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贫困户脱贫方案(精选12篇)
一、帮扶对象:
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困难家庭
二、帮扶地点:
分别在平康村、先锋村、青春村、大云村、战旗村。
三、帮扶项目:
以种植业为主。
四、帮扶组织领导:
唐昌镇片区农技站负责技术指导,计生办、民政办协助实施帮扶。
五、帮扶主要措施:
1、在生产、生活、生育服务中实行政策倾斜、科技服务;
2、优先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3、免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
4、免费提供生育保健等计划生育健康服务;
5、免费赠送技术资料、农用物资;
6、免费提供各种市场信息;
7、帮助争取小额农贷;
8、与民政部门加强联系,力争改善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解决子女入学困难问题。
六、帮扶规划: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条岭村贫困户王建平家,共有六亩耕地,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水稻,一年的收入仅几千块钱,入不敷出。王建平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父亲去年因病去世,母亲长年患病,妻子患有智障,家人治病不仅花光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一笔债。儿子在前年考上大学,一年的学杂费、生活费近两万元,给原本就困难的家庭增加了更重的负担。
该村村主任董新茂,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之前长年在外做蔬菜销售生意,积累了蔬菜销售渠道和创业资金,2013年回乡创业,从事白莲、长豆、笋类等蔬菜种植。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他组建了铭顺果蔬专业合作社,投入16万元建起了100吨的冷藏库,获得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补助10.5万元,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了两台果蔬烘干机。合作社主要为周边的果蔬种植户提供农资资助、技术指导、协议保护价收购等服务,较好地保障了种植户的收益。合作社对有劳动力的3户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王建平是其中之一。
针对王建平家实际困难,结合个人意愿,合作社推荐其种植白莲、笋类及养鱼等。合作社按照协议提供农机使用和种子、有机肥等农资赊购服务,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并以市场最最高价收购农产品。在合作社帮扶下,王建平通过种养产业获得可观收益。
四亩地种白莲。王建平保留两亩种植水稻作为口粮,其余四亩都种了白莲。白莲不需要打农药,种植成本低且便于管理,有足够的时间照料家庭。新鲜的白莲每斤5-6元,烘干后每斤40元,可储时间达一年以上,一亩的产量为150斤。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是直接新鲜出售还是烘干后再卖。白莲一年收益稳定在4000元/亩以上,四亩地一年收入达1.6万元。
荷池里养鱼。白莲种植期只有三个多月,为了充分利用农田,合作社聘请农业专家指导农户在莲池里养鱼,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莲池里微生物丰富,为鱼类生长提供食料;白莲采摘后荷叶也成了鱼的美食。鱼的排泄物又为白莲生长提供了养料。由于不吃饲料,鱼肉鲜美,每斤能卖到13元,比吃饲料的鱼价钱高一倍,且供不应求。养鱼一亩净收入在2000元以上,四亩年收入8000元。荷花池里养鱼,既利用了闲置的农田,又通过循环环保农业生产,减少了成本投入,提高了产品品质,一举多得。
四亩山地种毛竹。王建平家有四亩毛竹地,之前因市场行情波动大,刨去人工费基本赚不到钱,所以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管理。有了合作社的协议订单,毛竹山成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毛竹可以按冬笋和春笋采摘,一亩地产冬笋150斤,通过冷库能保鲜45天,每斤可卖到4-5元。每亩林地产春笋笋干35斤,每斤30-40元。以前当地一直是人工晒干,遇到阴雨天气,笋就长毛变黑,品质下降。合作社采用机械烘干,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且品质更佳。笋的生长分大小年,两年采摘一次,四亩地平均年收入达6000元。
打零工收入。合作社忙时还雇王建平一家打零工,王建平自己主要承担笋干装袋、蔬菜搬运等,工钱每天120元,一年至少20天。他妻子做一些春笋烘干翻片等相对轻松工作,每天80元,一年至少30天。一年下来,在合作社打零工收入至少4800元。
目前,王建平一家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年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达到了初步脱贫的目标。从铭顺果蔬专业合作社对王建平的扶贫帮困效果看,农民合作社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和产业发展中有四大优势:
服务保障到位。合作社了解当地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能有效提供一对一帮扶服务。在农机具免费使用、农资赊购等方面解决农户资金压力;提供技术指导,科学种养殖,提高了单产效益;以“合作社+农户”订单协议,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经营科学规范。合作社带动农户,进行科学规范标准化种养殖,并借助外部智力,加强专业指导,引导农民探索开展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
价格优势明显。合作社通过减少中间交易环节,直接与市场对接,通过产供销一体,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规模化、规范化、诚信经营,发挥合作社品牌效应,解决一家一户信誉度低、谈判优势弱等问题,使产品价格更有优势。
风险防范有力。合作社市场信息渠道广,能有效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及时预测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种养规模,将亏损风险降到最低。通过保鲜、烘干等专业化设备,延长产品储存周期,有效错开市场价格低谷,保证农户利益最大化。
一、主要目标
从2016—2020年,通过全区48所技工院校与54个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的方式,动员组织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帮助他们实现技能型就业,促进家庭稳定增收,同时为产业转型升级输送一批青年技能人才。
二、实施对象
全区54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参加培训当年12月31日前15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婚,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含退学、辍学等,以下简称“两后生”)。
三、实施内容
