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1

1 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队伍良莠不齐

由于绿化施工技术含量不高, 大部分施工队伍是有农民、工人组成, 他们认为绿化施工只是种树和铺草而已, 不重视施工过程, 只注重其可观的经济利益, 从而导致无法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

1.2 施工图不完善

目前园林绿化工程主要以中小型工程居多, 设计人员不够重视, 所绘制的图纸不够完整, 经常只有方案图和平面图, 甚至有时只有简单的文字说明。这种简单的设计导致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图纸无法深度交流, 不能充分理解设计者的意图, 使得园林绿化施工具有随意性而达不到设计目的。

1.3 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考虑不周全

园林绿化施工看似简单, 实际上是一些比较细致的工作, 但这往往被施工人员忽略。他们有时考虑不到植物本身特点, 或是进行反季节施工, 或是将阴性植物种在阳光下, 而阳性的栽在阴凉地方, 违背了其生长习性, 影响其生长, 容易导致各种虫害和病害的产生, 植株死亡率较高。

1.4 工期短且后期养护不到位

大部分园林绿化工程的工期较短, 几乎要求在2个月之内完工, 没有全面考虑影响植株生长的基肥、土壤、种植穴等因素, 增加了植株后期养护难度, 严重的导致植物营养缺乏、生长不良、成活率低, 杂草丛生、病害虫害加重, 影响绿化景观的后果。

2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措施

2.1 建立专业化的施工队伍

要想做好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 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施工队伍非常重要。要求施工队伍首先要从心里重视绿化工程, 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 科学严谨地进行施工;其次是要求他们持证上岗, 具有良好技术管理水平;再次是施工队伍需定期进行培训, 强化施工质量意识, 严格实施各项工作。

2.2 要有完善施工图纸

一是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绿化施工资质, 否则不允许其进行绿化施工活动。二是建议绿化主管部门推行招投标机制, 允许具有相应资质和良好业绩的施工单位参加。三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施工标准和施工图集, 促使设计人员绘制完善的施工图, 减少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交流障碍。

2.3 加强施工管理

首先做好前期工作, 详细解读施工图, 充分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 这样才能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其次是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 保证施工质量。再次是重视植株的生长特点, 设计人员要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沟通, 共同做好这项绿化工程。最后是做好其后期养护工作, 才能保证持久的绿化美观效果。

2.4 保证足够的工期

植物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只有确保园林绿化工程中每个环节的实施, 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因此, 除特别紧急情况, 应该保证绿化工程有足够的施工时间。勉强加快施工进度, 更容易导致不断返工、提高建设成本而又达不到预定的绿化美观效果。

3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做好施工管理, 就会使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绿化美观效果体现不出来。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忽视, 必须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才能够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科学性、艺术性及技术性, 使得该园林工程既经济实用又美观。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在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指导下带来了良好的生态与社会效益, 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不少问题, 尤其是施工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绿化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以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莫旭芬, 郑娴.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11) .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2

关键词:公共政策;偏差;解决对策

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后, 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 运用各种政策资源, 通过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其本质上是遵循公共政策指令所进行的变革,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而重新调整公共行为模式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最直接的重要活动,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旦离开执行, 那就成了空中楼阁了。具体来说,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替换性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本质来说是把上级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实现狭隘的地方部门利益,甚至是个人私利,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变通,是对原政策的背离。比如,为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多次推出各种举措,但面对频频亮起的红灯,一些地方政府不是想着如何降温,而是采用多种手法,对宏观调控政策“拆招卸力”,企图蒙混过关。

二是“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选择性执行。一些地方政府、单位对上级政策指令或命令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规定执行。合自己“利”的就执行,不合自己“利”的就不执行,在执行中“见了黄灯赶快走,见了红灯绕道走”。一些单位“耍小聪明”、“打小算盘”, 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站在小团体利益的立场上钻政策的空子,极大程度妨碍了上级部门目标的实施。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三是搞“土政策”的附加性执行。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执行部门为了本地利益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但在一些地方,计划生育罚款却成为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四是“阳奉阴违”的象征性执行。有些单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拒不执行或象征性的执行,直接使政策被搁置,使政策成了一纸空文。例如,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搞特殊”, 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甚至逆风而行,“你说你的, 我干我的”。

五是“虎头蛇尾”的敷衍性执行。实施政策要坚决贯彻、善始善终,但在现实中,有些部门、有些地区对上级政策虎头蛇尾、前松后紧,敷衍塞责、延宕推拖,消极执行,致使一些政策在执行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有时会出现负面效应,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六是“相互争权”的矛盾性执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清晰,有时有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会因部门之间的权与利的争夺,部门间的红头文件或执行文书相互打架,政出多门,而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一项公共政策由几个部门共同执行时,有时还会出现两样结果,使政策对象难以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部门的执行意见或决定。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政策执行在政策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水平。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才能改善和消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呢?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增强理性与法律权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有法不依现象,与政策执行人员缺乏法律和政策权威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树立法律和政策的权威是整治的正确选择,为此,在政策执行领域,必须做到:第一,执行机关和人员必须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行事;第二,政策执行者不得享有不受法律和政策调节和制约的特权,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政策和法律的规定;第三,一切违背法律政策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的责任。

二是实现公共政策执行的公开化。应打破传统的公共政策神秘感,提高公共执行活动的透明度,让群众和新闻媒体对执行的领导、协调和控制环节有所了解,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提高社会对执行的认识和配合程度。这既有利于公共政策执行目标的实现,又能促使公共政策的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制定机关和执行机关的沟通,让执行人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执行目标实现的时间要求以及执行的步骤和方法,克服执行过程的盲目性。

三是整顿执行机关,提高执行人员素质。政策执行是由执行机关来具体行使的,执行机关的特性直接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效问题。很难想象一个无战斗力、无效率的官僚主义的机关组织能够获取政策执行的成功。执行机关必须做到首先职责分明,即明确规定每一个执行机关的权力大小和职权范围,其次,领导集中,指挥统一,目标、行动和指令要一致;第三,制度健全,运行机制要有序。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执行人员素质。由于执行机构的核心要素是执行人员对政策理解的程度的意向、态度和行为与执行效果有直接的关系。

