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五年级作文
每每看到我家旁边的运河,看着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看着那长长宽宽的湖面,我的思绪飘回了以前,那在老家玩耍的记忆……
前的一天,妈妈的肚子里带着我,来到安徽。可不安分的我,偏偏在妈妈下车的一刹那,就嚷着要出来。于是,随着“哇”的一声,我降临了人间。依稀记得,小时候的我,最喜欢躺在大人的怀里,看着家门口那条潺潺的小溪。
小时候的我,全然是个野孩子,整天跟个跟屁虫似的,跟着我那比我大三岁的哥哥满村子跑。最常去的,便是家门口那条长长的小溪了。那条小溪清澈见底,潺潺地流着。透过清澈的湖水,可以清楚地看到,小鱼小虾小螃蟹在嬉戏玩闹。双手往水中一放,凉意冲走了夏日的炎热,灌透全身。然后我们就来捉螃蟹。瞅准时机,看好目标,双手一拢,抓住了!我们抓螃蟹,可不是用来吃,是用来斗的。用小石子围一个正方形,把两只螃蟹往里面一放。主人指挥他们斗,赢了的,再斗,斗个你死我活。一天通常斗五场,赢的就像捧个宝贝似的,找个小水缸养着,明天接着斗!被我们这么一折腾,好多螃蟹被我们整死了,现在想来,自己还真有点儿残忍。
有时,我们会折一艘艘小纸船,在上面放一只小螃蟹,再把它放进小溪中。看着我们折的丑得不成样子的纸船,我们乐呵呵的,互相攀比着,都说自己的纸船折的漂亮,也不知羞耻。接着,我就把自己的宝贝螃蟹放进去,把纸船放进小溪,看着它漂在水面上。一旦发现船要淹了,就卷起裤管,双脚往水里一跨,脚丫子触碰到水底的小石子,简直就是一处天然免费按摩椅。双手使劲往前伸,接住自己的宝贝螃蟹,再往回走。小鱼、小虾抚摸着我赤裸裸的.脚丫、小腿肚,惹得我咯咯直笑,笑得肚子都疼了还停不下来。我们时不时还会玩起打水仗来,水花蹦起来,跳着轻盈的舞蹈,溅在我们身上,我们便成了落汤鸡。虽然知道回去免不了又是一顿骂,但我们仍乐呵呵地玩着。
小溪边是绿树成荫,花红柳绿,也总有人家把自己家的鹅、鸡放在这儿养着。日出就放,日落就把它们叫回去。我们在小溪边玩时,自然也要遇到它们。有一次,我们遇到了一只大公鹅。它一看到我们就露出一种凶神恶煞的表情,等我们一走进,就“嘎,嘎,嘎”地朝我们跑来,追着咬我们。起初,我们还以为他是跟我们闹着玩的,便用手指放到他面前,直到我真的被咬了一下,伙伴们才产生了恐惧心,我们只能溜。谁知那鹅竟穷追不舍,追了我们半个村子还不罢休,就在这时,我们的“救世主”——那只鹅的主人才来。这样,我们才得以回到小溪玩。现在想来,我还有点儿后怕呢!
