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盐田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精选11篇)

盐田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 篇1

理办法的通知

(2009年8月28日)

(深盐府办〔2009〕49号)

《盐田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盐田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我区公务车辆管理,合理调配机关车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区

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公务车辆,包括区属各单位、各街道的公务车辆,即用财政资金、单位自筹资金购买,或者接受社会捐赠的,产权属于区国有资产的所有机动车辆。

第二章公务车辆管理机构

第三条 成立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机关后勤工作的一名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区党廉办、区人事局(编办)、区财政局(国资委)、区审计局、区机关事务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委<区政府>办公室),由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一名负责人担(兼)任办公室主任,区机关事务局一名负责人担(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业务工作由区车管中心承担。

第四条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是全区公务车辆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其工作职责为:

(一)组织领导全区公务车辆的管理工作,制定加强公务车辆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二)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需要,统筹调配全区公务车辆;

(三)对新购、过户、报废、更新及租赁公务用车等进行审批;

(四)检查指导各单位公务车辆管理工作;

(五)研究决定有关公务车辆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会

议,集中研究与公务车辆管理有关的事项。如遇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

第三章公务车辆配备

第六条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的配备数量定额与其机构编制(合署办公、挂靠机构一并计算)、职能等因素挂钩,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车辆定编相关规定配备车辆。

第七条车辆配备标准:公务车辆的配备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一般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国产小轿车或25万元以内的国产商务车;个别单位因特殊情况需要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上、价格25万元以上的车辆,由购置单位提出申请,经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后,报省、市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第八条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区党、政“一把手”可配备相对固定的公务用车,区几套班子其他领导的公务用车由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调配,区属各单位、各街道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由各单位在本单位的定编车辆中统筹安排使用。

第九条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2002年省小汽车定编办重新核编的指标配车。单位现有车辆数少于核编数的,经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增购;单位现有车辆数超过核编数的,超编车辆由原单位继续使用,直至报废为止,不允许超编制数更新购置车辆。

第十条各单位确因工作需要配备非定编车(包括的士头、人货车、厢式货车、中巴、大巴等),需报经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研究批准。

第十一条不准将在编的小汽车擅自转让或变卖。如有特殊情况需转让或变卖的,需先报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批准后,再按小汽车定编审批程序,报省、市小汽车定编办审批。

第十二条新成立单位凭“三定”方案确定的人员编制,根据本办法第四章相关规定,向省、市小汽车定编办申请定编。合并成立的单位,其车辆配备以实际拥有车辆数计算,超出编制的车辆指标由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统筹调配使用。

第十三条新成立单位在车辆指标没有核批前,新设立临时机构需要工作用车时,采用临时租赁方式解决。有关单位须向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办理。租车标准按照省规定的车辆配备标准执行。

第四章公务车辆购置和报废更新

第十四条属定编管理范围的单位购置公务车必须遵循“先报批、后定编、再购买”的原则,经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申请办理车辆定编手续,取得定编后再统一到区政府采购中心办理政府采购手续。

公务车报废更新条件:

(一)在定额之内的公务车申请报废更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检验后批准同意报废的;

2.使用年限满8至15年以上的(具体标准参考中央、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二)定额之内的公务车因发生交通事故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车辆修复费用高于重置费用,经评估机构鉴定和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后可申请报废更新。

第十五条各单位凡申请新购或报废更新公务车辆,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审批程序:

(一)基层单位需申请车辆报废更新或购置的,由主管单位统一申报;经费由区机关事务局集中管理的单位,车辆购置或报废更新由区机关事务局统一申报。

(二)购置单位须向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提交关于新购(报废更新)车辆的请示,并填写《盐田区行政事业单位新购(报废更新)车辆申请表》(见附件),一并送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申请单位的申请提出初步意见。区党廉办负责对车辆的配置标准进行审核把关;区财政局负责对车辆购置的资金来源提出意见;区编办负责核实用车单位的人员编制情况;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对车辆的定编、购置、报废、更新等提出意见;区国资委负责对车辆报废和过户提出意见;区审计局加强对车辆购置、经费使用过程的审计。

(四)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各成员单位的意见,报领导小组开会研究初审,再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批。

(五)申请车辆购置、过户及报废更新的单位凭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的批复办理车辆定编或更新手续。

(六)购置单位凭定编和购置的批复,到区财政局和区政府采购中心办理政府采购手续;同意车辆报废或过户的,凭批复到区国资委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汽车购置资金的来源。购车资金由区财政部门按照申请购车单位经费管理方式进行核定,购车资金需由区财政拨款解决的按区财政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办理或列入下一经费预算。

第五章公务车辆使用管理

第十七条各单位领导干部只准使用其任职单位的在编车辆,不准使用非任职单位的车辆。领导干部工作调动时,不准车随人走,其工作用车由新任职单位在现有车辆中调剂解决;因特殊情况需临时使用原工作单位车辆的,借用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逾期不退者,按省、市纪委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各单位的公务车辆不得悬挂本车牌以外的其他车牌,如发现违规情况,一经查实,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纪律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因机构改革,单位合并或撤销时,其使用的车辆一律交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使用单位不得擅自处理。

