微笑着问)课后的两篇小议论文能及时完成吗? 生:(齐说)可以。
师:那么下课!(师生互道再见)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 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 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 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 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 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 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 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 研讨法, 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时, 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时, 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时, 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 浪淘尽”时, 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 不同的人生经历, 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 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 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 (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 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 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 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 形象绚丽, 规模壮阔动人, 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 铺也;铺采摛 (chī) 文, 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 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 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 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 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 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 即明写泛舟宴乐, 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 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 (1) , 凭吊古今 (2-3) , 阐述哲理 (4-5) 。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 通假字: (1) 举酒属客 (属-嘱) (2)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凭) (3) 山川相缪 (缪-缭) (4) 举匏樽以相属 (属-嘱)
(2) 活用词: (1)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跳舞, 使……哭泣 (使动用法) (2) 顺流而东也东:东去 (名作动) (3)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以……为伴侣, 以……为朋友 (意动用法)
(3) 特殊句式: (1)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2)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3)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4) 寄 (如) 蜉蝣于天地, 渺 (如) 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 省略句) (5)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6)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 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 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 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 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 突破重难点品味景色之美, 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 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 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 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 清风徐徐吹来, 波光粼粼。茫茫月色, 茫茫江水, 境界开阔而空明, 意境澄沏而朦胧, 如梦似幻, 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 露珠与水色辉映, 幽雅而宁静, 苍茫而朦胧, 真是风月无边, 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 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 仿佛凌空乘风而行, 简直就要脱离人世, 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 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 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 带来美的感受, 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 品读情感的变化, 研讨以下问题:
(1) 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 (2) 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 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 在良辰美景之中, 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 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 品味文中之“悲”。 (1) 指导学生朗读本段, 注意情感的把握。 (2) 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 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 (3) 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 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 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 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 情感跌入谷底, 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 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 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而“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以蜉蝣与天地, 沧海与一粟对比, 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 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 却报国无门, 又怎能不悲, 怎能不哀, 此二悲也――人生短暂, 事业无成;人生短暂, 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 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 让人生永驻, 岁月常在, 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然而, “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 此三悲也。 (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说明:三组对比, 由远及近, 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全面的展现作者悲的内因。通过分析, 以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
5、齐读第四段, 品味文中的“水与月”。画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 并思考:本段从什么角度写水与月的?首尾都写“乐”, 内蕴是否相同?明确:本段转换角度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 围绕“水与月”阐发议论。变:天地宇宙变幻不定。水, 昼夜不停, 奔涌向前, 月盈亏有序;不变:我与万物永恒。结合全文看, 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三个阶段的水月: (见板书设计)
由此可见, 虽然都言乐, 但内蕴不同:开头的乐是因眼前的美景、美事产生美感而乐, 是山水之乐, 诗酒之乐;而经过人生的思考后, 终于从失意的阴影中走出, 回归理性, 走向成熟, 表现出旷达之乐, 所以才喜而笑。喜是发于内心, 是内心的释然, 心情的豁朗;笑是发于内心, 是心理的豁达, 心情的欢畅, 乐以忘忧。
四、再读课文, 延伸拓展
1、齐读文章相关段落, 感受文章的情与思。2、研讨以下问题:文中的主与客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吗?如何理解文中的“美人”意象?
