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成语(共11篇)
近义词成语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胡言乱语 胡说八道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毛遂自荐——自告奋勇
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没精打采——萎靡不振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百读不厌——脍炙人口 美中不足——白壁微瑕
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名垂后世——流芳千古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风姿绰约——秀色可餐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福星高照——时来运转 磨杵成针——持之以恒
痛不欲生——死去活来 抚掌大笑——拍手称快
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俯拾即是——多如牛毛 囊萤积雪——刺骨悬梁
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改天换地——扭转乾坤
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突如其来——从天而降
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免死狗烹——鸟尽弓藏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品头题足——说三道四 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破釜沉舟——义无反顾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滚瓜烂熟——倒背如流
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无稽之谈——流言蜚语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棋逢对手——势均力敌
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华而不实——绣花枕头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气势磅礴——排山倒海
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火烧火燎——心急如焚
弃旧图新——改邪归正 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疾恶如仇——刚正不阿 千里迢迢——山遥路远
秀色可餐——丰姿绰约 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千人所指——众矢之的 绣花枕头——华而不实
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千岩万壑——层峦叠障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接袂成帷——摩肩接踵 穷本极源——寻根究底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穷当益坚——自强不息
穷凶极恶——青面獠牙 一败涂地——全军覆没
截趾适屦——生搬硬套 穷极无聊——心灰意冷
一步登天——平步青云 居官守法——廉洁奉公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一掷千金——挥霍无度 空空如也——一无所有
神工鬼斧——匠心独运 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空穴来风——事出有因 神气活现——趾高气扬
优哉游哉——自由自在 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神色自若——从容不迫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世风日下——人心中古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脍炙人口——百读不厌 事必躬亲——身体力行
有气无力——无精打采 困兽犹斗——狗急跳墙
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遇难呈祥——逢凶化吉
浪子回头——悔过自新 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誉满天下——名垂青史 劳逸结合——一张一弛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原形毕露——暴露无遗
两面三刀——阳奉阴违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流星赶月——风驰电掣
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鸾凤和鸣——夫倡妇随 死有余辜——十恶不赦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
四分五裂——支离破碎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满腔热忱——热情洋溢 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捉鸡骂狗——指桑骂槐
带反义词成语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朝三暮四 取长补短 因小失大
化敌为友 大智若愚 头重脚轻 口是心非 大公无私
横七竖八 赏罚分明 真伪难辨 长短不一 公而忘私
扬长避短 古往今来 朝思暮想 推陈出新 声东击西
七上八下 以少胜多 公而忘私 忆苦思甜 去伪存真
忆苦思甜 去伪存真 声东击西 高高低低 阳奉阴违
南来北往 一来二去 大惊小怪 天长地久 大材小用
转危为安 深入浅出 尊古卑今 里应外合 欢天喜地
有名无实 大街小巷 横七竖八 长短不一 坐井观天
乐极生悲 物极必反 以小见大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分类记成语
【联句成段记成语】: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留恋忘返;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漫不经心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惊慌失措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
肝胆相照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贪生怕死 厚颜无耻 永垂不朽
奋不顾身 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
两袖清风 见利忘义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卖国求荣 恬不知耻
舍生忘死
