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共13篇)
张姝丹
四川省石棉县七一中学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培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生存,自主交际”,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约束,班级形成了自觉的默契,不仅解放了教师“当爹当妈”的双手,更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他们今后学习乃至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让学生的自主管理目标和班级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任何一个好的班级理应有明确的班级目标、班训、班规等文化底蕴。要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就必须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把自己的管理纳入本班大的奋斗目标中去。实行目标管理,要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必须有目标。将每次活动的目标张贴在教室公示栏里,督促学生对照执行,形成人人参与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在制订时广开言路,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订出学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目标,全体学生认可后得以实施,以保证学生自我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使班级日常各项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
二、“面向全体”体现学生主体,“轮流上岗”实现全面培养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认为应当明确规定每一个班干部的具体职责,在管理中建立起一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制度。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在集体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我让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了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三、以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在实行自我管理教育的班级活动中去实践培养和完善。让学生参与组织各项班级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班级活动我放手让学生组织,各个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操作步骤。如,从第一学期开始,就由学生分组轮流出黑板报,一月两期,从组稿、排版,到撰写、绘图都由学生完成,并组织学习、评比,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在活动中也教育了自身。
总之,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当好学生的帮手和领路人。要不断总结和反思在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的得与失,及时改善策略和方法,方能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全纳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教育管理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每个学生都给机会发言,各抒己见,然后我对他们各自的意见进行整理形成本班的班级管理细则,以后执行起来就很方便了,因为这代表的是大家各自的意见而非班主任老师个人的意见。
二、成立班级干部委员会
一个班级的管理需要一群好的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择要让同学信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家来举荐,当然还得学生自己本人愿意,当时我们班集体推荐了一位学生为班长,但是该学生有点犹豫,他跟我说他怕管理不好这个班,我只是一句话:“我信你,班上同学信你,就看你自己信任与否?”掌声响了起来。就这样他成了我们班的班长。接下来同学相继推选出了学习委员、团支书、体育委员、生活劳动委员、文艺委员,就这样班委会成立了。
三、班主任放权给班委会,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领导者而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一个有活力的班级要靠所有班级成员的参与,而这需要一个团队———班委会。作为班主任先对班委会成员进行班级管理培训,我强调,班委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大家信服,你们的存在不仅仅是管理这个班级,更大的作用是影响这个班级。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如,体育委员职责:1.督促同学按时参加早操锻炼,负责点名考勤,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进行通报。2.带领同学上好体育课,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3.负责全班的体育工作,开展小型体育活动,组织班级体育比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对于班级管理,我只把握一个大方向,协助班委工作而不会横加干预,使他们有施展各自才华的空间,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自主管理,把班级还给学生。利用每晚的安全教育课,值日干部负责将每日的班级卫生、纪律、出勤进行通报,表现好的给予鼓励和表扬,表现不足的给予提醒,做到每天一总结。
四、鼓励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每个星期给学生一天晚自习时间,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比如班会、辩论赛、才艺大比拼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他们自编自导,但是活动内容必须都是积极向上的,在活动现场我努力使自己融入他们的世界,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表演真的很开心,也为自己的存在没有给他们带来压力和紧张而欣慰。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进班时都不怎么和其他学生交流,而这些活动的开展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也让班级更有了凝聚力。
五、班干部实行轮岗制和竞岗制
为了给每个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我们班的班委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我采用了月轮岗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班委的责任,我们班共56人,这样一年下来几乎所有学生都做了班干,可我也知道能力有强弱,为了建设更好的班级,需要真正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人来担任班委。从高二开始我启用了班委竞岗制,主要通过学生推荐,推荐出由李某为代表的班委会,班委会的工作先前都已经熟知,上手很快,在他们的带领下多次成为学校的文明班集体,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从不要求他们能月月成为文明班集体,只期待班上的每个人都能一天天进步,也不抓住他们的一点小错误而不放,古人亦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六、阶段成果调查分析
就在高二第一学期末,我对这种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全班56个学生。
通过数据分析全班有80%以上的学生都对这种自主管理模式表示支持和赞同,对于放权给班委这一项,男生中有几个淘气点儿的孩子还是表现出不乐意,还待进一步的改善,总体来说对于中职学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能有这样的改观,我很欣慰,也希望通过后一阶段的努力来实施好班级管理的自主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新课改针对当前形势提出的教育理念,此理念不仅用于教育教学也适用于班级管理,就目前学生现状来看,他们渴望自主,也更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可,他们需要更多的表现和发展空间,不想屈服于老师的强权,作为班主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就势在必行了。
关键词:培养,中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
参考文献
[1]赵蓉.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6(2):37-38.
