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优秀作文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优秀作文

音乐优秀作文 篇1

音乐的魅力,只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才会懂,每一个点都是值得我深深回味的,音乐的魅力,在一首歌随着岁月洗涤过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再次的回味,带着我,回到从前的时候,接着那时的感动,闭上眼,慢慢跟着音乐舞动着。

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随着歌曲的悲而悲伤,随着歌曲的喜而快乐,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激昂,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感动。

用心去感受音乐,感受这种魅力,音乐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用心去感受音乐的人,带着这种心情,我再听一次纳感动了我,感动了很多人的曲子,心情依旧,用心去感受音乐,感受不一样的魅力,不再是限制在表面的魅力,感受音乐里的心情,在向我诉说着,诉说着一句句话,一首首小诗。

音乐优秀作文 篇2

音乐的欣赏和创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艺术活动。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 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 用直感的方式, 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听音乐作文”就是在高中作文教学课堂中, 充分利用电教资源, 集音乐欣赏、创新教育和作文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教学过程。

文学与音乐自古结缘, 很多诗文名家常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 抒写自我的感受和体味, 留下了听乐而诗的名篇。诸如唐代诗人郎元士《听邻家吹笙》、钱起《湘灵鼓瑟》、刘禹锡《杨柳枝词》、杜甫《赠花卿》等等, 都是听音乐而抒发感慨的极致表达。李白也有一首《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斯特说:“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 音乐获得了新生。”这首诗中所写的古乐名曲《折柳》, 就因李白的诗文而备受后人关注。诗中描写春夜洛阳, 李白悄然独立, 突闻一曲《折柳》, 随风而来, 声声入耳, 丝丝入扣, 勾起一腔故园之情。诗人思乡心切, 却不直接道明, 而是以玉笛之声起句, 以春风散入紧承, 以《折柳》之曲陡转, 以反问之语收结, 将一心思乡惆怅转寄于一管笛声, 似乎自己本不思亲, 倒是这《折柳》曲引得内心伤悲了。这首诗就是典型的诗乐合一了。

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 不只要给学生传授知识, 更应该从多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由探究乐趣, 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柏拉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 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 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听音乐作文”, 就是借助音乐引导学生由听觉的感受转入视觉的形象, 激发内心萌动, 唤起写作冲动。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善于用充沛丰富的情感语言导入, 循循善诱, 营造听音乐作文的良好氛围, 细心捕捉学生的灵感, 适时唤醒他们的创作欲望, 以达到语言难以企及的境界。同学们会不自觉沉浸到音乐的旋律中, 有的闭目聆听, 有的若有所思, 有的眼含热泪, 有的沉入往事, 有的不时记下瞬间感受……

音乐结束之后, 余音绕梁, 教师不要急于发问, 要有意留出一段声、色、情、味的空白, 让学生沉浸在对音乐的回味中。稍后, 教师组织小组自由讨论, 每组委托一位学生发言, 谈谈自己听音乐时的独特感受以及联想到的画面、场景。学生畅所欲言之后, 教师要求他们将自己的体悟整理成篇, 当堂上交。

在此, 精选几则学生“听音乐作文”选段, 以作明证。

一、学生A习作———听班得瑞《追梦人》

清亮的琴音, 如珠, 落入玉盘, 或如山间泉, 滴答在清空的山谷;接着, 略带伤感而悠长的管弦乐, 如掠过山峦的风, 拂过草丛, 吻过花儿的额和小鸟的眼, 渐渐近, 渐渐远。山谷在宁静之后热闹繁盛, 在热闹繁盛之后又恢复过往的宁静。可是, 你听, 风在寻梦的途中无端迷失, 茫茫四野, 空荡荡的, 只有自己寥落而抓不住的影子, 缥缈着、散落着、虚无着, 无从着落。于是, 风又随着四季吹拂, 山峦静默, 草丛安宁, 花儿和小鸟张望着风的影子, 把它们回拢, 凝聚, 风便又有了如初的模样。

这样的行程, 必是追梦人的幸福与疼痛吧?追梦人, 握在手心里的, 不只是寻梦之旅的音符。

二、学生B习作———听班得瑞《初雪》选段

罗杰·诺斯说:“音乐之目的有二, 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 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班得瑞新世纪音乐, 以来自瑞士一尘不染的音符, 带我们走进空灵缥缈的音乐世界, 既愉悦人的感官, 也激发人的热情。《初雪》, 空灵缥缈的音乐将我带入朦胧飘逸的世界, 白雪皑皑, 天地素宁。一种淡淡喜悦, 一丝轻轻的惆怅, 似乎期待着什么, 又挽留着什么。这音乐的风世界, 旷远广袤, 又淡疏清凉, 让人情不自禁陷于舒缓而略带忧郁的曲风中。浓浓的古典韵味, 优雅抒情, 像随风而飘的木叶, 不经意间, 轻轻飘落肩头。

窗外, 雪正飘。

三、学生C习作——听龚琳娜《忐忑》选段

龚琳娜演唱的《忐忑》被誉为“神曲”。我想, 它之所以红, 是因为哼哈出了人们最初的、原始的、本能的呼声, 是原生态的, 似乎只为了寻找一个出口。《五音集韵·感韵》:忐忑, 心虚也, 怯也, 惧也。如今, 物质生活似乎已经很文明很现代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尔虞我诈、谄媚讨好。太多难言的尴尬和拘囿, 使人心无时无刻不能安。《忐忑》正唱出了当下人心的焦虑和社会的躁动不安。这首神曲, 虽无具体歌词, 却为听者创造了一个巨大的驰骋空间, 足以使生命完全迸发。

《忐忑》, 便是那个堵塞已久, 突然洞开的出口。

四、学生D习作———听理查德《秋日私语》选段

乐起, 清脆明亮的鸟鸣声, 将你带入幽静安宁的自然;接着, 钢琴的节奏一点点加快, 由低而高, 大幅度地起伏, 将曲子推向高潮;之后, 渐渐舒缓, 像一片秋日的枫叶, 静静地飘落在水面。这首曲子柔婉恬淡, 如一篇静美的抒情散文, 描述了一个秋天的童话, 辽阔明净, 秋水长天, 让人远离尘嚣, 陶醉在清逸自在的意境中。

