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拼音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共11篇)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 篇1

1.简单易用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无需使用说明, 简单尝试使用后, 即可顺利操作。教师可在备课或上课时使用;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时使用;非本年级的学生也可以随时使用。

2.资源丰富

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学习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工具信息量大、角度新颖,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了教学效率

《题西林壁》学习工具有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也成功地将与本课有关的课内外知识有机整合起来,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制作背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学生只有有所感悟, 有所思考, 才能启迪智慧, 享受乐趣。为此, 我专门设计并制作了适合学生学习古诗的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学情分析

《题西林壁》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这是一首写景诗, 又是一首说理诗, 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学习古诗有了一些经验, 掌握了一些方法, 但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时, 理解诗中哲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突破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我制作了学习工具《题西林壁》。

● 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工具的教学设计包括激趣导入、背景介绍、诗文品读、拓展资料四个板块。其目的在于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题西林壁》的兴趣;通过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古诗的背景, 全面地理解古诗;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品读古诗的内容及内涵, 深入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 领悟诗人诗中蕴含的哲理;通过拓展资料, 引导学生品读不同诗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描写,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习工具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学习工具时从以下几方面做了考虑: (1) 为了有效激趣导入, 设置板块一, 提供视频资料; (2) 为了了解诗的背景, 设置板块二、三, 提供文字资料; (3) 为了学习诗的内容, 设置板块四, 提供字句的文字解释、动画演示、视频资料介绍等; (4) 为了拓展知识面, 设置板块五、六、七, 提供名人大家的精彩点评、学生书写的书法作品、录制学生朗读诗文的微视频及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古诗欣赏 (如图1) 。

内容结构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亲身体验,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工具的内容结构有七个大板块, 分别是:朗读欣赏、诗人简介、创作背景、诗文品读、作品鉴赏、学生展示、拓展学习。

1.朗读欣赏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采用观看视频、朗读欣赏的方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整节课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诗人简介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人苏轼的生平简介。借助文字、图片资料直观地认识诗人, 拉近古代诗人与现代学生之间的距离。

3.创作背景

通过读文字资料和图片了解诗的创作背景和题壁诗的来历。借助文字、图片资料及师生交流, 直观深入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4.诗文品读

(1) 读诗歌, 感知美

此时, 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 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 感知庐山的美。

(2) 明诗意, 理解美

学生先小组合作自学诗歌, 再结合视频学习古诗的大意, 结合教材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集体交流反馈。针对前两行诗句, 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从不同角度观看, 并体会其中的不同。我要求学生放飞想象补全句子, 体会庐山的雄伟奇特、千姿百态,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针对后两行诗句, 则是通过对重点字的理解、师生间的交流和联系实际的教学, 来理解诗人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中视野有局限, 而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样理论联系实际, 既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和朗读能力。

(3) 悟诗情, 感悟美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回顾古诗, 这既是一首写景诗, 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行诗句赞美庐山景色壮观, 后两行诗句, 告诉我们要全面正确客观地处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整首诗。通过总结, 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朗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只有入情入境地吟诵, 才能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5.作品鉴赏

作品鉴赏包含文学赏析和名家点评, 有更加专业的诗文分析, 有更加精练的大家点评。仅仅是一堂课听教师的诗文分析还是较片面与肤浅的,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学习古诗, 品读名人大家的点评是有必要的, 只有通过点滴的积累, 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6.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由学生朗诵和书写诗文两部分组成, 也即课前学生录制的朗诵音频和一篇篇俊秀的书法作品 (如图2) 。录制学生朗诵视频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朗诵者是自己本班的同学, 仿效起来会有亲切感, 练习时也会随时找到榜样示范, 不拘于一时地观看学习。展示学生们的书法作品, 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练字的欲望, 因为语文离不开文字, 也离不开写字。

7.拓展学习

我在拓展学习板块中, 嵌入视频《望庐山瀑布》, 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诗人笔下的庐山美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 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另外,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将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艺术布局

整个学习工具以棕黄色为主色调凸显经典文化主题。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正好与古诗相得益彰, 营造出一种清幽典雅的氛围, 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诗的意境。

1.首页

首页的设计以一幅画卷的形式展开 (如图3) , 将一幅庐山美景的图片嵌入到画卷中, 并设置了工具的名称。这样, 学生在使用时, 刚一看到首页就会被庐山美景吸引, 也能直观清晰地了解工具的名称。

2.主菜单 (一级菜单)

