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共10篇)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1

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即由保护“小环境”扩大到“大环境”;近几年来,涌现了一批综合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先进典型,为当前综合整治农业农村环境污染作出了示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存在问题

1.农村污染超过城市工业污染。据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市工业污染排放量为7527万吨,废水处理率为82.7%,农村仅畜禽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项就达到9425万吨,且基本上未作处理直接排放。这些废水和污水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农业环境。

2.工业“三废”污染仍较严重。据原**县环保局监测结果,1999年排放工业废水276.94万吨、废渣4.49万吨、废气147048万立方米,废水中化学耗氧量1694.34吨,比1989年分别增加了1.15倍、64.6倍、35.0%和76.6%,近两年来原**县范围内工业“三废”排放量仍呈增加的趋势。工业“三废”的排放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农村环境和农业环境。

3.粪便污染日趋加剧。随着养殖业发展,粪便对环境污染问题也趋严重。**市常年生猪饲养量都在400万头左右,役食两用牛8万多头,山羊30万头以上,奶牛2.5万头,家禽饲养量2000万羽只,还有兔、鹌鹑、鸽子、七彩山鸡等特种畜禽。这些畜禽一年中粪尿排泄量至少有250万吨,能综合利用的占69%,其余31%是直接排放的;畜禽养殖产业的污水总量为786万吨,处理率仅为0.3%,几乎全部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水体。**农村一年产生的人粪尿总量311万多吨,有27%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全市37718公顷水面,53.3%的水面用于水产养殖,一年投放精饲料8.68万吨,肥料10万吨,流失率分别达到23%和30%。

4.垃圾污染已成公害。随着塑料业、食品包装业的进步和农民“重洋轻土”重化肥轻有机肥 思想的发展,垃圾污染已成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中一大公害。据测算,**市农村年产生生活垃圾75.2万吨。这些生活垃圾污染分为两种,一是“白色污染”,即塑料及塑料制品污染。据调查资料显示,**市农民年使用塑料及其制品约2000吨左右,回收率不到1/4;每年使用农膜3500多吨,可降解的只占5%左右,回收率也只有46%。这些难降解的塑料及其制品和农膜,成为农村农业环境一大污染源;二是“黑色污染”,即除去白色污染物外的其他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连同白色污染物不焚烧,不还田,而是乱倒在池塘、溪边、村旁、路边。

5.农药、化肥污染触目惊心。农药作为工业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化肥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一些有害物质或不科学合理施用,施用后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受到不良的影响;过剩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渗入到地下,污染了井水,或随农田排放流入地面水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乱用、滥用农药,过多单一地施用化肥,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生物链影响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调查显示,**市去年施用农药5887.1吨,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农药30公斤,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国际水平;化肥中用量最大的氮肥标准量计算,下同 一年要用32万多吨,其中近1/3被流失。还有施用磷肥7万多吨,复合肥5万多吨,钾肥2.5万余吨。由于大量又不规范地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不仅造成环境被严重污染,而且使农药药效下降,化肥报酬递减,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益下降。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乱用农药,滥用激素,使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的品质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因乱用、滥用农药和化肥,致使许多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严重超标,污染了城乡居民的餐桌,曾多次发生了食用蔬菜而中毒的事件。

6.山区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山区、半山区生态环境优劣不仅影响到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而且直接制约着平原和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效益农业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市区在保护山区和半山区生态环境上做了许多有益于城乡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的事,如通过构建沙畈水库、下山脱贫等举措,既保护了山区的生态环境,又给**市居民喝上“有点甜”的一级水。但近几年来,山区还有一部分农民以发展食用菌主要是香菇 为由,将大片的阔叶灌木林砍掉,使原来郁郁葱葱的山林变成了一片狼籍的山地;一部分山民为了生活,不惜砍伐阔叶林出卖。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年外运阔叶灌木8000多m3;全年采伐木材1.7万m3不包括毛竹、杂竹和未

审批砍伐的木材,加上300多家大大小小木材加工厂共砍伐木材约3万m3。由于大量砍伐木材和不时发生森林火灾,部分山区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八十年代前洪峰到达婺城区安地水库的时间要12个小时,最近几年缩短到6-7小时;2000年发生的“8·17”等数起洪灾都与过量砍伐树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息息相关。

二、对策措

根据**市农业农村环境污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从宣传《环保法》着手,通过各种媒体和培训班,讲用会、表彰会等,把《环保法》讲深讲透,把保护环境”灌输到每个村民头脑中,不断提高他们环保意识;同时利用《公民道德规范》改变农民的生活陋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2.建章立制,强化污染监督和管理。必要的规章制度是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的重要保证。要根据《环保法》,制订各地各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配备清洁员,建造垃圾坑、组建环保小分队等等,强化监督和管理。环保工作只有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3.根治工业“三废”污染。为了解决工业“三废”对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首先要对现有“三废”污染源的厂矿企业加强管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彻底根治“三废”污染源;不准在农田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兴起工矿企业和其他有化学污染的工程,以法保护农田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良好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持续农业的发展。

4.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场。以一村或几个村为单位,集中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场。养殖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自筹资金,分户建造”,建成一个畜禽饲养、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治气或有机肥等综合利用的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养殖场。鼓励“公司出资办场”,农户进场养殖”的做法,不但大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企业又有了稳固的源料基地,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5.兴建有机肥料厂。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宝贵的生产资源。由于近几年来饲养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化肥使用的方便,淡化了畜禽粪便的利用,使肥料源变成污染源。要使污染源变成肥料源,除继续推行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外,建造有机肥料加工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公益产业。

6.制订激励政策,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出台奖励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和部门创品牌和争创“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志,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获得国家级名牌、省级名牌,同时又取得“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aa级 ”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要给以重奖;建议将农业标准化的内容纳入科技进步奖的范围,对实施农业标准化成绩显著的乡镇、部门和个人给以奖励,以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普及和提高,使广大农民成为实施农业标准化的主力军,提高农业标准化的到位率、产出率和生产力。

