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原因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超载原因(精选8篇)

超载原因 篇1

作者:那木吉拉苏荣

时间:2007-5-31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呼伦贝尔草原上“超载过牧”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超载过牧”对草原生态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超载过牧”和哪些人在“超载过牧”,笔者于2006年4月19日至22日,走访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的16户牧民和4户非牧民居民,做了实地调查。通过以下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对呼伦贝尔草原的保护和利用有了新的认识。

案例调查之一

1.调查对象为当地牧民、牧业大户,新巴尔虎左旗乌布日宝力格苏木乌兰诺尔嘎查牧民A。

2.调查时间为2006年4月19日。

3.调查内容及调查情况

(1)A家,2005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为4100个羊单位,年末存栏数为2950个羊单位,是一个达到规模经营的牧户。

(2)A家于1996年划分到草牧场6000亩,承包期为30年。因为近几年牲畜头数增多,自家承包的草牧场不够使用,所以他们每年租用其他牧户的草场,达到“草畜平衡”要求。以2005年为例,租赁他人草牧场2万亩,为草牧场原使用者一次性预交了三年的租赁费12万元(每亩草场每年租用费2元),临时草场使用费8000元,夏营地转场费用1.5万元,打储草费用7万元,围栏草场投入2万元,以上支出合计23.3万元。

(3)A不惜重代价,严格采取保护性生产措施,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实施循环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备好棚、水、草和动力设备及生产生活用机械设备,提高了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合理组群,适度规模经营,走夏营地放牧160天、舍饲30天、游牧转场175天左右,采取了“逐水草而牧”和季节性舍饲补料等“草畜平衡”的综合型措施。三是严格淘汰劣质牲畜,注重选种选育,提高了畜产品质量和产量。四是加强防疫措施,以畜产品安全为保障,瞄准市场,集约经营,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关系。五是诚信交友,拓宽流通渠道,带动牧民群众进入市场,提高了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商品化程度。

(4)A采取“草畜平衡”综合措施以后,实现了保护草原和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双重目标。以2005年为例,A的家畜平均草场面积为18.0亩/羊单位,符合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草畜平衡标准”。

(5)关于“超载过牧”,A认为:一是外来人口的猛增,给草原牧区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造成了“超载过牧”。近20年间,乌布日宝力格苏木人口增加了两倍还多,而草原的可利用面积却减少了1/4左右。二是不顾草原生态基础,开垦种地,破坏生态,减少放牧场,加剧草畜矛盾,是“超载过牧”的直接原因。三是不尊重草原牧区生态基础特点,定居或围封,使草原局部压力过重,水、草、畜失衡,造成了“超载过牧”的结果。

(6)关于谁在“超载过牧”问题,A认为:牧民最热爱草原,牧民最不愿意看到草原遭到破坏;没有草原,就没有草原牧民的一切。牧民要过上富裕生活就得靠草原多养牲畜,没有草原就不能养好牲畜,这个道理牧民最清楚。所以,牧民绝不是“超载过牧”者,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牧业大户,知道怎么保护和利用好草场。真正依赖草原生存的人绝不会去破坏它。只知道从草原上获取利润的那些人,他们不知道珍惜和爱护草原,经常“超载过牧”或挖药材,进行掠夺式经营。

(7)关于怎样“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草原”问题,A强调:一要坚决退耕,还我草原;二要合理配置草原资源,以牧民联户的形式整合草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牲畜资源等,实施资源互补的节约性措施,“逐水草而走”,“草畜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保护水资源,接住天上水,节约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四要适度利用草原,适度利用是草原保护的最好措施。现在搞禁牧、休牧,实践证明这个措施不怎么好;牛羊走动,适度踩压草原,使草籽入土、吸收水分,对牧草生长有好处;牛羊的粪便是天然肥料,适度放牧是自然调节牧草种类和长势、提高草地生产力的一种好办法。没有牛羊、没有牧人不叫草原,这样的草原不可能有百花争艳、水草丰美的自然景色。

调查之二

1.调查对象为外来的非牧民户,占用牧民草场达15年之久的原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供销社下岗职工B。

2.调查时间为2006年4月20日。

3.调查内容及调查情况

(1)1992年B与原阿木古郎宝力格苏木伊和库仁嘎查牧民D口头协商,支付1000元购买了D在伊和库仁嘎查放牧场上私建的30平方米土坯小屋。

(2)B以购买的土坯小屋为居住点,开始了畜牧业经营活动,采用掠夺式生产经营方式,无偿使用嘎查牧民草场至今。

(3)B除在起步时购买少量牲畜外,没有其他任何投入。从1992年至2000年的九年间,他每年饲养大小牲畜400余头(只),年均出售牲畜170头(只)左右,获纯利约24万元;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间每年饲养大小牲畜600余头(只),年均出售牲畜270头(只)左右,获纯利约26万元。15年间B从这片草原上获得了近50万元的纯收入。

(4)按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草畜平衡标准”规定,B饲养这么多牲畜每年至少也要使用1.5万亩草牧场;应租赁使用的1.5万亩草牧场,按最低标准收费,每年的租赁费3万元,15年的租赁费合计45万余元。

(5)B无视各级政府保护草原的有关规定,采取掠夺式经营活动,损害了周边牧民的利益,使本来松散、无力的嘎查管理更加混乱,草地产出率逐年下降,对草原生态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B和被调查的伊和库仁嘎查的部分牧民认为,“超载过牧”是牲畜多,放牧场不够用造成的。

