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封面》教学案例设计
所属学科: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课题:第二单元第8课 设计封面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也是是整册教材的第8课。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杂志封面的组成和布局,以及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和大小位置的更改方法。这课的教学是电子杂志正式开始制作的第二步(第一步是设计版面),是学生踏入实践操作的第二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封面可以立刻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通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也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2、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
1、封面的合理布局;
2、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难点: 封面的合理布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杂志封面的组成和布局
2、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3、掌握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4、框架的合理布局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封面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各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高低不一,个性特征也是多样化的,而且每个班级都有些学生较易动,好奇心强,爱表现,上课时容易操作或和左右同学谈论与课本教学无关的内容。所以,教师除了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利用初一学生的一些特点,通过各种比赛或者活动,将知识融入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不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外,还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别人(能力较差的学生),而对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
四、教法分析:
1、依然采用原有的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小组形式授课;
2、坚持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探讨实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组内探讨、实践操作,并结合书本,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帮助,并对某些难点操作可通过电子教室进行强化,加深学生记忆;
3、始终坚持让学生 “在做中学”这一理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1、重点一蒹难点:封面的合理布局
利用电子教室展示提供的一些漂亮的杂志封面,讲解在给封面进行的布局时的注意点,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立刻给予分析和讲解。其次可以让学生先仿照老师提供给的杂志封面进行“仿制”,体验布局的方法。学生小组讨论最佳的布局方法,并适当向老师求教。
2、重点二: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利用电子教室演示该项操作,简单介绍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以及修改的其位置和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实践,同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当个“小老师”,代替老师帮忙指点不会的同学。
六、教学媒体准备:
1、教学环境及素材的准备:
(1)、提供一些漂亮的杂志封面,供学生欣赏之用;
(2)、准备一些漂亮的封面背景图片,以及用于修饰用的图片素材;(存放于FTP上的资料文件夹中)(3)、每组学生都有相应的素材积累;(4)、保证学生机房网络畅通。
2、教学工具的准备:
(1)????电子教室;(2)作品上传系统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引入:(大约三分钟)师生活动:
投影三幅有趣的图片 [用演示文稿来展现]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三副有趣的图片,从中你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学:(七嘴八舌)各种启发都有,其中有几位同学讲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师:(抓住契机)同学们讲了很多,都讲得不错,但我听到有一位同学讲的最好,分析的最透彻,那就是---合作的重要性
师:今天呢,我们来学习《设计封面》,让我们班的同学通力合作,共同勾画出一副漂亮的封面(直接点明,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用意)板书:《设计封面》
设计思路:
这几张图片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友好相处、通力合作,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堂上互助合作,一起学习、设计制作电子杂志封面,制作出受人欢迎的杂志封面。
(二)、现有电子封面设计欣赏:(大概10分钟)师生活动:
师:在制作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张老师做的封面(投影一张由多个封面制作成的画面)
师:这是老师老师做的一个封面,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师:要求:(1)觉得这张封面做的怎么样?(2)这张封面的构成都有哪些? 学:仔细的欣赏着图片,并不时地和同组的同学讨论着。(2分钟后)
师:好,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你所得到的结果。
学:(几位同学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没有学生从杂志封面的组成来评论杂志封面的好坏)
师: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封面的几个组成部分来评论一个杂志封面的好坏(引出封面的几个组成部分)
杂志的封面通常由杂志名、出版社名称、封面底图和内容提要等组成。设计思路:
让学生带着思考欣赏几副封面的整体布局,并让他们分析一副好的、漂亮的封面到底好在哪里?最后由老师来点出可以通过封面的几个组成部分来分析它的好坏,既让学生明白了一个知识点---封面的组成,又让学生充分体验一个好的封面的布局的重要性。
(三)、封面设计:
制作封面的注意事项
1、如何插入图片(艺术字)
2、如何更改背景图片(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3、如何调整图片(艺术字)的环绕方式和叠放次序
4、尝试:如何同时改变图片(艺术字)的宽度和高度
利用上节课收集的资料图片和老师提供的图片素材,小组合作讨论并设计一张自己的电子杂志封面。
师生活动: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如何来运用一些知识制作一张自己的杂志封面 学:听、看、学习。
教师演示 设计封面背景:
1、选择封面背景:
(1)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2)找到所需图片,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2、改变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1)右击图片――>单击“设置图片格式”,得“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
(2)单击“版式”标签,选择一种“环绕方式”和“对齐方式”;(3)当鼠标呈双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可改变图片大小;当鼠标呈四个方向箭头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可改变图片的位置。
设计封面文字: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艺术字”按钮;或单击“插入”菜单――>“图片”――>“艺术字”;
2、选择一种“艺术字”式样,单击“确定”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应文字,即可。
3、拓展:根据调图片的方法,对所插入的艺术字进行大小、位置的调整。
师:刚才老师给大家演示了一下图片和文字的插入和调整的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动手制作一下自己的封面。
学:(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动手操作)
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好电子杂志的封面
布置任务:
1、按照各小组指定好的主题,每位有电脑的同学制作一份电子杂志。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
2、完成封面设计后,小组内互评,选出最佳的封面。并简要介绍该封面的优点
3、将你的作品上传至学生作品发布系统 上传地址为:
每个小组上传最佳作品供其他同学欣赏,评论。
设计思路:
利用本课要掌握的几个知识点(封面的合理布局;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简单地给学生讲解封面制作的方法;然后,给出相应的任务(制作一个自己的电子杂志封面),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点,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在做中学”的理念。
(四)、简单评价
从上传的作品中选出你们组公认的最佳作品,谈谈该作品中那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那些是可以再修改的
主要的评价的方面:
1、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封面的合理布局;
(五)、课堂小结
师:其实我觉得每个小组都做的很不错,大家都能很好地掌握的封面的各个部分的制作方法。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对于电子杂志来说,也同样需要一张漂亮的脸蛋。今天我们通过合作学习和实践,大家已经基本学会了如何制作封面,至于如何梅花,让我们的杂志更美更吸引人,就有待下节课进一步学习了。
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重点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已成为我国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它在强调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小组成员个人的合作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始终贯穿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以学定教,在做中学,让学生自始自终充分自主地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学生“指导”学生,协作互助;而教师,应该始终保持着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同时又要渗透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和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等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取得较大的成功,以下是我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
1、虽然课前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但教学经验的不足导致我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讲解不够清楚、明白,致使少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3、在布置任务时没有限定完成任务的操作时间,致使学生花去太多时间用于挑选素材而延误了完成时间。
4、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较难体现。
5、由于学生能力差异,最后进行作品评价时,一部分学生还在专心地制作作品,没有加入到评价当中来。
课后我进行了总结反思后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事件和解决办法尽量考虑周全,因为作为新教师的我经验上尚存在很大的不足,缺乏对课堂的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所以周全的考虑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行的办法。
由于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所以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非常完整的讲解,导致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正确地理解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尽量抓住一些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目的的讲解。
任务的完成时间应该限定在15分钟内,且在布置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学习重点是将在制作封面的过程中几个知识点的应用,而不是素材的挑选。使学生不至于花太多的时间在不该用的地方。
虽然本课的学习较难体现小组合作,但仍然有几处地方可以体现合作。(1)组内讨论封面的基本组成(2)学生在制作封面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向同组的同学求教。(3)封面制作完成后组内互评。(4)小组讨论其他小组的已上传作品,并总结成员的意见。
在评论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软件展示学生上传的作品,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评论,总结学生的评论时应充分的肯定学生的制作成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又可以激发其积极性。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的困难在于提炼一个合适的问题、设计一个有驱动力的任务来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而这个任务最好应该以问题情境的形式展现,它既要融合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 对初中生提出了“要了解图像基本知识, 初步尝试使用一种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合成修改、调整图像、实现简单的艺术效果, 运用技术辅助创新设计、个性化表达”的要求。校本课程是挖掘学习兴趣, 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本节课在《纲要》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着重于“设计”, 旨在使学生对平面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为后续的独立设计打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杂志封面的组成元素;能够模仿优秀作品, 设计杂志封面。
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Photoshop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封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优秀作品赏析,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行为与创新:在模仿的基础上, 在色彩搭配、文字设计上大胆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封面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封面中色彩的搭配、文字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
(一) 问题引入,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平时都看哪些杂志?