7.多途径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对已污染的农业农村环境,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农业环境本身的自净作用消除污染,如建造污染水塘、库,种植水生殖物来净化污水;利用林木绿化净化空气;通过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料等农业综合栽培措施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或是改变重金属毒物的化学形态;②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防治病虫时,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并采用药物防治与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要严格执行新制订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禁用清单》,从源头上抓好“放心菜”、“放心果”、“放心肉”等工程的实施;③搞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并法律给以保护,付诸实施。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2

我国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 但是, 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方面降低了人们了生活质量,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困扰, 另一方面, 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众多的环境污染中, 农村的水污染尤为严重。农村水环境污染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本论文重点介绍了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 能够促进人们提升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的重视程度, 为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

二、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2.1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增多

目前, 很多农村都已经有了自来水, 不再饮用周边的河流水, 这导致人们对于周边河流的爱护程度降低。日常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污水, 直接就近排入河流之中, 导致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导致农村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由于缺乏妥善的固体垃圾处理方法, 导致对农村的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2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众所周知,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 农业用土地面积占据了我国领土面积的很大比例。近些年来,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农民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不断增多, 虽然提升了农业产量, 但是, 不科学的利用化肥和农药对农村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化肥和农药导致害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 造成恶性循环。而且过多的化肥和农药流入水中, 对农村水环境造成污染。

2.3畜禽业发展造成的污染

随着社会的进步, 农村的经济收入开始越来越多样化, 不再单一的依靠农耕创造收益, 畜禽养殖业已经在农村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展。畜禽养殖业虽然促进了农民增收, 但是对农村的水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一些地区, 畜禽养殖的分布比较分散, 加之管理部门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导致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和粪便等随意排放, 有些甚至直接倒入河流中, 进一步加速了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恶化程度。

三、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3.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对于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 垃圾排放也相对比较集中的农村地区, 可以将废水和废弃固体收集起来, 集中进行处理。将污水通过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 处理达标之后才能排放。将废弃固体进行集中处理, 变废为宝。对于居住比较分散的地区, 可以采用厌氧沼气池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污水经过厌氧沼气池的处理之后可以实现循环使用, 在降低了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节约了水资源。

3.2在农业生产中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引导农民在农业生产时, 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 尽量采用有机化肥, 避免大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建立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 将畜禽养殖和农作物生产结合起来,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可以充当农作物的肥料, 绿色环保, 养殖的动物能够有效的遏制病虫害, 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传授畜禽养殖户先进的畜禽养殖理念, 引导畜禽养殖户变废为宝。进行生态化养殖, 对于畜禽的粪便可以用于给农作物、果木等施肥, 还可以建造沼气池, 将畜禽大的粪便通过沼气池的作用形成沼气。通过建立绿色循环农业和生态化农业, 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能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 能够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对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3.3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措施

乡镇企业的污水排放是构成农村水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需要加强对乡镇企业污染的治理。在乡镇的规划建设中, 应该尽量将企业集中化, 在企业集中地区统一建设污水处理厂, 有效的降低相关费用。对于比较分散的企业, 鼓励企业自身购入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各项政策鼓励乡镇企业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 降低污染物的产生量。在乡镇政府内部, 设立专门的针对乡镇企业的检查小组, 对乡镇企业的污水排放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任何企业, 只有当废水达到允许排放的标准值时, 才可以进行排放。不定期的对乡镇企业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违法排污的现象, 立即通知企业停止生产, 对于情节严重的, 追究相关企业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3.4完善污水治理运行管理机制

完善农村污水治理运行机制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建立健全污水治理制度, 引进专业的污水处理人才, 加大在污水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逐渐形成以政府部门为核心, 各个村部和企业为网络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政府带头引入专业的污水治理设备, 针对每个村部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才有有偿或者无偿的污水处理。

3.5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农村的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 对于生态环保的意识普遍较弱。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问题, 需要彻底的转变农村群众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旋床教育活动提升群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使他们意识到,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水污染对于生态环境的迫害等等。引导农村群众进行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四、总结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人类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 需要提升对水的保护意识。本论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分别是: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增多、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和畜禽业发展造成的污染。根据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阐述了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对策, 分别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在农业生产中对水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乡镇企业污染治理措施、完善污水治理运行管理机制和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 能够使农村水环境污染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杨智.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25:104-105.

[2]何云, 胡啸, 王军, 徐慧娟.山东省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S1:221-223.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21-01

一、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农村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可持续发展要求鼓励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促使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农村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做到农村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而现今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这一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村容整洁”将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坚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环境保护相协调。

(三)农村环境保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环境是难点。不把这块短板补上,城市再怎么现代化,都是漏洞的,相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结合农村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实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找准农村环境保护的切入点,以城市环境保护带动农村环境保护,消除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工作重心一直都在城市。而农民环保意识淡薄,以及相关监管和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农村环境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脏、乱、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堪重负的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生活垃圾主要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塑料袋、废旧日常用品、废纸、煤渣、废旧衣物、废旧电池等。这些垃圾主要来源于农村日常生活的消费品,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现在很多农民都不再用菜篮子买菜,都用塑料袋,一些废旧衣物到处乱扔,平时产生的煤渣随意乱倒,没有一个固定的垃圾堆放场所,所以严重影响农村生活环境。

(二)日益严峻的水污染。

1.工业废水污染。

工业废水主要是工业生产工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的毒性和污染危害较严重,且在水中不容易净化。随着乡镇、村工业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一些污染严重的冶金、建材、化工及造纸等污染严重的企业落户农村,大量污水直接排入,给农村河流造成严重污染。

2.生活污水污染。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混合物如各种洗涤水和人畜粪便等,是农村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农村自来水普及程度不高,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滞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进入河流、湖泊,直接造成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洗涤污染和人畜粪便污染。