(7)B和被调查的伊和库仁嘎查的部分牧民认为,“超载过牧”的是大户,他们的牲畜多。

(8)B和大部分苏木所在地居民户认为,他们为牧区建设曾经做出过贡献,现在下岗没有工作了,应该有草场,不给他们划分草场不公平、不合理。

调查结论

1.“超载过牧”是草原牧区人口猛增,草场压力过大的结果,牧民是“超载过牧”的直接受害者。

2.产生“超载过牧”的原因很多,但是人们对草原生态基础和草地养育能力认识不够,无限制地索取是“超载过牧”的根本原因。

3.把生存希望全部寄托在草原上的牧民,认为草原的兴衰决定着他们的命运。所以,牧民是热爱草原的,理解“草畜平衡”的必要性,并积极采取“草畜平衡”措施。

4.只知道从草原上获取利益的外来户,对草原从来就没有什么感情,不懂得为什么要去保护草原和怎样才能做到保护草原。

5.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牧区的草原是按照国家的政策,嘎查所有、牧户承包使用的集体所有土地。有些地方领导对国家土地政策理解不深,把握不准,没有按政策办事,随意把草场划分给外来居民户和其他非牧户,默认或支持侵占牧民利益的行为,使草场纠纷矛盾加剧,引发了影响牧区稳定和发展的潜在隐患问题。

关于稳妥解决“超载过牧”问题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清理非牧民占用牧区草场和依法规范草场使用权流转的意见》(内党发[2003]3号)文件精神,巩固“呼伦贝尔市清理党员领导干部占用牧区草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严禁外来人口进入我市牧区从事简单种植和养殖活动,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继续做好“清理非牧户占用牧区草场”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在牧区的政策。

2.学习宣传《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使制度约束和牧民的自觉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草定畜”。

3.正视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生态基础,关停污染厂矿企业,保护水资源,保障草原水系生态和牧民生产生活安全,退耕还牧,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4.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以呼伦贝尔地方优良品种为重点,选种选育,加强和巩固家畜改良工作成果,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效减轻草原生产压力。

5.依法确认集体所有草原权属,实现牧户自主自愿的联营,整合草原、牲畜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专业化配置,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优化经营模式。

6.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意识,传承草原畜牧业思维方式和生产技术,广泛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新型牧民,提高劳动者素质。

7.拉长畜牧业产业链条,强化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拓宽草原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门路,减少人口压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8.解决“超载过牧”问题关键在领导,领导能够认识草原生态基础问题,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准确把握生产环节上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就能解决好“超载过牧”问题,实现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超载原因 篇2

1 超限超载的危害

1.1 交通事故频发

超限超载会使汽车发动机、轮胎、转向盘、制动器等负荷过大,每当车辆制动或下坡时,车辆的机械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大大降低,极易发生车辆爆胎、断轴、制动失控、侧翻、撞桥等情况,加上中途颠簸、占据路道、车身障目、夜间行驶等因素,极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据北京市交管局事故处统计,2006年1~8月,北京市共发生货车交通死亡事故210起,死亡257人,货车超载肇事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30%以上,占货车事故的55%以上,造成的损失占事故损失的50%以上。至于客车超限超载,由于车内人员拥挤,不仅造成通风通气不畅,而且在紧急情况时也加大了乘客的逃生难度,容易造成车祸。

1.2 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当前,我国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运输市场运力远远大于运量,在这种情况下,车主们只有做到整体调节、积极协商才有可能逐渐化解矛盾、消除弊端,从而获取“发展红利”,达成“互惠共赢”。然而,现实是恶性竞争,超限超载横行,不仅进一步加剧了运输市场的供需矛盾,搅乱了客货运输的市场秩序,而且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我国道路货运价格的长期低迷。一些企业因为利益驱动,非法改换原装车辆,擅自增高槽帮,增加轴重,增多簧片,忽略了市场需求,偏离了市场方向,也大大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向规模化、规格化的健康发展。

1.3 经济损失严重

超限超载不仅使个人财产遭受损失,而且会严重破坏公路,一些路桥运行时间不长即出现裂缝、坑槽、沉陷、拥包等现象,对公路桥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交通部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在100%超载时通过沥青路面1次的破坏力,相当于标准车辆通过256次;通过水泥路面1次,相当于标准车辆通过5 500次。一条设计使用寿命15年的公路,如果行驶车辆超载1倍,其使用年限将缩短一半;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因为不堪重负,也容易发生系统瘫痪,这还不算国家每年为此必须投入修缮维护的巨额费用。超限超载还必然导致交通规费的流失。我国交通运输的养路费、管理费和通行费等目前绝大多数省份还是按照车辆核定的吨位来收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部分不会纳入规费标准而成为交通规费一个漏洞,而且超限超载车辆往往只能以一二十公里的时速爬行,大大降低了公路的实用功能和车辆的运输效率。

1.4 引发环境污染

超限超载货车通常是一条条长龙,群体出动,浩浩荡荡,不仅造成公路桥梁倾轧毁坏,而且排出大量废气,产生巨大噪声,尤其是煤炭、砂石、液剂等原料沿途洒落,使灰尘漫天飞舞,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超限超载车辆因为体积庞大、车身偏重、行驶缓慢,极易引起长时间、长距离的交通堵塞,不仅扰乱了运输市场的经济链条和交通秩序,而且损害了交管部门的对外形象和执法权威,对我国的投资环境也是一大侵害。

2 超限超载的原因

2.1 根子在市场,经济利益左右全局

超限超载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运力过剩,再加上利益的驱动。目前我国运输市场门槛偏低,车辆运力增速偏快,造成运输市场的相对过剩。整个市场缺少有效的规划引导和有力的调控管理,无序竞争带来运费偏低。同时整个运输市场缺乏统一的经营模式,运销难以形成规模,中间环节多,大量利益被层层盘剥,尤其是煤炭、矿石等大宗长途运输利润非常少。生产者、消费者和运输者因为利益,拼命超限超载。