明确:从全文看作者选用主客两个对象, 实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层面。客人之所以“悲”, 在于触景伤怀, 有感于人生短暂。作者采用抑客扬主的方式反映出其内心消极和积极对立的两种心态, 是过去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一次辩论;而文中的“美人”则是作者倾心的对象, 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 表现作者的政治感慨。遭遇贬谪后, 作者仍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沉沦的情怀。
3、比较前后《赤壁赋》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五、总结课文
这就是苏轼,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个瑜伽修行者……” (林语堂语) 文章就是按照先写月夜泛舟大江, 饮酒赋诗, 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当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 感到人生短促, 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 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 表达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的思路展开, 把情景理有机结合, 抒怀以言志, 真可谓:宠辱不惊任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看天上云卷云舒。何等的洒脱! (说明:经过前面分段落对文章进行解读, 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其建构起来的知识是零散的, 而设计这个环节主要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六、作业布置
1、多数人认为, 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 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 不过随时行乐, 惟“美人”二字, 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 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课下收集古代士子失意后的表现与作者对照进一步了解其人格。板书设计:
赤壁赋苏轼
(乐) 欣赏风月———现实水月 (实) ———柔和之美 (景)
(悲) 吊古伤今———历史水月 (虚) ———苍凉之意 (情)
(喜笑) 体悟人生———哲理水月 (虚) ———变与不变 (理)
《赤壁赋》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处在事业和人生的低谷,闲暇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借以排遣内心苦闷忧愤而写的一篇游记。文章虽然采用赋体的形式,但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及由景物引发思想情感的复杂变化和最后作者旷达人生境界的呈现,使文章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设想:立足文本以朗读为依托,抓住关键问题师生研究探讨。
教学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读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时,我们看到了一位享受闲适的苏轼;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我们认识了一位充满理趣的苏轼;读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我们读出了重情而伤痛的苏轼;而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我们更能感受到一位豪迈而旷达的苏轼。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同一个创作个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不同的生命特质,那么通过《赤壁赋》的学习,我们从中又能品出一个什么样的苏轼呢?(板书课题)
文体介绍:“赋”以楚辞为源头,到了荀况才有定名。它出现在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种文体一般描绘客观事物,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形象绚丽,规模壮阔动人,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行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泛读课文,解决句读。2、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悲-喜-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3、提示重要的文言知识
(1)通假字:①举酒属客 (属-嘱)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③山川相缪(缪-缭)④举匏樽以相属(属-嘱)
(2)活用词: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泣:使……跳舞,使……哭泣(使动用法)②顺流而东也 东:东去(名作动)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以……为伴侣,以……为朋友(意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②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④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⑤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说明: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积累,以此储备一定的知识,借以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知识点很多,这里提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对学生起到一种学习引领的作用。)
三、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 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味,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说明:三组对比,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全面的展现作者悲的内因。通过分析,以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
5、齐读第四段,品味文中的“水与月”。画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并思考:本段从什么角度写水与月的?首尾都写“乐”,内蕴是否相同?
明确:本段转换角度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围绕“水与月”阐发议论。变:天地宇宙变幻不定。水,昼夜不停,奔涌向前,月盈亏有序;不变:我与万物永恒。结合全文看,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三个阶段的水月:(见板书设计)
由此可见,虽然都言乐,但内蕴不同:开头的乐是因眼前的美景、美事产生美感而乐,是山水之乐,诗酒之乐;而经过人生的思考后,终于从失意的阴影中走出,回归理性,走向成熟,表现出旷达之乐,所以才喜而笑。喜是发于内心,是内心的释然,心情的豁朗;笑是发于内心,是心理的豁达,心情的欢畅,乐以忘忧。
四、再读课文,延伸拓展
1、齐读文章相关段落,感受文章的情与思。2、研讨以下问题:文中的主与客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吗?如何理解文中的“美人”意象?
