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精选14篇)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提高邦巴小学学生听,说,读,写,诵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活动内容及安排如下: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常建升张永胜

副组长: 马俊邦张胜花

四、比赛时间:6月7日下午

五、参赛对象:1-6年级学生代表

六、比赛阶段:

1.比赛地点:学校西院操场

2.场地准备:马俊邦王志清贾文海蔡顺孝

3.评委:高旭清华生兰苏延芳李永春马淑梅

成绩统计:马海萍马桂芳

七、活动要求:

⒈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班级高度重视,切实组织好本次活动。

⒉推选出本班级优秀分子参与比赛,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邦巴小学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篇2

版近年来, 在教学中我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语文

实践活动, 发动学生自编语文小刊物,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做的:刊物分两类, 一类由班级语文兴趣小组主编, 每月一期, 要求较高, 在班上起示范作用;一类由学生自编, 或小组合编, 要求稍低, 侧重全员参与。两类刊物均以学生创作为主, 补白部分可适当摘抄。每份刊物都要有刊名、发刊词、编者的话, 边角刊头要美化。实践下来, 很受学生欢迎, 不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明显提高, 而且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在活动中, 我有几点体会:

一、重视观察, 及时记录

编辑一个刊物, 首先要有数量众多、质量较高的稿源。因此, 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培养学生写随笔、记日记的习惯,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勤于笔录。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讲明观察的意义和方法。教学中我印发了一些名家、作家谈观察的经验和他们的日记, 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和写作的热情。如老舍谈写作和鲁迅日记, 学生读了启发很大。二是提供观察机会, 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准确地进行观察。如季节变换, 让学生寻找校园景物;文体活动, 指导学生观察台上台下人们不同的表现表情;回到家中留心父母及周围人喜怒哀乐的情绪等。开始时可多写一些家庭生活、校园生活, 而后再写社会生活、景物、感悟;不定期举办特定活动, 进行具体指导与集体交流, 收到较好的效果。三是丰富知识, 扩大学生观察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观察受阅历及知识局限, 我们要善于用新的知识去开阔他们的眼界, 引起他们注意, 并深入思考。每学期我都组织学生订阅一些报刊, 做好读书读报工作, 把阅读与生活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四是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像老舍先生说的一样:“要天天记, 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 你记下来;下一阵雨, 你也记下来, 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 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 如果没有这种积累, 就写不丰富。”教师注意巡阅, 发现好的及时推荐、鼓励,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匠心构思, 激发想象

重视了观察, 有了材料, 还不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结合阅读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精心构思, 激发想象, 丰富稿件的内容, 提升稿件的质量。在编写语言小刊物过程中, 我主要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要求:一是给刊物起个形象而有诗意的名字, 写好创刊词。这个要求看似容易, 其实难度很大, 刊名要新而不僻, 格调新而不俗, 创刊词要写得短小活泼, 有情趣, 这就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浮想联翩, 如《小星星》《月牙儿》《狂草集》等, 普通却又闪光, 给人甜甜的美感, 无限的遐想。二是依照课文写法, 剪辑生活素材, 写成一组文章。想象力丰富的人, 思路比较宽;而掌握一定思路以后, 又能使想象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并逐渐趋于完整。如学习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后, 我指导学生仿写一组建筑物, 许多作品既写出了不同建筑的风格、特征, 谋篇布局、结构思路又一目了然, 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三是写自己, 生活积累, 回忆童年生活。写自己的过去, 不只是简单的回忆, 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 这是一个学生有话要说而且写起来饶有趣味的话题。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 我让学生围绕“童年”这一主题开展回忆与想象, 自编一期小刊物, 激发了学生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很多文章洋溢着童心童真, 展现了五彩斑斓的生活画面, 令人回味无穷。

三、反复修改, 精心编排

在学生完成初稿的基础上, 要编好一期小刊物, 还需要反复修改、精心编排, 包括内容上的提炼主题、修饰文字;布局上的排版设计、图文装饰等。第一步, 学会修改文章, 我要求小编者像编辑一样提高责任心, 尽量不出现错别字、病句。一般是先自己仔细修改, 然后再拿到四人小组里集体修改, 必要的时候再请老师帮助修改, 这样, 既提高了稿件质量, 又培养了学生自我修改文章的能力。第二步, 精心设计编排, 要求各份刊物务求减少雷同, 办出特色。对此, 教师要做好指导, 一般先树样子, 再创造。我的做法是老师先编, 骨干带头, 专人负责, 定期展示优秀期刊, 弘扬先进带动整体。每期刊物尽可能做到文章大小要结合, 版面疏密要恰当, 标题纵横要醒目, 插图美观要小巧。由学生轮流负责主编, 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实践与锻炼, 体验成功的快乐。第三步, 组织好评议交流。一期刊物出样后, 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评出优秀刊物和文章, 给予表彰奖励, 好的文章向正规报刊投稿, 小刊物集中装订成册, 留作纪念;同时找出编写不认真的刊物和差错, 以强化监督, 督促后进, 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带动整体语文能力较快提升。仅去年一