关键词:五年级,作文习作,教学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门支柱科目, 写作, 也称书面表达,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 写作问题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开展的难点所在, 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低下, 无话可说等状况, 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 五年级的写作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与初中阶段的习作来说, 是一个基础过渡的重要环节, 因此, 做好五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大责任。
一、有效结合生活现实,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 在习作中难免会感到无力, 因而, 作为语文教师, 要引导学生的习作从生活开始, 从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开始。首先, 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回忆生活。生活不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来说, 习作不是缺乏素材, 而是缺乏观察。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回忆, 如在写《我的__》 (写一个人物) 这篇作文时, 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无从下手, 因为爸爸、妈妈、老师等人物在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 学生除了能对这些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以外, 会认为没有什么素材可以去深化人物的形象, 这时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如一个学生准备写《我的妈妈》, 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啊?她跟三年前相比现在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妈妈做得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有没有对妈妈做出什么事情至今很后悔的?……”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扩开思路, 进一步开展写作。其次, 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虽然很普通很平常, 但通过思维发散, 仍能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如在以“我发现了美”为主题习作时, 窗外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我顺机引导学生:“窗外的夕阳美不美?”当学生们回答:“美”时, 我问到:“美除了这些自然的景色美, 还有什么美?”当学生回答到:“还有心灵美”时, 我问:“那么, 我们的这个主题是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始写呢?比如, 现在的夕阳, 它是不是也像我们人类一样, 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呢?那这个夕阳是不是你们的爷爷奶奶所处的阶段呢?夕阳这么美, 你们有没有想到爷爷奶奶的美呢?……”以此循序渐进,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发散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路之门, 让学生能愉快地选材习作。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素材, 为写作储备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 因而较狭隘, 作为教师, 要牢牢把握学生习作的素材资源问题, 丰富素材的储备。
首先,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组成, 家庭生活上的体验是由家庭环境因素决定的, 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改变, 因而我们要从学校生活上努力, 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拔河比赛、放风筝比赛、秋游、春游等, 丰富阅历, 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如让自然科学教师带学生种植树木、让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歌唱比赛等, 同时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带进生活, 如建议国庆长假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 开拓视野。
其次, 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 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 并非没有素材可写, 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组织语言去写, 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进一步开拓眼界和思维, 增加语言的积累, 才能逐步改变这种有话说不出的状况。1.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遇到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要的赏析, 明白这么优美的内容描绘的是什么, 具体内涵是什么, 加深学生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会背诵, 并最好是能熟练运用;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看书, 如《儿童文学》《小学生天地》《读者》等书籍,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并有针对性地摘录书中的优美句子、片段, 并加以背诵和运用, 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 提高写作水平