第二十条公务车辆原则上只在公务活动期间使用,不得公车私用。

第二十一条车辆发生事故后,如有伤者,司机必须立即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及时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并通知单位车辆管理部门。凡发生交通事故都必须经过公安交管部门或保险部门处理,未经公安交管部门或保险部门处理造成的损失和经济纠纷,由当事司机负责。

未经批准,驾驶公务车辆外出办私事发生交通事故的,所有损失由当事人负责赔偿;未经批准,将公务车辆借给外人使用发生交通事故的,所有损失由车辆借出人承担。

第二十二条公务车辆发生损坏或被盗,驾驶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安部门和保险公司报案,同时向单位车辆管理部门报告。

凡违反车辆管理规定,不按规定停放或公车私用期间发生损坏或被盗,当事人负责赔偿保险公司理赔不足的部分。

第六章公务车辆费用管理

第二十三条区财政每年按预算定额标准核拨车辆费用。

第二十四条各单位要严格车辆维修、保险和燃油管理制度,实行定点维修、保险和加油,堵塞漏洞,节省开支。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区公务车辆定编购置审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区直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实施细则由区机关事务局根据本办法另行制定颁发。

盐田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 篇2

第一条 为规范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录用工作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报考者和工作人员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认定与处理违纪违规行为,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规范、适用规定准确。

第四条 公务员主管部门、招录机关和考试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按照公务员考试录用法律法规等规定的职责权限,对报考者和工作人员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认定与处理。

第五条 报考者提供的涉及报考资格的申请材料或者信息不实的,由负责资格审查工作的招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取消本次报考资格的处理。

报考者有恶意注册报名信息,扰乱报名秩序或者伪造学历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骗取考试资格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由中央一级招录机关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取消本次报考资格的处理,并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第六条 报考者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由具体组织实施考试的考试机构、招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当次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一)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带入考场且未按要求放在指定位置,经提醒仍不改正的;

(二)未在指定座位参加考试,或者未经工作人员允许擅自离开座位或者考场,经提醒仍不改正的;

(三)经提醒仍不按规定填写(填涂)本人信息的;

(四)将试卷、答题纸、答题卡带出考场,或者故意损毁试卷、答题纸、答题卡的;

(五)在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规定以外位置标注本人信息或者其他特殊标记的;

(六)在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的,或者在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七)其他应给予当次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处理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七条 报考者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的处理,并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一)抄袭、协助抄袭的;

(二)持伪造证件参加考试的;

(三)使用禁止自带的通讯设备或者具有计算、存储功能电子设备的;

(四)其他应给予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处理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

报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中央一级招录机关作出处理。报考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处理。

第八条 报考者在考试过程中有下列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之一的,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的处理,并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长期记录:

(一)串通作弊或者参与有组织作弊的;

(二)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违纪违规行为。

第九条 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经阅卷专家组确认的,由具体组织实施考试的考试机构给予其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省级以上考试机构确定作答内容雷同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视具体情形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条 报考者在体检过程中隐瞒影响录用的疾病或者病史的,由招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不予录用的处理。有串通工作人员作弊或者请他人顶替体检以及交换、替换化验样本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由招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不予录用的处理,并由中央一级招录机关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第十一条 报考者在考察过程中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或者其他妨碍考察工作正常进行行为的,由负责组织考察的招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不予录用的处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由中央一级招录机关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五年。

第十二条 报考者的违纪违规行为被当场发现的,工作人员应当予以制止或者终止其继续参加考试,并收集、保存相应证据材料,如实记录违纪违规事实和现场处理情况,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签字,报送负责组织考试录用的部门。

第十三条 对报考者违纪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告知报考者拟作出的处理决定及相关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报考者依法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作出处理决定的公务员主管部门、招录机关或者考试机构对报考者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第十四条 对报考者违纪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制作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书,依法送达报考者。

第十五条 试用期间查明报考者有本办法所列违纪违规行为的,由中央一级招录机关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取消录用并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其相应的处理。

任职定级后查明有本办法所列违纪违规行为的,给予其辞退处理或者开除处分。

第十六条 报考者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录用工作秩序,服从工作人员管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离开考场;情节严重的,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处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交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故意扰乱考点、考场等考试录用工作场所秩序的;

(二)拒绝、妨碍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的;

(三)威胁、侮辱、诽谤、诬陷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报考者的;

(四)其他扰乱考试录用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十七条 录用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有《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规定情形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其中,公务员组织、策划有组织作弊或者在有组织作弊中起主要作用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报考者对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录用工作人员因违纪违规行为受到处分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

第十九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录用中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条 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库的管理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2009年11月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号)同时废止。

(来源:2016 年8 月 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

盐田河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办法 篇3

根据《麻城市中小学教师考核办法》,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本考核办法。

一、成立考核领导小组 组 长:夏凯煊(校长)

副组长:杨同生(副校长、工会主席)