部分群众对超限超载违章和治理超限超载的意义认识不足,法制观念低下,也是超限超载产生的主要原因。他们在各种费用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超限超载降低运输成本,从而获取暴利。一些汽车生产厂和大大小小的汽车改装厂在利益驱动下,为迎合一些车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对出厂车辆“大吨小标”,或同种车辆标定不一,甚至在出厂合格证上挖空心思、大做文章。同时一些专做“小改大”的车辆改装厂应运而生。汽车生产企业不生产“大吨小标”车,车就卖不出去。

2.2 关键在治管,运行机制不尽合理

机制落后、管理混乱是超限超载屡次升级的关键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公路收费站点设置过多,加上油耗费、维护费、通行费、管理费、附加费等费用,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运输业户往往铤而走险,用超限超载赚回的钱补足运输成本。现行交通方面的法令法规长期滞后,传统的按照车辆类型计收通行费的方式让超限超载车辆有机可乘。而且以往采取罚款放行的治理办法不仅不能治本,反而会使运输行业陷入超限超载罚款、越罚越超的怪圈。同时各部门缺乏配合,难以形成长效机制。一些地方的路政和交警队伍管理不严,执法水平不齐,管控查处不力,存在着重复罚款的现象。

2.3 阻力在地方,职能部门难尽其力

层层保护是超限超载现象屡禁不绝的直接原因。由于超限超载问题日趋严重,公路告急、桥梁告急,然而一旦采取行动,马上会遇到重重阻力,条条限制。由于超限超载直接关系到一些地方和车主的利益,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治理起来非常困难。而且不同管理部门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惩治所依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尽相同。

3 超限超载的治理

超限超载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在道路运输秩序上的一种反映,直接与一些地方和行业的经济利益相关,涉及到车辆生产、运输市场、收费政策等许多问题,要彻底根治超限超载问题,必须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从法规制定上、从机制改革上、从源头治理上,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3.1 出台道路运输方面的法规,使治超有法可依

以往对超载的治理往往不能坚持到底,经常是治理完后超载现象依然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律首次将超载明确列为违法行为,并标明处罚额度的下限与上限,还对促使驾驶员超载的责任人及民警执法纠正违章都有具体规定。为此,执法机关应严格执法,使车辆使用环境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不断改善,并应坚持下去,使车辆生产企业能够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不是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盲从。国家也同步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这就为今后打击车辆超限超载行为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为规范客运货运市场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今后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办法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普及宣传,不断提高经营者、运输者、执法者的认识水平、法律观念以及守法、正确执法的自觉性和约束性。同时,还应出台一些优惠的收费政策和行内条规,用宏观调控和法律杠杆的方式降低货车规范经营的经济负担,鼓励效率高、污染少的重型车辆,尤其是不超限超载的大吨位车辆的运输,引导整个运输市场健康发展。

3.2 改革收费办法,使治超有尺可循

目前,车辆的通行费、养路费占货车所有运输成本的30%以上,尤其是现在很多地方仍然按照车辆的核定吨位逐量收费,不利于重型车的发展。今后应考虑在通行费的征收上采取按实际载重质量收费。计重收费采用多拉多缴,违者重罚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超限超载车辆,而且可以更加公平地体现市场机制。现在车辆运载货物,无论轻重远近、起运停歇,养路费一样交,管理费照样收,在这种“大锅饭”的背景下,只要超限超载所付的处罚成本低于超限超载获得的利益,超限超载现象就会继续发生。实施燃油税法可避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较好地遵循经济规律,维护业户的利益。同时推出一系列标准,如规范车辆技术、制定治理超限超载的统一标准,界定汽车负荷的理论和实际数据标准并建立市场准入、推出机制的运输标准等,真正使治超有尺可循。

3.3 加强超限超载运输源头的管理,使治超有措施可行

1)运输市场方面。

加快扭转当前市场混乱的局面,加强运销的宏观调控,使其比例协调;继续做好收费站的清理整顿工作,适当调整不同类型公路的规费征收,使其成本降低;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产销直接见面,运销扩大规模。

2)制造企业方面。

从汽车的生产改装、牌照发放、年审使用等环节加强对汽车行业的管理,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制造货车,严禁非标准车出厂;逐渐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的步伐,发展集装箱运输车、厢式货车、甩挂运输车等先进的道路运输车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制造货车时安装超限超载自控装置,使想超限超载的货车在开始装载时就无计可施。

3)业户货主方面。

加大执法监督和处罚力度。处罚只是治超的一种方式,还需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防患于未然。

3.4 加大部门联合执法的力度,加强治超执行的可操作性

超限超载现象受交通、公安、汽车生产企业和运输市场等多方面影响,仅靠公安和交通部门很难得到有效治理,必须跨部门、跨地区协同合作,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由政府领导,公安牵头,各职能部门充分调查论证,统一步调,协商一致,制定出一套严密的、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整治方案,提高其执行中的可操作性。要尽快规范和统一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促进全国道路的收费联网,以实现网络化的商业运营。对于运量大、附加值低的区域,以及煤炭、矿石运量较集中的路线,在不可能建设铁路的情况下,应建设公路货运专道,供轻微超限超载车辆通行。相关部门之间要按照各自职责明确分工,避免相互推诿和重复执法。对于一些乱收费、滥罚款、收黑钱、放超车的现象,一经查实,应严肃处理。此外还要加强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县的联动,进一步强化集中治理超限超载违章的气氛,努力减少地区之间治理工作上的脱节。

4 结束语

整治“超载超限”是个系统的综合工程,各管理部门的横向管理要衔接,纵向管理的渠道要沟通,地方保护主义要取消。必须使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综合手段从源头根治,依法行事,并深化交通(道路和车辆)税费改革,如用“燃油税”取代“养路费”,落实《公路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运行,严格地方执法,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摘要:交通运输超限超载危害巨大,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文中从交通事故、交通运输市场、经济效益以及环境等方面介绍了交通运输超限超载的危害,从经济利益、市场运行机制、职能部门等方面介绍了交通运输超限超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理超限超载的措施。

关键词:超限超载,危害,原因,治理

参考文献

[1]陈忠富.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04(5):33-34.