【描写学习的词】: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笨鸟先飞 闻鸡起舞 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真才实学
好学不倦 不学无术 披荆斩棘 力争上游 勤学好问 发奋图强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全力以赴 不甘示弱
【描写谦虚的词】: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谨言慎行 自知之明 虚怀若谷
【描写骄傲的词】:
班门弄斧 孤芳自赏 居功自傲 目空一切 目中无人 自鸣得意 自命不凡
恃才傲物 妄自尊大 忘乎所以 唯我独尊 自高自大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七上八下
【描写人的语言】:豪言壮语
夸夸其谈 花言巧语 口若悬河 对答如流 滔滔不绝 谈笑风生 高谈阔论
【描写人容貌体态的词】:
卓约多姿 其貌不扬 蓬头垢面 瘦骨嶙嶙 闭花羞月 沉鱼落雁 出水芙蓉
明眸皓齿 美如冠玉 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鹤发童颜
眉清目秀 和蔼可亲 弱不禁风 大腹便便 心慈面善 张牙舞爪 愁眉苦脸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 面黄肌瘦 如花似玉 文质彬彬 威风凛凛 虎背熊腰
老态龙钟
【描写说的词】:
闲言碎语 绘声绘色 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 大言不惭 娓娓动听 直言不讳
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故弄玄虚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肆无忌惮 唠唠叨叨
滔滔不绝 虚情假意 推心置腹 旁敲侧击 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描写高兴的词】:
喜上眉梢 喜从天降 谈笑风生 笑容可掬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相视而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 如获至宝
【描写友情的词】:
促膝谈心 情深似海 拔刀相助 海誓山盟 心心相印 风雨同舟 亲密无间
推心置腹 肝胆相照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同甘共苦 关怀备至 盛情款待
荣辱与共
(1)带数字的成语。
①“一”字开头的 ②“二字开头的一五一十 二话不说
一分为二 二人同心
一目了然 二虎相斗
一丝不苟 二龙戏珠
一团和气 二八女郎
③“三”字开头的④“四”字开头的三五成群 四面八方
三更半夜 四舍五入
三令五申 四体不勤
三心二意 四海为家
三言两语 四通八达
⑤“五”字开头的⑥“六”字开头的五花八门 六月飞霜
五光十色 六亲不认
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
五彩缤纷 六朝金粉
五味俱全 六韬三略
⑦“七”字开头的 ⑧“八”字开头的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七零八落 八面玲珑
七窍生烟 八面见光
七手八脚 八音齐奏
七言八语 八病九痛
⑨“九”字开头的⑩“十”字开头的九霄云外 十万火急
九死一生 十拿九稳
九天揽月 十指连心
九九归一 十全十美
九流三教 十载寒窗
“百”字开头的 “千”字开头的
百折不挠 千人一面 百年大计 千家万户
百花齐放 千方百计 百发百中 千军万马
百炼成钢 千变万化
“万”字开头的 带“千、万”字的万无一失 千言万语 万马奔腾 千秋万代
万水千山 千变万化 万古长青 千真万确
万事大吉 千军万马
(2)带常用字的成语
例:①带“人”字的人才济济 助人为乐 好为人师 人山人海 任人为贤
不近人情 人之常情 引人入胜 舍己为人 人定胜天
成人之美 以理服人 人欢马叫 诲人不倦平易近人
(此类有200多个)
②带“天”字的
天长地久 人定胜天 翻天覆地 天伦之乐 无法无天
谢天谢地 天昏地暗 欢天喜地 惊天动地 天理良心
冰天雪地 顶天立地 天府之国 铺天盖地 改天换地
③带“不”字的
不足为奇 赞不绝口 攻无不克 不计其数 微不足道
战无不胜 不劳而获 奋不顾身 出其不意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言行不一 不远万里 漫不经心 一尘不染
④带“而”字的
公而忘私 挺身而出 不谋而合 视而不见 扬长而去
半途而废 华而不实 不约而同 知难而进 学而不厌
乘虚而入 不欢而散 望而生畏 量力而行 适可而止
⑤带“之”字的(以下两类就有300多个)
持之以恒 无价之宝 总而言之 言之有理 井底之蛙
取而代之 置之度外 千里之行 敬而远之 来之不易
不义之财 兼而有之 当之无愧 小人之心 等而下之
⑥带“如”字的
如饥似渴 称心如意 坚如磐石 如获至宝 心急如火
了如指掌 如闻其声 表里如一 势如破竹 如鱼得水
度日如年 心如刀割 如临大敌 一见如故 恰如其分
(3)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鸦雀无声 守株待兔 千军万马 莺歌燕舞 惊弓之鸟
叶公好龙 龙腾虎跃 井底之蛙 一丘之貉 牛鬼蛇神
瓮中之鳖 盲人摸象 狼狈为奸 打草惊蛇 太公钓鱼
(4)带同义词的成语
歌功颂德 移风易俗 左顾右盼 山穷水尽 冥思苦想
胡思乱想 呼风唤雨 足智多谋 察颜观色 鸣冤叫屈
(5)带反义词的成语
以少胜多 公而忘私 忆苦思甜 去伪存真 扬长避短
大公无私 声东击西 推陈出新 口是心非 因小失大
(6)还有一类结构特殊的成语不是四个字组成的,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或上三字,下三字;或上四字,下四字;或上五字,下五字;也有上七字,下七字的。这类成语其实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民谚,有的广为流传,成了人们的熟语。
例:①吃一堑,长一智。②听其言,观其行。③求大同,存小异。
④雷声大,雨点小。⑤挂羊头,卖狗肉。⑥前怕狼,后怕虎。
⑦既来之,则安之。⑧言必信,行必果。
例: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⑤太公钓鱼,愿者上钩。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例: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与动物有关的同义英汉成语表达差异
汉语扎根于古中国千年农耕文化的丰厚土壤中,英语则酝酿于英吉利四面环绕的浩瀚大海中。地理环境不同,气候迥异,民风各长,在与动物的交流活动中自然也有着不一样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种:
1、喻体不同,情境相同
在许多近义或同义英汉成语中,使用的是不同的喻体,但是描述的是相似的情境,从而也传达着相似的意思。如:一箭双雕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该成语出自《北史·长孙晟传》。箭是我国冷兵器时代远距离单人攻击的主要武器,而雕凶猛,威武,是飞禽中的王者,此四字成语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冷杀之气,仿佛亲眼看见长孙晟拉弓射箭,箭之呼啸声从耳边划过,力道之大,准头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故能一次射下双雕。而英语当中所使用的是非常泛指的石头(stone),打中的也是泛指的鸟(bird)。两个成语皆表示一举两得,一次办成两件事情。