根据“两后生”的培训意愿、劳动能力和岗位需求,分类实施下列职业培训: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一学年(10个月),熟练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
为期2个月以内,强化实际操作培训,提高初次就业能力。
(三)创业培训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创业实训等培训,提高创业能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
“两后生”直接参加,或参加上述培训后继续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学历教育。
四、实施步骤
(一)明确责任
各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人民政府签订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责任书,明确双方责任。在责任书的框架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由有关各方签订具体的培训协议。
(二)调查摸底
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每年定期组织对本县“两后生”培训就业创业意愿进行调查摸底,将需要参加职业培训专项计划的“两后生”人员详细名册,提供给技工院校,同时报送自治区、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
(三)组织招生
根据“两后生”人员名册,技工院校与结对帮扶县联合进校、进村、进户,集中开展春季、秋季招生工作。
(四)实施培训
由技工院校或委托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年度招生计划,分类、分专业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五)推荐就业
对培训合格的学员,实施培训的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培训机构负责推荐就业,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予以积极配合。
(六)补贴申请
实施培训单位和学员按规定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扶贫等部门申请相应的经费和补贴。
(七)工作考核
对各贫困县及技工院校“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进行考核。
五、政策措施
(一)中期就业技能培训
1.开展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当年招生计划开设的全部职业(工种),自动取得在全区范围内就业技能培训定点培训资格。
2.培训实行全日制、寄宿制,培训时间为一学年,按10个月计。原则上单独编班,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编班。培训开班分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原则上春季学期开班安排在2-4月,秋季学期开班安排在8-10月。
3.学员培训期间的基本生活费(以下简称“生活费”)、学费、住宿费和实习材料费等实行全免,由自治区财政按1.2万元/人/学年给予补贴。其中,学费、住宿费、实习材料费、卧具费、实训工装费、体检费、医疗保险等培训费用补贴标准为6500元/人/学年,从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资金中列支;生活费补贴标准为5500元/人/学年,由各县从自治区切块下达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中统筹安排。
4.培训结束后,技工院校推荐学员实现就业或创业,就业率和创业率达到规定比率的,给予相关技工院校就业创业服务奖励(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二)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六、补贴资金管理
参加中期就业技能培训的培训费和生活费补贴资金来源、申请、拨付和核算按下列办法执行:
(一)补贴资金来源
各级财政安排的就业专项资金和自治区切块下达各县的扶贫专项资金等资金。
(二)补贴资金申请
补贴资金由技工院校统一申请,其中,培训费补贴按属地原则,向技工院校所在地设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生活费补贴根据生源情况,分别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扶贫和财政部门申请。
(三)补贴资金拨付和核算
培训费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拨付给技工院校。生活费补贴先拨付给技工院校,再由技工院校转拨付给学员。
各技工院校在培训学员入学后1个月内将学员信息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信息管理系统中学员人数及指纹数据,由技工院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并提出申请。经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预拨培训费用补贴总额的60%。
1.培训费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按实际参加培训学员人数及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对承接培训任务的技工院校给予补贴。学员完成一学年培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100%给予补贴;学员完成1个学期培训,没有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按60%给予补贴;学员未完成1个学期培训的,不给予补贴。培训结束后,据实核算补贴应拨费用,预拨费用大于应拨费用的部分,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率低于60%的技工院校,不给予补贴,预拨费用全部退回财政部门或转为下年培训费用预拨。
nlc202309081720
2.生活补贴费由技工院校代为申请,县级扶贫、财政部门按学期分两次拨付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申请审批流程如下:
新学员开学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所在地提供学员名单给县级扶贫部门审核补助资格→开班1个月后,技工院校按学员户籍向县级扶贫部门提出补助申请,附上经县级扶贫部门审核符合补助条件的学员名单列表(含申请第二学期补助的学员)及技工院校出具的学员在校培训证明→县级扶贫部门审核→县级扶贫部门按学员户籍地在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示,同时在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公示(公示期为7天)→报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县级财政部门在审批后15个工作日内把补助资金划拨到学员就读的技工院校,由技工院校按月通过校园卡发给学员。
学员中途退学的,本学期未发完的生活费,由技工院校一次性退回县级财政部门。
参加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按我区现行有关政策执行。
七、工作要求
(一)精准识别
利用扶贫大数据平台,比对相关部门业务数据,充分发挥各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对“两后生”开展到村、到户、到人的培训需求调查,确保人员名册准确。