[2]种曼婷.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对策[J].综合运输,2004(2):54-56.

[3]贾岩,陈志刚.对治理超载超限运输政策的几点建议[J].商用汽车,2004(1):12-13.

[4]张静.论政府在治理公路超载超限运输中的作用[J].山东交通科技,2004(1):24-26.

[5]邵迈,蔡少渠.治理超限超载运输的现状与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4(9):8-9.

超限超载工作方案 篇3

为确保交通安全运输,保护现有公路完好,根据《怀化市治理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工作暂行办法》(怀政办发[2013]17号)《怀、化市治理车辆违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怀政办发

[2013]19号)、《怀化市治理车了违法超限超载货运源头管理办法》(怀政办发[2013]18号)及县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

一、治超目标

严格执行《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超运输办法》及宝鸡管理处文件要求,确保本项目所有运输车辆不超载超限,确保不破坏地方公路桥梁,确保交通安全。

二、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治超领导小组,在地方交通部门指导下,负责本项目所有运输车辆的管理。

组长:赵利坤 副组长:周宗学刘继文

组员:邓建伟李志平邓沧海党永彦赵洪杨宾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源头监管力度

各有关部门及人员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努力将车辆超限超载问题扼制在源头、解决在苗头。

1.加强对料源装载的监管。项目部将加强跟各材料供应商的联系、加强对土方施工队伍的运输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装载吨位,杜绝超载超限车辆上路,同时在各收发料场设置过磅措施或实施

专人监管,对超限超载车辆不予收料或发料。

2.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管。建立驾驶员信誉档案,对超限超载的驾驶员按照规定给予处罚,对外来货源驾驶员将通知货主给予处罚。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驾驶员将通知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3.加强对车辆的监管。对无牌无证车辆杜绝进场,同时加强对地方交通部门的联系,依法上报处理。

4.各材料运输车辆严格按照地方道路管理部门批复路线进行材料运输,杜绝擅自更改路线现象发生。

(二)实行重奖重罚,落实责任倒查制度

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发现上路的严重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不仅项目部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依法报送地方交通管理部门,追究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治超氛围

项目部将继续加大对治超宣传工作,注重治超工作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点对超限超载的危害、国家和省市的治超政策及法律法规及重大举措进行宣传,公布违法违规车辆和名单。

运输车辆超限超载 篇4

据了解,针对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现象,早在,原交通部就出台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20第2号令,简称2号令),对大型物件运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随着运输需求的增多,超限运输审批的局限性、不便民等问题日益凸显,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

此次修订后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分五章,共五十五条。与原2号令相比,修订后的《规定》统一了超限认定标准,优化了大件运输许可流程,加强了对大件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管理,规范了对违法超限运输行为的处罚等。

“其中一个大的变化就是,超限超载标准比以前更加严格。”广西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六轴车车货总重不能超过55吨,一些无法分拆确实需要超限超载运输的货物,需要经过交通运输部门审批,获批后才能在规定线路和规定时间内上路行驶。如今的《规定》明确,六轴货车车货总重不能超过49吨。

此外,对于超限超载的处罚也更加严格。《规定》对于尺寸超限以及重量超限的违法行为,根据违法行为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明确了处罚自由裁量权。其中,尺寸超限的,按照超限程度分别处200元以下、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重量超限的,明确了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的标准。车货总质量超过限定标准,但未超过1000千克的予以警告;超过1000千克的,每超1000千克罚款500元,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可以说大大增加了超限超载车主的违法成本。”南宁公路部门的一名执法人员介绍,此前交通运输部门超限超载处罚都是根据《公路法》来执行,各省市自治区则根据《公路法》出台处罚标准。如一辆车货总重不能超过40吨的四轴车有了超载行为,广西目前的处罚标准是超载50%罚款2500元,超过50%罚款3500元。而按照《规定》的处罚标准,四轴车超限超载20吨,每吨罚款500元,罚款总金额就已经达到1万元。

车辆超载整治工作措施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 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30号)和交通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 〕596号)精神,形成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全面治超的网络,在政策制定、站点建设、信息化水平提升、执法方式转变上实现我市治超工作新突破。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联动、严格执法、源头监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的原则;坚持路面专项治理与源头长效治理相结合,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文明执法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强化治超联动机制建设,加大路面、源头两个方面治超力度,研究解决非法改装、农用车超载等问题。2011年全年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下,货源单位超限超载车辆出场率控制在10%以下。

四、工作措施

1.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治超综合领导机制。通过加强治超考核、完善治超法规等,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各个部门在治超工作中的责任分工,提高治超工作合力。完善我市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发挥我市治超办综合协调作用,落实月度治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治超联动长效机制。强化基层交管站货运管理职能,加大源头治超力度。

