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重点(精选8篇)
一、名词解析
会计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会计制度设计:是以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用系统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把单位的会计组织机构、会计核算与监督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加以具体化、规范化、文件化,以便具体指导和处理会计工作的过程。08年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或组织内部各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08年
预算会计制度:是规范各级政府、使用预算资金的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使用和报告情况的会计制度。它包括:行政总预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09年
企业里,需要进行全面性会计制度设计。局部设计:是指对个别部门的组织机构和会计核算资料,或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又可分为补充性设计和修订性设计。09年
二、简答题
1、企业总体会计设计的内容?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议的设计;会计机构和人员配备的设计;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财产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成本费用核算及其管理制度的设计。
2、企业总体设计的程序?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案;选择会计政策和设计手段;制定涉及策略和设计验收标准;编制会计制度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
3、企业总体设计的含义与作用?08年
含义如上。作用如下:总体设计是进行具体设计的基础;保证会计制度具体设计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保证会计制度的具体设计有序进行 结算存款岗位职责设计;资金投资岗位职责的设计;储蓄岗位职责设计;管理岗位职责设计
6、小型企业会计机构运作的要求?08年
分清出纳与总账、总账与明细帐、应收应付往来帐与总账、管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人与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的人的职责范围,并有专人分别担任。设定会计凭证的传递顺序;要配备代职人员;要经常进行账册记录的核对工作;要由精通会计业务的人担任管理部门主管。
7、大型企业会计机构运作的要求?
总会计师职责制,由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模式,并组织领导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管理工作;财会主管责任制,在总会计师领导下,负责本企业的具体财会工作,组织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第四章 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
按账簿用途分:序时账簿(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分类账簿(总分类帐、明细分类账)、备查账簿;
按账簿外表形式分: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卡片式账簿 按账簿的格式分:三栏式账簿(如明细账);多栏式账簿;数量金额式账簿
4、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和内容?
会计核算形式种类:逐笔记账型核算形式(适合小企业):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汇总记账型核算形式(适合大中企业):凭证汇总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在我国广泛使用、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账簿汇总核算形式(多栏日记账核算形式、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
5、简述设计会计凭证的主要内容? 07年
明确所要设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范围;确定会计凭证的设计原
二、简答题
1、存货的基础工作设计? 存货编号设计(多好定位法,四号定位法);存货的计量(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存货盘存制度的确定(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2、存货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提供存货的各种真实完整有用的信息;保证存货的安全;控制存货的流动;监督落实存货的经营责任;加强存货资金周转,考核存货的经济效益。
要求:严格各种存货的收发手续的规定,保护实物财产的安全;正确反映各种存货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正确计算物化劳动,考核存货资金以及防止存货超储积压。
3、采购与付款业务各种凭证传递程序的设计?
指定专人填制有关凭证;不能会计核算制度:是指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种规范。
会计分析制度:是指如何利息现有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对象进行分析和考核,以比较不同实际或不同单位之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规范。会计控制:是按照既定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行为和企业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制约。
二、简答题
1、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针对性、内部控制性、效益型、适应性。
2实地调查法,包括实地观察、、会计制度设计的方法? 岗位访问、开座谈会、问卷测试、所要文档。
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文字说明法、表格法、流程图法。3控制的方法?、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内部会计 目标:维护财产物资的完整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保证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型、效率性和效果性、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执行。
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4、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会计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会计制度设计的哥哥环节都必须贯彻内部控制精神,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既是企业各种规章制度控制手段的总称,又是有限的执行会计制度的保护性措施。
内部控制范围极广,内容及其丰富,其中包括内部开机控制,内部管理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包裹8个主要方法: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和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这些方法与会计制度设计紧密相关,也是企业进行会计制度设计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09年
第二章 企业会计制度的总体
设计
一、名词解释
设计方案:是指根据企业会计涉及的范围,所形成的系统、框架和规划。具体分为全面设计和局部设计。
设计类型与方式:设计类型由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性质、企业规模来确定。设计方式包括:单独设计、共同设计、集体设计、会议设计。总体设计:是对所设计的会计制度内容及设计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及规划,即事先有一个提纲性规划和指南。08年
全面设计:是指为企业设计一整套会计制度,一般在新建的企业或改制、兼并与收购后的第三章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与岗位
式的设计
职责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会计科目:是按经济内容对会责权对等原则:是指在设计会计岗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管算的项目,它是以会计要素的理者应付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其具体内容为基础、按照管理和一定的权利,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核算的要求而设计。即根据会权必有责,权责对等。计核算的要求,对资产、负债、企业内部银行:是相对独立于企业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部门的管理机构,它将商业银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行的信贷结算职能和方式引入企科学的分类,给会计要素的具业内部来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经体内容设计一个合适的名称,济核算。
这就是会计科目。
会计与财务合并:是将会计对资金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运动的核算、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统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一由一个部门来履行的一种机构面文件。08
设置形式。08年 记账凭证: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岗位责任制:是指明确各项会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确定会计分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同和要录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证。
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填制记账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一度。09年上
种基本方法。
会计与财务分设:是将会计对资金会计账簿:企业经济信息绝大运动的反映、监督职能与财务管理部分分散于会计凭证中,相互对资金的筹集、调度与分配职能分独立的会计凭证无法连续、系别有会计部和财务部来履行的一统、完整的提供某一会计事项种机构设置形式。的全部信息,也就无法为企业
二、简答题
决策服务,因此需要设计一定1格式、相互联系的帐页,即账会计与财务合并的形式,、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形式适合中小 簿,用来序时的、分类的记录企业,业务简单,会计业务不多。和反应有关经济业务,把会计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的形式,适合报表和会计凭证有机的联系在大中型企业,业务繁多,经营范围一起。账簿体系为核心、将会广泛。
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法2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式,责设计的原则?、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
或称亏啊及核算组织程序。适应性;系统性;责权对等;控制会计核算形式:是指在会计核性;效率性。
算中,以账簿体系为核心,将
3、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分工的会计凭证、账簿组织、记账方设计模式有哪些?
法和记账程序有机结合的形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式,或成为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它是以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经序时账:(日记账)是指按照经理为主管,以审计部为专职监督部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门的一种会计工作分工模式,一般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适用于大中型、单独设置总会计师分类账:是指对全部经济业务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有总式:它是以会计部经理为领导,一分类和明细分类账。
般适用于中小型、不设置总会计师备查账簿:是指对某些在序时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的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以财务与会计主管为领导,并通常账簿。
只设财会主管、会计、出纳等少数联合账簿:将序时账和分类账几个岗位,适合小企业。
结合在一起的账簿,如日记总总会计师(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账
分散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
二、简答题
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
1、会计科目设计的原则? 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明细核算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工作交分厂完成的一种模式。则;内外兼顾的原则;简明实
4、企业集团会计组织机构设计的用原则;相对稳定原则;符合特点与岗位职责设计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原则;
特点:规模大型化、经营多样化,设计上考虑资本国际化的特点,与2按凭证的来源:、原始凭证的设计内容?外来原始凭证,大中型企业会计组织相同点企业自制原始凭证(一次凭证、累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也应根据计凭证、汇总凭证)
其经营规模和范围大小、经营过程按凭证格式内容:通用凭证、和企业组织形式的特点及管理要专业凭证
求,采取会计月财务分设模式或合按凭证的用途:通知凭证;执并模式,并在其内部设置相应的机行凭证;计算凭证;
构,还需在母公司的下属分公司和按业务类别:货币资金收付业分支机构设置财务会计部门。务凭证;存货业务收发凭证;内容:日常会计核算和合并财务报职工薪酬业务凭证;购销业务表方面;税务筹划方面;预算管理凭证;固定资产业务凭证;成方面;投资管理方面;资金调度、本核算业务凭证;投资与筹资监督和其他财务分析方面。业务凭证。
5、内部银行岗位职责设计?
