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乡村抒情散文(精选11篇)
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许吧,一成不变的日子里,不会再有令人感动的风物扑面而来,琐细的生活中,心底的激情已找不到燃点。
可是,久住乡村的我,却常常有所发现有所感动。简单的美丽的每一瞬,点点滴滴可以信手拈来,都是我眼中的心里的风景。
我的生活很有规律,朝九晚五,家与单位,两点一线,周而复始。通常,我在晚上八点上网,辗转各站,在论坛看帖跟帖发帖,有时也写稿。一般我不上聊天室聊天,但是,我会隐身挂着QQ,那是我的留言簿和通讯录呵。
五月的鲜花正在盛开。五月的乡村农人已开始忙碌。雨后初晴的日子,我就不能按时上网了,上来,看见好友的QQ头像左右摇晃:“在吗?”我就笑:“不在。”
每场雨之后,园子里的地面都会板结,我必须给花们草们菜们松土施肥,让它们充分地吸收营养,畅快地呼吸。
我和农人一样忙碌。月亮都升到头顶了,我借着月光给辣椒、茄子、大豆、玉米们浇水。不远处就是农田,菜籽杆燃烧的火光映红了农人幸福的笑脸,也甜蜜着我平静的心田,我为丰收的田野欢喜雀跃不已。
当我洗去一身的疲乏,泡上一杯清茶,在电脑前打坐,我的心情轻松而愉快。有时候,会有好友要求:“我们说话?”点开视频,总是听到对方的啧啧“为什么你的精神气儿恁足?”是的,我的笑容发自内心,想掩饰都不行。
乡村的生活其实并不都是像诗歌里歌唱的那样优美和空灵,但是,它那恬静的氛围和朴素的意趣,是任何一座喧闹的城市无法达到的。千百年来,真正的乡村一直沿袭着一种烟火的气息,超然、简单、宁静、恬淡、悠远和卓绝,绵延不断,悠悠长长。
你读读辛稼轩的词句哦———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喜欢这一派田园风光吗?听得出蛙声一片里充满了多少喜悦之情,由不得你的心情不格外舒畅起来啊!
五月的乡村,最为耀眼的是五月的鲜花,遍地都是啊!那种叫做“端午锦”的,几乎每户农家门前屋后都有,自生自灭,不用侍弄,生命力特强。茎秆长到一人多高,从半腰开始开花,一直开到末梢上去。花朵大似莲蓬,有大红、桃红两种颜色。轻风拂来,它们摇曳着,张扬着,如泼辣的村姑,向你投来热辣辣的.目光,你会惊讶:这是谁家的妹子?这么大胆!
大丽花有一个俗艳的名字,它开出的花似乎只有一种颜色:深红!这种植物的花期特长,从春末开到深秋,花瓣如丝如绸如缎如锦……我常感叹:这花,多么像假花!假作真时真亦假,不知道我怎会作此联想,可能是这花长得太精致了吧。
我家院子里还有两株“滴水观音”,有我个儿这么高,不知道它为何得了此名,栽下两年,不见它开花。奇特的是它的叶子,像荷叶,但比荷叶巨大。亲见它的叶子如书卷,自个儿一点点展开,就成了一幅天然图画,涂满了翠绿的颜料。
五月的乡村,热热闹闹的。石榴花缤纷,桃李挂果,枇杷泛黄,鸭子戏水,母鸡抱窝,公鸡打鸣,菜籽榨油……云雀鸣啭,鹁鸽咕咕,燕子滑翔,牛儿嚼草,而狗儿竟然不叫,见人温驯地摇尾,眼神妩媚而多情……一切尽显乡村的平和、满足、安逸、富饶、宁静与美好。
乡村的生活多么耐人品味,细细咀嚼,徐徐回忆,悠悠畅想,让每一个曾经在乡村生活过的人终生感怀,刻骨铭心;也让没有在乡村生活过的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
麦割了, 金黄色的麦垛也高高地堆码在院坝边, 庄稼人总算抖落了一身的汗水, 抖落了一季的担忧。
然而, 还未等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 接下去耕田、插秧的活路却愈加繁忙了。
秧母田里的秧苗早已育好, 旺旺地长着, 绿得耀眼。
风一起, 秧苗扭动它们柔软的腰身, 炫耀地摇起一股股绿浪。
收割了的麦地里灌足了水, 在五月的太阳照射下, 蒸腾出一股青草混杂的泥土的气味。
麻雀们十多只、二十多只或更多的一群群, 在田埂上下蹦跳欢叫, 见了耕作的牛和人走近, 大了胆子不慌不忙地跳到一边。
庄稼汉子手挥柳条牛鞭, 嫌耕牛慢吞吞的, 啪啪啦啦毫不心痛地抽打在牛那宽厚的腚上。
呵呵, 不难发现, 耕牛这家伙其实很狡猾, 稍不留神, 就偷吃田埂上的青草……
一直等到庄稼汉子大吼一声, 耕牛才趔趔趄趄地后退, 既惊慌又愧悔。
庄稼汉子粗野地骂牛, 就像平时蹦天蹦地怒骂, 祖宗十八代都骂出了口……
人们不觉耕地汉子粗俗, 他那一串串责骂与五月乡村的风景, 浑然一体, 别具风味。
眼见秧母田的稻秧儿仿佛是在和人们较劲似的, 憋足了劲, 正用力向上疯长着。
水田还未平整, 肥料也未投放, 谁心里都窝着一团火, 着急啊!
乡村人家图谋个啥呢?下一季的收成就指望着这几天的辛劳和抢种了!
