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演讲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莫言获奖演讲(精选8篇)

莫言获奖演讲 篇1

2012-12-10 05:14:22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有16人参与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颤,跑到厢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

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的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有我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像。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做伴放

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书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

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

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

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

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黑袍,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我感谢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确地理解了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是我狂妄的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

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

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这个说书人真实姓名,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虚构。在我的写作中,出现过多次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我想为他们改换姓名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也发生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

我在写作《天堂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学,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

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厌烦的,但我的人生是与我的作品紧密相连的,不讲作品,我感到无从下嘴,所以还得请各位原谅。

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檀香刑》这部小说开始,我终于从后台跳到了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开始,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所谓创新,基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不仅仅是本国文学传统与外国小说技巧的混合,也是小说与其他的艺术门类的混合,就像《檀香刑》是与民间戏曲的混合,就像我早期的一些小说从美术、音乐、甚至杂技中汲取了营养一样。

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疲劳》。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肤浅,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意义的。这样一种至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当然,我没有把这本书写成布道词,我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经常看到他推着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以至于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为他写一本书,我迟早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但一直到了2005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

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

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

简单地再说几句。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

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谢谢大家!

莫言获奖演讲 篇2

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让许多中国人感到非常振奋,因为中国本土终于出现了一个真正意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多年来就一直有一个诺贝尔情结,认为泱泱大国而无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乃是中国人的一种耻辱,当然更是教育的耻辱,因为人们有理由相信,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教育的失职。这也是为什么当“钱学森之问”提出后,教育内部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危机,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即要使教育为国人争口气。所以,当莫言获得诺贝尔大奖的消息得到确证后,人们总算松了一口气,因为诺贝尔大奖情结终于得到释放了。尽管这只是一个文学奖,还不是一个科学大奖,但已经能够慰藉一下国人对诺贝尔奖慕而不得的心情了,毕竟文学也代表了某一方面的学术,尽管人们对于文学的评价有非常多的尺度,但诺贝尔文学奖还是有相当大的代表性的。

但当人们追述莫言的教育履历时,并不能让国人对中国教育产生多大的振奋,因为莫言的教育经历似乎不能证明中国教育的成功,相反倒是印证了其失败,因为莫言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或者说,他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靠自学的。如果说一定要说他的成功是教育的结果的话,那么就只能说他受到的是社会教育,或者说社会启蒙教育。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的学历不高是他的幸运,这显然是对中国教育一个无情的批判。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是人生攀升的阶梯,然而莫言的经历似乎是对中国教育的效果提供了反例,这对于中国教育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尽管莫言的案例是对中国教育成效的巨大打击,但这个打击并不是致命的。为什么?因为很少有人会因为莫言的论调而忽视教育或拒绝教育,教育也仍然是绝大多数人流动的阶梯。可以说,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离开教育,一切几乎成为不可能。

这似乎提出了一个相反的命题:教育既是有用的又是无用的。

二、教育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

在今天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教育是有用的,因为它确实具有许多功利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没有受过教育,那就很难享受到人类文明的成果,更为直接的是连一个体面的职业都找不到。现在社会是一个文凭社会,大多数职业都需要出示教育学历证书,可以说,学历证书就是一个人的职业入门证书。社会上固然存在个别虽然学历文凭很低但也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地位的案例,但那毕竟属于极端的个案,似乎不能说明什么。莫言本人大概就是这样的极端个案。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最需要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当然更需要具有独立的个性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同时还需要深刻的生活体验以及具备相当熟练的表达技巧,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成功。而对我国当下流行的应试教育体制而言,培养这些能力和品质似乎是无力的,从而也是无用的。

其实,不仅文学创作需要如此的品格特质,每一个科学发明创造都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体验并熟练地掌握科学的表达技巧。因为没有科学的表达技巧,任凭你有多大的创造才能或聪明才智也不可能为人知晓;同样,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就很难产生问题意识,也就很难找到突破方向;进而,如果没有批判精神就很容易墨守成规甚至产生思想的惰性。如果没有独立的个性品质,即便是有新的灵感出现,也可能无法坚持,无法变成科学成果。因为没有独立个性的人就没有真正的自信心,就没有顽强的坚守意志;而想象力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一个人如果没有想象力,那么他的思维是呆滞的,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发明创造。

然而,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就是从扼杀想象力开始的,并以独立个性品质泯灭作为教育的结果。因为只有接受那些权威的标准化的知识才能自如地应付考试,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学习生活自然就变得机械单调,就很难再发展想象力,也就失去批判思考的动力,也很难出现令心灵感动的事件,这样的生活自然就失去了趣味。即使是表达方式的训练也是机械的,因为都是按照模板进行模仿,从而失去了个体主动性的参与,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这样的表达不仅是一个模子的,而且是脱离生活需要的,从而变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无法解决生活需要的任何问题。这种教育就是应试教育的最大的弊端,从而也是一种无用的教育。

这一现实就要求我们反思:什么是教育的真正目标?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三、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必须说,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这种人必须具有独立的个性品质,不是那种依附性的人格——因为那样的人不可能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必须具有批判精神,而不是那种凡事都唯唯诺诺——因为那样的人无法面对生活复杂问题;必须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而不是那种做任何事情都机械刻板的人——因为那样的人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这种人应该具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体验,而不是只知道书本知识、心灵苍白的人——因为那样的人缺乏生活激情,也就缺乏创造潜能;这种人应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仅仅知道鹦鹉学舌——因为那样的人不能提供新鲜经验,从而不能丰富人们的认识。

也许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可以培养出比较理想的人格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受到升学的压力摧残。目前中小学教育不可能实施这样的教育,因为升学的高压已经使不可能有剩余精力发挥自由想象了,他们只有按照老师的训练模式来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否则在高度畸形的竞争中就不可能获胜。大学也有可能进行这样创造性的教育,因为大学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了,而且大学具有比较宽松的学术氛围,相对而言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品质了。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我们的升学压力已经延伸到幼儿园,幼儿园很早就开始了知识教育,就会提前把小学知识甚至中学知识灌输给幼儿;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冲动,所以也在千方百计地挤压孩子的自由玩耍时间,让他们上这样的或那样的所谓兴趣班。家长为了孩子接受早期教育而不惜花费大力气和大价钱,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具有先发优势,所谓“不能输在起点上”就是这个思想的集中反映。对此,谁又有能力制止?也许真的有必要为了保障儿童的玩耍时间而立法,但相信这样的法律很难得到执行,或者说即使执行,执法成本必定非常高而无法持久。

四、为什么大学不能培养创新人才?

