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精选11篇)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篇1

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至关重要内容。为巩固提升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提高教书育人质量,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推动学院的办学水平提高,学院决定在全院集中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不断强化办学内涵建设,提炼办学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抓手,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科学管理,规范治校,全面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学院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形成“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治学育人”的教风和“尊师、好学、砺志、有为”的学风;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任务

(一)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

1.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思想作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知识结构、业务素养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教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发挥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表率作用,树立师德表率和教 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争当文明教师,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

2.加强教师教学规范引导,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经常性的说课比赛和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质量检查评比等活动。通过加强教师间互相听课与评课机制,加强教师听课制度管理与检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开展教学测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活动,实行奖优罚劣,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关心“困难学生”群体,以文明教风带动学风建设。积极倡导建立“在人格上尊重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工作中信任学生”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中提倡使用文明用语,提倡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提倡因材施教。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学习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和心理困难生的关心,促进学院、家庭、社会共同育人。

(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培育优良学风

1.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认真贯彻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发挥好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各门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落实。

2.严格养成教育,规范日常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种违纪现象的教育处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狠抓毕业实习环节管理,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稳定学生就业思想。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开展先进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和各种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全院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律意识。积极举办青年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各类有益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认真组织各班级召开“学风建设主题班会”活动,大力宣传学风建设中的好人好事、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学生中开展道德规范进班级、进公寓、进食堂活动,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宿舍等活动,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大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展示我院大学生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培育文明校风 1.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宣传学院科学的办学思路,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提炼办学精神,努力创造学院优秀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师生的凝聚力,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学院、努力为学院建设发展做贡献的工作热情。

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机关职能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要积极投入到“三风建设活动”中,开展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和效率型部门为目标的文明创建活动。在管理干部中开展道德规范进处、室活动,倡导各级干部自觉遵守干部道德行为规范,强化管理育人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争当文明干部,创建文明处室。在服务部门中开展道德规范在岗位活动,倡导职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强化服务育人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争当文明员工。通过校内文明处室、文明教工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3.加强育人环境建设。重视发挥校园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多层次、多维度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绿色校园”为目标,建设高档次的校园环境;以“平安校园”为目标,构建高规格的安全保障系统;以“学习校园”为目标,培育高标准的教风和学风;以“人文校园”为目标,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以“和谐校园”为目标,创建 高质量的育人生态环境。

四、活动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6月中旬)学院召开“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动员大会,统一部署安排活动内容。各部门、系(部)和各个班级要及时召开动员会,学习学院《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方案》和院领导讲话精神,明确活动的重要意义、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同时,要结合学院“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治学育人”的教风和“尊师、好学、砺志、有为”的学风,开展讨论活动,明确内涵要求,找准努力方向。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下旬至9月上旬)

各部门、系(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分析学院校风现状,组织学习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暂行)》、《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规定(暂行)》。密切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查摆部门和个人教风、学风、作风中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各自在教风、作风、学风方面查找出的问题,认真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研究、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确保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三)总结提高阶段(9月下旬)

认真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校风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系(部)、各班级要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学院将在检查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校园文明创建工作,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及责任

本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作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的职能部门共同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考核检查工作。各系(部)、各部门要把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安排,认真实施,确保成效。各部门的党政负责人为活动开展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本部门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切实加强分类指导

要根据教风、学风、作风的不同特点,确定各自的重点活动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创新,各单位、各部门、各班级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教风、学风、作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机制,注重创新的工作经验,形成自身的工作特色。

(三)加强督导工作

要加强对活动的督导。按照各个阶段的工作安排,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考核,着重督查各系(部)、部门活动的工作进展、工作质量等情况,定期通报活动动态和督查结果,确保活动各阶段工作扎实推进。

(四)营造舆论氛围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篇2

校风、学风、班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它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 不断深化。