又如:汉语成语“瓮中之鳖”,而英语则是说“like a rat in a hole”
瓮中之鳖出处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鳖即甲鱼,翁为大罐子,甲鱼龟壳沉重,行动迟缓,被放入罐子中更是进退维谷,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同理,老鼠本身虽灵活狡黠,但是如果被卡在洞中,那么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不同的喻体,结构却相同,表达的意思也十分相近。
2、喻体不同,意义相同
又或者情景退而次之,主要是有浓重民族文化烙印的对某种动物的印象,从而赋予了他们相同的内涵,如:一丘之貉birds of a feather
又如,中国人家禽中以鸡居多,所以很多成语都是与鸡有关,而英国人显然更多的饲养鹅,并且把一些生理现象也联想到鹅身上,如:杀鸡取卵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鸡皮疙瘩goose bumps
To shed/weep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这种鳄鱼一边享用猎物一边分泌泪液的情况的假慈悲情状在中国也就成为了十分有中国特色的猫哭老鼠。
3、喻体意义完全相同
而不管人种,生活习惯,风俗等如何不同,同为人类的天性造成了许多英汉成语的完全相同的喻体和结构,这一点在温顺的羊和凶残的狼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如替罪羊scapegoat;披着羊皮的狼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而中英两国人民显然都认为热锅上的蚂蚁ants on a hot pan是焦急不安这种状态的最佳代言人。
二、与数字有关的同义英汉成语表达差异
数字作为计数的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数字在成语中的体现也就显得顺理成章,成语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言简意赅,凝练通达的特点也就不再赘述。这里先探讨一下英汉成语中带有数字成语的区别,首先是在数量上,汉语中从一到十,半、百、千、万都逐一出现,多是虚指,或者只是以数字的排列说明一个排序,如三长两短,四面八方等等。而英语成语中用的数字就相对较少,语言上也不如中文四字成语的凝练。但是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如:
1、喻体不同,情境相同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担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A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a boy;three boys no boy
和尚挑水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当责任明确,责无旁贷时,一位和两位和尚都主动的担当起到了挑水人的角色,而一旦三个人加入到行列中来,挑水这种一两个人就可以干的事情一下子权责不清了。人类的弱点之一就是懒惰,所以这三个人全部躲懒,最后都没有水喝。而英语当中的一个男孩就是一个男孩,两个男孩是半个男孩,三个男孩相当于没男孩的说法细想想也是一样的情境,但又略有不同,参与的人越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者来协调,统筹,从而达到团队优势最大化的话,只能造成结果愈来愈糟。
2、喻体不同,意义相同
脚踏两只船,必定落空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you will catch neither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我们都懂,那么在中英文成语中,分别是由什么喻体呈现的呢?中文中使用的是船,出自明,李卓吾《藏书》。而英语中使用的是追兔子的喻体,这和英国爱打猎的传统有关,猎人们在田野打猎时,如果目标不清晰,一时跟着野兔A,一时跟着野兔B,就很难真正抓到猎物。
半斤八两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这个例子很明显的就来源于两国计数习惯的不同了。我国古代一斤是十六两,半斤和八两其实就是一样的。而英国爱用一打来形容十二个,那么六和半打不就也是一样了吗?虽然所用的计数单位不同,但中英两国人民都不约而同的使用相同数量但不同的表达来说明其实两个是一样的道理,细细琢磨,十分有趣。
3、喻体意义完全相同
英语和汉语都是充分发展的语言,许多与数字相关的成语,更多的来自生活的现象。
如当朋友聚会散开进行谈话时,多是两人或三人一群,中英成语中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的字眼。
许多文人墨客就如彗星一般,因为某件事情闪耀在历史的天空,然后迅速陨落,而他们毕竟在这世上闹出了一时的动静,中英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法:make a noise in the world名噪一时。
成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在语言中所占比重也远远超过本文中探讨的部分,但囿于篇幅有限,只能挑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动物和数字来初步探讨同义中英文成语的不同表达,以推动国人对中英文成语的兴趣和深入理解二者的同与不同。
摘要:汉语与英语是目前中国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在学习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会碰到两种语言的转换运用问题,那么,同义的英汉成语,它们在表达上究竟有何异同?
关键词:同义,英语成语,汉语成语,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二、心如刀割成语同义词
寸心如割 [ cùn xīn rú gē ]
内心痛苦不堪,好像被刀割一样。
心如刀绞 [ xīn rú dāo jiǎo ]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心如刀锯 [ xīn rú dāo jù ]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三、心如刀割成语造句
1、听到他说的这些没良心的话,我是心如刀割,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2、看见儿子受了伤,母亲感到心如刀割。
3、看到才买的新车被人破坏,他感到心如刀割。
4、我的弟弟,如此之乖,我总是回复,他生气了,心如刀割。
5、母亲得知自己的儿子犯下了大错,她心如刀割。
6、我望着他们,心如刀割。我多么希望我真是他们的孙女。
7、今天第一次幫肉肉清理傷口更換繃帶,肉肉哭天喊地我心如刀割!
8、每当经过事发现场,他就心如刀割,痛苦万分。
9、价值连城的传世国宝就这样摔得粉碎,怎不叫人心如刀割?