法国作曲家弗德雷里克·柏辽兹说:“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 那就是感情。”不同学科的知识都给予了我们成长的养分, 物理课上, 我明白了丁达尔效应的神秘;化学课上, 我看到了化学反应的奇幻;听音乐作文课上, 我欣赏到音乐的极致, 唤醒了对美的追求。

五、学生E习作———听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临清风, 听细雨, 便有了抚筝的心情。爱筝, 爱到极致。暗红棕的沉静的颜色, 极具古韵的木质的光滑熨帖, 二十一根粗细相间音律一脉的弦, 无一不让人心怀古典。据记, 古人抚琴, 必择静室清斋, 或是山之巅, 或是水之湄, 在天地清和之间, 焚香静坐, 心无旁逸, 琴音荡漾, 天人合一。而今, 虽沧海桑田, 时尚风靡, 但只要筝音一起, 依然是瑟瑟琴音, 印合缱绻情意。

倾听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云深处, 草木葱茏, 山涧泉, 淙淙而流。那里, 深藏一个故事, 一江春水、一轮明月、半支花开。江岸花儿正开, 清香朦胧, 水气月色, 江天一色, 一色江天。你听, 有谁在清唱: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六、学生F习作———听埙曲《追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不爱音乐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 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 才可完全称做人。”我想做一个完整的人。埙, 是我喜欢的一种乐器。它低沉忧伤的曲调, 迂回绵长, 清而不冷, 容纳着一份幽寂深婉的情愫。听埙曲《追梦》, 似乎眼前开了一扇窗, 看到千年前的苍苍蒹葭, 凤仪的男子, 正在水中央, 守候着晚归的伊人。可惜, 正若隔岸追梦, 可望而不可即, 只以一只石埙的孔, 吹出一种声音, 把相思拉长, 拉出刻骨的疼。

或者, 那应该是管弦乐与打击乐烘托渲染出的序曲, 如一缕秋风, 掠过长空;一只鸿雁翔入晴空, 点透了背景的空旷, 多了份荒凉。这样的音韵, 便是埙, 如一个人的呼吸, 自然、圆润、绵长, 一吐一纳间, 包容了生命中的温暖和苍凉。

七、学生G习作———听班得瑞《水印》选段

班得瑞《水印》, 轻柔、舒缓、清透, 如一脉细水。乐的水面, 薄如蝉翼, 一触即疼, 细数出几缕水丝, 若隐若现。“水印”, 原指用木刻印刷绘画作品的方法。纸张中的水印效果, 是在造纸过程中用改变纸浆纤维密度的方法而制成, 夹在纸中而不是浮在纸的表面, 迎光透视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有明暗纹理的图形、人像或文字。所以, 必须以非常心去倾听《水印》, 方可看得见水流清透、宁静、有致的音波, 层层叠加、铺展、漾开、远去。

古希腊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说:“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 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 音乐可以陶冶精神。”我热爱体操, 也热爱音乐, 它们如两翼, 助我飞翔。

……

无须再做列举, 这样的学生作文很多, 也很美。音乐是一种心境, 一种比语言更明净的表达方式。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 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 比言辞更好得多。”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 即使播放同一首曲子, 不同的学生也会听出不同的旋律, 悟出不同的人生哲理。这样的作文课, 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新课标明确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听音乐作文”新课堂, 用具有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知识, 以音乐欣赏优化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音乐, 充分利用音乐的独特魅力, 唤起学生的精神感官, 以意境渲染来调动情绪, 使学生的情感通过音乐而产生共鸣, 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 把音乐和语言有机融合, 借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内涵。这样的课堂, 开拓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再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 就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如何去激发学生潜意识里隐藏着的写作欲望?听音乐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整个写作实践活动中, 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 以音乐为媒介, 引导学生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尊重自然的丰富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语文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在感受音乐艺术的纯净美好之时, 通过欣赏音乐、走入情境、漫谈抒写等环节,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陶冶了个人情性, 提高了道德修养, 提升了审美境界, 提高了写作能力, 以达到净化学生的灵魂、提高人文素养的目标, 真正做到“人的教育”。

音乐优秀作文 篇3

一、澳门的音乐发展简述

作为亚洲一个最早接受西方音乐艺术熏陶的城市,澳门有着她独特的音乐文化历史背景。早在公元1553年,随着葡萄牙人租居澳门并在此定居,方便了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华。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Matteo Ricci,1552—1610)抵达澳门后,带来了风琴和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又称“楔锤钢琴”)等西洋乐器。1594年葡萄牙人在澳门设立圣保禄学院,内设音乐科。1839年,马礼逊在澳门开办了马礼逊教育会。以后,在陆续设立的教会学校中,不少都设有音乐课程,这使得西方音乐文化和欧洲的键盘乐器技术能够传授给本土居民。

澳门有着独特的美丽海湾景致,在上述中西交融的音乐文化历史背景影响下,使得澳门早在20世纪初期已孕育了不少音乐家。如萧友梅(1884—1940)、冼星海(1905—1945)、区斯达神父(C. Aureo 1917—1993)、林乐培(1927—)、叶惠康(1930—)、刘志明神父(1938—)等。50年代以后出生的如蔡崇力(1951—)、林品晶女士(1954—)、梁剑英女士(1954—)、梁以信(1959—)和梁晓鸣(1961—)等。这些中年一代的音乐家和老师们,正在为促进和发展本澳的音乐教育事业而努力,他们的优秀教学成绩和有建设性的音乐培养工程促使澳门近年来的音乐教育水平很快提高,同时亦使澳门的音乐生活变得更美好。

二、澳门近年较突出的音乐青少年范例

2001年出生于澳门的苏飞雅四岁学习小提琴和钢琴,2006年以最小年龄破格录取为澳门演艺学院音乐学校学生。以后,她在每隔一年由澳门政府文化局主办的小提琴高级组或钢琴中级组比赛中屡获冠军。2008年在全国少年儿童音乐艺术大赛上,更夺得小提琴学前组金奖。2009年于第27届澳门青年钢琴音乐比赛中以最高分数获最具潜质奖。小小年纪的她能有如此成就,实在是与她的音乐世家背景分不开的。她的双亲是十年前由大陆移民来澳的音乐家,分别是澳门西乐团以及中乐团的首席乐师,她的钢琴老师亦是上述回流澳门的音乐家,小提琴老师是大陆移民澳门的澳门乐团乐师。