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政策传播渠道,建立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机制。政府的宏观政策可以通过媒体、电视、互联网等走进千家万户,提高政策的时效性;同时减少单一传播的层级,及时得到市民对政策和政府的反馈信息。政府应该和公众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及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对政策作出必要的修改。

五是要重视反馈控制。控制是执行机关和执行人员根据执行过程反馈回来的信息和原设一定的标准对偏差行为进行矫正。政策控制的需要来源于政策与执行的偏差。任何政策都是面向未来的,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随机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政策方案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实际效果与政策目标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中,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政策执行的效果也不一致,更要加强反馈控制,及时调整矫正。

六是加强政策执行的协调。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及其目标的实现,需要诸多机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应注意如下方面:一是加强纪委的监督。充分发挥纪委的职能作用,加大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力度,保障公共政策正确制订和有效执行。二是强化人大的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不断扩大公共政策审议围,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立法能力、监督能力和人事任免能力。三是加强司法监督。强化司法机关对同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社会团体及其领导人的司法监督和司法制约,对其在制订和执行公共政策中的违法行为,主动立案侦察和查处。四是保证专门监督机关的独立地位。目前,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容易使监督人员产生不敢监督的心理顾虑,影响监督的有效性。(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晓霞, 廖锦亮. 论公共政策执行梗阻的成因与对策, 2008

[2]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振明. 政策科学—公告政策分析标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3

郭玉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同的家庭形态、不同的教养态度、不同的对子女的期望值,特别是不同的家长素质,对于形成孩子最初的人格、体格和智慧以至孩子一生的成长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好下一代,关系到家庭的美满幸福,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前途。每位家长都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才。现在的年轻父母,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都能跟上步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但是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份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爱子乃人之天性。”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孩子感受到爱的情感时,就会得到精神上满足,从而产生向上的动力。爱又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但是爱不得法,对孩子过份溺爱, 孩子的一切需求,家长都竭力予以满足,一切以孩子为中心,长此以往,使孩子变得孤傲、冷漠、自私或者怯懦。孩子成人之后不能吃苦,意志薄弱,经不起任何挫折,独立生活困难,人际关系紧张,遇到问题束手无策。

(二)期望值过高。很多家长自己小时候成长环境不好,有遗憾、期望力图通过孩子予以"补偿”,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有没有兴趣,逼迫孩子在课余学英语、钢琴、绘画、舞蹈等各种技能,相当一部分家长通过强权向孩子施压要求孩子“博学”、“争优”,一方面是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另一方面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孩子越优秀,越能证明自己教子有方,比别的家长强。为了满足心理期待,甚至是虚荣心,混淆孩子心理上的“可学”潜能与教育学上的“应学”能力之间的本质差异,盲目的选择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各类“速成培训”、“培养计划”,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三)重智轻德。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智育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通道。为了孩子能考高分,不惜花重金请老师补课,购买大量的参考书、习题集。考了高分父母眉开眼笑,给予各种奖励;成绩考不好便会受到各种责罚。同时事事都替孩子包办。有许多孩子上了高中,自己的衣物都不会洗,家长也不让他们做。许多家长把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一概揽到自己身上。他们亲手把一条重要的原则“孩子是家庭的成员,应该尽一份义务”埋葬掉了。其实孩子学习,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如意志、品质、性格、毅力等。

(四)由失望而暴力。家长对孩子的暴力大多是在溺爱之后、失望之余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这种情况在文化层次不高和失和的家庭中比较多见。有些父母性情粗暴,当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不对时,不是帮助孩子查找原因,而是以自己的心情、好恶作为是非标准,采取打骂的“暴力教育”方式,从拳打脚踢开始,发展到棒棍相加。有些家长把夫妻矛盾酿制的不良情绪反复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身心受到摧残。

(五)过份托教。现代生活高效率,快节奏,使得很多事业型的家长特别是一些经商的家长,苦于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而采取委托的方法,把孩子托付给亲戚、保姆、朋友、老师或爷爷奶奶,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也同时托付给了别人。这种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心理缺憾和早期教育的缺失。

(六)宽严不一。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宽严尺度不一,导致父母一方管一方宠。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非标准、做事原则讲得头头是道,可遇到实际问题往往另有一套,说归说,做归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七)以自己的不良言行影响孩子。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灌输一些诸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以恶扬恶”甚至“缺德、损德”的“自我保护”之道。这类家长为了狭隘自私的自我利益保护,对待他人疾苦、弱势群体所持的“漠然不关心态”和“虚伪冷漠状”,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些家长在碰到孩子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指责他人过多,检讨自己不够。甚至为了一点小纠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对其他孩子大打出手。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对孩子自私自利、损人利 2 己、唯我独尊、明哲保身和野蛮堕落欲望的培植、发展和放纵,是对孩子错误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孩子人格矮化和理想缺失、道德沦丧的根源。

二、解决对策的初探

(一)、加强系统工程建设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处女地,学校是孩子受教育的小天地,社会是孩子受教育的大学校。家庭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协调配合。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要求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通力合作,教育要做到相辅相成。不要个打个的鼓,个吹个的号,做到步调一致,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为家庭毕竟是社会的细胞,它无力阻挡社会所形成的大潮流。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作用,使一些出生在高干家庭的孩子,比过去纨绔子弟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究其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有失误的地方,同时更不能否认社会阴暗面的东西对他们的侵蚀,也不能否认学校的教育有失策的地方。因为孩子一上学,老师就取代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地位。在群体效应的作用下,老师的影响力很快就超过家长。老师的言行是学生最好的道德标尺。共同做好强制教育向养成教育转变,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二)、当好第一任教师的角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父母的言行,偶有不慎,即生弊端。”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人格的力量当好第一任教师的角色。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父母的行为和自身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给孩子以示范作用的影响。用自身的良好形象去教育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有的父母没有文化或文化很低,可以说在文化学习上一点忙也帮不上。但是他们重点是在家庭气氛上,家庭风尚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教育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视野里。父母的思想品质都会在孩子的举止言谈中清清楚楚地反映出来。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导向作用。随着孩子的成长,眼界的扩大和本人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爱父母,是因为父母具有值得效仿的道德面貌。这也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先决条件。