3.农业退水污染。

农业退水是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污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使用的农药、化肥量日益增多,在喷洒农药和除草剂以及使用化肥的过程中,只有少量附着于农作物上,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通过降雨和地面径流的冲刷而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三)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

1.工业废气污染。

由于城市环境监督体系相对比较严格,一些需要排放废气的企业开始向农村转移。在农村,限于经济、技术等原因,一些小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太少,废气随意排放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大企业虽然进行了治理,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但由于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废气排放也处在高增长态势。

2.焚烧秸秆导致大气污染。

秸秆露天焚烧是农村大气环境污染主要因素。秸秆焚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同时秸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炭黑,循环到大气环境中,还会加剧温室效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保意识淡薄。

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些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在利益驱动下偷偷排放废水、废气。此外群众环保意识不强也是重要原因。

(二)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 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三)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难以到位。

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和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就会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使制定好的环境规划成为一篇空文。

(四)农民不科学的生活习惯。

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环保意识淡薄,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农村环境污染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因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

(五)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原则性规定,概括性强,实践中难以操作。如针对有关畜禽养殖污染和面源污染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四、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环境,以及治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及环境等方方面面。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重在农民参与,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及时报道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揭露和批评违法行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结果应定期向农民群众公布,对涉及农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及时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共同推进农村环保的良好氛围。

(二)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在现有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下,构建适合我国新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

(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应该逐步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可以在重点村镇试行“政府支持一点, 集体筹措一点, 个人拿一点”的办法, 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 拓宽投融资渠道。还可以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征收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多渠道加大环保投入。

五、结束语

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一旦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污染,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实现农村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做到农村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建新,邓一鸣,吴家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国家环境总局.中国环境报社主办出版.《中国环境报》. 2011-4-11

[3]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中国环境报》. 2007-5-11

[4]国家环境总局.中国环境报社主办出版.《中国环境报》. 2011-4-13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4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 要:由于对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执法不严及有关水的法制不健全等原因,我国水污染情况相当严重。应从调控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加大对水污染治理投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进行水环境质量规划、推行清洁生产、倡导节水型产业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水污染;排污总量控制;水环境质量规划;清洁生产;节水型产业 0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997 年联合国水会议向世界发出“水不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的警告,时至今日水资源危机已经日益显露出来,其中以水污染最为严重。在我国,82% 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 42%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农村有70%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水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1 我国水污染现状

水污染的根源来自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农药流失等。据统计,从1998 年起,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增加了水污染。又由于农业方面的化肥、农药的低效利用,使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更加重了水体污染。1.1工业排污及废弃物引起水污染

工业废水是我国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近20 年来,虽然我国污水的处理率在不断提高,但污水的年排放量仍在大幅度增加。1999 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 401亿吨,比1998年增加 6 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197亿吨,比上年减少4亿 吨;生活污水排放量 204 亿吨,比上年增加 10亿 吨;生活污水排放量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中,乡镇企业排放量为29.2 亿吨,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4.5%。由于乡镇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率、处理达标率和符标率等 3项指标很低,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使江湖面积缩小,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固体废物中所含有害成分经雨水淋洗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农、渔类产品污染。1.2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污染

随着点源污染的控制,农业面源的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湖泊库富营养化的主要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影响因素。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残留物,以及水土流失过程中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随着化学肥料施用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易流失,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农药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据统计,我国农药总产量目前已超过40万吨,生产品种从1986 年的 5个已发展到 200 多个。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在23 万 吨左右,平均使用农药 2.33 kg/hm2,根据分析,一般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9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在灌水与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1.3 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

我国人口众多,居民的生活垃圾数量也很大。4亿多城镇人口,按每人每天产生1kg 计;10亿多农村人口,按每人每天产生 0.5kg 计,每天共产生 90万吨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在城郊和乡村露天堆放,不仅占去大片可耕地,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而且,城市生活污水也是引起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2 我国水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工业污染

工业生产是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是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电镀、炼油、炼焦、放射物、采矿等造成的水污染最为严重。2.2农业污染: 主要是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水污染。2.3生活污染: 尤其是城市和风景旅游区生活中的粪便及有机废水造成的水污染。2.4航运污染: 船舶排放含油(煤)污水,生活污水和运载、油、煤及有毒物质等溅漏造成江河水的污染。如长江航道每年都发生有毒货物溅漏或倾覆江中的河水污染事件。2.5养殖业污染:

由于渔业养殖投放铒料、鱼药造成水体的污染。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恶化,世界各国从60年代起大多颁布了水污染防治的法律。1964年法国颁布了《水域分类、管理和污染防止法》。1975年德国的《水资源管理法》。1974年英国的污染防治法和1991年的水资源法。我国于1984年5月11日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同年11月1日实施。1996年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月15日八届人大十九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该法在实施10多年来,对推动我国水污染防治和保护水资源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修正后的水污染防治法更使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3 导致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3.1 对保护水资源认识不足

各级领导部门未把保护水资源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违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针。在 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世界各国代表一致同意,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我国政府也早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因此,我国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一再强调重视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以避免造成“西部大开发了,环境破坏了”的局面。但是应该看到,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很多做法往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总是将发展经济列在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作。

4.1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并实行排污总量控制

对于工业和城市废、污水排放,必须要加强管理,达标排放。对于超标、超量排污的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收取的排污费、排污权交易费等设立特别基金,用于扶持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减轻企业治污的经济压力。采取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措施,充分调动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责任感。4.2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宏观调控

将面源污染的控制与农业灌溉方式的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有机肥使用量,将面源污染控制到最低程度。4.3加大对水污染治理的投资

