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2024-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通用11篇)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篇1

诗歌的鉴赏方法有很多,有的可以从题目入手,如《归园田居》。有的可以知人论世,如王维的诗歌,有的可以从意象入手,如王安石的《孤桐》。但具体到这一课似乎都不是很合适,,从题目入手,只能分析到文体知识,知人论世倒可以,但有先入为主的嫌疑,意象似乎也不是很突出。想了很久,觉得还是用一般文章的鉴赏方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几个方面去带着学生鉴赏。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眼?2、“忧”从何来?3、如何表现出“忧”?这样来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提纲挈领的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手法。效果还不错,学生为了理解这几个问题,自己读通全诗,自己去查找典故的原文,理解意义,讨论用法,比老师逐句的翻译好很多。同时在教学中时时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读懂新诗歌,如对照诗歌中的“酒文化”理解“对酒当歌”,对照诗歌中对人生短暂的吟咏以及曹操的其他诗歌理解曹操的感情基调是否低沉。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对方法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

同时,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诵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六次诵读,开始的听读正音,齐读初识,到分层的齐读把握感情,再到分层个别学生读点评,然后是学生比赛诵读,最后齐读成诵,应该说在诵读中巩固了对诗歌的理解。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不断充实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

本节课唯一不满意的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但本课中学生的活动不少,但是遗忘了教师的适时展示,如诵读。时间把握也还要更严格一点,课外拓展没有完成。以后要注意这一点。

张文龑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短歌行》教学反思 篇2

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许多教辅材料和课文中的补充注释,都是把它当作一首求贤诗,认为诗歌表达的是曹操因为有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因而产生了对人才的渴求。诗中“忧”的是人才的难得,“乌鹊”比喻的是人才,诗末更是表明曹操愿意像周公对待人才一样来对待当时的贤才。

这样的理解沿用已久,在教学中有个别教师满足于依照教参教辅,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们得出“乌鹊”比喻“人才”这类标准答案。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的只是简单的课文下方的解释,或者语言和章法上的某些知识。一首充满超越时空情感和思考的诗歌,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被买椟还珠式地放弃了;有感情有意蕴的精美诗文,变成了精确定量的分值,变成了ABcD的冷漠选项。于是文学的感情世界渐行渐远,严谨的文化思辨和深刻的生命探询也如风云飘散。

对于像《短歌行》这类意蕴深厚的经典诗词,要怎样教学,才能以更完整更丰富的方式感应和塑造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精神的滋养呢?我的探索是,不应拘泥于教本,要把它置于超越时空的文化背景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广征博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资源,引领学生在广博的文化视野中学习、思考和表达。

我们可以围绕曹操及其在诗中的追问,围绕诗中所体现的时空无限与人生有限的矛盾进行相关搜索、探究,这样,我们就能跨过铅字垒成的门槛,迈进古老、深邃的精神园林,寻找庄子、孟子,聆听陶渊明、李白,仰望曹操、毛泽东,从而激发对生命诗性的领悟。

为此,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问题切入,调动积累。探寻生命难题。

好的问题是思维的兴奋剂,是课堂开放和活跃的保证。课前我预设了两个问题:在《短歌行》的开篇,曹操发出了什么感叹?他所感叹的矛盾核心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我希望通过问题,引领学生重视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内涵和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关怀,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种疑问和思考。

通过讨论。同学们在感知曹操求贤若渴的同时,通过进一步追问,不断去贴近和感知曹操的心灵。去探问他求贤的深层次原因。大家不久便基本能梳理出全诗比求贤更深刻的思想主题,那就是曹操通过抒发旷世忧愁,揭示了宇宙无穷与人生有限的深刻矛盾。

时光易逝,人生苦短;宇宙无穷,人生有限。古往今来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忧伤总如闪耀的灯火,如不灭的眼睛,时常让你感觉生存的美和觉醒的痛。南宋哲人陆象山(九渊)年仅四岁,便思索天地是不是无穷的;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一向旷达的诗人苏轼也在《赤壁赋》中不断的追问生命的意义。在学生思维和情绪调动起来后,我进一步发问,类似曹操的这种感叹,你们还了解哪些?要求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调动积累,从曹操的感叹出发,搜索古今,从而引导学生拓宽文学视野,进行文化思辨。探寻生命真谛。

于是,古今中外,政治的、文学的、思想的,各个领域,一个个徘徊、苦恼、不安的灵魂似乎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纷纷走进课堂,浮现到同学们眼前。

二,拓宽视野,适时点拨。形成知识序列。

教师在课堂上是导演,也是演员。在同学们讨论中,教师要适时引导,补充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在更广博的文化视野中展开文化思辨和生命探询,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将散乱的素材和观点串连起来,使知识序列化,形成知识链或主题包。