(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关键

家庭教育也是一门学问,所以有一个教育方法问题。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普遍缺乏的是赏识教育方法。有的家长过度指责,批评孩子。特别学习暂时差一些的孩子,经常受到家长的指责,“笨蛋”、“最差”、“不可救药”等等;有的家长对孩子诱导不耐心,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大加训斥,甚至拳脚相加,粗暴的打骂,使许多孩子的自尊心严重受挫;有的产生了自卑情绪。自暴自弃,感到活着没劲;有的产生轻生的念头,走极端采取自杀,酿成人间悲剧;有个孩子数学考试得了99分,高高兴兴地告诉父母,想让家人共同分享喜悦;哪知道父母冷冰冰地说一句:“没有打满分有什么可骄傲的。”在父母的重压下,有的学生患了“强迫症”凡是要求完美,心理承受能力极差。不少学生小小的年纪就患上各种心理疾病。追究原因之一,家长对赏识教育不掌握。赏识教育是帮助孩子在困境之中树立信心,让他们记住“我能行”、“我会成功”,帮助他们树立成功意识,激励孩子进步,使孩子在认识自己,解放自己,走向成功的潜意识中觉醒。家长要做一个合格的园丁,对孩子的教育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各个环节。因此,要求我们作家长的对孩子要学会理解、学会暗示、学会引导、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提醒、学会激励、学会督促,使青少年在一个比较好的空间里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四)、合理的智商开发,是培养孩子成材的重要举措

开发智力是无价之宝,教给知识是有价之物。中国的近代历史证明没有科技,一打就跨。一个人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只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内存是裸机,势必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找好切入点对孩子进行智商开发至关重要。

一是要及时开发。切勿错过最佳契机。一旦错过教育的良好时机,效益递减。二是合理开发。不要违背教育规律。要做到循序渐进,从低级东西开始学起。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教会学习方法,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三是选择开发。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素质,不要脱离孩子的自身素质的客观基础,不要教儿童智力难以接受的知识。要选择对孩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学习内容。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不能要求刚解决温饱家庭,购买昂贵的钢琴对子女进行智力开发。因为,社会是一部大机器,人才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孩子的培养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有从众心理。

4(五)、德育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当前,过度地重视智育,“惟文凭是举”的人才观等错误认识,统治着一些家长的思想。忽视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现象较为普遍。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教育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把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器人’。”家庭教育不能顾此失彼,注意全面教育的协调性。那么,从何时开始培养孩子的德育品质?可以说越早越好。因为幼儿的中枢—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由于这种可塑性,使儿童特别容易形成各种习惯。也较容易接受周围人们好的和不好的影响。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作家长的重要任务。只有帮助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最佳的选择。总之,孩子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烦恼和困惑,作为家长,平时应该经常与孩子一起去游玩,与孩子一起学习,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转换角色,俯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从而促进我国家庭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4

民权县第一农村工作室

《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行为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警示、教育和保护,最大程度地使党员领导干部少违纪违法甚至是不违纪违法。将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着力解决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突出问题。其内容涉及权力运行中易导致腐败的行权、管钱、用人、办事等重点环节,涵盖了党员干部思想、生活、家庭和社会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明确的自律标准,为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供了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工作抓手,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党和国家的廉洁形象。

一、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存在的问题

1、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其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不能用来谋私利。但在我们干部队伍中有少数人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且手法不断翻新,形式更加隐蔽,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符合、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突出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不强,不善抓机遇;二是工作缺乏主动性、紧迫感和危急感,开拓精神不足,面对困难负重拼搏精神不强,缺少魄力、怕担责任、不敢碰硬,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攻坚克难的志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三是工作作风不实,思想浮躁、工作漂浮,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表面文章,干事虎头蛇尾;四是工作效能不高,工作标准低、效率低、节奏慢,办事拖拉,遇事推诿扯皮,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五是法纪观念不牢,法律意识淡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六是管理松懈,纪律松弛。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负面影响很大,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3、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当前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主机构不够健全,少数人特别是“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干部选拔中拉票行为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

4、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的问题。关爱家庭、亲人、朋友是人之 常情,但关爱什么、怎么关爱却值得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思考和严肃对待。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讲排场、比阔气的奢侈之风,弄虚作假、私自从事营利活动,就会动摇公权与私利的界限,导致以权谋私、以民争利。

5、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问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竞争经济、信用经济,经济粗放型发展,就导致制度、法制、法规粗放型建设。党内诸多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朋友经济”、“关系经济”,政治问题由经济发展决定,说到底是经济上的问题。

6、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问题。党员干部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力私自从事营利活动,就会动摇公权与私利的界限,导致以权谋私、以民争利。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条件下,“金钱的侵蚀”和“权力的侵蚀”如附骨之蛆日益侵蚀着党员领导干部。分析发生问题的思想原因,就是一个“私”字在作怪。

二、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存在问题的产生原因

1、对贯彻落实《廉政准则》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到位,这是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基础薄弱的重要原因。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放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2、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的现实压力,使一些 党员领导干部产生“求稳怕变”的畏难情绪以及学习和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坚定性、自觉性、主动性受到一定影响。

3、群众观念淡化,服务意识不强,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群众观念淡化。能否始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能否始终获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能否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已经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能否经受住长期执政考验的根本性课题。

4、思想作风不扎实,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没有把加强思想建设、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贯彻廉政准则相结合,没有从世界观深处解决执政为了谁的问题。

三、解决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对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一定要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从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重要性,切实把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推动《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

2、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贯彻。学习是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前提和基础。把八方面禁止和52种不准行为熟记在心,党员干部要经常算好几笔账:要算政治账,不自毁前程;要算经济账,不贪小失大;还要算亲情账,不忘恩负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绝不能贪赃枉法、拘私舞弊、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使《廉政准则》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要将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与惩防体系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相结合,与当前开展“三治三提”活动相结合,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使广大党员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一方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自身的进退留转,严守纪律、胸怀大局,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和群众的选择。另一方面,要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用人标准,正确处理对干部的选拨使用,发扬民主作风,公道正派用人,严格按条件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坚决杜绝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切实为党和人民选好人、用好人。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亲情和友情,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坚决杜绝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切实做到不为情所误、不为情所累。学习贯 彻《廉政准则》,就是要坚决杜绝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行为,切实把精力用到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上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就是要坚决杜绝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3、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严于律己,始终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时时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不仅要管好工作圈,还要管好生活圈、社交圈;不仅要关注8小时以内,还要关注8小时以外;不仅要在原则问题上明辨是非,还要在细节上谨小慎微。