初步估计,用于水污染防治的投资至少应增加到我国 GDP的 1%,这个数字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现在还不痛下决心增加投资,任凭水污染发展下去,那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必将继续增加,最终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可显著提高城市废水无害化处理率。在缺水地区更应大力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工业、农业和市政等,缓解水资源的矛盾。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水环境恢复技术,结合国情,研究水环境恢复技术的理论、方式方法,通过生物技术与物理、化学手段的结合,加速水环境恢复的进程。水是人类须臾不可缺的重要资源,它既是生命之源,又是发展之本。4.4建立健全水管理系统的法律法规

用有效的、强有力的法规代替过时的立法和规定;依法施行统一管理,建立新的全球水道德观念,加强水的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教育,克服“水盲”。应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水,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水是有限的,水是宝贵的,水是不可再生的。面对过去惨痛的教训,每个人都要自觉地树立节水意识,节约每一滴水,减少和杜绝人为的水污染。水污染是文明的污染,是时代的污染,水消失是民族的消失,是人类的灭亡。4.5水环境质量规划

按河流生态学概念,确定流域内主要河段水文周期内最佳自净能力时的污染临界负荷,并据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比较论证,提出相应的国土整治中的土地利用方案、国民经济规划布局以及人口密度等方面的最优指标。在这些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地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制定点、线、面废污水与废弃物的防治措施,以防止污染的扩散。4.6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实施对工业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强调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不是着眼于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方式上,由单一的浓度和污染指标的控制转向污染总量控制和各项污染指标严格控制相结合。我国工业经济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但我们不能按照发达国家以往发展经济的方式来发展,而是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4.7提高利用率并大力倡导节水型产业

基于环境承载力,国家或地方管理机构应负责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标。制定开发利用的长期规划,改传统的水供给管理模式为竞争型水需求管理模式,包括水资源补偿性使用,以许可交易的取水许可证调整水价和排污费等。优先发展节水型产业,鼓励节水技术、方法的应用和创新。5 结束语

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水平高低对于缓解我国的水危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使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破坏环境、掠夺性开发资源为代价去发展经济。参考文献

[1] 丁南瑚

增强水的危机感,提高节水自觉性 [J].净水技术,1999(2): 2-4 [2] 国家环保总局 1998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J] 环境保护,1997(7): 3-9 [3] 解振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1999 年取得的进展 [J].环境保护,2002(2):3-5 [4] 曾维华,程声通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5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然而环境污染状况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这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如何采取适当的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实现农村水环境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相关部门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污染,农村,对策研究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

(一)分散式和无动力处理技术

无动力处理技术是当前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类技术,它主要将厌氧处理作为核心,将生物滤池作为辅助,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的一大典型特征就是不需要通过动力来进行驱动,而且也不会涉及到抽水泵等设备和装置的使用,分散式处理技术通过把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埋藏在地下的适当位置,之后再利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的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既能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处理效率,在埋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表之上还能种植一些绿化植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二)土壤渗滤技术

土壤渗滤技术在水环境污染处理上主要是通过渗滤处理系统来达到治理目的的,土壤渗滤系统中主要包括慢速渗滤系统和快速渗滤系统两个部分,其中,快速渗滤系统主要负责将污水引到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的地区,并在污水渗滤的整个过程,发挥出过滤、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进而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慢速渗滤系统则主要发挥出对污水处理流程进行简化的作用。当前,土壤渗滤技术已经被大规模应用于污水治理中。要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中,就必须确保土壤的活性、通透性等达标,这样才能确保处理效果。一般来说,当渗滤系统运行30天左右,应当对渗滤床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使其渗滤速度保持正常水平。

(三)稳定塘技术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具有地区不均衡的特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干旱缺水问题,稳定塘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从而使水资源在干旱地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提高了对该技术的重视度,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加大了对该技术的研究力度,这就为稳定塘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奠定的基础,将该技术和二级生物处理技术相比可以发现,高效藻类塘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对于土地面积广阔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稳定塘技术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值得在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四)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湿地环境来发挥出清洁水体、减轻污染的作用,在进行污水处理的时候,它能和污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作用、物理作用,进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而且湿地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系统,其组成结构中主要涉及到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这些组成成分能利用吸附、过滤、吸收、分解等形式来净化污染水体,最终取得最佳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湿地系统和预处理系统两个部分,其在金属浓度、COD等的处理上能达到三级或二级处理水平。无数的处理实践已经证明,当水体污染程度一般时,人工湿地技术对污水中BOD?5的处理效率能达到85%左右的水平,对磷等成分的处理甚至能达到90%以上。

(五)沼气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厌氧发酵的方式来对动物和人的排泄物进行处理,它不仅能起到净化这些污染物质的作用,同时还能将其转化为可被再次利用的沼气,且发酵之后的沼渣等物质能被用作土地的肥料,将沼气技术应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中,能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有效去除,进而降低其对农村环境带来的污染。

二、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控制好污染源头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的整体质量并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污水、垃圾等随意排放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治理好农村水环境,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污染源头的控制,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应进一步规范农村牲畜的养殖,建立专门的.牲畜粪便处理设施,以免大量的牲畜排泄物进入到水体中,加剧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第二,应构建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以免出现垃圾胡乱堆放的现象。第三,应设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或沟渠,让污水能有效集中到污水处理场所,以免其随意排放到水中而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二)选择最为适宜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模式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住户较为分散,且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必须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考虑到当地的居住特征以及所需花费的成本,尽量采用资金投入较低、容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可采取分散式和集中式处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污水排放量较大、污水浓度偏高的楼房区域,可采取动力集中式污水处理技术,以确保出水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污水浓度偏低的平房区域,可选用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模式或者厌氧处理模式,包括土地渗透技术、氧化塘技术、人工湿地技术等。对于污水较为分散、很难汇集到一起的区域,可修建小规模的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或者采用庭院独立式的自然处理模式等。

(三)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但能改善农村周边环境,同时还能在降低水污染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所以,应在农村地区大力推行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尽量采用复合肥料,控制好氮肥的使用量,并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尽量采用生物技术,避免高浓度化学药品的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减少污染现象的发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散式处理技术、土壤渗滤技术、稳定塘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对农村水环境的改善来说意义重大,在实际开展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技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并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村水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袁宝成.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及治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36):166-167.

