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扶贫工作管理漏洞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堵塞扶贫工作管理漏洞(推荐3篇)

堵塞扶贫工作管理漏洞 篇1

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xx大案,导致的不仅仅是社会物质和国家利益的巨大损失,而更深远的是精神上的损失。可以想象,当屡屡发生的xxxx案件,对人们心灵的震撼从最初的触目惊心,到司空见惯,不以为然,这种心态发展下去,丧失的不只是人们心目中的“税法”观念,而是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因此有效地遏制利用xxxx进行偷税犯罪活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xx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虚开现象严重。所谓虚开是在无任何商品交易行为(购销行为)的情况下,利用所持有的xxxx,采取无中生有或以少开多的手段,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或介绍他人虚开xxxx。

(二)人为的调节进项税额。造成零申报、负申报。由于xxxx不仅是纳税人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商事凭证,而且是兼记销售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抵扣税款的重要凭证,该发票不仅具有较强的以票管税作用,更重要的是xxxx将一个产品从最初生产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链条,体现了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抵扣制度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一些人千方百计在扣税环节上动脑筋,作文章。其主要表现一是,根据销项税确定进项税。纳税人月末进行核算先将当月销项税额计算出来,然后再设法开具同等金额的进项税票,于是出现了怪现象之一“零申报”。本市某外资企业98年人为调节进项税达7000余万元。二是,非法索取进项税发票,多多益善。月末一次性抵扣,造成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于是出现怪现象之二“负申报”。

(三)人为调节销项税。在开具销售发票时,采取上下联次、内容、数额均不相等,或大头小尾分别填开办法,其目的是缩小销项税额。达到偷税目的。

(四)骗购xxxx。当前骗购xx现象十分严重。偷税分子多采取编造假姓名,利用假身份证、假经营地址,骗取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骗购xxxx,以“开票“为主要经营项目,一旦败露,迅速逃离。甚至有的偷税分子一次注册几家,十几家公司,进行犯罪活动。

(五)开具假发票。开具假发票一般为合伙经营。犯罪团伙以私英盗窃、收售假发票为主要经营手段,私自刻制有关公司图章,经营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很强,不易抓获。市稽查局于98年6月6日与天津市公安十七处配合查获了一起开具假发票的犯罪团伙,犯罪分子与其团伙(浙江人)在天津、北京、秦皇岛等地进行虚开犯罪活动,先后为二十几家企业虚开发票,办案人员搜出空白假发票216本,犯罪分子4人被逮捕归案。

xxxx违法问题,直接影响税务机关依据发票控税、计税、征税、查税。xxxx的链条作用被冲淡,形成管理上的失控,使国家税款严重流失。我市国税稽查机构自94年8月机构分设到99年末,共检查各类纳税单位157266户,其中有问题户76843户,占补户数48.46%。查出应补税款为189226万元,查补税款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什么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千方百计在xxxx上大做文章,达到其偷税获利目的,且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二、xx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现行抵扣制度与征管程序不相适应。现行xx管理比较复杂,特别是抵扣税款制度为征管流程设置了障碍。目前,征管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原来由几百名专管员负责的管理事务,集中在管理科二十几个干部来完成,因而,大量的抵扣发票的审核、监督不到位。留下的问题,后移到稽查部门,致使税务稽查任务越来越重。征管流程堵塞,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税收收入。

(二)xx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标准上掌握不严。国家税务总局对xx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些企业经营规模未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为取得增税xx,到处托人情、拉关系、骗取一般纳税人资格。目前,对新开办的企业,采取认定为临时xx一般纳税人。这部分企业大部分是商业性公司,经营部、个体户。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一旦得到xxxx,几个月后便不知去向,很难查找和监控。近几年90%以上xx案件出现在这部分企业中。

(三)抵扣在前,申报在后,使征管工作被动。现行抵扣制度,全部实行购进扣税法。企业当前购进货物不论多少,均可在当期销项税中一次性全部抵扣,且先扣税,后接受税务机关审查,形成事后监督和制约。税务机关工作处于滞后、被动局面。相反,企业则享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和随意性。由于征管不严,客观上留有缝隙,容易被偷税分子利用。