一条坡度和缓的山谷, 两侧都长满了青青的树木和野草。
那一湾溪水在山谷间蜿蜒迂回, 曲曲折折划着无数条支流, 流向平仄的田地。
村庄的形状宁静而又零落, 顺着山的走势, 平平缓缓、高低错落地延伸, 家家门前的屋檐下, 几乎都端端正正地摆着几条结实的板凳, 放着一大壶泛着绿意的凉茶。
猫儿警惕地竖起耳朵, 在门槛柱上蜷缩成一团。
系着围裙、挽着袖子的女人, 在飘飞着袅袅炊烟的灶屋里忙着, 间或跨出门槛, 手搭凉棚望望正在田里耕作的男人, 又惦记着锅里煮着的那块半肥半瘦的老腊肉, 忙颠儿颠儿地踅回屋里。
这时, 男人的活路最辛苦, 丢了镰刀扛起犁头, 母秧出了, 田平整了, 抓紧时节赶忙儿又接着插秧。
平时壮得像条耕牛的男人, 晚间一上床就不晓得翻身了。
女人心疼啊, 嘴里虽然没说出口, 其实心里惦念着呢。
女人这时候总要做几样下酒菜, 等劳作的男人晌午返回家, 喝几口解解乏。
此时, 也有几亩赶早耕出来的水田中, 不少人在忙碌着插秧。
燕儿们似乎觉察出人类不会伤害它们, 也不害怕, 成群结队地在水田上空画出无数的虚点, 而后猛地一折, 贴向水面, 又欢快地叫了几声, 蓦地朝上斜斜地飞去。
间或有吆牛的几声硬朗的吆喝, 在四下飞散开来。
被父母阻拦而没有出门打工的黄家幺妹子, 闷着一肚子气, 懒懒地坐在田埂边, 懒懒地看着父母鸡啄米似的插秧。
幺妹子看了老久, 觉得没多大意思, 才畏畏缩缩地挽起裤脚, 露出白花花的腿, 斯斯文文地下了田。
太阳明晃晃的, 把插秧的人影映在水田里。
尽管没有人抬头, 但隔了几个田埂, 还是有人在大声地摆龙门阵, 开玩笑。
“妈呀!”幺妹子突然尖叫了一声。
“么事?”旁边的女人直起腰。
“蚂蟥!”幺妹子惊惶地说。
“没出息, 用手扯掉就是了。”男人阴沉着脸, 头也不抬地说。
幺妹子就尖起手指, 捉住蚂蟥, 闭上眼, 将吸附在腿上的蚂蟥扯了老长才扯下来。
望着几滴血在浑浊的泥水里漾了漾就没了, 幺妹子直愣呆了许久……
一旁, 才学走路的细娃趴在有树阴的地边, 专心致志地在寻找蚂蟥。
“坐好!”女人在田里一声吆喝。
细娃愣了一下, 坐好了, 却伸手在胯中的小雀雀上夹了几夹, 于是一条又长又大的黑蚂蚁从那红肿了的家什上掉了下来, 眨眼就没入了草丛。
太阳在辽阔的天空中仿佛是在打滚儿, 滚到山边时, 阳光只剩下一片片、一块块。
然后, 太阳稍稍一溜, 便溜到山下去了, 接着阳光一丝一缕地干净了。
余下的是一片金黄, 涂抹在山峰、田垄、房舍和树梢上。
学校放学的铃声一阵阵飘来, 送入人们耳鼓。
插秧的女人直起身, 搂起田埂、地边玩耍的细娃, 陆陆续续回家, 随即村庄到处都有一缕缕的炊烟在缭绕。
男人们这才从田里扯出沾满泥浆的腿, 使劲在小溪的清流里淘了淘, 抓起挂在树枝头的长裤, 搭在肩上, 一步一晃地朝自家屋里走去。
耕作的人也相继扛起犁头、牵着耕牛, 在暮霭来到之前走了。
这会儿, 只剩下水田这边的菜地里, 有人还在挥舞锄头, 弓着腰, 争抢那快失去了的光亮。
夜幕徐徐降临, 乡村五月的夜晚是最清新最美好的时刻。
天空像洗刷过一般, 没有一丝云雾, 又高又远。
一轮圆圆的月亮取代了白天的骄阳, 如同一盏大灯笼把山间照耀得亮堂堂的。
夜风, 竟然是如此的柔和, 如此的轻软。
劳累了一天的乡村, 终于在疲倦中慢慢安顿下来, 田垄间的蛙鼓声咯咯地响起来。
在绿阴环抱的各家庭院里, 包谷酒的清香在四处飘动着, 家家户户的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大很响, 新闻、电视剧和电影在大显身手, 展开了乡村以外的世界。
[关键词]抒情散文美感实现自然美情感美形式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18
美感实现,是我自创的词语,意思是使美感得以实现或使之(我、物)具有美感;或者说使之美起来。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感受文中之美 。
抒情散文的美感实现,至少需要两种因素——人与文本的积极参与。人本因素中作者人本与读者人本缺一不可;相应的,文本因素中也包含作者文本与读者文本。就是说,抒情散文作家、作品及读者之间,其美感实现有着各自的自身实现与相互实现,因此,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在抒情散文的美感的自身实现中,作品对象是外因,作家对象是内因,在其相互实现中,作家、作品是外因,读者是内因。从《荷塘月色》文本写作解读的美感实现观之,可略见一斑。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剖析课文。
一、文本写作呈现的美的基本形态
《荷塘月色》有如下三方面的丰富性:1.如诗如画的自然美;2.一波三折的情感美;3.行云流水的形式美。现作如下评述:
(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自然物作为人与人类生活的象征而呈现一种象征美,这是自然美的高层次。这种象征美是由于自然物本身的自然属性与一定社会内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式结构而形成的,且主要是以其所表现的社会内容而具有审美含义。如梅兰竹菊之与君子、大地之与母亲、太阳之与希望等,都是自然物的象征美的表现。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朱自清认为写景散文就应当是“画”,是“以文学作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哲学”。
《荷塘月色》选取荷、月两个为历代中国骚人墨客所吟咏不休、渲染无穷的自然物为中心意象。其象征意味和审美意义中,蕴含了先人的精髓,同时,更重要的是,也吸纳了朱自清的所有才华、心血、情韵与一生遭际。在荷、月意象中,寄寓了他全部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他挥洒着工笔与写意双重驰骋的自由。他以比喻、想象的形式铺写月夜的荷月、荷花,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淡雅、美丽、柔和、恬静、朦胧的图景,更抒发了寂寞、苦闷与不平静的情思。写月光下的荷叶荷花,由静态而动态地写出其形、色、味等全方位感受;写月色则是由光而景,由上而下地多视点观照。
(二)“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朱自清深谙这一修辞原则,他在描写客观景物,抒发思想感情时,善于结合具体的题旨情境,选择最恰当的不可移易的动词,将静态的事物动态化,从而使描写的事物形象可感,生动逼真。
