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精选13篇)
一、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1、培养内容:
(1)早睡早起。一年级的学生每天至少应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帮助孩子掌握看电视的时间,适当让孩子观看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少儿节目;
(2)科学进餐。不偏食是健康学习生活的保证,身体的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尤其是孩子的早餐不能马虎应付。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杜绝挑食偏食。
(3)少吃零食,不乱花钱。饮食无规律,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吃零食不卫生。
(4)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洁、保护牙齿、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有条理放置自己的生活用品等。
(5)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休闲活动的习惯。让孩子给花浇水,参加游泳、跑步等活动。
(6)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2、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采取示范、讲解、训练、表扬等手段,应注意指导孩子随时用良好的习惯去克服不良的习惯,家长要做出榜样。习惯靠训练、重复,不易养成,也不易改变,因而在培养良好习惯与克服不良习惯的关系上,要把精力放在良好习惯的培养上,要抓得早,抓得紧,一旦发现孩子不良习惯,马上就要批评指正,耐心开导,不可轻描淡写而不加制止。孩子刚入学,在生活习惯上还有一段适应期,在这期间,我们的家长既要全面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又要抓重点,那就是帮助孩子制定一份较科学的作息时间表,把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生活有规律作为训练的重点,以保证孩子以充沛的精力参加学校的各项学习活动。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确培养
1、学习习惯内容
(1)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教育孩子要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这是最为关键的,从小养成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这样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就有可能成为学习的困难户。
(2)爱提问题好思考的习惯。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很强的,他们面对上课的内容几乎每天都要发现新大陆,总有提不完的问题,追根溯源的“为什么”是孩子爱动脑筋的表现,家长应有极大的热情,鼓励孩子的探究,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泯灭孩子智慧的火花。
(3)爱读书报的习惯。书籍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因此要教育孩子爱读书、会读书,养成放学回家,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将明天的内容看一看想一想的习惯。
(4)按时认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使孩子养成集中时间和注意力学习的习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防止拖拉作业,最后草草了事的习惯的养成。
2、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以身作则,作出榜样。(2)讲清意义,讲明要求。(3)有意训练,坚持不懈。(4)经常鼓励,善用表扬。(5)家校联系,密切配合。
三、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抹杀孩子的个性。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是抹杀孩子的个性,培养循规蹈矩的孩子,不是让孩子成为习惯的奴隶。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的把握问题,我们不能把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对立起来,把孩子培育成学习生活的机器人。因此,家长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特长因材施教。
2、要尊重孩子的发展。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尊重孩子的发展,不能要求太高,要循着孩子的目标达成习惯,与孩子一起商量探讨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一起制定落实的措施,千万不要操之过急,用外部压力强加于孩子的过分要求。应该让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成为孩子自己的原动力。
3、要及时督促检查。
关键词:语文学习,习惯,工具书,质疑,背诵,实践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结合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 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以下四种学习习惯。
一、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 小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书是字词典。北师大版教材自二年级上册就开始安排查字典的训练, 且每单元都有, 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课文预习时至少查3-5个生字词;在课堂上尽量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动手查字典, 重在义项选择;在课外阅读时, 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并注上音。久而久之, 学生逐渐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在学习中, 一遇到不认识的字, 就去向字典请教, 通过自己的努力, 解决了学习当中的障碍, 树立了自信, 同时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勤于质疑的习惯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教学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引导孩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质疑的方法多种多样:1.可以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如在教《回自己的祖国去》时, 刚板书完课题, 就有孩子提出:老师,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回自己的祖国去?他为什么要会自己的祖国去呢?此问一出, 一石激起千层浪,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他们急于从书中找出答案, 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2.可以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质疑。如:教学《沙漠之舟》一课, 在学完课文后, 就有同学问:老师, 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骆驼和沙漠里的小船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为了更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笔者领着学生又把课文读了一遍, 指导他们抓住关键词语, 很快就查找到有关的语句, 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还可针对文中的空白处质疑。如教学《圆圆的沙粒》一课,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对此, 沙粒们议论纷纷:‘啊呀, 从今以后, 他再也看不见美丽的阳光、奇妙的海景, 听不到滚滚的涛声了!……’‘它简直把自己关进了牢狱, 太可怕了!’……”在这里, 作者对于其他沙粒对于钻进蚌壳的圆圆的沙粒的议论并没有一一进行描述, 这就给孩子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学时, 就可用这些留白处, 引导学生思考、想象、质疑问难, 想想沙粒们还会说些什么?以此进行再创作。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相信, 只要我们努力,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一定能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勤于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大量积累材料的最有效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 不可错过。多读书, 多背诵一些好的文章,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对培养孩子的语感也有一定的帮助。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对于课本中规定背诵的课文, 笔者都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某些精彩片段, 如《瑞雪图》中对雪中、雪后美景的描述, 虽然课本上并不要求学生背诵,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笔者仍然指导学生去熟读并抄写在摘抄本上。本学期笔者结合教材要求学生背诵15首古诗, 对于每一首古诗, 笔者都要先详细向学生讲解诗的意思及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然后再指导背诵, 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佳句名篇, 如《小学生同步拓展阅读》中的《猫》等文章, 笔者也提倡学生背下来, 以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语言储备, 方便将来习作、口语表达时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本学期, 笔者每个星期都要安排二、三次背诵的作业, 或一段课文、或一首古诗、或几句格言、谚语, 而且有布置就有检查, 在班干部检查的基础上, 笔者还要有目标、有针对性的随机抽查。这样学生对于背诵作业都会高度重视。长期坚持下去,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很有益处的。