2.完善治超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完善治超制度体系,根据7月1日实施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明确交通、公安、质监、农机等相关部门职责,建立治超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为治超工作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3.完善抄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突出抓好相关部门对抄报单位的处理反馈工作,做到每个抄报案件都有处理结果、有反馈,提高抄报制度效力。对列入治超黑名单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严厉处罚,切实消除超限超载侥幸心理。

4.进一步完善治超统计、监测、考核、奖惩制度。建立治超工作基础台帐,统计治超相关工作数据,监测超限超载形势,提高治超工作科学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完善治超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采取各种经济、行政手段,强化治超工作约束,实现奖优罚劣,促进治超工作良性发展。

5.提高治超工作科技化水平。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科技手段,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加强治超站点标准化建设,特别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到科学取证,文明执法。加大源头治超科技投入,配置相关科技设备,提高源头治超管理水平。

五、组织机构

市政府成立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组,下设源头治理工作组和路面治理工作组,具体人员名单见附件。

六、工作职责及分工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分别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交通、公路部门

1.组织公路路政、运管执法人员,联合公安部门开展货物运输源头及路面综合执法,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

2.派驻运管人员进驻监管的重点货源单位,在源头开展运输装载行为的监管和检查,防止车辆超限超载,整顿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3.以国家Ⅱ类治超站为依托,在省道干线公路出入口和检测站点设立超限超载车辆认定标准、标志和限速标志及引导标志,负责稳重检测、卸载和卸货场站管理,做好治超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

4.加强公路运输市场的监控跟踪,防止运输企业和车主因一时抵触而引发的集体罢运。要制定应急运输保障预案,做好治超期间的紧急运输保障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和优化运力结构,引导和鼓励运输户采用符合规定的集装箱、封闭厢式货车等运输车型。

5.将路面执法中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通报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非法改装、拼装车辆查处工作。

(二)公安部门

1.加强车辆登记管理,禁止非法和违规车辆登记使用;依法查处阻碍源头治超等违法犯罪行为。

2.安排专人参与固定治超检测站和流动检查点的治超工作(每班不少于2名公安干警,其中至少1名正式干警),负责指挥引导超限车辆至检查点,负责维护治超检测站点的交通及治安秩序。

3.组织交警开展路面执法,依法查处超载等违法行为。依照《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违法超载未达30%的机动车驾驶人给予2分的记分处理,对违法超载30%以上的机动车驾驶人给予6分的记分处理。对记分累积超过12分的驾驶人依法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并按相应法律法规处理。

4.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规定,准备足够的警力,防止治超过程中发生的堵塞道路、聚众闹事等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5.依法查处阻碍交通、暴力抗法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执法环境,切实保护一线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物价部门

指导和监督超限超载治理相关收费政策的执行,核定超限超载车辆卸载、货物保管、停车管理等收费标准。

(四)工商部门

查处非法拼装、改装汽车及非法买卖拼装、改装汽车行为,依法取缔非法拼装、改装汽车企业。

(五)质监部门

对治超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依法实施计量检定,对《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进行宣传,实施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六)安监部门

加强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的安全监管,严禁超载、混装。选择主要公路沿线的大中型化工企业作为危险化学品超限超载车辆卸载基地。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超限越载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责任。

(七)财政部门

将治理工作经费纳入正常的部门预算支出范围,及时拨付治超专项经费,并检查治超罚没款收支两条线的执行情况,做好治超办公经费保障工作。

(八)法制部门

政府法制部门做好有关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依法裁决因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而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

(九)宣传部门

组织协调新闻单位(报纸、电台、电视台)做好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协调相关单位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十)监察机关(纠风办)

对相关部门在治超工作中的执法行为和行业作风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行业不正之风和违纪违规行为。

七、工作内容

(一)加强源头监管

1.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车、货、路三个源头实施有效监管,严把车辆生产销售、注册登记、市场准入、货物装载四个关口。

2.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车辆生产、改装、拼装和销售企业的监督、检查,并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对违法、违规行为要给予严厉处罚,防止违规车辆注入社会。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登记规定》等法律规定,对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车辆不予登记和发放车辆号牌,并将相关信息抄告发改、经信和质监部门。

4.对现场查处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驾驶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给予违法记分处理。对累积记分超过规定限值的驾驶人,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处理。

5.公安交警部门和交通运管部门要加强对全市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及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信誉档案,并实行黑名单制。对一年内超限3次以上(含3次)的车辆和驾驶人,撤销其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列入黑名单予以曝光,对车辆所属单位也一并列入黑名单曝光。

6.交通运管机构对货运源头单位通过进驻、巡查等措施实施货运源头治超监督。从源头上对货物集散地实行全程监管,对违规装载、超载行为要严管重罚。具体监管措施按照宣城市政府办《宣城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方案》精神落实。

(二)加强路面治理

1.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门要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密切配合,并肩作战,确保人员投入,始终保持路面联合执法,形成合力,改变单打独斗局面。同时,依据法律法规和各自分工,进一步加强路面执法力度,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共同做好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2.大力加强治超工作秩序整顿。严厉打击非法“车托”护送车辆、引导超限车辆避站绕行、短途驳载以及野蛮冲卡、暴力抗法、威胁执法人员人身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净化执法环境。在省道干线公路坚持采取固定检测和流动检测相结合的办法,在农村公路重要出入口及节点位置,设置限宽限高设施,防止超限车辆驶入。

