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间设计规范(精选5篇)
为了幼儿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幼儿园特制定以下卫生消毒制度:
一、空气消毒;幼儿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全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传染病流行季节或班中有传染病发生时每日下班后开紫外线灯一次,每次半小时;其余时间每周一次,每次半小时。
二、口杯每日早晚用流水洗口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每天清洗,消毒液浸泡,暴晒。(传染病流行期间暂不用毛巾、擦嘴巾)
四、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专用毛巾浸泡在100mg/L的消毒液中后应用。
五、餐桌、餐具,每天用消毒液(消毒柜)三餐三消。
六、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传染病流行期间暂时不玩)
七、幼儿床每学期初、学期中用消毒液擦洗一次;桌椅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次。玻璃每周擦一次,并保持清洁明亮。厕所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洁厕灵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幼儿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活动后做到正确洗手,让肥皂液在手上保持6秒以上。
十、小尿桶每次用后要冲洗干净,有消化道疾病发生时每次用后要浸泡,每日84消毒,以消毒液浸满痰盂为好。
十一、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2015年9月
幼儿园班级卫生工作规范
1、每天早晨必须将活动室、教室、各处清扫干净,门窗、墙壁、地面、用具、用品保持整洁,各种用具玩具放在固定位置。所有桌面,椅子,玩具柜面,地垫、室内大件玩具、水杯架、等必须用84消毒液(1:200)消毒后,再用清水巾擦干净。每周剪指甲一次。
2、教室要做到窗明、地净、光线充足、桌椅每周用消毒水擦洗三遍,做到不留油渍污迹。
3、幼儿做到一人一杯一巾专人专用,并做好消毒工作。幼儿水杯在每日放学后必须刷洗干净并放入消毒柜中消毒;毛巾要做到每次用完后及时清洗、暴晒。每周五用84消毒液(1:200)消毒。
4、盥洗室镜面、地面、池面,必须保持干净,做到无水渍,无积水。
5、厕所每日早(10;00)、中(12;30)晚(5;10)冲洗,晚上打扫用84消毒液消毒(1:200),马桶内刷洗干净,无污渍。每周五中午用洁厕灵刷洗地面,死角处及时清理、刷干净。
6、楼道卫生由专人负责,要保持干净卫生,门后、角落及时清理。
7、户外卫生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打扫,保证无垃圾,滑梯要保证干净。
8、每周五下午检查卫生,如检查不合格,做出相应处分。
备注:
1、以上卫生,要求每周一次大扫除(擦玻璃、门窗等),每日一次小扫除(地面、物品柜、台面等)坚持湿性扫除并随时保洁。
2、消毒液配制,按常规、常量原则配制使用。
3、以上各大项或小项,请按规定时间去做,以便不定期抽查和统一平等管理。
4.4.2在装置控制室附近应设安全专用室,室内应备有安全防护服、中和池、人身冲洗设施、洗眼器、应急药品等。
4.4.3在主分馏塔进料泵、回流泵和再生塔进料泵附近,应设置人身中和池、事故淋浴器及洗眼器。在装置内应设置设备工具中和池。
5.7.10苯酚、丙酮灌装厂房应机械通风、苯酚灌桶点应设事故淋浴器和洗眼器。
5.10.1含氟化氢物料的设备应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内,其周围应设围堰和明显的安全标志。区内应设人身中和池、设备工具中和池、人身冲洗设施和洗眼器。
5.10.5 装置内应设安全专用室,内设中和池、淋浴器、洗眼器,并备有安全防护服和急救药品箱。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 20571—95
4.1.4在有毒性危害的作业环境中,应设计必要的淋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其服务半径小于15m。并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
4.6.5具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区应设计必要的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并在装置区设置救护箱。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化工粉体工程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 20532—93
Code for design ofnursery and kindergarten buildings JGJ 39-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07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39-2016,自2016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8、4.1.3、4.1.9、4.1.12、6.3.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87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4月20日 新规范全文如下(新旧对比 1 总 则
1.0.1 为保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质量,使建筑设计满足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美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
1.0.3 幼儿园的规模应符合表1.0.3-1的规定,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宜符合表1.0.3-2的规定。
表1.0.3-1 幼儿园的规模
规模 班数(班 小型 1~4 中型 5~9 大型 10~12 原规范: 第 1.0.3 条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 大型:10 个班至 12 个班。中型:6 个班至 9 个班。小型:5 个班以下。
表1.0.3-2 托儿所、幼儿园的每班人数 名称
班别 人数(人 托儿所 乳儿班 10~15 托儿班 小、中班 15~20 大班 21~25 幼儿园 小班
20~25 中班 26~30 大班 31~35 原规范: 第 1.0.3 条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 15~20 人,托儿大班 21~25 人。(原规范乳儿班与幼儿班人数一致
1.0.4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2 保证幼儿、教师及工作人员的环境安全,并具备防灾能力;3 符合节约土地、能源,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0.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基地和总平面 3.1 基地
3.1.1 托儿所、幼儿园建设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3.1.2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建设在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整、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段;2 不应置于易发生自然地质灾害的地段;3 与易发生危险的建筑物、仓库、储罐、可燃物品和材料堆场等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 不应与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商场、批发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相毗邻;5 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园内不应有高压输电线、燃气、输油管道主干道等穿过。3.1.3 托儿所、幼儿园的服务半径宜为300m~500m。3.2 总平面