成 员:罗登求 夏文斌 程宏魁 丁茂云 余金涛 夏佳喜

二、考核时限及对象

考核时限:2012年8月20日至2013年1月20日。考核对象:全校在编教师。

三、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按照《盐田河镇中心小学教师考核量化测评表》具体量化细则进行。考核分为优秀(占12%,最高分)、合格(60分以上)、基本合格(59分)、不合格(59分以下)四个等次。

四、考核方法及程序

1、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的要求进行考核。

2、教师个人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真结合自身工作写出自我评鉴,以便考核领导小组人员核实。

3、由于本校优秀等次名额有限(2名),若出现考核分相等的情况,则优先考虑顾全大局,服从学校领导安排,敢于承担教学任务、其他工作任务及接受差班教学同时成绩提升较高的教师。

4、实行考核回避制度,当考核到某个教师或及其家属时,其本身应该回避,尽量避免人情因素影响。

5、考核程序为:

第一,教师个人述职。教师按照德、能、勤、绩中的具体要求,回顾一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书面总结,写成个人述职报告。

第二,群众测评。根据考核量化表中的具体要求进行群众测评。权重为40%。第三,学校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学校领导小组人员根据教师撰写的述职报告,结合该教师实际工作情况,对全校教师进行量化考核,权重为60%。

第四,考核领导小组写出评价意见及考核等次。

第五,公示考核结果。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将考核结果公示三天以上,被考核人如有异议,则在公示起三天内向学校考核领导小组申请复核,考核领导小组认真调查研究后,在三天内提出复核意见。如在公示之日起三天内无异议的,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在公示的第四天将考核结果上报。

五、下列人员按以下办法考核: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

(1)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经学校教育仍坚持不参加的;(2)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7个工作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7个工作日的(每天以7节课计算);

(3)当年受过党纪政纪、行政记过处分及以上的;

(4)不服从学校领导安排、影响到学校工作的;不完成继续教育及其他学校工作的;

(5)到期末考试还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

2、在试用期间、见习期间的人员参加考核,不确定考核等次。

3、下列情况之一者,考核不能评为优秀:(1)本有无故旷工现象的;(2)受党纪政纪、行政警告处分的;

(3)所任学科成绩低于全镇同年级人均分的(除成绩有提高的班级以外);(4)本请产假、事假、病假1个月以上的(含1个月,折算合21个工作日)

(5)、脱产进修的。

4、请病假或特殊假(国家规定的特殊假和学校规定的特殊假)不扣分。

六、加分、减分情况(直接在总分基础上加减)

(一)加分情况:

1、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镇级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儿童工作者等分别加10分、8分、6分、4分、2分。当年九月份获得表彰的算上的表彰,如2012年9月获得优秀教师,则算是2011—2012的表彰。同类奖项就高不就低。

2、教学质量加分:教学质量为全镇第一、二名的分别2分、1分;名列全县同级同类学校第一、二、三、四、五名的分别加5分、4分、3分、2分、1分。教学质量在上学年的基础上与全县同级同类学校相比,每提高一个名次加1分,最多加5分;保持第一名的加1分,第二的加0.5分;一年级获得全镇第一、二名的再分别加1分、0.5分。任两个及以上统考科目的,按成绩最好的一科来计算;不上统考科目的教师其名次按学校综合分排名。在镇、县都得名次的,所加的分值就高不就低(全镇或全市统考统改的才能加分)。

3、优质课竞赛中,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镇级表彰的,第一名分别加10分、8分、6分、4分、2分;第二分别加8分、6分、3.5分、2分、1.5分;第三名分别加5分、4分、3分、2分、1分。同类奖项就高不低。

4、任两个以上统考科目的,以一门统考科目为基础,语文教师增加一门语文课加3分、数学课加2分、英语课1分;数学教师增加一门语文课加3分、数学课加2分、英语课加1分;英语专职教师增加一门语文课加3分、数学课加2分英语课加1分。

5、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镇级表彰,第一名的分别加10分、8分、6分、4分、2分;第二的分别加8分、6分、3.5分、2分、1.5分;第三名的分别加5分、4分、3分、2分、1分。同类奖项就高不低。

6、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论文表彰的,分别加8分、6分、4分、2分(由学校或各级教育部门推荐参评的才算;如果是自己投稿的,必须有稿费证明才算)。

(二)减分情况:

1、教学质量为全镇倒数第一、二名的分别减2分、1分,教学质量为全县同级同类学校倒数第一、二、三名的分别减5分、4分、3分(在上学年基础上提高名次的不减分);教学质量在上学年的基础上与全县同级同类学校相比,每下降一个名次减1分,最多减5分;任两个及以上统考科目的,按成绩最差的一科来计算;不上统考科目的教师其名次按学校综合分排名。(全镇或全县统考统改的才能减分,同一项减分就低不就高)。

2、每旷课一节扣1分,每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事假一节扣0.2分。

3、期初各项工作计划、期末各项工作总结少一份材料扣4分;计划不具体,可行性差,没有指导作用,每科扣2分;总结抽象、笼统,没有对工作得失作具体分析,每份扣2分。

4、教案编写达不到教导处要求的课时数,每少一节扣1分;作业批改达不到教导处规定的次数,少一次扣1分;家访记录、听课记录达不到学校计划要求的次数,少一次扣1分,教研活动少一次未参加扣1分。