3、会计账簿设计的范围? 则;制定会计凭证设计的方法;规定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建立会计凭证的保管制度
第五章 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制
度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二、简答题
1、货币资金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
职责分工控制制度的设计;授权审批;货币资金审核;货币资金监督检查
2的目标和要求?、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目标: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货币资金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保证货币资金业务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和可靠;保证货币资金业务结算的及时性和正确性。要求:合法性;规范性;效率性;及时性;
3、设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 核心:是建立货币资金的职务分离制度、控制程序、稽核制度与其相关的岗位职责制度。基本要求:货币资金首付业务的人员与记账人员和负责审批的人员相分离。具体要求:货币资金的首付与保管应有被授权批准的专职出纳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接触;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总分类帐的登记与保管;出纳人员不能同时负责非货币资金账户的记账工作;出纳人员影单与货币资金审批人员相分离,实施严格的审批制度;货币资金的收付与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的专用章不得由一人兼管;出纳人员应该与货币资金的稽核、会计档案的保管人员相分离;负责货币资金收付的人员应当与负责现金清点的人员和负责银行对账的人员相分离;建立出纳人员,专用印章保管人员、会计人员、稽核人员、会计档案保管人员以及货币资金清查人员责任制度。07年
4、企业在设计库存现金会计控制制度时应采取的做法? 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的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当及时存入开户银行;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本企业的现金开支范围和现金支付限额;库存现金收入要及时存入银行,不得坐支库存现金;接触款项必须执行严格的审批核准程序,严谨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取得的货币资金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严禁收款不入账。09年
第六章 存货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存货: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库存商品、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和物料。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凭证的所有必要手续;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凭证传递要及时。
4、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
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设计;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设计;采购与验收控制制度设计;付款控制设计
第七章 投资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投资:企业单位为了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者为了谋求其他利益将资产让渡给其他企业单位获得另一项财产。
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达到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建立对外投资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对外投资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09
二、简答题年
1、投资业务的特征?
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增加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收益与风险并存;投资资产的流动性较强,极易成为舞弊的目标;投资资产的价值较大,容易发生计价不当和账务处理出现弊端等问题
2、投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防范投资风险;保护投资资产的安全完整;提供真实投资状况的财务信息
要求:安全要求;成本效益要求;权责明确、奖惩结合要求;信息反馈要求
3、投资业务的监控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07年
职务分离制度;投资调查审批制度;财务分析制度;投资取得、保管和处置控制制度;投资核算控制制度
4、会计核算控制制度的设计包含投资的取得保管收益处置盘点的控制,分别写出各制度?08年
投资取得控制制度:建立对证券经纪人从事对外投资业务的控制制度;建立投资记名登记控制制度;
投资保管控制制度的设计:企业购入的各种有价证券,可以委托金融机构保管,也可由企业自行保管;自行保管时,必须建立严格的联合控制制度,至少有两名以上的人员共同控制,不能由一人单独接触证券; 投资收益控制制度的设计:建立投资收益收取的控制制度,关注投资收益发放的公告并对投资收益实际收取进行控制;建立投资收益记录的控制,核对投资收益,记录投资收益、专人对投资收益记录进行审核。
投资处置控制制度设计:投资处置包括投资的收回、转让、核销;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合理确定转让价格、认真审核相关审批文件;
投资盘点控制制度的设计:对
企业自行保管的有价证券实物,由内部审计人员或不参与投资的其他人员定期进行盘点,检查其实存情况以保证账实相符;还包括对外投资资产清查的账证核对、账实核对与处理
第八章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业务会计制度设计
一、名词解释
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二简答题
1、固定资产的特点?
占资产总额比重大;风险性较大;盈利性较强;资用或保管部门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单,经批准后对该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清理;
为了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原价的增减变动情况加强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可按月编制固定资产原价增减变动表,为有关部门提供分析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保证固定资产核算资料的真实性,考核固定资产的账面数与实存数是否一致,企业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填制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
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如实填写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并按规定的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
在计算出每月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后,按月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分配表,作为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
第九章 筹资业务会计制度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特点
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长期成本预测: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正确把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预测在生命周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采用各种战略性规划所导致的企业成本水平的变化。
生产过程中短期成本预测:是指科学合理的制定一定时期的企业成本规划,为有效控制成本水平变动提供依据,属于企业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可行性研究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在一个较为长远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从成本的角度对各要求:以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作为成本管理的依据;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相结合;有利于正确计算成本和简化成本核算。
2、成本核算业务基础工作控制制度的设计?
定额管理制度;原始记录制度;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清查制度;企业内部计划价格制度;
3、成本核算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
生产环节中各种职务实行必要的分离控制;产品计划管理和控制;生产进度控制;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成本控制
4、工业企业中实际成本核算的流程?
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按所设计的分配方法将其分配计越小,需要提取的坏账准备率
较大。
二、简答题
1、销售与收款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目标:保证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保证产品的安全、完整;保证销售折扣措施恰当;保证销售折让退回的合理正确;保证货款及时足额收回。要求:实行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职责分工;正确进行销售与收款业务的会计核算;实行销售与收款业务的预算与审批控制;建立健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凭证流转与管理制度;定期清理与分析应收账款与坏账情况,确保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保证销售与收款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在会计报表上的正确披露。
2、销售处理流程控制点及其处理程序设计要点?09年
流程控制点:销售开辟、发货、收款、记账分管; 严格按合同金耗费缓慢性与价值补偿的任意性
2、固定资产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目标与无形资产一样);固定资产制度设计要求?
A理性;保证固定资产取得的合保证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正确性;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折旧(摊销)方法和处置措施的合理性。
B安全与完整;能保证固定资产实物的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处置、修理、更新和使用情况,将有利于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C产取得的合理性;无形要求:确保无形资为了验证无形资产的存在性及其所有权归属,要建立和健全无形资产的原始凭证和管理制度,以保持账户记录的正确定;要保证无形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在财务报表上的正确披露。
3、无形资产的特点?
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是为企业自用而非出售的资产;无形资产的获利性具有不确定性;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4、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
制度中如何设计会计核算制度?
账簿记录的控制;固定资产维护保养的控制;固定资产定期盘点的控制;固定资产折旧的控制;固定资产处置的控制
5、无形资产内部会计控制
制度(与固定资产相同)?
