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更新研究(共2篇)
0 前言
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性,实现文化的熏陶。多年来,我国通识教育一直未成体系,往往成为了各种专业概论课程的“拼盘”。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缺乏专业学术水平不可,但缺乏人文关怀及普遍价值更加不可,艺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本文以公共艺术专业为切入点,探讨了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更新的问题。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将针对专业教学的艺术设计课程转变为通识课程从而为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必然不会一帆风顺。艺术设计课程与通识课程本身就分属不同的领域,二者面向的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其课程价值取向也有着一定的区别。[1]因此,要想实现通识课程教学的建设,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
艺术设计学科有着门类众多的特点,艺术设计学、产品设计、工艺美术及环境设计等都属于艺术设计学科的范畴,选择哪个专业来开设艺术设计通识课程值得思考。一方面,艺术设计通识课程是为公共艺术教育服务的,因此其必须具备高度的综合性,只有这样,在面对不同专业背景及不同艺术知识基础水平的学生时,才能够取得更加优良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识课程需要融合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并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能够与当代大学生产生共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目光聚焦到公共艺术这一新兴专业,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教育看似接近,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共艺术起源于20世纪后期的欧美,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公共空间艺术论证和创作,其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生活?|量等方面意义重大。公共艺术概念流入我国之后,不仅众多理论学者展开研究,同时一些美术及设计相关的专业院校也积极开设公共艺术专业,以此来培养公共空间创作及设计领域的人才。如今,公共艺术专业成为了艺术学门类下九大专业之一,并进入了《本科专业目录》中。
相较于其他专业来说,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科交叉性更强,其中大地艺术涵盖了环境设计中的绿植运用及环境调研等知识,街道3D画中也应用了视觉传达形式,城市家具中则包含与产品设计密不可分的公共设施设计知识,现代公共艺术中涉及物联网、广电及机械等新兴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此外,公共艺术专业还兼具文学属性和美术属性这使得公共艺术专业对其他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有着高度的包容性,从而使其成为了艺术设计教学与公共艺术教育融合的理想切入点,即依托公共艺术专业来进行通识课程的建设和创新。
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更新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知,依托于公共艺术专业进行通识课程教学的建设与更新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专业教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分属不同的体系,二者的融合与互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着手。
2.1 课程目标定位
在信息时代,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兼容性”的趋势,即要求人才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学习,并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而教师在设定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比例的过程中,则要有着合理的目标定位,掌握合适的分寸。笔者认为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的目标应当遵循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转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和谐共存,让学生能够灵活适应工作变化,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技能。公共艺术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应当以社会职业需求为中心,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完善人格,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学生多种能力全方位发展。
2.2 课程内容的丰富及深入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对于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的构建来说也是如此,要想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通识课程内容构建应当遵循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原则,向横向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实现跨界融合,实现科学与人文艺术和形象理论思维意识的渗透。可以将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提高课和实践课。第一,基础课基础课主要解决学生入门问题,帮助学生构建艺术基础知识体系、良好的审美观念及基础艺术思维能力,如艺术鉴赏、艺术导论等,在课程内容上则要涵盖三门以上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时期艺术作品的赏析来梳理中外艺术发展史,通过基础课的设置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2]第二,提高课提高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从科学、历史、社会及文化等各个角度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及创造美的能力,课程内容可涵盖1门或2门学科,例如书法欣赏、电影艺术、视觉艺术、交响乐欣赏等,此外,在学科跨界融合的背景下,为满足当代学生知识需求,还可以开设艺术与文学、音乐心理学等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第三,实践课实践课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与美国铁姆肯公司合作,建立了音乐修养中心,并设置了合唱艺术、播音主持、钢琴演奏等实践课。
2.3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评价体系要保证独特性和规范性,并突出个性化。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其评价考核体系建设如下第一,聆听考核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第二,体验考核学生的个人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第三,感悟考核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及分析能力;第四,应用考核学生的音乐创意活动,将音乐回归到生活中。通过这种层次化、个性化的考核体系来打破传统一次性考试的局限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
2.4 师资队伍建设