[2]陆林.浅谈如何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班级[J].科学大众,2009(6):28.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25-01
0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中,自主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所谓自主学习,即是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地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其重要含义是主动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在班级里,有一部分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对如何预习也很茫然,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学生先学,即课前先预习,每天布置预习作业,指导学生如何预习,而不是泛泛地阅读语文书,结合课后作业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方法,怎么提出质疑、对书中的句子怎么理解把握,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在预习本上,课堂上再交流;有时是以“预习导学案”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万事开头难,对预习做得好的学生要进行表扬。课前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课上集中解决,这一环节非常必要。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追求民主、和谐、高效的艺术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期待。学习“氛围”就是语境,尽可能地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言会事半功倍。
1. 要有融洽的师生感情
俗話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教师要在语言实践中采用鼓励性语言和手势,尊重学生的自尊,消除课堂中的不安因素,使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安全感。
2. 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兴趣爱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尤其是像语文的学习,兴趣显得格外重要,它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首要条件。
3.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质疑,并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机地组织到教学中,授课结束前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这样学生尽管层次不同,却各有收获,学生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4. 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全体学生。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困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向上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把课堂归还学生是关键
要创“高效”的新型的课堂,就应该把所有的时间、一切主动权都交给学生,尽量做到“少讲、精讲、多练”。如在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四、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从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只有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才能畅通,才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见解。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他们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与此同时又能够准确抓住学生“回答”中闪光的东西加以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当学生的兴趣被激活,学生就会兴趣盎然,语文课堂就能迸射出生命的活力,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总之,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能学”“乐学”“会学”“坚持学”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刘奔著.《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4-1.
[2]李家栋主编.《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新探》,齐鲁书社,2007-9-1.
[3]陶保平主编.《小学语文教育新视野》,华东师大?,2003-07-01.
摘要:随着全球化概念的不断深入,英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所以英语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校学生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考试有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将英语应用到平时的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才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在了解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似乎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语言的多元化越来越普遍。英语作为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我们需要学习基础的英语知识,以便于应用到生活中需要的地方。现在人们对于英语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还要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完美地完成任务、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理论概述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机械地听教师讲课、被动地接受新知识。自主学习提倡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工具的意识。自主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但不对立,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英语知识,以及将获取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并且在他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着重培养他们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在高校学生的母语基本都是汉语,由于他们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晚,大多是从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上开始学习英语的。他们的周围没有说英语的环境,且很少接触到母语是英语的同学、朋友,所以他们学习英语、重新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对英语不了解,只知道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为了拿到好的考试成绩,不知道现在学习英语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甚至不知道自己学习的到底是什么。只有少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主动与教师互动,提出自己的疑惑;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都是沉默的,他们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对英语的不了解都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教师要相应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在学校的英语课堂中还延续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和课堂的具体教学走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的权利。现在教师大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教学形式新颖,教学内容却还是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是将课本内容搬到多媒体上照本宣科地读出来,让学生学习。这样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一个教师往往同时带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而每个班级的情况、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各不相同。如果一个课件用到底,课件内容与班级情况不相符,就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达不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争取能够让课件内容符合班级情况,适合学生学习。
(三)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因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都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属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状态。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再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时,他们缺乏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会造成学习间断的情况,容易陷入学习的困境。高校学生一般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是检验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方式;而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专业四、八级考试,这是证明他们专业水平的考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满意的工作。学生为了考试自主地背英语单词,做大量有关于英语的题目,听相关的英语听力内容,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方式。但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没有人进行监督,会使得他们的学习间断,降低自主学习的效率,使自主学习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到英语环境,所以课堂是让他们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的场所。教师应将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对英语产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想法。学生对一个不喜欢的事物产生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不断地在课堂上加入新颖有趣的题材,持续地对学生产生刺激,让他们的兴趣足够支撑他们学习英语,并且让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得以持续。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内容以及学习方式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者,全程跟随教师的思维,没有自己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的目标,而是将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三)明确学习计划,提高学生自控能力
和语文一样,英语不仅是一门学习的课程,也是用于交流的语言。语言的学习不能急于求成,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切地学习语言,就学习不到语言的精髓,掌握不到学习的重点。只有不断坚持学习,才能跨越英语学习中的障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高校的英语课程中,学生并非每天都有在課堂上学习英语的机会,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能够让他们在课下时间自觉地学习英语。在新学期开学时,为每一个学生都制订一个小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定期抽查,以达到监督他们学习的目的。同时,根据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进行相应调整。通过这种实施具体计划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控能力,使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
四、结语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才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教师在指引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加以辅导,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红卫.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15(12).
[2]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教材的编写出版与评估运用[J].山东外语教学,2016(06).