主菜单的设计简单明了, 操作容易。将设计的七大板块以竖排的形式从左至右一一罗列, 每个按钮都设计成小画卷的形式, 这正与首页遥相呼应 (如图4) 。

3.导航按钮

学习工具的每一页最下端都有导航按钮, 可以随时选择更换学习板块。导航按钮的位置统一、合理。

每个板块初始页的右上角都有“返回上一级”的按钮, 可以直接返回一级菜单。如果一级菜单中包含二级菜单, 在相应内容结束页的右下角处有“返回”按钮, 可以直接回到二级菜单 (如图5、图6) 。

总之, 在不影响精美的前提下, 将重要内容放置在显示区的明显位置, 让主体更引人注目。整个学习工具虽然内容繁杂, 但不同级别内容风格、界面布局协调一致而又富有变化, 在“大同”中求“小异”, 遵循了“单一时找变化, 变化时求统一”的艺术规则。

评价与反思

本学习工具能够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操作简单、资料全面、沉浸感强, 不仅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而且便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能够很好地辅助他们完成数字化学习及教学任务, 实现了双赢。反思整个学习工具, 其中还是有不足之处的, 如没有制作每页均可“停止播放音乐”的按钮, 没有设置专门的自测板块等。

幕前幕后

我是一位年轻教师, 教龄才两年。参加NOC活动也是第一次, 自己深知资质尚浅。最初, 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参加了比赛, 但最终却获得了一等奖, 这是辛勤耕耘的回报, 也是对我的莫大鼓励。

回顾整个比赛的历程, 我如今还历历在目。在准备的过程中, 一开始我对这项比赛的形式、内容一点都不了解, 毫无头绪, 好几次几乎就要放弃。但是, 在领导的鼓励、身边其他教师的帮助下, 我又产生了参赛的念头。试想:即使没有入围, 没有获奖, 准备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何不迈开这一步, 试一试呢?于是, 我重新踏上自己的备赛旅途。

日复一日, 我摸索着, 在制作途中反复修改内容和形式, 几经辗转终于制作完成, 成功上交作品。随后, 是漫长的等待。终于, 我入围了决赛, 但面临的却是更严峻的考验。我无数次忐忑地问自己:“全国各地高手如云, 领奖台上能有我的一席之地吗?”

我在准备答辩时, 又遇到了难题——10分钟的时间, 我要说些什么呢?评委老师又会问一些什么问题呢?还好身边有过多年参赛经历的教师及时给予了帮助。自己制作答辩PPT、文稿, 反复修改文稿内容, 思考如何用最恰当的语言介绍自己作品的亮点。经过几日的雕琢, 终于有了一份相对成熟的文稿。

参加NOC活动, 为我的教师生涯增添了一抹亮色, 但成绩只是暂时的, 未来的路还很长, 我将继续耕耘在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 只要自己还有新的创意要实现, 只要还有新的技术要学习, 只要周围的教师还需要我, 我将不停地探索、创作。

评委印象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陈颖老师作为一名语文学科教师, 能用Power Point制作出如此精美的学习工具实属不易。Power Point能兼容多种媒体、易上手、普及率高,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得很普遍, 但能制作成像陈老师这样的并不多。

陈老师围绕教学内容《题西林壁》制作的学习工具, 界面美观, 导航目录清晰, 包含的信息量大, 对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学习工具的设计思路来源于教学思路, 学习工具内容的选择, 是为配合教学设计而制作的, 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该学习工具采用了多种形式、多种媒体, 从多维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古诗, 少有资源堆砌的感觉。

Power Point作为一款简单易学的学习工具制作软件, 很受教师欢迎, 希望陈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 带领身边的老师, 深入发掘它的更多功能, 制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经典赏析 题西林壁 篇2

不识④庐山⑤真面目⑥,只缘⑦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庐山的北边。西林壁指庐山西林寺的墙壁。题西林壁指(将诗)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② 横看:从正面看。

③ 侧:从侧面看。

④ 识:认识;清楚。

⑤ 庐山:我国名山之一,在江西省境内。

⑥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⑦ 缘:因为;由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诗、词、赋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yì)。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高的大家之一。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不能清楚庐山的真正面目,只是因为我自己就站在这座山中。

【赏析】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五月,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由黄州改迁汝州团练副使。途中,他经过九江,第一次游览了庐山。刚入庐山的时候,他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题西林壁》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象而概括地写出了姿态万千的庐山景色。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为什么不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游山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蕴含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既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因此使本诗读来亲切自然,令历代读者广泛传诵和回味。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赏析 篇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

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各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令人迷惑不能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在江西省北部,北临长江,东濒鄱阳湖,一山独峙,群峰峥嵘,自然景色优美,是自古以来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庐山不但风景好,而且交通方便,这是它在我国名山中所具有的优势。从九江乘汽车,沿曲折的山路,一个多小时即可抵山上的中心区牯岭。山麓四周公路环绕,四通八达;山上,主要风景点亦通汽车,旅游称便。庐山以大汉阳峰最高,海拔1474米。