再如,近年获得第六届意大利马诺波利国际钢琴比赛冠军的廖国敏,他幼年时在澳门的一间琴行接受音乐启蒙教育,并很早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而他16岁的弟弟廖国玮,9岁时获澳门文化局颁发的奖学金前往香港演艺学院学习,于 2005年日本举办的第六届亚洲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在不设年龄限制的公开组勇夺金奖。

80后的青年音乐家中更是人才济济,如林盈盈曾在第8—11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中屡获冠军,她15岁前往香港演艺学院学唱习,后获澳门东方基金会奖学金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获钢琴演奏和音乐理论博士学位;又如马步萌,在澳门演艺学院学习小提琴,曾经在第12—18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中获得冠军,后获澳门文化局奖学金到香港演艺学院和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修读,现成为澳门首位小提琴演奏专业硕士。还有获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大提琴演奏硕士学位的洪思敏;曾在第15—20届澳门青年音乐比赛中屡获冠军,后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古筝演奏专业的梁迪嘉;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已获钢琴演奏硕士和小提琴演奏硕士学位、现正修读指挥的黄晓婷以及尚在外国求学的青年乐手如梁乐鸣(管乐、指挥)、孙仲佳(小提琴)、高佩群(单簧管)、龙绮欣(钢琴)、Igor Amarel(钢琴)、胡翊婷(钢琴)、卢卓琳(钢琴)、潘皓雪(钢琴)、王舒容(钢琴)等等。若这些乐坛新秀完成国外的学业后回流澳门发展,那么,未来澳门的城市音乐氛围将因为他们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繁盛。

三、分析现时的优秀音乐少年与上一代音乐家的不同

据上所述,考虑上一代音乐家的出生年份,大概都是从20世纪初至六十年代左右,当中具有国际水平的极优秀作曲家、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而国际水平级的演奏家却很少。笔者认为,这是要成为器乐演奏家,需要从小就接受很严格和正规的乐器技术培训,而囿于当时社会较缺乏此类师资。上一代的音乐家少年时代只能在澳门接受西方音乐的启蒙和熏陶,到国外留学后,除了语言障碍和音乐基础比外国同学落后外,还要常常担心经济上的窘迫问题等。因此,这些音乐家学习音乐的过程远比现在的青少年艰辛,他们所获的成就,可以说是年纪稍长后靠自己在外国刻苦学习积聚而来的。而现时的儿童学习情况和上一代很不同,他们能够较早地接受音乐专业培训,老师们是上一代回流或由国内外移民澳门的音乐家,使得他们的乐器演奏技术或音乐理论在少年时代就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加上现今的澳门社会经济实力雄厚,市民的生活水平较回归前富裕,音乐学习的气氛较浓厚,而这样优越的音乐学习环境是上一代所没有的。因此,就造成优秀儿童产生的机会比较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向。

有才能的音乐儿童,在今日的中国大陆或邻近的香港固然有很多,因为中国有13亿的人口,香港有700万人口,按此比例推算,优秀儿童的产生机率也应该较大。若优秀儿童仅产生在一个只有27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的现代小城市,而且时段只在近十多年内,则可见有其独特可探讨之原因。

四、澳门现时的音乐环境对

培养音乐人才的影响

澳门回归祖国后,多间娱乐场的兴建,博彩业的逢勃发展,加上澳门成为“世遗”城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来澳,促使澳门多元经济迅速增长。澳门政府除了由学校普及音乐教育开始,更有规模地发展政府辖下的中西专业乐团,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以及多方面支持民间音乐团体和私人音乐机构等。造成良好的音乐环境大约有下列六方面的因素:

(一)普及音乐教育

澳门现有中、小学校约80间,音乐课被编排在幼儿园或中、小学里。音乐课内容包含有一般的唱游、基础乐理、敲击乐、牧童笛、合唱等。这些必修的基础音乐课,普及到每位学童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青少年接触音乐、认识音乐的最方便途径。若青少年经常有很多机会接触音乐,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也有更大可能引起他专业学习的愿望。所以音乐的普及是提高一个地区音乐教育的最基本和必需的途径。

(二)澳门市民学习音乐的其它途径

1.澳门现时唯一颁授音乐学士学位的公立高等学府是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该校于 1977 年开设音乐教育课程,由2009年9月起扩展为音乐表演和教育两个本科专业。音乐学系目前有兼职老师20人,全职老师6人,学生78人。每年毕业的音乐教育本科生成为中小学音乐老师的主力,为澳门音乐普及教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澳门演艺学院是一所澳门政府文化局管辖的音乐表演艺术综合学院,成立于1989年,内设音乐、舞蹈和戏剧学校,是一般中、小学生业余学习音乐的学府。院内共有老师一百多位,学生一千八百多名。最近,他们成立了五年的“少儿合唱团”在全国27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最高荣誉的“小百灵”奖。由于近年演艺学院不断培训了很多青少年演艺人才,因此三年前获澳门政府批准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合办,在澳门开设了全日制舞蹈中学, 2009年9月开设全日制音乐中学。以培养专业的演艺人才为办学的宗旨。

3.圣庇护十世音乐学院是一所已有40年历史的音乐学院,由天主教会主办,也是第一所受政府资助的私立业余音乐学院,内设器乐和乐理课程。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生,有较为严密和系统的教学安排,过去几十年也栽培了不少人才。

4.由于收生条件宽松,学习时间自由,因此,私人经营的琴行或音乐中心成为澳门大部份青少年课余学习音乐的地方,他们的师资和教学模式影响了大部分澳门青少年的音乐学习。澳门现有琴行约40间,但仍有增加的趋势,证明了学音乐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5.由于学音乐的学生越来越多,私人老师授课也是很受欢迎的,他们的教学方式不受学校条例限制,上课时间由老师与学生间商量并自由处理,亦能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特区政府主办的音乐活动和音乐团体

1.政府主办的音乐会和比赛:除了拜师学艺之外,青少年还需要有观摩学习以及参与表演的机会。因此,大量的音乐会和音乐活动促成了优良的音乐观摩学习和表演实践机会。由于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澳门现时的音乐活动很多,包括今年已经是第23届的澳门国际音乐节,共25台节目分别在澳门文化中心、“世遗”建筑物等场馆上演。这些国际水平的音乐盛会,不仅提高了本土市民的音乐生活质素,也大大地开拓了青少年在音乐方面的知识、视野和高层次的品味。

