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精选10篇)

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篇1

记得二十天前,我们上午开的放假大会,下午就有三位同事赶往首都机场开始了快乐之旅。陆续地,越来越多的同事开启了全球各地各个方向的自由之行,感谢微信,让我在家中就可以随时领略朋友圈中各地的风光。说实话,我的心也是蠢蠢欲动的。总有一天,我也要带上家人一起去玩耍。

欣赏着朋友们分享的照片,深切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之美,进而想到人生也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力求丰富多彩。年少时梦想着追求成功,想着成功的方式应该高度专注,而不应该三心二意,记得多年以前有过一段时间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坚持一段时间,哪有不成功的。现在想来,这样的想法真得是很幼稚的,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过度的专一必然是乏味的,是枯燥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看看我们生活着的世界,五彩斑斓,形形色色。

想想求学之路,才知道为什么在小的时候要全面发展,不会过早地分出专业门类来,因为年少时知识越全面,越扎实,将来才可能越健康,越有高度。即便只看一门学科,以数学为例,也不是单一方向发展的,而是分支越来越多,小学的数学教材是从数、形、统计三方面螺旋式前进的,初中阶段依然是从这三方面进一步加深,高中时总得来说再进一步加深细化,经过十多年的积淀,有的同学在数学方面有兴趣,到大学时就会在某一分支上继续深入学习,开拓研究。

回到我们每个人,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可逆潮流而动,智慧就在身边,要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决不可孤陋寡闻,决不可坐井观天,要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作自己的座右铭。都说五个手指没有一样长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只有一个最长的指头也是不可以的,每个手指都有自己的作用。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也要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记不清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我想,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如此,我们可以确信:既不要孤芳自赏,骄傲自大,也不必刻意效仿他人,我就是我,一个独立的我。既然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就要相信自己存在的理由。

写着写着,感觉自己有点偏激了,但是写了就写了,就这样吧。

一种心情的流露,仅此而已。

境随心转,心也会随境转,谁说不是呢。

不完美乃真完美,总想自圆其说,却发现,自圆其说也很难呢。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篇2

我对爱默生向往已久。在我的精神旅行图上,我早已标出那个康科德小镇的方位。尼采常常提到他。如果我所喜欢的某位朋友常常情不自禁地向我提起他所喜欢的一位朋友,我知道我也准能喜欢他的这位朋友。

人心与宇宙间的对应关系

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下,显示出它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

爱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这就是他的超验主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无法在理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其作用只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对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仰。于是我看到,爱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性完美发展的可能性的期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个性解放的赞美诗。

但爱默生的人道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声。他生活在19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一样,他也是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社会是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个人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许多怪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但是从来不是一个人。”

天性中的创造力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是取决于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才可以成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爱默生俏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我要加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他们也许成不了西塞罗、洛克、培根了。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是快事,但必须自己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快乐。一个愚钝的人,再智慧的朋友对他也是毫无用处的,他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不过是一具木偶,一个讽刺,一种折磨。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保有独立人格的自信

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报以几分不信任。

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有两样东西似乎是公认的人生支柱,在讲究实际的人那里叫职业和家庭,在注重精神的人那里叫事业和爱情。食色性也,职业和家庭是社会认可的满足人的两大欲望的手段,当然不能说它们庸俗。然而,职业可能不称心,家庭可能不美满,欲望是满足了,但付出了无穷烦恼的代价。至于事业的成功和爱情的幸福,尽管令人向往之至,却更是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且,有些精神太敏感的人,即使得到了这两样东西,还是不能摆脱空虚之感。

所以,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正如爱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爱默生写有长文热情歌颂爱情的魅力,但我更喜欢他的这首诗:

为爱牺牲一切,

服从你的心;

朋友,亲戚,时日,

名誉,财产,

计划,信用与灵感,

什么都能放弃。

为爱离弃一切;

然而,你听我说:……

你须要保留今天,

明天,你整个的未来,

讓它们绝对自由,

不要被你的爱人占领。

如果你心爱的姑娘另有所欢,你还她自由。

你应当知道

半人半神走了,

神就来了。

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篇3

——题记

童年的生活,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开朗活泼,笑声总是在身边环绕。少年的生活有些叛逆,但是快乐比烦恼多的多——父母的呵护,朋友的帮助,老师的关心,成功时有人为你喝彩加油,失败时有人在身边安慰鼓励。。。

平凡的我,平凡的生活,但却有一个不平凡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很美丽,很温暖,很开心。

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友情像明灯照彻我的灵魂,友情像初冬里的一缕阳关给予人温暖。在我的世界里,友情是我视为珍贵的东西。