我将学生提到的有价值的人物或观点按时代先后写在黑板上: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庄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汉《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占诗十九首》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顾炎武

人生易老天难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

在漫游中国古代文化的同时,我还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古希腊人的故事。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有很多对人生的短暂和虚无的恐惧。人生就像树叶一样,在繁华的背后,枯竭隐含其中,衰亡不可避免。古希腊哲人深刻的感受和体悟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悲苦。

古代的希伯来人在《圣经》中也发出了同样的感叹。在这种感悟和感性的体验中,希伯来人领悟着人的虚无和恐惧。在《约伯记》里,约伯在经受了悲惨的命运的捉弄以后,躺在灰堆中,不断地追问自己的痛苦和命运。他的不断叩问近乎呐喊,这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的直接感悟,在全能、永恒的上帝面前,人就是虚无;人并且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上帝用泥土造成,自己的命运就像清风或一个影子,倏忽飞逝,瞬间凋零。约伯面对不可把握、不可抗拒的命运,发出了自己的质问、思考和恐惧。甚至愤怒:“人的道路。既如此渺茫,天主为何赐给他生命,又把他包围?叹息成了我的食物,哀怨不停有如水流。我所畏惧的,偏偏临于我身;我所害怕的,却迎面而来。”“何况那以泥屋为居所,以尘土为基础的人!……晨昏间即化为齑粉,永远消亡而无人回顾。”

从华夏的先贤,到古希腊的圣哲,从三国的曹操,到当代的毛泽东,师生合作,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了一次次时空的大跨越,感受着古往今来人类普遍的困惑。随着师生从脱口而出到搜肠刮肚,黑板上人物和思想越来越丰富。透过丰富的信息,一千七百年前的曹操在学生视野中逐渐变得鲜活、丰满了;同学们关于生命的知识丰富了,关于生命的思考逐渐系统起来,形成系列了,对深刻的人生命题思考的视角更广阔,体会更深刻了。

通过讨论,同学们理解到,无论你得失成败、富贵荣辱,都避不开一场生与死、黑暗与光明、伟大与渺小的较量,心灵世界总在不屈地进行着存在与虚无、短暂与永恒、我与非我的抗衡。人生短促、世事无常的困惑,精神孤寂、灵魂无依的迷茫。追求不朽、壮志难酬的苦闷,时时都在困扰着每一个人,如我们这样的芸芸众生,如庄子这样的智者,如曹操这

样的英雄。

三,对比思考,专题突破。提高语文素养。

课堂的精彩在于激起学生一个又一个问题,再激励他们一个接一个的解决问题。课堂上,我继续追问,人生须臾与宇宙无限的矛盾是人类的普遍困惑之一,那么,该如何让困扰的心灵得到皈依,如何从有限达到无限呢?面对这种无可逃避的困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及时行乐、有的人归隐山林、有的人走向极端、有的人建功立业。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人中有哪些选择?我们要认同并自主选择的是哪一种呢?

同学们再次展开思维风暴,黑板上“及时行乐”“归隐山林”“走向极端…建功立业”等不同的标签下汇集了许多的人物和言语,有流行歌词如“人生能有几回醉,不欢更何待”,“何不潇洒走一回”;有文人词句如“躲进小楼成一统”,“明朝散发弄扁舟”;有屈原、茨威格、叶赛宁、海子等一些人的绝望行动;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贝多芬)的钢铁誓言。

我们将如何直面人生的困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陶渊明一样,归隐山林,遁世避俗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海子一样,完美自我,了断残生吗?

“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苏轼一样,淡泊、从容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如曹操、毛泽东一样,拯救苍生社稷,建功立业、显身扬名吗?

一个人的理想的生命,比他们的躯体的生命长得多。我们的肉体在宇宙间是短暂的,但我们的思想和事业却可以穿越时间的限制,在时间的原野中奔驰。

对比追问引发了学生们对人生绵长不尽的思索,也激活了学生们翩翩不尽的联想,点燃了他们蓬勃向上、矢志追求的火焰,使他们认识到人生有限,创造无穷,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只争朝夕,开拓进取。在45分钟的时间里,学生不仅学到了文学知识,而且也感悟到一个人活着的哲学意义,对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极有助益。

“我们要像孔子,像曹操,像毛泽东!我们要积极作为,建功立业,要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永恒的价值。”同学们的发育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是语文,又远远超越了语文。”“这样的课,课程内容呈开放性,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吸纳和辨别各类异质文化。”“课堂中,学生和教师一起,对追问生命意义的经典诗文进行鉴赏、品味、思考、熏陶、感悟、表述,师生在宽广的文化视野中,在人生人性的哲理探究中,在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中,在人文精神的内涵感悟中对比思考,情感更加丰富,思想更易深刻。”听课老师这样评价。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篇3