在大学期间本来是一个发展个性的大好时机,事实不然,学生在经过长达十余年的考试大战之后已经身心俱疲了,不少人已经对学习不感兴趣了,甚至产生了极度的厌学情绪,但是在各种制度和舆论压力下而不便于发作,他们只好从逃避学习中寻找乐趣,如热心于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沉溺于网络游戏就是一个很好逃避机会。此外,学生们普遍面临就业压力,为此,也不得不允许学生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各种兼职活动中,无论是有偿性的还是无偿性的兼职活动,因为大家也确实发现,这些活动参与过程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这样就能够改变学生原来对社会的近乎无知的状态。而且大学里的大多数课程仍旧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从而也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难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和批判意识养成都是不利的。大学毕业论文本来是一个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很好机会,但由于大多数课程学习是非常机械的。如此,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所有的正式机会几乎都丧失了。所以,如果学生仍然具有创造力的话,只能靠学生自学或在参加各种业余活动中发现。这就如同莫言的境遇,即创造性是非教育给予的,是主体对生活主动反思获得的。

莫言获奖,黄金万两 篇3

个人致富,买楼无忧

莫言在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如果依靠写作去买房子,现在真的是很难的事。靠写作过上像郭敬明的生活,全国估计也就只有郭敬明了。

话音未落,转眼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作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内地作家,莫言获得的不仅仅是巨大的荣誉,同时,还收获了8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22万元人民币)。并不算富裕的莫言突然多了一笔“天外来财”,一下子变得“有钱”了,准备拿来干什么?莫言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笑着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元一平方米,750万元也就是120多平方米。”

从当代世界级名作家这句诙谐的语言中,敏感的房地产老板偷笑着,第一时间给莫言“定位”:又一个非典型改善型买家。很显然,在当下,由莫言来作为改善型买家的“形象大使”,影响力比任何一个人都强。这也再次有力证明很多开发商喜欢声称的,改善型买楼,也是一种刚需。

其实莫言根本没必要担忧,钱根本不是问题,700多万只是诺贝尔文学奖带来的一小部分收益。除去无需纳税的文学大奖,莫言还能从热卖作品中分利,而其他关联性利益,亦会随之滚滚而来。莫言获奖后,上海文艺出版社官方微博宣布,将向市场投放“莫言作品系列”,包括11部长篇小说,3部中篇小说集和两部短篇小说集的版权,“现正全力加印中,预计最早本周末即可发货,印量或可达20万套!”这样算来,这套莫言作品,总额约为9620万元。

不仅是莫言的作品,一切跟莫言沾边的物品都身价倍增。记者登陆孔夫子旧书网、中国网等发现,莫言的亲笔签名书要价昂贵,要价从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旧书比比皆是。比如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一本莫言签名的《檀香刑》要价188888元,《酩酊国》要价59888元等。不仅如此,倘若莫言进行广告代言,广告收入也将会很高。

2006年12月15日,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10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列作家富豪榜第20位,但此后再也没有上过榜。2011年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前三名为郭敬明(2450万元)、南派三叔(1580万元)、郑渊洁(1200万元)。日前,《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的前期调查已经启动,其评判标准依据的是作家年内的版税,莫言的排行仍在期待中。

出版盛宴与版权大战

莫言是靠《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但他以往创作的许多作品也跟着“沾光”,各地书店把那些书从冷僻的角落里翻出来,摆到最醒目的地方供人抢购。各大电商亦将莫言作品放在首页推荐,销售业绩亦一路长红。本就不多的库存早早卖断了货,出版社则在忙着加班加点赶印。而莫言的4本新书及个人文集也将陆续亮相,据说印数亦连翻数个跟头,远远超过平日严肃文学作品的发行量。最令人惊叹的,则是资本市场亦跟风炒作,相关传媒公司股票纷纷大涨,走出一波莫言行情来。

在资本世界里,股民的嗅觉可谓灵敏。早在诺贝尔文学奖尘埃落定之前,莫言概念股就风生水起。10月11日,文化传媒板块中,受莫言获奖预期影响新华传媒盘中异动,逆势大涨4.81%。莫言获奖,其著作必将风靡海内外,游资敢死队势必会借风炒作出版传媒股。据悉,已有多家海外文化公司致电国内出版商“来谈海外版权的事”。

可以肯定的是,莫言经济已然浮出水面,莫言作品出版混战在所难免,就连影视界也加入到这场战役中来。之前,莫言作品的影视之路除了《红高粱》之外,鲜有人知,由于作品题材的局限和内容的限制,也鲜被影视公司看好。以至于在某次书展上,莫言直言:“《檀香刑》这样的小说很适合拍成历史巨片,但导演们不敢接,可能他们觉得很难表现,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莫言获奖后的3天时间内,已经有近20家影视公司来接洽,有意改编莫言的文学作品,有些就点名想改编《檀香刑》和《生死疲劳》。10多年前,莫言为四川创作了一部长达20多万字反映四川生活的电视剧手稿,此前一直未拍,获奖消息传来之后,原价20万元的手稿一夜升到120万元。

影视与出版相互激荡,应该说是一荣俱荣,若莫言的文学作品被拍成热播影视作品,也将为会文学作品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应,图书销量还可翻倍提升。目前,网络上莫言作品订购量相比平时增加了四五倍。

家乡的高粱红了

相比诺贝尔的其他奖项,文学奖最吸引大众眼球,也最容易实现商业化,而且产业链条很长,不仅能让获奖者成为富翁,还可顺势带动相关产业。在诺奖消息证实之后,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也跟着火了一把。光出名还不够,要搞出点效益来才算数。

高密的区域优势不明显,在招商引资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青岛、潍坊两大城市圈形成的集聚效应反而使得高密经济发展后继乏力。高密从青岛招徕的许多产业,技术落后、附加值低,并不具备竞争力。高密经济发展或许将再次面临转型,要转型就需要不断招商引资,缺乏地理和区位优势的高密想到了打文化牌。

高密市旅游局曾经是一个闲职部门,莫言的获奖给这座小城带来了其他城市求之不得的声誉,许多当地商人以及外地投资商纷纷瞄准了高密市,都想利用“莫言热”来大赚一笔。高密市政府也借势“莫言效应”,新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动向将围绕着“莫言热”陆续展开,而10月29日召开的高密市第三届红高粱文化节将成为政府主导“莫言经济”、对外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出席了这次节会。本届红高粱文化节将尝试市场化运作,不再单纯主打文化牌,会首次出现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此外还有企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转化研讨会。

当地的官员都明白,像高密这样一个既不靠山,也不靠水的县级小城市能出这样的一个文学大家,作为当地官员,不能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应该思考用好莫言这张文化名人品牌,为高密市的经济发展做点什么。于是,有关部门着手整理莫言旧居,欲打造红高粱文化景点,莫言文学馆亦要扩建成大纪念馆。现在莫言文学馆在高密仅有两层小楼,展览面积也就1000平方米左右,地方太小已无法满足接待需求。现在,他们已经设计出二期规划,欲将其重新建设成莫言纪念馆,打造红高粱文化品牌。而一些与莫言有关无关的产品也搭便车贴上了标签。莫言获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一时走俏;茶具、钢笔、炭雕摆件、文房四宝、手工刺绣等等一时间都打起了“莫言牌”。同时与莫言接洽的影视公司更是多达几十家。

莫言获奖感言 篇4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不一样的想法,这时就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么感言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莫言获奖感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莫言获奖感言1

20xx年在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令全国人民高兴的事情。莫言获得了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打破了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的魔咒。不仅是我,乃至全中国人民得知这个消息都神采飞扬,为这位作家喝彩。

莫言知道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惊喜而又惶恐”。“惊喜”是自然的,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惶恐”又是从何而来呢?原来伟大的作家跟大多数明星一样,会担心是不是有更多的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我认为莫言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倘若真有一些无聊的、钻牛角尖的人死盯着莫言,并挑一些毛病为难他,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人犯错误是正常的事,但不能犯低级错误。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坚信作家莫言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吸取教训、改正毛病。这样,人们也会谅解你。

莫言说:“果真颁给自己,那么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这句话流露出了莫言的谦虚。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这句话其实也是这位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根本原因。他的谦虚使他不想去攀比,使他的作品的内容更加真实、感情更加深厚。