5、学生巩固率达不到100%的,扣班主任1分。

6、体罚、变相体罚学生、间接或直接把学生赶出教室,在考试中弄虚作假、私改分数、不让学生考试的,每生扣10分。

7、课堂上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每次扣科任教师10分;学校责任范围内课外活动时间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每次扣班主任10分。

公务卡管理办法 篇4

公务卡结算方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流量与现金风险,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根据《鄂州市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鄂州分行关于印发〈鄂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鄂州市市直文体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含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公务卡的管理。

第三条 各单位的财务部门负责本单位公务卡的管理与推广工作。

第四条 公务卡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

(一)行政事业单位中原使用现金结算方式的零星商品服务支出,包括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手续费等费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原使用转账结算方式小额商品服务采购支出,包括设备购置费、办公费、会议费、咨询费、租赁费、邮电费、水费、电费、维修费等费用(以上均不含政府采规定的采购目录商品和服务支出)。

第五条 在公务卡结算方式的适用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只在具有刷卡条件的商户进行公务消费。

第二章

代理银行的选择

第六条 市财政局按照《鄂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市级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进行审核认定后,确定市级公务卡代理银行,与代理银行、银联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

第七条 为保障国库集中支付的顺利清算和公务卡的有序运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选择本单位所在的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作为公务卡代理银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可在省级公务卡代理银行范围内自行选择一家银行作为公务卡代理银行。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与公务卡代理银行要按照“持卡人员承担用卡经济责任、开卡银行承担挂失经济风险、行政事业单位承担公务还款责任、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原则签订规范的代理服务协议,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第三章

公务卡的开立与管理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在职职工在本单位确定的代理银行范围内,每人可开设一张个人公务卡(以下简称“个人卡”),个人卡开立的基本程序:

(一)单位职工自行选择开卡银行,如实填写“公务卡申请表”,签订“领用合约”,连同相关证明资料一起交单位财务部门;

(二)单位财务部门对职工申请开卡的相关资料进行确认,将申请资料送代理银行;

(三)代理银行按本行规定程序审核职工开卡申请资料和办理个人卡;

(四)代理银行将办妥的个人卡连同必要的相关资料一并发给职工或委托单位财务部门发给职工。

第十条 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可在本单位的零余额账户开户银行开立一张单位公务卡(以下简称“单位卡”)。一张单位卡可办理一至三张附属卡。单位卡以单位名义开设,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专用存款账户进行管理。单位卡开立的基本程序:

(一)单位财务部门向市财政局提出开立单位卡的书面申请,市财政局按照《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

(二)行政事业单位向人民银行出具市财政局的批文以及开立专用存款账户所需的其他开户资料申请开户,人民银行按规定审定后颁发“开户许可证”;

(三)单位财务部门填写“公务卡申请表”,连同市财政局、人民银行的审批文件及其他证明资料送代理银行;

(四)代理银行按本行规定程序审核单位卡开卡资料和办理单位卡,并与代理银行签订代理服务协议;

(五)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将单位卡账号报送市直文体系统财会服务中心、市财政局备案。

第十一条 个人卡的透支额度为1至3万元(含3万元),具体额度由单位财务部门与代理银行商定。单位卡的透支额度为3至20万元(含20万元),具体额度由市财政局根据单位的申请并结合其部门预算确定。代理银行根据公务卡持卡人的信用考核情况,视具体情况给予提高或降低透支额度的决定,但透支额度不得突破个人卡和单位卡的上限。

第十二条 各单位要按照财务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严格公务卡的管理,并建立事前报批制度。

单位财务部门要分别指定一名单位卡的持卡人与一名单位卡的保管人,持卡人负责掌握单位卡的密码,负责在刷卡消费时签名;保管人负责单位卡的日常保管,将其存放于指定的保险柜中。单位财务部门要建立健全单位卡使用审批和管理制度,对需要使用单位卡进行结算的支出业务,应填写“单位公务卡使用申请表”,由业务部门经办人、负责人签字并报财务部门审批后,方可使用单位卡。使用单位卡时必须有两人以上经办人员在场,原则上由持卡人进行刷卡消费,特殊情况可由持卡人授权其他人员进行刷卡消费。

第十三条 持卡人应妥善保管公务卡,遗失应及时挂失。因公务卡遗失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按照持卡人与发卡银行的领用合约或服务协议中的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公务卡结算的程序

第十四条 公务人员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后,在公务卡透支免息期内,持合规的报销凭证和经本人签名的消费交易凭条,按照现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申请报销。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按规定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核后,对符合公务卡结算范围和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予以报销。

(一)报销资金已经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财务部门登录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公务卡”菜单,根据消费交易凭条录入“交易日期”、“卡号”和“系统跟踪号”,从银联提供的交易信息中提取相应的公务消费信息,核实后确定可报销金额,录入“金额”、“目级科目”、“支付摘要”等业务要素,在支付系统中确定对应的用款计划,生成《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或《财政直接支付用款申请》,通过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清算系统向公务卡账户或其他个人账户转账结算,完成报销程序。