[2]王卫卫.中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处理技术及治理对策[J].华章,,(29):333.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6

水环境是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灵魂”, 也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目前, 农村水环境质量普遍较差, 因此,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也是整个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近年来, 浙江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 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环境面貌,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但浙江省的海岛地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还有待深入展开, 因此, 当前海岛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仍比较严峻, 农村环境整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海岛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问题。加强海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六横岛位于舟山市南部海域, 西距宁波北仑7.5km, 北距普陀区治沈家门24.8km。境域东濒东海, 南部海域与象山县海域相连, 东北隔港为虾峙门国际航道。全岛路域面积121km2, 全岛海岸线总长85.05km, 其中10~30m深水岸线36.3km, 港域腹地40km2, 紧靠虾峙门国际航道。2008年5月成立舟山市六横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六横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辖六横镇, 全区域可通航水道11条, 岛附近有4个国际锚地, 常住人口约10万人, 六横镇辖9个社区45个行政村, (81个村 (社) 经济合作社) , 2个居委会。涉及渔农户18 750户, 渔农业人口61 282人。全岛基本形成以船舶修造、临港石化、港口物流、海洋休闲旅游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格局。

2 六横岛农村污水的治理成效分析

近年来, 舟山市六横管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土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要求, 加大宣传发动群众, 精心组织, 自加压力,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 原有乱搭乱建的露天粪缸基本清除。2009年整治生活污水涉及农户6 156户, 占应整治农户15 039户的41%, 投入资金1 103万元。其中市、区下拨资金318.55万元, 镇级下拨资金784.45万元。建造污水净化池41只, 容积5 489立方, 铺设污水管35 700m, 新改卫生厕所1 949户, 正在改造230户。完成滚龙岙、礁潭、高峰三村河道综合治理4.3km, 清理村内河沟池塘17 960m2。特别是杜庄、贺家、清港、东升4个村 (社) 部分自然岙污水治理已全部完成, 台门社区高峰村389户中210户污水治理已接入污水管网, 完成总工程量的85%左右。2011年全镇新建渔农村公厕15座, 每个行政村有一座无害化公共厕所, 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户活动, 村民卫生习惯改变, 渔农民居室内外整洁, 柴草、杂物堆放整齐, 家禽牲畜实行圈养。

实施污水管网投入资金2 750万元, 安装25km污水连网主管道和10km自来水联网工程, 改造龙山中心村、双塘中心村、夏家、石柱头、东升、积峙、礁潭、高峰等9个渔农村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 投入资金1 033万元。让渔农村群众能饮用清洁安全的自来水确保渔农民饮用水清洁卫生, 全镇饮用水改造后受益人口达到6.8万人, 新增渔农民饮用水受益人口1.7万人。

3 六横岛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来源

(1) 六横岛农村水污染现状。随着六横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六横岛的环境压力也逐渐加大, 最为突出的是工业污水和农村生活水排放的污染问题。由于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 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也直接扔进河道, 导致各类有害物和疾病传染源遍布河道, 同时污染地下水。岛上村庄每年排放的生物污水总量处理率没有超过2%, 导致村镇河道水质日益变差坏, 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居住环境。

(2) 六横岛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于农民、学校、机关、餐饮点的生活污水, 畜禽养殖废水, 村镇企业及大型企业处理过的工业废水和农业生产废水。

(3) 六横岛农村水污染危害。水污染主要破坏水环境, 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小溪小河自净能力减弱, 流水质降低, 破坏正常的生态系统, 导致水富营养化, 破坏地表水源;污水下渗严重影响农民安全饮水, 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

4 六横岛农村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4.1 建设资金缺乏

六横的社区比普陀其他兄弟乡镇的社区规模大、人口多、建设任务重, 上级部门在分配资金中按社区数量分配, 而不是按照规模分。村 (社) 的运转模式也与兄弟乡镇的各村不一样, 六横镇在2003年合并了9个中心村, 截至2007年底对9个中心村经济合作社全部进行了分设。现已全部以村经济合作社为单位开展工作, 而上级有关部门在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不予考虑, 必须以行政村为单位, 在资金安排上不足。镇财政虽然支持力度较大, 于2007年安排了810万元、2008年安排了1 250万元, 2009年安排了1 420万元, 但远远不能满足新渔农村建设的需求。

4.2 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够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节水意识淡薄, 水资源概念模糊, 把水作为自然应该供给的资源, 过度挥霍。在新农村建设中, 不仅是农村居民, 相关部门也忽视了农村水利在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水利建设往往被边缘化。

4.3 水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规划滞后

与城市相比, 海岛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起步较晚。城市环境的保护采取了优先政策, 对城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 而对海岛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同时, 海岛农村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功能不齐全, 大部分海岛村镇都没与形成统一的环境保护规划和污水处理专项整治规划。

4.4 污水处理能力薄弱

海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污水管网服务范围极低, 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 顺地面漫流, 流入就近明沟、河道和池塘, 严重影响水体水质。海岛农村地势复杂, 渔农居住相对分散, 很难铺设污水管道, 这对污水收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5 污水处理技术不成熟

由于海岛农村不同于内地农村, 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分散的渔农居住情况, 使得现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海岛上还不能很好的应用, 因此开发、引入建设成本低、处理效果佳、运行费用省、适合分散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也成为解决海岛农村污水问题的当务之急。

5 六横岛农村污水治理模式选择

5.1 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

对于距离城镇污水管网比较远, 或者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投资较大的村庄, 不可能把污水收集后输往就近的污水厂去处理, 只能选择小型化、就地化、分散式处理的方式。