(四)税收执法不严,对偷税、逃税查处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有违反其规定的,要严格依照该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是在具体执行时,由于受到种种干扰,缺乏刚性和力度。稽查人员一进入企业,就有人出面说情,查出问题后更是兴师动众,企业托人说情,要求稽查人员“高抬贵手”。稽查人员要抵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些部门默许和纵容,使偷逃税有了较大的生存空间。造成了税务机关查处的偷税案件越来越多,逃税现象愈查愈烈,严重影响了依法治税。

下面我们仅就如何加强xxxx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三、防范利用xx偷税的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xxxx管理,应成为当

前税收征管工作“重中之重”。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特别是xxxx,有着特殊的以票计税,以票管税的重要作用。因此,管住了xxxx,也就管住了销项和进项税。具体做法:

一是,在发票领、购环节实行监控。发票领、购环节是关键,必须对发票的领购数量,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发票使用情况,违纪问题做详细记录。严格执行验旧售新制度,克服就票审票,借助其他资料,对企业有无虚开,有无代开和编购现象进行严格审查,对领购数量严加控制,克服过去的重发售、轻审核、轻管理,监督不力现象。

二是,在申报环节进行监控。取消专管员管户制度,实行纳税人主动申报为基础的新的征管模式后,各基层税务机关建立了征收大厅,但从实际情况看、纳税人主动申报,如实申报的情况很不理想,xx纳税人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提供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是其应尽的义务,税务机关对申报资料有责任进行审核,这种审核在严格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书面稽查,这同进户检查一样,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同样可依法对纳税人自我界定的税收法律责任进行调整和追究。为规范纳税人的申报行为,建议在征税大厅建立纳税辅导站,从帮助纳税人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入手,利用发票、帐雹各种报表及营业执照等资料,重点检查企业发票所列产品有无超照经营项目、检查进项税票产品项目是否企业经营所需。对办税工作不熟悉、核算水平较低的人员进行重点辅导,对带有普遍性、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辅导,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逐渐提高纳税申报质量,达到主动申报、如期申报、如实申报。

三是,建立纳税监督员。实行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以来,对纳税人实行日常监督显得相对薄弱。一些基层单位正在尝试实行纳税监督员办法。监督员不同于过去的专管员,而是主要承担对企业纳税情况的日常检查与监督,通过有关资料的审查和实地考察,随时掌握企业发票使用和经营情况,使防范关口前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税法宣传力度。近几年税务机关在税法宣传上力度不断加大,宣传的主题也不断变换。但实效性较差,宣传仍停留在一般水平。应将税法宣传渗透到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各个环节,寓税法宣传于优化服务之中。可将征收大厅作为主要宣传阵地,设立税法宣传专栏,定期公布税收政策及发票管理规定。我们在稽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因缺乏税收知识和发票知识,特别是受票方缺乏对真假发票的鉴别能力,在接受进项税xx时被违法受罚现象普遍。如:河北省南宫税案涉及我市350家企业的662份xx存在有违法问题。这说明,当前发票监控的社会化程度低,纳税人对假发票防范能力、防范意识较差。可利用征收大厅建立税务咨询站,免费咨询电话、纳税光荣榜等。还可对偷税大案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进行宣传,对纳税人切实起到警示作用。促进纳税人自觉守法,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三)完善新办企业临时xx一般纳税人认定和征税工作。

一是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改变xx纳税人认定方式。先让企业经营一段时间,如一年或半年,待其销售收入额达到标准,财务核算比较规范、健全时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即先达标,后认定。

二是,对临时xx一般纳税人实行“代管监开”的办法,即在临时xx一般纳税人期间,纳税人使用的xxxx由税务机关代管监开,有利于对纳税人进行考核和监督。

(四)采取销售实耗扣税制度。目前,企业在同时期内购进货物与销售的产品比例不均衡。采取购进扣税法,使销售与抵扣不配比,不利于税款及时、足额、均衡地组织入库。按会计上的配比原则,采取销售收入与税款抵扣相配比的方法,即在同一纳税期间内,进项税额的抵扣不得大于或等于销项税额。可以防止出现异常申报。

