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目标大班
主题一
《世界一家亲》
语言《我们的祖国真大》《环球旅行记》《说“你好”》《地球村小伙伴》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感受祖国的伟大。
2、了解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会出现不同的季节。
3、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物和动物。
4、感受故事中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5、了解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语言与文字也不同。
6、尝试用汉语、英语等不同的语言互相问候,体验学说不同语言的乐趣。
7、学习诗歌,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人种。
8、体会地球村一家人的和谐与快乐。
社会《大中国》《中国的钱币》《花园城市》《各式各样的建筑》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是祖国的标志,代表国家的尊严。
2、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4、通过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5、知道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
6、愿意学习新加坡人遵守公共秩序的文明习惯。
7、通过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与其他国家的经典建筑,初步了解各种建筑的风格与特点,进行简单的比较。
8、在集体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艺术《斗牛舞》《我和你》
1、了解西班牙舞蹈的特点,学跳斗牛舞。
2、通过观察,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3、愿意与同伴合作跳舞。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理解歌词内容。
5、感受奥运精神。
主题二 《 小工具来帮忙》
语言《鲁班造锯》《梳子》
1、欣赏故事,感受鲁班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敢于尝试的性格特征。
2、从故事中获得观察事物、提出疑问、积极尝试的启示。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用轻柔、优美的声音配合音乐朗诵诗歌。
4、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诗歌创作的能力。
社会《工具箱》《远古的工具》《文具安全》《刷子总动员》《生活夹夹乐》《雨衣的来历》
1、认识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
2、初步知道常用小工具的用途。
3、了解原始人使用的工具。
4、通过学习,知道人类发明工具、使用工具是为了更方便地生活。
5、通过学习,知道使用文具的安全事项。
6、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7、了解各种各样的刷子,知道不同的刷子有不同的作用。
8、能用语言描述各种刷子的特点。
9、通过观察、体验、了解生活中不同夹子的作用。
10、培养幼儿的观察,自理能力。
1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雨衣的来历,感受小意外带来的大发明。
12、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艺术《粉刷匠》《理发店》《快乐的小木匠》
1、理解歌词,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学唱歌曲。
2、体验粉刷匠快乐的心情,能用跳跃的歌声表达歌曲的快乐情感。
3、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学唱歌曲。
4、了解理发的程序,用动作帮组自己理解和表达歌词的内容。
5、准确地掌握音乐节奏,并根据乐句的变化更换动作。
6、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表现,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主题三
恐龙家族
语言《恐龙分分乐》《恐龙之最》《恐龙找工作》《城里来了大恐龙》《恐龙津津的呼唤》
1、用清晰流畅的语言,向同伴介绍自己了解的恐龙的生活习性。
2、会根据食物和生活环境(天空、陆地、水中)对恐龙分类、3、愿意积极参与“恐龙之最”的讨论,大胆清晰地用语言进行归纳表述。
4、增强探索恐龙家族奥秘的欲望。
5、大胆表述恐龙特征与人类职业的相互联系。
6、激发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7、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理解文学作品的特殊情趣。
8、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出门在外要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社会《喷火小恐龙》《救救他们》《重建恐龙王国》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恐龙生气时所做的可怕事情。
2、知道生气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了解一些正确疏导自己消极情绪的方法。
3、初步了解一些频临灭绝的动物的知识。
4、从自身做起,主动寻求保护动物的途径。
5、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形态各异的立体恐龙。
6、树立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艺术《小龙人》《玻璃瓶里的小鼠龙》《魔力恐龙舞会》
1、尝试根据恐龙的不同特征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2、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变化唱出各种恐龙形象。
3、欣赏音乐故事,感知和理解音乐的情节内容。
4、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小鼠龙,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5、熟悉音乐,了解游戏规则,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6、大胆地随音乐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恐龙的不同姿态。
主题四
西游记 语言《我喜欢的人物》 我喜欢的《西游记》故事
《孙悟空打妖怪》 《三打白骨精》《我是白骨精》《打败白骨精》
1、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西游记》角色,并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喜欢的原因。
2、通过分享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3、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西游记》中的故事名字和故事梗概。
4、认真倾听同伴讲述,对《西游记》的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5、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6、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观察和理解,并尝试表演二个内容。