朱自清主张在散文中要渗透情感,其作品无不体现这一主张。面对社会、人生,他以血写血,以泪写泪,笔触透达了生活之本质、生命之本质。他“处处不忘记自然与社会”,即使是“写到了风花雪月,好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以抒怀抱”。他记秦淮河歌、染荷塘月、感亡妇恩、念父亲情、写春天意,无不洋溢着他“个人”的情调,饱含“激情寓志”之声——或寄托政治忧愤,或指点社会疮痍,或暗示对光明的追求。所以在他的散文画面中,总是别有一番画外情韵和滋味。
《荷塘月色》写成正是1927年7月,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之时。作者“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逃避办法”。因此,该文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幽静淡雅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希望解脱精神苦闷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他“动情辞发”,开篇直入主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继而以“自由人”的心境“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此一句,引出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的超然出世之美。但在这沉醉之中,蝉声与蛙声,却打破了他超然的境界,他重坠现实深渊,烦恼再起且益难排遣。文章之末以采莲的江南旧俗一合,文章境界大开。历史与现实、北方与南方、物与我、我与人至此都连成一片。
(三)“形生势成,始末相承。”
朱自清先生给我们勾画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美的形象:幽深静谧的“荷塘”,自然与情感美的碰撞、融合,产生了味之无极、绵绵如织的佳构,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的形象是借助于语言表现出来的,作家要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锤炼,以最准确的文字反映事物的形态。散文是文学中最讲究语言锤炼的文学体裁之一。可以说,散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杰出的散文家都是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
朱自清就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一旦经过他笔炉的加工,也会变得鲜活起来。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些自然景物经过他语言的修饰润色之后所具有的形象美感,为读者提供了诗的情怀与空间。
二、文本画面的美感实现
朱自清曾在评论孙福熙的文章时说:“他的文几乎全是画,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不但文中有画,画中还有诗,诗中还有哲学。”其实这个评价用在他自己的散文中,也是十分恰当的。如同画家是善调丹青的高手,朱自清是善于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他的散文充满着诗情画意,读它,不仅是听悦耳的歌,简直是欣赏美丽的图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的写景散文不单描绘静态或动态景物,而且还融进了人物的活动,既显得朴素自然,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三、文本解读的美感实现
有人说:“散文是心灵的歌。”的确,散文是作家从心灵深处奏出的最强音,它能表现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跳动着作家情感的音符。我们读一篇优美的散文,简直就是欣赏一首悦耳动听的歌。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语言,有一种声情并茂的音乐美。他像演奏家善于调整琴弦那样,善于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因而形成了他散文语言的匀齐和谐的诗意,读他的散文,仿佛沐浴在清澈的山泉,通体舒畅。郁达夫曾这样评论他的散文,说它“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如果说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意象是显性的,作家是隐性的,那么,在文本解读中,作家与文本均是隐性的,处显性地位的是读者。
“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在解读过程中,作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解读过程使读者成为作家。每位读者得以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选择、丰富作家经验,在文本的解读中获得共鸣。
《荷塘月色》的选材,“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叙写情文并茂,为读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反之,“这一千个”也用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同样,一千位读者之于《荷塘月色》不啻一千遍地重组和补充了“这一个” 《荷塘月色》。这是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亲历身受作家的体验,并挖掘自我,共同讨论,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共鸣,从而达到抒情散文美感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浅谈散文阅读教学的美感效应[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2]陈家富.试论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修辞美感[J].考试·教研版,2012(6).