想象让语言插上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想象, 有限的知识能朗阔万物, 是推动知识进步的源泉。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 总会感觉想表达的总是不能深刻表达, 写作出来的内容不具体、不形象, 感染力和表现力都不强, 因而,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描写蒲公英时, 让学生通过对蒲公英静态和动态的仔细观察, 并加以想象, 学生写道:“像一个个毛茸茸的足球”“飘飞起来, 就像漫天飞舞的白丝带, 又像是一片片浪花”, 通过这种简单的想象加以点缀, 整个句子、片段的表达便显得更加形象具体, 文章的表现力凸显。
春天,桃红柳绿,万物争荣。小溪从冬天的沉睡中苏醒过来,溪边铺满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这些花骨朵儿就像一颗颗耀眼的宝石一样,镶嵌在嫩绿的草丛里,原来单一乏味的绿色里,增添了这些色彩,显得格外有精神。小溪里更是芳香浓郁,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一切烦恼都消失了。
夏天,流金铄石,烈日中天。这时的小溪也充满了炎炎夏日的感觉,小溪边绿树成荫,为溪里的小鱼小虾遮住了火辣辣的阳光。小溪清澈见底,仿佛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让夏日的炎热一下子退去了许多。
秋天,层林尽染,五谷丰登。现在的小溪更是有一番风趣。瞧,小溪两岸的树叶都枯黄了,但有些树中却不只有枯叶,还有一个个果肉饱满的果实,一阵阵好似被蜜汁洗过一般的香气,从树梢上飘向远方。这时的小溪就像一条撒满果浆的小溪,仿佛小溪里的水就是甜甜的果汁,喝一口,就像吃了一口蜜一样。一阵风拂过,满树的叶子就飘到小溪里,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冬天,北风呼啸,白雪皑皑。冬天的小溪充满了阵阵寒气,小溪已不再潺潺流动了,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人们可以在水面上滑冰、做游戏。
啊!原来是幼儿园旁边的一条小溪!王老师就给我们讲这一条小溪的故事,这条小溪曾经清澈见底,王老师和她的同学放学后经常来这里玩,她们还在这条小溪里喂过鱼呢!她们还用石头在小溪中搭起了一座桥。
可是今天,我们来看望它时,它根本变了个样。它全身都是垃圾:破鞋子、奶瓶、塑料袋、玻璃碎片、打火机……,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水,却长着野草,我们还闻到一股恶臭。
我们希望找到一处漂亮的地方,忽然我们发现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勿在此扔垃圾!可是,在离这块木牌还不到十步远的地方,就摆着一个垃圾桶,里面一大堆垃圾,苍蝇在上面过“美食节”呢!我们继续往前走,我们发现了小溪旁边居住的人越多的地方,污染越严重,小溪的水比墨水还黑,小溪好像在跟我们说:“快点来救救我吧,我现在已经病得没有力气了……”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小花都探出了可爱的小脑袋,不停的用柔软的小手和朋友们打招呼。小溪边的树木长出了嫩绿的枝条,瞧,那婀娜多姿的柳树姑娘,正梳洗着自己飘飘然的头发,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柳树姑娘跳起了摇摆舞,看的我的心也不停地跳动起来。“真美啊!”我不由得赞叹道。小溪清澈见底,许多活泼可爱的小鱼儿在溪底自由自在的游着,就好像一群可爱的小孩在母亲的怀抱中撒着娇。你看,鱼儿们一会儿钻进溪底的石缝中,一会儿来个轻松一跳跃出水面……小鱼儿多么的快活啊!而晶莹透亮的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就像一块透明的镜子,又像夜晚闪烁的星星。
夏天,小溪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们有的在溪水里捉小鱼,有的捉小虾,看着我们那开心的样子,小溪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因为它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有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们还在玩打水仗,把水洒向各自的对手,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个个变成了“落汤鸡”。还有的小朋友却在玩扔石头游戏,比比谁抛得高,扔得远,随着石头落下,溪水贱起一朵朵雪白的水花。而溪底下那些五颜六色、形状不一的小石子,引的小朋友纷纷去采集、玩耍。
秋天,小溪旁边树木的叶子有的变得金灿灿的;有的叶子变成了火红火红的,好像跳动的火炬;有的还带着一丝绿色,千姿百态。落叶随风飘到小溪里,好像一条条小船顺着水流缓缓向远处驶去。时不时还可以见到白鹭们在翩翩起舞,它们是小溪的精灵,使得小溪充满了诗意的活力。
冬天的小溪是那么寂静。刚下过一场大雪,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外衣,小溪就成镶嵌在大地上的一条色带。溪里的石头上,这时也成白色的了,像有许多的小动物静卧在那里,等待着春天的号召呢!一不小心,小溪的水面上会结出一层不薄不厚的冰,又算是哪位画家添上了一笔。
一天早上, 蔚蓝色的大海正在晒太阳, 小溪轻轻地靠了过来, 想和大海一起享受阳光的温暖。小溪静静地躺到大海身边, 大海微微抬了一下眼皮, 不耐烦地说:“滚开!”顿时, 海面上翻腾起一层层巨大的波浪。
小溪不甘心就这么败下, 挣扎着说:“太阳又不是你的, 我们都可以享受啊!”大海发怒了, 凶狠地涨起了滚滚的浪潮, 一个又一个不断地向小溪涌来……小溪像个无助的受气包, 伤心地流着眼泪, 可是它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目标———靠近大海。
这回暴躁的大海真的发威了!只见滔滔不绝的海浪一个接一个地向小溪卷来, 天空变得灰沉沉的, 恐怖的海啸就要来临!空中盘旋的海鸥们着急地向小溪喊着:“快跑!快跑!”
无奈之下, 小溪只好离开了疯狂的大海, 它决定回到大山里去生活, 远远地离开这喜怒无常的大海。
于是, 小溪借助河流兄弟的帮助, 顺利回到了山里, 过着不受欺负、快乐无忧的生活, 每天都开心极了, 不信你听:它正在怡然自得唱着叮叮咚咚的歌儿呢……
那流动的水清澈见底。别的水草应是一根根的,而这里是水草是一团团的。如果你碰一下水草,就会有小鱼窜出来,给你一个惊喜。这里的水流得很快,哗哗的,象一首很美的歌。特别是水底有一层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因为这里的岩石高低不平,小溪中形成了许多小瀑布。其中有一个小瀑布,仅有三四个台阶那么高。小溪边有许多青草,顺着小溪走过去,还有座小石桥。。
我太喜欢这小溪了。沿着小溪上去,就是大草坪,种着许多树。这里真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呀!