榜头中学蔡金雷

本课是高一英语必修2第二单元的内容,课型为阅读。以下是我对本堂课的教学反思。

反思一:阅读材料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培养

本节课课题奥运会为学生所熟悉,所以学生有话可说。尤其是继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所以学生对于本单元话题吸取较浓。学生准备的也比较充分。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同事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按韩愈说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 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 授之以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中,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阅读技巧的传授不是教师说一次学生就能接受掌握的,这种方法的传授要渗透在每次的阅读课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反思二:问题的设置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 要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 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参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 可以启迪学生动脑,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本课中先让学生Skimming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有总括的了解。接着让学生带着以下9个难度系数较低的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How often is/was the Olympics held? 2.Are/were there any winter Olympics? 3.Are/were there more events or less events? 4.Where are/were the competitors from? 5.Are/were there men or women athletes?

6.Are/were there any Olympic villages?

7.What are/were the prizes?

8.What do/did the athletes compete for?

9.What is/was the motto?

其中Q7 What are/were the prizes?提到现代奥运的奖品是奖牌,此时教师适时地展示实现准备好的金银铜牌一边呈现,一边教学生说Gold medal, silver medal, bronze medal.为后面的小组竞赛发奖做好铺垫。

在最后Discussion的问题我联系了北京奥运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作为切入点。最初我的问题是“What can you do for the Beijing Olympics?”想到要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必须具备较广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因此我的问题改为“If you are allowed to show one thing to the world to represent China, what do you want to choose?”这样学生有话说,真正达到了口语操练的目的。至于之第一个问题我把它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之后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但是由于上课过程中时间把握不好,所以这个环节没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高一化学必修教学反思 篇4

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应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和教师引导总结得来,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中去,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自然界真实问题。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三节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从本质上认清金属腐蚀中最主要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为后续金属腐蚀的原因分析及寻找金属防护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从实验入手,通过观察实验,而后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揭示出原电池原理,最后再将此原理放到实际中去应用,这样的编排,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原电池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引入新课时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电流的原因,再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实验探究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并能设计较简单的原电池。

通过探索实验、现象比较、设疑诱导、知识讲授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高一必修2化学《苯》教学反思 篇5

牟伦芬

五月份学校组织了教师岗位大练兵高效课堂展示赛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代表化学组参赛,根据教学进度,我的参赛课题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回想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以及教学实施过程,有精彩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下面进行总结。

一、猜谜引入 激发学习兴趣

猜测是化学理论的“胚胎”,猜测是学生感知事物后作出的未经证实的判断,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我选了一则“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雄。(打一字)”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关心知识的进展,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操作 培养探索能力

在了解苯的物理性质时,我安排了学生从观察、实验、查阅三方面去全方位认识、了解苯的物理性质。对于苯的结构,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不要求对结构进行推导,九直接从课本得出苯的结构——凯库勒式。结合之前学习的甲烷、乙烯的化学性质,去猜测凯库勒式苯可能有哪些性质,并加以验证。这样使学生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确实明白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原则。而且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从实验结果中引起学生的思维矛盾,否定学生原来的所有假设,从而得出苯的真正结构。

本课教学的优点我自己认为在于能根据教材的特点,有机化学的思想将结构和性质联系在一起,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探究,而不直接给出结论。整节课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在本节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一、未能做到立足课内,联系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在本节课中我只注重了笨的知识教授,没有能真正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目标。

二、评价激励不够。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展示,我的评价比较随意,激励性不够,自然学生的情绪也不会高涨。可见,教师的评价激励调控着学生的情绪。

三、课堂结尾不够完美。在课堂小结中我设计了“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开始的意图是想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方面进行小结。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没有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从化学方法、化学思想上进行小结。到后面下课铃响了,自己就有点慌,自己做了个简单评价就结束了。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得再好,若缺乏机智,想上好一堂课,难!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积极地学习并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以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篇6

2、赏析情、荷、塘、月四者交融的境界。

3、积累通感等手法。

重点难点:

重点:对情景交融的意境和手法的把握,难点:对本文主题的解读。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朗读,理清思路:

三个部分:1--3

4--6

7--最后

情感线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

猛一抬头,已到自己的门前

二、欣赏品读1--3

1、情感:不宁静--悄悄--幽静--寂寞--且受用--想排遣不宁静。

2、为什么不宁静?私事?公事?(从第三自然段的感慨看出是公事)

3、结合作者经历分析背景:路(革命或反革命)--保护学生--参与学生抗议--李公朴闻一多的死--成为斗士--拒绝吃救济粮--民族尊严。(深化不宁静的内涵)

第二课时

三、欣赏品读4--6

1、月色下的荷塘:叶--花--香--波--水(比喻、拟人、通感)