(二)精准宣传
一要内容精准。每一个贫困村都要张贴宣传海报,详细告知贫困户有关政策精神、补助标准和办事流程。二要对象精准。要对照人员名册,对贫困户“两后生”及家长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三要责任精准。各县要积极配合有关技工院校开展定期招生宣传,各贫困县乡(镇)、街道要成立宣讲团,开展不定期宣讲,各贫困村“第一书记”要经常带领驻村工作队走家串户宣传政策,了解实情。
(三)精准协作
结对帮扶的技工院校要确定若干所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定点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协作单位,在本单位难以满足学员的专业需求或其他条件时,及时推荐到协作单位开展培训工作。54个贫困县以外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参加专项职业培训的,参照本方案实施,相关技工院校应积极予以配合。
(四)精准担责
各县负责准确提供本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名册及相关信息,配合技工学校做好学员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员安心接受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各技工院校负责按结对帮扶县提供的“两后生”名册开展招生工作,组织实施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并保证培训质量,做好学员在校期间安全工作,积极推荐学员就业创业,要指定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帮扶工作,组建专门工作队伍,落实结对帮扶工作专项经费。各设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督促指导,组织实施各县职业培训专项计划考核工作。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负责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协调推进职业培训专项计划实施工作。技工院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为技工院校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精准实施
各技工院校要根据帮扶县“两后生”的培训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分解和实施进度要及时上墙,实行挂图作战。各技工院校每月10日前,要将上个月开展宣传发动、学员报名、实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等情况,报自治区、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对措施不力、进度缓慢的地方、部门和技工院校,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公共服务专责小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王宝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党员。他总想在人生的路上,活出一个辉煌。可是命运多舛,事与愿违,他生活的道路并不是笔直平坦的。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结婚以后,儿女们一个个的出世,他成了2个孩子的父亲,儿女们一天天的成长,生活的压力一天天的加大,家庭状况越来越差。
石书记了解后首先对其在思想上帮扶,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通过开展谈心教育和激发他振奋精神,通过致富大户的先进典型事迹,激励他自强、自立,使其看到出路和希望。然后在项目上进行帮扶,石书记提供项目信息帮助,让他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创业的投资小、见效快有发展前途和空间的项目,帮助他自主创业。最后在资金和技术上帮扶,给他提供钢筋、红砖、建起了日光温室大棚,并为其提供了技术和菜苗栽培的相关管理技术。
王宝树看着日光温室里的蔬菜,拿着手里的技术读本,很激动的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我一定不会辜负党对我帮助,我一定会过富起来的!”从此,王宝树开始专研蔬菜种植、栽培技术,家里的生活质量也慢慢的提高了,每年的收入达5万多元,真正的摆脱了贫困的帽子。但是王宝树过上了好生活并没有安于现状,他看见同村的村民生活也
根据我县“精准扶贫,同步小康”的战略部署和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教体局关于教育扶贫的工作部署,为促进此项工作真正得到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精心研究,特制定对我校辖区内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各级部门和领导的要求,瞄准贫困户,以保证每个贫困学生都能入学接受教育,享受国家教育惠民政策为目标,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参与结对帮扶的积极性,积极配合各部门的人力、物资、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对贫困户实行有效的帮扶,使贫困户尽快脱贫。
二、帮扶原则
1、以“不让一个学生应贫困而失学”为首要原则。
2、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激活脱贫信心,增强实干动力。
3、严格按各级政府部门的指示和要求行事,定点定位定时定户,精准到位。
三、帮扶对象
帮扶对象应在农村贫困贫困群众中选定,具体帮扶对象在村民或村民代表认可的基础上,与村“两委”共同确定。
四、帮扶任务、目标
1、任务:学校领导各包一户,党员教师包两户。
2、目标:通过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结对帮扶,促进教育脱贫工作,并帮扶贫困户基本脱贫。
五、帮扶措施
我校党员干部要对帮扶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教育扶贫和其他的各项扶贫政策真正入户,落到实处。
1、对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贫困户,重在思想引导。要采取正面引导、典型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尽快脱贫致富。
2、对“因老、因残、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重在补助。一是完善建档立卡档案,对贫困户子女上学,两免一补营养餐等教育惠民政策保证落实到位;二是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坚持以党组织和政府的名义上门进行走访慰问,宣传政策。
3、对缺技术、缺资金、缺信息等原因导致的贫困户,重生产扶持。我校包抓人员将密切配合各级部门对贫困户做好技能培训、就业扶持、信息服务,确保增产增收,加快脱贫步伐。
六、责任机制
建立督查考核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督查,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七、领导小组 组 长:李志荣 副组长:李福能 高大刚