城乡均衡发展战略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 学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掘人的潜能和智慧, 师德师风能得以提升, 班风、学风根本好转, 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所学校的发展, 不仅仅体现在教育教学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 更体现在风清气正的校风建设上。校风是一所学校独特个性的集中反映, 是学校的一种精神和心理氛围。它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介作用对受教育者产生巨大的无意识影响, 并内化为个体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习惯。是师生精神风貌、道德行为的展示, 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班风的集中体现。校风正则教风正, 教风正则学风正, 学风正则班风正。

一、良好的校风是和谐校园的标志

校风是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 充分展示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 是一个学校的窗口形象。良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在校风建设过程中, 始终高度重视发挥学校光荣传统的凝聚力和引导作用, 系统开展爱校、荣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对学校历史、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在师生中开展广泛讨论, 不但总结和提炼传统中精神内涵。二是抓住表向。校风的主要表向内容是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服等。每当新生入学, 抓住这一最佳教育期, 让新生穿着精心设计的校服, 唱着校歌, 解读校徽、校旗的含义, 颂读着校训, 使新生感到无尚的光荣和自豪。三是不断创新校风建设理念。面对师生在新形势下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不断变化, 把贴近师生、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做为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 不断创新理念和途经, 展现校风建设强大生命力。和谐、勤奋、求实、创新, 这一紧跟世代节拍的校风像一味兴奋剂无时无刻不在激励全校师生勤奋务实、勇往直前。四是以党风带师风促校风建设。校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重要思想, 这说明校风建设必须从党风抓起, 在抓好党风建设的基础上抓好师德建设这个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优秀师德在校风建设的积极作用, 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有效提升校风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良好的教风是校风建设的重点

教风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形成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风格, 是教师道德品质、知识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 要树立良好的教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教风建设的主要目标。教师要明确历史赋于我们的光荣使命, 积极踊跃投入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之中。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成为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 丰富的文化知识, 并深受学生及家长尊敬和同事认可的优秀教师。二是广泛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建立师德考评机制, 制定和落实考核评估体系和规章制度, 常年坚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标兵评选活动。以由平时工作量化, 年终考核, 加之学生问卷, 家长评议等工作环节, 评选师德标兵。通过弘扬优秀师德精神报告会, 演讲赛、征文等活动, 净化教师心灵。三是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 通过教学竞赛, 教研成果评比, 教学名师评选活动, 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事故认定制度, 建立教育教学督导体系。四是强化日常工作管理。严守工作纪律, 加强课堂质量标准制定和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认真备课和批阅学生作业, 按质按量完成课堂教学规定的任务, 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五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参与优秀教师示范教学活动, 参与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和专业课教研活动, 总结教研经验, 撰写论文, 努力争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六是执行和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通过传、帮、带和自我努力提高教学履职能力。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在钻研业务的同时加强政治思想、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三、良好的学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形成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建立良好的学风。一是要明确学风建设的主要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坚定“天生我材必有用”信念, 掌握知识努力实践, 积极进取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学生政治思想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人才观。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升旗仪式、班会、月专题教育做为学风建设的常规活动;把“五·四”青年节活动、国庆节系列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 做为学风建设的有效载体;把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活动做为通向社会的桥梁, 不断丰富自我。四是“请进来”吸取社会资源完善自我。常年做到与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单位取得联系, 请老同志进校园。利用校园广播等宣传机器, 进行安全、交通、法律及理想前途教育。五是加强制度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开展, 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六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 是推进学校建设的必要前提, 是校园文化的硬件, 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东西。优美的校园环境, 象征理想和未来的雕塑、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人文笺言等。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 这些无声的文字以独特的内涵影响学生, 陶冶学生, 提升学生。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提高素质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56-01

当前职业教育生源质量越来越低,文理兼招,蒙汉生混合编班授课,普通全日制大专生和五年连读生同班上课,这一现状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准参差不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不合理不科学。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该文从校风、教学、学风的现状和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加强“三风”建设的初步思路和践行措施。