(二)报销资金没有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则登陆银联湖北分公司或开卡银行提供的公务卡信息系统,根据消费交易凭条录入“交易日期”、“卡号”和“系统跟踪号”核实相应的公务消费信息,确定可报销金额,通过相关账户向公务卡账户或其他个人账户转账结算,完成报销程序。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收到支付凭证回单后,将报销凭证、消费交易凭条及支付凭证回单等原始凭证按照现行会计核算办法登记入账。

第五章

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的现金管理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工资、津补贴、奖金等工资性支出通过个人工资卡结算,商品服务支出通过公务卡结算,职工在公务活动中垫付的现金通过个人工资卡报销还款,一般情况下单位不再使用现金结算。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经单位领导与财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继续使用现金结算:

(一)确需用现金发放的慰问费或其他抚恤救济性支出;

(二)确需用现金发放给非本单位职工、单笔金额在1000元以下的一次性费用;

(三)确需用现金支付给单位临时聘用人员(不含长期聘用人员)的费用;

(四)在个别确实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商业服务网点发生的、金额在3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五)单笔金额在300元以下的职工差旅补助费;

(六)其他特殊情况经省财政厅批准的支出项目。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对行政事业单位大额现金提取实行财政审批制度。单位单笔或当日累计取现金额超过5万元(含5万元)的,需提供省财政厅审核同意的“提取大额现金审批单”(附3),代理银行方可办理提现。

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5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公客接待工作,充分发挥招待所的窗口作用,树立良好形象,本着热情、周到、节俭的接待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一、接待对象

来我校进行公务活动的上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兄弟院校工作人员和其他宾客,按对口接待的原则安排接待。

二、接待原则

提倡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要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接待标准,不准用公款组织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与工作无关的参观活动,不得赠送贵重纪念品、礼品。

三、用餐标准

1、接待厅局级领导(或教授级专家)及随行工作人员,工作餐不超过115元/人·天。

2、接待县处级领导(或副教授级专家)及随行人员,工作餐不超过90元/人·天。

3、接待县处级以下人员,工作餐不超过70元/人·天。

4、接待科级以下人员,工作餐不超过50元/人·天。

在接待中,要严格控制陪餐人数,陪餐人员与客人原则上按1∶4掌握。

四、接待办法

公务车管理办法 篇6

1.总则

1.1 为加强集团公务车辆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为生产经营服务,结合集团《行车安全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本集团范围内所有的公务车、驾驶员。2.公务车的购置

2.1 集团公务车根据管理及服务生产的实际需要,合理配置。2.2 公务务的购置严格执行报批制度。集团总部及各单位需购置公务车的,必须书面申请,经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决定。

2.3 公务车统一由集团机务管理部负责采购。3.公务车的管理机构及职能

3.1 集团办及各基层单位行政(综合)办公室为公务车的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公务车的统一管理和调派。

3.2 集团机务管理部和各单位机务管理部门负责公务车的日常保养、维护、审验以及有关证件保管等。

3.3 集团安全稽查部负责监督和检查公务车日常使用情况,对违法违规的责任人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4 集团安全稽查部和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办理公务车的保险投保,以及处理公务车发生的交通事故,负责对事故责任人依据集团公司行车安全管理制度及本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4.公务车的驾驶规定

4.1 公务车必须由持有集团公务车准驾证的驾驶员驾驶,严禁把车交给无准驾证的驾驶员驾驶。

4.2 公务车准驾证由集团安全稽查部考核发放,并作为许可驾驶集团公务车的证件,驾驶员必须随车携带,以备检查。

4.3 公务车驾驶员要遵守交通法规和集团行车安全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操作规程以及行为规范,平时自觉按要求参加单位组织的安全学习教育活动,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保证行车安全。4.4 单程运行距离超过50公里的公务用车,必须安排专职的公务车驾驶员驾驶。

5.公务车使用的申请和派车程序

公务车使用实行登记制度,由用车部门或人员向集团办(或本单位行政办)提出申请,经登记后审批派车。

5.1 凡可预见的市(县)外公务用车计划,用车人应提前1天向集团办(或本单位行政办)申请,填写《用车报告单》(或《出差登记表》),经登记后审批派车。

5.2 各单位市(县)内公务用车,用车人应提前向行政(综合)办公室申请,填写《用车报告单》,由行政(综合)办公室安排并做好用车登记。

5.3 公务车原则上只能在单位处理公务时使用,单位员工因特殊情况借用公务车办理私事,必须经过单位行政(综合)办公室审核报单位领导审批同意并按规定缴纳用车费用。

5.4 车辆派遣由单位行政(综合)办公室主任或小车班班长负责。若以上人员不在岗,则由办公室主任指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