4、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自觉接受监督。必须清醒认识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正确面对和主动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自觉把自己臵于组织之中、制度之中、群众之中,做到行动先于一般干部,标准高于一般干部,要求严于一般干部。

5、领导干部要努力争做廉洁从政的模范,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培养廉洁从政的意识,带头遵守制度,做好示范和表率作用,身体力行,要大力弘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正确对待权力;要身体力行客户导向理念,摒弃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现象;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不攀比、戒 奢侈,要坚决杜绝党员领导干部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行为,切实把精力用到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上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努力使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行使监督权利制度化、经常化。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5

——四川南充市小龙镇村民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林艺、任中平

内容摘要: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小龙镇部分村民的政治参与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寻求和疏通“低成本”的参与途径,实现参与成本的理性“转移”或“置换”;“两手抓”,杜绝参与假象的存在;拓展农民参政的“权力”,关注农民政治生存状态;全面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

关键词:政治参与 村民 对策

农民作为占我国总人口80﹪的庞大的社会群体,其参政权利的维护和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并决定着中国政治发展以及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当前中国农民的参政意识以及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与途径,对促进农村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于近期带领学生到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小龙镇的几个乡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村民参政动力、途径、效果和能力四个方面,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计140份。

一、现状与分析

1、参与动力:高期望下的“利益权衡” 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都期望能够成为村务管理的一分子,期望能够在村民大会上说上一句话,期望能够有能力影响村里的决策,期望能当上人大代表„„,农民的期望虽然很直接也很单纯,但他们对政治参与的期望值也很高。当被问及“您认为村民在村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时,64.3%认为“起很大的作用”,30%的农民认为“有一定的作用”,仅有5.7%认为“没有作用”。大部分农民对于自身作为政治参与的一分子,所起的作用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村民在村务管理中起很大的作用。而农民对于自身在政治参与中所起作用的评价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参政期望值的高低。当被问及“您愿意参加村民会议或人大代表的选举吗?”71.4%选择愿意,21.4%认为无所谓,仅有7.2%的人选择不愿意。农民在参政意识上是比较倾向于积极参与其中的,并且期望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高期望”的氛围下,农民在谈及参与时总是不断地在直接或间接地作“利益的权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益已经成为农民政治参与的主动力之一。大部分农民都认为现有的民主形式,其存在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群众老百姓的利益,并且大部分农民对现有的主要的民主形式对保障群众利益的成效还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比如,当问及“你觉得人民代表大会是否反映民意和保障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时,68.5%的农民认为保障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大部分农民认为政治参与过程中总是要考虑对自己是不是有利,还会考虑对社会是不是有利。比如,当问及“当您投票选举人民代表的时候,您觉得:(可选择多项回答)”的时候,70%认为是“在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对社会有益”,34.2%认为“是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大部分农民都是从“有利于社会”和“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而选择积极投入到政治生活中去的,而且大部分都非常重视社会利益,认为参与政治是自己的权利,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也是一份应尽的责任。仅有7.1%的人认为“跟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甚至有农民认为去投票选人民代表还不如回家做做家务干干农活,还有7.1%的人认为“投一票应付应付,至于选谁无关紧要”,因为他们觉得投票并不能改变什么。从他们的选择看,不论选的是哪一项,都反映出他们的利益权衡的过程,只不过,权衡后觉得孰轻孰重的态度不同罢了,可能有的农民在参与中表现出积极,有的表现得冷漠,有的觉得无所谓。

2、参与途径:传统与激进并存

调查发现,村民在政治参与的具体途径选择时,既表现出传统的一面,有不乏激进的一面。当被问及“如果你对某位干部的行政行为不满,你会通过什么途径寻求帮助”时,64.2%的人选择“向乡政府反映”,部分人认为只有向乡政府反映情况,才是最直接的方式,部分农民认为“只有政府才能解决”。20%的人选择“上访”,并有部分农民提出“上访才能解决问题”,在部分农民看来,“上访”让乡领导“有压力”,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15.7%选择“到法院去告他”,10%选择“寻求村委会的帮助”,大约12.8%的人同时选择了前4者中的任意2-4项,此次调查只有7.1%的人选择“干脆放弃”,仅1个人选择“其他途径”,并注明是“向纪检部门检举”。

在大多数农民看来,“遇到问题找政府”还是首选,其次让农民觉得最有效的是“上访”,再次是“去法院告”,最后才是“寻求村委会的帮助”,极少部分选择放弃。可见,大部分农民遇到问题仍会首先选择较为传统的方式,即遇事找政府。虽然大部分农民对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腐败现象很不满,但仍把政府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依靠”,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清官情结”的延续,他们总是不断地期望有一个能为其做主的“父母官”来庇护他。直到现在,碰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仍是组织、领导和政府,这已经成为中国农民甚至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其次,占36.7%选择较为激进的途径,即“上访”或“去法院告”,尤其是选择“上访”的农民中86.8%都是单独只选择“上访”,而未做其他任何选项的选择(此题为多项选择),从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单独选择“上访”的人思想比较激进,对乡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存在很大的质疑。

再次,在传统与激进并存的情况下,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农民对于“寻求村委会帮助”的冷漠,只有10%的人会选择向村委会寻求帮助,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村委会作用的减弱。对农民来说,村委会作用的减弱就意味着农民参政渠道、沟通渠道的不畅。从整体上来说,这显然是不利于农民政治参与以及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大环境的。

最后,让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无一人提及向“新闻媒体”(被马克思誉为“第四种权力”)这一有效的途径反映情况。事实上,“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老百姓的积极参与。