个学期, 我班就有15篇习作在市级以上报刊发改表, 20多篇习作获奖,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教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篇3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少年儿童由于自身认知基础的限制,对未知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教师要抓住这一认知规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例如,学习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时,教师课前可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并从中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想一想故事的内涵,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一些关于“爱心”的故事,使学生保持思维活跃,带着问题学习,从小培养探究问题、周密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方面,让他们在观察中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例如,在学习《凡卡》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采访,了解各自的童年生活和家庭情况,了解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中国少年儿童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性认识走进课文,走进凡卡的童年生活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激起他们对祖国、家庭和父母的无限热爱之情。在教学《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之前,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参观,实地了解一下多媒体的功能,让学生带着感性认识走进课文,就更容易理解这类科普性文章的内容。

三、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策划,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设置不同的活动,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大胆质疑,用不同的方法扫清词句障碍,体会课文内容,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设置绘画、生态资源调查、数字神探、佳句评价、环保宣传等五个活动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给每一个小组出示活动要求。

如生态资源调查组,我要求他们:(1)充分感悟课文内容,从客观叙述中获取有关自然资源与生态情况的信息;(2)能采用实物与文字结合的方法具体说明课文内容;(3)实地考察学校周围地质环境、矿产资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现状,获得第一手资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环保宣传组要与前四组紧密配合,并集中他们的探索成果,结合水土流失给人民造成灾难的实际,办一期环保小报,并在遭受环境破坏的地方设计警示标语牌。

这下,学生可就热火朝天地忙开了,精读课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准备资料,一个个干劲十足,有条不紊。在接下来的成果展示课上,绘画组展示的一幅幅体现人们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生动画面,体现了小画家们纯真的童心。生态资源调查组慷慨激昂的讲演描述了人们对环境的污染,对矿产资源无节制地开采所带来的地质灾害,植被破坏所导致的水土流失,非法猎捕导致生态失衡等,给学生幼小的心灵敲响了警钟。数学组以准确的数据计算告诉大家,人类除了地球,再也不可能奢望有第二个生存环境。佳句评析组列举了课文中精辟的句段,告诉大家要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环保宣传组更是战果辉煌,用“你扔下的是垃圾,我拾起来的是美德”等标语唤起学生从小树立保护家园的环保意识。

这样的教学不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并将之应用于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大胆地创设语文实践活动,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篇4

开幕式暨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一、活动目的

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初、高中经典诵读比赛为本次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活动,旨在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活动主题: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三、活动时间:12月22日19:00-20:30

四、活动地点:校体育馆

五、参赛对象

初中部8个团队,高中部4个团队,计12个团队参赛(原则上两个班组成一个团队)。

六、参赛要求

1、统一着装,集体诵读为主要形式,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乐自备)。

2、表现形式尽量丰富多彩,大胆创新。可以诵读古诗词,也可以吟唱古诗词,或者音乐、舞蹈结合等均可。

3、内容要求传承经典、弘扬爱国精神或励志青春;最好能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还陶冶了情操。

4、请各参赛单位于12月8日前将团队及朗诵内容交何学辉、彭和平老师处。

七、评分方法

采用取中评分法,即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它得分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然后按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评出一、二、三等奖。

八、评分标准

1、服装整齐统一,上下台井然有序,学生精神面貌佳。(20分)

2、内容积极、健康、阳光,充满青春的活力与朝气。(20分)

3、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晰。感情充沛、到位,充满激情;合理运用朗诵技巧(如声音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快慢、气息的运用等)。(30分)。

4、形式新颖、丰富多彩,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20分)。

5、参加人数不少于40人,尽量让更多同学参与,达到一起表演、共同提高的目的,诵读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10分)。

语文教研组提前准备评分要求和评分表格,现场指定专人总分,主持人现场公布比赛成绩。

九、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当场颁发荣誉奖状。学部给予各班主任及辅导老师在当月班级量化积分中计5、3、2分,以资鼓励。

希望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高度重视,认真选拔辅导,做好充分准备,力争获得优异的成绩。