1 校风、教风、学风的关系

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被统称为“三风”,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中,良好的校风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它主导着教风和学风的精神内涵,而良好的教风、学风是促进校风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作为校风行为化的延伸和展现。教风不仅影响着校风的形成,还是营造良好学风的重要手段。校风是“三风”建设的核心,也是教风、学风的终极体现。实践校风的理念,执行教风的行为化要求,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2 “三风”建设现状

2.1 认识不统一,思路不明确

目前高职院校的“三风”建设有理论准备不足的缺憾,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体现在宏观层面就是认识不统一、思路不明确。“三风”建设更多地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文件上,有口号,无行动,实际效果甚微。

2.2 措施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建设“三风”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措施,并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但还是存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是建设规划的制定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盲目攀大,哗众取宠;二是实施措施和建设规划不协调甚至冲突,达不到既定目标;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

2.3 配合不协调,巩固不深入

要想形成良好的“三风”,需要院校各部门、各院系的统筹协作和师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或多或少都存在部门之间、院系之间、部门与院系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这也是导致“三风”建设无法在深层次开展的直接原因。并且,有些部门领导对“三风”建设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导致“三风”建设无法持续推进,有的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来保障和巩固“三风”建设成果[1]。

3 “三风”建设的方法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三风”建设对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重要意义。第一,“三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三风”对师生的行为和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提升校职工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继而去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三风”建设关系到老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良好的“三风”有利于老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增强、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与提高。第三,“三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良好的“三风”有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创造力、积极性和凝聚力,使得他们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不断地提高学校法的科研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3.2 练好內功、提高素质

第一,领导要注意自身政策水平、管理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这个组织系统中,领导干部身处高位,影响着“三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的制定,指挥、协调着学校的科研、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等活动。第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承良好的职业操守,坚持服务学生的情怀,不断地强化在专业的领域的学术修养,修生养性,成为一个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立德修身的垂范,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公德上都成为学生的典范。第三,高职院校要注重对学生品德言行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学风教育,鼓励学生在学识和技术上大胆专研,为他们学习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3.3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三风”建设,组建“三风”建设小组,制定总纲领,校长任组长,负责整体的组织和指挥,而各部门、各院系制定的计划方案,经建设小组研究通过后,再进行具体的实施。其次,各部门、各院系在实施计划方案时,在明确自身职责的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部门的合作,根据“三风”建设的总纲领,积极主动地向其他部门学习、相互促进,既要完成自身的目标和任务,也要注意部门和院系之间的合作,使自己成为“三风”建设的拼图[2];最后,部门、院系之间工种的中心是其制定的计划方案能在师生间得到顺利的实施,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增强师生在建设“三风”时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三风”的建设的主力军。

3.4 建章立制、巩固实效

针对“三风”出现的问题,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第一,根据院校的具体情况对对规章制度进行删减和增定,尽量使各种章程合理规范;第二,建立强有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奖罚明确,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一视同仁;第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树立先进的典型,促进师生拼搏进取精神的形成;第四,把“三风”建设纳入到院校部门职能、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学生操行的评定中,不断细化考评规则,增强考评的操作性,保证公平公正。

3.5 营造氛围、创新文化

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才华和特长的提供展示的舞台。依托于学校何种形式的活动,培育学校学术文化氛围。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不断地发扬院校的特色文化,促进学术和文化的交流。用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广大的师生,为整体育人体系的形成扣上最后的一环[3]。同时要加强校际、校企之间的交流,增加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文化包容度,为“三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高职院校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三风”不正,将对学校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要不断地对“三风”建设进行反思,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不断健全和完善高职院校“三风”建设的运行机制,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昌勋.关于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理性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2]杨霄.论构建大学优良校风学风的长效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划 篇4

攀枝花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为了实现学校既定的目标,特制定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规划。

一、“校风”建设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之所在,是一种学校文化。“校风”的形成非朝夕之功,它需要有心、有志于事业发展的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地培育,为了加速学校的发展,尽快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我们在“校风”建设上按照“立足现实,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原则,分步推进学校“校风”建设:

第一步(2012—2013):着重于“样子”建设,即攀枝花中心小学,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学生像学生的样子,老师像老师的样子,学校像学校的样子。要求做到:学生衣着整洁、举止文明、有读书习惯;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校园干净、整洁、透出文明、文化气息。

第二步(2013—2014):着重于“形象”建设,这一阶段,在学生形象建设上,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行为规范、活泼、健康、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勤于学习、积极进取,富有时代气息。学校办学质量好、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

第三步(2015—2019):着重于“名校品牌”,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我校建设成元阳县乃至红河州的名校。不仅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流,而且办学质量一流。这时的召市民族中心小学学生“懂感情、知廉耻、守规范、负责任、有作为”;教师“思想道德高尚、专业素养良好、管理思想先进、身心健康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质量好、书香浓、有特色、高品味、富有时代感和人文气息”。

二、教风建设

教师,乃学校的立教之本!一所学校的兴衰存败,关键取决于它培育出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教师应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所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良好的教风培育至关重要。基于此,我校就“教风”建设实施“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这一阶段,着重于加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的培育,通过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认真执教已成风气。

第二步: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阶段,着重于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培养,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师不仅在教育思想上处于前卫,而且在专业上得到长足发展。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乐教、善教、教有成效的风气。

第三步:着力于教师的名师品牌建设。在整个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培养一批教学及管理的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使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教学骨干和名牌教师。引领着学校朝着更高、更好、更强的目标发展。

三、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学校生活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一所学校,学生好学、乐学、勤学蔚然成风,应是“校风”的最佳境界。故此,加强良好的学风培育,是学校教育最基础的工程。我校在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方面把实施“123”工程(即:一种习惯、两个意识、三项目标)。

一种习惯,即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要求学生一走进校园就有强烈的要读书的欲望;走进课堂,就自觉地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参与学习的讨论,主动认真地完成课业;学习阶段,人人都有追求良好学习效果的愿望。

两个意识,即培养学生“学习做人”和“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意识。一个学生,首先应是一个健全的人,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日常行为习惯,即教会学生做人,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自己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项目标,即“学习目标”、“身心发展目标”、“个人能力发展目标”。一个学生走进攀枝花中心小学,我们教育者,我们的老师要帮助我们的学生确立明确、清晰的学习的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乃至小学阶段目标,使他们成为学习目的明确的人。“身心健康发展目标”,就是要为学生确立身体和心理成长、成熟的具体指标,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个人能力发展目标”,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能为今后的专长发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我们的规划只是为这项工程的建设明确基本的方向。要取得成效,确实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为实现我校发展的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攀枝花中心小学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篇5

为了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全体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促进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号召全体师生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同学努力学习,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构建和谐课堂。我们管理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针对目前我校风教风学风现状,建言献策如下:

1、增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全体教师在职业理想方面,要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乐于教学、安于教学,满腔激情地开展教学工作;在职业责任方面,要尽职尽责、踏实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态度方面,要不畏艰难,不辞辛苦,勇于奉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贡献;在职业良心方面,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公正评价每一名学生,同等爱护每一名学生;在职业荣誉方面,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断规范自我言行,牢记“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2、加强教学过程规范管理。全体教师要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拟定教学方案,精心备课,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自觉维护教学秩序,严格执行教学作息时间,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做到不随意调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批改作业,答疑解惑,考前要安排复试、串讲,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严明考试纪律,塑造良好考风。