明确:从全文看作者选用主客两个对象,实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层面。客人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作者采用抑客扬主的方式反映出其内心消极和积极对立的两种心态,是过去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一次辩论;而文中的“美人”则是作者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作者的政治感慨。遭遇贬谪后,作者仍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沉沦的情怀。
3、比较前后《赤壁赋》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五、总结课文
这就是苏轼,“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林语堂语)文章就是按照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当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阐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存在,表达了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的思路展开,把情景理有机结合,抒怀以言志,真可谓:宠辱不惊 任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何等的洒脱!(说明:经过前面分段落对文章进行解读,学生基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其建构起来的知识是零散的,而设计这个环节主要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六、作业布置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课下收集古代士子失意后的表现与作者对照进一步了解其人格。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乐)欣赏风月——现实水月(实)——柔和之美(景)
(悲)吊古伤今——历史水月(虚)——苍凉之意(情)
(喜笑)体悟人生——哲理水月(虚)——变与不变(理)
摒弃贪欲 不患得失 及时行乐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生1(脱口而出):为什么会叫“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生2: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排比。
师:说得非常好。“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环节,师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师: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杂然答道):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如果有,请找出相关段落。生(杂然答道):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生齐读。)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 生(杂然答道):第三段前半部分写历史人文┅┅ 师:同学们齐读第三段。(生齐读)师:文学中,写景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3:抒情。师:还有什么? ┅┅
师:同学们翻看课本第28面的单元提示。生(齐声):抒情、说理。
师:抒情多是贯穿全文,说理主要在哪些段落? 生(齐声):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师:可见本文是以“景-情-理”(板书)来谋篇布局,因景生情,缘情悟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师:抒什么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生(杂然答道):乐-悲-喜。
师:对。“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师:说什么理?古人说这里有“客三悲”“苏子二论”,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换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层意思?可以先找出三个关键句。
生(杂然答道):“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师:“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对比生悲;“哀吾生之须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骤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板书)
师:“客三悲”体现了苏轼在失意时怎样的思想? 生4:消极的人生观。
师:对。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生齐读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师:对了。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 生(齐声):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
师:这两层是什么关系? 生(齐声):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齐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生(齐声):“变”与“不变”。师:客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生(杂然答道):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生6:王羲之是从人对社会贡献的角度看生死问题,庄子是┅┅ 师:同学能回答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王羲之是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看生死问题,提出“生死亦大矣”“将以有为”的积极生死观;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将生命物化,认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转化过程,它们一样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师:我来个戏说“一生死”,比如我家母鸡下蛋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对我的意义就是有蛋吃了;我将这蛋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我的意义还是有蛋吃了。庄子是将人与一切生物混为一谈,否定了人的社会意义。
师:王羲之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但没有具体说明理由,现在请同学们帮王羲之写一段批驳庄子的文字。限时6分钟。(师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请几个同学展示成果。
生7: 生命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它诞生时,人们并不能感觉到什么,但生命是极具创造力的,生命在其存在过程中往往创造出远远超出生命本身的价值。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生,延续着生命价值的创造;死,终止了生命价值的创造。它们于生命的意义是对立矛盾的,又岂能等同视之。
