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共9篇)

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篇1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资本市场的建立,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管理工具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进行项目投资融资、资本运作、税务筹划、成本控制等相关的战略规划及运作、参与并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财务管理的专门人才;另外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金融操作的日益现代化,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与各方面关系将越来越复杂。对专业化的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关键词:

金融人才需求市场

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应用类市场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积极稳步地推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相对应,经济生活领域呈现出繁荣丰富的景象,商贸领域更是异常活跃,并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在快速地深化和拓展。新的信息、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潮水般地涌向我们,使得营销策划活动有着无数可开采的“矿藏”。商贸市场领域的激烈竞争,要求从业者具备较强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把握能力和决策判断能力,而这些能力都需要专业素质的培养方可取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主体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直面市场进行抉择。由于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决策行为的压力增大,风险提高。为了规避风险,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更加积极地进行各种市场谋划和设计。也就是说,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既对市场营销策划活动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又为市场营销策划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我国已经是WTO的正式成员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迫使我们必须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来组织市场营销活动,统筹对外经济交往。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正面临着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以及如何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面对跨国公司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成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培养大批高级营销人才、科学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将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唯一出路。

所有这些都昭示着:在我国应对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营销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营销策划主体的增多,营销策划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使营销策划和商务设计从社会经济生活中脱颖而出,成为备受青睐的对象。由于社会的广泛需求,不少具有营销策划知识和才能的人开始独立出来,专门向社会提供策划和设计服务,为营销策划职业化发展展示了光辉的前景。培养大批理论厚实、开拓创新,又具有很强运作能力的高素质市场营销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省正步入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应用类经济人才的需求旺盛,供需缺口较大。

陕西是我国经济不发达省份,但近几年来,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扎实工作,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省经济将在更高的程度上和更大的范围内置于市场约束之中,需要培养和引进大批经济管理人才。

首先,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类人才的支撑。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振兴县域经济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加快县域资源开发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县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而这些都离不开市场营销人员的运作。在具体实施“万村千乡”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省城镇高级经济专门人才紧缺,在很多地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几乎是空白。

其次,我省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营销人才的参与。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任务最直接的主体。截止到2010年末,我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36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的出口额占全国的62.3%,上缴税收占46.2%,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但是,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全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2004年,我省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只占全省GDP的20.3%。在我省工业中,虽然中小企业占总数的90%以上,但国有大中型企业依然占有主导地位。在构筑安徽工业基础的161家重点企业中,国有绝对控股企业就占了133家。应当说,市场营销人才匮乏,是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一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落后、产品质量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再次,我省外贸业务的开拓和发展,需要市场营销人才的贡献。2004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增长35.7%,而我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72.1亿美元,虽然居中西部首位,但只占全国的6.27%。抽样调查发现,我省外贸落后的现状与人才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省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2740家外贸企业中,45%的市场营销工作岗位由其它类型的经济人才充任,30%由专科市场营销人才担任,本科以上的市场营销专门人才不到15%。我省实有外贸企业6800多家,在未来5年内会增加到10000家以上,本科以上市场营销专门人才的缺额超过8000人。

以上情况和数字说明,我省应用类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旺盛,供需缺口较大。我省现有生产单位13万家,若按每2家企业再配备1名市场营销本科毕业生计算,10年内配齐,每年需要培养6500多人,加上行政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的需要,实际需要培养7000人以上。

我省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潮的推动下和周边省份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省地方性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然加快。但要使我省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台阶,提高我省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必须要依靠一大批懂得市场经营和开发的实用型人才。

三、加强学科专业综合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在学科建设中,将主要发展经济类、管理类学科。我院已经将经济类、管理类学科列为首批重点建设学科,在资金扶持、人才引进、机构建设、专业申报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我以服务于基层经济建设、服务于县域经济、服务于中小企业为目标,努力培养专业知识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较好胜任各专业人才队伍。

目前,我省虽然有很多所本科院校开设金融专业,而且每年都在招生,但仍嫌不足,难以适应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开设金融本科专业的均为省内一般普通高校,另一方面,这些开设金融专业的高校,招生不是很好,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我院开设金融本科专业,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市场营销人才的紧缺状况。

四、经济类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从培养规模来看,我国金融人才队伍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

第一,规模数量不足。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企业953万家(含私营),而我国高校每年经济类毕业生只有13万左右,其中金融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所占份额很小。

第二,素质偏低。有不少企业,观念跟不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从事工作的人员往往由其它人员兼任。这些人员大多产品开发创新意识不强,缺乏以市场占有率为中心的市场细分、营销组合观念,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三,结构层次不合理。各类企业,特别是规模经济企业,对能较好驾驭市场的高层次人才需求更为急迫。

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需求,农村商业银行,商业保险

一、引言

农业、农民和农村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国解决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近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农民的民生问题, 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张家港也积极响应, 统筹城乡发展, 是张家港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之一。同时, 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是全国首家由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 稳定发展农村经济,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进展,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对满足农户金融需求又有多大的帮助呢。为了了解上述问题, 在2 0 0 8年寒假期间, 笔者对张家港市杨舍镇、凤凰镇、乐余镇等地进行了调查, 共发放1 1 5份问卷, 有效问卷9 5份。

二、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总体资金需求不足, 储蓄多贷款少, 农村剩余资金流向城市。

(1)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结构发生变化。金融需求主体分为一般农户, 专业农户, 个体工商户和私人企业等三类。一般农户大多从事非农产业, 外出务工的收入为其主要来源, 这类人具有较多的资金结余, 很少具有资金需求。而专业农户年末基本收支相抵, 其更容易产生资金需求, 并且金额较大。至于个体工商户和私人企业, 其资金需求主要来源于生产周转, 数额较大。过去, 专业农户的比例较高, 随着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的发展, 一般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等逐渐成为金融需求主体, 金融需求主体结构发生变化, 使得总体资金需求下降。 (2) 资金结余户多, 直接融资的交易成本低。金融机构存在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联系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 利用其规模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由于该地区农户的平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资金盈余必然使得储蓄率提高。由于大部分家庭都具有储蓄, 因而发生资金困难时, 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自我积累或从亲友处获取, 基本上不存在信息难以获取的情况, 并且这种借贷多是无息的, 即使有, 也会低于银行的贷款利息。这种直接融资行为, 绕开了金融中介, 导致了贷款需求的不足。