[3]李晓芬,刘大鹏.大学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估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02).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李延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8期
小学语文审美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桂林山水的介绍,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小学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学桂林山水,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二、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小学语文,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培养语感,又能得到美的熏陶。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她)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桂林山水的诗,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点明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为实现小语教学的目的,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就要在教学中转变观念,创建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多参与,引导实践。
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应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个体学习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有效学习。例如,在朗读训练时,怎样培养学生语感,怎样使学生在朗读时入情入境,光凭教师的几遍范读,学生听听就能达到要求是不可能的。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训练之中,亲自试一试,读一读,悟一悟。朗读时学生可能内心感觉都很好,可是读出的效果和感觉不一样,引导学生再读再悟,让学生反复实践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关键,学生从感觉到读,就是实践的过程。在指导朗读《小抄写员》这一课时,让学生紧紧抓住叙利奥的心理活动,围绕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时担心、害怕、高兴、矛盾、伤心等的复杂感情,自读自悟,通过示范、交流,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次的练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一步步加深,学生再朗读时就会被叙利奥从小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优秀品质所深深感染。这就是学生在教学中参与实践的结果,尽管不是每个学生都达到了朗读目标,但不同的学生通过实践对语文学习有了不同的收获。
二、多动手,学习实践。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培养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强调在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积极主动的操作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实践活动。如人教课标版第六册《燕子》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对燕子外形的描述,让学生画出机灵活泼的小燕子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像《捞铁牛》《曹冲称象》等一系列涉及物理原理的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积极动手实验,在操作实验中发展语言和思维。另外,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培养实践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做批注、写读书笔记,每月还可以指导学生办一期手抄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办报,并对版面、内容、书写做出具体的要求,如“新北京、新奥运”、“环保小卫士”、“科学小知识”、“英雄故事”等。并把手抄报放到橱窗进行展示,使每个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多活动,大胆实践。
理想的语文教学应打破时空界限,变禁锢、封闭的课堂为课堂、校内、社会彼此相连的一泓活水。因此我们必须把语文教学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例如:人教版第七册《登山》一课中,巴果茨基认为列宁“是不能通过那条危险的小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巴果茨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让学生分成正方与反方两组,仔细研读课文,找出依据,展开辩论。正方认为:列宁是俄国革命领袖,俄国人民不能没有列宁,万一不幸失足会影响俄国革命的进程。反方认为:列宁不走这条危险的小路,就看不到日出,同时作为一个革命领袖,遇到危险时不能害怕,更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在争辩中,学生对革命领袖列宁的伟大品格不
待教师讲,自然都理解了,同时也受到了感染与熏陶。论辩展示了他们的灵气和才华,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激发了智慧的光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再如,学习了《西门豹》、《将相和》等课文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它们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把静态的文字演变成活灵活现,生动感人的剧情,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是实践活动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很多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灌输基本语法知识、死记硬背英语单词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而且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 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不但是符合新课改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而且也是符合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客观要求。所谓自主学习, 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养成探究、调查、质疑、分析、总结的实践能力和习惯, 同时从学生的智力和认知的差异性出发,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目标, 这个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监控的过程, 而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从原来的“教师主动, 学生被动”转变为“学生主动, 教师引导”, 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地位。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
第一, 是学生的学习动机。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师喜教、乐教, 学生乐学、爱学, 如果学生没有良性的学习动机, 只为应付考试和家长, 或者仅仅是出于“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心理特点, 就很难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意境, 使得教师不得不增加作业量, 延长学生学习时间, 致使学生学习态度进一步恶化, 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那么应如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呢?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是表扬和奖励, 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爱表现、自尊性强的特点, 给与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强化学生主动探索和勇攀高峰的意识。
第二, 是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教学内容过难、没有适当的过渡, 就会打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实践中, 可以选择新课标指定的教材, 也可以开发一些更贴近于学生的校本教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要对课程的进度和疑难点与初中生思维能力进行相应的匹配,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
第三, 是教师的教学方法。
独特、新颖的教学法不但会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而且可以建立谐融洽的师生情感氛围, 在思想意识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爱学、乐学”。“填鸭式”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法, 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恶化师生关系, 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只是站在三尺讲台之上, 与学生之间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 学生对教师带有一种敬畏的感情,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 课堂的教学氛围一直都是冷清的, 只是教师的一场独角戏, 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给予有效的帮助, 为他们选择出合适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处于一种摸索的阶段, 这个时候教师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一旦解决不了, 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厌学心理,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反而会打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如果给予他们适时的帮助, 帮助他们摆脱这种困境, 就会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热情, 促进他们课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 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 向教师询问关于学习的方法, 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渐走近普通的课堂教学当中, 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是网络技术的一种载体, 具有图文并茂和声像具备的特点, 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初中生处于对新鲜事物存有很大好奇的年龄段,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刚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自己的多媒体课件中, 可以融入色彩绚丽的图画和悦耳动听的音乐进行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3.