3.2.1 托儿所、幼儿园的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管网综合等设计。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筑物、室外活动场地、绿化、道路布置等内容,设计应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2.2 三个班及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独立设置。两个班及以下时,可与居住建筑合建,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幼儿生活用房应设在居住建筑的底层;2 应设独立出入口,并应与其他建筑部分采取隔离措施;3 出入口处应设置人员安全集散和车辆停靠的空间;4 应设独立的室外活动场地,场地周围应采取隔离措施;5 室外活动场地范围内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措施。原规范: 第 2.1.1 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3.2.3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外活动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班应设专用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宜小于60㎡,各班活动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原规范: 第 2.2.3 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60 ㎡。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应设全园共用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应小于2㎡;(原规范没有规定 3 地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无尖锐突出物,并宜采用软质地坪;4 共用活动场地应设置游戏器具、沙坑、30m跑道、洗手池等,宜设戏水池,储水深度不应超过0.30m;游戏器具下面及周围应设软质铺装;5 室外活动场地应有1/2以上的面积在标准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原规范没有规定
3.2.4 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绿地率不应小于30%,宜设置集中绿化用地。绿地内不应种植有毒、带刺、有飞絮、病虫害多、有刺激性的植物。
3.2.5 托儿所、幼儿园在供应区内宜设杂物院,并应与其他部分相隔离。杂物院应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
3.2.6 托儿所、幼儿园基地周围应设围护设施,围护设施应安全、美观,并应防止幼儿穿过和攀爬。在出入口处应设大门和警卫室,警卫室对外应有良好的视野。(原规范没有规定
3.2.7 托儿所、幼儿园出入口不应直接设置在城市干道一侧;其出入口应设置供车辆和人员停留的场地,且不应影响城市道路交通。
3.2.8 托儿所、幼儿园的幼儿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朝向,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3h。
3.2.9 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宜朝西向;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遮阳措施。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由幼儿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等部分组成。
4.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按幼儿生活单元组合方法进行设计,各班幼儿生活单元应保持使用的相对独立性。
4.1.3 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幼儿生活用房不应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且不应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托儿所部分应布置在一层。
4.1.4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和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4.1.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的窗台面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2 当窗台面距楼地面高度低于0.9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护高度应由楼地面起计算,不应低于0.90m;(原规范没有规定 窗距离楼地面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80m的部分,不应设内悬窗和内平开窗扇;4 外窗开启扇均应设纱窗。原规范: 第 3.7.3 条外窗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 0.60m。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距地面 1.30m 内不应设平开窗。
4.1.6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幼儿使用的房间应设双扇平开门,门净宽不应小于1.20m。
4.1.7 严寒和寒冷地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外门应设门斗。4.1.8 幼儿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距离地面1.20m以下部分,当使用玻璃材料时,应采用安全玻璃;2 距离地面0.6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原规范: 第 3.7.2 条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 1.6m。幼儿
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距地0.60~1.20m 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 0.70m 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3 门的双面均应平滑、无棱角;4 门下不应设门槛;5 不应设置旋转门、弹簧门、推拉门,不宜设金属门;6 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的门均应向人员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门扇不应妨碍走道疏散通行;(原规范没有规定 门上应设观察窗,观察窗应安装安全玻璃。(原规范没有规定
4.1.9 托儿所、幼儿园的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阳台、上人屋面、平台、看台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防护栏杆水平承载能力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从地面计算,且净高不应小于
1.10m。防护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幼儿攀登和穿过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离不应大于0.11m。
原规范: 第 3.7.4 条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 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 0.11m。
4.1.10 距离地面高度1.30m以下,幼儿经常接触的室内外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阳角处应做成圆角。
4.1.11 楼梯、扶手和踏步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应有直接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原规范没有规定 2 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应在梯段两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宜为0.60m;3 供幼儿使用的楼梯踏步高度宜为0.13m,宽度宜为0.26m;4 严寒地区不应设置室外楼梯;原规范: 第 3.6.5 条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 0.15m,宽度不应小于 0.26。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5幼儿使用的楼梯不应采用扇形、螺旋形踏步;(原规范没有规定 6 楼梯踏步面应采用防滑材料;7楼梯间在首层应直通室外。(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2 幼儿使用的楼梯,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幼儿攀滑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爬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原规范: 第 3.6.5 条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 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 0.20m 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4.1.13 幼儿经常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走道不应设有台阶,当有高差时,应设置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疏散走道的墙面距地面2m 以下不应设有壁柱、管道、消火栓箱、灭火器、广告牌等突出物。(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4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走廊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4.1.14的规定。表4.1.14 走廊最小净宽度(m 房间名称 走廊布置