2. 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作用受限。

(1) 农村商业银行起步晚, 市场份额小。工资性收入是全市农户的主要收入, 大部分农户的薪酬都是直接存入工资卡中, 而这些工资卡一般都是由为企业开设基本账户的银行发行, 农户不会繁琐的将工资卡中资金提出再转存别家银行。而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 老企业不可能愿意去农村信用社办理基本账户, 而新企业则倾向于向一些资金实力雄厚, 资历深的银行办理。农村商业银行与企业联系不紧密, 存款来源减少。 (2) 非正规融资渠道成为农户资金筹集的首选方式。本次调查显示, 农户在遇到资金困难时, 有76%的农户愿意选择向亲友借钱, 一般这种建立在比较亲近的关系上的借款是没有利息的, 很多农户都会选择“无偿帮工”或“若对方借款也对其不计利息”这两种方式代替付息。而愿意向私人放贷者借款的只有2%左右, 其他方式6%。而向农商行 (12%) 或农行 (4%) 借款的两者之和才达到1 6%, 远远低于非正规融资渠道的比例, 因而非正规融资渠道是农户筹资的首选方式。 (3) 商业保险覆盖率低, 远小于合作医疗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张家港市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都取得了一定成功, 然而农户对于商业保险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首先是政府支持的问题, 由于农业保险是政府大力推行的, 并且在支付保费上给予了一定的补贴, 这些都能激励农户去购买该保险。其次是保险标的面临的风险不同,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 且受气候突变影响大, 发生灾害的不确定性更大, 因此农户更愿意通过保险转移风险。而商业保险大都保的是人身、财产, 人们普遍认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低, 因而不愿购买。

三、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的对策建议

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刺激农户消费需求, 促进农村资金回流。

由于储多贷少,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政府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 引导农户从事专业化和商品化种植及养殖。同时积极鼓励农户自主创业, 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另外, 采取优惠政策刺激农户的消费需求, 鼓励消费贷款。

2. 农村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农村商业银行在支持农村金融上没有能够发挥足够的作用, 主要是由于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存在和农户申请贷款有阻碍, 对此农村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发挥非正规融资渠道所没有的专业优势, 同时完善金融服务, 丰富金融产品。例如, 可以提供理财产品、金融咨询等服务。在吸引农户贷款方面, 不仅要提供农村小额贷款, 还可以提供附加服务, 这样不仅可以随时掌握贷款的资金动向, 还可以帮助农户尽快回笼资金, 偿还贷款。

3. 将商业保险与农业保险相结合, 共同构建农村保障体系。

虽然调查地区的合作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都取得了成果, 对农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但是“保险”不是“包险”。商业保险可以补充农业保险产品的投保范围和保险责任范围, 因此政府和保险公司可以将一般性商业保险——养老险、医疗险、教育险、财产险等与传统的农业保险相结合, 再将农村建房险、农用车辆险等针对农村特殊情况设立的险种纳入, 设计出多样的险种组合, 采取“以险养险”的方式, 构建新型农村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敏: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基于对浙江农村金融需求的调查[J].浙江金融, 2008, (1) :35~35

[2]肖光庆:对达州市农户金融需求的调查[J].西南金融, 2008, (3) :30~31

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问卷调查

从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建立,商务英语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国内越来越多的院校(主要还是财经类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或相关的课程;进入90年代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和商务上全方位多层次与世界全面接轨,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中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商务英语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不仅在经贸、财经类院校得到迅猛发展,而且迅速延伸到其他各类不同的院校。21世纪后,随着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商务英语的发展与研究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全国已有15所大学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包括高职高专在内,我国大约有20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曹德春,2011),但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仅10%的中国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人才需求。而调查显示未来三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70~80万人,再加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公司,需求量达到200~300万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层次较十年前有明显提高,现下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和科研相对滞后,未能满足高层次商务活动交流的需求。我们正处于一个发展迅猛的时代,外语专业人才规格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举办外语专业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特色,以及人才市场对外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结构,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和掌握本校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英语课程的看法、态度和建议,通过他们实际工作后的反馈调查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查问卷是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的相关调研问卷为基础,由课题组成员共同设计修改完成的。问卷由14项组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有关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实际需求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调查对象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提出的建议。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课题组以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2007级外贸英语方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68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前三位依次是:其他企业、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商务英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大部分不太相符。从事的职业主要有经贸商务业务工作、文秘及其他。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一份稳定或较稳定的工作;而引起工作调换的原因主要为:寻求更好待遇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少部分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对口或工作太累也是他们会调换工作的原因。在就业能力一项显示,最重要的能力是人际沟通能力而并非是商务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更加重要。被访者中81%的学生觉得商务英语专业有局限性,在就业竞争中并没有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就业、工作领域相对狭窄,一般在外贸公司只能从事文职类工作。第二,普通企业对职工英语要求不高,所以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技能上并不占太大优势,但商务知识与其它专业如国贸专业毕业生相比却不具备任何优势。除此之外,商务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商务应用知识能力弱、商务谈判技能一般等等都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局限性所在。还有少部分学生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水平普遍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用的现状。这些都成为了目前制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瓶颈。但在“就您所知,用人单位对您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这一题中,所有的被访者都选择了满意或基本满意。在另一题“您认为今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中,所有毕业生也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看好”或“非常看好”的选项。这说明了我们的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确实或多或少发现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工作中存在脱节现象,但总的来说他们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在经过不断的完善后还是在就业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这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并且树立了信心。在问到“如何进一步增强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时,被调查学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应增加并拓宽商务专业知识的传授,定期加深巩固;(2)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进行实践模拟锻炼;(3)加强商务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商务邮件;(4)加强商务沟通、谈判能力的培养;(5)希望学校安排学生到三资企业实习,提高实际技能;(6)加强创新能力、人格魅力的培养。