3、参与效果:参与假象不容乐观

我国农村政治参与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假象”,比如我国农民的投票率以及参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到场率都是非常高的。这次调查南充市小龙镇的3、4、5、6、9村的村民中,84.2%的村民参加过近三年的村委会投票选举,82.8%的村民参加过近两年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而且在参加次数上选择“每次都参加”或“大部分都参加了”的村民占了参加人数的79.3%。

但事实上,这种村民参政的“兴盛”并非真实。

首先,高投票率和高到场率并非就意味着高参与率,政治参与不仅包括投票,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形式,比如信访、监督、参与管理等等。而这些村民在利用投票以外的其它途径参与政治方面却明显薄弱,显得有些盲目、无助,甚至是无奈。此次调查中,没有一个农民意识到或者会选择“通过新闻媒体的监督”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参与。

其次,委托投票被广泛滥用。此次调查中,当问及“在投票选举中,你会让别人代你投票吗”,68.5%的村民选择“看情况,可能会”, 31.5%的村民选择“肯定不会”,可以看出,村民大部分都能接受委托投票的形式。而且,有的村民会一人代写一大把选票。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参选率失真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动员之下的象征性参与。也就是说,有些公民虽然参与了,但由于是被动员或迫于领导及单位的压力等外界因素而不能不参与。这种参与并非出于当事人自己的需要,而是在利益权衡之下所做出的一种迫不得已的决定。比如,此次调查中,当被问及“您参加村委会投票选举主要是因为什么”,47.1%的村民选择“村里要求我参加”,30%的村民选择“大家都去,所以我也去”,仅14.3%的村民选择“我自己想参加”,8.6%的村民选择“其他”。所以,我国农村的高投票率主要还是被动员的缘故,农民参与较少出于自主意愿。

最后,政治不透明让农民参与的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当问及“您是否知道正式候选人是怎么确定的”,37.1%的村民选择“领导确定”,35.7%的村民选择“不知道”。当被问及“你投票前是否见过候选人”,52.9%的村民选择“没有见过候选人”34.2%的村民选择“听说过,没有见过”,仅12.9%的村民选择“见过候选人”。显然,政治不透明让农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显得相当盲目,也很无助。

4、参与能力:参差不齐

此次调查中发现村民的参与能力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看: ⑴对法律的熟悉程度。大部分村民对政治参与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和熟悉程度相当低。调查问卷中被问及“你知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吗?”60%的村民不知道,40%的村民知道。当进一步问及“你知道其主要内容吗”,仅有6个人知道。当问及“你知道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选举程序的吗”,71.4%的村民选择“不知道”,27.1%的村民选择“知道一点”,1.5%的村民选择“大部分都知道或全都知道”。这就提出一个政治参与急待解决且相当重要的问题,即加快农村的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让农民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参与的程序是怎样的,如何维护自己的参与权利,如果农民连这些基本的法律法规都不知道,那么他们参与政治生活就无法可依,甚至会很盲目,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合法的。⑵文化程度。此次调查的村民中,11.5﹪未上过学,21.4﹪是小学文凭,57.2﹪是初中文凭,8.5﹪是高中或中专文凭,1.4﹪是大专文凭及以上。可以看出这些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但总体是偏低的,而且主要集中在初中水平。而村民的文化程度对其参与积极性的影响是很大的。根据美国的调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大多比较积极参与选举,投票率较高,比起平均水平(50﹪左右)来,常常要高出20—30﹪。„„这个规律在中国同样有效。[1]对于拥有初中文凭的村民来说,至少他们可以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和政策,知道哪些属于制度内参与,知道怎样在制度内的参与形式中合理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等等。而对于未上过学的村民,他们可能连选票都看不懂,不知“竞选”为何物„,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限制了他们参政的积极性。⑶参政经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验也是一种能力。参政的经验越丰富,参政的能力就越强。调查中当被问及“近两年你是否参加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时,82.9﹪的村民选择“参加过”,其中,22.4﹪的村民“每次都参加”,56.9﹪的村民“大部分都参加了”,20.7﹪村民“仅参加了少数几次”。可以看出,村民的参与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⑷民主意识。民主意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民参政能力的高低,甚至影响着公民参政能力的高低。此次调查中发现,民主意识在村民政治参与中的具体反映是参差不齐的。比如,当问及“如果您是干部候选人,您将采取什么办法让选民或代表了解您,投您的票?” 20%的村民选择“组织上介绍”,32.9%的村民选择“找亲戚、朋友帮忙”,24.3%的村民选择“希望有竞选,我自己表现”,8.6%的村民选择“组织班子活动”,1.4%的村民选择“用经济手段拉票”,12.8%的村民选择“其他”。可以看出,村民在政治参与中对于方式的选择随意性很大,有制度内的方式,也有制度外的方式,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方式,总之,村民都倾向于选自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但民主意识越高,就越倾向于选择制度内的方式,同时也是实际最有效的方式。比如有24.3%的村民选择“希望有竞选,我自己表现”,这实际上就是让“选民或代表了解您,投您的票”的最有效的制度内的办法。

二、对策与思考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村民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1、寻求和疏通“低成本”的参与途径,实现参与成本的理性“转移”或“置换”。

“参与成本”主要包括参与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风险成本”等。“高成本的参与”无非就是“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风险成本”等投入过多,而对于我国农民这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来说,“高成本的参与”无非就是叫他们“不要参与”。而这正是农民出现参与冷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参与成本过高,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削弱和降低了农民的参与能力和参与频率,而参与的能力和频率是民主参与的重要衡量标准。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精神承受能力本来就有限,参与成本过高,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把农民推出民主参与的圈子之外。