十、评委

胥 诚 蔡德福 左小林 杨秀华 王国林 何彦莲 张 丽 王久丰 段春燕 陈平雷 宇

十一、主持、串词及节目彩排串连

1、主持人:宋昭翼、陈俊宇(团委选拔)

2、串词拟写:何学辉、彭和平

3、彩排时间:12月20日19:00-20:30

4、比赛节目串连:彭和平、何学辉负责安排

十二、会议议程

1、在经典古典音乐中,学生进场,主持人闪亮登场,致开场语。

2、介绍参会领导及评委。

3、校领导()致开幕词。

4、校领导()宣布“四川省广安实验中学第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

5、经典诵读大赛开赛。

十三、协助单位工作

1、行政教辅

(1)制作悬挂横幅“广安实验中学第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经典诵读大赛”;

(2)音响、摄像、安装临时多媒体;(3)准备荣誉证书、布置评委席。

2、艺体组

(1)舞台布置(刘善东、熊红英)

(2)场地划分、进出地安排(蒋玉林、秦建洪)

3、后勤部:所需物品采购,体育馆卫生和校园安全

中学部语文教研组

活动方案跳绳比赛方案 篇5

二、比赛地点:初一、初三西院操场

初二、行政东院操场

三、参加单位:各工会小组

四:裁判组:

西校区:姚春生(组长)、孙业贵、隋晓松、王旭东、孙琦、姜涛、王铮

东校区:刁晓岩(组长)、吕晓曼、王岩、韩涛、张涛、于路、李梦秋

五:参、比赛原则:自愿参加,量力而行。

锻炼第一,比赛第二。

六、比赛内容及要求:

(一)一分钟(短绳)。

1、分三组比赛:

青年组:35岁以下教职工

中年组:35岁——45岁教职工

老年组:45岁以上教职工

2、比赛时间一分钟(何种跳法不限)。

3、参赛教师自备跳绳。

(二)三分钟(长绳)。

1、以初一、初二、初三、行政工会小组为单位参加比赛,工会组长负责。

2、每组12人(2人摇绳)。

3、比赛时间三分钟,不计失败次数。以每组所跳的个数排名次。

(三)报名、要求:

参赛教工到各工会小组长处报名,报名从即日起至4月22日止。参赛人员要服从指挥和尊重裁判;裁判人员要公正、公平裁判;各工会组长要认真组织本工会小组的报名、参赛、发奖等工作;各工会委员要积极配合,大家齐心协力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七、奖次:

团体奖:

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纪念奖1名。

个人奖:

成绩汇总分别取各组前6名,其他均为纪念奖。(奖品在成绩统计后,由各工会组长代表小组领取后发送到教工)

七、活动执行负责人(联系人):刁晓岩

翻飞的跳绳,摇动着健身的欢畅;

勃发的跳跃,沸腾了生活的热望;

矫健的身姿,舒展在虹桥的操场;

演讲比赛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篇6

以“我的班级管理”为主题进行演讲

二、指导思想

突出一个中心“科学、民主”,核心是“我的班级管理模式及效果”。

三、演讲要求

1、题目自拟。

2、演讲内容真实,先进典型事迹与鲜明深刻的班级管理理念的辩证统一。

3、以班级管理事例为题材,也可联系自身班主任工作体会为题材,展现班级管理的好处。

4、演讲内容充实,演讲稿应当观点鲜明,既要有一定的理念感悟,又要防止抽象空洞,严谨抄袭。

5、普通话标准。

6、时间控制在5——8分钟内。

四、比赛安排

1、学校统一组织所有班主任参加比赛,演讲顺序现场抽签决定。(中小学部班主任分部进行,先初中部)

2、评委组现场打分,评出优秀演讲者,分部评一等奖各一名,二等奖各两名,三等奖各三名,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3、评委组成员(组长:陈远书)

成员:徐自明、金健、王水平、王良圣、周永鹄、何俊如、邓秀琴、朱彦秋、谢光福、董佑萍

4、统分组(组长:覃和明)

成员:杜佳佳、黄升

5、后勤组(组长:吴世红)

成员:黄光荣

6、摄影照相:洪家黎

7、主持人:李丽

中营民族中心学校

政教处

指导读书活动, 提高语文素养 篇7

一、营造读书氛围, 激发读书兴趣

要学好语文, 提高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极为重要的。著名语言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从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 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由此可见,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上学期, 我们抓住学生们刚上中学有新奇感、探求欲和可塑性的特点, 把设法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