四、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议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符合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交流需求,和市场接轨,而不是闭门造车。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尤其应当服务于地方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特色,以及地区经济对外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结构,确定适合自身发展同时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从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区域,要处理好语言与商务的关系,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关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因此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顺应市场需求而变化,以企业紧缺人才为培养目标,广泛听取历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不断完善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还是采用的“英语+商务知识”的模版:在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里加入少量的商务课程。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商务知识一知半解,和其他英语专业毕业生相比没有明显优势。课题组认为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包括:商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商务知识与操作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例如,把原有的综合英语教程改为更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英语精读改成商务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听说改为商务英语听说等。而商务方面的课程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开设如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国际谈判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商学导论,这对没有办法系统学习商务知识的英语专业学生是一种弥补。除了这些基本商务课程外,学校应当还要在教授过程中加大实训的课时比例,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教授:可以辟出一部分学时让学生到涉外企事业单位亲身体验外贸商务活动,定期还可以请外校专家或企业人员给学生作相关讲座。除此之外,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可以删除一些内容空乏,陈旧过时的课程,代之以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如外贸英语函电可以改为商务英语写作。一些不能突出商务英语特色的课程可以进行压缩合并或改为选修课:例如可以把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合并为一门英美文学。

五、结语

根据这次的调查结果,我们确实看到了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一种单一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界定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和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掌握广泛的商贸知识和商务操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能够从事外经贸工作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王春晖,2010)。我们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其产生新的学科优势,以此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地方企事业单位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活动需要,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曹德春.跨学科构建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共同核心[J].中国外语.2011(3)

[2]翁凤翔.商务英语学:要点与要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7)

[3]王春晖.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

[4]张雪梅,戴炜栋.试析中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之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篇4

摘要: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指在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把握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金融

需求。本文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市场和贷款业务市场的营销流程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市场营销流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00(2002)02-0049-0

3入世以后的中国金融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可以预言,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优质黄金客户的竞争,谁拥有

了一批效益好、综合回报率高的优质客户,谁

就能求得生存发展。因此,吝商业银行开始采

用西方的市场营销观念和策略。如何把握客户的金融需求,不同商业银行有不同理解、有不

同做法,但商业银行无论采取何种营销手段,其目的都是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争揽优

质客户。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市场营销是商业

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本文拟对商业银行

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市场营销流程进行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金融需求。

一、存款业务市场营销流程的设计

存款业务市场营销是指商业银行以客户金

融需求为导向,以满足顾客需要为已任,通过

运用存款组合、优质服务等营销手段来吸引顾

客,引导客户来银行存款,从而扩大存款市场

份额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

具有存款业务的企事业单位对金融需求有

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合规性;第二增值性;第三安全性;第四方便性。

那么商业银行如何对存款业务市场营销?

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保持和扩展原有的存款市场份额?那就是商业银行最大程度地

满足不同客户对金融产品的不同需求。存款业

务市场营销流程为:

1.开展存款市场调研。采取分组、按行业

调查的方式对客户需求调查、客户结构调查、产品市场情况调查、文化习惯调查等,其中重

点调查客户的现实金融需求和潜在金融需求。

为科学市场细分,确立存款目标客户做好充分的准备。

2.设计存款市场营销方案。存款市场营销

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明确营销目的。一是传递信息,主要

向网点周围的单位和居民传递有关存款品种、存款利率、存款方式、服务时间、服务手段等方面的信息,使得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对商业

银行有所认同。二是塑造形象。商业银行基层

营业网点,通过临柜人员为顾客存取款及其他

业务提供优质服务而赢得顾客的好感和口碑。

三是满足客户需求,争取客户。四是满足银行

需求,第一吸收存款;第二促使存款客户同时

也成为其它金融产品的客户;第三是降低成本,商业银行降低筹资成本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点均

单产、人均单户,来降低筹资成本中的固定费

用。

(2)明确营销内容。不同客户有不同的金

融需求,营销方式、营销手段也应随着变化,在存款营销上应采取“因户制宜,一户一策”

策略。营销内容具体包括:①银行整体形象的营销,在坚持商业银行平等竞争的原则下,向

客户展示经营体制上的优势,电算化优势,服

务优势,授信业务品种优势,经营权限优势,经营业绩优势,办理效率优势等。②对公司负

责人营销。可采取“兵对兵,将对将”等营销

策略。③结算账户的营销。在目前人民银行账

户管理办法下,积极争取存款人基本账户,特

别是对预算内、预算外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代

收业务,如养老基金、医疗基金、保险基金等。

④付款方式的营销。积极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让企业树立起降低成本就是提高效益,把成本

降到最低,把效益提到最高的经营理念,建议

付款方式票据化,以延长付款期限,同时应

“顺藤摸瓜”,找到其上家企业和下家企业,到

商业银行开户。适时为客户设计图文并貌、形

象生动、言简意赅的成本比较方案,让客户一

目了然。⑤销售环节营销。通过对销售环节的营销,增加结算量。⑥表外科目业务的营销。

包括信用卡、代发工资、信用证、保函、信贷

证明、资信证明、银行

承兑等,如银行承兑业

务能带来70左右的存款。⑦综合业务品种的营销。存款与银行承兑组合、票据贴现与银行

承兑组合、承兑拆分业务、存款与贷款的组合等,只要运作合适,都将会给银行带来大量存

款。

(3)明确营销方式。一是开展广告宣传。

广告用语要精心推敲、锤炼,既要简洁明快,又要琅琅上口,做到易懂善记。二是赠送小礼

品。向存款客户赠送价廉物美的小礼品,深受

中老年客户,特别是女性客户欢迎,对维系网

点与顾客感情、增进友谊极有帮助。三是临柜

人员做宣传。俗称“三尺柜台见真情”。临柜人

员向客户宣传商业银行新的服务项目、新的服

务品种,要善于察言观色,灵活运用。

3.谈判确立合作关系。双方本着“长期

合作、双向选择、互惠互利、友好协商”的原

则达成合作共识,到商业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4.建立客户营销档案。内容包括单位