中间走廊单面走廊或外廊 生活用房 2.4 1.8
服务、供应用房 1.5 1.3 原规范: 第 3.6.3条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表 3.6.3 的规定。走廊最小净宽度m 表 3.6.3 双面布房单面布房或外廊 生活用房 1.8 1.5 服务供应用房 1.5 1.3 4.1.15 建筑室外出入口应设雨篷,雨篷挑出长度宜超过首级踏步0.50m以上。(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6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3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原规范没有规定 4.1.17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多功能活动室的室内最小净高不应低于表4.1.17的规定。
表4.1.17 室内最小净高(m 房间名称净高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 3.0 多功能活动室 3.9 原规范: 第 3.1.5条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表 3.1.5 的规定。生活用房室内最低净高(m
表 3.1.5 房间名称净高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 2.80 音体活动室 3.60 4.1.1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4.2 托儿所生活用房(原规范没有规定
4.2.1 托儿所应包括托儿班和乳儿班,托儿班宜接纳2周岁~3周岁的幼儿,乳儿班宜接纳2周岁以下幼儿。
4.2.2 托儿班生活用房的使用面积及要求应与幼儿园生活用房相同。4.2.3 乳儿班房间的设置和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4.2.3的规定。表4.2.3 乳儿班每班房间最小使用面积(㎡ 房间名称使用面积 乳儿室50 喂奶室15 配乳室8 卫生间10 储藏室8 4.2.4 每个托儿班和乳儿班的生活用房均应为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当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建时,托儿所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应设单独出入口。
4.2.5 喂奶室、配乳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喂奶室、配乳室应临近乳儿室,喂奶室应靠近对外出入口;2 喂奶室、配乳室应设洗涤盆,配乳室应有加热设施,当使用有污染性燃料时,应有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
4.2.6 乳儿班卫生间至少应设洗涤池2个、污水池1个、保育人员厕位1个。4.3 幼儿园生活用房
4.3.1 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由幼儿生活单元和公共活动用房组成。
4.3.2 幼儿生活单元应设置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储藏间等基本空间。4.3.3 幼儿园生活单元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4.3.3的规定,当活动室与寝室合用时,其房间最小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
表4.3.3 幼儿生活单元房间的最小使用面积(m2 房间名称房间最小使用面积 活动室70 寝室60 卫生间 厕所12 盥洗室8衣帽储藏间9 原规范: 表 3.2.1
规模 房间名称
大型中型小型备注
活动室505050指每班面积寝室505050指每班面积卫生间151515指每班面积衣帽贮藏室999指每班面积
音体活动室15012090指全园共用 面积
4.3.4 单侧采光的活动室进深不宜大于6.60m。
4.3.5 活动室宜设阳台或室外活动平台,且不应影响幼儿生活用房的日照。4.3.6 同一个班的活动室与寝室应设置在同一楼层内。(原规范没有规定 4.3.7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幼儿使用的房间应做暖性、有弹性的地面,儿童使用的通道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4.3.8 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空间布置的条件。
4.3.9 寝室应保证每一幼儿设置一张床铺的空间,不应布置双层床。床位侧面或端部距外墙距离不应小于0.60m。
4.3.10 卫生间应由厕所、盥洗室组成,并宜分间或分隔设置。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回流的机械通风设施。
原规范: 第 3.2.4 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4.3.11 每班卫生间的卫生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4.3.11的规定,且女厕大便器不应少于4个,男厕大便器不应少于2个。
表4.3.11 每班卫生间卫生设备的最少数量
污水池(个大便器(个小便器(沟槽(个或位盥洗台(水龙头,个 1646 原规范: 表 3.2.5 污水池(个大便器或沟槽(个或位 小便槽(位 盥洗台(水龙头、个 淋浴(位 1446~82 4.3.12 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或寝室,且开门不宜直对寝室或活动室。盥洗室与厕所之间应有良好的视线贯通。
4.3.13 卫生间所有设施的配置、形式、尺寸均应符合幼儿人体尺度和卫生防疫的要求。卫生洁具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盥洗池距地面的高度宜为0.50m~0.55m,宽度宜为0.40m~0.45m,水龙头的间距宜为0.55m~0.60m;原规范: 第 3.2.4 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 0.50~0.55m,宽度为 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大便器宜采用蹲式便器,大便器或小便槽均应设隔板,隔板处应加设幼儿扶手。厕位的平面尺寸不应小于0.70m×0.80m(宽×深,沟槽式的宽度宜为0.16m~0.18m,坐式便器的高度宜为0.25m~0.30m。
原规范: 第 3.2.4 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 1.2m 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
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 0.25~0.30m。
4.3.14 厕所、盥洗室、淋浴室地面不应设台阶,地面应防滑和易于清洗。(原规范没有规定
4.3.15 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幼儿生活单元内宜设淋浴室;寄宿制幼儿生活单元内应设置淋浴室,并应独立设置。
4.3.16 封闭的衣帽储藏室宜设通风设施。(原规范没有规定
4.3.17 多功能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幼儿生活单元,单独设置时宜与主体建筑用连廊连通,连廊应做雨篷,严寒和寒冷地区应做封闭连廊。
4.4 服务管理用房
4.4.1 服务管理用房应包括晨检室(厅、保健观察室、教师值班室、警卫室、储藏室、园长室、财务室、教师办公室、会议室、教具制作室等房间,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 服务管理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 房间名称规模 小型中型大型 晨检室(厅101015 报建观察室121215 教师值班室101010 警卫室101010 储藏室151824 园长室151518 财务室151518 教师办公室181824 会议室242430 教具制作室181824 注:1 晨检室(厅可设置在门厅内;
原规范: 第 3.4.3 条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2 教师值班室仅全日制幼儿园设置。(原规范没有规定
4.4.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门厅,门厅内宜附设收发、晨检、展示等功能空间。(原规范没有规定
4.4.3 晨检室(厅应设在建筑物的主入口处,并应靠近保健观察室。原规范: 第 3.4.3 条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4.4.4 保健观察室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有一张幼儿床的空间;2 应与幼儿生活用房有适当的距离,并应与幼儿活动路线分开;3宜设单独出入口;4 应设给水、排水设施;5应设独立的厕所,厕所内应设幼儿专用蹲位和洗手盆。4.4.5 教职工的卫生间、淋浴室应单独设置,不应与幼儿合用。4.5 供应用房
4.5.1 供应用房应包括厨房、消毒室、洗衣间、开水间、车库等房间,厨房应自成一区,并与幼儿活动用房应有一定距离。(车库为新加内容
4.5.2 厨房应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和现行行业标准《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的规定。
4.5.3 厨房加工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3.0m。(原规范没有规定
4.5.4 厨房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应采用无毒、无污染、光滑和易清洁的材料;墙面阴角宜做弧形;地面应防滑,并应设排水设施。