2、荷塘上的月色:泻--浮--洗

影--画--名曲

3、荷塘四周:树--山--灯--蝉声蛙声

4、感情:陶醉于荷塘月色之中--淡淡的喜悦

回到现实--失落

5、荷花的象征

6、情景交融意境的分析:情中见景,景中含情。

7、语言:精雕细刻,华丽朦胧

第三课时

四、品读7--最后

1、解读两首古诗,想象采莲情事。解释六朝、双关手法。

2、为什么想起古诗美好的光景?(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脱离现实)

3、概括主题:(政治、理想、生活、乡愁等角度)不满现实,向往美好,逃避现实,无法逃避,彷徨苦闷。

五、总结:

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语言赏析:

3、多种手法的运用

4、多重主题

萧雨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篇7

议论性散文

广州三中

王殿林

本单元五课六篇文章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而且都是名家名篇,其中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三篇(《窗》《渐》《鱼书》),当代作家散文两篇(《菱角的喜剧》《说不尽的狗》),外国作家散文一篇(《门》)。其特点正如单元导语所说,“或以智性见长,或以幽默娱人,或以深刻示人------”,抒写的都是“个人的见解和感受”,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文体,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如果从作品的角度出发,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值得挖掘、值得研究、值得学习的地方都非常多:作者、背景、主题、结构、材料、语言、技巧、风格„„不一而足,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无底洞。但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我们只能让学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大可不必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知能意行集中起来“一网打尽”。“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那么,本单元教学的“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有那些呢?我觉得,老师们在教学时是否考虑如下内容:

一、让学生初步认识并把握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性散文,对文体的陌生必然会给阅读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什么是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还是属于议论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是什么?毋庸讳言,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不是议论文。但是,它和一般性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 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议论性散文的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理,即把握文章表达的事理或象征意义。但是,议论性散文又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神不散”。还有两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两点),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是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让学生认识并把握议论性散文的特点,不仅有利于阅读同类散文(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和周国平的哲学随笔等),而且对于锻炼和提高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写话题性作文。我们知道,很多话题作文其实就是议论性散文,有道理、有文采、写法灵活、表达自由,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结合话题的写作,其结果有可能是事半功倍。有兴趣的老师不妨尝试一下。

二、让学生把握并学习这组议论性散文的共性特征——平常之中见深意

议论性散文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一单元的散文也不例外。不过,这一组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稍微用心阅读就会发现,那就是“平常之中见深意”。这里所说的 “平常”,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凡常之事、之物,象课文中的“窗”、“门”、“菱角”、“书信”、“狗”等,“渐”不是事物,而是“时间”流动的状态,或者说就是“时间”,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陌生之感,可谓习以为常。这里所说的“见深意”就是指开掘出关于社会、人生、文化方面的思考,揭示出或深刻、或独特的意义。象《窗》中对“窗”的独特作用的认识,隐含的对“有限自由”的追求,《门》中人生命题诸如家庭生活、职业命运、社会众生、生活况味、人生终极的多方面思考,《菱角的喜剧》中“事物是复杂多样的”“认识事物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渐》中对“渐”的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们“珍惜时间,把握人生”的激励,《鱼书》中对人间真情的探寻、对崇高友谊的向往、对卖友求荣的社会病态的批判、对现代人不屑于写信的心理行为的惋惜和抱憾,《说不尽的狗》对东西方“狗”文化的多元思考和纵深剖析。教材的编者用心良苦,他们不仅精心挑选了这一组有共性的课文,而且还设计了一个题为《“平凡之中见新意”小论坛》的表达交流活动,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让学生把握这个最基本的写作特点。

“平凡之中见新意”(最好应叫“平凡之中见深意”),对作者来说,既是个表达问题,更是个思维问题,它反映的是作家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既是个阅读过程中如何“发现”的问题,更是个表达交流过程中 “思考”“应用”的问题,对教者来说,既是个知识传授的问题,更是个指导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问题。如果从理解性阅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把握这个特点并不困难,意义也不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好从创造性阅读和应用(表达交流)性学习的

角度去处理教材,设计教学。

三、让学生认识、把握并学习每一篇散文“最基本”的个性特征

共性的学习和把握应该是单元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不能偏离这一总的目标。但是,完成总目标决不是篇章教学的最终任务。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鲜活生动的个体,都有区别于其他文章的“最基本”的个性特征——在构思、选材、组材、表达、结构、手法、技巧、风格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作为教学,考虑到课时因素的制约,指导学生应把握的文章的“个性”,一定是最“基本”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方面的),这样才能把一篇篇文章区别开来。具体到这六篇散文,从教学的实用性出发,哪些个性是“最基本”的,我个人的看法是:

《窗》有两点:一是比较手法(求同和别异),即窗子和门的不同点,窗子和眼睛的相同点;二是奇趣横生、庄谐杂出的连珠妙语。《门》中的象征手法。

《菱角的喜剧》中深入浅出的写作特色。“深入”既散文阐发的哲理,“浅出”即散文使用生活材料,如菱角、蝴蝶等。《渐》中化抽象为形象的语言表达(如文章的前三段)。《鱼书》中古雅的文风(如四字短语)。

《说不尽的狗》中涉及到的多元文化问题(比较)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掌握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会分析,能说明,能举例,或者还能迁移应用,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四、让学生感受、体验散文的人文内蕴,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文化陶冶

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对文章的文化内蕴的把握和学习,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散文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文体。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挖掘而不是回避文化,应该是本单元议论性散文教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在这方面,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关于作家的知识,二是关于文章中的引文和典故,三是文中大量的熟语,四是文中蕴涵的社会学知识。

这些社会人文知识,有的要让学生记住,有的是一般了解,没有必要展开讲解,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

应该承认,本单元的六篇散文虽都是名家名篇,但由于时代和地域的限制,有的文章难免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现代白话的语言隔膜和时代的现实感不强的问题,这些问题肯定会影响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文章,和文本对话,和大师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消解时代和语言障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应该是教学目的之一。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开展多向度的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和编者的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和教师的对话。本单元是实施“对话”教学的最好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寻找教材中的“空白”和“关纽”,刺激、诱发

学生的兴奋点,产生并实现有价值的真正意义上“对话”。

我认为,实现有效“对话”的条件有二:一是学生认真的读书,对文章有充分的感知;二是寻找并设计出一些有价值的,易产生思想碰撞和交锋的话题。教学建议:

1、本单元课文内容较多,也较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点带面,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原则,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一到两篇文章,其他的文章略讲。《散文两篇》中的《窗》和丰子恺的《渐》可以作为重点,《门》和《菱角的喜剧》可以略讲。如果平均使用力量,每篇都一节课,下毛毛雨,撒胡椒面儿,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

2、让学生多读课文,充分地感知教材,是指导学生学习好课文的前提。无论是详讲还是论讲的课文,都必须要求学生熟读,反复读,读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分析,它的价值是潜在的。

3、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考虑,讲读课文不一定都必须要“讲”——讲解、分析、提问、讨论,有的可以指导朗读,以读带讲;有的可以设计一些题目——主观或客观,就像高考题一样——让学生去作(《窗》就可以这样处理),既能避免分析讨论的浮泛,又能训练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独立探究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设计教学时应适当考虑语言训练的内容,譬如扩展、增补、压缩、变换句式、仿写等。以课文作为语言训练的素材,有现成的语料,明确的语境,只要选点恰当,效果应该是好的。如:《渐》的地第三段,写“渐”的神秘时,就用文学语言,从“季节的更替”、“昼夜的推移”、“孩子的成长”、“花儿的开放”四方面来写,形象生动,让人们一下自就明白什么是“渐”了。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接着在写下去,也用文学语言,写两个或三个自然现象,既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又训练语言能力,多好。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篇8

【教学目标】

1、情感和态度培养目标:体验情感,观察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文体教学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各种不同的议论散文语言风格;学会在生活中挖掘新的思想和认识,并用富于文学性的语言表达出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格去形象地传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基本阅读:议论散文两篇(三课四篇)

《窗》用个性的眼光看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从新角度挖掘它的内涵

《门》

《菱角的喜剧》认真观察并思考生活中的琐事,深入挖掘它内涵,获得生活的启示。

《渐》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2、扩展阅读:《鱼书》观察生活,抓住生活的.一角(一个平凡事件)来看社会的变化与众生的心态,表达对现状的个人看法与愿望。《说不尽的狗》选择新视角重新审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获得对事物新认识与理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领会课文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习于平凡中见新意、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2、品味课文精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学会运用文学的语言抒写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想】

1、对基本阅读课文,着重围绕体验情感,观察理解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颖的东西,体会出不一样的情感,得出不同一般的认识。

2、在理解把握基本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堂上安排两篇课内阅读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凡的生活有不平凡一面,无味的事物也有其趣味盎然的一面。另外,推荐两篇课外阅读文章林语堂《脸与法治》《论树与石》,深化“平凡之中有新意”的认识。(附原文)

3、用小论坛的形式开展“平凡之中见新意”的表达交流活动,并安排.写作训练及讲评。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点点滴滴;学习于平凡中见新意和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重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点击链接中的内容:

(1)在各课的阅读鉴赏过程中贯穿对修辞格运用的赏析。

(2)要求学生在阅读本篇知识短文后,在学过的单元课文中寻找例句,进行赏析。

(3)指导学生将表达交流活动中的见解写成文章,要求从平凡中见出新意,有意识地练习运用修辞,形象、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议论散文两篇》4课时 《菱角的喜剧》2课时 《渐》2课时