生8:古有庄子云:“一生死,齐彭殇。”这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但我不敢苟同,生死岂能相等?人生在世,当运用毕生所学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司马迁若不忍辱苟活,又哪有《史记》如日月光芒照耀历史长河?邓小平若经不起三起三落的折腾,又哪有现今的中华盛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样是死,尚且有这么大的区别,更何况生死乎? 生9: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蜉蝣朝生暮死,夏秋之交生于水边,来不及啜露,来不及观月,便葬身于水。其生其死,可谓一也。但又有谁愿意作这般生死呢?又有苏子渔樵于江渚,侣鱼虾,友麋鹿,驾扁舟。虽无羽化登仙,但游尽赤壁,知鱼肥,识笋香,亦乐矣。倘说“齐彭殇”,使苏子英年早逝,临如画江山,谁吟“大江东去”豪放诗章?难怪王右军说:“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前两位同学都能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驳斥生死不能等同视之,而且举马克思、司马迁、邓小平等伟人例子,论证有力。后一位同学能同时从生命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角度展开批驳,更是棋高一招。而且直接从《赤壁赋》中就地取材。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 既望 属 白露 所如 所知 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1.与学生一起学习.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 和 袅袅 缕 嫠妇 舞 泣(使动用法)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三)让学生翻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愀然 正襟危坐 固 匏樽 属 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2.西望夏口(西)3,东望武昌(东)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4,顺流而东也.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七)让学生翻译第三段
(八)教师点评,指出翻译中的不足.(八)布置作业 1,背诵三四两段 2,翻译这两段 3,预习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播放“赤壁赋”的FLASH朗诵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和评委们入场.授课地点:一中多媒体教室 学生:高二18班全体学生 听众:全校教师
上课铃响起,班长喊起立,教师回礼,开始上课.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结束时,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完成二段和三段的背诵,由于时间关系,现在请大家一起背诵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生:大声的背诵.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里,老师知道大家已经很熟练的背了下来,第三段我也希望同学们背的能和这一段一样熟练.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一起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生: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一节的主要学习任务了,那么我处带着这三个目标再一次的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起听课文朗诵.(FLASH演示)师:好了.我们刚才又一次的感受了作者游赤壁时的情怀,现在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文四五段,看作者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对照着课下的注释来疏通文章的大意,一会儿我找两个同学试着翻译一下这两段.师:时间到.我们先看大屏幕,我找一个同学解释这些重点词语.生:1,盈虚:盈,满;虚,缺.2,消长:消减和增长.3,盖:表示假设语气.4,无尽藏:出于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像海之能包罗万物“.在本文中,可翻 译成”无尽的宝藏“.5,适:享有.6,肴核:菜肴和果品.7,狼籍:凌乱.也作狼藉.8,枕藉:互相枕着垫着.师:**同学回答的很好,就是中间看了两次书,说名还没有记到脑子里,课下再多看几遍.我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藏“字和”枕藉“这两个词语.前者在课文中的意思翻译成”宝藏“就行了;”枕藉“中”藉“字应读”jie4“,还有一个词”慰藉“,也读这个音,大家一定要记住.师:好了.关于这两段的字词就说到这里,我现在分别找两个同学分别翻译这两个自然段,由于两段放在一起长,我们找两个同学,一个从四段开头翻译到四段三行末”而又何羡乎?“另一个同学从”且夫天地之间“到五段末.生: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的流去,时断时缺的月亮像那样的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没有尽头,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师:这个同学翻译的很正确,很好!请坐!老师强调一个地方,一是“盖”字,刚才在重点词语里说过的,用在这个句子的开头,表示“假设语气”,整个句子是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生:再说,天地直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下两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会翻译了.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好,你继续翻译.生: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共同享受.客人听后笑了,洗净杯子.重新喝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杂乱的放着,大家互相枕着垫着,不知不觉的东方已经亮了.师:这个同学翻译的也很不错,只是其中有一处不知道该如何翻译它,其中一处漏了几个词.“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老师替他翻译了.另一处是“相与枕藉乎舟中”这句中“乎舟中”给漏了.同学们一起说,应该怎么翻译? 生:在舟中.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这两处外,这个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希望这个同学在以后会做得更出色!师:刚才我们疏通了四五两段的文意,下面我们把全文中每一段的段意归结一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去组织自己将要表述的语言.生:第一段主要是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游赤壁的情景.师:非常好!时间,人物,事件归结得很全面.出示幻灯片内容: 1,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师:同学们能说出文章中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 生: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原句找出了作者给我们刻画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那么第二段又有什么变化呢?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有客吹箫,箫声悲凉.师:这个同学归结的很简练.老师很喜欢你能这样表述.上文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诗情画意的境界中游览了一番,作者和客有什么感受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生:饮酒 乐甚.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饮酒 乐甚”,感情是“乐”.怎么就发生了转变呢? 生:因为一个客吹箫.师:怎么一个客吹箫就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生:还有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对!箫声起,悲意生,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大屏幕显示: 2,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师:同学们再看看第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感慨人生短促.师: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主客一问一答的形式.师:文中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呢? 生:曹操.师:文中提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曹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他是一个英雄.生:不对.重点落在了”而今安在哉“? 师: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生:英雄豪杰,也和万物一样,不过是过眼烟云.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字?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还有<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本段就是同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大屏幕显示: 3,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又提到了”水和月“.师:提水和月是为了说什么? 生:谈到了”变和不变“.师:说得好!这是写景,书抒情,还是说理? 生:说理.师:还提到了哪一个方面呢? 生:取何不取