生:《读者》、《青年文摘》……
师:《读者》、《三联生活周刊》、《青年文摘》、《TIME》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杂志, 一本好的杂志, 往往有一个出众的封面, 让人有拿起它阅读的冲动。
学生欣赏不同杂志的封面。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优秀的封面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了解封面的组成要素
师:仔细观察, 杂志的封面通常包括哪些内容呢?
生:刊名、内容提要、期号、图片。
师:封面一般由文字和图片组成, 文字包括刊名、内容提要、期号等, 图片通常是一幅主题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几幅常见杂志的封面, 归纳总结封面的基本组成要素, 为设计封面打好基础。)
(三) 封面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师:杂志的封面是如何设计制作出来的?假设我们是一个美术编辑, 要为一个杂志设计封面, 该从何入手呢?
1.了解杂志的定位
杂志是什么类型的杂志 (新闻类、时尚类、艺术类、娱乐类) , 给什么年龄层次的人阅读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不同类型的杂志封面, 在设计时有很大的区别。
例如:《Ambient》杂志, 它是Ambient摄影俱乐部每月出版的一份自己的杂志, 用来提升俱乐部的影响力。因此, 杂志的视觉效果要显得更加专业, 以迎合范围更广的读者。版面主要以照片为主, 文字为辅。
2.挑选素材
首先, 确定本期的主题文章, 将题目作为内容提要在封面予以展现。其次, 选择一幅与本期杂志中主题文章相关的图片。
3.设计
首先, 进行版面设计, 确定图片和文字的大小、位置。
图片一般有两种方式呈现:整版和半版。整版照片的冲击力强, 往往有震撼的效果;半版照片则留有余地, 更适合细细品味 (如图1) 。设计时, 要根据图片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选择。
任务1:教师提供三组素材, 分别是新闻类杂志、娱乐类杂志、艺术类杂志所适用的图片、文字, 学生从中选择一组模仿样例, 进行版面设计。
(设计意图:课堂前半部分主要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 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 在此时安排练习, 一是调整学生的状态, 避免疲劳, 二是为后续的色彩设计和文字设计两个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其次, 进行色彩设计, 摄影杂志的封面要突出摄影作品, 因此, 不能选用过于抢眼的颜色做背景, 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在照片上取色。在不同区域取色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感观 (如图2) 。
最后, 进行文字设计, 使用简洁的字体与版面相呼应, 并对字符间距、字号、文字粗细、位置等进行巧妙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的摄影类杂志封面设计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杂志封面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师:刚才我们以一个摄影杂志封面为例, 介绍了封面设计的方法, 其它类型杂志的设计步骤与之相同, 但在色彩、文字的设计上有所区别。
比如:《三联生活周刊》的目标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 力争以最快速度追踪热点新闻的前提下, 更多关注新时代中的新生活观。其读者群主要集中在受过高等教育、关心时代发展进程的新型知识分子。以它为代表的新闻类杂志的封面就相对保守, 用色一般不超过3种, 给人高雅沉稳的感觉。文字设计也中规中矩, 易于阅读。
而《动漫前线》杂志是以传播日本动漫资讯为主的动漫杂志。读者群主要是喜爱动漫的青少年。以它为代表的娱乐类杂志的封面大多采用3种以上颜色, 在色彩搭配上非常活泼热闹。文字的设计也比较花哨抢眼。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杂志封面设计步骤方法后, 再次对比三类不同的杂志封面, 帮助学生体会不同类型杂志的配色和文字设计方法, 避免思维和创造性受局限。)
(四) 模仿范例, 设计封面
任务2:在任务1完成的版面设计基础上, 对杂志封面进行色彩设计和文字设计。在模仿的基础上, 鼓励有所创新。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接触平面设计, 尚不具备独立设计的能力, 先模仿优秀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熟悉平面设计的思路, 为独立设计打下基础。)
(五) 评价反馈, 知识梳理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学生作品, 作者说明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邀请其他学生点评作品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封面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鼓励学生多模仿, 了解设计的知识、思路、方法, 为自主设计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
四、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市级研究课, 在准备这节课之前, 教师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会了各种操作和技巧,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时却无从下手呢?
(一) 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并且二者要达到完美结合、协调统一, 不能简单地剥离对待。就好比我们吃饭, “吃什么”和“怎么吃”都重要。
然而, 在教学中重技法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往往非常重视操作技法的教学, 一节课下来, 学生掌握了“怎么吃”, 却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吃”、“吃什么”。从Word、Excel、PowerPoint到Photoshop, 大多学生都知道如何操作, 但缺乏运用这些工具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
1.学生兴趣第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学生对课堂有兴趣时,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求知欲强, 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全部发挥。因此, 兴趣是影响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动手操作为上
信息技术课并不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 但要将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同步提升, 解决“吃什么”和“怎么吃”, 则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情境创设
一位学者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将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5克盐放入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 知识和情境需要相互融合,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情境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创设的, 必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习情境素材应与具体的学习目标相对应, 最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学生将操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来源于生活的情境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参与。情境要有趣味性、思考性。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性体现情境的价值与出发点。
(2) 任务驱动
任务要具体, 有可操作性。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都非常有限, 计算机操作技能、经验、理解能力、时间和可用资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 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 把总目标细分成不同的小目标, 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 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任务的难度要有层次性。一个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性, 一个是问题的层次性, 二者要相对应。任何时候, 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因此, 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 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任务设计时要关注任务的可思考空间。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就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有思考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教师应配合、促进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所以, 设计的任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 培养学生用“探究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在教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
(3) 整合创造