4.5.5 当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为二层及以上时,应设提升食梯。食梯呼叫按钮距地面高度应大于1.70m。
4.5.6 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集中洗衣房。
4.5.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玩具、图书、衣被等物品专用消毒间。4.5.8 当托儿所、幼儿园场地内设汽车库时,汽车库应与儿童活动区域分开,应设置单独的车道和出入口,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和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规定。(原规范没有规定 室内环境 5.1 采光
5.1.1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服务管理用房和供应用房中的各类房间均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其采光系数最低值及窗地面积比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表5.1.1 采光系数最低值和窗地面积比 房间名称采光系数最低值(%窗地面积比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多功能活动室 2.01:5.0 保健观察室 2.01:5.0 办公室、辅助用房 2.01:5.0
楼梯间、走廊 1.0—— 原规范: 表 3.1.8 房间名称窗地面积比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乳儿室1/5 寝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1/6 其它房间1/8 5.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采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有关规定。
5.2 隔声、噪声控制
5.2.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应符合表5.2.1的规定。表5.2.1 室内允许噪声级 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45
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保健观察室≤50 原规范: 第 3.1.9 条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 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 RW 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 75dB。
5.2.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主要房间的空气声隔声标准应符合表5.2.2的规定。表5.2.2 空气声隔声标准
房间名称空气声隔声标准(计权隔声 量(dB 楼板撞击声隔声单值评价量(dB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保健观 察室与相邻房间之间 ≥50≤65
多功能活动室与相邻房间之间≥45≤75 原规范: 第 3.1.9 条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 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 RW 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 75dB。
5.2.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有关规定。
5.3 空气质量
5.3.1 托儿所、幼儿园的室内空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有关规定。
5.3.2 托儿所、幼儿园的幼儿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其通风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夏热冬冷、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幼儿用房应采取有效的通风设施。
5.3.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和室内设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规定。建筑设备 6.1 给水排水
6.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给水排水系统,且设备选型和系统配置应适合幼儿需要。用水量标准、系统选择和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的规定。
6.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给水系统的引入管上应设置水表。水表宜设置在室内便于抄表位置;在夏热冬冷地区及严寒地区,当水表设置于室外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胀破坏措施。
6.1.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给水系统的压力应满足给水用水点配水器具的最低工作压力要求。当压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系统增压给水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设有二次供水设施时,供水设施不应对水质产生污染;2 当设置水箱时,应设置消毒设备,并宜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3 加压水泵应选用低噪声节能型产品,加压泵组及泵房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6.1.4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给水系统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当水压大于0.35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
6.1.5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也可采用分散制备热水或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当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时,应采用混合水箱单管供应定温热水系统。
6.1.6 盥洗室、淋浴室、厕所、公共洗衣房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洗衣机排水应设置专用地漏或洗衣机排水存水弯。6.1.7 便池宜设置感应冲洗装置。
6.1.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内单独设置的清扫间、消毒间应配备给水和排水设施。
6.1.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厨房的含油污水,应经除油装置处理后再排入户外污水管道。
6.1.10 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气体系统灭火设计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规定。当设置消火栓灭火设施时,消防立管阀门布置应避免幼儿碰撞,并应将消火栓箱暗装设置。单独配置的灭火器箱应设置在不妨碍通行处。
6.1.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饮用水开水炉,宜采用电开水炉。开水炉应设置在专用房间内,并应设置防止幼儿接触的保护措施。
6.1.12 绿地可设置洒水栓,运动场地应设置排水设施。6.2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6.2.1 具备条件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供暖系统宜纳入区域集中供热管网,具备利用可再生能源条件且经技术经济合理时,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为供暖热源。当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的规定时,可采用电供暖方式。
6.2.2 采用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地面表面温度不应超过28℃。
6.2.3 严寒与寒冷地区应设置集中供暖设施,并宜采用热水集中供暖系统;夏热冬冷地区宜设置集中供暖设施;对于其他区域,冬季有较高室温要求的房间宜设置单元式供暖装置。
6.2.4 用于供暖系统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应设置于幼儿活动室和寝室之外。6.2.5 当采用散热器供暖时,散热器应暗装。6.2.6 当采用电采暖时,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6.2.7 供暖系统应设置热计量装置,并应实现分室控温。
6.2.8 乡村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就地取材,采用可靠的能源形式供暖,并应保障环境安全。
6.2.9 托儿所、幼儿园房间的供暖设计温度宜符合表6.2.9的规定。表6.2.9 托儿所、幼儿园房间的供暖设计温度房间名称室内设计温度(℃ 活动室、寝室、乳儿室、保健观察室、配奶室、晨检室(厅、办公室 20 乳儿室24 盥洗室、厕所22 门厅、走廊、楼梯间、厨房16 洗衣房18 淋浴室、更衣室25 原规范:
表 4.2.4 房间名称室内计算温度(℃
每小时换气次数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办公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 20 1.5 卫生间223浴室、更衣室25 1.5厨房163 洗衣房185 走廊16——
6.2.10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与其他建筑共用集中供暖热源时,宜设置过渡季供暖设施。
6.2.11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优先采用有组织自然通风设施;2 当采用换气次数确定室内通风量时,房间的换气次数不应低于表6.2.11-1的规定;3 采用机械通风或空调房间,人员所需新风量应不小于表6.2.11-2的规定。表6.2.11-1 房间的换气次数 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
活动室3 寝室3 厕所10 多功能活动室3 原规范: 表 4.2.4 房间名称室内计算温度(℃
每小时换气次数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办公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 20 1.5 卫生间223浴室、更衣室25 1.5厨房163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洗衣房 走廊 18 16 5 —— 表 6.2.11-2 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原规范没有规定)房间名称 活动室 寝室 保健观察室 多功能活动室 新风量[ m³/(h·人)] 20 20 38 20 6.2.12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公共厨房、公共淋浴室、无外窗卫生间等,宜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通风竖井,并应安装机械排风装置。6.2.13 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当夏季依靠开窗不能实现基本热舒适要求,且幼儿活动室、寝室等房间不设置 空调设施时,幼儿活动室、寝室等房间宜安装具有防护网且可变风向的吸顶式电风扇。6.2.14 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大于和等于 25℃地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宜设
置空调设备或预留安装空调设备的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原规范没有规定)1 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表 6.2.14 的规定; 表 6.2.14 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 参数 温度(℃)活动室、寝室、喂奶室、保 健观察室、配奶室、晨检室(厅)、办公室 乳儿室 风速(v)(m/s)相对湿度(%)24 0.10≤v≤0.20 30~60 25 0.15≤v≤0.30 40~60 20 25 冬季 夏季 2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或集中新风系统时,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和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 3 当采用分散空调方式时,应设置保证室内新风量满足国家现行卫生标准的装置。6.2.15 设置非集中空调设备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对空调室外机的位置统一设计。空调设备的冷凝水应有组织排放。空调室外机应安装 在室外地面或通道地面 2.0m 以上,且幼儿无法接触的位置。6.2.16 防排烟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规定,当需要设置送风口、排风口时,风口底边距地面应大于 1.5m。6.3 建筑电气 6.3.1 活动室、寝室、图书室、美工室等幼儿用房宜采用细管径直管形三基色荧光灯,配用电子镇流器,也可采用防频闪性能好的其他节能 光源,不宜采用裸管荧光灯灯具;保健观察室、办公室等可采用细管径直管形三基色荧光灯,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采用其 他节能光源。寄宿制幼儿园的寝室宜设置夜间巡视照明设施。6.3.2 活动室、寝室、幼儿卫生间等幼儿用房宜设置紫外线杀菌灯,也可采用安全型移动式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6.3.3 托儿所、幼儿园的紫外线杀菌灯的控制装置应单独设置,并应采取防误开措施。6.3.4 托儿所、幼儿园的房间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表 6.3.4 的规定。表 6.3.4 房间照明标准值 房间或场所 活动室 图书室 美工室 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地面 0.5m 水平面 0.5m 水平面 照度标准值(l x)300 300 500 11 / 12 UGR 19 19 19 Rn 80 80 80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多功能活动室 寝室 办公室、会议室 厨房 门厅、走道 原规范: 表 4.3.3 房间名称 活动室、乳儿室、音体活动室 医务保健室、隔离室、办公室 寝室、喂奶室、配奶室、厨房 卫生间、洗衣房 门厅、烧火间、库房 地面 0.5m 水平面 0.75m 水平面 台面 地面 300 100 300 100 300 19 19 19 —— —— 80 80 80 80 80 照度值 150 100 75 30 20 工作面 距地 0.5m 距地 0.80m 距地 0.80m 地面 地面 6.3.5 托儿所、幼儿园的房间内应设置插座,且位置和数量根据需要
确定。活动室插座不应少于四组,寝室、图书室、美工室插座不应少于 两组。插座应采用安全型,安装高度不应低于 1.8m。插座回路与照明回路应分开设置,插座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原规范: 第 4.3.4 条 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可根据需要,预留电视天线插座,并设置带接地孔的、安全密闭的、安装高度不低于 1.70m 的电源插座。6.3.6 幼儿活动场所不宜安装配电箱、控制箱等电气装置;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安全措施,装置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1.8m。6.3.7 托儿所、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原规范没有规定)1 幼儿园园区大门、建筑物出入口、楼梯间、走廊等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 幼儿园周界宜设置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 3 厨房、重要机房宜设置入侵报警系统。6.3.8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应设置电话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宜设置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6.3.9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应急照明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防雷与接地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安防设计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一)按照《医务人员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地监管措施。
(二)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2 手卫生相关名词
(1)手卫生hand hygiene: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洗手hand 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常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常居菌resident skin flora: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磨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暂居菌transient flora: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有两种类型:
1、速干手消毒剂alcohol-based hand rub: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或泡沫型。
2、免冲洗手消毒剂Waterless antiseptic agent: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8)手卫生设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3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4 手卫生设施