四、勤于实践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工具拿在手里, 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练习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多听、多读、多说、多写, 是学好语文的法宝。因此, 语文老师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 每星期都要安排学生写1-2篇小作文。实践证明:大量动手习作是积累作文素材, 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的有效方法, 是练习作文基本功的最佳方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们由于生活阅历有限, 拿起笔来常常不知道该写什么, 作文假、大、空现象也非常严重。针对这种情况, 每次习作前, 笔者都会结合教材内容, 提供一些习作材料或制定一个题目, 抽出一定时间, 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指名谈谈看到题目 (或材料) 后, 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应该怎么布局谋篇。如在教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语文天地中的自主阅读课文《深山风雪路》后, 要求学生回家写一写在一个风雪天, 你在家中收到老吕送来的信时的感人情景,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 共同列出了写作提纲: (一) 要有对风雪天气的环境描述; (二) 要写一写自己在家中等信时焦急的心情; (三) 要对老吕的外貌描写; (四) 要写好自己和老吕之间的对话, 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出自己对老吕的感激之情及老吕对工作火一般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 再现人物的高大形象。这样通过讨论, 学生丰富了习作内容, 开拓了思路, 习作时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对于一些相当不错的习作, 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一一宣读, 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既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收效很好。
一、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抓起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长应善于抓住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当然,作为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表率。这对于善于模仿的孩子来说必然受益匪浅。
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把孩子本来不自觉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家长要细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并善于抓住教育时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尽快地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有以下几点,提供家长注意:
1.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我两岁半的儿子喜欢自己拿勺吃饭,虽然吃的很慢,桌上、地上、衣服上常有菜汤、饭粒,但我从不急不躁。坚持每顿饭都让他自己吃,并一边鼓励、一边教给孩子方法。还常常夸孩子“真棒”、“真好”、“有进步”。不久,儿子不仅学会了自己吃饭,还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良好的习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反复地实践才能养成。
2.要统一要求,不要各行其是
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相同的信息重复地传入孩子的大脑,容易使孩子形成神经联系,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要求严格而爷爷奶奶放纵,或者施教者今天严格,明天放松,幼儿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家长不坚持,都是难以形成良好的习惯的。
3.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1)家长不要总是去说教,唠叨只会让孩子反感。
(2)家长注意言传身教。首先家长要有好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带动孩子;其次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告诉孩子要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并告诉他爸爸妈妈希望他有这们的习惯就成了。
(3)家长在日常谈论中多说一些有好的行为习惯的人有怎样好的结果等例子。
三、要善于纠正孩子已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灵活处理,忌墨守成规;设身处地,忌专横高压;恩威并重,忌言行偏;行为指导,忌唠叨罗嗦;鼓励为主,忌负面强加;宽严互渗,忌情感失控;坚定立场,忌迁就退让;具体明确,忌抽象模糊。
年仅13岁的双胞胎兄弟金石、金天双双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的父亲,北京市“好家长标兵”金慰康认为: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家长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家长绝对不能当家庭法官和警察,也不能包办代替。家长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挖掘孩子的内在潜力。金石、金天学习的高效率不仅在于他们学习有正确的方法,而且在于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的学习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还有助于家长减轻负担,促进家庭教育效益的提高。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在单位时间里最多最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叫做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专心听讲,课前预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等方面。
当孩子坐在课堂上专心地听讲时,大脑皮层相当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与当时智力活动有关的优势兴奋中心,这就是注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孩子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会事倍而功半。一个12岁的男孩说:我特别想好好学习,就是学不好。尤其是算术,上课时开小差是常有的事,两眼盯着黑板,可什么都听不进,满脑子都是好玩的事……由于我白天不会听课,下午自习课就得再看一次课本,晚上回到家里不仅要做作业,还得做两套模拟题,我觉得活得太累。这个孩子的累在于他听课效率低,正因为上课什么也听不进去,所以给做作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完成作业,自己还需花更多的时间“补火”,因此一点玩的时间也没有了。
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小学生的课前预习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使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还可让孩子发现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在听课时具有心理优势。在预习中没弄懂的问题会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询问中找到答案。日本教育学博士松厚达哉教授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人在旅行和登山时,没有预备知识,就感觉不到旅行和登山的乐趣。所以在旅行、登山前要看地图,看旅行知识介绍,同时也可找有经验的人了解情况。在学校里学习也应该同旅行登山一样,一定要把第二天要学的功课预习一遍。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的习惯,有利于及时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及时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
小学生一般为6~12岁,这是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童年期。虽说童年期儿童身体发展相对稳定,但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骨化过程未完成,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完成。儿童神经系统发展较快,控制能力差。由于儿童存在以上特点,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止孩子精神过度疲劳,都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让孩子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使其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孩子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去。有经验的家长会根据自己孩子的体力、能力和性格差异来安排他的学习时间。一般低年级儿童,家庭学习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而高年级学生可用1小时左右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家庭学习活
动,中间可以休息一会儿。家长若发现孩子边学习边开小差,或抓头挠耳,或东摸西摸,眼睛四处张望,便应及时进行调节,让他休息片刻,看看周围绿色,使身心愉悦。?
学习中的读写姿势、用眼习惯也很重要。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写字时手离笔尖一寸,看书时眼离书本一尺,坐在桌边身体离桌有一拳。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姿势正确,腰不弯,背不驼,有利于孩子正常生长,教育孩子走路时不看书,光线昏暗中不看书,躺着或乘车时不看书,阳光强烈时不看书,都能保护孩子的视力,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愿望。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拔尖,能成为尖子学生,许多家长不惜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辅导和“陪读”,弄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还有的家长不惜用重金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谋求好的老师,真可谓用心良苦。?
其实,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如同给了孩子一根学习的拐杖。有了拐杖,孩子就能自己攀登知识的高山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20万个儿童做过调查,调查的结果是除智力超常儿童约占3‰,智力低下儿童约占3.4‰以外,其余均为正常儿童。绝大多数儿童所表现出的智力上的差别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这说明后天培养和教育在起作用。?