晚饭后,带母亲去逛小城,看着一幢幢重新装饰过的楼房,彩灯一闪一闪晃动,在大理石铺成的人行道上行走,大小树吐着绿叶,花儿含着笑。
带母亲到新城区、新落成的体育馆,那宽阔的公路,古老的大树,鲜艳夺目的花朵,就象是走在不知名的大城市一般。
母亲问:那是做的啥子大棚?还有点壮观呢?
我笑:那不是大棚,是新修建而成的体育中心,也叫鸟巢,里面可以踢足球,搞各种大型活动,开各种会议,可以容纳几万人在里面观看,在重庆市都算是比较大型的鸟巢了,也是我们小城的象征性建筑。母亲不懂鸟巢,一个劲地点头称是。
母亲兴奋地说:现在的南川城变美了,树林花草又多又好看,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真幸福呀。城市变化太大了,要是我自个儿来逛,一定找不着回家的路了。
我知道母亲说的是真话,她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不爱多说话,在农村老家时就一门心思的做农活,种很多菜,每次回家都会帮我找各种菜,叫我带回来。
每逢叫她来我家耍,就会说丢不起家里的农活,后来去道真两个小弟家了,又说要帮忙带两小弟的孩子,走不开身,又晕车就更不想回了。要不是农村养老保险第一次申请领取时要本人亲自到银行签名才专程为这事回来,若然母亲是不会回的。如今,母亲的到来,真让我高兴。
知道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就尽量为母亲找一些事情做。小时最爱吃母亲包的粽子,她去道真六七年,就有这些年没吃过了。我吩咐公公买些粽叶回来让母亲包粽子吃。公公跑了几个农贸市场回来说没有粽叶买,现在离端午节还早。没想到第二天母亲去花山公园时见有人在卖粽叶,就买了些回来,洗净包了很多腊肉粽子和绿豆粽子,吃着香香的腊肉粽子,小时候快乐的情景又映在眼前,感觉那粽子有母亲的味道,爱的味道。
我还找来一些扣子脱落的衣物给母亲缝,这段时日我瘦了很多,每一条裤子穿起来肥大,一并找出来让母亲收腰。母亲坐在阳台上的小凳上,在阳光的照射下认真地做作针线活,那一份份母爱定格在一针一线里。母亲说有些快掉的扣子她重新缝了几针,以后穿着母亲收拾过的衣裤会感觉母亲就在身旁。
晚上与母亲一起睡觉,感受与母亲在一起的温暖。天气在渐渐暖和,已减成薄被,睡时问过母亲,如果冷就加被子。母亲说没事的,我们睡在床上慢慢回忆在老家时的情景,那时回家的快乐与自由,我女儿也常说回外婆家的那些乐趣呢,只可惜不能再回到从前了。我在迷迷糊糊中听到母亲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的响动,一问才知她要更暖和才睡得着,我起来关了窗子,又加了床被子,母亲才渐渐睡去。母亲已不再年轻力强,而是年老体弱了,我在心里叹息。
母亲每天早上很早就醒来,拿着扫把在每一间房间打扫,吃完饭洗碗、拖地是争着做,公公劝母亲不要做,自己休息休息。我没有劝,让她去做吧,一辈子勤劳的人是闲不下来的,这也是她对子女的一份关爱吧,在自己能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能做些事。
母亲虽然没什么大毛病,可是经过岁月蹉跎,头发白了一大半,皱纹爬满了脸颊,真的一天比一天衰老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的成长,蚕食着母亲的青春和健康。不为人父母,永远无法体会那种爱的深沉、无私和博大。歌曲里常把大海、大地和祖国比作母亲,也只有母亲这个称呼才配得起它们吧,母亲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母爱,不含功利不管是衣锦还家乡还是落魄归故里,母爱不会改变和减少一丝一毫。母亲最疼的,往往是那个最不得意遭遇白眼最多的孩子。
母爱,是五月的康乃馨。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如果你能感受到水的心跳,它有多长,已不重要。
用你的真心去触摸山的灵魂、感受水的心跳吧。与它说、与它笑、与它玩耍……
与山水心心相印,山的豁达就属于你,水的清澈就属于你,而你所有喜怒哀乐也将被山水收容,你们会融合在天地间,没有渺小伟大之分。
在这里,悠然地走,不追不寻,下一秒遇见什么都是欢欣。
大大小小的石头,弯弯曲曲的小溪,高高矮矮的树木,不知名的野花……漫山遍野地遇见,每一次遇见,都成了彼此眼中美丽的风景。有时驻足,有时凝视,有时一笑而过。温暖、幸福,不断蔓延,走向辽阔深远……
在这里,请放下,放下与这里无关的苦恼忧愁。不要对比谁的名誉地位更高;不要考究情感里的真与假、深与浅、谁与谁……或许世间有许多问题,但是没有一个问题是不能放下的;世间本没有那么多烦恼,很多时候是人把事情看复杂了。快乐随手可得,只要你愿意放下手中沉重的东西,就能握住快乐。
拥着山,触摸着它的灵魂。山的伟岸让人踏实。山的公平、善良、博爱让人倾情。你将心交给它,它就会好好爱你。你可以在它的怀里撒娇,做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它只会默默地笑,包容你的一切,让你不想离开它,让你走不出对它的爱;让你变成淡然沉默的山石、变成独自妩媚的野花……在这里,找不到不开心的理由。
浸着水,感受着它的心跳。心很柔软。凉凉的溪水带着鱼儿的兴奋,荡开了笑脸,你的笑脸也随之荡开。一条条细小活泼的鱼儿嬉戏着,溅起一圈圈圆圆的快乐;你走近它,它就迅速地逃开了,惹得你很调皮。忽地,你也变成了温柔恬静的溪水,你也变成了一条快乐的鱼儿。
漫步山水间,山拥着你的肩,水牵着你的手,花草倾听你的呢喃,白云跟随你的脚步,不会孤独。
顿感,山一程,水一程,犹如爱一程,也犹如人生每一个故事的历程。一路艰辛,累了肢体,流了汗水,跌倒在斜路上……一路欢欣,遇见了拾柴的老人,快活的鱼儿,可爱的小狗,惊艳的紫花……人生不过是一段段苦乐相融的历程,走过了,便收获了。
早上你来了,下午你走了。走时不带走一花一草,挥手,默念,不回头。心,特别轻,如今日的风……
(二)稻草人
有一个稻草人,孤独了很久,迷茫了很久。
此时,凉风习习,吹醒了稻草人。稻草人睁开眼睛,她冲不开记忆的闸门。她想不起自己为何成为稻草人。她的灵魂只有一半,她没有家。风餐露宿,早已成为稻草人的习惯。寻觅另一半灵魂也成为她的习惯。
稻草人拉着风的尾巴,出发。去寻一个家,去寻那另一半灵魂。