(个人)全称、主要领导人及财务部门的基础信

息如生日、家庭成员等、生产经营性质及规模、产品市场、年结算量和付款方式、开户行、账

号及余额情况等。

5.关系维护。营销人员应及时收集存款

客户基础信息,分析信息,对客户现实需求和

潜在需求等重大信息上报有关领导。关系维护

可采取感情联络、相互支持的策略。

6.拟定客户需求服务方案。主要服务形

式有为客户产品创新服务、理财服务、客户终

端服务、咨询服务、结算服务、信贷服务、上

门服务、承诺服务,临柜人员还要做到站立服

务、限时服务、微笑服务等。

7.存款日常管理。建立存款台账、增补

存款客户基础资料,实行定期回访、上门走访、银企互访等形式了解客户信息和金融需求。

8.跟踪服务及效果。将客户提出的建议

及时回复,将客户的潜在需求及时开发,达到

客户满意。但存款业务市场营留开展,不能变

相提高利率,不能以违规来迎合客户,不能降

低标准为单位开立账户等。

二、贷款业务市场营销流程的设计

公司贷款业务市场营销是指商业银行以防

范信贷风险、保全信贷资产为基点,通过市场

调查和市场细分,确立信贷目标客户,依照客

户金融需求,将信贷资产流向引导到经过选择的贷款客户中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

1.充分准备,开展市场调研。开展市场调

研是做好公司贷款业务市场营销的前提和基础。

主要调查了解贷款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商业银行选定某个企业或公司作为自己的准客

户后,先不要进入该企业或公司开展营销攻势,而要了解该公司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若别的银

行尚不能提供,且又为迫切的需求,这是商业

银行拓展客户的切入点。

2.市一场细分、确立目标客户。一是“双

优”客户,即优秀的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优

秀的外商投资企业和绩优上市公司;同时一方

面争夺竞争对手的优良客户;一方面维护自己的优良客户。二是“双潜”客户,即有发展潜

力和市场潜力的客户。三是“双营”客户,即

民营和私营企业。四是“双高”客户,即拥有

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性企业和高知识含量的服务性企业。五是“双新”客户,即新兴产业、新兴市场。六是“双行”客户,即行业性集团

客户、行业垄断客户。总之要选定产品市场效

益好、还款能力强、综合回报率高,当地影响

大的客户为信贷目标客户。

3.真诚谈判、确定合作关系。要坚持

“巩固一批(指稳定存款)、发展一批(指存款

增量)、谈判一批(指意向客户)、调查一批

(保持存款的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对大客

户不要贸然进入,要寻求可以利用的关系,并

通过这些关系的引荐、介绍,找客户当事人,向他们推荐商业银行所提供的特色服务,在适

当时候,拜见企业或公司负责人,争取达成合作意向。以满足客户金融需求为切入点,然后

通过自己的服务,赢得客户。行长要积极参与,因为银行选择贷款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选择

企业的“领头羊”,同样外资企业在选择银行

时,很看重商业银行的行长,通过行长的接触

和了解,加速对商业银行情况的了解和认识,进而推断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及其服务水平,决定是否开户,成为该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

4.建立客户基础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四部

分,第一,借款人基础资料,借款单位全称、法定地址、法人代表、单位电话。第二,负责

人基础材料,指主要领导人及财务部门人员的基础信息。第三,生产经营材料、生产经营状

况及规模,产品市场,银行结算量和付款方式。

第四,借款人信息情况调查。借款单位信贷基

础资料主要包括借款银行、借款余额、到期日、担保单位、对外经营状况、基本账户所在行、账号等。

5.关系维护。关系维护是通过营销回访

收集与分析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有关信息,根据客户要求改变服务决策。具体包括定期走

访、回访、发征求意见表、座谈等形式深入了

解和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6.受理客户申请,拟定金融需求服务方

案。商业贷款业务市场营销是对准客户较为有

吸引力的一招,能提供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在对该客户所需提供的服务有较为准确了解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新的服务项目和产品。有能

力开发哪些新的项目?开发这些特色服务投入

多少?能产出多少?经过综合平衡、比较,组

织有关部门,共同为该客户(公司)设计服务

方案或服务手册,内容要具体,有针对性,真

正是有备而去。同时客户经理提供全面、广泛、科学的理财服务,在客户资金的定价和存放、资金筹措方式、投资风险的防范方面予以关注

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7.加强贷款的日常管理。建立借贷台账,增补客户基础档案。

8.贷后监控。按照贷后检查的要求,定

期进行贷后检查,发现预警信号,要密切关注,提出防范措施。

9.跟踪服务推出改进意见。根据客户的金融需求,提出改进服务意见,开发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项目和新产品。

作者简介:·田中胜(1965-),男,山东金

乡人,交通银行济宁分行营销部主任,经济师。

(所在地济宁市邮编272119)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 篇5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迅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至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52.7亿元和2678.7亿元。2009年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16.51亿元和30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 36.5%,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2006年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及小额贷款迅速发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提供17亿元租赁融资,兴泰信托2008年新增信托规模43.94亿

元。全市典当总额22.54亿元,年末典当余额5.7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自去年试点以来,已放贷1.44亿元。

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6家,外资银行1家,地方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2家,村镇银行1家,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汇丰银行正在或准备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我市证券期货保险业发展迅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市有证券公司总部2家,证券公司营业部29家,期货公司总部3家,期货公司营业部7家,保险机构37家。同时,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安徽兴泰租赁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江淮集团与民生银行合资的汽车金融公司正在积极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由此可见,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金融体系。

4、银政企合作成绩显著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针对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对接难的问题,我市在全省首家设立网上“金融超市”。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优质中小企业1294家,100多户企业获得贷款37亿元。适时召开银企对接会,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对接成效。2008年9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召开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对接会,建行向95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5.93亿元;2008年10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会同市房产局组织召开银行与房地产企业对接会,6家银行与18家房地产企业签署25亿元贷款协议。今年1月,市投融资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发行规模1亿元的“滨湖·春晓”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新的突破。今年6月,“滨

湖·春晓”二期中小企业发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正式公开募集,首期5000万元已由兴泰信托公司与金鼎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推出。2009年3月,市政府、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召开全市首季银企对接会,签约项目216个,金额91.4亿元。建立了重大项目融资支持机制,确保像合肥京东方、熔安动力这样一批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推动了美的工业园、格力产业基地一期、长虹工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投产

5、金融创新稳步推进

银行业改革稳步推进。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农业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政策性银行在肥分支机构改革逐步深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肥市商业银行整体并入新组建的徽商银行;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肥东、长丰农村合作银行正式开业,肥西农村合作银行正在组建;村镇