3.对被查处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要责令其停驶,责令车主对超限超载部分的货物实施卸载或采取强制卸载等纠正措施,消除违法行为。对公路、桥梁造成损坏的,还应按赔(补)偿标准及实际损坏程度给予赔(补)偿。同时,要建立超限超载车辆数据库,逐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4.重点查处超载30%以上及纳入本地超限黑名单的违法超限车辆;对非法改装超限车辆及货源单位要抄送运管部门。要及时利用路面信息系统,收集阻塞交通、集体闯卡、危及执法人员安全的证据,配合公安部门坚决打击。运管部门要继续按照《货运源头治超专项工作方案》要求,保持对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的监管力度,对无道路运输许可证的营运车辆应现场处罚,吊销一批恶意超载运输人员的运输资格证及从业资格证,并向相关单位抄送违规装载源头单位。

(三)建立长效机制

1.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治超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装备、有经费,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联手治超,增强治超合力,切实建立治超长效机制,确保治超工作长期有序开展。

2.以固定治超检测站为依托,建立辐射全市的流动治超检测点,做到固定检测与流动检测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治理相结合,短期治标与长期治本相结合,形成长期有效的路面治超网络。

3.强化治超队伍学习、培训、考核机制,做到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健全完善治超工作制度,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内容标准化,执法程序合法化,执法监督经常化,执法管理制度化。

八、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治超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思想统一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治超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全国、全省、全市治超工作会议精神上来。要从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加强安全生产、促进道路运输事业健康发展的角度,按照“力度不减、机构不散、责任不变、措施不松”的原则,强化治超领导,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二)完善机构,有效推进。由市政府牵头,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治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治超工作形势,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工作措施。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完善联合治超执法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治超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三)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目标,将治超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一并布置、一并检查、一并考核,确保治超工作落实到位。市交通、公路、公安等部门要把治超工作作为保护公路产权、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要确保治超人员落实到位、治超设备配备到位、经费使用到位。

(四)保障经费,专款专用。财政部门要按照预算安排及时拨付治超经费,并监督治超经费专款专用。市治超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开设专户,确保治超经费专款专用。

(五)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部门要建立治超宣传保障机制,加大治超宣传教育工作力度,要把宣传教育始终贯穿到治超工作的全过程。宣传部门要配合做好治超宣传工作,及时报道治超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治超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积极营造有利于治超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依据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完善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执法人员要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杜绝以罚代管、只罚不卸现象,严禁乱收费、乱罚款和重复罚款以及吃、拿、卡、要行为。

(七)加大力度,严管重罚。坚持24小时工作制,节假日不休息,实行轮班全天候监控。对检查的超限超载车辆,必须做到不卸载不放行、违法行为不消除不放行、执法对象不受到教育不放行。重点开展对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专项整治,把“迅雷治超行动”长期有序地开展下去,确保全市公路桥梁安全通行。

(八)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执法,严防发生公路“三乱”。除市治超工作办公室统一安排外,其他任何单位、任何部门不能再上路进行“双超”重复检查,避免造成新的公路“三乱”。

超载原因 篇6

执法部门冗杂, 职能交叉, 行政权责分工不明。各部门间形成了行政执法资源上的争抢和承担责任上的推脱。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某些与当今现实情况不适应的规范性文件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如一次检查车辆最多不超过3辆的规定, 造成了大型物流车队检查时弊端丛生, 有被质疑为选择性执法的潜在风险。

其余还有规定执法人员禁止追车撵车、双向查车等等的规定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关于调整公布山东省交通稽查站、木材检查站和收费公路、桥梁、隧道名录的通知》、关于《山东省道路交通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山东省道路交通检查工作暂行规定》) , 都导致了对超限超载车辆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查处。

对超限超载核定标准不一。由于存在部分车辆适用不同标准, 对货运车辆是否存在超限超载行为也有不同的判定。

如交警和交通监察部门实行双重标准:交警是按行车证核定的吨位来治理, 超出行车证的核定范围则视为超载。而交通运政是按轴重来治理, 每一轴按车货10吨记重, 车货总重不能超过55吨。

现以公路上常见行驶的运输货车为例加以说明:设汽车轴载质量限值为:单轴 (每侧单胎) 6t, 或单轴 (每侧双胎) 10t时, 自身质量5t, 额定载质量5t。当满载时前轴载质量2.6t, 后轴载质量7.4t, 不超载也不超限;当载货质量为8.6t时, 前轴载质量3.55t, 后轴载质量10t, 此时超载但不超限。

由此可见, 上述情况可能出现不超载也不超限、超载但不超限、超限但不超载、既超限又超载四种情形, 但由于享有治理超限超载执法权力的主体不同, 导致行政处罚结果不同。

治超文件缺乏法律效力。2000年4月实施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以车辆轴载质量、车货总质量等为标准, 2004年5月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以车辆“核定载质量”为标准。全国统一治超后, 七部委有规定了治超《实施方案》“认定标准”, 三个“运载标准”不统一, 就连公路管理人员都难以界定。虽然有“先治超限, 暂不治超载”的规定, 但这只是一项临时性政策和行政措施, 由于现阶段货运车辆运载吨位和使用法律法规的多样性, 导致货运业始终不能在一个规范的环境里从事经营。

特殊车辆缺乏监管。以“绿色通道”车辆运输货物为例。2005年1月13日, 交通部发布《关于印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要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三不”政策相矛盾冲突。为确保蔬菜等农产品运输, 各级交通、公安部门对于整车运输蔬菜等农产品的车辆要严格坚持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的“三不”政策。对不执行“三不”政策的执法人员, 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并公开曝光。这样, 许多的货物运输司机为减少运输成本, 假冒“绿色通道”车辆, 导致超限超载继续蔓延。

法规政策与实际脱节。空车超限超载的现象出现, 使物流运输业的合法经济利益在现实上受侵害。如发改委公告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有部分在用车辆存在空车质量超过更正恢复后的总质量的现象。