预算和审核控制制度的设计;会计核算控制制度的设计;保密控制制度的设计(权责分配和责任分工制度的设计);无形资产摊销控制制度(固定资产保险控制制度的设计)6理核算所需的步骤?、简要设计固定资产清07年
将固定资产的净值转入清理;记录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应缴纳的营业税;记录出售及残值收入;记录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结转固定资产清理损益
7、固定资产原始凭证的处理流程?09年 取得固定资产时,填制固定资产交接证,用以办理验收交接手续;
为反映监督每项固定资产,开设固定资产卡片为专用式明细帐;
为了正确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按每类固定资产开设固定资产登记薄,用以登记各类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
固定资产报废时,有使或银行贷款等形式筹集资金的活动。
直接筹资:企业不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
股权资本:权益资本、自有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本。
债权资本:债务资本、借入资金,是企业依法取得应依约运用、按期偿还的资本。
二、简答题
1业务发生不频繁、涉及金额较大;、筹资的特点?
筹资方式多样化;会计核算比较复杂;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2、筹资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实行筹资业务的职责分工;实行筹资业务的预算和审批控制;正确进行筹资业务的会计核算;建立健全筹资业务的凭证流转管理制度;定期清理筹资款项,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保证筹资信息的真实完整及在财务报表上正确的披露。09年 要求:保证筹资业务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可靠;保证筹资业务合规合法;保证筹资业务准确;保证筹资业务的安全性;确保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资金的需求;
3、筹资业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
职责分工制度的设计;授权审核制度的设计;会计核算控制制度的设计;财务分析控制制度的设计; 4筹资计划的编制人与审批人适当、筹资中的职责分离制度?
分离,重大筹资必须有独立于审批人之外的人员审核;办理债券或者股票发行的人员及会计核算岗位适当分离,通常有独立的机构代理发行债券和股票;会计核算人员与负责收付款的人员岗位相分离;保管未发行债券或股票的人员与负责会计核算的人员相分离;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一个人办理筹资业务全过程。
6、债券发行业务的流程及控制
要点?
债券发行业务批准几张收款的流程:企业证券部门准备申请资料,包括公司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资信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后送交银行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合格后,企业委托证券公司发行,并签订承销协议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送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发行结束后,将交款清单送交企业证券部门,据以填列应付债券明细表,并将交款清单送交会计部门;出纳部门收到证券公司转来的交款清单和银行收款通知书,经审核编制收款凭证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送交证券部门;证券部门据以在债券明细表中登记发行日期,并将收款凭证和有关单证转送会计部门。
第十章 成本核算开机制度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成本:为取得各种特定成果而耗费的那一部分价值。可种生产经营方案作出评价和选择。
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是指企业以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以合理且最低的成本支出为标准,包括进行零部件自制或外购,产品最优组合、生产批量等成本决策,属于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范畴。成本预算: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成本,具体规定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并提取为达到规定的成本、费用水平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
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预算对各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审核,将其限制在计划成本之内,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以保证成本预算的执行。成本决策:是指依据掌握的各种决策成本及相关的数据,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标准成本:是指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是根据产品的耗费标准和标准价格预先计算的一种目标成本。交互分配法: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经交互分配后的费用总额,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收益对象的一种分配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先计算个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中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份额,然后由财会部门进行平行汇总,形成企业最终产品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
逐步结转分配法:计算半成品成本法,是按照产品加工步骤,将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同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到下一生产步骤的相同产品成本中,以逐步计算半成品成本和最后一个步骤的完工产品成品(及其流程处理)08年 限额领料单:一种多次使用的领料凭证,适用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主要有原材料及主要材料。09年
二、简答题
1、成本核算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职责分工;正确进行成本业务的会计核算;健全成本业务凭证流转和管理制度;分析和考核。入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总账与明细账;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等总账和明细帐;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成本的转账,将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由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转至废品损失总账和明细帐;编制废品损失分配表,将废品净损失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与明细账。
5、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方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内容: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分析
6、成本预测设计的内容? 生产经营发展规划中长期成本预测;
生产过程中短期成本预测;
7、成本决策设计的内容?可行性研究中的成本决策;日常经营中的成本决策; 8成本计算方法?、为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设计
大批大量多步骤加工生产,成本管理上要求计算自制半成品成本时,可按产品加工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大批大量多步骤装配式加工生产,成本上不要求计算自己半成品时,可按产品加工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大批大量多步骤加工生产汇总,企业规模较小,成本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的成本资料是,可按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用品种法;
小批量单件多步骤加工生产时,可按产品批别或订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批法。
9、简述生产环节中各种职务实行必要的分离控制内容?
审批发料人员不能同时担任仓库保管员;生产计划的编制者应同复核和审批人员适当分离;产成品的验收部门应同产品制造部门相互独立,产成品的验收保管记账职务应当分离;生产用物资的保管职务应与记录职务相分离;存货盘点不能只有负责保管、使用或记账中的任何一人单独进行,而应由他们共同进行。07年
第十一章 销售与收款业务
会计制度的设计
一、名词解释
销售与收款业务: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的行为。其环节包括:接受顾客订单、批准销售折扣和赊销信用、填制销货发票、发运商品、核算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及销货这让、处理坏账等内容。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用来登记应收账款入账时间长短,估计坏账损失的管理表格。应收账款的账龄越大,收回账款的可能性
发运商品,结算货款; 定期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销售业务处理程序设计要点: 销售部门根据销售合同编制发货通知单,分别通知书仓库备货和企业内部运输部门办理发货;
货物发出后,销售部门根据仓库签收的发货通知单开具销售发票,登记产成品明细账。运输部门在办理托运手续后,将提货单和运单送交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将其与销售发票一起交给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审核无误后,开具代垫运费清单,并通知出纳眼办理货款结算,同时进行销售账务处理。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的设
计
一、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对内报表:是由各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规定、自行设计的会计报表。08年
财务状况分析表:根据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对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各自总额中所占比重及报告期和上期比较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报表。09年
经营成果分析表:主要是对企业一定时期构成经营成果的各项目本期是技术与计划数或上期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报表09年上
二、简答题
1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对外报、财务报表的种类?
表和对内报表;
按照财务报表反应的资金运动形态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按照财务报表编报的时间不同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
按照财务报表表报的主体不同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2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财务报告设计的目标? 济决策;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完整性与系统性;统一性与灵、会计报表设计的原则? 活性;稳定性;简便易行,使会计信息迅速生成
4、对内会计报表的特点与设计要求?