1.创办班级图书角

图书主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筹集, 每人每学期借给班级健康的书籍2-3册, 期末归还。“书非借不能读也”, 学生对借来的书比较有兴趣, 一般能在规定的借阅时间内读完。能够花较少的钱, 通过交流读到较多的书, 确保学生有较足够的阅读量。

2.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抽出点滴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课外书报的活动, 让学生在集体阅读的氛围中激起读书欲望, 形成习惯。教师看到有什么好文章, 也尽量介绍给学生, 并向家长宣传要重视家庭读书氛围的创设。许多家长都设法为孩子开辟了有利读书的一方天地。

3.鼓励学生订阅优秀报纸书刊

我们学校是县城中学, 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大都比较好。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 自由选订一两种报纸或书刊。教师只是给学生做一些推荐介绍, 是否订阅和订阅什么, 就由学生和家长自己选择决定。学生们订阅了不同的报刊, 互相交流, 培养了学生资源共享的意识。

二、指导读书方法, 制定读书计划

激发了学生们的读书兴趣, 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方法指导, 包括读物选择、读书计划、阅读积累、阅读速度等。

1.精心选择读物, 确保健康阅读

选择不同的书籍, 对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学生来说, 是有着不同影响的。怎样评断一本书的好坏呢?主要看它是能鼓励人前进呢, 还是拉人倒退;是能给人以乐观精神呢, 还是使人悲观;是能增加人的智慧呢, 还是使人愚昧……教师指导学生, 让他们慢慢学会选择书籍。老师推荐的书刊有的是趣味性强的, 有的是富于哲理性的, 有的是激励奋发的, 有的是语言优美的…….

2.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读书活动要有目标、有计划, 才能有更大的成效。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个适宜的读书计划。既有初中三年的总体目标和计划, 也有一学期的具体读书计划——一般要求以一周为一个时间单位, 制定具体的阅读内容和目标。

3.指导速读、精读与积累的方法

属于拓展视野的读物, 要学会浏览;与当前课内学习有关的内容, 要学会精心研读。既要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 也要训练学生仔细研读、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强调学生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会圈点阅读, 指导学生学会收集阅读资料, 如做笔记、剪报、做书目等, 便于日后查找资料。

三、开展竞赛活动, 保持读书热情

到了八年级上册, 学生的课业也更紧张了, 有些学生就会懈怠下来。教师可以设法组织一些语文读书竞赛活动, 一方面可以丰富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平台。这有利于促进学生保持认真积极的读书热情。

1.办手抄报

学生要办好手抄报, 就必须广泛阅读, 精心选择恰当的内容。这就提高了阅读兴趣, 促进了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阅读质量。而优秀作品的展示, 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2.组织专题阅读, 模拟情境活动

我们曾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设计综合性读书活动, 请学生阅读、收集有关的图片、词语、片段、文章等, 让学生模拟电视台记者开展“青春飞扬走遍神州”采访活动。结果, 学生兴趣浓厚, 读书活动气氛热烈。

3.语文读书竞赛活动

语文读书竞赛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如, 开展“让校园充满诗意”活动, 让学生为学校的花草树木、建筑物等起一个新颖有诗意的名字;或是每天记一句名言、课前3分钟讲一则新闻等。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读书求知的热情, 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重视读写结合, 扩大读书成果

优美的文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 而是从经典中读出来, 是在写作实践练出来的。在学生们有了一定的思想积累、文学素养积累的基础上, 怎样才能扩大读书的成果, 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呢?

1.阅读时要“五到”

我们要求学生阅读时要“五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出思想, 读出自己的见解。在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之后, 我们让学生写写读后感悟、做一下简单的评点, 以达到对所读文章的深入思考和记忆的目的, 又训练了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2.对不同作品, 区别对待

对名著阅读, 我们结合写故事梗概、内容概述和读后感等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认知性思维、评价性思维能力。对于与学生的写作水平相一致的文章, 则注重让学生学习其中写作方面的优点——立意之高远、选材之新颖、构思之巧妙、语言之生动等, 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努力实践, 学以致用。

五、养成读书习惯, 鼓励自主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养成习惯就是养成意志, 养成习惯就是培养人格。读书是终生的事业, 要求我们养成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1.明确读书目的

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 读书的信念就越坚定持久。目的明确了, 为读书增强了动力, 也将大大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

2.读书思考结合

读书的核心是思维, 要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 坚持读书时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要边读边思, 多方质疑。读完后, 要掩卷而思, 看有何收获。

3.虚心求师问友

古今成大学问者, 无不虚心求师问友。师友间互相交流, 可产生群体互补效应。英国科学家卡罗尔在《科学漫步》中说:“如果可能, 找个和你一起读书的好友, 和他一起讨论书中疑难之处。讨论常是解决疑难问题的最佳方案。”