走入一条沥青路,突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单看见那一个个长得跟自己同样有着嘴脸和手脚的人,便慌了神,相似着,却又陌生着。或许曾经自己也跟他们有着相同的表情。想找一个人问话,却感到自己的语调与他们格格不入。听着自己的发音,似远离尘世伤害的纯嫩的声音,是因为从来没有受到伤害,原本就纯嫩着?还是因为受伤害太多,在蜕变中返纯归嫩了?稻草人好像根本不懂自己。许多问题总是想到一半就放弃,或许是原本弱智,或许是明智的逃避。
一直默默地走,从白天走到黑夜,始终只有风的伴随。突然,下起了细雨,稻草人张开嘴,大力吸吮着雨滴。饱了,身体恢复了能量。只是,灵魂还是那么不充实,家还不知在哪里。
忘了是怎样的姿态,躺在了一块大石上,冰凉冰凉的大石用指尖轻抚她的肩膀,一阵舒畅降临,感觉灵魂一下跳跃起来,老高老满的。好像自己的灵魂是整个,不再是一半了。稻草人惊讶这一发现,原来只需一点温柔,灵魂便可自动膨胀!她欣喜若狂,贪婪地想捉住这份感觉,让它永恒。她紧紧地靠着大石。大石是不动声色的宁静……
稻草人好像躺在自己家里,安心地睡着了。她拉着大石的手,一起攀山涉水,一起走在沥青路上,一起走入繁华的街道,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幸福着……“不要走,不要走……”稻草人突然大叫。惊醒了,原来是梦。全身发抖,一张久违的脸庞出现在脑海里,记忆的闸门打开了……所有过往汹涌而出,流入泪的海洋。原来,是长期的压抑封锁了记忆。稻草人的身体在不断变化,她用手摸自己,发现皮肤弹起来了,脉络顺畅了,跟沥青路上的人越来越神形兼似了。是因为大石,是因为大石的温柔唤醒了自己的知觉,感知了曾经的痛苦。可是,此时望着大石,她的心是甜的。
稻草人温暖的泪水湿了大石的手臂,大石轻拍她的背,像拍自己的孩子。稻草人抱紧大石,说:“我永远不离开你。”大石拿下她的手,说:“我们不能长时间在一起,我属于这个地方,每天有人累了,需要我。而我,早已习惯了给予来去匆匆的路人温暖。我觉得很幸福。你休息完了,便可以离开了。若喜欢我,便将我的温暖收进心底吧!”稻草人又痛苦地哭了,可是这痛又怎痛得过曾经的痛?如果可以忘记曾经,现在何尝不能?原来,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原来,付出可以不求回报,如大石。大石的影子微笑着走进了稻草人内心深处……
稻草人站起身,潇洒地挥挥手,离开大石,行走在一条条路上。对着路上一个个跟自己相似的人笑着。她遇见了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还有万千事物。她,边走边注视,边走边遗忘……
稻草人已然不再是稻草人,她已复活。是有肉有血、有整个灵魂的人,是内心注满了温暖的人。此时她正站在一棵大树底下,看一个白头苍苍的老人听着音乐舞着太极,一下一下,在岁月的腹中画满美好……
有些幸福,是一次曾经拥有的霎那永恒;有些幸福,是伤痕结疤后的坚强;有些幸福,是看到了美丽风景,或是成为别人的风景;有些幸福,是放开后的坦然。走在路上,望那山的安然,水的静谧,树的挺拔,花的娇媚,人亦坦然地美丽。
稻草人感觉自己灵魂已完整,她的家是任何地方。
稻草人,只是迷失时的一个名字……
(三)岁月静好
走慢点好吗?这满路的野花,我还没有看够呢,我还有好多话要跟它们说,看它们多友善,笑容多迷人。
你说这几天全都听我的,我说往东,你不往西;我说前进,你不后退。我只想你陪我一起走走看看。我走时,你跟着我走,我蹲时,你跟着我蹲;我累时,你让我靠着。俺开心了,今晚帮你做饭,不用你洗碗。
你说你对花儿没兴趣,只是喜欢看我望着花儿时的甜笑。我说如果你是一朵花,我就天天对着你笑,你听后,马上将自己笑成一朵花,我忍不住吻向你可爱的脸……
亲爱的,把我们的爱情迁移来这里好吗?这里没有繁杂的工作,没有无谓的应酬,只有你和我。把我们的爱情种在山上田野上吧,让它漫山遍野地生长。把我们的爱情晾晒在蓝天白云下吧,让它轻松自然地飘扬。我们一起看花,一起钓鱼,一起煮饭,一起漫步在夕阳下晨曦下。
我喜欢你孩子般的纯净笑容,像我刚认识你时一样。那时,没有世俗的尘染,没有势利的打扰。那时,我们的爱情像一朵花,每天绽放迷人的光彩,每天散发醉人的气息。其实,我们还是那么相爱,甚至比以前更离不开彼此。只是烦琐的生活、复杂的社会藏起了你的笑容。
我靠在你的胸膛上,你拥着我的肩,脚下的野花偷看我娇媚的笑容,自愧不如地摇着头。当然了,有爱的女人最美,花花们就羡慕吧。
我们收了几把青菜,手拉手,哼着熟悉的歌儿回家去。我们无视路人奇异的目光,像快乐的孩子。水龙头旁,我洗菜,你拿着盘子装菜;炉火旁,你炒菜,我在你背后环抱着你。我们一起煮出来的饭菜特别香。
夜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我们搬一张藤椅,坐在天台上。我坐在你的大腿上,一起看月亮数星星。你说那颗最亮的星星就是你眼中的我,永远照亮你回家的路。融融月色下,我们爱的呢喃是最美妙的音乐,唯你唯我听懂。美丽的夜晚,只想你停在此刻……
她出生在中午的12点,那时,太阳照射得无比强烈,窗外的石榴花开得正艳。正是麦收的忙碌日子,父亲看到是个女儿后,就去地里忙了,婶子大娘们窃窃私语:中午12点出生的孩子,命是很毒的。只有母亲,给她取了小名叫做石榴花,疲倦的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
她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按照农村的风俗,儿子才是受欢迎的。父亲的脸上始终不悦,在她2岁的时候,父亲答应了没有子女的她舅舅,要把她送出。开始,母亲没有拗过父亲,勉强同意了,可去了舅舅那里,她就病了,母亲得知后觉得锥心地痛,毅然把她抱了回来,父亲大怒,和母亲吵了起来,在父亲心中,有个儿子是他最大的愿望。
她的童年,被像男孩子一般养着,中式的衣服,短短的头发,只有每年5月,看着红艳艳的石榴花开,等待着生日的来临,母亲为她买件像样的裙子,她才会绽放甜甜的笑容。不知怎么回事,母亲后来先后有过几个孩子,都夭折了,而且有几个是男孩子。父亲心痛得一次次痛哭,把怨气都发在她的身上,说她的命毒,克死了弟弟。她被冤枉得咬紧了嘴唇不做声,不抽泣,任大滴大滴的泪水滚落……多少次,她悄悄在石榴树下哭泣,诉说着心事……可她是善良孝顺的,把平时发表作文所得的微薄的`稿费都为父母买了好吃的。
直到参加工作离开校园,蓄起披肩长发,穿上合体的裙装,画上淡妆,她如石榴花般奔放热烈的美才暴漏无疑,难怪一次在街上,昔日的班主任竟一时认不出她。尽管她亭亭玉立的身材,清秀俏丽的脸庞,父亲还是不喜欢她,她知道,没有儿子是父亲一世的痛,可是,这不应该怪她的,她是无辜的呀!