(五)取缔大量的现金结算办法,与金融监督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监督机制。纳税人实现销售、开具xxxx,税务机关在审核进项税xx时,必须与纳税单位银行对帐单核对,经核对无误,方允许抵扣。这个办法既有利于加强xx进项发票的监督又减少了大量用现金结算带来的弊端。

(六)完善法制,制定《发票管理法》。目前,涉及我国税收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三个法。这与我国税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现有的税收法规刚性不足,缺乏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效力低于税收法律。就国家和全社会而言,发票的作用以远远超出其原来固有的交易结算作用。因此应尽快制定出一部《发票管理法》、对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消费者对发票的索取以及违反发票管理法的刑事犯罪量刑标准等详细作出规定,以便有效地发挥依法管票、以票计税、依法治税的作用。

(七)加大处罚力度,堵住假发票供销渠道。对利用发票违法犯罪处罚力度不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往我们对偷税案件查了不少,但处罚措施不力,执法力度不够。以征代罚,以罚代刑、以言代法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无法有效地遏制纳税人逃税获利的膨胀心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税务稽查部门的职能作用,有效地惩治偷税行为。首先,稽查要以虚开、代开xxxx违法犯罪为重点,严查重罚,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适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该暴光的暴光,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立案移送。突出税法的刚性和强制性,使税法成为不可触摸的“高压线”,一旦触及,便伤筋动骨,不可治愈。其次,稽查要以促进纳税人主动申报为目的,善于发现发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达到以查促管。稽查工作要克服轻发票检查、重帐薄检查的问题,扩大稽查的覆盖面和稽查深度。定期开展发票专项检查,对长期出现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的企业开展重点检查。另外,对制造、销售假发票的犯罪团伙,依法予以严惩,与公安机关配合,对贩假、制假、盗窃xxxx大案坚决予以打击。规范办案程序,排除各种干

扰,从重从严处罚,形成良好的治税环境,堵住假发票供销渠道,铲除虚开xxxx的生存土壤。

堵塞扶贫工作管理漏洞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漏洞,新泰市财政局,资产清查,精细化

山东省新泰市下辖行政事业单位400余个, 长期以来, 由于重购置轻管理, 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 导致资产管理历史欠账多, 部分单位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及处置随意等问题, 阻碍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甚至埋下了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

为了不断满足新时期公共财政精细化管理要求,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新泰市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产工作, 按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原则,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实施对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

一、领导重视, 超前谋划, 资产清查工作扎实开展

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多次召开专门会议, 研究清查对策, 制定实施方案。为搞好清查, 成立以分工市长为组长的清查工作领导小组, 清查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 明确目标任务, 责任落实到人, 为顺利开展清查工作奠定基础。2010年, 经新泰市编办批准, 在财政局设置行政事业资产科, 配齐配强管理人员, 指导各单位建立资产管理台账, 将相关信息录入山东省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 制定出台了新泰市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资产处置暂行办法、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暂行办法、资产配置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使资产管理由原来的粗放无序到规范有效管理。

2015年3月, 新泰市财政局认真学习中央、省、市资产管理文件精神, 组织相关人员到资产管理先进单位考察学习, 先后与江苏洪泽县、山东荣成市、东平县、泰山区进行交流研讨, 广泛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建议, 取众家之长, 制定切合新泰实际的资产清查实施方案, 全面启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使资产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轨道。

二、精心组织, 周密实施, 资产清查工作有序推进

新泰市财政局认真组织人员, 调配业务骨干, 专门印发资产管理清查实施细则, 明确清查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标准、工作方式方法, 配套出台了资产盘点工作规范、资产对账工作规范、资产评估工作规范、资产清查工作程序, 做到清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清查过程中, 完善各类中介工作协调机制, 规范各单位盘点、对账收费指导标准及事务所对账审计工作流程, 明确需盘点固定资产、低值耐用资产、低值易耗资产科目范围, 明晰各类表格填报说明, 对普遍存在问题制定规范性指导意见, 使资产清查内容全覆盖、程序明朗、标准严格、时间紧凑、可操作性强。2015年11月开始, 对全市400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截至目前, 已完成76家单位资产盘点、对账审计、粘贴标签、录入资产系统等工作。