5.2 沼气净化池处理模式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实践中, 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是沼气池。沼气净化池处理模式采用“多级发酵技术、多种好氧过滤和多层次的净化”逐段降解, 根据水质确定工艺流程, 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工艺流程主要结构有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兼氧发酵系统和后处理好氧过滤系统。使经处理的出水水质能较稳定地达到粪便无害化和污水排放标准, 用于农田灌溉或水产养殖。污水沼气净化池处理模式有分流和合流两种工艺流程。

5.3 分区集中处理模式

分区收集生活污水, 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自然处理等工艺形式。本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小、布局分散、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污水处理。

5.4 统一集中处理模式

收集所有生活污水, 利用一处设施处理全部污水, 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本模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抗冲击能力强、运行安全可靠、出水水质好等特点。适用于规模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污水处理。

5.5 接入城镇污水管网模式

靠近城区、镇区且满足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宜优先纳入城区、镇区污水收集系统, 所有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 送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这种模式适用于距离中心城、卫星城、建制镇的城镇污水管网较近 (5 km以内) , 符合高程接入要求的村庄。

6 六横岛农村污水治理的对策

6.1 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村民认识

农村居民普遍环保意识淡薄, 解决农村污水污染问题最为关键的是要切实的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要把提高群众意识、转变群众环保观念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的内容。各级政府, 尤其是村镇一级政府的重视是关键, 各部门要形成合力, 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要向海岛农村延伸。各村镇要成立专门领导组织, 根据本地资源、环境和生态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污水治理实施方案, 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积极发挥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和监管作用, 实行领导责任制, 层层抓落实。

6.2 加强财政投入, 多方筹集资金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一次性投入较大, 且基本没有经济效益, 还需要一定的日常管护费用, 因此, 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不断加大财政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专项资金。同时, 借鉴其他地方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可采用省、市、区、乡镇财政配套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和集污主管网建设投入, 村里负责集污支管道的投入, 村民负责改厕和家庭化粪池的投入。此外,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海岛农村污水处理领域。

6.3 加强科学规划, 分类分步实施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 综合考虑海岛农村村庄布局规划、人口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 制定完善全区村庄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并按照专项规划制定好年度实施计划, 确定治理对象、处理方式及进度安排。处理方式要根据海岛特点, 因地制宜, 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原则上邻近污水收集管线的村, 生活污水统一通过污水收集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远离污水收集管网或相对分散的村采取生态化方式处理。此外, 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 分步推进。海岛农村点多面广, 且不少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 因此, 可先解决位于重点开发区域的村、严重影响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村、群众积极性高且改厕率高的村以及人居集中、人口较多的村的污水处理问题。对居住分散的村, 可先解决居住集中区的治污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最终全面实现海岛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6.4 加强管理能力, 建立长效机制

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单位、镇 (街道) 、村新农村建设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进一步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经费设立资金专户, 确保合理使用、专款专用。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特点的“村民自治、乡镇督查、县市监管”的农村环境保护体系。要调动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和引导村民开展环境保护自治, 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基层农村环境保护协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 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6.5 加强环保科技, 注重科技投入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 加强海岛污水科研的力度, 整合和利用现有技术资源, 重点加强船业、工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资源回用集成技术、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土壤污染修复和治理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建立完善的海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推广制度, 加大对海岛农村环保技术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政策支持。大力推广低成本、操作简便、高效的海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大力培养和引进农业农村环保方面的科技人才, 加强对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从事海岛农业农村环保科研工作的人员和农村环保技术成果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摘要:以舟山市六横岛为例, 对六横岛农村水污染现状、水污染源、水污染危害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从渔民意识、资金筹集、科学规划、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海岛农村,水污染,治理,舟山

参考文献

[1]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舟山市普陀区渔农村污水治理资金补助办法[R].舟山: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 2009.

[2]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舟山市普陀区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R].舟山:舟山市普陀区渔农办, 2009.

[3]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R].舟山: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 2009.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7

关键词:薄弱治理 新机遇 农村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001-01

当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加快城乡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治理农村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实际,就农村学校薄弱的现状以及如何有效治理,谈一点粗浅认识。

1 农村学校薄弱的现状浅析

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学校薄弱的状况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网点布局

学校规模较小,功能不全,投入分散,质量低下。

1.2 硬件方面

校舍场地简陋不堪;附属设施严重不足;生活设施严重不足。

1.3 师资方面

(1)大量骨干教师流失,新教师或代课转正人员的教学技能较弱。(2)受编制和环境等限制,教师补充困难。(3)由于“减负”等原因,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工作散漫。(4)农村教师培训,多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1.4 学生状况

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有的隔代扶养,有的托付照顾,有的无人照管。学生家庭监护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极大地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

1.5 管理方面

学校制度不健全,工作随意性大,管理效能差。

2 治理农村学校薄弱的对策

针对上述现状,就新机遇下农村学校薄弱的治理,采取以下对策。

2.1 优化农村教育总体布局

优化农村教育总体布局,是解决农村学校规模较小,功能不全,投入分散,质量低下等问题,实现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治本之策。优化布局,要遵循科学规划,适当超前;循序渐进,动态调整;改造与新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注意:(1)摸清家底,理清思路;(2)统筹兼顾,分类调控;(3)严格学校标准,规范办学管理;(4)强化内涵建设,凸显学校特色。

2.2 实施农村学校改造工程

农村学校舍改造工程是治理农村学校薄弱的基础性工程,是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问题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重点是标准化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現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通过制定统一的办学标准,使学校的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齐,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高,管理水平一样强,群众满意度一样好。

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学生在学校获得更多的呵护,养成文明的习惯,以影响自己家人和周围的人。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采取以下措施:(1)将生活补助范围扩大到全体寄宿制学生;(2)为学生制定统一的营养标准;(3)定期免费接送学生上下学;确保学生安全;(4)配备标准化的学生宿舍、餐厅、洗浴房、图书室。