有的缠绵细密,有的高昂激奋,宛如一支多声部的乐曲,撒落在翠谷芳
涧。空闲时,我常常伫立岸石上,任悄然入耳的流水声裹袭了自己,
几乎达到“月好风清听不眠”的地步。
桃花溪水绕过九曲十八弯,闪着碧莹莹、蓝幽幽的光波,由西边淙淙跳
跃而来,在桃花谷抖了抖身姿,便又汩汩撒欢朝南奔去。
五月的小溪,水退了,浅浅的,像铺着薄薄的一条蛋青色绸带。溪
里园润的石头,如顽皮的孩童的脑袋,光溜溜的探头探脑,把绸带撑破
了,冒出亮生生的水花儿。水花儿呢,又缠着绕着那光光的小脑袋,抚
弄、戏耍、汩汩地唱着、笑着,还跳着。
温泉出自朱砂,有时可以从水中捧出它的本色,但它汇聚成潭,特
别在游泳池里,却好像是翠绿色的,蓝得发亮,像晴朗的天空。
清泉从石缝泻出,其声如玉,其色如空,溅起无数细雨,润湿了碎
石子,滋生出绿洲一片,萋萋空心草,掩映着泉流。
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泉水流淌在祠庙殿宇之间,在明丽的阳光
1 自然概况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贵州高原、鄂西山地向沅、麻盆地倾斜带东缘的武陵山脉中段, 处于东经110°6′50″~110°21′35″, 北纬28°42′15″~28°53′15″, 东西长23.5 km, 南北宽20 km, 总面积234.66 km2。境内最高海拔1327.1 m, 最低海拔162.6 m, 海拔高度差达1164.5 m。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2~14℃, 无霜期较低处为250 d, 800 m以上为200 d。年降水量1300~1400 mm。土壤为板页岩发育的山地黄红壤, 较肥沃, pH值平均为6.0。该区被誉为我国中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区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蚀幸存的天然资源宝库。
2 资源概况
通过2004~2006三年的实地调查, 结合保护区的资料, 初步确定,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1科974属2702种, 其中蕨类植物41科87属296种, 种子植物180科887属2406种。野生观赏植物是小溪自然保护区内的重要资源植物, 调查表明, 区内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20科283属519种, 占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科的54.3%, 属的29.1%, 种的19.2%。其中, 蕨类植物14科17属22种, 裸子植物8科13属13种, 单子叶植物有17科44属68种, 双子叶植物68科209属413种 (表1) 。分别占之前调查的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127科234属323种[2]、吉首有野生观赏植物79科152属280种[3]在属和种水平上都要多。湖南蕴藏着2000余种野生观赏植物, 其中蕨类植物约150种, 裸子植物39种, 被子植物约1800种[4]。与湖南省的资源相比, 小溪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在种数上还是比较少的。
小溪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中, 含10种以上的科有蔷薇科 (18:34) 、忍冬科 (5:29) 、槭树科 (2:25) 、百合科 (11:21) 、金缕梅科 (5:12) 、菊科 (9:12) 、木兰科 (4:11) 、兰科 (5:11) 、蝶形花科 (9:10) 、山茶科 (5:10) 等10科, 共73属175种, 占野生观赏植物总属数的42.7%, 种数的33.7%, 可以认为是保护区内野生观赏植物的优势类群。
根据植物的生活型, 本文将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乔木、灌木、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和藤本植物5个类型。小溪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中, 乔木有46科92属175种, 灌木有36科64属147种, 多年生草本有50科87属100种, 一、二年生草本有19科29属53种, 藤本有17科25属44种。表2显示, 小溪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中木本植物占主要地位, 占总种数的62%。
3 主要野生观赏植物简介
小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众多, 生活型及主要观赏特征、花 (果) 期和用途各不相同。本文简要介绍了小溪保护区的53种主要野生观赏植物 (表3)
注:E代表蔬菜或野菜, F代表果树或野果, M代表药用, N代表蜜源植物, O代表油用, P代表杀虫作用。
4 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山区, 交通不便, 野生观赏植物丰富, 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目前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利用主要方式是农民挖掘后自家栽培或是出售给游客, 很少有人工繁殖和栽培;而且还存在森林景观较单调、观赏植物配置较单一等问题。因此, 应该注重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发掘、引种、栽培以及保护, 贯彻引种驯化与资源发掘并重、观赏价值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