6.公务车的日常管理

6.1 公务车要实行专人专管。有条件的单位可安排1-2名专职驾驶员负责整个单位的公务车管理。

6.2 公务车驾驶员应按规定填写《公务车行车记录表》、《公务车加油记录表》,驾驶员使用公务车前应核对车辆里程表与记录表上前一次用车的记录是否相符,单位每月应统计公务车行驶公里、油耗以及维修费用情况,并定期分析公布。

6.3 公务车过夜停放原则上在单位指定地方停放,遇有特殊情况在外停放过夜的需经单位领导批准。

6.4 公务车发生被盗的,应立即报警和报告车属单位领导,车辆建制单位要在当日以书面报告上报集团办,并提出处理意见,由集团公司研究决定。

6.5 经批准借用公务车的,需按规定交纳用车费用,费用应包括:实际用油量及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等相关成本。

6.6 驾驶公务车的驾驶员应爱护车辆,做到勤检查、勤保养,保持车辆的制动、转向、灯光、喇叭、雨括器、灭火器等齐全有效,技术状况良好,保持车容整洁,杜绝病车、故障车上路行驶。

6.7 公务车如需维修的,应向单位机务管理部门报告并核准,由驾驶员送达集团公司指定的修理厂修理。

6.8 公务车的购置、调动、处置及报废按集团公司《车辆购置、调动等若干规定》执行,公务车购买都必须经过集团总经理的审批。

6.9 为及时了解公务车动态,防盗防抢,公务车要统一安装GPS监控设备,各单位行政(综合)办公室负责通过GPS系统管理公务车的使用。

7.公务车的费用报销

公务车辆的一切费用如修理费、油料费、路桥费、停车费、保险费等,必须先经单位行政(综合)办公室统一登记,再按程序办理报销手续

8.责任追究

8.1 驾驶员驾驶公务车违反交通法规和集团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的,按集团运输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8.2 未经许可驾驶公务车的人员驾驶公务车或把车辆交给无公务车准驾证驾驶员驾驶的,未发生事故的,给予责任人扣款500元/次;发生事故的,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该驾驶员负责全额赔偿,同时追究交办者失职责任。

8.3 公务车驾驶员酒后驾驶公务车,除给予经济扣款外,调离驾驶员岗位,被公安交警部门查获酒后或醉酒驾驶车辆的,由公安交警部门按规定处理。

8.4 公务车在私用时间发生被盗(包括夜间回家停放)的,由责任人按规定赔偿损失。损失根据公务车车辆原值的级别分类以不同折旧年限进行计算,公务车原值八万以下的,按8年折旧计算;原值是 八万至拾伍万(含拾伍万)的,按10年折旧计算;车辆原值拾伍万圆以上的,按12年折旧计算。被盗公务车的车辆净值损失由责任人全额承担。

8.5 驾驶公务车发生事故的,依据集团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9.附则

公务接待工作管理办法 篇7

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及省委省政府、集团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接待工作,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公务接待主要是指确因工作需要履行公关职能、加强沟通协调、提升企业形象、扩大业务合作、组织召开会议等发生业务联系、出席会议、来宾来访、迎接上级领导检查指导的接待活动。

第二条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会计制度,全面加强接待费用预算管理。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公司纪委核定的及月份控制指标,不得超支;实行标准控制,根据不同情况界定不同接待标准,不得超标;实行结算控制,公司综合办公室审核消费情况后,东山宾馆凭审批单及发票到公司财务部核销。大型接待活动由公司综合办公室统一结算。

第三条 凡属公司接待范围的领导(客人)一律在东山宾馆安排。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审批制度,机关部室需要业务接待时,要提前填写《接待任务审批单》,说明接待事由、接待对象人数、单位及级别、标准(金额)、活动天数等事 项,按照审批权限,报请公司相关领导审批。

第四条 公司综合办公室是公务接待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接待工作计划的制定,接待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协调,招待费的审核结算,并协调指导全公司的接待工作。各业务对口部门要密切协作,及时提报准确信息,并按公司综合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做好接待工作。

第五条 接待就餐标准。就餐分为A、B、C、D、E、F类六个档次。

A类:一般接待省部级以上领导;

B类:一般接待厅局级领导和龙煤集团领导; C类:一般接待县处级及龙煤集团部门领导; D类:一般接待上级或平级普通工作人员; E类:早餐(桌餐);

F类:自助餐(早餐,午、晚餐)。

各类标准价格可根据物价情况、季节变化适当调整。第六条 日常公务接待中一律不允许饮酒,特殊情况需饮酒的要请示公司总经理同意,按标准提供省内地产酒,绝不允许提供高档酒。

第七条 早餐原则上安排自助餐,如需桌餐须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午餐、晚餐原则上22人(不含22人)以上安排自助餐,22人及以下安排桌餐。

第八条 合理控制接待规格和陪餐人员。接待对象在10 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接待对象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的三分之一,并在《接待任务审批单》上注明来宾人数、陪餐人数、就餐人总数,不得超标准陪餐。

第九条 接待住宿标准。由公司结算的住宿费用,标准将根据实际情况请示公司主要领导酌情确定;由来宾单位(个人)自行结算的住宿费用,按照本人规定的标准安排客房;大型接待活动住宿标准按照上级或公司领导要求确定。

