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小学作文

2025-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年味小学作文(通用9篇)

年味小学作文 篇1

磕完了头,已是一点多,大家都有点困了。在放完了除夕夜的鞭炮后,都回家美滋滋的睡上了一觉。

“呼——”我伸了个懒腰,一看钟,才7点,再睡会吧!我又准备继续呼呼大睡。奶奶看看我,笑着说:“奕雯,别睡了,你看,大家都到齐了——”奶奶指了指门口。哇,这阵势可真大,我们五大家子都到齐了,一共有21人之多。我利索地穿好了衣服,跳下床和亲戚们热情地拥抱。大年初一,真热闹!“奕雯,快,你看奶奶在做花馍呢!”大姑说。“花馍?”这次,我憋住了一连串的问题,好奇地过去看奶奶做花馍。呀,原来是个大馒头!这个大馒头和盘子一般大小。奶奶在馒头顶上用面捏了一只美丽的花凤凰,那凤凰高贵优雅,栩栩如生,欲展翅高飞,仿佛在祝福我们。奶奶真不愧是做花馍的高手。奶奶告诉我,花馍是用来祭奠祖先的,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个大大的花馍。

年味小学作文 篇2

说到过年,我想到的不是红包,而是那奶奶的味道。

大年三十那天,我们一大家子都聚集在老家吃年夜饭。那天,我们搬来一张大桌十几个人围在一起打火锅,食材非常的多,有鸡肉、牛肉、青菜、鱼、虾等,当然还少不了饺子。

饺子是过年我们家必吃的食物。饭后,我们一大家子就动员起来包饺子。只见奶奶轻轻拿起一片饺子皮,在周围涂上一圈水,再放一勺肉和韭菜,然后把它对折,用手指把两边的皮粘好,一个韭菜饺子就做成了!

我看了也有模有样的做起来。我先放入少少的肉,再把它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再放韭菜上去,又用一张皮包好,一个形状奇异的“饺子”就包好了!

不一会儿,一锅的饺子就包好了,奶奶把饺子摆成一个长排,形状各异,有大有小,唯独奶奶包的最多、最好。但看上去一列饺子像一列白色的小火车一般,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怪。准备下锅,只见奶奶把一列小火车,倒入锅里,再放入水就等待出锅了!大家都会想非常想尝到美味的饺子。

一个小时后,饺子终于开锅,一打开锅盖,一股香喷喷的气味就随着热气往上冒,我都等得迫不及待了!凉了一会后,我赶紧夹了一个放进嘴里,突然,我感觉有人在烧我的舌头一般,我一下子吐了出来,这时全家人都笑了,奶奶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别太着急。”

我吃了一会儿,慢慢的吃了一口,味道棒极了!有一种肉和韭菜完美的融在一起的味道,还尝到了幸福的家的味道,我想这是年和奶奶的味道。

年味小学作文 篇3

昨夜看春晚时还未回到老家,许是因为眷恋那火炕旁相互依偎的温暖,我那晚总有些微妙的不习惯。说来也是,现在的春晚可能不如前,它已经渐渐地弱化成一种背景音乐,一种给人喜庆、热闹、欢腾的事物。临近倒数,朋友圈有人说就等着那首《难忘今宵》,每当“春节序曲”这类背景音乐响起时,心中仍会油然升起熟悉的感觉――那是年味。

上午10点多醒来时,耳旁散落着公鸡嘹亮的啼鸣和零星的鞭炮声。湖南近零度的寒冷天气使我的脖子缩了缩,奶奶见我走下楼,向我招了招手,岁月的冰雪凝结风霜,划过奶奶的脸庞,形成起伏的沟壑,将青丝染上银白。“来,小雨,还热乎呢,你最喜欢吃的白糖蛋。”我接下,久久注视着那个最大的鸡蛋,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去,快去吃吧,别待会儿凉了。”一筷子下去,口腔中一股鲜甜的味道。我捧着碗,想到奶奶喂的一群鸡,辛苦多少年,自己收获最好的成果给了我。想到这里,忽然感觉碗很暖,甚至还有些烫。

闲暇时在家宅里乱逛,除石栏上新增闪烁的彩灯外,一切如故。一年前用过的东西没变,家中的陈设没变,喂的鸡没变,你们也没变。古代游子久别还乡时,发现家乡物是人非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因此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踏实,我还在老地方。难道不是吗?或许时间并没有带走什么,只是我们,都又各自长大了。

年味小学生作文 篇4

中华民族过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春联年年都有却年年不同,人们一般把春联贴在门的旁边。今年我们也贴了春联:上联是“福星高照家和欢”;下联是“富贵有余人平安”;横批是“合家欢乐”。春联可真有趣呀!