六、课内课外融合, 提高语文素养

九年级下册, 学生转入初中阶段学习内容的全面复习, 时间紧迫, 语文阅读便特别需要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 既继续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 又加强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

创设综合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以语文课堂为中心, 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 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习环境,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传统狭窄的范围走向较为广阔的时空背景, 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使学生自觉地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吸取丰富的营养, 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提高语文素养。

1.以课堂为中心, 辐射课外

九年级的阅读能力训练, 特别需要加强理解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内可重点指导学生探索阅读理解的规律,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引导学生拓展到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训练。要把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起来,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能力, 将提高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2.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语文学习渠道是多向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不同的渠道, 自己搜寻、处理学习材料, 获取知识, 使语文学习成为一项学生有所发现、充满快乐、激发创造的活动。语文开放教学旨在树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学习观, 提高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宽广的信息环境, 现在学校已建立了电子阅览室, 链接了远程信息网;为学生提供校园网, 学生通过校园网的服务系统, 可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与书相伴而行, 重视读书活动的指导, 加强学生的读书积累, 可以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个人如果从小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如果具有阅读的追求与渴望, 就会充满智慧和希望。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靳健.语文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2.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篇8

一、 语文课外活动要依托、挖掘语文教材的资源

苏教版小语教材内容丰富,如果教师是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其中有无限的宝藏,从中撷取资源,很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就可以有效打通校内外、课内外的界限,使学生置身于“大语文”中。

1. 有效组织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五六年级的四册教材的最后专门安排了“学和做”的练习,分别是《说名道姓》《节约用水》《读报和剪报》《我的成长册》。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确:老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开展这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促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小课堂走向课外,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运用语文。例如在开展《节约用水》活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调查“自己的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不良习惯”;师生可以采集附近河流、湖泊、池塘的水样,做水质量的分析报告;学生可以搜集阅读有关水的故事、成语等。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汇报实践活动,交流调查报告,学习节水成语,了解节水方法,编写公益广告。之后,组织学生到学校、到社区、到家庭、宣传节水意义,张贴节水广告,践行节水方法。这样的活动,将课内与课外打通,学校与社会打通,学习与实践打通。这样的活动,学生喜欢,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发展了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素养。

2. 利用好教材中的“我读书我快乐”“名著便览”“作家名片”栏目

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在每册的第3单元,教材都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向学生推荐名著。高年级的四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伊索寓言集》《上下五千年》《鲁滨逊漂流记》和《西游记》。教材还结合相关课文,安排了“名著便览”和“作家名片”的内容链接。“名著便览”向学生推荐了《水浒传》《简·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本著作;“作家名片”向学生介绍了高尔基、冰心、鲁迅、雨果、巴金、季羡林、莫泊桑等七位作家。教材这样编排是要告诉教师在教学之外,还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中外名著,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一些文学常识。教师可以用好书推介、片段赏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指导学生多读好书与名著。当然,有些目前学生还未必能看懂的原著,像《西游记》《水浒传》可以建议学生选择青少年版,使之能通顺地阅读。当学生阅读完这些名著后,还应适当安排相关活动,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水浒传》知识”擂台赛、“我喜欢的一则伊索寓言”故事会、“从鲁滨逊身上得到的启示”演讲比赛、“鲁迅名言集”编写等等。

3. 恰当利用好“口语交际”板块

“口语交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梳理了一下教材,发现口语交际内容主要分为几类:听讲故事、学会口语表达、情境式口语交际、介绍性口语交际、表演类口语交际、讨论式口语交际。其中70%左右的口语交际与语文课外活动相联系。如,低年级的“春天来啦”“买文具”“教你玩游戏”,中年级的“小小读书交流会”“说说广告”“介绍我的朋友”,高年级的“介绍世界名城”“影视剧评说”“学习采访”“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小小新闻发布会”等等,这些口语交际或是需要在课前搜集资料、旅游寻访,或是需要在课后模仿操练、实践运用,否则只能是无源之水、纸上谈兵,起不到交际、训练的目的。

4.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其他资源

苏教版小语国标本教材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也为课外活动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只要有心,你就能发现处处有可挖掘的资源:课文、课后习题、习作、“处处留心”和“语文与生活”等板块中蕴含着大量的可利用材料。如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了《公仪休拒收礼物》,要舍得花时间与精力指导学生排演小话剧,并让他们公演(起码班级范围内);“处处留心”中有关“象棋”一则,可以让学生学习下象棋;习作前要让学生进行一定的体验,以开阔视野,积累素材,培养情感,写出真情实感。