现今,我国农民通过信访的方式参与政治还是通过相当传统且成本高的方式(即“远走他乡,腰带盘缠,带着状纸找青天”)去实现参与的目的。所以经常会出现农民表达政治诉求却导致农田荒废,甚至倾家当产的局面,这种高成本的参与反而与参与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信访为什么不能通过电话等低成本的方式来实现,譬如“市长电话”。事实上,农民参与的“低成本”离不开行政管理的“高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成本的理性“转移”或者“置换”过程。即把农民参与的成本转移到管理上来。“市长电话”这条途径,如果充分发挥其效用,可能会激增行政管理的成本,但却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表达政治诉求、参与政治的成本。这种成本的理性“转移”或“置换”在民主社会是应该极力提倡的。这种参与方式虽然是低成本,但却极易“流于形式”。自1983年各地城市陆续设立市长电话后,2005年6月,工人日报记者曾作了一次暗访,大部分城市的市长电话都形同虚设,虽然能够打通,但真正能够落实及起作用的却寥寥无几。[2]所以农民参与成本的“转移”或“置换”应着力于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民参与的“低成本”还可以通过行政透明化来实现。政治透明,在民主国家是非常必要的。萨托利认为,民主本身就要求透明度,“权力的房子应是一间玻璃房子。这一立场的理性依据——与其道德依据不同——是,透明度高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控制,从而减少外部风险。„这意味着即使增加透明度导致决策成本上升,也是上升得有理。”[3]即行政透明可能导致决策成本上升,但却从另一个侧面降低了公民的参与成本。

2、“两手抓”,杜绝参与假象的存在。针对我国村民参与所存在的不容忽视的“假象”,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实施“两手抓”,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遏制参与假象的存在。

一方面,从制度入手遏制参与假象。从制度入手遏制参与假象主要是从制度安排上扩展其对村民参与的“包容性”。对参与的村民来说,这种“包容性”首先就意味着资格、机会以及在公共空间中参与的可能。正如达尔所说,民主国家的主体应该具有“完全的包容性”,应当包括一切服从法律的人们。[4]目前,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但每96万农民才选出一个人民代表,我们不得不承认,光从制度安排上,农民就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国政治参与中最大的弱势群体。所以,从制度上加大农民的代表份额势在必行。对参与的村民来说,这种“包容性”还意味着对村民参与“自主意识”的包容;即在制度安排上要实现由过去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动员参与”向“自主参与”的转型,积极地提倡并鼓励村民通过合法的方式主动的参与政治,而不仅仅是从形式上参与。这样才能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村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避免“动员参与”下带来的盲目乐观。

另一方面,从责任意识入手遏制参与假象。首先要提升政府的责任意识。目前,可以通过动员宣传以及文化教育等手段对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感染和熏陶,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应该有这个责任去履行好这个权力。其次,就是要大力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现在农村大量存在的“委托投票”的现象正是农民责任意识不强的体现。大部分村民都能接受这样一种所谓的“便捷”参与方式,认为“委托投票”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事实上,这些村民并没有意识到“委托投票”是对其自身民主参与权利的一种亵渎。所以,大力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是遏制参与假象的根本。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责任意识。美国学者戎雪兰就曾提出应加强公民的责任意识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个人责任(个人的责任,包括尊重人类的生命、尊重别人的权利、诚实、宽容、有同情心、证明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民主程序、为共同的目标而工作、尊重别人的财产。)在社会与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5]我们还可以从法律规定上来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避免参与假象,譬如,从法律上规定,如果发现“委托投票”的现象,公民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或社会责任等等。

3、拓展农民参政的“权力”,关注农民政治生存状态。

大部分农民对于政治参与都觉得很被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觉得自己“无权”。农民参与政治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权利”,更重要的还应该有“权力”。而且这个权力是一条完整的链条,正如“选举、监督、罢免、保留”权缺一不可。拓展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当务之急是健全农民参与的权力。要拓展我国农民的参与,最根本的是赋予和强化农民的权力。“直选”是值得推广的(1998 年四川省遂内宁市步云乡的农民“直选”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次直选乡长的过程中,可以公开报名、公开竞选、公开投票,使步云乡的农民第一次体验到直选的喜悦),但很少有人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即农民有了选举乡长的权力,但农民有决定乡长“去”和“留”的权力吗?如果没有,这种被捧说得出神入化的选举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权力的局限。毕竟,选乡长不是选族长,不是选出之后就一劳永逸;而且谁也无法保证当选的人会一直廉洁奉公、廉明执政,所以农民必须拥有“罢免”被选人的权力;被选出的干部毕竟是受上级行政和党委的管辖,如果被农民选出的干部被上级行政和党委以某种理由随意删除,或者农民选一个,上面就删一个,那么农民的选举也就没有意义了(2002年10月由村民自己选出的宜兴市鲸塘镇南庄村村主任陆义宝,因与村支书存在意见分歧而被鲸塘镇党委以年龄和能力为借口“杯酒释兵权”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6]所以,对于农民来说,不仅要有“选举的权力”、“罢免的权力”,还得拥有“保留的权力”。

4、全面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我国农民的参政能力参差不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农民的参政能力。第一,强化“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这次调查,感到吃惊的是农民对于与政治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是非常低的,大部分都只限于知道有这部法,而对具体的法律条文和规定却知之甚少。因此,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在农村是势在必行的,并且迫在眉睫。目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普法活动。譬如,通过电视或广播宣传、组织村民阅读学习法律条文及报刊杂志并进行相关讨论,充分发挥舆论传媒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组织的引导作用。第二,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可能把参与政治看作是公民的责任,而具有这种责任感的公民事实上会更加踊跃的参与。”[7]受教育的程度与参政经历有着明显的对比关系。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参与经历就越丰富,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其参与经历就形成明显的差距。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公民中有参与经历者所占百分比:初级为8.4%,中级为9.7%,高级为17.32%。[8]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其政治参与的经历显然要少得多。而我国的农民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其参政的经历也明显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少。第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方面必须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指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既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现代公民政治参与质量逐步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主体意识相对立的则是附庸意识,主要表现为“奴性”和“依附”。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就是要农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会国家的各项事务;另一方面,有必要提升农民的责任意识。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责任意识应该包括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一种负责任的心态。表现为公民对其行为后果的一种谨慎考虑和权衡,以负责任的心态去实施其参与行为。从这一层涵义来说,责任意识避免了盲目的、非理性的参与。第二层涵义则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即公民把自己看成是历史的主宰、国家的主人,所以制约和监督政治权力、防止政治权力的异化腐败则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从这一层涵义来看,责任意识则避免了农民政治参与的冷漠局面。目前,我们可以通过民主教育和民主宣传等形式让农民了解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有效的参与方式,什么才是政治参与的责任等等,同时通过提供切实的民主参政途径和形式,让农民了解和体会责任的真正含义和内容。

------------------注释:

[1]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77.[2]马昌博.一部电话的威力【N】.南方周末,2006-4-6.