师:对.这也是说理吧? 生:是的.生:文张还提到了”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针对什么而谈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师:本段还提到了”逝者如斯“,历史上谁也说过这样的话? 生: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大屏幕显示: 4,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师:最后再来看第五段的大意,谁能说一下? 生: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师:归结的好!能用原文回答,而且也很简洁.同学们看大屏幕: 5,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师: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本文每段的大意.现在握0解决学习目标中的第二个问题,本文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生:先是“乐”,由第二段开头的“饮酒乐甚”可以看出来.生:然后客有吹洞箫者,转而为悲.生:最后又转悲为“喜”,由“客喜而笑”.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我们在总结各段的大意时已经明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老师怎么总结的.情感线索: 乐: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悲: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 喜: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师:现在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线索,现在再回头看课文,看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哪些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先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谈起吧.生:开头一段写了游赤壁时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写景.生:第四段写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是说理.生:全文有从乐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变幻.是抒情.师:说得好!同学们教好的把握了全文内容.我们把这几个同学的说法合在一起,就是本文的第一个特色: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师:再想.本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赤壁赋.师:那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赋.师:赋有什么特点? 生: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师:对!它应是属于韵文的范畴.拿我们拿第一段为例,找一下第一段的韵脚.生:间,天,然,仙.师:很正确!前面几句有韵脚吗? 生:没有.师:是的.课下大家可以把四五段的韵脚也找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押韵是很自由的,中间还可以换韵的,很自由.这就是苏轼此篇赋的另一个特点: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本课我们讲的三个问题: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 生:没有了.师:那就打开我们的课堂练习,做前面的九个小题.做时看清题干,看有的题是不是有答案,没有的话该怎么去设计答案?看有些题干“问”的严密吗,如果不严密,又该怎么“问”?
“一堂好课应该呈现从徘徊到突围的精彩,有挣扎、有冲突、有交锋,然后从缝隙间突围,师生均能从文本和课堂获得突围的快感。”肖老师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设计中的潜意识里的我。是啊,远方的风比远方更遥远,距离让我更坚定的成长。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体会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提问过于机械和呆板,进而使整堂课略显呆滞,缺少灵动,课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却一直生成在教师的言语里。教师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课中,却无法引领学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没有,勉强确实是没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整堂课都在赶场,频率快,节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走马观花。缺少“点”上的细化,徘徊一词虽已让学生感悟了,但联系诗境不够,矛盾场的渲染不够,学生的生成就不够,学生其实是成长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当然,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层面,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己也没有随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课堂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上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没有言的积累,何来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许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针。注重人文味的同时却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书卷味,淡化了学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堂课也多少让我找到了一点自信,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是命运把我们抛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习且思。
这堂课尝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
一、我觉得我这堂诵读课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诵读形式多样化本堂课有齐诵、自诵、范诵、脱稿朗诵、全体背诵等多种诵读方式
2、教师的诵读指导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诵读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设置了“诵读三境界”、“诵读提示”等教学环节,并且针对每一段、每一层甚至每一句的诵读,都设置了渐进式的诵读指导,层层深入,指导学生,让学生逐步达到诵读的目标要求。
基于课堂时间和课堂容量问题,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标,我考虑我的诵读课不以诵读段落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所以就是《赤壁赋》也没有实行全篇诵读教学,而是选取了前三段,将第四段放在课下落实,我觉得这样也符合高效课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3、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是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大忌,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设置了层进式教学指导,问题设置也极为明确,让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在一堂课中逐步加深,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又符合教学规律。
