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注释:
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离愁:指去国之愁。别是一般:也作“别是一番”,另有一种意味。西楼:指西边的楼。般:一种
赏析: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赵炅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一、叙述背景以熏陶
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一个好帝王, 耽于安乐, 不恤政事, 最终家破国亡。宋太祖开宝八年, 李煜放弃了最后的抵抗, 出城受降, 被封为“违命侯”, 从此幽居于大宋汴梁的一座深院小楼中。从现在的角度来看, 李煜情商过人, 感情细腻, 所以才能笔触动人。然而, 他不能算一个理智成熟的政治家。被幽禁后既没有像越王勾践那样忍辱负重, 以图东山再起, 也未能看清世事, 收敛光芒, 虽则日夜笙歌, 却没有学会适时的闭嘴, 终致杀身之祸。但也正因他情商过人, 感情细腻, 又遭遇家破国亡, 才成为一位开拓意境的词人。前人吊李煜道:“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做君王。”
词本源于曲, 传唱于歌姬, 创作于民间。仕人的无意创作提高了词的品位, 但词仍是“诗余”, 很长时间里都不是文人创作的正途。温庭筠等人的创作多描写美女, 借女子抒情, 而李煜则拓宽了词的境界, 以此来抒发岁月感慨、亡国之情, 凡此种种。
二、赏析词作以熏陶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正是作于被“软禁”之时, 亡国之君的心境可见一斑。词上片曰:“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下片曰:“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上片。起句说“无言独上”, 只这四字就可想见一代君主沦为他人阶下囚的落寞与孤独。李煜不是一个性格刚烈之人, 所以, 词中并没有愤怒和屈辱, 更多的则是被“锁”的愁苦。韩愈说“物不平则鸣”, 一个人总是在向外在世界表现自己的不满和欲望, 总是在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而等到“无言”的时候往往是“言”失去意义或者无人可“言”的时候。词人落寞、沉闷, 久久不能释怀, 话既无人可说, 说了也无人能懂, 所以只好“无言”“独”上西楼。去西楼干什么?西楼的意象不仅给人沉沉之感——太阳西坠, 月亮也是西坠, 而且, 登高的目的往往是望远, 望远当然是在怀乡。所以, 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 这就表明他的愁绪无人能解, 而且, 这愁绪中很大的成分是在思念故国, 思念那久已逝去的日子。这份情感我们可以从下文得到印证, 那剪不断理不乱的正是离愁。俞平伯在《读词偶得》中评论此句曰:“六字之中, 已摄尽凄惋之神。”而“月”也是传统的思乡意象, 但无奈的是这月并不圆满, 只如钩一般, 这就注定了深锁清秋的悲剧。
所以, 起句便已将那种难以叙说的孤独与寂寞真切地传达了出来, 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背影正缓缓地登上西楼。可是, 作者看到的是什么?登高后才幡然醒悟, 明白自己真实的处境, 原来梧桐疏影, 重门深锁, 一院清秋。登高非但没有慰藉自己的愁苦, 反而让心情更加沉重起来。梧桐易感秋声, 正是悲秋的典型意象。一地黄叶堆积, 风吹过, 沙沙作响, 院门深锁, 然而, 这锁并非仅仅是锁院子, 也并不仅仅是锁住了清秋。“锁”字暗示了李煜不幸的身世, “锁”住的正是词人自己。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一切皆着我之色彩。”归途无期, 所以, 这里的月是残缺的, 梧桐是寂寞的, 院落是深深的。“锁”字用得好, 是深院锁寂寞梧桐和清秋的倒装句, 而且, 赋情于物, 达到了情景交融的上佳境界。一个“锁”字冷冰冰地横亘在作者心中, 惊醒了多少梦, 平添了多少愁。
下片。命运如此, 寂寞如此, 无奈如此, 情何以堪?词人在下片就直接抒情, 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正是离愁。但这种愁绪也并非离愁这么简单, 有更多的家国物象, 有更多的个人遭遇, 有更多的世事无常都一时搅合其中, 难以分辨, 也难以理清。所以, 在心头的别是一番滋味。“剪不断, 理还乱”, 用具有表现力的“剪”和“理”将那种抽象的愁绪具体化, 用动作的描写将那种“此情无计可消除”的烦闷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正是李煜高明的地方, 他总是能巧妙地运用具象化的意象传达他内心复杂的感情和情绪。
三、教学反思
这首词最为人称道的是李煜对“离愁”的描写。从汉代乐府就有用同音字“丝”来代替本字“思”的习惯, 并延为传统。这首词中李煜也用了丝来表思念之意, 但是他用得更有意境, 用“剪不断, 理还乱”来写那种千丝万缕纠缠不清的纷繁, 这样就把离愁的特点更加形象深刻地写了出来。他写“离愁”还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 在《清平乐·别来春半》中说“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将离愁挥之不去欲休难休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抽象事物的描写和表达是个难处, 也正是应该让学生体会和学习的地方。
此外, 这首词抒情自然, 几乎像是脱口而出, 毫无矫揉造作之感, 浑然天成, 不加修饰, 此乃天份和情感所致。难怪有论者惊呼后主词乃为“天籁”。这类诗词不能仅靠理解, 只有熟读成诵才能融进学习者的血液里。
在教学中, 要将通过讲的方式熏陶和通过读的方式熏陶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尽情熏陶, 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尚有欠缺, 他们往往能够感觉得到, 却往往说不出。所以, 最好还是以带有提示性语言的题的形式加以总结, 这样效果才更好。
摘要:诗词教学往往是令许多中学教师头疼的事, 讲清了词的意思往往丢掉了诗词的味道。我认为诗词教学要通过熏陶引导学生体验到诗词中生命的感发, 体会到诗词的魅力。本文以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为例进行赏析, 力求使学生体会到诗词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1.引导学生理解词人所抒发的亡国之怨、故国之思。
2.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阅读和鉴赏。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词人在作品中流露的忧时、怀旧的思想感情;领悟作品的意境。