成熟的师资毕竟有限,高校在挖掘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培养通识教育师资,通过集中培训、教学观摩等手段来壮大师资力量,以此来为公共艺术专业以及教育课程构建与创新奠定师资基础。结语
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 航空航天类专业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适航技术和航空航天工程等7个。目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了前3个专业, 均归属于航空工程学院。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例, 在第1学期设置了“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 (16学时) 、第2学期设置了“航空航天技术基础”专业必修课 (32学时) 作为专业学习的前导课。第1—5学期, 学校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第4—7学期则按照飞机设计的各个子学科, 设置了“通用航空技术”、“空气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无人机系统导论”、“飞行器专业英语阅读”和“飞行器专业技术讲座”等专业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和“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专业基本情况和学科领域的整体性把握, 属于专业通识性课程。而在专业课中渗透通识意识, 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经过这两门课程的前期引领和必要的数理、力学知识的学习之后, 学生再按照飞机种类和飞机设计各分支学科的特点进行专业课学习。可以说, “航空航天技术基础”的各个章节基本上对应了后续专业课的主要范围, 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 激波、升力、机翼结构、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等概念尽管在“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中已讲授, 但在相应的专业课学习中, 学生仍觉吃力。调查发现, 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 专业课程数学公式较多, 而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效果一般, 有畏难心理;第二, 不知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针对航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 探索研究专业通识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 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航空概论”通识类课程的建设情况
航空概论是学校面向非航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 (24学时) , 内容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基本概念、航空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原理、航空发动机等[3], 考核方式为期末半开半闭考试。此外, 针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urriculum Undergraduate, ISEC) 项目的双语版航空概论 (32学时) , 内容较普通版更为丰富, 更强调课堂参与和团队协作, 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表现和期末设计报告。
航空概论被列入学校的特色课程组合中, 除航空专业外, 其余专业的学生均须从特色课程组合中选修一门。学校每年的本科生招生人数近7000人, 日常教学任务较为饱满, 考虑到学校招生专业包括财经类、管理类和艺术类等, 学生数理基础参差不齐, 在讲授时一般避免进行复杂公式的推导, 多采用类比法和案例法讲解。
此外,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与传统的三所航空重点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以及其他高职高专类院校存在明显区别, 市场上已有的航空概论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经过多年的建设, 学校主编并出版了《航空概论》教材, 并将“航空概论”课作为学校慕课平台课程体系的第一批建设项目立项, 通过网上课堂与实际课堂相结合的形式, 探索“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航空类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现在, 此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中。
三、航空类专业课程与“航空概论”课程贯通建设
为了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 我们对航空类专业课程和“航空概论”课程进行了统筹处理, 并尝试进行贯通建设, 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 教具的开发和使用。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导论”开设于第1学期, 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其中理论课为8个学时, 主要介绍专业课程特点、发展现况和就业方向;实践课为8个学时,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飞机模型, 主要培养学生对飞机的认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综合性设计与制作”开设于第7学期, 为专业必修实践类课程, 为期两周, 要求学生按照总体设计指标完成飞机的总体概念设计, 制作出模型。
这两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首尾对应, 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阶段对飞机的理解程度。学生提交的实践作业中, 不仅包括典型的现代民用喷气客机和战斗机, 还有螺旋桨飞机、双翼飞机、高超声速飞行器等。为了突出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将部分优秀作品作为教具, 在讲授“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和“航空概论”等课时进行展示。如此, 后掠翼、上反角、滚转运动、翼身融合体等概念被具体化,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真实飞机是学校作为航空院校的特色景观, 也是进行“航空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参考对象。学校现有歼7、歼8、强5、初教6等4架退役飞机, 尽管已拆除了内部有关部件, 但进气道、机翼、机身和起落架等主要部件外形完好, 空速管、翼刀和油箱盖口等细节清晰可辨。真实飞机的特点在于, 学生可随时观看, 并近距离接触, 这为讲解“航空概论”的知识点提供了极大便利。例如, 讲解到伯努利定律和静压、总压的概念时, 我们会针对空速管这一具体应用案例展开讨论, 要求学生在课后选取其中一架飞机作为研究对象, 解释空速管的原理、在飞机上的位置等。再如, 讲解飞机的稳定性时, 我们会给出腹鳍的概念, 并引导学生在课余结合真实飞机的外形查找资料, 在下一次上课时展开讨论。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除实物模型外, 专业课程还设置了若干实验环节, 如飞行力学中的飞机飞行性能仿真演示实验、空气动力学中的乒乓球吹风实验和流线型物体压差阻力实验等。限于实验室和师资条件, 目前只针对专业学生开放, 待条件成熟时, 借鉴其他学校经验[4], 也可考虑选取其中的典型实验, 供选修“航空概论”课程的学生操作。
2. 竞赛和课余活动牵引。
“管工结合”是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特色[5], 为此, 航空工程学院与学校其他单位一起, 举办了大学生航空创意DIY大赛、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等航空相关竞赛。航空创意DIY大赛以科普为主, 包括手掷轻木模型、发射水火箭、操作电脑模拟器和观赏航空海报展等内容, 激发了广大学生尤其是非航空专业学生参与航空活动、感受航空文化的兴趣, 增强了“航空概论”课程的实用性和指导作用。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兼顾了科普创意性和航空专业性, 比赛评审时邀请了专业课教师, 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现场点评, 既展示了“航空概论”通识课的知识点, 又在具体细节上有所拔高,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探索飞机设计的需求。