三、典型引路, 中介参与, 资产清查工作全面开花

资产清查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 为将清查工作做实、做细、做准, 新泰市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管理的原则, 探索出一条政府牵头、财政参与、中介实施、单位受益的成功之路。

2015年2月开始, 新泰市先行对市医院等5个试点单位进行资产清查。通过试点单位情况分析, 5个单位资产年填报资产卡片17000余条, 实盘对账审计后, 重新补录资产卡片10000余条, 发现存在大量资产未登记入账, 特别是个别土地、房产、构筑物等未录入系统。于是, 对清查程序进行再梳理、再筛选、再优化, 形成统一的工作标准固化下来, 以点带面, 全面推开。

为保证清查真实、有效, 新泰市创新引入专业机构全程实施, 让清查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保证清查公正、有效、科学。这样一来, 既弥补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技术弱项, 解决了财务人员工作繁忙、不能靠上对账等难题, 又规范了操作流程, 实现有效监督, 更有利于摸清单位家底。

20 1 5年2月, 新泰市财政局通过政府采购, 招标产生资产审计、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各5家, 招标产生专业资产清查公司1家。明确各家单位职责, 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对清查单位的资产损益进行翔实的证据收集和补充, 防止国有资产无端流失。清查公司负责实物盘点、数据维护、条码化建设、清查报表生成;审计中介负责账务核对、损益鉴定、出具审计报告;评估中介负责对盘盈在使用资产的价值评估。

四、规范流程, 强化监督, 资产清查工作真实有效

为实现从入口到出口的精细化管理, 新泰市创新管理模式, 健全长效机制, 规范清查流程, 强化监督检查, 做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精细化、精准化、精确化。

搞好流程设计, 对每个单位按照统一标准摸清家底。一是单位自查, 建立资产明细账和台账, 对照目录认真盘点, 做到账物相符、准备无误。二是中介进驻实盘, 清查公司填制专业清查清册表, 然后移交对账中介, 对账中介独自托出单位资产实底, 并与清查清册表进行核对, 填全资产信息项, 对损益情况进行鉴定, 对盘盈资产由评估中介核实价值并出具评估报告, 经财政审核通过后, 出具审计报告。三是清查公司依据审计报告, 完善资产信息系统资产数据, 对资产进行条码化认证。四是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实时进行验收, 由单位制定整改措施, 限期调整账务。五是清查公司协助单位填报完成财政部清查报表。

资产清查验收完成后, 进一步规范管理, 防止前清后乱, 保持资产管理的长期有效。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明确单位主体责任、相关人员管理责任, 层层签订责任书, 人人立下军令状。将固定资产、低值易耗、低值耐用资产全部纳入管理, 建立台账, 定期公开, 接受监督。清查资产全部录入山东省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生成资产卡片。单位经审批发生的资产变动, 及时录入资产系统, 资产年报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及时登记资产财务, 使资产账务处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新泰市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扎口管理, 全程参与监督指导清查工作, 遇到问题, 及时协调解决。统一资产清查验收标准, 严格验收程序, 确保清查真实有效。定期组织抽查督导, 监督各单位按管理规定购置、使用、处置资产, 规范单位资产管理行为。全面推行资产配置预算管理, 出台资产配置标准, 严把资产购置、配置关, 对单位资产账目不清, 管理混乱的, 一律暂停购置审批, 限期规范纠正。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

资产清查涉及单位多, 金额多, 数量多, 情况复杂, 加之单位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清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多, 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保证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工作中主要遇到了以下三类难题。

1. 遗漏资产

由于历史原因, 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情况客观存在, 因此清查中遗漏资产不可避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建立资产清查公司、对账中介、单位参与的三方制约机制, 相互印证, 相互监督, 最大限度摸清全部资产。二是与科室负责人, 与单位一把手签订责任书, 明确各自责任, 严肃责任追究机制。