通过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健全覆盖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现“班班通、堂堂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3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人本主义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的主体,在现代管理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的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与管理的效应成正比。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师资薄弱则学校薄弱,学校薄弱学生就不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以“安居工程”为抓手,改善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广大农村教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生活和工作,坚守在农村教育的最前线。但他们的待遇与贡献率很不相称。因此,在学校建设中,要以“安居工程”为抓手,改善教师住房条件,让教师“进得来”又“留得住”。留住农村优秀教师,增强老师职业的吸引力和队伍的稳定性,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以继续教育为载体,提升教师能力,努力促进农村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开阔的眼界,提升专业技能,特别是提升引导学生思考的能力、对教育教改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沟通、领导能力等。使教师养成对学习和知识的兴趣、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具备对学生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以人事改革为动力,转变教师观念,积极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随着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改革的实施,迫切要求农村教师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在面临岗位舞台的同时,增强在竞争面前的危机感;不敢忽视自己获得这份职业的不易;不敢忽视自己要靠这份职业在社会上立足,获得尊重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促使教师必须尽应尽之责,对工作负责。

以和谐校园为目标,关注教师健康,营造气顺心齐的良好氛围。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等原因,有的教师产生一些不健康情绪,甚至有职业倦怠倾向,直接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及学校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在于凝聚人心。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教师的多层次需要,提高对其的劳动价值、人格、人的尊严和人的作用的认识,建立以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为重点的制度,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行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2.4 积极开展联校支教工作

治理薄弱的农村学校,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制度,要积极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辐射与拓展。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确定每一所示范学校帮扶2~3所农村学校。在统一的标准下,通过统一的流程,赢得同样优质的管理质量。结对帮扶工作的内容包括校务管理、教育教学、捐赠联谊等,主要是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完善和学校教育环境创设;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科研活动、德体卫工作、艺术活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帮扶和支教,使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学到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有效促进薄弱农村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2.5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效能

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效能,是治理农村学校薄弱的生命力所在。教育质量来自教师,而教师的质量来自管理。首先,农村学校管理必须制度化。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要积极构建绩效管理模式,将学校的一切都职责明晰,让学校的所有人员都各司其职。其次,加强对学生的课外管理。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要加强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弥补监护和家庭教育的缺失。第三,必须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时间的有效管理,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许多学校不能有效进行时间管理,导致工作的随意性,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总之,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的今天,要加强薄弱农村学校治理,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才能实现“农村人人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8

和布克赛尔县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

摘要: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利用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国家有关标准,对和布克赛尔县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及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分析评价.选择县城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污口、和什托洛盖镇生活污水排污口及和什托洛盖镇水泥厂排污口为研究对象,各排污口年污水排污量计算以日排污量乘以年排污天数;废污水中某污染物年排放量计算以排污口监测废污水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乘以一年的排放天数.根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污染物排放折存量排序法、污染物超标排序法对各个排污口排污等现状和主要污染物概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作 者:汤世珍 Tang Shizhen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新疆,塔城,834700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009,34(11)分类号:X32关键词:和布克赛尔县 水环境 排污口 水污染 对策与建议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9

农村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现状分析及对策

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解农村地区居民环境意识的现状,把握农民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对山东临沂部分乡镇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抽样调查,从环境知识、环境认知态度、环境活动参与等3个方面分别对农民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行分析,总结了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作 者:刘伟 何国富 刘学良 沙龙滨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62 刊 名:农业环境与发展 英文刊名: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5(3) 分类号:X3 关键词:农村地区   临沂   环境意识   问卷调查   措施  

某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篇10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花垣县

中图分类号:X321;F323.2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91

花垣县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中段,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矿产20余种,其中锰矿储量3112万t,铅锌矿储量1600万t,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三位,有“东方锰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1]。2005年前后,随着工矿企业迅猛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花垣县耕地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据统计,2014年全县耕地污染总面积达到0.56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2.55%。污染种类以重金属污染、工业“三废”污染为主,化肥农药、畜禽水产养殖排放物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为辅。其中,锰、铬、汞、铅等重金属污染面积0.28万hm2,占污染总面积的49.94%;工業“三废”污染面积0.20万2.98,占污染总面积的35.52%;化肥农药、畜禽水产养殖排放物以及农村生活垃圾面源污染面积0.08万hm2,占污染总面积的14.54%[2]。以上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到该县农村生态环境安全,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才能找出合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效遏制污染蔓延的根本方法,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1 花垣县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1.1 花垣县工业三废排放总量大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表明,花垣县各类污染源废水排放总量为1066.728万t,其中工业源排放废水381.47万t,生活源排放废水685.258万t;各类污染源废气排放总量为428284.379万标准m3,其中工业源排放废气355494.99万标准m3,生活源排放废气72789.389万标准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363.77万t,处置量为1354.63万t,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381.47万t。

1.2 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1.2.1 农业生产污染

据测算,2014年花垣县化肥使用量为32390 t,其中氮肥18220t,磷肥9580 t,钾肥1920 t,复合肥2670 t,施用比例以氮肥所占比例最大,达56.3%,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40%;农药使用量为158 t,在使用农药品种、生物农药只占5.2%的使用,在使用农用薄膜170 t,其中21.6%的农膜没有回收,残留于土壤,滞留在农田里,呈逐年增加趋势;农用柴油使用量为670 t。此外,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2万t,约有40%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被随意焚烧或丢弃,污染空气、土壤,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同时也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合理性开发[4]。

1.2.2 禽畜和水产养殖污染

禽畜养殖在给人们提供肉蛋奶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调查发现,大规模农场通常建在村,但小户型喂养更多的牲畜,牲畜和家禽粪便,畜禽食物残渣和清洁繁殖地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大量的泄漏和溢出,导致地下水和浅地下水严重污染。另外,据污染源普查,水产养殖业排入外部水体量1240083.4 m3,排入农田量127400 m3。