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时,老师像猛虎下山似的,一口气叫我们绕操场跑五圈,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我是一个不太爱运动的女孩,听到这个数我就心中产生恐惧了,心里暗想:跑完五圈,那还得了,岂不和哈巴狗似的吐舌头啊!开跑后,我在心中默默数着:一圈,两圈,三圈,加油啊要三圈了,我奋力向前冲,可是不争气的脚竟歪了一下,由于惯性,我整个人一头栽进地里,好不“凄惨”,朋友见我摔倒在地就连忙跑回头扶我,我早已疼的失去知觉,只感觉腿上麻麻的,接着是有些隐隐的疼痛感,继而她把我的手搭在她肩上,向医务室走去。重心仿佛都压在了她身上,在路上她还是不是的担心我,顿时让我觉得,朋友关心很温暖。

我的世界不仅有朋友细心的关怀,还有妈妈那声声仿佛具有力量的“加油!”

每当考完试后就觉得心中的巨石落了下来,一身轻松,但发考卷时,又觉得心惊胆战的,当老师念道我的名字时,我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慌忙站起接过考卷,当我看到那个又红又刺眼的分数时让我彻底失去了信心,犹如心被重重打到谷底般。仿佛行尸走肉般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家,当妈妈望着我问我的成绩时,我吓得紧忙把考卷藏到身后,她仿佛看到了我这细微动作,走上前夺走了它,我吓得发慌,害怕妈妈会责备我,然而妈妈的举动却让我大吃一惊——当她看到那张不及格的数学考卷时,并未发怒,而是说了句:“没事的,下次一定要加油,努力。”刹那间我仿佛从谷底看到了阳关与希望。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篇4

在家的日子,我喜欢和着轻柔的音乐,手捧着书,然后静静地走进那奇妙的文字世界。其实,在我看来,每个人也都是一本书,与人交往亦如读书。

有的人如散文,隽永细腻,流畅优美,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有着丰富的情感。生活虽然平淡而现实,但这一类的人们总是能在平淡中寻找诗情画意。这是善于生活的人们,他们往往很唯美,朦朦胧胧,在他们看来生活是充满了生趣的。

有的人如杂文,犀利深刻,分析问题透彻,他们总是能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一类的人们或者愤世嫉俗,常常毫不留情地尖锐指出某一种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或者看起来平和豁达,藏而不露,因为看透了世道的本来面目,反而明朗了。这一类的人们比较现实主义,呵呵,他们往往相信有了面包,才会有美丽的爱情。他们思考的时间很多,其思想也往往因此而复杂得多。

有的人如经典的古诗文,意蕴悠长,回味无穷。他们有着厚实的内涵,高雅的修养,谈吐之间能让你深深地感受到其文采四溢,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类的人们,往往饱读诗书,属于学者型。与他们交往,你会如此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内心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有的人如说明文,条干清楚。他们做事干脆利落,原则性很强,但这一类的人们似乎多了一些古板,少了一点生活的情趣……

散文以其诗意之美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杂文以其深刻见长,古典诗文以其悠长的意蕴经久不衰,说明文则以其清晰让人留有印象……我们不能绝对地说哪本书好与不好,正所谓:各有各的妙,各有各的特点。其实,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其交往时,关键看你这个读者怎么去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一个人,我觉得都应该本着博采众长的心态,以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地交往!

浩瀚书海,良莠不齐,要想真正读书有所收获,必定要选择好书。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多么精辟,多么深刻!是的,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又何止不是如此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许多多的名言都说明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是一把镰刀故事 篇5

后来在南方的丘陵里,云腾雾绕,整个夏季的早晨都氤氲在一片水汽中。我和爷爷上山割草,用镰刀和小锄头挖药。我问爷爷,你有见过新疆麦地里的镰刀吗?爷爷说没有。我便一个劲地讲述着自己的见闻,我说那里的镰刀很古怪,不是半月牙状的,而是那么大那么圆,我一边说一边比划。

爷爷笑,他说那没有什么稀奇的。虽然家乡的丘陵里也种麦子,可是地势不平坦,没有那么肥沃和宽广的土地,所以即使收割麦子也是不适合用那种大的镰刀,而且平日里还要打猪草,这些对于新疆的农人来说都是不会去做的,他们要么放牧,要么割草场里的草,而如果他们用小镰刀的话工作效率就很低了。