每年由政府文化局主办的青年音乐比赛,今年已经是第27届了,参加的青少年有一千多人次,而每年的学校合唱比赛和儿童歌唱比赛,更成为每间学校的重要活动。这些音乐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以及家长和学校的支持,而历届青年音乐比赛的大奖得奖者,很多都因为获取丰厚的奖学金而决定前往国外深造,走上音乐专业学习的道路。

2.代表城市音乐文化的乐团:澳门政府现拥有水平颇高的中、西两大乐团,乐手是从全世界各地经过严格考核招聘的,而这两大乐团资深的乐师同时又成为演艺学院和理工学院聘请的老师,他们的加盟加强了澳门音乐教育师资的阵容。

(四)民间主办的音乐活动

由于澳门特区政府对音乐文化事业的经济支持,民办的音乐团体也很多。去年暑假,澳门青年交响乐团被邀请前往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成为澳门青少年乐手的骄傲。2009年7月乐团又前往东莞、深圳、河南、武汉等地巡回演出,受到国内专家乐手们的好评。在这个团体里,不仅培养了大量青少年乐手,也加强了青少年普遍学习器乐的风气。2009年澳门又成立了两个钢琴协会,为年轻的钢琴好手增加了钢琴演奏交流、上大师班和听讲座等机会。今年底,澳门钢琴协会将举办一个中国钢琴作品作曲比赛,参赛作品来自全世界的中国作曲家。除了政府辖下的乐团,还有民间的中西乐团、管乐团、天主教合唱团、民歌合唱团、南音协会、道教音乐协会和粤曲学会等。也有为发掘本土歌唱明星的流行歌曲卡拉OK歌手选拔赛,全澳精英粤曲卡拉OK大赛等。澳门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还经常举办很多音乐表演晚会。民办团体近年成就较大,例如澳门少儿艺术团(古琴研究会),他们将应邀参加2009年天津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等。

(五)音乐考级、考试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级是过去三十年在澳门颇具影响力的考试。很多琴行已把“英国皇家考试”的考试内容作为教材授予学生,并以她的评级来评核学生或老师的音乐程度,所以这个考试为澳门的音乐学习起了规范和标杆作用。由于每年吸引了大量学生投考“英国皇家考试”,除着考试的成绩鼓励了青少年学习音乐,也同时使器乐学习更加普及化。

(六)澳门政府对私人音乐学习的支持

澳门特区政府成立的东方基金会,不单提供了上述民间文化活动的经费资助,也帮助了不少年青人达成到外国学习音乐的梦想。最近澳门教育暨青年局颁布一个消息:凡是登记受该局管辖的琴行,每周工作时数25小时以上的老师,政府会另外津贴4,000元。这种做法,增加了琴行老师薪俸,而琴行亦不必增加学生学费来维持经营成本,这使得大量市民可以享受学习音乐的优惠,除了增加学生学音乐的机会,也间接优化了澳门社会的音乐环境。

总结

澳门是一个很早就接触到西方音乐文化的社会,在中西音乐融合的环境下,不仅为有才能的音乐学子提供了良好的音乐艺术学习平台,而且还在上个世纪里产生了不少中外著名的音乐大师。加上近年,澳门特区政府对音乐文化事业的特别重视和支持,充实了社会上各类型的音乐团体和音乐活动,使得澳门市民愈来愈富于艺术精神。从以上乐坛新秀的脱颖而出,正说明了近十年来澳门音乐文化教育由于继承传统,再加上中、老年一辈的本土音乐家又成为目前澳门音乐老师的主力,才是现时音乐天才儿童出现的关键所在。况且现时澳门音乐活动的普及,加强了整个社会的音乐氛围,使得青少年有很多机会接触音乐并发展所长,造就了比以前较多、更年轻的青少年音乐人才的成长。他们主办的各种各样的音乐会和音乐活动不单在澳门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发展,为自己的音乐事业打下基础;同时令澳门的市民增加很多欣赏音乐的机会,助长了澳门美好的音乐环境的形成,也为栽培未来的音乐新秀提供了更适合的土壤。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音乐环境下,笔者期望政府或音乐学府懂得珍惜本土青年音乐家,给予他们优先的工作机会,藉此吸引他们回流发展;同时放宽大陆音乐家来澳教学的居留手续,使得他们与本澳的音乐家们共同努力,为推动澳门音乐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积极培养下一代作出更大贡献,在迈向中西音乐文化融合典范之路上不断进取,并且取得令世人嘱目的成就。

参考书目

1.戴定澄《音乐创作在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2.戴定澄《音乐教育在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戴定澄《音乐表演在澳门》,澳门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4.徐凯、宋柏年、徐万民《杰出历史人物与澳门》,澳门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5.夏滟洲《中国近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6.刘羡冰《澳门教育史》,澳门出版协会,2007年版。

梁剑英 澳门理工学院音乐课程主任

音乐作文音乐随想曲550字 篇4

有一次,我跟赵梦雪去找张梦瑶玩,梦瑶正在练习拉二胡。她说:“你们来当小听众,听我演奏二胡,行吗?”我们答应了,坐在沙发上,听着,看着。只见她左手拨弦,右手拉弓,脚不停地在地上打着拍子,显得那么投入,又那么富有感情。她说:“我在艺术节比赛时,一定要夺到冠军。”张梦瑶拉了一遍又一遍,我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艺术节文艺会演那天,我跑到后台,去给张梦瑶送冰淇淋。她说:“你吃吧,我没有时间。”我只好自己吃。我边吃边对梦瑶说:“梦瑶,祝你成功!”她忙说:“谢谢。”轮到梦瑶上场了,她走上舞台,向观众鞠了一个躬,然后,坐到持子上,忘情地演奏起一首曲子——《光明行》。她的演奏优美动听。观众们仔细地听着,我也入了迷,仿佛回到了杭战的岁月,跟着杭日军民浴血奋战。正当我沉浸在乐曲中时,一个高音“i” ,结束了整个曲子。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都为她的出色演奏表示祝贺。

几天之后,老师宣布,张梦瑶获得了艺术节器乐比赛第一名。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梦瑶激动得眼泪夺眶而出。是啊,这是她几年来坚持苦练的结果,多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学校争了光,她怎么会不激动、不自豪呢?

音乐优秀作文 篇5

这时,一个疑问在我的脑海里产生,同样的音乐瓶怎么样才能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呢?声音的强弱又与什么有关联呢?