封面设计要利用人们要求协调、和谐的心理,在对比中力求达到协调,从而显示出一种古拙的庄重美。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人产生视觉与心理上的完美、宁静、和谐之感。像《编辑学刊》2007年度的封面设计中繁体字的运用并配以沉稳的底色,体现了古朴的美感。封面设计在色彩配置上尤其注重突出色彩的对比关系。在对比中求协调统一,以间色互相配置为宜,使对比色统一于协调之中。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在封面设计上体现的对比中寻求协调的美学风格值得借鉴。例如,《时代》经常用红与黑的对比,还用红与蓝、红与白的对比。红色给人以热情、向上、革新等审美体验,黑色、白色、蓝色给人以稳重、冷静等心理感受。色相,明度,时不失稳重、优雅,与其定位极为协调。而适当的黄色进行点缀,不超过五种颜色的运用,纯度上的冷暖、深浅、鲜明的对比,使整个封面显得富有时尚动感又亮丽,同色彩运用,使整个封面色彩既不太过杂乱,也不显得单调乏味。该强调的部分突出,该弱化的部分减弱。利用不同色相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色彩层次。对比色配置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冲突,而邻近色匹配则会产生柔和,平静的感觉。红黑搭配,红白搭配、红蓝搭配,使色彩的明度对比既夺目,又不至于太刺眼。读者就是在这样对比中寻求协调的追求种获得了美感享受。再如,《当代电影》2008年度的封面设计也体现了这一美学追求,色彩鲜明明亮的底色和黑色胶片构成的“8”字形成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过渡使对比不至于突兀,色彩的协调感从中得到强调,“8”字图片的设计也很好地突出了刊物性质。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中的词汇。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前者着重运动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后者是神韵变化给人以情趣和精神上的满足。节奏是韵律形式的纯化,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节奏富于理性,而韵律则富于感性。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有一定变化的互相交替,是情调在节奏中的融合,能在整体中产生不寻常的美感节奏与韵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是美感的共同语言,是创作和感受的关键。通过节奏与韵律的体现而造成美的感染力。成功的封面设计总是以明确动人的节奏和韵律将无声的实体变为生动的语言和音乐,使封面的构图充满着音乐性和抒情性,令人遐想,正如歌德所说:“韵律好像魔术,有点迷人,甚至能使我们坚信不疑,美丽属于韵律。”例如《当代电影》2008年度的封面设计,每期通过色彩的变化加之体现动感的电影胶片“8”字图形,形成跳动的节奏,而整个年度封面设计形成一个整体,构成充满美感享受的韵律,像欢快的音乐,又像优美的诗歌。就具体一期的封面设计来说,图片和文字在封面构图中如果作曲线的编排构成,也可以产生节奏和韵律,同时要讲究中国画中的留白,该空的地方不要强加内容,要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美学效果,给读者留有遐思的空间。例如,《电影艺术》2005年度的封面设计就表现了这一美学追求。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凡是艺术创造都是平常材料的不平常综合,创造的想象就是这种综合作用所必须的心灵活动。”[2]封面设计用各种不同艺术手段进行表现,总是表现事物的各种不同存在形式,总是对其在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上进行组织。如果这些复杂繁多的视觉因素只有多样变化,没有和谐统一,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如果只有和谐统一,没有多样变化,就显得呆板单调。各独立的差异因素在艺术组合建构中,既体现外在关系的差异,又使其存在一定内在联系,构成统一有机的整体,才能产生赏心悦目、传情达意的审美效果。因此,在封面设计中既要追求色彩,版式,字体的变化多端,又要防止各因素杂乱无序的堆砌,造成统一性的缺乏。同时还要注意在追求秩序美感的统一风格时,也要防止缺少变化引起的呆板单调的弊病,因此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并保持变化与统一的适度,才能封面设计日臻完美。
在具体的封面设计中,如在色彩面积运用上,一般与其它色彩相对的主色调要占据主要位置,较大面积,通常是背景色或封面人物的色彩。导读部分的文字色彩面积虽小,作用却十分重要,通常采用与背景色或封面人物色彩不同的色彩来起到突出作用,一般用与主色调协调的其它色来强调。在层次处理上,通常把导读部分的文字放在第一层,封面人物居第二,刊名位于第三,有时刊名也居第一。最后是背景色。这样设计使得整个画面层次异常分明,编辑意图也很清晰,在色彩和画面层次的处理上始终保持统一中的变化,变化中的统一。风格简洁、明快,非常符合封面追求延续性的封面效应。像《电影艺术》2009年度的封面每期的背景色占据封面的大部分面积,作为主色调。刊名作为画面层次的第一层,突出强调,导语和封面人物据于第二层次,画面在光影色彩运用中具有了立体的层次感。每期在色彩变化中贯彻构图稳定统一,层次分明的美学追求。
高尔基曾说过:“美是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象。这些完美的形象都是理性和知觉、思想和情感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封面设计需要根据纸介质媒体的性质,特点和用途等,设计特定的装饰性图象,并将图象与色彩,文字及点,线,面巧妙地组合,构成传情达意的艺术性画面,营造一种寓意深刻而优美动人的审美意境。封面的设计要达到让读者看了就能联想其相关内容,要达到“一叶而知秋”的效果,给读者以美感和美的享受过程,达到吸引读者持续关注的终极目的。
[1]李泽厚.李泽厚文集[M]. 北京:三联书店,2008.
一、教材分析
该教学内容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3章第1节第4课时的内容,课题为《制作封面和封底》。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封面封底的组成和布局,以及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和大小位置的更改方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完成封面封底的设计。通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也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计算机知识不系统,加以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较差,水平高低不一。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组织一些活动,将知识融入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不同,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外,还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而对这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杂志封面、封底的构成要素和布局;
(2)掌握背景、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应用能力;
(3)能制作符合主题、要素完整、色彩协调、布局合理、有个性创新的杂志封面和封底。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对比封面和封底样张,了解封面和封底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思考相关要素的实现方式,并构思自己要制作的作文选的封面和封底;(2)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封面和封底,进一步提高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制作封面和封底,在实践学习中体验美和创造美;
(2)学生通过个人学习、主动探究和使用举手提问、学案指导、同伴互助等求助方式,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协作学习和利用学习资源。4.行为与创新
(1)学生通过构思和制作杂志封面和封底,体验作品创作的乐趣;(2)学生通过作品欣赏、评价和分享,增进彼此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构思和设计杂志封面和封底; 2.图文混排的综合运用和应用技巧。
难点
页面背景、文本框、自选图形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先学后教
六、教学准备: 准备较为丰富的图片素材与教学资源,并分发到学生机,便于学生使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本杂志已经完成了正文、卷首语和目录的制作,距离完成整个杂志还缺最后哪一道工序?
(制作封面和封底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一句话复习,引出本节课课题)同学们认为封面对于一本书或一本杂志的什么意义呢?
(一个好的封面可以立刻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完成封面和封底的制作。
(二)新课讲授,师生合作
师:展示几张杂志封面和封底,封面和封底一般包含哪些信息?
(封面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图片等。封底一般包括条形码、定价等。)师:《生命的拔节》封面部分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师生共同分析)
(页面,页面背景,页边条,页右侧方形图,两个圆形背景图,3个花瓣图,4个星形图,标题和出版社等文字信息)
(三)、布置任务,自主探究
任务
1、制作步骤的学习
教师展示学案:观察学案上的制作步骤,哪些制作我们已经掌握,哪些制作我
们还没有掌握?
对于我们能够掌握的步骤,我们回想一下怎么做,对于没有掌握的步骤,请你和邻桌同学探讨一下怎么做,或者寻求帮助文档?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先学后教,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学方式掌握部分知识点)
同学们都能掌握制作小花吗?
教师演示制作小花
(1).使用自选图形制作一片花瓣,复制5次
(2).旋转花瓣组合成小花
(3).将6个花瓣组合(4).复制2朵小花
(教师重点讲解小花的制作,突破难点)
任务
2、封面的整体布局
师:请参照样例将素材库文件夹下的素材通过一定次序组合成《生命的拔节》作文选封面。
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简化封面制作中的重复性机械性步骤,使学生的精力集中于封面制作的整体布局,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四)、展示与评价
选取几件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对照样例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作品中不尽人意的地方进行指导与修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分享创作的快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点又起到查漏补缺作用。)
(五)、拓展延伸
师:评价封面设计的标准是什么?