我才知道,就连镰刀也是可以这样有区别的,并非都如课本上所描述的一样。

每个人都是天才高中作文 篇6

很多家长都总结过自己孩子的病根:有的说是“生活积累不够”,有的说是“词汇量少”,还有的干脆说“自己的孩子不是写文章的料”。每当有人就这些问题向张老师求助,他总是耐心地告诉他们:“凡无智力障碍的孩子都能写出作文、写好作文。”并反驳道:“如果词汇量能解决一切的话,那么买一本成语辞典让孩子背,背到一定程度就能自动写作文吗?”至于第一种说法,他告诉家长:“现在的孩子游山玩水是常事,有的新马泰、港澳台都去过,怎么能说是缺少生活的积累?反过来,如果生活积累够了,就能写好作文的话,那么饱经沧桑的老农、风吹雨淋的的乞丐,早该成大文豪了。”

不过,让孩子写好作文难道真的就这样难吗?记得莫里哀的著作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哲学教师对茹尔丹先生说:‘凡不是散文的东西就是韵文,凡不是韵文的东西就是散文。’茹尔丹先生反问道:‘那我们说话又算什么文呢?’哲学教师回答说:‘散文啊!’茹尔丹先生这时才恍然大悟:‘天哪!我原来说了四十多年的散文,自己还一点儿不知道呢!’”这段对话虽然有夸张成分,但道出了写作与日常口语表达紧密相关。不错,当一个孩子开始咿呀学语时,其实已经是在说“散文”了,只不过此时的“文章”还很“逻辑混乱”、“含糊不清”,待孩子能完整地说清句子、表达思想感情时,“散文家”就产生了。

不仅这样,张老师还常常提起他的“椰子理论”——没见过椰子的人第一次见椰子,总把椰子当足球、石头、木疙瘩,以为它是无汁的。可是有心人只要凿个小孔,椰子就会流出甘美的汁。写作,其实就这么简单。所有的孩子,都具备写作的潜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说过类似“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妈妈是酒,爸爸喝一口就醉”这样既有意蕴又有文才的句子,但为什么上了小学、中学以后,反而不会写作文了呢? 实际上,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有自由表达的欲望,只是被我们长期人为地压制了。每个学生,都像是那些裹着硬壳的椰子,事实证明——“每个椰子都是有汁的”。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美文 篇7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单枪匹马地战斗。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在我看来,一个人因为看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义,只经过半小时的考虑就甘愿抛弃一生的事业前途,这才需要很强的个性。贸然走出这一步,以后永不后悔,那需要的个性就更多了。

回忆随笔: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篇8

我相信每个人都在希望奇迹再次上演,是,同样也是。我们在等待,但是奥运赛场的两次失利,确实让大家很失望。昨天,我虽不在家,但是对于刘翔的奥运预赛时间和情况还是颇为关注。傍晚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忙看下有关刘翔的预赛成绩,从未想过会是又一次的摔倒...我从网上翻开了他雅典奥运会夺冠的视频,看了几遍,那种激动与兴奋还在,只是已经时过境迁。之后的新闻媒体都对这位飞人表示深切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网上的不满与斥责也在漫天飞舞。

12秒88,多么神奇的数字,多么神奇的经历,让一个本来不属于他甚至不属于中国的比赛,成为了奇迹,成为了我们的骄傲。我们不得不说,刘翔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

然而,正如网上的评论而言,他也是人,不是神,也会有失败,会有我们常人都有的失利。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希望会再次看到奇迹的出现,但是奇迹之所以成为奇迹,不也是一种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么?早在奥运之前就有对刘翔这次比赛有过想法,觉得他这次的压力一定是十分大的,并不对他拿奖牌抱有任何希望,但却未曾想过他会以这种方式离开了比赛现场,虽然他跳着跑完了全程...很多网友都说他是刘降,输不起等等。

他确实有过失,确实在很多的地方做的不好,像是演戏。但是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和决定一个人呢?我们在说,他接了很多的广告费,代言之类,赚了很多的钱财,但我们从侧面想想,哪一个人不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而努力赚钱和拼搏?人们会说,他赚的是大家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赚别人的真心和欣赏?只是,他没有在最适合的时间退出这场游戏,没有在人们都信爱他优点的时候选择退役。现在,人们对他的信任或许早已不在,有的是失望,同情,怜悯亦或是不懈,斥责,谩骂。但都不再是一个运动员想要的退出形式。这时的他还是他,还是刘翔,只是,他已经别无选择,终究是要面对。

反过来说,刘翔,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呢?只是刘翔把这个故事演绎到我们的心里,如果是我们,又能否每战每胜?又是否可以承受的住这么多人的压力呢?有或无,也都将被历史所淹没,所有的经历也都不属于我们每个人,我们都是过客,更无权评判他人。只是,我们从这个年轻小伙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悲伤和无奈。