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掌握着“教”的过程, 其对于学生“学”的行为具有着很大的引导性作用。学生对教师总是存有一种敬畏心理, 对于教师的教诲会很自然地顺从, 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是巨大的。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性作用, 自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他们,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 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单单要传授新知识, 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很多人认为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 他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来实现。在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 为他们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从而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 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还可以相互学习, 借鉴其他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 弥补自身的不足。总的说来,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自主能力 班级管理 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区别与中学的地方在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一旦毕业便将直接面向社会走上就业的道路,因此,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便显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了;问题在于,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便将直接面向社会,但其就读期间毕竟还是在校园这种环境中,和纯粹的社会环境还是存在差异性的;因此,如何通过班级管理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便是一个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讨的课题了。
1、应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新模式,适应时代特征;
对于高职院校教育而言,其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因此,班级管理应侧重于这个教育目标,围绕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等核心要素展开工作,适应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充分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打造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基于这个出发点,班级管理必须改变纯粹的管与被管的传统模式,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班主任的适时指导和监督为辅,做到收放自如、适度有效;真正建立起能有助于发掘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管理模式。
2、应本着公开透明原则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养成学生对规章制度的自觉遵守习惯;
高职院校学生总体特征是散漫,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后必然都要面临用人单位制度的约束;
这种懒散的习惯如果在学生时代不被纠正的话,必然会影响到就业后的工作表现甚至造成就业的不顺利;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对这种懒散行为的纠正;纠正这种懒散行为的关键,便在于本着公平透明的原则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学校和国家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无可改变的,另一部分,则是针对班级自身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规则的制定,应该本着人人参与共同制定的原则,让班级成员广泛参与讨论以最终制定;而一旦成文则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每个班级成员形成一种强制约束力,一旦有违反,应按规定严格执行相应的惩罚措施,而对于被执行惩罚措施的学生,必须坚持张榜公布的做法,一则以加强其他学生对该措施实行的监督权利,二则使人人因羞于被张榜而生敬畏之心;既然规章制度是学生自己参与讨论所制定的,则在执行方面必然易于被落实,这也是发扬学生自主能力以加强学生管理的有效手段。这样,既增强了管理透明度,也美化了教室,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进取精神的增强,有利于科任教师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应注重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和职责厘定;
班级学生干部是加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而班级干部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但取决于班级干部的个人能力,还取决于班级干部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程度;因此,本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原则,应该注重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最好的方式是实行自我报名的竞选方式,让人人参与其中,而不是由老师指定,竞选过程公开透明,竞选结果群众认可;对于一旦成功当选的班级干部,必须将其承诺形成文字常年张榜公布于班级醒目地方,定期舉办班会对干部的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这样做一则以激励和警醒其自身要切实履行职责,二则以形成班级同学监督与督促的效果;
4、应注重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活波乐观的性格;
应该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活波乐观的心态,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在未来的工作中一旦遭遇的挫折;课外活动可以是百科知识竞赛,可以是演讲比赛和辩论赛,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体育竞技比赛;这些课外活动开展的原则,是要注重全员参与,不能搞成几个学生的独角戏,因此,举办这些课外活动必须做好一些前期工作。第一,要注意活动的广泛性,也就是参与的技术门槛不要太高,曲高则和寡,最后必然是冷场效果;第二,要注意活动举办时间的选择,不能在国家法定的长假期间举行,这种节假日学生一般要么有回家打算,要么有其他的外出安排,参与的积极性必然下降;第三要注意培养一些活跃分子充当活动举办的催化器,通过这些活跃分子的工作形成一种活动的氛围,调动大家参与的热情;第四,要注意活动举办时间的控制,任何一个活动都不能过长,否则最后会诱发参与者的懈怠情绪;
课外活动可以是围绕班级内部展开,也可以是班级联谊的形式,甚至可以到校外找相关的组织和机构进行联谊活动,比如和一些企业的团组织开展联谊活动,和一起地方驻军开展联谊活动,甚至是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外的福利慈善机构形成结对子活动,以促成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热爱。
开展这些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的;首先可以增强班级的融洽程度,加强同学之间的彼此融合,强化班级作为一个集体的整体观念;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各项活动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再次,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升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性;实践证明,一个经常参与发起和组织各种课外活动的学生,在用人单位必然是保持着一种活跃的、乐观的、积极性向上的工作面貌的,这种人往往在工作中获得进步和提升的机会要大大多于其他的人。
董莉
西宁市二十八中 810006 摘要:化学实验易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化学教学特点的充分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应注意做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引导学生实验探索、积极开展科技活动,从而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到实处。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人都有才,但不等于人人都是人才。“创新教育”就是教人发明创造,教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肩负着这项神圣而义不容辞的重任。我们应当竭尽全力使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和利用,只有这样,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焕发出活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创新人才。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胆地运用创新实验,有利于初中化学新课程、新课标的实施,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使学生在乐学、想学、要学的良好氛围中学习,学习效果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石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学习只有达到入迷的程度,才会产生灵感,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许多研究表明,在杰出的人物与平庸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兴趣、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劣,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实现乐中学,学中乐,达到学而不倦的境界,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借助实验引出此问题,首先,我把一个纯棉的手绢撕成两半,取一半在酒精灯上点燃,学生会看到手绢燃烧的现象,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奇怪,然后教师取另一半在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浸泡片刻后点燃,同时问:“这一半手绢是不是也燃烧呢?”有的学生会立即做出反应说是燃烧,而有的学生则保持沉默想看看究竟,结果酒精燃烧之后,手绢并没有燃烧。为什么呢?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进入思考的状态,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思维。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阶梯