(2)、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允许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有个性化的,绝对不允许千篇 一律,统一要求运用某种腔调来诵读,那样做就违反了教学规律。
二、学生表现方面
1、优点
这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具体表现在:
(1)齐诵声音响亮,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学生。
(2)敢于质疑,敢于谈出自己的诵读看法。
2、问题
(1)回答问题的学生仍然偏少,据老师们统计,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两次,但一些学生仍然有畏惧心理,只能做到认真地听讲、思考,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心存顾虑。
解决方法:
(1)继续推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勤思,多表现。
(2)多创设课堂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
(3)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他们从内心“放下”顾虑,培养心理素质,展现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只是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之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交流,为学生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那么,对于这两篇文章深奥的主题思想,我想,教师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讲究质疑解疑的技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面临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我教学《赤壁赋》时,许多学生不理解课文第三、四段的内容。他们问:作者写了“一世之雄”的曹孟德、“渺沧海之一粟”的自我、“挟飞仙”“抱明月”的愿望、“逝者如斯”的江水、“盈虚如彼”的月亮、“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为了抒发什么情感?阐发什么人生道理?对于学生的疑问,我采用探究式的方法一步步解疑。解疑之前,我通过巧妙的质疑,引导学生一步步突破难点。我先针对课文的第三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客泛舟赤壁,吹着洞箫,箫声悲戚,引发万千感慨,他会想到谁呢?(2)客想到“一世之雄”的曹操,他发出什么感叹呢?(3)客在发出“而今安在哉”的感叹时,抒发了什么情感?(4)客抒发“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情感后,他又希望得到什么?(5)客希望得到“生命的永恒,并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在现实中他能得到吗?客知道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此悲伤愁苦。其实,客所思正是苏子所想,客之悲正是苏子之愁。学生在我的质疑和自己的思考探究中,一步步地突破难点。
我又针对第四段提出几个问题:(1)苏轼用什么方式来宽慰“客者”?(2)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宽慰“客者”,想传达出什么意思?(3)苏轼提出“大自然的变与不变,永恒与短暂,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后,又引发出什么人生的道理呢?(4)苏轼引发了“人与自然一样,都是无穷无尽的,一代代生生不息”的道理,体现他怎样的人生态度?(5)除了“豁达”、“开朗”、“乐观”、“自信”这些积极的人生态度外,还有消极的一面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无奈”“自慰”等消极的态度。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思考探究,学生很快地理解了《赤壁赋》三、四段的主题思想。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既有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悲观的感叹,又有热爱自然,随缘自适,尽情享受生活的豁达与乐观。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的三、四段,思想内容同样是晦涩难懂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也是采用质疑解疑的方法来指导教学的。比如文章的第三段:(1)作者罗列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几种生活方式?(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2)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由于“趣舍”、“静噪”不同,其实是指由于人的情趣、爱好、性格的不同)(3)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些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什么东西呢?(老之将至、感慨系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作者引用古人的话:“死生亦大矣”除了表达悲痛之情外,还有什么用意呢?通过这四个问题的层层追问,学生明白作者思考的是:人不能沉迷于美好的留恋,人不能永葆自己的青春,人生短暂,人心烦苦,人们何不利用有限的时间去珍惜拥有,眷恋生活呢?
对于文章的第四段,我这样设疑:(1)作者是怎样看待生死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死观是为了强调什么?(生死有别、长寿短命有别)(3)作者通过这样的生死观探求生命的何种意义?很显然,作者是在阐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生老病死,但是每一个人可以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作者针砭时弊,对当代人崇尚老庄思想,追求清净无为,空谈玄理,不做实事的做法进行批评,告诉世人,要热爱生活,有所追求。作者仿佛在说:我追求的是书法,你们追求什么呢?你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作者钻研书法,勤于诗文,成为一代名家,其实也给世人树立一个榜样。
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不要马上把答案讲出来,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最后才说出参考答案。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不要一棍子打死,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要给予肯定。
《学记》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脱)以解。”教师如果能掌握一些质疑解疑的技巧,在课堂上就会驾轻就熟。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阅读生疑,到教师的技巧化的质疑,再到学生的自主精思破疑,学生的探究意识会得到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与提升。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教师在教学主题思想深奥的文言文时,如果能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巧妙的质疑,学生的合作探究,重视知识发现的过程,那么,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易如反掌。
摘要:苏轼的《赤壁赋》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两篇文章, 不仅文言字词艰深, 而且主题思想深奥, 学生很难理解, 教师不好表述。作者针对这两篇文章的三、四段, 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列举教学中具体的问题, 通过巧妙的质疑, 学生的合作探究, 重视知识发现的过程, 终于突破这两篇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赤壁赋》,《兰亭集序》,主题思想,探究式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5.
[3]李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五点做法.语文教学通讯, 2005.9.