特点:报表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报表指标多样性;编制期限灵活性;报表种类不固定性; 要求:适用性;简明性;及时性;
会计制度是对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体系, 从总体上来看分为两个层次, 即国家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本文以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上市和非上市子公司共存的国资委所属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为模型, 讨论企业内部如何根据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律制度, 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 设计出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一、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着眼点和立足点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 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 作为监督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与企业的目的是完全吻合的。
1.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要着眼于企业的根本目的
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前, 应明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企业的一切活动是为了赢利、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必须考虑设计成本、运行成本和与之带来的效益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内部会计制度中监督指导性条款设计要体现对经济业务事前、事中、事后动态控制的理念, 使监督手段能够发挥效用, 指导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提高经济效益。内部会计制度中反映性条款设计要手段先进、披露充分、时效性强、信息准确。设置会计科目要考虑国资委报表需要的内容和怎样分级才能满足各级公司业务和集团内部监督控制的需要, 月度、季度、年度会计报表如何设计才能达到集团合并和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对财务信息的要求。总之, 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必须为企业的根本目的服务, 从而达到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要立足于法律法规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为了生存、发展、获利, 其各项活动必须符合所在国家、地区政府颁布的财经法律法规。企业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应以财经法律法规为依据, 在表达方式上要文字准确、条理清晰、浅显易懂并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构成、日常核算方式、地区分布等要素紧密联系, 还要注意与工商登记注册法规、税务法规、统计法规相互协调, 兼顾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 不可设计超越法律法规或对法律法规产生歧义的条款。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只有立足于法律法规基础上, 才能保证履行财务披露义务、承担财务报告责任、免于遭遇违法处罚。
3.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要具有普遍性和统一性
内部会计制度不光是集团层面的制度, 它是集团、所属公司、公司领导、所有员工必须执行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必须体现个体的特殊性, 同时具有普遍性, 但也强调统一性, 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普遍性汇聚的集合就是统一性。强调统一性, 令行禁止, 强化执行力;具有普遍性, 才能有的放矢。在设计时一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充分兼顾各个公司、各个群体的特殊性, 从而保证集团的普遍性、统一性。比如集团规定企业的货币资金必须通过公司财务部门收支, 纳入核算体系, 就不能出现小金库;集团规定多少个一级会计科目, 所属公司就只能用多少个, 如果为了更清楚表达本行业的特点, 可以通过增设二级、三级会计科目实现。
4.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要通用、实用
目前, 在世界上会计报告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账户式, 即完全遵从传统会计理论, 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平衡公式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其报表格式严格、会计科目规范、核算内容详细、严谨, 使用的国家主要有法国、德国、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另一类是报告式, 即采用报告形式说明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情况, 这种模式没有固定报表格式、没有规范会计科目, 只要说明各个会计要素即可, 一般情况下每个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也各式各样, 主要是英国及部分英联邦国家、地区使用。以上两种模式, 从第一种转化为第二种比较容易, 而由第二种无法转化为第一种。我国的会计报告模式是按照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 以《会计法》、《企业财务制度》和新《企业会计准则》 (2006版) 为法律规范的, 对企业有实际指导效用的会计报告模式。对于跨地区的集团公司,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应采用第一种, 他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导向, 符合多数国家的法律法规, 既可以满足企业外部利益关系者所需会计信息要求, 又可以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发挥作用。
5.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要能够准确解读
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 首先要保证规章制度的语言文字使用准确, 不能务虚, 一定要务实, 明确哪些是禁止性条款、哪些是指导性条款、那些是指令性条款;第二要使各个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唯一, 要保证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 能够准确按照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 进而通过财务处理软件输出所需要的会计报表, 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是将日常经济活动转化为会计语言的媒介, 如果不能将日常经济活动准确记入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 将导致所有会计数据、会计信息不准确;第三, 会计报表项目包括的会计科目内容必须准确, 使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准确反映在规定的会计报表项目中, 不能出现在一套报表体系中相同会计报表项目名称包含的内容不同。
6.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要先进、科学、可行
设计内部会计制度要先进、科学、可行。财务总监委派要考虑地区差别、企业承受能力、资产规模, 要把委派和委任相结合、财务总监和财务负责人相结合、总部委派 (委任) 和分级委派 (委任) 相结合, 使强化监督控制职能和节约费用成本双赢。要采用现代IT技术, 提高科技含量, 如采用网络版软件账务处理系统、报表汇总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网上企业银行系统、税务申报系统、统计申报系统、企业登记系统, 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动态监控、节省人工费用的目的。在IT已经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的时代, 不能按照手工操作理念设计会计制度, 也不能因为追求先进, 而采用不成熟、不实用或费用昂贵的软件, 形成边设计、边使用、边研究, 造成企业无法实施,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二、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一般包括会计核算单位与会计环境设计、会计监督机制设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会计核算系统设计、会计报告体系设计、会计信息化设计。
1. 会计核算单位与会计环境设计
会计核算单位就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他决定会计规定使用监督范围、会计科目详细程度、会计报表格式设计。为了使责、权、利和谐统一, 在设计内部会计核算单位时要与集团管理层次、专业性质、预算体系、考核体系有机结合, 可以划分成集团公司、专业公司、单体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单机进行核算, 也可以按照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设计流程等等。
会计环境是会计工作条件和状况, 他决定会计监督控制的有效和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否, 是人与制度的结合点。企业的内部环境影响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决定会计人员是否客观公正、诚实守信、监督有效。我国的《会计法》对会计环境作了如下规范“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 设置会计机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 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 还应当具备会计师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等等。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SarbanesOxley) 》同样对会计环境进行了规范, 包括“公司欺诈及其刑事责任”、“强化白领刑事责任”、“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守则”等等。企业是依法成立的组织, 其设计的会计环境必须符合政府法规要求, 否则, 将受到法律制裁。
2. 会计监督机制设计
会计监督机制是一个单位为保护其资产的安全, 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控制风险, 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 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包括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审计人员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的监督机制体系。
在涉及会计人员监督机制方面应包括:集团公司对其所属下一级专业公司委派 (或委任) 财务总监 (或财务负责人) ,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 依次向下一级公司委派 (或委任) 财务总监 (或财务负责人) , 该财务总监 (或财务负责人) 由其上一级公司会计机构管理, 对上级和本级领导负责。为了保障企业内部稽核制度有效,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银行印鉴要双人以上管理;使用财务软件处理账务, 要设置操作人员权限、密码、操作日志;网上企业银行资金调度时一定要设置限额权限和两人以上操作等等。
在涉及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业务审批、费用支付、财产清查等监督机制时一定要规章通俗易懂、操作流程切实可行。比如规定“企业增加减少固定资产必须报集团审批”条款应指明:增加减少固定资产必须包括在年度财务预算中, 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增加减少固定资产金额的大小分级按照权限审批, 增加减少公务车辆单独审批, 贯彻总额控制、分级管理、特事特批的原则。又如规定“加强资金支付管理”条款应指明:按照资金性质、使用范围、合同规定、金额大小等事项, 制定各级领导审批权限, 体现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再如规定“费用支付报销管理办法”规定时, 要分别制定诸如“办公用品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借款管理办法”、“招待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体管理办法, 报销时参照这些具体管理办法进行会计处理。
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计价方法、收入确认方法等。会计估计是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 如计提坏账准备、应折旧资产的使用年限、公允价值的确定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选择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 如针对企业资产中应收账款比重大、发生坏账可能性比较大的特点, 为了加强对应收账款监督控制、防范坏账发生、真实反映经营成果, 可以根据账龄法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账龄在半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账龄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按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账龄在一年以上二年以内的按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0%计提坏账准备;账龄在二年以上的按照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100%计提坏账准备。又如随着公司车辆增多的特点, 对于公务车辆与运营车辆, 在确定折旧年限时应有所区别。对于企业内部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相关税法不一致时, 必须按照所得税准则调整企业的一般性会计报表。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应前后期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除非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 或者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绝对禁止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通过改变公允价值、计提资产减值、改变折旧等方法故意调节利润, 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在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中, 必须说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影响数额、累计影响数额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