文学大家的背后缺少不了一种高尚的品格。而这些品格正是引领他们走向成功道路上的指向标。我们青少年从小就要具有良好的品格,从小就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莫言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也是我们青少年努力奋斗的目标。相信不久的未来,中华儿女会拿到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属于他们的成功。

读了莫言的过奖感言,使我感触很深。莫言获奖让中国人民有信心拿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奖项,让青少年有一双梦想的翅膀,使他们有信心飞向胜利的彼岸……

莫言获奖感言2

他是中国的第一位诺贝尔奖项的获奖者,他也是一名作家,他获得的是文学奖,他是伟大的,他开创了中国诺贝尔奖,他是第一人,但他不是唯一的,因为也有许多人在努力获得此奖项,他说中国的基础,中国一定会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的,这位名人就是莫言。

在诺贝尔的颁奖典礼上,莫言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他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有想到奖项回落到自己头上,他说自己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喜是果真颁给自己,他说很多作家多具备了获奖资格,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坏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他的这句话令我和其他人深有感触。

莫言在生活中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莫言出生贫苦,只念了三年级,之后就不念书了,他开始读他哥哥的书,把书读得熟的不能在熟了,然后他又借村里的书看,他把借来的书读过了,他想读更多的书,正是因为他对书的一种渴望,才让他有了今天如此大的成就。

莫言的话,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作家,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功成名就而开始写作的,他写作只是为国,为人们看,给人们带来乐趣。他也认为自己非常幸运的,他在坚持自己自己原则时却不经意获奖了,这同时也给他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会有更多人批判他。

莫言让人感受到了一位作家一位诺贝尔获奖者具有的一切品质——谦虚,实话实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说他是中国文史上的一朵奇葩,我坚信在他的基础上会有更多中国人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莫言的获奖感言会激励更多人努力的。

莫言获奖感言3

他,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哪怕获得再高的荣誉,也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他——莫言,中国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为中国赢得了荣誉,他的获奖感言时我感 ” 悟很深,特别是他对母亲的怀念。

母亲是莫言人生中的第一位导师。

我想,在他走向颁奖台的那一瞬间,心中所想的定是他的母亲。从母亲的言行举止中,莫言学会了很多。莫言之所以取名为莫言,是因为他的母亲希望他做一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但他并没有做到,从而使他的名字叫莫言,是想让他少说话,很像是对他的讽刺,但从中依然有母亲对他的爱。

这是一个令他痛苦的事。

一天,莫言随着他的母亲去集体买随礼捡麦穗,忽然,看守麦田的人来了,别人纷纷逃跑。因为他的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看守麦田的人重重的打了一巴掌,打出了血。多年后,莫言与那个当年打他母亲的人在集市相逢,当年那个年轻的壮汉如今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刚想冲上去报仇,可他的母亲拉住了他,说道:“儿子,当年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同一个人。”这句话我很喜欢,蕴含着道理 , 也可以看出莫言母亲的善良,但我却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大概是因为那个老人经过岁月的流逝,已经明白自己错了吧!

在莫言的获奖感言中,讲了许多的小故事。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最后一个小故事。打那七个人打开门的时候,也意味着他们走向了死亡,但我并没有猜到结局。可哦我明白,那七个人是狠心的,是自私的,为自己不惜牺牲别人的性命,我厌恶他们。“害人终害己”,他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莫言很喜欢讲故事,他把讲故事当成创作,在上面寄托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正是因为在讲故事的的基础上,他才把小说写的这么好,正因为在他的背后有母亲的支持,他才有他今天的辉煌成就!可他仍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我们又该怎样呢?那种怀念母亲的滋味,也是想让我们更珍惜我们自己的母亲,“可怜天下父母心”!

莫言获奖感言4

在《莫言获奖感言》全文,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对母亲的思念和对母亲的愧疚。

他在获奖感全文就写了在我获奖后,有很多人与我一起分享着荣誉,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母亲是他人生的导师,这种导师的表现不是夸夸其谈,不是长篇大论,只是平常入情入得一个关心、一次并惜、一次宽容、一声叹息。有一次“我”把家里唯一的热水瓶打碎,“我”怕躲起来,当妈妈找到我时,只是叹息了一声而已。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结果被看守的人发现了,煽了她一巴掌,她倒在地上,看守的人没收了我们捡来的麦穗,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让“我”终身难忘,当我在集市上再次与那人见面,我想冲上去报仇,母亲阻拦了我。

有一次过节,一家子在一起吃饺子,每人只有一碗,大家对好不容易获得的饺子倍感珍惜,突然来了一个乞丐,莫言给了他几个红薯我没想到乞丐不领情还振振有词的说:“凭什么你们吃饺子,给我吃红薯啊?”莫言火了,回答道我们也不是经常吃饺子的,你要就拿,不要就滚!”这时,母亲一声不吭,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全部给了乞丐……我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第一个教师,这是正确的;实际上,我们正要说,母亲是不仅孩子也是成人以后的人生文关键时刻的教师

莫言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内疚甚至负罪感可能也是我们对自己母亲的思念,内疚甚至负罪感——这时真切的感受,更是内心无法弥补的缺陷,痛苦就在于这种感受,这种缺陷。

莫言获奖感言5

我读了莫言的获奖感言后觉得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其中有几件事让我深受感动。一是他对母亲的眷恋,感激之情。善良、坚强、乐观的母亲宁可自己挨饿,也把她那唯一的半碗水饺送给乞丐老人;虽然我把家里唯一的热水瓶打碎了,但母亲也没有责怪我;虽然母身患重病,但她却一直鼓励莫言不要对生活绝这些事情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其中,母亲对莫言的一席话使我铭记在心。她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这句话看得出母亲不但有颗善解人意的心,还总是鼓励孩子做一个宽容、乐观的人。母亲的一言一行都给莫言起到了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对莫言的一声影响巨大。

虽然没有看过莫言的作品,但我也知道他的作品一定是充满感情的,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真不愧是中国首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读一读他的感言,看一看他的作品,一定会有许多收货的。

小学未毕业既辍学的事情。因为当时他年幼体弱,干不了活,只好到荒草滩上放牛,体现莫言当时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他想起中国老子说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他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让他永远忘不了,他之后奋发向上,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

人生之路是必须要经过刻苦两个字的,只有刻苦才会有将来。

莫言获奖感言6

尊敬的国王、王后和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

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能在庄严的殿堂里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翻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翻译家们。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谢谢大家!”