专家们对庐山风景名胜区有着很高的评价,说“庐山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人文景观为内容,构成人文景观融合、主体和客体和谐、岭泉云石交相辉映、江湖山岳浑然一体的完整的风景名胜区。” 由于傍依大江、大湖,因此山上云雾缭绕,云海为其特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写的就是庐山云雾的奇景。在山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云海,但最好的观看云海奇景的地方是在花径以西,佛手岩上望沙河一带;或在牯岭东北的小天池上望东林寺、西林寺、鄱阳湖一带。浓雾使人难以辨清哪是峰,顷刻之间,烟消云散,眼前又是一片秀丽景色。

有时,云雾冉冉上升,慢慢地竟将整个庐山淹没在茫茫云海中。有时在庐山还可以看到“瀑布云”的奇景,有时它像是涓涓细流,流入幽谷,有时又似奔腾的江河,汹涌澎湃,飞流直下,一泻千尺。庐山雨雾出名,庐山出产的云雾茶也是茶叶中的佳品。 庐山的瀑布也是有名的。唐代诗人李白的《题庐山瀑布》一诗,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写庐山瀑布的短诗,采取了艺术夸张的手法,气势雄伟,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庐山的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从五老峰、大月山峰汇集而来的泉水,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全长近百米。从高高的山头凌空下泻,宛如一幅水帘悬挂空中。其他著名的瀑布有开生瀑、石门涧、玉渊等。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写上。

西林:西林寺,在庐山。

横看: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岭: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

峰:山顶端,形状尖而高。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只缘:只因为。

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篇4

上完课,我感觉很轻松,至少算是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校本研修吧!现在回想起来,有得有失,下面先具体分析一下自认为了、较满意的地方吧!

一、环节齐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让学生以读为主,让他们反复体验、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悟。

二、交给了学生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而已”,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他们以后就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解释题,知作者——初读诗,正字音——再读诗,重节奏——抓字眼,明大意——多诵读,悟诗情。”相信当他们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后,学习古诗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三、课外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兴趣。

当然,不足之处还有很多:

一、对时间打把握不够精准,环节衔接德不够完美,导致在学生理解、感悟最后两句时时间过于仓促。

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得还不够到位,形式比较单一。

三、按课前的设计,最后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对此哲理的感悟。

四、结束课之前应该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的收获,这也是预设的,可因为时间关系,也许加之自己的紧张吧,也没能凸显这个环节。

题西林壁古诗的解意 篇5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名句赏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讲解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4、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

5、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

6、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师检查背诵情况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总结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效果察

不同。

第二课时

一、学习“豚”

1、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2、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3、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4、完成课后练习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

1、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2、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4、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四、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

1、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2、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课时

一、背诵引入

个人背小组背竞赛背配乐背等不同形式

二、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

2、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3、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1)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2)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四、作业

题西林壁 篇7

姓名:桂巍

单位: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邮编;335005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3.powerpoint。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页,齐读古诗《题西林壁》。(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齐读诗的前两句,思考:

作者是站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生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每到一处都仔细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懂,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张开手,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照做并说看法,师相应板书。

横看:多座山峰

侧看:一座山峰

4.让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归纳板书:

远处:崇山峻岭,连绵起伏

近处:一座或几座山峰

高处: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头

低处:悬崖峭壁

5.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6.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桂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拓展延伸

听一听,评一评“盲人摸象”的故事。

(1)师说“盲人摸象”的故事

(2)师:大家说说,这四个盲人说得对吗?为什么?

(3)看一个人,是只看他的优点呢,还是只看他的缺点?

(4)“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事情过吗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板书: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 篇8

一、教材分析:《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四、教学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题意 认识庐山吗?请谈一谈。以前学过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还记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

1、这是唐代李白写的诗。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不过它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2、师:传说他在庐山游玩了十多天,还没有完全认清庐山的全貌,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板书:题西林壁)齐读课题。

4、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是怎么学习古诗的?(生各抒已见,师小结、归纳,课件出示方法)(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韵味美(4)想意境,悟诗情

5、先根据预习,说说诗题意思。(题:书写,题写。

这是苏轼在1804年游庐山是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二)、明诗意,悟诗情。

1、生练读,读得准确,流利。指读。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个词,哪句诗?还有什么读不懂的?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再不懂的,等一下,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

3、四人小组自学交流,教师巡视,4、小组汇报:

(师:你们这一组读懂了什么?刚才理解时抓住了哪些字眼?其他组有什么补充?或者有什么不同?多请几组同学说说。)(1)前两句。1)说说句意。(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看到的山的形状、姿态都不一样)

2)刚才是抓住了哪些字眼来理解的? 析词:“横、侧、岭、峰 ”

课件出示图片,直观感受“岭”

“ 峰”的不同。3)看图、想象、说话(课件出示“远近高低”的图片): 从远处看,低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的庐山的形状、姿态又会是什么样?