4. 会计核算系统设计
会计核算是企业将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 是有关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的标准、范围、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规则的组合。而能否将经济业务准确地记入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 特别是会计科目设置的合理与否, 就成为整个会计核算的关键。
会计科目设计应遵循周延性、互排性原则, 设计的名称应简明、扼要、含义确切。会计核算所用的一级会计科目设计应按照财政部和国资委相关文件进行设置, 没有规定的按照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对外披露需要设置, 保证公司的经济业务对应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对应报表项目、报表项目满足公司对内管理监控、对外依法披露的要求。公司内部为了合并报表和会计电算化的需要, 必须对一级会计科目和部分二级会计科目进行严格的规定, 公司内部为了进一步掌握所属公司详细情况, 可以规定部分二级会计科目, 一般二级会计科目不进行集团汇总。各个专业二级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二级科目下设计三级、四级科目, 依次类推。如图所示:
由于每一级公司关注的经济事项要比实际汇总的更细致, 因此, 在设计会计科目时, 各级公司设置的科目要比汇总科目多一级。会计科目是将繁杂的经济业务用会计语言进行归类, 通过会计核算, 以财务报表形式对外报告, 他既是为财务报表服务, 也是财务报表披露的基础, 更是财务分析的依据。会计科目设计的水平决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成败。
5. 会计报告体系设计
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按照使用目的分为:一是向本级或逐级向上级公司领导报告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是集团公司了解所属公司的主要手段, 一般称为内部报表, 其格式根据公司管理需要设计;二是向税务机关报税、企业登记机关注册、上市公司年度向证券监管机关和社会公众披露财务报告, 一般称为外部报表, 其格式必须按照相关部门提供的格式或直接输入其软件支持系统, 其构成主体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张主表。无论报表格式如何, 其编制基础必须唯一, 且符合政府法律法规、公司内部管理需要。
会计报表按照时间划分为月报、季报、年报, 月报要求“快”、季报要求“准”、年报要求“全”。在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时, 一般将集团内部汇总的月报设计为动态报表, 采用月度快报格式, 即由三张主表的主要数据构成一张报表, 直接从财务核算系统导出, 在网络版核算软件支持下, 无论在何地、何时, 均可计算生成并进行预算和历史同期的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便于公司管理者随时阅读。对于一个具有四级公司架构的集团, 月度汇总一般应在次月5日内完成, 一般单体公司月度报表除上述快报外, 还应根据本公司情况设计主要产品经营情况汇总表、产品成本表、各项费用表、各个部门经营情况表、应收款项明细表等。季报一般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固定资产明细表、投资情况明细表、应收应付款项明细表、银行借款明细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缴税金明细表、各项费用明细表、相关生产经营和财务指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说明等, 一般集团公司应在季末次月15日内完成。年报应该体现全面准确, 除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外, 还要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项目逐一编制明细表, 必须保证会计科目数据对应会计报表项目数据、会计报表项目数据对应项目明细表数据的严格的钩稽关系, 原则上设计为会计电算化软件自动生成, 同时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内部报告要对生产经营情况、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财务指标预算完成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般应在次年20日内编制完毕。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 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企业领导和高级财务人员必须对财务报告负法律责任。
6. 会计信息化设计
单机版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使会计人员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 网络版会计电算化的运用使会计核算、反映、监督成为动态系统。在使用网络版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设计时应达到以下水平:所有会计科目进行规范编码, 根据会计制度自动进行核算;直接从会计科目提取数据, 不得使用表间取值公式, 按照要求生成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使用网络软件, 实现各级财务报表自动合并;为便于财务报表的阅读、报送、存档, 每张报表大小应设置为A4纸张、不小于10号字打印;能够提取历年数据、预算数据进行财务指标对比分析;软件销售商、IT系统管理人员随时提供动态服务;根据使用者身份设定权限, 保证运行安全;24小时数据统一备份, 防止数据丢失。
为了加强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要建立企业网上银行系统, 集团统一管理资金。对各个所属公司的资金实行总额管理、余额控制的动态监督手段, 防范资金风险、保证资金实时调拨、节约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对于税务申报、工商申报、统计申报、行业申报、工资发放等等, 也应树立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理念, 采用IT系统进行处理。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会计核算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现状
中小企业的会计机构设置比较简单、层次少、分工不明确;有的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也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其他人员监管,或由企业主管一手包办。中小企业会计人员少、分工不细、兼职多专职少、专业水平一般较低、还一人多岗、甚至无证上岗现象严重。很多中小企业不单独设计会计制度,而采用照搬现成的会计制度,会计人员没有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
第一,遵循《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为基本原则。设计小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以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不能违反国家的统一规定。第二,因地制宜原则。会计制度设计既要遵循国家的统一规定,又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责权对等原则。首先,企业要落实承担财务指标的单位和个人,然后赋予财务管理责任人相应的管理权限,并按照履行财务责任的情况给予应有的物质利益。第四,成本效益性原则。要考虑其设计和运行成本与效益的关系,实现成本与效益的最佳组合。会计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企业目标利益的实现,所以设计制度时应特别注意,并非制度越完善、越严密就越好,应权衡制度成本及其产生的收益,力求做到不仅会计制度设计科学化,而且制度效益最大化。
三、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内容
第一,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是指规范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具体包括核算形式的选择、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设计、财务会计报告设计及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可以手工操作,也可以实行电算化,其会计核算制度应根据本单位使用的不同核算工具作出设计。第二,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财力和人力都十分有限,应允许一些单位不设会计机构,其会计工作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对于经济业务数量少且交易简单的单位,可不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部门设会计组织,并配备有关人员。设置单独会计机构的企业,其机构设置应小些,宜多采用集中设置方式,即仅在企业一级设置会计机构,并允许一人多岗。具体如何设置会计机构,则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大小、经营特征及管理组织形式等情况予以决定。第三,会计管理和监督制度的设计。会计质量和监督制度包括货币资金管理会计制度、材料物资管理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制度、会计档案和会计工作交接制度、内部稽核和内部牵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虽然中小企业会计机构和人员相对简单,配备不足,但是仍需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在能力范围内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建议
第一,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实行内部会计监督,以便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和企业人员的廉洁性。会计监督制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记账与经济业务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明确,并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二是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应有明确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三是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第二,规范基本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会计科目制度,中小企业设置会计科目要根据集中统一、政策法规和财经制度,能够全面反映资金运动,有利于组织会计核算和加强单位的经济管理;二是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财务会计报告要按期编制和提供。中小企业应按要求编制相应的会计报表,完善对内会计报表编制的制度,如独资与合伙企业需要编制个人财务报告,股份合作企业需要编制股本状况表、劳动量换算表、分配状况表等。第三,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和教育。在我国中小企业里,会计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未系统学习过财会专业知识。不少企业的会计人员知识陈旧,技术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财经法规的不断完善,会计改革不断深入,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陆续出台,会计人员接受培训和后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必须加强会计业务教育,不断提高财会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
参 考 文 献
[1]倪海红,王辉,张善红.论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的制度设计的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第一节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
1、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形式:中小型企业
2、会计与财务分别设置形式:大中型企业
二、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设计的原则
1、适应性:设计应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特点、管理要求相适应,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加工和传递真实可靠、及时有效
2、系统性: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机构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在设计时不仅应充分注意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等组织环节及其岗位责任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还应注意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之间岗位责任的相互联系,使其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岗位责任制系统