7、知道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8、欣赏文学作品,熟悉故事情节,了解角色性格特征。
9、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有表演的欲望。
10、学习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角色对话。
11、愿意参与表演,在表演中表现出自信、大胆。社会《剧团里的人》《好戏开演》
1、通过观察主题小书,了解剧团里的各种工作。
2、尝试将剧团工作迁移到戏剧活动中,体验剧团中的各种工作。
3、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积极投入活动,有一定的责任感。
4、在表演和操作中,体验戏剧活动的乐趣。艺术《白龙马》《看我七十二变》《天竺少女》
1、学唱歌曲,感受乐曲的节奏。
2、根据歌曲创编合适的的动作大胆地进行表演。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愉悦快乐的情绪。
4、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猴子的动作。
5、尝试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6、通过欣赏,感受印度风格的音乐。
7、尝试模仿典型的印度舞动作,体验舞蹈的快乐。
主题五
毕业小超人
语言《我是小超人》《谁的本领大》《认识学习用品》《小书包》
1、观察图片,对超人形成一定的认识。
2、学习理解并正确使用“假如…”的句式,结合已有经验展开想象。
3、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4、通过观察小书,倾听故事、扮演角色,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5、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6、认识各种学习用品,了解各种学习用品的名称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7、激发幼儿喜爱,并爱惜文具的情感。社会《保护自己》《快乐大家庭》
1、懂得上学时的一些安全事项,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幼儿园后勤部门的名称及工作性质。
4、感受各部门在幼儿园大家庭里相互配合的氛围。艺术《功夫超人》《老师再见了》
1、通过儿歌和动作相对应的形式,学习有关中国武术的一些简单动作。
2、在音乐的伴奏下合拍地做动作,喜欢表演。
3、学唱歌曲,创编动作。
策略一:在“自由”的前提下帮助幼儿建立、遵守区域活动的规则。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我们在给幼儿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时, 也别忘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
1、通过讨论建立规则。区域活动既是孩子的游戏活动之一, 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之一。因此在规则的制定方面偏颇哪一方都不妥当。大班的孩子思想活跃, 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强, 他们有了一定的是非观, 这就为讨论建立区域活动的规则提供了可能性。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明确、理解规则从而达到自律。如:有些深受孩子喜欢的区域活动去的人特别多, 而造成混乱的次序;有的孩子在阅读区常常自顾自的大声朗诵儿歌或者故事, 而影响到别的孩子;有的孩子常常没做完一件事又跑去做别的事等等。我都会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请幼儿先判断这样做是否正确, 再请幼儿共同想办法解决。如:一次我刚在手工区投入了一些新的手工材料,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都想去玩。结果在手工区拥了好多人大家都抢着要玩, 结果抢到座位的在那乐滋滋的玩, 没抢到座位的在一旁气愤的大叫“老师他抢了我的位置!”抢到座位的则一脸无辜的说:“老师我先来的。”看到他们求助的眼神, 我便与孩子们讨论:“你们觉得今天在手工区玩的高兴吗?为什么?”孩子们都说不高兴因为人太多大家都抢着玩, 这时我乘胜追击“那怎么办呢?”有的孩子说:“要规定有多少人玩。”“大家轮流玩。”“没玩到的孩子可以在旁边等一下。”“我今天玩了明天就让给别人玩。”等等。规则就在孩子你一言我一言中自然形成了。
2、自然的提醒。孩子往往会在玩得忘乎所以然的时候会遗忘规则, 像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采用提醒法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提醒, 可以是教师对幼儿的提醒, 也可以是幼儿对幼儿的提醒, 也可以设置一些图表贴在相应的区域也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教师对幼儿的提醒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提醒和动作提醒。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 教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我们……好吗?”“请你……好吗?”动作方面可以是一个小手势“小声一点”“坐下来”等。有的时候有些游戏的规则也可以放权给幼儿自己管理, 如:当大部分孩子都了解了棋类游戏规则后, 为避免有人不守规则可请能力较强的孩子做小裁判进行监督。一些图表的设置如:在图书区内设置一个安静的标记;在每个区域活动内设置人数的标记等。标记的设计有利于孩子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策略二:及时更替区域活动内容, 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喜新厌旧”的速度比较快, 如何跟上他们的速度还真不容易。对此笔者的想法是:A.利用区域活动时间教师可以开辟一个区域, 与孩子共同制作区域活动材料。大班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已经到达一定水平, 让他们共同参与到区域活动的制作中来会让他们产生成就感, 会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B.平时上课时我们做的一些道具就可以用来给孩子做区域活动的操作材料。如:平时我们常会做一些数学的操作练习用具, 我都会将这些投入到区域活动中。这样做既节约道具的准备时间, 又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我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对孩子进行个别辅导, 真是一举三得。
策略三:适当的分享交流, 有助于引发与促进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
分享交流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帮助幼儿在不断总结与吸收之前经验有益养分的基础上, 积蓄力量, 在更高的七点与层次上开展新的活动。因此, 适当的分享交流同样能够有助于引发与促进区域活动之间的互动, 进而有助于区域活动的不断丰富与深化。例如, 在益智区, 幼儿利用雪花片练习排序, 很多幼儿练习的是ABAB的排序, 这时甜甜练习出一个ABBABB的排序, 其他幼儿见了, 产生了分歧, 有的说对, 有的说不对。教师就让甜甜再排一次给小朋友看, 并让她说说有什么规律在里面。甜甜告诉小朋友:“我排的一直是红绿绿红绿绿。”这时老师就表扬甜甜:“甜甜的这种方法真不错, 我们一起来找更多的规律, 然后告诉别的小朋友。”教师在这次分享交流中可以看到:甜甜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要比其他幼儿好一些, 就可以指导她探索不同的方法。