成 员:全体党员教师及中层以上领导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全校开展对贫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扶助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2、诚实谦逊,好学上进
3、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三、扶助方式
1、由全体学校干部与贫困生结对帮扶,每人扶助一名贫困生;
2、具体活动由学校组织进行,学校教师自愿扶助,扶助名单学校统一安排;
3、扶助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
四、扶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
我校贫困学生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
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贫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鉴于贫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贫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扶助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扶助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五、扶助要求
1、扶助工作自愿进行。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由年级各班联合推荐贫困生名单,对照帮扶条件认真审核无误后,上报学校;
3、扶助工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4、对帮扶人员的要求: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在学习上,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5、教师对结对帮扶学生要进行跟踪帮扶,并做好记录,做到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
6、学校在学年末要对帮困教师进行考核,并对工作先进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XX小学
2011年3月1日
保星小学贫困生帮扶措施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全校开展对贫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现拟定如下帮扶措施:
一是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亲自挂帅,德育主任、各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各年级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是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班主任各责任人,必须做到每个贫困生都要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并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献爱心,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其次组织老师、同学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社会和父母关爱。三是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学校通过联系社会人士为贫困同学献爱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为
贫困生争取各种奖学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奖学金等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四是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德育处要对班开展扶贫帮困的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并报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扶贫帮困活动领导小组将定期对扶贫帮困活动进行检查考核,对活动开展好的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保星小学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一四”战略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依据学校教务处《关于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帮扶的通知》(湘一师教通〔20xx〕101号),制定本方案。
二、帮扶对象与帮扶人员
帮扶对象:每学期补考后有一门及以上课程学习困难的学生。
帮扶人员:相关课程教师、辅导员、班导师、教师党员作为帮扶教师。有较好学习基础、能承担公共课或专业课帮扶的同级或高年级学生、学生党员作为朋辈帮扶。
三、帮扶策略
1.学院成立专门的学习帮扶领导小组,负责学院全面的学习帮扶工作。具体帮扶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立勇满君丰
副组长:何向阳陈奕
成员:岳珂娟张燕丽黄悦王玉辉曾玢石
2.依据专业差别,分别为帮扶对象指定帮扶教师和朋辈帮扶,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帮扶辅导。优先安排院领导、中共党员作为帮扶人员,了解被帮扶对象的学习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帮扶。具体帮扶对象安排表见附录。
3.对教师帮扶过程进行定期检查。每学期期初、期中和期末分别对教师帮扶情况和相关记录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帮扶效果好的教师进行表扬和奖励,并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对于帮扶效果差的老师提出批评。
4.帮扶人需要从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帮扶,采取多帮助、多鼓励方式,并做好帮扶工作记录。
5.系统安排学生辅导答疑时间。要求各教学系制定学生学习辅导时间值班表,每个任课教师至少在每个星期需要值班半天,为学生学习提供辅导答疑服务。
陈岭小学帮扶方案
根据宿州市教体局《关于在全市教体系统开展“万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埇桥区教育扶贫“三级包保”责任实施办法》,开展“万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陈岭小学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帮扶对象
以本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为重点,同时对本校非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家庭学生进行帮扶。
二、结对帮扶任务