3、责权对等:在设计会计岗位责任制时,必须明确规定每一位管理者应付的职责,并相应的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做到有职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
4、控制性:通过在经营的关键环节设置必要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便有关人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使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责任制具有必要的查错防弊功能,并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全过程、全方位有效的监控系统
控制手段主要包括会计记录、核算、分析、稽核和报告等
5、效率性:设计必须体现精简、高效的要求,防止岗位重叠、人浮于事,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和低效率的工作环境
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基本前提
第二节 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内部分工的设计模式
一、总会计师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以会计部(或处、科)经理(或处长、科长)为主管,以审计部(或处、科)为专职监督部门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单独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的企业。
二、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会计部经理为领导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适用于中小型、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会计与财务分设(或不专设财务管理部门,并将有关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会计部的附带职能)的企业。
三、财会主管领导下的集中核算模式:以财务与会计主管为领导,并且通常只设财会主管、会计和出纳等少数几个岗位(甚至只设会计与出纳两个岗位)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一般适用于小型的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的企业。
四、总会计师(或会计部经理)领导下的分散核算形式:以总会计师为领导,下设财务、会计、审计部主管,并将一些成本业务核算或者明细核算工作交由分厂(或车间等部门)完成的一种会计工作的分工模式。
第三节 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的设计
一、小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设计
(一)特点:通常将会计与财务合并设置为一个部门或成为某部门下属的一个子部门。当财务与会计业务量稍大些,并且财务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和重要时,也可单独设置会计部门,并在会计部门内部进行简单分工,财会机构一般设置为“科”或“室”。
(二)会计岗位设置:通常设置会计主管、出纳、明细帐会计、总账会计等岗位,并配备财务会计人员2至6人。
(三)会计机构运作要求:
1、分清出纳与会计、总账与明细账、应收应付往来账与总账、管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人与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的人的职责范围,并由专人分别任职
2、设置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按部就班进行账册的登记、计算,不能随意变更凭证传递程序,以保证会计记录的完整、系统
3、要配备代职人员,以便在会计、出纳临时离开工作岗位数天时,能由其接替,以保证连续处理会计的记录及其他业务
4、要经常进行账册记录的核对工作,以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5、要由精通会计业务的人担任管理部门主管,以监督各项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小型企业会计岗位职责的设计
会计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项会计工作的职责范围、具体内容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个会计工作岗位或会计人员的一种会计工作责任制度
1、会计主管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2、出纳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3、总分类帐会计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4、明细分类账岗位基本职责和要求
一、大中型企业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特点:适宜采取会计与财务分设模式
会计法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二)会计岗位设置:“一岗多人”现象较为普遍,通常配备6到60多名财会人员。
(三)会计机构运作要求:
1、总会计师职责制,由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分散核算形式,并组织领导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的管理工作
2、财会主管负责制,在总会计师领导下,负责本企业的具体财会工作,组织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二、会计岗位职责设计
1、总会计师: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主管经济核算和财会工作的负责人。必须由具有五年以上财会管理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担任
2、会计部经理:必须由具有三年以上会计管理经验的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担任
3、财务部经理:
4、出纳岗位
5、材料核算岗位
6、存货核算岗位
7、固定资产核算
8、职工薪酬核算
9、成本费用核算
10、往来结算岗位
11、总账报表岗位
12、资金管理岗位
13、利税管理岗位
14、稽核
15、档案管理
16、会计电算化岗位
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组成的企业联合组织。母公司和子公司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企业集团本身不是法人,母公司(或子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也不是法人(但可以采用独立核算或非独立核算形式)。
企业集团的主要特点包括:规模大型化、经营多样化。在设计上要考虑资本国际化的特点。
一、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与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计的相同点
采取会计与财务分设模式或合并设置形式,并在其内部设置相应的机构和岗位。
(二)与大中型企业会计机构设计的不同点
需要在母公司(或子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设置财会部门。其中,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财务会计部门,应在业务上受企业集团总部的财务会计部门的指导。
(三)会计机构运作要求
集团公司对下属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控制,一般可采用协议控制、派人员控制、会计制度控制等单一方式或各方法结合方式。其会计机构的运作关键是要统一,如统一核算体制、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记账币制等,使各分公司及分支机构的会计资料具有可比性。
二、企业集团会计岗位职责设计
与单体公司会计岗位职责的设计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单体公司会计岗位职责都应在企业集团会计岗位职责设计中得到体现,同时还应增设反映整个集团公司中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其他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岗位职责及其财务分析的岗位职责;资金调度与监督的岗位职责;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岗位职责;税务策划的岗位职责等。
企业集团会计岗位职责设计的特殊要求:
(一)日常会计核算和合并财务报表方面
1、制定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实施规则
2、指导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日常会计核算,加强有关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3、核算有关业务的内部成本,明确各有关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
4、收集和审核子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个别会计报表,汇总编制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汇总会计报表,并编制整个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二)税务策划方面
1、收集和整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所在地(或国家)的各种税法规定及其变更情况
2、分析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所在地(或国家)的各种税法的实施状况,确定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在筹建和经营过程各阶段的税务筹划内容、重点和方法,统筹和指导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各种具体税种的纳税筹划工作
3、协助(或代办)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各种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扣缴、退税等事项
4、制定和调整内部转让价格和资金使用费用率
5、汇总和分析各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纳税情况等
(三)预算管理方面
1、确定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预算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措施
2、指导和归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业务预算,并汇总编制总公司的整体业务预算
3、指导和归集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资本预算,并汇总编制总公司的整体资本预算
4、汇总编制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筹资预算
5、汇总编制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各项财务预算
6、具体组织实施财务预算的执行,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并进行有效的监督
7、分析和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
(四)投资管理方面
1、收集分公司、其他分支机构和总公司有关部门的投资需求和意见
2、组织调查和预测企业集团有关项目的投资环境,参与各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安排和落实已定投资项目所需资金
4、跟踪分析和监督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
5、分析已完工并交付使用的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并提出调整意见
(五)资金调度、监督和其他财务分析方面
1、综合分析各分公司、分支机构的资金占用、使用情况及其效益
2、调查和分析各分公司、分支机构所在地区(或国家)的金融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3、按总公司、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的资金需要量合理筹集资金,并有效的分配和调度资金
4、监督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各项资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协助(或代办)分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对外借款及其偿还事项
第六节 内部核算下会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的设计
一、会计组织机构的设计
(一)内部核算下会计组织机构的特点:
为加强企业资金调度能力,考核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的业绩,在大中型企业中,通常要建立企业内部的核算体制,如设立内部银行、内部结算中心等。提高下属部门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银行或内部结算中心适用于具有较多责任中心的企事业单位。
(二)内部核算下会计岗位的设计
当内部银行(或内部结算中心)会计组织机构设立时,需要企业划小核算单位,增加核算层次,需在企业内部核算制下设责任中心或责任部门,并配备专职的核算人员,建立相对独立的核算制度和在内部银行分别开设账户,遵照一定的核算程序进行往来业务的结算和资金运用的核算及控制。内部核算机构的两种设计方式:
1、在企业财会部门内部附设结算中心,它适用于规模小、分支机构少的企业;
2、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银行,它适用于规模大、分支机构多的大、中型企业。
(三)企业内部银行结算(或内部结算中心)的内容
取决于企业对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方式和各部门的经营特点。
1、对生产性经营单位,应核算其资金、成本、收入、利润
2、供应部门主要核算采购成本、内部利润、采购费用
3、生产部门主要核算生产成本、制作费用
4、销售部门主要核算货款结算、销售成本结转、销售费用和内部利润
5、职能科室主要核算经费
6、后勤单位主要核算营业外支出、福利费
7、其他设计结算范围的事项
二、内部银行会计岗位职责的设计
1、结算存款岗位
2、资金投放结算岗位
3、储蓄岗位