10、心如刀割我真的受伤了还有忘记你我做不到。
11、唯一的好友去世,让孤家寡人的小张心如刀割,悲痛万分。
12、看她伤势这样严重却无能为力,做母亲的真是心如刀割。
13、一想起母亲在旧社会所受的凄苦,就让人感到心如刀割,肺如箭穿。
14、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不禁心如刀割。
15、但是当我知道他喜欢着别的女孩儿时我心如刀割。
16、不太好。一听说自己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他心如刀割。
17、她心如刀割一般看着她的孩子在痛苦中煎熬。
18、你们看不起我我心如刀割。
19、他把食物藏到枕套里,还到垃圾桶里搜寻食物,看到这些,我心如刀割。
20、当他把曾经对你的好,转嫁到她人身上时,你才感到何其的难过,心如刀割。
21、美妇顿时心如刀割,泪水更是如喷泉般喷散而出。
22、林冲此时心如刀割,五内如焚,悲痛彻骨,也只能强压下去。
23、表情那叫一个心如刀割,五内如焚,肝肠寸断啊。
24、忘着远去的背影,愁眉泪眼,心如刀割。
25、闻听海军航空兵英雄王伟牺牲的新闻,笔者心如刀割,肝肠痛断。
26、一次次的对父母的承诺一次次的失言,看着父母那苍苍的白法,心如刀割。
27、她挣扎着爬到周传雄身边,看着那无头的残躯,不禁心如刀割,痛贯心膂。
28、她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愁眉泪眼,心如刀割。
29、林冲此时心如刀割,五内如焚,悲痛彻骨,也只能强压下去。
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二、成语同义词
茫然不解
三、成语造句
1、有些领导人的讲话连篇累牍,却不得要领。
2、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些类有些不得要领。
3、尽管老师讲解了多次,小芳仍不得要领,没有掌握这个词的用法。
4、关于这次争论,虽收视反听,也还是不得要领。
5、话说得再多,如果不得要领,效果也是不好的。
6、写文章应该简洁明了,不要床上安床,使人不得要领。
7、他教了她三天,她还是不得要领。
8、说话写文章应力求简明扼要,切忌叠床架屋,使人不得要领。
9、他多次尝试打开车门,但都不得要领,因为他用错了钥匙。
10、他东拉西扯地说了半天,大家听了还是不得要领。
11、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
12、老板开会时,最讨厌说话不得要领,喋喋不休、絮絮烦烦的人。
13、这篇文章写了多字,却不得要领。
14、不得要领:表示没有用途,没有目的。
15、他讲的不明不白,我还是不得要领。
16、他认为整个辩论都不得要领。
17、这个成就显得多么不得要领!
18、关于唐犯罪动机的争议和假设由于缺少实则性的资信而不得要领。
19、最主要的是,我们的考虑平平庸庸,或者说不得要领.
20、生活二字二几十年来回味得我大小脑抽搐,脊髓痉挛。始终不得要领。
21、我又无拳无勇,真没办法,在手头的只有笔墨,能写这封信一类的不得要领的东西而已。
22、寻常名士泛论天下大势,他也听得多了,往往都是不得要领。
23、我左思右想,不得要领,急得抓耳挠腮。
24、他搜集了所有能够找到的道书丹册,埋首其中数年时间,但苦于无人指点,脑海中的现代思维也影响了他对经书的理解,因此始终不得要领。
25、夫人好奇地追问毛头,毛头像是害羞,又像是拙嘴笨腮 ,讷讷一阵还是使人不得要领,大家也就不再追问,一笑了之 ,惟有山本难以掩饰两眼后面的疑虑和思考。
26、菊姐虽然年轻,有很好的体力,但是毕竟从来没有在这种挂坡田劳作过,总是磕磕绊绊 不得要领,人又吃了老亏,手上的活路还是做不走。
27、每遇攀谈,人们仅能听到他耳语般的咕哝却不得要领;看到他撑着拐杖痛苦地往前挪。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二、笑逐颜开同义词
眉开眼笑 喜笑颜开
三、笑逐颜开造句
1、他的才华令人眩目,而且让人笑逐颜开;然而对于生活或政治都没有产生价值和影响。
2、我使她笑逐颜开。
3、你愉悦于它并笑逐颜开。
4、当我看到笑逐颜开的家人围着那些毕业生,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的成功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太多,太多了。
5、人们看见五颜六色的花在夜空中绽放时,个个笑逐颜开。
6、一张笑逐颜开的快乐的脸。
7、相反新加坡人却因为从此拥有了她而“笑逐颜开”。
8、他笑逐颜开地走进房里来。
9、我们看到奥巴马的孩子面对生活笑逐颜开。
10、但是,媒体却登出了笑逐颜开的农民们购买电视机和电冰箱的照片。
11、她总是眉飞色舞(或笑逐颜开)。
12、他笑逐颜开。
14、但是经过手术后,现在她的鼻子上仅有一个小小的红色疤痕,这名害羞的小女孩终于可以笑逐颜开了。
15、尽管他非常悲痛,马克·吐温仍以他那似乎永不枯竭的机智和幽默,使美国公众笑逐颜开。
16、不过正是宽叶黄豆最使人笑逐颜开,全都长了出来,尽管有些似乎比原计划靠得更近。
17、整场婚礼进行了80分钟,耽误的时间使他们没法取得比赛佳绩,但是伴着飘舞的五彩纸屑,还有宾客和祝福者的欢呼声,夫妻二人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18、非常高兴他们站起来反抗孟都山!这篇文章让我笑逐颜开。
19、他突然笑逐颜开,纯朴天真,容光焕发,宛如紧锁的蓓蕾盛开出鲜艳的花朵。
20、考好的呢就是笑逐颜开,考坏的只好再接再厉了。
21、他这个人,照说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足以使她笑逐颜开的,因为他是个乖戾的青年人,即使对她也没有什么礼貌之可言。
22、巡回剧团来到山村,人们笑逐颜开,奔走相告。
23、他听见这个好消息时,笑逐颜开。
24、她不仅拥有世界上最棒的操控性能,还能让人们笑逐颜开,吸引他们的目光。
25、只要一提到他儿子的名字老汉就笑逐颜开。
26、随后澳大利亚人又把扬科洛夫斯基的回传球踢空,慷慨地送了阿内尔卡一次打空门的机会。坐在最高包厢内的阿布也看得笑逐颜开。
27、带着满腔热忱,我完成了整套动作,笑逐颜开。
对于同义词, 差异是中心概念。同义词之间的差异非常复杂, 同义词差异不仅在于表达的概念, 还有表达概念的方式、频率和强调的程度。Cruse (1986: 267) 认为所有种类的同义词的中心语义特征是相同的, 相区别的仅仅是边缘语义特征。Ed-monds & Hirst (2002:21) 说同义词一定有相同的基本意义, 但在边缘性的和次要的意义上相异。Edmonds (1999:27) 将同义词差异分为四类: (1) 搭配和句法差异; (2) 语体差异; (3) 表达差异; (4) 指称差异。
1 搭配和句法差异