总之, 区域活动的分享交流, 能让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 发现问题, 讨论问题, 解决问题, 并能积极表达情感、共同享受快乐和经验, 最终取得经验, 利用经验。
策略四:在区域活动中引导部分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
在区域活动指导中有的时候我们常会感觉到顾此失彼。为此, 我邀请个别家长参与到区域活动的指导中来。一方面家长的参与有利于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管理。另一方面家长与幼儿的互动可以增进亲子感情及家长的教育水平, 了解教师每一阶段的教育重点, 使家长与教师的配合更紧密更贴切。如:我秦刘璨家长原先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 后来通过邀请她共同参加区域活动的指导, 她逐步地学会了下五子棋和采用提示法教育孩子。她常感叹是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让她感觉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心理特征发展建议
游戏是最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活动方式,是多种心理成分参与并且以某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幼儿游戏类型中,象征性游戏最为典型。而角色扮演游戏是象征性游戏发展的最高水平和最成熟的形式,是大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类型之一。
笔者在幼儿园进行教育见习的过程中,与大班幼儿在活动室内自由游戏时间开展了“厨师与客人”(幼儿扮演“厨师”,“客人”扮演“客人”)的角色游戏(因篇幅有限,游戏过程与内容不再陈述),以此对大班幼儿游戏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分析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心理的特征,并对其发展与促进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幼儿角色游戏心理
游戏作为学前儿童的重要社会生活方式,直接构成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在幼儿游戏的心理结构中,认知是最重要的因素,动机和情绪是基本成分。其中,创造性想象是最活跃的成分之一,内源性动机和愉快的情绪体验是最稳定的成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语言和动作是幼儿游戏的直接表现,也是观察与分析幼儿角色游戏心理的媒介。游戏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包括游戏语言和角色语言。游戏语言具有交流、组织及调节的作用,体现幼儿对游戏的向往、追求和在游戏中体验的满足;角色语言是角色体验及其外化的表征方式,由所扮演的特定角色的规定性所决定,充分展示了假想中的“自我”。
游戏过程的动作包括表情、手势及材料操作,也是情感交流、角色扮演或者造型的基本表现方式。表情、手势和语言共同表现游戏情节和主题,操作则是外部动作与内部思维、想象在材料使用上的综合表现,反映游戏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并体现游戏情境的激励功能。
二、对“厨师与客人”角色游戏的解读
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认真热情地扮演“厨师”,一直面带微笑、服务语言规范,积极介绍、等待“客人”决定并期待着“客人”做出评价,只有当“客人”不想吃了或让其他幼儿吃时才显出着急的表情,能够感受到幼儿愉快的情绪及强烈的游戏动机。
1.解读幼儿的游戏动作。
在整个角色扮演游戏过程中,幼儿在道具的选择、操作与更替上彰显了其熟练性与创造性,表现了其对角色的理解。“饭菜材料”选择上,使用正在玩着的、毫无相似点的积木,把图画书当作“菜单”,画笔当作“筷子”和“吸管”;道具更替上,“饭菜材料”从起初的积木更替为花片,白花片被用来当作“饮料”中的“冰块”,放进去还不忘“摇一摇”,“饭菜容器”则从“小篮子”到“笔筒”等,表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呆板的,而是积极主动且有创造性思考的。在道具操作上,每次“点菜”时她先是拿出“菜单”,并给“客人”翻着讲解“面”和“饮料”的种类,然后等待“客人”做出决定后又会把“菜单”收回,完全符合服务规范;花片的使用不是简单散乱无序堆砌,而是会“交叉拼起”,说明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也追求视觉上的美感;每次的“饭菜、饮料”幼儿与“客人”共同品尝,认真的“吃完”并擦擦嘴,或者送到“客人”嘴边请求“再多吃点儿”。这些动作不仅表明了幼儿“以物易物”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水平,更反映了幼儿已内化的丰富的经验。
2.解读幼儿的游戏语言。
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语言是解读幼儿心理的最主要的工具。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从拿给“客人”“菜单”让其“随便点”到介绍“清汤、麻辣和红烧牛肉面”等,从询问“客人”是否想喝“饮料”到最后提出“免费提供住宿”,幼儿多次挽回了可能要陷入困境的游戏,并引领游戏进一步纵深发展。
这一系列全面灵活的服务语言,每一句完整清晰的表述,首先反映了幼儿对所扮演的角色的准确理解并正确、熟练地迁移到游戏中,表明其对“厨师——服务人员”角色社会化的初步完成,也表明了其语言的概括功能的良好的发展;其次,幼儿能够对“客人”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为了提高“客人”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提出“一切饭菜免费”“免费提供住宿”等策略,不仅能够从新的角度向“客人”提供服务,也体现了其语言的交流、调节能力已经初步成熟;再次,该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创造性地满足客人所提出的高要求、高标准,使用清晰流畅的角色语言完成游戏中的对话交流及角色扮演,表明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中心是指向游戏过程而非结果的,并且获得了愉快的情绪体验。
三、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心理的特征
1.能够准确理解并展现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大班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游戏经验,并能够在游戏中主动反映多样的生活体验,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经验内化、提升智力水平,更有助于幼儿的角色社会化的发展。通过以上对幼儿的言行举止的观察与分析,其角色任务清晰流畅的运用和展现清晰地反映了一位服务周到的“餐厅服务人员”和一位拥有创造性智慧的“高级厨师”。无论从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还是材料选取与更替,都表明了大班幼儿在角色社会化、情感社会化方面的初步完成。同时,从幼儿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活动中,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服务,引导游戏进一步发展等,均表明了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去自我中心”的成功。
2.能够创造性加工和运用现有的活动材料。