对分布广、数量多的观赏植物, 如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凤仙花 (Impatiens balsamina) 、鹿角杜鹃 (Rhododendron latoucheae) 、舞花姜 (Globba racemosa) 、毛竹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等, 可结合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予以利用形成景观。对观赏价值高、数量有限的资源, 如南方红豆杉、白玉兰、珙桐、喜树 (Camptotheca acuminata) 等, 必须加强保护, 进行引种、驯化、栽培, 扩大繁殖。很多野生观赏植物, 不仅有观赏价值, 而且还具药用或食用等经济价值, 如苦荞麦 (Fagopyrum tataricum) 全草入药, 能除湿止痛、解毒消肿。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 的根、茎、叶、果药用, 能活血、行气、消肿、解毒、治蛇咬伤等;火棘 (Pyracantha fortuneana) 、野核桃 (Juglans cathayensis) 是野生果树。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 猴欢喜 (Sloanea sinensis) 是重要的油料植物。南蛇藤、枫杨、毛竹等, 还是优质的野生纤维植物。对这些种类要进行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 并将其产品结合到生态旅游中, 会收到相当好的经济效益, 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野生植物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过度采挖, 不注重保护和栽培, 都会导致资源枯竭, 因此, 应加强对野生观赏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品种选育, 有计划有目的地长期坚持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 并可以不断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绿化品种, 这将成为小溪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奚为民.北京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游[J].山地研究.1994, 12 (3) :169~173
[2]龚双娇, 陈功锡.湘西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 2006, 27 (3) :82~86
[3]张丽, 周鸿艳, 谷中村, 吉首市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评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 21 (4) :32~35
[4]刘克旺, 童新旺, 王晓明, 等.湖南野生园林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2, 29 (3) :54~58
春天,小溪里一群群蝌蚪宝宝正在寻找妈妈。小溪里长满了一片片青苔,似乎化了妆正准备演出呢!小溪里几条自由自在的小鱼,这边一群,那边一堆,好像在议论什么重要的问题。
夏天,赤日炎炎,小树在小溪边照镜子,看!小溪里倒影出一棵棵绿油油的小树。小溪里那一条条小鱼正躲在石头底下,好象撑着“石头伞”避暑呢!
秋天,果实累累,金秋时节,小溪边的小树时金黄金黄的,但在那金黄金黄的树叶丛中点缀着几片嫩绿色的叶子。小溪里的小蝌蚪不见了,只有几只小青蛙用嘴碰了一下掉在水里的落叶,飞快地“噔”地一声跃出水面,规规矩矩地站在落叶上,好像在欣赏那秋的舞曲。
冬天,雪花纷飞,白雪融融。小溪边的小树也被园艺工人穿上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小溪也结了厚厚的冰。在冰层下的小鱼,冷得瑟瑟发抖,挤在一起动也不动。
我开心地来到了田野,看到农民伯伯留下了豆大的汗珠,心想:农民伯伯真是辛苦啊,我要帮帮他。想到这,我便将我的泉水灌溉到那低着头的秧苗上,然后,再把我甘甜的泉水捧到农民伯伯面前,对他说:“农民伯伯,您辛苦了,快喝吧,我的泉水十分甘甜,特别好喝”。农民伯伯接过泉水,对我点了点头,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我越过了高山,趟过了田野,来到一座小村庄,这时,我听到了人们的谈话:“我们的命可真苦啊!”“对啊,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我多么想要一点水啊,哪怕只是一点!”我还没有听完,便飞快地冲过去,对他们说:“叔叔阿姨,我这有甘甜的泉水,快去装几罐吧!”他们听了连忙把家里所有的水罐全都拿来。装完水后,看着他们那心满意足的背影,我也微笑着离开了。
一、内容安排及特点
“每日一诵读”五年级诵读的是古典诗词。上册我们安排的是古诗, 为什么一年级安排了古诗, 五年级还要安排古诗呢?这是出于我们对学生年段特点的考虑而做的安排——这也是我们这套教材的特别之处, 它不光呈现了知识, 还渗透了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年级重在积累和识字, 而五年级的学生对古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诗词的诵读重在积累和欣赏。在编排方式上特别加入了对诗文的解说、赏析, 以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诗的范围甚广, 涉及了诗中“四君子”、“酒”、“地名”、“典故”、“战争”、“喜”和“哲理”等16个方面。五年级下册我们安排的是词, 在原来编写的那套国学教材中, 词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所以这一册我们仍然以时间为暗线、作者为明线, 安排了47首词让学生诵读积累。这些词以宋代为主, 既可以欣赏到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代表人物的名篇名句, 也可以品味苏轼、辛弃疾、岳飞等豪放派代表人物的豪迈文辞, 甚至还可以领略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英雄豪情。
“每周一大家”本年级的上下册分别介绍了16位名家的生平、代表作品、趣闻轶事。这些名家都是我国近代、现代、当代很有影响力的大家, 其中不但有享誉世界文坛的诺贝尔文学得主莫言, 也有“童话大王”郑渊洁, 还有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张大千, 以及鲁迅、朱自清、冰心、巴金、贾平凹、韩寒、杨红樱等名家。
“每月一名著”本年级选择了适合五年级阅读的8本书。这些书涉及古今中外, 包括《西游记》《天蓝色的彼岸》《城南旧事》《趣味地理》《史记》《纳尼亚传奇》《海底两万里》《三国演义》, 内容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 也有地理科学, 还有奇幻冒险等。孩子们在阅读这些名著时, 一定会在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的同时, 收获更多知识。