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基础。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给学生提供形成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用实验鉴别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钾、氯化钠四种白色粉末,让同学们说出不同的鉴别方法,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方法,做如下的实验: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后,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会看到有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另两支试管中没有明显变化,然后在后两支试管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学生会以为有一个出现白色沉淀,另一个没变化。可是实验的结果是:两个都是白色沉淀。为什么实验结果和分析时不一样呢?让学生去寻找问题出现在哪里?是哪一步操作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操作才是正确的?通过设置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同时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想象能力,要学会联想。讲到CH4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要联想到H2、CO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H2的实验室制取时,联想到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O2,CO2气体;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
四、引导学生实验探索,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和规律,培养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验是创造的摇篮,人世间几乎所有的创造发明都要经过创造发明者无数次的实验,并经实践检验才得以诞生的,我们要努力挖掘实验教学的丰富内涵,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沃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尽可能把没有危险、学生容易操作的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或把一些验证性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边讲边实验,或是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有探索性的问题,把它们设计成探索性的实验,从而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首先提出“盐和金属能否发生反应”的问题,然后做两组实验。1、在盛有硫酸锌溶液的两支试管分别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和铝丝。2、将两根铜丝分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现象得出铝和硫酸锌、铜和硝酸银能反应,铁和硫酸锌、铜和硫酸锌不反应的结论,即在金属活动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最后应用此规律来判断“能否用铁桶盛装硫酸铜溶液”,使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设计性实验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高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通过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活动设计出实验的具体方案,并用实验加以验证。如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时,我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装置。要求组内各同学互帮互助,相互配合,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积极转变角色,以促进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解决实验中所面临的问题,以此达到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都动手,个个有收获的目的。由于老师提供给各组的仪器不尽相同:有的有试管、广口瓶,有的有锥形瓶、平底烧瓶,有的有单孔橡皮塞,有的有双孔橡皮塞等等,故各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多种多样,并由组内表达能力好的“推销员”介绍装置的优点,由全班同学评价,让学生在亲自尝试中达到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飞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升华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近年来探索出的良好途径。每个班都组织一定数量的化学兴趣小组,定员、定时、定地点、定内容进行活动,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化学展览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同时我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在学习§1-4燃烧和缓慢氧化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开辟了“家庭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证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收集一瓶卧室里的空气样品、测定苹果、桔子的酸碱度、在家中如何鉴别厨房常用的纯碱和食盐以及利用实验区分盐水、糖水、石灰水三种无色溶液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总之,创新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我们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石臼窝镇芝麻窝小学王志广 内容摘要:千万不要把科学课上成是语文课,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科学实验课中极为重要。关键词:学生亲临科学实验造就主探究能力讲究方法
正文: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现就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让学生亲临科学实验的乐境
要培养探究能力首先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乐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其次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二、尽心尽力造就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三年级《沉还是浮》这一课,在桌子上放一盆水,出示多只小纸船,分别放到盆子里,学生开始自主探究活动后会陆续发现:纸船起先都飘浮在水面上。但过上一段时间后,纸吸足了水后,因为皱纹纸的吸水性强,它吸得水越多就越重,很快会沉到水底。其他的依次也沉入水底。
三、科学探究既要有激情,更要讲究方法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
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
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而我们的学生,则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告诉他们,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声现象”后,有的同学就提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小问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为什么我们的手脚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声音?(2)月球上没有空气,交谈时必须用无线电话。我们知道:固体可以传声,且传播速度比气体快得多,那么我们在地球上随便拿一块小石头放在嘴边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3)超声波虽然频率很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但并不代表不存在,为什么没把我们的鼓膜震破?尽管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多此一问”,但是同学们在提出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科学的发展在于创造,而创造的起点在于疑问,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的见解.如果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解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物理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步。
在復习时,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每节复习课必须保证学生有20分钟的看书时间,这样做便于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学生初步记忆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可以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我提倡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结构,将章节或单元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必要时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知识结构.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达到不同的要求.在学生看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了哪些基本概念、规律、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怎样在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中反映出来的.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基本要求是通过看书,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能够记下来,对基本公式、单位能用、能写,对例题能弄清思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看书,要能正确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看例题要掌握解题的方法.看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益.