•(1).布局合理,符合封面设计要求;•(2).色彩协调,突出主题;•(3).装饰图案大方、美观;•(4).文字的设计能体现作文选的风格;•(5).作品有个性、有创新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思路上理解封面制作好坏的标准)
(六)、课堂练习
制作作文选的封底部分
(教师给出素材,学生自行设计)
(七)、课堂总结
(建议选择人教版或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以下内容控制在1000字以内)一、二、三、……
板书设计:
【设计论述主体内容如下(2000字左右)】:
教学设计依据论述。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即你“为什么”要这样确立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即你为什么首选“这样方法”而不是“其它方法”);教学过程的步骤安排依据(即为什么“这样”安排而不是其它的安排);板书设计的新颖之处和你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对自己教学设计进行总评。论文格式要求
1、统一使用A4纸打印、装订。毕业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
2、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论文摘要(100-300字)、关键词(3到5个)、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等。(1)封面:见下页。
(2)论文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不宜太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可以用正副标题的形式。(3)论文摘要(中文):100-300字。
(4)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常用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5)正文:正文小标题为四号黑体字,正文为五号宋体字。段首空2格。有页码。(6)注释:采用尾注或脚注形式,全文的注释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1)《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月刊)第25页,2004年第3期。(2)《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整理自第20-30页。(7)、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个,形式如下:(1)陈敢《论散文题材的现代性》,《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4期。(2)《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3、可根据论文实际要求编辑格式(如页边距、行距、段间距等),力求文章脉络清晰,阅读方便。
附件一:论文封面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教学)设计 专业 课题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1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定意见
评语:
成绩:签名:年月日
系部毕业论文指导组评定意见
评语:
成绩:组长签名:年月日
附件
二、毕业论文范本
“情的崇尚”和“史的反思”
——《长生殿》与《桃花扇》之比较 【摘要】:本文结合洪昇和孔尚任的人生经历以及对艺术趣味的追求,试图从三个方面对他们的代表作品《长生殿》和《桃花扇》进行比较研究。文章指出,在创作的基本原则方面,《长生殿》采取“虚实结合”,而《桃花扇》着眼于“征实求信”;在作品思想的最终旨归方面,《长生殿》倾向于“情的崇尚”,而《桃花扇》较关注于“史的反思”;在对历史和爱情两个元素关系的处理方面,《长生殿》“以史衬情”侧重于情,而《桃花扇》“以情观史”偏重于史。【关键词】:《长生殿》《桃花扇》创作原则主题历史爱情
清初戏曲保持了明末的旺盛势头。尤其是明末本已活跃的李渔、吴伟业、尤侗等剧作家的辛勤笔耕,标志着戏曲创作艺术日臻成熟,也催生了康熙朝两颗璀璨之星——世称“南洪北孔”的历史传奇《长生殿》与《桃花扇》。这两出戏一经问世,时人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金埴题诗说:“两家乐府盛康熙,金御均叨天子知。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争唱孔洪词”(《题桃花扇传奇》)。公元1688年,洪昇《长生殿》定稿上演,“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①十年之后,孔尚任《桃花扇》问世,则“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桃花扇本末》),以至出现演出时“岁无虚日”的盛况。笔者纵观二剧,发现尽管它们都是以男女主人公离合悲欢的故事串演一代兴亡,但由于二位作者在身世、人生经历、艺术追求和思维形式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致使二剧在创作基本原则、作品最终旨归,以及对历史与爱情二者关系的处理上,又彰显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仅就其相异之处,稍作探微,以就教于方家。—、“虚实结合”与“征实求信”
洪昇在创作《长生殿》的过程中,在题材选择上,遵循史实和虚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他重新演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基本上是继承了白居易诗和白朴剧的内容,且融合了唐以来叙述、咏叹“天宝遗事”的文史、传说等许多素材。剧中出现的许多人物和情节虽大都以一定的史实为基础,但整体上以虚为主。上半部表现出尊史重真的精神,一方面展现真实的帝妃情爱生活,一方面穿插有关的历史事件;下半部主要写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以虚幻笔法鼓吹真情,极力铺陈李、杨怅恨绵绵的刻骨相思。清人吴梅曾云:“余谓《长生殿》,取天宝间遗事,收拾殆尽,故上本每多佳制,下半则多由昉思自运,„„乃至凿空不实。”② 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方法与洪昇的创作意图有关。洪昇在《长生殿·自序 》中说:“余读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杂剧,辄作数日恶。”意在表明,他写李、杨爱情故事,与白居易诗、白朴剧的意蕴是一致的,在于显示“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但他要改变故事的悲剧结局,让李、杨“死生仙鬼都经遍,直作天宫并蒂莲”(《重圆》)。这就决定了《长生殿》上下两部分创作风格的不尽一致。为此,在剧本的上半部,作者偏重于写实。一方面如实描写封建宫廷帝王与妃子的真实关系、真实情况。自古君王皆拥有至尊权柄,也拥有众多嫔妃。剧中的唐明皇同样如此。当唐明皇钟情于杨贵妃时,就意味着许多女人的被冷落,“莫问他别院离宫玉漏长”(《定情》)。唐明皇可随心所欲召幸别的嫔妃,乃至密召杨贵妃的姐姐幽会(《倖恩》)。杨贵妃本能的心生妒意,便遭谪出宫,无奈自悔,借献发传情以感动君心(《献发》)。她始终怀着“自来宠多生嫌衅,可知道秋叶君恩?恁为人,怎趋承至尊”的心态,为博取唐明皇的欢心、宠幸,她运用了女人的一切条件和手段:美貌、温顺、眼泪、投其所好谱曲、献舞,直至公然干涉唐明皇召幸梅妃,她说:“江采蘋,江采蘋,非是我容不得你,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夜怨》)。就这样一段真实的帝王与妃子的情爱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也塑造出一个高度艺术真实的宠妃形象。另一方面,穿插与李、杨爱情相关的历史事件。因杨贵妃受宠,杨氏一族享尽殊荣,其兄杨国忠做了右相,独揽朝政,其三个姊妹册封为夫人,“凭僭窃,竞豪奢,夸土木”,“可知他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疑谶》)。安禄山因轻敌而致兵败,按律当斩,但由于杨国忠纳贿招权,为其开脱而留下祸患(《贿权》)。为能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唐明皇命涪州、海南两道岁岁进贡,送荔枝的使臣一路驰马飞奔,撞死卖卜的老人,踏烂农民庄稼(《进果》)。“安史”乱起,随后六军逼迫唐明皇让杨贵妃在马嵬坡自缢(《埋玉》)等等。这一切都表现得与史实相符或相近。按理说剧本写到马嵬事变,杨贵妃自缢,这一“帝王家罕有”的爱情悲剧应该曲终人散了,但“第曲终于奏雅,稍借月宫足成之。要之广寒听曲之时,即游仙上昇之日。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长生殿•自序》)。于是,在剧本的下半部,作者主要写幻。以反复回旋的手法,着力表现一对痴情恋人生死不渝的情感。在贵妃缢死、帝位已失之后,李、杨虽阴阳两隔,却都陷入了追悔莫及的刻骨相思之中。杨归返蓬莱仙山,却整日以泪洗面,“千回万转情难灭”,“倘得情丝再续”,“又何惜人间再受罚折”(《补恨》)。李则无限的悔疚和自责,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哀伤、痛惜、追悔、绝望等各种难以名状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甚至惟求“早赴泉台和伊地中将连理栽”(《见月》)。他们经过《冥追》、《觅魂》、《补恨》、《寄情》,执著的感情和真诚的忏悔,最后感动天孙、玉帝的促合,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长生殿里盟言”(《重圆》),终于月宫团圆。这种现实中的情愿真悔,在虚幻世界中得以升华实现,无疑将李、杨之间的爱情悲剧推至理想的境界,达到了以精神的“长生”消解了现实的“长恨”。
相比《长生殿》而言,孔尚任的《桃花扇》则以写实为主。“试观《桃花扇》,全部记明季时事,„„系年记月,„„且所纪皆是实录,尤可作南都信史观。”③可见《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在创作该剧过程中,作者本着“征实求信”的精神,全剧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展示弘光小王朝兴亡的历史面目,而且对剧中各类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出超脱清新的历史态度,吴梅也谓“《桃花扇》之句句可作信史者多焉”。④
首先,在该剧的创作过程中,作者本着“征实求信”的精神,多方求证,力求可作“信史”。孔尚任年少时即从族兄孔方训和舅舅秦光仪处“得弘光遗事甚悉”,并“证以诸家稗记”(《桃花扇本末》);另外“未仕时,山居多暇,博采遗闻”(《桃花扇小引》),虽未亲历南明灭亡,但出生距南明不远,曾与前朝遗老冒襄、黄云、邓汉仪、许承钦等人结为知交,又在扬州参拜史可法的衣冠冢,到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谒明孝陵,还往栖霞山拜访剧中人张瑶星道士,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搜集、掌握了许多南明兴亡的第一手资料。另外孔尚任还在剧前列出《桃花扇考据》,标举南明史实和史料,并一一参照。真如吴梅所言“观其自述本末,及历记考据各条,语语可作信史。自有传奇以来,能细按年月确考时地者,实自东塘为始”。⑤
其次,作者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基本上都是“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先声》)。剧中人物形象众多,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艺人歌妓,有姓名可考的人物就达三十九人之多。但人各一面,性格不同,血肉丰满。即使同一类人也不雷同。这显示出孔尚任对历史的尊重,如实写出人物的基本面貌。如侯方域虽风流倜傥,有几分纨绔气,却关心国事。李香君身为歌妓,但面对昏君、权奸之淫威,誓不屈节。横行霸道的马士英,奸诈狡猾的阮大城。无能被杀的高杰,骄矜少谋的左良玉。孤掌难鸣,无力回天,沉江殉国的史可法。这些人物基本上是“实事实人,有凭有据”(《先声》),“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桃花扇凡例》),真实地再现了历史。正如剧中老礼赞所说:“当年真是戏,今日戏如真”(《孤吟》)。虽剧中忠奸两类人物的结局“稍有点染”,但也是为“写兴亡之感”,达“惩创人心”之目的。
二、“情的崇尚”和“史的反思”
《长生殿》和《桃花扇》两剧都是重演历史人物爱情故事。两位作者都受到晚明尚情、清初“经世济用”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最终旨归,却有着明显不同。《长生殿》倾向于“情的崇尚”,《桃花扇》则关注于“史的反思”。