二、 语文课外活动要培育、提高学生语文的素养

组织课外活动不是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而是必需品,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只有协同发展,语文教学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因此,语文课外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也是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提高,当然这是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

1. 语文课外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指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要根据“课标”各学段的要求,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有目的地加以训练。如现在学生普遍缺失认真倾听的态度与能力,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自由听故事、听新闻,组织安排听演讲、听报告,尽量挑选学生喜欢听的内容进行活动和训练,以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与品质,逐步使其能够听懂而且能够明确别人说话的中心意思。又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其中,小学阶段阅读量在145万字左右。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外活动来确保阅读任务的完成。除了教材中推荐阅读的名著、名篇外,教师要有意识地追踪当今社会的畅销图书,精心挑选适合不同年段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既健康地完成阅读量,又通过丰富的读书活动使阅读能力得到训练。

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需要全面发展,不能偏废哪一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但语文能力的各个方面整体上要均衡发展。

2. 语文课外活动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活动的要求,小学阶段分别是:第一学段,“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第三学段,“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这三个要求,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从参与到组织到策划,循序渐进,步步提高。这里不仅有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求,还包括社会交往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力、搜集、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教师只有从素养提高的高度着眼,才能有目的地组织好、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

3. 语文课外活动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前提,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认真书写、不动笔墨不读书等好习惯,同样在语文课外活动中,也要时时处处提醒学生勤记笔记、边读边想、做任何事持之以恒等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还必须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速读。这需要进行专项训练。训练时,首先让学生明确,速读不只是追求速度上的快,单位时间内阅读的数量多,而是要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既要最多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又要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积极思维,不断内化。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1) 闪示训练:在小卡片上写上一些词语、词组、句子,在学生面前迅速闪示,让学生立即记下或说出所见的内容,培养学生视力敏锐、思维敏捷、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2) 搜寻训练:提供句子,要求学生找出关键的字、词;提供语段,搜寻中心句或警句;提供短文,搜寻重要的有关信息。(3) 限时训练。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完一定数量的文字,掌握基本内容,回答提出的问题。(4) 综合训练。就是把以上训练综合起来进行,要求学生回答指定的问题。学生掌握了速读的方法,并运用于课外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三、 语文课外活动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语文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参加活动的是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策划活动的也应该是他们。因此,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性别、性格、情感等特点,语文课外活动只有活起来,学生才会乐于参加。

1. 贴近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能学语文、用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鸟鱼虫,仔细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注意关心社会的热议话题、重大事件,会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并就大家都关心的话题,或是以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比如,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上中学的青少年,都喜欢看最近播放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教师不要急着否定它的幼稚,不妨也看一看,寻找孩子们喜欢它的原因,从中选出话题,组织开展诸如讲故事、谈观后感、开辩论会等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表达、学习辨别。

2. 生动活泼。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语文训练的要求淡化,渗透在有趣有益的活动中,只有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外活动,学生才会积极投入。笔者观察注意到,演课本剧、开展辩论、旅行、调查、制作电脑(手抄)小报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外活动形式,而这些正是生动、有趣,成就感较强的活动。

3. 自主开展。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主人是学生,“课标”要求学生到中高年级会组织,还要会策划。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每学期帮助学生确定几个主要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组织课外活动,自己解决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只要真正放手,会发现学生的主观意识是非常强的,其能力也就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篇9

流程:

1、参赛选手抽取参赛序号

2、主持人介绍参赛评委

3、主持人宣读演讲比赛规则

4、按序号进行精彩演讲

5、点评

6、颁奖 参赛规则:

一、参赛须知

1、各参赛选手必须规定,按时参加开会、抽签和比赛。

2、参赛选手必须在赛前10分钟入场签到,点名时候不在场,则视作弃权处理。

3、各参赛选手必须从始至终参加听取其他选手的演讲;遵守会场纪律,不起哄,不喝倒彩,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掌声鼓励。

二、评分标准

1、本次比赛中主题演讲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表达形式相统一。(1)思想内容占5分:主题鲜明深刻1.5分、联系实际1.5分、材料典型有力2分。(2)表达形式5分:有声语言2分、态势语言2分、全场效果0.5分、风度仪表0.5分。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当场确定得奖的名次。

三、演讲要求

1、比赛采取命题演讲方式进行,演讲稿内容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结合实际,突出亮点,主题鲜明。