首先,我去诊所要了几个注射器的小瓶子,解决了材料的问题,然后又用一根筷子来敲打,但声音没有什么变化。这时我尝试着在瓶子里灌入不同的水,看看水位和声音有没有什么关联。果不其然,我发现了瓶子里的水越多,敲打出来的声音就越浑厚,瓶子里的水越少,敲打出来得声音就越清脆。我终于发现的其中的奥秘:在瓶子中灌入不同的水,水位不同,声音也就截然不同了。通过不同的声音,我们就可以弹奏出一首美妙的曲子。

音乐比赛优秀作文 篇6

我对音乐非常感兴趣。晚上,刚睡着,一阵清脆的歌声从耳边传来,把我带进一个梦境中。我参加了“超级女声”,今天是绍兴唱区20进15,我梦想着能够晋级,第二组的比赛开始到结束我都很紧张,不赶放松,因为我最怕离开,第二组结束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成功晋级了,我想今天晚上我可能连觉都要睡不着了。我十分高兴,我给我妈通了个电话,告诉她我已经晋级了。

日子一天24小时,感觉过得真快。一转眼第二次比赛开始了,是15进10、又轮到我上台表演了。可是,我的吉它跑到哪里去了,怎么没有了?我像丢了魂似的,发了疯地去找,可找了半天,连个影子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呢?正在这个紧要关头,这场演出的导演,是我的好朋友郭晓敏,她把我的吉它送了过来,问我:“你的吉它怎么跑到马路上去了?”“我来不及向你解释了,我马上就要登台了!”说完,便向台上走去,刚走两步,我却把准备好的曲子给忘了,真倒霉!

无奈之下,我只好用我身上的特制翅膀飞去找音乐学院的教授,向她请教请教,飞得可真快,一眨眼功夫便到了音乐学院,找到了教授,向她说:“我急于登台演出,想请您以最短的时间教一遍这首曲子。”最后我终于搞明白了,我向她道谢后,便飞了回去。

来去的途中,我把演出服弄脏了,怎么办呢?我连忙拿出天使魔术棒,向空中一点,嘴里还不停地念着:“变!变!变!”再向空地一点,立即变出了一台小巧玲珑的多功能超洁洗衣机,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面,不到5秒钟我从洗衣机中拿出了一件洗干净了的衣服,跟新的一样,我马上换好衣服,开始重新化妆,化妆大概用了三十秒的时间,我背上吉它,慢慢走上台去,面对着这么多观众我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表示歉意。我弹起吉它,唱起了那首《两个人的地球》,弹得优美,动听;唱得悦耳,好听,观众为我鼓掌、喝彩,并上台为我献花。

“飞天黄莺”演出成功了!

如何成就一节优秀的音乐课 篇7

公开课,提倡的是要用上常规课的心态去面对。关键在于平时教师要用上公开课的精神去对待常规课,那么公开课一定会上得轻松自然。赛课是一种评比形式的公开课,要想在强手如云的选手中脱颖而出,一定要在课堂上展示出与众不同、新颖独到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微型课是一种模拟课堂的教学形式,没有学生的实际参与,而由教师假设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环节。说课是让教师陈述一堂课的设计理念,说的是教师准备怎样上课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上课。无论哪一种课型,要想游刃有余地上好,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以遵循。那么,成就一节优秀的音乐课,关键点究竟在哪几个方面呢?

一、教师优良基本功的呈现

音乐课的本质属性是“音乐”,音乐教师或能歌善舞、或吹拉弹唱,这些基本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本质的特点。在一节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优美的范唱、演奏、声势或舞蹈的呈现。这样的课堂才是有“音乐性”的课堂。此外,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凝练、准确,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应设置有效的提问,等等。在课堂上,教师的语气、神态、表情都是有讲究的。同样一句话,由不同的教师去表达,或者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去说也许会呈现特别大的不同。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中能灵活运用不同的语气、音调,或轻声细语,或抑扬顿挫,从而有效地抓住学生,抓住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十几年来,音乐教师努力掌握新课标、适应新课改、创新课程教学法,花样可谓是层出不穷。应该说,目前已处于新课程改革的成熟期,很多课堂的套路几乎约定俗成,如何突破常规,特别是在赛课中,能够与众不同、夺人眼球,那就需要在教师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有一个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教师要在挖掘教材、重组教材上要下狠工夫,教学流程要环环相扣、衔接语要过渡自然。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加入教师个人特长展示或是发挥个人风格的东西,在课堂上打上你个人鲜明烙印的东西。假以时日,这将成为教师的标签,即个人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充分重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对MIDI录音,音频处理、手机录音等功能并不陌生,完全可以用在课堂当中来辅助我们的歌唱教学,比如有些歌曲调比较高,学生唱原调非常吃力。我们可以利用降音软件来进行降调处理。在歌曲的轮唱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用手机将学生的演唱录下来,让学生听到自己的声音,然后让学生和自己的录音来进行轮唱,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师生之间真情流露的互动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还给学生一个灵动、自主的课堂。一堂课的成败标准决定权其实在学生手中。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有些课堂,由于教师预设太多,已固定好学生回答的答案,限制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成了教师表演的道具,束手束脚,这样的课堂势必是僵化的。而有的课堂,教师尊重学生自然的看法,就是出现了不准确、不合理的答案,也能进行不露痕迹地引导,由于教师的尊重,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师生之间形成有效地互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放松、自由地表达,才能彰显个性、舒展灵魂,学习到对成长有益的东西。师生之间真情流露的互动,真实呈现的和谐融洽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当然,在赛课时,对于学情了解,与学生事先沟通是有所必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灵活调整不同的教学策略。关键是要掌握度。

成就一节优秀的音乐课,有时就像“螺蛳壳里做道场”,要在小空间里做出大场面。一个个看似简单的课题,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潜心挖掘,成就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音乐课。王国维曾这样描述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所要经历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音乐教师研究课例的心路历程。正所谓“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教师每认真准备好一节课,都会感到自己能力有所提高,在此过程中,品尝到挑战自我、发挥潜能的喜悦,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从而成为教师不断前进的原动力。

当作文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 篇8

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是同源的。

它们都是描绘社会的。《十里埋伏》突出的是垓下之战(楚汉战争中最后决战)刘邦取得胜利的过程。其列营、吹打、点将、排队、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等十三个段目,谁能说不是在向听者讲述着楚汉之争那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风云变幻呢?一如文学。