4)师: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看来那么多次,每次看到的庐山的姿态都不相同。为什么呢?(因为角度不同)请画出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板书:横看

侧看

各不同

远近

高低

师:同一个事物,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不同。就像我们三年级学过的《画杨桃》中老师说的那样„„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还真像五角星。

5)小结:我们刚才理解的这两句诗在告诉我们什么?(点明:写景)

6)该如何读好这两句?请自己边读,边想想庐山的景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7)指名读,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评议,小组读。

(2)后两句

1)前两句理解得很透彻,哪一组再说说后两句。

追问:你们组是怎样理解的?(先理解 “识、真面目、缘、身、此”等字,再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再请一组说说。

2)讨论:同一座庐山,为什么每次看到的景象会不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究竟是什么真面目呢?你们懂吗?(不懂)诗人苏轼呢?(诗人游览了那么多天,也不懂)所以,他感慨万千,而且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板书:不识真面目

身在此山中

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呢?

3)小结:后两句诗在写什么?(点明:写感受,说明道理)4)指导朗读.根据你的理解该怎样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5、再读全诗。

三、想意境,悟道理。

1、学完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各抒己见)

师: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也是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所以,这句诗成了千古传诵的佳句。再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其实,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像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事很多呢,无论是看待一个人,一件事,还是一个物体,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所看到的结果就不同,必须全面、客观的去认识,才能真正了解。

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吗?

(1)看待同学既要看到他的缺点,也要看到他的优点,某些同学可能学习差了点,但他在体育啊、画画啊其他方面却很优秀。多听取别人的、老师的意见,才能全面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2)在处理事情时,有时自己会感到困惑,这时我们的老师、同学、父母可能会比我们更清楚,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

(3)在做操时,我们站在队伍里面,只能看到旁边的同学,而看不清整个队伍整齐不整齐。

2、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不小呀。不但领略了庐山的雄奇壮丽、千姿百态的景色,还懂得了待人处事的人生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做作业,再延伸。(自选二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画画、诵读、编故事„„)把庐山这么雄奇,这么变化多姿,这么令人向往的意境表现给爸爸、妈妈看。

2、收集庐山的有关图片或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庐山。3读读、背背苏轼的其它古诗。

六、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看

不识真面目

各不同

身在此山中

远近

题西林壁改写 篇9

崇山峻岭尽妖娆

——改写《题西林壁》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凉风袭过脸颊,好不惬意!夏姑娘悄悄地退到幕后,秋姑娘粉墨登场。我拿着摄影机,看到了苏轼带着他的老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妹妹苏小妹一起去庐山游玩。

来庐山游玩的游客都赞叹庐山的空气太新鲜了。亲自体验一下,深吸入鼻,清新不已,散发着泥土和高山的气息。我小李森深吸一下,好像进了天然氧吧一样。(时间不早了,赶快拍摄):苏轼举目四望,周围的山岭一座挨着一座,像一只只绵羊,又像一条条青绿色的蛟龙,它们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群山缭绕,更像是那云间的仙境啊!睁大眼睛看,似乎这才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呢!半山腰轻轻地笼着一层薄雾,一座座山就像一位位仙女披着面纱在舞动……“啊,这庐山真是名不虚传啊!”苏轼赞叹道。

苏轼一边牵着老父亲,一边喊弟弟妹妹跟紧了。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路旁许多参天的古木挺立着——银杏树拿着小扇子,枫树在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好像在展现它那优美的身材,展示它如火般的热情……

沿着山峰前行,突然奇迹出现了——庐山的山岭改成了山峰的模样!山峰有的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有的像一把利剑……那里怪石嶙峋,千姿百态。苏轼拿出毛笔,挥笔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画外音:今天我再加上几句。都说庐山风景好,今日上山才知道。一山连着一山绕,身临其境真奇妙。)

题西林壁教案 篇10

(生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此诗)

师:现在大家出出点子,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

生:可以用的方法理解词义。

生: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生:这是我根据诗意画的画。

师:自己理解了诗意,轻声把诗句读一次,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师:请刚才画画的同学把你的画展示出来,这是六个角度看庐山,老师请教大家:苏轼只在这六个角度看了庐山吗?

生:他只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角度。

生:“六”在这里是虚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案例分析:

诗词解析:题西林壁 篇11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北侧。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各不同:不相同。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缘:同“原”,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 3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啊!解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

/ 3

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相关章节内容下一篇:小闹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