二、具体的策略及效果
1.“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是国学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读的步骤可以分三步走:一读读准字。要求孩子们大声读, 反复读, 读准字音。二读读通句。在读准字的基础上读通顺句子, 不可以多一个字, 也不可以少一个字, 进而读得流利。三读有感情。五年级的孩子经过四年的经典诵读学习,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学理解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诗文下面的“解说”、“名句赏析”和工具书等来结合诗词内容进行诗词大意的理解。另外, 孩子们还可以通过查阅作品的背景资料, 走进作品、走进作者内心来体会诗词的意境, 从而通过朗读感情来表达自己对这首作品的理解。四读会背诵。这便是我们对孩子们古诗词学习的最普遍的要求了。古人有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孩子们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了诗词的意思, 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了。当然孩子读是一个方面,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交给孩子一些读的方法, 比如“想读法”、“快读法”和“唱读法”等, 以增加孩子读的兴趣。
2. 为有源头“活动”来。
活动不但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还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因此我们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展示活动, 既可以是人人轮流参与的“课前三分钟的诵读时间”, 又可以是班级诗词朗读比赛, 也可以是古诗词书法比赛, 还可以是名家“故事会”, 甚至还有针对名著的“读书分享会”和“读书主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合作小组, 自主设计活动细节, 民主评选奖励优胜者。比如:每年我们班都要举行四次针对本期“每月一名著”的读书分享会, 活动的形式由孩子们自行策划, 既有好词分享, 又有内容抢答, 还有朗诵、情节表演等, 全班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 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的小组。而班级的诗词朗诵会后, 我班推选的班级最优秀的孩子在参加全校国学朗诵会获得冠军, 班上的孩子把这两位选手视若偶像。这些活动既让孩子们在充满热情和饶有兴趣中认真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又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还巩固了学习的内容, 真可谓一举多得。
3.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校研发国学教材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将这些经典烙在孩子的心上, 让它们与生活联系起来, 并学以致用。比如:当孩子们学完《青玉案·元夕》时, 查阅资料发现“百度”搜索引擎其名字就源于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并且知道了对某种事物执著追求就可以用这句话。又如:当孩子们在学完《满江红》时, 岳飞的爱情情怀让他们热血沸腾, 很多孩子将“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作为激励自己珍惜时间的座右铭。
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 孩子们感悟出古人的智慧和情操, 提升了自我境界, 举手投足间尽显君子气度。东升小学每年“阳光少年”评选的火爆人气, 就是“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在校园蔚然成风的最好体现。
春天,冰雪融化,小溪叮叮咚咚唱着欢快的歌流向远方。清澈见底的溪水中,成群结队的小蝌蚪在自由自在地嬉戏;色彩斑澜的鹅卵石缝里,还有许多小鱼和小虾在捉迷藏呢!小溪两旁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
夏天,骄阳猛烈地烤着大地,小溪依然是那么活泼,哗哗哗地流淌着,显得更加迷人。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波光粼粼,水面忽闪忽闪的,像是点缀着一颗颗小星星。我们扑通扑通跳进水里,瞧!溪水溅起朵朵小花,像洁白如玉的珍珠洒向两旁,还旋起一个个小酒窝,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们在清凉的溪水中追逐、嬉戏,别提有多开心啦!
秋天,凉风习习。小溪缓缓地流着,变成了文静的小姑娘。但是它顿时浓艳重彩,被火红的枫叶染红了,被枯黄的落叶染黄了。水面上飘着的“花蝴蝶”,犹如一只只小舟在溪水里滑过,漾起一片涟漪。
冬天,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小溪袅袅升起一层薄薄的白雾,好似仙女的轻纱面罩。水面上还覆盖着厚厚的,白皑皑的积雪,在一片安静祥和中沉睡了。
村头的“彩溪”有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彩溪”细而长,像少女纤细柔软的腰。到了夏天,无数朵火红的荷花从水中绽出,像红通通的小脸蛋。水中成群的鱼儿与芦苇做游戏,就连小鸟也忍不住赞叹彩溪的美,时常在空中高歌。我和村里的伙伴喜欢结伴到溪边捉青蛙、扑蝴蝶、爬到树上摘果子。可我们最喜欢的还是捏泥人。溪边的黄泥和红土是捏泥人再好不过的材料了!我们把泥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和物:有顽皮可爱的小男孩,会唱会跳的小姑娘……“快看,爷爷家的大花狗!”心灵手巧的伙伴总能把村头爷爷家的大花狗捏得栩栩如生!