3、深化研究性教学。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研究性理念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口试、笔试、口笔试结合、课程论文(综述)、基于问题(项目)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构建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构建要以良好的课堂教学纪律为保证,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学生应依照课堂教学时间按时上、下课,不准迟到、早退和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者应事先请假,严格履行相关手续。上课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关闭通讯工具或调至静音状态,不得接听手机及收发短信。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讲文明、有礼貌,尊敬老师,不得顶撞、讽刺和挖苦老师。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服务。全体学生要自觉学习、遵守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各级管理部门要主动服务于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加强早期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进校后尽快了解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等,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充分利用双学位专业、考(免推)研、国际交流、创业资助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6、教务处要从自身队伍建设做起。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一是通过培训和提高,让教务管理人员接受现代教学管理知识,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二是要多到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高校学习交流,注重学习效果,取得学习成效;三是要优化管理队伍结构,提高管理质量;四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形成“愿做事、能做事、想做事”的良好氛围

7、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控体系。完善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查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性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深入教师,亲临教学工作第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大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听课、查课、评课力度,既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更要深入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挥与学生的沟通优势,保障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汇总反映学风动态。尊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完善学风监督岗职能,定期听取学生对教风学风的意见和建议。

校风学风教风 篇6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学风:好学、合作、探究、创新

办学理念:幸福每一个(教师、学生)

培养目标:培养品行良好、知识技能俱佳、身心健康、具有艺术气质和创造灵感的幸福小公民。校训:幸福

校风:文明、和谐、快乐、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敬业、奉献

校风,校训教风,学风 篇7

诚信——诚信既是为人之道,更是立业之本。学校要本着对家长、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办学,坦诚接纳各方面的意见。“修辞立其诚”,在教育教学,乃至日常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应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感恩——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

砺志——志存当高远,只有存在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才有所方向,学生的学习才有所目标。结合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小培养学生的志气,才能为造就社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优良的个性品质之一,是创新的核心动力。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逐步发展起多方面的独立应对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它直接指向新一代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事业中的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成就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学校在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将格外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校风说明:

团结——常言道“二人齐心,其利断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团结才能众志成城。现在的学生多系独生子女,特定的家庭环境客观上可能造成许多孩子冷漠、自私,缺少相互协作的精神,为此,学校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共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奋进——要培养学生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自然学习的一种求知进取的精神。包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意志和品质。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设计一种独特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树立信心,磨炼学生勇于并善于攻克难关的意志和品质。

求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通过实实在在的传授与学习,掌握一定的本领,它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学校教育教学都应遵循“务实求真”的原则。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才是实实在在的“人才”。创新——创新是任何事物向前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育,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对象的不断改变,我们的教法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更新,下一个世纪人才的素质重点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为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须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行动。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使学生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能以创新精神去求索。教风说明:

敬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否则就会误人子弟,我们倡导教师不仅要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更应视之为一个毕生追求的事业。

爱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古人言:“亲其师,信其道”。谁和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谁的教学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活动中,教师不经意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缕关怀都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给他们感受到温暖,充满乐观和自信。

进取——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原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功底,有渊博的文化修养,研究教育理论,还要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法。

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光芒四射,社会也才会因我们的耕耘与付出而变得更加和谐。学风说明:

勤学——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有许多诸如“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凿壁偷光’’等勤奋向学的故事,有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之理,大凡学业有成者都有一番鲜为人知的艰辛苦读。

好学—学生要“立志成材”,首先要从小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学习才有取之不竭的动力。周恩来从小就立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才使他终生好学,博览群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事业做出伟大的贡献。

严谨——所谓严谨指的是严密谨慎,仔细认真。对待学问,我们讲究的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在纷繁复杂的知识海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用辨证的思维、带着传承与批判的观念去学习和运用。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篇8

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自尊、自理、自立、自强 尚礼 博爱 坚毅 创新 文明 勤学 协作 进取 诚信立身,自信成事 诚信、博爱、砺志、自强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

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勤奋、文明、健美、创新 守纪求实,谦和进取和谐 博学 笃行 合作 进取 和谐有序 昂扬向上