4.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烧伤病房、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手卫生设施的位置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4.2 外科手消毒设施
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度,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配备清洁剂。
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配备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配置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5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a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b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和指缝。
c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步骤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d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6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先洗手,后消毒。
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洗手方法与要求:
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使用干手物品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外科手消毒方法:
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达到GB 5749的规定。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剂的取液量及具体揉搓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及具体揉搓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
1、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2、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3、洗手与手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4、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5、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棉、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7、手卫生效果的检测方法
采样时间: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采样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接触被检者部分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
检测方法: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取1.0 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
细菌菌落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计算方法(cfu/cm)=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
8、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为加强航空配餐企业卫生管理,提高航空食品卫生质量,防止航空运输中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传播,保障航空旅客和机组人员身体健康,保证飞行安全,特制定本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对从事航空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建筑设计与设施、卫生管理、生产原料、加工工艺、包装贮藏、运输和机上供餐服务及个人卫生的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航空食品卫生企业及机上配餐和供餐,所有提供航空食品原辅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食(饮)具及食品包装材料的企业亦应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GB2759-81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 GB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100-86 糕点卫生标准 GB8957-88 糕点厂卫生规范 GB12659-90 饮料厂卫生规范
GB14934-9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J4-73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3术语
3.1 航空食品flight food
系指提供给航空运输这一特定环境的食用品或饮用品。3.2 空中餐inflight food
用于飞行航班上旅客和机组人员食用或饮用的食品。3.3 回程配餐retyrn catering 系指在航班始发站为回程航班提供的空中餐。3.4 易腐败食品potentially hazardous foods 系指那些含水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较高,微生物沾染后易于在其中生长繁殖并破坏其固有性状的食品,如:肉、禽、水产品及蛋乳类制品。3.5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flight caterer 系指从事航空食品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藏及机上供餐服务的人员。4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 4.1选址
工厂应设置在机场或其附近,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无有害气体、烟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危害食品安全的污染源的地区。4.2 厂区和道路
4.2.1 厂区应适当绿化,宜种植常绿灌乔木。主要道路应坚硬平坦,无积水,有良好的排水系统。4.2.2 厂区应与生产区及其他非食品生产区隔开,厂区内生产区应与行政区相对间隔一定距离。4.3 配餐间设计与操作流程
4.3.1 必须设有与生产量相适应的各类航空食品加工车间。根据航空食品生产与流通的特点,按照由货物接收→贮存→原料粗加工→餐食制做→综合装配→过渡冷藏→运送装机→机上供餐服务的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避免食品操作流程设计程序的反向流动。
4.3.2 必须分开设置供独立使用的食品原辅材料入口、垃圾出口、餐食装机出口、机上餐食及食具卸机入口和人员出入口。
4.3.3 建筑材料须坚固耐用,生产设施的设计和设备安装结构应合理,不易聚集灰尘和隐藏有害生物,便于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清洗消毒。
4.3.4 建筑面积应与生产量相适应,并须设有与生产人数相适应的卫生辅助设施。4.4 加工车间结构及设备
4.4.1 地面:应平坦防滑、易清洗、耐磨损、不积水、不渗漏、有适宜的排水坡度(1:120)及排水沟,明排水沟底面应平滑、呈倒拱形,上有壁栏且孔眼直径小于1cm。
4.4.2 墙壁:应色浅而光滑,无突出物,不吸水,易于清洗,整个墙面应用瓷砖或相应材料覆盖,墙与墙、地面及天花板结合处应为弧形。
4.4.3 天花板:应采用不易霉变的材料,易清洗,表面涂层光滑牢固,不易脱落。
04.4.4 门窗:应采用不变形材料,装配严密,门应能自动关闭,内窗台应向下倾斜45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4.4.5 通风、温控设施:各加工车间应安装通风和温度控制设备,保持车间内空气对流和所要求的温度(以18~20℃为宜),各种排风排烟设备应合理安装,易于清洗和保养。
4.4.6 照明设备:应有充足的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照度充足、均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食品上方的灯具应有防护罩。