(一)思想上引导,扶贫先扶志。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纠正不良行为,注重对帮扶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结对帮扶教师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做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学业上辅导,扶贫必扶智。要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业状况,指导家长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经常了解学习情况,提供面对面辅导,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对学习的信心乐趣,全身心投入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在学业成绩上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
(三)心理上疏导。教师要经常与结对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加强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尊重贫困学生的个人情感,注意保护贫困学生自尊心和个人隐私,帮助其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树立信心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消除贫困阴影,促进帮扶学生心智情感健康发展。
(四)生活上指导。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五)精神上启迪。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培养之恩,感恩社会的扶助之恩,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之恩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其内生感恩之心,外化知恩之举,通过认真学习,努力成才,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真实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老师,报社会,回报国家。
三、结对帮扶方式
“万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是对埇桥区教体系统“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和埇桥区“教育扶贫三级包保”责任的进一步深化,我校依照“属地为主,属校为辅”原则,结合三级包保在同学段师生之间开展,互助关系原则上要求在本校师生间建立,校际学段之间不交叉。构建教师与贫困家庭学生之间“一对一” 互助模式,保证教师与贫困学生实现双向全覆盖。
四、活动时间
(一)动员部署阶段。时间:9 月 10 日前。
主要任务:制定帮扶方案,调查了解贫困学生基本情况,确定帮扶对象,进行造册登记。
(二)实施落实阶段。时间:9 月 10 日至 11 月中旬。
主要任务:
1.建立资助关系,筛选受助学生与教师确定帮助关系,并建立完整档案,制定帮扶计划。
2.全体参与对结的教师对贫困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帮扶,做好记录。
3.每个月教师写出个人帮扶小结。
4.资料整理、分类、存档。
2018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
就业帮扶工作方案
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和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创新扶贫方式,充分开发贫困家庭大学生人才资源,促进高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稳定就业,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精准帮扶
乐业合肥
二、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4月下旬,市人社局组织编印完成2018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宣传折页。5月上旬,市扶贫办形成2018合肥地区户籍应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名册。5月下旬开始,全市人社部门在教育部门配合下组成工作队,集中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深入到全市各乡镇村居,入户走访调查,点对点、面对面核实确认,形成涵盖合肥地区2018届全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就业情况、就业需求等方面详细基础信息的帮扶工作信息库。
(二)组织开展“三个百场”活动。
一是人社局长进校园,开展百场对接。分批次组织开展100场次市、县(市)区、开发区人社局长进校园专项对接活动,了解情况、现场互动,向高校毕业生重点是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岗位介绍、招聘信息、政策解读等服务,引导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二是线上线下,开展百场招聘。市人社局牵头组织百场招聘会,邀请在肥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万余就业岗位。同时,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组织合肥市人力资源协会会员企业、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企业等50家知名招聘网站,集中开展“精准帮扶 乐业合肥”—2018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三是讲座交流,开展百场指导。组织由知名职业指导专家、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合肥市“启明星”就业指导团分批次赴省内高校,开展50场校园就业指导活动,向毕业生重点是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开展个性化就业辅导与咨询。组织合肥人力资源协会会员单位(合肥市重点人力资源企业)职业经理人、资深HR、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同志赴我市大中专院校开展50场的“乐业合肥”主题沙龙活动,帮助大学毕业生构建合理的职业规划、薪酬规划,增强人际交流能力。
(三)扎实开展“一对一”帮扶对接。