同义词在近距离语境中与其他词组合方式存在差异。组合的共现模式从比较松散的、可预测的选择限制到形式固化的成语, 其中还包括词汇搭配和句法搭配。选择限制通常被认为是词汇本义的直接结果, pass away只用于人 (或赋予人性的宠物) 而die既可以用于人又可以用于动植物。Eat的施事者必须是有生命的人和动物, 但dine的施事者只能是人。搭配是任意性的、反复重现的词汇组合, 人们可以说a daunting task但不说a daunting job。有些搭配还包含封闭型词汇, 因此可以称为语法搭配 (grammatical collocations) , 如人们可以说the right an-swer, 不可以说a right answer, 但the correct answer和a correct answer都可以接受。成语形式最为固定, 最富有特质, 不允许相互替代 (intersubstitution) , 如kick the bucket。
有些同义词可以赋予句中成分不同语义, 构成了句法差异。例如, give和donate都有“给予”的意思, 人们常用give sb sth, 这里sb是受益人, 处于间接宾语的位置, 而人们一般不说donate sb sth。下面句 (1) 是合适的, 句 (2) 不被人们接受。
(1) We gave the school a lot of books.
(2) *We donated the school a lot of books.
2 语体差异
语体是意义的重要部分, 语体差异通过调整词语形式实现的。语体可以分为方言、子语言 (sublanguage) 和语气 (tone) 。
2.1 方言
Cruse (1986) 将方言分为地域方言、时间方言 (temporal dia-lect) 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不同地域的人们用不同的词来指称同一个事物, 但二者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加拿大人说的loch和苏格兰人说的lake不能等同, 二者所指有差异。时间方言与词的使用时间相关, 从已废弃的词和古语、常用的词语、近期用语一直到最新的时髦语词, wireless和radio都是表示无线电收音机, 前者是旧时的用法, 逐渐被后者替代。社会方言与语言使用者的群体相关, 不同的社会阶层、年龄层次和某些特殊群体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有差别的, daddy属于儿童用语, fa-ther多见于书面用语, 更为正式。
子语言是某一具体领域或学科使用的语言, 医生、律师或政治家都使用各自的子语言, 子语言中的词汇具有特定的意义, 与普通词汇形成了同义词, matrimony, wedlock和marriage均可以表示婚姻, matrimony属于宗教用语, wedlock属于法律用语, marriage是人们的日常用语。
2.2 语气
方言差异与语言使用者相关, 语气差异与语境相关, , 语气差异可以表现为许多不同的维度, 通常的维度包括正式程度 (formality) 、强度 (force) 、具体度 (concreteness) 、修辞色彩 (col-or) 和委婉语 (euphemism) 。
在不同的语境或文体中, 人们使用语言的正式程度不同, 口语最不正式, 学术用语最为正式, 其他文体语言正式程度由低到高的有小说、杂志和报纸。例如movie, flick和motion pic-tures都表示电影, 口语中美国人通常使用flick, 在非常正式的文体中, 他们使用motion pictures。强度是语言使用者用来调节语气强弱的手段, 使用强度较高的语词是为了强调的作用, 想表达坚决拒绝的意思, 往往用repudiate代替refuse。不同的交际目的要求不同的言语表达强度, 有些言语需要泛指, 有些言语表达需要更加具体, error泛指任何错误, 但slip表达的过失犯下的错误。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 为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交际对象的要求, 人们选择性使用词语来表达特定情感和气氛的独特格调, 这就是词语的修辞色彩。通过修辞色彩可以渲染气氛, 达到更强烈的情感效果, house指的是普通人居住的房子, habitation更为正式, 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指的是环境适宜的居住地。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 人们在交际中通常尽力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或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 采用一种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例如, 为了抬高那些“卑微”工作的身价, 称“垃圾清运工 (garbage collector) ”为“公共卫生工程师 (sanitation engineer) ”;称“家庭妇女 (house-wife) ”为“创家人 (homemaker) ”。
语体差异的维度不能清晰地界定, 因为它们之间相互关联。正式的词语通常是修辞色彩程度高;强度高的词经常是更加具体。尽管维度之间相互交叉, 但任何一个语言中的词语在相同的维度上是可以比较的。
3 表达差异
词汇能传递情感, 同时也表达观点或态度, 表达的差异主要有两类:表达说话者各种情感的词;表达说话者态度的词。在表达情感上, daddy比father表达更加浓厚的亲情, reject比decline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 (Hayakawa: 1994) ;与error相比, roof具有幽默的语气;teeny-weeny表达一种乐趣, tiny可以表示惊讶 (Hayakawa: 1994) 。在表达态度上, 词汇可以是贬义的、中性的和褒义的。形容某人skinny, 是贬损的, 如果用slim, 显然是褒赞的;说某人开的是banger, 有嫌弃之意, 如果说是car, 至少是中性的。
4 指称差异
指称差异最为复杂, 同义词不仅在表达的概念上有差异, 而且在概念表达的方式上也有差异。一个词所表述的概念不是在所有的语境中都是清晰地表达出来的, 有时概念得以加强了, 有时被弱化了, 在某些语境中, 某个概念也许只是隐含其中, 处于边缘的地位。有些同义词所表述的概念之间相互交叉和重叠, 因此同义词意义具有模糊性。指称差异可以分为几个种类。
4.1 细分所指的差异
有些同义词似乎指称同一种事物, 细分起来其实它们所指是不同的, 对于一个外行来说, alligator和crocodile指的是同一种动物, 但对于生物学家来说, 它们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在美国肉类分类系统中, hog是指体重120磅以上的成年猪, pig指的是体重轻一些的未成年猪 (Randall: 1991) 。