到了傍晚,我们依偎在草地上看晚霞,在晚霞的映照下彩溪更加美丽迷人。躺在草地上,小草会不停的给你挠痒痒,淘气的晚风会吹散你的头发,把手轻轻放入水中,鱼儿,虾儿便会亲你的小手,抬眼望去,成群的鸟儿缓缓飞向远方,这时,“彩溪”已经偷偷的把碧绿的长裙换成了赤红色的连衣裙。在银铃般的的嬉笑声中,我们和泥人一起回家了。村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门前传来阵阵香味。当调皮的星星眨着眼睛时,“彩溪”缓缓地静静地流淌,我们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教材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
“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第四单元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 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 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与概率”部分, 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 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 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然后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 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对教材的理解
1. 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
2. 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由“主题图—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四部分组成, 其中“主题图”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例题”以人物对话展开, 增强了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做一做”的内容便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有利于检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课后练习”的弹性设计, 既注意教材的普遍适应性, 又为学生提供了有差异发展的可能性。
3.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另外, 教材还突出了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 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除法, 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 知识容量大, 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它们既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内容, 也是难点内容。教材在编排上与以往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生活情景出现在计算教学中。这也突现出计算教学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
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这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计算教学比较枯燥, 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 不容易掌握。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 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呈现四则运算的顺序原理。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 但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因为它不存在理解的问题, 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去诠释计算的顺序。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材第一单元例1的教学。学生结合这一情景, 很自然的就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旧教材枯燥的计算算理是他们所不喜欢的, 而实验教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图以及熟悉的生活情景, 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有了情景, 计算式题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才会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景中, 才会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提出数学问题。
然而, 计算教学的情景不是随便乱用, 只有创设相当合适的教学情景, 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果创设的教学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 或者情景的数学价值不大, 学生便有可能毫无目的地发散出去。所以计算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是有现实意义的, 是有生活价值的。一个好的计算情景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个问题: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如何统一。
在计算教学中, 如何做到既体现算法多样化, 又实现算法的优化, 一直是令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种种计算教学案例表明, 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追求的目的, 它的实质是通过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策略, 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有效学习活动中开发创新潜能;而其目的是通过交流, 寻求最简捷、最容易、最适合的算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做到“多中选优, 择优而用”。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 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由此可见, 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是一对矛盾, 只有二者和谐统一, 才能从“量”和“质”两个层面发展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 计算总有一个最基本的算法。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比较、评价,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算法。
(2) 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 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变化, 但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小学阶段教学解简易方程, 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 因而更易于理解, 但是却不易于中学的教学衔接, 到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理解方程。正因为这个缘故, 教材引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 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我们要在教学时因势利导强化学生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使学生知道它的优点:不仅可以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 调整简易方程单元的教学内容, 突现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本册教材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也就是以往我们求“减数、除数”的方程, 因为它们不利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三、对教学过程的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1) 学生探索出的性质、法则、规律等应及时总结, 并最好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加以记忆。
(2) 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小精灵”等提示语。
(3) 对“数学广角”、“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要突出其数学性, 不要只顾及表面活动等而忽略了本质。
(4) 重视与以往教材变化的地方, 多用心思及时改变我们的教学。同时, 对前几册本套教材的已学知识, 学生掌握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2. 评价建议。
(1)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 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 也要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推迟判断”的方法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给“学困生”二次答卷的机会, 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3) 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尝试解决;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等。
(4) 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如: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作业分析。
(5)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以定性描述为主。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实践活动材料。如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 教师可以利用书后的方格纸组织学生参与从某个方位观察物体成像的设计。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日常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 教师要选对时机。
(3) 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 体验设计图书序号、学生序号等,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溪-五年级作文】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作文:夏日 童年 小溪10-12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小溪07-25
小学四年级语文《小溪流的歌》教学教案10-24
七年级语文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题11-01
写小溪的作文500字:家乡的小溪06-08
小溪四季作文09-26
小溪游记作文04-14
小溪的烦恼叙事作文10-10
想念家乡的小溪作文04-24
夏日里的小溪作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