广东省1996年理科高考状元温阳的母亲伍洁怡在手记中这样写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一二年级是关键,开好头很重要。这样可以使孩子在学习上处于上游,孩子便有一种保持上游的动力。重要的环节是使他听好课,做作业则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决不能由家长代劳。我们对儿子说:“作业的对错要自己检查,我们只负责签名,不包你改错。”这样,逐渐消除了一般孩子常有的依赖父母把关的思想。老师要家长给学生听写的作业我们也让他自己先录音,然后放录音自己听写。这样使我们摆脱了陪孩子读书的麻烦,赢得时间用于应付自身紧张的工作与学习。
温阳的母亲从孩子入学起,就注意培养他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都应该由自己来解决。温阳按妈妈的要求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使其父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对孩子的学习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
作为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要帮助孩子找到搞好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要给孩子的学习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使孩子知道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一旦孩子的学习行为规范起来,他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1.遵守学习纪律
遵守学习纪律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是体现学习责任心的一种表现。遵守学习纪律是对一名小学生在学习上的最起码的要求。《小学生守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按时上学,不随便缺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十条指出:按时作息;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在孩子进校的第一天,就要教育他遵守学习纪律。
各门学科的知识都具有连续性,中断听讲会影响学习。孩子一上学,就会有学习纪律的约束。一二年级的孩子大多愿意上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奇感吸引着他们,他们最听老师的话,愿意维护班集体利益,不愿因为自己而给班级丢脸。可有的孩子到了中年级后突然不想上学了。这时,当家长的要冷静地帮助孩子寻找原因。是学习中遇到困难感到压力大,还是觉得学习负担重,没玩的时间了。讨厌某一学科或是跟同伴相处不好也会影响孩子上学的情绪。还可以分析其他原因,和老师联系,商量对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爱护学习用具
“镰刀不快不割麦,菜刀不快不切菜”。这说明工具对于劳动和工作的重要性。书包、课本、笔等都是小学生必需的学习用具,爱护学习用具是小学生最起码的学习行为要求。老师
通常会打这样的比喻:小学生上课不带书就像战士上战场不带枪一样。上课没有书不能阅读,没有笔不能写字计算,没有本子,不能做练习。?
许多家长从孩子将要入学时起,就为他准备了合适的书包,买回了铅笔、橡皮、文具盒、涂改液等学习用具,为的是孩子学习便利。在书包的选择上,注意选择双肩、宽带、好质地、轻巧、图案活泼的书包,既考虑到孩子背书包时保持良好的姿势,不至于斜肩驼背,又能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在买铅笔时,注意选择中性铅笔,使之耐用,且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使用简洁、软材料的笔盒不仅安全,而且上课翻动时不会发出噪音,也不会因厂家设计的各种花哨装饰而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新课本一发下来,就要指导孩子包书皮。这样会使天天翻阅的课本在学期结束时仍完好如初,更不至于由于课本损坏或遗失而影响孩子的学习。?
教育孩子爱护各项学习用具十分必要。从刚上学起,父母就开始督促孩子经常整理书包,把书包放在规定的地方,保持书包的清洁。养成随时收捡的习惯,把各种学习用具分门别类地放在书包里的适当位置。一旦学习需要,就能准确无误地拿出所需用具,不仅方便,也节约了时间,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自理的好习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材、科技教材、劳动教材中都有相当部分的手工制作,忘带一次材料,就会影响一次操作能力的锻炼。爱护学习用具,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将为他搞好学习打下基础。?
3.掌握写字规范?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从小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书写能力。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要按照“三个一”的要求教给孩子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及握笔、运笔的方法。使学生在小学五至六年的学习中,逐步做到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毛笔字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匀称,纸面干净。?
学生在校练习书写的时间有限,老师往往只能在整体中提出相应的要求,家长则能经常发现孩子是否在认真书写。孩子刚入学时,小肌肉不发展,因此执笔时手指离笔尖近,握得紧,捏得死,生怕拿不稳笔。这时,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力求做到身直、头正、脚稳、臂松。左手按纸,右手握笔,防止手臂夹得太拢,这样就容易做到横平、竖直、撇捺均匀。?
讲究结构,是书写规范的基础。中国的方块文字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常见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写字时要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恰当的搭配,使之比例适中。横平竖直,能使汉字看上去平正;疏密匀称,字就整齐美观;比例适当,看起来舒服;重心平稳,字就庄重。由单个字组成一行一篇,还需注意字间距离,行间距离,由楷入行,循序渐进。通过小学几年的规范要求,你的孩子一定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产生了家庭教育的竞争观念,对独生子女的精心培养已成为家庭教育的主流。在人才双向流动的影响下,家长从小就注意孩子的各种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书法、绘画、弹琴等兴趣,意在使孩子具有竞争力。“见字如见人”,一笔好字,它带给孩子的将是稳重、自信与成功。
4.阅读规范?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本环节,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学习字、词、句,弄懂文章内容,抓住中心思想,它对于孩子发展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培养道德,增长知识,独立思考,培养自学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杰出的人才都爱读书。唐朝诗人杜甫,自幼聪慧勤学,读了不少书,七岁便能挥笔做诗。大文豪高尔基,没上过多少学,全凭自己刻苦读书。他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少年时酷爱读书,除上课学习外,常一人在走廊的路灯下、城门边专心读书。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非常爱读革命故事,她把《我的一家》从头到尾抄了一遍。阅读不仅能增长知识、才干,能使人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还可帮助孩子树立崇高的理想,陶冶高尚的情操。?
世上的书万万千千,帮助孩子选择好的书籍很有必要。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首先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再找出相关的书给他看,读完后和孩子交谈,使他尝到读书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需为孩子选择与其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相适应的书,里面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多,使他基本能读懂。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使孩子抓住重点,明了细节,记住内容,引起联想。家长可以让孩子将阅读的内容进行复述,以此检验其阅读的效果。让孩子掌握阅读工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家长可以先为孩子准备好一本《新华字典》和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在孩子阅读时让他充分利用工具。不会认的字查字典,弄懂读音和字义,这样便于孩子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不至于囫囵吞枣。工具书的使用是否熟练,对阅读的效率影响很大,查一个词由于不熟练而浪费一二分钟,那么,查得越多浪费的时间越多,很不划算。因此,要让孩子多用多练,做到熟能生巧。?
适当地作读书笔记,是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革命老人徐特立的名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是只要读书就要勤作读书笔记。这不仅是一种积累知识的方法和手段,而且能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有利创造。列宁在学习和研究哲学时所作的《哲学笔记》就是用笔记形式积累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可见笔记对于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小学生的阅读常和自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必将会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各类电视节目受到了儿童的普遍欢迎,它形象直观,丰富了孩子的知识,活跃了文化生活。但它却在和青少年抢夺时间,会使孩子的阅读时间减少。许多国家发出了“防止出现不读书的一代”的警告。家长在规范孩子阅读行为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要适当控制看电视时间,使孩子少受干扰,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读书。?
5.听讲规范?