1.会计的基本职能
2.权责发生制、会计前提(会计假设)
3.各类账户的分类、各类账户的结构、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会计等式
4.常见的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成本费用类及收益类会计科目有哪些?(P34表2-1)
5.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6.货币资金清查的账务处理
7.现金支付的范围、其他货币资金核算的内容
8.应收账款、商业汇票
9.产品成本的构成,制造产品直接消耗的材料应计入哪个账户
10.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
11.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
12.外购存货的成本构成13.固定资产的特征
14.企业资本增加的途径
15.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计入哪个账户
16.留存收益的构成17.银行存款的清查是将银行存款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
18.其他业务收入
19.企业采购材料的账务处理
20.资产负债表及其内容格式
21.利润表及其内容
22.营业收入的构成、营业利润的计算
23.资产、费用、存货、负债、贴现
24.固定资产折旧、销售折扣
25.编写会计分录:
职工出差、实收资本(股本)的账务处理;
销售商品涉及到现金折扣的账务处理;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采购业务的账务处理;
将损益结转至“本年利润”的账务处理,计算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计提折旧的账务处理、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26.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27.营业税金及附加
【摘要】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发展自身增强市场竞争力之外,更要加强自身的企业管理,减少成本支出。本文就面对现代成本会计发展趋势,我国成本会计工作在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时,应结合国情,引进、吸收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总结对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管理能起到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企业发展;成本会计;工作重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企业的发展环境随之改变。企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内外因素的强化,才能在不断激烈的竞争中,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竞争归根到至底是产品的成本与质量之间的竞争,因此我们对当前成本会计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了企业成本会计工作重点。
1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主要特点
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各种的费用支出,也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以及生产期间的费用。现代成本会计职能是一种行为职能,将企业的成本核算同生产经营有机结合的同时,再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方法,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以及核算、分析等,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劳动耗费进行一系列的价值管理。在坚持合法性原则、受益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和实际成本原则的基础上,为决策者提供信息使用者所需的高质量成本信息。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在为企业的计划制定提供良好的决策、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收益方面,起到了具足轻重的作用。
2当下我国成本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成本会计工作暴露出来,成本会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2.1落后的企业成本管理方式
如今,企业成本管理手段的落后,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需求,成本控制能力差,企业财务数据精确程度低,成本会计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等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我国的一些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过于落后,大量劳动力的使用降低了企业效益和企业成本的亏损,企业成本的利用程度无法得到正确有效的反映,阻碍了企业的发展。2.2不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机制
对于成本管理办法,企业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创新和改变,企业的长期发展将受到制约。企业必须要转变经营管理体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体制中立足,同时,更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体制不健全、成本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是长期存在于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办法中的问题,对企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在某些企业的采购部分,因为个人经济利益问题,不正规成本管理体制可能会导致会购买低价、低质量的材料,造成企业成本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任其发展而不进行及时的处理,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将会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2.3不足的市场环境适应能力
新经济环境和管理方式对成本会计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今,企业制造工艺和环境的改变,成本会计管理日趋国际化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企业需要在管理理念以及方式中创新,更要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成本会计的影响。科学技术是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支柱,对于企业的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企业的各种先进的生产线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的成本会计的工作重点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模式上,企业如果想对市场中宏观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对策,就必须不断改善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借鉴有效的生产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水平。
3现代化成本会计发展的工作重点
3.1完善我国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
中国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完善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成本会计理论也具有中国特色,因此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因素,解放思想,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是理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同时,更应该坚持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不断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为了更好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研究者更应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大量开展案例分析,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于此同时,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理论研究应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2提高成本会计工作者的素质
作为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首先需要更新观念。树立成本效益.成本回避思想。在评价企业成本工作绩效时,长时间把成本升降作为唯一标准是不合理的,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种劳动耗费不是产品成本指标本身所能反映出来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成本工作绩效考核,应通过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评价。如果片面的强调降低成本,对于企业的实践工作中,企业为未来增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高昂但却必要的费用的积极性将会被极大地挫伤,企业技术革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也会因此停下来。
3.3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为现代成本会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企业成本会计工作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馈速度,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对于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核算,有效地实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义。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发展完善的学科,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化程度上也远远领先我们,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企业的发展要注重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了适应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必须完善成本会计的组织、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规章制度,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从而全面推动企业成本会计制度的创新。【参考文献】
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在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要靠组织的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去实现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对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遵循性。为了实现上述的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1.2 内部控制的发展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的思想产生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它是企业规模化经营和资本化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性的产物,纵观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区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阶段。内部牵制思想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这在早期被人们认为是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理想控制方法。内部控制制度思想认为内部控制应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产安全,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后者则主要关注提高经营效率,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然而,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进行研究时,逐步发现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部,分为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等三个方面。
1.3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包括:现金及有价证券、固定资产、存货、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筹资及权益、对外担保、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成本费用、税收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
2 内部控制的层次及法规