莫言获奖感言7

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莫言,不得不说,他十分的伟大。他的作品和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有点魔幻,甚至有写诡异,但他揭示了我们这个苦难名族特点的时代,特定的生活,莫言能写出如此好的文章是与他成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个人第一位启蒙老师是自已的母亲,莫言小时,就有一位,宽容,富有同情,不济仇恨,乐观向上的母亲。为莫言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品质。

莫言的母亲是一位宽容的人,莫言小时不小心将热水瓶打碎,給卖白菜的老人多算一毛钱,美莫言都以为逃脱不了母亲的责备,母亲总是原谅莫言。莫言幼年家庭贫苦,和母亲一起去农户家捡麦穗时,母亲被看麦人打了,多年以后,当看麦人变为一位老者时,莫言欲上去报仇,但母亲却阻止了他,可见莫言母亲的度量如何之大。

莫言的母亲是也是一位乐观向上的人,在莫言十九岁时,莫言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莫言每次回家都要喊母亲,听了母亲的回应,莫言心中的石头才放下来,一次,莫言没有听到母亲的回应,十分害怕,以为自已的母亲自寻短见,但母亲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乐趣;但只要阎王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由此可见作者母亲的乐观向上。

作者小学未毕业,就进入社会,亲眼见证了社会的人和事物,为荣誉以后的写作提供了素材。莫言在故乡听了许多神鬼故事,提供了许多素材。

作者在发表感言时,告诉人们,“即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我的备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甚至不伦不类的辨护反叛者的禁地,小说的艺术性,欣赏性就没有了。

莫言获奖感言8

20xx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2月在瑞士文学院领奖台上他发表了热情扬溢的获奖感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家规教育的经典。莫言说:“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据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可以看出莫言的母亲对他一生的影响巨大,正是由于他母亲的启蒙教导,造就了他一些优秀的人格品德,才收获了人生如此巨大的成就。从莫言受他母亲的启蒙教导的一些故事里,闪烁着中国家规教育经典。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这则故事说明人要具有爱心。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这则故事说明莫言母亲是一个胸怀宽广之人,“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试想,若莫言报仇了那个看守麦田的人,他不就是一个小人了吗?他的人生或许不是现在这样,即使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生也是带有不光彩的污点。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这则故事说明人要具有同情心。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这则故事说明人要诚实。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感,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边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透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这则故事说明人要坚强。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这则故事说明“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这则故事说明人要三分耕种七分读书,要做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

莫言获奖感言9

北京时间十二月八日,一个值得载入中国史册的日子,作家莫言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在他的获奖感言中,许多是关于他和他母亲的。从字里行间中,我了解了他的人生,也能让我感受到他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没能看到自己成就的叹惋,那一句“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不正极言了这样的情感吗?

让我最为难忘的是他讲述自己记忆中最痛苦的事:他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他的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他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他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他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他相逢,他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地对他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这句话教会了莫言在以后的生活中宽以待人。他说自己从不为获奖而写作,我想这淡泊名利的态度也应该是从他朴素的母亲身上所学到的。

莫言从小就喜欢听书,他母亲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他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他。每次听书回来,他都会添油加醋地复述给家人听,这或许也为他以后的写作生活奠定了基础

在我看来莫言不仅是中国经验的杰出表现者,同时也是古老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忠实传人,更是现代汉语文学表达的创新者。

如今的莫言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一般的`人物,为中华文学的发展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后人,我们应该追随他的脚步,继续拼搏,奋勇前行,永不言败。

莫言获奖感言10

日前,我国作家莫言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感言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他母亲的思念,以及母亲对他的成长的影响。莫言生长在山东高密农村,从小就在饥饿,贫穷中,偶然的机会让他有机会去听说书,回来就给母亲讲,然后就是添油加醋的讲,或许这就是他日后成为作家的生活基础。他的母亲,在贫困的时候,给他的是精神上的支持,精神上的财富,他的母亲对他影响很大,只可惜,在他成名后,家人,除了母亲,都能看到他的成功,都能分享他的喜悦,只有他的母亲,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莫言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令我感动。

记得我们国家早些年有一个什么拯救母亲的公益活动,拯救母亲,就拯救了孩子,拯救了一个家庭。母亲,这个角色,是家庭最主要,最重要的人物,是孩子的主心骨,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联想到我的母亲,我就觉得她是对我影响一生的人,我母亲文化不高,但她知书达理,乐于助人,她勤俭朴实,任劳任怨,她宽容,厚道,豁达,善良。我母亲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的言谈举止,至今都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比如她夏天晚上为我扇扇子,她点灯为我们制作新衣,春节为我们做豆腐脑,炸丸子,她手提剃头工具上班,为的是午休为同事们剪头发,雨天她为邻居收衣服,冬天为院子扫雪,总之,许许多多的画面,在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了,无法抹去我的记忆,无法抹去我对母亲的思念。我母亲是幸运的,她在晚年,享受到了所有的爱,她衣食无忧,她不担心医药费。我们家6个孩子,都对母亲很孝顺,很体贴,让她在有生之年,她看到了感受到了孩子的爱。当然,我也有遗憾,就是没有带母亲外出看看,所以我现在尽可能带姐姐们外出旅游,因为我那时工作忙,孩子小,姐姐们对父母的照顾多一些,她们都照顾我,因为我最小,因为我母亲最疼我。

母爱,是最伟大的爱,世界上没有比母亲最疼爱自己孩子的人了。

莫言的获奖感言,我听了两遍,我感受到他的朴实,他的真诚,他的作品获奖,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敢讲实话,他敢剖析现实社会,他敢说出自己对事物的想法,他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来自活生生的现实社会。莫言,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作家,我敬佩他,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作家而高兴,他为国家争光了,他为中国的农民,为中国的作家,争气了。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

莫言获奖感言11

北京时间20xx年十二月八日,莫言在斯德哥摩瑞典学院发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在莫言的获奖感言中,他讲了很多故事,有他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也有他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他母亲的思念,以及母亲对他的成长的影响。

记得有一个乞丐吃饺子的故事,有一年过节,莫言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每人只有一碗,大家都很珍惜这一碗饺子,可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乞丐,莫言给了他几个红薯打发他,可没想到乞丐不领情还振振有词地说:“凭什么你们吃饺子,给我吃红薯啊?”莫言生气了,回答道:“我们一年也只吃一顿饺子,你要就要,不要就滚!”这时,母亲一声不吭,把自己碗里的饺子全部给了乞丐……

当时,吃一顿饺子是多么奢侈的事啊,而莫言的母亲,将自己碗里的饺子全部给了乞丐,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母亲啊!这是一种多么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啊!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莫言小时候长得很丑,村子里很多人都嘲笑他,学校里还有几个性格强势的同学甚至还打他。莫言回家大哭了一场,但是莫言母亲却对他说:“儿子,你不你缺鼻子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心美则人美。”

莫言母亲的一席话,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宽容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能够宽容别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样宽阔、透明,像大海一样广浩深沉。

正是因为莫言有这样的一个母亲,不断的影响他,不断地教育他,才使莫言有了今天的成就。

虽然我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是我相信,他的书一定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收获。

莫言获奖感言12

我读了一小段文字,虽然很少,但可以看出很多的事情。讲述的人物是一位作家:莫言。

它讲述的是莫言作家得知自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惊喜与高兴。“惊”的是自己居然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喜“的是奖果真颁给了自己。但是,他还有一些忧虑。例如,会不会因为他自己得了这个将后,会有人去找寻他身上的缺点。他还说,其他的作家也有实力拿。

这些事情是常存在于我们现处的社会中的。有的人,在别人没有出名前一直默默生活着,一旦有人成名了,而自己又没有能力超过别人,就去找他人的缺点公之于众。这是一种典型的嫉妒,红眼的表现。是一种不良的行为,这些事情的发生,很能说明那些“红眼“的无聊,嫉妒心之强。从作家莫言的话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谦虚。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别人通过努力,不断坚持,不畏艰难地一路走过来,成功了。而你却很悠闲地过着,当别人成功了,你就开始红眼,开始表示不满。请问,你是在不满什么?是在不满自己没有努力,没有坚持,遇到困难就逃避吗?成功不是随手可得的,它就像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一样,需要过程,需要经历风风雨雨后的坚持不懈才能成功的。那作为人也是一样。