大班幼儿由于经验的积累与想象力的提高,他们对于“物”的逼真性依赖降低,可以不凭借玩具做出象征性动作,甚至不依赖实物而用语言补充细节。游戏过程中,幼儿对图画书(菜单)、积木和花片(饭菜材料)、画笔(筷子、吸管)、笔筒(杯子)等的运用,虽看上去这些材料的逼真性都很高,但如果考虑到幼儿是在班级自由活动时间内、没有提供专门的游戏区域和游戏材料、无游戏氛围与准备的情境中自发选择主题等情况下,能够这样轻松自由而且熟练的选择并操作材料以使游戏能够顺利开展,更能够反映幼儿“以物易物”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3.与同伴合作相比,更期待成人的参与。
研究表明,成人合理、适度地参与幼儿游戏,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经历,使游戏对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最大化。在游戏过程中,“客人”多次想借机退出为游戏纳入新成员,以观察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游戏,如几次向幼儿建议为其他幼儿“做点饭菜或饮料”,或以“吃饱了”为借口试图送给其他幼儿吃等,“厨师”很不高兴;后来幼儿多次邀请教师,教师也建议她与同伴合作,她却没有尝试。因此得出,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更期待成人参与到游戏中,更喜欢与成人合作。究其原因,成人一方面能够对其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使其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和信心;另一方面,成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刺激,能够唤起她游戏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能够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促进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心理的建议
1.营造富含教育意义的游戏场所,投放丰富、高质量的游戏材料。
富含教育意义的、有足够空间的游戏场地及丰富、高质量的游戏材料是开展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能够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愿望。在目前幼儿园活动室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建议幼儿园教师通过环境创设,将不同的教育意义渗透在环境中使其物质化、客体化,如班级之间进行合作,不仅节省资源,而且扩大幼儿交往范围,促进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
游戏材料应是具有游戏性的玩具而非专门教具,应以幼儿的兴趣、使用频次为标准,注重材料的安全卫生、取放方便、功能多样及更换。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中、生活中的资源和物品,赋予其游戏的价值和意义,使游戏的实施更具有灵活性和自由性。必要时,教师还可以联合幼儿一起制作玩具,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2.提供固定、充足的游戏时间。
具有一定计划性的幼儿园游戏教学日益受到了教育者的青睐。但在教学之外,固定、充足的游戏时间是幼儿自由开展、深入游戏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角色游戏。专家建议“幼儿园每日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应不少于30~40分钟。”而目前由于幼儿园常规活动过多,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较少、自主性受到很多制约,致使角色游戏实施困难或者流于形式、幼儿不能尽兴等。
因此,幼儿园每日安排专门的游戏时间,一般不能少于45分钟,才能确保角色游戏得以开展。此项规定若能实施,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还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一举两得。
3.帮助幼儿建立长期稳固的游戏玩伴。
同伴交往与合作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方面与游戏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都能够为幼儿提供互为榜样、相互模仿以积累经验的机会,能够为幼儿建立并内化交往策略等方面起着调节与强化的重要作用。
然而,受我国独生子女国策的影响,加之成人的繁忙、忽视和“成人化”,致使幼儿的同伴较少而且随意性大,心理上承受孤独,行为上表现为不会交往和不愿交往。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教师应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建立兴趣相同、长期稳固的游戏玩伴,鼓励并引导他们开展合作性游戏,使其在同伴互动中学会交流、协商问题,获得交往规则,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4.成人给予鼓励的态度和科学的引导。
研究与事实均已证明成人对幼儿游戏积极、中等程度的参与或干预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成人的示范与提出的挑战能够促进幼儿在游戏中集中并延长注意力。
现实生活与教学中,成人对幼儿游戏价值的忽视、对参与幼儿游戏表现的难为情、引导方式随机性、片面性及强制性等现象时常发生,干扰并阻碍了幼儿游戏的开展。因此,最好的鼓励与引导的方式是成人扮演一定的小角色,让幼儿主宰游戏进程并在幼儿表现出所期望的游戏行为后及时退出。当然,这应该建立在成人喜欢与幼儿一起游戏的前提下。
你们好!本月我们将进入新主题“我要上小学”,再过几个月,孩子们就要进入小学的殿堂,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就孩子而言,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充满诱惑力的地方,他们有很多向往、疑问、担忧、憧憬……就教师而言,面临的则是如何为孩子解除疑虑,如何满足孩子热切的期望,并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从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我们有很多责任、期望、祝福……
生活活动:我们爱清洁、帮助别人最快乐、小小理发师、整洁的仪表等
通过“我是健康的孩子”谈话活动,感受爱护身体的重要,懂得保护身体的基本常识。
运动活动:风车转转转、好玩的报纸、蝴蝶传花粉、穿过树林等
通过“探险去”等活动,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体验在大自然中锻炼的乐趣。
学习活动:参观小学、像个小学生、我的好朋友、快上一年级等。
通过“我的朋友真正多”等活动,进一步感受、了解小学生活、学习情况,增强对小学的情感,向往当个小学生。总之,通过以上一些内容,我们将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爱幼儿园、爱老师、爱同伴的情感。体验大家在一起的快乐,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和同伴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一班
一、大班
1、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2、学会看逃生图上的重要标志:如:安全出口等。
3、知道在火灾发生时不慌乱,应按熟悉的安全撤离路径有秩离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保护意识。
4、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独自去玩耍。
5、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了解雷电的危害性,防止雷电的基本伤害。