四、航空类专业主干课程与“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贯通建设
这里的专业主干课程是指在第5至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主要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等。“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虽属于必修课, 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但对专业学生而言, 仍可归为通识性质。在此意义上, 我们将其视为专业版的“航空概论”[6], 并采用了如下措施, 试图贯通建设航空类专业主干课程与“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
1. 课堂上的专题探索式讨论。
飞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某个部件的设计可能关系到气动、结构、重量和性能等诸多学科。尽管学生在第2学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航空航天技术基础”, 但知识储备并不多, 等到第5学期及以后, 他们已经掌握了机械类和力学类学科基础课的相关知识, 有能力针对具体问题展开较为系统的思考[7]。以“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为例, 该课程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特点是覆盖面广, 思维发散, 很多问题没有唯一解[8], 适合开展专题式讨论教学[9]。
例如, 以飞机上的横向操纵部件———副翼为对象, 可要求学生以其为专题, 参考《航空航天技术概论》、《飞机总体设计》教材及其他资料, 制作PPT, 并在课堂上给出5分钟的介绍, 之后展开10分钟左右的讨论。而学生则列出了副翼沿机翼展向的位置和面积、制造材料、操纵效率、与翼身融合飞机升降副翼的区别及副翼反效等, 还结合了图片和数据进行展示, 现场反应较为强烈。在介绍课本经典知识之外, 可针对后缘襟翼、三发布局、边界层抽吸等问题进行展示和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课程设计和模型制作的应用验证。
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该专业的设置目的是培养面向工程一线的航空工程师, 其。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在毕业要求的180个学分中, 实践类占到了36个。除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外, 典型的实践类课程或实习有“航空模型设计制作实践”、“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设计”、“飞机维修实习”等。这些课程或实习的时间均为两周, 一般的流程是召开动员大会, 布置设计任务, 划分小组, 明确考勤和考核方式,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设计报告, 并视情况制作实物。
以航空模型设计制作实践为例, 该课程提供了原材料和激光雕刻机、小型制作工具、舵机和控制系统,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航空模型主体, 并与舵机和控制系统相结合, 在学校操场上空遥控飞行, 完成典型的直线加速 (减速) 、俯仰、偏航和滚转运动, 同时保证起飞和降落过程的安全及整个飞行过程中的动作流畅性。学生答辩时, 不仅须给出航模的尺寸和重量信息, 还须说明布局和外形的设计依据, 尤其是舵面位置和面积以及与实际飞行中稳定性、操纵性的联系。设计依据一般来自教材, 但书本上只是给出了定性规律和一般性公式, 若要说明清楚, 必须进行计算分析。这就从侧面提供了通过实践来校核验证理论模型正确性的方法, 不仅复习了前期理论课程的知识点, 也增强了学生学习飞机设计的自信心。
3. 衍生课程建设探索。
课程设置应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 而人才培养方案应随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进行调整。因此, 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更新和调整, 且须适度地考虑到已有师资人员结构, 尽量做到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近年来, 随着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和郑州通用航空试验区的发展, 以及民用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 我们对“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的部分章节, 进行了扩充和发展, 设置了反映新形势的课程, 如“通用航空技术”、“无人机系统导论”和“组合导航概论”等。这些课程的针对性更强, 素材更多, 当教师完成课件制作后, 其收集的资料又为“航空航天技术基础”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由此形成母体课程和衍生课程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
五、结论和展望
本文以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 分析了航空类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的内在联系, 对两者的贯通建设进行了探索研究, 提出了若干实践措施。目前, 它在专业课和通识课的教学中实施, 已取得良好效果。在航空航天大学科的背景下, 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之间存在联系和区别, 若能以课程组和知识模块的形式进行统筹, 则可在师资和实验室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项工作正在开展中。
参考文献
[1]杨凡, 李蓓.浅谈通识意识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 2010, (6) :55-56.
[2]甘雪, 胡志刚, 邹琼, 等.通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2, 35 (1) :10-14.
[3]马高山, 马震宇.航空概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
[4]李红军.“航空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6 (3) :74-76.
[5]颜敏, 周会娟, 马少兵.“管工结合”型普通高校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分类建设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2 (5) :166-170.
[6]贾玉红.航空航天技术概论[M].第3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3.
[7]王晓璐, 代君, 刘战合, 等.引导式教学方法在“空气动力学”课程上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23) :170-171.
[8]顾诵芬.飞机总体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公共艺术专业通识课程教学建设与更新研究】推荐阅读: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12-11
公共艺术实践教学05-23
中职公共艺术教学总结07-11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分析09-12
与学生沟通艺术的研究07-27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思考论文07-09
浅析艺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07-18
艺术课程教学计划12-21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讨会20109-19
广告艺术与平面设计专业-求职简历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