学校对小学生各门学科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的,老师讲课是落实各项教学要求的要一环。上课专心听讲是小学生的重要行为规范之一,从小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可使孩子能系统地学好各门知识,有效地进行学习。?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提出了“听、看、用”的三阶段学习法。他将听课放在第一位,听讲效果好,看书就会更加明白,做作业就不会感到困难。?
当教师反映你的孩子上课不专心时,不要轻易忽视,认为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而应认真分析孩子不专心的种种原因。是太疲倦了?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是有什么心理障碍?原因找到后坚持和老师配合,力求尽快改掉孩子上课不专心的毛病。?
专心听讲就是要做到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某个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他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清晰和完善程度。注意的集中指人从事某项工作聚精会神的程度,集中的稳定指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注意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它可以使孩子的听讲活动规范化。教育孩子专心听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先问问孩子上课时老师都讲了些什么,听懂了多少,以此摸清孩子上课专心的程度。其次可以给孩子讲些专心听讲的故事。当孩子做一件事有专心的表现时,应及时赞扬与鼓励。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三、让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坚持正面引导,长期外部灌输?
家长指导孩子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十分必要。要让孩子在自觉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年大学生谢彦波上小学时就有一个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早晨六点起床,搞十分钟的体育活动,然后开始学习。上午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晚上用一个多小时自学中学数学。星期天和寒暑假,适当增加自学时间。就这样,八九岁的孩子三年如一日坚持自学,终于提前掌握了中学的知识,迈进了大学课堂。相传孔子的学生子夏曾为自己订了一项学习制度并严格执行,即每天记一条知识,经过十年八载,他最后终于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为使记忆得到发展,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就要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复习,做到趁热打铁,这样最有效。在完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习,不同学科交叉复习能提高复习效率。复习的方法很多,可以按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进行逐一复习。也可以有重点地复习词、句,或做一些综合练习。?
在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中,家长可选择如下办法:?
(1)启发诱导。明知故问,指点途径,让孩子想办法来回答和解决问题。以此唤起孩子求知的欲望。?
(2)以身示范。家长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上长期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示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正面引导。对孩子要充分信任,充满希望,引导孩子学习同伴们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对于孩子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在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端正态度,不断地磨炼其意志,知难而进。?
2.及时纠偏?
孩子常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毛病。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已经听懂了,就是粗心,一做题就错。不是把“+”号看成“-”号,就是容易写错字,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训练人们精细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学会在万事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引导孩子多看,细心观察各种事物,让孩子发现事物的异中有同。虽然鹅比鸭大,脖子也比鸭的长,但是体形相像,都是小眼睛、扁嘴巴,都会在水中游。一个孩子总是忘记“臭”字边上的一点,妈妈给他猜了一个字谜: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在游戏中,孩子牢牢地记住了臭的写法。儿童歌曲《粗心的小画家》通过歌声教育孩子要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当孩子学习中遇到问题并有依赖思想时,家长可做必要的提示,不能直接告诉结果,要让孩子自己多动脑筋。当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鼓励他向老师请教,向同伴学习。帮助他寻找原因,帮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问题与对策
1.孩子太贪玩怎么办??
常听有些家长在抱怨:你看人家的孩子多听话,能静下心来学习。我的孩子太贪玩,你说该怎么办?
一般说来,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会变得机敏,会启发创造性思维,会巧妙地和小伙伴配合。孩子能在玩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贪玩是指孩子对玩的欲望难以满足,无休止地,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地玩,总觉得玩不够。家长可采取如下办法来改变孩子贪玩的毛病:
(1)明理,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主要任务,搞好学习是为了适应将来作为建设者和
接班人的需要。?
(2)帮孩子制订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并逐渐增加其学习时间。?
(3)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在玩中学。?
(4)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点滴进步或达到一定要求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和鼓励。?
(5)让他多和能安心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受其影响和感染。?
2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注意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孩子上课注意力可采取以下办法:?
(1)摸清情况,摸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到了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对症下药,?
(2)让孩子复述教师当天讲课的主要内容。带着任务听讲,孩子会尽量集中注意力将课听明白,以便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得好一点,以争取家长的鼓励。?
(3)家长可对照课本对孩子进行提问,促使其上课注意听讲。?
锦小 孙丹青
家长朋友们,你是否为你的孩子在学习时精力不集中,边学边玩而深为烦恼?你是否为你的孩子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加思考,一不会就问,而深感头疼?你是否工作劳累了一天,还得辅导监督甚至做“陪读”帮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失掉了自己休息放松和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而“大为不快”呢?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你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何谓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行为的不断重复即变为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习习惯,就是表现在学习方面的重复性的,经常为无意识的日常学习行为规律。例如,在学习语文时,总是喜欢放一本字典或词典在案头,以备不时查用,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那么,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和使用信息,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应有的个人素质;信息的高速发展,将我们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决定了个人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生活,而丰富知识的获得,需要个人高效地学习,能否进行高效地学习知识,成为了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学习效率的提高,纵然有很多因素的作用,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研究证明,儿童时期是学习习惯的重要形成时期,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首先,要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
1、学习时精力集中,专心致志,不做小动作,不边学边玩;
2、独立完成作业,知难而进,乐于思考,自己动手查阅资料解决难题;
3、热爱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不是被逼着被动的甚至委屈的学习;
4、具有自觉学习态度,自律性强,不用家长“陪读”,不过分贪玩。其次,要知道,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主要包括:
1、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烈,性格处于初步发展的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性格;
2、心理和行为可塑性强,但易受外界影响;
3、对大人依赖性强,特别是对父母崇拜;
4、注意和情绪不稳定,只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而对抽象的东西很少能够理解;