组织全市人社部门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对接活动,帮助解决就业创业实际困难,增强帮扶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优选部分合肥市人力资源协会会员单位(合肥市重点人力资源企业)组织开展定向招收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的“双选会”,积极开展校企对接合作,帮助大学生重点是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开发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实施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优先招募贫困家庭优秀大学毕业生参与到“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行动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稳定提供1417个高校毕业生基层特定岗位,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开发 1.08万个公益性岗位,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对灵活就业的我市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给予每月800元/人的灵活就业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1年。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办法,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开发1800个就业见习岗位,见习期间毕业生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1800元,其中财政按照每人每月900元的标准给予见习补贴。
(五)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
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6个月以上的我市企业,按其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实际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费给予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部分),最长不超过3年;对新吸纳10个以上的我市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签订劳务协议的,分别给予300元/人.月的岗位补贴和10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
(六)引导参与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予以免费,财政按规定给予培训单位补贴。贫困家庭大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新录用员工培训,按规定给予800元培训补贴。通过发放电子创业劵,为每名大学生至少进行1次在线创业意识培训,为每名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进行1次创业能力测评。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针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群体,以创业活动不同阶段、不同业态的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阶梯式创业培训。
(七)为求职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4月上旬,完成对2018届高校贫困家庭毕业生发放每人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对参加我市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含卫生、教育系统)公开招考的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免收各类费用。全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机构开设“绿色通道”,优先为来肥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报到、档案托管、户籍代理、组织关系挂靠等“一站式”服务。在全市优选部分创业孵化器、创业特区、众创空间等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项目遴选、创业孵化,帮助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进行创业。
集中开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排帮扶专项行动方案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安排,要求集中开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排帮扶专项行动,现就开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集中摸排和就业帮扶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利用1个月时间,深入各乡镇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集中摸排,并根据摸排情况,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登记跟踪管理、分类精准帮扶,通过就业岗位推介、省内对口帮扶、东西协作帮扶、组织专场招聘、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就业。
二、重点任务
(一)切实摸清底数。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督促本单位联户干部对所联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逐人核实其真实就业状况,摸清未就业毕业生底数,掌握其就业意愿,为开展精准帮扶打好基础。集中摸排工作须在9月30日前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摸排表》(见附件)由单位统一收集报送县人社局607室。
(二)落实“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要加大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力度,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由联户干部负责联系,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计划,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跟踪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需要岗位信息的开展职业介绍,对需要求职技巧的提供职业指导,对需要提升技能的提供职业培训,对需要增加经验的提供见习机会,对有志创业的提供创业服务。要向未就业毕业生发放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就业创业政策和服务清单,告知政策服务享受渠道和信息查询路径,使政策服务落地见效。