[3]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250.[4]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5.[5]戎雪兰.民主的公民教育与中国的政治改革——美国公民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中国研究,1998(3).[6]易颖.村主任的丢官之惑【N】.南方周末,2002-12-31.[7]莱斯特·W·米尔布拉斯.政治参与【M】.芝加哥:兰德麦克拉利公司,1966,61--63.[8]张明澍.中国“政治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32.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地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一、地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理论素质不高, 教学观念陈旧

中学地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着眼点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 需要有一直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教师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地理教学效果的水平与质量。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 “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普遍存在, 大部分的中学课堂拘泥于“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写, 学生抄;教师问, 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收器, 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 师生之间没有互动, 学生思维僵化, 最后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并且地理课堂教学直观教具和实践活动太少, 大部分老师常常是“一册课本, 一张地图”讲满一堂课, 一些乡镇中学甚至连挂图都没有, 学生只能死记硬背, 而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 教学深度欠佳, 课程结构单一

我国地域辽阔, 区域经济、文化各方面差异很大, 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参差不齐, 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不能以学生的认知水平, 已有生活经验来构思, 设计教什么, 怎样教, 对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不全面, 主要偏重知识设计和形式的多样化, 导致课程教学结构单一, 欠缺情景与案例的过程式教学, 并且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求不严。

3. 地理学科思维实践能力欠缺, 教学效果华而不实

学校的实践活动还是全部在教室里上, 大多局限于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一些诸如自然灾害防治、海洋开发之类的地理科普知识, 没有组织学生外出进行地理考察活动。比如, 风力、风向和降水量的测定, 这些可作为课外实践活动来实施, 难度也不太。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此类实践活动被一些教师跳过了。其次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中,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双边关系显得生硬被动, 教师激情主动地提问, 而学生只是简单回答是与不是, 教师的提问缺乏趣味性与焦点性。例如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 以及最近的北美和欧洲国家的极寒天气等等。

二、解决地理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 转变落后教育观念, 设计新型地理教学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 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品德素质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广大地理教师要提高对地理教学的地位和功能的认识, 要把地理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阵地,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 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构思, 设计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 积极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学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地理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的引言, 如果设计得非常有趣, 就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中学地理教学不受重视, 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质量下降, 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课不重视, 视为“副”科, 学得好坏无所谓, 临近会考时“突击”一下后就算了。由于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 教学时间被压缩, 不少优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 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 大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质量。要转变地理课外活动开展较少的现象, 不能将地理课外活动视为额外负担, 学校应适当购买必要的直观教具, 促进现代化的直观教学了, 老师积极去组织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地理野外观察活动, 学生才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3.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首先要不断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通过学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学案例内涵应比较丰富, 不能过于简单, 案例的选择要助于学生应运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原理做出正确的分析, 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培养学生道德、文化、心理、审美、身体等方面的素质, 要敢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系统和学科界限善于运用教材以外的知识和材料充实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 作为地理教师, 我们应该明白,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由许多活跃的个体构成的复杂群体, 在每个大群体中, 有许多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小群体。如果要使每个学生均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就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 突破旧的思维方式, 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 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因材施教, 既立足群体, 又照顾个体;既发展群体, 又塑造个体。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 都得到最大极限的进步时, 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摘要: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着教师理论素质不高, 教学观念陈旧, 对教学设计与课程资源目标挖掘力度不够从而导致课程结构单一, 使地理教育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出现了教学效果华而不实、学科思维与地理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人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 设计新型地理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7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问题对策

1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行“两条腿”走路的重要办学形式之一。从目前成人教育发展的现实来看,总体趋势是好的。多数高校为了维护自身的社会声誉和办学信誉,视办学质量为生命,严格按国家要求办学。但也有不少成人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办学指导思想的偏差

从国民教育系列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毕业文凭分为若干等,可分为普通教育毕业文凭、自学考试毕业文凭。但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成教文凭、自考文凭要比普通文凭低。正是由于这样的观点在客观上制约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学校领导、教师、包括成人教育工作者身上。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才是正规的教育,而成人教育只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形式,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最终将被普通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所替代。正是因为这种认识使得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在实践当中轻视成人教育。

1.2教学方面问题不少

成人教育非正式化的指导思想反映在教学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教学计划制定不规范、没有系统的成人教育教材、缺乏专门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授课针对性、应用性不够,普教化现象严重,等。成人学生有的是从生产、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学,有的是为圆大学梦而学,有的是为找份更好的工作而学,有的是来“混文凭”等。而成教学院聘请的教师多数是和普通高等教育共享的师资,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独特性质,使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不够,教学过程也是马虎了事,考试时降低考试标准,放松考场纪律,致使学生最后学到的知识不够全面与细致,不能更好地应用在以后的实践当中。

1.3成人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

因以上在思想上、过程方面的表现,导致最后的结果是,成教学生毕业后缺乏竞争力。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社会实践等环节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使很多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及自身的岗位要求。成人学生缺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出示的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种资格证等,在求职时处于劣势。

另外,还有办学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体制机制缺少适当的灵活性等都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

2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策

2.1转变思想先行

要解决当前成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转变思想,改变过去错误的观念,要深刻地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等要认识到高等教育只有类别的不同,没有证书的贵贱与学生的好坏,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国家应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改革和完善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体制,各级政府应增加其经费投入,并鼓励社会各界及个人提供资助和捐赠。采取“集资入股”、“借船下海”、“引凤筑巢”等方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筹集资金,把规模搞上去,尤其是后勤设施建设及运营,要尽可能全部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使教育系统结构化,增强教育功能,提倡和坚决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彻底解决成人高等教育的“瓶颈问题”。

2.2打造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是成人且大多处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因而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實现教育的目的。对此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这一点也正是大多数长期从事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教师所缺乏的。学校一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入到实际中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充电,增强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把教学的理论与生产、管理的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二是学校可从企业中聘请优秀的科技人员加入到成人教育的师资队伍中,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弥补本校教师的不足;三是要将成人教师固定化作为一项长期的目标,形成一个流动率小、素质高、认真负责的教师队伍。