5、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也具有了初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
第三,要调查研究自己的孩子究竟有哪些不良学习习惯,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儿童时期的身心特点,清楚其中的原因,然后分析找准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起点。一般要先选择较易纠正的细小的不良习惯入手。例如,针对孩子的学习畏难情绪和懒惰习惯,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完成遇到的难题,可以指导孩子查阅相关资料,而不要一味指责孩子蠢笨,甚至以“笨蛋”、“蠢猪”等劣词评价,这会更增加孩子的厌学情绪,也不要嫌麻烦将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这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孩子解决问题后,要适时表扬,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并
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加以辅助,孩子能够自己做到的事情,父母不要因为溺爱和嫌弃孩子做事差劲而包办,进而引导到孩子的学习当中去,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例如,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要求孩子,每天料理能够做得到的个人卫生,锻炼孩子的耐性,克服惰性,形成勤劳的性格;解决不了的,看看如果经过家长指导,是否能解决的了,尽量让孩子自己做,鼓励孩子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甚至形成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四,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总量,和意图达到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目标,制订一个纠正不良习惯和培养良好习惯的计划。制订计划,首先要注意切实可行,目标不能过高,措施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其次要注意循序渐进,具有梯度性,由易到难,由低到高。例如,要纠正孩子的学习精力不集中的不良习惯,可以先让孩子集中学习15分钟,进而25分钟、35分钟、45分钟,但要注意不能过长,否则不符合儿童时期的身心特点,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并可以拿一个钟表放在桌旁以警示,孩子能做到的话,要加以表扬,甚至给以物质奖励,好吃的啦,好玩的啦,让孩子充分感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的努力情感,让孩子自愿去做,变被动为主动,形成良好习惯。
第五,家长要“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奖励和惩罚措施。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也非完全自觉自发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磨练,作为自制力很差的孩子来讲,更需要家长的长期有力的监督促进。行为的履行与否,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行为的奖励激励和惩罚警示,因此,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需给以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当然从量上讲,奖要大于罚,以奖为主,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只是要注意惩罚在程度上、措施上、方式上的适当性,达到警示作用即可。例如,孩子因为及时、认真、自觉的完成了家庭作业,最起码给以精神上的表扬,以至物质上的奖励,看一段喜欢的动画片啦,玩一个喜欢的游戏啦,好吃的、好玩的都可以。如果相反,则要给以批评教育,不管孩子懂与否,指出这是错误的,必须加以改正的,并坚决监督完成,不要因为孩子的“可怜”而“心软”,否则前功尽弃,并可配之以惩罚措施,诸如罚劳动啦,既让孩子知道犯错误是要承担责任的,又锻炼了孩子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相协调,因为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是在和老师与同学的相处中成长的,要和老师多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发现不对劲的情况,帮助孩子及时解决,尽量做到自己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相一致,以免孩子因为家长与学校的不同而无所适从,也避免孩子形成不良的两面性格。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话与交流,不要忙得将孩子扔在一边傻玩不管,看一看孩子对同学的、老师的和学校的评价,从侧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以利于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健康的成长。
——让良好习惯伴孩子走向成功
新民中心小学吴顺江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可见,在儿童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与成才至关重要,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一般只有六七岁,可塑性很强,比较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但也非常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那怎么才能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些年来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点感触。
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很多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上小学,上课的时候尽力不集中,爱做小小动作;放学回家后,做作业不积极,不能独立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题目不愿意思考,而希望父母告诉他答案;做完作业不自觉地检查,而是两手一摊让父母帮助检查„„其实这是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不自主的表现。
对于小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种较为典型的表现。
缺乏学习兴趣,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或累赘
这类孩子不愿意上学,有时甚至忘了带课本去学校。在课堂上,他们不认真听课,当其他同学忙着做笔记,做练习时,他们却东张西望,无所事事。我班上有一位同学,上课的时候一副认真的样子,可
当你问他老师讲到哪里的时候,他却不知道讲的是书上哪里的内容。像这类的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厌倦学习,逃避学习。
还有一类是把学习看做父母交给自己的一项任务。
这类孩子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带着应付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他们上课容易走神,小动作不断,做作业拖拖拉拉,投机取巧,应付差事,如抄袭他人作业甚至让别人帮做等等。
再有一类是学习不得法,缺乏一定的主动性
这类孩子比较在乎家长和老师的想法,听讲和做作业比较认真,但是他们不会带着思维去听课,往往上课听懂了,但是题目稍有变化,他们就不会做。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他们总是想着绕开,而不是去积极思考或请老师和同学弄清缘由,他们存在较为严重的畏难情绪,考试成绩通常不太理想。
多数孩子,如果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几乎都能从上面3种情况找到他的影子。孩子学习缺乏自主性,会直接影响他们成绩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形成,甚至会导致他们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作为老师、父母应该关注孩子学习自主性的养成。那么,孩子缺乏自主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常听到有些家长这样说:“孩子的学习太让人伤脑筋了,以前我们读书父母根本忙不过来管我们的学习,我们照样可以把学习搞好,而现在的孩子吃好、穿好,有时还请老师帮助辅导,可成绩也就一般般”这让很多家长百思不得其解。我自己想也许正是那时候父母没时间管孩子,孩子学会了自己去学习,去思考难题,从而形成学习的责
任意识和自主意识。当今的孩子是家中的唯一宝贝,平常家里的大人都是围着孩子转,一旦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全家人都恨不得上阵解围。在这种成长环境中,孩子淡忘了学习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心中总是想学习不只是我个人的事,也与家人有关。有一次我班上有一位学生来学校时忘了带数学书,上课时我批评了他几句,下课后他来跟我借电话打给他奶奶说:“奶奶你赶快跟我送数学书来”。不到十分钟他奶奶就气喘吁吁的来到学校把书交给他,也没一句责备教育的话就走了。还有些当孩子做完作业时,就主动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还帮他找出错了的地方帮他订正。这些表面上是关心孩子,但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对孩子自主学习极为不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不能要求父母去承担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只有当孩子有了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尽力去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
本人认为帮助孩子检查作业时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当你发现孩子作业中错误时,你不要很快地具体指出哪里有错误,而是让他从头到尾去检查一遍,直到他发现错误,然后自己改正为止,这样也许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对大人不要产生学习的依赖性,要不他总是认为自己随便做一下没关系,待会儿还会有大人来帮助检查订正,反正交到老师那里时是正确的,不会被老师批评了,这样长久下去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自主性。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让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他们从“应付学习”变成自主学习。