银行试点稳步推进,成立了长丰科源村镇银行。金融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2008年末,我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2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利润增长34.1%。信托业务稳步发展,建总行34.09亿元控股兴泰信托获国家批准,国元信托盈利水平跃居行业前列。证券保险业改革创新全面开展。国元证券成功借壳上市,华安证券顺利重组,证券业规范经营取得明显成效;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顺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稳步开展,“信贷+保险”等创新业务逐步启动;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正式开业。

二、我市金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我们感到,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态势,我市金融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金融总量相对偏小,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有限,据市金融办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我市上市公司只有17家,同样处于中部的武汉市有34家,长沙市有30家。从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来看,武汉市34家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筹集的资金约是我市的5倍,江苏省江阴市14家上市公司筹集的资金约是我市的2.5倍。如果与东部城市杭州、南京等相比,我市差距更大。有关专家认为,金融资产总量偏小,尤其是资本市场规模偏小,是我市金融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表现,说明我市金融业还不能满足合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金融结构来看,目前,银行业是我市金融业的主导产业,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等产业相对滞后或发展不够充分,因此,加快我市保险、证券、信托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对于合肥的跨跃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金融服务“三农”还有差距。金融界一些同志认为,出于对资金安全、中小企业信用度以及银行经营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一些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全国乃至世界的共同难题。参加调研座谈的中小企业界人士更是反映强烈,不少企业家提出,即使企业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企业利润也比较乐观,但由于缺少有效的资产抵押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快速扩张。有企业家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列举了获得贷款难、银行服务僵化等现象,表达了他们在经营企业当中面临着资金方面的无奈。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当前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覆盖率低,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包袱沉重,金融服务单一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突出,金融工作在服务“三农”方面还任重而道远。

——信用体系不完善,民间融资不规范。金融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目前,金融生态环境的不完善主要表现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环节相互整合不够,社会信用信息广泛分布于多个部门和机构中,尚未建成统一的信息处理和查询系统,没有做到资源共享,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失信现象严重,甚至是有些中介机构为谋取利益,出具虚假资产报告,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

另外,民间融资的不规范对金融稳定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是对正规金融业务的挑战,是恶化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民间融资的活跃,可以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不足、缓解资金供需矛盾,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民间融资因其自发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行业高利润的诱惑,极易导致民间资金流向国家产业政策限制行业,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而且,民间借贷游离于金融监管范围之外,加上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操作方式简单,容易引发债权债务纠纷甚至是滋生违法行为,危害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亟待加以规范引导。(三、对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建议

加快发展金融业,对于推进我市跨跃式发展和率先实现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强化金融意识,提高金融工作领导能力

调研中大家认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于金融工作是高度重视的,我市也不缺少金融工作的专门人才,但一些部门和地方的同志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金融的重要意义,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看法。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金融是条条的,是市场的,地方政府难有作为”的模糊认识,积极探索金融发展规律,提高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发挥市金融办的积极作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密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健全与金融机构的联络协调机制,积极促进银企对接。根据国家金融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具有合肥特色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金融法规,有计划地对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开展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掌握利用金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

2、完善金融体系,打造区域金融中心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和合作大有可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认真研究和领会中央关于发展金融业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尤其要利用好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契机,全面规划合肥区域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金融产业园、资本

要素大市场等一揽子事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采取切实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机构,支持和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我市金融市场,营造功能齐全、竞争充分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使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资金洼地。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全面探索金融创新。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会计、律师、评估等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一批讲诚信、有实力的资信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公司,为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加大信贷投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做大金融资源总量

抓住国家当前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鼓励银行积极争取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投放,增强对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运用并购贷款和银团贷款等金融方式,加大对我市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把银行关注度高的项目和涉及地方发展及民生的项目统筹安排,打包向银行推荐。鼓励政策性银行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

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国家关于稳步发展主板市场、壮大发展中小板市场、加快推出创业板市场、拓展非上市公司代办股份转让试点的各项规定,制定和完善鼓励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前期准备步伐,尽快形成一批上市企业梯队乃至上市企业的“合肥板块”。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进行再融资,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债券发行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以及中期票据,争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深化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战略合作,推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设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积极发展创业及私募等股权投资基金。研究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积极推动融资租赁和信托业务发展。培育和发展有信誉、有品牌、有规模的中介机构,为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提供服务。

4、推进金融创新,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市经济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引导,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业务进行单独的业绩考核。制定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管控能力,以调动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支持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鼓励商业银行

对有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简化业务流程,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调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责任编辑:admin)

5、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业的强力支持。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不断丰富农村金融资源,以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县域业务网点,提高服务质量。制定和完善相关奖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热心服务“三农”,力争县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当地经济建设。发挥合肥农村科技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支持其在农村地区开展各项金融业务,探索和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的新模式,使其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建设。抓住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试点的契机,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加快发展互助性小额贷款公司和合作型担保机构,努力构建市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总结和推广长丰县草莓种植基地开展的“信贷+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6、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 篇6

在每篇文章的末尾加上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安全稳定工作排查报告

★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

★ 维护稳定工作总结

★ 稳定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 安全稳定工作总结

★ 稳定的近义词

★ 安全稳定对照检查

★ 上半年社会稳定工作汇报

★ 稳定压倒一切情感美文

金融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市场角度

1金融危机将导致人力资源行业新一轮洗牌

对于国内人力资源来说, 如果将《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行业所起到的促进合法、打击非法黑中介的规范作用视为行业的第一次洗牌的话, 那么国内企业在经济危机爆发后所暴露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 将是构成国内人力资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而这种机遇无疑将有利于刺激行业实现新一轮洗牌。

2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

正是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担忧, 西方一些国家的实体企业经济及国内企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外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国内一些企业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经济危机的抵御, 以便企业渡过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直接的重大威胁。除直接加强资金流转速度、大幅压缩管理成本、谨慎投资以外, 还涉及一些企业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没有来得及调整的中小企业纷纷地葬身于此次危机之中。广东、浙江先行的中小企业纷纷先“走”一步了。超过30%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超过30%的中小企业勉强渡日, 超过30%的企业处于微利状态或盈亏临界状态。只有不到10%的企业因为资源或权利的原因在正常运营。