4.2 表达方式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时并非都是直截了当, 有时候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 言语者会变得间接、含蓄, 甚至只是暗示。表示“谎言”的英语词汇有“lie, fib, untruth, falsehood, misrepresen-tation”, 它们分别隐含着不同的有意程度和直接性。Lie最直接, misrepresentation较为间接, fib更是照顾面子, untruth和falsehood的含意是无意说错的话。
人们交际时对某些概念的强调程度不一样。Absorb, digest和assimilate都表示“吸收”, 但absorb程度最低, assimilate最高。
4.3 指称维度的差异
同义词指称事物或过程的维度不同形成了差异, 有些维度是二分的, 有些是间歇性的, 另一些是连续性的, 如seep是连续的, drip是间歇的;有些维度较为笼统, 另一些更为具体, 如con-sume比eat更具体一些;同义词的指称维度可能相互交叉、重叠, 如forest和woods。
5 结语
本文从语言结构、语体、情感表达和指称四个方面分析了同义词差异的类别, 使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传统的语义分析方法, 尽管这种方法为检验词素之间差异提供了一种方法, 但无法确定差异的程度。近年来语料库建设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计算机功能日益强大提供了海量的真实语料, 为同义词差异实证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Cruse, D.Alan.Lexical 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6.
[2]Divjak D, Gries S.Th.Ways of trying in Russian:Clusteringbehavioral profiles[J].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2006 (1) .
[3]Edmonds P.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of Near-Synonyms forAutomatic Lexical Choice.[D].1999.
[4]Edmonds P, Hirst G.Near synonyms and lexical choice[J].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002 (2) .
[5]Hayakawa, S.I.Choose the Right Word:A Contemporary Guide to Selecting the Precise Word for Every Situation[Z].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New York.1994.
[6]Bernice R.When is a Pig a Hog:A Guide to Confoundingly Related English Words[M[.Prentice Hall.1991.
[7]方子纯.基于语料库的同义形容词行为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 (6) .
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四十回:“如今眼看着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
二、书香门第成语同义词
书香世家 [ shū xiāng shì jiā ]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世代书香 [ shì dài shū xiāng ]
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书香门户 [ shū xiāng mén hù ]
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三、书香门第成语造句
1、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写得一笔好字。
2、谢老师出身于江南的一户书香门第。
3、小华出身书香门第,耳闻目睹也爱上了读书。
4、我是一个命运的宠儿,生在“书香门第”,爸爸对我百依百顺,从不拂我心意。
5、他长期生活在书香门第,多多少少也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6、黄秋岳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是前清翰林。
7、他家真可谓是书香门第,历代都有读书人。
8、她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文化的熏陶。
9、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做得一手好文章。
10、出生在书香门第,长大后却不学无术,真是个不肖子孙。
11、她虽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从不轻视劳动。
12、他生长在书香门第之家,对文学颇有兴趣,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会了写作。
13、这孩子语言流利,举止大方,一看气质就知道出身于书香门第。
14、1973年,费胜潮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书香门第。
15、我宋家世代书香门第,出过真宰相,即便不能为至尊分忧,也要恪守做臣子的本分。
16、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之家。
17、我是个山野村夫,不讲那么多礼仪伦理,也不懂什么出身书香门第,什么要老父安心。
18、“黑马”闯进外交部1973年,费胜潮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书香门第。
19、想那文根岳父以及他的为人,加上世代书香门第,亲戚自然不少。
20、易名相书香门第,小小年纪却有侠义心肠。
21、马家就是城中有名的大户人家,世代书香门第。
22、恩,思齐,见贤思齐,如此说来,吕郎君出身书香门第了。
23、书香门第,诗礼传家,累世善人,在这湖州地面上十分的有名气。
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二、成语招兵买马的同义词