一、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 让人受益终生, 不良的习惯, 则贻害无穷。”如何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呢? (1) 经常引导学生读、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收获成功的事例, 以此感染学生, 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 (2) 借助身边的同学的事例, 再次让学生受到启发教育, 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有所认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自己的发展的确很重要, 从而愿意自觉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名人离学生的生活远, 或许当时听后有所感动, 可过后随着时间的流逝, 渐渐会淡忘。这时借助身边的同学的事例, 对学生加以教育, 引导学生向身边的人学习。如有位女生, 她不论在学习习惯上还是在生活习惯上, 行为习惯上等都有良好的习惯, 她的事例最具说服力。于是就请她给同学们讲她是怎样养成这些好习惯的。由于是身边的人, 接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听后触动大。在后来的日子里, 学生作业整洁的人变多了, 不交作业的人少了;自觉学习的人多了, 打闹的人少了;自觉做好事的人多了, 偷懒的人少了。
二、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当学生有了自觉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后, 就开始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等着手, 采用各种方式加以培养。
(1) 明确自我培养目标, 加以培养。为了使学生能自觉养成好习惯, 取得一定的实效,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比如劳动卫生上:自觉养成劳动的习惯, 做到打扫时干净整洁。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和老师的目标范围制定自己的月目标范围去实践。在实践时我及时加以指导督促, 同时取得家长的帮助, 监督。这样双管齐下, 学生的良好习惯就逐渐养成。
俗话说:“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学校做为一个育人机构,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体。然而在学校的教育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个性发展,那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在学生的学习初阶段始,通过不断持续的引导与深化而形成的。一年级做为一名儿童的学习阶段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期,学生的性格、思维已初具模式,且学生同时也具有年龄小毅志力不强、自制力、持久性差的特点,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模仿力强、对于新鲜事物易于接受。因此在低年级的学生教育中,怎样才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课堂纪律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到课堂来进行学习,但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怎样灌输和培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当务之急。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首先务必要抓好学生的课堂纪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从教师进入课堂开始进行学生的纪律管理。通过“上课、起立”来引导和集中学生的精神与注意力。然后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通过语言和各种身体语言的引导与管理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动作和走神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比如:学生坐久了,脚就会自然而然地放在凳子横杆上,这时我就会提醒学生,上课应该把手和脚怎样放呀?从而改正学习上课的不良习惯。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将学生的课堂纪律抓好学生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认真地授课,良好的课堂教学纪律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讲、认真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加强学生写字姿势的“三个一”要求
通过我们学校的初步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坐姿方面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或不当,在执笔方面有百分之二十不当。这就充分地表明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问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加强对学生写字姿势的管理与要求;二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学习或克制自己。从而造成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的重要措施。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坐姿,学生在写字时就会歪头、斜肩、驼背,时间一久就会造成脊椎弯曲和近视。所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要从低年级开始进行抓起,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同时让学生记住《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距离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在实际教学中我第一、采用直观的教学法,通过教师的以身示范,让学生从直观上去感悟。平时教师在写字的过程中要坐直,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做到以身示范的作用。第二、重点辅导个别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群体,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用行动、用心、用爱去引导和感染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关怀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第三重视学生不良行为的反复现象。正确的书写姿势并非一学就会,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教师要不厌其烦,给予耐心及时的帮助。本子放歪了,敲敲桌子;趴得太近了,摸摸脑袋。这样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第四重视作业前姿势点评,即每次作业前让学生摆好书写姿势,教师满意后再进行书写,使学生从中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通过日常的长时间的学习写字训练的强化与引导,从而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做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我们应当如何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首先,应当注重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和方式来进行引导和启发学生;其次是以生动多样的课堂教学,如在玩中学,以游戏融入课堂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教学中充分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注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比如学生一次读书的进步,一次写字的进步,一次的课堂积极发言等等,我都给予学生肯定与表扬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平等和谐下的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与学生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要充分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语言,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低年级的學生的语言天真无邪、富有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中应当细心地发现充满儿童天性的创造性语言,合理引导。宽容学生的表达不够连贯,语病百出的语言,巧妙引导,逐渐规范,教师应多以鼓励的方式,以商量的口吻,向学生提出建议,易于学生接受。这样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中自主、大胆发言,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按时完成老师部署的各种作业
这个要在每天及时将作业完成,效率很重要!不能一边做一边玩,要高效率学习高效率的玩!
2、做题书写整洁、清晰
开始要重点要求步骤,对题目解答交待清楚,不能出现跳步现象。在步骤清楚时再要求板书(尤其男孩板书可能会马虎些)
3、让孩子逐渐养成自学习惯,自己学会整理和查找资料
开始你可以操作让他(她)看,逐渐让他(她)自己整理你给予指导,到最后让他(她)自己整理。
比如:老师经常会要求整理作家的生平事迹,开始我上网帮助她,后来就是她自己查自己整理。
开班会的资料也是自己查自己整理,其中有些图象是她自己用相机拍完电脑上我教她图象处理
另外孩子喜欢玩魔方,就让她自己上网查资料整理相关资料,现在已经会玩四阶魔方了。(各种三阶魔方都是她自己查资料玩会的,玩魔方有助于培养孩子空间想象与动手能力)
4、家长装傻让孩子把题目讲给你听
有时候家长要傻点,题目的解答你看懂装没看懂或根本不看就说你看不懂,让孩子把过程讲给你听,把你讲明白,过程还装傻提些问题。
既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他(她)对题目理解更深一层!(题目解答能看懂和能讲清楚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还有就是让孩子有成就感,爸爸妈妈都不明白的题,是我讲给他们讲明白的。
5、让他(她)学会总结,做读书笔记交流体会
学会一个章节或一册,让他(她)给你总结下知识,开始你可以帮助他(她),让他(她)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最重要。
有些时候放松下,让他(她)读些名着、读者或青年文摘、励志类书,有感想时让他(她)做好笔记,你也可以和他(她)一起看,交流些对人物的感受和心得体会
二、生活习惯的培养
1、生活要能自理
据我所知六年级了部分孩子还要家长帮助穿衣服,我们从四岁开始就自己睡觉、穿衣。
2、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比如:洗袜子、扫地、整理自己的书桌、拖地、洗碗、煎鸡蛋等。
3、给有限的零花钱
现在生活富裕了,总是怕孩子亏着了,零花钱给得多多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乱花钱与攀比的习惯。
给他(她)有限的零花钱,让他(她)学会取舍与节约,适当的时候你再给帮助,不能欲取欲求!