4.4.7 食品加工设备和食具:与食品接触的一切设备、器具,必须采用无毒、无害、不吸水、耐腐蚀、易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工作台表面应光滑,无切凹痕,无裂隙、避免使用木质器具。4.4.8 应配备足够的速冷设备和速冷车间。速冷车间温度应控制在室温22℃以下;每天工作前室内应时行紫外线消毒,经常保持清洁。4.4.9 冷藏设施:应根据食品种类、数量配备足够的低温冷库(-32~-18℃)和冷藏库(0~5℃),冷库内货架至少应离地面20~30cm,离墙5cm以上;温度计显示应准确,清晰,便于监测。4.4.10 防虫鼠害设施:应在车间适当位置安装灭蝇灯或其他同类设施,所有门、窗及其他与外界的开口通道均应安装纱门、纱窗、纱帘等防虫鼠害设施。4.5 清洗、消毒设施 4.5.1 各加工车间应备有充足的洗涤池(槽)或设置与加工区相对隔离的洗、消区,并配备冷、热水及洗、消设施,对常用的食品设备和器具随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4.5.2 应设置专门的洗、消车间,按食具回收→分检→洗、消→贮藏→再使用的程序对飞机上卸下的非一次性食(饮)具进行清洗和消毒。4.5.3 洗、消后的设备和食(饮)具应存放在专门的贮藏室,至少应离地面20~30cm整齐摆放。室内应保持洁净卫生,无污染,并应定期消毒。4.6 卫生设施
4.6.1 供水系统: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的规定。
4.6.2 废水、废气处理系统:应设有良好的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废水、废气的排放必须符合GBJ4的规定。
4.6.3 洗手设备:应在车间进出口处、更衣室、厕所或其他适宜位置配备与生产人数相适应的脚踏式、肘触式等非手动式冷、热水洗手池,并配有肥皂(液)指甲刷、消毒液、一次性干手纸巾、废线篓或干手器等洗、消用品。
4.6.4 更衣室、淋浴室:应设有与生产人数相适应并与生产车间相连接的员工更衣室,内设淋浴室、洗手池和个人更衣柜。
4.6.5 厕所:工厂必须设有与生产人数相适应的厕所。一般每20人设一个坑位,员工超过100人。则每25人设一个坑位。厕所应设备完善。通风良好,位置适宜,门、窗不得直接开向生产车间,在醒目处设置“便后洗手”标牌。
4.6.6 废弃物贮放设施:必须在远离配餐间的适宜位置设置废弃物贮放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废弃物不得外露及外溢;加工车间内废弃物应当放在有盖(脚踏)并衬以一次性塑料袋的容器内,及时倒空、清洗和消毒,盛放废弃物的容器应有特殊标记。5原辅材料采购、运输、贮藏的卫生 5.1采购
5.1.1采购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食品卫生标准或规定,必须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定点厂生产的食用级食品添加剂。
5.1.2采购原辅材料时,必须向供应商索取该批原辅材料的卫生质量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5.1.3 应依照国家和本企业的有关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企业卫生规范对供应原辅材料的厂家进行卫生学考察和认证,合格者颁发卫生质量许可证书,作为航空食品原辅材料定点供应厂家,并指定卫生技术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使供应商与航空配餐公司共同承担保障航空食品卫生质量的责任。
5.1.4 应配备熟悉业务,经过食品卫生学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依据国家和本企业有关卫生标准与规范的要求,对所有购进的原辅材料进行严格的卫生学检查,不合格者拒绝接收。5.1.5 对货物检查验收项目如下:
a.认真核对货单,包括:产品名称、数量、批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保持期(有效期),产地及厂家;
b.检查该批产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c.检查货物的卫生状况:外观、色泽、气味;对冷冻食品要注意检查是否有解冻现象。5.2运输
5.2.1运输原辅材料应专车专用,有防尘、防雨、防虫设施,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干燥。
5.2.2运输原辅材料时,生原料必须与成品及半成品分开;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5.2.3运输冷冻和冷藏食品必须有保温、冷藏设施,长距离运输时,其温度上升不得超过3℃,5.3贮藏
5.3.1原辅材料经过5.1.5 检查后,合格者应标明入库日期和保质期后方可入库。对易腐败食品应首选迅速入库进行冷藏或冷冻。
5.3.2 干货仓库须保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应有防潮、防霉、防虫、防鼠设施及温、湿度控制和监测设施。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洁净和干燥。
5.3.3 原辅材料,贮存不得随地堆放,应在至少离地面20~30cm、离墙5cm以上的货架或垫板上,分类摆放,装食品的餐盒或纸箱不得直接放在地上。
5.3.4 食品原辅材料不得与非食品同库存放,用于洗、消、杀的化学类药品(如:杀虫剂、消毒剂、清洁剂、酒精等)必须远离食品单独存放,并标注特殊标志,由专人管理。
5.3.5 原辅材料贮存量不宜过多,严格遵循“先进先出”的库存周转原则,指定专人负责,随时检查,保证在保持期(有效期)内使用。5.3.6 易腐败食品必须冷藏或低温冷藏(冷冻)。冷藏温度为0~5℃;低温冷藏温度为-32~-18℃。
5.3.7 冷藏或冷冻库内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整洁、卫生。进出冷库应迅速关门,冷库温度应有专人检查,每日有温度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检修。
5.3.8 生、熟食品应分库存放。条件不具备时可分别存放于同一冷库内的两侧,并明确标记。5.3.9 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品等易腐败食品原料,应分开单独进行冷藏或冷冻;有浓烈气味的食品应密封包装或单独存放。6加工过程中的卫生 6.1原料处理
6.1.1原料必须经过严格筛选,不合格者不得投入生产。
6.1.2各种易腐败食品原料的粗加工(清洗、切割等)应分室进行。如不马上使用,应迅速冷藏,从冷藏库取出的易腐败食品原料,必须控制在1h内处理完毕。
6.1.3不需热加工而直接入口的果蔬类,必须用卫生部门批准的洗消剂进行浸泡消毒,然后用流水彻底冲洗干净。6.2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的规定,食用冰块必须符合GB2759的规定。6.3解冻
6.3.1从冷库中拿出的冷冻食品原料,在烹调之前必须完全解冻,解冻后应在当日用完,解冻后的易腐败食品原料即使没有用完,也不得再放回冷冻库,应统一得理或毁掉。6.3.2必须采用正确的解冻方式,方法是: a.在温度为10℃的冰箱或冷库内解冻;
b.冷自来水解冻,食品原塑料包装解冻时不要除掉; c.用微波沪、烤箱解冻。
6.3.3用于解冻的自来水应按污水妥善处理,防止四处溢淌而污染环境、设备或其他食品。6.4烹调加工
6.4.1烹调食品时必须达到安全烹调温度71~82℃,制成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1℃以上。6.4.2烹调加工的生肉、生禽等,个体重量最大不得超过3kg,以确保食品中心充分加热。6.4.3糕点加工制作,必须按照GB8957和GB7100的规定执行。6.5冷却、冷藏
6.5.1已烹调的,食品必须尽快冷却后加以冷藏(中间过渡冷藏),冷藏2h后方可加盖或覆以一次性无毒塑料薄膜。
6.5.2应根据所烹调食品的不同状态(如固态、半固态、液态),制定安全的冷却工艺流程,严1)格控制冷却速率,以保证烹调后食品在规定时间内迅速通过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危险温度带(18~50℃)。
注:1)冷却速率:烹调后食品在2h内由75℃下降到20℃,然后进行冷藏,2h内食品中心温度应下降到0~5℃。6.6配制、包装
6.6.1配制和包装应在室温22℃以下的专用加工间进行,每天工作前室内必须用紫外线消毒,工作台、设备、器具等与食品接触的所有物品均应用洗消剂消毒。
6.6.2每次从冷藏库取出的易腐败食品数量,不得超过1h内配制或包装所用量,应做到:定量提取,快速装配,及时冷藏。6.6.3装配餐盒时,不得将小包装的成品食品、纸巾餐具、带皮水果等与无包装的食品放在一起,除非各种食品均单独封装或覆以消毒的保鲜膜。6.6.4所有用于食品包装的薄膜、纸箱(盒)、包装纸、锡箔盒、塑料制品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有关规定。
6.7过渡冷藏(装配后的空中餐的冷藏)6.7.1装配好的空中餐,均应迅速放入3~5℃的过渡冷库中进行过渡冷藏,过渡冷库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洁净、卫生。
6.7.2用于摆放空中餐的餐食箱(车),应预先放入冷库预冷,摆放餐食后应当开着箱(车)门放入过渡冷库,以保证餐食充分冷藏。
6.7.3进行过渡冷藏的空中餐,冷藏时间(从餐食放入冷库至出冷库装机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4h(不包括低温冷冻食品),进、出冷库的空中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注明进、出时间、冷藏措施(有无干冰)等有关内容。6.8防止交叉污染
6.8.1工艺卫生控制:各工序必须连续生产,协调配合,生产环节中的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应随时冷藏、不得在室温下久留。
6.8.2生、熟食品必须分室准备和操作,所用设备、器具应分开使用并明确标记。否则,从设备、器具到空间均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6.8.3配餐人员应坚守岗位,不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其他食品加工车间,尤其是生原料加工人员不得进入熟食加工、装配车间及相应冷库;如确因工作需要进入时,必须采取更换工作服、洗手、消毒等防污染措施。
6.8.4尽量减少用手直接接触食品。直接入口的,食品应使用经消毒的工具或戴一次性无菌手套进行操作,必须用手接触时,应预先彻底洗手消毒。7空中餐运送、装机及机上管理 7.1空中餐运送和装机
7.1.1运送空中餐应专车专用,车辆应定期消毒,保持卫生。
7.1.2装运平台不得用于装卸其他物品,应平坦防滑,易于清洗消毒,结构上与过渡冷库高度一致,保证餐食箱(车)平稳装车。