它们都是勾画人生的。一曲《命运交响曲》,向我们传达的是贝多芬在饱尝人生磨难、忍受身体与心灵双重伤害后,向命运发出的挑战与呐喊,它是孤独的诉说,是病痛的呻吟,是愤懑的宣泄,是对人生多舛的拷问。更是与命运的决战与超越。一如文学。

它们都是表达情感的。《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淌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和泪水缓缓流出,我们_知道那表达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传达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一如文学。

……

正因为此,我们看到,创作音乐往往也是在创作文学,填词实质上是在写诗,而似歌似乐的文字,会兼具音乐的韵味、情味,从而更灵动多变,摇曳多姿。

下面我们将走人经典文本之中,去倾听文字中流淌出的音乐之声,感悟音乐带给文字的美好。

经典引路

在最初水一般的流韵里,仿佛有一古装少女从笛声中走出来;步步生莲,扇扇似月,在暮春三月,群莺乱飞的时节,婆娑起舞,时抑时扬,像风那样飘忽。

音符如花,一朵谢了,马上又有一朵开了。

我们似乎到了渔村,红滴滴的枫叶下,传来渔船的晚唱;隔岸的灯火忽明忽暗,闪动在碧绿的水波上。

一朵花开了,另一朵花接着谢了。秋风乍起,花叶纷飞,飘舞在梧桐院落里。雕龙的檐下,有鹦鹉在叫着,叫着:秋风起了,秋风起了。

冷清的月光,照在冷清的院落里。西风古道,细雨孤骑,流泻着月光。在卷起的珠帘下。有一个悲凄的声音,细而动人,似乎来自水云深处。

然后是西风古道,细雨孤骑;然后是泪弹琵琶,回首千山,悲笳时动,紫塞已远;然后所有的花朵一起开了,刹那间,又一朵一朵地凋谢下来……

掌声,掌声,掌声。幕落下。

我看向窗外,在没有逝去的笛声的余韵里,看到风前的花叶,颤抖抖地落下来,一片,一片,又一片……在西风里,在笛声里。

——选自吴宏一《笛声》

赏析聆听笛声,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婆娑起舞的古装少女、缤纷开谢的花朵、纷飞飘舞的花叶,渔村枫叶下的渔舟唱晚、忽明忽暗的隔岸灯火,冷清的月光、冷清的院落、西风古道、细雨孤骑、泪弹琵琶……作者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形,行云流水般的笔调写尽了行云流水般的曲调,将读者带入凄美的意境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歌喉,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曲目描绘不同的意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腔调,音乐带给人们不同的听觉感受,音乐的万千风貌给文学以万千启发。

说老实话,我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水准并不怎么样。我不会演奏任何一样乐器,不会拿起五线谱试唱。不知道许多大音乐家的姓名与代表作。但我确实喜爱音乐,能够沉浸在我所能够欣赏的声音世界中,并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获得,有所超越、排解、升华、了悟。进入了声音的世界,我的身心如鱼得水。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柴可夫斯基给我以深沉、忧郁而又翩翩潇洒的美。贝多芬则以他的严谨、雍容、博大、丰赡使我五体投地得喘不过气来。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如春潮,如月华,如鲜花灿烂,如水银泻地。听了他的作品我会觉得自己更年轻,更聪明,更自信。所有他们的作品都给我一种神圣。一种清明,一种灵魂沐浴的通畅爽洁,一种对于人生价值包括人生的一切困扰和痛苦的代价的理解和肯定。听他们的作品,是我能够健康地活着、继续健康地活下去,战胜一切邪恶和干扰、工作下去写作下去的保证和力量的源泉。

——选自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

赏析对音乐的感悟实际上也是对人生的感悟。文段通过对莫扎特、柴可夫斯基、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大家作品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音乐、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澎湃情潮。

不懂音乐,故我一般也不为此走火入魔,但有一个歌手的歌却会让我把音响开得大大的,一连几个小时地听下去,且听得眼角湿润,如痴如醉。这个歌手,就是刘欢。

在再一次“如痴如醉”之后,我突然醒悟:这是因为在刘欢的歌声中,有一种生命的悲怆感。换句话说,我是为这种悲怆所陶醉。

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遗憾、缺陷、失败、打击……做学生,就会有“马失前蹄”考砸了的时候;做工人,就会有别人还在上班自己却被“判”下岗的时候;做科技人员,就会有他人的研究成果超于自己的尴尬之时。如果宽泛地定义这一切,这就是我们最忌讳的“悲”——悲哀、悲伤、悲苦、悲痛。

人们一般都不喜欢悲。但是,悲怆和悲哀、悲伤、悲苦、悲痛等不同,悲怆中隐含着一种力量。悲怆,是正视“悲”的现实。又不被“悲”所压倒;悲怆,是经历“悲”之后不放弃努力和奋争;悲怆,是体验了自我的渺小脆弱又勇敢地超越自我。可以说,当你学会将悲哀、悲伤、悲苦、悲痛转化为悲怆时,你就会发现,悲中有喜,悲中有美。

因此,我陶醉于刘欢的歌。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生命在低吟浅唱,在引吭高歌,在一抒胸臆,而且更因为,在他带有悲怆感的歌声中有一种壮美的余音在我耳旁不散。所以,他的歌声会感染我,感动我,甚至能——激励我。

——选自苏牧羊《悲怆,引发生命之张力》

赏析刘欢的歌让作者感到生命的悲怆感,给他以无限的人生启示,从而受到感染和激励。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赏析这段文字叙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相交的历史传说。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世界这么大,但并非人人都能觅到知音。何其幸运,俞伯牙与钟子期觅到了他们的知音。从而迎来了他们人生中最快乐最值得怀念的时光;何其不幸,钟子期却离俞伯牙而去,留下永远的遗憾,当然也留给后人一段绵长的思念。

方法指津

大多数同学喜欢音乐,哼歌听音乐已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在当前的中考作文中,写音乐

的或写与音乐有关的文章却很少,可以说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抒写文章的音乐美,从题材上讲,我们的文章就已经有了新意,同时音乐也会以其高雅的艺术气质为我们的文章增添无尽的诗意。那么,如何抒写作文的音乐美呢?方法思路很多,下面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1、改编歌曲。如琼瑶曾改编《蒹葭》为《在水一方》: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这首歌唱遍大江南北,成了琼瑶的歌。

中考作文文体一般不宜选择诗歌,故用这种方法创作出来的诗歌,大多适宜插在文中,成为散文(或记叙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增加文章的诗意或达到某种特别效果。

2、再现音乐的意境。如例一。笔者认为这种文章特有灵气,这种方法也颇值得提倡。音乐诉诸我们的听觉,撩逗我们的内心情感,在我们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将这些画描绘出来,也就成了音乐,成了散文,成了诗。古今中外的音乐为各种主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若平时注意搜集积累,即可信手拈来,何乐而不为?