《鱼书》1课时 《说不尽的狗》1课时

表达交流活动《平凡之中见新意》2课时

点击链接《修辞格的综合运用》《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1课时

【表达交流活动设计】

设计一:活动主题“平凡之中见新意”

1、提出课题:课文教学结束,由学生提出生活中自己认为平常、无味的事物。

2、研究课题:分组领回课题,课后查找资料,并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理顺思路,准备在“小论坛”上发言。

3、分组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新发现、新感悟。评出“最具新意”“最有深度”小组。

4、阅读“点击链接”《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指导.写作。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篇9

海伦凯勒

预习:1、标划出段落序号,共29段

2、海伦假想的三天光明在哪些段落?

3、标划出体现海伦精神世界和人格的词语、句子,深入了解海伦其人。

4、标划出不懂的句子,就你的疑问提出具体的问题。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对精警语言的感悟能力。

2、领会本文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语言认识作者纯洁高尚的内心世界

课时:1

教学方法:速读、品读、点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ppt显示《二泉映月》的画面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

在凄凉、哀婉的二胡独奏曲中,导入:

我们正在欣赏的是生活于旧中国的盲人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它的曲调时而婉转悠扬,时而伤感怆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似在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似在诉说着他的坎坷经历、悲惨命运、凄凉心境。我们很难想象终年生活在漆黑的世界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首曲子唱出了盲人的悲凉人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很难体会盲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更难以想象盲人能够做出超凡的成就,可是,奇迹就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海伦凯勒。

Ppt1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Ppt2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卓越的成就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去探访她的心灵,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

板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二、整体感知

全文共有29个自然段,请用一分钟的时间标出。

怀着对光明的无限向往,海伦凯勒写下了假想中的三天光明生活,哪些段落是?(6--28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5段

(二)6-28段正文,假想的三天光明生活

1、第一天(6--12段)

2、第二天(13--21段)

3、第三天(22--28段)

(三)29段结论

三、走进海伦的三天光明,了解其人。

问题探讨:(一)这三天的光明,海伦是怎样安排的?我们来概括一下三天的活动,看海伦为什么做这样的安排,在仅有的三天光明里,海伦最重视的、最渴望了解的、最关注的是什么?

学习活动:填写表格

时间 活动 活动分类

第一天 白天 看老师、朋友、小狗、房间、书籍、森林、田野 有生命和无生命的朋友

夜晚 回忆

第二天 白天 看曙光、参观纽约自然博物馆、首都艺术博物馆 了解人与自然的历史

夜晚 整晚都在欣赏戏剧

第三天 白天 看黎明、游览纽约城(从帝国大厦--第五大街--公园大道--贫民窟--工厂--儿童公园--外国人居住区) 当前的日常世界

夜晚 看热闹有趣的戏剧

Ppt  交流展示对三天安排的理解。

四、深入海伦的内心,了解海伦其人。

中心问题探讨:1、从这三天的安排中我们看到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她有一颗怎样的心?

2、你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句子,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步骤:

(一)第一天(6--12段)

从第一天的安排中我们看到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她有

一颗怎样的心?

学生讨论

引导品读

1、 ppt品读一:朗读的第7段,品味红色字,为什么长久地凝视老师的脸,从作者的凝视中体会出她对老师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吗?(提示:从文中探寻她的感情,而不是凭空想象,看作者在下文所作的解释)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感激老师的温厚、耐心、友谊,敬爱她的坚强、善良、博爱。

2、齐读第8、9、10、11段,重读突出体现作者感情的副词、动词、形容词。并指导重音的把握。

(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8、9段找一位同学读,10、11段和同学探讨应强调哪些重音,齐读)

探讨:从海伦的活动中,我们看到她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海伦怀着感激看老师、朋友、小狗、书籍,感激这些有生命的朋友和无生命的朋友给予的友谊、鼓励,她有一颗重情重义的感恩的心,渴望友谊的友爱的心。崇敬书籍的求知的心,她迫不及待的到自然中去,她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

3、齐读12段,体会作者第一天光明生活的心情:

“在第一个有视觉的夜晚,我将睡不着,心中充满对这一天的回忆”

(二)第二天(13--21段)

中心问题探讨:1、从第二天的安排中我们看到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请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渴求知识。她渴望了解人类发展史,自然界进化史,渴望了解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2.(体会海伦对知识的热情渴望)

步骤:

1、品读第17段,漫游在艺术博物馆那充盈着人类丰富思想的长廊中,海伦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体会海伦对知识的热情渴望)

朗读17段

Ppt 品味语言二:从以下红色的形容词、动词、副词中,你体会出海伦什么样的心情?