如果你要成功,不要注视着别人,别人出名了,成功了,不会使你也成功。只有靠你自己去拼搏,去斗争、去争取。并且在当别人或身旁的人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都不要说别人的家境、环境和经济比你好。想要成功,就要像那些成功的人学习。因为成功的人们都是从一点一滴地到成功的现在的,那么你想要成功,就要像他们一样。

在以后的生活中,当有人成功,出名时,你不要眼红,也不要嫉妒。要多向他们学习,看齐,只有这样才会有所进步;如果你成功了,也不要骄傲,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态。这样,你才会更成功。

莫言获奖感言13

莫言穿着一身中装出席了诺贝尔奖仪式。获奖感言;对于感言是一种感悟,在莫言获奖感言中,我发现有二点重要之处特别打动我这打动也是具有普遍意义,要值得写出与大家感悟;

一是莫言对母亲的思念,对母亲的内疚深深地打动了我。母亲是我们人生的导师,他的母亲叫他的虽然不是什么长篇大论,也不是什么文学哲理,只是平常的关心和教有。又一次过年,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莫言的家门口,莫言给他几个红薯干打发他,他却很生气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让我吃红薯干,你们心是怎么长的。”莫言火了说:“我们一年也不经常吃饺子,给你红薯就不错了,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诉了莫言,把自己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莫言的母亲教育莫言要做一个为别人着想,帮助他人的,实际上,母亲不仅是成长中的老师,也是照亮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不仅莫言的母亲是这样,我们的母亲也是这样,我们的母亲也是这样的,莫言对于母亲的思念——这种真切的感受。

二是写莫言还要继续讲故事,因为她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明白了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作为一个作家要有使命感,者任感,作家写作并不是”纯粹的自我宣泄”也不是“高高挂起的孤独感”,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把该说的写在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来的话永不磨灭,莫言那个时代的故事,通过故事我们看见了中国宝黛爱情︰看见了法国的圣母院美丑,看见了美国的布鲁克三棵树,看见了哥伦布的百年孤独 …… 莫言的小说和小说人事物,虽然有点灰色,有点魔幻,甚至有点诡异但他揭示我们这个故事的苦难民族的特点时代,特定教育知识以及的情怀,情感。

莫言是中国艺术家最有智慧的人,他的获奖感言是提醒和忠告!这我我对莫言的获奖感言。

莫言获奖感言14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达成所设定的目标,就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一步一步地踩着失败的“尸体”走过来的。成功,对于一些人来说,表面上是一种荣誉,但是这些人看不到人家成功背后的事。

成功的背后是辛苦的,这让我想起冰心老人的一首小诗《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的,做一样艰难的事,一旦你成功,你会觉得做的事,花费的精力,付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然而,成功也会吸引众人的目光,有的人不是崇敬的,而是嫉妒的,让成功的人生活在惶恐之中。

20xx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他说:他既惊喜又惶恐,“喜”的是自己获得这一奖项,“惶恐”的是有了这项荣誉,将会有更多的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让他难以抉择。通过名人的话,可以看出现在某些人思想之差,品质之坏。

其实,在现代社会上,就有一些人,自己能力差,做任何事难以成功,他们就见不得别人好,一旦别人比自己好,他们付诸行动,把找到成功的人的日常琐事中的小问题,进行聚焦,然后再放大,公布于众,使成功的人身败名裂。这些人不是用正常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成功。

不仅仅社会如此,在学校里,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同学之间互相攀比,比谁穿戴好,比谁更富有。如果自己在这项攀比中输了,必须在那一项或多方面找出他们的不足,扳回了面子。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应该严厉制止。

这种现象,无论在小地方学校里,还是在大环境社会上,拿人们的话来说,就是典型的“红眼病”,心态严重时,见到什么,都眼红。这种做法不仅害了别人,有时还会害了自己,《三国演义》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心胸狭窄,专门设计害人,最终气死自己。他这种“既生瑜,何生亮”这种“红眼病”被世人警记。

面对这种种情况,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应该以正常人士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成功,要去考虑别人成功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后努力改正,再去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成功,就不会虚无缥缈,就会指日可待。

所以,当我们遇到成功的人,不要心生嫉妒,更不要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而要给辛勤的人送上自己美好的祝福;遇到失败者,不要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而要送上自己真诚地安慰;遇到心生“眼红”的人,而要送上自己善意地劝勉,甚至警告,让他们不要以嫉妒之心去看待别人的成功。

成功,一个词语,一种荣耀,一个人让人心生嫉妒的源头。大家不要让“眼红病”控制你,只要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成功,这个世界将会更加和谐。

莫言获奖感言15

莫言他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能获得诺奖,是靠他的实力,这种实力不是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靠着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生活的爱,靠着植根于人民、植根于生活,靠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无情的解剖及深邃的思考,更靠着一个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创作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

在获奖感言中,莫言以一种朴实而近乎憨厚的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他从自已的母亲讲起:与母亲捡麦穗,吃饺子时母亲将自己的饺子送给了一个乞丐,跟着母亲卖白菜,母亲患病……

这一个个故事使人泪下,他用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他母亲善良、勤俭……

在莫言讲述中还有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故事,莫言一家在过年时才吃一顿饺子,当有一个行乞的老人到莫言家时,莫言拿出红薯干打发老人,立马遭到母亲的训斥,端出自己的半碗饺子给老人。一年一次,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吃顿饺子异常奢侈,但莫言的母亲毅然不顾自己的温饱将弥足珍贵的饺子送与老人,这就是善良,也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给予。莫言虽然也给了老人东西,但那仅仅叫施舍,而莫言妈妈的叫馈赠,反观后者远远比前者高尚。莫言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而莫言妈妈把自己最喜欢的饺子送老人,这是高尚的品德更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我虽然没看过的莫言的作品,但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与他在务农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莫言连躲雨的时间都要看书,所以我们要学习莫言那种爱读书的精神。

莫言获奖 篇5

平生最喜欢买书,见此情形,便走到书摊前,看到书摊里有本《百年孤独》,便拿起来看,没想到拿起这本书后,下面还有一本莫言的《蛙》。

莫言的作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从他的《红高梁》、《丰乳肥臀》到《檀香刑》,而且《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还是我自考时的必读科目。

买《蛙》的时候,并不知道莫言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只是看到《百年孤独》与《蛙》放在一起,再说也喜欢莫言的作品,就一并买了回来。

哪知买《蛙》没过多久,这本在我看来不算最好的小说,就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百年孤独》也曾获得过这种世界性的诺贝尔文学奖,那摊主也真是神手,竟然将一本得过奖的文学作品和一本即将获奖的文学作品摆在了一起,被我买回。

读完《蛙》后,感觉这部作品并没有他以前的作品写的好,也许是题材太大的原因,时间跨度也大,有些难以把握。小说的末尾对姑姑的处理叫读者难以理解,再说这本书还是以写信的方式写给一位日本学者的,在情感上也叫人难以接受,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

从他获奖之后,知道他还有一部名叫《生死疲劳》的长篇。看了简介,此小说是以佛教轮回的方式描写六道轮回的,尽管还没读,就也在心里喜欢,去书店里买,遗憾是的是本地书店没有卖的。在网上读吧,眼睛又受不了,只好作罢。

今天,在网上看到莫言的获奖感言,以及他的创作历程,感觉他的作品真的像他讲的话一样,他就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善于整理、归纳那些发生在他生活过的土地上的故事,并以他那敦厚、朴实、诡异的写作风格,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以他不息的毅力,将他的作品,一部一部,展现在中国,以及世界读者的面前。从而受到国内国外诸多热爱文学的读者的欢迎。