7.1.3自过渡冷库中取出的空中餐,须注明生产日期、出库时间、餐食温度、冷藏措施(有无干冰)及其他有关信息。否则,不得装车运送。
7.1.4空中餐装车和装机时应注意轻装轻卸,端正摆放,不得抛扔。
7.1.5空中餐自过渡冷库中取出到装上飞机所用的时间应控制在60min之内,炎热季节应限制在30min之内。
7.2空中餐机上卫生管理
7.2.1飞机厨房应配备经卫生部门批准使用的无毒、不燃、对飞机材料无损害的洗、消剂,用于厨房工作台、水池、烤箱、冰柜等设备清洁消毒和空中乘务员送餐服务前洗手、消毒。
7.2.2飞机厨房应配备食品温度计,用于机上餐食的温度监测,空中乘务员应负责定时测量并记录餐食温度,特别是回程餐和航班延误时已装机的空中餐,必须严格监测餐食温度变化。7.2.3餐食装机后,空中乘务员必须首先检查餐食箱(车)或餐盒上的时间标记:生产日期及离开冷库时间,如发现过期或无时间标记,应及时与送餐人员联系进行更换处理。7.2.4机上餐食应整齐摆放在飞机厨房或食品舱内,餐盒应的垫物上端正摆放。
7.2.5内放干冰保持冷藏的餐食箱(车)在供餐之前不得随便打开,以充分保持冷藏,温度机上有冷藏设施者,应迅速启动,保证冷却食品在10℃以下保存。7.2.6冷却的热食供应前必须充分加热达到85℃,乘务员应根据食品的种类来调节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7.3航班延误时更换餐食的卫生要求
7.3.1已经装机的餐食(温度在10℃以下),若飞机上没有冷藏设施,可在机上保存4h若飞机上有冷藏设施,可在机上保存12h,但这期间温度不处超过10℃,如果航班延误超过上述时间限制,应重新更换。
7.3.2如果餐食出现异味、变质、变色等,可以不受上述时间限制,随时更换。7.4机上废弃物处理
机上食品废弃物应用袋子盛装,不得与食品接触,抵达机场后作为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非一次性的食(饮)具回收后应用餐食箱(车)盛装,运回配餐部门处理。7.5机上饮用水
机上饮用水必须符合GB5749的要求,供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8个人卫生及卫生培训 8.1健康检查
8.1.1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在从业前,必须接受指定医疗单位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从事航空配餐工作。
8.1.2配餐公司应当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年组织航空配餐人员进行体检。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及时进行粪便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工作。a. 境外出差、旅游、探亲及休假归来; b. 胃肠道疾病康复之后。8.2健康要求
8.2.1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从事航空配餐工作: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8.2.2工作期间凡发现或报告患有消化道传染病者,必须立即脱离食品操作岗位,经医务部门作出明确诊断痊愈后方可继续工作,食品配餐人员有义务报告所患任何消化道疾病。8.3卫生教育及培训
8.3.1工厂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本规范及其他有关卫生规定。
8.3.2航空食品配餐人员从业前必须经过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8.3.3配餐公司应根据各类航空配餐人员业务特点,结合航空运输特殊性,依据航空食品卫生培训教材,每年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化卫生培训。8.4个人卫生
8.4.1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4.2必须具备两套以上工作服(帽、鞋),每天更换。进入加工车间必须穿戴统一的工作服,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饰物带入加工车间,不得穿戴工作服进入非生产区。
8.4.3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工作时不得佩戴任何饰物(如:戒指、手镯、手链、手表及耳环),不涂指甲油,头发应用帽子、发网等遮盖,不得外露。8.4.4航空食品配餐人员的手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8.4.4.1 手上伤口应及时处理,有化脓伤口时不得接触食品,非化脓伤口应用防水物包裹。8.4.4.2 航空食品配餐人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彻底洗手: a. 开始工作之前; b. 上厕所之后;
c. 处理操作任何生食品(尤其肉、禽、水产品)之后; d. 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废料、垃圾之后; e. 清洗设备、器具,接触不洁用具之后; f. 用手抠耳、擤鼻,用手捂嘴咳嗽之后; g. 接触其他有污染可能的器具或物品之后; h. 从事其他与生产无关活动之后;
i. 工作之中应勤洗手,至少每2~3h应洗手一次。
8.4.4.3 用洗、消剂清洗和消毒后,手的微生物学检查应达到大肠菌群检出率为阴性。8.4.5严禁一切人员在加工车间内吃食物、吸烟、随地涕吐及乱扔废弃物。8.4.6非生产人员经允许进入加工车间时,必须遵守上述有关规定。8.5其他有关人员个人卫生
空中乘务员和空中配餐人员参照执行8.4的有关规定。9卫生管理 9.1维修、保养
9.1.1工厂应对供、排水系统定期检修,保持正常工作状态。9.1.2应定期进行制冷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9.2清洗和消毒
9.2.1应使用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准或指定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洗涤机械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鉴定,符合卫生标准者方可投入使用。
9.2.2应采用机械自动化洗、消,无条件者可采用人工洗、消。自动化洗、消应达到规定的洗消剂深度和温度,人工清洗应制定严格的洗、消程序和要求。
9.2.3洗、消后的设备、食具应清洁明亮,无食物残渣、油指和沉积物,微生物学检查应符合GB14934的规定。
9.2.4加工过程中与食品接触的设备、食具应随时洗、消。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彻底洗、消所有工作台、设备、食具及墙壁、地面和排水沟,操作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车间,工作前应用紫外线空间消毒,所有与食品接触的设备、食具应用消毒剂消毒。9.2.5禁止干扫地面
9.2.6定期清洁各种原辅材料库及冷藏、冷冻库,经常保持整洁卫生。9.3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的清洁
更衣室、淋浴室、厕所应经常冲洗和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9.4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出厂,并对贮放设施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做到“日产日清日消”。9.5除虫灭害
定期对厂区周围和生产车间进行除虫灭害,所用杀虫药剂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专人管理,严格操作,防止污染食品和食具。10卫生质量控制 10.1空中餐卫生要求 10.1.1配餐公司在制定空中餐餐谱时,应由其卫生控制部门参加审查,在炎热季节,如果没有安全可靠的冷藏设施,应避免使用易腐败食品(如:贝类等水产品)配制冷食。
10.1.2回程餐卫生要求:只有在保证机上冷却食品于10℃以下保存,冷却的热食迅速加热,并在12h之内食用的条件下,方可配回程餐。
10.1.3机组餐卫生要求:必须实行“正、副驾驶员分餐制”。正、副驾驶员的餐食应当在原料来源、品种、加工工艺上完全不同,否则,必须错开就餐时间,至少间隔60min以上。机组餐不仅应保证安全卫生,还应结合飞行特点和营养需要量合理调节膳食,进行营养配餐。10.2卫生质量监督管理
10.2.1民航总局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规范,制定统一的卫生管理条例,指定卫生技术部门对配餐企业和机上供餐服务实施卫生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10.2.2工厂应设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控制部门,配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
10.2.3质控部门应设置检(化)验室,并具备检验、化验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或本企业规定的检验方法(标准)进行理化、微生物等方面的检验。
10.2.4对指定的航空食品原辅材料供应厂家实施卫生学监测,对其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必要时解除供货合同或取消认证。
【幼儿园卫生间设计规范】推荐阅读:
新城中心幼儿园幼儿行为规范指南10-18
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汇报09-30
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细则10-26
幼儿园卫生制度07-15
幼儿园九大卫生制度06-20
幼儿园卫生安全检查10-29
幼儿园保育员操作规范要求10-18
中心幼儿园食堂卫生制度06-15
幼儿园卫生消毒与工作09-08
幼儿园卫生保健实施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