《长生殿》对李、杨的爱情充满同情和赞赏,并藉此歌颂人间真挚的爱情。尽管也有对李、杨沉湎于情欲而造成国家危难的不满和抨击,但纵观全剧着墨最多的还是对至真爱情的崇尚,对李、杨至死不渝爱情的歌颂,重在弘扬晚明尚情的思想。洪昇在《例言》中说“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专写钗合情缘”;又说“今在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借太真外传谱新调,情而已”(《传概》)。这说明作者要借李、杨的情爱故事来歌颂人间真挚的爱情。全剧五十出,有三十三出专写李、杨爱情。为此,作者首先舍弃李隆基前期励精图治、盛世名君的形象,将其定位为“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定情》)的风流情种,删削史家及野史中关于杨玉环与寿王、禄山秽事;将杨贵妃重新界定为一个纯真的德容兼备的爱情女主人公形象。
其次,从人间到幻境,夸饰铺染“精诚不散”的爱情过程。剧本从《定情》一出开始,作者就让李、杨连续四次相互表示:“惟愿取,恩情美满,地久天长。”李隆基赐予杨玉环金钗时真诚发誓:“朕与妃子偕老之盟,今夕伊始。”并要“牢扣同心结合欢”。杨贵妃则表示:“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后来杨贵妃制谱,唐明皇与她细细点勘;杨贵妃舞盘,唐明皇击羯鼓助兴;长生殿上,两人山盟海誓。《献发》、《复召》中,唐明皇相思:“识破愁滋味”;《夜怨》、《絮阁》里,杨贵妃争宠:“情深妒亦真”。马嵬之变后,《冥追》、《情悔》、《尸解》、《补恨》等出中,杨贵妃“只有一点那痴情,爱河沉未醒”(《情悔》);《闻铃》、《哭像》、《见月》、《雨梦》中,唐明皇则梦魂相牵,闻铃肠断,见月伤心,派方士寻魂,最后感动天孙,使二人到月宫重圆。这显然表现的都是“钗盒情缘”,宣扬的无疑都是“占了情场”(《弹词》)、“精诚不散”(《传概》)的理想挚爱。
《桃花扇》则将侯,李二人的爱情悲欢离合,置于南明弘光王朝兴亡的社会环境中,从中揭示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这是清初那种痛定思痛、反思历史的文化思潮的反映。作者自称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先声》),重在揭示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息息相关。首先,将南明覆灭,侯、李爱情悲剧归罪于马、阮之魏阉余孽。一方面,马、阮是祸国的权奸。当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缢,马、阮二人出于一已之私,迎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弘光王朝,并非要以此卧薪尝胆,中兴复国,而是唆使弘光帝声色犬马,他们趁机大权独揽,党同伐异,罗列黑名单,大肆搜捕东林党人和复社文人。而当清兵南下,国家危在旦夕之时,他们或跑或降,并唆使江北四镇同室操戈,致使河、淮一带兵力空虚,清兵长驱直入,而驻守扬州的史可法则孤立无援、弹尽粮绝,无奈沉江殉国。如此权奸把持朝政,南明焉能不亡。另一方面,阮大铖是侯、李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是“殃民”的权奸。在侯、李爱情悲欢离合的发展过程中,他一直是阻碍和悲剧制造者的角色。当他落入丧家犬的境地时,他巴结侯、李,送上妆奁,企图拉拢复社文人,洗刷罪责,以图东山再起。当其如意算盘落空后,便怀恨在心,将侯、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当南明建立,他得势后,不仅罗织罪名,追捕侯方域,迫使侯方域离开新婚的妻子逃离南京,还逼李香君转嫁他人,并对其百般的侮辱、迫害。直至南明灭亡时,侯、李二人才得以重聚。当然侯、李二人流离失所、不得相聚的命运,只不过是当时众多百姓受马、阮权奸迫害的一个缩影而已。其次,突破了封建等级贵贱观念,塑造了一批正义的社会下层人物。剧中塑造的李香君、苏昆生、柳敬亭等社会下层人物,照当时的等级贵贱观念,他们是为衣冠中人所不齿的倡优、贱流,只不过是供封建统治者享用的开心果而已,然而在剧中被作者注进了伟大的人格,成为最高尚的人。如李香君毅然却奁,使阮大铖卑劣的用心落空,孤身在昏君、权奸的淫威下,誓不屈节,敢于怒斥权奸害民误国。柳敬亭任侠好义,奋勇投辕下书,使手握重兵又性情暴戾的左良玉折服。像李香君、柳敬亭等心系国家安危、甘为正义出生入死的下层人物形象,不仅与马、阮之流大相径庭,也使清流文人相形见绌。作者在剧中的贵贱颠倒,热情歌颂下层人物,不只表明“孔尚任突破了封建的等级贵贱观念„„以及对此做出的思索”,⑥也表现了作家的民主启蒙思想。
再次,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的休戚与共关系的深刻揭示。作者在褒贬人物时虽仍用“孝子忠臣”之类的传统道德用语,却扩大了“忠”的内涵,已由皇帝为本变为以国家为本、民族为本。福王代表国家,可他只想着声色之娱,却忘记了为君的职责,在清兵南下,南明灭亡后,他就失去了为君的依托,连性命也不保了。起初拥立得势、得意扬言“幸遇国家多故,正是我辈得意之秋”(《迎驾》),“相公养体,尽咱吐气扬眉”(《媚座》)的马、阮,顷刻势败身亡;而清流文人吴应箕、陈贞慧至此才有“日日争门户,今年傍那家”(《沉江》)的顿悟;特别是虚构《入道》一出,借张道士之口呵斥在国破家亡之后重逢的侯、李:“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么?”说得侯、李二人“冷汗淋漓,如梦忽醒”,双双入道。这不仅展示出国家与君、臣、民等个人的关系,而且上升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哲理高度,完全超越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表现出鲜明的国家至上思想。由是观之,《长生殿》主要表达作者对“占了情场”的李、杨真挚爱情由衷的赞美,以及“情缘总归虚幻”的人生哲理的顿悟。而《桃花扇》借写侯、李爱情的悲剧,观照南明王朝的灭亡,反思南明王朝覆灭的原因,抒发历史兴亡和人生空幻的感慨,为后人提供历史与人生的借鉴。
三、“以史衬情”和“以情观史”
在对历史和爱情两个元素关系的处理方面,《长生殿》侧重于情,《桃花扇》则偏重于史。《长生殿》以李、杨爱情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大事为副线布局,把轻歌曼舞、卿卿我我与争权夺利、**血泪交错安排,重在表现“占了情场”与“弛了朝纲”“乐极哀来”的必然联系。写史主要是衬情。
首先,纵观李、杨爱情升华的过程,也是弛了朝纲、民怨沸腾的过程。李、杨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李隆基一身而二任,作为风流情种,是与杨玉环爱情的缔约者,但同时作为一代帝王,又是杨玉环魂丧马嵬的制造者,也就是成了李、杨爱情的破坏者。而杨玉环本身亦是如此。她拥有李隆基长久专一的爱情,“三千宠爱于一身”,同时又使李隆基耽乐忘政,误用权奸,酿成安史祸乱;她们穷奢极欲,暴殄天物,千里进果,踏苗伤民,最终导致马嵬兵变、自缢身死的悲剧结局。可谓乐极生悲。剧中李、杨爱情生活与社会政治斗争两条线索互为表里,并行不悖,互为因果,相得益彰。作者意在揭示李隆基纵情声色与安史之乱福祸相依、“乐极哀来”的因果关系。其次,全剧上下两部分虽各有侧重,但又彼此相照应。没有前半部分现实的悲剧铺叙,后半部分所鼓吹的至真之情就无从生发,“情”的内涵也不能拓宽。如果没有上半部李、杨二人历尽劫难,遍尝人间悲欢离合的现实描写,哪有后半部唐明皇的大彻大悟,在超现实中使爱情理想复生。全剧以《埋玉》为界分前后两大部分,前者写“乐极”,后者写“哀来”;前者写真,后者写幻。真幻结合,极力表现李、杨的“钗盒情缘”。当李、杨饱尝人间悲欢离合的酸甜苦辣后来到月宫,得以在由生入死的虚空中实现金钗成双、钿盒重合的“永团圆”。至此,寄寓作者美好爱情理想的李、杨生死相依的至情,得以推向极致。而孔尚任的《桃花扇》则在力求信守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非常合适地选择了侯、李离合之情,来观照弘光小王朝。写情是为了观史。
其一,以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为铺演情节的基点。作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先声》)。即以侯、李爱情为中心线索,环环相扣,展现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画卷。侯、李结合伊时,正是南明王朝酝酿成立之时,剧中展现了复社文人与阮大铖之间的斗争。南明朝立,马、阮大权独揽,党同伐异,造成侯、李由合而离,从而引出侯、李两条线索。以侯方域一线联结史可法、江北四镇和驻守武昌的左良玉,揭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以李香君一线联结南京城内弘光皇帝、马士英、阮大铖等朝臣及秦淮歌妓艺人,揭露统治集团的荒淫腐败。最后,江山易主,侯、李由离而合。从中可见,侯、李的悲与欢、离与合,无不折射出南明的兴与亡、成与败。
其二、巧用定情信物诗扇为全剧主线。诗扇既是侯、李定情的标志,又是他们离合的象征,也是李香君抗拒强暴的武器。一柄纸扇,由侯方域题诗到抗暴溅血,再被杨龙友点染成桃花扇,由李香君之手再到侯方域之手,几经周折,其内涵愈丰。扇面上不仅记录着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还是剧中主要人物登场演出的列表;既反映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也是剧情发展的航标。作者说:“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桃花扇小识》)。把桃花扇置于戏剧结构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殊位置上,并以此为剧名。正如作者言:“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桃花扇本末》)。由此可见,诗扇虽小,但它关系着人物命运,暗含着剧本主题。
综上所述,因两剧创作题旨的不同,作者对历史和爱情两者关系艺术处理也必然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长生殿》“以史衬情”,侧重于情;而《桃花扇》“以情观史”,偏重于史。以上分别从三个方面比较《长生殿》和《桃花扇》的相异之处,并非要给人一种割裂之感,因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着其内在本质联系的。《长生殿》基于对至真之情的崇尚,故采取“以史衬情”的艺术手法。受这种创意的影响,作品对历史的反思、警示不够,作品的主题不够深刻。而《桃花扇》的作者则将侯、李的爱情故事置于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背景下,以征实求信的爱情悲剧观照历史,揭示南明王朝灭亡之因,反思历史,垂戒后人,增强了作品思想的深刻性。
总之,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虽诞生于清初,却达到了清代戏剧的高峰,是清代传奇中两部思想和艺术都达到完美结合的杰出作品,对清代戏剧的发展功不可没。当然,两大传奇的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长生殿》所流露出的“情缘总归虚幻”的佛家色空思想;《桃花扇》中所折射出的远离凡尘、出家入道的逃避心态,应该是我们所摒弃的。注释:
①《长生殿》,洪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北京第2版,第226页
②《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19页 ③《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57页 ④《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19页 ⑤《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91页 ⑥《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291页 参考文献: 1.《长生殿》,洪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0月北京第2版 2.《桃花扇》,孔尚任著,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4月北京第1版
3.《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4.《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吴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5.《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附件三:教学设计范本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学习,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懂得乐于助人、孝敬长辈的美好品质,教育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人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时,你想到了什么神话故事?(嫦娥奔月)那夜空中美丽的星星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牛郎织女星)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进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讲关于它的动人传说。(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2)了解词语的意思。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按提示自学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A:出示生词卡片,朗读词语。注意: “竟”“匆”为后鼻音,“绊”“咽”为前鼻音“葱”“凑”为平舌音,“瞬”为翘舌音。“咽”为多音字。(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2)渴—竭、哀—享、竟-竞联系记忆。(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B、理解词语的意思 焦渴:非常干渴。