父亲擅作主张,把她介绍给一位有钱朋友的儿子,一个典型的公子哥,那公子被她迷人的气质吸引,十分愿意。可这一次,她懂得反抗了,就是不答应。爱情,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就像五月的石榴花,看似朵朵美丽的花,正真圆满结出**石榴的并不多。也许,美丽只是一件绚丽的外衣,真正的有内涵的东西是几番努力后的收获。
她用心做事,勤奋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爱情。她为父母买这买那,让他们体会到有女儿的幸福和快乐,好的女儿等同于儿子,比儿子更多的体贴和细腻。被她照顾得好好的父亲羞愧难当,彻底转变了观念,逢人就夸女儿的好来。
每一年火热的五月,站在石榴树下看着满树的火红,她笑着问父亲:“五月出生在中午12点的女孩子命硬吗?”父亲低着头说:“不听那迷信的说法,命好着哩!”母亲慈爱地看着她,笑容映照在一片火红里……
【关键词】《白杨礼赞》;现代抒情散文;转折
《白杨礼赞》是现代散文史中的名篇,其中应用的借物言志、象征等表达手法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同时,《白杨礼赞》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是现代散文的转折点,并开辟了新的写作范式。
一、《白杨礼赞》的创作历程
在1938年,矛盾开始了自己的新疆之行,这一旅程历时两年,在这两年内,矛盾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在事后编辑为《白杨礼赞》、《时间的记录》、《见闻杂记》等集子,西北之行给予了矛盾非常深刻的创作启发。在当时的社会,抗日战争爆发,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的优越阶层,虽然会免遭屠杀,但是往往不得已必须要迁徙到他乡。矛盾就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开始他的西北之行,在迁徙的途中,他发生了高亢的声调。
二、《白杨礼赞》的创作姿态
《白杨礼赞》并非是作者一时的感慨,而是对于自己西北之行的总结,可以说,矛盾将自己对于西北最为深刻的情感都融入到了《白杨礼赞》中。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对西北黄土高原风景进行了描绘,塑造出了白杨树挺拔、傲然的形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句话中既包含肯定,又有否定,之所以用这样的表达形式,就是为了塑造白杨树不折不饶、力争上游的形象。接下来,作者又对白杨树的品格进行了新一轮的论证,重新审视白杨树的审美趣味,他用铿锵的词句赞美白杨树,也是赞扬西北高原的抗日军民。读到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感情的荡漾,作者反复使用准确、有力的形容词释放自己胸中的情感,因此,《白杨礼赞》并不是简单的礼赞,更是作者对于情感的宣泄。
三、《白杨礼赞》中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
抗日战争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救亡精神高涨,知识分子开始走出禁锢,深入到民众的现实生活中,重新审视我国以及整个世界体系,知识分子开始分析中国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文学大众化运动发展起来,这给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白杨礼赞》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新的意象与抒情方式,在以往,很少有作家描写白杨树,矛盾当然也了解这一问题,因此,在文章中提出,白杨树并没有婆娑的姿态,但是却以退为进表现出白杨树中蕴含的新美学。除此之外,矛盾还清算了旧的美学与意象,借此表达出了白杨树的灵魂。《白杨礼赞》中虽然蕴含着矛盾的情思,但是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在这一时代下,大量新意象诞生,白杨树开始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彻底摆脱了五四后乡土文学的卑劣形象。同时,农民也开始翻身做主,作家们纷纷改变了自己以往对于农民的态度,积极从他们身上攫取时代的精神,《白杨礼赞》正是这种典型新美学的佼佼者。
四、《白杨礼赞》中散而不乱的结构美
《白杨礼赞》尽管内容广泛,联想与想象丰富深刻,并且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但是“散”而不乱。 全文以白杨为线索贯穿, 形成一个严谨美妙的整体。开篇点出白杨树“不平凡”,暗含了“礼赞”的强烈之情。 继而撇开白杨,笔锋一转而写西北高原的“雄壮”、“伟大”、及“单调”之感的“潜滋暗长”。 表面上似乎不再写白杨了,线索像是断了,其实不然,写西北高原恰恰是在写白杨,在为后文的盛赞作铺垫、设伏笔,暗中仍在写白杨。以至紧接着写“猛抬眼”见到白杨的一刹那的惊呼,感情为之一振,再次礼赞。然后又正面写开了白杨的“极普通”,于“极普通”和“不平凡”的矛盾之中,突出白杨的“不平凡”:“力争上游”,“向上发展”,“不折不挠”。 在描写白杨外貌的基础上,又由白杨展开联想——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哨兵,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意志,点出了白杨的象征意义。最后再次表达了白杨,对白杨所象征的伟大人民及其美好的精神的强烈赞颂之情。全文无一处不在写白杨,无一处不体现白杨的光辉形象。
五、结语
《白杨礼赞》从抒情开始到抒情结束,运用了很多惟妙惟肖的写作手法来形象自然地说理。抒情与说理结合后,可以直达主题,很直观地表达内心的思想情绪,也可以运用诗歌、对偶、比喻等修辞方式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同时,还要让文章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蕴涵哲理并给人一种启示。议论和抒情,常常以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并不是在一段叙述后加上一段议论,而是在特定的主题之下,将议论与抒情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郑江义.横看成岭侧成峰——作家笔下的白杨树形象浅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刘娜.情景交融 如诗如画——简析朱自清写景抒情散文的艺术美[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08)
2.有时候,我多想回到过去,去遇见小时候的自己。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阵叹息。
3.五月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季节。一切都在肆无忌惮地疯长,尤其是那夏天的绿色,又浓又深,霸占得漫山遍野,虽然是映衬着花朵,但事实上却是绿肥红瘦。雨后春笋一夜间冒出大地,竹子快速成长,关节胀得直响,原上芳草萋萋离离,林间参天大树又增加了一圈年轮。
4.五月的阴雨,五月的沉寂,五月的懒散,五月的忧郁,皆因等待而生,也会因等待的不断更新和不断加长,而变的有滋有味,可怜可爱起来。
5.不喜欢你的人,看你全是缺点。喜欢你的人,连缺点都看成优点。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吗?不需要辛苦的改变自己,只要去找个爱你的人就可以。不用减肥,不要节俭,不要扮温柔。我们不需要取悦全世界,只要在一个人眼里完美就好了。
6.感情被懂得是一种幸福,等待着被懂得是一种孤独!