(三)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联户干部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大力宣传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倡“先就业、后择业”。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积极发掘宣传扎根基层自主创业、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和通过新业态灵活就业的先进典型,努力扭转部分毕业生和家长“非机关事业和国企单位就业即未就业”的错误认识。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集中摸排和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是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及联户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我县联户干部力量,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明确这次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靠实工作责任,切实摸清未就业毕业生底数,跟踪服务、直至就业。要聚焦未就业毕业生所思所急所忧所盼,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障碍,千方百计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对省、市回访发现本次摸底中有漏统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将追究联户干部及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为了切实建档立卡户学生的帮扶力度资助力度,推进贫困家庭稳步脱贫,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中央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为该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其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帮扶对象
本校就读的建档立卡户
三、帮扶人员
校长牵头,形成党员教师、班主任、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行政领 导、年级组长、科任教师协助帮扶的机制,由学校脱贫办公室确定具体帮扶人员和帮扶对象。
四、帮扶内容:
1、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微信群、QQ群、电子显示屏和资料发放等形式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段政府教育惠民政策和资助政策,把各种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到位。
2、做好学校教育工作,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每位教师和自己所帮扶的贫困家庭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畅通的联系方式,要走访调查并详细记录该贫困户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拿出帮扶措施,进行有效的跟踪帮扶,且注意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3、开展“六关爱“精准帮扶活动(辅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健康、疏导学生心理、确保学生安全、培养学生能力)。
4、做好精准资助工作,保证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精准到贫困户。5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从物质上对贫困家庭及其学生进行帮扶。
五、帮扶原则
1、要注重“教育”二字,深刻认识“教育”扶贫的广泛意义,以教育贫困家庭及其子女立德树人、奋发图强、技术脱贫为目标,追求长远价值。
2、必须及时了解所帮扶对象的家庭状况,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及致贫原因等基本情况。
3、要找准所帮扶对象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
4、要详实了解自己所帮扶对象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帮扶工作,提高帮扶的实效性。
5、要经常性找帮扶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做好帮扶对象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以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行学习和生活,做到“责任清”。
6、定期对所帮扶对象进行家访,并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形成老师帮、家长促的家校共育氛围。
7、每个帮扶教师要建立详实的帮扶档案,认真分析帮扶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对象在思想认识上有提高,学习成绩上有进步,不因贫困、学困而失学。
六、帮扶措施
1、家访活动。每名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了解所帮扶对象的家庭状况,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学生在家表现等状况。
2、谈心活动。每名帮扶教师每季度至少与帮扶的对象谈心一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想法,帮助他们坚强学习和生活。
3、六关爱活动。学校每月期不定时开展六关爱活动各一次,让建档立卡户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和生活自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我们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阳光普照的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在贫困对象识别工作中有“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我们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因户施策。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产业发展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收入单一又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劳动力,通过安排乡村公岗助力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保障;对那些因病致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的是,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村委会和村小组要发挥积极作用,熟悉掌握本村各种情况,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帮扶贫困户脱贫方案】推荐阅读:
贫困村帮扶工作方案12-11
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方案07-17
贫困户帮扶人工作总结05-31
教师对贫困户帮扶总结06-30
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计划11-20
帮扶贫困学生典型材料10-01
贫困村帮扶事迹10-30
政府贫困帮扶工作总结06-13
贫困学生帮扶倡议书06-20
帮扶贫困生活动总结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