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农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干涸:指大地、河床等因缺水而干裂。一瞬间:指时间很短的一会儿。
涌出:形容水及其他液体大量、快速地流出。C、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正音。
D、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回答。(示课文图片,请学生对照图片复述故事情节。)(提示:什么时间,谁干什么,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
师小结:课文讲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妈妈找水喝。路上,小姑娘把罐中的水给小狗;回到家又把水给妈妈和过路人喝。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而又清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三、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当时水的重要性
1、齐读第1自然段。
2、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想想当时地球上是什么情景?当时水意味着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3、这样的情况让人的心情如何?(焦急、难过、痛苦)
4、请同学们怀着这样的心情再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四、小结
当时的情况真的是滴水贵如油呀?面对的情况是如此的残酷,当时的人们如何度过这样的困难?一个小姑娘又是怎样利用这千辛万苦得来的水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小姑娘找到水了吗?她身边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找一找,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同时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表格)
二、透过“神奇”,体会“变化”
1、齐读第1自然段,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地球缺水而大旱的情况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一个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发生了,最为神奇的是空水罐的变化。
2、空木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生说,师板书,形成板书)
(一)、体会第一次“变化”,感受孝心 【课件出示】、就在小姑娘筋疲力尽、累倒沙地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1)发生了什么事才使空水罐装满了水?
请你把你找到的这句话再来读一读,把你感受到的神奇读出来
(2)一个“竟”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意外,出乎意料)是啊,多么神奇,读好“竟”字,让我们再次感受神奇。
(3)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她的心情,是哪个词?(喜出望外)什么是喜出望外?(小姑娘因为出乎意料的得到了水而特别高兴就叫——喜出望外)小结:一个“竟”字,不但能看出神奇,也表现了小姑娘的欣喜之情。(4)读出神奇和欣喜。
(5)质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变化,是水罐会魔法吗?(板书:孝心)
小结:正是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才使空空的木水罐里,装满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渴吗?她喝水了吗?多好的小姑娘,再渴再累还牵挂着妈妈。小姑娘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如钻石般纯洁、闪亮,让我们带着对小姑娘的美好感情读出课文的第2自然段。
(二)、体会第二、三次“变化”,感受爱心、母爱
(1)谁能根据我们刚刚一起学习的,来填一填这个表格。【课件出示】 七颗
钻石
发生什么事
通过这些词
我体会到了
水罐的变化
(2)谁能学着老师刚才的样子来告诉大家,在水罐变成银时、银水罐变成了金的水罐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一颗怎样的心?再次,来填填这个表格。
【设计意图】先扶后放,通过表格的填写,明确学习思路,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先自学再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人翁意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生自学,并可以讨论。
【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变成银的。
你能把你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男生、女生大比拼)
(5)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
(她的爱心使上帝给了她又一个奇迹,板书:爱心如银)【课件出示】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1)发生了什么事?你体会到了一颗什么心?妈妈为什么不喝水?(也正是这伟大的母爱)
(2)生病的妈妈你觉得她是怎样讲话的?那你能来试一试吗?(指名读)
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
(3)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齐读)
小结:是啊,母爱如金子般宝贵,灿烂。(板书:母爱似金)
【设计意图】先扶后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在学生自己研读的基础上,推波助澜,用各种朗读方式,加快学生的内化,加快学生的理解感悟
(三)、体会第四次“变化”,感受爱的无私
【课件出示】(1)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找学生表演故事情节)
(2)小姑娘喝到水了吗?她渴吗?你从那些词中看出来?(再也忍不住、凑上水、咽了一口唾沫)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3)师述: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5)课件演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地球万物有了这股水流滋润的变化。(出示绿洲图片)
(带着生命的喜悦之情,齐读感受)
三、总结全文,升华中心
同学们,看看黑板上四次变化的原因,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水罐才有这么神奇的变化。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是小姑娘的爱心使空水罐变得满满的,还从中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跳出了七颗巨大的钻石。这七颗钻石代表了(感动、关爱、希望、善良、生命、真诚、赞赏)。就让我们带着对小姑娘的赞赏、带着对每一种爱的向往,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吧。(再读全文)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学,自己来品味文章的真谛,内化的感情,得以释放,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心间。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这篇课文丰富的童话色彩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重点,同时应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读为本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陶醉
1、情境导入,诱发兴趣。
由于儿童缺乏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提供引导性材料,建立起与课文的联系,以引导学生的注意与兴趣。
这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赋予它情趣呢?上课伊始,我借助神秘的夜空和学生感兴趣的北斗七星引入。“未成曲调先有情”,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制造文本的神秘感,诱发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情感和阅读兴趣。
2、情境创设,诱发情感。感受旱情,体会水的重要性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让学生自己置身于故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二、自主识字,轻松识记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的生词卡片,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读去拼音的生词。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合理想象,感悟孝心的神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想象,通过想象和角色体验去理解水罐不断神奇变化的原因,感受人物心理,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1、读书指导具有层次性。教学中我利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推进教学,从而达到感情朗读。朗读指导梯度上升,在学生自主朗读感悟后,以一些引导性的话语,给孩子们启发与指导,从而达到较好的朗读效果。
2、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感情朗读,教于读书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侧重指导感受旱情和感悟孝心。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有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习得读书得方法。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封面设计的知识,设计出与书中内容相关连,封面设计教案能体现自己个性的书籍封面。
2、封面设计中能遵循平衡、韵律与调和的造型规律,突出主题,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设计出比较完美、典型,富有情感的封面,提高设计应用的能力。封面设计教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封面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运用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等知识综合地表现在封面设计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设计出与书的内容相关连,能体现自己个性的封面设计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来猜猜这个谜语。有个好朋友,模样长的怪,方方正正有千层,一层一层全都是知识。生:是书。
师:对,就是书。封面设计教案,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有着丰富的知识,是我们学习进步的好帮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本书,你觉得哪一本书更吸引你?为什么?