6、让幼儿知道铅笔伤人的危害性,学会正确使用铅笔,知道铅笔不能咬、会造成铅中毒,铅笔不能用来作武器,会挫伤人。橡皮、水彩颜料、油画棒也是有毒的,不能吃,不能往身上图。
7、运动时注意安全,不给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
8、学习简单的自救方法,遇到危险时知道拨打匪警电话
110、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懂得生命的宝贵。
9、学会与陌生人相处,不把姓名、家庭住址告诉陌生人,不接收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棒棒班11月发展目标及主要教学活动 一.11月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1. 了解基本的营养知识,养成文明的进餐举止和健康的饮食习惯。2. 初步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及保护方法。
3. 在体育活动中,了解基本的运动卫生知识,知道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不马上饮水等。
4. 在生活中丰富安全常识,知道不做攀爬窗户等危险地事情,在可能遇到危险或发生意外时,掌握简单的自护和求救的方法。
5. 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并逐步提高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6. 在多种运动游戏中,体验走、跑、跳、踢、滚、推、拉、掷远、掷准、抛接、攀爬等不同的运动方式,能灵活协调地控制身体。
(二)语言领域:
1. 能大胆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各种句式、语气等)清楚并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和愿望。会发起谈话,能自然、有礼貌的与人交流。2. 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3. 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回答问题,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做到轮流发言,尊重他人的观点。
4. 会讲故事,会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会仿编、创编诗歌和进行创造性讲述,会用多种形式(如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表现并保留自己的作品。5. 喜欢阅读各类能理解的图书及其他图文信息(如标签、海报、照片等),能利用图书、电脑、口语交谈等多种途径,发现与学习内容或感兴趣事物相关的信息,学习初步收集和使用信息。
6. 有书写文字的兴趣和愿望,能用正确的笔顺书写自己的名字,知道书写和阅读时的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三)社会领域:
1.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制定活动计划,愿意自主实施计划,增强自尊、自信。2.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了解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3.在生活中能关注他人的情绪、情感,能主动关心和安慰他人。
4.能在成人的提示下,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增强遵守规则的能力。5.有初步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并能在成人的指导下认真做事,有始有终。6.认识常见标志、符号,理解它们的作用,尝试为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设计标志。
(四)科学领域:
1.愿意参加科学小实验,喜欢猜想与动手操作尝试。2.对感兴趣的事情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积极猜想,收集信息。3.学习连续观察、探究事物变化的简单原因和规律,尝试学习简单的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4.感知和主动探索可接触的简单物体、现象,喜欢玩与电池、磁铁有关的游戏,体会周围事物、现象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5.学习按某一规律进行排序。
6.学习用多种方法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记录、统计和自然测量。7.感知季节对动植物生长、变化及人们衣着、生活的影响。
(五)艺术领域:
1.通过体验,感知与发现差异明显的乐曲的不同,如进行曲、摇篮曲等,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2.能发现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不断丰富美的体验,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并对事物做出简单评价。
3.愿意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欣赏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成果。
4.主动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不断丰富生活中的体验,如绘画、纸工、泥塑、废旧物制作、编织等。
二.11月主题活动 1.主题活动“我” 2.主题活动“动物”
三.环境布置
1.活动区:
(1)益智区:a.循环排序的图样若干,各色、各种形状的装饰物若干(如各色花形小亮片),相框若干。
b.投放动物卡片,包括食肉的、食草的、杂食的若干种。幼儿练习分类。(2)美工区:a.幼儿搜集的各种名片、制作名片的卡纸、彩色笔、铅笔、每名幼儿姓名的笔顺卡片。
b.橡皮泥、泥工工具、吸管、木棍、毛线、盒子、纸杯、彩珠、牙签和珠子等辅助材料,各种粘贴工具、人物图片等,幼儿制作娃娃。
c.有关动物的书籍、图片、折纸步骤图、泥工步骤图等,幼儿收集的各种废旧材料、橡皮泥、折纸、彩色小珠子、牙签等辅助材料。幼儿分组制作小动物。(3)图书区:a.与幼儿共同搜集的有关季节和身体方面的图书。
b.与动物有关的资料、纸、笔、小订书器等,幼儿自制有主题的动物图书。(4)科学区:a.幼儿搜集的各种自然测量工具,如小棍、曲别针、线绳等。幼儿玩测量游戏。
b.糖水、盐水、白酒、清水、醋、酱油、茶水等,纸、笔、胶棒等,幼儿玩感官游戏。
c.不同形状的磁铁(长条形、马蹄形)、曲别针等,幼儿发现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不同。
(5)棋类区:跳棋、飞行棋保护身体棋等。2.墙饰:
(1)墙饰一:“我”——我的五官、变化中的我、不一样的我
(2)墙饰二:“动物”——动物展览会、小动物的事情我知道、小动物怎样过冬
四.家园共育