。人们不仅把春联贴在门旁边,还把各种喜气的东西贴在门上。今年最普遍的是两只小蛇,一公一母。头上戴着小巧的帽子或华丽的皇冠;身上穿着朴素而又精致的衣服;尾巴上挂着工艺精美的布,分别写着“福”和另外一个字。写着“福”自然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可是另一个字可是连字典上都没有的,仔细一看原来有四个字——招财进宝,汉字真是奇怪呀!

小学六年级作文:年味 篇5

一进庙会,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满天的红灯笼。它们就像一个个红通通的小脸蛋,一边冲着我们微笑,一边在说:“欢迎来到北京地坛庙会,我们给你们拜年了!”就在我细细欣赏美丽的红灯笼时,爸爸指着大道两侧的锣鼓,大喊:“你们看,那边锣鼓上的图案像什么?”我仔细端详这些图案,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毫不犹豫地说:“羊!”接着,我又猜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字,猪,兔……原来这是些由古代象形文字组成的十二生肖图。

据介绍,地坛春节文化庙会8天内共奉献200场精彩的演出和四台优秀综艺节目,展现原汁原味的北京老天桥民俗,比如飞刀、飞*、空竹、古彩戏法、口技、车技、吞铁球、吞宝剑、轻功、硬功、中幡、摔跤等天桥绝活。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项民间艺术是口技。

口技表演开始了,只见一位老爷爷走上台来,给大家拜了一个年,然后把嘴紧紧地闭上,一句话也不说。接着,他努了努嘴,发出了一串画眉的叫声,仿佛真的有一只画眉站在树上,快乐地唱着歌,让人啧啧赞叹。更让人惊奇的是在这寒冷的天气,老爷爷居然只穿一件薄薄的衣服,站在舞台上,全然不觉寒冷,他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北京地坛庙会里不仅有好玩的,还有好吃的,有爆肚,茶汤,焦圈……其中我最爱的.是羊肉串。羊肉串外焦里嫩,酥脆金黄,闻一闻,一股香气便扑鼻而来;咬一口,你就会觉得满嘴有一种辣辣的感觉,爽极了。

寻找年味小学二年级作文 篇6

别看我很小但我作用很大。我是负责撕透明胶和指挥的,往左一点往右一点,真好玩,贴在墙上的年画真漂亮,新的福气又来了。贴好了年画我们挂大鱼,红红的大鱼挂在我的家里,预示着我们家年年有余红红火火。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买爆竹、礼花。买爆竹和礼花和人可真多呀,大家都在忙着买东西。今年的礼花可真有意思,有的模样是公主的,有的模样是小和尚的,有的模样是天线宝宝的。我们还买了一锭大金元宝,我们发财了。你看年味多浓呀。

“哈哈哈……”屋里传来了一阵阵欢笑声,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揉揉眼睛,伸了个懒腰,抬头看了一眼日历,腾地一下坐了起来——新年到了!我相信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那就是——发压岁钱!我马上跳下床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冲出房间。

小学五年级作文:家乡的年味 篇7

一进腊月,商场就热闹起来。一天,我与母亲去买年货,商场里算得上“张袂成阴,挥汗如雨”了,妈妈紧紧抓住我的手,把我领向糖果区域,昔日因昂贵而无人问津的俄罗斯糖,今日竟少了大半。我与母亲一狠心买下三盒价格不菲的德芙巧克力,随后便前往生鲜区,一大排的人紧密的连在一起,把卖肉柜台堵的水泄不通,卖肉的阿姨虽然汗珠满额,却笑容不断,我与母亲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挤进去,“抢”到了一块大肉,又买了些水果补品,便去结账了。二十几个正在营业的收银台面,都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商品似流水般掠过收银台。收银员的手飞速的点击键盘,纸币被快速的归入收银盒中,我与母亲结完了账,兴冲冲地拎着一大包东西回了家。