二. 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
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实验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去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教师合理设疑。例如在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当学生已掌握常规测定方法后,为使学生知识“升华”,可以如此设疑:在测额定电压为3.8伏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所用的电源电压为6伏,用一只最大量程为3伏的电压表怎样测出结果,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对学过的物理知识也是一个综合运用;二是鼓励学生的超常思维。对待部分学生的提出的“非常规”实验方法,教师切忌一棒子打死。比如一个故事中,教授让学生用气压计来测量一座楼房的高度,标准答案应该是利用气压随高度变化这一规律来解决,但某学生却说用长绳吊住气压表下垂至地面,尔后测绳长即可。结果教授以此为例,让全体学生去考虑解决问题的其它办法,最后竟收到了数十种奇思妙想。虽然这样未必能够对“气压”这一被研究概念有什么帮助,但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却有很大益处。三是吸引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首次接触科学课程,感到新鲜,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当我在课堂上演示“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密封后浇上冷水重新沸腾起来”,“把乒乓装在漏斗里用力向下吹,乒乓球不会掉下来”等实验后,学生都说这是从未想到过的、“难以置信”的事实,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完全背道而驰,此时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为他们课外自主探究增添了动力。学习“声现象”后,我要求学生在课外制作可以变调的哨子或“水瓶琴”,然后利用课外时间让他们一起演奏几支简单的曲子。结果有学生制作了单管的变调哨子,有的制作了八管并排的吹奏乐器,还有的用几个相同的瓷碗装不一样多的水制作了打击乐器。听着乐器发出悦耳的声响,我因势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你做的哨子能变调?为什么8只碗发出的音调不同?”让学生边演奏边体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而这种体验的深刻和愉悦是无法在课堂上得到的。
三.师生的有效互动
教师的教主要是为学生服务。“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为主要”。所谓“教为主导”是指教师的教能把握教学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并调动学学生的主动性。“学要主动”是指学的目标与教的目标一致,学生能主动利用教师为之创造的条件和机会进行学习,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要“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根据物理学科与实际相联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如能以实例创设情景,或结合实际生活来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就能使物理概念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如在讲“凸透镜的应用”一课时,鼓励学生结合各自的实践谈拍照的经验和体会,并在与学生讨论拍摄“远景”、“近景”的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掌握凸透镜成像中的物距,像距的变化与像物大小的对比等一些平时不易掌握的规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学生不应该教师活动的附庸,而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在创设人人参与的教学环境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阐明自己的 观点,补充自己平时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的与课题有关的信息。通过学生阅读自学、表述交流和辩论,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说理论证能力,又培养了尊重他人的态度和协作学习的精神。
以往的课堂上,教师以“知识权威”的身份,总是把他认为必要的知识,以他认为合理的方法交给学生。于是,长期以来,“听教师话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为了好学生的主体标准。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只能全盘的接受,不能“异想天开”,提出疑义;学生对教师的教导只能正确理解,不能“有所创造”。讲台是教师的“堡垒”,课桌是学生的“地界”。通过一片静悄悄的课堂纪律,教师对学生实行了心理、行为上的无形控制。在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分数”、“名次”之争,学生之间应有的讨论和切磋的学习风气变得日益淡漠了,进而人际间应有的合作、理解、关心、同情、责任感等等群体观念逐渐为学生难以接受。在这样教育下,也许能培养出物理学业成绩很高的学生,但其人格却可能是不完善的。
实践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 从而主动学习。
1. 引入情境, 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的状态, 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问: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当学生知道是歌颂母亲的歌曲后, 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质疑课题。音乐导入迅速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为全文的学习定下基调。质疑课题这一环节, 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 引发阅读期待。另外, 笔者还用图画展现形象, 产生美感, 把学生引入情境, 利用音乐产生美感, 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 还是因为关注, 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 角色参与, 激发学生兴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 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 也不会在思想上留下难为磨灭的印记。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 人物个性也很鲜明。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文中角色的动作、语言, 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 与他们同喜同悲, 无疑能使学生对本文感到真实、亲切, 从而强化感受, 进而引发共鸣, 并且在共鸣中动情。问题的设计开放性要强, 便于学生敞开心扉, 宣泄情感, 从而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
二、引导探究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 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究, 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好引导,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 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 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 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 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笔者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在教学《鸟语》这一课时, 笔者提出学习目标如下:1、选择小作者和一种鸟对话的内容进行学习;2、通过具体的语言体会小作者对这种鸟的喜爱。3、说说从这种鸟的语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4、练读本小组选学的段落, 读出感情。各组可采用不同的读书方式, 在读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长此以往, 学生经过这详的训练后, 在阅读中就会自觉地给小组提出学习要求, 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 那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了。