2、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采用站立式脱稿演讲。

3、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选手上场迟到1分钟视为弃权。

4、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3―5分钟内,超过1分钟扣0.2分;时间不足3分钟一律扣0.1分。

四、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两名。

绘画比赛活动方案 篇10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鉴赏及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经研究决定举办漆坪完小“学生绘画比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绘画比赛主题由异级任课教师临时出题。

二、参赛对象:1—6年级学生每班选5名学生参加。

三、比赛时间安排:

1、6月3日—6月6日,宣传发动及准备阶段。

2、6月6日下午,各班上交作品3份至覃德华老师处。

3、由覃德华老师组织教师对学生提交作品进行评选,评出年段组一、二、三等奖。

4、教导处临时安排颁奖时间。

5、选出的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展出。(评选结束后)

四、参赛要求: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必须为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主题。

3、一至六年级统一用8开的素描纸,绘画材料不限。

4、画的正面一律不能出现学生姓名、班级等信息,背面要写明作者的姓名、所在班级等信息。

五、作品评分标准临时确定。

漆坪完小教导处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篇11

一、以课本为引领,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教师应以课本为引领,使课内外内容衔接。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对课内的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既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的互动,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一是课堂教学启趣。课堂教学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要注重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追求掌握求知识的欲望,即要着眼于课内向课外延伸,在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拓展视野,从背景、作者等相关方面作和渲,使学生学完课文有“意犹未尽”之感,产生课外阅读的愿望。二是利用榜样引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向学生讲解名人读书故事,培养学生的理想,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三是听故事激趣。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定期举办故事会,让学生讲故事,调动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断拓宽视野,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四是开展活动提趣。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比如“词语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读擂台赛”等。在板报中,设“采蜜集”、“知识角”等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妙词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

三、加强指导,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1.指导选择书籍。首先是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2.传授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浏览式的泛读法,如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宜采用精读法,对文中精美的字、词、句、段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加以吸收。

3.教会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要多样,可以摘录句子,片断,写眉批、可以写书评、可以概括主要內容和写心得体会。也可以教会学生剪贴报纸。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为了激发学生的热情,还要定期组织大家评比,鼓励学生持之以恒。

四、培养习惯,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1.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与评价。课外阅读只有通过检查,才能了解学生阅读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加以有效指导,同时也起到督促作用。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把检查阅读情况和班级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交流所阅读到的信息、知识,做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丰富了课外知识,激发他们更自觉地通过阅读来积累语言,积累知识。

2.围绕课外阅读开展多种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不能像课内教学那样死板,要经常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举行讲故事比赛、古诗朗诵会、智力问答、成语接龙等,让学生不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甘甜,让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转化为一股股催动学生多读、好读的动力。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规定阅读篇目,组织学生订阅报刊杂志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生阅读心理和年龄特点,为学生推荐一些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名著,让学生既体验到读书给予心灵带来的愉悦,又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

五、上好阅读指导课,组建课外阅读小组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教师每两周从语文课中抽一课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课外指导。在阅读指导中讲授一些阅读方法并设计一些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如何作摘抄、剪裁、编写阅读提纲等。教师要在班级还组建课外阅读小组,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将班级学生分若干个阅读小组,让他们在一起交流课外阅读的方法和读书的经验。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增进了读书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的效果。

六、开展多种活动,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

在开展阅读指导,阅读训练的同时,我还组织开展多种读书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人人参与,全方位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充分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以活动促阅读.

1.组织每天十分钟演讲活动。在每天早晨处理完班级事务之后,利用早会的时间由学生轮流摘录一段最精彩的语句,与同学共享。

2.组织各类课外阅读竞赛。如知识竞赛,朗读比赛等。对优胜者及时给予鼓励。

.举办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在每学期期末都举行一次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会,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读过书感受。

4.举办读书笔记展示会。每学期举办一到二次读书笔记展览,让学生认真观摩,评选出最佳的读书笔记,让优胜者介绍经验,以带动其他同学,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语文素养比赛活动方案 篇12

如何有效地开展时事评析教学活动?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略有心得, 现提出来以见教于大方之家。

一.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通过时事评析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关注时事、积极参与时事评析的兴趣。

(一) 材料内容有趣。

老师遴选的材料要具有新闻性, 真实鲜活, 贴近学生思想, 直击学生心灵。

(二) 呈现方式有趣。

材料呈现方式要具有多样性, 文本呈现、图片呈现、音频呈现、视频呈现、老师介绍、学生播报等各种形式灵活运用, 尽量给学生带来视听的刺激和心灵的震撼。有时在呈现时事时可适当加点导语来激发学生兴趣。