在他的获奖感言上,很喜欢他讲的有关母亲、故乡以及三个哭与不哭、小庙等的故事。他与家人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他说他这辈子最感谢的是他老婆,他说他最初写小说就是为了不饿肚子,每餐都有饺子吃,多么简单的写作独白!他的作品也不像时下的某些下三滥作品,动不动就以男女那点事或是玩穿越来博人眼球,他的作品是生活开出的丰盈的花,现实结出的灿烂的果。这样的花,这样的果,人人都曾有过,并且每天也都有过,只是这样的花与这样的果,被大多数人忽视了,而莫言,就是那个在生活的长廊里,细心地捡起这些花,小心地摘下这些果的幸运的人。

读《莫言获奖感言》有感

北京时间十二月八日,莫言在斯德哥摩瑞典学院发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讲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读读他的感言,感触挺多,再此分享。

从他讲述的成长故事中阐明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从中我学会了善良,宽容和如何写作。

在莫言很小的时候因为长得丑而被人挨打,但他的母亲却说道:“四肢健全变不丑,即使丑,多做善事也能变美。”他母亲的一席话使我认识到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你不去斤斤计较,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因为你的宽容,会多个朋友,不是有人说过“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吗,怎么化敌为友与你有没有宽容的胸怀直接关系,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在莫言讲述中还有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故事,莫言一家在过年时才吃一顿饺子,当有一个行乞的老人到莫言家时,莫言拿出红薯干打发老人,立马遭到母亲的训斥,端出自己的半碗饺子给老人。一年一次,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吃顿饺子异常奢侈,但莫言的母亲毅然不顾自己的温饱将弥足珍贵的饺子送与老人,这就是善良,也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给予。莫言虽然也给了老人东西,但那仅仅叫施舍,而莫言妈妈的叫馈赠,反观后者远远比前者高尚。莫言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而莫言妈妈把自己最喜欢的饺子送老人,这是高尚的品德更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虽然没看过的莫言的作品,但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与他在务农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连躲雨的时间都要看书,没有如痴如醉的看书,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人很难写出文章,特别是好的文章。,他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还与他丰富的阅历关系密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多练笔,写作文也轻易而举,信手掂来。正应了小城老师所说“以我手写我心”,真实,才是文章的灵魂。

莫言不愧是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读一读他的感言,看一看他的作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莫言穿着一身中装出席了获奖仪式。获奖要发表感言,对感言的感言既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感悟。

第一:是他对母亲的思念,他母亲在世上活了 72 年。他的母亲很有爱心,我可以从三件事中看出来。1.莫言把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打碎了,躲了一天,天晚,他出来了,他母亲并没有骂他。只是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2.莫言和他的母亲到麦地里捡麦穗,但是被守麦地的人扇了母亲一巴掌。但是很多年后莫言和他的母亲在集市上又一次看到了那个看守麦地的人。但是他已经老了白发苍苍。莫言想上去报仇,可是,他母亲拉住了他,他说:“那个打我的人,和这个老人不是同一个人。”

3.莫言家很少吃饺子,今天难得可以吃一回,可是每人分得的饺子很少。他们正要吃时,一个个老人来到他们家门口。莫言只给他半碗红薯干。但是那个老人却说:“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 ”莫言说:“你爱要不要,不要快滚。”母亲骂了我,把她吃的饺子倒给了那个乞丐。

从以上三点看出莫言的母亲心地善良。我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是正确的,实际上我们还要说母亲是孩子成人以后的人生关键时刻的老师。第二:是他成为一个作家的过程,莫言的作品人的作品的区别就是他对“要在人的立场继续谁作”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感悟。有着自己独特的追赶和追求,这种感受和感悟可以是《红高粱》中潇潇洒洒走一回的豪迈与执着,也可以是《蛙》中那一份真挚却可能是愚昧,最后归平常的反映,反对和反思,在这个追赶和追求中,我们领悟到了实践,内心的思想有没有得到反映有没有的到超越。

第三是他认为他还要“讲故事”因为他认为“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言下之意他还要继续这个真理而奋斗。对此,我认为莫言这个理解和看法,有正确的一面,也有值得商榷的一面。揭示了我们这个苦难民族的特定时优,特定生活。作家和别人不一样,作家没有义务和则任来直接判断熟是熟非。作家只能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的思想的分析,去表现人性深处那一点,单靠政治管理思想、逻辑和教育等难以企及的情怀,情感,如果作家一味追求正义感,真理感,作家就会陷入说教,甚至不伦不类的辩护士或反叛者,小说的艺术性,欣赏性就没有了。思想性再多再大也没有用。

由莫言获奖想到的 篇6

据报道,莫言获

诺贝尔文学奖后,政府立即颁发巨额奖金,开发商奖励海景别墅,山东高密县修建莫言纪念馆和塑像,当地准备投入巨额资金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莫言文化体验区,莫言就读的小学更名为‘莫言小学’,莫言作品即将选入教材,网上、实体店里莫言作品“疯卖”、“缺货”……更有甚者,莫言获奖的纪念邮戳、纪念T恤一时走俏;淘宝还推出了不少T恤,T恤上印着莫言的头像,以及中英文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字样;更有“高密火烧”、烤鸡被标注“莫言故乡”,白酒广告打起了“莫言牌”……。各种围绕莫言的匪夷所思的现象此起彼伏,国家机制、民族自尊、地方自豪感、层出不穷的商业利益等等无不乘着莫言获奖之机联手演出了一场带着“文学”面具的喧嚣的嘉年华会。

在这个文学被不断边缘化、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莫言获诺奖,自然是一个极富能量的话题。在众多衍生的话题里,真正是文学性的少之又少。“文学”被淹没在汪洋恣肆的口水里,被包裹在形形色色的衣服内,被杂糅进各式各样的观念态度,被夹带着或明或暗的私货。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的舆论却独独遮蔽了“文学”,或者说,文学被文学周边“鸠占鹊巢”,不可不谓之怪现状。当然,要追求“文学”的“纯粹”是不可能的,因为表述行为本身就是历史的、政治的和社会的,“文学”是实实在在的缠绕于虚虚实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网络里,受到或显或隐的规范的限制。现代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市场、商业、经济、国家、民族等等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存在“纯粹的文学”,也不存在“纯粹的作家”。不妨说,“莫言热”的“非文学化”,乃是源于“文学”并非“文学”本身之事。由此说来,“莫言热”的“非文学化”倒是“正常”的。正如当地官员对莫言老父劝说道: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莫言成为了社会公共资源,你不同意(修缮旧居)不一定管用,成了点睛之笔。