3、在文中直接引用歌词。或用作开头,或用作结尾,或用在中间。用以渲染感情、阐明道理、升华主题等。如周华健演唱的《真心英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歌词经常被用以励志:黄家驹演唱的《真的爱你》:“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的歌词经常被用以言情;张含韵演唱的《想唱就唱》:“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勇敢的自我欣赏……”的歌词经常被用以表现个性。

4、抒写对音乐的向往、沉醉、感受或感悟。如例二。

5、选择某个音乐人,以其某一方面的特征“写深写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如例三。每一个或成功或失败的音乐人总有其独特的个性。其背后亦总有一段故事,这些个性或故事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面貌给予我们不同的启发。作文时若丢弃这些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实在太可惜,何不充分利用呢?

6、用文学的笔调描写与音乐有关的故事。如例四。

以上几种方式可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例文展示

音乐的魅力

程璐

钢琴声轻轻软软地从耳际滑过,丝丝的暖流霎时从头顶扩散到身体的各个罅隙。适才在题海中挣扎的疲惫忽然间烟消云散,只留得一抹浅浅的欣喜停驻在心头。

我不解音律,却爱欣赏音律。我总是如饥似渴地搜寻着种种乐曲,然后在或激昂或婉转的乐音中迷倒。

听!《命运交响曲》正在奏响。那几个刚健有力的短音毫不拖泥带水,让我似乎看到了双耳失聪的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决心。

听!《故宫的记忆》正在播放。那一声声沉稳厚重的强音犹如故宫庄严的步伐,让我似乎看到了那高耸着的太和殿里曾经的辉煌。

听!《无垠地平线》正在奏出,那一连串清丽的钢琴声,一下子把我引向了无边的天际。

音乐就这样轻轻地摇动了一下裙摆,就已经将我的魂魄全然勾走。

那一个个跳跃着的音符仿若天边的流苏,轻易地牵住了我的心,那些似乎被赋予了生命的章节,像极了那绚烂多姿的大自然,让我流连忘返。

钢琴声珠圆玉滑,叮叮咚咚地叩击心门。

琵琶声冰肌玉骨,轻回婉转地浸漫全身的毛孔。

吉他声低沉浑厚,干脆而充满神韵地渗透五脏肺腑。

二胡声咿咿呀呀,摇曳着、充斥着我的胸腔。

呵!音乐就这样俘虏了我。

从此,我便沉醉其中。再也没有刺耳的笛鸣,再也没有尖利的喊叫,有的,只是那纤尘不染的音符和那空灵缥缈的世界。仿若来自天外天的乐章突然破空而来,我,早已醉倒其中。

音乐作文优秀 篇9

第二天上音乐课,武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学校新改造的北楼。

一进楼道,里面的灯一下就亮了,真是人性化。壁纸是紫色的,优美典雅。一拐弯是一个专业教室,门开着,我看到一个崭新的硕大的灰色的合唱台。随后我们就来到了武老师的工作室。

一进门,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 哇 ”的赞叹声。洁白的墙面上画着五线谱,五线谱上的音符五彩缤纷:一个蓝色的四分音符飞舞着,一个橙色的高音谱号跳跃着,一个绿色的升号飞旋着,好像此时此刻有人正弹奏着乐曲,那么欢快,让人兴奋。在音符旁边,穿插画着世界上著名的音乐家:有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聂耳等等,刻画细致,栩栩如生。贝多芬手里拿着笔、纸,好像正在思考一支曲子。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音乐家,正拿着小提琴如痴如醉地拉着。这么生动的画面,想不让人记住都难!左侧的墙与后面的墙都有这样美丽的插图,让人能很快融入音乐的世界里。

最大的变化要数大屏幕了。现在老师可以直接用手去触屏点击,画面还能任意放大和缩小呢,方便了所有人。

我爱音乐的作文:音乐陪我一段路 篇10

我爱音乐的作文:音乐陪我一段路

毛一枭

从小到大,我一直对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

三岁时,我在玩耍时从床底下翻出了一个沾满灰尘的木头盒子。我很好奇,用力掰开后,发现里面是一架很小的木头玩具钢琴,上面沾满了灰尘,漆已经斑斑驳驳,掉落下来。我顽皮地用拳头打了一下,惊奇地发现它回应了一声清脆的“叮”。我越发有兴趣,越来越快地敲着键盘,琴也回应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响。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对它爱不释手,每天都要这么玩上几遍。它清脆的声音如神奇的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我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刚上二年级,妈妈就给我报了萨克斯班,让我正式学习乐器。老师非常和气,是一位男老师,高高瘦瘦的,颇有音乐气质。第一次上课,他给我吹了一段乐曲,那优雅的姿态,娴熟的指法,动听的声音,将我深深吸引住了。我听着乐曲,不禁被乐曲表达的情绪打动。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萨克斯吹到像老师这种境界!

就这样,我的兴趣由钢琴转到了萨克斯上。

自从开始学萨克斯,我便开始努力地练习。白天,下课时同学们都跑出去玩,唯独我一人在教室里用手指敲着课桌练习指法;中午,吃饭时我总是鼓着腮帮子,因为我在练习憋气;晚上,一回家我就赶时间做完作业来练习萨克斯。庞大的家伙压弯了我瘦弱的腰,站起来继续;嘴唇吹裂了,嘴起泡了,休息一下继续。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意念:既然学了,就不能放弃。不为超过别人,就为了突破自己!