(三) 评析过程有趣。

评析可采用访谈式、辩论式、沙龙式, 让学生去当主持人、当评论员、当记者、当辩手。每周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评出最佳主持人、最佳评论员、最佳记者、最佳辩手等。有时也可以在评析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时事评析小论文, 选出观点新颖、剖析深刻、层次清晰的小论文在班上宣读或张贴。通过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时事评析活动的积极性。

二.有序

(一) 时事选取有序。

选取的时事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让学生感兴趣、有话说。老师在选取材料时要因学段因学情而异。低年级学生要更多地选取正面导向的材料,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年级学生可适当选取点负面材料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高必须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时事材料的选择固然可以由教师来做, 但有条件的话最好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选择材料的过程其实也是素养提升的过程。老师可建立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阅读课和周末时间去选择时事材料, 然后小组交流, 向全班同学推举有价值的材料, 全班同学经过讨论再选取最有价值的材料。

(二) 活动组织有序。

制定活动规则, 建立奖励机制;选好活动方式, 做好评析准备;鼓励思想碰撞, 促成良性互动;适时点拨引导, 及时总结提高;建立时评档案, 汇编睿语奇文。

三.有招

(一) 激发兴趣有招。

多倾听, 多肯定, 培养学生自信, 润物细无声;多方式呈现材料, 多方式展开评析, 刺激学生感官, 撞击学生心扉;面带微笑, 语含幽默。

(二) 组织调控有招。

活动既要追求生动活泼, 又要做到有条不紊, 要让所有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别人发言时, 有同学在下面叽叽喳喳, 也有同学觉得“不过尔尔, 我也这样想的”, 因而满脸不屑地干别的事去了。真让他们说, 他们又支支吾吾, 不知所云, 或者信口开河, 言不及义。其实他们所谓的思想只不过是支离破碎的混沌感觉, 他们的盲目自信是建立在自以为是的错误自我体认基础之上的。对于这样的同学, 老师要让他们发言, 再请发言质量高的同学发言, 请同学们进行对比评价, 让他们在对比和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从而培养他们虚心倾听、尊重他人的品格。学生发言偏离中心或难有突破时, 老师要及时出手, 巧妙点拨。

(三) 点拨引导有招。

点拨要相机适时, 要言不烦, 结合具体事例从思维方法上入手。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观念、发展的观念、全局的观念、长远的观念、辩证的观念思考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 观点求新, 析理求深, 结构求密, 语言求活, 叙事求简, 引用求准。要在点拨中做到举重若轻, 四两拨千斤, 老师除了要有深厚的学养外, 课前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材料, 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要作周密的思考。

四.有效

风筝比赛活动方案 篇13

一、活动目的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繁荣校园文化阵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及参与体育锻炼的举趣,经研究初步决定于4月13日星期三(若因天气原因令行通知)在学校操场进行高

一、高二年级风筝比赛。

二、比赛项目和内容

项目

内容

风筝放飞

放飞

风筝制作

制作、彩绘、放飞(材料自备)

三、比赛规则

1、各班每个项目组一至两队参赛,每队报运动员二人(允许进入比赛场地)。

2、比赛将组织裁判现场评判。风筝放飞主要从高度和稳定性两方面评判、风筝制作主要从制作工艺和空中姿态两方面评判。

航模比赛活动方案 篇14

2011.12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1、树立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意识。

2、引领学生体验科技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快乐。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团队竞争能力。

二、活动时间、场地安排

时间:2011年12月21日下午第三节课 场地: 学校操场

三、活动规则:

1、限用“中天”橡筋模型飞机套材装配制作的模型参加比赛。

2、各年级科学老师组织、指导学生制作航模飞机。以班级为主阵地开展制作活动,学生完全自愿参加。

3、各年级科学老师先在本班进行预赛,每班筛选出10名选手参加决赛。按班级5个5个轮流进行,每人可进行2轮,以最高一轮成绩为比赛正式成绩并确定名次。如果成绩相同,则以另一轮成绩确定名次;如仍相同,则进行附加赛。

4、比赛时允许提前绕橡筋。模型出手即为正式飞行。留空时间长者为胜。

5、比赛顺序:二(1)、二(2)、三(1)、四(1)、四(2)、五(1)、五(2)、六(1)、六(2)

6、奖项设置:本次比赛参加人员为2-6年级的学生,按年级组每组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

三、活动人员安排

1、活动总指挥:朱根友、吕莹霞

2、主裁判:江泠

2、裁判员:董玲、胡燕飞、江舟、邓晓芬、范珊珊、康艳华

上一篇: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镇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