因此,这一天,给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我会看见那些我凭借触摸所知道的东西。更妙的是,整个壮丽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打开,从富有宁静的宗教色彩的意大利早期艺术及至带有狂想风格的现代派艺术。我将细心地观察拉斐尔、达芬奇、提香、伦勃朗的油画。我要饱览维洛内萨的温暖色彩,研究艾尔格列科的奥秘,从科罗的绘画中重新观察大自然。啊,你们有眼睛的人们竟能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在我对这个艺术神殿的短暂的游览中,我一点儿也不能评论展开在我面前的那个伟大的艺术世界,我将只能得到一个肤浅的印象。艺术家们告诉我,为了达到深刻而真正的艺术鉴赏,一个人必须训练眼睛。一个人必须通过经验学习判断线条、构图、形式和颜色的品质优劣。假如我有视觉从事这么使人着迷的研究,该是多么幸福啊!但是,我听说,对于你们有眼睛的许多人,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

“着迷”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如果海伦有视力,她会怎样工作,你能找个词说一下吗?

(痴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孜孜不倦、如饥似渴、沉醉、魂牵梦萦)

2、朗读:19段,重读修饰词,读出人物情态,从海伦对剧中人物的想象,你体会出海伦对于看戏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兴致盎然、热切希望、向往)

3、你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句子,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如:(1)“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 怎么理解?

(2)我听说,对于你们有视觉的许多人,艺术世界仍是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世界。

(3)“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首都艺术博物馆,它存放着美的钥匙”,“美的钥匙”指什么?

4、朗读:“所以,在我虚构的重见光明的第二晚,我没有睡成,整晚都在欣赏戏剧”(和海伦共同沉醉一回)

5:小结:在博物馆,在剧院,我们看到海伦热爱知识、积极探索自然、热爱艺术的火热的心。

(三)第三天(22--28段)

海伦把第一天,献给了她身边的给予她温暖和鼓励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亲密朋友,第二天献给了博大的宇宙自然和伟大的艺术,珍贵的.仅剩的第三天,海伦为什么献给日常世界呢?从中我们看到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学生讨论

1:在第五大街,海伦想象自己会对什么感兴趣?(色彩)她还想象假如自己有健康的视觉的话,还会对什么感兴趣?(服装款式)这反映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

热爱生活,

同类联想,引导思考: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看到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经历了连续的狂风骤雨之后,仍然傲然的挂在藤枝上,让苏艾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要一面小镜子,坐起来看苏艾煮东西;之前却万念俱灰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

这些琐细的事务,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人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往往反映着她的精神面貌。

无穷的乐趣和幸福就蕴藏在日常的生活中,它们也同样充盈着我们的内心。珍贵的有限的光明时刻,海伦没忘记以幸福的乐观的态度拥抱生活。

2、从以下三个句子,我们看到海伦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到他们的笑颜,我感到快乐;看到他们的严肃的决定,我感到骄傲;看到他们的痛苦,我不禁充满同情。” (善良)

“我始终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象,以便能够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人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关注世人生活、关注社会)

“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有些则极其凄惨,令人伤感。对于后者,我决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们面前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心房,关闭了思想。”(直面苦难)

五、俯察文本一:感受海伦的人格魅力。

1、现在我们游历了海伦三天的光明生活,发现离海伦的心灵越来越近了。现在让我们跳出文本,以俯察的角度感悟海伦,你觉得海伦有哪些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

PPT   她坚忍,能够直面苦难、超脱苦难;   她善良,她有一颗爱老师、爱朋友、爱生灵、爱世人的博大的爱心,用自己的真挚的爱心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   她上下求索,追寻着美、追寻着友爱、追寻知识、追寻崇高。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海伦凯勒才能在黑漆漆的黑暗中创造出辉煌的人生。这是人类迈向未来的精神。而只要这精神还存在,海伦凯勒的名字就不会被遗忘,《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将为人们所珍视。正如罗斯福夫人为海伦的《我的生活故事》写的前言所说:“这个故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人类的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人们将会把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上,铭刻在历史上。

如PPT 群像、个像:贝多芬

俯察文本二:海伦为什么写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表达自己对光明的渴求,表达自己微笑面对命运,在厄运面前不屈服,急欲打开视听窗口与外界交流的愿望;  对世人的劝诫。

六、劝喻世人

那么,我们多数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

第一部分,海伦对常人生活态度的认识及感触,朋友的回答对自己的触动。

那么海伦是如何劝喻世人的呢?

齐读最后一段。

七、总结全文

海伦.凯勒给了我们一个生存、生活、生命的提醒: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懂得丰富生活,热爱生活!