2. 质疑问难, 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 从看似乎正常处见奇, 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 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点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 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 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 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 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 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我的才华。
管理育人,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每个管理者必须学好行政管理各方面的有关知识,不断地更新、充实、丰富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加强理论修养,提高业务素质,讲究管理艺术。在学生管理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寓教于乐,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从根本上提高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益。管理育人,它不仅要建立健全各种严格管理制度,更不只是在于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简单地处理受管理者。它更为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培育受教育者(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管理的环境条件,让学生有组织、有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管理意识。管理人员必须经常地检查、指导学生开展工作,充分地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让其及时地发现问题,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自我管理中逐步地得到锻炼,得到提高,自我完善。
管理育人,必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及时地为学生排忧解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从“管”中给予关心、爱护,在“育”中给予培养、提高,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益。
浅谈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如何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高校已把学生宿舍管理由原来行政管理功能改制为由后勤实体管理的物业管理功能;基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既姓“社”又姓“教”,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学生宿舍管理仍具有育人的功能与义务。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学生宿舍的管理育人功能,配合学校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应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中探索的新课题.在这方面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摸索了一些经验,有如下五点体会。
一、优良的学生宿舍硬件建设是实现育人功能的基础。
学生宿舍硬件建设是指学生宿舍的规划合理化、基建的实用性与质量、家具配套质量与合理性以及公共设施配套的质量与齐全性。
㈠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普遍重视个性的发展,大体都有强调个人空间又重视与他人交流的双重心理。这样,学生宿舍不能等同于宾馆、酒店,不在于设施豪华,而在于有较好实用性,通风效果好,采光度高,前有走廊,后有阳台,宿舍内有独立的个人学习空间。这样的公寓式宿舍,既有利于大学生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又有利于相互之间进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交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㈢良好的硬件环境对学生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约束。
住宿在生活小区的同学,看到漂亮的宿舍内外环境,谁也不愿意往地板和窗外丢垃圾,不愿意在整洁的墙壁和窗户上面乱涂乱画,不愿意在草坪上践踏。优美的宿舍环境给人以美的教育与享受。
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长期以来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学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办学模式改变了,高校实现了收费制,学生对住宿条件的要求较以前高了。高校应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宿舍环境。
二、完善制度,依规治舍,并进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实现育人功能的根本。
育人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仅是专职教师和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后勤工作者的责任。这就需要宿舍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找到服务这个切入点,营造一个优良的管理软环境,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目的。
㈠完善学生宿舍管理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规治舍。‘
健全的制度是进行有效管理的根本。在学生宿舍管理中,健全各项管理服务制度,依规治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以约束服务工作人员为核心的物业管理制度,参照IS09000物业管理,力使规章制度细化、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例如,制定《员工服务工作守则》、《员工服务工作规程》、((员工值班制度》、《宿舍区卫生服务标准》、《员工考核标准》、《员工违纪处罚条例》等,确保服务行为规范化、约束有效化,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的服务对学生文明修身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以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宿舍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力保规章制度合法性、合理性,既不能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又能从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际出发,突出正面激励。兼顾批评惩罚的原则,弓l导学生自觉遵纪守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㈢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
在学生宿舍管理中,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缩小宿管人员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容易接受管理,在.良好的管理服务氛围下健康成长。
l、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素质,是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关键。
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性化管理工作的好坏。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使管理工作更规范、更标准,使为学生提供的服务效果更佳。我们在严抓员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在管理服务中一定要做到“四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工作要有诚心,对不文明行为要有戒心,对组织建设要热心。要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一要求开展工作。为使要求落到实处,我们对宿管人员做到每天有检查,每周有考核,每月要培训,每学期要筛选,末位要淘汰。通过以上的做法,每个小区的员工的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保证了人性化管理工作的顺
利开展。
2、提高小区的服务水准,对学生进行贴心的服务是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切入点。