3企业苦练内功应对金融危机

无庸讳言, 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业绩会造成直接影响。与此同时, 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的人力资源相关政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亚洲金融风暴之后, 中国经济经历了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 习惯于增长模式下的人力资源决策, 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衰退?企业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使危机的影响程度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诸多问题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的现实挑战。

3.1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危机中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想到的是裁员、降低人员成本, 从这个角度来讲, 危机给人力资源带来的是灾难, 因为裁员、破产所涉及到的谈判、员工补偿处理起来相当棘手, 尤其是一些工会制度完善的发达地区更是如此。然而, 在这种背景下, 对于并无这种战略的企业来讲, 则未尝不是好事, 因为这种对未来不确定的心理预期会影响职员离职的决定, 因为需要考虑新的企业是否会取消招聘计划从而造成失业的风险 (目前据说已有类似案例) , 同时在入职后也要承担在试用期期间因新企业战略变化导致可能裁员的风险 (裁减试用期职员应该是裁员的优先选择) 。因此, 这就使企业的主动离职率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 也给企业赢得了一定的时间去挽留潜在的跳槽职员。当然, 定位这些潜在职员并能够制定挽留政策并非难事。

裁员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最快速的解决方法, 但是企业也必须认真对待裁员, 因为它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裁员不但严重地伤害了企业商誉, 更重要的, 它还会影响企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组织内部长期工作的员工, 他们是企业文化、能力、经验、知识的载体, 如果失去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本, 对企业的未来绝对会有极大的消极作用。为此: (1) 不着急裁员。进行进一步的考核评估, 确实不适合的再裁员。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 裁员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而最妥当的作法是, 把好的员工留下来, 一个都不裁。首先是为以后的发展扩大做好准备, 其次是避免因为裁员造成在市场上的不良影响。 (2) 抓紧时间练内功。重新分析现在人员配置是否过剩, 是否还有提高的空间, 哪些工作可以合并, 哪些流程需要改进, 公司还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3.2抓住机遇为企业未来纳贤

在经济繁盛时期, 因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职业人士或者员工在工作中需要往往表现为不能完全的投入或者无法表现出足够的责任心与敬业态度, 而在经济危机时期, 由于人力资源市场供应大于需求, 员工在工作中往往可以表现出责任感与敬业态度, 对于现实所在的工作职位更加的谨慎, 对于跳槽所带来的风险更加理性。企业就会在人力资源外在要素, 即量的管理方面要求更多, 对于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 即质的管理方面缩减相关投入, 以便能够做到成本低、费用低、收益高两低一高的结果, 以便保证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最终渡过经济危机带来的企业运营环境的冬季。虽然这种运营模式不是企业运营所必须的可持续运营模式。虽然劳动者的主动离职意愿会降低, 但却并不会造成劳动力的供应减少, 因为企业破产或裁员引起的非主动离职会增加, 因此从招聘的角度来讲选择的空间应该会更大, 日前有呼声建议去华尔街抄底金融精英就是这一点的体现。此外, 由于企业对未来经济预期的悲观趋向, 在制定下一年度计划时会更谨慎, 体现在人力资源方面则是会降低人员需求 (据称, 部分企业已经降低了本年度的校园招聘数量或干脆取消) , 这样在市场供应增加、人员需求降低的情况下, 企业的招聘应该面临着不错的外部环境, 能够趁机为对未来有积极预期的企业“抄底”相应人才。

据悉, 为了在经济发展相对困难时期给企业提供海外吸纳高级人才的机会, 江西省外专局计划明年组织省内知名企业到美国等国家开专场招聘会。企业只要引进本省急需人才, 将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江西省人事厅外专局副局长许建新表示, 海外揽才也要看企业自身的观念, 一个企业发展到需要引起高端人才的程度, 其自身也会到国际市场上去寻觅。江西赛维LDK有实力强大的专家组, 不少就是海内外的高级人才。

3.3苦练内功加紧人才培育

企业的内部培训所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出勤率不高、内部讲师参与程度不够, 而金融或经济危机则可能对这个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在危机中, 销售人员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年底指标尚未完成的时候, 因此他们对于培训的“感冒”程度反而会降低。但对于承担制造、物流或相关职员来讲, 如果企业出于种种考虑降低产能的话, 那么在这一时间给他们进行培训, 他们的参与热情应该会提高, 同时这对企业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不仅避免了劳动力的闲置、而且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 从而为提高生产率做相应的准备。

3.4抢先一步储备人才

尽管经济萧条冷清, 但是对于不少企业来说, “人才储蓄”仍然是重头戏。金融危机对于企业来说, 除了“危”也是“机”。目前人才供需形势严峻, 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短缺。在当前形势下, 经济波动期是人才流动期, 也是人才重组期, 有的企业在紧缩用人, 但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才流向市场, 因而此时正是出手招揽人才、吸纳与储备人才的最佳时机。企业借此提高门槛, 降低待遇, 又能吸纳人才, 相信不少企业也觉得有甜头可尝。企业应该借机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 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对新旧人员进行重新分析, 优化组合。

在经济困难时期, 用好人才就显得更加关键, 同时也更加困难。员工们可能士气低落, 而且企业资源短缺, 这些会导致一些非常有雇佣价值的现任企业领导和有潜力成为领导的人开始寻求别处的机会。因此, 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战略来保护这些企业中最珍贵的资源。而需要的投资很可能比替换重要员工或有潜力的员工所需的成本要低得多。

毫无疑问, 最有效的战略就是为员工创建项目, 提供促进其发展的机会。同时, 还有必要指出大多数取得成功的企业领导都使用多重战略, 如赋予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提供员工更多机会接触管理高层、更频繁地监控员工进步和工作满意度, 以及提供一个按劳取酬的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调查还建议使用战略手段, 让重要的领导担任“变革推动者”或“项目领导者”的角色,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参与到关键的决策过程, 而且可以使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公司的目标相挂钩, 具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3.5目标融合, 用事业留住人才