明理守纪

睿智善行

和谐奋进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奉献

踏实、创新、进取、进取 科学、严谨、民主、和谐 爱岗敬业,乐教精教 爱生 严谨

善诱

创新 敬业 严谨 博学 善导

敬业爱生

博学善教

启智创新

学风:勤奋、善思、博学、践行

乐学、多思、探索、求新 严谨,博学多思。

有恒

深思

求异、静思乐学 勤学 好问 善思 苦练

乐学

厚积

自主、合作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篇9

贾得联校鹅舍小学

校 风:文明进取 尊师爱生 严谨勤奋 求实创新

教 风:尽职尽责 爱岗敬业 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 学 风:严谨治学 精益求精 勤学乐学 守纪爱国 校 训:诚信做人 认真做事 厚德博学 砺志笃行

校风:文明进取,尊师爱生,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的风气,以及在学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优良文化氛围。

文明进取:严守规则、文明有礼、诚信谦虚、爱护环境;刻苦严谨、更新观念、探索规律、开拓创新

尊师爱生:是指每位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老师,遵从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参加老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爱生,是指教师要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增强育人意识,提高教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严谨勤奋:指“严”字当头,对全校师生都提出严格要求,因为学校是做学问的地方。领导要从严治校、教师要从严治教、学生要从严治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问。在工作和学习中要讲究实际,讲究实效、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做人。勤奋,勤能补拙,精于事业,勤能生智。胡锦涛总书记在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的少代会上对全国少年儿童提出了“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发展目标,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的观念,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从小做到勤学苦,到老才能有收获。教育学生懂得;任何一个人有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靠着全体成员的勤奋就足以把小事做大,大事做强,强事做优。“业精于勤”,勤奋是学校、学生和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求实创新:全体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工作和学习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创新,创新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不断取得进步的灵魂,全校师生要敢于向传统的观念和方法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具备同中求异,旧中求新的精神。教风:尽职尽责 爱岗敬业 因材施教 教书育人

教风就是教师在治学态度、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尽职尽责:就是每位教师都要做到身在其职,则尽其责。爱岗敬业: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的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本职工作是奉献精神的力量源泉,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爱岗敬业是平凡的敬业精神,我们每个人够能够做到,都应该具备爱岗敬业又是伟大的奉献精神,因为伟大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学风:严谨治学 精益求精 勤学乐学 守纪爱国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严谨治学:严谨是治学的基本要求 ,治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需要我们 以坚韧不拨的毅力,知难而上,不断探索。每一位同学都严谨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好好把握手中的轮盘,把自己的校园生活谱写成一首无悔的童年之歌,描绘成一个绚丽的七彩之梦!

精益求精:意思是说,尽管各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学海无涯”,学习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把学习和专业技能的磨练作为首位,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化,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为成为高技能人才而努力。两个“精”字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要求。

勤学乐学:勤学是求知的首要,学会探究,才能学为所用,才能挖掘知识的乐趣和奥秘,学会合作,才能呈现集体智慧,才能更有力量,学会自强,才能直面人生,才能生存与发展。“乐学”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动力巨大,兴趣浓厚;为引导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参与学习,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积极参加社团、群体等校内外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责任感。

守纪爱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只有守纪,才能更好的学习;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提高全体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发扬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良好风尚。” 校训:诚信做人 认真做事 厚德博学 砺志笃行

校训是对学校的整体价值取向、独特气质、文化底蕴的概括,蕴含师生的道德理想、人格特点和历史责任,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示和导向作用。

诚信做人 认真做事 :人生在世,就是两件事:做人和做事。做人包括:待人的态度,处事的标准,道德准绳,良心底线,与外界和谐相处都属于做人的范畴。做人要讲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具体地说就是:不虚假,心、口、手一致,当你说的话就是你心中想的,你所做的又与你所说的一样,或者努力向你所说的方向靠拢。做事包括:学习、工作、生活。认真就是:严肃对待,不马虎。认真是做好事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都应“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做事能体现、反映出你的做人;做人的影响、甚至决定你的做事;做人是本质,做事的表象。

厚德博学 砺志笃行 : 厚德,源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意思是要加强品德修养,承担建设国家的重任。以“厚德”为训,体现以德为首,以德治校。