4、家长学会示弱,让孩子来帮助你
学会关心别人,让孩子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7~10岁:培养大脑的主动好习惯
7岁~10岁之后,是适合真正进入学习的阶段。不过从锻炼大脑潜能的角度来说,有一点是父母亲务必要注意的,那就是绝对不要对孩子说“快去读书”这种话。
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属于接受越多父母的指示、命令,表现就会变得越差,因此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大人,必须妥善指引一条明路,而主要关键就是“丢出好的问题”。建议在这种状况下可以利用好的问题,将“要这样做才对”的命令改成选择题,以“你想要怎么做呢?”来询问,让孩子能自己选择。
比方说,如果孩子不擅长自然科学,父母光说:“自然科学要多用功一点”或是“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啊”,这样还是没办法激发孩子的动力。不如改用这种方式:“妈妈小时候也很怕上自然课呢!不过,我只要一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几次下来之后,自然就成了我的拿手科目。那你自己接下来想怎么办呢?”
话说到这里后,明白地把答案说给孩子听也无所谓。或者可提出两种方式,问孩子:“你想选哪一种?”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说出“我也要这样!”“我会这么做!”如果想让孩子也思考解决方法,就说:“说不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先想一想,明天再说吧!你是妈妈的小孩,一定想得出好办法。”试着用这种提议来激发孩子的自尊心。等到孩子努力想出来之后,别忘了大力称赞:“真不愧是妈妈的小孩!”借由这种方式养成孩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才能算培育出真正的好头脑。
初中生,正走在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面临着中考,学业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熬夜表面上看是多学了一会儿,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造成的后果就是白天精神萎靡,效率低下,到晚上又因一事无成的愧疚感而想要进行弥补,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要知道从古至今,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而且课程、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的,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大脑的活跃期是在白天。
二、均衡发展,不要偏科
中考考试不分文理,每一科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要关注孩子每一科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绩,让孩子对每一门科目都保证充足的动力,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要偏科。
三、戒骄戒躁,宠辱不惊
初中生还未完全成熟,在学习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浮躁的情绪。有时是认为自己已经学好了,不必费太多精力去巩固知识;有时是某一科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从而产生厌弃的态度。家长要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培养他们谦虚、踏实、上进的学习作风。
四、尊重老师,遵守纪律
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初中生,最易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被约束管教,喜欢和老师对着干。试想一下,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人,不尊重老师,打心眼里反感老师,怎么能顺利获取知识呢。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们的老师,遵守学校的纪律,以学业为重,在规矩的约束中走向成熟。
五、举一反三,不懂就问
初中所学的知识,都还处于基础范畴,比较贴近于日常生活。如果能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举一反三,可以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不足,这时,再将发现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可以达到知识的程度的吸收。
关键词:讲卫生;互帮互助;做事认真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时期,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作为幼儿园教师一定要在这个阶段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幼儿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更改,所以要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在以后的道路上对孩子的发展会有很大帮助。
一、讲卫生的习惯
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康才有能力去干自己喜欢的事。首先,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讲卫生的好榜样,并让孩子明白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细菌,它们进入人体会使人生病,告诉孩子健康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其次,要教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讲卫生,做个讲卫生的乖宝宝。最后,教师还要做好监督工作,监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例如,教师要告诉孩子洗手是多么重要,病从口入,所以在吃饭前一定要先洗手,并且要监督孩子们饭前洗手。讲卫生则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让孩子在幼儿园中有卫生意识,在幼儿园中学会讲卫生是对孩子身体健康的一种保障,所以在幼儿园中要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互帮互助的习惯
乐于助人也是一种习惯,做一个乐于助人、懂得互帮互助的人会让你拥有更多的朋友,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会有更多人愿意伸出手帮助你。每个人不可能凭借自己去解决一切问题,有时候就需要合作或是别人的帮助。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对待身边的一切都是充满未知和好奇的,教师要在这个时候让孩子知道乐于助人的好处,让孩子做个善良、懂得帮助别人的人。例如,在安排孩子做游戏时,可以多为孩子设置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互帮互助,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乐。所以要在幼儿园里让孩子懂得与别人合作,懂得去帮助别人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喜欢。
三、做事认真的习惯
认真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习惯,认真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基础,只有做事认真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教师在幼儿园也要让孩子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要从小事抓起,让孩子认真对待要做的每一件事,在日常的小事中养成认真的好习惯。首先,教师应以身作则,做事时认真负责,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其次,要特意为孩子安排一些小游戏或者活动,让孩子认识到认真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另外,教师还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受到表扬或是鼓励就会很开心,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更认真地对待要做的事情。认真是一个人成功路上必须具备的习惯,如果养成马虎大意的习惯将会很难改正,所以要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让孩子养成认真的习惯,为孩子将来的人生增添光彩。
习惯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很多成功和失败都取决于习惯,所以在孩子还处于一切都不成熟的阶段就要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引导和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一生中的财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师一定要引导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朱德全,皮军功,杨鸿.幼儿生活教学的价值取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
[2]陈玓瓅.浅析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J].时代教育,2013(10).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与复习习惯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 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时能更加专心, 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变被动为主动.尤其是一些潜能生通过预习, 在课堂上也能有表现的机会, 对学习会充满自信, 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样, 复习也非常重要, 数学家华罗庚在谈他年轻时的学习经验时说, 他非常重视复习.他复习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一倍甚至两倍, 由于复习充分, 他做作业比别人快得多复习可以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记忆, 起到巩固的作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即先快后慢, 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 两天后就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 必须及时复习, 加以强化, 并养成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 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有一定的困难, 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不知道该预习什么, 复习什么?所以需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领着他们, 直到他们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在开始的时候, 我们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预习提纲、复习提纲, 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和复习提纲来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 预习明天要学的知识.有了提纲, 学生就有了预习、复习的方向.当然老师还要经常督促学生按时复习当天课程, 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 并检查预习、复习的效果, 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时间长了, 学生就知道怎么复习、怎么预习了, 并形成习惯, 成为自觉的行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倾听, 是一种能力, 也是良好的素养, 更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作为一线的教师, 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很少有孩子会倾听在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貌似很活跃, 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却是内在的空白--学生活动有余而安静不足.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不是安静地举手, 而是争先恐后地高举着手喊“我!我!”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引起老师的注意, 如果喊的不是自己, 有的学生则懊恼的把手放下, 有时还会拍一下桌子, 发出叹息声, 更是无心倾听他人发言;还有的学生仍把手举得高高的.一旦发言的学生出了一点问题或一时语塞, 其余学生就急不可耐地进行“插嘴”.一节课下来跟打仗似的, 学生学得浮躁, 教师教得疲倦.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 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 只有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 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开启思维的火花, 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地尝试与摸索各种方法, 初见成效.1.用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加强倾听能力.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分, 加以强化, 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 必要时还给与适当的惩罚、扣分.2.在班级张贴充满情趣的、有关倾听的名言来强化他们倾听的意识.如“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一种读, 用耳朵来读”等.3.利用评比奖励制度来刺激学生的倾听意识.每周评出几名“数学倾听能手”, 在此基础上每月再评出“倾听月星”, 让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认真倾听的方法, 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4.榜样示范作用来调动学生的倾听意识.课堂上教师可以走到孩子们中间, 和他们一起倾听同学们的发言, 对认真听的孩子要及时予以表扬, 对听得不认真的要及时暗示提醒.如“瞧, 李力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 孙志贤不仅听清了别人的发言, 还作了必要的补充, 多棒啊!”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倾听, 这样长期影响, “倾听”的重要性将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业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升华, 通过作业可以反馈孩子的学习效果, 巩固、深化课堂学到的知识, 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有些学生作业又快又准确, 字迹工整赏心悦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 边做边玩, 少做漏做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学生虽然完成作业, 但作业中存在很多问题:抄错搬错数据、点错小数点等.分析表明学生发生这些错误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作业习惯的几点行之有效的小技巧:
1. 针对实际, 明确要求
教师在精心设计、选择和布置家庭作业的同时, 还要对孩子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 确保作业质量.