买马招军 [ mǎi mǎ zhāo jūn ]
犹言招兵买马。
招军买马 [ zhāo jūn mǎi mǎ ]
犹招兵买马。
买马招兵 [ mǎi mǎ zhāo bīng ]
犹言招兵买马。
三、成语招兵买马的造句
1、婚姻生活里的一地鸡毛换个人未必会变好,为自己的心灵和头脑招兵买马才是安全有效的。
2、当金利来不再是一人工厂的时候,曾宪梓开始逐步地招兵买马,扩大他的阵营了。
3、少康正是靠这么一点土地军队,打着光复旧国的旗号,招兵买马,居然还有人响应。
4、大人明目张当,招兵买马,壮大实力,糖地渐渐富庶。
5、听说你们正在招兵买马,爱才如命,因此我特地前来相投。
6、许多公司在伦敦开设办事处并招兵买马,为“浪潮”般机会的到来做准备。
7、有几家银行目前正招兵买马,并给出诱人的薪酬福利,其中就包括奖金保障。
8、很多基金已经在伦敦设立办事处并招兵买马,准备迎接这次“大浪潮”的到来。
9、跨国公司在中国裁员力度远小于他国,有些甚至在招兵买马。
10、传说永清县北钊是燕王讨北招兵买马之地。
11、我们人手不足,需要招兵买马了。
12、天助我也,招兵买马招来了一个宝贝,为以后的兵强马壮送了我那么一个大礼。
13、本次“招兵买马”主要是针对生意宝为主的市场销售岗位。
14、招兵买马的反义词有孤军作战、顾盼自雄。
15、招兵买马的近义词是招降纳叛。
16、招兵买马即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扩大组织或扩充人员。
17、纳什建议太阳招兵买马,暗示去留取决阵容实力。
18、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剥削而招兵买马,举旗起义。
19、郑成功带领部队来到安海镇招兵买马,筹措粮饷。
20、王厂长刚上任就到处招兵买马,招聘管理人员。
21、合同签订后,他就开始招兵买马。
是过快的语速吗?当然不是!雅思听力中90%的录音材料的语速都是正常甚至偏慢的, 和我在英国大街上听到的当地年轻人说话的速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是奇怪的语音语调吗?当然不是!雅思听力90%以上的音频都是由三种最主流的口音组成:美式英语、英式英语、澳洲英语。剩下的10%就算可能出现一些比较冷门的口音, 比如波兰口音, 印度口音, 说话者的发音也一定是标准的。
是太难太生僻的词汇吗?当然不是!雅思听力不如托福听力考查的范围跨度大, 不需要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雅思听力涉及到的内容一般都是大家在生活当中会经常遇到的一些场景, 比如租房、看病、旅游、写论文等。这也就是为什么雅思听力中很少出现很难很生僻的词汇, 细心的同学不妨仔细看一下剑桥雅思3-9的听力题目的所有填空题的答案, 有几个单词是不认识的?
既然这些都不是雅思听力考查的重点, 那么雅思听力的核心奥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非常简单的四个字——同义替换。同义替换, 简而言之, 就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其实, 在雅思听力当中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去等正确答案而正确答案不出现, 而是正确答案从你面前经过, 你无动于衷, 只因人家换了一件新衣裳。
当然了, 雅思听力中的同义替换不像有的同学想的, 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同义词与同义词之间的转换。在这里, 就给大家稍微总结一下, 在雅思听力当中有哪些常见的同义替换的类型。
一、同义词的同义替换
说到同义替换, 最简单最常见的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情况就是同义词之间的替换。这样的例子在剑桥雅思的听力练习当中无处不在。
Eg:剑5 Test 4 Section 3 Q22题目信息是growing c o m p e t i t i o n, 而听力文章中出现的饿是i n c r e a s e d competition, 很明显这里growing和increased就是属于同义词之间的互换, 而且两者的词性也是一致。有的时候其实同义词的替换, 不一定词性一致。比如同一套题目当中的21题, 题目信息里出现的是drop in sales, 而听力音频里读的是the falling sales, 这这里虽然drop是名词, falling是形容词, 但是二者都是为了表达一个下降的意思, 因此, 这这里, 这个还是属于同义词之间的同义替换。
二、反义词的同义替换
除了同义词的替换, 有时候考官也喜欢反其道而行之, 用反义词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Eg:剑7 Test 2 Section 3 Q29-30
Which two achievements of the Antarctic Treaty arementioned by the speakers?
A.No military use
这里题目正确答案之一是A选项的no military use, 而在听力原文中对应的信息却是”the continent is reserved for peaceful use.”这里的no military use和peaceful use虽然表面看上去一个是肯定的, 一个是否定的, 但是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三、抽象概念具体化
除了以上的两种常见的词与词之间的替换关系, 同义替换还有可能是把一个抽象的概念给具体化了。
Eg:剑5 Test 1 Section 4 Q40
题目信息:It is suggested that women shouldput a high proportion of their savings in low-risk investments.
听力原文;It is usually advised that womenshould put at least 70%of their savings in low-risk investments.
题目里的a high proportion和听力原文里的at least70%就是属于这种抽象概念具体化的同义替换。
四、句式同义替换
最后一种句式同义替换, 也是最难的。不同于以上三种情况, 这种同义替换不再局限于词与词之间的转换, 而是从整个句子结构上进行了转换。考生不仅要听懂两个句子, 还需要迅速反应, 并从整理上理解两个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
Eg:剑5 Test 1 Section 4 Q36
题目信息:Research indicates that many women only think about their financial future when a crisisoccurs.