7.五月绝不止是单调的燥热。
8.五月是个变化多端、日新月异、波澜壮阔的季节,它一直都在上演着振奋人心、波澜壮阔的历史。人生之中也有同样的夏天,现在的我们正处于这样的夏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要珍惜当夏时节,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人生变地更加绚丽,去迎接丰硕的人生秋天。
9.五月,行走在夏天里,望天边云游,赏百花清幽。
10.五月的雨下得很安静,有点夏天的味道,来的没有一丝声响,玻璃窗上便缀满了水珠,那不是整合的珍珠,而是散落的精灵。
11.一个人虽然自由,但两颗心却很温暖。
12.路旁遮阴的钻天杨,田野上一望无垠的葡萄架......五月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绚丽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吸着花蜜,辛苦地飞来飞去。
13.人生就象饺子,无论是被拖下水,扔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浑水就不算成熟。
14.美丽的春姑娘微笑着带着她那温柔的倩影悄悄地走了。强壮的夏小伙来到了我们身边。
15.五月的日子是明亮的,早晨刚起来,觉得一切都是静默的,天籁轻响。太阳出来的时候,小区的花草都带着露珠,显得绿意盎然,在阳光下生机勃勃。仰望天空,大片大片的云朵
16.五月的`那种让人无法躲避的闷热,真使人头痛,不论你走在烈日炎炎下的大路,或是已进入树木、房屋的阴影;不论是在早晨还是在傍晚,那暑日的热总是伴随着你,缠绕着你,真让人心烦。
17.五月的榴花已落幕成球,五月的月季便又绽开了笑颜,她似乎忘了上次跌落时的惋惜,竟没有发觉在五月太阳的炙热里会灼伤手臂,笑谈着踏进栅栏里。
18.石榴坐在五月的枝头,收起五月的芬芳争妍,在骄阳下用流光溢彩编织膨胀饱满的梦想。
19.五月的气息在这座城市里弥漫,热气席卷了整个城市的上空,而我却感觉不到热气的存在。我知道,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忙碌,才让这城市更加喧哗。
20.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始。
21.五月的脚步从我心里走过,从每个人的心里走过。
22.想念一个人,不需要语言,却需要的勇气。当你看着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独自品味孤独的时候;当你静坐一隅,默默的感受心里那份惆怅的时候。你会感悟,想一个人会多么寂寞,念一个人会多么心痛,想念一个人的夜会多么寒冷。想念一个人有时也许会面带微笑,但你的心却会流泪。
23.五月天,苜蓿香花满山飞,野果漫山挂青涩。守望麦田黄浪花,喜悦洋溢自农家。每到五月天,就想到小麦快要黄的时候,孩童时代花蝶之下的追逐,嘻戏,赤着脚丫踩在柔软的沙滩上,阳光的河水中滑着一群泥鳅般的伙伴,还有讨人十分喜爱的小松鼠一直相伴着整个夏天,玩耍中的这一切都烙印着童年的笑容。今天回想起,内心深处总觉得有一股热血澍湃的激动,好似要跳出年轮的胸膛。而我的心随着回想紧紧地拴住了故乡。是的,快乐与苦涩,人的一生,永远走不出童年的成长。
24.人,要学着承担。当自己一天天成长,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也愈来愈多。
今年的五月,我来到了美丽的乡村,五月的乡村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美的了,那里到处有鲜花、嫩草和湖水,迷人极了,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我来到湖边,湖里的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鱼小虾呢!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果是夏天,村里的孩子们在湖里游泳,是再好不过的!
岸上有许多麦穗,每根麦秆上都擎起了麦穗,那麦穗很丰满,每一粒都像要爆出来似的;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每个麦穗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随风摇曳。那辽阔无垠的麦田,正在茁壮地生长着,麦子成熟了,农民伯伯们扛着锄头到麦田里收割成熟的麦子;男男女女都不怕热,头顶着烈日收割着,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中出的麦子熟了,心中有股说不出的荣誉感,所以,顾不上天热,也不顾擦一把汗,只为早点把麦子收完,拿到晒谷场晒好!
7月17日至8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 2004年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首轮揭幕战中逼平巴林队,而后一路过关斩将,力克印尼、卡塔尔、伊拉克,杀进半决赛。在8月3日晚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的半决赛中,中国队与伊朗队在 90分钟内战成1:1,30分钟的加时赛双方依然未分高下;在残酷的点球大战中,中国队在肇俊哲先失手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先是利用对手击中横梁将比分战平,其后刘云飞将伊朗队第五个点球扑了出去!中国队一雪十年不胜伊朗之耻辱,点球4:3(总比分5:4)击败伊朗晋级决赛!著名体育记者李承鹏就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网评。下面是网评文本原文:
李承鹏:给小说一个光明的尾巴 国足将修成正果
http://spots,sina.com.cn 2004年8月4日9:21 新浪体育
关于这场耗费了中国球迷太多荷尔蒙的比赛,阿里汉的用词远比他的用兵更加生动:“这是一部小说,跌宕起伏的小说。”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场被迫互射点球的比赛描绘成一部很西部牛仔风格的小说,那么我们拥有了一个《艮好的开头,并正向一个很富想象力的结尾奔去——工体那个男中音在说:公元2004年8月7日,决赛!
点正?正点?第五轮的点球在徐涛撕破声带的一声大叫“往前压”中,在刘云飞子弹般截杀另一颗子弹的电光火石中,一个几近子夜的故事就发生了,你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东道主巨大的气场中发生的,也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主裁判宽严皆误的判罚中发生的,因为它发生了,所以它发生了,我并不认为中国队打出了宏大叙事般的气势和内容,70分钟11人打10人,120分钟1比1,阿里汉飘忽得近手“忽悠”的行兵用人,离了郝海东就不知道对手球门在哪儿——中国队其实还是那支中国队,并不因为子夜时分发生过一场拔枪对射的动作戏而成为盖世英雄,但中国足球的命运却开始了某种变化——至少这样的结果让你觉得生活在某些方面变得“点正”,中国足球在某个时刻变得;“正点”!