在经济低迷时留住重要员工比在经济繁荣时更加重要, 在当前情况下, 大多数公司稀缺的资源不仅是资本, 更是人才。许多管理团队认为, 只要给予员工股票期权和额外津贴, 便能赢得人才战。但是当经济走向低迷时, 态度却逆转:卸磨杀驴的做法让重视人才沦为空谈。股票期权缩水, 额外津贴被取消, 裁员风暴迅速袭来, 有些公司的做法让人心寒。企业的人际脉络毁于一旦, 员工也心怀不满。企业与员工之间需要重新建立互信, 重新缔结契约。员工们认识到父辈们的“铁饭碗”对他们来说已成为历史, 而管理者们同样需要晓得, 对最抢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金钱永远是重要的, 但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希望从工作中寻找人生意义、人际关系和身份的认同。要想实现事业留人的目标, 领导者需要为企业制定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发展目标、愿景,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同时, 企业为员工, 尤其是关键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将员工的个人发展、追求目标融入企业的发展规划中, 因为即使企业有清晰的远景目标, 如果不能使员工明白自己未来的发展与企业的远景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 以及在实现目标中的作用, 也无法产生激励作用。因此, 要让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感到在企业里“有价值、有奔头、有收获”, 原意在企业长期干下去。优秀的企业会创造工作岗位并行使这样的职责, 员工觉得他们对于所做的工作有一定的控制力, 职场关系受到重视, 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并非空头承诺, 而且看到雇主确实信守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企业若能切实地将这些原则付诸实践, 打造组织的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 将会建立起不会轻易被替代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 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企业竞争不仅表现为产品竞争, 最关键是人才竞争, 人才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力的知识与技能的创造者和载体。因此在产品、技术、渠道等竞争因素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 人才成为企业之间差异化竞争的焦点。一句话“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要想在全球经济危机之时站住脚跟, 就必须抓住这次机遇, 为企业拥有、用好和留住人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莫寰.企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源投资[J].企业经济, 2008, (2) .

2012年度美业人才市场报告 篇8

1、一、四季度迎来高峰,二、三季度趋于平稳

从全年数据统计情况来看,2012年美容人才供需状况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此起彼伏”。2月中下旬,美容企业率先掀起了第一波招聘热潮。和1月相比,2月份的个人求职数出现202%的增长幅度,招聘企业数增长了178%。当然,除了2月份是2012年上半年人才市场供需双方相互选择的黄金时段外,5月份的人才市场供需双方也和2月份一样成为焦点。

1月、3月和6月,美容企业的招聘以及人才的求职趋势略有缓和,运行低调。4月,出现了企业招聘与人才求职略微失衡的情况。7~9月,美容职场重新开始活跃,多数热门职位的投递数出现明显增长。随着金九银十的高峰期逐渐到来,美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上升。10月的美容职场经过金九的酝酿,迎来了年度招聘的小高峰,人才求职热度渐渐回暖,多数热门职位的简历投递数有明显的上升。从10月职场指数可以看到,10月份职位投递数呈现19.43%的增幅趋势,人才邀请数出现80.64%的大幅度上升。从职位投递数及企业邀请人才数走势图上也不难发现,10月的美容职场上人才供需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到了11月,职位投递数呈现21.15%的下降趋势,人才邀请数也出现25.23%的大幅度下降。12月,职位投递数出现了20.29%的下滑趋势,人才邀请数比11月呈现了53.59%的大幅下跌。临近年底,从业者很多倾向于“卧槽”的状态,雇主则倾向于稳住员工。(文中所提及幅度均指环比)

2、2012年人才整体供需趋稳定

从2012全年四个季度的求人倍率(注释2)来看,美容行业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38、1.45、1.20、1.61。可见,2012年全年的美容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第二、三季度比第一、四季度平稳,但后三个季度的人才倍率都在2以下,足以说明2012年人才供需市场整体趋稳,也间接表明2012年美容行业人才用工荒现象得到缓和。

(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它表明了劳动力市场中每个岗位需求所对应的求职人数。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大于1,说明人才供不应求;如果求人倍率数字小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求人倍率数字越大,越是容易找工作。)

年度趋势二二线城市美容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大

2012年1月,多数城市的招聘处于复苏阶段,而美容市场繁荣的一线城市仍然成为多数从业者的首选。进入2月,除了一线城市以外,苏、杭两地的美容人才需求量增长比较突出。到了3月,多数热门城市的人才需求出现幅度不一的下降,二线城市西安和南京两地的美容人才需求量增长比较突出。

4月份,二线城市武汉、苏州的美容市场人才需求出现近30%的增长,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才需求均再次出现幅度不一的下降。进入5月,西安、南京出现近25%的增长,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人才需求依然出现幅度不一的下降。到了6月,广州、北京均下降20%。7月,成都、苏州等二线城市的美容企业发布职位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8月,二线城市长沙等地的美容企业发布职位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9月,各热门城市网上发布职位数与8月相比总体出现下滑趋势,一线城市广州、上海、深圳均出现20%以上的下降幅度,但郑州、东莞、济南等二线城市发布的职位数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较之下,10月的各大热门城市网上发布职位数出现小幅升温,除北京、成都、长沙三地出现下滑趋势外,其中二线城市武汉凭借86.27%的高环比增幅跻身前十。临近年底,二线城市除成都、西安、长沙三地不同幅度增长外,南京还出现了153.33%的环比增幅。12月,热门城市发布职位数趋于平稳,各个城市增幅都较小。

纵观全年各个月份的热门城市职位发布数,虽然广州、上海、深圳、北京四大一线城市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也能清晰地看到,二线城市在2012年人才需求增强。二线城市的美容企业和美容院越来越多,美容人才正顺势转向二线城市发展,二线城市正在向人们传递其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信号。

年度趋势三终端美容院人才流动性大、高端人才需求增加

根据调研中心收集整理的数据,与终端美容院相关的职位如美容师、美容院店长、美容顾问、美容导师、销售代表等基层人才仍是美容职场上流动性较大的职位,也依然是去年全年稀缺的人才。