砺志,意思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人虽小志向要大。有志者事竟成。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砺志”旨在让学生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

“博学笃行”源自《礼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泛学习,亲自实践。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篇10

修德——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德育,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修德,先成人,后成才,应该是对修德的最好解释。古人还认为,修德与做人是一个春风化雨、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代,在人格素养正在形成的关键时期,趁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能够接受最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记永恒的真理,必将受益终身。

作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做一个知荣辱,讲师德的人,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博学—— 一个博学的教师,他的知识丰富,襟怀宽广,思路开阔,不但不死守条条框框,而且在学科前沿有明确的目标和犀利的目光,他的课堂一定是生动活泼、富于启发的,也因此一定倍受学生欢迎。

求实——人生之根本,读书之根本。求实之意,一为顺应自然,遵循自然之规律,求事物之本原;二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两个意思用于学生求学、学校教学非常恰当。创新——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那就是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校风的解读:

育有修养的孩子,做有魅力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养”指一个人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我们在教学生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他们学好各种礼仪,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做有魅力的老师就要以生为本,用爱展现魅力。作为一名老师,要使自己像磁铁般地紧紧的把学生凝聚在自己的课堂上,需要老师对学生全心全意的爱。让家长们放心,他们的孩子在这里会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变得更加优秀。教风的解读:

敬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个教师首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乐于教书育人,否则就会误人子弟。我们教师不仅把教师这一职业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也视之为一个毕生追求的事业。

爱生——热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进取——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文化修养,研究教育理论,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法。奉献—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光芒四射。

学风的解读: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它是学校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方法和习惯。

乐学——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校倡导学生学而不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要为做大事、成大器而储备知识,练就才能。理想教育。名人故事,注入学生永恒好学的动力。

善思——“学而不思则罔”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学习争辩为常事,与老师探究不以为过。敢于坚持真理,好读书,但不死读书,重知识,但更重能力,求得真知。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篇11

(一)校训:求真知,做真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万事万物,皆有规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本质,在于其真。陶行知的“真”与孔子的“仁”在教育理念和道德目标上一脉相承。“求真知,做真人”是格物致知,诚心正意。

(二)校风:文明、诚信、求真、至善

文明:大而言之,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就一校来说,文明表现在校园环境幽静美丽,师生言行儒雅得体、精神面貌健康向上。诚信:诚,真实,诚恳;信,信任,证据。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求真:求真知,是坚持科学精神,做到实事求是、探求真知真理。做真人,对教师而言,就是要以德立身,正己正人,爱生敬业;对学生而言,就是要以德修身,刻苦钻研,不断进步。至善:最崇高的善。出于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

(三)学风:立志、笃学、明礼、向上

立志,立下人生志向,追求远大理想。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笃学,笃,专心、坚定。“笃学”即专心致志地学习,志于学、专于学。人生有志;学而有专,有恒,何事不成?明礼,讲文明,懂礼仪。知书然后达礼,讲文明,懂礼仪是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最基本要求。向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进步一点,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三)教风:厚生、敬业、务实、创新

厚生,爱生如子弟,最好的教法就是爱学生。敬业,有业可敬,当为幸事。教书育人,实为天底下第一创造性事务。务实,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潜夫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勤勉力行,求真求实。创新,创造新事物。不破不立,破旧出新。

(四)办学理念:立德树人,知行合一

立德树人意蕴双重,既有立学生之德促其成长之意,又有立教师之德促其育人之蕴。立德树人导向鲜明,“立德”是前提、基础,“树人”是目标、方向。“立德”为“树人”,欲“树人”,先“立德”;欲“立德”,先立“师德”。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职业追求。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和方法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做”是“教”和“学”的中心。“知行合一”与“教学做合一”都强调做,即行,“教学做合一”是“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应用和发展。“做,行”理念即现代教育中的实验精神。

上一篇:实训基地计划书下一篇:义务教育阶段目标管理责任制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