已经平了历史上的名次,刘云飞那一扑将中国足球推到一个命运的关口:是创造历史,还是重复历史?这真是一个问题,重复历史就是没有历史,因为中国足球就是这样一个轮回的怪物,像轮子上的小白鼠上上下下辗转腾挪,但永远不能突破命运(2001年除外)。
谁还会怀疑中国队能击败宿敌日本,让我们的民族气节在不抵制日货的情况下也有一次图腾。一切可能回复到2001年10月 17日五里河的光景。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让幸福的河流洗濯我们的臭脚。
文章不长,却激情澎湃,把每个中国球迷的感受抒写得淋漓尽致,读来如饮醇酒,如饕大餐,幸福的滋味流遍全身的每个细胞。但有人却认为,当下的竞技体育评论“杀气”太重,不够客观,胜利了把人捧上天,失败了把人一棍子打死。笔者却认为,体育评论,特别是竞技体育评论,虽然不能太过偏激,但也不能冷淡得像一杯白开水。否则,就会失去那些大赛之后需要感情释放的读者、观众和听众。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成者为王”,这也是它的残酷性之所在。因此,体育迷(当然也包括体育评沦员)对自己祖国的运动员和运动队胜利的欢欣和失败的伤心之情就不难理解。一句话,激情文字正是热爱体育的当代读者的需求。
上引文本,“情”之倾表,不是声嘶力竭、直不转弯的叫喊,而是用各种修辞技巧盛装渲染,表情抒意,达到很高的语言艺术境界。下面对文本中的各种修辞手段作一归纳。
1.仿拟
仿拟是一种巧妙,机智而有趣的修辞格。它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词。仿拟是当代新闻报刊运用得最为普遍的修辞手段之一,笔者曾将其类分为5种:仿音,仿外,仿古,仿广告用语以及仿流行用语(《新闻知识》,2003年第5期,39页)。上举例文中有两处仿拟:
①已经平了历史上的名次,刘云飞那一扑将中国足球推到一个命运的关口:是创造历史,还是重复历史?这真是一个问题……
②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让幸福的河流洗濯我们的臭脚。
这是两例典型的仿外的例子,仿拟的都是外国著名人物的名言。例①仿拟的足莎土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that is a question.(是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就笔者阅渎报刊的经验来看,哈姆雷特的这句话似乎被中外记者仿拟得最为频繁。例②仿拟的是古希腊圣哲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里,文本作者“反弹琵琶”地反话正说,表达了中国队再次战胜日本队夺取亚洲杯冠军的强烈愿望,用得恰到好处。
2.借代
借代的修辞方式是故意不用需要说明的人或者物的名称,而是借与该人或者物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即借乙名代甲称。例文中有两处运用了借代:
③关于这场耗费了中国球迷太多荷尔蒙的比赛,阿里汉的用词远比他的用兵更加生动:“这是渊部小说,跌宕起伏的小说”……
④……我并不认为中国队打出了宏大叙事般的气势和内容,70分钟11人打 10人,120分钟1比1……
例③中的“荷尔蒙”本为生物学术语,由英语单词hormone音译而来,指激素。由于人一激动,体内激素就会增加,因此作者巧妙地借用“荷尔蒙”婉指“激动”。例④中的“宏大叙事”是西方文论的一个时髦新词,指描写重大题材的叙事方式或文本,这里借用来喻指犹如重大历史事件那样波澜壮阔的场面。
3.转品
-:
汉语修辞系统里的转品,指词性的转换。转品是一种词的活用,能给读者以新鲜感。例文中即有一例:⑤……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场被迫互射点球的比赛描绘成一部很西部牛仔风格的小说,那么我们拥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并正向一个很富想象力的结尾奔去……
例⑤中的“西部牛仔风格”,由于前面有个副词修饰语“很”,因此临时由名词短语变成了形容词短语,喻指踢点球的双方队员像美国西部牛仔那样刚强、剽悍。
4.造词
体育新闻评论与报道是新词产生的肥沃土壤。体育记者为了表意的需要,常常杜撰新词,或者旧词赋新义。请看下面的例子:
⑥点正?正点?第五轮的点球在徐涛撕破声带的一声大叫“往前压”中,在刘云飞子弹般截杀另一颗子弹的电光火石中,一个几近子夜的故事就发生了,你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东道主巨大的气场中发生的,也不要管它是不是在主裁判宽严皆误的判罚中发生的,因为它发生了,所以它发生了……
⑦……阿里汉飘忽得近乎“忽悠”的行兵用人……
例⑥中“点正”,是个临时造词,指守门员刘云飞站位正好,不左不右,扑出了对方的射门,同时还寓含“运气好”的双关意义。“正点”是旧词生新义,这里不指车船按时出发或到达,而是指中国队的胜利来得及时。“气场”是合成词,由“势”“场面”的前半部分组成。例⑦中的“忽悠”,本不是新词,原是方言词,意为“晃动”,此处被作者赋予了新义,是“飘忽”的同义词,用以强调“飘忽不定”。
原野里到处都是浓阴,金黄色的油莱花谢了,结出了密密层层嫩荚;黑灰色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手指一样豆荚;嫩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N子。水稻田换掉了淡绿色的刚装,每根秧苗都直直地坚挺在水中,一排排秧苗宛如谱子上的线框,一阵风吹过,她们好像在跳起来幽美的民族舞蹈。
走入乡村,我看到了一条小河,里边的溪水,叮叮咚咚一年在唱着幽美的轻快的曲子。来到下午或中午,隔三差五的能够看到一群小孩子在溪里游水或者一个老渔翁在岸边垂钓。
在乡村的屋边踏过,你毫无疑问会看到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雏鸡在竹林中寻食或者看到一条小狗威风凛凛的立在门口扑点,若是有一个路人回来,那他一定会被狗的叫声吓得一溜烟就不清楚跑去哪了。
在下午时,我还在追着母鸡时,一不小心就跌倒在青石板道上,十分痛,然后我又站立起来追它。过了一会儿,就变成了它追我,我勤奋地在前面跑,它急急忙忙在后面追,之后我走不动倒在地面上,Y果被他的三只脚爪抓了一下,我脸部出F了三个大疤痕,而它呢大喊了一声,仿佛想让全世界都了解,它击败了我这个比它大而比它强大的人们。
有一次在它生完蛋了时,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它窝前,用手轻地塞进去,提前准备要拿它的蛋,殊不知,把我它那有灵气的脚爪给遇到了,它一下子吓醒了,我看到自身被发觉就用自身最短的时间拿了蛋跑到屋子里来到。哪个生鸡蛋在我手上温暖的,觉得很舒服。而那只母鸡在门口嘎嘎嘎地叫,仿佛在说:“还给生鸡蛋”。
【五月的乡村抒情散文】推荐阅读:
五月的鲜花经典散文11-15
乡村的夜晚写景散文11-17
五月的句子11-19
五月加油的句子07-06
五月初五祝贺端午的话09-23
五月的田野教学课件11-09
乡村到哪里去了散文随笔07-28
《五月的声音》的观后感07-06
五月赞美母亲的作文600字07-17
五月你好的唯美祝福语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