2. 持之以恒, 检查督促
为了杜绝孩子偷懒而不按要求来答题, 就让他们同桌之间互相查阅作业的完整性, 书写的规范性.同时对于一些作业有困难的孩子, 都是由我“亲自检查”, 给他们施加压力, 同时给予他们最大的鼓励, 我每天都会在他们的作业本上留下批注:告诉他们什么地方再改进会比较好, 什么地方做得比昨天好, 继续努力等.长此以往, 孩子基本上能做到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认真完成.
3. 家校联系, 齐抓共管
教师每天的批阅成了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重中之重, 我在批阅作业时坚持做好批改记录, 舍得花时间讲评作业,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作业坚持订正, 直到正确为止.同时针对不同孩子家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 如:短信平台、教师家访、家长校访等, 有效地遏制了拖拉懒散现象
我看了一本《习惯决定命运》的书,书中用很多实例讲述了习惯的重要性、习惯决定人的思维,习惯决定人的行为方向和做事态度,如好吃懒做的习惯使人变得意志消沉,胸无大志。做事行动缓慢,随随便便的习惯使人办事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七年级英语是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形成各种英语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学生进入七年级之日起,我就开始着手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们在后天养成的一种自动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自觉、主动、持久、稳定的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更改它是很不容易的。正如古人说“习惯成自然”,学生一旦养成良好学习英语习惯,不需要要求,也能主动把英语学好。学习是一项有规律的活动。这项活动的运行机制是以学习精神为表征的动力结构,以学习方法为表征的能力结构和以学习习惯为表征的调节结构组成的。因此,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提高学习效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判断自己的习惯然后改掉坏习惯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利用班会课开展好坏习惯大讨论,让他们自我剖析身上的好坏习惯。然后讨论如何改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更好地发扬好的学习习惯。我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教育,反复训练,严格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迈开英语学习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同学身上的坏习惯根深蒂固,需要老师和同学对他们进行监督和提醒,有时候甚至需要强制改掉。坏习惯是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这绊脚石一旦被搬走,前进的道路就畅通无阻。
农村初中生觉得英语是一门费力多,收效少的学科。(英语教学论文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对英语学习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一旦得不到正确的引导,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他们的学习信心会慢慢减弱。首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学习启蒙阶段,学生们学无常规,只是被动地照着学;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地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保证其学习循规蹈矩地进行。假如,这种学习习惯出现自觉的、稳定的、有效的特征,说明他们已经走上了学习科学化的道路。其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精神、意志、毅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探索、形成的过程,学习活动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来自社会、家庭、亲友的干扰;有求知自身遇到的困难。因此,学习习惯的形成、稳定、持久有赖于精神、意志和毅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是精神教育和意志毅力磨练的过程。 第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必然性、重要性。而学习者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同每个人的生物钟、学习方法密切相关的,若一旦养成,对其继续教育将发生长效的作用。总之,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促进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也非自然形成,它要求我们引导,规范。
三、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中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1.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应先是引导学生精读教材中的课文,给学生一些能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或进行判断的题目,再给出需要对原文进行分析、简单判断的题目。最后给出须深层推理的找 main idea或根据原文判断表达是否正确的试题。这种梯级式的训练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精读是必要的,泛读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常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文章,阅读中鼓励学生善于运用词典,及时帮助解决阅读中的生词问题,长期坚持学生就养成了勤于用词典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测某个词在句子中的词义的习惯同等重要,学生有了阅读中处理单词的好习惯,课外阅读难度降低,阅读能力定会迅速提高。
2.总结归纳的习惯。每课的知识是发散的、孤立的,要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要把分散在各课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成面、结成网,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3.切磋琢磨的习惯。《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个人都必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4.反思的习惯。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要从三个层次反思:怎样做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如果发生错误,更应进行反思。错解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很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课前预习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的习惯,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完整回答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等等。?
经过两个学期的不断训练和强化,同学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形成,英语课堂大有改观,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课堂上他们积极举手发言,学会了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习惯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演英语会话,表演时说话与动作协调了,变得自然了。课余时间他们也养成了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的说见到某物时就想用英语去表达,觉得很有意思……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盛 主编 《中学生学习策略》
2.魏生汉 主编《学会学习――中学生学习策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4.刘素芹。程序设计课中“参与式”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J]. 石油教育
5.隋铭才。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7-05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09-18
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写字习惯10-07
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5-28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2-14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小学生家长会发言稿12-05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培养?12-18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题研究方案09-11
如何正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2-10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