生:彩色的一本。因为它吸引人,很漂亮。
师:原来出版一本书,不仅要考虑到书的内容要吸引人,它的封面设计同样要精彩,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今天我们就去研究一下书的封面设计。
引出课题:
封面设计
二、欣赏书籍图片
师:老师在上课前,去了一趟你们学校的图书室,发现那儿有好多吸引人的书。你在阅读课的时候,通常会借哪些书来看呢?
生:我想看《365夜故事》。
师: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生:这本书主要是讲一些童话故事,里面的人都很善良,都很美。
师:象《格林童话》、、《365夜故事》------这些书都是讲童话的,我们可以称它们为童话类的书。其他同学呢?
生:我想看《宇宙诱鸟》。
师:这本书你看过吗?
生:没有。
师:那你能猜猜是讲什么内容吗》?
生:我觉得它是讲宇宙英雄的故事,我是从封面的插图看出来的,那儿画了一个英雄在和敌人战斗。
师:原来是封面上的插图偷偷的告诉了你书的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看什么书?
生:我想看《史记》。
师:看过吗?生:没有。
师;那你猜猜会讲什么内容。
生:我想它是介绍古代的事。我从它的插图看出来的,画着古代的人。
师:象这类介绍古代的书,我们可以称它们为古籍书。一般古籍书封面会出现什么插图?
生;我觉得古籍书的封面都会画一些古代的人、景色、画------
师:除了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古籍书-------我们还常常看到象《少儿美术》这类的杂志。看看《少儿美术》经常会把什么作为封面的插图?
生;小朋友的画。
三找封面设计的共同元素
师:每一种书的封面都不一样,告诉不同的信息。但是它们却是由共同的几个部分组成的。请大家看封面作品,找找封面是有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生:有书名。(教师出示板书:书名)
生:有图画。(教师出示板书:图案)
生:有作者。(教师出示板书:作者)
生:有出版社(教师出示板书:出版社)。
师:醒目的书名,漂亮的图案,作者,出版社四个好朋友共同组成了漂亮的封面。
四、给封面找朋友。
师:老师这而有两张封面,你能帮他们找找丢了的好朋友吗? 请两个同学上来拼封面。
师:为什么这么搭配?
生:我觉得童话书里经常出现青蛙呀这类小动物,所以我把这副画放在童话这个封面上。
生:我觉得科幻世界书里经常出现宇宙飞船之类的,所以我把这副画放在科幻世界这张封面上。
师:原来我们在设计封面的时候要和书的内容相配套。童话书除了小青蛙可以做封面插图,还有什么也能作为封面插图呢?
生:童话故事里的人、植物、动物都可以。
师:概括的真全面。凡是童话故事里出现过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等都可以成为封面的插图。
师:那科幻世界又有什么可以作为插图?
生:宇宙飞船。
生:外星人、太空------
师:对,科幻世界里经常出先的星球、外星人、战警------都可以成为封面的插图。
师:作为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名除了可以横着放,上下错开放,还可以怎么摆放?
生;可以竖着放。斜着放,圆弧形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做简单的板书
师:看看这两张封面完整了吗?
生:还没有。
师:还少什么?
生:作者和出版社。
师:你觉得放哪里比较合适? 请学生说,教师用水笔直接写上。
师:刚才我们用贴、用笔写来制作封面,你还有其他制作封面的方法吗?
生:可以用剪刀剪。
生;用手撕。
师:对,制作封面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随意选择。
五讨论设计方案
师:老师这儿还有四类书非常孤单,它们没有找到漂亮的封面外衣,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打算给哪类书设计一张漂亮的封面,谁负责书名,谁负责漂亮的图案,谁负责作者和出版社,分工一下。学生讨论分工。
师:好老师就把这本书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给它们穿上漂亮的封面。提制作要求:1要有醒目的书名
2用花边、图案、插图等装饰、美化封面
3在适当的位置上标明出版社、作者的名称。
学生制作
六展评
师:请把设计好的作品贴在书的封面上,放在展示台上。各组派代表评你认为设计的最棒的作品,并把笑脸贴在书上。
选出获得笑脸最多的作品后让学生来说说好在哪里?
七、拓展
1 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图像表现形式
以人物为主体的图像表现形式是唱片封面设计里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段, 设计者主要在唱片封面里直接展现唱片的歌者、演奏者、或者是指挥家的人物形象, 让购买者能够直接从封面了解到唱片的歌手是何人, 这样的表现形式能让人们只要记住歌者的外表, 就能够很容易查找到想要购买的唱片。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表现形式的唱片封面对歌手都是进行了精心的包装和造型设计, 我们在购买唱片的同时也能对这个歌手有更深刻的外形印象。这种封面设计无论是对新出道的新人还是知名度比较高的歌手都能让人们在购买唱片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注意到他们的形象, 从中认识他们并且记住歌者的相貌, 加深对他们的印象, 这也是一个侧面宣传艺人, 提高知名度的一种广告宣传手段。
一般以人物形象为主的图像表现形式都是采用摄影拍摄手段, 或是展现歌者美丽的个人形象, 或是表现歌者独特的艺术气质, 或是将歌者置身于一个特殊的环境展现出别样的情怀等等, 都是为了能让人们过目难忘, 并产生购买唱片的欲望。它同时也分为影棚人像摄影和室外人像摄影二种, 一般情况下影棚摄影都是主要突出歌手的个人外形形象, 尽量利用造型和摄影技巧把歌手最美丽, 最帅气, 最有艺术气质的一面展现出来。
2 比喻与象征的寓意性表现
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征, 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 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 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比喻是选择两个在本质上虽不相同, 而在某些方面又有一些相似性的事物, “以此物喻彼物”借题发挥, 进行延伸转化, 获得“婉转曲达”的艺术效果。象征是比喻的延伸与放大, [1]可以借眼前之物寄深远之意, 把某些难以表达的精深的意念用形象表达出来, 自有一种曲笔之妙。
唱片封面设计通常是借用一些图像, 符号表现这些含义, 在展示唱片的内容同时, 给予唱片封面以更深刻的含义和内容。通过比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给封面设计加上耐人深思的寓意, 使人们通过封面设计去感受音乐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思想进行联系和思考, 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3 梦幻迷离风格的数码技术表现
科技发展到今时今日, 电脑数字技术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从前很多摄影和手绘插图不能完成的图片技术现在都可以利用电脑技术得以实现, 许多数码的特效效果都应用到唱片封面设计里。无论是将人物美化的几乎完美, 还是利用数字技术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空间效果完成的尽善尽美, 甚至是在画面里利用数码非线技术使得产生出一种迷离的梦幻意境等等都是可以数码技术得到实现。利用这些先进的科技, 使得唱片封面设计有更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进而满足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好奇探究心理及多变的视觉审美要求。一般采用数码手段设计的唱片封面都是采用迷幻, 神奇的画面作为主体, 去表现一种非现实的境界, 或是唱片封面充满了科技未来感, 或是中梦境的体现, 总之都是利用科技手段让设计者的创意得到最真实的视觉体现。
4 对比夸张的视觉震撼力表现
对比夸张是借助图像中某个特征进行适度的变形和强调, 使之更加鲜明的突出特点或强调事物的本质, 提高视觉的震撼力。这种设计方式在唱片封面设计里一般都是追求新奇, 注重画面的变化, 并且利用唱片封面里设计对象的特征及个性进行艺术的深加工和变形, 来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效果。按照这种特征, 夸张可以分为形态夸张和神情夸张两种类型, 形态夸张是表象性的处理, 神情夸张是含蓄性的情态处理, 通过夸张形象语言的运用, 为封面的艺术美注入了浓郁的感情色彩, 使其特征鲜明、突出、动人。对比可分为色彩对比和事物形态对比二种类型。色彩对比是利用强烈的色彩的对撞, 对人们的视线进行强烈冲击, 事物形态对比则是利用事物形态物理本身的特征, 去强调二者的不同, 进而产生出一种奇特的画面, 使得唱片封面产生艺术趣味性, 创造出深刻的记忆效果。