过程问题丛生

“治超”费用较高。现行的治超模式是依托原有收费站和治超站, 结合计重收费、治超检测、劝返、卸载、罚款相结合的模式, 这种“治超”模式的费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设备费用:计重收费的主要功能部件由称重系统、轴类型识别器、红外分车器以及收费工控机四部分组成, 收费公路为将现有收费系统改造为计重收费系统, 需要安装计重设备、改造现有收费台。

二是运行及维护费用:我国地域辽阔, 不同区域差异大, 计重及检测系统所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三是人员费用:统一治超期间, 上路检查的执法人员在20万人左右, 执法人员的工资、补助等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四是其他费用:因体制和利益关系, 现行的治超模式对跨省长途运输的完整过程分段检测、缴费、通行。无形中增加了运输业户在各收费站点的停车等候等额外费用;部分车流量大的收费站点因交通拥堵造成货运汽车滞留的费用等。

交通拥堵隐患依然存在。“治超”惩戒的重点是恶意超限超载车辆, 对超限超载部分按正常费率多几倍的征收, 同时必须就地卸载和接受相关处理;未卸载的车辆禁止继续上路行驶。但同时因卸载和接受相关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员和场地, 而道路交通流量有一定的随机性, 因此可能会引发交通拥堵的严重后果。

操作存在一定难度。现行“治超”模式主要是以经济手段为主, 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如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卸载和劝返) 。由于卸载的货物品种繁多, 交通部门必须考虑货物的堆放场所以及货物是否安全、是否腐烂变质等问题, 同时卸载以及卸载货物的处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执法人员不仅要反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 还需要有耐心去作思想工作, 并且需要驾驶人员密切配合, 操作难度较大。

巩固“治超”成果难度增加。现行的治超模式重心是在路上查、堵, 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治超站, 一旦治超站稍有放松, 极易出现反弹, 这也是目前治超面临的难题之一。主要体现在:短期集中联合执法, 七部门合作是可以实现的, 但难以长期坚持。而且这种执法必须每天24小时不间断, 一旦出现盲区, 运输经营者就会找到漏洞, 伺机超限超载上路。

建议多措并举

从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培训物流企业, 加强法制教育。管制汽车改装, 减少安全隐患。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督, 建立对汽车制造改装行业的监督机制。并奖励举报人, 鼓励社会共同参与监督。规范道路运输装载场所, 禁止其为运输车辆超标装载。

加强物流体系建设, 专项拨款。各级人民政府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和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

发挥物流商会、协会作用。协会能够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维护行业公平竞争, 促进会员间的沟通、协调和协作。物流协会在南方长三角地带发展较为充分, 而在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则没有发挥其实质的作用, 甚至地方政府没有重视其地位。

制定公路运输市场准入机制, 规范物流运输市场秩序。当下, 物流市场缺乏明确的准入规则, 立法相对落后, 致使不少运力不足, 手续不全的甚至条件不符的运输车队盲目进入。

完善执法制度。及时修改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中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部分, 是解决货物运输超载超限现象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科技执法。建立健全货运车辆的基本信息、违章记录等相关信息数据库, 并将有关数据全国联网共享。实现交通运输局在超限超载现象处罚上对有关司机从业资格证的标记与公安交警部门实现全国联网, 避免部分车主以挂失补办或重新考取的方式来通过年检、规避处罚现象的发生。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抓紧制订和完善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法规, 同时抓紧清理、废除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带有地方保护性质的地方性、行政性法规与规章。

加强内外部监督, 建立奖惩机制。超限超载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道路设施和道路运输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但是单靠执法部门的力量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做好监督工作。

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日志 篇7

Wls123147市常态流动治超站

内部页数:页内页流水号№至№中间缺页:页缺页流水号使用人(中队或站点):使用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归档日期:年月日

治超工作日志填写说明及相关要求

1、本日志请用黑色水笔填写。

2、空白或无内容处请用斜杠划去。

3、工作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置情况栏:

一、每一条记录应当标明时间段、地点、事件以及处置等内容;

二、当天日志中所记录的时间段,应相互衔接,不留空挡;

4、移交事项栏:指与其他相关单位之间移交的案件、文件、物品等。

5、班组交接内容及说明事项栏:本班未了结的事情、需要引起下个班组注意的事项及文件、物品等的交接。

6、当班人员签名需本人手签,不得代签。

7、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35号《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办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检测未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县级以上公路管理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放行。

8、安徽交通行政执法十项禁令

一、严禁在公路、水路上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

二、严禁以任何形式下达罚款指标,或将罚款数额与考核、评比、奖励相挂钩;

三、严禁不出具有效票据和无法定依据进行收费、罚款;

四、严禁不出具执法文书扣押物品;

五、严禁采取追车等危险方式查堵车辆;

六、严禁利用职务之便参与职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

七、严禁索要、收受服务对象的钱物;

八、严禁工作时间饮酒或酒后上岗执法;

九、严禁野蛮执法和刁难、报复服务对象;

十、严禁着制式服装到餐饮、休闲及其他娱乐性场所消费。

违反十项禁令,根据其情节,分别给予暂扣、吊销交通行政执法证件、取消执法资格和相应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课堂“教学超载”问题的思考 篇8

一、教学超载: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

超载,《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运输工具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超过规定的载重量。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超载呢?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教学案例。

语文课———《松鼠》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这是文章的结尾,说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像刚开始上课导入那样再次以PPT的方式出示文章作者的肖像并介绍:作者布丰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卷巨册《自然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

很显然,这位教师插入对作者的介绍这一背景资料,其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从表面上看,这种插入也很自然。但我们提出的问题却是:对作者布丰的介绍与对布丰作品的理解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关系,这样的插入对学生的认知来说,就产生了断裂,就会导致学生知识的零碎化。而这种零碎化状态的知识学习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

运输工具超载,就会延缓到达目的地的时间,还会对运输工具本身造成伤害,甚至还会破坏路面,危及到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运输工具,把课堂学习的任务比作装载的货物或乘坐的人,那么,课堂教学超载,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破坏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产生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无序引进:教学超载现象的本质溯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也正是由于大量课程资源的介入,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时候的确会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许你认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但事实上,教学超载并非个别现象,它就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在我们身旁一幕又一幕上演。

1. 生硬拓展费时间。如《最后一课》教学片段:

师:(出示都德画像)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都德?