2.难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对词作进行阅读与鉴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虞美人》导入
2.李煜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精通书法、绘画、音律、诗文,词的成就为最高。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称为“千古词帝”。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集体自由朗读。
2.学生听配乐诗朗诵。
3. 学生单独吟诵诗词。
三.理解赏析
1. 本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2. 词一般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议论。请同学们看看上阕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3. 研讨与赏析
(1)上阙研讨、赏析。
第一句:无言独上西楼。
问:为什么会“无言”?你会在什么时候 “无言”?
苏轼有“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的伤感,柳永也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离恨,而李煜呢?更与何人说?要说什么?(先不要交代词的背景,以免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问:一个“独”字除了写出了孤独之外,还让你产生怎样的联系?(神情,步履等)
问:古人有登高的习惯,尤其在忧愁、相思、无奈等情形下。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再如白居易的“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那么作者是因什么而登高呢?想家了?失恋了?还是……(依然不交代背景,引导继续分析)
第二句:月如钩。
问: 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那么明月到底勾起了诗人什么情绪?
第三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问:“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也是一个表现愁情的意象,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此多的愁绪,到底是什么呢?(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问:“寂寞梧桐”怎样理解?“清秋”是怎样的一个季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下。(可联系杜甫的《春望》里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此句。)
问:“锁”字是什么意思?(笼罩)什么不用“笼”?有何不同?
小结: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李煜的愁绪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还有什么?还有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西楼、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请看下阕。
(2)下阙研讨、赏析。
第一句: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问: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还知道那些运用比喻写愁的诗句?
问:“离愁”是什么愁? 是如李清照前期作品的“人比黄花瘦”的儿女情长,还是后期作品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国破人亡?李煜的作品也同李清照的一样,因国家命运的改变而分为前后期,他的前期作品希望同学们课下了解一下,并与之比较阅读。
第二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到底是什么滋味?如果你是李煜,将祖宗打下的江山丢了,自己也成为阶下囚,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 小结: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倒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
四、巩固练习
1.学生齐读或背诵。
2.学生小结。
五、教师总结
1. 本词用以表达愁的意象(楼,月,梧桐,清秋)及表达的中心内容。
2.这首词既然是写“愁”的,为什么要用“相见欢”的词牌?
[相见欢],南唐后主作此调时已在归宋之后。故宫禾黍,感事怀人,诚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忆真妃]。又因为此调中有「上西楼」、「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楼]、[西楼子]、[秋夜月]。宋人则又名之为[乌夜啼]。
3. 请学生读板书(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课外阅读李煜诗词。
原文: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赏析:
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当然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从词意上看,大约是写昔日的情人,通篇皆作追忆的口吻。“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开篇两句化用了李煜《菩萨蛮》中的“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生动传神。别后的凄凉,最难以忍受的是月明之夜的清冷相思。读来令人摇心动魄。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词意陡转,道破这原是记忆中的美妙而已,现在已是别后凄凉。凄清幽怨到让人不堪承受。
“半生已分孤眠过”,紧承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凄怆词意并未因而消减,依然辛酸入骨。