年是亲情的纽带。大年三十儿那天,我们把爷爷奶奶接到了家里,我一下子拥抱住爷爷“新年快乐!”爷爷抚摸我的头,笑眯眯地拿出一个大红包“思甲,你又长了一岁!”厨房里父母正准备年夜饭,锅碗瓢盆奏出轻快的乐章,晚上一家五口围坐在桌前,烟花接二连三地绽放,使宁静的夜空一下子热闹起来。这时,新鲜美味的糖醋鱼,布满辣椒末的水煮肉片,色泽鲜艳的可乐鸡翅等许多美味佳肴都陆续端上了餐桌,我们举杯共庆新年快乐,幸福荡漾在每个人心里。饭后我用微信给舅舅、舅妈等远方亲戚拜年,他们都给了我微信红包与拥抱的表情包。母亲的手机也砰砰直响,好友的祝福语充满了母亲的微信,此时她正与同学们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呢。

年是所有美好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正月十五到了,那一晚街道不再寂寞,人们赏花灯、猜灯谜,都不及放孔明灯的那一幕,南山公园数百盏孔明灯蓄势待发,他们承载着人们的愿望飞向空中。月色皎洁,分外迷人,同时也预示着新的一年人们放飞自己的梦想,走向美好的开端。

四年级小学生找年味作文 篇8

同学们陆续到达鸣鹤古镇,寻找开始了,还没有进去一阵阵香气就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咽一口唾沫,走进去便看见五彩缤纷的美食琳琅满目,红的冰糖葫芦,白的年糕饭,黄的老鼠糖球。也有不少小玩意,有卖灯笼的,也有卖春联的,有卖风车的,也有卖玩具的。同学们不是自己拿出钱去买的,就是拉着爸爸妈妈去买吃的,就连我们组的组长,副组长都冲上去,早就把寻找参观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要不是家长们提醒,只能带食物回家了。寻找开始了,同学们拿出了准备好的照相机,一张一张的拍了起来,一会儿拍下灯笼,一会儿又拍下冰糖葫芦,拍照声络绎不绝,像一个个时钟似的,细小的声音毫不停歇,有时安静了一阵,又立马上接了上来,看同学们认真的样子,我也有了干劲一边跑,一边一起拍。

年味小学作文 篇9

有一种味道,它总能牵动我的心,那就是“年味儿”。

在我的嗅觉世界里,城市里是没有“年味儿”的。要想闻闻年的味道,还需要到乡下去。这不,又到腊月底了,让我们一起去回味那些“年味儿”吧。

“年味儿”是香喷喷的味道。从我记事起,每次过年回家,爷爷奶奶都会用地锅炖肉。即使是一根没有多少肉的骨头,我也啃得津津有味,啃完后,我还会意犹未尽地舔一舔骨头,尽管大人们并不乐意看到我这样。不过,这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现在,我们担心猪肉里有瘦肉精、牛肉里有色素;担心鸡子两个月长大、鸽子十八天出笼。总觉得吃什么都不放心,每次出去吃饭,吃着焦黄的烧鸡,啃着油光光的猪蹄,嚼着红红的牛肉,我心里还是觉得少了些味道。仔细想想:那味道只有用爷爷奶奶历经风霜的手、土灶台、大块劈柴、还有自己养的鸡、鸭才能做出来,是任何调味品都无法取代的。

“年味儿”还是燃放鞭炮留下的火药味儿。在爷爷所在的村庄里,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一股股浓浓的`白烟带着一阵阵火药味儿在空气中弥漫着,老远都能闻见。很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味道除了肉骨头的香味儿,就是这种火药味儿了,它深深地留在心里,让我无法忘怀。不过今天,当我在街道两旁看到“禁止私自销售烟花爆竹、禁止公共场所燃放”的宣传标语后,我知道,那浓浓的年味儿变淡了。按说,人们虽然失去了年味儿,却远离了污浊的空气,这应该是好事,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仍然有些纠结……

上一篇:初三三班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下一篇:我是百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