海伦.凯勒给了我们一个生命的启示:直面生活!追寻求索!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反思 篇10

说起教学反思,起初我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聆听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对教学反思有点认识,为了明确教学反思的基本思路,有心了解到教学反思其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了,只是还未得到重视,进入本世纪后,这一新兴的教学理论才得到广泛应用。

我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本着对学生的热爱,对工作的负责,在教学之余对课堂教学反思作了初步的探索,下面就把个人一些做法流露笔端,与同仁共勉。

一、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从知识入手。这节课的知识安排的合理化程度,比如详略、重点、难点,比如论证的事实依据,都要进行评价。

其次是过程方法。这节课的整个过程是否行云流水,跌宕起伏,是否老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和谐统一,是否渗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设备的灵活运用。

第三从价值观去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的唯物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这一层面去安排整堂课,值得深思与探究。

二、围绕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对教学思路的反思。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思路至关重要。勿庸多言,思路清晰的一堂课一定是首肯的一堂课。

第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各有所长,方法运用得当,一堂课熠熠生辉。一堂课不一定要多么辉煌,但必须存在亮点,方法上的亮点使人耳目一新。

第三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反思。如果一堂课没有教学重点,没有教学难点,且没有针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性教学,大家展现一下教学情景:学生无精打采,坐立不安,惶惶终日,不知所云,考试没有成绩,师生配合不上……

第四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这不是反思教学内容的对与错,而是反思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作为老师,对内容的理解应是充分的、正确的、明晰的。

当然反思的方面远非上面所及,比如教学语言、教学姿体、教学评价等等方面都是可以涉足的,不一而论。

二、对教学反思的思考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全过程的一次总结,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作一次全面的评价、判断、取舍,是对教学工作者一次全新的剖析和提升,是对教育教学一次中肯的补充。在新课程理念的大前提下,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是切实提高教学能力,煅造个人内涵,不断完善自我的教学理论。最后真诚希望同仁能深入探索教学反思的苦与乐,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型的教师。

《短歌行》教学反思 (高一必修二)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

(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 部门间相互促 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通过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 市场的拓展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工 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吗?你们知道火车为什么叫火车吗? 这是因为最初的火车使用了蒸汽机,它是烧煤的。

蒸汽机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板书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在初中已学过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英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教师归纳:

前提:自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的政局一直相对稳定,同时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保障。(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直接原因)教师提问:工业革命首先是在什么行业之中进行的? 师生互动:工业革命首先在新兴的棉纺织业中进行。

过程评价: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开始想方设法提高棉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多根纺线的纺纱机——“珍妮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教师过渡:珍妮机的出现引发了纺织部门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同时也引发了其他生产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部门: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业,标志: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导言,了解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必然会对纺纱的技术提高提出要求。飞梭不是真正的机器,第一台真正的机器是珍妮机。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英国棉纺织机器的发明

教师提问:工业革命为什么从棉纺织业开始?这一时期的棉纺织机器存在什么局限性?

师生互动:(1)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但是这些棉纺织机器的动力都是水力,从而使工厂的建设必须在靠近河流的地区,限制了工厂的发展。这就要求摆脱限制的新动力的出现。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填补了这一空缺。

2.动力革新:1785年,英国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问题情境:蒸汽机比起人类原来使用过的原动力相比,它有哪些优越性? 蒸汽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②动力强大;③便于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因此,人们也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称为“蒸汽时代”。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拓展:英国——法、美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标志: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⑴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自主探究】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⑴相似点: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⑵不同点: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⑵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P31英国就业人口比重》表与“历史纵横”)。

城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的历程:首先是交通便利的地方出现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工业革命后出现一系列工业城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现在又有了反城市化的浪潮(城市居住郊区化),出现了城市经营的理念,开始了对城市格局的规划。请同学们调查自己熟悉和喜欢的城市是如何规划确立自己的发展定位的。

⑶社会关系:形成两大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⑷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对内,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3、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自主探究】阅读P32【学思之窗】请思考: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原因: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 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 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三、【师生互动】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工业革命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③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④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

⑤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

⑥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四、【本课小结】

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提高了劳动效率。正是因为蒸汽动力的运用,使运输机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世界航运史上的新时代,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使世界经济联成一体,机器代替手工,宣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五、【本课测评】

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答案提示: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六、【学习延伸】

恩格斯把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做了比较,你如何理解。

答案提示: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的革命。恩格斯敏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谈一谈。课后习题

1.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生产组织形式是()A.工场 B.作坊 C.工厂 D.机器 【答案】 C 2.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是()A.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B.产生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C.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解析】 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这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地对外进行侵略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答案】 A 第一 次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回答5~10题。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大机器的推广 B.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C.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D.工厂的广泛建立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含义。它指的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一次飞跃。【答案】 C 4.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 正确的是()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 C 5.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主要是指()A.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D.工业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A、C两项表述不正确,应排除。B、D两项比较应排除B项。【答案】 D 板书

上一篇: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下一篇: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