1.利用班级公共邮箱和QQ群及时向家长公布11月班级工作计划,便于家长了解。2.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主题相关的物品。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普遍认为, 大班时期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的重要时期。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在总则里明确规定, 要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农村地区的幼儿合作能力发展受其家庭、社区以及教育发展环境的影响, 有其自身的特点, 笔者在湖北省襄阳市郊区建制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一定范围内的调查走访, 在掌握农村幼儿合作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基础上, 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二、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 抽取襄阳市襄州区东津镇中心幼儿园大班三个自然班幼儿共计132名。其中66%的幼儿为独生子女, 34%为非独生子女;71%的幼儿为农业户口, 29%为非农业户口;家长学历分布为:43.8%的初中及以下, 42.9%为高中, 有13.3%为专科及以上。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对大班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共132份, 回收问卷130份。其中有效问卷126份, 回收率98.5%, 有效率95.5%。同时本调查还随机对部分大班幼儿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 访谈主要针对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现状、特点以及家庭家养特点。
本调查的问卷采用徐德媛 (2015) 编制的《幼儿合作能力教师评定问卷》作为基础调查工具, 该问卷从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意志和合作技能四个维度, 共19道题, 改造为家长问卷, 经过前期尝试性调查, 在认为问卷信度和内部一致性基本上是可被接受的。以上调查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19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受调查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总体水平
以大班幼儿的合作认知, 合作情感, 合作意志和合作技能4个维度做一定分层处理, 数据统计如下。
统计结果显示, 在构成幼儿合作能力各个因素发展上, 存在相对不平衡的差异, 其中在合作认知上, 大班幼儿普遍在自信方面比较好, 在信任他人方面比较差;在合作情感上, 大班幼儿普遍在外向型方面比较好, 在接纳性方面比较差;在合作意志上, 大班幼儿在坚持性方面好于自制力方面;在合作技能上, 大班幼儿表达能力比较好。
(二) 受调查幼儿合作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
受调查幼儿合作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显示, 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具体而言, 在合作认知上, 统计显示, 大班幼儿女孩和男孩造合作认知上没有明显差异;在合作情感上, 女孩在合作情感上与男孩存在显著差异。在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遵守规则能力方面, 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三) 受调查幼儿合作能力在独生与非独生特点的差异与分析
受调查幼儿合作能力在独生与非独生方面的差异由统计表2所示。
从表2的显著性检验数据显示, 数值为.001, 低于0.05,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合作能力总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农村非独生子女在合作意愿和合作技能上比独生子女发展好一些。
(四) 受调查幼儿父母的文化水平与教养方式差异与分析
1. 受调查幼儿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影响的差异与分析
受调查幼儿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影响的经多重比较, 验数据显示, 农村大班幼儿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其合作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2. 受调查幼儿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影响的差异与分析
受调查幼儿父母的教养方式相对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漠不关心型, 其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影响的差异如表3所示。
从表3显著性检验数据显示, 受调查幼儿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影响仅在权威型对专职型方面有显著区别, 其他类型之间不存在。
四、教育建议
针对农村大班幼儿在合作能力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的关系, 我们认为,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 发挥幼儿园集体教育优势, 关注男孩合作能力发展
在日常活动中, 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以及游戏来引导和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尤其关注男孩合作能力的发展, 增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了解, 发展其情意, 培养其合作能力。
(二) 针对独生子女合作发展特点, 创造与人交往合作机会
对于非独生子女, 农村独生子女在人生发展的早期也表现出因缺少合作伙伴与多样性合作经验而影响其合作能力发展的特点。幼儿园应充分利用集体教育优势, 提供幼儿与同伴一起生活的经验, 让其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
(三) 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科学教养幼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虽然本文调查显示, 父母的文化水平和教养方式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影响不大, 但笔者认为, 在日常生活中, 农村还存在很多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对待幼儿的现象, 容易造成幼儿自卑、胆怯、孤僻和畏缩等不良心理特征, 影响其合作能力的发展。幼儿家长也应该加强学习, 转变观念, 做一个民主型的父母。
摘要:本研究以襄阳市郊区建制镇中心幼儿园大班幼儿132名为样本, 从幼儿合作能力发展一般现状, 以及幼儿的性别、独生非独生、父母文化水平不同和教养方式等影响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差异维度对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培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的合作能力低于非独生子女合作能力;父母文化水平对幼儿合作能力发展影响不大。本文在分析上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发展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教育建议。
关键词: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德媛.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5.
[2]张文荣.对幼儿合作方式的新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1) .
[3]喻小琴.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 (12) .