第十条 接待工作程序:

1.拟定标准。接待对口部门向公司综合办公室接待室及时反馈信息,由公司综合办公室按照规定拟定接待标准,并将接待标准在《接待任务审批单》上标注清楚。

2.审核把关。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对拟定的接待标准审核签字。超标准接待,要经公司总经理批准。

3.协调落实。向东山宾馆反馈接待信息,接待对口部门与公司综合办公室协调配合做好接待工作。

4.费用结算。接待对口部门与公司综合办公室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对后,东山宾馆凭审批单和票据到公司财务部核销。

第十一条 严格履行接待业务审批手续,未履行审批手续的,所发生的公务接待费用,公司不予核销。坚决杜绝以对外接待名义安排系统内部聚餐或变相接待等现象,严格审 批标准,严禁超标准、超范围接待。

公务接待工作管理办法 篇8

(试 行)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公务接待管理水平,促进公务接待工作的规范化,达到增进友谊、交流信息、有效改善企业外部环境,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公务接待基本原则

1.公务接待工作要贯彻“热情周到、节约俭朴”的原则。既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廉政建设的规定,从严控制费用,又要增进与来宾之间的感情,体现公司形象。2.坚持请示报告制度。日常工作餐安排事先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重要公务接待和宴请事先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批准。

3.公务接待安排应根据来宾的身份和任务,安排不同领导接待,确定相应人员陪同。

4.坚持办公室归口管理与对口部室接待相结合的原则。办公室负责公务接待工作的统一管理,办理重要公务接待和宴请事务;对涉及较强业务性的公务接待事务,应由对口部室负责接待,办公室配合。

5.公务接待工作中应自尊自重,本着尊敬来宾的原则,搞好服务,不允许发生有损我司形象的事件。

二、公务接待主要范围

1.各级职能部门、集团公司和兄弟单位来公司检查、考察、调研和联系工作。

2.与有关金融机构、咨询和建设单位联系洽谈工作。3.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协调好公司的外部环境。4.上级机关安排的公务接待任务。

三、公务接待标准

1.根据公务接待的性质和规模的不同,分为工作餐、接待和宴会。工作餐优先采取食堂用餐、外卖盒饭等形式安排,费用控制在40元/人以内。接待餐根据人数采用圆桌或者自助餐形式,以本地家常菜为主,不得提供鲍鱼、燕窝、鱼翅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重大宴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经费预算,报公司领导审定,由办公室负责具体承办。

2.公务接待原则上不提供香烟;工作日午餐一律不饮酒,其他时间用餐如需饮酒,要参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标准,严禁使用高档白酒,并控制数量。

3.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四、公务接待程序

1.凡属公务接待范围内的接待任务,办公室或相关部室接到接待任务后,应制定接待计划,做好接待前的有关准备工作,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请公司领导审定,按领导审定意见实施。2.办公室或相关部室要与来宾衔接,落实车辆接送,精心组织好检查、调研、考察、宴请等活动,并根据来宾的身份和任务,提请不同领导出席接待,确定相应人员陪同。

3.公务接待完毕,负责公务接待的经办人员需及时结账,并要求商家提供正规发票;如为定点餐馆,则当场签字确认菜单。

五、公务接待费用管理

1.公司可确定2-3家定点餐馆,采取授权签单挂账的方式消费,以转账或现金形式支付。由办公室每季度与餐馆结清当季账款,餐馆必须提供合规发票和签名菜单。因故不能到指定餐馆就餐的,由经办人员自行结账后,持规范的就餐发票进行报账。

2.根据来宾需要,可适当安排其在市内及长沙市周边地区考察城市建设项目,但应严格控制费用,按实报销。

3.所有发票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确认。

六、公务接待纪律

1.严格公务接待行为纪律。不得超规定、超标准接待,不得随意增加公务接待项目,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接待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和收受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纪念品等。

2.严格公务接待经费管理。禁止在公务接待费用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公务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属单位及其他单位、个人 转嫁公务接待费用,禁止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当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七、附则

1.本办法由办公室制订、修改并解释。如与集团公司相关规定有抵触,依照集团相关规定执行。

2.本办法未尽事宜,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有关规定。

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篇9

为了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下乡、出差的管理,保证正常公务用车和公务活动的行车安全,节约经费开支,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用车范围及程序

1.机关公务车辆由办公室统一调度,实行派车制。工作人员下乡、出差,要提前在办公室进行登记,以便进行车辆协调安排。工作人员的自用车辆不作为公务用车,工作人员驾驶自用车辆进行公务活动发生意外,教育局不承担任何责任。

2.工作人员在县城内进行公务活动不派车,距离单位较远的,工作人员可乘坐出租车进行,由办公室统一组织报销;在乡镇进行公务活动需要派车的,提前半天与办公室联系,办公室根据用车情况妥善进行安排。

3.县以外长途用车需提前一天提出申请。除局领导和特殊情况外,其他人员出差原则上不派车,提倡坐长途交通车。因公务确需带车的,由局长批准。

4.机关各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直接通知驾驶员出车,驾驶员一律凭局办公室的指令出车。