2012年1月,热门职位的投递数呈现复苏态势。美导、美容师、店长等热门职位的投递数明显上升。职位的邀约数据显示,年后终端美容机构的需求突显,企业和美容院对于店长、顾问、美容师等人才的需求量上升,而美容公司对于美导的需求仍然排在首位。2月和3月,热门职位的投递数呈现爆发态势,尤其是美导、美容师以及销售代表等职位。4月,从具体职位类型来看,美容导师、美容师仍然高居热门职位前两位,尤其是有经验的美导、美容师,更是美容职场上的香饽饽。6月,人才的职位投递热情与5月相比,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如美容顾问、美容院店长、品牌经理的投递数均提升了25%左右。到了下半年,美导、美容师、美容顾问等基层职位的人才依然稀缺,这些基层岗位一直是终端美容院、美容企业的招聘重点,2012年也没有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除了基层职位人才依然和往年一样稀缺,企业对销售经理、培训讲师、品牌经理和区域经理等高端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以第三季度的数据为例,通过求人倍率可以看出,第三季度的销售代表、销售经理、市场总监、区域经理、品牌经理这五个职位的人才倍率分别为0.76、0.47、0.40、0.56、0.90,人才倍率都小于1,就是说这几个职位供不应求,想要寻找这类工作岗位的人才找到此类工作的困难度加大。如品牌经理在第三季度的人才倍率为0.90,即有90家企业发出了关于销售代表的岗位,却有100个求职者投递这个岗位。人才倍率小于1,说明职位供不应求,越不好找工作。

金融市场部述职报告 篇9

金融市场部述职报告

尊敬的领导:

承蒙领导信任,很荣幸能够加入到xxx金融设备有限公司这个欣欣向荣的大家庭!能够跟随公司,跟随智总来做一番事业。能够和xxx这么多优秀的员工共同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自7月6日来到公司至今已经两月有余了,期间在车间学习了两个星期。荣部长、罗部长给予了很多的指导,车间的同事也给详尽的解说了各个产品的性能、特点和主要的功能模块。详尽的了解了个产品的构造和组装生产,并试着组装了一些产品部件。通过这个过程,对于各产品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

之后智总、周总、齐公又进行了系统的讲解,通过讲解对产品知识基本做到了熟悉。知道其用途、知道其按装应用在哪里、明了我们产品的优势、竞争性产品的特点。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基本上是对公司制度、政策、文化的了解熟悉。主要是了解公司的市场政策、发展历程。这个过程当中,市场、售后各环节开始接触、熟悉。

在进入第二个月开始接手市场部的全面工作。开始了解销售各个环节和售后具体工作,并把重点放在对市场管理、客户管理和后期政策规划上,着手或准备着手解决市场部的一些相关问题。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市场和客户情况,随同xxxx走访了xxxx公司、xxxx公司、xxxx公司。随同xxx走访了xxxx科技公司、xxxx公司、xxx设施公司。与大多数客户作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客户想法、需求和建议,并基本解决了一些欠款问题,和客户达成深化合作的意向。

与市场、售后及内勤所有人员对于工作进行了深入沟通,就市场、售后和内勤工作各个环节深层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了解。有如下不成熟的看法,请智总参考:

1公司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生产、研发能力的积累,行业影响力的积累,生产工艺的积累,骨干型科研、生产、销售等人才的积累,这是我们的优势。

2当我们初入市场或未达规模化阶段,我们倾全力去发展市场,我们可以缺乏战略规划,集约性的生产管理,系统、模式性运营管理。

但到今天这个历史阶段和规模阶段,我们就必须强调战略性的发展规划,制度流程化的运营管理,战略性、集约性的研发、生产管理和模式化的市场运营管理了。

3我们需要着手解决的几件事情

(1)生产质量与我们xxx大公司的品牌、历史、规模要相符,这是我们的基础。

(2)相应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及投产新产品的能力和步伐,这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基础。

(3)售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4)管理制度化、流程化、责任化、高效化。

(5)市场运营模式化,并强调渠道创新和高效化。

(6)公平、公正、激励、高效的薪资体系的建立。这是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

(7)更有竞争力的市场政策的建立。

针对于上述拙见,已经提交一份框架性的、着力解决现阶段人员积极性的政策供智总参考,期望能够解决现阶段最急迫的问题,使得业务人员面貌一新从而有积极性去配合公司解决各方面的一些问题。

这个阶段做的主要事情还有:

(1)考虑网站的规划,主要是把在线洽谈模块的纳入,强化网络的营销力量和宣传作用。

(2)管理软件的应用或是纸质管理工具的制定,强化管理的规范化。

(3)说明书的标准化和质量

(5)明年政策的考虑以供智总决策参考。

上述为入司两月的主要工作,当然也有很多的考虑欠周,这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智总都在指导进行,所以才能够有成长,感谢智总!同时也感谢周总、齐公和所有员工!

金融市场部述职报告

一、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xx年本人工作内容比较分散,在投行部、票据部、资产管理部、风控中台都做了一些业务。主要的业务指标完成情况是:在投行部配置了一些高收益的上市公司质押式回购、定增项目共计13.33亿。票据直贴业务6845万元、资产管理业务10亿。

二、日常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2、票据业务:20xx年做的票据业务主要还是一些直贴业务,共计6845万元,转贴现业务主要辅助做一些基础工作。另外,对未开展票据的分行客户经理进行了票据业务培训讲课;

5、同业授信业务:由于投行业务涉及到交易对手的授信准入。申请了3户客户的授信工作,主要有:中原信托、华鑫信托、江信基金;

6、合规专员兼职:xx年完成了法律合规部要求合规专员的相关职责:包括自查相关业务、部门规章制度的整理上传、季度合规报告的撰写。

三、员工培训和成长

培训情况:

1、授信业务培训学习:xx年行内进行了授信业务案例学习,均有参加,通过行内领导这一系列的案例学习,学习到了很多前辈的经验、很多平时未意识到的风险点,更加坚定了金融业务风险永远是第一位;

2、部门培训学习:20xx年11月份部门组织集中培训,主要课题有有企业文化、投行案例的分享、宏观经济分析、可转债可交换债的学习、分级基金、融资租赁、券商固定收益凭证、债券交易基础知识等。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了二级部门之间的业务经验,以及更加全面认识了各个部门的业务情况。

成长:

2、风险意识进一步提高: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当中,市场同业业务的风险也有所暴露。资本市场在牛熊切换中,也切身体会整个过程中的市场业务偏好,以及风险成本。这也给了本人更深刻的风险感受。

3、提高对细节问题的注意力:在xx工作当中认识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在风险暴露的时候可能是很重要的。学习了、积累了一些经验。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的期末总结报告下一篇:土方外运合同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