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级军医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比较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不同年级军医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比较(精选2篇)

不同年级军医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比较 篇1

不同年级军医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年级军医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方法:通过 SCL-90和STAI的测查,比较某军医大学一、二、三年级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三个年级学员SCL-90分值有差异(P<0.05),年级越高,SCL-90分值越低.结论:高年级学员心理水平高于低年级学员.

作 者:鲁娟 卢良庆 李健 LU Juan LU Liang-qing LI Jian  作者单位:鲁娟,卢良庆,LU Juan,LU Liang-qing(第二军医大学)

李健,LI Jian(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33)

刊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44 关键词:军医大学生   年级   心理水平  比较  

不同年级军医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比较 篇2

摘要躯体化是指心理问题以躯体反应或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不适应症状。它是长期的心理压力下而产生的一种躯体非病理化的生理功能紊乱现象。躯体化与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存在着密切的相关,长期存在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不同的躯体化水平在体质上是否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对于躯体化障碍的筛选及利用体育活动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有着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躯体化大学生体质差异

躯体化(somatization)是指心理问题以躯体的形式反应或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长期的内心冲突伴随,导致血压升高甚至高血压病,压抑的情绪表现为咽喉部堵塞感等。心理问题的躯体化是心身疾病赖以发生的机制之一,也是心理(情绪)反应得以影响躯体疾病病程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精神分析学说认为潜意识的过程中形成躯体化,是一个人用躯体的形式表现出自我内心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个体的一种自我摆脱心理矛盾的自我保护行为。但是这种保护行为如果长期存在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通常躯体化常常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焦虑和抑郁密切相关。这种躯体化症状如果存在时间过长,则可以导致疾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躯体在长期的心理压力的影响下而表现出非病理的变化从而影响体质健康,那么,寻找出不同躯体化程度大学生的体质差异对于我们今后的利用体质对存在躯体化症状的大学生进行筛选和心理健康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普通本科在校大学生36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7人,女生233人,理科学生134人,文科学生216人,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测试采集数据进行研究。

(二)采取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心理健康量表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包括12个维度,分别是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性心理、偏执、强迫、依赖、冲动和精神病倾向,每个维度的得分越低,表明心理状况越好。

2.人体测量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体质测试,测试内容包括:(1)身体形态测评:身高、体重;(2)身体机能测评:肺活量、台阶实验;(3)身体素质测评:握力、立定跳远;(4)派生指标:BMI指数:BMI指数=体重/身高2,单位是kg/m2;(5)肺活量指数:肺活量/体重,单位是ml/kg。

二、结果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同测试项目在躯体化水平分组下的组间差异比较,使用各组均值的方差分析得出,身高体重分数在躯体化分组存在组间差异,利用多重比较寻找出不同的组间差异存在于躯体化的低躯体化和中躯体化的组间(P<0.05)。说明身高体重分数在躯体化分组的低分组和中分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图1不同躯体化水平大学生体质均值图

进行肺活量在不同的躯体化水平大学生组间进行均值比较,从图1中看出低躯体化水平的大学生的肺活量比中等躯体和高躯体化水平的大学生都要高。肺活量体重指数是人体测量复合指标之一,为重要的人体呼吸机能指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普通高校大学生在身高体重得分上低躯体化组与中躯体化组、高躯体化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2.肺活量的数值从低躯体化组到高躯体化组呈现下降趋势。肺活量体重指数也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二)建议

身体疾病可引起心理的反应,心理的疾病也可以引起身体的反应,二者是相互影响的。那么有一些躯体症状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它们主要由心理情绪问题引起,或者说心理情绪问题用躯体症状来表达,这就是所谓躯体化的问题。躯体化是在本世纪Stekel提出的,是用来解释由于神经症状引起的躯体性失调的一种假设。后来的Katon认为躯体化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造成的。Kleinman研究躯体化是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综合的一种变化过程,是用躯体症状来反映的人的心理问题。也就是用躯体来表达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

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大学生的压力增加,心理问题突现,一些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压力之下,其大脑在长期的压力下由于神经紧张引起了大脑皮质内抑制弱化,以致皮质下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植物神经紊乱和生化改变,使躯体各个系统功能不协调,因而产生一些心理疾病的躯体化表现出。高校大学生学校教育中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中。学校的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心理认知具有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引入体育活动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干预。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科学研究项目(11JK0440);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SGH0902203);渭南师范学院2012年教改项目(JG201130)。

参考文献:

[1] 李昌俊,郑涌,刘新丰等.躯体化症状如何产生?——躯体化的认知理论述评[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8):507-509.

[2] 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

[3] 何伋,陆英智,成义仁等.神经精神病学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09.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去向的研究下一篇:驻村日记驻村工作优秀民情日记扶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