二、车辆油耗、保养、安全管理

1.公务用车加油要由办公室统一开具油票,到指定加油站加油。行驶途中确需加油的,必须与办公室联系;车辆要按规定停放,停车后注意锁好车门、车窗,拉紧手闸。下班后及未出车的车辆,未经批准,不得将车辆带回家中停放。驾驶员无出车任务时要在单位待命,接到任务立即做好出车准备。

局公务接待管理办法 篇10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连云港市旅游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公务接待工作。

第二条 公务接待主要是指与局有工作业务关系的来客,经主要领导批准后进行的接待安排。没有工作关系的来客一律不得公款安排。

第三条 公务接待按照“统一安排、对口陪同、勤俭节约”的原则,由办公室负责局机关及下属单位的接待工作,相关处室予以配合。

第四条 国家、省局重要来客由办公室根据局主要领导意见,与市接待办协调安排。一般公务接待,由办公室和相关处室根据局领导意见拟定接待方案。

第五条 对口处室根据接待方案,提前与来宾进行衔接,落实来宾单位联络人和联系方式,准确掌握来宾抵达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情况,详细提供来宾迎接地点,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第六条 严格限制日常接待用酒、用烟标准,来客招待就餐标准一般不超过100元/人,用酒由局自备,其他接待用品和饮料要相对控制,剩余酒水一律退回办公室。

第七条 配合工作的外单位人员、县区局的同志因公务来局需要安排就餐的,应提前报经领导批准,由办公室通知安排工作餐,工作餐标准为60元/人,3人以下的来客限陪1人,3人以上的来客限陪2人。禁止工作日午间饮酒。

第八条 公务接待需事先填写《来客接待单》,结算时凭此单和就餐明细表一起送局财务室审核,否则不予报账。

第九条 《来客接待单》要写清接待事由、来客人数和接待标准,一般不得超标准接待,如有特殊情况,需经主要领导同意后实施。未经批准的超标准接待,超标部分不予报销。

第十条 来客的食宿安排一般由办公室人员签单,特殊情况也可以由办公室委托参与接待的其他处室人员签单。未经事先同意的签单一律不予报销。来客需要住宿的,经主要领导同意后,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厂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 篇11

一、基本原则

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的改革方向,对相对固定用车实行有偿服务,对一般公务用车加强管理,减少费用支出。

二、管理范围

本办法适用对象,主要是厂相对固定用车、一般公务用车。厂工程车辆、生产指挥车辆不在范围之内。

相对固定用车,是指因工作需要为厂党政正职服务的公务车辆。

一般公务用车,是指除相对固定用车以外的,为厂领导、厂副总师、厂长助理以及厂机关(部门)提供服务的公务车辆。具体包括:接待上级部门、地方政府的公务活动用车;参加油田集中组织的内外部检查、调研、学习、会议等活动用车;上级单位(部门)领导安排的有关工作用车;厂机关(部门)的日常工作用车。

三、管理措施

(一)相对固定用车

享受相对固定用车的厂党政正职按照***文件规定执行。由厂长办公室负责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厂缴纳相对固定用车有偿使用金人员明细表上报***。厂相对固定用车人员有偿使用金,由人力资源科负责按照油田规定标准在绩效工资兑现时代扣,并上缴***财务科。

(二)一般公务用车

1、压缩一般公务用车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压缩10%以上。由装备科负责,根据厂机关(部门)工作情况测算用车总量,将压缩的车辆充实到生产一线,对运行费用较高的公务用车进行封存,对达到报废标准、安全状况较差的车辆实施报废。

2、实行车辆费用单独核算制度,控制车辆费用总额。由***负责,根据厂机关科室(部门)领导职数、人员、工作性质等情况,核定科室(部门)车辆费用总额,经营管理科负责对厂机关(部门)车辆费用月度考核预兑现、年终考核总兑现。

3、对厂不实行相对固定用车的处级领导干部,由***负责根据工作需要核定用车费用,因公用车时,由***负责派车,费用进入包干费。

4、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用车调派程序。由生产服务大队负责,对不同科室(部门)同方向公务用车的,统一安排公务车辆集中接送,费用分担。确需长途公务用车,用车科室(部门)首先提出用车申请,经***批准后,由***负责安排车辆。减少100公里以外的长途公务用车,100公里以外的长途公务用车一律由厂长批准。厂提倡乘坐公交车辆,据实报销车费。

5、厂承办上级部门检查、调研及其它接待等工作用车,由承办科室(部门)申请,***批准,***负责派车,用车费用由厂承担。

四、有关要求

(一)***要依据不同科室(部门)工作性质、人员状况,核算科室(部门)包干费用,加强费用管理。***要根据厂机关科室(部门)工作性质、人员状况,确定公务用车总量,做好车辆调剂、压减、封存、报废及有关资产上交、转移工作。

【盐田区公务车辆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福田区学校安全教育平台05-29

上一篇:幼儿学前教育简历下一篇:关于认真做好年终总结评比工作的通知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