5 简洁的构成表现
构成是一种结构方式, 它强调的是空间的势。通常是用一些元素组成一个新的具有形式意味的空间和形态, 演绎出一种新的模式。唱片封面设计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设计都会使得封面焕发出一种新的张力和韵味, 在简单的组合和破碎处理之后彰显的是有很强设计理念的作品, 在视觉上给人们一种很强的动感。这种表现方式强调是一种空间的留白和合理的运用, 利用这种视觉感受, 增强了唱片封面的艺术情趣, 也提升了视觉冲击力。一般情况下, 设计者普遍都是利用唱片封面的文字或是简单的图形元素作为主要的素材精心的编排和处理, 利用点、线、面对构成原理将它们在画面里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处理, 并形成一种简单明了关系, 让文字和这些图形即刻成为一种设计语言, 在简单扼要表达唱片基本信息的同时, 也给人以强烈的冲力。
总之, 正是因为唱片封面设计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才使得唱片成为一种视觉艺术品, 使得更多的人在购买唱片音乐的同时也购得了一个富有艺术设计的唱片封面形式, 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 为唱片增添了更多的收藏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巍.唱片封套新格调[M].重庆出版社, 2001.
畅销书的成功要素一般包括:选题、内容、设计、营销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当,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图书产品的失败。其中的中间环节——编辑、设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上一阶段选题策划的后续,又是下一阶段营销宣传的实物基础。既如此,设计环节理所当然应该是出版人所必须应该熟悉掌握的。
面对琳琅满目的陈列橱窗,决定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首先要素是图书的设计风格。封面对于一本图书来讲,就是其脸面和衣裳,接触一本图书和接触一个人一样,我们无法从第一眼就了解一个人的气质和内涵,但外貌风格和衣着打扮却时时凸显着内在风格和气质,我们对一个人的定位往往从第一面开始就已经确定,这就是所谓的“眼缘”。同理,读者对图书的第一印象来自封面,一本优秀的图书封面,不但能揭示图书的内容和风格,而且也是诱发读者产生购买动机的重要因素。
畅销书是以市场为目标的图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元素,最终诱发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是其最终目标。在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内容编辑,或是营销宣传,都要求调动一切市场要素,借势造势,最终达到目标。在封面设计中,通常可以用于造势的资源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名人资源。名人资源一般包括名人姓名,名人肖像,名人评论,市场上通过“名人效应”来造势已经习以为常。名人资源之所以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是因为名人一般为行业的佼佼者,他们的点评或推荐话语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二是因为大众的崇拜心理,以名人为中介,沟通消费者和图书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名人作品必精品”,或者产生一种“名人推荐必值得读”的从众心理。
第二是媒体资源。不仅在后期的营销中,可以借助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资源,而且在封面设计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优势。如借助《百家讲坛》走红的系列图书,封面显著位置借用CCTV的Logo,就是充分利用媒体造势,以达到良好的诱发效果。
第三是名社资源。图书出版业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通过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国内一些比较有势力的出版企业已经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这些具有“品牌效应”的出版企业也是助推市场发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情况更适用于助推一个名气欠佳的作者的作品,通过这种“联姻”,无形中增加营销砝码。如《货币战争》之于中信出版社,《于丹<论语>心得》之于中华书局,当然例子作品本身的内容质量很好,作者知名度也很高。
第四是丛书品牌资源。“品牌时代”不仅要求形成品牌出版企业,而且在丛书、套书上也应努力形成品牌,有了品牌就有了认同,有了认同就有了市场。一旦一套丛书形成品牌,有了良好的口碑,那么该系列之下的图书就顺理成章地有了市场先机。如“西方现代思想丛书”、“最小说系列”、“库纳斯金色童书系列”等。
总之,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资源都应当被拿来利用,当然,资源不是叠加越多越好,而是合理取舍,巧妙布局,取各方之长,补自己之短,多管齐下,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走进书店购书分两类,第一类有着特定的兴趣和目标,购买方向明确,第二类漫无目的式的“闲逛”,购买方向不明确。对于第二类消费者来说,要想从浩如烟海的书林中脱颖而出进入消费者视线,一个醒目、有吸引力的封面就是决定性因素。
封面设计从属于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造和想象,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模仿。除了受制于材料和工艺技术外,封面设计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最终引领设计的是某种思想和灵魂。而设计的思想则来源于对图书内容、主题、行文风格的深刻感受和理解。从整体上来讲,封面要与内容相协调,要与图书的类型、风格相适应。如少儿类、文艺类、社科类、纪实文学类、网络小说类、青春文学类等,每个类型的图书所要求的风格、底色、配图等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来说,青春类要突出意境,图片使用要凸显感情基调,整体优美、清新,封面内容不宜过杂,色调不宜过深;少儿类要艳丽,图片可爱温馨,色彩饱和;社科类要体现内涵,图片、色彩、文字搭配要体现出基调和主题。当然,封面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而艺术上的“杰作”不可能是循规蹈矩的结果,其中必然蕴含着独具匠心的构思和异想天开的创意,这就要求美编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规律和创新的结合。除了封面整体风格需要注意外,以下几个方面也是影响整体效果的重要因素。
1.腰封。一个好的腰封设计,不仅能起到衬托、美化封面的效果,而且能提供其他额外信息。如《于丹<论语>心得》,腰封的设计不但丰富了色块,而且还突出了“CCTV”“百家讲坛”等重要信息。再如《明朝那些事儿》,纵向设计的腰封配合极具鼓动性的推荐语,给读者以醒目的感觉。在腰封的设计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腰封的色调、图案、风格要和封面相配合,相协调。二是腰封的文字要突出要点,具有宣传、提示作用。
2.勒口。相对于封面来讲,勒口是消费者在对封面有好感后的第二个注意方向。勒口的所能传递的信息一般是作者简介、内容介绍,及丛书信息展示。好的勒口设计,不但能传递信息、介绍内容,而且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封底。封底往往会被很多设计者忽视,翻开许多图书,封底并没有什么内容。如果从消费者购买习惯分析,在决定购买一本书之前,一定会翻看封底寻找定价,而这样一个“眼缘”,实际上也是促进购买行为的一个诱因。因此,适当的封底设计和文字信息也是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
4.书脊。书脊一般应包括书名、出版社、作者、Logo等,书店中一般图书的陈列方式都是书脊向外,因此书脊中的书名一定要醒目、便于识读,重点部分突出显示。
【《设计封面》教学案例设计】推荐阅读:
班队课教学设计封面07-20
封面设计通讯报道07-14
校本教材封面设计10-23
课程设计规范及封面12-20
语文教案封面设计09-23
广告设计专业应聘简历封面设计图05-25
党建工作汇报材料封面设计09-23
教学总结封面09-28
教育教学论文封面06-1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文封面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