2. 对账、审计工作量大, 核实困难

面对数量庞大的资产, 要在清查过程中查找出账实不符、账账不符资产及对盘盈盘亏资产的处理非常困难, 为此采取了如下对策:一是设计格式统一清产表格, 资产清查公司整理出电子表格, 交由对账中介完善相关信息数据。二是对账中介独立、全面获得单位所有资产明细账, 并将此账面资产与实盘数据一一对应, 发现漏盘, 重新盘点。三是对账中介对盘盈盘亏、往来账务, 认真核实, 找出充分证据, 出具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

3. 产权不清

有些资产产权不清晰, 产权界定复杂, 如土地、房屋、车辆、附属物等, 未入账、无合同现象较多, 给清查工作带了难度。为此, 我们采取了如下办法:先由单位与对方自行协商, 只要不涉及资产流失, 签订协议解决。若无法达成意向的, 由市财政局作产权界定。对无价值、面积的土地、房屋、构筑物等资产, 单位委托有资质中介先行测绘, 由评估中介依据建造成本, 出具评估报告完善账务。

政府性资金监管漏洞如何堵塞 篇3

财政支出的政府性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触目惊心的。 审计署称43个县地方政府挤占挪用教育资金、成都领导干部经济审计查出2.3亿余违规资金……政府性资金,成为谁都想得到的唐僧肉,财政支出的许多专项资金有1/3以上被挪用或改变用途,有的甚至中饱私囊。对于政府性资金管理,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多次下发红头文件,三令五申,但存在问题却纠而复生、查不胜查,这充分说明传统的监管制度、监管手段已经失效。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取得的初步经验看,建立一个以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信息透明、权力制衡、全面监督的政府资金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现行的财政支出体制,是一个注重支出分配,缺乏对支出后的使用过程、支出最终绩效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的体制。由于从财政支出后到资金使用的过程缺乏一个内在制度控制和严格监督、评价管理体系,单纯依靠外在的政府文件、运动式的大检查和监督是很难解决政府资金支出漏洞的。在现行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下,只要财政资金从财政到了政府部门的手中,财政资金管理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处于失控状态,成为部门所有财富民,成为领导的私房钱。面对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审计风暴、红头文件只有暂时的威慑效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在财政支出资金监管模式上,应当从传统的分配财政的管理模式向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财政的管理模式转变。针对政府资金内控管理制度的严重缺失,在建立政府资金使用内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上外部的全过程监督体系,是目前我国从制度建设上解决政府资金使用失控的关键所在。

强力推进财政收支两条线改革,堵塞内部漏洞,是建立新财政支出监管体制的前提。财政收支分离改革已经提出许多年,但是到目前为止,改革进展不尽如人意。财政收支不能彻底分离,就等于在全国存在的不是一级政府一个财政,而是有多少个部门就有多少个小财政。这样一种收支挂钩诸侯式财政体制,是导致政府腐败、政府公共形象变形、管理效率低下、社会公众不满的重要根源所在。财政收支不能彻底分离,这就等于财政支出存在着无法控制的许多内部漏洞,如果这些漏洞不能首先堵住,任何外在的监督体制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立在电子信息化基础上的政府资金支出、管理体系,是从过程上解决政府资金管理失控的技术和手段保证。在国内一些地方财政部门,探索建立起来的信息化政府资金财务管理体系的经验证明,将先进的政府资金流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起来政府资金统一支付、统一管理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无法解决的难题。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关键在于政府资金财务管理中心成立后,形成政府资金支付管理的新制度,这就是政府资金由财政部门分配、单位使用、结算中心监督管理,三种权力相互制约的制度。这种管理使政府资金从拨出到使用的全过程都置于监督之下。监督的关口前移,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变对支出总额的控制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这样,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小金库”等无处藏身。

在建立内在控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规范自我约束、信息透明的社会监督、专业化审计监督体系,是建立政府资金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所在。信息透明,让公众和社会参与监督,这是从传统的封闭的外部监控向开放的外部监控转变的关键,在这方面我国目前做的非常不够。

政府性资金支出失控是诱发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风险发生的制度根源所在,也是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关联最大的改革。财政支付体制改革,是涉及各种既得利益的难度最大的攻坚改革,更是迫在眉睫必须进行的改革。如此重量级的改革,需要政府高度重视,重拳出击,科学规划,重点突破,系统推进。

上一篇: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下一篇:体育健美操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