2.3加强教学质量评估

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制定出一套适合成教教学质量评估的办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不定期随机抽查成人高校、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的教学情况,并加强校外教学点的监控,对达不到办学条件或教学管理混乱的学校,应取消其招生资格,对各种不规范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同时在各高校中树立“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的思想,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办学的首要任务,高校的督学组、教务处等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听课、巡查等检查课堂情况与教师讲课情况,重视学生的反馈,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2.4加大教学研究和改革力度

随着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过去的那种单一的学历教育模式已经不被社会所认可。各高校要结合自身条件有选择性的进行成人教学研究,并深化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套教学新方法。同时,应以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突破陈规,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弹性化的学习制度,以满足不同对象的学习需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目前成教教材建设明显滞后的情况,应组织力量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成教教材“借用”的局面,注意教材要突出成教的特点。成人教育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国家课程及课程标准,更要重视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只有两者兼顾,才能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2.5积极探索多样的办学模式

21世纪是一个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加速转变的世纪,是一个终身教育学习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的世纪。成人高等教育要抓住这一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模式。目前正在完善的模式有:①校校合作办学。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优势与不足,合作办学则能很好地扬长避短。在校际间开展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资源逐步优化配置,从而形成一批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高校集群。②校企联合办学。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式教学”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便利学生毕业后找工作;③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适应社会的这种需要,高校成人教育学院应充分发挥自身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在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短期的职业技能及知识更新培训班,使终身教育理念真正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篇8

执行看押任务,是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项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业务部门承办案件的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和形象。为此,笔者对司法警察在看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司法警察在执行看押任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司法警察工作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司法警察具体应从事哪些业务工作、怎样从事自己的业务工作,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松、散、乱的现象。在看押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有的法警在看押人犯时思想松懈,以为被看管人已经在看押场所,不会脱逃从而放松警惕性;二是有的法警过于机械,随时随地都跟着被看管人,认为保证被看管人不发生安全事故就是完成了任务,以至被看管人过于紧张,不利于案件的突破;三是有的法警态度敷衍,经常做一些与看押任务无关的事情;四是有的法警对待被看管人态度粗暴,先入为主,认为对犯罪分子就该“稳、准、狠”,使被看管人产生抵触情绪,人为地增加了办案难度;五是有的法警在协助检察官询问时,使用暴力,刑讯逼供被看管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司法警察在执行看押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是部分法警缺乏大局观念和敬业精神。他们认为,看押工作是为检察官办案服务的,就是守守人,不出问题就可以了,不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长处,也没有多大意思。

二是片面理解和履行法警职责。他们认为,既然看押是为办案提供保障和服务,法警就处于被动地位,只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就可以了,不需要也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免多管“闲事”给自己带来麻烦。

三是法律意识淡漠。一些人在执行看押任务中,缺乏依法、客观、公正的精神,过多地掺杂了自己的主观意愿,以个人的好恶标准去评判并对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四是责任心和进取心不强。一些人认为看押工作简单、死板、紧张、乏味,缺乏创新性和挑战性,从而敷衍了事。

三、解决问题主要对策

(一)不断提高法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只有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警察队伍,才能为检察工作提供优质化服务,才能共同促进检察事业的蓬勃发展。一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通过教育,着重引导法警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重点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确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权力观,正确认识和处理服务与办案、协助与主导、“绿叶”与“红花”的关系。二要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着重引导法警树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自愿与工作需要的关系,做到踏实苦干、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不事张扬。三

要加强职业教育。通过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教育,引导法警增强职业光荣感和事业心,着力培养忠实于党和国家、忠实于法律、忠实于职责的品格,提高遵纪守法和依法履行职能的积极性、自觉性,提高执法水平和办事能力。

(二)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司法警察的工作积极性。要在组织学习方工等先进楷模的同时,注重在法警队伍中塑造先进模范,形成用典型引路、以模范带头的良好氛围,调动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同时,要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法警队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逐步形成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干部任用渠道,为德才兼备、工作突出的年轻干警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围绕看押任务,注重执法的规范性、主动性、策略性、动态性和安全性,全面承担起法警职责。司法警察在执行看押任务时,要围绕被看押人的特点,自觉、主动地按照检察官的意图和办案需要,依法履行法警职能。

一是注重执法的规范性。按照《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试行)》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执行看押任务时,首先要对看管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场所及周边情况进行检查,并依法告之其在被看管期间的权利和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其次要核实被看押人的身份,防止错提、错押;提押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应当有女司法警察在场。

二是注重执法的主动性。司法警察在掌握了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的基本情况后,要主动与检察官沟通,事先了解用警意图,了解被看押人的现实表现,在

看押过程中随时控制场面,而不是被被看押人“控制”。比如:在执行看押某犯罪嫌疑人提取会计凭证资料回检察院的途中,该犯罪嫌疑人借口口袋滑落,想将凭证中的关键一页撕去。但由于法警责任心强,又事先与检察官进行了沟通,了解了此行的目的、任务,非常注意看押对象的一举一动。当犯罪嫌疑人蹲下身去撕帐页时,法警迅速将撕掉的帐页拿到了手中,为该案的突破争取了主动。

三是注重执法的策略性。在执行提押、特别是长途押解过程中,由于法警直接参与案件的侦查工作,对案件情况比较了解,对被押解对象的基本情况也比较熟悉,因此,能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顺利执行押解任务。

四是注重把握好执法的动态性。在看管嫌疑人过程中,实行动态控制,即在执行任务前,与办案人员一起,对嫌疑人的家庭情况、涉案情况、思想情况等了然于心;在执行任务时,主动与嫌疑人沟通,宣传有关法律政策,在不涉及案情的情况下,放松嫌疑人的思想情绪,为突破案件创造较好的条件。

五是注重执法的安全性。执法的司法警察应保持高度警惕,要严防被看押人脱逃、自杀、自残、行凶、串供、传递信物或被劫持。在执行看押任务时,不得擅自离开,不得做与看管工作无关的事,不准无关人员及被看管人的亲友进入看管场所,不准受人之托,给被看管人带食品和其他物品,以防止意外的发生。

上一篇:最新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晋中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