一、对文体特点的准确把握
《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所谓文赋,就是一种散文化的赋。它虽然部分保留了汉大赋主客问答的结构和押韵格式,以及抒情小赋的骈偶句式,但已摆脱了大赋重叙事体物而忽略情感表达、铺排夸张的表现手法和浓艳华美的辞藻,而基本以清丽优美的散文语言为主;同时又具有诗歌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而这样的文体特征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首先应对赋体从汉至魏晋六朝再到唐宋以来的形式演变历程,作简洁而明晰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此文与传统的赋作品以及经典的散文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切实把握这篇作品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
二、对作品情感内涵、主题的深入理解
《前赤壁赋》的情感内涵十分丰富且前后波澜起伏,主题深刻,富于哲理。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其中,细细品味,透彻理解,切实把握文中的情感脉络。如前所述,此文写于苏轼遭贬黄州期间。面对人生的巨挫,此时的苏轼,内心十分苦闷、彷徨,积压于胸中的块垒只有借助于游历山水,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才能得以宣泄。文章清晰勾勒了作者夜游赤壁时,由喜到悲再到喜的情感历程。文章开头,置身于清风明月的江山美景,作者暂时忘却了苦闷、忧烦,因而“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乃至生出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幻想。但这份快乐很快被同伴(“客”)“呜呜然”的洞箫声所冲散,一时容颜改色,愀然危坐。接着客借历史人物“一世之雄”曹操最终的命运际遇,表达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观论调。随后,苏子(作者)又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发表见解,借眼前的“水”“月”为喻,阐释“变”与“不变”之理。苏子从佛、道思想中获得智慧的启迪,以随缘自适的心态看待人生的得与失,文章最后故又转悲为喜(“客喜而笑”)。其实这里的“主(苏子)”与“客”所代表的两种观点,正是作者自身思想矛盾的两方面——乐观旷达与消极彷徨,主客之间的一番对话,正形象展示了诗人身陷人生逆境中内心的苦苦挣扎和最终的成功突围。
三、对作品艺术之美的细致品味
《前赤壁赋》是一篇极富艺术美的散文杰作。而引导学生对此文艺术之美的细致品味,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具体说来,此文之美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境之美。文中并非如一般散文那样叙事、议论、说理,而是重在抒情写意。且也并未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而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营造出诗歌般的意境。文中开篇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赤壁月夜的江上美景:清风习习、皓月当空、白露横江、水天一色。置身如此美景之中,作者饮酒诵诗,怡然陶醉,不禁飘飘欲仙,快乐至极。真正达到了情与景、人与自然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二是语言的美。本文语言精炼优美、生动传神。如文章开头写景,不事铺排,而是用极精炼之笔,聊聊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明月清江图。且状物传神,如“清风徐来”,写出江风的轻柔宜人;“水波不兴”,突出秋江的澄澈平静;“纵一苇”两句中的“纵”与“凌”字,则生动表现了作者心境之畅快淋漓。又如下一段落对“洞箫”声的描绘:“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准确传达出箫声的凄美哀婉、动人心魄。本文语言还富有音韵之美。文中多处用整齐的对偶句、对称句: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等,这些句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诗意与抒情色彩。同时这些整齐的韵句又与文中的散句交错出现,显得疏落有致,更富参差顿挫之美。
四、对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感悟
对《前赤壁赋》细致品读,不仅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作品所表现出的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人生挫折并成功化解精神苦闷的生活智慧,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极佳素材。因此在讲解此文的时候,可联系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乐观面对的人生经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与崇高的人生态度,还可联系其他一些鲜明体现这种积极人生态度的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使学生对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有更充分的感悟,从中获到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精神的滋养,从而引导学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进而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赤壁赋》教学实录】推荐阅读:
赤壁赋创新教学设计12-27
赤壁赋朗诵06-27
苏轼赤壁赋01-10
前赤壁赋赏析06-08
【语文】《赤壁赋》测试06-10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06-28
赤壁赋三课时10-19
赤壁赋文言知识总结12-22
后赤壁赋原文阅读01-01
前赤壁赋 苏轼 翻译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