1.2.3 农村生活污染

近年来,花垣县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增加其排放量,和农村污染物能力较严重滞后。据统计,各类生活源垃圾产生总量为7.5万t,处理量为5.8万t,排放量为1.8万t,处理率仅仅为76.7%,由于管理不善,废弃物没有很好地综合利用,乱堆乱倒现象严重,向河体倾倒的甚多,致使河床抬高,河道变窄。另外,医院垃圾产生量为87.1 t,全部无害化处理。此外,尽管全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用能结构仍然粗放,主要以燃煤、柴草,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

2 花垣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花垣县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农业生态环境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链接是空白的,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不力,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农村环保的管理体制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第二,落后的农业生产模式,增加了困难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农民靠水吃水,靠山吃山,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仍然没有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经营模式,大量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甚至高毒农药的使用。大量的化学投入品,由此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三,资金不足,治理模式不适,中国的长期形成的城市,农村发展战略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投资的缺乏,大部分地区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项目,有分散,重复建设等现象基金,在控制污染,采取有效措施。

3 解决花垣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花垣县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上述分析,进一步促进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和激励措施,结合县的实际问题,同时积极支持政策,理顺机制,加强环保建设,完善环境保护宣传。农村经济得到健康发展,农业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农村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关系国家和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

3.1 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及机构

政府应该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适合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全面监管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检测和市场准入标准,农业、生态有机农业识别系统;制定和实施限制,积极探索经济激励。使用市场价格得到调整,将产生质量和市场价格,直接由市场价格监管反馈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约束。

此外,探索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坚持受益者补偿、损害者付费的原则。开发者不但要为其利用资源的行为做出补偿,而且要对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做出赔偿,补偿的数额应与其所获利益相匹配,以最有效地发挥农业生态服务效益;环境受损对象根据损害程度,有权利平等地享受应得的补偿。

3.2 加强中、小企业污染的治理

解决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的中小企业最基本的措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调整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规划、布局合理,使中小企业发展健康发展。

同时中小型企业生产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淘汰陈旧设备,最大限度提高物质产品转化率,降低物耗、能耗、水耗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减少“三废”排放量。对“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建立废渣库、废水处理池,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电解锰渣是花垣县的一种主要工业废渣,当中含有农作物需要的中量、微量元素,花垣县农业局、环保局技术人员经过多次探索,研制出了电解锰渣富硒多元素混配肥并获得国家专利,它具有成本低、肥效高的特点,经在花垣、凤凰等县农村试用,效果很好,稻谷、玉米和红薯都有不同幅度的增产,颇受农民欢迎。鐵合金炉渣和铅锌矿尾矿产要是在建筑行业上的利用,铁合金矿渣可用来铺路,加入水泥中作制作水泥原料,团结水泥厂和秀山县石耶水泥厂用铁合金矿渣作原料生产水泥,此外可用铅锌矿尾矿生产砖、砌块、大型墙体材料。中小型企业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可用作农田灌溉。污水灌溉农田是充分利用水肥资源,简化人工处理污水,节省能源的城建经费,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防止污染,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一项综合性措施。花垣县的废气主要以二氧化硫、粉尘为主。控制二氧化硫的措施主要有:一是使用低硫燃料;二是使用燃料脱硫;三是使用烟气脱硫。控制粉尘的措施主要有安装废气净化装置,高烟囱扩散稀释等技术,粉尘主要是改进燃料和安装除尘装置。

3.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的收入

有效贯彻执行国家优惠政策,积极调整花县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全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的过程中,鼓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尽快出台落实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财政补贴办法,直接补贴给申报企业,提高企业申报的积极性;在食物供求平衡的前提下,扩大以苗汉子合作社和兴盛公司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注意力和恢复绿肥作物,发展饲料作物,提高渔业的比例,充分发挥成本的优势,促进以德龙牧业和鲟鱼等为代表的畜牧业的发展。在区域结构上,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花垣县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优势,积极建立各种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翠园山庄等体闲农业,将体闲农业与调整、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花垣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创业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科学和技术的措施,增加投资有效地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在兄弟河、花垣河等重要水域建设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种植有利于净化水体的植物,进行湿地建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3.4 推广农业新技术,减轻自身污染

一是优先使用农业、物理和其他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如促进昆虫网、杀虫灯、生物农药,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完全清晰的市场。二是加强病虫害的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实现肥料,减少伤害示范项目,控制农田氮、磷肥料用量,减轻白色污染。三是进行土壤培肥,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全面推广撩穗收割稻草还田、旱作土壤实施秸秆易地覆盖,减少肥料的使用量,提高肥料结构,实现土壤测试和肥料促进化肥和有机肥的应用程序中,氮磷钾的应用程序,如使用缓释氮肥。为此,可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水平的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农业繁殖。

3.5 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加强污染治理

依托同建同治严格考核评比和责任追究,彻底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打造一批生态村、休闲农庄、民俗村。努力结合农村特点,采用分散或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是能纳入城镇体系的尽量纳入,二是针对广大分散户主要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比如,建立统一的污水沼气净化系统;对居住相地集中的地区建设生活污水暗排沟,集中污水,统一处理;对居住较为分散户,无法建立统一排污管网,可采取单户或相近的几户共用的污水沼气净化处理模式;在村庄的空地或原有低洼湿地建设生态拦截沟、人工湿地、生态塘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修建生活垃圾收集坑,收集后集中处理。

3.6 推进养殖污染防治

整体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要求,科学规划和布局的牲畜和家禽育种。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设施建设的处理和利用、改善设施,育种过程中,改进技术和设备条件,鼓励和支持家庭垃圾收集的牲畜和家禽,自由放养的集中地区。

3.7 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水平

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和形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通过组织各种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木材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注意提高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明确责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虹扬,王立刚.湖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2011(5):27-28

[2]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煤炭调运流程下一篇:关于微信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