面对这一切,未来,我们不知如何面对,他更不知如何面对。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作文800字 篇9

花开的那一刻,有着无与伦比的美,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散发着与生俱来的芬芳,也许冬天漫长了一些,但无论如何,都不要忘记,你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不要放弃自己。

我们班的刘晓晓大概是最不起眼的女生了,普通的成绩,普通的相貌,再加上淡的不能再淡的人际关系,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她,好像从没存在过一般。

让同学们记起她的是一次联欢晚会,她表演了舞蹈――《天空》,每一个动作都焕发着自信的光芒,格外吸引人。同学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自信、有光彩的刘晓晓。虽然她今天只穿了一件普通的白色连衣裙,但我仿佛从她身上看到了白天鹅的影子――优雅而高贵。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轻柔,充满了灵动之气,与音乐是那么的契合。

表演结束后,刘晓晓优雅的鞠了一躬。同学们也回以热烈的掌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使她红了脸颊。

那时,我才知道,刘晓晓是那么的热爱舞蹈。在那之后,她也逐渐开朗了起来。这次的联欢晚会给了她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她就像野百合一样,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刘晓晓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我们又有什么不能的呢?现在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他年轻时就得了很严重的的病症,医生预言他只能再活两年,但他却凭着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这时,你是不是发现上天对你的恩赐,虽然你不像霍金一样博识,但你至少拥有健全的体魄!

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不同的是开放的时间会不同,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我们都要等待,努力积蓄生命的养料。

为什么每个人都是互相羡慕的? 篇10

“每个人都是互相羡慕的,几乎没有人可以例外”,这句话真像真理。

在我看来其原因,可能也不复杂,那就是:多数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与其相关的领域,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羡慕别人。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是判定谁更接近真相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实际生活中,当个人内心感觉和外界评价出现不同时,哪个才是真正正确的?

如果套用那个原因的解释,或许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举个例子,排除谦虚的因素,乔丹一般也不会认为自己像神像篮球之王。因为很多来自于基本功的技术他熟悉了掌握了融会贯通了,那种拼劲那种自信他具备了,他自己并不觉得特殊;但很多年轻的乔丹迷们把“神”、“王”之类的名号加给他,疯狂地羡慕他,为什么?首先是因为他们对乔丹感兴趣(把乔丹变成与自身相关的领域),其次他们不了解或不能完美掌握他的技术他的拼劲他的心态(对乔丹表现神勇的真正内涵并不熟悉),所以羡慕。你无法想象一个只对足球感兴趣连篮球赛都没看过的人会羡慕乔丹,你也无法想象同样才华横溢真正技术或拼劲并不比Jordan差多少的James会像乔丹迷们那样羡慕乔丹(至多只是尊敬)。

身边的例子或许更鲜活。你懂重装,你懂一些基本的电脑维护,但也仅此而已,你自己会觉得自己电脑水平很高么?不会,至多觉得一般。但在有电脑但对电脑操作维护并不熟悉的人看来,你的电脑技术就是很强,就是容易让人羡慕。同样你无法想象一个电子城的老板会因为你懂得一些基本维护知识而羡慕你,他只会觉得你差不多也只是个初学者。那,你的电脑水平到底怎么样呢?其实以各自主观经验的标准来说,大家的判断都没有错。

例子不知道还能不能举的更有力些,但是这种解释在很多时候都可以比较完美地说明我们羡慕的原因。多数人都在自己不熟悉但与其相关的领域,倾向于不自信,所以容易羡慕别人。当对这个领域相当熟悉了,你会发现羡慕的情绪也往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

所以,羡慕或许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有人因为对别人的羡慕而放弃了对自己的自信和追求,那是愚蠢的。羡慕只是因为我们希望涉及领域,但不熟悉而已。所以重要的只是去熟悉,去掌握。而和自己的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你愿意去试,去熟悉,那或许羡慕的情结很快会打消。而如果以为自己的不熟悉就是自己的无能,放弃了努力放弃了熟悉的经历,那最后真的可能验证原来对自己的错误的猜想。譬如爱情,暂时还单身的朋友,不是爱情抛弃了他们,只是他们对爱情还不够熟悉,或者真的时机未到而已,与自己爱的能力无关,只是需要时间和熟悉的过程。所以,周围的幸福情侣,大可以去羡慕,但也大可不必自卑什么。

上一篇:冬天落叶作文下一篇:掘进工作面运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