如此,不妨换一个视角看待“莫言热”。恰恰是“莫言热”的“非文学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观察文学及文学的周边。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绝非自然之物,各种力量:经济的与政治的,个人的和集体的,民族的和国家的,……都围绕着“文学”,透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渗透进“文学”,从而塑造着“文学”。这次,由莫言获奖,各种力量簇拥着“文学”发出光怪陆离的声音和行为,只不过是一个“症候”而已。但说“文学”是历史的、政治的、社会的,甚至经济的,还有一个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关键性难题。如果是主动的、居于“主位”的,那么这种“文学”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如果文学是被动的、被“笼罩”的,那么文学则成了一个卑怯、弱小、毫无主观能动性的婢女,只能落进现实这张紧紧织就的大网,堵塞想象和虚构世界的诸多可能性。很显然,这是一场“文学”自身有心参与却无力主导的“喜剧”,各种或明或暗的力量早已溢出了“文学”更够自主的范畴,它检验着、折射、测试着国民的文学观念,对文学的心理成熟度,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度。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对莫言、对文学“敲骨吸髓”、“赤裸裸”的“榨取”以及林林种种的看似豪言壮语的虚弱之辞。不过,遗憾之中又有欣慰,因为莫言自己还是清醒的。在多个不同的场合,我们看到了莫言不胜烦扰的疲倦和压力,听到了莫言的谦虚、谨慎以及对于光环和荣誉的警惕之心和忧心忡忡的表达。尤其是莫言的比较真实的肺腑之言:希望一切尽早平息,尽快进入创作状态。因为一个作家,最终是凭借作品说话的。

莫言获奖演讲 篇7

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记述人们所说的话以及他们是怎样说这些话的。“新闻的这条基本原则可以表述为‘某件事如此是因为某人说它如此’。” (Fishman, 1980:92, 转引自辛斌, 2005:103) 与此同时, 新闻报道有很强的选择性, 正如格伊斯 (Geis) (1987:10, 转引自辛斌, 2005:84) 指出的那样:“也许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权力是它能够说在什么时候什么问题重要, 并决定在哪个问题上应该听见谁的声音”。

评价理论包括态度 (attitude) 、级差 (graduation) 和介入 (engagement) 三大次系统, 介入系统可以分为自言 (intravocalise) 和外言 (extravocalise) 。外言系统中的插入 (insert) 即直接引语, 同化 (assimilate) 即间接引语。本文重点讨论中美大报引语的转述动词以及消息来源 (news source) 的使用情况。转述动词选择上的差异有助于表达的不同立场和观点, 引语的使用暗示了这些话语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作者目前的交际目的相关, 从而影响读者对所报事件的看法。

2. 语料与统计结果

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10月11日至2012年10月31日“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新华网 (“Xinhua News Agency”) 和“人民网” (“People’s Daily Online”) 的英文版以及“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 (“Washington Post”) 和“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s”) 有关莫言获奖事件的报道。以“莫言” (“Mo Yan”) 和“诺贝尔” (“Nobel”) 作为检索词在这六家大报网络版和Lesix-Nesix、Factiva和Ebsco三家数据库进行检索。由于中国大报涉及的报道多达百篇, 因此将中国大报的检索词限定为标题 (Headline) 检索。经过对内容重复的报道进行排除, 中国大报标题包含“莫言”和“诺贝尔”的报道共计23篇, 美国大报全文包含“莫言”和“诺贝尔”的报道共计21篇。

Martin J.R.&White P.R.R. (2005:122) 将转述动词分为承认 (acknowledge) 和疏远 (distance) , 两者的区别在于作者是否为话语的真实性承担责任。由于Martin J.R.&White P.R.R.并没有对转述动词进行细致区分, 因此本研究采用辛斌 (2008:61-65) 的统计方法, 将转述动词分为积极动词、消极动词、共识动词和分歧动词。其中积极动词和共识动词属于承认, 即作者为话语的真实性分担责任;消极动词和分歧动词属于疏远, 即作者疏远该话语来源, 不为其真实性承担责任。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各动词在各类动词中的位置, 数字越大, 程度越低;动词出现的个数和次数如表1所示。

积极动词:

中国大报:inform (4) , describe (28) , praise (30) , continue (33) (平均程度:24)

美国大报:explain (12) , know (16) , cite (17) , note (19) , describe (28) , praise (30) , continue (33) , recall (36) , suggest (40) (平均程度:26)

消极动词:

中国大报:blame (4) , claim (35) , insist (38) (平均程度:26)

美国大报:plead (2) , complain (12) , call (16) , tout (17) , blast (19) , assail (23) , accuse (29) , shrug (31) , denounce (32) , argue (33) , insist (38) , extol (40) (平均程度:24)

共识动词:

中国大报:report (1) , comment (4) , say (5) , continue (6) , describe (7) , inform (9) , believe (11) , praise (17) , add (18) , announce (20) , tell (25) , remember (29) , promise (32) , call for (37) , ask (40) (平均程度:17)

美国大报:report (1) , answer (3) , comment (4) , say (5) , continue (6) , describe (7) , believe (11) , respond (12) , offer (13) , note (14) , praise (17) , add (18) , go on (19) , announce (20) , cite (23) , tell (25) , recall (27) , remember (29) , recognize (34) , know (36) , call for (37) , ask (40) (平均程度:18)

分歧动词:

中国大报:claim (27) , label (29) (平均程度:28)

美国大报:blast (1) , call (7) , plead (20) , argue (28) , denounce (30) , press (31) , assail (37) (平均程度:22)

我们可以看出在报道莫言获奖事件时中美大报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 采取了不同的角度:中国大报积极动词和共识动词的平均程度数值比美国大报小, 即中国大报积极和共识程度更高;中国大报积消极动词和分歧动词的平均程度数值比美国大报大, 即中国大报的消极和分歧程度更低, 这两组数据均表明中国大报对莫言获奖事件的态度更为积极, 共识更高。中国大报各类转述动词的使用个数和次数普遍低于美国大报, 表明美国大报转述动词的选择更为多样化;而中国大报共识动词的个数高于美国大报, 表明中国大报更多使用承认动词, 更愿意为话语的真实性承担责任。

3. 部分转述话语的对比分析

大众传播媒体的宗旨之一是追求真实性。由于引语一般出自当事人、知情人或权威人士之口, 对受话人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 它们的使用能有效增强语篇的权威性。 (辛斌;2005:75) 用作消息来源的个人和组织的立场观点和意识形态在大众语篇中总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辛斌;2005:27-28) 因此, 本研究重点对中美大报的中性转述动词 (say, tell, according to) 的嵌入和同化情况以及其消息来源进行对比分析。

经过统计, 中国大报引语共使用81次, 其话语来源包括中外专家、诺贝尔奖协会、中国政府发言人、莫言、中国读者以及中国普通民众;美国大报直接引语共使用70次, 其话语来源包括西方学者、诺贝尔奖协会、持异见分子、中国政府发言人和莫言。通过对比直接引语的话语来源,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大报考虑了中国民众对该事件的观点, 而美国大报则倾向于引用西方权威的话语, 从而湮没了民众的声音。

考察间接引语可以将一个语篇中的引语与其它语篇中对相同话语的引用加以比较, 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语篇在描述相同事件时所采取的不同立场和态度。 (Fairclough, 1992:Ch.4转引自辛斌, 2005:76) 本研究考察了中美大报对莫言话语引用的表征方式, 如例句1所示。

(1.1) "I am very happy, "he said."I was having dinner when I received the news.I was surprised." (Mo Yan'very surprised'upon winning Nobel.China Daily.2012.10.11)

(1.2) Mo Yan—the pen name is Chinese for"don't speak"—couldn't be reached for comment, but he was quoted by the state-run Xinhua news agency Thursday night as saying that he was"very surprised"at winning the award. (Nobel Places China in Focus Again.Wall Street Journals.2012.10.12)

(1.3) When the organizers contacted Mr.Mo, said Peter Englund, the secretary of the Swedish Academy, ''he said 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 ''The Associated Press reported. (Novelist from China gets?Nobel?for literature;?'Red Sorghum'author breaks European hold on prestigious writing award.The New York Times.2012.10.12)