【关键词】侵入式教学 ; 藏族幼儿 ; 语言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5年规划课题(课题审批号GS[2015]GHBZ022)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63-01
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合作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研究和实践也在大范围的开展起来,学前双语教育从整体上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2014年,我们对合作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在少数民族学前双语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
一、注重精神环境的创设,激发和鼓励幼儿想说、爱说、愿意说
首先在少数民族幼儿入园初期,为了使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由少数民族教师使用母语与幼儿进行交流,并通过“咕噜咕噜喝水了”、“洗手儿歌”“叠衣服儿歌”等会说话的“功能性墙饰”,逐渐消除陌生感,使幼儿积极融入到集体环境中。
其次,为幼儿创设一个爱说、愿说的环境,让幼儿自由学、自由练、自由交往,我们将新疆多元文化渗透在教育环境中,结合本土特色和主题活动内容,创设出灵活、可变、多彩、新奇,与幼儿当前的双语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的互动墙饰,将幼儿语言学习和墙面相结合,让幼儿园的每块墙都能“说话”,如在《快乐古尔邦》、《高高兴兴过端午》主题墙中,教师通过“我收集的资料”“快乐分享”、“你说我说大家说”等版块,引导幼儿与墙面积极互动,给与幼儿充分表达和体验的空间,让幼儿感受语言表达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二、遵循語言习得的规律,将双语教育目标融入到物质环境中
在主题与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教师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教育规律,结合班级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在语言区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在小班教师根据班级中听不懂汉语的幼儿制作了《全家福》小书及《我爸爸、我妈妈》的挂图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喜欢参与语言区活动的兴趣。根据能够听懂但又不太主动说的幼儿,教师提供了《我爱我家》小书,来为幼儿创设共同阅读的氛围,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幼儿敢说、愿意说,同时丰富幼儿的词汇量。还根据班级中能够听懂,语言发展好的幼儿提供了《盒偶》、《手偶》语言情景讲述材料、表演区《拔萝卜》的材料进一步提高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和语言组织能力。
同时,教师还注重创造性游戏区域的创设。通过角色游戏区、结构区、表演区让全班幼儿都能融入到游戏环境,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学习汉语的兴趣,通过幼儿之间日常生活语言的交流和角色之间的对话,实现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与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积极探索适合于合作地区双语幼儿园实施的双语教学模式
(一)开展母语侵入式教学模式,结合本土节日、传统民间游戏,注重本土民族节日的实践活动,巩固幼儿母语水平。
1.以本土节日文化为平台,实施全母语浸入教学模式,建构节日主题活动。
每周利用一天的时间,由民族教师运用母语,结合本土节日及传统民间游戏进行主题活动,巩固民族小朋友的母语水平。如在民语班主题教学《快乐的香浪节》中,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通过“萨噶达瓦节”、“旺果节”、“晒佛节”儿歌、诗歌、故事、讲述、谈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了词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提高。
2.注重挖掘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传统的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简便易行,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幼儿。我们根据民间游戏的目标,选择“小小骆驼”,“白杨树-青杨树”,“拔萝卜”,“丢手绢”等民间游戏,在提高幼儿对民间游戏及所含童谣的认识的基础上,巩固少数民族幼儿的母语水平。教师在幼儿在玩游戏的基础上,鼓励其根据游戏的需要,创新游戏玩法,使有限的游戏资源在无限的教育需求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开展汉语侵入式教学模式,注重本土化、融合式、探索型课程的建构,丰富课程内涵,促进幼儿汉语发展。
借助本园本土化“融合式、探索型主题”活动,将幼儿语言发展目标渗透到主题活动中。在实施本土化“融合式、探索型主题”活动时,幼儿完全进入在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教师运用汉语来面对幼儿进行教学。在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当幼儿已经对主题涉及到的词语、句子、儿歌、故事、歌曲等内容有了初步印象的之后,班级教师注重扩展和延伸主题,把与主题内容相关内容延伸到区域活动、游戏及家庭中作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尽可能的促使幼儿熟练的运用。如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教师以幼儿感兴趣的全家福照片为切入点,通过语言活动《我的家》《我的一家人》《苹果娃娃》《我爱小动物》,社会活动《我们都是好朋友》、《我是妈妈的小帮手》、《请你来做客》来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汉语,享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通过区域制作《水果沙拉》《美味的饼干》《送给爸爸妈妈的贺卡》的活动,孩子们在感受动手操作快乐的同时,体验自我劳动的成功感,在“玩中学汉语”,体验听懂汉语、讲述汉语的乐趣,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幼儿的汉语发展。
总之,在民族地区开展以侵入式教学模式是一项长期而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总结、归纳和教学效果评价,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促进大班藏族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琳.我国幼儿园英语浸入式教学研究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04,07.