自从学了有点“冷门”的萨克斯,我发现自己“遇难而退”的畏难心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迎难而上”的勇气;浮躁不见了,代替的是耐心与细心。俗话说“学以致用”,既然学了萨克斯,不用会“生锈”。于是,我抱着“磨刀”的心态,自告奋勇地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社区夏日音乐会,报的曲目是在我当时水平以上才能吹奏的《回家》。报名之后,我的心里满是兴奋与忐忑。(范文网 )兴奋是因为我终于能大显身手了,忐忑是我对自己有些不信任,按我现在的水平吹不好。虽然现在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到时候我如果吹不好,不是丢人现眼吗?怀着这种心理,我更加努力了:以前是坐在凳子上练,现在是站着练。以前一天吹半个小时,现在吹一个小时甚至更多。我相信,嘴中的水泡是我努力的`勋章,吹破的哨片是我奋斗的证明。

终于,我期待已久的音乐会来临了。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夏夜,在小区旁的凉亭中,背着萨克斯的我等在台下。“下面,请毛一枭表演萨克斯曲《回家》。”我登上了亭子的最高处。优美的音符从指尖的舞蹈中蹦了出来。平时吵吵闹闹的亭子此时却鸦雀无声。此刻,我闭上了眼睛,脑子里和眼里,面前的观众们都消失了,只有一个装满各式各样音符的海洋。我走近它们,用手指触碰它们,它们就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组合起来,就是一句句优美的乐曲,我徜徉在音符的海洋中。此刻,仿佛不是刻板地背,而是自然而然用音乐表达的感情。一曲终了,台下先是沉默,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微笑地鞠了一个躬,然后昂首挺胸地走下台去。是的,我突破了自己,也征服了观众。

学一件乐器,可以让你走近音乐,既能陶冶情操,又能锤炼意志。如风的萨克斯将伴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音乐优秀作文 篇11

一、善用拟声词,描写声音

准确地使用拟声词,将会使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给文章注入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散文家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忘却了一切杂念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好一个安塞腰鼓!”文章气势恢弘,词语简洁有力,句子铿锵激越。文中连续出现的六个“隆隆”,无不铿锵激昂,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同时作者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富有音乐美。

有的同学在作文中也擅长运用拟声词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噔噔噔’地跑过去,‘吱扭’一声把门打开。”文章借用形象活泼的拟声词,模拟了生活中真实的声响,使其声跃然纸上,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巧用比喻,描绘声音

描写声音时,我们也可以运用比喻手法加以描绘。用比喻绘声,一般是通过联想、想象,把无形的声音,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形象去比喻比较陌生的难以用拟声词描摹的声音,并能比较具体地描绘出其中的区别。例如,同样是说话的声音,小孩子如银铃,少女如莺啼,中年汉子如铜钟……

请同学们再欣赏陆定一《老山界》里的一段精彩文字:“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句写声响,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由于处于山谷,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很低微,但由于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愈传愈远,愈变愈细。作者就是这样以形象贴切的比喻,用耳朵里感觉到的声响,烘托出午夜雷公岩的寂静,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深切感受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来,并使读者也能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去感受它,更能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下面这两段精彩的文字都是运用比喻描写声音的,相当优美。

儿童文学家叶君健在《看戏》中写道:“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声音是无形的,人们看不到也摸不到。相较于有形的事物,声音的摹写是困难的。这一语段却将音乐形象具体化了,通过比喻呈现了清晰可见的画面——跳动的“珠子”,“一笑一颦”的表情,“优雅的‘水袖’”及“婀娜的身段”。读者根据这些视觉形象,可以联想到音乐形象,使人觉得美不胜收。

一些同学运用比喻描绘声音的笔法也相当优美,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某考生借鉴白居易的《琵琶行》写雨声:

“天不知什么时候又阴了起来,雨说着说着也就来了。起初,雨不大,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到玉盘上。尤其似敲在屋瓦上的古老的音乐,柔和而又铿锵。重重轻轻,密密细细,点点滴滴,仿佛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似水柔情,雨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后来雨越下越大,砸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房檐上飞流下来的水嘈嘈切切、清脆悦耳,真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心旷神怡。偶尔来阵风,树枝便扭着身躯,叶子呼呼作响,挤出千万点水珠,飞落而下,与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创作出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

小作者写声音时准确使用拟声词,巧妙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雨声的特点。

此外,介绍一些在描写声音时常用的比喻句,如把优美的女高音独唱比作“夜莺歌唱”,把雄浑的大合唱比作“汹涌的波涛”,把抒情的小提琴独奏比作“淙淙的流水”,把激越的琵琶声比作“奔腾的万马”……运用比喻描写声音,确实能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古人云:“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让我们牢记这个道理,写作时让文句从心田中流淌出来,像平时说的话那样生动活泼、质朴淳真、清新自然。需要指出的是,使用上述方法时,比喻一定要贴切,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侧面描写,表现声音

侧面写声音,即把听众的感受通过动作、神态以及嗅觉、视觉等感觉外化出来,这是描写声音的又一手法。

例如,林嗣环的《口技》中,作者一方面着力描写表演者口技的高超,另一方面又注意写听众的反应,从侧面显示表演者技艺的高妙。如描写观众“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有力地表现了口技那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再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在王小玉演唱结束后,就用“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等描写,从侧面写出了歌声的美妙绝伦,并用台下听众的议论“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词之妙。每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烘托了王小玉的歌声是何等美妙,何等悦耳,何等动听。

侧面描写如同回音壁,将所描写的声音映射出来,让读者从回音中品味其声。这种手法往往能创造出“深山藏古寺”的奇妙效果,是直接描写无法替代的。

四、巧用通感,描摹声音

声音本来是无形的,极难描摹,巧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可将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形容或比喻勾连起来。高明的作者描写声音时往往会巧用通感将无形之声化为可见之物,让我们“见到”栩栩如生之声。

刘鹗的《明湖居听书》就运用通感描写了王小玉美妙的声音:“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段文字,作者先是把听觉范畴的歌声用味觉范畴的吃人参果描绘,表现了歌声的悦耳动听;接着又用触觉范畴的浑身畅快表现了歌声之美妙,令人心旷神怡;最后用视觉范畴的钢丝抛入天际,描绘音调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由此可见,用通感描绘声音,不仅能化无形为有形,还让人可见、可触、可感、可品。如此描摹声音,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有人也用声音表现其他感觉,如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中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來是闻到的,用的是人类的嗅觉,歌声本应是耳朵听到的,用的是人类的听觉。可是,作者在这里说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写出了人们闻到清香之后的舒畅心情。

王力在《略论语言形式美》中说道:“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像生活的海洋一样,语言的海洋也是辽阔无边的。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韵,精彩的叠句,智慧的警语,优美的排比,隽永的格言,风趣的谚语,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种多样艺术技巧的自如运用,将使作文音乐美的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

上一篇:高考英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语法知识点与技巧方法下一篇:为什么要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