听力原文: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t present for women it takes a crisis to make them think abouttheir financial situation.
这两个句子其实找不到具体的某两个词之间的对应关系, 但是它们表达的却是同一个意思。Jared在这帮大家把这两个句子的主干提炼出来, 题目信息是Women only does A when B occurs, 答案信息是It takes B for women to do A.这样来看, 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相信分析到现在, 大家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我做不出题目是没有搞懂着一些同义替换的点。其实雅思听力说白了, 就是围绕着同义替换这四个字在大做文章, 在这里Jared也希望大家在以后自己做听力练习的时候, 别忘了一定要在听完之后仔细研究听力原文, 找出每一处同义替换, 并做好笔记, 慢慢地积累好同义词库。
摘要:要想通过雅思听力考试取得理想成绩, 除了刻苦练习以外我们要抓住考试的关键那就是同义词替换。本文作者着重讲到同义词替换的方法。
关键词:雅思,听力,同义词
参考文献
[1]卢峭梅.双向听力法雅思完全破解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009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太度,评头品足,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
二、评头品足成语近义词
评头论脚 [ píng tóu lùn jiǎo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同“评头品足”。
三、评头品足成语造句
1、新厂长刚刚到任,就有人在底下评头品足,这是很不负责的态度。
2、对别人还是少一点评头品足,对自己应该从严要求。
3、新厂长刚刚到任,就有人在底下评头品足,这是很不礼貌的。
4、她在镇上四处遛跶,心里直害怕邻居会评头品足.
5、她曾经习惯了异性的关注及公共场合中陌生人的评头品足。
6、看着这个无能的人走开以后,他气冲冲地对着送信人评头品足起来.
7、他很尊重别人,从不随便对别人评头品足.
8、我也干脆一些,那些只会在这里评头品足的人实际上的本事只有一样,口淫。
9、这一幕引得在附近活动的武林中人纷纷驻足凝目,评头品足。
10、一场九十分钟的比赛,就在爷儿俩的评头品足中结束了。
11、一幅阳卷在各位与会者手中相传,大家仔细鉴赏、评头品足,啧啧称赞。
12、我还是担心有人对阿Q评头品足指桑骂槐,如果那样我一定跟着阿Q再倒霉了。
13、却引起了评头品足,女人看她带了妒嫉,男人看她生了骚情。
1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任何人都不应该轻易发表言论,也没有权利去评头品足。
15、哦?我算什么东西?那你又算什么东西呢?王爷都留下了我,你有什么资格来评头品足的?
16、哦?我算什么东西?那你又算什么东西呢?王爷都留下了我,你有什么资格来评头品足的?
17、场九十分钟的比赛,就在爷儿俩的评头品足中结束了。
18、周是对舞池里的女人评头品足。
19、他一出场,学生们就对他评头品足起来。
20、酒吧里的人立刻轰的一声,评头品足,议论纷纷。
21、她们没有立即离开,排在厅心处,任这些男人评头品足。
22、的江南山水指指划划,评头品足。
23、王木木也不便评头品足,王木木就是傻傻的看着那些字,似乎在点头,似笑非笑,神情古怪。
24、对岸的人连跑带跳,最快过来的几个正围着三头野猪评头品足,脑袋好使的已经和梁聃谈起了生意。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二、一劳永逸成语同义词
一劳久逸 [ yī láo jiǔ yì ]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同“一劳永逸”。
暂劳永逸 [ zàn láo yǒng yì ]
犹一劳永逸。指以一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
三、一劳永逸成语造句
1、没有一次争取是一劳永逸的,争取是一种每天重复不断的行动,人们必须天天坚持。
2、“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鲁迅
3、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一劳永逸的,任何成功都不能决定遥远的未来。
4、一劳永逸的办法:软件过程的实施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办法。
5、盖房子时,先把地基打坚固再盖,就可一劳永逸,避免以后因地基不稳发生意外。
6、我们必须使社会保障制度一劳永逸地成为健全的制度,不把这项任务留到明天。
7、世上并无一劳永逸之事。
8、可这世界没有一劳永逸的此岸,也没有每天的好心情。
9、考上大学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如果不继续刻苦学习,仍然不能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10、为了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土石流的灾患,我们决定迁村。
11、一劳永逸的事极少,要成功非得花大力气不可。
12、为什么你们不请教师帮助你们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种争论呢?
13、任何工程的基础都要建得牢固,才能一劳永逸。
14、我们都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一劳永逸的思想是不对的。
15、这问题不宜如此拖拖拉拉,得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才行。
16、真是因祸得福一劳永逸一举多得一箭双雕啊。
17、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大家都需要努力工作。
18、别以为我们今天的妥协,就可以将问题一劳永逸地解决。
19、学习要点滴积累,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20、您还可以设置定时备份,这样您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21、把屋顶重新翻修,才是防止漏水一劳永逸的方法。
22、读书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坚持不懈。
23、不要把管理当成一劳永逸的东西,做管理就是婆婆妈妈的事情。
24、只有用这个办法我们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普遍存在的浪费问题。
25、爱情和学习一样,怎么可能不劳而获怎么可能一劳永逸。
26、人的生存是一系列的选择,没有哪一次选择是一经选择便一劳永逸。
27、在巴勒莫一家医院里动个简单手术,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免除痛感。
28、黄陂向阳大道何时一劳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