[2]袁平华,俞理明.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与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08.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
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具体表现为:
1.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1.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二、阶段目标: 九月份: 1.学习2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认识物体的长短,粗细,薄厚,高矮,认识位置:上下,前后,左右。4.初步认识日历,了解1年有12个月,知道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了解1个星期7天的名称,能够对应日期在日历上找出星期几。
第一周:学习20以内序数,学着顺着数和倒着数,学习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第二周: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第三周:认识大小,长短,粗细,薄厚,高矮,认识位置:上下,前后,左右。; 第四周:初步认识日历,了解1年有12个月,知道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了解1个星期7天的名称,能够对应日期在日历上找出星期几。十月份: 1.认识整点、半点,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能把时间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二等分、四等分,感知二等分、四等分的含义。
3.认读100以内的数,正确排列连续数1——100,了解数字的组成关系。第一周:认识整点、半点,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能把时间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第二周: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三周: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二等分、四等分,感知二等分、四等分的含义。
第四周:认读100以内的数,正确排列连续数1——100,了解数字的组成关系。十一月份:
1.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2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2.通过操作“加、减法板 ”,感知100以内的整10加,整10减。3.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的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两个以上特征在表格中图形;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的特征及按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学习有条理地摆放和整理活动材料。4.按数群计数,会整10、整5数数。
第一周: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20以内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第二周:通过操作“加、减法板 ”,感知100以内的整10加,整10减。第三周: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的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两个以上特征在表格中图形;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的特征及按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学习有条理地摆放和整理活动材料。第四周:按数群计数,会整10、整5数数;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与同伴的关系。十二月份:
1.引导幼儿能按数量进行平均分配,体验平均分配的含义。
2.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3.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货币,了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清楚地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4.学习以在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能分辨物体的上、中、下空间位置。
第一周:引导幼儿能按数量进行平均分配,体验平均分配的含义。
第二周: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第三周: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货币,了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清楚地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一.健康领域
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一年的中班生活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大部分幼儿会主动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活动中懂得自我保护、不做危险动作。个别内向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也变得日益开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部分幼儿体育活动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不强,情绪自我调控能力欠缺。发展目标
1、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初步了解身体的主要器官并学习自我保护。
2、会独立穿脱衣服并折叠好,学习整理床铺。会保持个人和集体的卫生整洁。
3、学习正确的握笔、坐姿和使用文具,懂得爱惜。
4、了解周围环境中可能出现意外事故的各种因素,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电话号码及其作用,认识一些交通、安全标志。
5、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乐于探索尝试,有创新意识。
6、懂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情感,尝试进行自我评价。
7、热爱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尝试不同形式的活动,学习摆放和整理活动材料。二.语言领域
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幼儿乐于倾听新奇的事物,大部分能主动参与交流讨论活动,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英语活动参与积极,能力强的幼儿能在日常情境中正确表述英语短语。大部分幼儿已学会正确地翻看页码,但语言描述能力发展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幼儿不会连贯表达或口齿不清。幼儿发言先举手的习惯有待积极培养。发展目标
1、能专心有礼貌地倾听他人的讲话,并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2、尝试听懂多重指令并按顺序行动。
3、能辨别不同的语言、声调、节奏所表达的含义(情绪、态度等)。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
4、喜爱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极感受、积累艺术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中运用。
5、喜欢制作图书,进一步了解图画书的构成。
6、会正确握笔,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三.社会领域
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幼儿大部分愿意在集体中表现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心和哥哥姐姐的荣誉感,师生同伴间相处亲密。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相互谦让、互相帮助,乐于为他人服务,也懂得知错就改。但少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表现较多:争抢玩具、爱发脾气、拿他人物品等,这也反映了一定的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幼儿对国旗有一定的认知感受,但整体对祖国家乡、民间工艺的认知较少。发展目标
1、知道自己与别人有相同或不同之处,对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感到自豪和光荣。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乐于改正。
2、在新环境中能自己照顾自己。热爱劳动,能有始有终地做完每一件事。
3、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愿意与周围的人(幼儿园、邻里)打招呼,知道接待客人的方法。
4、会带年幼的同伴共同游戏,体验大带小的快乐。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完成预定的内容。四.科学领域
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幼儿对自然环境中的新奇事物都有积极的倾听愿望,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力强的幼儿还能进行联想性提问。幼儿对操作活动有兴趣,乐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大部分规则意识也有所增强,但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还有待培养。幼儿整体对周围事物的变化关注不是很积极,语言表述的逻辑性还不够。幼儿对数量、形状、方位的认知发展差异明显,家长日常的指导直接影响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目标
1、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关注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有探究的兴趣。体验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3、逻辑观念:知道类与子类的关系,形成初步的类包含观念。知道整体大于每个部分,整体等于各个部分之和。
4、数的系列:用不同的方法划分一组物体,在“加”与“合并”,“减”与“拿走”之间建立联系。五.艺术领域
幼儿发展情况分析 幼儿对音乐美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大部分幼儿能乐于参与歌唱表演,且在声势活动中表现日益积极,能力强的幼儿能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运用简单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节奏的理解和感受。但大胆性创造性还有待鼓励激发。幼儿整体对于美术活动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强,乐于动手尝试,绘画的主题意识增强,个体进步明显。但幼儿在手工制作、创意想象等方面的整体水平还需培养提高。发展目标
1、歌唱活动:用正确的姿势和自然美好的声音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会听间奏(音域在C-C之间)。
2、韵律活动:练习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动和声势表演,尝试随音乐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等。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和内容。
3、兴趣:对生活中各种艺术形式有兴趣,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喜欢参加多种美术活动并能有创造性地表现。
【幼儿发展目标大班】推荐阅读:
大班幼儿发展评估方案05-27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目标11-06
中班幼儿学期发展目标07-23
科学评价幼儿发展11-07
幼儿园幼儿发展情况的报告制度07-06
中班幼儿发展评估分析09-06
幼儿园发展情况报告05-28
幼儿老师个人发展计划06-01
托班幼儿发展评估总结07-02
托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