宿舍管理人员提供的服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患相关。有生命力的服务,贴心的服务,可以使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理解,促进管理工作措施的落实。在实施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我们围绕“四心”来开展工作。首先,服务要贴心。主动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服务,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意见,并马上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满足学生合理的服务需求。例如:我们通过舍员座谈及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希望在宿舍小区内能看到报纸、有休闲场所时,我们专门为各小区订了多份报纸,并建立了阅报栏、阅览室,同时建立咖啡室、活动室;
其次,服务要真心。在工作中尽可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急学生之所急。例如:我们在各小区公示了中心值班求助电话、工作投诉电话、校医务室值班电话,开展了帮助解困服务.当得知有同学病倒了,我们中心派管理人员将病人送往医院并落实人员照看,及时通知其家长及班级老师,使学生和家长都很感激。最后,服务要关心。要从体贴学生冷暖出发提供相应的服务,让学生感到在受关怀、爱护,倍感组织大家庭的温暖。例如冷空气要来了,出告示牌提醒学生准备过冬衣物;军训开始了,示牌提醒同学们要多喝水防中暑;放假了或毕业离校,张贴嗳心牌及站在门岗处提醒同学注意路上安全,并在小区内免费提供茶水给同学、喝;此时,各小区还准备了工具箱、针线包、打气机、煮药炉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生活服务。自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以来,学生宿舍没有出现一起因停电等原因而起哄、摔瓶子的现象;学生毕业离校,在学生宿舍也没有发现学生乱丢台、凳,起哄、毁坏玻璃、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
三、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是实现育人功能的崔化剂。
学生宿舍文化属校园文化的范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品味的学生宿舍文化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发挥宿舍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我们在提高学生宿舍文化层次方面注重了软、硬环境的建设。硬件上,在宿舍小区内进一步加大绿化建设力度,使小区变得更加美丽,同时还完善了各类文化设施,建立了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此外,在每栋宿舍楼梯上,我们设立了名人谚语牌匾,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时刻提醒学生应以名人为榜样,修身养性;在草地上,我们设有警示牌,如“绿草如茵,你我呵护”,时刻提醒学生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草坪,做到寓教于物、寓教于景,学生赌物思行,触景生情,陶冶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软件建设方面,我们每学期都要在宿舍小区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爱
我宿舍征文”、“学生宿舍美化设计大赛”、宿舍管理论坛、化妆舞会、周末影院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使宿舍小区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实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四、形成机制,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管理队伍、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三力合一是实现育人功能的关键。
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管理队伍、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自我管理队伍是学生宿舍的三架马车,必须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育人目的。
学生宿舍小区是人口密集的场所,往往一件很小的矛盾就会引发学生的不良行为。对这些不良行为如不及时预防和制止,就容易酿成集群事件,影响面大。宿舍管理眼务者不如学生工作队伍人员了解学生,无法了解学生产生矛盾详情,加之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力也受限于宿舍区内,因此,要全面把小区管理好,仅靠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是力不从心的,必须加强与学生工作队伍的联系。为了确保两支队伍能做到通力合作,我校2 002年提出了学生宿舍的“五进三室”工作规划,规定政治辅导员轮流进驻学生宿舍,解决住宿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生活难题。值班辅导员每天晚上住在学生宿舍区,宿舍管理人员及时把当天发现的学生违纪问题向值班的辅导员通报,共同研究加以解决。建立了辅导员进宿舍值班记录考勤制度,宿管中心协助学生处对进舍辅导员进行考勤,确保辅导员按时进学生宿舍区工作。
实践证明,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区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疏导学生的情绪,处理突发事件,很有利于宿舍小区建设。
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进宿舍更加体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在学生宿舍建设中起到了其它组织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宿舍管理服务队伍也必须要依赖这一组织的生力军作用,才能真正把小区建设好,真正实现育人的功能。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作用,在每个小区建立了学生宿舍自我管理组织,组建了学生内务卫生检查评比队伍,学生纪律行为检查评比队伍,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组建学生宿舍违纪仲裁中心,让学生自己监督自己;建立学生送水站、学生自助生活服务点、学生自助洗衣房,让学生自己服务自己;成立学生义务管理草地小组,学生宿舍管理员助理、学生清洁员,使学生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学生自我管
理组织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领导反映,也可以向所属院系的辅导员、班主任反映。通过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管理队伍。学生工作队伍与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这三支队伍的合作,使学生宿舍真正成为一个良好的育人阵地。
五、领导重视,责权统一,部门协作是实现育人功能的保证。
l、领导重视是做好学生宿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工作的重要保证。学生宿舍管理的各项工作涉及面很广,领导重视可以调动各方人力物力财力,协调解决管理中问题。我校领导每两月组织学生工作处领导、二级院系主管学生工作领导与辅导员及后勤部门领导,召开如何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会议,研究和解决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的各项难题,使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有效的协作,以至我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成效较大,受到了兄弟院校、上级领导的好评。
2、宿舍管理部门责权统一是实现育人功能的保证。学生宿舍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如维修、水电、卫生绿化、人事管理:财务开支等等。在宿舍的管理中必须做到责权统一,资源统一,责任明确,才能有效地快速地实施管理,从而实现育人的功能。如果权责不统一,工作受到诸多牵制,管理效果就受到限制,致使学生怨言增加,不利于实现育人的功能。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后勤集团给予了宿管中心充分的人事、动资、维修、水电管理、绿化卫生管理权利,配备齐了相关人员,同时明确了相应的职责,使宿管中心在宿舍水电维护、维修、美化绿化、人事管理等方面作出快速反应措施,确保学生宿舍的环境建设,确保了宿舍管理中心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与提高,确保了学生宿舍报修与维修及时,从而促进
【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班干部管理班级的能力07-26
浅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7-23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09-19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1-22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04
班级管理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亲和力09-21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自主管理”11-08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搞好初高中的衔接07-17
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