在我国,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会计法》是一部体现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的法律。该法在第二十七条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为新《会计法》的配套法规之一,财政部于2001年6月22日,在全国广泛实施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这是第一部适用于各类型单位的有关内部控制的专门法规。同时实施了具体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其它具体规范还将陆续出台。
综观我国会计制度的发,我国未来的企业会计规范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会计法构成第一层次,这是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最高层次的规范;会计基本准则包括具体准则构成第二层次,它是根据会计法的要求所制定的具体规范,对所有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的会计管理工作均有约束力;第三层次即由各企业自行制定或委托社会会计机构制定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这是在前两个层次会计规范的指导下所作出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细则。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内部控制手段不成熟
在我国,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即在一定的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下,防止、发现、纠正会计系统的差错与舞弊;而在美国,它已将风险评估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这一考虑是针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设置的。越弱的控制意味着越大的潜在损失和越多的风险,而越强的控制则意味着较少的潜在损失和同一资金水平下的较少风险,当用风险评估手段识别和分析企业内部的控制环节,可以事前将经营管理风险(含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在最小程度,即认为在企业内部哪个环节控制风险最大,哪个环节就是要加强的关键控制点,不论其是否会对企业的会计系统产生影响。
3.2 内部控制制度层次较低
在我国,仍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并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而是直接列出了内部控制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将内部控制的设置限定在业务项目层次上进行;而美国的内部控制已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观念,内部控制的设立是按照业务循环及每个业务循环的五项构成要素来进行的。按照业务项目来设置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须制订各个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会出现大量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复,并且不易被企业及企业各部门所理解。按照业务循环设置内部控制可以避免按业务项目设置内部控制的繁杂程序,强调具体控制的构成要素对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
4 设计符合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制度
4.1 严格的经济业分工制度
职务分工的目的是为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经济业务时所产生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一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由一个人完成处理,将会失去牵制监督作用,容易给不法人员利用进行舞弊,同时不经复核的事项又容易形成差错。如果进行合理分工,就能使每个人的工作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因此对不相容的责任必须予以责任划分,如:货币资金业务实行钱帐分管,现金收付业务最好由两人分别承担,编制符合规范要求的凭证要事先经过审批,空白发票、收据及其他收付款凭证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出纳员不得兼管总帐,银行存款调节表应由出纳或记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人员以外的第三者编制,支票签发至少要有会计负责人签章,应收帐款的总帐和顾客明细帐应由不同的人员来记录等等。
4.2 设计授权和核准制度
制定授权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各项经济业务都能有序地得到处理。企业任何经济业务的处理都要有明确的授权与核准。对于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作为一般授权。例如对赊销客户的信用限额,可以事先授权给销售部门,对于确实无法返回的应收帐款则应经专门批准方可作为坏帐处理。对于重大的资本支出和筹措资金要经过特定批准,例如,对外投资只有经过董事会批准方可生效,而发行股票或债券则必须经董事会批准或股东大会通过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4.3 实行内部审计,实施再监督
内部审计可以为管理层监督会计制度和其他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也是实施会计再监督的一种手段。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直接受董事会领导。企业除常规的内部审计外,应对如下项目给予重点审计,形成制度。
(1)承包部门的效益审计。对承包部门的效益审计,不能仅以其帐面利润(财务会计核算利润)作为唯一的依据,在财务会计核算其盈亏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承包经营资产的保全。只有在资产保全的基础上的利润才是实在的利润。
(2)对特殊交易如资产置换等的认定。特殊交易各有其不同的性质,因而对其溢缺应作为损益或资本公积处理,应分别予以明确,防止主观随意性。
(3)短期股票债券交易业务应重点审查每项经济业务是否授权,防止类似国外巴林银行事件的出现。
(4)坏帐处理是否经批准,是否通过备查簿登记,必要时应与对方核对,防止舞弊发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经济业务内容将不断出现,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应充分考虑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业务内容,使设计的会计制度不断地得到完善,更适合经济发展趋势,更好地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
摘要:从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同认识出发,深刻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通过对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并从会计制度设计角度提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的方式[J].中国审计,2002,(7).
[2]李国盛.内部控制的现状、成因、对策及建议[J].四会计,2001, (2).
关键词:医院;财务制度;财务管理
伴随着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日益的完善和提高,医院的运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财政部通过实施医院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各种相关的经济管理活动使得其逐步的监理其了现代化预算管理制度,为当前医院的会计工作奠定了基础重点。财政管理的全局性、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在工作中更好的统筹和预算医院的资金流动性以及为当前的医疗设施做基础,于2010年12月,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修订颁布《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为当前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发展的前景和机遇,更是奠定了医院会计工作良好记性的前提。
一、完成新旧会计科目过渡和学习编制新财务报告
1.理解会计科目新定义、掌握入帐新标准
新制度对会计科目进行全面梳理,补充完善会计科目定义;对入帐计量标准更新确定,使医院的日常核算更为准确。新制度调低应收款项坏账准备金率为2%-4%,体现财政部对医院应收款项变现能力的重视;而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提高到1000-1500元,也反映新制度与时俱进。充分理解科目定义和熟练掌握入帐标准,是财务核算工作前提。
2.完成新旧会计科目过渡、做好数据比较分析
此次新制度设置52项一级会计科目,其中新增11项,调整12项,删除1项,因此做好新旧会计科目的对应和过渡十分重要。新制度配合医药分离改革,将药品收入归到医疗收支统一核算;为清晰反映医院承担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产生的相关收支,新制度专设科教项目收支和科教项目结转(余)予以单独核算;根据医院目前贷款经营需要新增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新增预付款项核算预收款项;应收及预付款项中,新增财政应返还资金科目;把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归入应收医疗款统一核算;库存物资和药品统一归入存货科目;新增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专用基金中取消修购基金,新增医疗风险基金;新增待冲基金等等。新制度规定单独核算管理费用,要求医院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做好新旧会计科目的对应与数据衔接,包括财务软件科目调整、财务数据入帐、统计上报、比较分析等工作,是财务核算工作基础。
3.学习编制新增财务报表和成本报表
新制度向企业会计借鉴,完善医院财务报告体系,新增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及报表附注。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新增成本控制情况、负债管理情况、资产变动及利用情况、或有事项的说明等。新制度新增医院成本报表,包括医院直接成本表、医院全成本表和医院全成本分析表,从而使医院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
二、加强醫院财务分析、建立财务评价体系
在新制度的附件二里,列举了六个方面19项医院财务分析指标。这些分析指标,不再是原来简单的人均业务量指标,而是从资产运营、收支结构、结余与风险管理、到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甚至是医院发展能力指标,更加系统和专业。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作为财务评价体系组成部分,考评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实现管理部门对医院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三、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和资金监管制度
1.加强财务监督、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新制度要求由财务部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包括预算、收支、资产负债各方面全面监督。同时,新制度要求医院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行业,其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医疗技术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医院的信誉。医院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必然开展一些能给自身带来较大经济价值的科研项目,其费用较大,如果不将其资本化,直接反映在当期支出中,其收支结余不会真实,不利于考核当期财务成果。
2.加强医院资金监管。新制度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规定投资范围仅限于医疗服务相关领域,不得从事风险项目投资,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加强推进医院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
1.加强成本核算、强化成本控制。结合我院近年来成本工作经验,新制度中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应用指示是渐进可行的,通过成本软件的标准设定操作,汇总录入基础数据,逐层分步结转,实现全院的全成本核算,各家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实施。
2.实行全面预算、强化预算约束与管理。新制度要求医院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新制度对医院预算的基础工作、编制审批、执行分析、上报调整和决算考核等各个环节所遵循的方法、原则、程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并明确了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医院各主体职责。
根据近些年我院预算工作的开展,具体实施中特别注意两点:(1)预算编制时要细化到临床部门、细化到具体项目,才能使预算执行和考核落实到点上。(2)追加预算批准后,要相应调整年初总预算和之前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五、结束语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重点】推荐阅读:
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习题06-25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11-21
新企业会计制度12-02
新小企业会计制度12-02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银行类05-31
继续教育小企业会计制度-总论07-05
企业会计论文06-24
认识企业会计岗位09-27
园林企业会计核算12-16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分析与比较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