《中国日报》通过直接引用莫言的话, 表达了莫言在得知获得诺贝尔奖时高兴和惊喜之情。《华尔街日报》援引新华社报道莫言的话语, 仍较为客观。然而《纽约时报》通过使用间接引语, 将 (1.1) 和 (1.2) 中表达莫言心情的词语“surprise”转述为“overjoyed and scared”, 即将“惊喜”转述为“狂喜并惶恐”, 暗示了作者的消极态度。通过对其它语篇中相同话语的引用加以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将自己的主观理解融入莫言的话语之中。《纽约时报》的间接引语貌似客观公正, 实际上被用以突出报道的重点, 并影响读者对莫言获奖事件的看法。

4. 结语

本文对中美大报莫言获奖事件报道的转述话语进行分析, 扩展了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从转述动词来看, 中国大报的态度更为积极, 更愿意为话语承担责任, 但转述动词使用的多样性还需要加强;从话语来源来看, 中国大报更多的倾听民众的声音。美国大报通过使用间接引语, 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 这与其报道目的紧密相关, 通过转述话语的使用可以既保持报道表面上的客观公正, 又可以达到报道者欲达到的交际效果。通过对转述话语的批评性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中美大报对于莫言获奖事件的不同评价态度,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Fishman, M.Manufacturing the News[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0.

[2]Geis, M.L.The Language of Politics[M].New York:Springer-Verlag, 1987.

[3]Martin J.R.&White P.R.R.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4]White, P.R.R.Appraisal outline[OL].http://www.grammatics.com/appraisal/.2001.

[5]唐丽萍.批评性跨文化阅读的主体间评价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唐丽萍.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从对话视角的介入分析[J].外语学刊, 2005, 04:1-7+112.

[7]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从莫言获奖谈企业借势营销 篇8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恩隆德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由此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人士。消息一经传出,莫言的知名著作《檀香刑》、《红高粱》、《生死疲劳》、《蛙》等,迅速受到了包括亚马逊、当当、京东商城等在内的多家电商的热捧。电商网站迅速推出了读书购买专题,借势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好时机来进行相关书籍的销售。从之前的销量平平到一夜间的洛阳纸贵,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火的不止是莫言本人,还有借势营销的企业。

借势营销,整合资源

借势营销,是指企业及时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焦点新闻、事件以及明星效应等,将其与自身的品牌推广融合的一种营销策略。借势营销通过借助人们关注的焦点,顺势搭车,让更多的人认识,关注自己,以此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实现公众对热点话题的关注转向对企业事件的关注。善于借势也就是善于整合资源,关键在于发现和挖掘与产品或品牌价值相关联的事件,并对时机进行精准把握。机会可能稍纵即逝,对势的把握是否及时,将直接影响最终的势能。针对此次莫言获奖事件,相关企业竭尽所能,通过借势营销最大可能地将自己的企业、产品与莫言关联起来,以利用“莫言热”提升自身的品牌和销量。

借势营销的基础: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由于有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存在,此次莫言获奖消息传播的速度相比以往明显加速。莫言成诺贝尔奖最大热门的消息很早便在网上流传,而在其获奖确认后,社交网络也开始了这个话题的运营。

此次的“莫言热”,从2012年10月11日19时莫言正式获奖的消息传出后,各大电商可谓是各显神通,其中京东商城是反应最快的,显然事前已充分准备,当瑞典文学院宣布莫言获奖,京东商城图书音像北京时间19:03便转发了此消息,19:05便在微博上发布了《莫言精品》套装京东热卖的内容。除了微博,京东商城还在网站读书频道以及搜索热词给予重点体现,并第一时间在网上最显著位置以5.6折推荐莫言新作《我们的荆轲》。其他诸如当当网、亚马逊、苏宁易购等也都在第一时间更新了关于莫言的图书频道专题。

各大电商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们在之前已经对莫言获奖做好了相应准备。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腾讯微博中关于莫言的广播多达14万条,相当于每秒同时发布近40条。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平台也均被莫言二字席卷,由此可见当今网络媒体的力量。提前的准备与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让信息快速反映到决策者手中,并让其能快速组织实施,将适应消费需求和引导消费新潮流的产品快速投放市场。相关企业通过借势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件在赚足眼球之际,也稳稳地拿到了“真金白银”。

打造事件与企业品牌的关联度

一个企业不论如何借势,最终营销的关键还是落实到产品上,所以打造出事件与企业品牌或相关产品的紧密关联才是借势营销成功的关键。企业做好借势营销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与企业产品风马牛不相及的投入则无疑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莫言作为一个作家,图书无疑是各大企业借势的首推产品,因其具有最佳关联性。正因为这一点,相关企业围绕此大做文章,如淘宝有图书商城在莫言获奖前就开始了关于莫言的书籍的预订。当当网更是在网上刚开始流传莫言将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就开始给用户发短信,吸引用户前往当当网买书。

虽然各大网站都能抓住此事营销,但由于对莫言作品的销量估计不足,在短短几天内,就出现了缺货,不少上架图书也被标记为缺货或者预售状态。面对这种情况,电商们除了绞尽脑汁地四处调货,也纷纷另辟蹊径来打造新的相关产品。电子书此时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替代品,京东和淘宝都及时上架了莫言作品的电子书,在实体书纷纷缺货的情况下,电子书永不缺货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也成为电商推广电子书平台的好契机。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各网站奇招尽出,希望通过建立各种方式的关联借势莫言搭上财富顺风车。除了传统的几大电商外,各种电子书网站、图书APP也相继加入“莫言热”,苹果Appstore和Android市场应用近期关于其作品的下载量猛增。作为一个团购网站,美团网原本和莫言获奖并无直接关联,但却通过将赠送莫言全集做为其美梦成真项目的奖品而与事件挂上了钩。甚至有电商之外的很多网站,没有卖图书,也没有做APP,借着征文的噱头,与莫言事件打起擦边球。企业判断是否能借势的根本是要看该事件对企业的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有无帮助,事件与产品是否有关联性,两者的内涵能否契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从容加入其中。

知名度和美誉度结合是落脚点

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日益高涨的广告成本,让如何以相对低的投入获得相对高的回报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企业的营销团队能够出奇制胜,以更低的成本、更巧妙的手法迅速扩大目标市场的受众面,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而借势营销则切合公众关注的焦点,将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和事件与企业的品牌进行捆绑,使大众对事件的关心同步转入对企业的关心,并且在关键时刻可实现与消费者心理层面的深度沟通。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企业要在注重通过借势营销提升自身知名度的同时,更注重提升自身的美誉度,使大众不仅知道自己的产品,更要逐步关注和喜欢企业的产品。

要明白,并不是所有的热点事件都可以被“借”来营销,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借势特定事件的。就莫言热而言,有的企业绞尽脑汁,将自己的产品生拉硬拽地与莫言关联起来,这样不仅没有使自己的投入获得相应收益,甚至还有可能降低自己企业的美誉度。在借势营销中做到名利双收,必须将关联性、知名度与美誉度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借势营销已成为企业营销运作的一种重要策略,各电商也借助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件展示了一系列鲜活的借势营销案例。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借势营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服从企业整体的品牌定位与建设工作,而由于借势营销的动态性,某些在运行中的事件结果是无法预料的,所以企业要做到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使借势营销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上一篇:经典常用春联下一篇:余秋雨作品《历史的脸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