生1:都德是一个法国人。

生2:都德是一位作家。

(没有学生举手了)

师:想更多了解都德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每位同学可以从里面拿出2件“宝贝”,取出后请认真阅读。(学生从“百宝箱”里取出“宝贝”———阅读材料,认真阅读后纷纷举手。)

生3:都德1840年5月13日出生于美丽的普罗旺斯。

生4:都德的父亲在1855年破产,家道中落,被迫辍学自谋生路,15岁就到阿雷小学任自习辅导员。

……

教师借助“百宝箱”的形式,将搜集到的有关都德的资料置于其中,在新课开始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主动探究。有人认为,这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较好形式,可是,花将近1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导入活动,能称得上是一节有效的教学么?再来看让学生了解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直接相关的又有多少?这样生硬的拓展意义何在?

2. 生成无度缺实效。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预设,也不能没有生成。在有些课堂上,教师盲目追求生成,把课堂中的生成拿来就用,以为这样就是体现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新理念。如:在诗歌鉴赏专题,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学生问:既然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为什么汪伦直到李白快要乘船离开时才来送行?教师鼓励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并让全班讨论,一时间学生议论纷纷……

综观案例,当生成产生时,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从这个案例来说,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放大生成,直接告诉学生,李白害怕汪伦伤感所以悄悄离开,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是缩小生成,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教师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汪伦与李白的感情这么深厚,你们认为汪伦会忘记吗?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自然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上来,留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无谓的猜测,而是一种美好的友情。

3. 手段繁杂失目标。

在一堂《白鹭》公开课中,“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澄清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多优美的语句!但是,教师出示的多媒体课件,我们看到了那笨重的白鹭重复的上下飞动,让人没有了原先的感动。而刚才还沉浸在文中的学生们见此情景,个个都笑了起来。

原本能让人细细品味、给人无限想象的文本却在动画课件下冲淡了味道。现在的公开课似乎离不开课件,然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多媒体滥用或运用时机不当只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剥夺学生自主读书的时间,阻碍学生深入思考,代替学生冲破时空的想象,限制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有机整合:教学超载问题的解决策略

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一种融合。课程资源的引进如何与课堂教学的目标、方式方法、学生年龄特点等因素有机整合起来?

1.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如《飞红滴翠记黄山》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黄山的烟云是黄山的一绝,云雾的飘舞,使黄山呈现出静中有动的美感。在这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你还可以看到哪些图景呢?(展示多媒体画面)

生1:山顶上的云雾环绕就像一幅“仙女绣花”。

生2:半山的云雾就像“仙人把洞门”。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听了你们的描绘,老师仿佛置身于云雾飘舞的黄山,你们感觉到了吗?

生3:我感觉到了,有种腾云驾雾、如入仙境的感觉。

生4:原来,这就是一种飘飘欲仙的“味道”啊!

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多媒体这种课程资源的运用是适时的,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的运用是紧紧围绕词句和表达训练这个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并且与教学目标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2.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特级教师余映潮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语段,特别是抓住“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这一句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体会亿万人民热爱周总理的深挚感情。课上余老师引用了诗人宋小明的一首诗《你就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

这首诗在课堂里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教师导入新课时,饱含深情地吟诵,先声夺人。第二次在学生学习课文后,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总理生前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已成为一首深情的歌,余音绕梁,动人心弦。两次出现用时不过5分钟,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3.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有机整合。如《春》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盼春”的声音轻轻的,可温柔、可热切了但春天睡得太香了,还没听见呢!咱们大家来帮帮忙吧!

(师生齐读文章的第二节)

师:大家的声音响亮又好听,把整个春天的万物都唤醒了,嫩嫩的春草也很想起来,可是泥土和石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怎么办呢?

(出示第文章第三节“春草部分”,指名读,该生未读正确、更未读好)

师:老师相信你,再读一读。

(该生再读,读正确了,但一字一顿)

师:有进步,就这样慢慢读,熟了就好了,你再读几遍。

……

以上片段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老师始终没有刻意追求结果,而是耐心地将自己的评价融合在对学生的关爱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引领学生由失败走向成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尤其是那个学有困难的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学扎实了,能力发展了,方法掌握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这就是过程评价的良好效果。

4. 课程资源引进要与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课程资源引进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笔者曾在2012年3月31日———4月1日到江苏省靖江中学参加了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有幸聆听了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一课:

师:“庞然大物”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简直是个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

生1:不行,“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

师:好,有想法,但想法不一定对。请联系驴的遭遇,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

生2:能,“庞然大物”形容表面强大却没有真正能力的对象。

(其他学生有的点头,有的茫然)

师:(肯定的)你说得对,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查词典来解释这个词语。

(学生打开词典查阅后,教师组织交流)

……

上一篇:网上精神文明创建下一篇:邀请信与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